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叔圣乐事工怎么才能学会打拍子感谢主

宋大叔教音乐~1唱诗班的练习,&2唱&诗&班&的&建&立
宋大叔教音乐~1唱诗班的练习, 2唱 诗 班 的 建
07:43:59|&&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唱诗班的练习&&&&&&
宋大叔执笔
诗班既己组成,就随即开始练习。
在通常的情形下诗班每礼拜练习一次,宜订在每礼拜的五或礼拜六,练习时间以二小时为宜。
订在礼拜五或礼拜六练习,是因为诗班首先的事奉是主日礼拜的献诗。练习的时间能靠近献诗的时间是比较好的。
有的诗班将练习时间,放在礼拜天的崇拜之后,练就后,在下个主日崇拜前一小时或四十分钟前再行复习,然后献诗,也未尝不可。
诗班若要有好的成效,必须严格要求班员的出席率;不缺席、不轻易请假、不迟到、不早退。
我们虽是这样要求班员,但却别沦为律法式的规定。我们宁愿勉励侍奉主要忠心,在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才能忠心,凡事忠心,讨主的喜悦。大家同心合意,如同一人,都能按时出席,诗班才能有好的赞美,将最好的诗歌献给神。
说到对主的忠心,在诗班侍奉上的忠心;宋大叔真想向您见证,自十四岁信主,到现在七十岁,在诗班的事奉上蒙受了大恩典。主若许可,我会将一生走来的诗班的侍奉,述说给您。
说到对诗班的要求,要求出席、要求认真练唱;我以一生走过的经历,向诗班的领袖、指挥、声部带领人、司琴晋言:您要以身作则,忠心自守,爱护肢体,成为榜样。若是如此,我们就是用爱建立了权柄,众人甘愿遵守,甘心为诗班的侍奉摆上。
以大家决议通过的方式,制定人人遵守的规定;例如:不能出席要事先请假:未参加练习当周不得献诗:连续三次缺席未报备者,则停权一个月……等等。
声部坐席的位置应予规定:女高音在左前;女低音在右前;男高音在左后,在女高音之后;男低音在右后,在女低音之后。
&&&&&&&&&&&
&&&&&&男高音&&&
&&&&&&&&&&&&&
女高音&&& 女低音
&&&&&&&&&&&&&&&&&&
在指挥的学理上,无论是混声合唱或是管弦乐团,都是将主唱(奏)旋律的女高音或小提琴放在左前的位置,因为指挥的左手是指示表情,表现精神的,对主旋律是重要的指示。而为和声基础的男低音,与管弦乐团的低音大提琴,均在右后方,是随着指挥击拍的右手,构成节奏与和声的根基。
不过,在声部的排列上,有的指挥也喜欢将外声部排在一起,也就是将男低音与男高音的位置互换,使女高音与男低音均在指挥的左手边。而内声部的女低音与男高音均分别在指挥的右前与右后。
&&&&&&&&&&&&&&&
男低音&&& 男高音
&&&&&&&&&&&&&
女高音&&& 女低音
&&&&&&&&&&&&&&&&&&
依宋大叔的意见及演唱、授课时的习惯,还是采取前者的:左前为女高、右前为女低、左后为男高、右后为男低的一般排列法。
指挥所站的位置,通常与诗班成等边的三角形;诗班的排面越宽,指挥与诗班的距离就得越远,以求两端的班员能容易的看到指挥;为掌握整个诗班的合一,就必须让每一位班员都能轻易的看得到指挥。
在此提醒指挥,勿使排面太宽,排面太宽就不易掌控,而且声音也不易集中;例如:四十多位班员的诗班,请不要使二十多位女声站(坐)成一排,而二十多位的男声在后方也站(坐)成另一排。在此建议您使每个声部都站(坐)成两排,这样重叠以后,排面就缩小了一半,人集中了,声音也集中了,您也与诗班的距离缩近了,掌控也就更容易了。
指挥除了要与诗班有合适的关系位置外,也要顾及后排的男声是否能看得见指挥,因此,有时要考虑使用指挥台,指挥站高了,后排的男声就能看得見指挥了。
伴奏的位置,也就是琴(无论是钢琴、风琴或电子琴)的位置与朝向,无论在左或在右,均要适当的通过看谱的视线,清晰的看得到指挥。
诗班在练习时就坐定位上,也希望练习时的坐席,也就是献诗时的关系位置。
在经验上,您可以安排一位会看谱,音感好、唱得稳的,坐在两位较不稳的、新加入而不会看谱的中间。您也可以请声部带领人坐在几位新手的后排,随时帮助、指引。
&&& 练习开始!
准时开始,(当然也要准时结束。)
在练习之前,请一位弟兄或姐妹带领作开始的祷告;因为我们毕竟是为天父而唱,为主而练,祈求衪的同在,祈求来自圣灵的激励与感动。
您,诗班带领人,宣布开始,带领祷告;您也可以请别人带领,指挥、司琴、诗班里的长者、热心爱慕主道的班员….....,都可以,请他们带领作开始的祷告。
您也可以有几句激励的话,挑旺大家,请大家同声开口祷告。同声祷告后,可有一位作结尾的祷告。
有的诗班会有十分钟左右的灵修时间,这样的诗班设有灵修的同工,负责关心诗班弟兄姐妹的信仰、生活、灵命、家庭…..。因为诗班是共同的侍奉,必须要藉着彼此相爱相关的心,才能聚在一起。灵修的同工不完全是第一线的执行者,而是关怀的推动者。
每次练习约十分钟的灵修时间,就是在于培植灵命,挑旺爱心,好使侍奉更有果效,更为落实。
若是诗班的班员也参加了别的聚会,如查经会、祷告会、团契聚会,诗班的就不必要设有灵修时间,但彼此相关相顾却是不可少的。
接下来是发声练习,也就是在开始的祷告、(灵修)之后,正式进入练习的时间。
您们的诗班可有专责的发声(声乐)老师吗?有的教会真的有教音乐(声乐)的老师,他们也是爱主的肢体,他不但参加唱诗班的侍奉,也教导诗班的发声练习,有这样的老师,真是大家的福气。
或者,您们诗班的声部带领人可有比较会唱的?能够担任发声练习的带领人也行。若是都没有这样的人才,那么,指挥!你就是义不容辞的发声带领人了。
请不要认定自己没学过声乐就一定不会唱;宋大叔想当年也是先唱了、先指挥了,尔后才学了声乐、指挥。神是赐恩赐的主,您越事奉您就越有恩赐,您越唱您就越会唱。
在宋大叔教音乐的第二单元中,就是教发声与指挥,请您跟着学。发声的重点是气,要紧的就是气,其次是口形、共呜,在那个单元中均有教导,您可以跟着揣摩、思索、听听宋大叔唱的、讲解的,也听听一些传播媒体上歌唱家所唱的,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发声能力。
发声的基本母音有五个:a(阿)& e(哎)&
i(衣)& o(凸)& u(乌)
其中a(阿)这个母音是最容易发的;小婴儿在无意识中,最先会发的音就是a(阿),a…..若是嘴唇突的一开就发出pa(爸)、ma(妈)的音来了,啊!我儿子会叫我啦,(别乐,他根本不晓得是在叫你,是你(妳)自作多情的。)
好!既然a最容易发,那我们就从a这个母音开始,我们也仿效着加个m的子音在前面,唱成ma(妈)的音。
发声练习的目的是为了:(1)开声;(2)改善声音的质、量。
所谓“开声”乃是在练唱之先“热热”嗓子;像上场赛跑的人,先得作作体操将膈臂、腿儿,先活动开一样。因此一开始的发声练习,要求大家用轻声唱,别唱太重也别唱太高,先活活嗓子。
请用琴从C(中央C)开始弹:
do(1)& mi(3)&
sol(5)& mi(3)&
do(1)& (也就是:C&
E& G& E& C)
请琴再弹一遍时,大家跟着琴,用ma的长音唱出来:
mi& sol& mi&
&&&&&&&&&&&&&&&&
ma-------------------------
&&&&&&&&&&&&&&&
唱时要求大家站立、身体放松,把口张开,张大、张圆,口形张圆声音也圆,圆的好。口是扁的,声音也扁,不好。
半音、半音的升(唱)上去(像音感测验时那样的。),唱、到第六次就是:
那个C就是高音do了。由于是开声,所以别唱太高,回头,半音、半音的唱下来,唱到开始的中央do(C),结束。
再开始,再开始发声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品质与音量,也就是促使诗班的成员唱得更好听;唱得更响亮、更大声。(响亮、大声不是要更用力唱,乃是体会共鸣的秘诀。)
再发声时,可在ma的后面加上一个mi(咪) ,唱: &&
mi& sol& mi&
do& mi& sol&
ma---------------------- mi-------------------------
发声时ma的口形要张开、要张圆;发mi时也要,唱mi时要张口比较难,因为i(衣)这个母音本来发音的口形是扁的,但扁口唱i,唱不出圆润的声音,所以在声乐的教学与声乐的演唱上,均要求唱Open
i(唱开口的i) ,这种开口唱的i是把口张直,上下牙齿要打开,口张得像是个站起来的鸡蛋,这种Open
i经过练习後,可得到较好的共呜。
就发声的学理上来说,”a”这个母音发音的位置在前,张口就能发出来;但“i”这个母音的发声点的位置比较高,能引导我们体会鼻腔的共鸣。这就是选择用ma与mi来作发声练习的原因。
在宋大叔教音乐光盘的第二单元,对发声有较深入的指导,欢迎您参考并跟着练习。
好,现在开始练习,琴先弹:
mi& sol& mi&
do& mi& sol&
请大家听好音准,再弹一次时,就请全体班员跟着琴唱:
mi& sol& mi&
do& mi& sol&
ma--------------- -------mi------------------------
半音、半音的唱上去,当唱了8次后,己经唱到高音re(D)了,这个re(D)对于两个低音声部来说,己经是很高了。此时,您可以暂停下来,要求低音部停下来,而请高音声部继续向上唱。向上唱可唱到高音fa(F),甚至再升高半音到#fa(#F),此时就不要再向上唱了。(宋大叔认为那个高音sol(high
G)不是一般人能唱的,勉强使劲儿的”喊”上去,对于声音完全没有益处,因此,起初的发声练习,先别唱这个高音。)
不向上唱并不是停下来,而是回头向下唱,半音、半音的唱下来,当唱到高音re(D)时,请两个低音声部加入进来,继续向下唱,唱到中央do(中央C)时,请两个高音声部停下来,让两个低音声部继续向下唱,唱到低音sol(5,
G)此时若有人还能向下唱,那就继续向下唱,(唱不下去的可以自行停下。)继续唱可以唱到低音fa(F),甚至到低音mi(E)
、bmi(bE)皆可。
宋大叔在此要向您阐明一件事:我们虽然在诗班中分成低音、高音声部,但实际上没有经过声乐训练的一般人,音域都差不了多少,高音部的人也不见得能比低音部的高多少,能高个二、三个半音而己;同样的,不要以为低音部的就比高音部的人唱得低,有时低音部唱得下去的低音,有些唱高音部的人,也照样能唱得下去呢!
这样说来,唱高音部与唱低音部又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当然不同,唱高音部与唱低音部之不同,是在于其共鸣位置的不同,高音是鼻腔、头腔的共呜;而低音的共鸣乃是胸腔的共鸣。低音胸腔的共鸣,所发出的声音是浑厚、坚实的,而高音的鼻腔、头腔共呜所发出的声音乃是嘹亮、高吭的音质。因此,同样的一个音,由男低音唱出来或由男高音唱出来,他们所唱出来的音质是不一样的。正如一个低音的大喇叭,与吹奏高音的小喇叭,两者所吹奏同一个音,其音质也是不同的。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得承认,一个初成立的诗班,或是虽是唱了多年而没有专人发声训练的诗班,所唱出来的音质,是很难表达这高音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就更难了。)与低音胸腔共鸣的不同。
但宋大叔必须”点”出来:高音有高音的共鸣,有高音的音质;而低音有低音的共鸣与低音的音质。在发声上这是必需要知道,必需要逐步达到的。
&&&&在宋大叔教音乐的第二单元中,对于高、低音的共鸣有明确的示范与引导,请您(特别是指挥、发声的带领人)仔细的体会并跟着练习。
接下来,再加上一种发声练习------先唱mi,再唱ma而成为:
do& mi& sol&
mi& do& mi&
sol& mi& do
mi---------------------ma-------------------------
照样是琴先弹一遍,大家听好音准,然后跟着琴唱出来。
张开口噢!mi要张口,ma也要张口,张直,张到像站立的鸡蛋那样,也可以摇着头唱,(左右)轻轻的摇,慢慢的摇,使喉咙放松。
照样是唱到高音re(D),命低音部停下,高音部继续向上唱,唱到高音fa(F)或到#fa(#F)时,回头,向下唱,当唱到高音re(D),请低音部加进来,再向下唱,唱到中央do(C)请高音部停下来,低音部继续向下唱,唱到低音fa(F),此时若有人还能向下唱,就继续向下,任由唱不下去的自行停下,再向下唱,唱到低音的bmi(bE)或re(D)停下来。发声练习至此结朿。
但若您觉得发声的练习需要多一些,您尽可要求大家重复一次。
其实,发声的方法还有很多,将会在以后另立专题介绍。
在灵修、开声、发声之后,接下來是乐理、视唱、练耳的功课。
但是,初成立的诗班在练习之前,必须要加上一个功课,加上一个绝对不可缺少的功课------乐理、视唱与练耳。
所谓乐理,乃是:教人认识音乐;基础的乐理,初步的乐理则是教人学会看谱;先是会看简谱,再是会看五线谱。要会看谱上的音的高低与长短。不会看谱的人,是音乐上的瞎子。诗班的每个成员必须要学乐理,学会看谱。
&&&&学了乐理以后,要拿一个歌谱来,练习着看了谱就能把它唱出来,这个看了谱就能立即唱出来的功课,就叫做视唱,训练人能视谱而唱。能唱了谱再唱词,使一首诗歌几遍就能唱会。视唱的能力非常重要,它几乎代表了诗班的程度。
&&练耳是训练耳朵对于音的高、低及长、短的判定。这个音多高?它唱什么音?这个音多长?它是几拍?这全要靠耳朵的”听”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能把音唱得准,这是要靠耳朵;唱得准的我们称他”音感”好;一个音有多长?一听就知道它是几拍的;我们称他是”节奏感”好。一个人有没有音乐天份就决定在他的”音感”与”节奏感”是否敏锐。因此,耳朵的能力极为重要,练耳也就是诗班不可缺少的训练。
既然乐理、视唱、练耳极为重要,那么谁来教导这样的功课呢?要如何教导这样的功课呢?
您的教会可有这样的老师吗?没有?有!指挥!你本人就是个好老师。
我怎么会教?我怎么教呢?
不难,别怕,你要有信心!你若有信心,主就帮助你。
我们先来个音准练习:
请您从宋大叔教音乐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开始,自己先看,自己先学,自己先跟着宋大叔练习,然后到诗班去,按着您练习的去教他们。
您也像宋大叔那样的在黑板上,写一个大音阶出来:
5& 6& 7& i
然后,叫他们跟着你所指的音,准确的唱出来。(你指的时候,要先顺着次序由下到上,或是由上到下,将整个音阶唱上几遍,唱过几遍后,你再指,就可或上或下的变化,要班员们跟着你,也或高或低的,把你所指的音准确的唱出来。在唱过一阵子后,你就可以跳着指,隔着一个或二个音的指,此时要唱准,就比较难了,你必须仔细的听他们唱,若是不准,你可请司琴弹音帮着他们。你要改正他们,要唱个准确的给他们听,并要求他们跟着你唱准。)
把音唱准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能力。因此以上的练习,我们可以持续十次或两个月。每次逐渐加上高音及低音;而且而且从相隔一、二个音的跳进,增加到相隔四、五个音的跳进;这也就是在音程上称为3度、4度到5度、6度的跳进练习。
在音准的练习之后,就是教导拍子了;音准是为了表达旋律(曲调)
,拍子是为了表达节奏,拍子是告诉我音的长短,用俱有了高低、长短的(乐)音,连缀起来就是乐曲了。因此,歌唱必须要管拍子,要知道音的长短。
要想懂得拍子,必须先要认识音符。因此,你要仿效着宋大叔教他们认识音符;什么样的是4分音符,什么样的是2分音符、全音符,什么样的是8分音符、16分音符,您不但要教大家认识音符,而且也要大家知道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4分音符等于两个8分音符;一个2分音符等于两个4分音符等等--------。
在认识了音符,和知道了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关系后,接下来就是教拍子记号了。因为决定以什么音符当拍子的单位(一拍)的,就是拍子记号。
拍子记号又简称为拍号,对于简谱来说,是写在乐曲(歌曲)的开头左上角,它看起来像个数学上的分数。
请您如宋大叔所教,先解释拍子记号的意义,先告诉他们拍号下方的数字是指定以几分音符当作一拍,通常拍号下方是“4”
,这就表示这是以4分音符当作一拍,既然以4分音符当作一拍,那么2分音符呢?8分音符呢?再推算到全分音符呢?16分音符呢?各是多少拍?
教会了拍号下方数字的意义后,接着再教拍号上方数字的意思-------那是告诉我们每小节中的拍数,也就是每一小节内当有几拍。在赞美诗中找出例子来,带领大家认识小节线,并且计算每一小节的拍数。&&&
一拍?!一拍是怎么算的呢?是如拍球那样的:手打一下一上是一拍。请您伸出手来,边作边说,然后要求每个人都伸出手来,跟着您打,可以打在椅背上,可以打在自己的腿上,或是打在自己的另一只手上,甚至可以打在前排人的肩上,都可以。但是,打下来一定要有一个”定点”
,不可悬空的上下。
您要带着大家打1拍、打2拍、打3拍、打4拍;而且要边打边数,打4拍时,要大家跟着你数:”1、2、3、4”
。打3拍时,要大家跟着你数:”1、2、3”。--------,在练习时,您可以打个3拍半,问问大家:”这是4拍吗?”藉以提醒他们,拍子是:一下一上是一拍。而且告诉他们,不可把3拍半当4拍。(顺便说:”这个年头贪污的人实在太多了。”)
打拍子的练习到这里还没完,你要继续要求您的诗班员,随着手所打的拍子,也要加上脚来打,或是左脚或是右脚都可以,打时是脚跟着地,是用脚前掌打,随着手打一拍、二拍、三拍、四拍。练习了以后,手停止,而单单改为用脚打拍子。
在诗班的练习中,不管唱什么歌,不管有没有指挥,都要养成一个习惯,凡是开口唱歌,就要打拍子;在诗班的练习中,每个诗班员都要打拍子,都要用脚打拍子。
&说到这儿,您可能会觉得:打拍子这么个小事儿,何用如此罗嗦的交代,似乎太累赘了。
但宋大叔必须指出:节奏是旋律的骨架,旋律是靠著节奏的支撑架构起来的。但目前在国内,一般人却完全没有节奏的观念,记载音高的1、2、3还知道一些,说到拍子----音的长短就几乎完全被忽略了。
宋大叔来到国内,特别是在内地的乡间,说到打拍子,有人是不管长短,唱一个音打一下;有人是双手互相击掌,任意快慢;有人是悬空的比画,长短全没个准儿。说到用脚打拍子,那可就花样更多了,有用力踏地的;有用脚跟跺地的,有用像双脚踩车的……。
我这么说,不带着半点嘲弄。我是个中国人,这是我的国家;这教会是我的教会,教会中是我血脉相通,靠着主耶稣成为生命相连的肢体。因此,我比较少去那些艺术学院、音乐系演讲、讲学。而靠着神给的异象,借着主的带领,从教会着手,从诗班开始,扩及弟兄姐妹,由教会影响社会,提升我们在基层音乐教育上的不足。话说回来,在教会中的赞美,先求唱准音与拍子,将诗歌准确的唱出来。诗班的班员必须先要有这样的训练。
好,话说从头,先要求用手打拍子,用手打拍子为的是叫人领会的更真切;拍子要打在定点上,(无论是椅背上、别人的肩头上、自己的大腿上。)拍子必须抓稳,长短一致,速度相同。然后脚掌(用一只脚)加入,请您为大家数:“1、2、3、4;1、2、3、4;……”要大家跟着您打拍子,力求保持一定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
&在教过乐理,练过音准,练过打拍子之后,接下来就是视唱练习了。附在本文------“唱诗班的练习”之后,有宋大叔编写的视唱练习,第一次就请您选用视唱练习(一),请您点击出来印给大家,每人一份。
面对这个教材,您不要再像以往,你教一句要大家跟着你唱一句。你乃是请司琴起个音,如:第一首请司琴弹一个“3”(mi),然后你数:“1、2、3、唱”,你数的时候,就要大家跟着你所数的速度(用脚)打拍子,你不要数得太快,免得有人反应不及,宁愿慢一些使大家来得及。唱一遍以后,你要听听看,音准不准,拍子对不对。此时,你可以请琴弹一遍,或是你自己唱一遍。(当然你要打着拍子唱,而且要准确的唱对;或是司琴准确的弹对。)然后带着大家练习,一首一首的练习,每首都练习到准确的唱对。
这五首练习中,前面的四首只有三种拍子,那就是当1拍的4分音符,当2拍的2分音符,与当半拍的8分音符;两个半拍合成为一拍,所以半拍有前半拍与后半拍之分。
在(1)的第二行第2、第3小节中都各有4个8分音符,在它们的下方都画有一个前半拍与一个后半拍合成的一拍,请比照着练习。
在(5)的练习中出现了当作3拍的附点2分音符,也请比照着下方所画的拍子,将它唱对。
在这些练习中,也有音准的训练,以(4)为例:它的第一行与第二行看来相似,但实际上音高却不一样,这乃是训练音准的练习。
乐理加视唱的练习,可占30分钟左右,若是五首视唱练不完,尽可只练3首,另外2首留在下次再练。不必受限于一定的进度。
宋大叔会继续依程度的深浅,来编写视唱练习,您可以借着这些视唱练习,使诗班班员们建立更高的视唱能力。
至于练耳(及听写),我们可以稍后进行。
接下来就是诗歌练习。
在国内我见过好多的诗班,无论是在乡间的,或是在城市中的,诗班的献诗所唱的都是一部的齐唱,(也就是大家都是唱主旋律。)这样的献诗,实在与会众唱诗没有什么两样,而且诗班的带领人教诗班唱歌,也是自已唱一句,诗班跟着学一句,这也与教会会众唱诗没有什么两样。
这样的光景分析起来不外乎两个原因:(1)弟兄姐妹不会看谱,而教的人对音乐也只是一知半解,因此,就因循着我唱一句,大家就跟随着学一句,再也没有别的办法。(2)没有合唱的诗歌材料,一般的教会除了手边的只有一个主旋律的赞美诗外,再也接触不到别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而有的城市的教会,有青年的知识份子,会通过计算机上网找些国外的合唱谱,这些合唱谱有的所写的声部低劣,有的程度并不相宜,再加上没有相当的指挥,或发声的水准不高,唱起来如菜市场般的“热闹”。
宋大叔到过好多乡村,大小城市,见到这样的景况,立定了一个心愿:“主啊!帮助我!为中国教会的诗班编写一系列合唱材料。”
随在“唱诗班的建立”及本文“唱诗班的练习”之后,在发声练习、视唱练习及练耳听写练习之后有一系列的合唱用谱。
这一系列的合唱用谱中,先是简谱记谱的诗歌,后是五线谱记谱的诗歌。这些诗歌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两个声部的合唱,渐进到三个声部及四个声部的合唱。这些诗歌选自传统的赞美诗、迦南诗选、及天韵、赞美之泉、我心旋律,以及某些个人的创作…..等等。至于和声的部份,除了少数几首是取自赞美诗原曲外,其余的均是由宋大叔编曲写成。而且在某些诗歌后方,附有著者的介绍及演唱的建议,以帮助对该首诗歌的处理与表达。
宋大叔在此向您建议,您所带领的诗班是初建立的诗班,或是虽是有年的诗班,但却是从来没有分过声部唱过合唱的,都请按照次序使用后方所列的诗歌。
这一系列诗歌的第一首是:“祷告良辰”,现在就请您们跟随宋大叔从这首诗歌开始,开始诗班分声部的诗歌练习。
当然,您在诗班练习以前,必须准备妥当了一些事:首先是把这首诗歌从电脑上摘录下来,然后复印出来,每人一份;再者,您要至少在一个礼拜之前,将这首歌交给司琴,请司琴练习好;司琴惟有将诗歌练好,到时才能帮着你带领大家练习。还有一个要紧的事,乃是你自己必须要先把这首练习好,而且要练到几乎能背下来的那么熟练。若是你有声部的带领人,那就也请他们至少把自己要带的那一部先练熟。
&&好,面对您的诗班,每一位都有了歌谱,你要带着他们练习。首先你要告诉他们这首歌是一首两部合唱的歌;这种两部合唱的歌,有一种分部的方法是:可以让女声唱第一部,而男声唱第二部。但宋大叔却建议你用另外一种分部的方法,乃是请女高音与男高音唱高音部,女低音与男低音唱低音部。
您站上指挥的位置,就宣布:「我们今晚(天)要练习“祷告良辰”这首诗歌,请在我左手边的(女、男)高音唱高音部;而请在我右手边的女低音与男低音,唱低音部。」
宋大叔要在此提醒:您的练习方法,必须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不要再像以前你唱一句大家跟一句。我们不是学过乐理了吗?不是练过视唱练习了吗?现在就是要看着谱,就带着他们打着拍子自己练习着唱。
这首诗歌不难,拍子只有1拍的与2拍的,你可以尝试试看,不用教就直接唱谱,你要大起胆来,请高、低两个声部一起来,试着直接看着谱唱出来!请司琴弹一个音,就是开头的第一个音---“1(do)”。然后数:“1、2、3、1、2、3、预备、唱!”你数的时候,就要要求大家跟着你数的速度(用脚)打拍子。当数到:“预备、唱”时,看看会不会有人就开始唱了,当然你可以先跟声部的带领人沟通好,当你喊:“预备、唱”时,即使诗班员喊了几个音就瞠目停下来,但你的声部带领人仍然会继续的下去。此时,你挥手叫大家停下,并且告诉大家:「别停下来呀!我们再试一次!」当然你可以要求第三次或第四次的试唱。
要求这样的练习是有目的的,乃是希望您的诗班,将来有一天,能拿一首曲子来,就能立即把谱准确的唱出来,若是您的诗班能俱备这样的看谱能力,那您的诗班就是相当好,相当有程度的诗班了。
宋大叔在此向您建议:以后每一次面对新歌,你都可以这样的尝试-----拿歌谱来就试着把它唱出来。
这样的尝试,是个盼望,是个挑战,也是个鼓励,希望有朝一日您的诗班能够分部,立即把谱唱会。
我也知道,一开始成立的诗班,对于合唱全无概念,怎么可能拿谱来就唱呢?即使成立有年的诗班,而却从来没有唱过分部合唱的,也是没有这种拿谱来就唱的能力。因此,诗歌的练习还是要从分部练习开始。
所谓分部练习,乃是先一个声部、一个声部的单独练习,声部都各别练习好了以后,然后再合在一起练习合唱。像「祷告良辰」这首诗歌,是两部的合唱,我们可以分开来练习,若是指挥----您自己带领一部,而请司琴带着练另外一部;或是你的诗班有声部带领人,你当然也可以请诗班的带领人带著作分部练习。
分部练习若是有不同的同工带领,则可带开在不同的地方同时练习;若是您的诗班没有声部的带领人,或是司琴也不能帮助你带另外一部时,那就只有由你一个人来带着练习了。你先带着练一部,先练高音部或先练低音部都行;你带领着练一部的时候,而请另外一部自行看谱,自行先预习。特别是当在你带领高音部时,由于高音部是主旋律,(是俗称的“主调”),因此你可以要求唱低音的,要听听高音所唱的,好对主旋律有了印象,在合唱时两个声部容易唱得协和。
在分部练习中,请容宋大叔再罗嗦的提醒一次,你不可再用以前那种你唱一句,他们跟一句的那种方法;你最多是将歌谱先范唱一遍,然后就要求他们打着拍子随着你,将歌谱唱会。依我估计在大家都会看谱的情形下,最多三、四遍就能把谱准确的唱出来。
在分部练习中,除了要把谱唱对外,也要将歌词加上去,将歌词也准确的唱出来。在分部练习了以后,接下来就是集在一起的合唱练习了。
当你站在指挥的位置上,面对着你的全体班员时,你必须是个有信心的人,不胆怯,不羞涩,不要以为自己从来没有指挥过,就不能胜任,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指挥。
你站上指挥的位置,先要要求两件事:其一,是要求全体的诗班员,每一位都要看指挥、跟随指挥;要求每个班员学习着将谱拿起来,将谱拿高使头抬起来,抬到能一边看谱,一边以眼睛的余光注视指挥。而你的眼神必须环顾全场,注视着每一班员。这样说来,你要指挥的歌必须练熟,熟到(几乎)能背下来最好。你不可以自己埋头在谱上,你若不(能)搭理他(们),他(们)才不搭理你呢!各唱各的,岂不是一片散沙,那不叫合唱,叫乱唱。
其二,仔细的听司琴的前奏,并指示准确而整齐的吸气、歌唱。说到这里,宋大叔必须提醒,您花了多少的功夫,将自己培养成一个称职的指挥?像这首三拍子的歌,首先你要将指挥三拍子的打法练得纯熟、纯熟的;再者,在「宋大叔教音乐」第二单元的指挥部份中,所授的“拍子的力点”,你是否能清楚的表达出来?因为力点的表达正是指示吸气,吸合宜的气、吸能表达表情的气、吸速度一致的气。您必须跟随宋大叔所授的练习,练习到纯熟、纯熟,以备指挥您的诗班整齐的开始。
以「祷告良辰」这首诗歌为例,它有8个小节的前奏,这8个小节乃是这首诗歌的最后8个小节,再加上它前方的一拍。指挥要与司琴先协调好这首歌的速度,在练习的现场,你要指示司琴开始弹奏,当司琴开始弹前奏时,你就要跟着琴默数:“1、2、3、1、2、3……”(下方的前奏,笔者只写出最后的4小节。)当数到前奏的最后一小节的第2拍时,这一拍就是开始唱的前一拍,我们称这一拍是:“预备拍”,这一拍要指示速度、表情与呼吸;这个预备拍的力点必须要清楚,力点清楚了,吸气才能一致,吸气一致了,唱出来才能整齐;吸气一致了唱出来才能表达感情;好的预备拍才能指示速度。
&前奏&&&&&&&&&&&&&&&&&&&&&&&&&&&&&&&&&&&&&&&
─& 3︱3& 2& 1︱3
─& 2︱1 ─& 1︱3 ─ 4︳5 ─
&&&&&&&&&&&&&&&&&&&&&&&&&&&&&&&&&
您要带领着您的诗班多练习几次,您不但是要要求自己,拍子数得很稳、预备拍的力点表达得清楚、与司琴配合的良好等等。您更得要求你的诗班,在预备拍的吸气,整齐的吸气,吸您指示的气,一同开口整齐的唱出来,整齐到如快刀切下般的整齐。但一个初成立的诗班,在完全没有这样概念的情形下,您必须借着一再、一再的教导练习,才能获得要求中的结果。在练习中,也不一定每次都要司琴弹前奏,您大可请司琴休息,就从预备拍开始清唱练习,而在练习好了以后,再加上前奏。总之,这开始的笫一步极其重要,要踏踏实实的把它练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此,宋大叔恭喜您,您的诗班己经开始二部的合唱了。万事开头难嘛!既然开始了,唱下去就容易了。
宋大叔要提醒您,这样开始的二部合唱,你先别急着唱歌词,虽然合唱两部能直接唱歌词固然很好,但练唱谱却比较不容易走音;因此,别急着唱歌词,先唱谱吧!
在合唱练习中,宋大叔必须指出身为指挥的你,耳朵的功能几乎大于指挥的技巧。指挥的技巧是表达你对音乐的诠释,而耳朵却是“考核”你的诗班唱出来的效果。因此,你必须建立您的耳朵的能力。
在诗班的练习中,您第一个要注意的是,他们所唱的音准吗?您必须要听得出来,走音了没有?一听错了,马上打住;一听,咦?第二部(低音部)怎么不见了?跟着高音部跑了!马上打住。别急、别骂,幽默两句:「不分你我了嘛!」「从“善”如流了吧?」大家哈哈一笑:「我们真是“同心合意”!赞美主!」宋大叔指挥诗班,没被人赶跑,就是因为常说笑话。
其实走音、或跟着别的声部跑了,对于一个初学乍练的诗班,一群从来没有合唱经验的人,是很有可能的;既使在分部单独练习时唱得很好、很稳,也难免出这样的状况。
怎么办呢?不难!叫低音部临时站起来围着琴,请司琴单单弹低音部的音,带着与高音部合唱,合唱时使其与高音部隔些距离;或是请低音部围着声部的带领人,由声部的带领人带着与距离较远的高音部合唱。当低音部唱稳了以后,再带回到本来的座位上,并请音感比较好的、唱得比较稳的,坐在邻近高音部的位置上,以区隔高音部的“干扰”。
走笔至此,宋大叔要翻个老帐:那就是在建立诗班一文中提到的,咱们选择班员时,有一项是音感测验,这音感测验,就是为了杜绝或减少合唱时走音的可能。在此,再次提醒音感测验与音感训练的重要。
在合唱的练习中,耳朵还有一项任务,乃是随时注意着声部音量的均衡。不可一部过于大声,而另外一部却又太小声,这么一来,和声的美感就丧失了。
声部的均衡固然与声部的人数有关,(例如:祷告良辰这首歌,我们不是依女声、男声来分高音部、低音部,其中的原因之一,乃是避免你的诗班女、男人数相差悬殊,以致造成声部音量的不均衡。)但也与唱法有关,初成立的诗班,不懂得合唱整体的协和,而只求大声唱自己的声部,是自我的表现,也可能是打心底怕被别部拉走,以致变成扯着嗓子的声部“比赛”。
身为指挥的你,必须洞察这样的情形,使音量轻下来,使声部均衡,并且告诉诗班,合唱是声与耳的并用,唱自己的声部而听其它的声部,学着用耳朵(听觉)与其它的声部相随相伴,享受和声之美。
在两个声部的谱都练到稳定、协和(协和指的就是和谐,两个声部水乳相融,合在一起优美好听。)之后,加上歌词;歌词原是在分部练习时就练好了的,现在合起来,当然音要准确,还有,就是要歌词唱清楚,把字咬清楚。
歌词清楚是很重要的事,因为诗歌的灵意是藉歌词表达的。
(在练唱歌词之前,请大家先念一遍,并且解释一下歌词中的含意。)
要把歌词唱清楚,有一个密诀,乃是要求嘴唇的动作,嘴唇的动作形成不同的形状,我们称它为“口形”,不同的口形就发出不同的字音来,因此口形的动作必须做到真切彻底,也就是说嘴唇不要懒惰,要切切实实地,一丝不苟的表现出要发的字音来,举个例子说:“祷告”这两个字,我们扁着嘴也能说或唱出来,但若是要说清楚、唱清楚,这个“祷”字就要切实认真的把口张开,把口张直,然后随着舌尖的擦音,口形向内缩,缩成直的椭圆形,这样发出来的“祷”字就清楚了,这些口形的动作一点都别马虎,要做得真切彻底。“告”呢,一般的念法、唱法,也都是嘴吧半闭着马虎的发出来,这样发出来的,就称它是口形不好的懒嘴唇吧,它发出来的“告”不清楚。那这个“告”要怎么发呢?嘴巴张开、张直,舌根突然放下发出擦声,同时嘴唇内缩成直立的椭圆形,这样发出来的“告”就清楚了。
总之,歌词要清楚,就得嘴唇勤快,口形开得切实。指挥呀!又是耳朵!您必须是“听”、“考核”他们的歌词是否唱得清楚,若是你发现不对,字咬得不真切,就立即停下,加以改正。是“祷告良禽”吗?是“祷告良存”吗?说个笑话给他们听听:「四十四只死狮子,吃柿子。」您把它说成:「细席细鸡喜稀季,其戏记。」藉此开示大家,嘴唇勤快,口形切实的重要。
现在,己经音唱对了,声部也合起来了,歌词也加上去,而且唱得很清楚了,这己是难能可贵的了,但接下来还要一件,那就是:加上表情;这首歌是多快?多慢?(速度与表情相关。)那儿大声(强),那儿小声(弱)?是温柔的?是雄壮的?是庄严的?还是活泼的?怠之,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你要如何来表达它?
一般的歌曲、乐曲都有表情记号,如:P (弱)、f (强)、mf
(中强)、cresc.(渐强)……。而且在歌曲、乐曲的开头都有速度术语,(如:Andante
(行板)、Allegro (快板)……。)或表情术语,(如:Cantabile (如歌谣的)、
Con brio (有神采的)………。)
虽然一般的歌曲、乐曲有表情记号、速度术语等,但我们手边的诗歌却完全没有这些,在没有这些表情记号、术语的情形下,我们要如何认识一首歌?如何表达一首呢?
其实不难,歌词会对我们“说话”,歌曲也会给我们显示,像拍号、像旋律、像乐曲的结构(曲式)等等。
现在,就以「祷告良辰」为例,来分析它是首什么样的歌,并如何处理(表达)这首歌。
这是一首祷告的歌,既是祷告的歌,就偏向于憩静、平和,在速度上不会太快,必是中庸速度(不快也不慢),而且它不会有激烈高亢的情绪。
这首曲的原作者用的是6、8拍(咱们国内有称它是8、6拍的,也有称它是8分之6的拍子的。)是宋大叔把它改成为3、4拍(以4分音符当一拍,每小节有3拍。)我这样改的原因乃是由于6、8拍偏向于轻快活泼,而宋大叔却认为这种祷告的歌,应该偏向于平和稳定,至少一个中国人对祷告的认知是如此。因此宋大叔将其改成3、4拍记谱。
现在,请您将这首歌数数看,它一共有32小节(开始的那个祗有一拍的小节不算。),前16小节是以8小节、8小节分成两个(除了结尾稍有不同外)几乎相同的部分;前8小节我们称它是前乐句,后8小节则称它为后乐句。这前后两个乐句合起来叫做一个乐段;这种前后两个几乎相同的乐句所组成的乐段,叫做并行乐句的乐段,这种并行乐句的乐段,是用一种情绪来表达。前乐句是稳定、平和的,后乐句也是稳定、平和的;虽然后乐句可以比前乐句强一些(或弱一些),但两个乐句的精神是一致的。
在宋大叔教音乐第四单元……作曲中曾讲授曲式学,所谓曲式学就是讨论音乐的组织与结构。这些乐句、乐段就是乐曲的基本组织,请身为指挥的您,能认真的学会,好分析音乐,表达音乐。
这样的乐段在指挥上要如何表现呢?还记得宋大叔教音乐的第二单元……指挥,所教的四种打法吗?其中之一是表达庄重稳定的持续打法,与另一种表达优美温和的圆滑打法,这两种打法的交互使用,正是表达这首诗歌的打法。因为「祷告良辰」的这个乐段,其精神正是平稳中带有优美。
这首诗歌后半的16小节,也包括了两个乐句,前8小节(也就是从17小节前方的那个第三拍的音开始,到24小节的前2拍。)是一个新的乐句,这个乐句是与前方的乐段对比;对比是什么呢?对比是两者相对的不同,此曲的前乐段是带有优美感的稳定平和,而这个对比乐句就要生动有力。它的打法就要在持续中加上大跳音,以增加它的力度。
这样说来,「祷告良辰」这首诗歌其前乐段的两个乐句,与对比的乐句该是:
&&& 前乐句:
&祷告良辰………世事操心
&&用圆滑持续的交互打法
引我到父………向父说明&& 用圆滑持续的交互打法
对比乐句:每逢痛告……我灵得遇&&&&
用持续加大跳音打法使之生动有力,&&&&&&&&&&&&&&&&&&&&&&&&&&&
&&&&&&&&&&&&&&&&&&&&&&&&&&&&&&&&&&&&&&&&&&&&&&&&&&&&&&&&&&&&&&&&&&&&&&&&&&&&&&&&&&&&&&&&&&&&&&&&&&&&&&&&&&&&&&&&&&&&&&&&&&&&&&&&&&&&&&&&&&&
&&&&&&&&&&&&&&&&&&&&&&&&&&&&&&&&&&&&&&
与前乐段的两个乐句形成对比。
在对比乐句的最后一句:安慰救拯
&&&&要由持续加大跳音的打法,逐渐回
&&&&&&&&&&&&&&&&&&&&&
&&&&&&&&&&&&&&&&&到前乐段的圆滑持续打法。
我们看看最后的8小节,就会发现,这个乐句与前乐段的后乐句完全相同,它的处理表达也就相同,只是在结尾时渐慢的多些。
经过此番讨论以后,这首诗歌的表情处理己经很具体了。第一个乐段都是较轻声的,带有优美、平静安稳的情绪,而对比乐句却是较强、较为兴奋的,但却不可流入激烈,只是适度的加强而己,而在句尾渐弱回到前乐段的精神。
对于歌曲的表达、表情的处理,若是我们能多唱,多体会、多琢磨、多用心思想,会也从其中获得。
宋大叔会后续写些就音乐理论的观点,对歌曲的表达与表情处理的短文,供给您作为参考。
在此,还要向指挥们晋言:表情处理不是在练好谱、练好了合唱、加上了歌词以后才再加上去的,而是在整个的练习过程中,您的指挥都流露出,您对这首曲子的处理与表达。一个好的指挥是借着手、借着脸、眼(表情)、借着身体,随着歌曲的进行,向您的诗班“说话”,说你内心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因此表情的处理乃是在歌曲练习中,表情也就同时处理好了。
此外,在献诗时,你可以对这首诗歌作个演唱的安排。我的意思是说,这首诗歌在我们献诗时,不见得都要从头到尾全无变化的连唱三节。宋大叔在此提供您几个演唱的意见,请您参考:
前奏:请司琴弹开始(第一乐段)的16小节作为前奏。
第一节全体合唱。
前16小节女高音休息。
由男高音(唱主旋律)与女低音二部合唱。(若是您的诗班男高音的人数&&&
&&&&&&&&&&
太少,则可请男低音声部加入支持,与男高音同唱主旋律。)
第17小节的前一拍女高音加入,恢复原本的二部合唱,以强音唱出。
最后的乐句(由第25小节到曲尾的8小节)则仍由男高音与女低音以轻&
&&&&&&&&&&
声二部合唱。
间奏:诗班休息,由司琴弹奏第17小节的前一拍到曲尾。
第三节全体合唱。
司琴弹1---16小节前奏。
第一节:前8小节女高音齐唱。
&&&&&&&&&&&&&&&
后乐句(第9小节的前一拍到16小节)由女声两部合唱。
&&&&&&&&&&&&&&&
对比乐句的8个小节诗班全体二部合唱。
&&&&&&&&&&&最后8小节恢复为女声二部合唱。
第二节诗班全体二部合唱。
第三节:开始的16小节男声齐唱主旋律。
&&&&&&&&&&&&&&&
后乐段(17小节的前一拍开始)到曲尾诗班全体二部合唱。
以上两个献诗的计划案供您参考,当然你也可以有别的方案,或是由于诗班初开始,别弄得太复杂,就从头到尾三节唱完,也没什么不好。
对于诗歌的练习,宋大叔还有末尾的话,这话也是重要的话。请容我用一个问题来引发我要谈的话题。
“练习唱诗歌,与唱一般的歌有什么不同?”或者:“唱诗赞美神、赞美主耶稣与唱一般的歌又有何不同?”
是的!唱什么歌不都是要要求,谱要唱得正确?唱什么合唱不都是要要求,声部的均衡、和谐?唱什么歌不都是要求咬字要清楚,要唱得表情淋漓尽致?跟练习圣诗又有何不同?
这些要求真的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唱圣诗却有一项要紧的事,是唱一般的歌所没有的,那就是「灵里的歌唱」。
「灵里的歌唱」?!灵里的歌唱是什么?灵里的歌唱就是有圣灵的激励、感动的歌唱;圣灵是什么?他又如何激励、感动?
圣灵是主耶稣赐给信他之人的保惠师;没信(主)的人(世人)不能接受他,因为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但我们属主的人却认识他,因他常与我们同在,也常住在我们里面(约15:15---20)。
我们的歌唱是有圣灵在里面的激励与感动,我们唱的虽也是纸上的谱、词,但圣灵却在我们里头感动,唱出赞美神砥砺人的歌。
因此,唱诗的“人”就重要了,这“人”必须是属灵的,必须是圣洁,有主的宝血洁净的,常有圣灵在里头内住的。有圣灵感动所唱出来的歌,为神喜悦,也能感动听见的人。阿们!
唱诗班班员的灵命是重要的,应有正常的灵修生活,读经、祷告,与主有美好的关系,能这样,我们唱出的,就不是一般歌唱家能达到的升华美好的境界。切记!切记!
&&& 诗班的练习结束。
&&& 带领结束祷告
&&& 报告事项
散会!再见!愿主赐福,愿主同在。
插笔:每次的诗班练习,都可遁着以上这样的安排进行。
诗 班 的 建
立&&&&&&&&&&&&
&宋大叔& 执笔
&你可知道:将来在天上有十四万四千人的大诗班,他们在新锡安山上歌唱赞美圣羔羊主耶稣;他们所唱的歌乃是“仿佛”的新歌。(启14:1-3)
&怎么会是“仿佛”的新歌呢?既然是“仿佛”,那就表示本是旧歌;约翰在那里听过这些歌呢?
啊!在地上!是本来在地上唱的,将来会在天上更新再唱。
&现在的歌唱赞美是存到天上的!
&组个诗班吧!
&组个诗班吧!别管现在唱得好不好;指挥好不好;伴奏好不好……。将来在天上会成为完美的新歌。
&组个诗班吧!
&主啊!用我,我在这里!
&请与牧师、传道、教会的负责人交通洽谈,取得共识,彼此同心共襄盛举。
首先,是准备自己,预备同工:
诗班的带领人,必须是个热心爱主,能做榜样;有组识力,有领导力,能推动诗班运转的人。
诗班的带领人若能俱备音乐的素养,是非常理想的;能看谱,有声乐的训练,有较敏锐的听力,有指挥的能力。
若是诗班的带领人本身不俱备这些音乐的能力,就要在教会中寻找有音乐恩赐的信徒,请他担任教导与指挥。
有时,教会中不见得能有俱备这些条件的人才,或许只是有略知一二的音乐喜爱者。但无妨,您可以借助“宋大叔教音乐”的光盘,加上你的鼓励,将他(们)培养成一位称职的指挥。
在宋大叔教音乐的光盘中,只要看完其中的第一、二两个单元,20个小时的课程,跟着练习,即能成为一个相当的指挥。
在此,宋大叔要向你表达一个心愿,若是你对音乐略知一、二,我真希望你本人就能立意成为指挥,因为你爱主的心、侍奉的心,要比什么才干都重要。
我极不赞成请一个懂音乐,却未信主的老师来指挥诗班,因为他没有灵里的感动,而且也可能会带出一些世俗的问题;(当然,若是仅请他临时担任几堂乐理或声乐的讲座,那也无可厚非。)
我们宁愿忍耐接受自己培养出来的指挥,忍耐他的幼嫩,忍耐他的缺欠,彼此磨合,渐入佳境。
诗班除了要有指挥外,还需要有一位伴奏的司琴;这位司琴除了有正统的基础、能弹奏五线谱的伴奏外,还要有看简谱,弹奏和弦的能力,因为目前太多的歌是以简谱记谱了。宋大叔教音乐的第三个单元,就是为此而作;是为简谱(或五线谱)弹奏和弦、配置和弦,并能在键盘上即兴弹奏。
& 接续下来就是筹组唱诗班了。
唱诗班的人选:
应该是限定受洗加入教会生命更新的基督徒。因为献诗是站在人前,必须是有生活见证的信徒。
如有尚未受洗,却爱唱诗,有音乐恩赐的,则欢迎他们参加练习,及至受洗归于教会后,方始献诗为宜。&&&
视教会的情形,班员任由信徒报名甄选;或会同牧师、传道、教会同工邀请合宜的信徒参加。
若教会人数够多,则可组成分龄的少年诗班;青年诗班;成人诗班;姐妹诗班;弟兄诗班……. 。
教会若不大,则尽可组个小至四、五人;七、八人的唱诗班,也未尝不可。
&&唱诗班的班员要立定心愿,主日出席敬拜;练习时不任意缺席者。
报名的人或邀来的人不可照单全收,都成为唱诗班班员,必须来个音感测验,因为难免有人没有音感,唱歌会走调,这种唱歌走调者,也就是咱们俗称五音不全的人;有这样的人在诗班中,他会破坏声部的和谐,四部合唱他会不自觉的创出个第五部来;像是一锅粥掉进一粒老鼠屎。
怎么作音感测验呢?
请他(她)唱一首歌,听听看会不会走调;若有人羞涩,你可以陪他(她)同唱,在你陪他(她)略唱了几句后,打住,让他(她)一个人继续向下唱,看他(她)能不能唱得稳。若是只有少许的音不对,我们尚可接受,若是你一停下,他(她)就荒腔走板,那就证明他(她)的音感不好,可能是个五音不全的人了。
进一步的测验乃是:你,或是请你的司琴在键盘上,弹几个音,请他(她)跟着用“啦”(不用唱名,不用唱“倒、来、米……”)唱出来;
先从三个级进的音开始,例如你弹:
1、2、3&&&&&&&&&&&&&&&
要他(她)唱:啦、啦、啦(不用唱“倒、来、米”)
3、4、5&&&
要他(她)唱:啦、啦、啦(不用唱“米、法、骚”)
i、7、6&&&
(以此类推)
2、3、4&&&&&&&&
(附注:唱名的拉丁拼音是:do(1)、re(2)、mi(3)、fa(4)、sol(5)、la(6)、si(7)。)
若是他(她)能唱得准,即可加成五个音,带有小跳或大跳的五个音,请他(她)跟着用“啦”唱出来,例如:
1、2、3、6、5&&&&
要他(她)唱:啦、啦、啦、啦、啦(不用唱“倒(do)、&&&&&&
来(re)、米(mi)、拉(la)、骚(sol)”)
2、4、3、6、5&& (以此类推)
3、6、4、2、5
2、4、6、3、5
2、5、4、3、6
5、i、6、7、5
3、6、7、2、5
3、5、7、i、4
(你或司琴所弹的要先避免较难的增、减音程,或大、小七度的跳进。)
受测者若是无法唱准一首歌,也无法唱准前方的三个级进音,那你就只有善意婉言的告诉他(她),请他(她)参加教会别的侍奉。
若是你的受测人能准确的唱准以上的五个音,他(她)当然可以成为唱诗班的班员。但你仍然可以继续测验他(她)的音感,以备选作诗班的同工。
这个测验乃是弹几个音,请他(她)用唱名把它唱出来,例如:
1、2、3&&&&&
请他(她)用唱名:“倒(do)、来(re)、米(mi)”唱出来。
3、4、5&&&&&&&&&&&&&&&&&&&&&&&
请他(她)用唱名:“米(mi)、法(fa)、骚(sol)”唱出来。
5、i、6、3&&&&&
(以此类推)
2、6、3、5&&&&&&&&&&&
5、i、3、6、5&&&&&&&&
2、7、6、3、5&&&&&&&&
1、6、2、7、5&&&&&&&&
4、6、5、i、2&&&&&&&&&
受测人若是能正确的唱出各音的唱名,他(她)就算是音感好的人,你可以邀请他(她)担任声部的带领人。(但为人仍需要热心、和善、温柔……。)
选择诗班员除了要注意音感外,也要留心有些音质(音色)特怪的人;有些人压着喉咙如牛鸣;有些人用浓重的鼻音;有些人扯着喉咙嘶吼;……这些唱法太过独特,会影响诗班音质的一致性。
好,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分声部了:
分声部的测试可以接续在音感测验之后,继续进行;也就是说在音感测验之后,对音感好的,可以参加诗班的,继续测试他(她)的音高,看他(她)适合唱那个声部。
通常混声合唱是分为四个声部:女高音(也称第一部)、女低音(也称第二部)、男高音(也称第三部)、男低音(也称第四部)。
一般没有经过声乐训练的人:
& 女高音、男高音的音域:从中央1 (do
)(中央C)到高音的3(mi),4(fa)(高音的E、F)(虽说女高音与男高音的音域相同,但在实际的音高上,男高音比女高音低了8度;因为在生理上,女声比男声天生高8度。)
女低音、男低音的音域:从下一点的5(sol)(G)到高音的1(do)、2(re)(高音的C、D)(男低音的音域实际上也是比女低音低了8度。)
(因为女声比男声实际高了8度,也有称第一部的女高音为高音;第二部的女低音为中音;第三部的男高音为次中音;因此,一个男高音唱得再高也抵不过一个女低音唱得高;第四部的男低音则称为低音)
分声部的测试时,请你(指挥)或你的司琴,在琴上如发声练习时所弹的:
1、3、5、3、1
(C、E、G、E、C)弹一遍,请他(她)听好,然后用琴带着他(她),要他(她)把口张开(尽量张大、张圆),用“a(啊)”或“ma(妈)”跟着琴的高度唱出来。
&&&&&&&&&&然后,升高半音:
、F、 、F、 (其首调唱名还是唱:
1、3、5、3、1)照样要他(她)把口张开(尽量张大、张圆),用“a(啊)”或“ma(妈)”跟着琴的高度唱出来。
唱后,再升高半音:D、 、A、 、D(其首调唱名还是唱
:1、3、5、3、1)照样要他(她)跟着琴的高度唱出来。
&&&&&&&&&&&&&&
再升高半音: 、G、 、G、
&&&&&&&&&&&&&&
照样升高半音:E、 、B、 、E
如此半音、半音的升高上去,直升到:
&&&&&&&&&&A、
此时,他(她)所唱的E已经是C大调的高音3(mi)了,听听看他(她)所
唱的是否舒适、轻松、自然?
若是,就再升高半音:
&&&&&&&&&&&&&&&&&&
、D、F、D、
此时,他(她)
所唱的F已经是C大调高音的4(fa)了。若是他(她)所唱的仍是舒适、嘹亮,在一般人中已算为优秀的男高音(女高音)了。
若是有的人,还能再向上唱,而且唱得又准、又美,那就感谢主,把这样的弟兄(姐妹)放在你的教会中,邀他(她)同心赞美、侍奉主吧。
&&还有某些人,他(她)越唱高音,喉咙就拉紧(通常看起来伸脖子、下颏绷紧),越紧,声音就越发不出来,以致声音又小又细;你若是遇到这样的人可以教他试试看:张开口,内收脖子,摇着头唱,他(她)若是能放松,就能唱出舒畅、丰厚的声音;若是他(她)仍然不能,既使他(她)能唱高音的3、4,也别把他(她)分在高音部,因为他(她)的声音起不了作用,而且他(她)又唱得好辛苦。
&让他(她)试试看唱低音吧。
&&&&&&&&&&&&&
&有些人唱不到高音的3(mi)、4(fa),就要为他(她)试试低音。
&但是,宋大叔提醒:受测的人常有一个想法,觉得能唱高音的才是好声音,而声音不行的才淘汰来唱低音。特别是姐妹,大家都抢着唱主调的女高音声部,以致于女高音声部与女低音声部的人数相差悬殊,音量就无法平衡了。
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是唱高音好,也不是唱低音好,而是唱适合自己的声部最好。高音若唱不上而勉强自己是很辛苦的;低音圆润、丰厚,而且需要较好的音准,能唱好低音声部的更是难能可贵。
&&&&&&&&&&&&
现在测试低音声部:
回到中央C,弹唱:1、3、5、3、1(C、E、G、E、C)照样请受测人,张开口用啊(a)或妈(ma)来唱。
然后降低半音: B、 、 、 、B
& 再继续降低半音: 、D、F、D、
&&& 、C、 、c、
&&&G、B、D、B、G
&&唱到G,就是低音的5(sol)了,若是这个5唱得丰厚、结实,他(她)就是个称职的男低音或女低音了;一般的人能唱到这个低音5
(sol ),就已经是可用的低音了。
你会发现有的人能唱得更低,甚至能再低好几个半音呢!这固然很好,但一般的诗歌、一般的乐曲它的低音声部,最低的音通常就是这个5(sol)(G)了,因此能唱到这个音也就够了。
当你发掘了几位能唱得更高或更低的兄弟姐妹时,就要留心听他(她)的音质(所谓音质也就是说:听他(她)唱得好不好听。)与音量(也就是能唱出多大的声音),若是音质好,音量佳,就可培植成为诗班中的独唱、重唱者(重唱是:一个人唱一个声部,二个人同时唱就是二重唱;三个人同时唱,各唱一个声部就是三重唱;四重唱也就是如此类推。)
在测试中,除了会遇到唱不出声音来的紧喉咙外,相对地也可能会遇到几个大嗓门儿;这些大嗓门儿的音量惊人(特别是男高音的声部),但您可别认定:“我们有这样的一位(男高音),他一个人唱一部就够了。”但,在诗歌的合唱中,要他节制音量,有时要远比他放开嗓门儿的大声唱更重要。
在测试中,还会遇到一些能唱高、也能唱低音都的人,高音明亮、优美;低音也丰厚、稳定。诗班中有这样的唱者,你要特别记下来,在分声部时,视声部的平衡,将他(她)分在需要的声部。若是她是姐妹,她的音感好,唱得准、稳,就将她列到女低音;若是她的音质优美,音乐性佳,则请她唱女高音部。
在测试中难免也会遇到几位,高音唱不上,低音也唱不下的,他(她)们常自嘲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这种。遇到这样的肢体,依我看,我们不要舍弃他(她)们,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为演唱而组合的团体,我们是为了赞美神;这样的肢体或能在练唱以后,音域拓宽,也是可能。这样的“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就给他一些选择声部的自由吧!在声部能平衡的原则下,让他自己选择高音或低音,亦无不可。
以上所谈的,都是依所能唱得多高或多低,来决定受测者是适合唱高音或是唱低音。其实,除了这个法则外,还有一个方法来判定,那就是听听看受测者说话或唱歌发声的习惯,有的人像是天生的(也是习惯的)发声的位置高、频率也高,这样的人可能是高音;而另有一些人则偏向发声低沉,频率也低,他(她)可能适合唱低音。
声部人数的比例与声量的均衡:
一个唱诗班或合唱团的混声合唱,最标准的编制乃是女高、女低、男高、男低的四部合唱。
其中的女高音、男低音是合唱中的最高与最低的声部,也称为外声部。最高的女高音声部(经常)是担任主旋律的部份,整个合唱要衬托她的表达;因此这个声部必须在声量上要足以领导各部。
而最低的男低音声部,也是个重要的声部,整个诗班和声的丰满,音响的厚实、稳定,均取决予男低音声部。
另外的两个声部——女低音与男高音,也称中音与次中音声部,是处于一高一低的两个外声部之间的内声部,或是女低音,或是男高音均常以3度、6度陪伴主旋律的进行,以增加主旋律进行之美;这两个声部的表现,在于追求合唱的整体之美;特别是男高音,不可放开声量全无控制的演唱高音,以致主旋律都被掩盖了。
好,在了解了声部的性质之后,就来说说声部人数的比例罢。
假若是20个人左右的诗班:
女高音:6&&&&
男高音:4&&&&
女高音:7&&&&
男高音:5&&&&
女高音:7—8&&
女低音:4—5&&&&&
男高音:4—5&& 男低音:5—6
假若20个人左右的诗班,而男声少,女声多,则可:
女高音:6—8&&&
女低音:5—6
男高音:3—4&&&
男低音:4—5
若是男、女相差再多,15、16个姐妹,而只有4、5个弟兄,我建议您的诗班
改为三部,弟兄唱一部;姐妹分两部,女高:7—8,女低5—6或6
人数少了也不一定要唱四部,唱两部也行,女声一部,男声一部。或高音一部,低音一部。
&讨论声部人数的比例,就是为了各声部音量的均衡;你若留心,就不难发现:外声部的女高音与男低音的人数,略多于内声部的女低音与男高音。这就是为了在声部均衡的原则下,让女高音、男低音的音量略为大些。
&&&&&&&&&&&&&&&&&&&
以声部人数的比例,来控制声部音量的均衡,只是原则上的方法;而实际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声量是有各别差异的﹔有的人天生就是个大嗓门儿;而另有些人则是细声细语的唱不大声。而且,在实际歌唱中往往会因唱高音,而容易引吭大声,也会影响音量的均衡。
&&&&&&&&&&&&&&&&&&&
因此,声量的均衡是有多方面条件的,请容留在以后诗班的练习中再谈。
&&&&&&&&&&&&&&&&&&&
&&&&&&&&&&&&&&&&&&&
好!经过以上的过程,您(们)的诗班己经有了领导人、指挥、司琴(伴奏)、诗班员;声部带领人,在形体上己经完备了。
&&&&&&&&&&&&&&&&&&&
再加上圣灵的同在、喜乐的心、赞美的灵,口唱心合的赞美主吧!
乐意事奉恩赐就来
乐意事奉恩赐就来
我不是一个先学会了歌唱,才来赞美;先学会了指挥,才来带领诗班的人。反倒是先赞美了、先带领了诗班,尔后,我就会唱,会指挥了。
很多爱主的肢体,为自己的教会音乐事奉的荒凉而叹息。没有懂乐理的;没有会看谱的;没有领唱的,若是有,也是啥都不懂的带着大家瞎吆喝,因此诗歌唱得荒腔走板;没有弹琴的,更别说组唱诗班了。
心里焦急,如同火烧,但无奈,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嘛!
近年来回到自己的国家,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陆,我深切的感到,也看到少有音乐的事奉,处处都急迫的需要音乐的事奉人才。
由于主的感动,引领我这不堪的肢体,愿意奉献余生,七十岁了,神的恩典,赐我足够的体力,每天可以十个小时的授课;一年有半年的时间,游走在国内各地的教会。但对于这片大地来说,能接触到的仍是沧海一粟。
「主啊!中国教会需要众多的圣乐事奉人才,而我能做的培育工作,在这广大的禾场上,实在微薄,显不出多少助力。
打开电脑,各地的邮件,要求圣乐的帮助,回复不完。因之在圣灵的启示下,制作了五十个小时的光盘-----“宋大叔教音乐”,并设立了“宋大叔圣乐事工网站”。希望能藉着这些事工,让更广更多的圣乐事奉得到提升。
年来在培训的工作上,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乐意事奉,但没有恩赐,我该如何?」主的启示,加上我个人的经历是:
& 「乐意事奉,恩赐就来!」
这是说先要有甘心乐意事奉的心志,至于事奉的恩赐则会随之而来。
因此,我们缺少的还不是恩赐,而是缺少有事奉心志的人。
音乐的事奉也是如此,不是先具备了音乐事奉的能力,然后才来作音乐的事奉;而是先有甘心乐意的心,神就赐给他音乐的恩赐。
宋大叔自己的成长就是如此,在对音乐懵懂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了事奉,而后逐渐被主建立,......。
十四岁读初中二年级时我信了主,因着主把我从悲观、颓废、自弃中救了出来,怀着感恩的心,参加了诗班。虽然我生性爱唱,但感谢赞美的心,却是远超过对音乐的喜爱。
小诗班约十多个年纪与我相仿的孩子,在这个年层的孩子,男孩正值变声期,唱起歌来像鸭叫;而女孩嗓音稚嫩,唱起来又细又小像猫叫。这样成员的诗班,可想而知我们的水平了。
诗班请了一位老师,是个音乐系的学生,他带了我们一阵子就不来了;他走时“灵巧”的问我们说:「赞美主唱得好不好听,有没有关系?」我们答:「没有关系。」(传道人真的是这么教我们的嘛!)
他说:「好,你们自己唱吧!」下个礼拜他就没再来了。事后想想,他一定是认定我们孺子不可教矣!
没有了老师,大家大眼儿瞪小眼儿,有人提议解散诗班,有个傻小子却坚持不能解散,真的是唱得好坏可以不管,不赞美主可是不行!那么,谁来带领、指挥呢?大家面面相觑,那傻小子就接口说:「我来!」
反正没人会,也没人争,我这毛遂自荐就被接受了。
接下大任之后,才面对领唱、指挥要干些什么事儿:
首先,得教别人唱,自己不会唱怎能指挥带人呢?教他们唱!?啊!谁教我唱呢?没人教怎么办?没人教就自己学吧。一大清早拿着诗本到个河边,揣摩着谱上所记的长短、高低,依依呀呀的学,唱不了两小节喉咙就痛了,但第二天再学两小节。反正一个礼拜后总要把教的歌学出来。
诗班练习没有弹琴的人,我们是个小教会,没有自己的司琴,只有在主日大礼拜时外请一个神学院的学生来弹琴,礼拜六诗班的练习,她是不来的。怎么办呢?总得有人能定个调,起个音吧!责无旁贷,自己瞎摸着弹琴。别说两只手弹了,就是一只手我也不会,就只用一个手指吧!我的练琴就是从右手的食指开始的。
说到指挥,那就简单多了;像擦玻璃嘛,像捉苍蝇嘛,像揉面嘛。说来也好笑,挥挥手不就得了。
我就是从这样一无所知的情形下,开始了事奉。
尽管如此,由于事奉的需要,见了问题就追,遇到人就问,日久天长,一点一滴的累积了一些音乐方面零散的知识。
高一那年我被教会委任为圣乐执事,无论是诗班的练习,诗歌的教唱,布道大会、培灵大会的领唱都由我担任。
特别是布道大会,还得用大张白纸把诗歌写出来,挂起来;记得有一次,也不知怎的,手帕上竟沾到墨汁,领唱时挥汗如雨,掏出来就擦,台下满场的人可乐了。唉!毕竞是个才高中一年级的孩子嘛!--却成了一台演给世人看的黑头花脸儿好戏。
对主有心,主就不轻看。就在,念高一的这一年,学校里来了一位,刚自台湾师大音乐系毕业的基督徒老师---林建安老师,她在我愿意事奉主的应诺下,送给我一本旧的拜尔钢琴基础教本,就靠着这本练习谱,用学校的钢琴,我开始了音乐的学习。
尽管校方多次极力以钢琴是教学工具为由,不供学生练习;并以记大过、开除来要胁我,绝不准许弹练教具,但感谢主的怜悯,加上我定意要学琴的心志,虽有多方的困难与阻挠,毕竟在三年高中期间,我仍旧练弹了三年的琴。
此外,我多次参加圣乐夏令营、音乐培训班,诗班的观摩……。
曾经有一个大教会的唱诗班,来我们这个小礼拜堂举行演唱布道。他们的指挥是大学的老师呢!指挥起来煞是好看,像是蝴蝶飞舞一般的曼妙。三、四十位班员,女的都披着长发、或卷着许多弯儿的烫发;而男士们都是留着摩登的洋分头。这些人在我们这群马桶盖头的女生,和小和尚秃头的男生眼里,好生敬慕,不知还要活多久才能像他们一般。
他们唱起来可了不得!挤得满满的一台人,看指挥一挥手,那声音排山倒海而来,把我们这小小的礼拜堂的房顶都撑高了。我又敬又羡,暗中对自己说,有一天活到像他们一样老时,我一定去参加他们的唱诗班。
为着要提升我们的音乐水准吧,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功课,那首诗歌的歌名,我迄今还清楚记得,叫:“生命之道极奇”;要我们练好跟他们一同献唱。我们正经八百的苦练了个把月呢!
日子到了,临场单看他们的“外相”,我们这些小子就自惭形秽了-----。
果然,当要唱〝生命之道极奇〞时,指挥老师转过身来邀请:「请贵教会的诗班上来跟我们一同献诗。」连呼叫三遍却没有一个敢上台的。此时,那个傻小子窜了出来,总得有人代表我们教会嘛!
能站在他们当中,就觉得相当荣耀了;张开大口卖劲的唱;起初还好,没出什么纰漏,但当唱了一段后,在等待间奏时,问题就来了,他以为间奏完了,该是唱的时候了,张开口,哇的一声就冲了出来,他冲出来后才发现前后左右,竟然没有一个唱的。旁边的人碰一碰他,低声说:「还没到!」以后才懂,这就是所谓的“放炮”,顿时羞得无地自容,赶快用谱把脸遮起来。
但不论如何,随着年龄的成长,视谱的能力、耳朵的听力与指挥的表达力,都随着事奉练习而增长。
高三那年,我决定报考音乐系。那时,我还不清楚父神在我身上的旨意。我想考音乐系纯粹是出于弟兄姐妹的推崇;特别是年长的婆婆妈妈们:「哎呀!宋弟兄呀,你唱得真好听。」「宋弟兄呀!你真有恩赐。」我被这些美言熏得陶陶然。
我家贫穹,爸爸有言在先:「我供不起你念大学,读大学自己去想办法。」
当时在台湾就只有一所师范大学,也只有这唯一的师范大学有音乐系。师范大学是公费,不但不用缴学费,而且供饭费,每年并有一套黄卡叽制服。因此投考师大是我唯一的志愿。
考音乐系可难啦!每年都是几百人报考,录取名额不到二十名。
进音乐系要考钢琴与声乐;说到考钢琴,那些考生----特别是女生,她们都是自幼稚园、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习琴了,她们的曲目动辄就是贝多芬、萧邦、李斯特,个个运指如飞,纯熟流畅。这那里是我这个才自学了三年琴的,所能相与抗衡的?看了他们弹,我的心就寒了。
说到声乐,我是一天都没有跟老师学过,找老师得花钱,找名师,特别是评分的教授,那就得花更大钱。而许多考生都是跟着名师学了多年的。
虽然这两个考项,我是自叹弗如,但我却在另外的两个科目中,取得顶尖的分数,那就是视唱与听写。
视唱是什么呢?那就是考试的老师,拿出一首你从来没有看过的乐谱,要你即席看了就要唱出来;音要准、拍子要对,从头到尾要顺利的唱出来,别停顿、别出错为满分。
而听写呢?则是老师在琴上弹出的节奏、旋律、和弦、和声,考生就要将听到的音准确的记在谱上。
我是一天视唱、听写都没有学过,甚至连考前什么叫听写、视唱都不知道。但我却考了满分,
两科都是满分。因为这个对我简单,你给我个谱,我照着唱就好了;你弹,我记下来就行了。
以后学了音乐,才知道这敏锐的耳朵,与天生的音感、节奏感,是上帝所给的恩赐,但这恩赐却是在初中二年级时,拿着诗本在小河边,为着带领唱诗班,而一个音、一个音,一小节、一小节磨练出来的。
考取了台湾唯一的师范大学音乐系,是我的第一志愿。
荣耀归于耶稣基督我的主!
入学以后,才知道自己在班上是音乐技能最差的。他们弹琴我看都来不及,而他们叫我弹,我却坐都不敢坐下来。藏拙嘛,免得丢脸!
主修声乐吧,虽然一天声乐也没学过,但我总有个喉咙吧。
还记得第一次上声乐课时,走进琴房,面对我的声乐老师,他是我们学生称之为〝小戴〞的戴序伦教授。他一眼就认出我来:「我还记得你考试时所唱的,你,好喉咙!」
乍听之下,好不高兴,还以为是称赞我呢!以后明白过来,才知道他是说我唱歌都是扯着喉咙喊的。
大二的那年上指挥课,教我们指挥的就是音乐系的主任,我们背后叫他“戴胡子”,他可是当时国家指挥的权威呢!我看过他执挥的交响乐,像君临天下一般,一挥手,就有拿破仑指挥千军万马的气盖,我好生羡慕。
他教课时常要学生实习,教过的就叫学生上台实际指挥。上台,得下得了台才行呀!往台上一站就面红耳赤,手足无措;有的真像在擦玻璃,有的真像在捉苍蝇;戴胡子皱皱眉,摇摇头,叫同学下来。
有一回,他叫了那个傻小子上来。傻小子向台上一站,目光一扫,双手一举,就架式十足,戴胡子的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称许。
& 「你在那里学过指挥?」
& 「你以前做过指挥吗?
他己经学着指挥了五、六年了,从初二开始,从擦玻璃、捉苍蝇的姿式开始。
以后这个学指挥的孩子在大学音乐系教了指挥及作曲;他写了指挥、作曲的书,是大学的授课用书;他多次指挥万人大合唱,多年担任台湾北区的联合奋兴大会、布道大会的总指挥。带领台北诗歌福音队在街头演唱布道。…….
某一天,他去敲当年教他声乐的小戴老师琴房的门,那是老师的声乐授课室;开了门老师惊奇的看着他:「咦!你怎么来了?」
「老师,我来教声乐,授课室就在老师的隔壁。」
这个在主里成长的孩子,从懵懂的年纪,怀着一颗愿意的心,开始他的事奉,父神悦纳他的摆上,以致藉着事奉建立他视谱的能力;培养他耳朵的敏锐;操练他指挥的技巧;使他体会到声乐诀窍。
多年后,那个大教会的唱诗班,在台北郊区的花园新城办了一个退修会,以提升他们的音乐事奉能力。他们请了一个被视为是专家的讲员。
那个讲员的开场白是说:「一个对音乐一无所知、并且在你们当中曾“放炮”的孩子,今日对你们说:
『你们的进步,在于你们的心志,你越甘心乐意事奉,你得到的恩赐就越丰富。』」
宋大叔面对国内的教会,特别是在内地、在边陲、在乡间、在山洼…..
的教会,不先问你们教会的圣乐事工是否具备音乐的人才,而是先关心你们,是否有甘心乐意献身圣乐事奉的人?
你若愿意事奉,主就把恩赐给你。
基甸跟谁学过战术、战略?跟谁学过战场心理学?怎敢想以三百人击溃米甸的大军?
他只是甘心接受神的呼召就是啦!
还有摩西,摩西怎敢想带领近百万的人出埃及呢?那红海要怎么过呀?在旷野吃什么呀?喝什么呀?他能干什么?他会干什么?
他只是接受了神的差遣,甘心事奉他而己。
「主啊!我愿意事奉你,但是我什么都不会,求主给我恩赐。」
主因着你的心愿,就必帮助你、建立你,把恩赐赐给你。
你看过“宋大叔教音乐”的光盘吗?那是为教会音乐而作的全备课程;内容有五个单元,你看了第一个单元,跟着练习,就会看谱了,不但会看简谱,也会看五线谱了。当你看了第二单元,你学了指挥与声乐的发声法,跟着练习,你就能带领唱诗与指挥诗班了。
“宋大叔教音乐”的课程,目前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福音网站都可免费收视,跟着学习。若有音乐上的问题,也可直接联络宋大叔,他应许必定回复。
另外:你也可以上网到“宋大叔圣乐事工网站”-----,在这个网站中,会告诉你如何组织诗班,如何带领诗班,并有看谱的练习,听写的练习、及诗班由易到难的合唱诗歌。
在此祝福你,大有恩赐,成就美好的事奉。阿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大叔教五线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