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无论从哪一个个是进攻战斗的主要优势

美军陆军作战手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1页免费17页免费22页免费9页免费5页免费 11页免费13页免费94页2下载券14页免费33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7页免费32页1下载券16页免费7页1下载券16页1下载券
美军陆军作战手册|1​如​何​去​掉​羞​怯​那​层​茧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服部卓四郎
大东亚战争全史
张玉祥、赵宝库、禹硕基等
超星数字图书馆
进攻南方作战的进展
一、攻占新加坡
1.向霹雳河突进
突破耶特拉防线
昭和16年(1941年)12月8日拂晓,在宋卡附近奇袭登陆的第5师团主力,担负着一举向霹雳河左岸突进,占领该河渡河点及机场的重任,在突进中,于沙道附近对急忙从国境方面向北开来的英军机械化部队进行了夜袭,使其溃不成军。还没来得及喘息,便以搜索第5联队长佐伯中佐指挥的搜索第5联队主力及坦克、野炮各一个中队为基干的佐伯挺进队为先锋,击溃所在之敌,大举向前挺进。
9日以后,挺进队调归步兵第9旅团长河村少将指挥,从11日正午开始,挺进队以坦克部队为先锋,冒着急风骤雨,混入败敌之中长驱南下,11日傍晚进到耶特拉防线的前沿。
耶特拉防线是一个由纵深几道防线组成的坚固阵地,当时有9个步兵大队和90辆坦克为骨干的部队在那里防守着,敌人曾夸口,至少能把日军阻挡在这里三个月。
挺进队当夜立即断然对耶特拉防线进行夜袭,但遭到了敌人密集火力的阻击,防线没能突破,战斗拖到12日。河村旅团长正准备进一步增强兵力,当晚再行夜袭,但当日傍晚时分,敌军就开始全面撤退了。
取得首战大捷的第5师团,作为军的先头部队又继续向前挺进,13日占领了吉打州的首府亚罗士打,随后,河村少将指挥的步兵第41联队主力,于17日占领了航空基地双溪大年,并对该基地进行了修整。
与第一批登陆部队一起在宋卡登陆的山下军司令官,16日将他的战斗指挥部向前推进到亚罗士打。
在北大年登陆的、由步兵第42联队长安藤大佐指挥的安藤支队,以该联队及两个野战炮兵中队为基干,沿着亚拉――勿洞公路突破国境,沿途修补被敌破坏的道路桥梁,击败敌人的层层抵抗,24日推进到瓜拉江沙附近。
15日,第5师团将步兵第41联队第3大队(缺2中队)为基干的部队派往槟榔屿,19日该部未经流血便占领了该岛。
在哥打巴鲁登陆的佗美支队,由第18师团步兵第23旅团长佗美少将指挥,以步兵第56联队和山炮一中队为基干,经激战后占领了哥打巴鲁市,然后南进,13日占领了丹那马叻机场,19日占领了瓜拉吉来机场,至此,马来北部的敌重要军事基地已完全被我摧毁。
航空基地的推进
向前挺进的陆面部队迅速修复占领的机场,为便于第3飞行集团顺利向前推进基地做出巨大努力。
第12飞行团(两个战斗机战队)之―部,在修复宋卡机场的同时,于8日在该机场着陆,从而掩护了全军的登陆。
马来北部的基地已顺利地修复好。
19日,第3飞行团(战斗机一个战队,轻型轰炸机两个战队)挺进到双溪大年,密切配合第5师团的追击战。这是一次极为周密的协同作战。
接着,第3飞行集团长菅原道大中将也于22日英勇地挺进到该地,至年末,其他航空部队也陆续完成了将基地推进到马来北部的作战任务。
这样就预先避免了开战前最令人担忧的、因基地阻隔而可能造成的作战上的危机。
如前所述,为确保泰国的安定,隶属于该军的近卫师团曾―度留归第15军司令官指挥。11日该师团奉命恢复原属,由铁路逐次南下,师团长于23日到达亚罗士打军战地指挥部,该师团进到太平附近,准备下一步的作战。再有,以坦克部队和第5师团车辆为主的第二批输送部队,16日在宋卡及其他各地登陆,这样便迅速增强了该军的战斗力。
这时,第15军的宇野支队,14日占领了维多利亚角,直属南方军的川口支队16日占领了北婆罗洲的要地米里,这样便形成该军的两翼得到掩护的态势。
军作战计划的修改
鉴于总的形势,特别是鉴于海军和第3飞行集团在初战阶段所取得的出乎预料的战果和该军已经取得的战绩,军司令部认为有必要对原来既定的作战计划作部分修改并使之具体化。17日,便在亚罗士打军战地指挥部商定了修改的作战计划。即以第5师团和近卫师团沿西海岸向吉隆坡方向推进;以佗美支队从关丹方面迅速向吉隆坡方向及金马士方向推进,以利于军主力的作战。另外让作为第三批输送部队到达宋卡的第18师团,在到达该地后暂在原地待命,然后伺机在马来东南沿岸的丰盛港附近登陆,迅速向居銮及新山(柔佛巴鲁)推进,切断敌军主力的退路。这样,便使原来以第5师团、近卫师团、佗美支队及第18师团在柔佛州以北、吉隆坡以南地区将敌主力同新加坡分割开来而加以捕捉的作战设想具体化了。
霹雳河桥梁的破坏
敌人因在初战阶段遭到奇袭和重大打击而完全陷入被动,因此当时估计,今后敌人采取的策略将是用破坏道路、桥梁和层层抵抗的办法来阻止我军的进击,以图在此期间增强兵力,预料将要出现一场破坏力和修复力之间的大角逐。敌人的这一企图,在作战开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作为防止敌人实现这一企图的手段,当时认为只有神速向前推进这一招。根据这种认识,在原来的作战计划里就特别重视占领霹雳河桥梁,在修改后的作战计划里仍对第5师团提出了要千方百计确保该桥的要求。因为当时已预料到,如果这座大桥被敌人破坏,我军的挺进至少将推迟一周。
山下军司令官22日前往双溪大年拜访了第3飞行集团长,恳请对防止敌人破坏霹雳河桥梁一事予以协助。飞行集团长明知这项战斗极其艰难,但考虑到这对今后第25军的作战关系甚大,所以还是慷慨地答应了这一请求。
第3飞行集团长很重视山下军司令官的这一请求,23日作出部署,决定倾注第3、第7、第12各飞行团的全部力量来协助确保露霹雳桥梁。
23日晨,第3飞行集团的飞行第64联队和第12飞行团飞临霹雳大桥上空,可惜这时大桥巳被破坏。
第5师团25日抵达霹雳河河畔的瓜拉江沙附近,可是敌人已经撤到该河对岸,桥梁在瓜拉江沙和布兰茶附近已被破坏。不得已,师团主力决定到太平附近集结,作渡霹雳河的准备。
2.横渡霹雳河,向吉隆坡推进
鉴于第25军的战况进展顺利,23日南方军命令该军迅速攻占新加坡,并令其迅速占领和修复关丹机场,以促进第3飞行集团的推进。
全军一心,断然向目标――霹雳河桥梁推进,但已被破坏了。这已是预料中事,所以渡河的准备工作十分万全。然而,我军的神速推进使敌人丧失了斗志却是事实。
军司令部决定乘此机会一举渡过霹雳河,向吉隆坡方向急追敌人,以迫使敌人无暇凭据金宝以南狭长地段进行抵抗。25日傍晚,军司令部将各部队长召集到太平,把军司令部的这一命令下达给了他们。
当时,军司令部也由于接到敌增援部队已经到达的情报,痛感有必要即使牺牲战果,放跑一些敌人,也要缩短时间迅速占领新加坡。
在这个命令里,令近卫师团继第5师团之后陆续挺进,这也是根据使近卫师团随时可以超越第5师团,以经常保持突击威力的新锐,加快突击速度的设想。而且它是这样一个方案,即如果敌军在金宝或丹绒马林一线进行认真抵抗时,可随时将近卫师团增调到第一线,否则就让第5师团一举向吉隆坡推进,并在该地附近让近卫师团超越第5师团交替前进。
大胆的舟艇机动
第5师团的河村部队26日夜在布兰茶附近渡过霹雳河,沿森鲁-古贝尔-金宝-打巴这条公路追击。可是,28日以后,在金宝东北侧遇上占据了阵地的敌人的抵抗,战况不得进展。
师团长按预先准备的成案,以步兵第11联队长指挥的步兵一个半大队为基干,编成渡边支队,今其靠舟艇的机动切断敌人后路。
支队于12月30日夜从卢木(红土坎)出发,在海上迎来元旦,途中不断遭到敌机的攻击,但机动却成功了,1月4日推进到宋凯,威胁军主力方面的敌军退路,因此,那么顽强抵抗的敌人也终于在1月2日开始撤退了。
于是,师团以步兵第42联队为第一线部队,令其超越河村部队向吉隆坡方向猛追。
这一天,在菲律宾方面,第14军成功地攻占了马尼拉。
近卫师团和第5师团齐头并进,26日晨于瓜拉江沙附近渡过霹雳河,28日冲入怡保,占领并修复了该地机场。然后,近卫师团在第5师团之后陆续挺进,按军司令部的命令,以近卫步兵第4联队长国司大佐指挥的联队为基干(缺第3大队),编成了国司支队,令其协助第5师团作战。
9日以后,支队以一部在西海岸进行海上机动,曾数次威胁并切断敌人退路,从而对第5师团的追击战给以密切配合。特别是其第2大队靠海上机动对占领吉隆坡南方要冲加影附近,为该方面战况的进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没有制海权的海上,进行这种舟艇机动看上去好象很卤莽,但它使英军不断感到腹背受敌,这大概就是常使他们过早地产生撤退动机的因素。
斯林歼灭战
从金宝战斗败退下来的敌人在斯林附近得到了新的增援,再次试图凭借地利作顽强抵抗。
第5师团步兵第42联队5日到达宋凯,7日凌晨开始对斯林附近之敌发动进攻,步兵、坦克兵、炮兵、工兵密切配合,大约用三个小时就果敢地突破了由七条战线组成的纵深6公里的敌军阵地,进到特罗拉克。打头阵的坦克中队冒着强烈炮火冲到敌人背后的斯林桥,完全切断了敌人的退路,至当天黄昏时分,对以步兵两个旅、炮兵三个联队为骨干之敌给予了歼灭性打击。
师团长为了扩大步兵第42联队的赫赫战果,然后将步兵第11联队作为突击队,令其超越第42联队穷追败逃之敌。
步兵第11联队击溃所向之敌,利用近卫师团国司支队之一部断然进行海上机动,切断了敌军的退路,于11日午后8时,没有受到敌军的抵抗就进入了联邦的首都吉隆坡,师团司令部于12日晨也进入了该市。
关丹机场的占领
12月23日从瓜拉丁加奴出发的佗美支队,以占领关丹机场为目的,27日推进到关丹以北地区,准备对正面之敌发动进攻。29日开始以主力发动进攻,31日夺取了关丹,1月3日对仍顽抗之敌断然进行夜袭,从而完全占领了该机场。
由第18师团步兵第55联队长木庭大佐指挥的木庭支队,以该联队(缺1大队)为骨干组成,原计划由海路在关丹登陆,占领该地机场,但由于佗美支队向关丹的推进比预定提前了,便改变原来计划,改在哥打巴鲁登陆由陆路南下,1月上旬进到关丹,划归佗美支队长指挥。
3.向柔佛水道的推进
突破金马士
当时我军判断:敌人将以马六甲、马哈腊尼、金马士一线作为主要抵抗线,在企图确保柔佛州的同时,力图增强新加坡的防御,并努力挽回空军力量。好象是要证实这个判断似的,不久就陆续收到了各方面的情报:1月15日一艘搭载1600名兵员的军舰抵达新加坡;16日又有增援部队到达;P40型驱逐机50架和B17轰炸机到达新加坡等。
1月10日,山下军司令官决定穷追向新加坡败逃之敌,令近卫师团经马六甲,第5师团经淡边、金马士、居銮分别向新加坡方面穷追败逃之敌,同时将坦克第1联队长向田大佐指挥的、以该联队为基干所组成的向田支队作为军的直属部队,令其在近卫师团主力之后陆续挺进,在吉隆被附近超越第5师团,沿加影-芙蓉-淡边-金马士公路率先向金马士穷追。
向田支队12日越过第5师团,经过反复突进,14日午后很快就到达金马士西边10公里附近。这时,支队的前进道路和桥梁全被破坏了,在侧面行动很不方便的路上,支队遭到了来自空中和地面的猛烈攻击,伤亡在不断增加,进攻更无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军司令部决定将第5师团调到前边,把向田支队划归第5师团指挥。
第5师团长把向田支队配属给河村旅团,令其攻击该敌。河村旅团兼用包围、迂回,力攻该敌,由于19日拂晓大胆地进行夜袭才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当天夜里,敌人开始退却。
歼灭士牟拉之敌
近卫师团在腊旺附近越过第5师团推进到色班河,并令以近卫步兵第4联队为基干组成的国司追击队从海岸公路方面,令近卫步兵第5联队长岩畔大佐指挥的、以该联队为主力组成的岩畔追击队经马六甲西侧,共同沿马哈腊尼河一线猛追。追击队以一部不断地兼用海上机动向前推进,15日推进到目标线。
继续追击的国司、岩畔追击队,16日拂晓渡过马哈腊尼河,18日晨在士牟拉附近遇到了敌人的顽强抵抗。尽管殊死力攻,敌人却仍然顽强抵抗毫不退让。于是两个追击队各以一部秘密地深入迂回到敌人背后,切断其退路。至此,敌人才惊慌失措拼命设法逃出重围,担已被两层铁壁围住,并不断压缩包围圈,23日终于被歼灭。
望见新加坡
第5师团杉浦旅团的步兵第21联队越过河村旅团猛追逃敌,21日到达拉美斯,24回到达永平。然后,师团令杉浦、河村两旅团成交替超越,或齐头并进继续向前推进,25日占领了居銮。
柔佛州的敌人对道路和桥梁的破坏规模是巨大的,而且是彻底的,其抵抗也更加顽强,但师团仍然继续向前推进,1月31日午后3时30分,冲进期待已久的新山。
近卫师团又于25日进入本加榄港,31日黄昏进到柔佛水道―线。
曾抱脾肉复生之叹待机而动的第18师团,作为第3批输送部队,12月20日从金兰湾启航,23日在宋卡登陆。
该师团当初预定在马来东南海岸的丰盛港附近登陆,向吉隆坡方向推进,担负切断敌主力退路的任务,但由于军主力的推进取得了意外的进展,便改变了原订计划,决定由陆路南下。
军司令部为迅速输送这批部队,除军司令部拿握的200辆汽车外,还集中了与牟田口师团长同期毕业的西村、松井两师团长特意支援的各150辆汽车,担任输送这批部队的任务。该师团1月31日到达居銮,掌握了先期到达的佗美、木庭两个支队。
这样,经过登陆以来50余天的勇猛战斗,终于完成了1千多公里的敌中突破,眼下俯瞰着期待已久的新加坡,第18师团、第5师团、近卫师团的精锐部队,正从右至左并辔于水道高地,着手准备进攻牙城牙城:主将驻节之城,即指敌人的根据地。。
4.新加坡的陷落
新加坡的防御本来是海岸配备,背后的陆上正面防御设施是在开战后两个月内紧急修筑起来的,因此并不怎么坚固。但却考虑到敌人的抵抗将是认真而顽强的,尤其考虑到提马附近的阵地是新加坡的防御重点。另外还判断:由于新增援部队的到达,因吃败仗而造成的士气沮丧正在逐渐恢复。
军司令部痛感必须乘敌人因在马来连吃败仗,士气沮丧,逃进要塞,阵容未整的期间迅速攻占该地。军司令官于1月31日午前10时在居銮的战斗指挥部下达了准备进攻的命令,并发布了攻占计划。
进攻准备工作稳步而顺利地取得了进展,命令下达后的一周内,全体官兵真象拼命一般地作了不断的努力。铁道部队、工兵部队修复铁路和公路的作业,后方部队的积极作战准备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8日拂晓各部队准备完毕。
军指挥部将开始登陆的时间定为2月8日24点,并对原订进攻计划作了如下三项修改:今近卫师团的一部7日在乌宾岛奇袭登陆,牵制敌人;改变近卫师团作为第二线兵团从第5师团后方登陆的原订计划,接受该师团的要求,将其作为左翼第一线兵团,令在9日从陆桥东侧登陆;军直属炮兵部队不统一指挥各师团炮兵。
军司令部4日将其战斗指挥部设在士古来,当天下达了开始进攻的命令。
登陆――占领提马
攻夺牙城的战斗序幕拉开了。军直属炮兵部队(以野战重炮兵第3、第18联队、独立重炮兵第2大队为基干)和第3飞行集团的猛烈轰炸相呼应,从8日晨开始,集守火力对敌人的炮兵、指挥机构、机场等进行了猛烈轰击,各师团的炮兵也参加了战斗,看来大军未动,牙城已经要崩溃了。
第18师团(缺川口支队――配属野战重炮兵第21大队)从贝马河以南地区出击,第5师团(配后坦克第1联队)从该河东侧地区出击,两师团同时于8日午后12时开始渡河,冒着猛烈炮火,双双登陆取得成功,击退敌人的顽强反击,当日傍晚分别推进到天格机场西侧地区和天格机场。
随后,第18师团于10日夜推进到提马以西地区,从11日拂晓开始对该高地发动进攻。第5师团于10日黄昏攻进频尖,一举向提马方向突进,11日傍晚占领了提马东侧的255高地。
战况进展顺利。
据谍报获悉,提马高地上似乎还有混凝土核心工事,应等待军直属炮兵部队到达后再发动进攻,但判断这时对敌攻击已刻不容缓,第18师团便又增派了预备队,经过一场混战,傍晚赶跑了敌人,占领了该阵地。
其后,第18师团于13日占领了遮普西侧高地,14日在科帕尔兵营附近同敌军展开激战。这个阵地是敌人凭恃的最后一个据点,这股敌人的抵抗十分顽强,我方伤亡不断增加,战斗极其残酷。力攻一昼夜,至15日午后,终于夺取了150高地,从而制敌于死地。
另外,第5师团逐渐压缩敌人,14日接受第3坦克团的配属,从当天傍晚开始,集中步兵、坦克、炮兵、工兵的全部威力向敌阵地的防御重点――基地发起了攻击并夺取了该地。15日向其南侧扩展战果。
近卫师团(缺留在西贡的近卫步兵第3联队,配属坦克第14联队)为将敌人牵制在陆桥以东,令以搜索联队为骨干的乌宾岛支队于8日天亮前在乌宾岛登陆,结果没有遇到敌人的抵抗就占领了该岛。师团主力8日白天故作佯动,当天夜里向新山(柔佛巴鲁)方面转移,9日夜在该地西部地区渡河成功,20日展占领了曼台山北侧高地,12日夜完全占领了曼台山。
然后,师团推进到南部水源地的东北方面,但和90高地附近的优势敌人遭遇,战况没有进展。师团长为占领加兰机场,将主力转用于巴耶黎巴方向,14、15两日攻击该地附近之敌,15日傍晚到达加兰机场东北侧的新加坡东郊。
军直属炮兵部队因被敌人炮兵所阻,进展很不如意,但14日占领了提马附近的阵地,担任了压制和击溃敌人炮兵、切断敌人交通及干扰性炮击的任务。另外,第3飞行集团以第3飞行团的主力直接配合地面作战,同时攻击企图从新加坡逃窜的敌人舰艇;以第12飞行团的主力掌控制空权;以第7飞行团的主力压制新加坡岛的要地和敌人炮兵。敌人的阵地满是一片硝烟,敌我炮声隆隆,新加坡市街因轰炸、炮击和火灾弄得浓烟冲天。
敌人前来投降――“同意”还是“不同意”
顽抗的敌人终于精疲力竭,在我军的猛攻下屈服了,2月15日午后1时,英军军使纽比金准将来到我军第5师团的正面请求接待。军司令部立即派参谋杉田一次中佐前往前线与其接洽。
英军军使提议,总督为了谈判停战事宜,希望日军司令官前往总督官邸。杉田参谋质问军使有无投降的意思,对方避而不作明确回答。我方回答说:你方如果没有投降的意思就无需进行进一步谈判。然后将投降条件的书面文件亲手交给了英方军使,并明确指示:如果英军有投降的意思,就接受这个条件,在向所属部队下达执行全部条件的命令之后,请英军司令官亲自到提马公路上我军第一线来请求投降。另外还附带说明:如果英军司令官决定前来投降,就在凯撒旅社的楼顶上升起白旗,以此为标志,我方将停止射击。这样,英军军使便回去了。
接着,英军司令官帕西瓦尔中将来到我方前沿。山下军司令官当天午后7时,在提马北约一公里的福特工厂会见了他,午后7时50分,确认英军无条件投降,并在《关于投降的答复书》上签了字。
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击。
新加坡终于陷落了。百年以来的牙城终于崩溃这一历史性的事实姑且不谈,仅就进行战争的战略态势来说,至此已形成一大转折,印度洋的门户已经向西敞开。
天皇嘉奖马来方面陆海军的战捷,2月16日颁发敕语如下:
马来方面作战的陆海军部队,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下,断然实行困难的海上护航、输送及果敢的登陆作战,耐炎热,冒瘴疠,长驱直入,所向披靡,神速攻克新加坡,从而摧毁英国在东亚之根据地。
朕深嘉奖之。
马来攻夺作战经过如附图2此处指全书的所附地图,单独成卷,未觅及。下同。
二、攻占马尼拉
如前所述,从昭和16年(1941年)12月8日开始的陆海军航空部队的航空歼灭战已经收到了预期战果,中旬以来,敌机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活动。
10日至12日,在阿帕里、维甘、黎牙实比先遣登陆的田中、菅野、木村各支队,已按预定计划,占领和修复了机场,并正在进一步扩大战果。
第5飞行集团(集团长小x英良中将),11日以来逐渐将基地推进到吕宋岛已占领的机场,担任以主力掩护军主力登陆和配合地面作战,以一部歼灭残余敌机的任务。
攻占马尼拉的第一阶段作战,已按预定计划取得成功。
虽因风浪受阻,但于12月22日在吕宋岛仁牙因湾登陆成功的第48师团(缺田中支队和菅野支队,配属坦克两个联队、15厘米榴弹炮和10厘米加农炮各两个大队),为迅速占领阿格诺河渡河点,击溃乌尔达涅附近之敌,25日傍晚进到阿格诺河一线并占领了该地。师团逐渐在南方站稳脚步,主力陆续在比纳洛南、塔由格两地之间集结,准备以后的前进。
军直属的碧瑶支队(步兵第9联队大队长指挥的一个中队)25日傍晚占领了该地。
向马尼拉进击
第16师团(缺步兵第9联队、田中支队、三浦支队)于12月24日天亮前在拉蒙湾登陆,开始向塔亚巴斯山脉以西地区前进,击溃所向之敌,推进到圣帕洛科和宾汉附近。然后,该师团一面排除敌人的抵抗,一面继续西进,25日到达巴古比劳附近,27日以其先头部队占领了坎得拉里亚。这天首次和先遣的木村支队取得了联系。
吕宋岛之敌在同第48师团和第16师团的战斗中似已受到巨大损失,伊巴及圣马塞利诺附近之敌正在向玛利贝列斯方面撤退,美国远东军司令官24日离开马尼拉撤退到克列几多要塞。
本间军司令官判断,敌人很可能将要据守在克列几多要塞及与该要塞相连的巴丹半岛之一隅,策划持久顽抗,但为迅速攻克首都马尼拉,仍按既定方针作了部署,即以主力首先击败正面之敌,然后向甲描那端附近前进,并命令第二批输送部队、正在台湾高雄待机的第65旅团,应于29日从高雄启航,向马比劳西方锚地前进,并在该地登陆。
马尼拉,还是巴丹?美西战争的前例
第48师团12月28日从阿格诺河一线出发,战况进展顺利,29日推进到甲描那端的前面。
该军28日将战斗指挥部推进到比纳洛南。29日第5飞行集团与第11航空舰队协同作战,大举攻击克列几多要塞,并取得巨大战果。
这时,据空中侦察,敌有力部队逃入巴丹半岛的趋势已很明显。
于是,该军今后应该如何指挥作战,在军司令部内就成了问题。即,是应该仍按原定计划一举向马尼拉方面推进呢?还是应该以第48师团的有力部队向班潘哥河右岸推进,从而准备以后对巴丹半岛方面的攻击呢?
本来,在制定菲律宾岛作战计划的当时,大本营并没有料到敌人将死守巴丹半岛作最后顽抗。第14军参谋长前田少将在同大本营幕僚召开的作战会议上,虽曾谈到美西战争的事例,说明会有这种情况,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本营对攻占美国在远东的政治、军事根据地马尼拉很重视,认为要击败敌野战军,应围绕对马尼拉的攻坚作战来实现。因此,对菲律宾的作战计划始终是以迅速攻占马尼拉为方针的,第14军也是按大本营的这―方针来指挥作战的。现在眼看敌人将向巴丹半岛方面移动,今后应如何指挥作战,这是需要军司令官下最大决心的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军司令官决定按原定计划,迅速攻占马尼拉,28日午后下达了该项命令。
攻陷马尼拉
第48师团30日拂晓开始攻击甲描那端附近之敌,并立即转入追击,31日占领了巴留阿格附近。
菅野支队同日推进到打拉。
上岛支队(以步兵第9联队长上岛大佐指挥的该联队两个步兵大队为骨干)当日晨从卡门附近出发,攻击打拉附近之敌,31日占领该地。
第16师团29日推进到圣帕布洛和里巴,30日占领了圣托马斯。
据30日空中侦察获悉,打拉方面之敌仍在继续向巴丹半岛方向撤退,从马尼拉方面也有兵力在移动。
军司令部以主力攻克马尼拉的企图仍未改变,但决定以第48师团的一个步兵联队,野战炮兵一个大队为骨干向圣弗尔南多方面推进,准备对迪纳卢皮汉和埃尔莫萨附近的预想敌阵地进行攻击。当天夜里作了该项战斗部署。
昭和17年(1942年)1月1日,第48师团进到布拉坎、圣赫塞和德门特附近,作好围攻马尼拉的态势。
菅野支队同一天攻击了班班附近之敌,上岛支队也参加了这次战斗,傍晚打败了敌人。
第16师团于1月1日夜半进到萨勃特,木村支队进到塔诺安。
第65旅团因台风受阻,启航推迟了一天,1日在马比劳登陆,并在该地附近集结。
军司令官1日前进到甲描那端。
至此,攻占马尼拉的态势已经作好。
关于对马尼拉市的处理问题,军司令部为了完整地保存马尼拉市,曾限制军队进入市区,但1日傍晚收到第48师团长一封电报,内称:“军司令部欲完整保存马尼拉的殷切希望,已因火灾而落空。兵团认为,总之必须把马尼拉从火灾中拯救出来,(我部)拟以主力开进马尼拉市,并在帕西科河南侧地区集结兵力,请予指示。”军司令官为防止敌人破坏马尼拉和救出我当地侨民,于当日午后8时命令第48师团长以所需兵力占领并确保马尼拉市。
接着,2日午前10时,命令第16师团长以所需兵力迅速占领马尼拉市南部,另各以一部占领甲米地和八打雁。
于是,第48师团以步兵团长指挥的三个步兵大队于2日午后5时45分;第16师团以一个步兵大队及搜索联队于2日午后6时,共同进入马尼拉市,负责确保重要设施和维持治安。第16师团另以一部占领了甲米地军港和八打雁。
当时马尼拉和甲米地的重要设施,由于撤退之敌的破坏,有的遭受火灾,有的遭到破坏,而且当地居民到处任意抢夺,但随着日军开进,很快就恢复了秩序和治安。
菲律宾攻夺作战的经过如附图2。
三、缅甸作战
1.发动进攻
在进攻作战结束后进行长期持久战上,缅甸作为南方重要地区的北翼据点,不仅具有必须确保的战略地位,而且还具有对中国方面来说切断援蒋公路,对印度方面来说促进其脱离英国的重大的政略意义。所以大本营从开战伊始就迫切希望进行缅甸全域作战。但在开战前,大本营考虑到整个陆军兵力的情况,不得不对南方军作如下指示:“南方进攻作战期间可相机夺取南部缅甸的空军基地,作战告一段落后,如情况允许,再进行解决缅甸的作战。”
大本营的作战设想
当初大本营的作战设想是,先以进驻泰国、负责确保该国安定的第25军(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迅速作好进攻缅甸的准备,在作战初期相机摧毁南部缅甸的敌空军基地,保证马来方面作战军的侧背安全,然后攻占仰光附近,摧毁英蒋合作的据点,待作战告一段落后,再增加兵力击溃驻缅甸的英蒋联军,加强对中国和印度的压力。
大本营暂以第33师团和第55师团主力为基干兵力,作为承担上述作战任务的第15军的兵力。
进攻的准备
饭田军司令官12月9日来到曼谷,对陆续到达的部队作了部署。即,命令原为确保泰国安定暂归该军指挥的原属第25军的近卫师团,于12月11日以后由铁路运输归复原来建制;令由铁路和行军到达的第55师团主力在达府、麦索一带集结,以其一部在北碧西部地区集结;另外因第33师团已于昭和17年(1942年)1月10日由海路在曼谷登陆,所以令其在达府附近集结。
该军在作战准备当中最感苦恼的是,将达府至麦索之间的道路改成汽车公路的问题。原来,泰缅边境附近的地势,山岭险峻,到处岩层裸露,而且树木竹林枝叶茂密,白天也很黑暗,所以估计改修这条道路困难将会很大。所幸当时日泰间的友好关系日臻改善,泰国也积极协助,工程进展得很顺利。
军司令官为了适应预想作战地带的地形,采取措施,把第一线师团和军直属部队的车辆部队改编成用马(牛)驮的部队。
向丹那沙林区的进攻
昭和17年(1942年)1月上旬左右,在缅甸的敌军兵力,以步兵37个大队、炮兵约13个中队为基干,大约有兵员4万人,据判断,其配备的重点是毛淡棉地区、东部掸邦、仰光附近及曼德勒附近四个地区,印度军和重庆军的增加势头也逐渐显著,临战时对这些情况都要加以充分考虑。当时的形势就是这样。
本来就很低劣的铁路运输能力,由于要优先对马来的运输,就更降低了运输能力,由于道路不好,拖延了军需品的积聚和运输;以及为改编车辆部队又耗费了时间,因而大大阻碍了该军的作战准备工作。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敌机的空袭逐日加剧,英军和重庆军对缅甸方面的增援迹象又逐渐显著,迫于这种形势,尽管该军的准备还不充分,也必须迅速夺取南部缅甸的敌空军基地。
于是,军司令官1月上旬在曼谷确定了作战要领,即决定迅速进攻南部缅甸,占领萨尔温江的重要防线,准备以后对仰光的作战,并对各部队的前进作了部署。即令第55师团的步兵第120联队之一部(冲支队),先于主力部队从北碧方面向土瓦方面作战以牵制敌人;令第55师团以主力突破麦索附近泰缅边境,占领毛淡棉附近,令第33师团继第55师团主力之后陆续挺进,向拔安方向进发。
冲支队1月4日从国境出发,一面牵制敌人,一面于1月19日占领了土瓦。第55师团20日穿过国境,击溃就近之敌,在利用冲支队的牵制效果中前进,22日占领了高加力。随后,该师团于30日进到毛淡棉附近,力攻该地东侧之敌,31日午前9时占领了毛淡棉,使冲支队回到属下。另外,第33师团于2月4日占领了拔安。
2.仰光的陷落
大本营的指导
如前所述,大本营的原来打算是,除夺取南部缅甸的空军基地外,其余战斗都要在作战告一段落后进行,但从整个形势来分析,认为有必要迅速开始正式的缅甸作战。于是1月22日,即第15军正在进攻泰缅边境的时候,大本营对南方军司令官下达了“要与海军协同攻占缅甸重要地区”的命令,同时对缅甸作战要领作了如下指示:
“缅甸作战的目的,在于击溃驻缅英军,占领和确保缅甸的重要地区,并加强对华封锁。为此,应以第15军尽速进到毛淡棉附近萨尔温江一线,作好作战准备后,以主力从毛淡棉至勃固的公路沿线地区出发,迅速占领中部缅甸的重要地区。”
南方军和第15军对仰光作战问题虽已屡经研究,但由于泰缅边境附近修筑汽车公路的工程拖延了时间,向前运送笨重器材和弹药的工作没有进展,所以渡过萨尔温江进行作战在2月初左右仍然认为是困难的。然而通过情报获悉,英军增援部队已在仰光登陆,有力的重庆军正在南下;另一方面,马来作战也在顺利进展,1月末已到达柔佛,预料近期内可望得到来自马六甲海峡方面的海路补给,于是南方军便于2月9日命令第15军:“须继续现在作战,尽量歼灭敌人,进到仰光地方,且务必在其以北取得地盘,以准备对曼德勒和仁安羌附近的作战。”
军司令官17日在毛淡棉决定,以攻占仰光为目的,先向锡唐河畔前进,命令第33师团和第55师团于2月20日通过比里河一线,一面消灭正面之敌,一面向锡唐河畔挺进,准备以后的进攻。
第33师团2月11日夜渡过萨尔温江,击溃所在之敌,22日推进到锡唐河畔,第55师团同日占领了吉桃。
1月奉命从菲律宾方面调来协助第15军作战的第5飞行集团长,于1月15日到达曼谷,随即将曾归第3飞行集团指挥的第10飞行团归复原建制,企图以泰国为基地,立即消灭在缅甸的美国空军力量,同时协助该军作战,但由于基地离战区太远和敌空军力量逐渐增强,协助作战效果很差,地面部队不得不主要利用黑夜进行活动。
军司令官20日把战斗指挥部推进到加马西,23日推进到吉桃。
27日军司令部决定并向各部队作了部署,以攻克仰光为目的,于3月3日渡过锡唐河,以主力经由勃固以西地区,先向仰光北部地区前进。
军的第一线各部队按预定计划开始行动,情况进展极其顺利。
鉴于这种情况,军司令官决定继续现在的作战向仰光突进,并于3月5日下达了有关此项决定的命令。
第33师团在极力隐蔽企图中向前急进,6日推进到瓦内羌北侧地区,更于7日日落时分开始行动,一举冲到仰光。师团的部分部队有的陷入混战之中,但步兵第215联队于3月8日午前10时占领了仰光。
第55师团6日在勃固附近同拥有约130辆坦克和装甲车的优势敌人交战,7日将其击溃。
军司令官于9日进入仰光。
于是,第15军完全占领了缅甸首都仰光,结束了缅甸南部的攻夺战。
战略上的意义
占领仰光可以该港为基地取得海路补给,给英、中的合作造成了一大裂痕;南部缅甸的空军基地可以为我航空部队的作战提供极大方便,为进行以后的缅甸方面的作战创造了显著的有利条件。
由于英军撤退,缅甸的显要人物有的避难他去,有的被带走,但实行军事管制后,缅甸人还是很好地给予协助,所以治安迅速得到了改善。
3.中部和北部缅甸的攻占
南方军的指导――全缅甸作战
在攻陷仰光的前一天,即3月7日,南方军总司令官命令第15军司令官继续执行现在的作战任务,同时要遵照下列各项歼灭曼德勒方面之敌。
一、进一步抓住战机,以大胆果敢的作战,迫使曼德勒方面之敌特别是中国军队进行决战,务于短期内将其歼灭。本项作战应争取大致于5月末以前完成。
二、为进行上项作战而在仰光地方所作的进攻准备工作取得进展后,可不待增援兵团集结即开始行动,将曼德勒方面之敌捕捉歼灭在该地附近或其以南地区。
三、追击时要坚决将败逃之敌远远赶向缅中边境方面,并肃清缅甸境内之敌。
四、在上述作战期间,要占领仁安羌附近的油田地带和勃生,如情况许可,以一部迅速占领若开机场。
随着马来方面作战的结束,大致在下达上述命令的同时,又新将第18师团和第56师团补充到第15军。
曼德勒会战的准备
攻陷仰光之后,第15军司令部连日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结果关于缅甸中部和北部的作战问题,3月15日确定了如下方针:“大致于5月末以前,在曼德勒附近(广泛包括以曼德勒为中心的缅甸中部地方)捕捉、歼灭英蒋联军主力,随后将残余之敌从缅甸境内一扫而光”,并据此制定了计划。
该军在专心致力于补充兵力、充实装备,推进交通、兵站设施和修整空军基地,以图准备在下一步作战的同时,为获取战略要地向前推进了第一线各兵团。即,分别命令第55师团占领东吁机场;第33师团进到仁安羌北侧地区和占领勃生机场;另外又命令3月25日在仰光登陆的第56师团向东吁附近集结。
第55师团3月10日从勃固出发,一面激战一面北进,26日进到东吁附近,在该地附近对顽抗之敌进行了突击作战,30日晨将其攻克。
第33师团25日从礼勃坦、兴实达一线出发,连战连捷,其主力4月7日占领了亚兰谬,其另一部23日占领了勃生机场。
第56师团28日进到东吁附近,立即协助第55师团的战斗。
曼德勒会战――重要地区归我所有
在3月15日制定军作战计划的当时,曾预定将连结东枝、敏铁拉和仁安羌北方地区的一线作为其进攻发起线,但从东吁附近战斗的结果来看,敌人的抵抗是认真的;另外从缴获的文件得到的情报已大致判明:敌军主力正在进到曼德勒以南地区。于是将作战发起线缩回一段,改为乐可、央米丁、仁安羌一线,4月1日下达了向该线迸发的命令。
军司令官根据下列方针,4月3日在东吁制定了曼德勒会战计划。
“本军以精锐兵团切断腊戍方面敌人的退路;以主力沿东吁-曼德勒公路和伊洛瓦底江地区向曼德勒方面前进,包围敌军主力的两翼,在曼德勒以西,伊洛瓦底江地区压倒并歼灭该敌;然后,在腊戍、八莫、杰沙一线以西捕捉、歼灭残敌,同时,不失时机地以精锐之一部向怒江一线追击。”
各兵团4月初开始北进。第56师团踏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备尝艰辛一意北进。第55师团4月15日占领塔瓦提。第18师团4月8日在仰光登陆,由铁路和陆路在前往东吁集结。第33师团4月9日从亚兰谬出发前往进攻仁安羌。该师团10日以后与优势之敌进行激战,17日午前7时30分,步兵第214联队冲进并占领了油田地带的中心部分。
军司令官从分析整个形势出发,判断会战这个大局将在东枝――敏铁拉一线决定,并作了部署。即命令第56师团向腊戍方面突进,切断敌人退路;命令第18师团和第55师团分别进到央米丁东西地区,然后向曼德勒方向突进,将敌军主力压缩并歼灭在伊洛瓦底江畔。
第56师团20日到达乐可,然后充分发挥汽车部队的特点,以每天110多公里的速度向前突进,29日攻克脂戍。
第18师团30日打败敌人,进到米扬格河南岸,5月1日渡过该河,当天午后6时20分终于占领了中部缅甸的要冲曼德勒。
第55师团26日占领康坦,5月4日到曼德勒附近集结。
军司令官5月1日进到曼德勒指挥作战,命令第56师团向怒江和密支那方向穷追败逃之敌。
3日和8日,该师团各以一部分别占领了八莫和密支那,更以师团主力攻克畹町镇、芒市、龙陵,5日进到怒江一线,炸毁了惠通桥。另外,10日傍晚击溃微弱之敌以后占领了腾越。
缅甸作战开始以来至此已历半载,缅甸的重要地区已悉归我有。我军在此期间的作战,给了英、印、缅甸军以决定性打击,对加强南方军的防御态势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后,第15军继续扫荡残敌,努力渗透军事管制,同时向防御战阶段过渡。
攻占安达曼、尼科巴群岛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是印度洋上的战略要地,不仅对防卫缅甸和马来,而且对掩护缅甸方面海路补给的侧面也有绝对确保的必要。
根据上述认识,大本营于2月7日就攻占该群岛问题,指示由南方军总司令官与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协商决定。
陆海军协商的结果,决定攻占该岛以陆海军协同作战进行,攻击兵力,海军由川崎晴美海军大佐指挥的第12特别根据地队分遣队和第9特别根据地队之一部,陆军由第18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充任,登陆作战海军一并指挥陆军部队。
3月20日傍晚,进攻部队在海军第1护卫队的掩护下由槟榔屿启航,途中未受敌人阻碍,23日午前2时50分安全进到布莱尔海面预定锚地。
进攻部队于当天午前6时半在罗斯岛奇袭登陆,没有受到敌人的抵抗就占领了布莱尔港一带和该地机场。
然后,进攻部队扫荡了群岛内各要地,于26日大体扫荡完毕。海军护卫队陆续返回新加坡,进攻部队担任该岛的防务。
缅甸攻夺战经过如附图3。
四、对荷属东印度的进攻
1.作战设想
对荷属东印度的作战,从全局看来有如下条件:其一,必须从各方面向其发起急袭式的进攻,以便不给敌人以破坏石油资源的时间;其二,本项作战开始后无论如何总得在2-3个月以后才能完成,所以当然必须预料到同盟军的增援尤其是空军的增援,随着作战时间的拖延,爪哇容易变成坚固的要塞,因此有一个要求尽早结束这项作战的时间上的限制。
大本营的作战设想
本来南方进攻作战的设想是,从马来、菲律宾两翼方面撒网,摆成将资源丰富地带的荷属东印度兜入网底的阵势。当大本营制定作战计划时,和马来的进攻作战同样煞费苦心的就是这个荷属东印度的进攻作战问题。其第一个难点是对荷属东印度用兵之前,必须经过菲律宾和马来两大作战。因此在对荷属东印度开始作战时就存在着若干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随着进攻战的进展,以其占领区域内陆续迅速修复的空军基地,究竟能否对荷属东印度充分发挥空军威力的问题。第二是,能否在敌人破坏之前就完整无缺地占领重要油田地带巴邻旁(巨港)的问题。
上述第一个问题,归根结底是能否在对爪哇发动正式进攻之前,就获得能对爪哇本土发挥充分威力的陆上空军基地的问题。研究的结果认为,符合这个要求的主要基地,是婆罗洲东南部的马辰、苏拉威西的望加锡、肯达里与苏门答腊的巴邻旁、直落勿洞等地的机场。占领这些要地和占领后迅速修复机场有不少困难条件,后来通过周密的准备和巧妙的兵力运用,胸中才勉强有了成算。第二个问题是,决定靠日军断然实行首次的空降作战尽量达到这项作战目的。
担任这项进攻战的兵力,陆军以第16军和曾担任马来作战的第3飞行集团为主;海军以第3舰队、第11航空舰队为基干的荷属东印度部队为主,以南遣舰队为基干的马来部队也协助了这次作战。
南方军的指导――攻占爪哇的命令
昭和16年(1941年)11月,南方军把进攻爪哇的作战要领下达给第16军,指示了作战准备的原则。
为了将爪哇作战比原定计划提前约一个月,12月下旬,南方军总司令官同第2舰队司令长官商定,拟将与此有关的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等地的作战也提前若干天,并就修改计划问题向大本营提出了建议。
大本营立即采纳了南方军的上述建议,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作战计划修改后,第16军势必要对本军的作战计划,特别是对有关船舶运用的计划加以细致的修改,因此为这项准备忙得不可开交。昭和17年(1942年)1月20日,南方军就进攻爪哇问题向第16军下达了下述命令:
一、南方军拟与海军协同迅速攻占爪哇。
二、第16军须依下列各项迅速攻占爪哇。
1.利用对爪哇航空压制的成果,以主力在爪哇西部登陆,大致与此同时,以一部在爪哇东部登陆。
登陆作战应预料到来自海空之敌的阻碍。
2.登陆后击溃敌人,迅速占领巴达维亚(即雅加达――译者)、苏腊巴亚和万隆。
3.迅速修整爪哇的空军基地。
三、第3飞行集团长和船舶运输司令官须协助第16军的作战。
第16军的编组
昭和16年(1941年)11月6日发布了担任进攻荷属东印度的第16军战斗序列令,今村均中将任军司令官,冈崎清三郎少将任军参谋长,当时第16军是以第2师团(师团长丸山政男中将)和混成第56步兵团(步兵团长坂口静夫少将)为基干编成的。
12月下旬,军司令官决定把军主力集中于台湾,以准备以后的作战,从昭和17年(1942年)1月初旬左右开始,部队陆续集结于台湾。
在此期间和以后,军的编组逐渐增强。其增加部队的大部分,都是已经担任过其他方面作战的部队,其主要部队如下。
第38师团(师团长佐野忠义中将),开战初曾担任攻占香港的任务,昭和17年(1942年)1月4日编入第16军的战斗序列,同月下旬在金兰湾集结。但其一部,即以第38步兵团长指挥的第328联队和一个山炮大队为骨干,以攻占安汶岛为目的,1月12日由香港启航前往达沃待命。
第48师团(师团长土桥勇逸中将),曾担任攻占马尼拉的任务,昭和17年(1942年)1月14日编入第16军的战斗序列,在马尼拉集结。
第16军的作战计划
1月初旬以后,军司令官将战斗指挥部设在西贡,并正在进行作战的准备工作,1月16日返回高雄。
在这以前,军司令官在台湾待命时,就根据南方军指示的作战要领,制定了大致以下列各项为主要内容的作战计划。
一、以混成第56步兵团为基干的坂口支队,对南部菲律宾的达沃和东部婆罗洲的重要地区进行作战,主要担任夺取石油资源和空军基地的任务。
二、第38步兵团长伊藤武夫少将指挥的,以步兵第228联队和一个山炮大队为基干的东方支队攻占安汶。
三、第38师团主力在南部苏门答腊方面进行作战,在占领巴邻旁及其他石油资源所在地的同时,占领为进攻爪哇本土服务的空军基地。
四、军主力的第2师团,东海林支队(以第38师团的步兵第230联队长东海林大佐指挥的两个步兵大队、一个山炮大队为基干)和军直属部队,先在高雄、随后在金兰湾集结,另外,第48师团先在仁牙因湾、随后在和乐岛集结。
五、随着对爪哇本土作战准备工作的完成,军主力、第48师团大致同时东西呼应,进行登陆,以达到作战目的。
2.进攻爪哇的前哨战
前哨战的设想――新设婆罗洲守备军
要想使进攻爪哇的作战确有把握,如已述及,为推进我军的航空威力圈,在苏门答腊南部、马来、婆罗洲南部、苏拉威西南部、帝汶岛和巴厘岛一线获取航空基地是个先决条件。
攻占马来和菲律宾自然是迈出的第一步。另外,南方军直属的川口支队(以第18师团步兵第35旅团长川口清健少将指挥的步兵第124联队为基干)于昭和16年(1941年)12月16日占领了婆罗洲北部的米里和斯里亚,同月25日占领了古晋。这次攻占婆罗洲北部要地,除取得基地外,还有确保当地资源的目的。随后,川口支队于3月被调转到菲律宾。
大本营为了迅速在婆罗洲实行军事管制,4月,在婆罗洲编成了守备军司令部,并将其编入南方军的战斗序列。军司令官由前田利为中将担任,以独立混成第4联队为骨干的部队被编入其隶属之下。另外,第16军的坂口支队12月20日同第14军的三浦支队一起,占领了棉兰老岛的达沃,又于25日占领了和乐岛。
这样,第一阶段态势的整备工作便在马来、英属婆罗洲、和乐岛、棉兰老岛、帛琉群岛一线作好了。
作战开始――攻占前方基地
第16军为攻占爪哇本土所进行的前哨战就在这样的态势下开始了。
当时担任攻占爪哇的第16军主力正逐渐在金兰湾和马尼拉附近集中,随后前往和乐岛附近集结,堪称先遣队的前方基地的攻夺部队,从1月初以来已逐渐开始作战。兹述其概要如下:
坂口支队=1月11日=打拉根
坂口支队=1月24日=巴厘巴板
东方支队=1月31日=安汶岛
坂口支队=2月10日=马辰
第38师团主力=2月15日=巴邻旁
金村支队(以第48师团的步兵一个大队为基干)=2月19日=巴厘岛
东方支队=2月20日=帝汶岛
上述各项作战,其大部分都是由陆海军部队紧密配合进行的,只有马辰一地是陆军单独攻占的。
此外,海军于1月11日占领了万鸦老,又于22日占领了肯达里。
海军和航空部队的活动
当时,马来方面的战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正在该方面作战的第3飞行集团,12月28日以后至2月13日,对苏门答腊地区的机场进行了5次攻击,取得了击毁敌机105架的战果。在此期间,1月31日在双溪大年,将第1挺进团(团长久米精一大佐)纳入该集团指挥之下,继续致力于训练奇袭攻击巴邻旁的部队和搜集情报等工作。
为了适应在这样广阔的地区作战,当时海军的状况是,必须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全部舰艇来担当攻击部队的船队护航任务。当时在爪哇方面,正集结着从菲律宾和马来方面逃来的同盟军海军舰艇,据推测,其兵力还是有相当战斗力的,可是日本海军几乎顾不上对这股敌人进行积极作战。
另外,海军航空部队以巴厘巴板和肯达里为基地,2月3日和5日攻击了爪哇地区的敌空军兵力,3日击毁84架,5日击毁16架,4日在苏腊巴亚东方海面攻击了由7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组成的敌联合海军舰队。
于是,围绕瓜哇本土的要地便悉归我有,攻占爪哇本土的态势至此已经完成。
3.进攻爪哇的作战
军事地理情况概要
爪哇岛稍靠近南岸,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中央山脉,并分布出数条南北走向的支脉。平地多水田和湿地,特别是苏腊巴亚以南和东南方地区,水沟纵横交错,道路以外的行动受到很大限制。
该军的登陆预定地点,舟艇靠岸大致是容易的。但军主力面对的潘达湾,登陆正面稍为狭窄,进出不便,而且是平滩,由船卸下笨重器材必须要有栈桥。主要道路几乎都是可通汽车的良好公路,但这些道路的两侧树木很多,伐倒可被利用来作障碍物。
大胆实行敌前登陆――东西呼应
军主力和东海林支队在海军的护航下,2月18日从金兰湾启航,在南下中,22日在爪哇海发现了敌舰队。海军为了试图对其进行攻击,将26日的预定登陆日推迟到28日。运输船队在此期间北上退避,后于23日再次开始南下。26日以后在第3飞行集团的掩护下继续航行,27日在潘达湾附近又发现了敌舰队,根据海军的要求,将登陆日期又推迟了一天。于是,军主力于28日午后16时半才进入潘达湾锚地。
第48师团在海军部队的护航下,2月19日从和乐岛启航,向爪哇东部前进。22日突然接到军司令部的命令,要推迟两日登陆,于是便在巴厘巴板南方待命,在此期间与坂口支队合一,分别指挥该支队。25日再次南下,27日因有敌舰队出击,海军护卫部队对其进行了攻击,不得已又将登陆日期推迟一天。于是,3月1日午前零时15分才进入克拉甘锚地。
军主力于3月1日拂晓排除敌海空军的猛烈抵抗,在爪哇西端的潘达湾、加拉旺角附近和孔雀港附近登陆,东海林支队在巴达维亚东方的坎丹奥附近登陆。第48师团和坂口支队分别在苏腊巴亚西方的克拉甘附近果敢地实行敌前登陆。当天白天,军主力方面大致进到基春河一线;东海林支队进到加里茶底机场一带地区;坂口支队进到不罗拉附近,第48师团还在距登陆点约50公里远的地区击退敌人,占据了地盘。
登陆期间,军司令官搭乘的船因遭到敌人攻击而触礁沉没,但人员并未受到多大损失。
敌人对道路进行了有组织的、彻底的破坏和阻拦,但该军各兵团却很好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击溃所向之敌,各路都强行迅猛进击。
第2师团对爪哇西部的进攻战
企图进攻爪哇西部的第2师团方面,那须支队3日傍晚到达拉瓦伊里安附近,4日夜,以夜袭击退了该地附近的澳洲兵守备队,5日到达茂物的前方。福岛、佐藤两支队3日到达马伽、巴拉拉伽附近,但因桥梁被破坏,再向前进很困难。3日午后,师团长将主力调到战况比较顺利的茂物方面,将福岛支队和佐藤支队之一部配属给那须支队长。5日夜,那须支队断然夜袭茂物,使2、3千名澳洲兵向南方溃逃,于6日午前6时占领了孩地。另外,佐藤支队于5日午后9时30分占领了巴达维亚。师团在继续向万隆方向前进中,8日清晨接到军司令部关于该地之敌已请求投降的通报,又于9日午后接到军司令部关于占领万隆的命令,于是,约用两个大队占领了该地。
东海林、坂口两支队的战斗
领有突进加里茶底机场任务的东海林支队的挺进队,击退敌人的反扑,于1日正午冲进并占领了加里茶底机场。该机场马上就能使用,但因电讯不通,不能通报给航空部队。支队主力于2日拂晓刚一到达苏曼就受到了装备精良的敌装甲部队的攻击,由于第3飞行团的有效协助才打败了这股敌人。当天午后,第3飞行团将基地勇敢地强行推进到加里茶底机场,从而加强了对地面部队的协助。3日,飞行团对数次来犯的颇有战斗力的敌装甲部队进行了恰当的攻击,使敌人的企图每次都遭到了挫折。支队乘万隆之敌尚未调整好要塞态势之机,以对其进行急袭为目的,于5日以后,相继占领了苏曼、邻班。7日午后10时30分,敌军使来到支队指挥部,提出了万隆防卫司令官贝斯曼少将的停战请求。8日午前10时,支队长在邻班会见了贝斯曼。
担任占领爪哇中部南岸芝技扎、切断敌人退路任务的坂口支队,相继攻占了苏腊卡尔塔、日惹(周贾卡塔)、马吉冷、三宝垄、普禾加多等要冲,8日终于占领了芝拉扎。9日午后1时,科库斯少将的军使前来乞降。10日午前11时10分,支队长在普禾加多会见科库斯并接受了投降。
第48师团对爪哇东部的进攻战
第48师团担任攻占爪哇东部的任务,企图攻占苏腊巴亚,待炽布附近的梭罗河桥梁架完后,于4日开始了行动。师团主力沿炽布-吉礁山-宗班-惹班一线,不断打败敌人的逐次抵抗,昼夜兼程地继续向前突进,6日到达了惹班。博柔内果罗挺进队3日晨占领了博柔内果罗,接着又继续东进,7日占领了拉孟甘,8日占领了格雷西。
在此之前,在惹班战斗中,曾缴获苏拉巴亚敌阵地的详细设备图,又据我第一线兵团报告,敌人在苏腊巴亚南侧地区已构成泛滥地带,并正在逐渐增加灌水。于是,我军立即排水,7日半夜以后,水位逐渐下降。
师团决定9日傍晚开始进攻苏腊巴亚,正在准备中。8日午前11时,敌人在苏腊巴亚南侧桥梁附近打出白旗,并派出军使来到我军前沿。8日午后3时,师团长在战斗指挥部会见了爪哇州长,但因对方统帅责任不明确,中途停止了会见,命令各部队进入苏腊巴亚,当日午后6时占领了该市。
9日傍晚,召见敌东部军管区司令官伊尔亨少将,令其接受我方提出的投降条件,并解除降军的武装,12日傍晚结束了解除武装工作。
攻下爪哇全境
这样,由于荷军主力的投降,万隆东南方面的敌各部队,包括约11000名美英军都相继投降,从而结束了对爪哇全境的进攻战。
4.对巴邻旁的攻占
马来方面的战况以2月15日午后敌军的投降而告终,但在这前一天的14日,在新加坡岛南部,战斗还在激烈进行中。就在14日这一天,我空降部队首次在巴邻旁炼油厂附近实行了空降。
选定14日是基于下述两个理由:其一,担心新加坡陷落后巴邻旁方面之敌会严加警戒,并可能破坏油田和炼油厂,因此选定在新加坡陷落前的这一天较为有利;其二,眼下马来方面的战斗还在继续进行,选定大局将定的14日较为适当。
攻占计划和空降奇袭的准备
对巴邻旁的攻占,首先是靠第1挺进团主力的空降奇袭,占领并确保油田地带。但敌人很可能在这惊愕的瞬间一过,立即进行强有力的反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不失时机地以地面部队增强其战斗力,并进一步扩大其战果。因此决定:14日夜第38师团的田中先遣队(以步兵第229联队长指挥的步兵一个半大队为基干)进入邦加岛的门托克锚地,以一部(以大队长指挥的步兵两个中队为骨干)占领门托克机场,同时主力乘登陆舰通过海上机动,溯慕西河、塞拉河、泰拉河而上,配合已经着陆的伞兵挺进团,确保巴邻旁。另外,计划于15日以挺进团的余部进行第二次挺进;第38师团主力以28艘船只组成的船队于17日傍晚到达慕西河口,利用满潮之时全船队溯慕西河而上,在巴邻旁登陆。
用于挺进攻击巴邻旁的航空兵力,陆军方面计有侦察机9架、战斗机约70架、袭击机9架、轻轰炸机约20架、重轰炸机约30架,总计约140架,已在马来地区展开;海军方面计有陆上攻击机约100架、战斗机约30架、陆上侦察机6架、水上侦察机约40架,总计约180架,其主力已在婆罗洲西部展开,一部在马来基地展开。
2月14日,大陆高气压带在华北方面,马来的天气仍然是微风、晴或有薄云,但苏门答腊方面却似乎处在天气恶化的前夕,层云或积云很多,云高只有200余米。这一天,挺进团主力分成两个梯队,第1梯队由挺进第3联队之一部、两个运输机中队、飞行第98战队(缺一个中队)、飞行第64战队和飞行第81战队之一部组成,以卡罕机场为基地;第2梯队由挺进第2联队之一部、约两个运输机中队、飞行第98战队的一个中队、飞行第59战队和飞行第81战队之一部组成,以居銮机场为基地。第1梯队领到必须确保巴邻旁机场的任务;第2梯队领到必须确保巴邻旁炼油厂的任务。
断然实行挺进空降
这天清晨,两梯队冲破黎明,腾空离陆,集合完毕后立即一直向南驶进。陷落前夕垂死挣扎的新加坡的上空,黑烟冲天,―直蔓延到很远的慕西河口,由于油烟遮蔽,空中的可见度极抵。
午前11时26分,主力在机场以南地区完成了降落,一部分于11时30分在机场西侧地区完成了降落。同时,搭载挺进团长久米大佐的部队长座机在距机场西南约10公里的湿地强行着陆。在机场方面,敌人的十几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一齐开火,但我配合挺进团的轻轰炸机队立即予以压制,另外,其他配合作战的飞行部队,在挺进队开始空降的同时开始空投,投下了武器、弹药、粮食等。这时受到敌人5架喷气式飞机的攻击,我战斗机应战,击落其3架。我方的损失仅被击落物资运输机1架、被迫着陆人员运输机1架。
空降部队中担任攻击机场任务的部队,在与所遇之敌展开遭遇战中,陆续冲到机场周围并逐渐集结了兵力。在此期间,巴邻旁市区兵营方面的敌人增援部队曾乘车疾驰而来,但在我勇敢攻击下溃逃。接着,对敌人机场警备部队、兵营等目标灵活运用挺进厮杀的战术扩大了战果。在机场东西两侧着陆的部队,于午后9时取得联系并完全占领了机场。
攻击炼油厂部队的主力中队长以下约90名兵员,在工厂南侧的湿地降落。这支部队以陆续到手的空投下来的武器弹药坚持奋战,突入慕西河支流西侧的工厂,排除敌人的顽强抵抗,于15日黎明占领了该厂。另外,攻击炼油厂部队之一部约30名,攻击了慕西河支流东侧的工厂。这支部队在不断苦战,由于敌人的炮击和放火引起了工厂的大火灾。据占领后调查,火灾损失比较轻微。
占领机场的部队主力,15日下午与空降的第2梯队一起向巴邻旁市发起了攻击,给敌人以很大打击,薄暮占领了该市。
地面部队的策应与海军部队
攻占巴邻旁的地面部队第38师团的先遣队,在海军的护航下2月9日从金兰湾启航,师团主力2月11日从金兰湾启航,一直南下。
第1南遣舰队司令长官小泽海军中将指挥的舰队和第4航空战队为掩护船队,10日从金兰湾出击,向邦加岛北方海面前进。13日据航空母舰飞机侦察,看到在新加坡还停着十几艘商船,并有约40艘运输船正在向邦加海峡方面南下,于是以航空部队和水上部队对其进行攻击,至18日,已将这批船只大部击沉和击毁。
2月14日正午左右,先遣队的船队进入门托克锚地,没有受到抵抗就完成了登陆并占领了机场。另外,溯幕西河、塞拉河、泰拉河而上的陆军舟艇部队,于午后3时开始了溯江航行。15日午前10时,鸟海舰水上侦察机报告:“敌巡洋舰3艘、驱逐舰5艘正在通过加斯珀海峡北上,上午9时38分”,小泽司令长官判断,这是荷兰海军企图反击,决定立即进行攻击,令门托克的运输船队到幕西河口待避,令经林加岛东方正在南下的主力船队暂在北方待避。当天午后,以航空部队对其进行攻击,结果埃克塞特号型巡洋舰一艘起火,敌舰队开始向南退避。主力船队再次南下,17日傍晚到达幕西河口。
先遣部队的溯江行动,途中曾受到敌机的三次攻击,但未造成损失,仍然继续前进,15日午前11时左右,与塞拉河部队协同,先与确保炼油公司的挺进部队,随后与巴邻旁市附近的挺进部队保持联系,并扎扎实实占领了该地。然后,泰拉河部队向巴都拉惹挺进,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确保苏门答腊南部
18日午前5时,师团主力全船队溯慕西河而上,午后3时在巴邻旁登陆。然后,师团长按计划进行进攻作战,只在进攻占碑时遇到一些抵抗,确保了苏门答腊南部。这就给攻占爪哇的作战以更大的成功把握。如上所述,这次作战,不仅是为了将巴邻旁炼油厂完整无缺地拿到手而进行的一次特别作战,而且是作为攻占爪哇的前哨战的一环来实行的。
5.爪哇海海战
日本海军在攻占爪哇的部队开始登陆时,曾同企图阻碍我军登陆的美、英、荷海军展开了一场壮烈的海战,给了敌人以决定性打击。其主要的战斗为苏腊巴亚海战、巴达维亚海战和切断爪哇南方退路的战斗。
昭和17年(1942年)2月下旬,在苏腊巴亚方面停着以5艘巡洋舰为基干的敌联合舰队,因此估计进攻爪哇的作战要引起一场真正的海战。如前所述,日本海军虽已料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必须以全部舰艇护航船队,所以在登陆作战开始前就没有采取搜索并攻击敌舰队的方策。对爪哇的航空作战,决定以在婆罗洲以东展开的第11航空舰队担当攻击爪哇东部的任务,以在苏门答腊南部展开的第3飞行集团和第22航空战队担当攻击爪哇中部和西部的任务。2月下旬大力加强了航空攻击,并于27日在芝拉扎海面击沉了美国小型航空母舰兰利号,3月3日以后,对澳洲也开始了攻击。
苏腊巴亚海战
攻占爪哇东部的部队第48师团的船队由41艘船只组成,在第4水雷战队、第2、第9驱逐队护航下,于2月22日从停泊港巴厘巴板出发,26日晨在婆罗洲东南端的拉乌特岛南方与第5战队和第2水雷战队汇合,当天午后5时30分,到达苏腊巴亚西北约60海里海域。在这里同从苏腊巴亚出击的敌联合舰队遭遇,引起了开战以来的首次舰队战,战斗从傍晚进行到夜半。
日落前的两个小时战斗,大部分始终是远距离的炮战,但后半部分由于日本舰队的突击尝试奏效,击沉了敌驱逐舰两艘。午后7时30分左右,第5战队司令官停止突击,退避到北方,敌人也退避到南方,但日落前后敌人又折回北上,至夜半,敌我接触了两次。午夜过后,在第二次接触中,日本舰队放射氧气鱼雷,实行远距离攻击,结果奏效,一举击沉敌巡洋舰两艘。遭受重大损失的敌舰向苏腊巴亚和巴达维亚方面退避。这次海战称作“苏腊巴亚海战”。
上述海战的结果,登陆日期被推迟一天。
2月29日夜,第48师团的船队在克拉甘抛锚并开始了登陆。我舰队在爪哇海面游弋以掩护登陆,3月1日晨到达马威安岛西北约100海里的地点。午前11时左右,第5战队发现了伴随两艘驱逐舰的敌巡洋舰1艘,于是,同适在附近海域的由第3舰队司令长官直接率领的足柄号、妙高号两舰一起,将其包围并全部击沉。这三艘舰是埃克塞特号、会战号和波普号。
巴达维亚海战和切断退路的作战
在其他战场,以第7战队、第5水雷战队为基干的部队,护航56艘进攻爪哇西部的第16军主力船队,于28日夜到达潘达湾锚地。军主力开始了登陆。当夜子时刚过,两艘敌舰进入锚地同我护航舰艇展开了激烈的夜战。我方迎击时扫海艇、运输船各一艘被击沉,运输船数艘受到重创,但敌人的两舰也被击沉,这两艘军舰是美国巡洋舰休斯顿号和澳大利亚巡洋舰珀斯号。与上述两舰一起出击的荷兰埃巴斯坦号也于当日在斯波科岛西方被消灭。这次海战叫做“巴达维亚海战”。
在苏腊巴亚和巴达维亚方面的敌联合海军中,突破巴厘海峡逃脱掉的,只有美国四艘驱逐舰,其他全被击沉或击毁。
在这以前,2月19日空袭了达尔文港的第1航空舰队已回到了肯达里的外湾斯达凌湾,同月25日因爪哇南方海面作战曾经出击。其兵力是以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为核心的部队。另外,近藤第2舰队司令长官直接率领的南方部队本队,同样曾从斯达凌湾出击,在机动部队的东侧行动。这些部队3月1日至4日,在爪哇南方海域捕捉了从芝拉扎出逃的敌舰船,取得了击沉3艘驱逐舰和13艘船只的战果。
荷属东印度的进攻作战经过如附图4。
五、巴丹半岛的进攻战
1.第1次攻击
进攻准备――抽出主要战斗力
昭和17年(1942年)1月2日,攻夺马尼拉的作战刚一结束,第14军就企图乘敌军主力向巴丹半岛方面撤退之机歼灭该敌,当天便新编了高桥支队(以野战重炮兵第8联队长高桥大佐指挥的步兵第9联队、野战重炮兵第8联队为基干),令其迅速向迪纳卢皮汉附近转近;又令第48师团(缺以步兵三个大队为基干的马尼拉留守部队,配属两个坦克联队,15厘米榴弹炮两个大队,10厘米加农炮一个大队)迅速向班潘哥河右岸转进,准备进攻巴丹半岛。另外,第65旅团(旅团长奈良晃中将)5日以后已向因泽尔斯前进。
正当进攻巴丹半岛的准备工作已渐就绪的时候,2日夜里,南方军命令:攻占马尼拉后,拟把第5飞行集团调到泰国方面作战,把第48师团调到荷属东印度方面作战。当然,这在原订的作战计划中就是已经明确了的。虽然如此,现在把即将对巴丹半岛作战的主力部队抽调出去,这对第14军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打击。但是,当时第14军认为以其余现有兵力进行进攻作战并不很困难。这样,进攻巴丹半岛作战的进展并未引起大本营和南方军的强烈反应。
军司令部作了以第65旅团接替第48师团战线的部署。
第48师团12日在马尼拉集结,准备下一步作战;第5飞行集团7日停止战斗行动,10日从吕宋基地出发去承担新的任务。
飞行集团调走后,该军的航空部队就形成以第10独立飞行队长指挥的第10独立飞行队(军事侦察、直接协助地面作战的各1个中队)、独立飞行第76中队(司令部侦察队)、飞行第50战队的一个中队(战斗机队)和飞行第16战队(轻轰炸机3个中队)为基干组成的部队了。
当时,军司令部错误地判断了巴丹半岛敌军阵地的强度,对该地地形一无所知,认为尾随败逃之敌就可以突破。只估计到进攻克列几多要塞遇到困难时有可能需要封锁。据推测,当时巴丹半岛的敌人兵力,除要塞部队外,还有以六、七个师团为基干的约4至5万人的样子。
第65旅团8日进到埃尔莫萨附近,接替了第48师团的战线,并接受了1个坦克联队、两个山炮大队、1个野战重炮兵联队和1个大队的补充配属,10日进到比安旺河一线,攻击了正面的敌人阵地。旅团因受到隐蔽在密林内看不见的敌炮兵的猛烈射击而混战起来,指挥联络陷入困境。于是旅团进一步作了一番准备,于13日黄昏再次发起攻击,夺取了一些阵地,但由于敌人的集中火力和猛烈的反扑,结果伤亡不断增加,战况毫无进展。
第14军12日将战斗指挥部推进到圣弗尔南多,为打开这种局面,13日将驻在马尼拉隶属于第16师团、以步兵团长指挥的步兵第20联队(缺第3大队)为基干的部队调到圣弗尔南多,以此组成了木村支队。
木村支队于15日夜到达圣弗尔南多,16日以后打败莫隆和茅潘附近之敌,25日进到巴格克。
在这以前,支队为使支队主力的战斗顺利进展,曾于22日夜派恒广大队在马亚卡奥海角乘舟艇由海路前往凯波波海角。但由于该大队认错了登陆点,23日黎明在基诺安海角登陆,结果遭到优势敌军的攻击而陷入了重围。
第65旅团22日又发起了攻击,但因敌人抵抗顽强仍未能打开局面。然而,15日以来,突破险峻的山地、迂回到敌人左侧背后的步兵第9联队的1个大队,得到了空中补给,威胁到敌人侧背,敌人便从24日傍晚开始了全面撤退,于是战况骤见好转。旅团立即转入全线追击,25日进到巴朗格西部地区,27日以后对沙马特山阵地进行了反复攻击,但由于敌人阵地坚固未能奏效。
在这以前,军司令部为了进一步增强巴丹方面的战斗力,曾于25日采取措施,从马尼拉调来了第16师团长指挥的两个步兵大队。
军司令部判断,沙马特山、奥里翁一线是敌人的前沿阵地,而里麦、玛利贝列斯一线则是其主要阵地,因此对靠近玛利贝列斯一带抱定了寸土必争的方针。26日命令木村支队以主力沿西海岸进到距巴格克南9公里附近地区,命令第65旅团不必等待炮兵赶到就以主力从沙马特山方面向奥里翁西南方向紧追正面之敌。
战斗交绥――恒广大队溃灭
木村支队虽然攻击并突破了巴格克附近的敌人阵地,但在扩大战果的过程中遭到敌人的反击,30日,其突击部队(支队左翼队、步兵第20联队(缺两个大队))终于被封闭在突破口里陷入了重围,直至2月8日。
第16师团长于28日到达乌郎牙坡,力图增加木村支队正面的兵力以打开局面,但没有成功。
第65旅团于2月1日决定,作好充分准备再次进攻沙马特山阵地,于是努力恢复战斗力,准备攻击器材,计划从9日晨开始,以主力向沙马特山西北地区推进,然后准备进攻,但由于8日军司令部的命令,停止了这一行动。
先前因认错登陆点而在基诺安海角登陆的木村支队恒广大队,逐渐陷入困境。第16师团长虽又将1个大队派往卡纳斯海角以图救援,但因遭到优势敌军的反击,至7日夜,后援部队已经丧失了大部分战斗力。师团为救出该部,于7、8日两天夜里,派出了有力的舟艇群,但没能发现友军,由于遭到敌人猛烈炮火和水雷艇的袭击,8日夜里仅救出34名伤员。
停止攻击――向大本营报告
2月8日,在军司令部召开了有关指挥今后战斗的幕僚会议。会上有的主张以现有兵力继续攻击,有的主张停止强攻只进行封锁,还有的主张暂时调整战斗态势,等待援军到达后再行攻击等,议论纷纷。军司令官本间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暂时停止攻击,调整目前的战斗态势以图后策,并于2月10日由参谋长将实际情况向大本营报告如下:
“关于攻击玛利贝列斯阵地情况,前已汇报,敌人把从奥里翁附近起经沙马特山北麓至巴格克附近一线作为第一线,在大密林地带花费很多时间和劳力构筑了纵深堡垒群,各种设施完备,而且将菲律宾国防军6、7个师配置在前线,将美军团置在其后方(推测总兵力4至5万人),其炮兵约有大炮百门(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15厘米级加农炮),利用其储备充足的弹药和观测设备,不分昼夜地对我要害地方进行瞄准射击,严重地妨碍着我第一线和后方部队的行动。敌人还以玛利贝列斯山顶为中心,修筑了环形、放射状的汽车路,使轻炮、坦克和汽车等可以自由移动,并利用其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乘我方兵力不足及与后方联络困难之机,在兵力本来就占优势的基础上,又在战斗力的集散离合方面明显地发挥着优势。
再有,从马尼拉湾口到巴丹半岛西海岸的制海权实际上是由敌方掌握着,主要由于这种原因,我西海岸的海上机动部队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终于被迫撤回。
我军乘进攻纳契布山的余势,估计在两、三周之内会取得成功,开始了进攻玛利贝利斯山敌第1线阵地的战斗,但除取得若干局部成功外,由于上述理由,特别是由于我方补给困难和战斗力降低等,蒙受了意外的损失,没有取得全局性的成功。在目前情况下,即使照此继续进攻,成功的希望也不大,而且还必须下决心付出更大的牺牲,事态演成最坏时,不无给菲律宾作战的全局带来严重影响的危险。
因此,鉴于我军戡定全岛,取得国防资源等项任务,认为有必要对不惜付出更大牺牲来继续进攻玛利贝列斯是否得当的问题重新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关于敌人的持久力问题,目前敌人的粮食似已陷入相当困难境地,通过我军强行海上封锁等,预期会取得相当效果。我军有鉴于此,兹决定,忍痛调整目前的战斗态势,暂图增强战斗力,为今后再次发起攻击作好准备,同时适应形势演变采取适当的措施。
于是,我军13日作了如下部署:加强对克列几多要塞和沙马特山的炮击,并在第1线进行佯攻,以便首先使第16师团顺利调整态势;然后牢固地占领纳契布山南麓和巴朗格西方地区,以封锁巴丹半岛南部之敌”。
木村支队左翼队的奋战
第16师团在根据军司令部的命令开始行动之前,极力为救出木村支队左翼队继续进行了攻击。于是,突入部队摆脱了敌人的重围,于15日12时与师团主力会合。
木村支队左翼队的确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战斗。这支突入部队(以步兵第20联队长吉冈赖胜大佐指挥的第3大队为基干的部队)1月29日冲进敌人阵地,31日以后弹尽粮绝,空中补给因碍于密林也未能实现,该部间或以马肉、树脂充饥,勇敢地坚持了战斗。2月9日,该部已大致进到敌军阵地背后时,接到了返回的命令。当时,该部已与敌人处于短兵相接的状态,插入以来已有百名重伤员,在这种情况下,摆脱敌人,返回自己原来阵地实在是难上加难。以联队长为首的全体官兵,下定悲壮的决心,从10日傍晚坚决实行了突围,但由于敌人顽强抵抗伤亡不断增加。在此期间,该部军官几乎全部阵亡,彼此的联络也时断时续,但该部竟以军旗为中心的钢铁般的团结,成功地实现了敌中突破,于15日中午12时簇拥着军旗返回来了。当时生存者为378名。
于是,对巴丹半岛的第1次攻击以完全失败而告终,各部队的损失很大,陷入了一时难以进展的状态。
2.第2次攻击
巴丹半岛的战斗陷入胶着状态,使大本营和南方军甚为忧虑。攻击进展迟缓,损失不断增加,令人难以容忍,而对由此可能引起的敌方宣传上的策略和它在精神上所带来的影响更不得不予以重视。只是由于其他方面的进攻战都在顺利进行,虽然只剩下一个巴丹半岛没有攻克,但从战略全局上来看并不见得就构成危险。
准备阵地战――增强兵力
巴丹半岛的敌人阵地似乎构筑得比预想的还要坚固。大本营为攻克该阵地,从1月末到2月上旬,陆续发出命令,令暂时停止攻击,经充分作好准备后,按阵地战的攻击要求加以突破,并以此为目标增强兵力。增加的主要部队如下:(月日表示到达的日期)
第4师团(师团长北野宪造中将)
(2月27日-4月3日)
第5师团:步兵第9旅团长指挥的步兵1个联队(4月5日)
第28师团:步兵第35旅团长指挥的步兵1个联队(4月1日)
第21师团:以步兵团长指挥的步兵1个联队为基干(2月26日)
独立山炮1个联队(2月27日-3月5日)
独立重炮兵1个中队(机械化24厘米榴弹炮)(2月14日)
重炮兵1个联队(24厘米榴弹炮)(2月14日)
飞行第60战队(重型轰炸机)(3月16日)
飞行第62战队(重型轰炸机)(3月16日)
攻击准备的部署和训练
随着上述各部队的到达,该军在3月4日作了如下的攻击准备部署,同时痛感第1次攻夺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部队对特殊地形的作战训练不够充分,因此对各部队和新到达的各部队进行了以对坚固的野战阵地进行攻击,特别是与炮兵火力接火的突击、密林地带的近战等为演习项目的训练。
一、第16师团从10日开始行动,最迟于15日以前,将其第1线推进到从巴格克河北侧起到巴格克与巴朗格之间分水岭附近一线,为了攻击而搜索敌情地形。
伴随上述行动,迅速整备从巴丹半岛东海岸方面通往师团推进线后方的后方联络线。
二、第65旅团从10日开始行动,最迟于15日以前,将其第1线大致推进到马蒂柯河两侧台地一线,为了攻击而搜索潘清甘河两侧台地上的敌情地形。
三、永野支队(以第21步兵团长指挥的3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为基干)从10日开始行动,最迟于15日以前,以一部进到从阿波阿波附近起,中经新马利亚附近到庇拉尔附近一线,在搜索敌情地形的同时,担任军的左翼警戒任务,其主力仍在圣弗尔南多附近进行准备进攻的训练。
四、第4师团(以当时到达沙马尔附近的3个步兵大队、1个野战炮兵大队为基干)仍在沙马尔附近进行准备攻击的训练。
五、军炮兵队(以5个15厘米榴弹炮中队、两个20厘米加农炮中队、1个15厘米加农炮中队为基干)随着我军第一线部队的推进,必要时将一部分阵地向前推进,担任搜索敌情任务,同时根据需要协助第65旅团和永野支队。
六、军飞行队主要进行整顿,同时,以一部担任协助地面行动的任务,特别是担任侦察沙马特山北侧和加勃特台地上的敌人阵地的任务。
半岛攻占计划――麦克阿瑟逃掉
该军于3月18日完成了第2期作战计划,同月22日又制定了如下的半岛进攻计划。
一、3月末以前,本军以主力将攻击准备线推进到奇阿贝河与塔里塞河一线,同时以一部在巴丹半岛西半部地区发起行动,以牵制该方面之敌。
在此期间,以军飞行队配合海军,摧毁克列几多岛和敌人后方设施,并压制敌人炮兵;另外,从攻击准备的末期开始轰炸敌人的第1线地带,以沮丧敌人的士气。
二、军主力方面,4月上旬对从奇阿贝河、潘清甘河汇合点附近起到沙马特山北麓一线的敌人阵地开始攻击,突破第一道防线地带后,进到沙马特山南麓东西一线,随后,第一线兵团在搜索正面敌情的同时,调整态势,确保后方联络,调来炮兵等,准备向敌第二道防线推进。在巴丹半岛西半部方面行动的兵团主力,到利昂西北方地区集结,作为第二线兵团。
三、在军主力开始攻击前进之前,由军炮兵司令官在发动总攻击的当天,统一指挥第65旅团和第4师团的炮兵,进行攻击准备的射击。
军司令官于23日将各部队指挥官召集到圣弗尔南多,传达攻击计划,同时下达了关于准备攻击的命令。
这时,军飞行队连日猛烈袭击克列几多要塞,从3月29日到4月2日又轰炸玛里贝列斯、卡布卡本两机场和里麦西方阵地等,取得了巨大战果。
敌将麦克阿瑟上将3月下旬从克列几多要塞逃走。
攻击开始,突破第一道防线地带
军司令官于28日夜下达了进行攻击的命令,30日便将其战斗指挥部从圣弗尔南多推进到奥拉尼。军司令部在这项命令中明确规定:4月3日开始攻击,攻击重点放在第4师团右翼方面,突破潘清甘河至沙马特山北麓的敌第一道防线地带后,首先进到沙马特山南麓东西一线;命令第16师团、第65旅团和第4师团从右至左并列攻击,永野支队作为军的预备队,并要求第16师团和永野支队起首努力完成牵制敌人的任务。
4月3日,该军按预定计划开始攻击。首先,军的炮兵部队于午前9时进行了效力射击的预备性射击,随后,10时开始了准备攻击的射击。按照计划,从10时至午后1时30分进行了第1次破坏性射击,午后2时至3时进行了第2次破坏性射击,并与军飞行部队的轰炸相配合,在我军攻击前进之前几乎完全压制了敌炮兵和沙马特山西北麓的敌人阵地。当全军开始攻击时,第16师团和永野支队仍然原地保持原来的战斗态势,主要以火力进行佯攻,担任牵制、监视敌人的任务。第65旅团和第4师团均于3日午后3时开始了攻击前进,并陆续攻克敌人阵地,于当天傍晚进到了潘清甘右岸至旧马利亚西方塔里赛河左岸一线。
处于上述有利状况,军司令官决定抓住这一战机,夜里也继续进行攻击,迅速突破敌人第一道防线地带,午后6时下达了这项命令。4日清晨以来,攻击又取得新的进展,至午后5时左右,突破沙马特山方面敌主要抵抗线的战斗已经大体完成。这一天傍晚,军司令部令永野支队在奥里翁山方面进行搜索,令第16师团在马蒂柯附近集结兵力。
5日,第65旅团企图攻击距沙马特山南约3.5公里的三角标高1421高地,但至当天傍晚仍未攻克;第4师团于午后零时50分占领了沙马特山顶,但遭到来自加勃特台地方面的敌人炮击,伤亡不断增加,结果展开了激战。然而由于各部队的奋战,入夜后,除剩下占据加勃特台地的敌人外,完成了沙马特山附近一带的敌第一道防线地带的突破。
6日午后零时30分,第65旅团占领了三角标高1421高地;午后5时,第4师团夺取了加勃特台地。永野支队进到加勃特台地附近后参加了攻击。
7日,在第4师团的正面以东地区,我第一线的攻击略有进展,当天夜里把军炮兵部队推进到沙马特山北麓,8日夜进到距里麦南方5公里的拉马奥附近至里麦河一线。据这天空中搜索的结果判明,东海岸方面之敌正在向卡布卡本和玛利贝列斯附近退却;西海岸方面之敌也似已开始退却;玛利贝列斯湾、西西曼湾、卡布卡本海面停着许多敌人舰船。军司令官于当夜10时作了向玛利贝列斯追击的部署。第一线各部队4月9日全天反复进行了追击和强攻,当天夜里,第4师团和第16师团冲进玛利贝列斯,从而完成了对巴丹半岛的攻占。
攻击克列几多要塞
军司令部老早就在制定进攻克列几多要塞的计划,到17日制定完了。其方针是,“靠综合发挥炮兵、飞行部队的威力,在各部队的紧密配合下,首先在克列几多岛尾部急袭登陆,站稳脚步后,再在该岛头部登陆,一举攻占该岛。”
各部队精心作了攻击准备。关于隐蔽企图的问题,军司令部认为,至少要隐蔽登陆的时机,如果可能,作出已经放弃攻击克列几多的假相以欺骗敌人则较为有利,因此公开行动自不必说,其他昼间行动也严加禁止。军司令官于4月28日正式进入马尼拉市,隆重举行庆祝天长佳节天长节(4月29日),日本天皇的生日。。的仪式,对外宣传说,对克列几多要塞只限于封锁和炮击,并佯装前往棉兰老岛,从马尼拉出发回到巴朗格。
军炮兵队从5月5日午后10时45分至午后11时,进行支援射击,援助第4师团左翼队(以第61步兵联队、第7坦克联队之一部、两个山炮中队为基干)的登陆。左翼队于午后11时10分在卡巴里角附近和诺斯角附近登陆成功。6日昼问,左翼队遭到敌人数次反攻,战斗十分激烈,但午后4时30分还是占领了圣赫塞。
无条件投降
在这以前,美远东军司令官威恩莱特中将曾于6日午后1时30分前来左翼队正面请求投降。该军将他带到卡布卡本同军司令官会见,结果,他以对其他地区没有指挥权为理由,以期将投降区域只限于克列几多岛,因此,该军命他返回克列几多,继续进行攻击。
6日午后11时40分,第4师团右翼队没有遇到抵抗就在巴布里角东南地区登陆,同左翼队一起扫荡岛内,7日午前8时30分完全攻占该岛。
这―天,威恩莱特中将提出了在菲律宾的全部美、菲军队无条件投降的请求,午后11时50分通过马尼拉电台向全部美、菲军队发布了投降命令,并派幕僚到各地传达这―命令。
第二次巴丹半岛进攻战经过和南方全面进攻战经过的概要,请参照附图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一个网站返利最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