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部件的核心部件是什么?哪个品牌的机器人部件质量好,性价比高?

爱普生C4紧凑型6轴机器人EPSON C4新紧凑型六轴机器人系列
作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先驱, 我们永远不能停止新特性的开发以及机器人系统的持续优化。始终要在合理性价比的前提下,追求其应用的更高效率。
这里是新的爱普生六轴工业机器人C4系列。Epson ProSix C4 工作范围600mm,有效载荷 4kg(手腕垂直向下时可以到5kg),动力保持平稳。通过新开发的爱普生传感技术实现振动控制。新的Epson ProSix C4L的工作范围达到900mm,但由于机械手设计得非常细长,因而仅需要极少的空间,因此,在空间的充分利用这个方面,其是同类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Epson ProSix C4系列还能提供更高的效率。其中,负荷能力能够提升至4kg,同时,该机械手仍然与其上一代一样重量轻且结构紧凑。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下处理轻质材料的理想选择。
我们的六轴工业机器人ProSix C4和C4L拥有革命性的爱普生传感器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大大减少了运动中的振动。无论是高起动速度,还是高制动速度-为实现迄今为止看起来是不可想象的功率数据而使用的动力都处于平稳。
适用于低载荷、高工作范围
新型六轴工业机器人C4和C4l是卓有成效的爱普生ProSix系列的一员,您可用该系列充分发挥出您所投入的资源的全部潜力。由于工作范围是球形的,它们很理想地适用于复杂的部件处理或者安装。即便在有限的工作空间内,它们也会借助其灵活性和细长的机械手设计而给人带来非常舒服的感觉。 当多个工业机器人在同一个单元中作业时,极少的干涉轮廓也就降低了碰撞风险。通过创新性的、由爱普生所开发的铰接结构使得转动半径更小、摆动范围更大。通过第5轴±135°的转角度实现了更高的移动自由度。
新型爱普生机器人控制器RC700,外形紧凑,非常经济,并且具有一个其自带的服务程序包--新型的基于PC的单元控制装置。RC700可与所有常见的现场总线系统通信并且能够被连接到更多的控制装置、传感器、制动器和输送带上。
爱普生C4中距离6轴机器人特性
爱普生C4紧凑型6轴机器人专为最大灵活性、运动范围和速度而制造。在机器人设计和性能方面,包含所有最新技术。C4紧凑型6轴机器人与我们的功率驱动伺服技术相结合,能产生客户所期待的高性能效果。同时匹配新的RC700控制器,和RC+7.0软件平台,为您提供更高效的应用。
业界领先的循环时间
比其他品牌的6轴机器人更快速
在保持最快循环时间的同时,负载高达4千克
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符合客户期许
纤细线性机体设计和超紧凑手腕提供最大的灵活性
一流的运动范围,能达到其他小机器人无法够到的区域
一流的控制器与开发软件
爱普生新型控制器RC700提供更丰富和易用的接口
爱普生新RC+7.0提供更强大的开发功能,在简单易用、节省开发时间方面业界领先
可集成其他选件,最大化系统性能,减少总开发时间(更多信息,请参阅选项页)
高性能处理能力比其他品牌产品快很多倍
完整集成选项
网络连接性
设备网、现场总线、以太网、IP、CC-Link现场总线连接
安全和审计
其它轴控件
传送带跟踪
提供洁净型/ESD 型号
适用于众多应用及行业
实验室自动化
消费电子产品
爱普生C4紧凑型6轴机器人C4-A601规格
重复定位精度: +/-0.02mm
负载 (Kg): Max 4 / Rated 1
0.37 sec (C4-A601)
水平臂长 (到安装面): 665mm
水平臂长 (到腕心): 600mm
垂直臂长 (到安装面): 885mm
垂直臂长 (到腕心): 820mm
其他臂长配置
安装类型: 台面安装,吊顶安装,角度安装
洁净及ESD标准: ISO 3 Clean & ESD
电线: 9 (接口连接器)
Temperature: 5- 40 deg C
Humidity: 10 - 80% (non condensing)
ANSI/RIA R15.06-1999
JIS B 8433
可用控制器
RC700 微型功率驱动型
运动范围J1 (Turning): +/-170 deg
J2 (Lower Arm): -160 to +65 deg
J3 (Upper Arm): -51 to +225 deg
J4 (Wrist Roll): +/-200 deg
J5 (Wrist Bend): +/-135 deg
J6 (Wrist Twist): +/-360 deg
J1: 400 Watts
J2: 400 Watts
J3: 150 Watts
J4: 50 Watts
J5: 50 Watts
J6: 50 Watts
所有6轴均有
设备网,以太网, 多种现场总线
传送带追踪
GUI 构建器
机器人电缆
3M (标准), 5M (可选), 10M (可选)
C4-A901规格
重复定位精度: +/-0.03mm
负载 (Kg): Max 4 / Rated 1
水平臂长 (到安装面): 965mm
水平臂长 (到腕心): 900mm
垂直臂长 (到安装面): 1185mm
垂直臂长 (到腕心): 1120mm
其他臂长配置
安装类型: 台面安装,吊顶安装,角度安装
洁净及ESD标准: ISO 3 Clean & ESD
电线: 9 (接口连接器)
Temperature: 5- 40 deg C
Humidity: 10 - 80% (non condensing)
ANSI/RIA R15.06-1999
JIS B 8433
可用控制器
RC700 微型功率驱动型
运动范围J1 (Turning): +/-170 deg
J2 (Lower Arm): -160 to +65 deg
J3 (Upper Arm): -51 to +225 deg
J4 (Wrist Roll): +/-200 deg
J5 (Wrist Bend): +/-135 deg
J6 (Wrist Twist): +/-360 deg
J1: 400 Watts
J2: 400 Watts
J3: 150 Watts
J4: 50 Watts
J5: 50 Watts
J6: 50 Watts
所有6轴均有
设备网,以太网,多种现场总线
传送带追踪
GUI 构建器
机器人电缆
3M (标准), 5M (可选), 10M (可选)
爱普生C4紧凑型6轴机器人选件和附件
机器人选件
Vision Guidance软件包和选件-CVI
Vision Guide软件包和选件——PC Vision
传送带跟踪选件
控制器:RC90,RC700
爱普生传送带跟踪选件支持以协调一致的方式从移动或静止的传送带拾取工件。跟踪传送带时,传送带不断移动,永不停止。图像处理或传感器系统用于在传送带上查找工件,然后机器人从正在移动的传送带上拾起这些工件。在跟踪过程中,机器人可以在拾起工件的过程中与工件一起移动。在索引传送带系统的情况下,传送带会移动指定的距离,然后停止。图像处理系统寻找工件,然后机器人拾起处于图像处理系统视野范围内的所有工件。在找到并拾起所有工件后,传送带会移动到下一个索引位置其他选件
爱普生C4紧凑型6轴机器人图库图片 (点击观看)
Videos 视频
爱普生 C4 紧凑型6-轴机器人 (C4)
爱普生 C4 紧凑型6-轴机器人 (C4L)
爱普生C4紧凑型6轴机器人下载宣传册
C4产品宣传册
EPSON C4 机器人手臂手册_r4
EPSON RC700控制器 安全与安装手册
EPSON RC700控制器手册_r4
EPSON 编程环境RC+70用户向导_r4
GUI构建选件_r1
PG运动控制板_RC700_RC90_r2
RC+API70_r3
SPEL+编程语言参考手册
VG7.0 hardware软件手册
VG7.0 software硬件手册
手持示教器_TP1_70_90_r2
手持示教器_TP2_70_90_r2
现场总线IO_RC700_RC90_r4
远程控制_Ref70_r2
C4-A6x CAD
机器人机型
臂长(毫米)
Z轴行程(毫米)
C4-A9x CAD
机器人机型
臂长(毫米)
Z轴行程(毫米)工业机器人
阅读过该文章的人还阅读过?
新闻关键词
自动化要闻 推荐新闻
自动化要闻 热门排行
自动化新闻 热门排行Industry News
壮大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
编译:linda
&  工业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快速增长,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我国的布局已经从合资合作整机深入到关键部件生产,且仍在加紧布局。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虽然经历了 3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仍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超过 70%的工业机器人依赖进口。因此,当务之急是发展壮大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
  一、世界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工业机器人需求快速扩张
  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快速扩张。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年,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约为 9%。其中,2010年和 2011年出现需求激增。据预计,到 2025年,约 5-15%的制造业工人将被工业机器人取代,全球装机量年均增速为 25-30%,高于过去二十多年的增长水平,但低于 2011年和 2012年的增速。
  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年,安装量每年都以超过 20%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保有量为 52 290台,2011年为 74 317台,实现了 42%的年增长。目前,实际保有量应已超过十万台。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平均每年安装量约15 000台,即使在全球经济萧条的 2009年,销量也是逆势而上。 2010年安装量为 14978台、2011年为 22 027台、2012年为 24 800台。
  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研究,到 2014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国,需求量达到 3.2万台,占全球总销量的 17%。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行战略部署
  美国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希望重振美国制造业。美国于2009年制定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并于 2011年正式启动包括发展机器人在内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 2012年提出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奇点大学教授沃德瓦称,&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制造技术=制造业革命&,其观点总体上反映了发达国家想要重新获得在世界制造业领域优势地位的一种普遍共识。
  日本是&机器人大国&。2004年5月发布的&新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了机器人产业等七个产业领域为重点发展产业;&新经济成长战略&报告也把机器人放在使日本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柱位置上。近两年,其又开始重新审视机器人产业政策。
  韩国2009年公布《基本计划》,2012年 10月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 2022&,将政策焦点放在了扩大韩国机器人产业并支持国内机器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方面。
  欧盟2011年 8月通过了一项发展制造业计划,提出新工业革命概念,以机器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制造模式的变革。 2012年6月底,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关键使能技术战略》,旨在推动先进制造技术等六大关键使能技术的产业化。其在《欧洲2020智慧、可持续、包容增长战略》中也提出,要重点发展以智能为核心的先进制造。
  二、我国工业机器人尚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先后涌现出、广数、博实自动化、(奇瑞装备)、巨一焊接、沃迪、青岛软控等近 60家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的企业。骨干企业有沈阳、广州数控以及昆山华恒,其他企业还处于小规模、作坊式生产。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领航者,新松公司也只占据了 10%左右的市场份额。
  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关键核心部件研发亟待突破
  一是基本掌握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包括本体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但总体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仅相当于国外上世纪 90年代中期水平,处于一种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状态,产品性价比较低。
  二是关键核心部件受制于人。亟需攻克长期依赖进口、一直受制于人的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控制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等技术难题。
  行业标准有待规范
  伴随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的迅猛增长,工业机器人企业良莠不齐的情况势必造成质低价廉的恶性竞争。行业缺乏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标准;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部门主管工业机器人政策规划、行业标准制定;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亟需研究制定,以提升国内企业对市场的信心、限制海外企业过度扩张;需要培育建立工业机器人标准和质量认证机构,提升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话语权。
  三、外国品牌主导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目前,在我国新增工业机器人中,超过 70%依赖国外进口。主要进口瑞典的 、日本的 ()和 YASKAWA (安川电机)、德国的 ()等知名企业产品,仅 FANUC一家,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就达到 23%。2012年,日本 FANUC和德国 KUKA在华销售增速均超过 100%。
  国外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大体呈现两个特征:一是从借助销售渠道发展到全产业链进入。国外工业机器人企业一般是从代理销售、提供售后服务(机器人的保养、维护、维修等)和技术支持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发展到目前,已有企业把生产、研发、工程中心都转移到我国,提供全套系列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比如瑞士 ABB、日本安川电机、德国 KUKA、德国技术公司徕斯机器人( Reis Robotics)等。
  二是从整机组装深入到关键部件生产。比如,安川电机拟定于2015财年前竣工,在江苏省常州市建设的产业机器人工厂,不仅生产用来组装汽车、搬运、溶接及涂装等的机器人,而且设计附属品、零部件的开发、设计、生产。
  四、壮大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的建议
  制定工业机器人专项规划,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尽管国家 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等多个项目涉及机器人领域,但这些扶持计划总体上显得零散、不成系统,难以协同发展,导致扶持效果不理想。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工业机器人专项规划,以加快技术研发,突破产业瓶颈。
  出台国产首台套扶持政策
  在国产工业机器人可靠性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推出首台套政策。一是对购买国产首台套产品的用户,按购买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二是设定政府采购和国有企业采购必须优先购买国产首台套产品,同样给予价格补贴;三是引导企业建立国产首台套产品投保机制,政府可给予保费补贴,其中应将建立国产首台套产品投保机制作为一项重点来抓。
  完善投融资政策
  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向工业机器人应用和产业发展。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工业机器人项目,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允许成立租赁公司
  允许成立工业机器人租赁公司,以促进资金不太雄厚的小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另外,还要注重租赁的灵活性,以更好地满足订单变化大的中小企业的需求。协调政府资金及民间资本成立租赁公司,工业机器人租赁或可成为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一种模式。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中国机器人网(www.)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7
相关阅读 :
11337人看过
11333人看过
10396人看过
9055人看过
8584人看过
5952人看过
5766人看过
5723人看过
全部评论()
  孙正义:日本商人。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1981年创建...
  今年《变形金刚4》火红银幕,让大家好奇的是:那些在电影中大显神通的机器人,未来真的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价比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