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与天宫一号对接神八交会对接任务团队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针对天宫神八交会对接任务特点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针对天宫神八交会对接任务特点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9:50:4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针对天宫神八交会对接任务特点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PDF
官方公共微信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19 / 25 页
神八11.1早上六点左右发射,11.3与天宫进行交会对接(此贴不再更新,请斑竹另作处理)
本帖最后由 无形 于
02:00 编辑
天宫一号拟于9月27日至30日择机发射
& && & 新华网甘肃酒泉9月20日电(记者李清华、徐壮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0日宣布,我国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执行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F运载火箭组合体已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顺利转运至发射区。天宫一号将于9月27日至30日择机发射。
& && &这位发言人说,按照计划,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将首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提供交会对接目标,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 && &据介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F运载火箭等飞行产品自6月底陆续进场后,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相继开展了总装测试等技术区的准备工作,长征二F运载火箭还针对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的火箭故障原因,采取了相应改进措施。天宫一号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与运载火箭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20日9时,承载着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今后几天,发射场将陆续进行目标飞行器、火箭功能测试和器箭地联合测试等工作,进行最终状态检查和确认后,火箭加注推进剂,择机实施发射。
& && &目前,执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各大系统已进入最后准备工作状态,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倒计时……坐等直播&
&&成功成功再成功
本帖最后由 无形 于
08:56 编辑
军报记者实拍天宫一号发射场
00.jpg (105.94 KB, 下载次数: 0)
08:56 上传
(159.29 KB, 下载次数: 0)
04:37 上传
(115.52 KB, 下载次数: 0)
04:37 上传
节点临近,出手不凡
本帖最后由 无形 于
10:38 编辑
天宫一号将首度验证中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 && & 6月初,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上海航天天宫一号试验队就已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尽管有些队员还是刚办过集体婚礼的“新人”。来不及度蜜月,上海航天的年轻人就为“天宫”的发射全力以赴。那么,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项目上,上海航天将承担起哪些重大任务呢?
& && &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要一环,“神七”解决了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太空行走的问题,天宫一号和“神八”则要首度验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次,在电源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等原“神七”承担过的任务基础上,上海航天局又增加了研制对接机构分系统、天宫一号资源舱等两大新任务。
& && & 两个“8吨重” 时速28440公里“拧螺丝”
& &&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航天人就开始研制对接机构,并进行了大量的地面试验。当时的一批老航天人,如今想起来还都觉得“捏着一把汗”。这是因为:两个8吨重的物体,在太空中以第一宇宙速度(相当于每小时28440公里)飞行的同时,还要完成无缝对接,其难度可想而知,稍微刮擦后果都是不可想象的。
& && & 有关专家这样表述:“对接、分离时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要‘天衣无缝’,而且接合时需保持平稳,不能剧烈晃荡,这就好比在太空‘拧螺丝’。”
& && & 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和飞船“神八”的对接,将结成我国航天史上最为复杂的空间机构。据悉,要实现顺利对接,两个飞行器的相对速度不能超过每秒0.2米,横向偏差不能超过18厘米。只有准确对接,两者才能多“锁扣”绑定,内部直径约0.8米的圆形对接口才会打开。由此等到未来与载人飞船“神九”或“神十”对接时,中国的“太空人”才能跨过这道“门”,从“神八”迈向天宫一号。
& && & 我国航天科普专家庞之浩特别指出,“交会对接”是举世公认的航天技术瓶颈,因为届时毫厘之间、分秒之间万一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像去年俄罗斯飞船在与国际空间站交会对接时,第一次就没有成功,不得不用了二次才完成任务。所以,交会对接中最令人挠头的就是“追尾”。
& && & 一个资源舱 实时为天宫一号输送能量
& && & 作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最早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公开亮相的天宫一号有两个舱: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实验舱前端安装有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
& && & 而资源舱,则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外部安置太阳翼,用于提供变化轨道与姿态控制、电力能源供应、热控环控等动作的动力。据悉,天宫一号将使用折叠式的5片太阳能电池板,这是中国中低轨道航天器最复杂的太阳翼设计,也是上海航天技术此次要向世界展示的技术新难点。
& && & 天宫一号的设计寿命是2年。未来2年间,它要和“神八”“神九”“神十”三船相继对接,电源系统是其不能断的“生命线”。在上海航天局里,研制天宫一号和“神八”电源系统的有四五十人,采用了不少新技术、新材料。
& && & 据负责天宫一号电源供应的上海研发团队透露:天宫一号有一对翅膀,太阳能帆板就附着在翅膀上,好像向日葵始终围着太阳转,向阳角度会保持在50至60度左右,这样就保证了有足够的日照可以“充电”。
空间交会对接高清示意图
无形 发表于
天宫一号拟于9月27日至30日择机发射
/n/n089.html
& && & 新 ...
倒计时……坐等直播
说出我心声: 3 同盼哈哈哈&
人民网“天宫一号”发射3D动画隆重上线
zt 关于在S315线东风基地路段设立临时检查站的通知
发布时间:日&&
全旗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居民:
根据东风基地通知,现将我局日《通告》内容进行补充更正。定于9月25日8时至28日18时,在S315线(航天路)东风基地路段将设立临时检查站,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和管控,为确保近期发射任务万无一失,方便广大群众通行,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 期间禁止大型货运车辆通行;
二、 期间禁止外国人及港澳台地区人员通行;
三、 期间禁止媒体记者通行;
四、 期间禁止无有效身份证件人员通行,请广大居民随身携带车辆手续及居民身份证件备查。
五、 9月27日上午8时—9月28日上午8时除特定车辆外,其它车辆和人员禁止通行。
& &&&特此通告。
额济纳旗公安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天宫一号发射_天宫与神八对接_未来中国空间站3D全程模拟
中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今天(25日)表示,天宫一号发射任务将选择在9月29日至30日之间进行,下面请看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的中央台记者梁永春刚刚发回的报道:
  记者:我们中央台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直播天宫一号发射任务的报道组是昨天下午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在正在进行的一个情况介绍会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关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了目前为止的任务准备情况。
根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崔吉俊主任刚才在会上的介绍,目前发射的最后准备工作还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崔主任刚才告诉我们说,火箭发射之前要进行一个发射状态的总检查,而且火箭,包括天宫一号飞行器以及地面的设施设备要进行联合检查。另外,火箭加速的各项准备工作也正在紧张地进行。
  在今天晚上还要进行最后一次的全系统的发射合练。那么到目前为止,火箭和飞行器加变测试已经全部结束了,状态设置也已经完成,但是目前对火箭的加速还没有实施,正在做相关的准备工作。
  我们前一段时间曾经发布过一个消息说,天宫一号发射的时间是被确定在9月的27日到30日这个时段,那么目前根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气预报会商的情况,在27日和28日两天,因为天气原因不适合进行航天发射,所以发射窗口将在29日和30日之间进行选择,现在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基本就绪了。
羊城晚报讯 本报特派酒泉记者孙朝方、温建敏、张小磊报道:记者2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权威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天宫一号料于本月底升空,最佳发射窗口确定在29日晚21∶20-21∶30。此前,有消息称,该目标飞行器拟在本月27日夜间发射。权威人士表示,此次发射时间的推后属正常调整,事因有冷空气侵袭。
  稍早前,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称,天宫一号定于9月27日至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更有消息指,具体发射时间在27日晚10时许。目前,神舟八号飞船和运载“神八”飞船的火箭均已运抵东风航天城,发射前的联合演练、火箭“健康检查”等也在有序进行。
  25日上午,东风航天城艳阳高照,但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未来几天将有一股冷空气突袭,虽然气温骤降不影响发射,但冷空气带来的高空风的变化对火箭发射会有一定干扰。为保证发射万无一失,有关方面决定推迟火箭发射日期。据权威人士介绍,火箭燃料加注通常在发射前一天进行,而低温加注则要在更接近发射时间的数小时内进行。
<p id="rate_4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央视网出现这个信息了&经验 + 20 点
" class="mtn mbn">
天宫一号发射时间版本众多 旅行社招揽生意忙
在如今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天宫一号及运载火箭早就转场完成,基地的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最后的检测,等待天宫一号一飞冲天。矗立在戈壁滩上的蓝色卫星发射塔架已经关闭,等候在基地内外的各路记者,期待着发射塔架于发射前40分钟的再次开启。
  无论“嫦娥”还是“神舟”,每次发射前众人对于最终发射时间的猜测总是不断。如今天宫一号即将升天,随着官方公布的本月27日至30日择机发射时间的临近,关乎天宫一号最终发射时间的猜测也成为热门的话题。
  先是有媒体查询27日至29日几天,从嘉峪关机场的离港航班机票,根据29日价格最高而推测28日为发射日。但这一说法由于太过虚无,很快便被推翻,“27日发射”的说法开始流传。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如果一切正常,9月26日将对天宫一号运载火箭进行燃料加注。按照发射惯例,完成常规燃料加注后火箭将在36小时内发射,于是9月27日天宫一号发射的说法广为流传。
  就在昨日,几个消息渠道又将天宫一号发射时间指向了9月29日,甚至有人表示,具体发射时间为晚上9点。先是赞助此次发射活动的几大厂商,组织的现场观摩团行程由原先的27日推迟至29日。之后,酒泉各大旅行社也开始招揽29日晚上赴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观看天宫一号发射的生意。一家旅行社的老总还透露,原先是定在27日,但不知何故又选择了29日发射。 “500块钱一个人不是白收的! ”
  种种版本的发射时间推测,着实害苦了在酒泉苦等“天宫”升天的众多媒体记者。有些媒体的报道计划因此而更改,有些定了回程机票的记者则忙着退票改签。无论如何,承载着中国航天未来梦想的天宫一号,就快要奔向太空了。
……………………………………………………………………………………………………………………
版本真多啊!新华社和CCTV没有证实的消息,都只能算小道消息!
第一手资料还是很值钱哈。重大事件没有八卦小道消息就显得太安静了呵呵&
本帖最后由 无形 于
09:02 编辑
中国&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行全区联合演练
0_0_r.jpg (29.58 KB, 下载次数: 0)
08:54 上传
&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国&天宫一号&飞行任务25日下午进行了全区联合演练。结果表明,各系统组织指挥顺畅,技术状态正确,参试设备工作正常,具备发射条件。
 &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及其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组合体于9月20日上午顺利转运至发射区,随后组织实施了火箭、目标飞行器功能测试及接口匹配检查,器箭地联合检查,首区合练及电磁兼容性试验等工作。25日组织实施的全区联合演练,是按发射流程进行的一次综合性模拟演练,将验证各大系统工作状况。
 & &北京时间当天下午14时3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指挥下,本次合练进入-3小时程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显示大厅可以看到,参试各系统组织严密,各级指挥员口令准确,技术人员操作熟练,系统之间相互配合默契,各项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合练,达到了预期目的,全体参试人员对完成&天宫一号&飞行任务充满了信心。
  据悉,今后几天,&天宫一号&飞行任务将进行发射前全系统质量评审、火箭加注等工作。
好!非常好!
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运载火箭运抵酒泉发射中心&&(高清组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双峰、刘轶瑶)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25日上午已经运至酒泉卫星组装车间,将进行一系列调试、组装和检测。   按计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于本月底发射升空,它的主要任务是与神舟飞船在宇宙中完成交会对接。而“神舟八号”不载人飞船计划将于一个多月后发射。两者将实现首次空中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的寿命仅有两年。两年内,它还将相继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完成空间交会对接,并解决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天宫一号整装待发
19 / 25 页
本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之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本网站纯粹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联系方式:(只收手机短信)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或者电子邮箱)。
Powered by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15 / 25 页
神八11.1早上六点左右发射,11.3与天宫进行交会对接(此贴不再更新,请斑竹另作处理)
俄罗斯的货运飞船也发射失利,兄弟们,这是咋的啦。
难道像月亮帖里提到的,外星人出面了??
2012也不远了嘛
外星人是笑而不言呵呵
看来要靠天宫来清扫这股邪气了!预祝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完美实现交会对接!&
无形 发表于
2012也不远了嘛
外星人是笑而不言呵呵
看来要靠天宫来清扫这股邪气了!预祝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完美实现交会对接!
呵呵,好像电视剧都在重大关头时总显得一波三折··&
俄航天器一周内两次发射失败 专家认为是“人祸”
23:57:17&&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
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0&&
[提要]&&8月24号,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进步M-12M”货运飞船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俄罗斯航天史上,第一次出现航天货运飞船发射失败事故。  俄航天器一周内两次发射失败 专家认为人才缺乏是深层原因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燕玺):8月24号,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进步M-12M”货运飞船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这已经是一周之内俄罗斯连续第二次发射航天器失败了。事故发生的背后存在什么深层原因?连续发射失败对其他发射计划有什么影响?本网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俄罗斯记者燕玺,介绍这次航天器发射的具体情况。
  记者:俄罗斯航天署表示,搭载着货运飞船的“联盟-U”型运载火箭于莫斯科时间24号下午5点从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升空325秒后,第三级动力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了此次发射失败。按照原计划,这艘载有2.5吨各类物资的飞船本应该于26号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舱对接的。
  此前有消息称,货运飞船的碎片已经坠落到了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境内,导致10名正在采摘野果的居民受伤。不过随后阿尔泰政府否认了这一消息,并称当地正常生活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人受伤。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俄罗斯航天史上,第一次出现航天货运飞船发射失败事故。
  主持人:据了解,此前俄罗斯就发生过多起航天器发射失败的事故,连续发射失败对其他发射计划有什么影响?
  记者:这已经是一周之内俄罗斯第二次发射航天器失败了。18号,俄一颗号称最先进的通信卫星搭乘“质子-M”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然而,在火箭推进器完成第四次,也就是倒数第二次点火后,地面同卫星失去联系。
  而今年以来,俄罗斯也已经有四次发射航天器失败的记录了,有的是发射失败后坠毁,有的则是进入到了计划外的轨道当中,成为“太空垃圾”。连续的航天器发射事故也给俄罗斯的相关发射计划造成了一些影响,比如俄航天部门就表示,在“快车-AM4”通讯卫星发射失败原因查明前,将暂停“质子”系列火箭的发射计划。而俄罗斯航天署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航天产品质量的检查和监督。
  不过,俄罗斯其他发射计划目前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俄航天兵发言人维亚特金就表示,俄罗斯计划于26号在俄罗斯西北部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使用“联盟-2”运载火箭发射“格洛纳斯”导航卫星。连续出现的发射事故不会影响到该卫星的发射准备工作。
  主持人:那么连续发射失败除了明显的技术问题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记者:关于这个问题,俄罗斯航天学界和媒体也在反思。有消息称,由于大部分航天器发射失败案例都出现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因此有关部门也展开了对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全面技术检查。不过,俄罗斯航天学界则认为,连续发射航天器失败并非偶然,年轻高科技人才的缺乏才是深层次的原因。
  俄罗斯宇宙研究院研究员罗金就认为,最近20年来,热衷于研发高新科学技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虽然政府最近几年在航空航天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其发展,但是这些费用大都投给了新的项目研发,而投入到人才培养上的资金相对不足,造成了目前俄罗斯大部分掌握尖端技术的科学家都是年过半百的老科学家,年轻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比例越来越低。罗金认为,这种人才断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而导致了目前航天器发射成功率大大降低的情况发生。罗金还认为,目前俄罗斯的科技氛围也没有以前那么浓厚,年轻人对于最新科学技术的热情也已经大不如前。
  俄罗斯航天界专家里索夫也认为,出现连续发射航天器失败并不是因为资金短缺和技术原因,而是“人祸”。里索夫指出,俄罗斯航天器发射系统的核心技术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考验,并不存在技术问题,如果相关技术部门在执行和监管环节上能够更加仔细,大部分发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他还认为,目前俄罗斯航天产业内部浮躁心理太严重,很多年轻工程师也只想着像商人一样挣更多的钱。要想改变现状,必须要改变整个行业内部的工作状态。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钱啊钱··&
光明网:中国航天人才辈出 “天宫”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
& &&&[光明网8月24日报道]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必须完成大量技术突破。例如,从“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太空飞行,到“神舟”七号宇航员太空漫步,飞船进行了200多项改进。而“天宫一号”发射也是如此。
& && & 仅拿此次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来说,虽然外观上看起来和原先的运载火箭差别不大,但在内容有了很大变化。该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为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共进行了近170项技术状态更改,其中有5项新技术首次使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已于7月23日上午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 &有些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数量众多的技术突破过程中,一群非常年轻的科研人员发挥了骨干作用。他们有的30来岁,有的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据统计,“天宫一号”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这样年轻队伍甚至引发了外国同行的羡慕,因为他们无论在年龄上,还是结构上都显示了明显的优势。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曾介绍说,中国用十几年时间培养了一支新的航天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很年轻,但他们这十几年里一直在一线工作,积累了经验,增长了知识,现在都能够挑大梁了。在准备“天宫一号”发射期间,这支队伍的进取精神再次得以展现:早8点上班,晚10点回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个月。
“天宫一号”飞控演练拉开帷幕
& &&&“各岗位注意,我是‘天宫一号’,将准点起飞,请各岗位注意自己的状态。”8月17日,在北京飞行控制大厅,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体岗位飞控正常模式演练拉开了帷幕。
  此次演练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联合举行的第二次大型综合演练,主要对关键事件的判读、关键决策的制定进行检验,以查找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飞行流程,为飞行控制的圆满成功再上一道保险。
  据悉,整个模拟演练持续了4个多小时。此次演练通过互换岗位的方式,提升了岗位人员对岗位职责的认识。来源:中国航天报&&日期:
航天专家庞之浩:“天宫一号”与其他空间站有六大不同 & & 来源:科技日报& & 日期:
  据报道,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目前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将于最近发射升空。虽然具体的发射时间仍未有官方说法,但是公众一直对其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在以往的媒体报道中,多次提到,“天宫一号”只是空间站的雏形、是试验性空间站。那么试验性空间站有哪些特点?它和其他国家的空间试验站有何不同?未来,我国的空间站如何发展?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航天专家庞之浩做出了解答。
  “天宫一号”是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和技术保障
  据报道,“天宫一号”并非真正的空间站,而是用于试验我国未来空间站项目所需技术的首个太空试验平台,目的是为此后我国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回望苏、美及欧洲航天局的空间站发展历程,均为先研制试验性空间站、再建造其他空间站。庞之浩认为,研制试验性空间站是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和技术保障。
  庞之浩告诉记者,试验性空间站和其他空间站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载人航天器,它们在任务目标、功能规模、技术指标、资金投入和研制周期等方面均有不同之处。
  据了解,试验性空间站是为发展其他空间站,从运输器过渡到载人航天基础设施的试验性航天器;而空间站指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
  “天宫一号”在寿命、对接口等方面不同于其他空间站
  结合国外试验性空间站和其他空间站的发展,庞之浩指出,两者之间主要存在六大区别。
  “首先,试验性空间站在轨寿命通常低于5年,而其他空间站可达5至10年,或者更长。”他说。
  其次,试验性空间站的规模较小,对接口也少,没有扩展能力。而其他空间站至少有2个对接口,能同时对接载人运输器、货物运输器或专用实验舱。
  三是试验性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次在轨时间较短,一般是几十天。而其他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次在轨时间大多为百天以上。
  此外,两者的区别还体现在:试验性空间站上的燃料和消耗品原则上要一次带足,其他空间站则是用货运飞船定期进行多次补给;试验性空间站上的有效载荷设备很少更换,但其他空间站可多次更换和增加实验仪器;试验性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般不进行航天器的维修工作,只进行试验、训练等,而其他空间站上的航天员要经常进行维修工作。
  “简言之,试验性空间站的各方面要求均比空间站低,因而技术难点少,比较容易研制。”庞之浩说。
  谈及“天宫一号”, 庞之浩表示该飞行器与国外试验性空间站在功能和用途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质量较小,约为8吨,而国外试验性空间站都为20吨级以上,因此称其为简易“空间实验室”更加合适。
  未来我国将建多舱式空间站
  “纵观当代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基本是沿着载人飞船、试验性空间站、货运飞船、实用型空间站、航天飞机、长久性空间站和永久性空间站的发展轨迹。”庞之浩说。
  他说,其中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和航天飞机是天地往返的运输器,用于为在太空长期运行的各种空间站提供人和货物的运输服务;试验性空间站用于试验空间站的有关技术,为建造空间站打基础;其他空间站是开发太空资源的主要太空基地,而且体积质量、运行时间等不断加大,载人时间、研究项目也随之增多。
  据介绍,前苏联发射的礼炮1号至5号、美国发射的“天空实验室”均为试验性空间站。其主要特征是站上只有一个对接口,因而只能接纳一艘客货两用飞船,运送往返人员和少量物品。这一代空间站解决了许多有关的重大科技问题,例如证实了人在太空呆上若干天,可用轮换航天员的办法,使空间站利用率大为提高。
  前苏联发射的礼炮6号、7号是实用性空间站。它们均有2个对接口,可同时接纳两艘飞船,从而能把载人与运货分开,大大延长了空间站寿命和航天员在轨时间。
  前苏联和俄罗斯发射的和平号是长久性空间站。它采用积木式构型,率先升空的核心舱有6个对接口,先后像搭积木一样对接了5个专用实验舱,以及“联盟”载人飞船和“进步”货运飞船,成了庞大的空间复合体,大大扩展了航天员的活动空间,但也存在效率不高等问题。
  2011年建成的“国际空间站”是永久性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等16国联合研制。它采用桁架挂舱式构型,以上百米的组装式桁架为基础结构,然后将多个舱段和设备安装在桁架上。其优点是灵活性更强,拆卸、修理和更换都很方便,同时采用集中式供电,工作效率高,但费用也很高昂,且技术复杂。
   谈及我国未来的空间站,庞之浩表示,据权威专家介绍其起点较高,将是多舱式空间站。根据国情,我国空间站将采用积木式构型,包括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总质量60吨。核心舱以组合体控制任务为主,实验舱I兼有组合体控制与应用实验功能,实验舱Ⅱ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
看帖&&留名。。。。。。。
支持楼主!支持中国航天!!!!
针对近期在型号发射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7103厂全面启动了质量归零工作,各单位干部职工顶住压力、集智攻坚,不分昼夜,共同投入到归零工作中,确保产品的高可靠性。图为该厂职工一丝不苟地进行产品检测工作。 来源:中国航天报& & 日期:
看来04星发射失利的原因已经找出来,这样的话,对后面的发射影响就不是很大了
工作在祖国航天一线的人们辛苦了!今天嫦娥二号传来好消息,已成功到达150万公里外的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相信天宫、神八也一定会不负众望,圆满成功!&
静待天宫一号发射
据悉,远望即将启程,太平洋监测点即将就位,天宫蓄势待发!
本帖最后由 无形 于
22:12 编辑
嫦娥二号成功环绕拉格朗日L2点飞行 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取得新突破
n391783.gif (83.41 KB, 下载次数: 0)
22:11 上传
“神舟八号”安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8月26日,执行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乘坐”专机,顺利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据悉,“神舟八号”进场后,将开展一系列的在轨测试。图为飞船发射试验队队员正在机场小心翼翼地把飞船轨道舱卸载到运输车上。&&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
本帖最后由 无形 于
21:43 编辑
携手神八 交会梦想& & 一位热心朋友制作的沙画,以表对神舟飞船的祝福
本帖最后由 无形 于
21:41 编辑
“天宫一号”蓄势待发 肩负交会对接重任
都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祝愿早日成功!
见多了社会上的冰冷,看看祖国的成就暖暖心间呵呵。祝福中国航天,祝福共和国早日修成正果!&
中新网9月1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表示,由于受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影响,任务总指挥部决定,对天宫一号发射计划作相应调整。
  执行中国首次空间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的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已于8月26号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言人说,此次发射计划调整,主要考虑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与发射失利的长征二号丙火箭属于同一系列,由于失利火箭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仍在进行,故障原因是否关联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尚不明确。
  出于安全方面考虑,目前工程各系统正在对执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各飞行产品开展全面质量复查,天宫一号具体发射时间将根据失利火箭故障调查结果来决定。
………………………………………………………………………………………………………………………………………………………………………………
天宫一号终究是受到实践11号的影响,安全第一!预祝天宫、神八圆满成功!
也刚看到信息,关键性的节点事件还是稳妥起见啊,相关单位都进行动员!这是必须拿下的任务!&
楠竹风玉 发表于
中新网9月1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表示,由于受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影响 ...
也刚看到信息,关键性的节点事件还是稳妥起见啊,相关单位都进行动员!这是必须拿下的任务!
15 / 25 页
本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之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本网站纯粹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联系方式:(只收手机短信)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或者电子邮箱)。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宫一号对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