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三国志48霍去病具体怎么输入,就是每个字具体的地方。找不到啊!

& 霍去病?
查看: 4456|回复: 25
积尸气鬼苍焰2010游侠T恤主创游侠资深版主『光荣游戏区』游侠剑阁工作组【美工】奥州王軍神 正四位下 刑部卿★★★★★★★★
UID1728695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8积分11868金钱36423 荣誉398 人气217 在线时间2168 小时评议5
帖子精华8积分11868金钱36423 荣誉398 人气217 评议5
原来是本多忠胜那个脸 换成311原来的了 头像是81作品
原来是陈庆之暴击 改成霍去病 是车裂作品 在此感谢2位
原创内容,值得鼓励!
总评分:&金钱 + 8&
梟雄滅世?血雨開章游侠元老版主游侠剑阁工作组 副组长海皇七將軍·海魔女短笛大魔恩
UID2060742主题阅读权限150帖子精华10积分12038金钱24949 荣誉467 人气1118 在线时间26755 小时评议15
帖子精华10积分12038金钱24949 荣誉467 人气1118 评议15
这Y的脸这么红,好纯情,可以参加快乐男生了.
游侠剑阁工作组【制作】神の35秒 軒辕煉金朮士 MC
UID2423988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11积分6074金钱114 荣誉165 人气2 在线时间671 小时评议0
帖子精华11积分6074金钱114 荣誉165 人气2 评议0
感覺騎嬸的頭像更好一些
通直散骑侍郎正六位上 因蘇家守護代
UID180422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481金钱4214 荣誉26 人气2 在线时间690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4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481金钱4214 荣誉26 人气2 评议0
回复 #2 快剑夏候恩 的帖子
霍少本来就是纯情之人,要不刘彻咋会看上了他呢?& && && && && && && && && && && && && && &
?Genio! ?Genio! ?Genio! Ta-ta-ta-ta-ta-ta-ta-ta... Gooooool... Gooooool... ?Quiero llorar! ?Dios Santo, viva el fútbol!
UID3010002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437金钱1119 荣誉2 人气0 在线时间38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4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37金钱1119 荣誉2 人气0 评议0
何必在脸上敲章呢,感觉像是犯罪被刺了字
?粒粒,我爱你?游侠元老版主★★★★★★★★★
UID2156220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16积分11300金钱51256 荣誉523 人气83 在线时间1574 小时评议0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113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00 积分
帖子精华16积分11300金钱51256 荣誉523 人气83 评议0
這個水印的地方實在是絕啊
UID2330277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97金钱1973 荣誉2 人气1 在线时间403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97金钱1973 荣誉2 人气1 评议0
敢问骑神的 头像是谁啊,陈庆之还是霍去病。
积尸气鬼苍焰2010游侠T恤主创游侠资深版主『光荣游戏区』游侠剑阁工作组【美工】奥州王軍神 正四位下 刑部卿★★★★★★★★
UID1728695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8积分11868金钱36423 荣誉398 人气217 在线时间2168 小时评议5
帖子精华8积分11868金钱36423 荣誉398 人气217 评议5
回复 #7 王禹超 的帖子
~畫筆揮擺疾走隨心而御~遊俠元勛版主【三國志專區】遊俠劍閣工作組【顧問】遊俠三國志專區【圖神】正六位上 東尼家守護代光明執政官★★★★
UID2078014主题阅读权限150帖子精华11积分14580金钱1521 荣誉584 人气5317 在线时间14530 小时评议20
帖子精华11积分14580金钱1521 荣誉584 人气5317 评议20
霍去病面bj...........小改了下~~
(97.88 KB, 下载次数: 3)
12:00:35 上传
下载次数: 3
(418.28 KB, 下载次数: 4)
12:00:35 上传
下载次数: 4
助人为乐,品格高尚!
总评分:& + 1&
UID1545350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1积分1672金钱3194 荣誉42 人气9 在线时间147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6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8 积分
帖子精华1积分1672金钱3194 荣誉42 人气9 评议0
支持骑神[&&话说 陈庆之的暴击图是啥样子的? 没见过。。。
东尼的脸很神似
PS 这个水印太强了
[ 本帖最后由 尘埃之下 于
12:04 编辑 ]
魏 虎贲校尉
UID2057528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0积分3118金钱7224 荣誉29 人气55 在线时间20436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31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82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118金钱7224 荣誉29 人气55 评议0
原来刻在脸上的水印啊~~我还以为是烙印。。我还纳闷霍去病什么时候成了犯人了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评》:“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
射声校尉查斯特斯级魔使
UID1624940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2积分4627金钱4121 荣誉54 人气8 在线时间566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46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3 积分
帖子精华2积分4627金钱4121 荣誉54 人气8 评议0
哈哈..以后阿骑出来的人都是劳改犯了.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独自一生,唯美而行.& && && && && && && && && && &&&
UID2457268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605金钱1987 荣誉3 人气3 在线时间216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6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05金钱1987 荣誉3 人气3 评议0
很有实力的水印......
311PVP群 欢迎大家来围观 搅基
UID2705479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793金钱1965 荣誉1 人气0 在线时间294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7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793金钱1965 荣誉1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tony78 于
12:00 发表
霍去病面bj...........小改了下~~
看起来怎么有点 囧 的感觉,头像 BJ 都皱眉,真的有那么多心事和烦恼吗
而且20岁怎么有老人脸
UID1904803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738金钱2237 荣誉3 人气0 在线时间136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7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2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738金钱2237 荣誉3 人气0 评议0
反正也就活到30多就挂了,早衰就是老人脸
面上那刺青,当狄青用好了。
UID896150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933金钱6362 荣誉48 人气1 在线时间643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9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933金钱6362 荣誉48 人气1 评议0
好像是24就挂了,到是狄青,正面的形象太少了
Lord, don't move that mountain;Give me strength to climb it。
Please don't move that stumbling block;But lead me, lord, around 。
My burdens, they get so heavy ;Seems hard to bear ;But I won't give up, no, no;
Because you promised me ,You'd meet me at the altar of prayer。
游侠剑阁工作组【美工】尚方令
UID1740568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2积分3243金钱9464 荣誉126 人气39 在线时间620 小时评议0
帖子精华2积分3243金钱9464 荣誉126 人气39 评议0
回复 #9 tony78 的帖子
很WS~ 這個便秘臉
WSWSWSWSWSWSWSWS
[ 本帖最后由 mcvon 于
17:30 编辑 ]
UID1545350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1积分1672金钱3194 荣誉42 人气9 在线时间147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6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8 积分
帖子精华1积分1672金钱3194 荣誉42 人气9 评议0
原帖由 mcvon 于
22:00 发表
很WS~ 這個便秘臉
WSWSWSWSWSWSWSWS
MC 此图我觉得有几分象“楚汉骄雄”里郑少秋演的刘邦~
正六位下 刑部大丞魏 昭信校尉
UID2159021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817金钱6005 荣誉7 人气7 在线时间2124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8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817金钱6005 荣誉7 人气7 评议0
回复 #18 尘埃之下 的帖子
mc 这暴击,比小黄本人好看多了....
每当困难的时候我就念藏经:“噢嘛呢哞嘛哄”, 翻译成英文就是:All money go my home!
~ § Koizumi § ~游侠元老版主『光荣游戏区』SOS団·微笑刺客闇王·貓作★★★★★★★★★
UID495749主题阅读权限150帖子精华5积分8385金钱31833 荣誉175 人气28 在线时间680 小时评议0
帖子精华5积分8385金钱31833 荣誉175 人气28 评议0
這金印蓋得好。
任职满12个月
资深版主勋章
任职满24个月
白金会员勋章
用户积分达到6000
发帖数达到10000
荣誉达到150
特色头衔勋章
版区活动头衔达到三个
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
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
元老版主勋章
任职满36个月
女性版主勋章
任职满24个月,女性版主限定!
大头像勋章
永久勋章,统一售价:8888金币。购买地址:待定
精华数量达到10
版主评议达到4,勤于处理版务
游侠攻略组高级荣誉勋章
youki贡献勋章
youki贡献勋章
翱翔汉化组汉化荣誉勋章
翱翔汉化组汉化荣誉勋章
游侠元勋版主
任职满72个月
高级荣誉勋章
荣誉达到500
人气勋章·初级
人气值达到3000
2012年度优秀版主勋章
2012年度优秀版主勋章
Powered by回复:为大家分享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_三国志9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7,617贴子:
回复:为大家分享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收藏
十三  随着缺口的打开,身穿皮甲的汉军们冒着横飞的箭石蜂涌漫过城濠,从突破口冲入城内(顺势发挥一下)。然而,以平庸将领指挥的低素质远征军,尽管有先进的武器,要想一举攻破大宛首都,仍是不易的。当时的大宛,正处在国家历史上的极盛期,举国拼死一斗,迸发出的力量还是很强的。从史料上分析,汉军进入到城内巷战,无疑面临陌生、狭小的复杂环境,弩箭的优势很难发挥,倒是身材高大的宛人很适合这种短兵相接的近战,汉兵一边要向纵深突入,一边还要沿着突破口拿下一段段城墙,攻破一座座长方形的高大坚固的望楼(这些望楼可能高过城墙十米),可想而知,每前进一步都会是艰苦的。一时城内城外到处弥漫着剧烈的厮杀声、金属的撞击声、惨叫声惊心动魄,到处浓烟滚滚。(顺势发挥)。  好在钢制兵器终于帮助汉军占了上风。中原先进的冶金水平,使汉产兵器异常锋利坚韧,以至战场上“胡兵五而当汉兵一”,宛人终究抵挡不住,败下阵来,汉兵“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值得注意的是煎靡的名字,要知道,乌孙国王、贵族的名字结尾,都加个“靡”字。据学者研究,这是操印欧语的塞种人的词汇习惯,而大宛土著也是塞人。从身份上看,煎靡既是贵人,又是勇将,身份显赫,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声望。他的被俘导致宛人士气崩溃,“大恐,走入中城”,看来大宛的国防支柱确实是塞人。  遗憾的是,汉军攻入外城后没有乘乱再进一步拿下中城,却急不可耐的对城内进行了不分青红皂白的的疯狂屠杀,这无疑与李广利指挥经验欠缺,组织能力差,军纪不严有关。而纵情屠掠,也是军中“恶少年”们的老本行了。战斗中真正表现勇敢的,可能是来自民间的志愿兵,即“负私从者”,后来武帝对他们格外嘉奖,使之“官过其望”,必与破城战斗有关。  此刻,大宛已被逼到了绝境,尽管中城已被加筑得非常坚厚,但目睹外城正在重演轮台之屠的大戏,惨状令城内所有幸存者人心惶惶,失败主义像瘟疫一样弥漫,全城上下到处是末日将临的绝望气氛。高层也开始动摇,谁也不知道还能撑几天。为了求生,大宛的贵族们私下开会,“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匿善马而杀汉使。今杀王毋寡而出善马,汉兵宜解”,为了保命,竟出卖自己的国王去做替罪羊,这一提议,竟然“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其王毋寡”。一场弑君案上演了,却未引起变乱或王族的反击,看来大宛上层确实是“贵人政治”,一手遮天。  随后,贵人议会推选代表跑到汉营服软,交上宛王人头,摆出了两个供选方案:要么请停止进攻,“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要么“我尽杀善马,而康居之救且至。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请你们慎重考虑,何去何从?  亡国在即,宛人的嘴巴还挺硬,明明是求和,却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对来犯者的心理把握得相当准确,足见大宛贵族还是有能人的。其实所谓“康居之救”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康居作为游牧民族,与城居文明的大宛必然存在相当深厚的商业利益,且控弦之士多达八九万,与宛军相加无虑十多万人,但面对孤军深入的三万汉军,却“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这并不奇怪,连匈奴都不敢截击汉军,何况康居这种二流国家?  按理说,一方主动求和,会使另一方更有底气,乘机追加更苛刻的条件。遗憾的是,胜利在望的汉军领导层却一副底气不足的样子,对大宛开出的条件,竟“军吏皆以为然”,一点不讨价,全盘接受。李广利们的顾虑是“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何况“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而不许解兵,则坚守,而康居候汉罢而来救宛,破汉军必矣”。扼要的说,这些顾虑都在指向一个问题:汉军没有速克中城的信心。  亚历山大可以横扫欧亚,从爱琴海打到印度,难道我们堂堂大汉,竟拿不下一个小小的贵山城?看来当时汉军处境不妙。  首先,汉军远道而来,缺乏攻城器械,全靠蚁附登城似的硬攻。而大宛的中城尤其坚固险要,结合考古资料分析,城内有许多山包,地势较高,内城可能类于希腊城邦的卫城,且设有棱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汉军难以仰攻,拖延下去变成持久战,消耗战,一旦外邻来救,后果不堪设想。何况武帝一再给乌孙打招呼促其援汉,但乌孙娶汉朝女人很起劲,要做事了却出工不出力,只派二千骑兵在边界摆个造型,“持两端”,不动作。另外气候也是个问题,汉军是于太初四年(前101年)春季回到本土的记载看,当时攻宛应该正处夏季或夏秋之交,越往后拖天气越冷,汉军是没有勇气拖到冬天回国的。因此,做为客军,他们经不起闪失,冒险将招致毁灭性结果。  我们无法苛责李广利太多,毕竟,“倡优”出身的他真的勉为其难,不是畏于妹夫的皇威,他也未必想干这表面光鲜的危险差事。而眼下,他又在一个相同的地方犯下了相同的错误-----几名残兵跑到大营报告了一个噩耗:又一支汉军被郁成这个仇家给袭击了,而且全军覆没。
33楼 15:11&|来自
十四  随着缺口的打开,身穿皮甲的汉军们冒着横飞的箭石蜂涌漫过城濠,从突破口冲入城内(顺势发挥一下)。然而,以平庸将领指挥的低素质远征军,尽管有先进的武器,要想一举攻破大宛首都,仍是不易的。当时的大宛,正处在国家历史上的极盛期,举国拼死一斗,迸发出的力量还是很强的。从史料上分析,汉军进入到城内巷战,无疑面临陌生、狭小的复杂环境,弩箭的优势很难发挥,倒是身材高大的宛人很适合这种短兵相接的近战,汉兵一边要向纵深突入,一边还要沿着突破口拿下一段段城墙,攻破一座座长方形的高大坚固的望楼(这些望楼可能高过城墙十米),可想而知,每前进一步都会是艰苦的。一时城内城外到处弥漫着剧烈的厮杀声、金属的撞击声、惨叫声惊心动魄,到处浓烟滚滚。(顺势发挥)。  好在钢制兵器终于帮助汉军占了上风。中原先进的冶金水平,使汉产兵器异常锋利坚韧,以至战场上“胡兵五而当汉兵一”,宛人终究抵挡不住,败下阵来,汉兵“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值得注意的是煎靡的名字,要知道,乌孙国王、贵族的名字结尾,都加个“靡”字。据学者研究,这是操印欧语的塞种人的词汇习惯,而大宛土著也是塞人。从身份上看,煎靡既是贵人,又是勇将,身份显赫,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声望。他的被俘导致宛人士气崩溃,“大恐,走入中城”,看来大宛的国防支柱确实是塞人。  遗憾的是,汉军攻入外城后没有乘乱再进一步拿下中城,却急不可耐的对城内进行了不分青红皂白的的疯狂屠杀,这无疑与李广利指挥经验欠缺,组织能力差,军纪不严有关。而纵情屠掠,也是军中“恶少年”们的老本行了。战斗中真正表现勇敢的,可能是来自民间的志愿兵,即“负私从者”,后来武帝对他们格外嘉奖,使之“官过其望”,必与破城战斗有关。  此刻,大宛已被逼到了绝境,尽管中城已被加筑得非常坚厚,但目睹外城正在重演轮台之屠的大戏,惨状令城内所有幸存者人心惶惶,失败主义像瘟疫一样弥漫,全城上下到处是末日将临的绝望气氛。高层也开始动摇,谁也不知道还能撑几天。为了求生,大宛的贵族们私下开会,“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匿善马而杀汉使。今杀王毋寡而出善马,汉兵宜解”,为了保命,竟出卖自己的国王去做替罪羊,这一提议,竟然“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其王毋寡”。一场弑君案上演了,却未引起变乱或王族的反击,看来大宛上层确实是“贵人政治”,一手遮天。  随后,贵人议会推选代表跑到汉营服软,交上宛王人头,摆出了两个供选方案:要么请停止进攻,“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要么“我尽杀善马,而康居之救且至。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请你们慎重考虑,何去何从?  亡国在即,宛人的嘴巴还挺硬,明明是求和,却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对来犯者的心理把握得相当准确,足见大宛贵族还是有能人的。其实所谓“康居之救”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康居作为游牧民族,与城居文明的大宛必然存在相当深厚的商业利益,且控弦之士多达八九万,与宛军相加无虑十多万人,但面对孤军深入的三万汉军,却“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这并不奇怪,连匈奴都不敢截击汉军,何况康居这种二流国家?  按理说,一方主动求和,会使另一方更有底气,乘机追加更苛刻的条件。遗憾的是,胜利在望的汉军领导层却一副底气不足的样子,对大宛开出的条件,竟“军吏皆以为然”,一点不讨价,全盘接受。李广利们的顾虑是“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何况“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而不许解兵,则坚守,而康居候汉罢而来救宛,破汉军必矣”。扼要的说,这些顾虑都在指向一个问题:汉军没有速克中城的信心。  亚历山大可以横扫欧亚,从爱琴海打到印度,难道我们堂堂大汉,竟拿不下一个小小的贵山城?看来当时汉军处境不妙。  首先,汉军远道而来,缺乏攻城器械,全靠蚁附登城似的硬攻。而大宛的中城尤其坚固险要,结合考古资料分析,城内有许多山包,地势较高,内城可能类于希腊城邦的卫城,且设有棱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汉军难以仰攻,拖延下去变成持久战,消耗战,一旦外邻来救,后果不堪设想。何况武帝一再给乌孙打招呼促其援汉,但乌孙娶汉朝女人很起劲,要做事了却出工不出力,只派二千骑兵在边界摆个造型,“持两端”,不动作。另外气候也是个问题,汉军是于太初四年(前101年)春季回到本土的记载看,当时攻宛应该正处夏季或夏秋之交,越往后拖天气越冷,汉军是没有勇气拖到冬天回国的。因此,做为客军,他们经不起闪失,冒险将招致毁灭性结果。  我们无法苛责李广利太多,毕竟,“倡优”出身的他真的勉为其难,不是畏于妹夫的皇威,他也未必想干这表面光鲜的危险差事。而眼下,他又在一个相同的地方犯下了相同的错误-----几名残兵跑到大营报告了一个噩耗:又一支汉军被郁成这个仇家给袭击了,而且全军覆没。
34楼 15:12&|来自
十五  也许是鉴于乱哄哄的移交工作还未结束,李广利没有亲自出马,而“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郁成。史书没说这支汉军有多少人,但鉴于上官桀的后台是汉武帝本人,他带去的必是远征军的精锐。  上官桀,上邽人(甘肃天水),少为羽林期门郎,年纪轻轻就是皇帝的亲近卫士。他的飞黄腾达缘于汉武帝一次去甘泉宫的路上,当时遇到大风,天子的马车走不动,武帝命令将沉重的外车盖卸下来,却让上官桀一人扛着,上官桀力大无比,一路走来居然没事人似的,颇出了一番风头。因此升为未央厩令。但急功近利的上官桀看不上这个弼马温差事,玩忽职守,连食也懒得喂,让汉武帝撞见了。当时武帝又恰好久病初愈,看到马匹瘦得不成样子,勃然大怒:“你以为我再也见不到这些马了吗?”。吓得上官桀赶紧跪下,一脸悲伤的说“听说您病了,所以我实在无心养马”,说完还挤出几滴泪来。大概是演技高超,居然真的骗过了精明的汉武帝,从此引为亲信。  据《汉书》记载,上官桀与李陵居然也有不错的私交,武帝逝后,他还特地写信给身陷匈奴的老朋友,好言好语劝李陵归汉,看来上官桀也个是弓马娴熟的高手,因此二人深交。今个上官桀出现在大宛,表面上是派来熬资历的,其实无疑是替武帝充当眼线,监督李广利------高度信任的背后,永远是高度警惕,历代雄主概莫能外。尽管史料没有明说,但上官桀与李广利不对付的可能性很大。一来上官桀这个人向来胆大妄为,目中无人。二来李广利不可能喜欢身边总有个盯睄的。大军归国后,上官桀被调离军队,从此再未随李广利出征,本来因功被授予“少府”的肥缺,还莫名其妙“以年老,免”了。这肯定与二人此次不愉快的合作有关。个中奥妙,从李广利败落之后,上官桀才重受武帝重用也可见一斑。  郁成这个山芋有多烫手,李广利心知肚明,正好顺水推舟给了上官桀。上官桀没有推辞,历史证明,尽管他是个人品毫无底线的坏胚,却是个狠角色,有胆量、有手段。战斗过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场复仇之战在他指挥下打得酣畅淋漓,以至司马迁仅用了三个字就算带过:“破郁成”。《汉书》则说“破郁成,郁成降”。也不知道上官桀用了什么手段,干净利落的铲除了这个硬钉子。“郁成,汉所毒也”,尽管战败投降了,但深谙皇上心理的上官桀绝不会手软,可能报复得太过彻底,以至历代史书几乎就没再提过郁成的名字。美中不足的是,汉军血洗得太嗨,却漏了郁成王这个首恶,让他跑康居去了。  这是个大漏子。  郁成王一屠汉使,两败汉军,是挑起此次战争的元凶之一,他逃脱惩罚,不仅使征宛胜利大为减色,还为汉朝的西域经略埋下深重隐患。但康居的兵力比大宛强得多,又是亲匈派,还是郁成的靠山。真恼了康居,呼啦啦几万骑兵打过来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情况就更复杂了,不仅已经走在凯旋路上的李广利很难收场,他上官桀首先得吃不了兜着走。
36楼 15:14&|来自
  可上官桀是何等人?武帝逝后,他就敢串通燕王谋废武帝指定的继承人汉昭帝,并打算事成后连燕王也一并干掉,由他上官桀自已当天子坐天下。其胆大包天简直就是一朵奇葩,小小康居算个什么?上官桀一不做二不休,竟一马当先的率军杀入康居,打上门去要人,一副不斩尽杀绝不罢休的派头。  康居地域辽阔,王城卑阗远在锡尔河上游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属下还有五部,每部一个小王,这些小王都有自己的王城,都在今天乌兹别克境内,居大宛之西。郁成王究竟逃到康居哪块区域,史无明载,只说他逃得相当远,以至上官桀不得不冒险深入。从地理上分析,他极可能直奔康居王城,一来那是康居力量最强之处,二来投奔五部得绕过大宛,费时费力。但康居王却被气势汹汹的上官桀给震住了,犯强汉者,怎么着来着?-------大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为免引火烧身,只好悻悻交出郁成王。然而,对于上官桀而言,绝非万事大吉,汉军悬师深入,后无援兵,难保康居王不是缓兵之计,万一集结各部兵马,从后面干汉军一下子,也许今生就回不到长安了。上官桀确实是个人才,初次带兵,却尤如老将,他选出四个骑士先押着郁成王去追赶千里之外的李广利大部队,自己留下来断后,最终有条不紊的将部队带出险境,为这场远征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一个人不管有多坏,功是功过是过,至少这件事上,上官桀用机智与勇敢维护了中国的尊严,那时的他是位值得赞颂的英雄。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四个骑士押着重犯孤身走在茫茫翰海,不免害怕,“欲杀”郁成王省得夜长梦多,却“莫敢先击”。最后还是年龄最小的赵弟“拔剑击之,斩郁成王”,持头交给了李广利。赵弟没想到,他这年少气盛的一剑,砍出了多大富贵。事后回朝,竟受封“新畤侯”,成为军中李广利之外仅有的封侯功臣。连他的上司上官桀都没享受到这份荣耀。  巧的是,赵弟也是上邽人,莫非上邽人都天生的大胆?  李广利的汗血远征,从政治、外交角度上讲,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此行屠轮台、诛大宛、灭郁成,扬大汉天威于葱岭内外。史称“西域震惧”,各国把汉朝当成新的主人,纷纷大开城门,带着粮食牛羊迎接汉军,印欧人种的王室贵族们纷纷将自己的孩子交给汉军做人质,让他们去长安见大世面去。  出人意料的是,此次李广利却没有从传统的北道这条老路归国,而是意外的选择了南道。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37楼 15:15&|来自
十六  李广利还军走南道这事儿,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在其大宛、李广利的传记中皆无载。倒是《汉书。西域传》在扯汉宣帝时代的事时,提到一句“李广利击大宛,还军过扜弥”。前边说过,扜弥处在南道偏北的位置、横穿塔克拉马干大沙漠的克里雅河边。李广利打扜弥过身,说明汉军东归路线有两种可能。  1,先走北道,抵龟兹后,沿克里雅河南下经扜弥底达南道,再从南道的于阗、且末、若羌入阳关归国。  2,先走南道,然后自于阗沿克里雅河北上经扜弥到达北道的龟兹,再从北道归国。(《汉书》说龟兹“西南与杅弥”接,证实了两地可通)  两相比较,选择是2。  汉军不可能走南道后段,即于阗---且末---若羌,这一线环境恶劣,“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且长达3000多汉里,沿路国少民稀,像且末,人口才一千余人。600年后北魏名僧宋云曾路过此地,仍见这里“城中居民可有百家,土地无雨,决水种麦,不知用牛,耒耜而田。”,比北道的龟兹、车师条件差得不止天上地下。  所以,汉军回去路线是:南道西段----克里雅河-----北道东段-----玉门关。这条路线虽比一直走北道多费周折,路程长出不少,但可以最大限度避开荒凉的无人区,基本将人烟稠密的地方都走了一遍。  很可能部队上次吃了大亏,所以吸取教训。而且,也与回军时的气候有关,冬季的北道比南道要寒冷十度以上。恰是这次从扜弥过身,使汉军意外发现扜弥竟然“遣太子赖丹为质于龟兹”,这从侧面佐证了扜弥以前是轮台的属国。  1,李广利远征四次经过龟兹,为何到最后一次才发现扜弥从属于龟兹?这只能说明是轮台被屠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2,汉朝后来为何选派赖丹去轮台故地屯田?这不正好说明扜弥以前一直寄田于轮台,赖丹熟悉当地情况吗。  然而,征服大宛的胜利,使汉朝几乎一夜间成了西域世界的唯一共主,正所谓“日月所照,皆是汉土” ,岂容他人作威作福?因而李广利立即严责龟兹“曰:‘外国皆臣属于汉,龟兹何以得受扜弥质?!’”。吓得龟兹赶紧放人,赖丹则随李广利到了长安。有了这次教训,龟兹后来长期服从汉的权威,并迅速被汉文化征服,发展到王家的衣服制度、宫殿式样、宫廷礼仪全部山寨汉朝的,以至被西域之人讥笑,弄出个“非驴非马”的成语来。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史载,征宛之后,汉在轮台、渠犁各派数百汉兵屯田,以“给使外国者”。可能早在李广利屠轮台之时,就安置下一批部队驻守看守战利品,和高昌一样,久而久之,成了汉朝在西域的常驻基地。
38楼 15:16&|来自
  太初四年(前101年)春,李广利大军在历经四个寒暑之后,终于带着大宛王的人头和宝马,满载着战利品凯旋抵达玉门关。武帝感念其艰苦卓绝,早早派出一位青年将领率500精骑赶到盐水(罗布泊)前往迎接。这位将领就是以“谦让下士、甚得名誉”的李陵。两年后,他与李广利的一段纠葛引发的著名公案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其中包括司马迁。  当然,眼下的李陵无法预知未来,当时的他意气风发,和所有青年人一样,对前途充满着憧憬与期待。去年他也曾受命送李广利大军出关,当时的场面何等浩浩荡荡!可是,当返回的汉军进入眼帘时,可能他和所有部下都被深深震撼了。队伍稀稀拉拉,破破烂烂,士兵们形销骨立、干瘪的像幽灵一般,全军只剩下一万多残兵和一千余匹瘦马,哪有一点凯旋之师的影子?只有李广利和他的少数亲信依然保养得油光满面,样子得意洋洋。  也许这次所见所闻给了李陵不一般的触动,为后来那段著名的公案埋下了伏笔。  据史载,李广利二次出征“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且路上天气还算好,虽历冬天却“山雪不积”。却依然付出如此惨重的生命代价,司马迁认为这主要归咎于“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众。”  今天看来,李广利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部队运力不足,他们却仍携带着大量财宝与战利品,仅献给汉武帝的就数不清,“珍怪异物毕陈于阙”。李广利和他的军官团们无疑发了横财,不然后人不会指责他征宛“私恶甚多”。其次,途中还要重点照料几十匹汗血宝马和为数众多的各国王族子弟,光是保障他们的供应就要挤占相当人力物力,在运力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就不顾底层士兵的死活了。  但李广利也有他的不易。  以后来的征和三年(前90年)汉军征服车师为例,车师距汉朝“不甚远”,仅三千多里,比大宛不知近了多少倍。且汉军在车师所获“食至多”,不存在吃饭问题。即使如此,汉武帝仍从酒泉组织了大量驼队、驮畜“负食,出玉门迎军”,就是这样的周到供应,汉军仍在归途中“道死数千人”。  而远征大宛来回四趟,总里程超过2万公里(亚历山大的欧亚远征,总里程也不过34000公里),只算第二次远征,距离也不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而道路艰苦更出其上。红军出发时据说8万人,抵达陕北只剩7千。而李广利以6万人出发,剩1万多人回到家,也算不易了。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他也颇费心血,从回师路线的曲折选择就可看出。所以,仅一句“不爱士卒”就把罪责全推到李广利头上,未免有失公平。何况这几万的“物故”汉军无疑有相当多的人其实活着,只是离散、逃亡、故意滞留西域不归罢了。站在人道立场上讲,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只要他们还活着,就是胜利,就能让我们后人感到稍许的宽慰。他们没有理由去无谓的饿死、病死,只要他们的生命还在延续,就是我们的民族在另一种意义上的胜利。
39楼 15:17&|来自
十七  无论如何,对五万未归者而言,这一万多凯旋的战士们是真正的胜利者、幸运儿。武帝在长安盛情款待了这些万里归来的勇士们。  李广利是当然的首功,荣封海西侯,食邑八千户。骑士赵弟斩了郁成王,不过是打了死老虎,但为国家出了口恶气,受封新畴侯,从此平步轻云,进入政界做了太常,成为身家百万的高富帅。赵始成身为军正,“力战,功最多”,封光禄大夫,听上去光鲜,但不过是国策顾问一类虚职,秩比二千石,比起他原有的官位来,实惠不大。李哆在军中“为谋计”,授上党太守。比起王恢不过随征楼兰、姑师就被封侯来看,这俩人的封赏确实有些看不懂,而且从此再未在史书上露脸。也许跟没能彻底拿下贵山城有关。  最看不懂的是上官桀的封赏,他老兄可是灭了郁成的真功臣,又虎口抢人,长了大汉威风。做事还追求完美,一心留下活口给皇上惩治。结果押送的骑士怕担责任斩了郁成王,本属违命,事后反倒封侯,他上官桀却没份,早知如此还不如自已杀了!现在功封少府,少府位例九卿,掌管皇室小金库,倒也风光。但事后又“以年老,免”了官。这就不是功大赏薄的问题了,这是有意压制了。看来武帝已经认定李广利通过考试,决心重用,而上官桀表现得过于锋芒毕露,和李广利又不对付,还是继续留在身边当卫队长罢。这里还是劝上官桀老兄不要太心急了,皇上是不会亏待他这老熟人的,红火还在后头呢。  对于基层将士,武帝不吝官爵,出手很是慷慨。一万多幸存将士光是诸侯相、郡守、二千石级的高官就封了一百多人,千石以下的小官竟封了一千多人,这可是大实惠。汉制,600石以上的官员,全家可免去一切税赋与徭役,哪怕只是小吏,本人也可终身免役。那个时代,差科徭役是最令农民谈之色变的事,往往家破人亡。因此,封官赐爵对贫民而言,发不发财还在其次,关键是一家人端上了铁饭碗,性命无忧矣。值得一提的是,武帝尤其重奖“奋行者”,奋行,指的是自告奋勇参加远征的志愿人员。武帝使之“官过其望”,以鼓励更多青年志愿参加对外战争,一刀一枪搏个功名。而囚犯出身的士兵,则不过“以适过行者皆绌其劳”,全部免罪,但抵消了许多应有的官赏。  汉武帝封官大方,发奖金却很小气,平日他一次赏给一个方士就是十万金。此番犒军竟只拿出4万金,莫非连武帝也嫌他们抢饱了?汉制,一金相当于一万钱。好在奖金平均发放,不论身份贵贱、战功高低,人人4万钱。这笔钱,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劳动者七八年的打工收入,可以买一百亩好田,或者400石谷子。
40楼 15:17&|来自
  轰轰烈烈的大宛之征终于在一片皆大欢喜的气氛中落幕,近十万将士埋骨荒漠换来了武帝私欲的满足,但对于国家而言,这场代价巨大的远征,究竟是否值得呢?  早在武帝刚刚逝世后,大宛之征就招来一片批评之声,盐铁会议上,汉儒们就指责道“夫万里而攻人之国,兵未战而物故过半,虽破宛得宝马,非计也”。西汉末学者刘向也认为“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毋寡之首,犹不足以复费”,真是得不偿失。后世论者,也是褒者少,贬者多,直到今天,仍不乏批评之声。  耐人寻味的是,征宛之后,汉朝的内外局势开始走下坡路,都遭到严重挫败,国家陷入严重的危机与动荡之中:  征和二年(前91)巫盅乱起,长安爆发动乱,死者数万人,太子被杀,卫皇后自尽,诛连极广。  征和三年(前90)李广利以七万大军击匈奴,出征前,与丞相刘屈氂谋立昌邑王为太子。不久事发,李广利在前线败降匈奴。  征和四年(前89),武帝发布轮台悔过诏,表示停止对外战争和奢侈浪费。大约就在这一年,对国事倍感绝望的司马迁以李广利投降做为《史记》的绝笔,终篇之时,他怀着深深的忧虑和失望,愤然疾呼“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郁郁而终。  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也带着无尽遗憾和悔恨,留下幼子刘弗陵,撒手人寰。国政在霍光主持下,又重新走上了休养生息的老路。  也许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不免产生受挫感,认为武帝晚年事业是以失败告终的。  那么,这果真是一次轻率的,仅仅出于帝王个人意气的穷兵黩武,并未对反匈大局产生作用的无谓之征吗?
41楼 15:18&|来自
  连败于乌孙引发进一步的连锁反应,“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失去威慑信用的匈奴陷入四面受敌的绝境,“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十三,畜产十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  大伤元气的匈奴从此“不能为边寇,于是汉罢外城,以休百姓。”汉朝只需要退居幕后,去主导这场精彩的群殴。兴之所至时,偶尔也出手调戏一把:“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当,兹欲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匈奴已失去了求亲的资格。它只能无奈的看着丧失还手之力的自己一步步走向瓦解与崩溃:  地节二年(前68)“匈奴饥,人民畜产死十六七”  “其秋,匈奴前所得西嗕居左地者,其君长以下数千人皆驱畜产行,与瓯脱战,所战杀伤其众,遂南降汉。”  前63---61年,丁零比三岁入盗匈奴,杀略人民数千,驱马畜去。  强大一时的游牧民族,一旦被包围孤立起来,失去向外发展的空间,只能走向衰则弱,弱则乱,乱则分的历史宿命。一步跟着一步,无法逆转。  神爵三年(前59),匈奴内部争位,日逐王率其众数万骑归汉。  前60年,匈奴爆发全面内战,五单于争位,全国分裂成五部。  甘露三年(前51),呼韩邪单于在汉的支持下统一各部,并入朝称臣,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横行几个世纪的天之骄子,向汉族低下了它那桀傲不驯的头颅,跪拜在中原的脚下。  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最后一个对抗汉朝的郅支单于,在流亡到康居境内之后,(其落脚点在今哈萨克斯坦之江布尔)仍被汉兵追杀,指挥此次行动的西域都护骑副都尉陈汤,在事后给汉帝上的疏中,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千古豪言。  汉匈战争进行到此时,已经实际奠定了汉朝胜利,匈奴降服的命运。武帝若泉下有知,是否一笑?  汉儒和后世学者,往往只着眼于指责汉武帝穷兵黩武,耗费了多少民力。然而,他们却看不到,刘邦和文景之治并没有解决汉民族的安全保障,这一历史任务,需要武帝来解决。汉匈战争的实质,是农耕文明同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的被侵略与侵略的关系,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这一矛盾面前,靠汉儒的舌辩,靠委屈求全、苟且偷生是换不来汉族长久的和平与发展的。汉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可能甘心于被局限在一个狭小圈子里,对西方交通为匈奴垄断,和平靠匈奴来主宰的。武帝之前,是汉民族屈辱求和,在强大的异族面前低眉顺眼,俯仰由人的命运,如果甘于这个命运,不敢接受命运的挑战,那么下一步就将是任人宰割。  这是我们祖先在世界面前站起来之时,所绕不过去的槛。汉武帝接受了这个挑战,尽管这个挑战是如此艰巨。因为武帝面临的,是一个统一的、蒸蒸日上趋于极盛的草原帝国。他不是分裂了的北匈奴,不是半壁江山的东突厥,不是逃到漠北丧魂落魄的北元,更不是还要遭受草原边患的契丹、金。但汉武帝付出了比后来朝代更轻的代价,奠定了最后的胜利。他交给昭宣的,是一个孤立衰败的对手和一个庞大、完整的周边安全体系,匈奴再也无力对汉民族的命运构成实质威胁了。然而,促成胜利的那个神秘转折点,已然随着时光的流逝,埋没在远征大宛的迢迢征途之中,今人已无法去清晰的抚摸。唯一清楚的是,没有这个转折点,就没有昭宣之世汉朝的重新繁荣,没有国家强大保障下人民的安康富庶,这种安康富庶比文景之治的安康富庶更令人向往,因为它有尊严。尊严,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奢侈品,只有强者才配拥有。带给汉民族尊严的汉武帝虽已撒手而去,但他曾留下一首天马歌供我们后人暇思:“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好个“今安匹兮龙为友”!这是一个具有主动、进取的精神状态的强者民族才配有的心理资格。汗血天马,向世人宣示了它的高贵,更向我们见证了祖先的智慧与气魄。
43楼 15:20&|来自
全文完……
收起回复44楼 15:21&|来自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内&&容:使用签名档&&
想了解更多关于 ”三国志9“的信息,请&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p三国志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