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江湖不良人之不良人龙源秘密起源时间点

烟台龙源:等离子点火的秘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继之后,第二家央企控股的下属混合所有制企业龙源将于近期登陆。
  3月8日,国电集团旗下烟台龙源正式过会,拟发行2200万股,IPO募集资金7.29亿元。
  烟台龙源革新了发电厂锅炉点火技术,率先用等离子点火技术代替传统的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燃油点火。全面推广后每年全国各大电厂可节油600多万吨,相当于国内一个中型油田年产量,电厂降低运行成本300亿元。
  烟台龙源也是世界上首家实现等离子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厂商,其巨大的节能价值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出身民营科技小公司
  烟台龙源总经理唐宏告诉《网商》记者,“我们最早是一家民营科技小公司,做电厂的点火控制设备。”
  更准确的表述来自于烟台龙源网站上的文字介绍,“烟台龙源起源于烟台燃控,主要从事电站锅炉燃烧控制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等业务。”烟台燃控没有更多的记录,综合其他信息看,公司成立于2003年。可查的最早记录是,龙源燃控前身由7名技术人员在1995年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50万元。
  唐宏是当年这家小公司创始团队核心技术人员之一,最早负责电机、发生器、燃烧器的开发,2003年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主抓技术,2007年获国务院的专家特殊津贴。
  烟台龙源的精神领袖是王雨蓬,他也是创始团队核心成员,目前担任烟台龙源董事长、首席专家。唐宏说,“他是东北电力学院的硕士,中国科学院的博士,大学的博士后,学过热能、自动化、电力系统多个专业,是个杂家。”
  连同董事长王雨蓬、总经理唐宏在内,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汇集了5位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此外,还从锅炉厂、设计院等高薪聘请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团队中从事燃烧和材料研发的博士就有10多位。
  创业之初,致力于电力燃烧专业技术的团队逐步将研发重点调整到电站点火技术的突破上来。电站锅炉在启动、停止和低负荷运行中,传统的燃烧技术是通过燃油实现,全国每年要耗费燃油600万吨以上,不仅增加了电厂的生产营运成本,也使得本来就短缺的石油供应更加紧张。替代石油、成本更低的无油点火技术为世界各国的科研机构所关注,同样也被深耕电站燃控领域的烟台龙源看重。
  “我们当时就了解到,国外的企业和国内的大型企业都曾做过代替重油、柴油的点火研究,但都没有成功。”烟台龙源技术人员认为,理论上研究方向没错,只是有些关键技术未能取得突破,比如关键设备、寿命问题、稳定性问题。
  从1997年开始,烟台龙源在做好原有电站锅炉燃控产品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开发无油点火的等离子技术。
  其中一个难以攻克的技术瓶颈是等离子发生器。形象地说,等离子发生器就如同电焊枪的放电弧光。等离子发生器在技术上要求打出的电弧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让电弧不停地闪下去,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过去有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取得突破,电弧光一直持续闪动,但走出实验室在产业化过程中,电弧闪一分钟立即短命结束,像打雷时的闪电一样稍纵即逝。
  “最后,我们就是把这个瓶颈给突破了,把难题给解决了。”唐宏说。
  原来烟台龙源采用的技术思路与传统理念完全相反。“(设备)里面温度很高,所有人都考虑到使用抗高温的材料。这种思路肯定不行,因为温度太高。我们没有采用耐热的材料,而是用凉的东西代替,用以柔克刚的方式。跟大禹治水一样,不用挡的办法,而用疏导的办法。”
  日,烟台龙源研制的等离子点火装置在烟台电厂的锅炉上启动成功,点火成本就此降低90%以上。此后又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国家组织专家组鉴定通过。唐宏说,专家组评价很高,认为是世界领先水平,之前确实没有人能做出来。
  投靠国电公司
  在全球最先实现等离子技术产业化的成功背后,一个当时不为人知的情节是,烟台龙源在实验室的研制近乎完美,打算抓紧实际应用到电站锅炉上进行工业化示范,这关键的一步得到了国家电力公司一位副总经理的支持,指示烟台电厂首先试用。
  只有在工业化阶段示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计出不同规格、不同功能、不同材料的产品,都在实际运行中得到应用,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对于新产品特别前沿的高科技公司来说,如果没有实际应用的场所,不能积累起专业技术经验以及各种实际数据,产品就只能停留在未经验证的实验室阶段。烟台龙源何以能得到国家电力公司的配合?这要从烟台龙源1998年的股权结构变化开始说起。
  早期创业的烟台燃控在确定对电站等离子点火技术更新改造后,管理层意识到,民营科技小公司最好的发展模式,是与产业链下游用户的国有电力公司以资本的纽带结为一体。烟台燃控与国电公司双方之前因为业务联系密切,彼此了解。1998年国家电力公司下属的龙源电力取得烟台燃控控股权,此后数年,股权几进几出,经历一些变迁。而今,龙源电力已成长为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企业,于日登陆港交所,募得资金192.71亿港元。但不管外部条件如何变迁,烟台龙源内部的国有和民营股份稳定,国电下属公司一直占据控股位置。唐宏说,现在国有控股和民营股份的比例各占56%和44%,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国有控股使我们既有国企背景,给你提供试验平台,又保持民营企业的机制,整个团队有创业的激情。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把这个事情做成了。”他说。
  烟台燃控投靠国电公司,成为其下属公司,获得宝贵的示范、实际应用的市场;而国电公司一开始就看好这项节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将烟台燃控收于旗下,一方面分享公司快速成长的财务收益,另一方面也便于在集团内部的下属电厂推广应用,加快锅炉节能点火技术更新改造,大幅降低发电运行成本。
  唐宏坦承,民营科技企业想完全靠自身力量,推动一项前所未有的新技术产业化,确实有难度。作为国电公司的下属三级公司,唐宏认为,烟台龙源得到国电公司最大的帮助并不是资金或者技术、人才,而是“当我们有了新技术、新想法,可以在集团内部做示范工程”。“好多问题在实验室里暴露不出来,特别是前沿的技术,之前无从证实,必须在应用过程中、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与国电公司合作,给了我们实践、完善(等离子点火技术)的用武之地,这才是对烟台龙源最大的支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5年,烟台龙源在研发中发现,等离子体燃烧器具有低氮燃烧功能。公司意识到随着国家对火电厂氮氧化物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脱氮市场必将大有作为,于是开始组织人员开展等离子体燃烧技术在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方面的应用研究,开发出等离子体双尺度低氮技术。2008年双尺度低氮技术被应用到大同第二发电厂示范工程项目,试验证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由1000mg/Nm3降至300mg/Nm3,而锅炉效率为91.02%高于设计值。
  唐宏极为推崇烟台龙源的混合所有制模式,认为技企业应该借鉴这种模式。“既有国企产业环境提供实验示范,核心技术团队又能共享股权,跟单一所有制的国有企业完全不一样,这是最核心的。技术上的难题或许都能解决,但机制如果不好,技术上的创新也难以持续。”
  前沿高科技企业采用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或许是今后的一个新趋势。在中国现实的国情下,这样一种土壤环境可能更有利于同类企业发展。
  走过12年联姻之旅,当年的民营小企业烟台燃控变身央企控股的烟台龙源,2009年资产达到4.64亿元,营业收入4.35亿元,净利润高达8769万元。目前烟台龙源在国电、大唐、华能、华电等500多台燃煤锅炉中应用了等离子点火技术,市场占有率95%以上,几乎没有与之抗衡的竞争对手。
  4月23日上午,烟台龙源管理层召开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研究扩大等离子点火技术在其他领域的拓展。传统产业的水泥窑炉和新兴产业的太阳能多晶硅燃烧炉已经开始该项目的成功拓展,正在复制电站锅炉等离子点火技术的传奇。
(责任编辑:田瑛)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画江湖之不良人1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