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c情况以及预后较好

热点排行榜癫痫预后是什么情况呢_养生堂-崇左新闻网
最新常识文章
您目前的位置 :
>> 癫痫预后是什么情况呢
癫痫预后是什么情况呢
责任主编:
日期: 09:16
& & & &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全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是一所集门诊、住院、体检、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具有国家级重点部队三级医院、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新农合定点医院。是我国首批以中医癫痫科科作为金牌科室发展的部队公立医院。
  作为国内首批重点发展癫痫科的部队三级医院,北京武警三院在癫痫疾病治疗方面获得了国家军区顶尖医疗力量的强有力支持,经过十余年的优势积累,医院在癫痫病方面建立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为适应学科“专病专治”精细化要求。   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癫痫病专科汇集了数十位各个细分领域的权威专家和教授,他们平均诊疗经验在30年以上,或是曾在三甲军院就职的军医专家、或是癫痫病防复发治疗的主任医师,或是专注癫痫病治疗几十年的技术骨干……   目前北京武警三院在癫痫病微创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针对各种癫痫疾病不同特点,成功开创“128导微创阻断术”让癫痫疾病的无创伤、不复发治疗变成了可能。让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在癫痫疾病方面实现了精细治疗,实现了疾病的微创甚至无创治疗,将微创手术“低创伤、快恢复、少复发”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患者平均康复率屡创新高!
  高精设备对癫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北京武警三院斥巨资从全球医疗发达国家引进了众多顶尖设备,检测工作均由博导、教授、博士级医师亲自执行或在他们的指导下完成;世界领先医疗设备,为高效、准确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为国家部队三级医院,医院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与具体医疗工作相互结合,在北京地区开展了各种“医疗救助”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军人“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医院开通全天免费在线咨询挂号服务,患者只需20秒即可完成挂号(含专家号),有效缓解现存的“排长队,找专家难”问题。
  预后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的呢?有疾病预后之后,会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出现的吗?要是癫痫疾病的话,癫痫预后是什么情况呢?是不会再发病,还是说疾病照样会复发的呢?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是要先来了解一下的。
  癫痫的症状是什么,对于癫痫的医治,我们现可认为合适而使用“神经细胞体(MGKS)定位无创修复术”,它可在医治部位萌生一系列有生命的物质物理非常刺激和有生命的物质化学效应,萌生迅速修复受损神经器官的关键事物,可在患者体内开释出猛烈的非常刺激信息和很大的有生命的物质能+羭縷,萌生良性引诱,对引动疾病的病理兴奋灶起到不一样程度的制约和修复效用,增长患者的吓晕阈值和神经器官调节自律性的同时修复受损的神经器官元及前脑神经纤维,还原高级神经器官功能,达到不切除缝合、无创伤、从根本上治疗癫痫的目标。
  癫痫的症状是什么,防止惊慌害怕的行径也是患者在癫痫的预后应注意的事情的项目之一。癫痫患者切不可以犯险或做一点挑战自己极限的运动或行径,如走夜路、蹦极、登高及一点磨练胆量的事。由于这些个行径会非常刺激到患者的神经器官,造成癫痫的复发。还有,患者的家人及朋友也应做好癫痫预后处理办法,应注意不要在患者身后或不注意间大声讲话或故意恐吓,免得对预后的患者导致惊吓和非常刺激。
  癫痫的症状是什么,患者在癫痫的预后应注意忌食非常刺激性的食物,如浓茶、烟酒及富含咖啡碱的食品饮品等,还应切实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还需求注意劳逸接合,不适宜做超过限量过重的劳动或活动,防止精神过于压抑及感染性疾病的进入境内。这个之外,养成一个令人满意的作息时间,万不可以熬夜,保障深度睡眠丰足。
  癫痫的症状是什么,癫痫的预后的患者不要施行非常多的记忆力活动,对事物和事情也不要施行沉思,免得导致精神焦虑压抑及脑部疲乏。同时,还应该挑选合宜的办公,防止对脑部神经器官导致压力和非常刺激,引动再次发作。
  癫痫预后是有哪些情况的呢?我们大家在看过文章之后,会不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呢?其实,针对癫痫疾病的事情,我们有做过很多的了解,不过,要是真正的想要知道比较多的情况的话,还是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的。
医学是严谨的,生命是唯一的,因个体差异不同,请勿将本网站信息当做诊疗依据!本网站本着服务于民、 健康大众的原则致力于提供正确的、完整的、科学的、严肃的健康服务资讯,但所提供的任何 及治疗方 法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未到医院就医,并未遵照医生诊断和治疗建议,自行使用 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 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癫痫预后是什么情况呢&&&&&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 >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分析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分析
来源: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
作者:陈磊1,李文斐1,刘立志2,毛燕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科, 广东 广州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诊断与介入中心,广东 广州 .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价值。 【方法】 于2003年至2004年共924例经病理等确诊为无远处转移的鼻咽初治病人纳入本研究,所有的病人均在治疗前进行了MRI检查并以放疗为首要治疗手段。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相应的MRI及病历资料。所有的924例病人。MRI证实有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315例T3分期的的病人及227例T2分期的病人被分别挑选出来进行预后分析。分期依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第六版鼻咽癌分期标准。【结果】 MRI下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约为55.4%。颅底骨质破坏并非影响鼻咽癌患者总生存(OS)和 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但有可能是影响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68)。对于512例合并颅底骨质破坏的患者及315例T3分期的患者,根据受侵部位进行的颅底骨质破坏分级是影响其OS(P = 0.002及P = 0.005)及DMFS(P值均为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MRI下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是影响鼻咽癌患者OS及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小于0.001)。合并轻度级别颅底骨质破坏的T3分期患者与T2a分期的患者在预后方面(OS。LRFS及DMFS)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并非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然而,根据受侵部位的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具有阳性的预后价值。
【关键词】& 鼻咽癌; 颅底骨质破坏; 预后价值; 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258-07
  Prognostic Analysis of Skull-base Invas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HEN Lei1, LI Wen-fei1, LIU Li-zhi2, MAO Yan-ping1, TANG Ling-long1, SUN Ying1,LIN Ai-hua3, LI Li2, MA Jun1
  1.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 2. Imaging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al Center, Cancer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80, C 3. Department of Medical Statistics and Epidemiology of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skull-base invas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ethods】 A total of 924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NPC between 2003 and 2004, had undergone MRI scan and received radiotherapy as their primary treatment, and had no distant metastasi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MRI images and medical record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ll the 924 cases, patients who developed skull-base invasions based on MRI, 315 patients with T3 disease and 227 patients with T2 disease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The staging was according to the sixth edition of the American Joint Commission on Cancer (AJCC) staging system. 【Results】 Incidence of skull-base invasion according to MRI was 55.4%. Of 924 cases, skull-base invasion on MRI was not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DMFS), but was a marginally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local relapse-free survival (LRFS), P = 0.068. Grading of MRI-detected skull-base erosion according to the site of invasion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OS (P = 0.002 and P = 0.005) and DMFS (P = 0.001 for both) in the 512 patients with skull-base invasions and 315 patients with T3 disease. Severe-grade of skull-base invasion on MRI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OS and DMFS in the 924 patients (P & 0.001 for bo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on OS, LRFS, and DMFS between T2a patients and T3 patients with low-grade of MRI-detected skull-base involvement.【Conclusions】 Skull-base invasion based on MRI is not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NPC. However, severe-grade of invasion according to the site of involvement has positive prognostic value.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是鼻咽肿瘤向后上方蔓延侵犯所致,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中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约为30% ~ 40%[1-2]。一直以来,它被认为是鼻咽癌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3],而且2002年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ssion on Cancer, AJCC)第六版鼻咽癌分期将其归为T3分期[4]。然而,这种分期是基于对20世纪70。80年代病人的回顾性分析。在那些年代,CT是评价肿瘤侵犯范围的主要诊断工具。可是从那以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作为一种治疗前的肿瘤评价手段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RI现已证明在鼻咽癌的诊断方面较CT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这可能会影响鼻咽癌的分期情况[5]。相对CT而言,MRI能更敏感的发现肿瘤细胞早期的骨髓浸润,这使得它能够更早的发现颅底骨质破坏并由此将检出率提升至50% ~ 70%[6-7]。另外,随着诊断和放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化疗的联合应用,近10年来鼻咽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从大约60%上升至75%左右[8-9]。因此,MRI所发现的颅底骨质破坏是否仍是鼻咽癌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目前尚不能确定。2008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建议将放化综合治疗作为合并颅底骨质破坏的鼻咽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其预后并不一致,某些骨质破坏的预后明显好于其它[10-11]。因此,我们决定基于一个较大的样本对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价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加准确的判断其预后,从而对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意义的临床证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我们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943例经病理和MRI等确诊为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初治病人纳入本研究。随后有19名患者被剔除,其中有13名患者拒绝放疗,4名患者没能完成放疗,1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存在远处转移,1名患者同时合并有何杰金氏病。因此,最后纳入分析的为924例病人。在这些患者中,685名为男性,239名为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9:1);中位年龄为45岁(范围为11 ~ 78岁);病理类型方面,99.0%(915/924)的病人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Ⅱ型或Ⅲ型,0.8%(7/924)为WHOⅠ型,其余0.2%(2/924)为腺癌。
  所有的病人在治疗前均进行了下列检查:完整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体格检查,血液及生化检查,鼻咽及颈部的MRI检查,胸部的X线检查以及腹部的超声检查。为了排除远处转移,在这924名病人中,有349(37.7%)名病人进行了骨核素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检查,他们包括了所有N2-N3分期的病人;另外有56(6.1%)名病人进行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检查。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相应的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将所有的病人按第六版AJCC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其中19.8%的病人为T1,24.6%为T2 (其中10.0%为T2a,14.6%为T2b),34.1%为T3,21.5%为T4;34.1%的病人为N0,35.3%为N1,21.1%为N2,9.4%为N3;8.4%的病人为Ⅰ期,23.1%为ⅡA-B期,39.4%为Ⅲ期,29.1%为ⅣA-B期。
  1.2 MRI扫描方法
  MRI扫描采用GE1.5T超导型MRI成像系统,常规SE序列,扫描方向为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参数为T1WI TR = 400 ~ 600, TE = 15 ~ 25 T2WI TR = 1800 ~ 3000,TE = 90 ~ 150翻转角90&,层厚/层距为5 mm/1矩阵256 & 256,FOV 210 mm。采用标准头部正交线圈。横断面扫描范围自额窦上缘至锁骨水平,鼻咽颅底区另做冠状及矢状面扫描。平扫后,静脉团注Gd-DTPA(0.1 mmol/kg),按平扫层面行T1WI横断。矢状及冠状面增强扫描;冠状面增强扫描采用T1WI压脂序列。
  1.3 MRI资料的评价
  MRI资料由两名影像学专家分别评价。他们均具有中国影像诊断专业的资格认证,临床专业以头颈肿瘤为主且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任何诊断上的分歧均经讨论达成一致。颅底骨质破坏在MRI上的诊断标准是:在T1WI平扫上,高信号的骨髓影像被低信号的异常组织影像取代,且T1WI增强后异常组织影有强化[6,10]。下列MRI所发现的颅底骨质破坏的部位被纳入评价:翼突,蝶骨基底部,岩尖,斜坡,破裂孔,翼管,蝶骨大翼,翼腭窝,圆孔,卵圆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以及面神经管。
  1.4 治 疗
  所有的924例病人均接受了光子线的兆伏级的放射治疗(6 MV, 8 MV, 或钴-60)。具体的治疗细节详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往的文献报道[12-14]。多种放疗技术被采用:其中773(83.7%)例患者采用常规二维放疗(two-dimensional radiation therapy, 2D-RT),118(12.8%)例患者采用调强适型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33例(3.5%)患者采用三维适型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基础外照射射的中位大体肿瘤剂量为70 Gy(95%的置信区间为:66 ~ 72 Gy),中位全程治疗时间为51 d(95%的置信区间为41 ~ 60 d)。有严重咽旁受侵或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给予后外侧野的推量放疗以减少边缘剂量的损失。基本外照射结束后若肿瘤有残留,则给予腔内近距离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补量。
  绝大多数的Ⅲ。Ⅳ期病人(517/629或82.2%)接受了诱导。同期或辅助化疗,其中72.3%(374/517)的病人接受了加或不加序贯化疗(诱导或辅助)的同期化疗,而27.7%(143/517)的病人仅接受了序贯化疗。多种化疗方案被采用而绝大多数是以顺铂为基础的。其余的Ⅲ。Ⅳ期病人(112/629或17.8%)因下列的各种原因未接受化疗:高龄。心脏病。严重的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或被纳入临床试验的对照组。
  1.5 统计学方法
  随访时间自治疗开始之日起至病人死亡的日期或最后一次随访的日期。在最初的两年,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接下来每5个月随访一次直至病人死亡。整组病人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范围为3 ~ 73个月)。主要的分析指标包括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远处转移生存(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及无局部复发生存(local relapse-free survival,LRFS)。总生存时间定义为自治疗开始之日起至患者死亡的时间;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及无局部复发生存时间的定义依此类推。局部复发由内镜病理活检和(或)MRI检查确诊。远处转移则由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骨核素扫描。CT以及腹部超声等)确诊。
  所有统计分析均由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SPSS) 13.0软件进行。Kaplan-Meier法计算各种生存率;Log-Rank检验对生存的差异进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模型,计算相对危险度(hazard ratio,HR)及检验独立预后因素。统计学有意义以双侧检验。P & 0.05为标准。
  2 结 果
  2.1 MRI下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及各部位受侵对预后的影响
  在924例病人中,512例(55.4%)病人在MRI上显示存在颅底骨质破坏。在这512例病人中,各部位受侵的发生率及受侵后对于OS的HR详见表1。
  2.2 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意义
  在924例病人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I上有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的OS。DMFS及LRFS与无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类病人的5年OS率分别为:72.1% vs. 85.1%,P & 0.001;DMFS率为:79.4% vs. 87.4%,P = 0.001;LRFS率为:86.0% vs. 92.7%,P & 0.001。
  下列可能影响鼻咽癌预后的参数进入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年龄(&50岁 vs. & 50岁),性别,鼻腔,口咽,咽旁间隙,副鼻窦,颅神经麻痹,颅内受侵,眼窝,咀嚼肌间隙,喉咽,N分期,放疗技术,化疗以及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病理类型之所以没有进入多因素分析是因为各类型的病例数分配极不均匀(绝大多数病人属于WHOⅡ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并非影响鼻咽癌患者OS和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227及P = 0.818);然而,颅底骨质破坏可能是影响LRFS的独立后因素(P = 0.068)。详见表2。
  2.3 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的分级
  在比较了颅底骨质各部位的受侵发生率及参考其相应的HR(见表1)之后,我们将颅底骨质破坏分为两个等级。一组包括翼突。蝶骨基底部。岩尖。斜坡和破裂孔,它们具有较高的受侵率及相对较低的HR(翼突。蝶骨基底部和破裂孔的HR均小于1),称之为组1。如果病人颅底骨质破坏局限于这些部位则被归为组1。另一组包括翼管。蝶骨大翼。翼腭窝。圆孔卵。圆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和内耳门,它们具有较低的受侵率和相对较高的HR(除颈静脉孔之外,其余部位的HR均大于1),称之为组2。若病人存在上述任何一个或多个部位的破坏则归为组2。虽然岩尖和斜坡按其受侵后相对较高的HR(均大于1)应被归为组2,但考虑到其HR的95%置信区间较宽(0.622-2.136及0.687-2.064),并且其受侵率较高(68.6%及68.4%),故认为将它们归为组1较为合理。另外,岩尖。斜坡和破裂孔在解剖上具有特殊的关联性,所以也应该将其一并归为组1。512例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中没有一例出现面神经管受侵,故将其剔除分析之外。虽然颈静脉孔受侵后的HR相对较低(小于1),但同样由于其HR的95%置信区间较宽(0.474~1.647),且受侵发生率较低(9.2%),所以我们将其归为组2。依据上述的分级方法,512例合并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中有136例属于组1,另外376例属于组2。
  在512例病人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1和组2在OS和DMFS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3)。组1的5年OS和DMFS率分别为85.3%和90.3%,而组2为67.4%和75.2%,其P值均小于0.001。然而两组病人在LRFS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89.6% vs. 84.7%, P = 0.124)。
  下列可能影响颅底骨质破坏患者预后的参数进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年龄(&50岁 vs. & 50岁),性别,T分期,N分期,放疗技术,化疗以及颅底骨质破坏的分级。结果显示该分级是影响颅底骨质破坏患者OS及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02及P = 0.001)。详见表3。
  2.4 MRI下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价值
  所有的924例患者被分成下列两组:合并严重级别颅底骨质破坏的患者(上述分级中的组2,共376例)以及不合并严重级别颅底骨质破坏的患者(54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这两组病人在OS(5年OS率分别为:67.4% vs. 85.2%,P & 0.001),DMFS(75.2% vs. 88.1%, P & 0.001)以及LRFS(84.7% vs. 91.9%,P & 0.001)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下列参数被纳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年龄(&50岁 vs. & 50岁),性别,T分期,N分期,放疗技术,化疗以及是否合并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结果显示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是影响OS(HR = 2.490, P & 0.001)和DMFS(HR = 2.284, P & 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然而,在LRFS上却无统计学意义(P = 0.961)。
  2.5 MRI下颅底骨质破坏分级对T3分期患者的预后价值
  根据上述的分级标准,315例T3分期患者中有132例可归为组1,另外183例患者归为组2。单因素分析显示这两组病人在OS(5年OS率分别为:84.9% vs. 73.8%, P = 0.006)和DMFS(91.5% vs. 77.1%, P = 0.001)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在LRFS上的差异却没有统计学意义(89.2% vs. 91.6%,P = 0.685)。
  下列参数被纳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年龄(&50岁 vs. & 50岁),性别,N分期,放疗技术,化疗以及颅底骨质破坏分级。结果显示该分级是影响T3分期患者OS(HR = 2.170, P = 0.005)和DMFS(HR = 3.087, P = 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
  2.6 合并MRI下轻度级别颅底骨质破坏的T3分期患者的预后分析
  我们将合并轻度级别颅底骨质破坏的T3分期患者(组C,132例)分别与T2a分期的患者(组A,92例)及T2b分期的患者(组B,135例)在预后方面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组C和组A的病人在OS(5年OS率分别为:84.9% vs. 86.7%,P = 0.709),LRFS(89.2% vs. 90.6%, P = 0.804)以及DMFS(91.5% vs. 89.6%, P = 0.701)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C和组B的病人在OS(84.9% vs. 76.5%, P = 0.082)和LRFS(89.2% vs. 90.8%,P = 0.388)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在DMFS(91.5% vs. 78.2%, P = 0.004)上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下列参数被纳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年龄(&50岁 vs. & 50岁),性别,N分期,放疗技术,化疗以及组别(C,A或B)。结果显示组C和组A的病人在OS。LRFS以及DMFS上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09。0.691及0.356);然而,组C和组B在DMFS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 = 2.491, P = 0.010)。
  3 讨 论
  3.1 为何不同部位的颅底骨质其受侵发生率差别显著。
  在本研究中,MRI下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55.4%)较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约70%)为低[6-7],这可能与既往研究的样本量往往较少且T3及T4期的病人占较大比例有关。
  颅底骨质包括多个部位而鼻咽癌有其独特的侵犯方式,这使得不同部位的受侵率和受侵后的预后有所不同。咽隐窝是鼻咽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肿瘤常常向后上方发展侵犯颅底及颅内,或向两侧蔓延突破咽颅底筋膜至咽旁间隙。颈动脉鞘和咀嚼肌间隙。在本研究中,颅底骨质破坏分级中组1包括的部位较组2距离鼻咽更近。另外,组1中除了斜坡其余均位于咽颅底筋膜之内(斜坡仅部分位于咽颅底筋膜内);与此相反,组2包括的部位则均位于咽颅底筋膜之外。我们考虑可能是与鼻咽的近距离相邻以及咽颅底筋膜的屏障作用导致组1更容易受侵[15]。而且,一旦组2包括的部位受侵,那么其预后往往较差。
  3.2 为何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并非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在这个大宗样本研究中,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不是影响鼻咽癌OS和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但有可能是影响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这可能是缘于下列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随着MRI扫描。CT模拟。IMRT及3D-CRT等新技术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准确的评价肿瘤局部侵犯范围并且能设计出更合理的靶区和照射野。在本研究中512例颅底骨质受侵的病人中,438例(438/512或85.5%)接受了2D-RT(其余病人接受了3D-CRT或IMRT),其中有87例(87/438或19.9%)接受了颅底补量放疗。通过上述方式,我们准确的提高了颅底的剂量。另外,有341例(341/512或66.6%)病人接受了化疗,而化疗则已被证明可以提高局控率[16]。虽然有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的LRFS可能仍较无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为低,但其较既往应有所提高而这使得其OS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9]。第二,MRI能发现CT所不能发现的早期颅底骨质破坏。在这些病例中,颅底破坏的部位大多位于翼突和/或蝶骨基底部(其中有一部分病人仅存在单一部位的受侵),而这些病人均具有较好的预后[5]。
  3.3 为何MRI下不同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其预后差异显著。
  本研究中的颅底骨质破坏分级已证明在OS和DMFS方面具有预后价值。翼管。翼腭窝。卵圆孔。圆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和内耳门这些部位均属于组2包括的结构,并且都是有颅神经通过的孔道。有研究显示:在头颈部的其它肿瘤中,颅神经侵犯会增加远处转移率[17]。在神经的周围间隙中存在着丰富的淋巴网,我们猜想一旦这些神经孔道被肿瘤侵犯,孔道内神经周围的淋巴管就很容易被累及,这可能是组2所包括的部位一旦受侵较易导致远处转移的原因之一[18]。由于远处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何组1的OS和DMFS会明显高于组2。另外,随着影像诊断。放疗技术和化疗的发展,鼻咽癌的局控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何这种分级在LRFS方面并没有预后意义。
  3.4 不同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其治疗策略应有所不同
  2008年NCCN建议分期为T2b至T4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应以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作为其标准治疗模式。据此,合并MRI下颅底骨质破坏的患者均需接受放化综合治疗。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合并轻度级别骨质破坏的T3分期患者与T2a患者在预后方面没有差异。因此,对于那些仅合并轻度级别骨质破坏且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T3分期患者,是否单纯放疗对其已经足够。这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严重级别的骨质破坏更易导致远处转移,所以对这类病人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化疗的强度。这些结果可能会给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意义的临床证据。
  3.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诚然,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虽然IMRT和3D-CRT这些技术能很好的提高鼻咽癌的局控,但由于资源的限制,本组样本中仅12.8%的病人接受了IMRT以及3.5%的病人接受了3D-CRT。然而,在多因素分析中,放疗技术作为一个协变量并非独立预后因素(相对于OS。LRFS及DMFS)。因此,放疗技术的差异给结果带来的影响在我们的研究中已被尽量弱化。其次,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放疗,影像学上确诊的颅底骨质破坏无法获得术后病理上的证实。这是影像学上颅底骨质破坏的研究中常见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并非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然而,根据受侵部位的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具有阳性的预后价值。
【参考文献】
&  Musa A, Nuri T, Esra K, et al.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utcome [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401-404.
  Sham JS, Cheung YK, Choy D, et 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T evaluation of patterns of tumor spread[J]. Am J Neuroradiology, ):256-270.
  Heng DMK, Wee J, Fong KW,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in 677 patients in Singapore with nondissemina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J]. Cancer, ): .
  Frederick LG, David LP, Irvin DF, et al. AJCC cancer staging handbook from the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M]. 6th ed. New York: Springer, .
  Liao XB, Mao YP, Liu LZ, et al. How doe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fluence staging according to AJCC staging system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ompar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
  Chong VF, Fan YF. Skull base eros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detection by CT and MRI[J]. Clin Radiol, ):625-631.
  Ng SH, Chang TC, Ko SF, et 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RI and CT assessment [J]. Neuroradiology, ):741-746.
  Ma J, Mai HQ, Hong MH, et al. Is the 1997 AJCC staging system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rognostically useful for Chinese patient population。[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
  Lee AW, Sze WM, Au JS, et al. Treatment results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the modern era: the Hong Kong experience[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
  Lu JC, Wei Q, Zhang YQ, et al. Influence of MRI abnormality in skull-base bone on prognosi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 Cancer Radioth&rapie, ):230-233.
  Lu JC, Wei BQ, Chen WZ, et al. Staging of th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vestigat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 Radiother Oncol, ):21-26.
  Ma J, Liu LZ, Tang LL, et al. Retropharyngeal lymphadenopath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rognostic value and staging categories [J]. Clin Cancer Res, ):.
  赵 充,韩 非,卢丽霞,等.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J]. 癌症,): .
  罗 伟,邓小武,卢泰祥. 早期鼻咽癌三维适形。常规和传统外照射计划的剂量学评价 [J]. 癌症,):605-608.
  Sakata K, Hareyama M, Tamakawa M,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of nasopharynx tumor investigated by MR imaging and the value of MR imaging in the newly published TNM staging [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73-278.
  Bertrand B, Helene A, Jean B, et al.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of eight randomized trials and 1753 patients [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47-56.
  Byers RM, O&Brien J, Waxler J. The therapeutic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nerve invasion in cancer of the lower lip [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4):215-217.
  Batsakis JG. Nerves and neurotropic carcinomas[J].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426-427.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绿色服务业务范围
免费咨询:& 电话:029-75077& 客服QQ:& 咨询QQ:& 邮箱:vip#js120.net
&&copyright @2007 - 2014 js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晋升网版权所有
&陕ICP备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癌预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