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前面有8个.狮子老虎的前面有3个老虎是第10名.老牛是17名.问小鹿和狮子老虎之间

www.38vcom__乡村乱日妻小说_干b 大图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95页免费31页免费100页免费66页2下载券6页免费 60页2下载券38页2下载券19页4下载券26页1下载券19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95页免费94页1下载券28页1下载券15页免费138页2下载券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八单元教案--心界的博客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八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
二、教具准备: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时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一、课时目标:
三、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反思:
&&&&&&&&&&&&&&&&
蜗牛的奖杯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具准备:
三、教学过程:
1、(出示蜗牛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
1、大家说的真好,但你们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并不是这个样子,它身上还长着一对大翅膀呢!看,多可爱的小蜗牛啊!
2、蜗牛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7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生词
生怕&&&&&& 翅膀&&&&&& 坚硬&&&&& 奖杯&&&&&& 蜻蜓
蜜蜂&&&&&& 蜗牛&&&&&& 甩下&&&& 冠军&&&&&& 惟恐&&&& 面前
a 、自由读
b、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教学多音字“强”,它还有什么读音?分别组词
E、教学生字字形,新授“支”部
齐读生字,去拼音读。
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开火车读。
4、再读课文,并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5、讨论交流。
6、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几句话难读,就把它多读几遍,要读得正确流利。
7、出示一长句,指导朗读。
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8、默读课文,思考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的?
谁来说一说。(简单地复述课文内容)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4个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渡:它成天想着奖杯非常得意,(板书:得意洋洋)日久天长,奖杯――(引读最后一段)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他哪儿读得好?
2、看到小蜗牛现在的下场,原来跟它一起比赛的小动物有对它说什么?
3、出示名言、格言
满招损,谦受益。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⑴自己读读,选选你最喜欢的读给大家听听。
⑵指名读。
4、齐读第四自然段,板书:慢慢地爬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蜻、蜓、蜂,指名读,说说它们的特点。
2、你有什么方法记这些字?
3、师示范,边看边想,注意什么?
4、指名说说注意点,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5、反馈,讲评学生写的字。
抄写生字。
我的教学反思:
&&&&&&&&&&&&&&&&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
“狐假虎威”的寓意。
2 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 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一、课时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旁记:
2 学习生字识字形。
二、教具准备:
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2,,?.,
一、课时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
二、教具准备:
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词
二、教具准备:
1&&&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2
一、课时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反思: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成语中有“谈虎色变”、“与虎谋皮”、“虎视耽耽”、“虎口余生”、“虎穴龙潭”等说法,很形象地反映了对虎的恐惧和敬畏。
虎的确有凶猛的一面,因为它是一种大型食肉动物,自然不能如绵羊一般温驯,否则就会饿死,所以凶猛的性情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要正常的生态平衡得以维持,使虎得到足够的食物,虎是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的。虎是自然界重要自然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绝灭,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的体重远远超过狮子和老虎,狮子和老虎一般不敢袭击大象,否则回被大象活活踩死。若小小的老鼠钻到大象的鼻子里,大象的一个喷嚏能把老鼠摔得很远,现在,你会觉得谁是森林之王呢?
中缅边境、热带雨林中。蓝孔雀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以人工繁殖,极具开发价值。
鹦鹉的羽毛色彩鲜艳,非常漂亮,它会学人说话,有条成语叫――鹦鹉学舌。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23“”“” &
1&& “”23&&&&&& 12& & & & & & & & & 3//// &&&&&&&&&&&&&&&&&
11323123 121 2 &&&&&&& 33
&&&&&&&&&&&&&&&&&&&
“…………”
12345 …………123
&&&&&&&&&&&&&&&&&&&&&&&&& & & &
1& 14 “”&& & 212&&&&&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56& & & & 12&&&&&&&&&&& 3
11 2 3 &&& 4 & && &&
&&&&&&&&&&&&&&&&&&& &------------2-------------12
&&&&&&&&&&&&&&&&&&&&&&&&&
1234 1&&&&& [& & ]2&&&&& [& ]3&&&&&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tiao (&&&&&&&&&&&&&&& )&&&&&&&&&&&&&&&&&&&
jia(&&&&&&&&& )
&&&&&&&&&&&&&&&&&&&&&&&&&&&&&&&&&&&&&&&&&&&
tiao (&&&&&&&&&&&&&&&& )&&&&&&&&&&&&&&&&&&
jia (&&&&&&&& &)
1&&&&&& &&&&& &&&&& &&& &&&&&
2&&&& &&&&&&&&&&& &&&&&&&&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1个二类字。
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了解鸟岛鸟多的特征
理解句子: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1、 小朋友们都喜欢鸟儿,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发现从天空中飞过的鸟儿渐渐变得稀少了,如果有一天,鸟儿真的绝迹了,人类是多么寂寞。幸好,在青海湖西部,有这样一个国家特设的鸟岛自然保护区,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鸟
&2、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解释“岛”的意思:指海洋中、湖中、江河中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
3、 老师从网上找到了两篇介绍鸟岛的资料,大家来看一下。
多媒体课件出示文章,教师作介绍。
二、 初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自读生字、词语。
3、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纠正字音。齐读。
(2) 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3)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鸟岛有什么特点呢?
三、 精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1、 精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想想:鸟岛在哪?原来叫什么名字?
(2) 交流。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段课文。
① 青海湖在我国哪儿?
点击课文上“青海湖”一词, 多媒体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用鼠标指出青海省的位置,简单介绍青海省:在我国的西北部。
点击“青海省”出现青海湖的地图,从图上找出鸟岛,让学生说出鸟岛的地理位置。
② 这个小岛原来叫什么名字?现在人们知道得更多的则是“鸟岛”这个名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板书:闻名中外。
③ 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2、 精读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段课文。交流:
① 从哪里看出六月的鸟岛最热闹? 板书:热闹 鸟儿多
从哪里看出鸟儿的种类多?学生回答,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各种各样。 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种鸟的图片。
从哪里看出鸟儿的数量多?学生回答,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小岛成了鸟的世界。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群鸟的图片。理解“聚”的意思。
有感情地练读第一句话。指名读,再齐读。
② 从哪里看出鸟窝多?板书:鸟窝多
学生回答,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密密麻麻 一个挨着一个
有感情地练读第二句话。指名读,再齐读。
③ 从哪里看出鸟蛋多?板书:鸟蛋多
学生回答,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窝里窝外 到处
有感情地练读第三句话。指名读,再齐读。
(3)有感情地练读第三段。指名读。齐读。
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1个二类字。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教学重点:背诵课文,了解鸟岛鸟多的特征。
1、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参观鸟岛。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积极的参与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
2、 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1)鸟岛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叫“鸟岛”?)
二、学习课文
1、 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2、 逐个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问,再去文中找答案,在质疑中困惑,在解疑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个过程犹如放风筝,线在老师手中,但风筝仍能感到在空中放风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问题(1)鸟岛在什么地方?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说说,你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请你来读
(2)、你们知道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a. 出示:闻名中外
指名读,换个词说说它的意思 (驰名中外、中外闻名)
齐读,放在句子中读,说出你读的感受。
b. 指导读:自豪的语气
(3)、填空:鸟岛在( 。)
(换词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词语;而填空则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帮助理解第一自然段,让学生灵活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也有利于背诵,可谓一举多得。)
4、 问题(2)为什么叫“鸟岛”?
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找找关键词,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a. 鸟儿在春天来这里。
b. “一群一群、 陆续 ” 说明“鸟多” 板书:鸟多
读好“一群一群” (速度放慢些)
理解“陆续” 师演示:手里拿画好的群鸟图贴一次,再贴一次,再来一次 (边说边贴)
c. 自由练读,再配乐指名读,齐读
(3)、因为( ),所以叫鸟岛。
(4)、过渡:这么多的鸟来这里干什么? 学生接读― 它们在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5)、这么多的鸟都来鸟岛,你觉得那里会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气氛,让人感受春天的暖意,让学生酝酿读的节奏,为有感情的读课文打好基础。)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谁愿意来读就和老师一起读。
(2)、用一个词来说说岛上的情景。(热闹)板书
(3)、具体说说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来?(各种各样、聚、鸟的世界) a.你从哪里看出这是鸟的世界? (出示幻灯片,练习说话)
b.鸟儿来这里会干些什么?看图说说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它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c.学生自由练说
d. 指名说第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岛上的鸟多,这么热闹,就该读出好的心情。
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5)、岛上除了鸟多,还有什么多?
指名讲 (鸟窝多、鸟蛋多),你从哪里知道的?
a. 板书:鸟窝多
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指名读,请一个学生上台画鸟窝,其他同学评价(突出“密密麻麻、挨”),不足之出再请人补充。
b.“挨”可以换哪个词? (靠)
(6)、板书:鸟蛋多
请多人上台画鸟蛋,还要涂上颜色,(突出“窝里窝外、到处“)
齐读第三句话
(7)、小结:其实“窝多、蛋多”也反映了岛上的“鸟多”,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感受鸟多吧!
(8)、齐读
(9)、练习背诵:鸟多( ),鸟窝多( ),鸟蛋多( )。指名背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
师:鸟岛上真热闹啊!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来岛上游玩的人( ),他们( ),随手( ),可是( ),因为( )
(2)、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爱鸟护鸟
台湾的蝴蝶谷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成语。
3、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中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的美景。
教学难点:
让孩子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台湾蝴蝶谷的美境。
教具准备: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 &&&& &&&
&&&& &&&&&& &&&
&&&& &&&& &&&
E把书翻到笔顺表,按笔顺描红。
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火车读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讨论交流
A色彩斑斓:灿烂多彩
B壮观:景色雄伟
C翩翩起舞:形容轻快的跳舞。
7、再读课文,把文中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8、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台湾的蝴蝶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米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5、------------
-----------
欢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
幻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
2、简介泼水解
3、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
&& 泼水节&&&&&&&& 木桶&&&&&&&&&& 互相&&&&&&&&&& 湿淋淋
&& 吉祥&&&&&&&&&& 幸福&&&&&&&&& 不肯离去&&&&&&&& 凤凰花
&& 西双版纳&&&&&& 赛龙舟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E教学生字字形
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
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讨论交流
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
&&&&&&&&&&&
&&&&&&&&&&& 3
&&&&&&&&&&&
4&&&& &&&&& &&&& &&&&
&&&&&&&&&&&
&&&&&&&&&&&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习一组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认真写好铅笔字。
3、熟记4个成语和一首古诗词
4、学会转述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组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学习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
1、学习一组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认真写好铅笔字
3、熟记4个成语和一首古诗词。
教具准备:字卡、字典
一、教学第一题
A学生自渎词语,如有生字查字典,并在书上注拼音。
B指名读、齐读
C回答书后问题
“石林”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叫它“石林”?
“阿诗玛”是什么人?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D齐读描写石林风情的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
出示生字卡,依次认读生字。
师范写,讲述写字要点
生描红临写,师巡视。
三、教学第三题
1、教4个成语
2、看图,并讲述有关刘胡兰、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3、齐背成语
教学古诗词
1、自渎、指名读、齐读
2、熟悉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
3、借图理解诗意
“风景旧曾谙”意思说江南风景之好,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齐读,试着背诵
6、你知道白居易还写过哪些诗词吗?学生上台背诵。
课时目标:学会转诉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第四题
A老师让“你”告诉“李响”一件什么事?
B如果你见到李响,该怎么转述老师的通知?
C归纳转述方法,转述时必须要把内容说完整,说准备,不能丢三落四,也不能说错。
D学生自由练习转述。
E同桌互说,指名说。
F教师在学生转述时适时点评。
我的教学反思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具准备:
三、教学过程:
 一、 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小朋友,夏天到了,池塘里荷花开了,大大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多可爱呀!今天我们来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板书课题,读题。)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二、初读课文。1、 听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生字:戏、穿、伞、柄、眨、游、蝈
指名说一说,你在读书前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由读,四个人小组读。
5、把句子读给同桌听。6、 检查,分节指名读。提醒注意“凌、柄”是后鼻音,“穿、眨”是翘舌音,“伞”是平舌音。
7、指名读全文。8、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雨滴& 小鱼& 蝴蝶& 蝈蝈& 星星& 新月
 9、再读课文,要求:不指着读,不出声音,边读边想,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0、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指导生字。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齐读。
3、找朋友游戏
4、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5、学生描红。
6、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各组词一个。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领读。要求:领读的读准了就跟着读,读得不准就举起手帮助他纠正。
2、夏天到了,“我”真想变成什么呢?
二、指导精读,体会课文内涵
1、第一节。  (1) 指名读,谁来了?出示挂图,夏天小姐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看图说话)她热情地问“我”什么?  过渡:“我”想变点儿什么呢?
(2) 指导朗读第一节。2、第二节。  (1) 学生自读,“我”想变成什么呢?  (2) 男生读前半句,“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
在“一片绿叶”上是什么样子的。  (3) 女生读后半句,“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是什么样子。  (4) 边看图边想象:雨滴“睡”在绿叶上,小鱼“游”到小河里,它们心里会怎么想?“我们”看到这些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5) 指导朗读第二节。3、 第三节。  (1) 学生自读。  (2) 小组讨论:为什么“我”又想变成“一只蝴蝶”“一只蝈蝈”?(可运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充分展开想象)  (3) 指导朗读第三节。4. 第四、五小节。  (1) 指导读第四节。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一边读一边回忆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画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  “我”为什么想到“变”成星星和月亮呢?联系第二、三小节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感受:想把自己变成身边可爱的事物(雨滴、小鱼、蝴蝶、蝈蝈),面对宁静的夜空,产生遐想,心里充满了新奇、美好的向往。  过渡: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时,最终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2) 自读第五节。  大屏幕放映出池塘里荷叶的画面。  说说画面上荷叶的样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伞”“静静地……举着”。)  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柄大伞”?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池塘里荷叶的可爱。  “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在交流中深化认识,体会荷叶不仅美丽,还能给小鱼、雨点带来快乐。)  (3) 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节。三、配乐齐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1、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你也来做一个小诗人,学着课文写
一写,还可以配上图。
3、找描写夏天的诗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雨滴& 小鱼& 蝴蝶& 蝈蝈& 星星& 新月
(大自然的向往)
我的教学反思:
22猴子种果树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有恒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具准备:
三、教学过程:
1、(出示挂图)这是谁呀?(一只小猴)它在干什么呢?(它在种果树)
二、2、猴子是怎样种果树的?结果怎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22课。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词语:
猴子 浇水& 施肥& 哇& 耐心& 拔掉& 改种& 喜欢 喜鹊& 桃三樱四
(1)自由读。
(2)这课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开火车读词,指名读,齐读。
(4)去拼音读。
3、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分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勾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
6、讨论交流:
(1)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施肥:给植物上肥料。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停顿看谁读得最通顺。
8、读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三、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
2、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3、学生描红。
4、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各组词一个。
3、你除了知道“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这些农谚外,你还知道哪些农谚,请写下来。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不要盲目地听从别人的话。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
&浇水& 施肥& 耐心& 拔掉& 改种& &等不急 不着急&&
2、默读课文,思考:猴子最后有没有吃到自己种的果子呢?为什么?你是从哪个小节看出来得?
&二、新授 &
&1、指名读&&&,齐读&。 &&2、从这里我们知道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 3、猴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都听了谁的话而不断改种果树的?&&&&&贴画
&4、乌鸦、喜鹊、杜鹃是怎么叫的?&&你能学叫你喜欢鸟的叫声吗?表演给你的合作伙伴听。 &&&&&&&&a、小组表演&&&&b、小组派代表表演 &&&&&&&5、这三只鸟是怎么对猴子说的呢?&&你喜欢哪只鸟就读哪只鸟说的话。 &&&&&&&6、采取多种形式读三只鸟说的话。如小组读、小组选代表读、摆擂台、表演读等等。 &&&&&&&7、师:听了三只鸟的话&,&我们知道它们都说了一句农谚,都是哪些农谚呢?(板书) &&&&&&&&&&乌鸦说了哪句农谚?(梨五杏四) &&&&&&&8、什么叫“梨五杏四”? &&&&&&&9、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说猴子有这个耐心吗? &&&&&&&10、(出示句子)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1、猴子听了乌鸦这么一说,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2、听喜鹊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3、那么猴子一定吃到桃子了!(没有)&&为什么? &&&&&&&14、那这次猴子一定吃到樱桃了!(没有)&&为什么?(樱桃好吃树难栽) &&&&&&&15、齐读第8自然段 &&&&&&&16、就这样,猴子到头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种哪棵树?(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侧面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 &&&&&&&&2、学了这篇课文,&你现在最想干什么?(表演) &&&&&&&&&&a、小组之间练一&练&,&可以加动作、神情等。 &&&&&&&&&&b、愿意展示的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选最佳表演奖、最佳创艺奖等) &&&&&&&&3、表演。 &&&&&&&&4、学生评价。 &&&&&&&&5、师:&小朋友们,&猴哥到头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那么你想对它说什么呢?(把表演猴子的同学留在台上?) &&&&&&&&&6、师:猴哥听了这么多好伙伴的话,&你今后会怎么做呢? &&&&&&&&&7、知错就改,仍然是个好猴子,&相信你今后一定能够吃到自己种的果子的。 &&四、小结 &&&&&通过学习,希望每位小朋友今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有主见,争取把事情做成功,&不要半途而费。 &&五、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说说为什么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五、板书设计
22、猴子种果树
“梨五杏四”&&& 没有耐心
&&&& “杏四桃三”&&&& 没有主见&&&& 一事无成
“桃三樱二”&&& 急于求成
我的教学反思:
23、会走路的树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领略到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欢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体会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法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词语:
早晨& 好奇& 陪伴& 有趣& 美丽& 大概& 激动& 脚
(1)自由读。
(2)这课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开火车读词,指名读,齐读。
(4)去拼音读。
3、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一同评议。
5、默读课文,勾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
7、讨论交流:
驯鹿:哺乳纲,鹿科,雌雄都有角,亦称四不象。
大概:副词,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激动:(感情)因受到刺激而冲动。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停顿看谁读得最通顺。
8、默读课文,思考:树怎么会走路呢?会走路的树到底是指什么?
三、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
2、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3、学生描红,注意姿势。
4、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观察“丽”字,写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后范写。
&观察“角”字,生板演,其他注意看,评。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
奇(&&&&&& )(&&&&&&& ) (&&&&&& )
陪(&&&&&& )(&&&&&&& ) (&&&&&& )
趣(&&&&&& )(&&&&&&& ) (&&&&&& )
丽(&&&&&& )(&&&&&&& ) (&&&&&& )
激(&&&&&& )(&&&&&&& ) (&&&&&& )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品读课文,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具准备:
白鸟欢叫的优美音乐、动物头饰、动物挂图、一幅美丽的森林图。
三、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体会驯鹿爸爸与小鸟之间的美好交往。&1.播放百鸟欢叫的优美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老师贴驯鹿爸爸的图)&2.孩子们,听了朗读,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春天很美;感受到一棵金色的小树很美丽。)3.是呀。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更美丽。这时,一只小鸟在树上看见了这棵会走路的树,十分好奇,小鸟问了些什么?(老师贴小鸟的图)请孩子们翻到课本的128页,谁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指名读、&评议、挑战读)
&4.小鸟看到了,小鸟是怎么做的?请孩子们自读2、3自然段,然后同桌交流。&&(学生自读,同桌交流)&&5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通过美妙的朗读来回答。&&(指名读有关的句子)&&6.是呀。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长时间,(贴小鸟到驯鹿爸爸角上)才把它安全地送回家,小树多么喜欢、关心小鸟呀。那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话,通过朗读把小树对小鸟的喜欢,关心表达出来。&&&& (齐读第2自然段)&7.小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请孩子们开动小脑筋,大胆想像吧。&&&& (指名读)&8.孩子们的想像力真丰富!因为小树的热情友好,使小鸟增长了许多知识,他们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过着无比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齐读第3自然段)&9.孩子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好朋友的幸福快乐。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他不得不与小树告别。小鸟与小树告别时会说什么呢?请在4人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最棒。&&& (学生4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10.是呀。小鸟依依不舍地向小树告别,飞向了远方。(老师取下驯鹿爸爸和小鸟图)
三、品读课文,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的惊喜与激动。&1.一年过去了,小鸟十分想念那棵会走路的小树。春天一到,小鸟便追不急待地飞了回来。(贴小鸟图)这时,一只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贴驯鹿儿子图)当小鸟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鹿时,他们会说些什么?请自读第5~9自然段。&(学生自读)&2.小鸟问了些什么呢?通过美妙的朗读来回答。&(指名读)&&为什么小鸟会把小鹿当成一棵会走路的树呢?&(指名说)&(小鹿的角就像树的树枝。)&&请你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指名读、评议、推荐读)&3.小鹿是怎么回答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孩子们,你从小鹿的回答中知道了什么?&(去年那棵会走路的树是小鹿的爸爸。)&再仔细读读,会有新的感受。&(学生自读)&& 你还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小鹿的爸爸很想念小鸟。&)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从“常常”这个词体会到的。)(指名读)&4.当小鸟知道小驯鹿的爸爸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时候,小鸟的心情怎样?谁来读读小鸟说的话?&(指名读、男女生赛读)&5.小驯鹿也激动起来,怎么说的?&(指名读、齐读)6.是呀。小鸟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儿子,多么激动,多么高兴!请孩子们3人为一组,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表演5~9自然段,最后评议,评选“最佳小组”。&(学生3人小组排练)&7.请3个学生到前面表演,其余孩子观看、评判。&(分发头饰)&三、拓展、续讲故事。&1、小鹿让小鸟停在它自己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速奔去。(贴小鸟到小驯鹿角上)小鸟来到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孩子们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看谁编得最精彩、最完整。(&自己编或同桌合作编)2、续讲故事四、总结全文。&& 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小鸟与驯鹿的友好和快乐。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许多动物,它们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孩子们可以多看看课外书,去找一找、读一读这样的故事。既然动物们能和睦相处,我们人类也应该和睦相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板书设计:&&&&&&&&&&&&& &&& &&23会走路的树&&&&&&&&&&&&&&&&&/ ̄ ̄ ̄ ̄ ̄&&爬&&&坐 ̄ ̄ ̄ ̄ ̄K&&&& 第一年&&&&&&&&&小鸟&&&&&&&&&&&&&&&&&&&&&&&&&&&&小树(鹿)&&&&&&&&&&&&&&&&&I____&带&&&天天陪____/&&&&&&&&&&&&&&&&&/ ̄ ̄ ̄ ̄ ̄&问&&叫& ̄ ̄ ̄ ̄ ̄K&&&& 第二年&&&&&&&&&小鸟&&&&&&&&&&&&&&&&&&&&&&&&&&&&小鹿&&&&&&&&&&&&&&&&&I____抬起头来&&激动___/
我的教学反思:
24、问银河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学生探索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作者向银河提了哪些问题。 2、认识课文中的9个生字 教学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展开想像。2、有感情地朗读每个小节中的问句 。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 1、读准9个生字的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展开想像。2、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二、教学准备: 1、了解与银河有关的科学知识。2、词语卡片和生字卡片。3、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出课题1、播放歌曲《蓝猫淘气三千问》。学生跟唱。2、 提起我们的学习伙伴蓝猫,小朋友一定不陌生。可你们知道,最近蓝猫的弟弟丁丁一直在思考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课文,看看到底在想什么?3、出示课题:问银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生字的音。2、播放录音。师:丁丁和蓝猫一样一直对银河充满好奇。现在,他满脑子里都是对银河的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丁丁是怎么
问银河的吗?3、老师带领学生读课文。4、 指名朗读课文(充分利用课件,随文读生字词) 5、 检查。指名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合作学习,认读生字 1、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教师相机指导。3、 检查生字:老师可以指名读生字卡片,也可检查学习小组认读生字的整体情况。6、 做“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四、感情朗读,回归整体1、 丁丁到底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那你们想想读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2、 学生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每小节中的问句 。3、 大家想一想读这首诗歌时,我们除了要把问句的语气读出来以外,还应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范读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引导学生说出应带着恳求得到银河回答,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的思想感情。) 听课文录音模仿读 。4、全班齐读课文 四、 展开想像,学习提问 1、课间律动,师生共唱《小星星》。2、师:“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之后作者问了银河中有没有我们陆地上的海水和海水澡的一些小生物。我们接着看第二小节,“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作者还有许多问题要问。现在老师请你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小作者还会向银河问哪些问题?帮小作者把第二节补充完整。3、(出示课文句式)“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有没有&&&&&&&&&&&& ?有没有&&&&&&&&&&&&&& ?”(1) 试着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试着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 (3)全班交流(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 五、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选自己最喜欢的两个小节背一背 3、你见过“斜拉桥”“拦河大坝”吗?大家都来画一画,看谁画得好。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1、会写本课中的生字 2、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3、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指名朗读全文。2、师:丁丁到底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让学生自己说)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重点指导学生认读“轮、郎、标、宙”。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学生自读,口头组词。2、学生试着说说每个字的笔画、笔顺。3、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和占田 字格中的位置,教师指导书写。(1)指导观察“轮、郎、标、宙”四个字。师: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你还能说出几个左右结构的字?(2)练习写字。(3)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郎”字:先请学生观察这个字的形状?4、学生边说笔画边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5、学生练写,教师指导。四、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的生字。
2、你还有什么问题问银河吗?像课文那样写下来。
我的教学反思:
教学要求:
1、认真写好铅笔字。
2、熟记4条成语。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4、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目标:
1、认真写好铅笔字。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字典&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出示生字卡,依次认读生字。
(2)教师范写,讲述写字技巧。
(“丽”字的长横要盖住下面部分;“言”字的第一笔要写得平而长,下面的部分要写得窄一些。“互”的最后一横略长一些,把这个字托住。)
学生按照要求认真地练习描红和临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随时纠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进行评讲,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第一题
(1)四人小组读资料《庄稼的保护神》,遇到生字,查字典,在书上注上拼音。
(2)四人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朗读,
(3)在学生读资料时,检查“粘住小虫,卷入口中,常常是百发百中”这一句中两个“中”读音是否准确。(第一个“中”读第一声,表示里面的意思;第二个“中”读第四声,表示逮住了目标。)
(4)巩固练习。
小明中一回家就听说爸爸中奖了。
在“警察和小偷”的游戏中,谁中枪了?
(5)练习朗读短文。
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集体读。
(6)指导看漫画,说一说这漫画画了什么?
(7)指导看漫画,你有什么想法?它主要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8)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9)把你刚才说的,再用几句话写下来,看谁写的语句最通顺,最连贯。
四、作业设计:
1、背诵4条成语。
2、完成写话。
一、课时目标
1、熟记4条成语。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
水彩笔& 白纸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熟记4条成语
2、看图,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披星戴月:披着星光,头戴月亮。
烘云托月:绘画时通过渲染云朵来衬托出月亮。比喻写作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重点和主题。&
学生自由练习读,要读正确。
齐读、背诵。
5、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月”字的成语?
(日积月累&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 日新月异------)
二、教学第四题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1)请你说说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的名称?
(2)未来的工具会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3)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画一画,并给自己所画的交通工具起一个形象的好听的名字。
(4)写几句介绍一下自己理想中的交通工具。(就写在画的旁边)
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上台介绍一下理想中的交通工具的颜色、构造、优点等。
(6)评选“最佳创意奖”。
我的教学反思:
上一篇: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狮子老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