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名言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提到的 萨尔丹纳帕罗式的生活 是什么

读书笔记一段——读《尼各马克伦理学》第六卷
有人问我,除了做公务员培训,你还能做什么,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昨夜翻出自己写的读书笔记,大吃一惊:原来我也可以写出这样的文章,这样仔细读过书。这个月中旬师门在广东搞了一个学术研讨会,我分身乏术,不能前往,这个恨啊。亲们,你们说,我是不是不应该来搞这个培训,应该回去做学术研究——因为这个培训和真理无关,和真情无关,就他妈的和权威、阅卷标准有关。
理智的卓越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读书报告
一、理智的卓越中的非理智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可以分为有逻各斯和没有逻各斯的两个部分,这个两个部分的好的状态可以分别称为:理智的卓越(intellect&excellence)与品格的卓越(excellence&of&character)。有逻各斯的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思考其始因不变的事物,另一个部分思考可变的事物。不可变的部分是知识的部分,可变的部分是算计的(calculative)部分。那么哪些是属于不可变的,哪些属于可变的呢,在谈这个问题之前亚里士多德先谈了灵魂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说:“灵魂中有三种东西主宰着实践与真:感觉、努斯和欲求。”()感觉不可能引发实践,因为动物有感觉却没有实践。排除了感觉,剩下的只有努斯和欲求两种东西。这两种东西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好的状态呢?先来看看努斯,即理智的好的状态是什么。理智的好的状态就在于其真。这里的真可以有两种真:一种是沉思的理智的真,这种真是指和事物本身相符合,它是不可变的;另一种真是与欲求相关的真,这种真与目的相关,它们是类比意义上的,是变化的。
这里讨论的是理智的卓越,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又将不属于灵魂的有逻各斯的欲求(desier)部分拿来讨论呢?什么是欲求的好(excellence&of&desire)呢?欲求的好就在于欲求的恰当(right),而欲求要恰当一种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对欲求进行慎思(deliberate),慎思是理智的的事情。在实践中,好的理智离不开欲求,好的欲求也离不开理智,这样欲求就和理智的卓越就密不可分,它们的结合被称为理智的欲求或者欲求的努斯。
沉思的理智的真在当时的语境下是指与事物本然相符合,这还比较容易说得过去的,但是欲求的真就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在我看来,这里的困境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而恰当的欲求包含好的选择,它是由行为者主体引发的,是一种自由。欲求的要真,就必须是一种必然。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对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可以为自己做两个辩护:1、他只是一个类比,这里的真是相对意义上的;2、他伦理学的出发点关注的不是这些逻辑上的,理论的问题,而是生活中的,实践的问题,即如何过幸福生活的问题。这样的辩护显然不能满足我们对行为确定性的要求,这也是有待于我们的解决的问题。
第二,如果真是与本然之物相符合的话,欲求的真如何界定。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的说法,一个好人的欲求就是真的欲求,但是一些不是好人的欲求的欲求恰恰是真的,是符合该物的本然状态的,是natural,就如孟子认为梁惠王的好色好货都是正常的一样,亚里士多德将这样的真排除在德性之外的理由何在?什么样的欲求的真才是真的真?亚里士多德的可能的回应是:这样的欲求是经过好人的深思熟虑的。
如果这样的回答的话,马上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决定欲求的真是深思熟虑,深思熟虑是理性的功能,而欲求则是情感,如果欲求的真是由深思熟虑来决定,这样的欲求还能算欲求吗?这样的提问方式固然有其道理,我尝试为亚里士多德做一个辩护:首先,在亚里士多德这样并不存在理性和情感的绝对对立,虽然它们是有差别的,但是并不必然是相反的,在一些人身上,欲求和理性相反,但是,在那些好人身上“欲求中的追求与躲避也总是相应理智中的肯定与否定”;其次,理性和情感是一个整体,它们同时存在人当中,彼此是不可分离的,就如灵魂中的有逻各斯的部分和没有逻各斯的部分都在灵魂中一样,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共同并且同时作为人行为的基础,因此人为的割裂理性和情感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这样辩护既可以在亚里士多德那些找到依据,也会存在很多困难。(大家讨论)
无论这些问题和辩护是否成立,有一点是肯定的:亚里士多德的理智卓越中包含着欲望这个非理智的部分,或者说与欲望息息相关,这一点是和现代伦理学中强调动机与价值的对立,伦理规范(无论是康德式的内在的规范还是效益主义的外在规范)和伦理情感的对立,理性和情感的对立是很不一样的。伦理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很多伦理学家忽视甚至抛弃了,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这个问题。
理智的卓越的类别
对于理智的卓越在亚里士多德哪里有几种不同的分法一种是两分法,这种分法是根据理智的动于不动来分的。理智分为不动的部分和动动部分,相应的理智分为沉思的理智和实践的理智,沉思的理智好的状态被称为智慧,实践理智的好状态是明智。为了使这两个相互区分,ROSS分别将他们翻译为philosophic&wisdom(哲学的智慧)和practical&wisdom(实践智慧)。我们知道,理智的动的部分还有一个制作的部分,在这个分类中,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呢?这里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制作也可以是卓越的,但是这部分因为不是以自身为目的,他们虽然可以是excellence的,但是却不是virtue,因此不能算是理智德性。技艺不是德性可以在在谈到明智的时候找到依据:“practical&is&a&virtue&and&not&an&art”。不过他又说技艺中有卓越:“there&is&such&a&thing&as&excellence&in&art”。ROSS为了避免亚里士多德的矛盾,将希腊语中的同一个词在同样的地方作了两种不同翻译,这是一个问题。这个分类是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提出来的。
还有一种分类是在两分法基础上的四分法,这个分类方法是在《后分析篇》中提出来的:
运用的对象或领域
卓越的状态(德性)
灵魂的逻各斯部分
另外一种分类是三分法:智慧(philosophic&wisdom)、理解(understanding)、和实践智慧,这个分类是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一卷最后部分提出来的。此外,在第六卷的第三章中还有一种五分法:技艺、科学、实践智慧、智慧和努斯。这些分类方式既有交叉,也有重合,我想把这些分类和其基础搁置起来,以实践智慧作为中心来谈理智卓越和它们的关系,希望通过这些概念和关系的清理,有助于理解这些分类。
practical&wisdom(实践智慧)
什么是实践智慧?如果我们这样问亚里士多德可能有点让他为难,如果我们问实践智慧是怎么样的或许更加适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它进行描述:
1、实践智慧可以被看作关于伦理的知识,它指导我们这社会生活中的行动。这里的知识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很不一样,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理性的知,而是一种与经验相关的知觉(perception)或者叫体知。对一个事物是否符合中道的判断在于它们的“知觉”,一个有实践智慧的人是“经验使他们生出来慧眼,使他们能看得正确”。(1143b11)但是它也不是单纯来自经验,它还必须是“符合逻各斯的、求真的”(1140b20)。在谈到理智德性的发生和发展的时候,亚里士多德认为这需要通过教导,因此需要“经验和时间”(1103a15),之所以能教导,是因为它是一种理智德性,一种可以为逻各斯所把握的。这一点区别于品质的卓越,它们主要依靠习惯养成,这样的习惯是说教,而是来自于传统习俗和自然的要求。而这样的教导需要必须在经验中把握:“实践智慧是同具体的事情相关的,这需要经验……经验总是日积月累的”(1142a15),而那些纯粹知识性的东西是不需要经验的,比如数学。实践智慧的这个特点区别于智慧,尤其是那些关于纯粹科学的智慧。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实践智慧既是一种知,又是一种经验,这里的知不是一种绝对普遍的知,而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知,这里的经验也不是一种现成的、归纳的经验,不是一种正确的意见,而是一种包含着逻各斯的经验。(1142b10)通过前者我们可以看到实践智慧具有普遍性,通过后者我们看到实践智慧的个别性。
2、它是一种以善为目的的,总体的善的考虑(选择)能力。实践智慧必须以善为目的,具有实践智慧的人必须知道什么是好的。这里的知道不是知道某一个具体的事情,而是对整体的好的知。实践智慧是对生活上总体有益的事情的考虑。所以一个人不可能在这个事情上有实践智慧,在那个事情上则没有。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的特点就在于“善于考虑对于他自身是善和有益的事情”,而人是城邦的动物,所以实践智慧不仅包含对个人的好的判断,而且包含那些对城邦共同的事物的好的判断。(1141b32)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有一个矛盾,他反对将那些忙忙碌碌的政治家看作是不具有实践智慧的,但是那些政治家恰恰是并不关心或者很少关心自己的利益,实践智慧在这里好像是可以分离的?
仅仅还知道什么是目的还不够,还必须知道怎么才能达到那个目的,对于如何达到目的地考虑就是选择,选择是针对手段不是目的。这样的选择不仅仅是出于理性,而且感情,这样选择的结果是:带着快感去做理性选择的事情,或者说理性的选择了一个乐意的事情。
3、实践智慧是一种不会被遗忘的品质。“纯粹符合逻各斯的品质会被遗忘,实践智慧则不会”(1140b30)这与实践智慧与经验相关分不开,实践智慧与经验相关,它已经被习惯化,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的灵魂中,已经形成了定势,已经成为一种品质,所以不会被遗忘。
实践智慧与philosophic&wisdom(哲学的智慧)的关系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把哲学的智慧看做是关于“第一原则”(first&principles)的知识,“有智慧的人不仅知道从始点推出结论,而且清楚的知道那些始点”,并且认为它是“关于最高等的对象(highest&objects)的科学”。这里的哲学智慧就是指哲学——关于始点的知识。哲学智慧包括努斯和科学,这是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说,在《形而上学》中物理学等与哲学做了区分,在第十卷中又将科学看作是哲学的分支。实践智慧与哲学的智慧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哲学的智慧关注的对象是那些永恒的、相同的不变的东西;而实践智慧则关注具体的,变化的东西;
2、实践智慧中的推理是一种实践推理,是从目的+手段到行为的推理,而哲学智慧的推理则是由始点到终点的推理,它们分属两种不同的认识模式;
3、实践智慧只同人的事物相关,而哲学智慧则会关注那些“没有实际用处的事情”,那些有哲学智慧的人“并不追求对人有益的事物”。这里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具有不同的观点,他并不认为知识就是德性。
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哲学的智慧和实践智慧没有直接的关系——“懂得医学和运动学并不使我们更能从事有益健康的活动”。(1143b25)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实践的智慧是需要哲学的智慧的——“实践智慧既然与实践相关,我们就需要这两种知识”。(1141b20)哲学的智慧即便是对实践没有帮助,它也关系到人的幸福,拥有智慧本身就是善,就是幸福。
实践智慧和哲学的智慧关系远远不止这么简单,这里勾画一个大致的轮廓供大家讨论。
实践智慧与品格的卓越
&&这两者的关系是一个纠缠不清的话题,亚里士多德对这个关系作了这样一些解释:
1、实践智慧提供实现品格卓越的手段。“好的考虑就是一个达到目的地手段的正确的考虑,这就是实践智慧的观念所在。”(1142b34)亚里士多德经常用医生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医生不会去考虑是否要把病人治好,只考虑怎么治疗。这样一来,品格的卓越与实践智慧的关系就变成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既然是这样的情况,我们是否可以不用实践智慧这个手段,直接获得品格卓越的目的呢?是否可以得鱼忘筌,得意忘象,直接达到目的?比如我已经是一个好人了,我不需要任何考虑,按照我的本性(nature)去做事就可以了。这是亚里士多德不能同意的,他认为这样的品质是不完善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德性,因为“严格意义上的德性离开了实践智慧就不可能产生”。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是承认在,没有实践智慧的人在某些品格方面也是卓越的,只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德性。
2、既然目的离不开手段,离开了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德性,这样一来,目的就一定要依靠这个手段。现在关系倒了过来,为了要达到目的,我们必须以手段作为我们达到目的的目的。手段绑架了目的,品格的卓越成为了“合乎实践智慧的品格”,也就是说,品格的卓越必须以带着实践智慧的方式去实现,这个时候就成了实践智慧决定品格的卓越了。
3、在这个两个描述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给出了第三个描述:“品格的卓越不仅仅是符合正确的逻各斯,而且是与后者一起发挥作用”,“离开了实践智慧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善,离开了品格的卓越就不可能有实践智慧”。在这里这两者又相互胶着到一起了。既然品格的卓越与正确的逻各斯(实践智慧)一起发挥作用,那么它也参与了行为的整个过程,也提供手段,而善离不开实践智慧,也就说明实践智慧本身也行为目的的内容。
通过对实践智慧和品格卓越的关系的描述,亚里士多德力图避免两个东西:既避免一些人将道德与理性的知识划等号,像苏格拉底那样;也避免道德沦为自然的附属品,成为不具任何普遍性的意见。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的描述有些人认为是清晰的,有的人则认为是混乱的,后来休谟放弃了理性,把情感和习惯的地位提高,认为理性在发动道德行为上只是从属地位。(《道德原则研究》第一章)康德则相反,提高理性的作用。从论证的一贯性和清晰程度方面来说,休谟和康德的论证都要优于亚里士多德,但清晰和一贯并不等于正确,各种关系大家共同讨论。
&&&&&&&&&&&&&&&&&&&&&&&&&&&&&&&&&&&&&&&&&&&&&&&&&&&&&&&&&&&&&&&&&张小龙
戊子年十一月于广州康乐园
相对于virtue,我更倾向于用excellence这个翻译,中文都用卓越这个翻译。
逻各斯按照廖申白先生转引ROSS的说法,逻各斯不是理性的功能,而是理性把握住的东西或者是理性功能的某种运用(P8),ROSS的说法是很费解的,既然逻各斯是“理性功能的某种运用”,它就必定带有这样的功能才可能运用,就如一个人要有语言能力才能运用语言一样。我并不同意ROSS的第二个说法,按照我的理解,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逻各斯是一种把握规则(faculty&of&grasp&a&rule)的功能,或者说对某种具体事务进行规范化判断的能力,而不是一种规则本身。这一点很重要,它只是一种形式化的、功能化的东西,而不是实质的、实体化的东西,所以它并不是什么实质的客观规律。人具有有这样的功能也可以不使用,或者是用得不恰当,只有这种功能运用得好就才是理智的卓越。
至于ROSS的另一个说法,即认为逻各斯是理性抓住的某种东西,亚里士多德确实会这样使用这个概念,LOGOS本来就有言说、定义等等含义,不过这个意思在这个地方是不适用的,灵魂中的逻各斯不可能某种外在的东西。
这里的excellence&of&character在英文中常翻译为moral&virtue,之所以不采用moral&virtue这个翻译,是根据德国哲学家黑尔德教授在《对伦理学的现象学复原》一文中对伦理(ethos)和道德(moral)的辞源以及历史经验的还原,excellence&of&character应该属于日常经验的伦常的,而不是被课题化的伦常性或道德性的,并且Character对应希腊语中的希腊词就是ethos。
ethos也有性情或性格的意思,对应英文中的disposition,所以我们常用的道德德性这个翻译也可以翻译为好性情或者好的脾气。这样的翻译可以避免很多对亚里士多德的一些望文生义的误解,汉语中的道德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并且在现代汉语中,受到宋明儒学和近代西方道德哲学的双重影响,道德这个词带有很强的理性和规范性的色彩。我们如果把ethos翻译为disposition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非理性的(但可以是与理性相一致,即合理性的),它是同人的感觉(feeling)、激情(passion)、感情(emotion)相关的,是一种在我们的接受能力基础之上通过习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感情状态。当然这样的翻译也并不能与这个词的本意完全自洽,翻译之难,只有翻译者才能体会到。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分类显然受到的前人的影响,并且综合了他们的学说。赫拉克利特说,一切皆流,无物常驻,这就是可变的事物,这些事物是流动的,处于不停的变化中的,是出于一种Becoming。而巴曼尼德则说,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这里的存在(Being)是不变的事物,不变的事物成为柏拉图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亚里士多德试图将它们综合起来。
目前的两个中文译本都译为推理的,廖先生在注释说明了也可以翻译为计算的,ROSS的英译本为calculative,为了体现原文的意思,避免误解,用算计的会比较好一些。计算的容易让人想到数学,数学的不变的,而推理的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是在逻辑学中,可以是对分析命题进行推理,也有不变的意思。同时还需要提醒的是:算计是中性的,而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中文中说说算计某人的时候,总是带有一点邪气。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后三者都是前两者的主宰,因为亚里士多德马上就否定了感觉引起实践的可能性。如果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理解的话,与其说三中东西主宰着实践与真,还不如说这三种东西与实践与真具有相关性。
相对于virtue,我更倾向于用excellence这个翻译,中文都用卓越这个翻译。
逻各斯按照廖申白先生转引ROSS的说法,逻各斯不是理性的功能,而是理性把握住的东西或者是理性功能的某种运用(P8),ROSS的说法是很费解的,既然逻各斯是“理性功能的某种运用”,它就必定带有这样的功能才可能运用,就如一个人要有语言能力才能运用语言一样。我并不同意ROSS的第二个说法,按照我的理解,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逻各斯是一种把握规则(faculty&of&grasp&a&rule)的功能,或者说对某种具体事务进行规范化判断的能力,而不是一种规则本身。这一点很重要,它只是一种形式化的、功能化的东西,而不是实质的、实体化的东西,所以它并不是什么实质的客观规律。人具有有这样的功能也可以不使用,或者是用得不恰当,只有这种功能运用得好就才是理智的卓越。
至于ROSS的另一个说法,即认为逻各斯是理性抓住的某种东西,亚里士多德确实会这样使用这个概念,LOGOS本来就有言说、定义等等含义,不过这个意思在这个地方是不适用的,灵魂中的逻各斯不可能某种外在的东西。
这里的excellence&of&character在英文中常翻译为moral&virtue,之所以不采用moral&virtue这个翻译,是根据德国哲学家黑尔德教授在《对伦理学的现象学复原》一文中对伦理(ethos)和道德(moral)的辞源以及历史经验的还原,excellence&of&character应该属于日常经验的伦常的,而不是被课题化的伦常性或道德性的,并且Character对应希腊语中的希腊词就是ethos。
ethos也有性情或性格的意思,对应英文中的disposition,所以我们常用的道德德性这个翻译也可以翻译为好性情或者好的脾气。这样的翻译可以避免很多对亚里士多德的一些望文生义的误解,汉语中的道德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并且在现代汉语中,受到宋明儒学和近代西方道德哲学的双重影响,道德这个词带有很强的理性和规范性的色彩。我们如果把ethos翻译为disposition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非理性的(但可以是与理性相一致,即合理性的),它是同人的感觉(feeling)、激情(passion)、感情(emotion)相关的,是一种在我们的接受能力基础之上通过习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感情状态。当然这样的翻译也并不能与这个词的本意完全自洽,翻译之难,只有翻译者才能体会到。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分类显然受到的前人的影响,并且综合了他们的学说。赫拉克利特说,一切皆流,无物常驻,这就是可变的事物,这些事物是流动的,处于不停的变化中的,是出于一种Becoming。而巴曼尼德则说,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这里的存在(Being)是不变的事物,不变的事物成为柏拉图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亚里士多德试图将它们综合起来。
目前的两个中文译本都译为推理的,廖先生在注释说明了也可以翻译为计算的,ROSS的英译本为calculative,为了体现原文的意思,避免误解,用算计的会比较好一些。计算的容易让人想到数学,数学的不变的,而推理的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是在逻辑学中,可以是对分析命题进行推理,也有不变的意思。同时还需要提醒的是:算计是中性的,而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中文中说说算计某人的时候,总是带有一点邪气。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后三者都是前两者的主宰,因为亚里士多德马上就否定了感觉引起实践的可能性。如果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理解的话,与其说三中东西主宰着实践与真,还不如说这三种东西与实践与真具有相关性。
努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用法有些混乱的概念,在ROSS的英译本中,直接将这里的努斯翻译为Reason,苗力田先生的译本也是采用的这个译法,在下文中亚里士多德也直接用理智(dianoia)来代替努斯,所以有理由相信这里的将努斯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理智是恰当的。不仅如此,在1139a25处的逻各斯也可以翻译为理性或者理智。廖申白先生的中译本沿用nous和logos的音译容易给阅读造成困难,并且不是很有必要,为了与原文保持一致,可以用注释说明即可,不过廖先生尊重原文的本意让人深表钦佩。
之所以说是之一是因为有的恰当的欲求是可以不通过慎思,而是通过努斯的直接把握的,或者有些人本来就是善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
上中国图书网,淘绝版好书!20万种特价书 2-4.9折!
&&全部图书&特价图书
>>>>>>>>&细读《尼各马克伦理学》
细读《尼各马克伦理学》
作&&&&者:
出 版 社:
条&形&码:
0 ; 978-7-108-03649-0
I&S&B&N :
出版时间:
开&&&&本:
页&&&&数:
定&&&&价:
一&星&价:
24.5 元(70折)&&
二星价:24.5 元(70折)&&
三星价:24.5 元(70折)
免运费政策:
细读《尼各马克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据传是由其子尼各马可编纂,故名),在西方学府中,历来普受重视。在我国,书却流传不广。给中国读者解说亚氏《伦理学》,除了使大家知道原书在说什么,也当让大家知道,为什么作者是那样说的?他那样说,前后有矛盾吗?如果看来有,那他是在全书的铺排上出了错,还是他别有用心、故意一步一步引领读者层层深入去看问题?有些地方他明明在批评一些学说,为什么却又没有明白说出?《细?&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邓文正对这本经典的内容深意以抽丝剥茧的方式,有条不紊地层层解读,引人入胜。
细读《尼各马克伦理学》
余国藩教授序
李欧梵教授序
第一章&&人追求什么?
第二章&&什么是德善?
第三章&&德善与褒贬
第四章&&出众的人物
第五章&&为什么论公义?
第六章&&智善的地位
第七章&&克己?愉悦
第八章&&情谊论[上]
第九章&&情谊论[下]
第十章&&追求福乐:哲学?政治
参考资料简介
细读《尼各马克伦理学》
&&&&邓文正,原籍广东番禺,生于上海,长于香港。中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习自然科学。结业后曾回香港执教。旋返美进研究院,改习社会科学。硕士后再到芝加哥深造,攻读人文学科,主修政治哲学。毕业后返港,曾任职香港经济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等。译作有《开放的航空业》、《市场环保主义&、《佛利民在中国&、《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为了自由:洛克的教育思想》等书。2000年开始,创办“禧文学社”,在民间推广通识教育。
参与/查看书评
主题:朋友推荐的书 不错   22:02:53  读者:  评分:  &  &&&&&&朋友推荐的书 不错
本类畅销排行
作者:费孝通 著,赵旭东,秦志杰 译
本类五星图书
作者:周汝昌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42 ¥13.4
作者:冒怀辛编译
出版社:巴蜀书社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亚里士多德有哪些著作?著作的英文名称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有哪些著作?著作的英文名称是什么?
09-10-25 & 发布
[编辑本段]重要著述  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人震惊。他至少撰写了170种著作,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7种。当然,仅以数字衡量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他渊博的学识令人折服。他的科学著作,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总之,涉及古希腊人已知和各个学科。他的著作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前人的知识积累,二是助手们为他所作的调查与发现,三是他自己独立的见解。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表述的观点是,人类生活及社会的每个方面,都是思考与分析的客体;宇宙万物不被神、机会和幻术所控制,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行;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值得的;我们应当通过实验和逻辑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反传统、反对迷信与神秘主义的主张,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有《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分析前篇和后篇》等。这些著作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原因”关系的存在。这种“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观念,“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并不与“结果”相对应。即“目的因”、“物质因”、“动力因”和“形式因”。所谓的“物质因”(Material Cause)代表了一个事物从一堆零件、成分、基础、或是原料所组成的存在形式,将物质的构成追溯至零件的部分(要素、成分),接著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混合、综合、复合、或结合)。“形式因”(Formal Cause)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事物是由怎样的定义、形式、形状、本质、综合、或原形所构成的,解释了构成一个事物的基本原则或法则,这只是整个事物(整套原因关系)的其中一部分(宏观结构)。“动力因”(Efficient Cause)指的是改变事物的动力及起因,研究“是什么改变了什么、而又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改变”,范围包括了所有事物间的媒介,包括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动力的起源或是被改变的事物。“目的因”(Final Cause)指的则是一件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是改变的原因,包括了有目的的行动和活动。一件事物的目的因是它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或者说是它之所以改变的原因。这也解释了现代所谓的心理动机,包括了意志、需求、动机、理性、非理性、伦理,所有这些动机都是创造行为的来源。  亚里士多德的另一著作《物理学》讨论了自然哲学,存在的原理,物质与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要使一个物体运动不已,需要有一个不断起作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在《天论》一书中开始讨论物质和可毁灭的东西,并进而讨论了发生和毁灭。在这个发生和毁灭的过程中,相互对立的原则冷和热、湿和燥两两相互作用,而产生了火气土水四种元素。除这些地上的元素外,他又添上了以太。以太作圆运动,并且组成了完美而不朽的天体。  《气象学》讨论了天和地之间的区域,即行星、彗星和流星的地带;其中还有一些关于视觉、色彩视觉和虹的原始学说。第四册里叙述了一些原始的化学观念。在现在看来,亚里士多德的气象学远不如他的生物学著作那样令人满意,然而这部著作在中世纪后期却有很大的影响。  《诗学》的方法论有两个特点:一是严谨的逻辑推理;二是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结合。《诗学》是西方第一部从理论内容到理论形态都比较完整的美学、文论专著,深刻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方法论。 《诗学》中的一般艺术原理揭示“美的艺术”的本质特征,既是古希腊发展对理论酝酿提出的要求,又为亚里士多德回答柏拉图对诗的攻击提供了一个立足点。《诗学》中正是以此为立足点,以的本质和功用为中心,论述了的根本有理。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后来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取名叫作《工具论》。他们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认为逻辑学既不是理论知识,又不是实际知识,只是知识的工具。 《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包括以下内容:  1、逻辑学:《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辩谬篇》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3、自然哲学:《物理学》、《气象学》、《论天》、《论生灭》  4、论动物:《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尼各马克伦理学》、《158城邦制》  5、论人:《论灵魂》、《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老年及死亡》、《论呼吸》、《论气息》  6、伦理学和政治学:《尼各马克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政治学》  7、《修辞学》、《诗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柏拉图柏拉图(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一个大贵族家庭。据说他的名字源于他的宽额头,他的真实姓名却渐渐被人淡忘了。柏拉图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青年时期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接触到当时的各种思潮。 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老师的死给柏拉图以沉重的打击,他同自己的老师一样,反对民主政治,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和他身份相符的事,农民只管种田,手工业者只管做工,商人只管做生意,平民不能参与国家大事。苏格拉底的死更加深了他对平民政体的成见。他说,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请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竞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 老师死后,柏拉图不想在雅典呆下去了。28岁至40岁,他都在海外漫游,先后到过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他边考察、边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公元前388年,他到了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想说服统治者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管理的理想国,但目的没有达到。返回途中他不幸被卖为奴隶,他的朋友花了许多钱才把他赎回来。 柏拉图到雅典后,开办了一所学园。一边教学,一边著作,他的学园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不懂几何学者免进”。从中可知,没有几何学的知识是不能登上柏拉图的哲学殿堂的。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柏拉图要求学生不能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而要生活在头脑所形成的观念世界里。他形象地说:“划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可是,三角形的观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留存下来。”柏拉图深知学以致用的道理,在他的学园里按照他的政治哲学培养了各方面的从政人士。他的学园又被形象地称为“政治训练班”。 在以后的日子里,柏拉图又两次前往西西里。一次是应邀去叙拉古担任新登基的狄奥尼修二世的教师。柏拉图到叙拉古之后,叙拉古宫廷的地板上都铺满了沙砾,人们热中于在那上面研究几何学。但不久柏拉图就扫兴而归了。后来狄奥尼修二世再次邀请他去叙拉古,结果仍是败兴而归。 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常被后人引用的有:《辩诉篇》、《曼诺篇》、《理想国》、《智者篇》、《法律篇》等。《理想国》是其中的代表作。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我们可以以美为例来理解柏拉图所说的感觉世界、理念世界和人的思想认识三者的关系。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显然,他的理念论是客观唯心的,根本的错误在于抹煞了客观世界而把假想当成了真实。 柏拉图认为人的知识(理念的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并不需要从实践中获得。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它可以不断投生。人在降生以前,他的灵魂在理念世界是自由而有知的。一旦转世为人,灵魂进入了肉体,便同时失去了自由,把本来知道的东西也遗忘了。要想重新获得知识就得回忆。因此,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真知即是回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就是柏拉图认识的公式。他还认为,这种回忆的本领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只有少数有天赋的人即哲学家才具备。因此,他肯定地说:除非由哲学家当统治者,或者让统治者具有哲学家的智慧和精神,否则国家是难以治理好的。这种所谓“哲学王”的思想即是他理想国的支柱。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应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 其实,柏拉图心中至善的城邦,不过是空想的乌托邦。他认为:理想的国家纵然还不能真实存在,但它却是唯一真实的国家,现存各类国家都应向它看齐,即使不能完全相同,也应争取相似。这就是柏拉图对他的理想国家所持的态度。柏拉图在文艺、美学等方面,也有成套的理论主张。他的“对话”妙趣横生、想象丰富,依此他完全有资格被列入古代文学大师之列。然而,他却起劲地贬低和非难文学家及诗人,他认为,一切文艺家的作品,归根结底是模仿别人的仿制品。 柏拉图死后,他所创业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世纪之久。但学园派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仍是伯拉图这位开山鼻祖。苏格拉底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三十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判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判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拼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渊博的学者。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 ,所以他的家庭应该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67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是柏拉图学院的积极参加者。    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有记载说,柏拉图曾讽刺他是一个书呆子。    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又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亚历山大十三岁,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雅典、底比斯等国组成的反马其顿的联军,从此称霸希腊。次年,腓力召开全希腊会议,会议约定希腊各邦停止战争,建立永久同盟,由马其顿担任盟主。在会议上,腓力宣布,他将统帅希腊各邦联军,远征波斯。至此,马其顿实际上掌握了全希腊的军政大权,希腊各邦已经名存实亡,成为马其顿的附庸。    腓力于公元前336年被刺身亡。他的儿子、年仅二十岁的亚历山大即位为王。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军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出征波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打跨了号称百万的波斯大军,接着摧毁了古老的波斯帝国。一个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其领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南 到埃及,北抵中亚——建立起来了。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故。这个凭着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大帝国,经过混战,分裂成几个独立的王国。    就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即从亚历山大出发远征的前一年到亚历山大去世的那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虽然马其顿在军事和政治上控制了雅典,但那里的反马其顿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可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遥派”。    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为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亚历山大还为他的老师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浩瀚的著作,实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譬如,他曾对一百五十八种政治制度作了概述和分析,这项工作所需要涉及的大量搜集整理工作,如果没有一批助手的协助,是不可能做完的。    当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传到雅典时,那里立刻掀起了反马其顿的狂潮,雅典人攻击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为不敬神罪,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但亚里士多德最终逃出了雅典,第二年,他就去世了,终年六十三岁。    最博学的人    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    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三种: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析学或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力图把思维形式和存在联系起来,并按照客观实际来阐明逻辑的范畴。  在天文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    在物理学方面,他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他还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    在生物学方面,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途中经常给他捎回各种动植物标本。    在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亚里士多德还曾提出许多数学和物理学的概念,如极限、无穷数、力的合成等。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后来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取名叫作《工具论》。他们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认为逻辑学既不是理论知识,又不是实际知识,只是知识的工具。《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另一著作《物理学》讨论了自然哲学,存在的原理,物质与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要使一个物体运动不已,需要有一个不断起作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一书中开始讨论物质和可毁灭的东西,并进而讨论了发生和毁灭。在这个发生和毁灭的过程中,相互对立的原则冷和热、湿和燥两两相互作用,而产生了火气土水四种元素。除这些地上的元素外,他又添上了以太。以太作圆运动,并且组成了完美而不朽的天体。  《气象学》讨论了天和地之间的区域,即行星、彗星和流星的地带;其中还有一些关于视觉、色彩视觉和虹的原始学说。第四册里叙述了一些原始的化学观念。在现在看来,亚里士多德的气象学远不如他的生物学著作那样令人满意,然而这部著作在中世纪后期却有很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其他重要著作有:《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分析前篇和后篇》等。这些著作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而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开始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亚里士多德运用观察试验的方法和辩证思维的方法,大大推动了当时科学的进展。但是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和神学利用他的著作中一些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东西,比如神推动世界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等观点,把它们奉做不能改变的经典和不能超越的权威,肆意歪曲他的著作,这又束缚住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世纪科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集上古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所以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里士多德认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