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点菜宝宝多少钱那

离职员工举报 “老娃子”用“地沟油”做红油锅底
您所在的位置:
离职员工举报 “老娃子”用“地沟油”做红油锅底
日   来源:中国吉林网
老娃子火锅重庆路总店
老娃子火锅店内的宣传板
  【简介】
  老娃子火锅 始建于1997年,建立之初,在北方满汉火锅的基础上,吸收重庆火锅的精华,采用上百种纯天然野生原料,精心研制而成。到2009年10月,就发展连锁店50余家,长春直营店7家,分别为清明街店、亚泰大街店、重庆路总店、卓展店、和平大路皓月大街店、永昌胡同店、平阳店。(网上资料)
  【名词】
  地沟油 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通称。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老娃子火锅始建于1997年,开业已有13年。到2009年10月,已发展连锁店50余家,长春直营店7家。“老娃子”外表华丽气派,大厅内也是干净整洁,加上味道独特,被食客们赞为堪称餐饮业典范的大型川味火锅酒楼。3月22日至3月28日,记者卧底老娃子火锅后厨发现:“老娃子”把顾客吃过的、留有不同顾客口水的火锅底汤反复使用做“锅底”,而顾客还是座无虚席,趋之若鹜。
  前员工报料
  从没在进货单上看见红油
  近日,有关“地沟油”的新闻在网上广泛传播。新华社一则报道中提到“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3·15刚过不久,市民李强(化名)就向本报举报,说长春老娃子火锅重庆路总店把客人吃剩的油回收再利用。他说这种油俗称“口水油”,也是“地沟油”一种。“这是坑害消费者啊!”
  李强说,他曾是“老娃子”的一名员工,现已辞职。他介绍,在“老娃子”,客人吃剩的锅底由于有油、水和固体物质三部分,所以首先由服务员把锅端进后厨,用细口漏网先把固体物质筛出来,让油和水都渗到大桶里。等桶里的积蓄到一定程度,就放在一边等油凝固,然后用锹把油抠出来,在午夜重新熬制,最后成为固体块的红油,继续使用,做锅底。“他们每天半夜两点半以后在加工车间熬油。长春市所有“老娃子”店回收的油都会运到重庆路总店,熬完了再用车运到各店。我都没在他们进货单上看见进红油,你说他们用的油是哪来的吧?”
  记者去应聘
  香料肉膻组成“老娃子味”
  在3月22日至3月28日这段时间里,记者以应聘传菜生的方式进入老娃子火锅重庆路总店暗访,主要工作是负责把火锅、菜品从厨房送到大厅,交给相应桌号的服务员,再把客人用过的碗筷,吃剩的锅底、饭菜端回后厨。
  老娃子火锅重庆路总店位于清明街与重庆路交会处南侧,一楼是一家商场,二楼大厅宽敞明亮。22日14时,刚过饭口,火锅店内客人不多,零零散散坐了七八张桌子。还未踏入大厅,就闻到一股香料夹杂着牛羊肉的膻味升腾出来的气味。接待记者的是一位姓张的经理,20岁出头的样子,穿着白色衬衫、黑色裤子、黑皮鞋,标准的“老娃子”经理统一制服。
  张经理在空闲的座位招待了记者。记者称什么都不会,当个服务员就行。张经理说,那就从传菜员干起。传菜员每月底薪1000元,全勤有100元的奖金,如果干得好还能有400元左右的提成。每天上班的时间是上午9时,下班的时间是晚上9时30分,包食宿。张经理说,如果可以的话,23日9时就上班,但是要带身份证,并且身份证要扣留7天,试用期为7天,试用期内没有工资。
  谈了十几分钟,回到单位,有同事就问:“你身上怎么一股‘老娃子’味儿?”去过“老娃子”吃饭的同事,一下子就闻了出来。
  男记者带女身份证应聘
  3月23日9时,记者带着一张捡到的女士身份证去“老娃子”报到。
  一进老娃子火锅重庆路总店,记者发现门旁放置了店里的宣传板,上面用文字和图片描述着“老娃子”员工做的公益事业。吧台旁边的墙上也有一块宣传板,但这块宣传板栏目要更多一些,有奖惩情况,还有一些企业文化的宣传。当然还不忘在帮扶老人的工作上写上浓重的一笔。
  张经理告诉记者,今天前厅包经理出差刚回来,说为了让包经理看一下,让记者下午再过去。举报人李强介绍过,重庆路总店前厅主管经理姓包,以前当过兵。而张经理看了记者的身份证后,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没有合同 工资压20天发
  23日13时30分,记者再次来到火锅店的时候,见到了包经理。包经理不是本地口音,皮肤白皙,身高1.75米左右,很胖。后来知道,包经理主要负责重庆路总店前厅的工作。另外还有两个姓张的经理都是协助包经理工作的,还有一个主管姓徐。
  见到记者,包经理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就交由张经理安排。张经理说,那就24日开始上班,并对记者说,会给记者安排专门的师傅带着。随后,他问记者能做几个月,说他们不招短期工,要求是工作5个月以上,3个月以内提出离职的不能全额发工资,3个月之后才可以,发工资还要压20天。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合同时,张经理表示没有。
  报到初体验
  服务员衣服油腻多
  3月24日9时,记者准时报到。领了一件红色的工装上衣,与记者一同报到的还有两个人,三人的衣服有新有旧,记者分到的衣服上已是油迹斑斑,显然前一个人穿过之后并没有清洗就拿出来给新员工用了。
  而其他服务员的红色上衣没有一个是完全整洁的,衣服的袖口以及胸前位置多处都已黑色打底泛着亮光。有的衣服不合体,个头矮的穿起来看着像大褂,袖子还要挽起来,有时不免要碰到餐桌上的菜,甚至落到火锅汤中。服务员们健康证件都不齐全,有的服务员至今还没领到健康证。
  工作两天嗓子被呛哑
  据了解,这家店员工的流动性很大。3月25日,数名员工因提成分配不匀找到经理,上午就有一个服务员提出辞职了,下午两名传菜员也提出了辞职,但是包经理并没有批准。
  员工每天从9时工作到13时30分,然后休息到15时20分,直到晚上21时30分下班。记者刚来,没有被安排值大夜。要是值大夜,就要工作到第二天零时以后,直到客人都走了,打扫完卫生。下一个工作日可以晚一个小时,也就是10时上班。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非常辛苦。
  记者在火锅店体会到,人多的时候店里特别热,而且不断有汤料和油的气味在空气中升腾,呛得人喉咙有异物感。在那里工作才两天,虽然说话不多,但记者每天都是嗓子沙哑回到家的。
  一日三餐经常吃剩菜
  老娃子重庆路总店包食宿,大部分的员工都住在长春大街与自强南胡同交会处附近,距离上班的地方不远。一日三餐,早饭9时30分,吃的是馒头和没有几粒米的粥,两种咸菜,还有一个前一天剩下的热菜。午饭15时20分,吃的是猪肉炒土豆片,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菜感觉很腻,而且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晚饭21时30分,吃的是中午剩的土豆片。
  记者刚报到,就看到在靠近传菜口的位置,几个人正在用不同的锅,试着不同的菜。一位传菜员告诉记者,这是董事长在尝菜。最近有说锅底不好吃的,在改进。他说董事长姓孙,一起尝菜的都是经理。
洗过抹布的水分店接着用消毒柜是用来应付检查的
  鸭血和水泥沙子放在一起
  点餐单粘在菜品上
  送水的车挺脏
  记者进入老娃子重庆路总店工作后,见识了火锅店鲜为人知的肮脏内幕。外表看似洁净的餐具,其实是服务员用油腻的灰黑色抹布擦出来的;看似新鲜的青菜,其实是服务员用喷壶“化妆”出来的;就连给顾客加汤用的水也都肮脏不堪……
  抹布 脏!
  筷子是用脏抹布擦出来的
  擦完地,记者被传菜部的老员工叫去帮忙穿筷子。筷子是木制的,褐色,穿进纸质的包装里。筷子成堆放在水槽里,简单用水冲过以后,放在一个一米多高的消毒柜里“消毒”,然后再拿出来用布擦。
  老员工介绍,洗筷子最后一环——用布擦非常重要,火锅里油多,洗不净,消毒也去不掉,用布擦是为了去油污。记者仔细观察,擦筷子的是黄布,但是由于长时间使用和不清洗,上面的油污已经成灰黑色。把一大把筷子放进布里卷起来之后来回蹭。每蹭一次最长也就30秒左右。但即便这样,筷子上的油还是无法彻底去除。
  穿了几十双筷子,记者的手沾上一层油污。几位客人在用餐的时候用纸巾擦筷子,结果筷子在纸巾上留下了两行长约8厘米的油迹。最后,服务员给客人提供了方便筷子。
  除了筷子,其他餐具并不做消毒处理。消毒柜里放着10余个碟和十几个杯子,却没见拿出来用过。也没见过其他的餐具放在消毒柜里消毒。平常用的餐具在后厨经过简单清洗就再次使用了。有的碟和汤勺还有麻酱的痕迹,就又给客人使用了。
  擦桌抹布还擦遍餐具
  每天10点左右都要打扫卫生,准备盘子,水杯等备品。从后厨拿到餐厅区域的盘子、水杯、碗里面都是带有水迹的,需要用抹布擦干,然后再摆放到台面上。而所使用的抹布与擦筷子的相同,成灰黑色,一把摸上去,手上就有油腻。这块抹布最大用途,还是收拾油腻的餐桌时,擦拭桌面上冷却后的黄色油迹。
  记者工作一周时间,每次擦完桌面都会洗抹布,一周后抹布还是灰黑色,已经洗不出来了。记者发现,每个服务员的抹布一天清洗次数都不超过10次。
  菜品 脏!
  青菜简单冲冲就上桌
  后厨里,右侧有两排水池子,最靠外面放着一个大桶接热水,一名洗碗师傅身穿白大褂,有气无力的清洗着碗筷。一排水龙头,下面有一条长长的排污沟,沟里每隔一小段距离就可以看到凝固后的红油在沟边上挂着,而一筐没洗完的筷子正好放在排污沟的边上。
  洗碗池另一侧,是一排洗菜的水龙头。几天下来,记者发现,每天给客人上的菜,就在这里简单冲一下,然后拿到抓菜窗口,放到一个较大盘子里,再由传菜员用手抓进小盘子,给客人端上餐桌。
  点菜单“印在”菜品上
  服务员通过“点菜宝”点完菜,会在传菜窗口的打印机中打出菜单。由于青菜品种较多,单子大多很长,因此忙的时候,员工们就把打印出来的单子直接放到菜上、肉上。如果和肉放的时间稍长,菜单就会和肉粘在一起。打印纸上的油墨也能印在上面,这种油墨的成分是否对人体有害,就不得而知了。
  喷壶喷出新鲜金针蘑
  来老娃子吃火锅的顾客,很多都喜欢点水晶牛肉、鸭血、金针磨、青菜合盘这些配菜,后厨一般会把这些畅销菜事先预备好,放在传菜窗口的台子上。其中,金针蘑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变蔫,传菜员便用小喷壶给它们“化妆”,自来水喷上去,金针磨果然显得更加水灵、好看。
  不仅金针磨,其他蔬菜也要经常“浇水保鲜”。甚至一盘宽粉由于拿出来太久变干,一名老服务员也会给它喷一壶水,让它重新“靓丽”起来。
  装鸭血的桶敞盖放外面
  3月25日10时许,张经理安排人打扫后厨。记者才发现,后厨最里面有个小门,从小门可以出去。出门往右走是一个缓台,记者发现,几个深色塑料桶都敞着盖儿,里面装着鸭血。
  张经理重新安排物品摆放,把半袋装着水泥沙子的建筑废料放到鸭血的旁边。袋子很沉,一名服务员“扑通”一声将水泥重重摔在地上,灰尘腾起约一米高,落到鸭血上。不仅如此,鸭血摆放的位置,距离肮脏的排水沟只有两三米的距离。
  晚上,一位顾客点餐时问记者,说鸭血是干净的吧。见到了鸭血存放的地方,记者竟无言以对,只好劝她换样别的吃。
  水 脏!
  水壶直接溺进汤桶中
  “服务员,加汤!”每当客人需要加热水和老汤时,区域服务员都会拿着两个壶进入后厨,在不锈钢圆形大桶内打白色老汤。
  每次去打水时,服务员都是把整个壶直接溺进桶中,等水壶满了之后,再把水壶拎出来,盖上盖子,放在地上。随后,把另一个放在地上的水壶提起来,用同样的做法再装一壶水。这时水壶的壶底已经沾有地上的污渍,而且还带有油迹,使得桶中的水肮脏不堪。两壶打完后,就拿到就餐区域给顾客加水或加汤。
  水上面很多菜叶和油污
  老娃子后厨,两边靠墙的位置经常堆放近20个铁桶,有圆的也有方的,里面都装满了水,有的上面漂着菜叶,或是带着油污,还有灰尘。一位后厨师傅说,这是害怕停水准备的,其中有的水已经洗过抹布了。
  下午,在前厅一位姓徐的主管带领下,几个传菜员、服务员把其中十几桶水装进楼下一辆辽AHY201的货车里。据举报人李强说:“长春老娃子的所有分店都会把回收的油,用这辆车运到重庆路总店,熬完后再用这车运到其他店。”这次一共运了12桶水,据姓徐的主管说有一家店停水了,这些水运到那边去用。
  额外发现
  周末每天顾客数百人
  3月27日,星期六。记者观察,18时23分,在台位全满的基础上,等位人数8人。截止到20点,晚上饭口就餐人数就能达到约500人。加之中午就餐顾客,一天至少有六七百人来此就餐。一位传菜部老员工说,重庆路总店非常火,“周六周日,这一天就能卖一两万啊。”
  迎检查才用消毒柜
  26日晚上,徐主管把健康证发到了一些员工的手里。徐主管通报说,防疫站要检查卫生。员工们问什么时间,徐主管答:“就这几天,也不知道是哪天。让你戴你就戴上!要不是检查,能用消毒柜吗?”
“老娃子”诱人的红油火锅不知道是多少人吃剩下的
  将泔水油通过漏网倒进桶里
  这就是过滤出来的红油
  记者通过暗访,记录了老娃子红油反复利用的全过程,并以自己要开火锅店为由,从厨师那里揭开了老娃子火锅的种种黑幕。
  红油之红
  用色素调出来的
  3月26日10时许,记者在传菜窗口看到后厨的一位师傅正在试图打开一个白色的瓶子,上面写着“添之彩水油两用色素”的字样。瓶口呈锥形,他用剪子在锥口处钻了半天,但是没弄开。还是另一位师傅剪掉一块,才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他们把里面红色的液体倒入清水中,水立刻变成类似于辣椒的暗红色。随后,第一位厨师端着这盆水到后厨备用。
  记者在网上查找得知“添之彩水油两用色素”属于着色剂的一种,也就是色素。记者电话联系了批发添之彩水油两用色素的商家,一位姓杨的负责人表示,这种东西属于添加剂,主要是上色用的。颜色分很多种,颜色的深浅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取。这种色素一箱是12瓶,批发的价格是每箱128元。但记者在老娃子火锅店看到的添之彩水油两用色素的包装,与网上正规厂家提供的图片并不一致。知情厨师介绍,这种色素就是用来做火锅红油料的。
  红油之油
  用漏网滤出固体
  第一次将客人吃完的火锅端回后厨,记者正在犹豫把混杂着肉、菜、面条等物的红油泔水倒在哪,师傅指着一个金属大桶说,把这些东西倒在这个桶里。
  走近,记者才发现,金属大桶直径约50厘米,一个眼口儿很细的金属材质的漏网罩在桶上。旁边的两个桶都用黑色塑料袋套着,都放着大半桶的红色油质液体。其中一个桶里还放着一个金属舀子。记者再次进入后厨的时候,看见一位后厨师傅正在把滤满的一桶红油泔水往另一个桶里舀。
  记者把这锅泔水倒在漏网上面,汤水和油迅速渗下去,再将上面的固体物都倒进垃圾桶。老服务员们看来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很自然地把客人吃剩的锅底拿到后厨,把锅里的东西直接倒在漏网上。
  红油泔水凝固备用
  临下班的时候,徐主管安排人手倒垃圾。刚进后厨,记者就看到一位师傅正把一个大桶放在平常运货的小车上,桶里还放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他拿着舀子,从倒吃剩的锅底的桶里舀红色的油,放进塑料袋里。几分钟时间,这位师傅舀了大半袋的油,并把口系上了。随后他走上缓台,把半袋红油放在露天缓台靠前厅窗口的地方。记者发现,这里已经有七八袋同样的东西。记者问这位师傅,那是什么,他说是留的油。
  第二天一早,记者发现,这些油已经凝固了。
  秘密车间里熬油
  后厨靠近缓台一侧的墙边,有个小门,平常一直是锁着的。记者刚到时,一位身材不高、穿西装戴厨师帽的中年男子说不让其他人进车间。记者暗访一周时间,仅有几次从里面搬运东西时看到里面的情况。有一次,这家店的耿姓厨师长打开了这道门。记者发现,那是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摆放着好几个煤气瓶。记者听到厨师长跟另外一位工作人员说,门口的开关有丝丝的响声,说已经响了几天了。那名工作人员说没事。
  一天早上,在车间门打开的时候,记者看到里面的情景。里面传来加热东西的声音,并且能看见热浪。举报人李强介绍,这就是底料的加工车间。
  熬好后封箱外运
  3月27日10时许,姓徐的主管再次安排服务员干活。大家从底料加工车间往后厨的一个小屋里搬东西。记者看到一进底料加工车间的右手边有几个大桶,不锈钢的台子,还有一个类似于炉子的仪器。举报人李强说,油就是用这些东西熬出来的。
  地下放着一个大盆,里面泡着鱿鱼。车间左手边的地下放着一个个箱子。有些箱子还没有封上,露出里面装的红油。包装上写着品名:底料、红油,净重:每箱20KG,内部专供。搬的过程中,一位姓韩的中年男子特意叮嘱把3箱外观最好的放在外面。
  14时许,记者又被安排进了一次底料车间,通过升降机把一批货物运上小货车。东西装在深色的编织袋子里,袋子上没有明显字迹。通过一块放在外面的东西记者看到,这里是乳白色的固体,表面积大约60平方厘米,厚度大约10厘米左右,感觉像荤油块儿。几块放在一个丝袋子里,很沉,每袋都在25千克以上。
  货物装上车后,车就迅速开走了。
  厨师揭秘
  记者以自己家想开火锅店,想知道怎么做为由,联系上了老娃子火锅店后厨的两位师傅。两位师傅年龄都不大,在老娃子工作已经几个月了。他们表示,在后厨能看到很多火锅店的内幕。他们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不但涉及配料和切法,更证实了举报人李强对于老娃子使用地沟油的说法。
  4桶红油来回过滤就够用
  记者:老娃子那个红油都咋整啊,能回收吗?
  两位师傅:回收利用了,正常!就那锅底料,客人吃完了服务员拿回来,往那网顶上倒,菜不都滤出去了吗?水和油都留到那个桶里,之后那油漂上边去了,用水舀子舀到别的桶里面,把那油放灶上再一烧,烧完了还能用。
  在你们没来之前,就是全红锅,都是麻辣锅,没有什么微辣的。有客人反映太辣了,总厨在别的地方整来一个方子,就是一个纸单上写的怎么配料,然后整出个微辣来。像你要开店,有4桶红油就够了,完了来回过滤就行。人家这一个老娃子分店就7个,7个店用的料都自己配。
  他们所描述的老娃子火锅店回收油的过程再次印证了举报人李强的说法,记者也知道了7个店都在用重庆路店熬出的油。通过暗访,记者也跟踪拍下了回收油的分过程。从刚开始用漏网筛,到把油盛到其它桶里。
  还有人淘下水井里的油
  记者:那有没有用下水道里捞上的油的?
  两位师傅:你瞅咱们那个下水井盖,那上面全是油。有的人就在那淘,淘完之后回家自己加工,再卖。咱们是不淘,但有淘的。我抽烟顺阳台看见过好几回。他不一定啥时候来,有时候10点来钟,有的时候晚上也来。不天天淘,三两天淘一回。这两天我天天能看见,有开面包也有骑三轮的。他们拿个像笊篱那样的东西,拿个竿,淘上来倒桶里,整车上就拉走了。自己整完再往出卖,那玩意更挣钱,比卖火锅底料都挣钱。咱这块儿下水道总堵,都是那红油堵的。那玩意都得吃出癌来。
  鸭肠泡色素 吃了上瘾
  记者:还得注意点啥呢?
  两位师傅:这里面说道很多,1.老娃子酒是一种白酒,我做过他们的酒。是选一种白酒作为公司的专用酒,瓶子都是一样的,往上贴个商标就成了老娃子酒。2.鸭肠知道吧,那鸭肠用色素泡,那玩意吃了有瘾,就跟吸毒似的。那玩意往水里一倒,不是那么太红,但是有色。
  3.土豆片啥的薄点切。同样是四两,它薄就显得多。
  4.你知不知道这店的花生露多少钱?10块钱那一大杯。那玩意就是一碗花生,一碗糖。他那花生就整那蔫吧的碎花生。
  5.他那个汤是骨粉加开水兑的,一两多骨粉得兑几十斤水。
  内含黄曲霉素
  毒性是砒霜100倍
  据新华视点的报道,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看、闻、尝、听、问
  五招辨别地沟油
  食用植物油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种方式即可鉴别。
  一看: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透明度会下降;看色泽,纯净的油无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于油中,油才会带色;看沉淀物,地沟油主要成分是杂质。
  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双手合拢磨擦,发热时仔细闻。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若有矿物油的气味就更不能吃了。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怪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食用。
  五问: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
(本组稿件 记者 亚东 文/摄)
(责任编辑:收银机玩具
供应商排行
供应商排行榜
7.00 只/元
面议或商谈
供应商排行榜
面议或商谈
2600元 /台
3500 办理C
供应商排行榜
供应商排行榜
供应商排行榜
1385(特惠价
76000元 台
商谈OR面议
面议或商谈
1000元 每站
供应商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点菜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