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战国无双4时期领先世界的五项天文立法成就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历史重点问题
1、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暴君。
2、列举商鞅变法的目的、性质、时间、内容及作用。
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④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
&&&&&&&&&& & &&&&&& ①②③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
& && & &&&&&&&&&&
②③④⑤军事和
①;②③大力
123④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今天的对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9、列举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
(2)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3)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10、、简述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11、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作用。
:①;②;③
12、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科技成就。
第二册重点问答题
③;&&&&& ④
⑤;&&&&&&& ⑥⑦
①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镜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②③
①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被废除。⑤促进了隋唐的繁荣,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3简述唐朝政治制度、文化对日本、新罗的影响
日本:①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②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③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①。②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元朝。。④
6、7&&&&&&&&&&&&&&&&&&&&&&&&&&&&&&&&&&&&&
7朝和元朝运河的比较
&&&&& 为了便利南粮北运。
8、列举明朝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明太祖&& 建文帝&&& 明成祖 分别的措施)
明太祖时:①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②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③设锦衣卫特务机构,监视臣民;④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⑤建文帝时:实行削藩政策;⑥明成祖时,于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⑦继续执行削藩政策;⑧增设特无机构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影响(即八股取士的危害):①使许多读书人只顾埋头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②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了皇帝的忠实奴仆。③牵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10列举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①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②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③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④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11、列举清朝为反抗外来侵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4个方向13个要点)
东南:①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②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①康熙帝时,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②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南: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①顺治帝时,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②康熙帝时,赐予班禅五十“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③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④1727年(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⑤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西北: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①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②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③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2、简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目的、原因、影响。
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原因:①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政府担心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会危及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或评价: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又不能适时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13、列举明朝科技成就。&
①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②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③李时珍写出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 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4、列举明清时期四大文学名著(包括作者和成书时间)
①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②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③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我国第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④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5610186010
:①4.5;②;③;④
6&&&&&&& 1898
:①,②。③。④
193410193610
193610 19351
:①1934年10月,长征开始;②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③渡过乌江,夺取遵义;④1935年1月,遵义会议;⑤;⑥;⑦;⑧。⑨193510。⑩193610
(3)19351
(7)19466
(9)1945815
194541234&&
16、列举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主要战果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直接原因(可行性):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3亿多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范围:新解放区。&& 开始的时间:1950年。&&& 标志: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知识。&&&&& 1、时间:(1953―1957年)
2、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赶不上印度。
3、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5、成就: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⑦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⑧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6、意义:一五计划后,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性质及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及不足之处。(怎样评价三大改造)
①<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size: 10.5 mso-fareast-font-family: 楷体_GB。②。③
中共八大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时间:1956年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七、探索时期左倾错误的表现、原因、标志、后果、教训。
“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①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②发动了“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②加上自然灾害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1的思想路线;
2,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
九、农村改革的目的、形式、作用。
(1)农村改革的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首先开始的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
(4)作用:①调动了农民积极性,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目的:以国家给予的优惠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3、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②;③④;⑤;⑥
十二、为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央人民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②20世纪50年代,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③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大政方针;④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⑤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协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九二共识。⑥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⑦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十三、 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时间:1953年。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十四、万隆会议 &1、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2、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注的问题。
4、方针:“求同存异”&& 5、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通亚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十五、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题、内容、意义。
时间:地点: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内容: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宣读了《领导人宣言》。&&&&& &
意义: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特点)
十六、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①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⑤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十七、列举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
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4年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③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④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成为继苏、美、法、日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⑤多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还成功发射一箭三星。⑥1999年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1号”发射成功;⑦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往返成功。⑧2005年,成功发射“神州6号”载人飞船。⑨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⑩制定863计划;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1、时间:7世纪中期 (中国的唐朝)&&&& 3、改革者:孝德天皇& (年号大化)
2、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古代文明的传播方式与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
大致方式有两种:战争与征服(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
友好交往(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阿拉伯人的文化传播、马可?波罗来华等)
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1、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
2、达&#8226;芬奇:艺术大师,主要成就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莎士比亚:文学巨匠,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列举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非、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八、列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2、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①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制约。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②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③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作用(结果):①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②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制约。
十、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177674&&&&
①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②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意义:标志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国独立。
十二、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
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十三、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十四、评价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①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②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军队,乘胜多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反抗。
十六、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诞生时间:1848年。2、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其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内战的原因:1、美国独立以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
2、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制度水火不容。
3、围绕着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矛盾焦点或根本原因)
4、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导火线或直接原因)
意义或影响:①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原因:①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①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②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影响(评价):①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②但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改革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②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③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1、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奴隶制的废存问题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2、解决途径: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即年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日本推翻幕府后,明治天皇政府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即明治维新);俄国通过资产阶级改革(即1861年改革)。
二二、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③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二十三、在19世纪最后的四十年里,中国和日本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两国改革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1、名称: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 2、结果:戊戌变法失败。明治维新成功。
3、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清朝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①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②汽车、飞机的问世,缩短了人们旅行的时间,使出行更加方便。③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主张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②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
启蒙思想的影响: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②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利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③促进了亚洲一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11921&&& &&
4作用或意义:
内容①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 。②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影响: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中国回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四、如何理解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没有解决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而华盛顿会议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因此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五、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这一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西方的关系,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这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2、但是,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
六、列举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表现
2、时间长:从1929年――1933年,共5个年头。
七、列举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中心措施。
①时间:1933年& ② 目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③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出台《国家工业复兴法》
八、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或作用、意义)。
①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⑤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九、二战相关知识。&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打击。& “”
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①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或特点)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原因:①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③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④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⑤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特点或表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2、20七八十年代原因及表现:① 70年代,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年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②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困扰;③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3、20世纪90年代表现: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原因:①进行社会经济改革;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③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④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①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②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③开辟国际国内市场;④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1、原因:①②2050③④⑤
1:①&&&& ②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重视&&&&&&&&&&&& ④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1、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十六、苏联历代领导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上都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实践活动?
1、苏联的探索: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称“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政治改革。
2、中国的实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4 ①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②经济上: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建立了北约组织。
61947&&&&& 1991
7、杜鲁门主义及影响: 1947杜鲁门主义。& 影响: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①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②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④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受到严重挑战。
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③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
④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一个重要表现。
①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
①一方面,跨国公司经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② 国际
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③
2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
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3、军事上,加强国防力量,走科技强军之路。
4、科技教育方面,大力发展高科技,重视教育,培养人才,走科教兴国之路。
①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出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
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④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2009级3班录入:鞠淑华&&&&责任编辑:鞠淑华&
上一个2009级3班: 下一个2009级3班:
【】【】【】【】【】
没有相关2009级3班
联系电话: 地址:山东威海和平路93号 城里中学版权所有 2009秦汉时期目标检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1页免费28页免费21页免费7页&#165;2.003页免费 1页免费10页免费8页免费34页2下载券40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页1下载券4页1下载券5页1下载券2页免费10页1下载券
秦汉时期目标检测|高&#8203;三&#8203;历&#8203;史&#8203;(&#8203;人&#8203;教&#8203;大&#8203;纲&#8203;版&#8203;)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婆媳的战国时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