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龙三国弓箭进阶小号煮酒可以出归一符吗

双线5026服
关注排行榜
      
  皖公网安备05Copyright
TGBU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而随着汉朝在汉宣帝时期达到极盛,汉朝的人口数字也开始向历史红线慢慢推进。  西汉末年,气温下降,粮食连年减产,旱灾不断,这些都加剧了国内的动荡局面,王莽能够篡位,跟汉朝政府无力处理这些危机有直接关系。然而,上位后的王莽并无力改变人口膨胀和粮食减产的局面(事实上也无人能够改变),他采用了复古主义的政策来暂时挽回民心,如禁止农田和奴婢买卖。当然,这些政策都遭到了既得利益者的抵制。随着人口膨胀,历史红线轰然逼近,农民起义的浪潮伴随着复兴汉朝的运动一起爆发,也结束了王莽短命的执政。至此,西汉和新朝维系的二百三十多年的和平局面结束了,内战全面爆发,历史也进入了本文模型的第六阶段:漫长统一时代的中断期。  第六阶段和第四阶段是相似的:起因是人口膨胀,暴发于农民战争,收尾以群雄逐鹿。第六阶段的时间略长于同一周期的第四阶段,人口损失也略小于同一周期的第四阶段,这是因为社会心理出现了变化,漫长的统一导致地方势力的重新生长和壮大——这一点,我们在总结周期内阶段间关系的时候还要提到。但统而言之,第六阶段不过是第四阶段的重演而已,当起义军拥戴刘氏领袖们消灭了王莽后,中国大陆再一次陷入类似秦末的政治无序状态,农业生产无法进行,个人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等到汉光武帝刘秀这位杰出的汉室远亲和军事家最终建立起新的统治时,全国在册人口已经下降到两千多万左右,即使将西汉末年大规模的人口瞒报计算在内,东汉初年的人口也仅仅在三千万以下,而这已无法和西汉宣帝时期的鼎盛现象相比。
  第七阶段开始了,统一的局面得到了恢复,但是,第七阶段的时间会小于同一周期的第五阶段,同样,这也是长期的和平导致地方势力壮大的缘故。刘秀虽然复兴了汉朝,但是同西汉相比,中国的政治生活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皇帝带头提倡经学(光武帝曾求学于长安太学,学习《尚书》),皇帝的功臣也纷纷效仿,他们解散了自己的军队,并督促子弟们一心向学,以此向皇帝表示自己没有彭越,英布一般的野心,而皇帝也向他们保证了生活的安逸和子嗣的继承权。西汉末年的庄园主们并没有消失,相反,他们是汉朝复兴运动中最积极 的支持者和最后的得利者,政府的税收工作变得困难,大规模的庄园主正在成为东汉实质上的统治者,虽然,他们和地方基层文法吏的斗争仍然在激烈进行中,但最终他们会取得胜利(这一点可以从魏武帝曹操早年的从政经历中清楚地看出来。虽然曹操严守法令,并冷酷无情地扫荡着辖区内的不法豪族,但他最终发现这种做法毫无意义。怀着对权贵的愤恨和对乱世的忧患,他最终辞官习武,闭门读书)。同时,秦和西汉的军功爵制度也开始在儒学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文法吏在同儒生的斗争中逐渐出于下风。儒生们逐渐垄断了东汉的教育和舆论,并形成了经学世家,这些家族在外有庞大的田产作为经济后盾,在朝廷则世代担任高官,而与此同时,从东汉的第四代皇帝开始,短命和低龄不幸成为了这些皇帝们最主要的特点,政府的实权被把持在外戚和士人的手里。而等到小皇帝长大之后,又不得不依靠宦官进行夺权,所以宦官,外戚和士人的斗争成为了东汉中后期的主旋律。直到人们熟悉的大将军何进被杀和西凉军阀董卓进京事件,其实质仍然是皇权,宦官同士人,外戚和军阀之间的斗争。  至此,帝国的中坚力量已经彻底蜕变了,在第一周期的第七阶段,经学世家开始取代军功贵族,新兴阶层开始出现和壮大。秦和西汉时期的军功贵族逐渐被东汉的经学世家和庄园主(事实上,他们可能是一种人)取代,强悍的君主和他们倚重的酷吏和严刑峻法逐渐退出了帝国的舞台,而看起来更加温和的士人和外戚则成为了新的掌权者。  当然,无论政治形态和中坚力量如何改变,有一个主旋律是不变的——就是148年后,东汉的人口数量再一次触及了历史红线:土地兼并,流民四起,邪教纵横,著名的太平道领袖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而这次起义成为了士人和军阀彻底削弱皇权的绝佳时机。在黄巾起义引发的军阀割据阶段,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刘协被董卓等军阀依次挟持,后来又在最强大的军阀曹操手中充当了几十年的政治傀儡。东汉的名存实亡标志着两汉统一大帝国的彻底终结,也将整个中国的命运拖入了自西周灭亡以来的又一个谷底。  在用两汉的案例来验证我们在第一章提出的理论框架时,有一个不易察觉的结论:即政治的内敛性是东汉和西汉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也就是说,中断大统一时代的第六阶段结束后,继任的统治者会较之前的统治者来说保守得多,而这一点可以从光武帝刘秀废除州郡兵一事上得到证明。自汉明帝之后,强势的,类似汉武帝和汉宣帝这样严厉打击土地兼并和豪族政治的君主再也没有出现过,相对皇权的衰弱,庄园主们不但享有经济上的特权,而且逐渐通过经学垄断了东汉王朝的舆论和人才流动渠道。也就是说,在起于西周终于三国的第一个历史大周期内,大一统阶段的后半段,新的社会阶层已经开始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如果这个特征能够在接下来的案例分析中继续得到印证,我们就可以将其作为第七阶段的一个共性记录下来。  接下来,我们将目光投向大周期的第八阶段:军阀割据时代,即最为国人所熟知的汉末三国时期。
  第七阶段的保守也证明了内部矛盾得不到彻底解决的帝国是无法实现对外扩张的。
  回复第52楼(作者:@sewawa 于
21:48)  用数学物理模型来解释历史,探索历史规律,而不是简单堆砌历史事实,非常有新意,这样的著作很值得期待……  ==========  受你的启发,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就是一个物种(粗浅的定义是一群可以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的个体),华夏文明圈权且看做一个种群(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个体),那么用影响一个种群繁衍生息的所有影响因子,包括外在的自然资源,如楼主提到的地理优势,气候等,通过最终转化为食物这个变量影响华夏种群,人口因素就是种群数量,历史上所有的政治和军事斗争都可以理解为种群内部斗争。而个人的所有权谋和努力,都落实到个体的存活或者个体所在的种系的存活,又或者说为了自己的基因能在生存竞争中不背淘汰,生存下去。从华夏种群的,或者华夏这个大基因库的繁衍生息角度看,以史料为基础,也许也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回复第52楼(作者:@sewawa 于
21:48)  用数学物理模型来解释历史,探索历史规律,而不是简单堆砌历史事实,非常有新意,这样的著作很值得期待……  ==========  大胆预测下,必将有历史生物学的诞生。诞生的内在原因,人类了解自己的无尽渴望,这决定了该交叉学科诞生的必然性。生物学和历史学知识的积累与碰撞,这是该门学科诞生的充分性。至于外在条件和这门学科能什么时候蓬勃发展,并让更多的学科从业人员获益,我就说不好了。  
  今天看了部分明朝的帖子。  晚史也是大部分秽史啊。
  晚史写错了,明史
  @求租的屌丝 905楼
00:24:59  回复第52楼(作者:
21:48)  用数学物理模型来解释历史,探索历史规律,而不是简单堆砌历史事实,非常有新意,这样的著作很值得期待……  ==========  受你的启发,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就是一个物种(粗浅的定义是一群可以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的个体),华夏文明圈权且看做一个种群(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个体),那么用影响一个种群繁衍生息的所有影响因......  -----------------------------  食物是历史研究中无比重要的一环,没有玉米和红薯,可能中国就撑不过1840年以来的西方风暴了。
  @求租的屌丝 906楼
00:38:31  回复第52楼(作者:
21:48)  用数学物理模型来解释历史,探索历史规律,而不是简单堆砌历史事实,非常有新意,这样的著作很值得期待……  ==========  大胆预测下,必将有历史生物学的诞生。诞生的内在原因,人类了解自己的无尽渴望,这决定了该交叉学科诞生的必然性。生物学和历史学知识的积累与碰撞,这是该门学科诞生的充分性。至于外在条件和这门学科能什么时候蓬勃......  -----------------------------  切记历史是过去一切所有发生的综合,而历史学是把这些所有事情中的脉络洗出来几条,仅此而已。
  回复第911楼(作者:@驻屯西羌下 于
19:21)  @求租的屌丝 906楼
00:38:31  回复第52楼(作者:
……  ==========  谢谢楼主,明白了。  
  四, 汉末三国——秦汉帝国的尾声  关于这个阶段的起点,史家有一些相差无几的结论。  黄巾起义通常被作为东汉大一统时代的结束和乱世的开始,因为三国鼎立的主要缔造者们:孙坚,曹操和刘备都因响应了保卫朝廷的号召而登上了汉末的政治舞台。但也有不同的说法,认为三国时期开始于东汉末年洛阳的一次军事政变,即大将军何进被杀事件。何进作为地位不够稳固的外戚,对士人和宦官的势力都有借重,这导致了他在矛盾激化时的摇摆不定。何太后(大将军何进的妹妹)对宦官的庇护导致何进无法痛下决心对宦官势力动手,而戏剧性的一幕是,宦官却误以为何进已经准备进行军事行动,于是提前发动了政变斩杀了何进,而何进身边的士人则借势向宦官发难,并在武装对抗中最后取胜。不久,西凉军阀董卓率军抵达京城,并开始侵蚀士人刚刚取得的实权。在同董卓斗争失败后,各路士人领袖逃出首都,并号召各州正在同起义军作战的部队共同对付董卓。黄巾起义平定后的,脆弱的和平被打破了,军阀混战破坏了农业生产,给黄河流域造成了惨重的人口损失。虽然军阀混战暂时没有波及到荆州,益州,交州和凉州地区,但徐州和兖州都先后出现了屠城和杀降,北中国的人力资源被卷入了自保和对最高权力的争夺中。就像本文在第一章呈现的那样,在以农民战争和军阀割据为主题的这一阶段中,初期的混战会造成相当大的人口损失,而当几大势力的割据范围逐渐稳定下来后,人口便开始缓慢上升。最强大的那个军阀最终会剥夺皇帝名义上的统治权,并建立一个新的朝代,而他建立的朝代必不持久,最终结束割据,统一天下的势力来自这个朝代内部的某个集团,而这个集团将彻底消灭所有的军阀,包括这个集团依附着的那一个。如果对照三国历史,我们就可以清楚看到,北方的魏国占有当时中国主要的农业区,在资源和动员能力上对南方的蜀汉和东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最终一统天下的并不是曹操的后人,而是从曹魏政权中蜕变而出的司马氏。
  在整个三国时期,地方实力派的利益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冲击。相反,他们通过扶植军事强人(比如糜竺资助刘备)来获取自己的政治地位,并很多人都担任了割据政权的高官。对于这些顽固而强大的地方势力,三国的领袖们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诸葛亮试图恢复西汉初年的法律制度,并打破地方豪族在仕途上的垄断,而东吴和曹魏都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妥协,并承认了这些地方大族之间的相互举荐和对政治权利的集体控制,相比之下,东吴妥协的更加持久和彻底。但是,无论诸葛亮和曹操有着多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策取向,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遏制的,他们也许凭借一时的威望压制了豪族的发展,然而这种压制毕竟无法持久。观察西汉到三国末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军功贵族——经学世家——门阀士族之间的联系和整个人才流动机制的蜕变过程。秦朝和西汉抑制豪族,提拔底层酷吏的政治运作方式最终被庄园主经济所冲击,政府越来越难以直接从农民手中获取税收,而不得不通过庄园主这个中间人。也许在西汉,法律仍然是约束豪族的最好手段,但是到了东汉时期,豪族通过经学就彻底把持了对政策的解释权,单纯向皇帝负责的法律官员越来越少,实现社会正义不得不依靠大族之间的妥协。(这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商鞅建立的军国体制必须以小家庭和不断对外扩张作为基础,只有小家庭才无法对抗政府,只有不断对外扩张才能获得新的土地并防止垄断,而一旦豪族坐大,政府的控制能力就会直线下降,而秦汉军国体制也就寿终正寝了。)而东汉末年的战乱,则加重了门阀士族参与政治的程度,九品中正制就是皇权对门阀政治的一次关键性的承认。自此,强势而长寿的帝王很难出现在史书上,而寡头政治和士族共和正成为不太遥远的未来——一个新的大转型时期就要到来了,而士族共和正是大转型时期的一种必要的无奈。
  明天进行本章小结,欢迎提问——至于汉末三国时代,必须要说的一点是,这个时代是笔者非常喜欢,也非常重要的,九十六年的混战后,地方势力的崛起已经卓然成型,明白的英雄群体,知道应该在失败到来的前夕壮烈死去。
  王莽篡汉是大分裂噩梦的预演  秦1浪,西汉3浪,东汉5浪,西晋b浪,五胡乱华大C浪下杀。。。  隋1浪,唐3浪,5浪,北宋b浪,西夏金辽大C浪下杀。。。  元1浪,明3浪,清5浪,西方文明入侵,加速abc三浪,终民国之世,中国与西方比较,不如清末,离被开除球籍只有一步之遥。所以民国既包含了b浪,也是大C浪。  我太祖改天换地,重定乾坤,1浪建仓~后面大家自由发挥
  其实严格地说,我认为元还是上一轮大C浪的结束,明是1浪,清是3浪,因为1800年左右的时候,清朝是封建王朝的一个顶峰期,地方上还远没有出现割据的萌芽,皇权的集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后面的历史都可以看做在西方工业文明强大压力下,中国历史迅速转型的轨迹。同治中兴可以看做5浪,袁世凯民国的建立则为b浪,蒋介石的民国,则是不折不扣大C浪。  没有我太祖,现在中国就一殖民地,还有个屁的历史。国亡
  @驻屯西羌下 913楼
20:10:19  四, 汉末三国——秦汉帝国的尾声  关于这个阶段的起点,史家有一些相差无几的结论。  黄巾起义通常被作为东汉大一统时代的结束和乱世的开始,因为三国鼎立的主要缔造者们:孙坚,曹操和刘备都因响应了保卫朝廷的号召而登上了汉末的政治舞台。但也有不同的说法,认为三国时期开始于东汉末年洛阳的一次军事政变,即大将军何进被杀事件。何进作为地位不够稳固的外戚,对士人和宦官的势力都有借重,这导致......  -----------------------------  今晚的小专题:汉末洛阳政变操作(可能持续几天)
  上面纯粹是开玩笑,非理论构建。。。请勿当真
  @驻屯西羌下 913楼
20:10:19  四, 汉末三国——秦汉帝国的尾声  关于这个阶段的起点,史家有一些相差无几的结论。  黄巾起义通常被作为东汉大一统时代的结束和乱世的开始,因为三国鼎立的主要缔造者们:孙坚,曹操和刘备都因响应了保卫朝廷的号召而登上了汉末的政治舞台。但也有不同的说法,认为三国时期开始于东汉末年洛阳的一次军事政变,即大将军何进被杀事件。何进作为地位不够稳固的外戚,对士人和宦官的势力都有借重,这导致......  -----------------------------  汉末洛阳政变的框架逻辑是这样的:  最大的背景是汉灵帝设立西园八校尉,并借助宦官向外戚和士人夺权。  何进的地位很不稳固,在见识上还不如他妹妹何太后。  士人为了一举解决宦官,不断簇拥何进动手,并散步何进要动手的谣言。  曹操的提案不可能被何进接受,也不现实——毕竟宦官控制了中枢,发条命令让你曹操进宫你去还是不去?  陈琳的想法是最符合何进利益的,但不符合士人的利益,尤其不符合袁绍的利益。  最终何进选择了对自己最不利的袁绍提案(引入董卓和丁原),这里不得不佩服袁绍的手腕——这货根本就没打算在洛阳继续玩下去,搞乱天下嫁祸给宦官和董卓,并最终立足河北效法光武帝才是其提案的应有之义——只是最后河北系太杂,自己在官渡的目标又太多(官渡之战袁绍的主要目的并非曹操,在他心中曹操早就是个死人了)。所以被曹操亡命一波捅穿。  至于孟德兄,图样图森破。后来讨董的时候也是一样,sometimes naive.袁绍通过讨伐董卓捞足了政治资本,又吞并了不少军队人口,爽得很,至于曹操嘛,几次都差点挂了。  所以要想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要二,还得二不死,呵呵。心机太深沉如袁绍之流当不得老大啊,惨痛教训。
  其实如果再进一步延伸,就很容易得到西方不愿意看到的结论。  共产主义在全球的兴起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任何意识形态斗争的别后,都是精英的座位问题。  自由主义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座位给社会精英,所以产生了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之所以在德国失败,却在俄国与中国成功,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是因为自由主义的座位更多的提供给欧洲的核心,而非世界的外围。  这如果仅仅是西方在某个历史阶段的缺陷,那世界外围的革命就不会成功。中国革命成功的深层次意义,是文化的成功,或者说是西方文化的失败。
  太祖发动文革,就是看到了中国文化上的缺陷,官文化。如前所说,西方文化的失败,这并不是中国文化的绝对成功,所以取长补短,去除缺陷十分必要。
  @雪线楼
19:08:43  今天看了部分明朝的帖子。  晚史也是大部分秽史啊。  -----------------------------  明末的史料,说白了就是一帮官僚在总结谁要为帝国的灭亡负责,咳咳,当然,这是他们在大清优雅地拖了一条辫子后才有功夫各种洗地的。  贫道的答案是:把这些互相指责的文章加起来看就是真相。
  @超级小乌龟 922楼
21:03:29  太祖发动文革,就是看到了中国文化上的缺陷,官文化。如前所说,西方文化的失败,这并不是中国文化的绝对成功,所以取长补短,去除缺陷十分必要。  -----------------------------  我也觉得太祖的真实想法是这样,所以太祖晚年哭了。
  道兄,张飞算是哪类人呢?地方豪族扶持刘备,可刘备不算军事强人吧?没张飞的话他什么也不是。
  袁绍这家伙。。。阴了多少人,最后也把自己赔进去了。有种乱天下的人,未必有能力收拾。
  @超级小乌龟
21:03:29  太祖发动文革,就是看到了中国文化上的缺陷,官文化。如前所说,西方文化的失败,这并不是中国文化的绝对成功,所以取长补短,去除缺陷十分必要。  -----------------------------  @qx楼
21:17:19  我也觉得太祖的真实想法是这样,所以太祖晚年哭了。  -----------------------------  怎么说这些呢,从结果倒推太祖的想法,反正怎么讲都可以。  太祖的目标无非是加速工业化。这是其一。从民族角度来讲,这也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时代主题,救亡。  另一大心事,对太祖来说当然是政权的生存。内部分裂是必须要防的。不管是谁,挑战太祖的绝对核心。都必须清除。新生政权,承受不了。
  官僚是必须存在的,不然谁做事呢。问题在于官僚听谁的话。。
  @雪线楼
21:32:10  袁绍这家伙。。。阴了多少人,最后也把自己赔进去了。有种乱天下的人,未必有能力收拾。  -----------------------------  袁绍的战略绝对是正确的,也是当时最早看到未来的人之一。  问题是没有核心班子来实践这一套东西。  你看曹操收拾河北花了多少年就知道河北在天冷时的重要性了。  正是这一段时间,刘备羽翼丰满,终于成龙。
  @hmq81 925楼
21:18:41  道兄,张飞算是哪类人呢?地方豪族扶持刘备,可刘备不算军事强人吧?没张飞的话他什么也不是。  -----------------------------  张飞和刘备是老乡,应该很早就认识。刘备早年在涿州是混黑社会的,老大气质,识货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三爷既然知道天下将乱,也应该早做投资嘛。
  袁绍最精彩的是把何进和太监们一锅烩了
  公孙瓒的想法也是正确的,窝在幽州,强军,有粮食,中原迟早一塌糊涂,他来收拾局面。  问题是,曹操这边有吕布没搞定,暂时和袁绍掐不起来,你说袁绍会不会抓住机会北上和你拼老命?  倒是刘备很明白这地方眼红的人太多,自己这点底子肯定混不下去,正好吕布来当冤大头,呵呵。
  @驻屯西羌下
20:10:19  四, 汉末三国——秦汉帝国的尾声  关于这个阶段的起点,史家有一些相差无几的结论。  黄巾起义通常被作为东汉大一统时代的结束和乱世的开始,因为三国鼎立的主要缔造者们:孙坚,曹操和刘备都因响应了保卫朝廷的号召而登上了汉末的政治舞台。但也有不同的说法,认为三国时期开始于东汉末年洛阳的一次军事政变,即大将军何进被杀事件。何进作为地位不够稳固的外戚,对士人和宦官的势力都有借重,这导致......  -----------------------------  @妖道无花 920楼
20:52:10  汉末洛阳政变的框架逻辑是这样的:  最大的背景是汉灵帝设立西园八校尉,并借助宦官向外戚和士人夺权。  -----------------------------  这八校卫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宗室真是没任何人了。  看来封这八个校卫并不是全部宦官一党,既然灵帝要蹇硕行废立之事,却也并不是给他全权。,,,是想也做不到吧
  @妖道无花
22:04:24  张飞和刘备是老乡,应该很早就认识。刘备早年在涿州是混黑社会的,老大气质,识货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三爷既然知道天下将乱,也应该早做投资嘛。  —————————————————  我喜欢三爷的路子,多攒点钱,将来...有用
  @驻屯西羌下
20:10:19  四, 汉末三国——秦汉帝国的尾声  关于这个阶段的起点,史家有一些相差无几的结论。  黄巾起义通常被作为东汉大一统时代的结束和乱世的开始,因为三国鼎立的主要缔造者们:孙坚,曹操和刘备都因响应了保卫朝廷的号召而登上了汉末的政治舞台。但也有不同的说法,认为三国时期开始于东汉末年洛阳的一次军事政变,即大将军何进被杀事件。何进作为地位不够稳固的外戚,对士人和宦官的势力都有借重,这导致......  -----------------------------  @妖道无花
20:52:10  汉末洛阳政变的框架逻辑是这样的:  最大的背景是汉灵帝设立西园八校尉,并借助宦官向外戚和士人夺权。  -----------------------------  @雪线楼
22:16:52  这八校卫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宗室真是没任何人了。  看来封这八个校卫并不是全部宦官一党,既然灵帝要蹇硕行废立之事,却也并不是给他全权。,,,是想也做不到吧  -----------------------------  蹇硕自己有猪队友。  宗室都知道洛阳是死地,有脑子的三个人,一个跑到东北,一个跑到荆州,一个跑到益州,呵呵。
  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  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  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  典军校尉---议郎·曹操,  助军左校尉--赵融,  助军右校尉--冯芳,  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  右校尉----淳于琼。
  (曹操)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王大笑。建公名防,司马宣王之父。
  @超级小乌龟
21:03:29  太祖发动文革,就是看到了中国文化上的缺陷,官文化。如前所说,西方文化的失败,这并不是中国文化的绝对成功,所以取长补短,去除缺陷十分必要。  -----------------------------  @qx0009
21:17:19  我也觉得太祖的真实想法是这样,所以太祖晚年哭了。  -----------------------------  @雪线楼
21:38:50  怎么说这些呢,从结果倒推太祖的想法,反正怎么讲都可以。  太祖的目标无非是加速工业化。这是其一。从民族角度来讲,这也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时代主题,救亡。  另一大心事,对太祖来说当然是政权的生存。内部分裂是必须要防的。不管是谁,挑战太祖的绝对核心。都必须清除。新生政权,承受不了。  -----------------------------  太祖没有私心,除了对权力,因为权力是改变的基础。
  @hmq81 937楼
22:31:59  (曹操)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王大笑。建公名防,司马宣王之父。  -----------------------------  司马防,汉末最牛的人之一,帮助曹操这个垃圾股上市,早早辞职回家,开始养儿子。。。。养出八个大妖孽。
  @雪线1979  @qx0009  文化上太祖就是本朝始皇帝嘛,杀功臣也好,立太子也好,老戏码走一遍很正常。一些旧文化的遗存制约特定历史阶段。而且本身也应该有一定延续性。  袁绍布局是挺好,但是袁绍在技术上也犯了大错。四世三公,河北高门,这种地位,一旦天下大乱,革命开始,按照梁启超的说法,非几十年大乱不可,过早地暴露实力,名显于当世,必然成为各路豪杰的首要打击对象。  一旦革命,其惯性是很难HOLD住的,今日之中东也是如此。  后来李唐世家就精多了。
  @超级小乌龟 940楼
09:27:38  @雪线1979  @qx0009  文化上太祖就是本朝始皇帝嘛,杀功臣也好,立太子也好,老戏码走一遍很正常。一些旧文化的遗存制约特定历史阶段。而且本身也应该有一定延续性。  袁绍布局是挺好,但是袁绍在技术上也犯了大错。四世三公,河北高门,这种地位,一旦天下大乱,革命开始,按照梁启超的说法,非几十年大乱不可,过早地暴露实力,名显于当世,必然成为各路豪杰的首要打击对象。  ......  -----------------------------  河北,南阳,颍川,三大派系很难整合好,袁绍又缺乏青州军这样的铁杆队伍,自然悲剧了。
  其实看革命的字面含义,革就是牛皮,什么君子豹变,大人虎变,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咧。换一层皮而已。
  @求租的屌丝
00:24:59  回复第52楼(作者:
21:48)  用数学物理模型来解释历史,探索历史规律,而不是简单堆砌历史事实,非常有新意,这样的著作很值得期待……  ==========  受你的启发,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就是一个物种(粗浅的定义是一群可以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的个体),华夏文明圈权且看做一个种群(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个体),那么用影响一个种群繁衍生息的所有影响因......  -----------------------------  @驻屯西羌下 910楼
19:19:37  食物是历史研究中无比重要的一环,没有玉米和红薯,可能中国就撑不过1840年以来的西方风暴了。  -----------------------------  如今大部玉米已是转基因,红薯也快了,今后中国撑得住么?
  作者:生得无奈 时间: 17:09:55  @超级小乌龟
15:18:43  其实秦亡的一个政治因素,就是没有吸收关东诸国的政治精英参与治理。这就埋下了大乱的种子。后世的太祖们,无不吸取这一教训。  -----------------------------  @超级小乌龟 889楼
17:21:55  不一定。猫多搞点运动,把这些精英杀光,再洗洗脑,天下照样太平,只不过穷点罢了。  ~~~~~~~~~~~~~~~~~~~~~~~~~~~~~~~~~~~~~~~~~~~~~~~~~  国军降将,尽入政协。而且现代的人才,必须懂科技,民国科技人才,太祖可是大大滴优待。  三类酸腐伪知识分子,太祖也对他们很好,送他们改造劳动。  -----------------------------  笑死人喽,你怎么不把优待多少、改造多少与最后成活的数字拿来比对下????
  @超级小乌龟
09:27:38  @雪线1979  @qx0009  文化上太祖就是本朝始皇帝嘛,杀功臣也好,立太子也好,老戏码走一遍很正常。一些旧文化的遗存制约特定历史阶段。而且本身也应该有一定延续性。  袁绍布局是挺好,但是袁绍在技术上也犯了大错。四世三公,河北高门,这种地位,一旦天下大乱,革命开始,按照梁启超的说法,非几十年大乱不可,过早地暴露实力,名显于当世,必然成为各路豪杰的首要打击对象。  ......  -----------------------------  @妖道无花 941楼
09:30:49  河北,南阳,颍川,三大派系很难整合好,袁绍又缺乏青州军这样的铁杆队伍,自然悲剧了。  -----------------------------  人才多,有私心的更多,缺的是荀彧似的主心骨。还有身体和心理健康真的很重要,操多次输光也能重头再来,袁某人竟然一次毙命,哀哉,操的运气太好了
  本章小结:  公元280年,洛阳,东吴末主孙皓来到了西晋的都城。   这一年,蜀汉后主刘禅已经去世,曹魏末帝曹奂居于邺城。  96年前,黄巾起义轰然爆发,摇撼着洛阳的汉室,而也就在那个时候,他们英气勃勃的先祖依次来到过这座千年帝都,并带着匡扶天下的梦想扬鞭出城,戎马四海。   96年后,他们作为英雄的后辈,先后来到了已经被修复的洛阳城,皇城中的天子已经换了名字,他们依次向这位天子表示臣服,以此换取自己后半生的安乐。  这一年,历史不知不觉地在华夏文明的版图上画了一个圆,就像一条叼着自己尾巴的蛇一样,起点是周平王宜臼东迁洛邑的烽火,终点是归命侯孙皓青盖入洛的鼓声。  始于洛阳,终于洛阳,第一周期结束了,而我们的讨论将继续进行。在开始针对第二周期的探讨之前,对第一周期进行总结无疑是必要的。
  首先,从地理范围来看,第一周期的华夏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西周初年的华夏世界分布在黄河两岸和淮河北岸。而到了春秋时代,北方的戎狄和南方的越人都经历了华夏化的过程。在始皇帝统一中国后,传统的中国腹地已经全部纳入华夏版图。到汉武帝统治时期,西域,朝鲜半岛北部,印度支那半岛北部也已经纳入版图,东汉全盛时期的版图同西汉类似。也就是说,在第一周期内,华夏文明的影响范围大大扩展了。
  第二,从气候变化看,西周初年,气候温暖湿润,到西周中后期,气候恶化,长江的一个支流汉水,分别在公元前903年和前897年结冰,而游牧民族也恰好在此时对西周造成了强大的压力。到春秋初年,气候迅速回暖,也就是说,西周末年的游牧民族压力正在迅速过去,不久即有齐桓公领导诸侯对入侵蛮族发起反击的事件。到了战国时代,温暖气候一直在持续,温和的气候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而这个时候恰好发生了农民起义和内战。但是东汉寒冷期并不长,很快温度恢复,而直到东汉末年又发生了温度的下降,到三国时代,气候持续寒冷,公元225年,魏文帝曹丕到淮河视察士兵演习,由于寒冷,淮河突然冻结。由此可以粗略看出,气候对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气候湿润的时代,长江以南燥热潮湿,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农业人口主要聚集在北方,北方耕地面积的增加,让北方的繁荣程度超过南方。同时,湿润的气候影响了草原,游牧民族没有南下的实力,反倒是被农耕民族一路驱赶,以汉朝为例,汉朝的屯田部队远远越过长城,将农耕区推进到更远的北方。而寒冷的气候导致北方耕地区的缩减,人口向南方的移动,以及游牧民族南下可能性的大大增加。然而幸运的是,整个春秋战国时代,气候都足够温和湿润,这保证了华夏文明的经济中心一直在北方,而这是华夏文明能够在内部激烈演化的同时抵抗外来入侵的重要条件。
  第三,在这长达一千多年的周期内部,以分裂——统一为主要特征的八个历史阶段依次出现,呈现出周期性的因果关系。以中央政权对华夏世界的有效统治为标准,从西周到三国结束,中央政权经历了西周末年到东周初年的维持和死亡,春秋战国的孕育期,秦朝的重生期和7年内战的崩溃期,乃至西汉的稳定期,两汉之交的中断期,东汉的恢复期,以及汉末三国的衰朽期。这八个阶段中,时间最长的是春秋战国时代,跨度长达550年,之后按照持续时间的长短顺序排列,依次是西汉和新朝的统一时代,东汉的统一时代,汉末三国的分裂时代,两汉之交的战乱时代,秦朝的统一时代和秦末的战乱时代(由于西周历史起点存在争议,暂采用共和元年作为第一周期的开始,且第一阶段的时间程度暂不计入排序)。
  第二章的总结需要几天,今天先写一部分吧
  以本文的模型来说。春秋战国是气候条件最好的分裂期。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都具备向外扩张的动机和能力。也是大一统华夏帝国孕育的时代。
  腊肉含瘦肉精、激素太多,顶死也就是B浪,还1浪,以为真是中国梦?
  客观规律是B浪的反弹是为C浪下跌提供势能积累,或者说B浪的展开过程就是消耗掉尚存的全部多头能量完美进程,反抽越厉害,大C浪的下跌越惨烈!
  高考成绩出来了。。。。
  8个阶段对应波浪理论,可见原理是共通的,因为道之唯一,一月影映千江水。
  说一下重点吧。  族运如何,最主要的变量是气候,以及温暖气候决定的北方耕地面积(现在是工业化面积)和人口数。  热了,才能控制住西域,控制了西域,才能控制漠北,真当汉武帝脑残,为了几匹马远征大漠吗?西域为匈奴提供了大部分的战马和其他资源,失去西域的漠北帝国屁都不是。  故而,太史公说,天下之势,起于东南,收于西北。
  另一个细节是,为什么杰出的草原帝国都必须谋求控制中亚和新疆?因为这些地方有财富有人口,且战斗力较差。
  作者:davidjianglawyer 时间: 20:50:18   腊肉含瘦肉精、激素太多,顶死也就是B浪,还1浪,以为真是中国梦?  ~~~~~~~~~~~~~~~~~~~~~~~~~~~~~~~~~~~~~~~~~~  律师貌似在中国是贬义词,反正我很讨厌讼棍
  作者:妖道无花 时间: 10:00:12   另一个细节是,为什么杰出的草原帝国都必须谋求控制中亚和新疆?因为这些地方有财富有人口,且战斗力较差。  ~~~~~~~~~~~~~~~~~~~~~~~~~~~~~~~~~~~~  丝绸之路嘛,收过路费
  作者:davidjianglawyer 时间: 20:59:02   客观规律是B浪的反弹是为C浪下跌提供势能积累,或者说B浪的展开过程就是消耗掉尚存的全部多头能量完美进程,反抽越厉害,大C浪的下跌越惨烈!  ~~~~~~~~~~~~~~~~~~~~~~~~~~~~~~~~~~~~~~~~~~~~~~~~  你的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可以完美的解释美帝国,还有蒋光头当时的四大国地位。吴晓波的书里说到,实际上在1939年,民国经济上就已经完蛋了,是入侵延缓了这一切。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现在确实处于B浪顶端,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都是反抽。还自以为是历史终结呢。。。哈哈
  B浪的特点,是必须有延续了几百年出现的世家门阀,也就是市场中力量很多,多空分歧大。太祖建仓的时候,有个屁的门阀,入党查三代,不是八辈子贫农不要。  而美国则完全符合这一特点。美国的核心智囊,从布,到基,到亨,哪一个不是认为世界将妥妥地进入分裂?其实他们心里都知道这是大C浪来了。
  楼主,这是论文吧?
  世界的未来,只能依靠太祖的1浪,来拯救西方的C浪。
  @妖道无花 956楼
09:36:29  说一下重点吧。  族运如何,最主要的变量是气候,以及温暖气候决定的北方耕地面积(现在是工业化面积)和人口数。  热了,才能控制住西域,控制了西域,才能控制漠北,真当汉武帝脑残,为了几匹马远征大漠吗?西域为匈奴提供了大部分的战马和其他资源,失去西域的漠北帝国屁都不是。  故而,太史公说,天下之势,起于东南,收于西北。  -----------------------------  现代热了跟工业化有什么关系?
  @baosha
12:38:59  现代热了跟工业化有什么关系?  —————————————————  应该是能源的关系。农业时代与工业时代,就是植物时代与矿物时代。
  @不要乱翻书
09:25:38  给妖道百度一点好玩的.  王翦  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出自姬姓,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任司徒,时人成为“王家”,子孙遂以“王”为氏。从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王翦,王翦与其子王贲、孙王离,三代皆为秦国大将,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功勋之臣。秦末,王离之子王元为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徒临沂”。西汉昭、宣时期,王元四世孙博士......  -----------------------------  @妖道无花
13:12:16  补充一点更好玩的。  翻翻三国志和晋书,研究一下三国末期王氏的全国布局——(王谢不是一天建成的)  -----------------------------  世家布局很正常,诸葛家在三国布局也很有意思。  关键是怎么布局,按照常理,六国造反,首先要做的清算,所以项羽烧咸阳很合理;王翦父子灭了五国,王家也应该是清算对象吧?怎么就布到了山东呢?
  做啥事都要专业啊,袁绍的问题是造反这活干的很不专业,甚至没有王莽专业,实际上袁绍的条件比王莽好很多。  既然造反,就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不说外部阻力,单单袁绍的团队里,有大批不想造反的吧?柳传志说"定调子,搭班子,带队伍",袁绍到死都没能定下调子。连调子都定不下,再多的计谋有什么用?无非就是乱臣贼子而已。  反观曹操,从头到尾就是忠臣,连迎天子都是忠臣行为,袁绍、刘表迎了吗?不是不能是不为吧。只不过董卓在先,最后不得不成为奸臣;即使成为奸臣,也绝不篡位。最后是他儿子学王莽,只怕也是不得不学王莽。
  @不要乱翻书
09:25:38  给妖道百度一点好玩的.  王翦  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出自姬姓,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任司徒,时人成为“王家”,子孙遂以“王”为氏。从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王翦,王翦与其子王贲、孙王离,三代皆为秦国大将,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功勋之臣。秦末,王离之子王元为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徒临沂”。西汉昭、宣时期,王元四世孙博士......  -----------------------------  @妖道无花
13:12:16  补充一点更好玩的。  翻翻三国志和晋书,研究一下三国末期王氏的全国布局——(王谢不是一天建成的)  -----------------------------  @不要乱翻书 966楼
12:54:44  世家布局很正常,诸葛家在三国布局也很有意思。  关键是怎么布局,按照常理,六国造反,首先要做的清算,所以项羽烧咸阳很合理;王翦父子灭了五国,王家也应该是清算对象吧?怎么就布到了山东呢?  -----------------------------  嘿嘿,所以六国对秦朝的渗透时间和程度都要超过一般人的估计。项梁犯了大罪,谁放了他?会稽郡守在叛乱时起了什么作用?项羽和刘邦为什么要死磕李由的三川郡?黑段子太多,呵呵,容贫道喝口水。
  @不要乱翻书 967楼
13:05:08  做啥事都要专业啊,袁绍的问题是造反这活干的很不专业,甚至没有王莽专业,实际上袁绍的条件比王莽好很多。  既然造反,就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不说外部阻力,单单袁绍的团队里,有大批不想造反的吧?柳传志说"定调子,搭班子,带队伍",袁绍到死都没能定下调子。连调子都定不下,再多的计谋有什么用?无非就是乱臣贼子而已。  反观曹操,从头到尾就是忠臣,连迎天子都是忠臣行为,袁绍、刘表迎了吗?......  -----------------------------  曹操,刘备和孙权晚年的胡搞都建立在一个悲哀的远见之上:妈的,统一没戏了
  嘿嘿,所以六国对秦朝的渗透时间和程度都要超过一般人的估计。项梁犯了大罪,谁放了他?会稽郡守在叛乱时起了什么作用?项羽和刘邦为什么要死磕李由的三川郡?黑段子太多,呵呵,容贫道喝口水。  ~~~~~~~~~~~~~~~~~~~~~~~~~~~~~  喝完了吗,讲讲
  这两天一直在看大戏,大戏刚刚结束,胜败已定。  奶妈挥舞资金大棒,对地方实行削藩之战,意在调整产业结构,挤走经济泡沫。胜,地方财政死路一条;败,再勿奢谈改革。示威之后,中央必定退一步。此十年内,为后来者做嫁衣罢了
  张角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张角的教义融合了太平经和黄老道的思想,张角与同时的很多名人有联系,甚至说有与宦官联系的。  张燕后来投降曹操,也得善终,后世子孙也不错,这很少见。  社会是人组成的,人心的变化是关键。秦汉军法制度和黄老之道创造了太多的辉煌,不可能简简单单地退出历史的。我关心的是张角与黄老道的关系。  自从董仲舒改造儒家之后,汉儒与世家快速融合,王莽应时而起,这是儒家对黄老道的挑战,挑战的结果是王莽失败了,但是儒家占据庙堂优势。光武帝不可能看不出问题,但是大势所趋,不得不这样。  黄巾起义看起来象是黄老道对儒家的挑战,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参与,不会坚持那么长的时间,曹操也不会接纳一个纯粹的反贼。挑战的结果是:(1)勉强维持了一段三国;(2)再也没有黄老道,只有道教。  王莽和西晋都做了一件事,恢复周礼。
  炒股十年,很少见到这两天的盘面,太精采了。民生银行两个跌停。历史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历史。
  @妖道无花 968楼
13:21:04  嘿嘿,所以六国对秦朝的渗透时间和程度都要超过一般人的估计。项梁犯了大罪,谁放了他?会稽郡守在叛乱时起了什么作用?项羽和刘邦为什么要死磕李由的三川郡?黑段子太多,呵呵,容贫道喝口水。  -----------------------------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伊拉克战争中,一夜之间,萨达姆就完蛋了。渗透时间和程度都要超过一般人的估计
  @乱世一小兵 973楼
14:50:13  炒股十年,很少见到这两天的盘面,太精采了。民生银行两个跌停。历史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历史。  -----------------------------  、象是与上届做切割啊。。。
  @不要乱翻书 972楼
14:44:15  张角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张角的教义融合了太平经和黄老道的思想,张角与同时的很多名人有联系,甚至说有与宦官联系的。  张燕后来投降曹操,也得善终,后世子孙也不错,这很少见。  社会是人组成的,人心的变化是关键。秦汉军法制度和黄老之道创造了太多的辉煌,不可能简简单单地退出历史的。我关心的是张角与黄老道的关系。  自从董仲舒改造儒家之后,汉儒与世家快速融合,王莽......  -----------------------------  这段话精彩,顶
  @乱世一小兵
14:50:13  炒股十年,很少见到这两天的盘面,太精采了。民生银行两个跌停。历史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历史。  -----------------------------  @雪线楼
14:57:34  、象是与上届做切割啊。。。  -----------------------------  不只,这是削藩之战,朱削了一次藩,基本成功
  作者:不要乱翻书 时间: 14:44:15   张角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张角的教义融合了太平经和黄老道的思想,张角与同时的很多名人有联系,甚至说有与宦官联系的。  张燕后来投降曹操,也得善终,后世子孙也不错,这很少见。  社会是人组成的,人心的变化是关键。秦汉军法制度和黄老之道创造了太多的辉煌,不可能简简单单地退出历史的。我关心的是张角与黄老道的关系。  自从董仲舒改造儒家之后,汉儒与世家快速融合,王莽应时而起,这是儒家对黄老道的挑战,挑战的结果是王莽失败了,但是儒家占据庙堂优势。光武帝不可能看不出问题,但是大势所趋,不得不这样。  黄巾起义看起来象是黄老道对儒家的挑战,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参与,不会坚持那么长的时间,曹操也不会接纳一个纯粹的反贼。挑战的结果是:(1)勉强维持了一段三国;(2)再也没有黄老道,只有道教。  王莽和西晋都做了一件事,恢复周礼。  ~~~~~~~~~~~~~~~~~~~~~~~~~~~~~~~~~~~~~~~~~~~~  @不要乱翻书  你说的非常到位,也指出了关键问题:王莽和西晋都做了一件事,恢复周礼。  只有意识形态的崩溃之下,才会需要礼法约束,很明显你在影射当前的新儒家运动。  但是同样很明显,当前中国意识形态的混乱,不是内生性的,所谓革命之后,无歌可唱,历史终结,这条逻辑,是西方历史发展的逻辑。太祖的革命论,让位于新儒家之类的牛鬼蛇神,实际上是西方意识形态混乱的见证。  太祖革命论背后,新法家这一脉络,才是中国内生性的。如果继续走,不需要新儒家之类的东西。
  当然,如果新儒家能够再抽象一点,与共产主义结合,类似俄国的东正教与共产党的结合,那么效果可能不同。但是我一直觉得新儒家里面缺少关键元素,而这恰恰是需要的。
  网评员真让人倒胃口,话说网评员是一个非常儒家的的职业
  网评员你给我发工资啊,观点不同我就是网评员咯?
  @不要乱翻书 972楼
14:44:15  张角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张角的教义融合了太平经和黄老道的思想,张角与同时的很多名人有联系,甚至说有与宦官联系的。  张燕后来投降曹操,也得善终,后世子孙也不错,这很少见。  社会是人组成的,人心的变化是关键。秦汉军法制度和黄老之道创造了太多的辉煌,不可能简简单单地退出历史的。我关心的是张角与黄老道的关系。  自从董仲舒改造儒家之后,汉儒与世家快速融合,王莽......  -----------------------------  曹操和太平道关系密切,青州军的前身是什么?张鲁的待遇如何?呵呵。。我都怀疑曹操在正一派内部是有神格的。
  @超级小乌龟 979楼
15:21:00  当然,如果新儒家能够再抽象一点,与共产主义结合,类似俄国的东正教与共产党的结合,那么效果可能不同。但是我一直觉得新儒家里面缺少关键元素,而这恰恰是需要的。  -----------------------------  有点误会,完全没有影射的意思,主要是讨论那段历史变化。妖道的“本族的历史概论”中提到人心,很重要,但是在本帖子中少了点。  我个人认为新儒家运动不可能成功,思想、经济和组织是成事的必要条件,儒家的源头是血缘和周礼,其经济基础是农业,其组织建立在严格的尊卑基础上,现代社会已经变了,人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也大很多,儒家实际上很难崛起,而且大争之世从来就没有儒家的空间。  很多人谈新法家,实际上新法家的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个人认为法家从出生开始,就是工具。黄帝四经开篇说道生法,感觉缺少一环节。有人说道生势,势生法,个人认为是对的。秦法实际上是围绕皇权及其扩张来制定的,而晋律则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制定的,不能说晋律不是法吧?  当代中国的混乱,在于思想源头太多,源于中国传统的一大块,有来自苏联的官僚体系,也有来自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毛的思想虽然是本土的,但是毛的思想借了共产主义的壳,很容易让人误会,思想的混乱导致人心的混乱,人心的混乱导致社会的混乱。究其根本,还是中国与西方文明处于代差中,导致整个社会无所适从,这是真正的三千年之变。  共产主义看起来象天堂,但是有个致命的漏洞,就是共产主义思想提到人的解放,但是怎么实现人的解放?改变了经济基础就可以了吗?苏式共产主义最终蒙古式的官僚压迫,与俄罗斯的渊源有关系,与共产主义思想也有关系。一个没有人的思想,是无法在人的社会生存的。  中国的出路在于毛的两句话,“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但是看现在的状态,古是什么洋是什么都没搞明白,还早的很。
  @不要乱翻书 972楼
14:44:15  张角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张角的教义融合了太平经和黄老道的思想,张角与同时的很多名人有联系,甚至说有与宦官联系的。  张燕后来投降曹操,也得善终,后世子孙也不错,这很少见。  社会是人组成的,人心的变化是关键。秦汉军法制度和黄老之道创造了太多的辉煌,不可能简简单单地退出历史的。我关心的是张角与黄老道的关系。  自从董仲舒改造儒家之后,汉儒与世家快速融合,王莽......  -----------------------------  儒家在汉朝的崛起,背后是扩张到尽头后,自耕农经济的消亡和庄园主的诞生。  有王粲以鹄鸣,悲爵论之绝响。
  @乱世一小兵
14:50:13  炒股十年,很少见到这两天的盘面,太精采了。民生银行两个跌停。历史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历史。  哈哈,跌停后再拉涨停。精彩!
  @乱世一小兵 980楼
15:30:14  网评员真让人倒胃口,话说网评员是一个非常儒家的的职业  -----------------------------  我觉得吧,你错怪乌龟童鞋了。  邓大人教育我们,要防右,但主要是防左。改革开放后的华夏世界已经向门阀化高速推进,主席在党内高层是全面不讨好的,只有非权贵的屌丝才保持着对太祖的膜拜而已。  要看清楚大势。我虽然对太祖尊敬的很,但是有一天随了大流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曹操注定要变成一张大白脸,还是我来画第一笔吧。  乌龟童鞋并不主流,主流是茅于轼等力图彻底清算前三十年的人。  多接触高层就明白了。
  至于毛派,新法家,没有流血千里,没有靖康之难,他们是上不了台的,也就是在大家发财的落寞中喊喊而已。  紧跟形势,不要胡闹。
  看看李纲这种主战派的命运就知道了,跟着转型时期的朝廷混,国防吃紧用你一下,完事立马丢开,岳飞亦然。很多人都替岳飞可惜,呵呵,我倒是觉得他非死不可,不死就奇怪了,赶快弄死,弄死的已经迟了。
  @超级小乌龟
15:21:00  当然,如果新儒家能够再抽象一点,与共产主义结合,类似俄国的东正教与共产党的结合,那么效果可能不同。但是我一直觉得新儒家里面缺少关键元素,而这恰恰是需要的。  -----------------------------  @不要乱翻书 983楼
16:01:38  有点误会,完全没有影射的意思,主要是讨论那段历史变化。妖道的“本族的历史概论”中提到人心,很重要,但是在本帖子中少了点。  我个人认为新儒家运动不可能成功,思想、经济和组织是成事的必要条件,儒家的源头是血缘和周礼,其经济基础是农业,其组织建立在严格的尊卑基础上,现代社会已经变了,人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也大很多,儒家实际上很难崛起,而且大争之世从来就没有儒家的空间。  很多人谈新......  -----------------------------  今晚讲人心吧。
  @不要乱翻书  看得出来,君还在纠结于世俗与宗教的关系。很简单一句话,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没什么纠结的。  我也不觉得中国现在与西方有什么代差,理由很简单,问题都是全球化引起的,主要矛盾既然归一,非要完全一样才行吗
  按照妖道的理论,周期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后最后都是外部新玩家加入,重新新开始循环。要是封闭体系内没有加入胡人这些新玩家,最后的的一个周期会怎样发展?晋宋的社会会持续溃败,但接下来怎么循环呢?  另一个问题就是士族门阀东汉兴起,唐末才灭亡,这个周期是不是超出政权演变的周期了?分裂的阶段,强盛的阶段,内敛的阶段,衰败的阶段,门阀势力都能混的风生水起,而秦汉事功阶层在后面的周期又是由哪个阶级对应的?这种基本面的周期应该和政权大周期有对应关系,理论才比较好自洽吧?
  作者:妖道无花 时间: 16:07:43   @乱世一小兵 980楼
15:30:14  网评员真让人倒胃口,话说网评员是一个非常儒家的的职业  -----------------------------  我觉得吧,你错怪乌龟童鞋了。  邓大人教育我们,要防右,但主要是防左。改革开放后的华夏世界已经向门阀化高速推进,主席在党内高层是全面不讨好的,只有非权贵的屌丝才保持着对太祖的膜拜而已。  要看清楚大势。我虽然对太祖尊敬的很,但是有一天随了大流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曹操注定要变成一张大白脸,还是我来画第一笔吧。  乌龟童鞋并不主流,主流是茅于轼等力图彻底清算前三十年的人。  多接触高层就明白了  ~~~~~~~~~~~~~~~~~~~~~~~~~~~~~~~~~~~~~~  道兄看得很清楚  但以夷变夏,还是以夏变夷,现在还在两可之间,事既可为,奈何束手耶?  东西方长波周期的对抗,天道幽远,恐怕一眼难尽
  作者:妖道无花 时间: 16:10:53   至于毛派,新法家,没有流血千里,没有靖康之难,他们是上不了台的,也就是在大家发财的落寞中喊喊而已。  紧跟形势,不要胡闹。  ~~~~~~~~~~~~~~~~~~~~~~~~~~~~~~~~~~~~~  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动向,是中产阶级,高学历知识分子与体力劳动者的结合,既然形格势禁,由春秋到战国,不要光看上面嘛,下面小地主自耕农对大奴隶主的替代关系也是重要趋势。
  @WilliamPitt 991楼
16:46:57  按照妖道的理论,周期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后最后都是外部新玩家加入,重新新开始循环。要是封闭体系内没有加入胡人这些新玩家,最后的的一个周期会怎样发展?晋宋的社会会持续溃败,但接下来怎么循环呢?  另一个问题就是士族门阀东汉兴起,唐末才灭亡,这个周期是不是超出政权演变的周期了?分裂的阶段,强盛的阶段,内敛的阶段,衰败的阶段,门阀势力都能混的风生水起,而秦汉事功阶层在后面的周期又是由哪个阶级......  -----------------------------  第一个问题属于假设历史,就不回答了。  第二个问题,社会中坚阶层的周期性变化和政治周期错位大概一百年左右,举例,官商阶层其实崛起于清末,而不是现在。
  作者:妖道无花 时间: 16:07:43  @乱世一小兵
15:30:14  网评员真让人倒胃口,话说网评员是一个非常儒家的的职业  -----------------------------  @超级小乌龟 992楼
16:49:58  我觉得吧,你错怪乌龟童鞋了。  邓大人教育我们,要防右,但主要是防左。改革开放后的华夏世界已经向门阀化高速推进,主席在党内高层是全面不讨好的,只有非权贵的屌丝才保持着对太祖的膜拜而已。  要看清楚大势。我虽然对太祖尊敬的很,但是有一天随了大流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曹操注定要变成一张大白脸,还是我来画第一笔吧。  乌龟童鞋并不主流,主流是茅于轼等力图彻底清算前......  -----------------------------  莫要执着,呵呵。  只有流血,才有新生。要打破五百年的统一,就需要五百年的分裂。  要打破三千年的变局,就需要三千年的剧变,人的一生是很短的,功业不可强求,功力不会唐娟。
  @WilliamPitt
16:46:57  按照妖道的理论,周期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后最后都是外部新玩家加入,重新新开始循环。要是封闭体系内没有加入胡人这些新玩家,最后的的一个周期会怎样发展?晋宋的社会会持续溃败,但接下来怎么循环呢?  另一个问题就是士族门阀东汉兴起,唐末才灭亡,这个周期是不是超出政权演变的周期了?分裂的阶段,强盛的阶段,内敛的阶段,衰败的阶段,门阀势力都能混的风生水起,而秦汉事功阶层在后面的周期又是由哪个阶级......  -----------------------------  @妖道无花
16:58:39   第一个问题属于假设历史,就不回答了。  第二个问题,社会中坚阶层的周期性变化和政治周期错位大概一百年左右,举例,官商阶层其实崛起于清末,而不是现在。  -----------------------------  你自己已经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东汉-唐末,起于第一周期的第七阶段, 终于第二周期的第七阶段,贫道很自洽,倒是你自己把自己搞糊涂了
  @WilliamPitt
16:46:57  按照妖道的理论,周期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后最后都是外部新玩家加入,重新新开始循环。要是封闭体系内没有加入胡人这些新玩家,最后的的一个周期会怎样发展?晋宋的社会会持续溃败,但接下来怎么循环呢?  另一个问题就是士族门阀东汉兴起,唐末才灭亡,这个周期是不是超出政权演变的周期了?分裂的阶段,强盛的阶段,内敛的阶段,衰败的阶段,门阀势力都能混的风生水起,而秦汉事功阶层在后面的周期又是由哪个阶级......  -----------------------------  @妖道无花
16:58:39  第一个问题属于假设历史,就不回答了。  第二个问题,社会中坚阶层的周期性变化和政治周期错位大概一百年左右,举例,官商阶层其实崛起于清末,而不是现在。  -----------------------------  @妖道无花 996楼
17:03:10  你自己已经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东汉-唐末,起于第一周期的第七阶段, 终于第二周期的第七阶段,贫道很自洽,倒是你自己把自己搞糊涂了  -----------------------------  公卿贵族完蛋跟士族崛起之间隔了一个事功阶层的阶段,所以我才觉得士族的活跃了整个大周期太长了些,其实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西方是被地理大发现打断的循环,中国未尝不是被草原蛮族打断的循环,封闭体系下实际上有一个更长的周期,不过这个得等到地球统一印证了哈哈
  其实自由主义门阀,是一个不健康的现象。西方历史与东方历史不同,自由主义门阀作为春秋遗存,早在一战就应该被淘汰,德式国家主义取而代之,但是西方自古以来分大于合,所以反而变态成常态。本质上就是罗马模式,流血掠夺。  这种模式遇到中国,如果西方列强铁板一块,中国早就灭了,现在反而生机勃勃,所患者,唯自由主义渗透的内忧,一旦克服,还用多说?
  即使世界进入战国模式,上层建筑也绝不会是目前的这种,这一点国内的世家早就看明白了,当人家傻啊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龙三国光翼进阶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