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服leavebuster羽绒服钻毛怎么办办?

由360搜索提供
李安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24个义项):
李安执导电影相关
金马奖获得者
创建者:jl 创建时间:
贡献排名:
2 天堂没有雨天
3 各种不明真相
4 汁缘messi
李安 -华人导演
李安(英文:Ang Lee,日-),出生于台湾屏东县,台湾著名导演。目前主要在美国发展。李安在1999年拍的《》获得最佳外语片奖及三个技术奖项。2006年凭《》赢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导演。2013年北京时间2月25日,李安再次凭借《》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并两度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与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肯定。
职业: 导演、电影制作人
毕业院校: 纽约大学
星座: 天秤座
其他成就: 亚太影展最佳影片, 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 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 两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两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两届金球奖最佳导演, 三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
其他作品: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
1 人物简介
著名导演、编剧李安(英文名:Ang Lee),日生于屏东潮州,祖籍。家中有四个姐李安的电影道路并不平坦,毕业之后,因没能找到一份与有关的工作,不得不赋闲在家,靠仍在攻读伊利诺生物学博士的妻子林惠嘉微薄的薪水度日,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每天除了在家里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之后李安回忆起这段仍十分痛苦,“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1990年,李安完成了剧本《》(“Pushing Hands”),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之后的电影陆续获得成功。《卧虎藏龙》更是让他获得最佳外语片奖,成为华人第一人。后来的电影也在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及奥斯卡奖上有惊人的获奖战绩。李安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president),治家甚有古风、教子极为严格,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逢年过节在家里还要行跪拜礼。李安就是在这样有浓厚中国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家庭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浸染,父权家庭的中国典型模式也为他日后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甚至是原始素材。李安高中就读台南第一志愿“台南一中。1975年从台湾“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电影系毕业,后修读伊利诺伊大学戏剧导演专业,并于纽约大学电影制作专业取得硕士学位。曾获台湾话剧比赛大专组最佳男演员奖,并曾拍摄两部8毫米电影《星期六下午的懒散》(1976)、《陈勤的一天》(1978)。毕业后他前往美国留学,先是在伊利诺斯大学学习戏剧导演专业并获戏剧学士学位,后又前往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获得电影硕士学位。
2 家庭背景
李安日生于台湾屏东潮州,祖上做过时期的县长。李安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甚有古风、教子极为严格,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逢年过节在家里还要行跪拜礼。李安就是在这样有浓厚中国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家庭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浸染,父权家庭的中国典型模式也为他日后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甚至是原始素材。
3 人物履历
3.1 读书少年
李安曾言,住在花莲的八年,乃其北上就读台湾国立艺专前最快乐的一段学习岁月月。十岁之前的李安在花莲念了两所小学,接受的是美式开放教育,来到台南,又念了两所小学,面对语言习惯不同于国语的台语,第一次体验到文化冲击。高中进了台南一中。对于读书,李安一点兴趣都没有,心里只想着当导演。李安的父亲希望儿子考大学,可是李安参加两次联考均落榜(第2次考数学因为头涨腹痛,复选加上倒扣得了个0.67分,即零分),这让父亲对他的人生前景非常忧虑。后来李安准备专科考试,1973年他终于义无反顾离开家乡到台北进修电影理论,进了艺专影剧科,从此改变了李安的一生,而父亲却深以为耻。孵化少年李安的电影梦是创于1961年的台南市全美戏院,李安曾说过读高中时,最爱到专播二轮片的全美戏院,尤其是美国八大电影公司的电影,全美是他学生时代最常造访的地方。
3.2 留美时期
1978年在国防部服役后,李安做了一个让父亲十分愤怒的决定,报考了的戏剧电影学校。也是在这一年的8月3日,李安和后来的人生伴侣为世界青少年棒球冠军比赛当拉拉队加油时认识,当时,两个人正巧坐在相邻位置。日,相识五周年后,两人在纽约市政府的公证下,结为夫妻。
3.3 求学阶段
1978年李安赴美留学就读于依利诺大学戏剧系导演组,当时的李安已经摄制过两部8mm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和《陈勤的一天》。在戏剧系里,李安接受着西方正规的戏剧教育,由于他在台湾艺专的经验,只用了两年就拿到了艺术。最初的这些戏剧经验,对李安日后的电影作品的戏剧倾向有着重要影响。出于对电影的向往,李安又来到以电影学院著名的纽约大学,继续学习电影制作。1980年,李安顺利拿到艺术学士学位,接着申请了伊利诺斯大学的戏剧研究所和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进入纽约大学后,李安拍摄了16mm电影作品《追打》(The Runner 1980)、《我爱中国菜》(I love Chinese Food 1981)、《最棒艺术家》(Best The Artist 1981)等。李安于1982年拍摄的《荫凉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并于第二年参加了台湾政府主办的独立制片电影竞赛,获得金穗奖最佳短故事片奖。1984年完成毕业作品(《分界线》Fine Line),,并获电影硕士学位。李安毕业后把所有东西打包成八个纸箱,准备回台湾发展。就在行李要运往港口的前一晚,《分界线》获得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最佳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这件事促使他留在了美国。然而后来的事情却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甚至霉运连连。刚开始的半年,我真的很难过,不想活了。好莱坞的三十多家公司看了我的《分界线》一直吹捧我,令我觉得充满了希望。有人建议剧本的某些部分得加以修改。两个月后再去,又要再改,就这样来来回回,都没有付费。就这样,一个计划不成,另一个计划又来了,总有几个在进行,人像是悬在半空中。这期间,李安偶尔也帮人家拍片子、看看器材什么的,帮剪接师做点事、当剧务这些都干过,但都不太灵光。后来只好去做苦力,什么拿沙袋、扛东西什么的,其他机灵的事由别人去做。直到1990年夏天李安完全绝望,剧本全部死光,人的锐气也差不多磨尽,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3.4 家庭煮男
在婚后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李安一直是个住家男人,每天煮饭换菜谱,他坦承这种生活对后来导演《饮食男女》大有启发。毕业6年的李安一事无成,刚开始他还能谈一点理想,三四年后人也奔40岁,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理想,于是开始有些自闭。李安因为未能找到一份和电脑有关的感觉,不得不赋闲在家,靠仍在攻读伊利诺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妻子林惠嘉微薄的薪水度日,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每天除了在家里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到傍晚做完晚饭后,他就和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这常常令林惠嘉觉得很温馨很感动。李安偶尔也帮人家拍拍小片子、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还有一次去到纽约东村一栋很大的空屋子去帮人守夜看器材。期间,他仔细研究了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试图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日后回忆起这段难熬的生活,李安至今仍然十分痛苦:“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1990年第二个孩子出生,丈母娘甚至跟李安说:你这么会烧菜,我来投资给你开馆子好不好?
3.5 40岁开始的辉煌
李安以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第一名毕业后,因未得拍片机会而在家带小孩六年,直到1991年,台湾的中央电影公司找他拍摄《推手》一片,方才一举成名。父亲三部曲1990年,为了局征选剧本的高额奖金,李安编写了《推手》的剧本并得到台湾1990年的政府优秀剧作奖,奖金40万元(另一份李安和冯光远合写的《喜宴》剧本也同时得奖)。之后很快由中央电影公司投资、纽约库德玛西恩公司制片开拍了这部电影。于是《推手》成为李安导演生涯的第一部长片,而此时他已经37岁了。《推手》的构思和细节处理,几乎就来自李安闲居美国的生活状况。郎雄饰演的老拳师成了李安作品中的第一个“父亲”形象,影片也成了后来被称为“父亲三部曲”的第一部。《推手》的成功也使中影公司对李安更有信心,决定投拍题材比较敏感的《喜宴》,仍由库德玛西恩公司再度合作制片。在《喜宴》中,同性恋在当时(甚至到十多年后)固然是一特殊的题材领域,但李安成功地把它拉回到普通生活之中,放到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位中加以考验,得出最为现实也最有人情味的试验结果。1994年,李安执导的《饮食男女》把中国烹饪艺术带入家庭和情感的戏剧之中,不仅增加了观赏性,而且展现了东方文化的迷人魅力。李安在表现中国家庭伦理、东西方文化冲突、新旧观念冲突的一系列影片,在《饮食男女》中达到顶峰。 走向好莱坞在看过《喜宴》和《饮食男女》之后,林德塞·道拉把剧本交给了李安的经纪人,接下来的5年中李安又拍摄了三部纯美国题材的影片《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和。根据著名作家奥斯汀的著作《理智与情感》改编的同名电影,是李安的又一个开始。对于李安来说,这部影片的成功与否是个关键。李安对西方文化的熟悉也使影片没有在任何地方露出破绽,《理智与情感》再一次大获成功,不仅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而且还在奥斯卡竞争中获得7项提名。1997年,李安完成了一部表现美国70年代家庭伦理崩溃时期的作品《冰风暴》,这是他首次尝试沉重的主题,影片结构严谨,气氛凝重,从几个家庭折射出强烈的历史感,可以说是李安描写家庭的极致之作。李安就是以一个世界人的眼光考察那段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社会时期。1999年,李安再一次抱着磨练和尝试的态度,拍摄了一部美国时期的影片《与魔鬼共骑》,事后表明李安还不适应大制片的生产方式来运作的,他也把这当成了一种经验。  2000年,是李安风光无限的一年,《卧虎藏龙》红遍香港、台湾,甚至一路杀入欧洲,并在很难打入的美国市场也赢得一亿多美元的票房,是华语电影绝对空前的骄人成绩。受到《卧虎藏龙》成功的影响,中国导演开始重新掀起了古装武侠大片热,愈演愈烈,持续了6、7年之久。《绿巨人》的失落。连续揽得金狮奖《断背山》和《色,戒》2005年,《断背山》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2007年,《色,戒》(Lust,Caution)令李安第二次捧得金狮奖。日,李安凭借《》获得第85届奥斯卡导演奖。
4 人物作品
4.1 《推手》
1990年,李安完成了剧本《推手》(“Pushing Hands”),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1992年,他亲自执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反映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生活中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这部影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4.2 《喜宴》
由于《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他的第二部电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在这是一部关于传统伦理观念的通俗剧。在这部影片中,他通过一个生性活泼的纽约人以一顿便宴来招待自台湾来参加他的婚礼的父母一事,进一步探索了二种文化和二代人之间在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观念上的迥异。通过这部电影,他探讨了不同民族对于家庭、两性关系和同性恋的认识。这是一部完全以好莱坞模式制作的,上映后赢得了一致的好评。该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在他的家乡台湾,这部电影获得了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从此,李安在国际影视界的声誉猛增,一举跃入世界知名导演行列。
4.3 《饮食男女》
《理智与情感》1994年,他拍摄了《饮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这是他所执导的第三部电影,主要诠释了家庭问题和新旧冲突这个主题。本片的主演是台湾著名演员(Sihung Lung)。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届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七十七届大卫奖最佳外语片奖,并获独立制作奖和第七届台北电影奖优秀作品奖,列1994年台湾十佳华语片第一名。成功地拍摄了这部影片之后,李安跨进了好莱坞主流电影制作的大门,1995年他执导了他的第一部英语片《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这部电影改编自简·奥斯汀的小说《理智与情感》,编剧是本片的女主角艾玛·汤普逊。该片获得诸多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汤普逊还获得最佳剧本改编奖),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及多项英国学院奖。李安还评选为全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
4.4 《冰风暴》
1997年,李安又开始改编里克·穆迪(Rick Moody)的小说《冰风暴》(“The Ice Storm”)。本片讲述的是在“”那个年代,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家庭内发生的种种矛盾——四十多岁的男人面临着;正值青春斯发育阶段的少男少女整日与爹妈针锋相对;夫妻间不可告人的秘密……。该片的主要演员包括(Kevin Kline),西戈尼·韦弗(Sigourney Weaver),(Joan Allen)和克里斯蒂纳·里奇(Christina Ricci)等。李安在这部片中,诠释了七十年代美国家庭关系的微妙的一面,本片的成功使李安在国际影视界声誉大振。这部影片也赢得了许多项国际电影协会的奖项,包括1997年编剧詹姆斯·沙穆斯(James Schamus)在戈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的最佳编剧奖。凭借此片,李安确立了他在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中的地位。此后,李安转而尝试拍摄反映美国内战的影片——《与魔鬼共骑》(“Ride with the Devil”)。与前两部影片相比,李安的这部美国西部片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
4.5 《卧虎藏龙》
2000年,从小就是个武侠迷的李安接受了台湾前中影公司总经理、目前是纵横国际影视公司的老板徐功立的邀请,推出了演绎太极拳之博大精深的中文武侠片《卧虎藏龙》。该片的编剧是与李安在《饮食男女》和《冰风暴》中合作过的犹太裔编剧詹姆斯·沙穆斯。《卧虎藏龙》也是第37届台湾金马奖影展的,共捧走6个奖项。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音效、最佳原创、最佳视觉特效、最佳动作指导及最佳剪辑。日,李安还凭借此片获得美国“导演协会奖”,风头直逼奥斯卡。《卧虎藏龙》在2000年的所有华语电影中应该是最突出的,不仅吸引了整个华人世界的眼球,而且在世界影坛上再次掀起了一阵中国古典武侠的飓风。这部根据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将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结合得相当完美。导演李安一改其所擅长的情感风格,从另一个更为现代的全新的角度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和情感理念诠释到一个新的高度。从电影语言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摄影、舞美、动作设计、录音、音乐等所有的视听元素也都充分体现了导演深沉的风格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赞誉及热爱。本片拥有多项获奖记录: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荣获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将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荣获第37届最佳剧情片等6项大奖;荣获第20届最佳影片等9项大奖。
4.6 《断背山》
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是一部2005年的美国爱情/剧情片,描述1963年至1981年的美国西部,二个男人之间情爱与性爱的复杂关系。在威尼斯影展夺得金狮奖,并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协会、影评人票选奖与独立精神奖等团体及影展,授予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断背山》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多项提名(八项),最终抱回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电影配乐三项大奖。
4.7 《色戒》
2007年,李安执导了张爱玲原著的同名电影,该片以原著为基础,由台湾金牌编剧王惠玲主笔,讲述了一个女间谍的悲惨人生。由于原著涉嫌影射皇牌中统女谍与有日本鬼子支持的一方特务的较量失败的结局,在问世二十年多年后才得以发表。故该片放映后,引起了国人感情上的不满,引发了一阵倒李安狂潮,甚至有人指斥其拍此片是由等亲日人员的委托,所以在大陆也一直被称作禁片。女主角汤唯也因此受到封杀。原著的文学性和艺术张力颇足,且因为张爱玲的名气,三十年来,不断有台湾地区的制片公司和导演希望拍摄它。屡次筹备,又屡次失败,皆因制作方感觉未抓住精髓。此次,李安筹备该片,下了大力气研习原著。王惠玲的剧本就修改了七稿,最终耗时两年,制片方安乐电影公司和美方豪掷了1000万人民币,在上影厂基地搭建了日伪时期上海霞飞路一带的街景。该片的演员阵容群星璀璨,、陈冲、何赛飞、等等一线明星纷纷加盟,女一号汤唯虽是新角儿,但其专业的天赋和牺牲精神,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4.8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来自扬·马特尔畅销700万册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由曾凭借《》入围过第77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项的编剧大卫·马戈操刀改编。讲述了一个叫派的印度少年遭遇船难,在海上漂流227天,如何面对困境获得重生的故事。影片通过3D技术带领观众展开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少年派与他的同伴孟加拉国虎在漂流期间所培养出的珍贵情谊,也将通过大银幕震撼人心。  17岁的印度男孩挑起了少年派这个重磅角色,他表示:“派必须在太平洋上与一只老虎生存下来,这是一个如何在最疯狂和混乱的状态下找到希望的故事,拍摄这个电影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据悉为了拍摄该片,苏拉在台湾接受了高强度的特训,包括游泳以及平衡训练,平衡训练能帮助苏拉在面临海上风暴时也能在船上站稳。与少年同舟的成年孟加拉老虎则是本片的另一大主角,然而由于本片中有许多少年与老虎的互动,使用真老虎显然无法满足全部拍摄的需要,因此CG制作的老虎,就成为了影片的另一大挑战。为此,李安请来了奥斯卡金奖特效大师比尔·威斯坦霍佛加盟,光老虎的毛发就有超过15名动画师参与工作,力求让CG老虎更逼真生动。而这样一部以海为依托,要展现出大海时而宁静时而狂暴的电影,其拍摄难度不言而喻。为在水下取景,56岁的李安可谓做足了功课,特意拉上自己的两个孩子——李淳和一起学潜水,自己还考取了潜水执照。李安的助理李良山透露:“导演想了解海底拍摄细节,尝试考潜水执照,没想到真的考上了。”  
5 所获荣誉
《》(PUSHING HANDS)(1991年)金马奖最佳 男主角、最佳女配角、评审团特别奖 亚太影展最佳影片法国亚眠影展最佳处女作导演奖国际电影视听协会台湾分会金炬奖最佳影片 《》(THE WEDDING BANQUET)(1993年) 柏林影展金熊奖杜维尔影展影评人奖卢卡诺影展观众票选最佳影片蓝豹奖纽约国际独立电影及录影带展导演奖西雅图国际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纽约同性恋反歧视联盟杰出电影奖 洛杉矶同性恋反歧视联盟杰出同性恋独立制片奖意大利皮斯卡拉影展最佳编剧意大利国际影评人协会金车奖年度最佳影片金马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及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第一届艺术设计大奖赛候选人《》(1994年)
国际影评人单元开幕影片 亚太影展 最佳影片、最佳剪辑 全美国家影评人协会 最佳外语片堪萨斯市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首映》杂志美国年度十大佳片,名列第七《理智与情感》(1995年) 柏林影展 金熊奖 奥斯卡 金像奖 最佳改编剧本 金球奖 电影戏剧类最佳影片、最佳编剧 英国影艺学院 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伦敦影评人协会年度英国最佳剧本全美国家影评人协会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 纽约影评人协会 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全美广播影评人协会 最佳影片、最佳编剧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 最佳编剧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电影演员公会 最佳女配角 奖 最佳外语片德国艺术电影院公会最佳外语片伦敦标准晚报英国电影奖最佳,最佳编剧USC剧作家奖作者及编剧美国作家协会最佳改编剧本英国作家协会电影剧本奖 《》(1997年) 戛纳影展 最佳编剧 夏威夷国际影展电影师爷特别奖英国影艺学院 最佳女配角 丹麦Bodil奖最佳瑞典GULDBAGGE奖最佳外语片多伦多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亚军 《与魔鬼共骑》(1999年) 杜维尔影展 美国导演特别成就奖 Harry Award《卧虎藏龙》(2000年) 2001年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10项提名4项获奖)最佳电影(提名)最佳导演:李安(提名)最佳外语片(获奖)最佳艺术指导:(获奖)最佳原创配乐:(获奖) 最佳摄影 :(获奖)最佳剪辑 (提名) 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 最佳原创歌曲 (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2001年美国金球奖(提名3项获奖2项)最佳导演 :李安(获奖)最佳外语片 (获奖)最佳原创配乐 (提名) 2001年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提名14项获奖4项)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导演:李安(获奖)最佳外语片(获奖)最佳音乐:谭盾(获奖)最佳服装设计:叶锦添(获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最佳女配角:(提名)最佳音乐:谭盾(获奖)最佳服装设计:叶锦添(获奖)最佳摄影:鲍德熹 (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最佳音响 (提名) 最佳化妆 (提名) 最佳剪辑 (提名) 2001年美国导演工会(DGAA)最佳导演(获奖)2001年美国制片人工会(PGA)最佳影片(提名)2001年美国编剧工会(The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最佳改编剧本(提名)2001年美国电影剪接协会(American Cinema Editors)最佳剪接电影(提名)2001年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ASCA)最佳摄影奖(提名)2001年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ADG)最佳影片(提名)2001年美国电影协会年度最佳导演(获奖)2001年美国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最佳剧情片(获奖)2001年美国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最佳导演(获奖)2001年美国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最佳女配角:章子怡(获奖)2001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影片(提名)2001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具突破女演员奖:《卧虎藏龙》(提名)2001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打斗奖:章子怡(获奖)2001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具突破女演员奖:章子怡(提名)2000年美国多伦多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获奖)2000年美国多伦多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章子怡(获奖)2001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CFCA)最佳导演(提名)2001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CFCA)最佳影片(提名)2001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CFCA)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CFCA)最有前途女演员奖:章子怡(获奖)2001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CFCA)最佳女配角第二名:章子怡(获奖)2001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CFCA)最佳原创音乐(获奖)2001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CFCA)最佳摄影(获奖)2000年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LAFCA)最佳影片(获奖)2000年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LAFCA)最佳女配角:章子怡(获奖)2000年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LAFCA)最佳摄影(获奖)2000年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LAFCA)最佳电影配乐(获奖)2000年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LAFCA)最佳艺术指导(获奖)2001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OFCS)最佳影片(提名)2001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OFCS)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OFCS)最佳摄影(获奖)2001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OFCS)女配角第二名:章子怡(获奖)2001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OFCS)最佳导演(提名)2001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OFCS)最佳剪辑(提名)2001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OFCS)最佳配乐(提名)2001年美国福罗里达影评人协会(FFCCA)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美国福罗里达影评人协会(FFCCA)最佳摄影(获奖)2000年美国波士顿影评人协会(BSFCA)最佳影片(获奖)2000年美国波士顿影评人协会(BSFCA)最佳摄影(获奖)2001年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奖(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奖(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最佳影片(提名)2001年美国凤凰城影评人协会(PFCSA)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美国凤凰城影评人协会(PFCSA)最佳电影剪辑(提名)2001年美国堪萨斯城影评人协会奖(Kansas City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美国东南部影评人协会(SFCAA)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美国Dallas-Fort Worth影评人协会(DFWFCA)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美国Dallas-Fort Worth影评人协会(DFWFCA)最佳摄影(获奖)2000年美国国家评论奖(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最佳外语片(获奖)2000年NewYork影评人协会(NYFCC Award)最佳摄影(获奖)2001年英国伦敦影评电影金像奖(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年度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英国伦敦影评电影金像奖(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年度最佳影片(提名)2001年英国伦敦影评电影金像奖(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年度最佳导演(提名)2001年英国帝国杂志大奖(Empire Awards, UK)最佳影片(提名)2001年英国帝国杂志大奖(Empire Awards, UK)最佳导演(提名)2001年澳大利亚电影学院奖(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澳大利亚影评人协会奖(Film Critics Circle of Australia Awards)最佳外语片(获奖)2001年挪威卑尔根国际电影节(Ber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观众选择大奖(获奖)2001年第五十四届丹麦波迪电影奖(Bodil Awards)最佳非美国影片(获奖)2001年德国Bogey Awards, Germany最佳影片(获奖)2001年波兰Camerimage国际电影节“金蛙奖”(提名)2001年丹麦罗勃特电影节(Robert Festival)最佳非美国影片(获奖)2002年巴西Cinema Brazil Grand Prize电影节最佳外语片(提名)2000年比利时Ghent国际电影节(Ghen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影片最高奖(提名)2000年比利时Ghent国际电影节(Ghen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Georges Delerue Prize”(获奖)2001年美国亚美奖(AMMY)最佳好莱坞影片(提名)2001年美国亚美奖(AMMY)最佳女演员:章子怡(提名)2001年美国亚美奖(AMMY)最佳男演员(提名)2001年美国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女主角:章子怡(提名)2001年美国“金卫星”奖(Golden Satellite Award)最佳外语剧情片(获奖)2001年美国“金卫星”奖(Golden Satellite Award)最佳导演(提名)2001年美国“金卫星”奖(Golden Satellite Award)最佳艺术指导(提名)2001年美国“金卫星”奖(Golden Satellite Award)最佳摄影(提名)2001年美国“金卫星”奖(Golden Satellite Award)最佳服装设计(提名)2001年美国“金卫星”奖(Golden Satellite Award)最佳电影剪辑(提名)2001年美国“金卫星”奖(Golden Satellite Award)最佳音效(提名)2001年美国科幻与学院最佳动作/冒险/惊悚影片(获奖)2001年美国科幻与恐怖电影学院最佳导演(提名)2001年美国科幻与恐怖电影学院最佳女配角:章子怡(提名)2001年美国科幻与恐怖电影学院最佳服装(提名)2001年美国科幻与恐怖电影学院最佳男主角(提名)2001年美国科幻与恐怖电影学院最佳女主角(提名)2001年美国科幻与恐怖电影学院最佳剧本(提名)2001年美国科幻与恐怖电影学院最佳音乐(提名)2001年第四十八届美国电影音效剪辑者协会(Motion Picture Sound Editor)“金卷轴”(Golden Reel awards)最佳电影对白剪辑(获奖)2001年第四十八届美国电影音效剪辑者协会(Motion Picture Sound Editor)“金卷轴”(Golden Reel awards)最佳电影音乐剪辑(提名)2001年第四十八届美国电影音效剪辑者协会(Motion Picture Sound Editor)“金卷轴”(Golden Reel awards)最佳电影音效剪辑(提名)2001年美国Chlotrudis 大奖最佳影片(提名)2001年美国Chlotrudis 大奖最佳导演(获奖)2001年美国Chlotrudis 大奖最佳摄影(提名)2001年美国Chlotrudis 大奖最佳女演员(提名)2001年美国Chlotrudis 大奖最佳男配角(提名)2001年美国金预告奖(Golden Trailer Awards)最佳外语片(提名)2001年美国金预告奖(Golden Trailer Awards)最佳动作(提名)2001年美国金预告奖(Golden Trailer Awards)“Best Art and Commerce”(获奖)2001年美国金预告奖(Golden Trailer Awards)“Best Romance”(获奖)2001年美国金预告奖(Golden Trailer Awards)“Best Title Sequence”(提名)2001年美国金预告奖(Golden Trailer Awards)“Best of Show”(提名)2001年美国金预告奖(Golden Trailer Awards)“Best Drama”(提名)2002年第四十四届美国(Grammy Awards)最佳原创影视音乐(获奖)2002年第四十四届美国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最佳影视歌曲(提名)2002年第十六届美国ASCAP Film and Television Music Awards(ASCAP)的Top Box Office Films(获奖)2002年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最佳剧本(获奖)2001年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最佳动作组合(提名)2001年Amanda Awards, Norway电影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1年雨果大奖(Hugo Awards)最佳戏剧表演奖(Best Dramatic Presentation)(获奖)2001年国际青年艺术家奖(Young Artist Awards)最佳国际女演员:章子怡(获奖)2001年世界电影原声带奖(World Soundtrack Awards)“Discovery of the Year”(提名)2001年世界特技奖(World Stunt Awards)“Best Stunt Coordinator and/or 2nd Unit Director: Feature Film”(提名)2000年BOP's Calvin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获奖)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章子怡(提名)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杨紫琼(提名)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摄影(提名)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剪辑(获奖)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提名)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提名)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指导(提名)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最佳音效(获奖)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获奖)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获奖)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获奖)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获奖)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章子怡(提名)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杨紫琼(提名)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张震(提名)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获奖)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获奖)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获奖)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剪接(提名)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提名)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获奖)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获奖)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获奖)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特别奖-专业精神奖:(获奖)2000年第七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特别奖:袁和平(获奖)2000年第七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推荐影片(获奖)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最佳电影(获奖)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最佳导演(获奖)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最佳女配角:章子怡(获奖)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最佳电影(获奖)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十大华语片(获奖)《》(2003年) 《》(2004年) 《时代》周刊2006年”影响我们世界的100人“(艺术家、娱乐界)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及最佳电影配乐奖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2006年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最佳影片、导演、编剧、最佳男配角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第63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影片、剧本及主题曲奖美国导演工会最佳导演美国编剧工会最佳改编剧本全美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及最佳男主角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旧金山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男主角东南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金卫星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卫星奖最佳影片(戏剧类)、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女配角达福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摄影中部俄亥俄影评人协会(COFCA)年度最佳演员(Heath Ledger)、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凤凰城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奥斯汀影评人协会最佳改编剧本佛罗里达 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摄影伦敦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温哥华影评人协会(VFCC)最佳影片、最佳导演MTV电影奖最佳表演(Jake Gyllenhaal)、最佳接吻(Jake Gyllenhaal+Heath Ledger)网络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最佳作曲美国金闪亮奖同志媒体奖及外籍同志电影节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纽约同性恋反歧视联盟(GLLAD Media)杰出电影奖(广为放映)Chlotrudis Awards 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美国电影摄影协会最佳摄影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评论奖最佳导演奖。 美国选角学会戏剧类最佳剧情片选角(Avy Kaufman)全美协会(PGA)金桂冠奖年度电影制片奖(院线片)世界电影配乐奖观众票选奖(Gustavo Santaolalla)美国作家协会(WGA)最佳改编剧本(电影)澳洲电影学会国际奖最佳男演员日本Nikkan Sports Film Awards 最佳外语片奖美国电影协会(AFI)评出的2005年度十佳影片榜首。 第21届美国制片独立精神奖 参展记录:威尼斯影展、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英国影艺学院奖、独立精神奖、圣塔菲电影节、旧金山Mill Valley影展、旧金山Frameline电影节、德州奥斯汀SXSW电影节、夏威夷国际影展、多伦多影展、泰勒莱影展、丹佛影展、巴西里约热内卢影展、巴西圣保罗国际影展、墨西哥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Cine Contemporaneo de la Ciudad de Mexico、挪威伯根影展、西班牙Valladolid影展、西班牙Actaul电影节、巴黎同性恋影展、菲律宾Cinemanila国际影展、世界电影配乐奖、美国金闪亮奖同志媒体奖及外籍同志电影节奖、MTV电影奖、金卫星奖、卫星奖、Chlotrudis Awards《色,戒》(2007年) 【该片在中国大陆遭遇禁映的情况下,依旧勇夺以下奖项】时间2009年11月美国“国家艺术会”(National Arts Club)在纽约颁发年度最高“荣誉奖章”(Medal of Honour)给李安。这也是该奖20年来首次颁给华裔导演。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最佳技术贡献奖Rodrigo Prieto (摄影)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汤唯 (提名)台湾第44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汤唯 (提名)最佳新演员奖 汤唯(获奖)最佳男主角 梁朝伟 (获奖)最佳导演 李安 (获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 李安 (获奖)最佳剧情片 美国焦点影业 河流道娱乐事业 海上影业有限公司 (获奖)最佳改编剧本 王蕙玲/ James Schamus (获奖)最佳造型设计 朴若木 (获奖)最佳美术设计 朴若木 (提名)最佳原装电影音乐 Alexandre Desplat (获奖)最佳摄影 Rodrigo Prieto (提名)最佳剪辑 Tim Squyres (提名)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 梁朝伟 (获奖)最佳女主角 汤唯 (提名) 最佳作曲 Alexandre Desplat (提名)最佳导演 李安 (提名)最佳电影 (提名)最佳剧本 王蕙玲/ James Schamus (提名)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最佳服装设计 朴若木 (提名)最佳非英语电影 江志强/James Schamus/李安 (提名)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 最佳外语片 (提名)第1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明日之星奖提名 (汤唯)美国广播电影影评协会奖 最佳作曲 Alexandre Desplat (提名),最佳外语片 (提名)第23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住女主角 汤唯 (提名),最佳男主角 梁朝伟 (提名),最佳摄影 Rodrigo Prieto (提名)美国第20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提名),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Alexandre Desplat (提名),最具希望演员 汤唯 (提名)。美国第8届纽约在线影评人协会 突破表演奖 汤唯 (提名)美国金卫星奖最佳外国电影 (获奖),最佳导演 李安 (提名),最佳改编剧本 王蕙玲/James Schamus (提名)。瑞典电影学院(瑞典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获奖)第11届好莱坞大奖颁奖礼"综艺十大注目演员大奖" 汤唯 (获奖)第13届亚太影视博览会年度亚洲女星 汤唯 (获奖)美国《LOS AN GELES》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女主角 汤唯 (获奖)第1届中国电影铁象奖最佳女主角 汤唯 (获奖)《新周刊》新锐榜年度艺人 汤唯 (获奖)第3届亚洲卓越成就奖杰出电影女演员 汤唯 (提名)第8届华语传媒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和最佳女主角 汤唯 (提名)《制造伍德》(2009年 Taking Woodstock)《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0年)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于北京时间日上午(美国当地时间2月24日下午)在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现场,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最佳导演奖。据悉,入围本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导演有大卫·O· 《》、 《爱》、李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林肯》、本恩·泽特林 《南方的野兽》。国际影星汤姆?克鲁斯 欲跟李安合作4月8日,据香港《》消息,国际影星(阿汤哥)到台湾宣传电影,前晚出席首映礼,结果首映礼变成签名会。汤姆·克鲁斯也提及,好想跟合作。
6 婚姻爱情
6.1 博士下嫁硕士
“李安还不是导演的时候,我就是我,李安当导演以后,我还是林惠嘉。”1978年,在一次留学生的聚会上,李安遇见了性格开朗的台湾留学生林惠嘉。聚会后他主动约对方看球赛,对性格腼腆安静的李安也颇有好感的林惠嘉很爽快地答应了。认识两年之后,李安前往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每个礼拜他都要打很长时间电话给林惠嘉,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他说,林惠嘉是自己最佳的倾听者,她虽然没有女性特有的娇媚,但声音有一股神奇的抚慰人的力量。心情不好时只要听到她的声音,所有烦恼立刻烟消云散。1983年,恋爱5年之后,李安和林惠嘉在纽约举行了一场中西合璧的婚礼。电影《喜宴》里的很多情景是他当时结婚实况的翻版。婚后两人分隔两地,聚少离多。李安在纽约大学读硕士,林惠嘉在伊利诺斯继续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可是两人感情非常好,李安每次临走前总是会做好一冰箱丰盛的食物留给妻子,口袋里也总是随身携带着妻子的照片。
6.2 七年“吃软饭”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纽约大学后,李安试图开拓自己的电影事业。但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想在美国电影界混谈何容易。李安在美国开始了长达6年的等待,靠身为药物研究员的妻子在外工作,养家糊口。每天在家他除了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每到傍晚做完晚饭后,他就和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许多亲戚朋友看不过去,对林惠嘉说:“为什么李安不去打工?大部分中国留学生不都为了现实而放弃了自己的兴趣?”李安过意不去,偷偷学电脑准备找工作。可没多久这件事就被林惠嘉发现了,大骂:“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七年之熬,林惠嘉也曾有过绝望哀痛的时候。打电话向妈妈诉苦,林妈妈劝他们离婚。放下电话,林惠嘉嚎啕大哭,不断谴责自己:我怎么变成这样的女人。然后抹干眼泪,继续任劳任怨地养家糊口,相夫教子。终于,她等到了丈夫破茧而出的那一天。
6.3 听话的好丈夫
在妻子眼里,声名显赫的大导演李安永远是一个听话的好丈夫。李安获得第一个金熊奖时在柏林给太太打电话,她为从睡梦中被吵醒感觉很不爽,怪李安小题大作。拿了奥斯卡小金人后,李安和太太到华人区买菜,有位台湾来的女人对林惠嘉说:“你命真好,先生现在还有空陪你买菜!”不料当即被林惠嘉抢白:“你有没有搞错呀,是我今天特意抽空陪他来买菜的。”为珍惜两人共处的时间,现在林惠嘉尽可能自己开车去接丈夫。在车上,大导演会像个孩子般忙不迭地、絮絮叨叨地对老婆述说外面的一切。然后,听老婆的赞美,也听老婆的教诲。他说,以前穷困时,靠老婆养,现在当导演,在外头耀武扬威,回家做收心操,像是煮煮菜,“求”老婆骂一骂。被老婆修理一下,也好收收心,算是平衡一下。2001年,《卧虎藏龙》没有得到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时,有记者问李安的感想,李安就曾幽默地说:“很想快点回家被老婆骂一骂!”
7 人物自述
1978年,当我准备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时,父亲十分反感,他给我举了一个数字:在美国百老汇,每年只有200个角,但却有50000人要一起争夺这少得可怜的角色。当时我一意孤行,决意登上了去美国的班机,父亲和我间的关系从此恶化,近二十年间和我的话不超过100句!但是,等我几年后从电影学院毕业后,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所在。在美国电影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要想混出名堂来,谈何容易!从1983年起,我经过了6年多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这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交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这样的奔波毕竟还有希望,最怕的是拿着一个剧本,别人说可以,然后这里改、那里改,改完了等投资人的意见,意见出来了再改,再等待,可最终还是石沉大海,没了消息。那时候,我已经将近30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而我连自己的生活都还没法自立,怎么办?继续等待,还是就引放弃心中的电影梦?幸好,我的妻子给了我最及时的鼓励。妻子是我的大学同学,但她是学生物学的,毕业后她就在地一家小研究室做药物研究员,薪水少得可怜。那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大儿子李涵,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我每天除了在家里读书、看电影、写剧本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记得那时候,每天傍晚做完晚饭后,我就和儿子在门口,一边讲故事给他听,一边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生活费)回家”。这样的生活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很伤自尊心的。有段时间,岳父母让妻子给我一笔钱,让我拿去开个中餐馆,也好养家糊口,但好强的妻子拒绝了,把钱还给了老人家。我知道了这件事后,辗转反侧想了好几个晚上,终于下定了决心,也许这辈子电影梦都离我太远了,还是面对现实吧!后来,我去了社区大学,看了半天,最后心酸地报了一门电脑课。在那个生活压倒一切的年代里,似乎只有电脑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我有一技之长了。那几天我一直萎靡不振,妻子很快就发现了我的反常,细心的她发现了我包里的课程表。那晚,她一宿没和我说话。第二天,去上班之前,她快上车了,突然,她站在台阶下转过身来,一字一句地告诉我:“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那一刻,我心里像突然起了一阵风,那些快要淹没在庸碌生活里的梦想,像那个早上的阳光,一直直射进的心底。妻子上车走了,我拿出袋里的课程表,慢慢地撕成碎片,丢进了门口的垃圾筒。后来,我的剧本得到基金会的赞助,开始自己拿起了摄像机,再到后来,一些电影开始在国际上获奖。这个时候,妻子重提旧事,她才告诉我:“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你的长处就是。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要想拿到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证心里的梦想。”不管这个曾经的梦有多遥远,如今它毕竟部分地实现了。1991年4月,我的第一部正式电影《推手》电台湾中央电影公司投资,在纽约库德玛西恩公司制片开拍时,有人拿了一个木盒子给我,说:“导演,我坐这儿。”没有人注意到,当时我快飘起来了,第一次有人正式称我为“导演”。我觉得自己的忍耐、妻子的付出有了回报,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一定要在电影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因为,我心里永远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
8 李安谈情
导演李安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站在荣耀的巅峰,李安却告诉所有人,他眼中的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他,两次高考落榜,却意外步入舞台生涯;他,从纽约名校高分毕业后,遭遇“毕业即失业”;他,在美国做全职“家庭煮夫”,整整六年;人往四十岁走,他才华满腹,却只能在剧组守夜看器材,做苦力。他“不好意思再谈什么理想”,却不知理想已深埋心底。从电影系毕业后,李安在家蜗居六年,主要负责烧饭带孩子。有时候也出去到剧组打打工,做些零碎事情。惠嘉对我最大的支持,就是她自己独立生活。她没有要求我一定要出去上班。当然她赚的还不够用,因为研究员只是微薄的基本薪水,有时双方家里也会变相接济一下。我一直不想让父母操心,我们家从来不谈钱,但爸妈也会寄钱来给我们救急。我拍片后,许多人都很好奇我太太是个什么样的贤内助。有一次,北一女北美校友会因为她是“李太太”颁发杰出校友奖给她。她对“妻以夫贵”的事情很不以为然,在致辞时就很不上道地一语道破:“我只是不管他,leavehimalone。”其实这正是我最需要的,她给了我时间与空间,让我去发挥、去创作。要不是碰到我太太,我可能没有机会追求我的电影生涯。我和林惠嘉是在伊利诺伊大学时,前去世界青少棒冠军赛为中国台湾荣工队当拉拉队加油时认识的。日,我到香槟城伊大报到,不久就和一群留学生开车到芝加哥附近的盖瑞城去看青少棒冠军赛,那年荣工队获胜,我们同车比邻而坐,因而认识。日,我们于相识五周年纪念日结婚。在纽约市政府公证。婚礼派对还是蛮特别的,很多《喜宴》里的情景都是我结婚实况的翻版。林惠嘉是她家最杰出的孩子,先后就读再兴、北一女、台湾大学,是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我们结婚时,岳父和她二姐来,她二姐从圣荷西自家花园里摘了两朵巨大的新鲜玫瑰,还绑上松枝及别针,好让我们这对新人当胸花。没想到这个妹子一看那么大朵花:“要我戴树啊!”当场发飙不肯戴。还是伴娘罗曼菲机灵,正当大家乱成一团时,她跑到楼下花店去找了一束秀气的小花,才平息了新娘子的怒火。好友王献篪穿条短裤,开我们的车子送我们去纽约市政厅注册结婚,因为路不远,其他宾客步行前往。没想到王献篪走错车道,一下就弯上了林大桥,当时正逢交通堵塞,结果我们绕了一大圈,等我们到达时,他们早在半小时前就到达会场了。王献篪去停车,久等不来,负责照相的冯光远外出打电话询问,来回不到两分钟,他回来时,我和惠嘉已经彼此互道“Ido”行礼完毕,结婚照也没照到,就这样乱七八糟地结过了。有一年,精于看相的好友余季无意中拿起我的手掌一看,顿时惊呼:“啊!那年你居然敢结婚,也不翻翻皇历跟八字对一下,你那年结婚一定搞得乱七八糟!”不过晚上的婚礼派对倒是十分浪漫别致,我们在好友郑淑丽租来的旧仓库工作室开派对,十分热闹。大家尽心地布置场地,罗曼菲和王献篪从高速公路边摘了大束野花来,电影道具、布景都成了现成的装饰,因为没冷气,便从友人处搜刮了一堆电风扇来,摆在房屋的四周送风。大家在客厅里跳舞,背面大片墙面成了银幕,放映我的毕业作《分界线》,还蛮特别的。远从台南赶来的爸妈,坐在一张大红被单铺成的床前,接受我和惠嘉的磕头跪拜,正跪拜完,妈妈突然掉下眼泪拉着惠嘉的手说:“惠嘉,我们李家你,让你结婚结得这么寒碜,我们老远从中国台湾到美国一点用也没有。”这一幕,后来成了《喜宴》里的情景。而那床单,收藏多年,在《喜宴》里也派上用场,成了和金素梅新婚夜的床单。此外,《喜宴》中新郎新娘啃吊鸡脖子等戏码,我们也领教过。不过一想起拍《喜宴》时,我给戏里的新娘挑礼服、化妆打扮,我太太都没有经历过这些,我心里就有着罪恶感。我一直觉得喜宴很荒谬、很假,它是一种社会表态的仪式,其实跟婚姻没什么关系。惠嘉是个不爱俗套的人,我在婚礼前两个礼拜还在忙着拍毕业作《分界线》,所以这个婚礼被我们搞得一团糟,其实也是下意识对喜宴仪式的一种反抗。但父母千里迢迢地从台南飞至纽约,没想到我这个李家长子的婚礼居然如此的不庄重,让父母很伤心。我才发觉,喜宴的形式虽然荒谬,但人投入的感情却是真的,这也引发我之后拍摄《喜宴》的灵感。婚后我和惠嘉人隔两地,她继续念书,我在纽约剪辑毕业制作。1984年5月,我还在等毕业作冲印出来,大儿子阿猫诞生时,我这个爸爸还不知情地在纽约公园里玩棒球、丢飞盘。直到晚上回家,才知太太已经生产,第二天赶忙搭机飞去伊利诺伊看妻儿,当我傻傻地冲进医院时,大家一见我来都高兴地鼓掌。原来头天半夜惠嘉独自进医院时,医生问她要不要通知丈夫,她说:“不必。”问要不要通知友人,她也说:“不必。”她感到羊水破了,自己开着快没汽油的车子来到医院,院方还以为她是弃妇。所以老二石头出生时早产,我就特别盯在一旁,她还是频频赶我走:“杵在这儿干吗,你又不能帮忙,你又不能生!”挤孩子出生时,我去拉,她还把我挡开,让我一点参与感都没有。我和太太是典型的互补性格,我委婉柔和又心不在焉,不太懂得照顾自己和别人;太太性情刚直专注、独立聪明,和她所学的微生物科学理性中带细腻的性质很像。在生活里,不论我的事业处于低潮或高峰,我们的感情一直差不多,相处上也没太大差别。在精神上,她以前比较痛快,从前她工作忙,我依赖她;我出名后,现在她有时候要出来做李太太,打搅了她的工作。我觉得,夫妻间相处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做适度调整,甚至以变化来保持不变。以前我在外面谦卑,回家一样谦卑。现在我在外面比较神气活现,回家再谦卑,就觉得是在调整,其实是保持不变。而每经历一次成功,又要做些调整。像现在,不论坐地铁或上街,老是被人认出来。去中国馆子,都没法子坐下来安静地吃顿饭。前些日子我和太太到纽约法拉盛的华人区去买菜,我把菜装上车,太太到停车场对面的路边买西瓜,有位台湾来的太太:“你真好命,先生现在还有空陪你来买菜!”“有没有搞错啊,是我今天特别抽空陪他来买菜的!”那位太太听到我太太这么说,一时气结,半天接不上话。其实以前她就很少陪我买菜,现在也一样。不过她管家有她的一套,儿子们服服帖帖,我也很服气。中国人造词很有意思,“恩爱”,恩与爱是扯不开的。
9 相关信息
9.1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本书是李安亲自特别审定并唯一授权的李安传记,虽非亲笔自传,却也是用第一人称口吻据香港媒体报道,李安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简称《少年派》)再夺奥斯卡最佳导演,更是由美国名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手中“抢”过来。正缘于此,“愤怒的”美国主流报章则禁止相关新闻刊登李安的照片。讲述了李安自己的励志人生历程,同时讲解了连在此书出版之前所拍的所有电影的拍摄想法,让读者不但了解了这位世界级电影大导演的艰辛奋斗历程,也学习了电影导演的高端诀窍,就像听李安亲口讲述和讲解一般真实亲切。
9.2 演艺名人满意度榜李安登顶
日报道第11届中国500演艺名人满意度调查总榜昨日发布,这一由国际调查机构从道德修养、专业素养、公益行为、社会影响、商业价值5大方面对中国500艺人进行的年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李安以96.69的高分位居榜首,而董洁则因婚变闹剧形象跌至谷底,排名惨遭垫底。据悉,本届华鼎奖将于10月7日在澳门举行颁奖盛典,届时唐·率领的奥斯卡团队将携好莱坞巨星亮相。在500人的榜单中,因《少年PI的奇幻漂流》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李安名列榜首,事业上他是“华人之光”;生活中他与林惠嘉30年的婚姻也诠释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深层含义。
10 传记报道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本书是李安亲自特别审定并唯一授权的李安传记,虽非亲笔自传,却也是用第一人称口吻据香港媒体报道,李安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简称《少年派》)再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更是由美国名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手中“抢”过来。正缘于此,“愤怒的”美国主流报章则禁止相关新闻刊登李安的照片。这本书讲述了李安自己的励志人生历程,同时讲解了连在此书出版之前所拍的所有电影的拍摄想法,让读者不但了解了这位世界级电影大导演的艰辛奋斗历程,也学习了电影导演的高端诀窍,就像听李安亲口讲述和讲解一般真实亲切。《华人纵横天下——李安》《华人纵横天下》是华语电视史上第一次全景记录全球顶尖华人的 大型记录片,已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以及国内包括台湾、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欧洲台、美洲台等100家电视台陆续播出。本书用李安口述的方式记录了采访李安的全部谈话,记录了李安口述的人生历程和电影拍摄理念、技巧。《阅读李安》这本书是国内研究李安及其电影的首部专著。通过解读李安的十部电影,本书全面分析了李安的导演艺术、电影影像风格、电影中深厚的东方文化意蕴及好莱坞电影制作模式。书中穿插有导演的传奇故事和鲜为人知的拍摄花絮,还配有大量精美图片,是研究李安电影和喜爱李安电影者的首选之作。 《看懂李安》这本书是第一本从西方观点剖析李安的专著,融合华人地区观点的西方 思考,一本所有中国人都看得懂的电影评论书!全盘剖析李安电影之中心主题,包括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同性恋、父权、女性主义、局外人、家庭伦理、社会责任等。囊括李安在2012年之前的所有作品,带领读者从之前忽略的角度把李安的电影再看一遍!
新手教程·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初窥门径 开始编辑词条
粗通皮毛 在正文中设置目录、添加表格模块
画龙点睛 在正文中插入图片
登堂入室 保存草稿箱、预览词条及提交词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eavebuste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