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富市镇清太村三组邓仲夏是几月

广元:荣山镇组建农耕互助组避免撂荒彭富
太山村互助组在田里劳动
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侯静 文\图)4月26日,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太山村三组刘德芳的田里,大伙儿有说有笑,只用了小半天,她家今年预留的秧苗田已安插了大半:“还是政府考虑得周到,今年帮我们组建了互助组,要不这田地都只有撂荒了。”
荣山镇是劳务输出大镇。每年正月初三后,青壮年陆续外出务工,直到年末才回来,家里留守的大多是上了年岁的老人或妇女。“一到农忙,大家都抢种抢收,即使花钱,也请不到人手。我一个妇道人家,收割、插秧还行,耕田平地那就没有办法了。”刘德芳说,去年就是因为没及时平整好育秧苗的水田,导致一半的秧苗在温室坏死,只好将良田变成了旱地,播种了玉米,每亩少收入上1000元。
相比而言,村民张菊花损失更大:“家里有7亩多田地,只有我一个人,育秧苗就顾不上种玉米,再加上病了几天,大半的田地都撂荒了。”
近来,荣山镇开展了“六大走访”行动,即:集中走访常住户,早晚走访农忙户,发函问访外出户,特别走访重点户,反复走访问题户,经常走访困难户。在走访中,农村群众普遍反映,农忙时节缺少劳动力。我们梳理并建立了问答台账,向干部群众征集解决办法。按照村民提议,我镇由村党支部牵头,在全镇组建了51个农耕‘互助组’,联合耕种全镇1.9万亩田地。”荣山镇党委书记梁启云说。
“村民上工实行派遣制度,劳动一天记10分,每年定期清零。有的村民田地多,劳动中其他互助组成员会吃亏。为了平衡关系,我们又将亏欠的工作日改为做村里的义工,变相为其他人服务。”太山村党支部书记张耀丹说。
今年69岁的李大友在互助组中主要负责耕田平地:“今天我帮她,明天她帮我,各自发挥所长,劳动中还能相互聊聊天,比一个人单干来得快!”
截止4月26日,今年该镇互助组已组织收割油菜籽3700亩,育秧苗72亩。
18:38:50·
18:08:46·
联系本网:电话 028- 传真 028-
·····文化多样性与旅游业发展文化多样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文化多样性与旅游业发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按字母检索
按声母检索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滨仲夏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