过了端午节的习俗从地下钻出来的叫什么

本页主题:突然从电脑屏幕里钻出来。。。。
阅读 [798]&&&回复数 [41]
个人积分:
帖子总数:
精华帖数:56
图片总数:203
累计个人积分:
历史最高学历:
装大学历:
装修日记:
个人积分:
回复:【迈向幸福,格外美丽】一个人的精彩 (点击:34)
这么精彩的男生怎么到现在还是孤身一人呀。太可惜啦。呵呵
小资装修俱乐部:/msglist/7128/
原帖链接 /msgview/94.html
凡人小仙的签名档
费力气不要紧,只要省钱就是硬道理。
小仙装修日记--橱柜篇(配置及细节图)
个人积分:
帖子总数:
精华帖数:333
图片总数:3,868
累计个人积分:
历史最高学历:
装大学历:
装修日记:
个人积分:
一个人这么精彩又何必找两个人,就一个人精彩下次吧?哈哈 (点击:26)
小资装修俱乐部:/msglist/7128/
原帖链接 /msgview/30.html
l2005518的签名档
橘子?518?居家女人?眼前人儿?胡同妞?都是我噢?
【业主装修群】QQ:
【装修生活】商家群:
从来都不知道通往另一个人心脏的那条路有多长.其实,人和人的距离有时候真的可以通过心拉的很近很近,真的可以的???
wwbyyx@chinaren.
个人积分:
帖子总数:
精华帖数:0
图片总数:0
累计个人积分:
历史最高学历:
装大学历:
个人积分:
回复:【迈向幸福,格外美丽】一个人的精彩 (点击:26)
顶,很有才
小资装修俱乐部:/msglist/7128/
原帖链接 /msgview/90.html
素素漂在北京
素素漂在北京
个人积分:
帖子总数:
精华帖数:91
图片总数:517
累计个人积分:
历史最高学历:
装大学历:
装修日记:
个人积分:
写的非常好哦,快点儿等到那个让你幸福的人 (点击:25)
小资装修俱乐部:/msglist/7128/
原帖链接 /msgview/79.html
素素漂在北京的签名档
长期回收照片,呵呵,帮忙发到
§§§§§§§§§§ 互 助 验 收§§§§§§§§
【最动人的舞蹈,最感人的祝福】
@【日记大赛】:
@【九周年】:
@【运动会】:
@【公益】:
【野猪足球队】:
【红狐箭队】
【我拍我家】
南锣鼓巷北口
南锣鼓巷北口
个人积分:
帖子总数:
精华帖数:250
图片总数:1,488
累计个人积分:
历史最高学历:
装大学历:
装修日记:
个人积分:
南锣和马,就是龙马精神~~ (点击:15)
小资装修俱乐部:/msglist/7128/
原帖链接 /msgview/39.html
南锣鼓巷北口的签名档
【装修是一所大学,我们都是小学生】
【我装修的不是房子,是寂寞】
【省钱就不能省心,省心就不能省钱;要想省钱又省心,除非找个好老婆~】
=============【南锣鼓巷的装修日记】==========
【将DIY进行到底】
=============【经验教训】==============
=============【南锣报道】==========
@【集采】:
@【线上活动】:
@【线下活动】:
a class="p9" href="/msgview/607/.html">【最动人的舞蹈,最感人的祝福】
@【日记大赛】:
@【九周年】:
@【运动会】:
@【公益】:
【野猪足球队】:
【红狐箭队】
【我拍我家】
南锣鼓巷北口
南锣鼓巷北口
个人积分:
帖子总数:
精华帖数:250
图片总数:1,488
累计个人积分:
历史最高学历:
装大学历:
装修日记:
个人积分:
白菜和菜心,幸福的话题~~ (点击:18)
小资装修俱乐部:/msglist/7128/
原帖链接 /msgview/54.html
南锣鼓巷北口的签名档
【装修是一所大学,我们都是小学生】
【我装修的不是房子,是寂寞】
【省钱就不能省心,省心就不能省钱;要想省钱又省心,除非找个好老婆~】
=============【南锣鼓巷的装修日记】==========
【将DIY进行到底】
=============【经验教训】==============
=============【南锣报道】==========
@【集采】:
@【线上活动】:
@【线下活动】:
a class="p9" href="/msgview/607/.html">【最动人的舞蹈,最感人的祝福】
@【日记大赛】:
@【九周年】:
@【运动会】:
@【公益】:
【野猪足球队】:
【红狐箭队】
【我拍我家】
南锣鼓巷北口
南锣鼓巷北口
个人积分:
帖子总数:
精华帖数:250
图片总数:1,488
累计个人积分:
历史最高学历:
装大学历:
装修日记:
个人积分:
精彩吧,哈哈~ (点击:20)
小资装修俱乐部:/msglist/7128/
原帖链接 /msgview/59.html
南锣鼓巷北口的签名档
【装修是一所大学,我们都是小学生】
【我装修的不是房子,是寂寞】
【省钱就不能省心,省心就不能省钱;要想省钱又省心,除非找个好老婆~】
=============【南锣鼓巷的装修日记】==========
【将DIY进行到底】
=============【经验教训】==============
=============【南锣报道】==========
@【集采】:
@【线上活动】:
@【线下活动】:
a class="p9" href="/msgview/607/.html">【最动人的舞蹈,最感人的祝福】
@【日记大赛】:
@【九周年】:
@【运动会】:
@【公益】:
【野猪足球队】:
【红狐箭队】
【我拍我家】
登录后您才能在本版发布信息!
精彩内容推荐 查看: 2230|回复: 1
儿时记忆之胡同里的叫卖
儿时记忆之胡同里的叫卖挑水的大伯一过“腊八”,春节就像一根无形的棍子,把人们指挥得忙个不停滴留儿乱转。家家拆洗被褥,扫房刷浆,置办年货。当清纯的滦河水从自来水龙头中喷涌而出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昔日胡同里的挑水大伯。
& &天刚刚放亮,窗户纸开始发白,院子里各家上工的人们就陆续起床了。随着大人们的咳嗽声,婴儿的啼哭声,胡同里也响起了隆隆的车轮声,那就是挑水的大伯给胡同里的人们挨家挨户送水来啦。
& &旧时津门的胡同是不通自来水的,尤其是老百姓们居住的大杂院。各家的生活用水只有依靠卖水的人送。给我们那一片送水的是个上岁数的大伯,每天清晨叫醒我们的总是挑水大伯“水来了”的吆喝和那隆隆的轱辘声。那是一辆木头大轱辘的水车,上面装有一只椭圆形木桶,只见挑水大伯用力拔出木桶后面的木塞,水桶里的水就哗哗地流到一对木筲里,然后一手提一只飞快地走进各家的房前门后,将水倒入水缸。又随后从门后摘下一个小竹牌放进腰间的布袋里。那小竹牌就是每日买水的水牌。这是因为挑水大伯平日不收现钱,十天买一次水牌,用完再买。不过挑水大伯也有收现钱的时候,那就是每年的大年初二。
& &初二的清晨,疲惫的人们还没睁开睡眼,就听院子里一声大喊“送财水来啦”,全家老少顿时来了精神,跳下炕来迎出门去,来的就是每日里送水的挑水大伯。
& & 水还是两筲,不同的是胳膊下夹着一小把儿白生生的“麻杆儿”(旧时津城百姓用来引火的柴火),用一根鲜红的麻绳系着。又有财(柴)又有水,预示来年好运。全家人自然十分高兴,赶紧从炕席下抓出一把零钱递将过去,多少不拘,算作赏钱。挑水大伯满脸堆笑大声道谢,提起木筲小跑着又去给邻家送水。柴水送到哪,哪里就是一片欢声笑语,这也是挑水大伯一年中最高兴的日子。 秫米饭
& &旧时津门,胡同里的孩子们没有送幼儿园的,不必起早摸黑。因此,上工的人们早就走了,大杂院的孩子们还在炕上“偎窝子”。各家的母亲们相继走出屋子倒尿盆儿、扫院子,而饥肠辘辘的孩子们却支起耳朵听着胡同里的响动,如果听见清脆的梆子响,那一准是卖秫米饭的来啦。
& &卖秫米饭的大爷每天早上来到胡同里,总是在那个老地方放下担子敲响木梆。他挑的担子一头是下面带炉子的大铁锅,另一头是个木架,木架的上方是个玻璃盒子,里面放着青丝红丝、红糖桂花。下边是围成一圈的蓝边海碗,再下边是一筲洗碗的水。用来盛饭的工具也很特别,是一个锯成斜口的竹筒,竹筒的中腰安着一根竹片做手柄。
& &掀起锅上的大木盖,一股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紫红粘稠的秫米饭上飘着一层滚圆的小枣,翻着小泡冒着热气。卖秫米饭的大爷非常麻利地接过钱装在围裙的口袋里,左手取碗,右手从锅里抄起竹筒,将红稠的秫米饭倒在碗里,然后从玻璃盒子里抓出一把红糖桂花青丝红丝撒在饭上。您瞧准喽,每个碗里保准有三颗枣,不多也不少。
& &各家的孩子早已迫不及待地爬下炕来,拉着大人拿碗去打秫米饭。早到的人们已把饭担围了一个圈,每人双手捧着碗转着圈喝,嘴里还不时的发出哈…… 哈的声音,直喝的鼻尖冒出汗珠。
& &后来卖秫米饭的大爷又加了一口锅同时卖杏仁粥,而我却独钟情于秫米饭。如今的街面儿上麦当劳、肯德基比比皆是,“放心早点”、快餐店到处都有,唯独没有卖秫米饭的啦。虽然已过去了几十年,有时在梦中仍能闻见那秫米饭的香甜。 切糕、江米藕
& &胡同的早晨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扯着孩子们的腿,早早地跳下炕去。这不秫米饭的梆子声还没落下,一声拖着长腔的吆喝和独轮车的吱扭声又从胡同口响起:“江米小枣的切糕哇……”,这一声气通丹田的吆喝从胡同的这一端传到那一端,传进每一家的院子。
& &围在独轮车前的人群主要是孩子,这辆独轮车没有什么特别,一个钉满大铁铆钉的木头轮子,车轴上布满了黑色的油污,转动起来就会发出吱扭吱扭的响声。车排上钉了一块搪瓷板之类的平板,上面画满了外国字和图案。平板上用一块很干净的白布蒙着各种小吃:雪白的江米嵌着许多鲜红的小枣,那是切糕;江米面包着豆馅的那是面龙,面龙上还印着红绿的花纹;裹着豆面的叫“驴打滚”;用江米裹上馅的面球叫凉果。一个小盆中装满红砂糖,切糕切下后,穿上三根剥去皮的苇子棍儿,放到糖盆里反正面各摁一下,使切糕蘸上红糖。每到此时,孩子们便都来了精神,对这卖江米藕的师傅跳着脚的齐声呐喊:使劲摁、再摁点!
& && & 我最喜欢吃他卖的“江米藕”,白胖胖的藕洗净后,在藕眼儿里灌上江米上锅蒸熟,蒸熟的江米藕呈粉红色,用刀切成一寸厚的圆块,穿上两根剥去皮的苇子棍儿,同样在糖盆里摁两下,粘粘的江米上便蘸满了红糖。举在手里,不忍大口的咬,一点儿一点儿地吃。举着江米藕,顿时在孩群中间神气了许多。
& && & 独轮车的车把上挂了两个小桶,一个桶里泡着刀和抹布,另一个桶里是用水泡着用竹叶包着的粽子,有红枣的、有豆沙馅的。平时他带的不多,每年的端午节前后,他还在早上卖完切糕后,再回去推一车粽子来卖,往往不等吃中午饭,就见卖切糕的推着空车沿原路回来了。卖切糕的小贩
旧时,卖切糕的小贩。 硬面馒头“硬面馒头——饽饽”,随着粗犷的吆喝声,胡同口走进来一个中年汉子,胖胖的圆脑袋,箍着一条毛巾,脖子上挎一根带子,带子两头系着一只笸箩,上面盖着一条蓝地白花的小棉被。掀开小被子,里面热气腾腾的棒子面饽饽和白面馒头,还有糖面粽儿和馅蒸饼儿。
& &我吃过他卖的棒子面饼子,不如我家自己用“锅腔子”(烧柴火的泥灶)贴的好吃。说起锅腔子,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想象不出为何物,其实就是一种烧柴火的泥灶。旧时津门大杂院基本上都有此灶。有的大杂院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灶是全院公用的,但是各家使用时,各用各锅各烧各柴。天津卫的名吃贴饽饽熬小鱼就是用锅腔子做出来的,那真是一掀锅盖满院喷香。现在也有店家卖这道菜,只是没有了锅腔子,便没有了早年的味道,徒留菜名而已。
& &据那汉子介绍,他蒸的硬面馒头也绝对好吃,叫山东竹签馒头。面发好后加入生粉,用杠子揉面。搓成剂子插在竹签上蒸熟。我看见他卖的馒头下面确有小洞,但是否是他蒸熟后再扎的也未必可知。只可惜那时生活贫困,买他馒头吃的机会太少,现在农贸市场上叫卖的硬面馒头,已不是当年的做法了。 豆腐脑儿& &几乎是和卖硬面馒头的同时,卖豆腐脑儿的担子也挑进胡同里。这副担子和别人的不一样,一头是个小水缸,缸外面用竹篾编了一个套,里面塞上好多布条裹着的稻草把儿,为的是保温。缸里面是热气腾腾的白豆腐,缸盖是一块圆木用布包上,中间安个木棒为提手,有点像杂货铺里的酒坛子盖。担子的另一端是个盛满卤子的大木桶,只有一半盖儿是可以开启的,另一半木盖上放着花椒油、麻酱、蒜末等小料,木桶里的卤子一直到卖完都是热乎的。
& &豆腐脑的老头儿一年四季都带着一顶小白帽,下巴上长着花白的胡子。吆喝时总带着老长的拖腔:豆腐脑儿哇、热咧……大人们都嘱咐过孩子们,在卖豆腐脑儿的面前绝不许提猪肉什么的,要不他会把你的耳朵拉下来。可胡同里的孩子们却没有一个因此而怕他的,相反还有几分喜欢他。因为当没有人喝豆腐脑儿时老头儿便高喉咙大嗓门儿地唱几句“莲花落”,还能学女人细声细气的腔调,引得胡同里的大娘大婶也出来凑热闹。听戏的结果往往是大娘大婶们把老头儿剩下的豆腐脑儿全买走了,说是中午热热吃。而老头儿则从容不迫地收拾好担子,一路哼唱着出了胡同。
& &阳光开始射进胡同的深处,我好像明白了老头儿唱戏的另一层含义。 卖菜人
& & 旧时津门,居住在胡同小巷里的人们如果想买点蔬菜,都不用走上大街,因为那些走街串巷的卖菜人,保准在人们做饭前把菜担挑到您门口。
& && & 胡同里的吆喝,要属那卖菜人声调最高,吆喝也最长。他能一口气数落出所有的菜名。时隔这几十年,我依然能记得那位卖菜人的粗壮身躯和被阳光晒黑的脸膛。他总爱穿一件白粗布的坎肩,细细的扁担挑着两个柳条筐,里面放着一捆捆洗的很干净的小白菜、水萝卜什么的,走起路来两头的菜筐上下颠着,忽悠忽悠。您尽可放心那码放整齐的蔬菜是决不会被颠下来的。
& && &那个年轻的卖菜人很会做生意,第一个院子里跑出人来他从不停下,任凭那买菜的婶子大娘高声呼叫,一直要再走过几个院门才放下挑子,从腰间抽出毛巾擦擦汗,先不看那吁吁跑来的主妇们,抬起头从容不迫地把全部菜品再吆喝一遍,才低下头和买菜的人们讲起价来。许是老主顾的原因吧,人们很快就端着自己挑好的蔬菜向各家的院子走去。
& && & 听大人们讲,原先卖菜的不是这个年轻人,而是他的父亲。一次过城防去趸菜时被当兵的抢去一筐菜,他父亲去要钱时被当兵的打了一顿,回家后连气带伤不久就去世了。于是那个年轻人才挑起了父亲的担子,走街串巷继续卖菜。
& && & 据卖菜人讲,这个行当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园子趸菜,一路上挑回来要走几十里路,路上还要上足水保证蔬菜不打蔫儿。孩子们不知几十里有多远,总之是从好远好远的地方挑来的。
& && &&&跟着大人们来买菜的孩子们也围在菜担子前,不过眼睛总盯在地上,看有谁会掉下个水萝卜什么的。那卖菜人等到无人买菜了,弯下身来重新码码菜,托起扁担用力抖两下绳子,抬起头高声吆喝一通菜名,才挑起菜担忽悠忽悠的向另一条胡同走去。 酥崩豆、甜崩豆在儿时的记忆中,胡同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天堂。除去睡觉吃饭,整日在胡同里玩“弹球儿”、“跳房子”、“砸铜钱”。孩子们肆无忌惮地喧闹着、欢笑着,偶尔还打上一架,只有胡同口响起“叮咚”、“叮咚”的铜铃声时,他们才手忙脚乱地捡起玩物,高声喝叫着蜂拥般地向响铃的地方跑去。
& &胡同口儿出现了一头灰白色的小毛驴儿,只见它笼头上插着两面五色小旗,额头上挂了排黄色的丝线,脖子两边垂下许多五彩斑斓的绸子穗穗,笼头下边还挂着一只锃亮的大铜铃,随着毛驴向前走而发出锐耳的铃声。驴背上有一个漂亮的木头鞍子,鞍子的前樑上向前探出两根弹簧,弹簧的端头各缀着一只鲜红的大绒球,上下抖动着十分好看。驴鞍上横搭了一条白粗布的褡裢。褡裢的两边又缝上了六七个小口袋,袋口还写着毛笔字。毛驴儿的主人是个没长胡子的老头,手拿一根五彩丝线编成的马鞭儿,胳膊上挎着一只盖着毛巾的篮子,跟在毛驴的后边并不时地尖声吆喝:酥崩豆哇……甜崩豆哇……孩子们都不明白这个老头吆喝的声音为什么这么难听,只是长大一点后听大人们说:那个老头小时候净过身,在宫里当过几天太监。
& &孩子们虽不知“太监”为何物,但对那头披红挂绿的小毛驴儿却欣喜若狂,谁都想挤进人群拍拍它、摸摸它。大人们都很放心,因为那头毛驴儿是个好脾气,从来没有尥过撅子。
& &老头的酥崩豆有许多品种,各有各味,驴肚子两侧的十几个小口袋便是佐证。他卖酥崩豆是不论斤称的,不管买多少一律数个儿,而且要几个品种都可。当老头用他那特有的声调高声数着崩豆时,只要人群中有叫好的,他必定给买主多数上几颗。有时老头也会从小布袋里掏出几颗崩豆塞到前面站着的几个孩子的嘴里,孩子们先是瞪大了眼睛,当舌头品出了崩豆的味道时,则马上钻出人群跑回家中向大人要钱。
& &这是午饭前胡同里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尽管仍会有摇着“拨浪鼓”挑着担子卖针头线脑儿的小贩进了胡同,手提圆提盒走路不抬头嘴里反复吆喝着“梳头油粘刨花,梳头油粘刨花”的小贩也进了胡同,但对孩子们的影响都不大,只有那些婶子大娘们闻声跑来,翻来捡去,高声划价。毛驴儿四周的孩子们仍嘻嘻哈哈地看卖酥崩豆,只有毛驴儿打响鼻时才吓得退后一步。当然,也会有一种幸运降到某个孩子头上,那是老头从篮子里拿出一只木碗问道:谁去给我倒点凉水来?顿时几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伸向那只木碗。抢到木碗的孩子便飞快地向家中跑去,当他小心翼翼地端着木碗挤进人群时。老头早已从口袋中抓出一小把崩豆等他呢。我第一次品尝老头的酥崩豆,正是由于这种幸运…… 吹糖人儿的
& & 记忆中的儿时,胡同里最热闹的时光是上午。各种生意人和小贩们走马灯似的出了这个胡同又进那个胡同。这不卖酥崩豆的小毛驴还没走出胡同口,突然身后一棒铜锣响,跟在驴屁股后面跑得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呀!是吹糖人儿的又来啦。当然又是一窝蜂,孩子们将吹糖人儿的团团围住。
& && &就在刚才毛驴待过的地方,吹糖人儿的放下了旧木箱。木箱上的上边有一个支架,横梁上被烫出了好多小孔。用来插糖人儿。掀起箱盖,里面放着一个小小的煤火炉,炉上坐着一口小铁锅,上面蒙着一块白布。吹糖人儿的小贩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粗布小褂和黝黑的皮肤表明他是附近的农村人。只见他摆好摊子,抬头看看围拢来的孩子们,用蘸过滑石粉的手指从白布下面挖出一块软呼呼的糖稀来,用手指再蘸些滑石粉将糖稀包成一个空心球,用双手握住空心球向两侧捻拉,直到中间部分变成细管状时才将其咬断,嘴里叼着一半,将另一半放回锅里。
& &吹糖人儿的用力吹着手中的糖泡,糖泡渐渐膨大起来。只见他用那粗壮却十分灵巧的手指不断地在糖泡上向外抻,抻出尖嘴,抻出冠子,又抻出尾巴,从小布袋中抽出一根剥了皮的苇子棍儿,又从锅底处蘸点热糖稀将苇子棍儿插进糖泡里。一只活生生的大公鸡就这样被吹出来啦。
& && & 吹糖人儿的小贩并不急于将做好的作品卖出去,仍在不停的做着,不停的用嘴吹着。有时吹糖人的还会从木箱中取出几种模具,往糖泡上一扣,就能扣出老玉米、大娃娃等图形来。老鼠、兔子、玉米、葫芦等逐渐插满了横梁上的小孔,直看得孩子们目瞪口呆,吹糖人的这才立起身来,提起铜锣一阵急敲,孩子们被铜锣声震得捂住双耳。突然急促的锣声嘎然停止,双手捂住耳朵的孩子们也似乎从梦中醒来,转身顿作“鸟兽散”,各自回家去要钱。
& && & 一会儿的功夫,架子上的糖人就被买走一大半。吹糖人的小贩同时还卖用糖稀熬成的“大梨膏”,有三寸来厚,上面布满了蜂窝状的小孔,用一只小锯条拉切,一分钱一大块。“大梨膏”很甜,却总爱粘牙,因此并不受孩子们的欢迎,但这并不影响孩子们的兴趣。当吹糖人的锣声在胡同里消失好一会儿了,你仍然会看到手举糖人四处奔跑嬉戏的孩子们。
& && & 几十年过去了,偶尔在楼群里看见一个吹糖人儿的,仍情不自禁地俯身观看许久,只是没有了儿时的心境。
& && &我也曾问过一位吹糖人儿的,为什么吹糖人儿的小贩都是农村人,答曰:糖稀是农民自己用玉米等作物熬出来的,渣滓可做饲料,利用农闲可到城里挣几个零花钱。城里没有原料,故而也就没有吹糖人的,原来如此。 金鱼与糖画
& & 午后的阳光把胡同里烤得暖烘烘的,大杂院里一片静悄悄,跑了一上午的孩子们东倒西歪地在炕上睡午觉。家里中午没有大人的孩子们,则无精打采地在屋檐下挖着蚂蚁窝。
& &其实,这样的静谧不会维持太久,很快就会被一声响亮而悠扬的吆喝声扫荡一空:“卖大小……金鱼喽!”
& &一个红脸膛的中年汉子,挑着一对大木盆出现在胡同里。前面一个木盆盛满了清水,水中间用木板隔成几个小格,格子里游动着大小不一的各色金鱼,其中还飞快的游动着不少黑色的“蛤蟆秧子”,据大人们说喝了能败火的。后面的木盆中码放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玻璃鱼缸,园园的玻璃缸中间是一支用玻璃吹成的珊瑚枝,涂着红绿相间的颜色,加进清水,再加上两条小金鱼,真是漂亮极了。
& &由于卖金鱼的小贩每日来的都很准时,他的吆喝声几乎成了孩子们午睡的“起床号”。不信您就看,吆喝声过后,各家院门口几乎同时出现了揉着双眼、哈欠连天的孩子们,只是片刻的功夫,他们就睁大了双眼,振作起来,呐喊着向卖金鱼的大木盆冲将过去……
& &几乎和卖金鱼的前后脚,画糖画的挑子也担进了胡同,不同的是画糖画的小贩从来都不吆喝,他知道,不等他把画摊摆放完毕,孩子们就会从大木盆旁边跑到这里围成一圈。
& &一个旧木箱上放了块青石板,旁边的小炉子上熬着白砂糖,另一头的木箱上画着几个同心圆圈,被分成若干个小格,每个小格子里都画着不同的小动物或各种图形。圆心是一个尖头朝上的铁钉。一根竹棍头上用线栓了一根针横放在钉尖上,这就是孩子们常说的“转彩”。
& && &&&交了钱的孩子们依次用手拨动竹棍,竹棍飞快地转动起来,旁边的孩子们也屏住声息,瞪大双眼,看着竹棍上拴着的针停在什么图案的格子中。画糖画的小贩用眼看了看转彩的位置,用一个有豁口的长柄勺从锅里舀出一勺糖汁,然后在青石板上飞快地画起来,就像画一笔画似的一气呵成。随手取出一个竹笺儿,蘸点糖贴在画上。只片刻功夫糖画就硬了,举在手里,晶莹剔透,形象逼真,好看极了。运气好的孩子转彩时,能转条大龙是最幸运的了,那也是费糖最多的画。中等的就转个虾米蜈蚣什么的,最差的是转个零蛋,什么画也没有,这时画糖画的就从青石板的角儿上揭下两贴“拔糖”递给你,以示安慰。
补锅锔碗胡同里的下半天,一般过得很快。因为下午串胡同的手艺人较多,孩子们有的爱看有的不爱看。但是手艺人们隔三差五来一趟胡同,时间一长,孩子们就都熟悉了这些人的“行头”。
& &比如,背着扁木箱,手里拿着一把破伞骨的是“拾掇雨伞、修理旱伞”的;同样也背着扁木箱,手里提着两把锯是修理“零活儿”的木匠;挑着竹片和藤条,另一头木桶上放着一个矮脚长板凳的一定是“箍筲、木盆换底”的;肩扛马架子上面挂满了线轴的是“打竹帘子”的;挑担上面挂有一面小铜锣,一边一个小锤,随着挑担人走路的节奏自动打击锣点的那是“补锅锔碗”的。
& &提起那“补锅锔碗”的,孩子们最爱看的是用小烘炉化铁水的场面。吧哒吧哒的小风箱把一个板凳大小的化铁炉吹得火苗四溅呼呼作响,补锅的工匠还不时地掀开盖在小坩锅上的瓦片,看看生铁是否熔化。
& &火苗把孩子们的脸烤得发烫,映得通红,但谁也不肯后退半步。只有当灼热的铁水被倒在一块石棉布垫上而迸射出耀眼的火花时,四周的孩子们才会惊叫一声向后跌坐在地上。一口锅补完了,孩子们仍不愿散去。东张西望地盼望着谁家的铁锅再漏了。锔碗工匠在锔碗时,那场面也够庄严的,无论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一律不敢大声喘气,谁要不小心出了声,便会招来同伴们的斥责。只见锔碗匠坐在小马扎上,膝盖上蒙了一块粗布,夹着裂碗,右手持弓左手持钻。四周一片静悄悄,只有那小小的“金刚钻”随着弓弦的推拉在碗片上发出吱吱的声音。补锅匠的手艺还真不错,摔成几瓣的碗在他手里不消片刻时间就锔好了。只有这时,围在四周的孩子们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并开始互相打闹起来。原来在工匠锔碗前曾一再告诉孩子们,锔碗时不可发出怪声,要不这碗就锔不上了。孩子们自然不敢承担这锔不上的责任,只好围在四周一声不吭,其实那是补锅匠为专心做活故意吓唬大伙的。 卖花人
& & 旧时津门,大杂院里居住的百姓们几乎全都喜欢种花.尽管老少三辈儿同居一室,那窗户下的小花池断不可少,哪怕只有两块砖的位置,也要种上一把儿“死不了儿”。穷人们自然没有大户人家的葡萄架、紫罗藤,只能种些牵牛、鸡冠、草茉莉之类。但各家窗下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天津人喜欢种花,上点岁数的中老年妇女还特别喜欢戴花。
& &“巴兰花哎……晚香玉呃”,“海蒳儿染指盖儿去吧”。年复一年孩子们都听惯了卖花人的吆喝声,首先跑出去的,自然是女孩。
& &卖花人的提盒只有三层,且第一层的盖子是块玻璃,不用掀盖也可以看见提盒里的东西。
& &第一层提盒中是新鲜麻叶裹着的一对一对的巴兰花,个个都有二寸来长,通身雪白,沁着清香。那卖花人用极细的铁丝拧成两个齿的小叉子,每个叉齿各插着一支巴兰花,在麻叶的映照下好像一对玉棒槌。梳有发髻的老年人将巴兰花的叉柄别到发髻里,只留下一对巴兰花戴在发髻边,姑娘们则喜欢把叉柄挂在上身胸襟的疙瘩袢儿上。过了许多年在北京看见盛开的玉兰花,心中还好生奇怪,原以为玉兰花是棒槌状的,可现在是满树花瓣怒放。经向花匠师傅请教方才得知,原来外买的巴兰花在花苞一发白的时候,花匠们就会用一个笔杆粗细的纸管套在花苞上,让其在纸套里伸长,两天后,玉兰花的花苞就变成棒槌状,摘下纸套剪下花苞,就是我们在卖花人手中看到的一对对巴兰花。
& &提盒的第二层放的是雪白清香的茉莉花球,花匠们是在茉莉花即将开放的前一夜摘下它们,在碧绿的荷叶和蔼康尖(一种尖俏的绿叶)的映照下,象一堆白色的珍珠。花匠也是用细铁丝拧成排叉状,将茉莉花的花珠一个个插到叉齿上,长的有二十个齿,小的也有十个齿。一般是梳有发髻的老年妇女喜欢戴排叉式的茉莉花头饰,将叉柄插到发髻里,将排叉弯成弧状,这样在发髻的上半周就会出现半圈的茉莉花,煞是好看。有时卖花人还会在排叉的中间插上一朵石榴花,两边的珠玉衬着一点朱红,赏心悦目,真是说不出的美丽。
& &第三层提盒里装得都是鲜红的海蒳儿花,人们俗称凤仙花,此物最宜染指甲。女孩们爱美,都喜欢染指甲,就买几朵凤仙花和少许白矾捣成糊涂在指甲上,过上一会儿,用清水洗去花糊,指甲就变成红色的了。
& &卖花人还用湿毛巾裹着一把晚香玉,一般人家只买一支,用水生在花瓶里。晚香玉的花瓣晚上开放,天明又合上,那淡淡的幽香,直沁心脾,梦里都会闻到清香。
& &夏日三伏天,卖花人怕雪白的花朵起锈,每一层都用冰块镇上,用来降温。冬天卖花人照来不误,只是将提盒里的冰块换成了小棉被儿。 甘蔗与蝈蝈
& & 旧时津门,伏天一过,串胡同卖甘蔗的就多起来了,可能因为当时南北交通不便的缘故,天津很难见到紫皮粗杆的南甘蔗,串胡同卖的大都是本地种植的“甜杆儿”,长得跟高梁差不多,但碧绿多汁,从根甜到梢,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 && &卖甘蔗的小贩吆喝起来一鸣惊人,冷不丁地一嗓子,隔两条胡同都能听到:“甜杆儿的咧……”。一捆甜甘蔗,中间用绳子扎上,把根部散开,立在那里,也有的直接靠在人家院墙上,高高的甘蔗梢儿竟然能高过房。
& && & 胡同里的孩子们听见吆喝,纷纷从各家院子跑出来,围在卖甘蔗的小贩跟前。见周围的孩子们围成圈了,卖甘蔗的小贩从腰间抽出一把锋利的小刀,从甘蔗捆里随便抽出一棵甘蔗,看好叶裤完整的一节,用刀一转,轻轻的一掰,取下一节甘蔗用刀尖仔细的刻着。一道一道又一道。四周的孩子们都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看着小贩手中的那节甘蔗,终于刻好了。只见卖甘蔗的小贩将刀子别在腰间,一手抓住甘蔗,一手抓住叶裤向上一推,啊,一把漂亮的小花伞出现在众人眼前。孩子们拍起手来欢呼着,有的已钻出人群回家要钱去了。
& && & 没遭虫咬的甘蔗,一根能做四五把小花伞,买完甘蔗的孩子们在一旁自动排起队,让小贩给做一把小伞。卖甘蔗的小贩乐此不疲,不停的做着,冷不丁抬起头,又是一嗓子“甜杆儿的咧……”
& && & 除去做花伞,这个小贩还会做口哨,截下一段甘蔗,用小刀将上端挖空,在杆儿上开一小口儿,放在嘴里,用力一吹,“笛……”果真很响,可惜就这么一个调。用嘴撕下的甘蔗皮很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在手上拉个口子,每逢此时,孩子们都不敢回家,而是赶紧去找卖甘蔗的,只见他用小刀从甘蔗杆儿上刮些白霜,涂在伤口上,立竿见影,伤口真的就不流血了。
& && &卖甘蔗的小贩还有一手绝活儿,有谁在胡同里捡回来五个带穗的细杆儿(甘蔗顶端的细杆儿汁儿少不甜,大都弃之不要),小贩便免费为其加工编一个漂亮的蝈蝈笼子,有方的、圆的、还有带提梁的。有的孩子捡不到细杆儿,只好多买几棵甘蔗,孩子们只为得到蝈蝈笼子,那里知道这是小贩促销的手段呢。
& && &说起蝈蝈笼子,的确讨人喜欢。按时间说,甘蔗一上市,不几天蝈蝈挑子也挑进了胡同。
& &&&一副扁但,两端各有一个用粗麻杆儿扎成的三脚架,架上边挂满了一串又一串蝈蝈笼子。蝈蝈虽小,叫声惊人,数百只蝈蝈的大合唱,那更是壮观。那声音穿透每一个角落,就连常年不爱出屋的老太太,也柱着拐杖跑到胡同里看卖蝈蝈的。
& && & 人们围在蝈蝈挑子的四周,弯着腰瞪大了眼睛,看哪一只蝈蝈的翅膀在动。卖蝈蝈的老乡蹲在墙边,用力扇着手中的破草帽。在蝈蝈的大合唱面前人们的说话几乎变成了喊,听不清楚,就用手比划,用手指哪只笼子,老乡就给你解下来。我小时候,曾问过母亲,蝈蝈为什么叫唤,母亲告诉我说:是让葱辣的。为此我还真咬了一口大葱,直辣的眼泪鼻涕横流,再看各家的蝈蝈笼子里都插了一段大葱,方知此言不谬。
& && &只要蝈蝈挑子进了胡同,不消半天的功夫,家家院里都会响起蝈蝈声,如果你要仔细瞧瞧,差不多人家的窗棂上还插着一把用甘蔗做成的小花伞呢。 兔儿爷与噗噗噔儿
& & 旧时津门,串胡同做生意的小商小贩们应时到节儿的还卖些时令商品,大如生活用品,小如儿童玩具。正月十五敲梆子卖元宵,二月二挑水筲卖焖子,五月端午卖艾草和老虎耷拉,八月中秋卖兔儿爷,腊八过后卖噗噗噔儿……
& &端午节孩子们佩戴的老虎耷拉偶尔在古文化街和药王庙庙会上,看到有人出售此物,但卖兔儿爷和噗噗噔儿的,却几乎是绝迹了。
& &兔儿爷是京津地区百姓对传说中伴随月宫嫦蛾的玉兔儿之尊称,因相信兔儿爷能给人间带来祥和和安宁,故此,中秋佳节,除了赏月吃月饼外,还要买只兔儿爷挂在屋里,增加节日气氛。
& &兔儿爷是用纸浆脱膜法制作的一个拟人化的立兔,外面施以油彩,吉服扮相,色彩斑斓,上半身的两只兔爪和珊瑚般的两只红眼都能动。拉动绳索,兔儿爷的一只爪子就会敲响一个用牛皮纸蒙面的小鼓,另一只兔爪子就会将缚在身上的两只铁片小镲敲响,两只红眼一眨一眨,令人忍俊不禁。吃着月饼,看着兔儿爷的表演,全家人开怀大笑,将一年的烦恼全抛到脑后。
& &商家是不会轻易放过这年节购买力的,因此,兔儿爷又派生出了多个品种,自成系列。有用纸浆做的兔儿爷“鬼脸”,胡同里孩子们几乎人手一个,戴在脸上,互相追逐,满胡同跑“兔子”。还有布做的兔娃娃,泥捏的“兔儿爷捣碓”,纸糊的兔儿爷风筝,大街上鲜货铺子里则卖形态各异的“糖兔”,用白砂糖熬制,又好看来又好吃。
& &腊八以后,年味渐足。宫南宫北的年货市场里,摊群林立,买年货的百姓们摩肩接踵,从一家席棚遛到另一家席棚。串胡同兜售年货的小贩也比平时多出几倍,背包袱卖年画的小贩进胡同后,先吆喝一声:“年画呀,有人物有山水,鲤鱼跳龙门,胖小子串木珠儿,贴去吧!”待人们从院里出来后,小贩在一平坦地上打开包袱,将各种年画一沓一沓地依次打开,并高声报出年画名称,有人要时,从中间抽出一张,无人应声则另取一沓。还有卖福字吊钱、对联窗花的,卖鞋面花样儿的,卖大小八仙人儿的(上供用祭祀用品),还有串胡同卖头花的,臂挎一只大提盒,肩扛一大草把儿,和卖糖堆的草把相似,只是上面插满了各色的头花。有大小石榴花、聚宝盆、万字花、福字花、纸花、绢花、绒花等等,应有尽有。再看卖花人戴的毡帽上也插满了大小绒花,看去十分滑稽。
& &最令孩子们惊奇的则是挑着竹筐卖“噗噗噔儿”的。“噗噗噔儿”也有人称之为“噗噔儿”或“咕噔儿”,是用玻璃吹制而成的葫芦状或烧瓶状的玻璃瓶。瓶颈稍长,底薄如纸,长短不一,颜色各异,有透明、浅蓝、浅黄诸色。吹时用舌尖堵住瓶口调节气流,瓶底随气息而振动,发出清脆锐耳的“噗叮噗叮”声音,调整气息可吹出花样儿,引得众人围拢过来,聆听欣赏。
& &竹筐中,易碎怕碰的“噗噗噔儿”用毛头纸隔开几层。小贩也能吹几口儿“噗噗噔儿”,不会吹的则先看其吹响后再买。春节前后,时常可看见仨一堆儿俩一伙儿的年轻人站在胡同里吹“噗噔儿”,相互切磋技艺,看谁吹得最好。小一点的孩子只能站在一旁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大哥哥们的技艺,因为大人们是不许小孩吹“噗噔儿”的。一是气力不够怕伤了身体,二是怕瓶底破了将薄如纸片的碎玻璃吸入口内。
& &每年在娘娘宫的年货市场里都有专点贩卖此物,在此起彼伏的抖空竹声中,突然冒出的“噗噗噔儿”声更显得清脆悦耳,回荡在大街小巷,融化在春节的喜庆和祥瑞中。 磨刀人
& & “磨剪子来—戗菜刀。”听到这悠扬而熟悉的吆喝,胡同里的孩子们就知道肩扛马凳子的磨刀人又来了。
& && & 菜刀和剪子是每个家庭必须的物件,无论穷富与高低,哪家都离不了,尤其是剪刀。旧时家庭衣服鞋帽都是自己做,于是,磨刀就成为胡同里最受妇女欢迎的吆喝之一。
& && & 旧时,窜胡同的磨刀人大都有两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居多,二是外乡人居多。除了那句经典的吆喝外,还有用吹号来替代吆喝的磨刀人。只是除了会吹5——i两个调,从来没见他吹过别的音。
& && &磨刀人的工具比较简单,一个马凳子,几块磨石,一把戗刀,外加一个装水的破铁罐儿。只要有人招呼,磨刀人立马放下凳子,讲好价钱磨起刀来。不时会有邻家的主妇也送刀剪来磨。磨刀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干活时,只要再吆喝一声“磨剪子来—戗菜刀”,便意味着已经磨好了一件,呼唤主人来取。
& && & 有的人家菜刀用得太苦,刀刃太厚,还需用戗刀铲薄一点,当然要加些钱的。但修整剪刀的刃口却是免费的。剪刀使用久了轴会松的,此时你把刀口磨的再快,也剪不开东西,必须调整中轴的松紧度。我曾认真的观察过调整的方法,先用锤子将轴钉紧,然后用手指托住剪刀将中轴悬空,用锤子在轴上敲击,边敲边试,直至力度恰好为止。长大后,我曾为家中磨过剪刀,用此方法调整剪刀的松紧,果然屡试不爽。
& && & 还有的人家菜刀磨不出刀刃啦,这时磨刀人会告诉你:没钢口了,得加钢啦。从这时起,胡同里的孩子们就开始翘首盼望走胡同的打铁匠。年年秋后,农村里打马掌的小铁匠们会结伙到城里营生。他们在胡同里支起小烘炉,拉起风箱,呼达达、呼达达,为各家打个煤铲呀,菜刀加钢呀什么的。不过,这已经不是磨刀人力所能及的事啦。&&&& 乌菱与乌米
& &旧时津门,每当酷暑尽秋风起,大街小巷就会出现许多卖乌菱的小贩。徜徉在胡同里的小贩则挑着一对木筲,一头是熟的一头是生的。挑到胡同中央,停住脚步,扯开嗓门大吼一声“掉干面儿的老乌菱呃……”
& &菱又名“芰”,是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菱的种类很多,分四角、二角及乌菱几大类,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栽培颇盛。乌菱的体形较大,大者三四寸长,小者也有二寸来长,外壳坚硬,非专用工具不好切开。小贩们腰间都别着一把特制的刀具,长约十几厘米,可握在手中,刀刃很宽,把乌菱放在刀和座之间,用力一握,乌菱即被一剥为二,露出里面白生生的“菱肉”。二角、四角的小菱,又称“菱角”,皮色较乌菱还深,但个头很小,人们买回来剥去皮晒干,就成了“菱角米”,留到冬日熬“腊八粥”用。
& &孩子们的兴趣不止在品尝乌菱的美味,还可以用乌菱的双角玩“咬乌菱”的游戏。用两只乌菱的双角相互勾住,用力拉扯对方,谁的菱角被对方拉断,那只乌菱就成了对方的战利品。因此,老乌菱皮厚角硬,更受孩子们的喜爱。谁若是拥有一个老绷的乌菱,准可以“打遍胡同无敌手”,赢回一把没有角的乌菱来。
& &夏秋之交,胡同里的孩子们还可以吃到一种独特风味的“绿色食品”。它像一截甘蔗,叶裤中含有一苞,长约十几厘米,剥去叶子,露出白嫩的苞来,咬上一口,香甜无比,余味无穷,只不过,白色的浆膜里长满了黑色的丝状物,直嚼得满嘴吐黑沫,嘴巴四周也像涂满了黑色的墨汁。这裹着黑丝的白苞,就是天津人常说的“乌米”,也有人称之为“菇米”。进城卖此物的大都是天津周边地区的农民。“乌米”实乃‘高梁黑穗病“的产物,一旦被其感染,高粱将颗粒无收,因此,农民对其深恶痛绝。据《辞海》介绍,“高梁黑穗病”有许多种,能长出“乌米”的称为“高梁丝黑穗病”。丝黑穗病的病株变形成棒状,外包白色叶膜,膜破后散出黑粉,即黑菌孢子,落在土壤或种子上越冬传播。农民们掌握时机,在棒状白苞形成后,及早砍下担到城里来卖,既免除了病害又可换些钱。近年来,已没有大面积的“黑穗病”为害农业,城里的孩子们也就没有了吃“乌米”的机会。
& &爱吃“乌米”的我却总不相信这又甜又香的白苞是农业的一大病害。终于有一天,从国外的一本杂志上看到,这种由黑丝真菌感染的病害,是可以变害为宝的。这种真菌,含有多种人类必须的氨基酸和多糖,如加以研究和培养,可育出优良的菌种供人食用,是真正的绿色天然保健品。自然界早有利用黑粉菌的例子:如南方种植的水生植物“菰”,一旦感染了“菰黑粉菌”,就能刺激其嫩茎变得肥大柔嫩,供人食用,这嫩茎就是市场上常见到的美味菜品——茭白。肥白爽口的茭白,竟是黑粉菌的产物,这难道不给我们一种启迪吗。如果哪位科学家能为孩子们生产出绿色的保健“乌米”,把孩子们从花花绿绿的垃圾食品中解脱出来,定是功德无量。 拉洋片的
& &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真是幸福的很哪,卡拉OK、游戏机、电视机、家庭影院、DVD、电脑、上网等等现代化高科技产品,占据着孩子们有限的生活空间。
& &旧时津门,生活在胡同里大杂院的孩子们可就没有这么幸运,在我的儿时,最奢侈的视觉享受,大概就是看“拉洋片”啦。
& &“拉洋片”的中年人一身绸布褂,留着分头,嘴里还镶着一颗耀眼的金牙。他背的洋片架子实在太大了,因此总在胡同口的大街上摆摊。靠墙站立的洋片架子,上面是玻璃框子下面是箱。玻璃框子中总镶着一张画着洋楼洋人大摩登的画。木箱的前面有四个突出的孔,孔里面嵌着放大镜。箱子的侧面有一排线绳系着一个个的小铜环,那就是拉洋片用的。最上边还有小鼓小锣,都有机关用绳系着,用手拉动绳索,即刻锣鼓齐鸣发出七咚七咚的合奏来。胡同里的孩子们只要听见锣鼓齐鸣的声音,就会招呼着同伴跑向胡同口。
& &交了钱的孩子们一个个端坐在木箱前,脸贴住小孔双手遮住光线,专心致志地向箱子里边望着。只见拉洋片的敲打一阵锣鼓唱上几句后用手拉起了第一个铜环将其固定在一排小钉上,箱子里遮挡放大镜的布帘顿时被拉开,西照的日光从玻璃框子反射到箱子里,使镜头里面的光线十分明亮。孩子们不敢喘大气,仔细的向里面望去,那是一张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画面,刀光剑影,炮火横飞,立体感极强,再加上拉洋片的用那沙哑的嗓子配唱:这一片,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城唉,抢了故宫还烧了圆明园哪,哎……接下来又是一阵锣鼓齐鸣。
& &记忆中的“火烧望海楼”、“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等重大事件,好像都是从看洋片中知道的,当时对洋鬼子的痛恨也是在看洋片的一刹那产生的,看来看洋片是早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兴许不是“戏说”。
& &拉洋片的是敲一阵唱一段,唱一段拉一片,待绳子上的铜环都挂到钉子上时,这一场洋片算是到了终场。在一旁焦急等待的小伙伴们推开先前看洋片的孩子们,急不可待地将脸向镜头贴上去。看完洋片的孩子们好像还沉浸在洋片的场景中,站在一旁一脸茫然,许久才恢复了常态,笑着跳着向胡同里跑去。
& &当拉洋片的背起那像一间小木屋似的木架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来,西边的太阳已落到房子的后面。&& 剃头挑子
& & 中国有一句流传了数百年的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讽喻凡事只是一厢情愿。您还甭纳闷儿,早年间天津串胡同走大街的剃头挑子还真是一头热。
& &一条五尺长的小扁担儿,前面挑着一个制作精美的“炉套”,里面放有一个小炭火炉,“炉套”的上面坐着一个高腰平沿的铜脸盆,比现在使用的脸盆要深得多。“炉套”的前边装着一个木架,上有横梁,搭着毛巾、围口和钢(ɡàng)刀布。炉套有一小门,打开后可以添炭或压火。扁担的后面挑着一个四拃(zhǎ)八岔的小条凳,条凳的面上有一长孔,是向里面投钱的。外面用木板封上,边上安了两层抽屉,抽屉门上安着精美的拉环,抽屉里边放着各种剃头的工具。因为这剃头挑子只有前面的“炉套”里是热的,所以才留下这么一句“一头热”的歇后语来。
& && &传统的服务行业被人称为“五子”行业(澡堂子、饭馆子、戏子、窑子、剃头挑子),其中“剃头挑子”的行业历史是最短的。若从清兵入关时算起,迄今也只有三百多年。在清朝以前的历史中,中国的男子束发留须,遵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理学信条,把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发肤”当作一种孝道。每次梳头时留在梳子上的头发都要妥善地收起来保存,这也是当时社会人们普遍能接受的一种道德。故而,古时候还将剃去头发作为一种刑法,来惩治犯罪之人,称为髡(kūn)刑。也有一种例外,就是和尚出家要剃去头发,称为落发。发为烦恼丝,能勾起人们的许多欲念,剃去烦恼丝便可除去“意”根(佛家语“六根清静”乃眼、耳、鼻、舌、身、意之谓也)。
& &最初的剃头业,并不是一种行业而是一种政治手段,乍听起来让人有些莫名其妙。清军入关以后,强令汉人剃头,留起大辫子,做一个服从满人统治的顺民。如若不然,便是“反清复明”的反民,一律杀头“以儆效尤”。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据说还是顺治皇帝下的圣旨。为了强令汉人剃去父母所赐的头发,沿大街两侧搭盖席棚,内设剃头挑子和大刀队,见汉人没剃头,便强行拉入,稍有反抗,剃头刀便会换成了砍头刀。被剃头者,望着地下的头发几乎痛不欲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清王朝统治的巩固,剃头师傅和大刀队才正式分家而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业。人们也逐渐习惯了拖着辫子的生活状态,以至于外国人在嘲讽中国人时常说“中国人的脑后拖着一条老鼠尾巴”。
& &旧时,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日,相传是剃头行业祖师爷“罗祖”的生日,那一天不少的剃头师傅都歇业,在家过节纪念“罗祖”。天津的剃头师傅,大都是宝坻县人,且多半是子孙手艺、祖传世家。这些剃头师傅不只会剃头梳辨,大都会正骨、推拿。小时候手臂脱臼,家长总是疾呼“快找剃头的”,到了剃头师傅那里,不消几下就接上了环,且分文不收,为的是好招揽生意。
& &旧时的剃头师傅还有“清头睡”和“取耳秽”的绝活。剃完头后双手为你按摩头穴,令人神爽气舒,浑身轻松。“取耳秽”即掏耳垢,不同的是剃头师傅不用掏耳勺,而是用一把特制的刀具伸入耳道,轻轻剥离耳垢用镊子取出,再用一圆形小刷子伸进耳内旋转清理,令人清爽无比。在澡堂子里剃头的师傅还会一种“放睡”的绝活,从头顶直按摩到脚心,使你沉沉大睡。一觉醒后气舒血畅,心旷神怡,这其实是一种技艺高超的“催眠术”,只可惜,这些绝活都没有留传下来。
& &剃头挑子穿街走巷,从不吆喝,他手里有一召唤人的工具,又称“报君知”。是用精钢打成,样子很像实验室里的音叉,用铁棍一挑能发出“铮……铮……”的声音,非常动听。约定俗成,人们一听见这种声音,自然就知道是剃头的来啦,想剃头的马上跑到胡同里将剃头的挑子请进院子里来。因此,那个能发出“铮……铮……”声音的工具就叫“唤头”,意即“召唤剃头的人”。 飘飘芋香惹人馋
& & 天津人喜欢吃山芋,每年中秋节一过,大批的山芋就会运进津城,农贸市场里都可以买到。
& &山芋又称红薯、甘薯、红苕、地瓜等。其块根白色、红色或黄色,叶、蔓可做饲料。原为热带产多年生草木,在我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块根含有大量淀粉,可做粮食,酿酒或制作淀粉。据传是1593年由旅居吕宋岛的华侨陈振龙将薯蔓带回国内的。山芋生熟都可食用,熟食采用煮、烤、蒸、炸皆可,且各有各味。
& &卖烤山芋的因有砖泥垒的泥灶,不便走街串巷,一般都在胡同口或大街两旁垒灶吆喝:“栗子味的烤山芋哎”。其实不用小贩们吆喝,一掀炉盖儿,那烤山芋的特有香味就能传遍半条街。那香甜的味道立时会勾起你的食欲,使你的胃口大开,不由自主地把手伸进钱包里。
& &一般家里买了山芋,大都用蒸的方法,白瓤的掉干面儿,红瓤的分外甜。也有切成块和玉米面一起煮粥的,又是一番别有风味。串胡同卖山芋的,大都采用煮和炸的方法。拉小车卖煮山芋的,就是一口大铁锅,冒着热气,锅下边有一个压着火的小煤炉,锅里有十几块红皮的煮山芋,那煮山芋的汁液已经粘稠,不时地冒上几个小泡。卖煮山芋的小贩手里拿一把锃亮的刀子,敲几下锅沿儿高声吆喝:“都是锅底儿啦!都是锅底儿啦!”这“锅底儿”就是煮山芋的代称。一锅山芋煮到最后连汁都煮粘稠啦,那山芋能不甜吗。引得众人前来购买,你一块他一块,一会儿的功夫就卖完了。可是这位小贩走到另一条胡同时,又会高声吆喝:“都是锅底啦!”时间一长,人们才发现,出了胡同口,那小贩赶紧从锅旁的木桶中取出几块煮好的山芋放进那粘稠的甜汁里,向另一条胡同走去。骗局虽然揭开了,但人们一听见他的吆喝,还是出来买上一块尝尝,那山芋的确很甜。
& &相比之下,卖油炸山芋片的小贩可真诚的多了。把山芋切成薄片,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撒上砂糖渣和青红丝,放在有玻璃面的提盒里,穿行在胡同中,高声吆喝:“嘎嘣嘎嘣甜来哎,嘎嘣嘎嘣脆,又好吃来哎又不贵……”那山芋片又香又甜,又酥又脆。时至今日,一看见那金黄色的山芋片就想吃几片,只是再也听不到那高亢风趣的吆喝声了。
& &天津人还都记得以山芋代口粮的日子,吃的最多的大概是一九五八年的秋冬,记得粮店的售货员们用平板车拉着整麻袋的山芋穿街走巷,送粮上门,一斤口粮换八斤山芋,家家门口都堆满了一袋一袋的山芋。
& &那一年,我们在学校操场上垒起小高炉“大练钢铁”,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出炉后,把山芋用铁丝穿上吊在通红的钢包里,不一会,幽幽的芋香就飘满了操场。师生们团团围坐在钢包旁,啃着香甜的山芋,全然忘了浑身的疲劳和炼不出铁的烦恼。 晚饭前的叫卖群
& &旧时津门,胡同里最热闹的时候是上午,吆喝声最集中的时候是傍晚,也就是晚饭前后,一声声高低有致,长短各异的吆喝声传进了胡同,孩子们都知道各种美味小吃该登场啦。
& &从烟雾中第一个钻出来的总是那个挎着大提盒吆喝着:“牛肉火烧,牛肉火烧”的胖老头。火烧不同于烧饼,虽然也是烙出来的。用刀片开加上几片酱牛肉,红白相间,甭说咬一口,就是掀开提盒盖,那四溢的香味也足让孩子们垂涎欲滴。
& &卖杨村糕干的人操着一口京腔,和卖“五香豆腐丝儿”的吆喝差不多,大都是武清一带的人。而卖热乌豆的小贩则是一口纯正的津调、光头方脸、头上总爱箍着一条白毛巾的中年人。他斜背一椭圆形木盆,脚踏丁子步手拢单耳,大吼一声“热乌豆啊……热的”,用五香料将泡好的蚕豆煮熟焖软,(蚕豆煮熟即可,不可过火,防止豆沙流失。将煮熟的蚕豆盛在木桶内,用棉被捂严闷软。)称为热乌(捂)豆。天津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父亲总是买些乌豆下酒,因此我也沾了不少光,用荷叶托着冒热气的热乌豆,那荷叶的清香和乌豆的酱香混合在一起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 &“臭豆腐……辣豆腐”听这吆喝的声音肯定不是我们本埠的小贩,据说也是武清一带的。那手提大提盒的跛脚小贩肯定是天津人了,因为他正用十足的天津话吆喝着:“炸虾米、炸蚂蚱、炸鱼、炸铁雀儿”。说起油炸铁雀儿,那可是清末民初时的时尚小吃,和“银鱼、紫蟹、韭黄”并列津门菜品“四珍”。是“上得朝宴,下得坊间”。达官贵人,坊间小民都可将其视为美味,用以佐酒。有人说,铁雀儿不就是麻雀儿吗?其实不然。虽然两者个头、羽色相像,但一个是黄爪,一个是黑爪,是绝对骗不了人的。
& &我从儿时就不吃炸铁雀儿,直至今日。但对油炸蚂蚱却情有独钟,黄焦黄焦配着葱丝,放在嘴里越嚼越香,尤其是那大肚子的蚂蚱就更香。
& &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我真是饱饱地吃了一回蚂蚱。一天午后正在木盆里玩水,门外走进一农村老汉,声称老家遭了虫灾,颗粒无收,只好逃荒要饭。让母亲买他带来的蚂蚱。胡同里放着一副担子两个箩筐,里面放着系着口的大粗布袋子,记不得母亲给了老汉多少钱,老汉就让母亲取来一条面口袋,套在粗布袋上,打开系绳用手捏紧,一阵扑扑棱棱,都是大个的“青头愣”,竟把一条面口袋装满了。
& &母亲开始收拾蚂蚱,只见她抓出一只蚂蚱捏住,用手拧下蚂蚱的翅膀,放到开水碗里一烫即丢在撒过盐的盆里,不一会儿就择满了一小盆,晚上用油炸了两盘子,油亮油亮的,用饼卷着吃,其味美不可言。那一袋子蚂蚱连送邻居,居然吃了三天。 萝卜赛梨
& & 天津人有生吃青萝卜的习惯。旧时天津,有许多胡同没有电,家家点着昏暗的煤油灯。就是有电灯的胡同,吃完晚饭也没有什么事做,早早地收了炕桌,男人们躺在炕上抽着烟,女人们则在灯下缝补衣衫。孩子们也躺在大人的旁边昏昏欲睡。突然,一声高亢的吆喝打破了胡同中的宁静:“赛梨的青萝卜(此字在天津人口中念Pēi音)!”听到吆喝,孩子们睡意全消,穿上鞋跑出院门。
& &来人担两只木盆,跟卖“大小金鱼”的木盆差不多,只是沿儿矮了些。木盆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数十个青萝卜,洗的干干净净,青头白尾黄芽,头身滚圆周正,一看就知不辣。最上层有半只切开的青萝卜,均匀的萝卜片,显示了小贩娴熟的刀法。萝卜的缝中散着几个鲜艳的山里红,我们天津又叫红果。绿的萝卜衬着点点红果,顿时让你食欲大开。在电石灯的照射下,人们的脸色都有些发灰,卖萝卜的小贩一手拿着刀子一手拿着切好的半只青萝卜殷勤地向人们嘴里递着,口中不断地念叨“先尝后买、先尝后买”。大部分人只是买半只或两三片。只见卖萝卜的小贩用一块干净的毛巾垫在左手拿起一只青萝卜,右手持刀切向萝卜,双手配合嚓、嚓、嚓、嚓十几声过后,手中的青萝卜便成了大小薄厚十分均匀的萝卜片。有时卖萝卜的高兴了还将切萝卜的刀在手指上转动几圈再切,惹得人群不住地叫好。旧时,大众浴池里也卖切好的青萝卜片,洗完澡的浴客要两片青萝卜,沏上一壶酽茶,再闷上一觉儿,是最惬意的事了。
& &待没有人买萝卜啦,卖萝卜的小贩便蹲下身子,用炊帚蘸些木盆里的水,洒在萝卜上。沾了水的萝卜更绿了,那只为点缀的红果也更红了。
& &说起红果来,旧时的天津除了用它蘸糖堆儿卖,走街串胡同卖红果的都是用线绳将红果穿成串来卖,有大串有小串的,价格不一,一串红果即称为“一挂”,吆喝时称:“大挂的红果……”孩子们买了来,或套在颈上,或斜挎在肩上,边玩边吃,其乐融融。
& &不知什么缘故,我总认为还是儿时的红果好吃,一是个头大;二是颜色红;三是掰开后里面沙沙的、面面的,酸里带甜,甜中有酸。偶尔在梦中还会见到那卖红果的老汉,扁担两端挂满了鲜红的红果串,一悠一晃、一悠一晃地向胡同深处走去…… 栩栩如生编草虫
& &编草虫,就是用蒲草或马连草的叶子编织成各式各样的昆虫鱼虾,充作孩子们的小玩意儿。每年“三夏”一过,胡同里就会出现卖编草虫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人大都是身怀编草绝技的农民,利用“三夏”过后的农闲时间,进城耍手艺,赚点钱补贴家用。
& & 蒲,又称香蒲,一种遍及大江南北的水生植物,坑塘水地,都有它的身影,偶见有人专门栽植。其叶细长,宽约一厘米,长可达一米之多。其花穗黄褐色,长而园像一根棒棒,人们俗称蒲棒儿。入秋,则有农民专门割了蒲棒儿来城里卖。胡同里时常会看见孩子们头戴“鬼脸”,一手持一根蒲棒,学着戏里的武生在对打嬉闹。
& & 编草的手艺人一般是不吆喝的。找邻居家的大娘借一个小板凳,靠在房山的阴凉里,马上就会有一群观众围在四周,当然,这些观众大都是胡同里的孩子们。
& & 一条用水淋湿了的麻袋中,放着几捆才割下的蒲草,碧绿碧绿的,还散发着田野的清香。只见手艺人从麻袋中抽出一根长长的蒲叶,双手不停的折、拧、穿、结,功夫不大,一只张嘴欲呼的青蛙就出现在你的面前,再粘上两颗用相思豆做成的眼睛,啊!更加身形兼备栩栩如生。编草人的面前放着一个小水盆,水中泡着已编好的大小蜻蜓、乌龟、蚂蚱和鱼虾。
& & 还有一些串胡同卖编草的南方人,操着一口难听难懂的方言,他们编出的草虫,较之北方的编草者编出的草虫,形象更加逼真,手法更加细腻,自是另一种风格。如蚂蚱的须、螳螂的刀、蜻蜓的腿,都用极细的草丝编出,不分巨细不厌其烦。南方手艺人的手巧是大家公认的,他们使用的编草原料也异于北方,据说是长在南方的油棕叶子,其叶纤更细更挺更有韧性。天上的飞鸟,地上的昆虫,水中的鱼虾草蛇无不编得灵气十足。编好的草虫,用一根草丝栓在一根尺把长的短竹竿上,孩子们拿在手里跑动起来,草丝端头的草虫上下颠簸,更像一只真的昆虫在飞……
& & 编草的技艺历史久远,遍及全国,就地取材,原料各异,南北风格,各有千秋,迥然不同。除了编些草虫作为玩物之外,各地方都可用草编成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盘、杯垫、草帽、草席、拖鞋、凉枕等等。如河北、河南、山东的麦草编,上海嘉定、广东高要、东莞的黄草编,江浙一带的金丝草编,湖南的龙须草编以及台湾的灯心草编、马连草编等。
& & 草编艺人们从夏编到秋。入冬,蒲草黄了,没法再编草虫了,但还可以用黄黄的软软的蒲草编成草鞋挑到城里来卖。蒲草编成的草鞋天津人称之为草篓或草靰鞡,相信五十岁往上的人们小时候都穿过。方方正正的草鞋,里边垫上松软的毡垫儿,鞋口上还镶嵌着五颜六色的草饰,冬天站在雪里玩都不觉得冷。蒲草鞋最适合老人和小孩们穿,既暖且轻。
& & 各号的草鞋用绳子穿成串挂在扁担上,穿大街走胡同,挑子晃晃悠悠,不时地还吆喝一声:买好草鞋哎……
& & 这大概是编草的手艺人一年中唯一的吆喝。 箍筲匠
& & 旧时津门,胡同里一般是没有下水道的,生活中的泔水,都要倒入木筲中暂存,待木筲水满后,再抬到附近的臭水沟中倒掉。大杂院中的住户,几乎家家门前都有一只泔水筲,胡同里的六十开外的人们,大都有过“倒泔水筲”的经历。
& & 天津人说话好省字,“泔水筲”就称为“泔筲”,就好像“派出所”念成“派所”一样道理。这泔筲就是用竹篾编成“箍”,将一片片上宽下窄边有坡度的木条紧密套起来的木桶,上有提梁。洗衣服用的大木盆也是用这个方法制作的,只是沿儿低些,底大些。高英培、范振玉的相声《钓鱼》中有一段对话:“我说二儿他妈,快拿大木盆来,”说明天津人使用大木盆是比较普遍的。
& & 木盆、木筲因常年被水浸泡,漏水、断箍、烂底的事情时有发生,应运而生的箍筲匠们就常年穿行于大街小巷,修理木筲、木盆。
& & 箍筲匠吆喝的声音高亢响亮:“箍筲哇木盆换底”。那“箍”字和“底”字都拖着长音,一声吆喝,可传遍整条胡同。
& & 箍筲匠的挑子,在诸多串胡同的手艺人当中,可称得最“庞大”的。扁担的两头各栓着一只扁圆形的代盖木桶,里面装满各种工具。一端木桶的上方挂着一捆粗细不一的竹片儿。另一端木桶上放着一捆长长短短的木板。有两件工具是箍筲匠独有的,可以作为这个行业的表征。一是锤针,二是铇床。锤针长约三尺,是用一寸多宽的扁钢打成,另一头铸有一钢扁球,样子很像门上的球形把手。有的木筲很深人不可能探身进去,这家伙就发挥了作用。扁钢的一头是用来向桶底周边填麻刀油灰的,有钢球的一端就像锤子用来向下砸筲底。
& & 箍筲匠的铇床也是用来铇木板的,但和木工用的铇床却大相径庭,一是该铇床三尺多长,相当于两个木工平缝铇的长度,铇床的两端各装一对板凳腿,且一头高来一头低。二是使用时,凳腿支在地上,铇底向上成坡形,即可以当板凳又可以铇木板,一物多用。
& & 箍筲匠的手艺是绝对令人信服的,我猜想他们可能没有学过高深的数学几何,但能很随便的把每一片木板按木桶的直径铇出角度,围拢起来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最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用竹刀劈竹片编筲箍的速度,令人眼花缭乱。只见他们用刀在竹片上按一个小口,然后刀和大拇指配合一掰一掰,飞快地劈下一根根竹篾,用水浸泡片刻,用手大致弯成两个圆圈,开始用竹签上下翻飞编起箍来,编好后,并不收紧,用尺量好直径后,才一段一段地收紧,一个漂亮结实的园箍就编好了。上下两道箍,把铇好角度的木板沿筲箍排紧,将锯好的筲底放进去,用锤针敲打,不消片刻工夫,一只木筲就箍好啦。有的木筲或木盆只是木底漏水,这活不难,用锤针的扁头剔去原先的填充物,再把和好的麻刀油灰放进筲底,用锤针的扁头敲击。这砸油灰的手法也很特别,一处砸三下,不紧不慢,不轻不重。当、当、当,转一个角度又是当、当、当,都是用水浸泡多年的木板,力量大了,把人家的筲底就可能砸坏了,力量轻了,油灰砸不进去,依旧漏水。
& & 常来胡同里箍筲的手艺人就那么几个人,因此各有各的老主顾。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修完泔筲后,必将木筲里的污物刮干净。并不另收费,我想这就是手艺人的职业道德吧。 熟栗糕与蛤蜊牛
& & 每当阳光照到东山墙的时候,胡同里就会响起一阵呜呜的铜笛声,各院的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跑出来,向着笛声冲去。
& & 卖熟栗糕的小车每天都在这时候来到胡同,戴着小白帽扎着白围裙的老汉透着利落干净。车上的小煤球炉架着一口铁锅,锅盖的中央是一个不断喷着热气的铜笛,呜呜的欢唱着。面案上一拉溜排放着用木头旋制的蒸模,每个高约半尺,罗起来像宝塔一般。洁净明亮的玻璃盒子里装有枣泥、豆沙、红果等各种馅以及青丝、红丝、白糖等物,盒子的下层装满了雪白的米粉,这是做熟栗糕的主料。据说做熟栗糕的米粉很讲究,不能用普通的大米面,要用上好的稻米,用水浸泡去其性,凉干后再磨成粉,过粗细两道筛,这样的米粉蒸出糕来,松软可口,放凉后也不板硬。
& & 孩子们不但喜欢吃香甜多味的熟栗糕,而且还喜欢观看其制作过程。只见卖熟栗糕的老汉熟练地拿起一个木蒸模用布擦擦铜片做的微型篦子,向凹模中放两勺米粉,用竹片刮平,再用竹刀抹上各种馅,撒上青红丝,转身将木蒸模套在喷着蒸气的铜笛上,一层一层直加到第四层,将最下层的木蒸模撤下,套在案子上一根略高于木模的顶棒上,将已蒸熟的米糕连同小篦子一起顶出。被顶出的熟栗糕冒着热气,依次摆在用淀粉烤制的小碟里,红白黑橙色彩分明,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直看得周围的孩子们馋涎欲滴。
& & 这也是胡同里孩子们最喜爱的小食品之一。熟栗糕俗称熟梨糕,叫了几十年的熟梨糕“相安无事”,忽一日,儿时的伙伴问之:“此米糕于梨无干,如何以熟梨称之?”问得我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后遇到一卖此糕的老者,近前请教,方知,早年卖此糕者,米粉中搀有栗子面,为的是此糕更加甜香面软,故称之为熟栗糕,后人只听音不辨字,便讹传为熟梨糕啦。呜呼,白让“梨”占了几十年的荣光。
& & 没想到小小的米糕中竟也如此复杂。偶见楼间小区卖此糕的小车,再问之,米粉中早就不搀栗子面了。仔细观察,煤球炉已被煤气罐所取代,铁锅也换成高压锅,只是铜笛依旧,照例呜呜的吹着蒸气,不时的把人们带回儿时的思绪中……
& &旧时天津,夏日的胡同里,还有卖煮蛤蜊牛儿(河螺)的小吃摊,也是孩子们时常光顾的地方。
& & 一张小炕桌,围着一圈小板凳,炕桌上摆了七八个小醋碟,醋碟的沿儿上横放着一根缝衣服用的大针。地上的瓷盆里放着用五香料煮熟的蛤蜊牛儿,不用称量,一律二分钱一大把。
& & 坐在小板凳上的孩子们此时都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地用大针挑去蛤蜊牛儿的顶盖,用针尖扎住螺肉,用手转动螺壳挑出鲜嫩的螺肉蘸着醋吃。偶尔抬起头来向摊主喊道:“再来点醋。”
& & 大人们都喜欢带小孩来摊上吃蛤蜊牛儿,二分钱一把能吃半天,既哄了孩子,又果了肚腹,何乐而不为。
& & 大一点的孩子们就坐不住了,他们往往是花二分钱买一把蛤蜊牛儿装在衣服的口袋中,边吃边玩。运气好的还可能碰上一个大点的蛤蜊牛儿,小心地嘬去螺肉,留下完整的螺壳做成螺哨,边跑边吹,十分神气。
& & 好多年没在胡同中见过卖此物的小摊了,忽一日赴朋友饭局,见饭店食谱上赫然写着“酱爆河螺”且价格不菲。方知此物已从胡同的小炕桌上平步青云,登堂入室,不再是孩子们的吃物啦。 栗子糕
& & 已过而立之年的儿子突然买回了几盒“栗羊羹”,却勾起了我对儿时“栗子糕”的回忆。
& &旧时津门,有挎篮子串胡同卖栗子糕的小贩,这些小贩大都是本地上点岁数的老汉,他们做买卖的“工具”可算是卖小吃行当中最简单不过的。一个柳条编的元宝篮子,上面蒙条旧毛巾,篮子边上还插着一把用锯条磨制的小刀。
& &卖栗子糕的小贩吆喝起来也很有趣:“栗子糕、香又甜,赶快回家去要钱”。“去要钱”三个字每个字都拖着长音,颇有不买就不走的意味。
& &终于有小孩儿举着一分钱从院子里跑出来,卖栗子糕的老汉一边大声喊着“宝贝儿,别摔着”,一边沿墙根蹲下来放下胳膊上的篮子。掀起毛巾,首先露出来的是一只大碗盛着的浅黄色的散发着香味的栗子糕,听大人们讲,这栗子糕要选没有虫眼儿好栗子煮熟去皮,放在臼里加少许水捣成糊状,加白糖绞上劲,冷却后放入大碗中用刀抹平,制好的栗子糕,颜色浅黄,口感香甜细腻,大人小孩都爱吃。
& &柳条篮子的另一半,放着一堆木模板,这木模板宽不过三寸,厚不过一寸,长约半尺,每快模板上都刻有四个印模,直径有一寸左右,只是刻的很浅,最多有两个铜子儿厚。印模有圆形、八角形。还有花边形,内容有花草、动物、人形等,刀功刻得很精细。花草不过是梅兰竹菊,动物也不过是十二生肖,最精彩的是人物,大部分刻得是戏剧里的武将,如黄天霸、盛英、姜子牙、林冲、窦尔敦、小罗成等等。
& &一分钱可挑选四个印模,只见卖栗子糕的小贩用刀尖从碗里挑起一小块栗子糕放在已选好的印模里,刮平抹光,然后用刀在印模上轻轻一压,印好图案的栗子糕就被刀子沾起来,反过来轻轻放在一张油纸上。如此反复四次,才小心地捏着纸边递到小孩的手上。
& &孩子们买了栗子糕,一般不会马上吃掉,而是先在胡同里“显摆”一番。“我有黄天霸你有吗?”“哼,我有盛英,比你厉害”。没买栗子糕的孩子们,也会围上来纷纷参加意见。手托栗子糕的孩子们,时间一长,便禁不住那香味的诱惑,先是轻轻的咬边,转着圈咬,比铜子大不了多少的栗子糕,等不到咬一圈,便面目全非,干脆一口吞下肚去,胡同里的争吵随即也就“偃旗息鼓”。 卖茶叶与绱鞋的
& & 旧时大杂院里各家都有上工的人,因此有早睡的习惯,掌灯后不久,家家都张罗着扫炕铺被,洗脸睡觉。此时的胡同里,并没有因为黑暗而安静,一拨一拨的小贩按着自己的时间表穿行于大街小巷。
& & 卖茶叶的小贩吆喝着两个字“茶叶,茶叶”,声音悲凉而沙哑。他卖的茶叶没有高档的,那时候有钱人家的茶叶都到城里“正兴德”、“碧螺春”等名店去买,大杂院里的人们只能喝些普通的花茶或茶叶末,因此小贩的茶叶都是包好包儿卖的。小孩们听见卖茶叶的吆喝声,后背就起鸡皮疙瘩,因此卖茶叶的来了只有大人们迎出去购买,孩子们是没有兴趣的。只有胡同里响起丁零、丁零的铜铃声时,孩子们才会提上鞋跑出去。
& & 摇铃铛的是绱鞋铺的伙计,一手挎着半人高的大提盒,一手提着明亮的马灯。绱鞋的不吆喝,约定俗成,他手中的铃铛一响,各院里的姑娘、媳妇、老奶奶全都会聚拢到他的大提盒前。旧时津城一般人家的鞋都是自家做的,衲鞋底、绣鞋面都是自家做,只有绱鞋才让鞋铺去绱,因此绱鞋的生意总是这么好,到哪个胡同都会围上一堆人。
& & 这是胡同里妇女的大聚会,各院的妇女们都来到油灯下,做好的鞋先会被人群看上一圈后才回到主人的手中,人们按亲疏远近纷纷评论着这双鞋,赞美之声居多:“瞧人家绱得多结实呀,看人家这鞋面绣得多规矩呀”。评论的方向不一会儿就会由物而偏向人:“一看他婶子就是个巧人,多能干呀”,“我早就说过他婶子是个强亮人儿,什么活也难不住她”。送鞋的人,刚把鞋底鞋面拿出来,人们又像接力赛一样把这家的活计传看一遍,然后再交到绱鞋铺伙计的手中,接着又是一场评头品足。谁家的鞋样好,马上就有几家约定明日去拓样儿。在绱鞋铺伙计收活的这段时间里,整个胡同洋溢着快乐的笑声,孩子们自然不管绱鞋的事,只顾在大人们腿间钻来钻去,互相打斗。
& & 也难怪,各家的主妇们从早到晚也没有说闲话的时间,绱鞋的来了正好为她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机会,而且还没有男人在场。有时绱鞋的伙计手挎提盒出了胡同,那胡同里闲聊的妇女们还在说着笑着,互相打着趣。
& & 玩了一天的孩子们此时突然睏劲上来了,三三两两跑回各家院子进屋上炕。睏意已使孩子们睁不开双眼了,偏偏此时,胡同里总会响起卖包子的吆喝声,一声高亢的“肉……”就没有下文,走出好远了才隐约听到一声轻轻的“包儿”字。后来也曾问过许多儿时的伙伴,他们也只是听见前面吆喝的“肉”字,谁也没听见过卖包人的“包儿”字。我猜想,那恐怕大家都睡着了吧。
& & 月亮升起来了,照得屋里发亮。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和邻居家的打鼾声,嚣闹了一天的胡同,终于安静下来。我多么希望胡同里的孩子们都在做着同一个梦。愿明天清晨的吆喝和阳光一样,来的更早些吧!
注:《胡同里的叫卖》至今全部刊出,共26集。感谢芳草地的诸友,耐心读完全文。感谢麒麟版主的配图及注释,使拙文增色不少。也希望拙文能抛砖引玉,引出各地的叫卖,届时,芳草地又将是一片山花烂漫。
& & 您的主题《胡同里的叫卖》,
& && && && &让我耳边响起那句“栀子花,白兰花三分洋里买一朵......”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端午节传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