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首天龙八部主题曲的所有文章主题

内容载入中…
提示信息:可至你的个人中心直接查看你关注人的最新动态(发帖信息等)
消息标题:
消息内容:
TA的粉丝1261人
TA关注222人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
┊┊┊┊┊┊┊┊┊┊┊┊
性别女情感状态离异生日1956 年 2 月 18 日精华5居住地四川省 成都市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8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639 小时
热爱生活的女人
帖子可爱币111432 人气值11472
吴焱金 发表于
我就是到处看,文海拾贝。
值得一读的好文章,姐夫辛苦了!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性别男精华11居住地湖北省 孝感市 孝昌县居住县孝昌县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5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350 小时
大学三年级, 积分 40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51 积分
帖子可爱币33473 人气值11832
真真 发表于
值得一读的好文章,姐夫辛苦了!
就是一篇“人性论”。
性别女情感状态离异生日1956 年 2 月 18 日精华5居住地四川省 成都市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8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639 小时
热爱生活的女人
帖子可爱币111432 人气值11472
无毛蜂 发表于
就是一篇“人性论”。
喜欢看这篇,不一定喜欢看那篇。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性别男精华11居住地湖北省 孝感市 孝昌县居住县孝昌县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5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350 小时
大学三年级, 积分 40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51 积分
帖子可爱币33473 人气值11832
此文虽扯,谈到“人性”。而且最后一句“什么时候男人不想做混蛋了,女人不把二逼当可爱了,英特纳雄耐尔也就要实现了。”——是花花所说的,“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且幽默!
性别男精华11居住地湖北省 孝感市 孝昌县居住县孝昌县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5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350 小时
大学三年级, 积分 406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51 积分
帖子可爱币33473 人气值11832
真真 发表于
喜欢看这篇,不一定喜欢看那篇。
你不喜欢的,指给我看看。看我喜欢不喜欢。
性别女情感状态离异生日1956 年 2 月 18 日精华5居住地四川省 成都市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8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639 小时
热爱生活的女人
帖子可爱币111432 人气值11472
无毛蜂 发表于
你不喜欢的,指给我看看。看我喜欢不喜欢。
没有具体的指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性别男生日1955 年 12 月 26 日精华37居住地上海市 静安区 江宁路街道居住县江宁路街道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2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591 小时
高中三年级, 积分 159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24 积分
帖子可爱币10023 人气值10169
雪域梅花 发表于
当年百废待兴时,我订了不少季刊:【当代】、【花城】、【清明】、【十月】、【收获】;月刊【上海文学】 ...
一样一样的。不同点,你心急,我心耐;你干活快,我转身慢。你看的杂志我都看,我至今保留订阅《人民文学》,最正统的文学刊物。
遇罗锦的哥遇罗克《出生论》读过没有?这种反潮流的气派令人敬佩。他是被杀头的。我讨厌口号。我喜欢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比如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及《出生论》。有个叫章诒和的,写有《往事并非如烟》,那个写得好,岂非一个“了得”可赞。她是大右派女儿,那个文学语言哦,我在38度高温下,挥汗如雨一口气读完,且意犹未尽,一晚失眠。这本书被禁,这个人被否。
我说的无非要说相信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不是口号导向的,不是众人蜂拥的。
&雀哥哥,你适合于从事活体解剖。&
性别男情感状态已婚精华30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3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652 小时
帖子可爱币8410 人气值4743
鬼首天龙在网络上有一些文帖,文采不错,也被称为扯淡的鬼才。文中的西门庆是欲非情,青楼文化应该不是现在说的“红蓝”。网民生活有双面性,网上的生活和现实中的生活是有距离的。网上也许可以聊吗,而现实中,配偶的他她会理喻、宽容吗?所以说,此文帖应该没有正解的答案。
总评分:&人气值 + 3&
精华57居住地湖北省 武汉市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6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310 小时
大学四年级, 积分 50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21 积分
帖子可爱币33069 人气值30515
木叔里 发表于
鬼首天龙在网络上有一些文帖,文采不错,也被称为扯淡的鬼才。文中的西门庆是欲非情,青楼文化应该不是现在 ...
看来你是非常了解啊!
性别男情感状态已婚精华30日志相册阅读权限13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652 小时
帖子可爱币8410 人气值4743
本帖最后由 木叔里 于
21:25 编辑
吴焱金 发表于
看来你是非常了解啊!
在下就文论议,局外人略清,
Powered by
Comsenz Inc.那个砸缸的君子-----司马光
中国历史上的赵宋王朝人文荟萃,文化名人扎堆儿。如苏东坡、如辛弃疾、如陆放翁、如李清照,这几位都是填词的高手,就不用我介绍了吧?除此之外,还有大书法家蔡京,大艺术家赵佶,这是一对亡国君臣。不久前的一次拍卖会上,赵佶的瘦金体千字文被拍出一点四亿的天价,怎一个牛字了得!打开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宝库,这些人,如同一颗颗令人炫目的明珠,在无广阔无垠的历史的夜空之上,熠熠生辉。
以上我列出名号的几位名人,是填词的或写字的。赵宋王朝的名人,还有岳飞,还有秦桧,这两个人,吃屎的孩子都知道一个是&民族英雄&一个是&卖国奸贼&,这是一对冤家,岳飞冤,秦桧更冤。读宋朝的历史,去了解那些事儿和那些人,你会发现,除了岳飞与秦桧这一对冤家之外,还有另外一对,就是王安石与司马光。
关于王安石,许多人都知道,这个人不仅诗词作得好,文章也写得好!他还不仅是文章写得好,其道德品质也好得不得了!但是,道德文章都不是王安石名动天下的原因,在中国的历史上,王安石永垂不朽的形象,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永载史册,与日月同辉。
说王安石就得说司马光,如果说王安石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为了大宋王朝繁荣富强而进行的改革变法事业,那司马光就是为了毁灭他的事业而降临在宋朝的天下的。这两个人,同样的学养深厚,同样的学问高深,同样好的诗词文章,同样好的道德品质,可谓是半斤八两,旗鼓相当。无奈,造化弄人,由于政见不同,一个执著,一个牛犟,一个为了理想,一个为了荣光,他们始终在纠结着,在战斗着,并且都不是一个人。
关于司马光,我特别关注了一下这个人,此人一生,干过三件非同寻常的事情,有两件广为人知。一是在他少年时,砸过一大水缸,救了一个不慎掉进里面的倒霉孩子。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今天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第二件事是他用了十几年心血而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部巨著的历史地位非常之高,与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合称中国古代的史学双壁。至于司马光做的第三件重大的事情,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不遗余力,殚精竭虑,一心一意要毁灭掉王安石的变法事业,全部的毁灭掉,一丝不苟的毁灭掉。
了解王安石变法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王安石变法是在大宋王朝的老板神宗皇帝亲自主导和支持下进行的。宋神宗登基皇位成为王朝最高领导人的时候,大宋朝立国已百年有余,承平日久,积弊深重,危机四伏,改革是必须的,变法势在必行。
宋神宗要改革变法,要富国强兵,他要物色和寻找一个信得过,靠得住,有才华,有担当的一个人物,作为自己的知己,自己的战友,自己的得力干将。司马光曾经进入过神宗皇帝的眼帘。宋神宗曾经召见司马光,单刀直入,向这位饱学之士咨询治国之要。
司马光先生,面对帝国的最高领袖,正襟危坐,不疾不徐,简明扼要地回答:&臣以为修身之三要,一曰仁爱,二曰明智,三曰勇武。治国之三本,一要选贤人,二要赏必信,三要罚必严。臣过去当谏官,都以这六句献给仁宗、英宗,现在献给陛下,臣平生力学所得都在其中。&宋神宗听完司马光说完这番话之后,半晌没说话,他等着司马光继续往下说,等来等去,司马光不言不语,神宗问:爱卿还有话要讲吗?司马光说没了。神宗说:操,你回去吧!
司马光走后,神宗皇帝琢磨了好长时间,觉得司马光这些话云山雾罩,简直是一堆废话,一句有用的也没有!我这老大帝国现在是百病缠身,我向你求医,乞求妙手回春之术,你老人家倒好,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告诉我怎么修身,怎么养性,饭前便后要洗手,课间要做保健操,这都哪跟哪啊?司马光的所答非所问让神宗皇帝大失所望。于是,王安石闪亮登场!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事儿,我曾另有一篇文字絮叨过,因为不是本文的重心,就不再赘言重复了,略带一笔而过。总之,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一大帮政治异见者的强烈反对和百般阻挠。
司马光们反对王安石变法改革的第一条理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在今天的中国,历经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过程,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受益其中,倘若在当初或现在,有人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借口,阻挠改革开放或想走回头路,人们一定会以为这人的脑子是不是结石了啊?可是,在当时的大宋朝,司马光们阻挠王安石变法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却冠冕堂皇!
看过一些当今的专家们写过的一些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文章,大部分文字着重渲染的是当时围绕着改革变法激烈的争吵和人事纠纷,最后把王安石个人的性格的固执和没有识人之明作为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我几乎没有看到过,有谁具体分析一下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是不是切实可行,每一条变法措施针对的时政弊端是什么,新法实行之后带来的效果和影响是什么,新法的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改革变法是否具有成效。似乎没有人在意这些问题,归根结底,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不会做人,不解世故,不通人情。这个我可以理解,去把王安石变法的措施逐条分析解读,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也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这种无用之功还是少做或别做的好。
我以为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绝非他凭空臆想闭门造车之举,因为在王安石主政变法之前,他做过地方官,他用新法经营过自己的辖区,成效显著。也就是说,王安石这个人,不仅有变法的理想,也有变法的理论,还有变法的实践。之所以在被神宗皇帝召见之后,君臣二人一拍即合,立即受到重用,不是没有缘由的。而司马光们对王安石变法的激烈反对和疯狂诋毁,表面上看一个个正气凛然,坚持祖宗之法不动摇,往光明处讲,这是一群腐儒;往阴暗处说,这是一群混蛋。
王安石变法的那些岁月里,在皇帝的支持下,任用了一大批支持新法的官员,其中有一些被当时和后人认定的&小人&。但是,改革变法是当时的国策,需要有人去执行,这也是王安石无可奈何之处。我留意了一下当时反对变法的那些人的理由,似乎也都没有针对具体的变法措施进行讨论,大部分人危言耸听,把当时发生的地震蝗虫旱涝灾害说成是由于变法引起的上天震怒,有人还一本正经地给皇帝上了一副《难民图》,让人看着惨不忍睹,心里犯了疑惑,究竟这变法是对还是错啊?为此,神宗皇帝下了罪己诏,向天下黎民说对不起,从此,改革变法的热情一落千丈。
宋神宗一生追求自己的理想,支持王安石推行新法变革,梦想富国强兵,再造汉唐盛世。当他的梦想破灭之后,其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驾崩的时候,三十七岁。他的第六个儿子赵煦继承皇位,由于年龄太小,高太后代理军政大事,垂帘听政。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女强人,排名第一的非武则天莫属,她的粉丝也多,说心里话,凡是以武则天为楷模的女人多大令人讨厌,当然这纯粹是我的个人眼光。第二有名的女人当属清朝的慈禧太后了,这二位都是政治强人,她们的铁腕政治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但是,宋王朝的这位高太后虽然名气不大,但却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中强人,在垂帘听政之后,代小皇帝发号施令,饱览一切政务,被当时的文人们赞为&女中尧舜&。中国文人拍马屁的掌法,好像都受过高人的指点,个个身手不凡。俗话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但是,见识虽然短,毕竟也是一种见识。这位高太后,主持朝政之后,起用司马光,这个王安石的冤家对头,在高太后的支持下,把王安石的变法彻底推翻。
高太后,这个女人,似乎根本就没有理解她儿子神宗皇帝为什么要变法改革,神宗皇帝认为帝国危机四伏,她以为国泰民安,神宗皇帝认为改革变法势在必行,她认为这是胡乱折腾。更重要的是,高太后认定了司马光是一个君子,一个好人,她必须起用这个人,否则这将是大宋王朝全国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与司马光同时被重用的还有另一个大文人,苏东坡,这位苏大学士也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王安石垮掉了,重返政坛是必须的。
由于司马光与苏东坡在当时以及历史上的名气,他们的诗词歌赋,道德文章有口皆碑,粉丝成群,一眼望不到边儿。他们这样的人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上,让很多人对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和成效不得不用疑惑的目光来看待:究竟这变法改革是不靠谱的事情啊!
司马光,在王安石主政变法之时,自知扳不倒有皇帝支持的王安石,主动离开京城,过着半归隐的生活,不过问政事,这一下子就是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他忍着气,受着屈,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终于,他熬到了这一天。在司马光重返政坛之后,他的杀伤力顿时显现和爆发出来。
首先,把王安石重用的官员贬黜出局,在人事上重新洗牌这是必须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俗话说得总是那么靠谱!司马光在这方面也不能免俗,虽然他有君子之称。其次,把王安石的新法逐条废掉,一个不留!这位编写过《资治通鉴》的大学问家,在此时此刻,有点意气用事了,大有凡是敌人拥护的我必须反对的意思了。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口皆碑的君子,是不应该这个样子滴!
王安石的新法被逐条废除,其中有青苗法和免役法。在决定废除这两条新法的时候,司马光遭到了同一阵营里范纯仁和苏东坡的反对。因为这两条新法是靠谱的,不是不可行的,也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措施。但是,此时的司马光好像得了失心疯一样,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他甚至在朝堂上公开叫骂,谁再维护王安石的新法就是奸邪小人,就是迷惑君主,就是不仁不义,我跟丫的没完!
司马光上任之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把王安石的新法都给废了,把他瞧不顺眼的官员也都给逐出了京城。他还把理学大师程颐请进朝廷,用这位仁兄的理论对抗王安石的新学,从理论上&拨乱反正&。该办得的事情都办完了,郁积在心头多年的怨恨,终于都发泄出来了。这位正人君子耗尽了人生所有的精血,已经灯枯油尽了。在王安石去世几个月之后,司马光与世长辞。
司马光去世之后,以新法旧法为标志的两群人继续纠结着战斗着。高太后在垂帘听政九年之后,因病辞世,这宗赵煦亲政。这位小皇帝在高太后主政的时候,根本就没被满朝的臣子们放在眼里,一旦亲政之后,其反弹的力量之大,足以惊人。苏东坡做过这个小皇帝的老师,深知这位小爷的性格,他预感到朝政要发生变化,便申请外任,小皇帝连句客气话也没说,扶上马送一程,你爱去哪就去哪!果然,在这之后不久,哲宗召见大臣吕大防,冷然问道:&前朝推行的青苗法,效果到底如何?&于是,一切都重头再来!但是,一切都已经变了味道,纯粹的是为党争而争,为报复而报复了。
哲宗皇帝在位16年,掌权6年,由于色欲过度等多重原因,身体败坏,驾崩时年仅25岁。他的弟弟赵佶继承皇位,就是书写瘦金体千字文的那位大艺术家,是为宋徽宗。赵佶继位了,北宋王朝离灭亡的日子还远吗?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明朝那些人---很二的文艺青年王世贞
本来还是想写严嵩的,想了想,还是不能写。因为涉及严嵩的人和事儿太多,说严嵩道严嵩,不是一篇小文所能讲解清楚的。还是先把严嵩放在一边,先说一说那些有关严阁老的人和事儿吧。
上一回我说了一位误国害民的正人君子杨继盛,此人平生两道奏疏,成就大名,名垂青史,其中一道《请诛贼臣疏》,参劾严嵩十大罪五大奸,必欲置严阁老于死地而后快,说白了,这是要人命来的。这道奏疏上去之后,嘉靖皇帝龙颜大怒,打断了杨继盛的双腿,把他关进了诏狱大牢,两年之后被杀。杨继盛之死,严嵩有谋杀之嫌,难逃干系,这是严嵩一生的污点,许许多多的人都认为他这么做有一万个不应该。
杨继盛上奏《请诛贼臣疏》,把严氏父子得罪到了爪哇国去了,严嵩与严世蕃对他是恨之入骨。杨继盛拖着一双断腿在小小的牢房里,吃喝拉撒睡无人关照。因为严世蕃放出狠话:有谁去给杨继盛送去一碗饭一杯水,就是我严氏父子的敌人!那严世蕃在当时有小阁老之称,深受嘉靖皇帝恩宠,他放出这样的话来,谁敢去得罪他啊!为了避开忌讳,免触霉头,无人敢去狱中探望杨继盛,就连狱医也不敢给杨继盛治病。可怜杨继盛,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俗话说得好:人间自有真情在,病树前头万木春,不是所有人的血都是冷的。在杨继盛在牢房里备受折磨痛苦煎熬的时候,有一个人头顶着得罪严氏父子的雷子到监狱里探望了一下杨继盛,这个人叫王忬,时任大明朝兵部右侍郎,用今天的话来说,算是国防部第二副部长的官职了,也可以牛逼哄哄闪金光了。
杨继盛上《请诛贼臣疏》的时候,官职是兵部武选司,王忬是兵部右侍郎,杨算是王的部下,王到监狱里去看望杨,出于人情,并非不能被人理解。当王忬看到了杨继盛在监牢里的情景之后,十分难过:都说大明朝是和谐盛世,人权状况比天堂好五倍,瞧你妈的这国家的一级监狱高干单间,是人住的地方吗?
王忬探望杨继盛回家之后,就给嘉靖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说那罪臣杨继盛犯的即使是死罪,也不带这么折磨他的,咱大明朝可是最讲究人权的啊!嘉靖皇帝看到这道奏章感到很意外: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于是下了一道旨意,对于杨继盛在狱中的待遇问题做了批示,意思是说既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坏,依法办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有了皇上的这道旨意,杨继盛在狱中的状况有所改观了,狱医敢给他治病疗伤了,最起码狱卒们把小小的牢房给打扫干净了。
去诏狱大牢探望杨继盛,回来还特别为他上道奏章,这是得罪严氏父子的举动,那是当朝的权贵,任谁也得罪不起。这个举动,与严嵩同为阁臣的徐阶不敢做,高拱不敢做,张居正不敢做,王忬做了,他不仅自己做了,还告诉他的儿子:你杨叔叔上谏没有死罪,迟早会放出来的。他跟咱家是有些交情的,你要经常去牢房里看一看他,不要让他觉得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无情无义。唉,读书读到这里,我那敏感而柔弱的心被感动了,鼻子酸了一下,差点落下眼泪来:这位王忬,真是难得的好人!
王忬这番有情有义的话语是对他儿子说的,他的这个儿子名叫王世贞,这可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容我慢慢道来。这王世贞在得到父亲的指示之后,不仅经常去监狱里看望杨继盛,还特别张扬,很高调的做这件事情,每次去探监都送过去好吃好喝,告别时还即兴作诗:我不会悄悄的来,也决不悄悄的走,我挥一挥衣袖,神马都是浮云!王世贞的举动是在向严氏父子示威。严世蕃知道之后,恨得是咬牙切齿:王世贞这个狗奴才,他日若犯在我手里,必杀之!
关于王世贞的生辰八字生卒年月我就不讲了,就跟美国航母在黄海演习日本警察登钓鱼岛一样,我认为意义不大。我告诉你大家,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奇书叫《金瓶梅》,坊间传言就是出于这位王世贞之手。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位大才子,是大明朝嘉靖年间最有名的文艺青年!
王世贞三番五次地去诏狱大牢探望杨继盛,并且十分嚣张,他这是故意的,是成心做给别人看的,他这是在向严世蕃示威。他要出这个风头:你小阁老没什么了不起,我王世贞不鸟你!
王世贞比严世蕃小十三岁,在年龄上的差异应该不算小,但是他们属于同一辈份的人。严嵩与王忬同朝为官,严世蕃与王世贞可以算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了。以王世贞的背景,如果在大明朝的任何一条马路上以70码的 车速撞飞一人,只要他高喊一声:我爸是王忬!估计那被撞之人做鬼也幸福了。但是人家王世贞不是红朝李刚的儿子,下三滥的事情不干,他最想干的就是跟当朝大佬的儿子严世蕃做对,在人前人后对严世蕃多有讥讽之语,对小阁老的才能是一百个瞧不起,一千个看不上,一万个不以为然。为什么他会有这种心态呢?因为年轻,因为有才,因为个性,因为嫉妒。
王世贞与严世蕃之间的龌蹉与隔阂由来已久,杨继盛因参劾严嵩入狱,王世贞却高调探监,这让严世蕃非常恼怒,并恨之入骨。王世贞自己也知道,他的举动把严世蕃得罪到骨头里去了,一旦有什么罪过落入到严氏父子之手,断无善了之理。但是他不以为意,仍然我行我素。然而,悲剧很快就上演了。
嘉靖三十三年,明朝关闭了与北部蒙古部族刚开通不久的马市贸易,蒙古铁骑随即开始骚扰边关,烧杀抢掠,边患问题又被提到了朝廷的议事日程。此时的王忬,主动请缨御边,以兵部侍郎之职,兼任蓟、辽总督,光荣的战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王忬的这个举动让他儿子王世贞大惊失色,对老父亲是百般劝阻,但是无效。王世贞深深地预感到,大祸不日将临。
读过一点明史的人都知道,大明朝那些在边关前线御敌卫国的军事将领,即使是封疆大吏,有尚方宝剑在手,能得善终的几乎没有。王世贞身在其时,以他的绝顶聪明,岂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凶险!但是,望着他老父亲那义无反顾的背影,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老干部王忬走马上任边关塞外,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戍守在明朝的边防线上,为英明的皇上放哨站岗!
从嘉靖三十三年王忬请缨边关御敌,到嘉靖三十六年冬兵败获罪,这之间有足足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之中,大明朝出了一件事,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奇书之誉的《金瓶梅》。由于这本书里有大量的色情淫秽描写,在清朝和红朝都曾被作为淫书而严禁印刷发行,说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好像至今没有确凿的定论,但是在大明朝当时,人们都认为王世贞是这本书的原创作者,绝对拥有对此书的著作权!关于《金瓶梅》的问世,有一段耸人听闻的惊悚传说,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话说在大明朝的某一天,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挺好的日子里,严世蕃的一个家仆买回了一部叫《金瓶梅》的画册,画的都是春宫图,可以作为男女之间房事指南来看,特别刺激。当时严世蕃不在家,他的一个小妾迫不及待地想先睹为快,由于画册的纸张粘连,这个小妾总是用手指头蘸一下唾沫再去翻页,万没想到书页上被涂满了剧毒,这个小妾把画册看完之后,就中毒身亡了。这让严世蕃感到事态严重了,这是要我命来的啊!这是谁干的?当他派人满大街去找那个卖画册的人时,这人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踪迹了。在这之后不久,《金瓶梅》横空出世,此回,不是一部淫秽的春宫画册了,而是一部小说。
关于《金瓶梅》的传奇以及这部书的作者到底是谁,现在也没有定论。它出自于王世贞之手也只是一种猜测,因为王世贞有这个文学创作才华,也有这个文学创作欲望,而且熟知书中所描写的淫秽生活。作为官二代和富二代,王世贞对于吃喝嫖赌是样样精通的,你要是以为这部书是一个只见过猪走没吃过猪肉的屌丝写的,那是脑子积水了!最主要的是这部书有恶意攻击之嫌,明眼人一看这部书所描写的淫秽糜烂的生活,就会和小阁老严世蕃发生联想,认为这是他的生活内容。关于那个《金瓶梅》画册毒杀严世蕃小妾的传说,也可能只是一个谣言,但是在中国,所有的谣言最后都会被证实确有其事。总之,《金瓶梅》是画册也好,是小说也罢,只要是严世蕃看过,肯定会加深加重对王世贞的仇恨和敌视。
嘉靖三十六年冬天,王忬在边关用兵失误,调度不当,致使北京的四个卫星城市遵化、迁安、蓟州、玉田陷落敌手。蒙古铁骑烧杀抢掠,恶行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由于北京城里有很多官吏、宫人和太监来自于这四个地区,听到家乡的亲人遭此大难,无不悲恸愤恨,随后迁怒于王忬头上,强烈要求斩杀王忬,以泄心头之恨。
王忬被押解回北京治罪,这下子可惊慌了王世贞。他是四处托关系找门子,见人就作揖,逢人就叫大爷,想给自己的父亲谋一条生路。这时候有人告诉他,人民群众的呼声你可以忽略,把他们都当屁就是了。但是,严氏父子的态度却决定着你父亲的生死攸关,你就别浪费时间和感情了,赶紧出门奔严府去,或许有一线希望。此时的王世贞才知道,村长就是村长,干部就是干部,这锅啊,还真他妈是铁打的!自己就是一只破瓷器,金刚钻在人家手里呢!
王世贞带着弟弟王世懋赶到相严为父亲求情,此时的严嵩已经八十高龄了,耳有点聋,眼有点花,好不容易听清了王世贞为父亲求情的意思,说贤侄啊,这个案子由有司判罪,本相不便过问。老夫若过问,这就有说不清的是非了。请王公子谅解!
严嵩的这个态度我想是可以理解的,此时的严阁老老迈年高,已经倦于政事,特别是涉及人事纠纷,他不想过多参与进去,在给王忬治罪的问题上,既然大明朝有法可依,他就不想过问,以免无事生非。严嵩的这个态度已经让王世贞千恩万谢了:您老人家保持沉默,别落井下石就成!言罢,一转身,带着弟弟找严世蕃去了。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小阁老比大阁老厉害得多!
见到严世蕃之后,王世贞和王世懋兄弟二人双双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说严公子,过去是我王世贞混蛋无知,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苍天为证,我王世贞今后再也不敢冒犯您了,请您老人家高抬贵手吧!严世蕃看着眼前的王世贞,冷笑道:告诉你,本公子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不吃屎的狗!滚!
王氏兄弟被严府的家仆给赶出门外,这哥俩为了救父亲的性命,就在严世蕃的府门前长跪不起,两天两夜,滴水未进,粒米未沾,最后昏厥在严府门前,但是严世蕃无动于衷!负责判案的有司官员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从轻治罪,给王忬判了一个发配充军的罪。这时候严世蕃对嘉靖皇帝说话了:夷匪犯境,他王忬手握重兵,却让四座城池尽落敌手,这仅是指挥失误吗?四座城池,任凭夷匪烧杀抢掠,这明明是通敌卖国,有司那些人与王忬有旧,却只判了王忬一个发配充军的罪,皇上如果照准,人心能服吗?嘉靖皇帝听罢严世蕃这番话语,愤恨不已:王忬贼子,殊为可恶,不杀他,实难服人心!于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处斩王忬!
嘉靖三十八年春,王忬以通敌卖国的罪名被押赴刑场处决了。王世贞兄弟抱着父亲的尸体放声痛哭,大鸣其冤。并发誓与严氏父子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然后扶着父亲的灵柩回乡,誓言严氏父子不倒,绝不还朝为官。
王忬之死,是严嵩执掌内阁首辅时期的第三条人命,前两条是夏言和杨继盛的,论述严嵩一生功过是非,绕不过这三具尸体。其实,王忬的死,有他的罪过,并不是严嵩故意陷害。确切的说,王忬是死于严世蕃之手,跟严嵩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说有关系,就是严嵩严世蕃是父子关系,这笔人命帐自然也就落在了严嵩头上。
王世贞,这位大明朝嘉靖年间的大才子,恃才傲物,看谁的眼神就是两个字:不服!他瞧不起严世蕃,有意无意之间得罪了这位当朝的小阁老,最后,让自己的父亲死于非命,其实老人家是可以不死的。
以王世贞的一贯不服和严世蕃的专治各种不服,其实这两位小爷是同一种品性的人,都是有所恃,仗恃欺人。王世贞恃才,辱严世蕃,严世蕃恃权,公报私仇。王世贞得罪了严世蕃,让老父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严世蕃杀王忬,背负了千古骂名,因为他所得罪的王世贞是一名文艺青年。
在严氏父子倒台之后,《凤鸣记》、《一捧雪》、《沈小霞初会出师表》等等诋毁严氏父子的作品满天飞,这些都出自于王世贞的手笔。于是,严嵩父子大奸大恶的形象在老百姓的心里被树立起来了,一段段历史真相被扭曲得乱七八糟。
王世贞与张居正同年,按常理他们本应该情谊深厚,相互提携。当张居正做内阁首辅,权倾朝野的时候,王世贞一心想做尚书,并和张居正主动亲近,而张居正并不待见这个当朝的大才子。张居正的父母过生日,王世贞亲自做寿序,并赠送许多礼物,其中包括极为名贵的古人法书,而张居正对此却无动于衷,反而写信道:&才人见忌,自古已然。吴干越钩,轻用必折;匣而藏之,其精乃全&。这前两句还算是恭维之词,其后则是一种推脱之辞了。这对于王世贞来讲,简直是一种羞辱。以王世贞的品性,这种羞辱自然没齿不忘,他日的《张公居正传》也就以牙还牙了。
这就是王世贞,一个混迹于官场的文艺青年,时不常地做出很二的举动。有人说文艺青年与二逼青年之间的距离,不过几步之遥。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龙八部网游主题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