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防类单机游戏游戏里有个叫闯王的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请推荐给你的朋友,2BT2最新地址发布站『』请大家收藏好,以免丢失本站!
欧美色图-喜歡屁股被幹的騷婦 [16P]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2BT2』
-- 『』 如果觉得本站不错请收藏次地址』推 荐 游 戏
当前位置:&>&&>& >
英雄传奇宝具搭配大全 各种类型搭配打印推荐
 英雄传奇宝具搭配,相信每个老玩家心里都有一套英雄上印的方法,但是还是有很多玩家在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每个英雄都没有固定的宝具搭配,没有绝对好的,但是有普遍适合大众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在英雄联盟游戏中的各种打印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英雄上印,说下个人建议,也许有不对的地方,大家讨论:  杀手型:  杨延昭: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此乃第一神将也! 有人不要杀贪上精准的 我想说其实体现不了他的最大价值  林冲: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地球人都知道  武松:侠胆+傲剑+强化+精准 有不要精准上杀贪的 大大打折了暴击的效果  刘邦: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刘邦可以换牌 拿到虎符的机会大了很多  诸葛亮: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锦囊妙计可以大大提升拿到虎符的几率  鳌拜: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和武松的不一样 鳌拜少拿一张是必中 判定是50%加1点伤害  项羽: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项羽的霸王很给力 加大了杀伤力  教头:傲剑+醉酒(刺客)+强化+杀贪 教头可以多杀一人 相当于侠胆吧 上侠胆能杀3人 不过没那个必要了吧  兰陵王: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兰陵王的鬼面技能在没虎符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无限出杀的哦 而且可以破妲己的媚国  任恒之:傲剑+醉酒+强化+杀贪(精准) 这个英雄貌似目前还没有出来(霸业任务不完整) 不过迟早会来的 有人说上天狼(瞎扯)  荆轲:侠胆+傲剑+强化+吸血 吸血为了弥补绝杀带来的副作用  程咬金: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三板斧伺机而动 杀伤力不容小视  慕容: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慕容的蝶魂可以加大拿到虎符的机会 而且手牌不会太过缺少 不过慕容目前没有铸魂加成(遗憾)  吕雉: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最大的特色是自己的回合杀死人可以立马毒死(有药的前提下) 侠胆之后不限制鸠杀的距离  刘彻:侠胆+傲剑+强化+杀贪 五谷第一个拿牌 有虎符当然是笑纳了  反击型:  嬴政:反击+傲剑(法家)+强化+吸血 皇帝是不争的反击第一高手  秦琼:傲剑+法家+强化+吸血 秦琼自带反击 有傲剑的加成 反击也属顶级  商鞅:反击+傲剑+强化+吸血 商鞅有法家 反击谁也不怕谁  李逵:反击+法家(傲剑)+强化+吸血 李逵复仇加反击 可想而知  李逵:反击+法家+伤仇+吸血 和上面不一样 这个要保守些  荆轲:反击+傲剑+吸血+强化 黑杀反击也可能命中(刺客)  关羽:反击+傲剑+强化+杀贪 反击命中可以补刀反杀  项羽:反击+傲剑+强化+吸血 项羽自带霸王 没红牌了黑杀也让对手难受吧  罗成:反击+傲剑+强化+吸血 很多人都在纠结罗成上什么印 我看弄成反击最好  虞姬:反击+傲剑(法家)+强化+吸血 虞姬的舍身随时可能来药 你懂的 傲剑换法家也不为过  李自成:反击+傲剑+强化+吸血 闯王的鲁莽技能更容易造成反击效果  李白:反击+傲剑+强化+吸血 李白可以复活一次 辅印强化等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更能够胜出吧
上一篇: 下一篇:
小技巧:百度搜索“52372游戏”可找到本站
相关文章:
研发:腾讯游戏
社交游戏排行榜
名次专区名次专区热点中国历代王朝的德性(马伯庸)
听过楚汉争霸那段评书的人都知道,刘邦起家的时候做过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就是
斩杀了一条白蛇。话说那日刘邦走到半路,前面有手下回报说咱们绕道吧,前面好
大一条白蛇呀。刘邦不是许仙,没兴趣同船撑伞眉来眼去,只见他大喝一声老子不
怕,抄着西瓜刀——不是,是提着三尺剑就过去把那蛇斩成两段。到了晚上,有人
在蛇死的地方碰到一老太太在哭,就过去问怎么回事,那老太太说我儿子是白帝,
刚刚被赤帝斩成两段儿了。
太史公写到这,加了一句“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
之。”这故事真伪如何,诸位可以自己找条白蛇来试试,咱不加详考。不过为啥一
听到这个又白又红的故事,刘邦心里就美滋滋的,而周围的人更敬畏他了呢?这就
涉及到中国历代王朝所要关心的一件无聊的大事:德性。
前年我在北京挤公共汽车,不小心踩了旁边大姑娘一脚,大概是道歉的时候不
够诚恳,当时人家就瞪了我一眼,骂了句“看你那德性。”不过这里所说的“德性
”可不是那个意思,而是别有深意在里头。
西方讲究“君权神授”,中国讲究“受命于天”,两者虽然意思差不多,不过
具体操作起来区别就大了。中国的“天”是个虚的概念,就好象“道”一样,虚无
飘渺而又无处不在,仿佛《1984》里的老大哥,随时偷窥着君王的行为:假如君王
做了什么狗屁倒灶,这天就会——当然,只是理论上——刮风下雨打雷闹点洪水瘟
疫什么的;如果君王多做善事,老天爷就会阳光普照天下太平。古人们认为,人类
和大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尤其是君主们,他们的联系直接影响到天的各种异象。所
以我们看历史书,经常看到只要天下哪儿遭灾了,皇帝就赶紧又是下罪己诏写检讨
又是节衣缩食停建楼台亭馆。
既然天和君王之间是有心灵感应的,那么这种心灵感应当就是有规律可循的。
于是古代大贤人或者大闲人们就开始琢磨开来,他们的原则是:洞察这一个规律,
并将之理论化;如果没有这么一个规律,那就杜撰一个出来…………
最初这种思潮十分混乱,大家各说个的,谁也没准数。到了战国晚期,涌现出
了一位承前启后的大理论家邹衍。这位仁兄是战国时代的齐国人,稷下学宫的优等
生,诸子百家里的阴阳家就是他开创的。诸子百家的理想都是天下太平,不过每一
家的手法不同,道家的老子说:“大家都回去睡觉吧”;儒家的孔子说:“大家都
要懂礼貌呀”;法家的韩非子说:“大家要紧密团结在以老大为核心的朝廷中央哦
”;墨家的墨子说:大家要好好劳动不打架。”不过身为阴阳家的邹衍另有主张,
他综合前人关于阴阳五行的研究成果,以《尚书.洪范》为基础开发了一套“五德
始终说”,这套学说简而言之,就是说世界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亚
里士多德:靠,比我的多一种)五行,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天下万物都是出自他
们克来生去的复杂关系。现在随便去火车站地摊上买一本算命的书,都能找到这五
行之间的规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其他还有五色五方五味五音五向啥的,都和这五行是一一搭配:比如木是东方,属
青色;火是南方,属赤色;土是中央,属黄色;金是西方,属白色;水是北方,属
黑色,等等等等。
前面说了,古人认为皇帝跟大自然是有感应的。于是邹衍就开始发挥了,他说
这个朝代的兴替,其实也是天人感应,有着规律可循的,这规律就是俺的五德五行
。每一朝代都有它的一德,就好象每一个人都有属相一样。一德克一德,所以一个
朝代取代另外一个朝代。五德之间的彼此克生,就反映到王朝兴替上面来,这就叫
做“五行相胜”。(原文: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土德后木德继
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而每一个朝代的德是怎么知道的呢?这就
要看上天会降下什么样的预兆祥瑞了。《吕氏春秋》举了个例子:最早的黄帝,碰
见过一条十余丈长,几米粗的大蚯蚓,蚯蚓属土,所以黄帝是土德;而大禹曾经在
郊外碰到过青龙,青是木色,木又克土,所以夏朝就是木德;而取代了夏朝的是商
朝,赶上过山上冒出来银子的好事,故而商属金;金克木,于是商就是金德;到了
周代的时候,周王曾经看到过好大好大一个火流星在宫殿上空盘旋一周,变成无数
的火鸦,是火,火克金,周自然就是火德了。五德就是这么循环交替,贯彻始终。
“五德始终说”是个大大的好东西,因为这套理论有点象LINUX语言,开放度特
别高,谁都可以去按照自己的需求去修改。按它的本意,只有拥有正德的势力才能
推翻前朝创立新政权;但是大家全都反着用,先捏掉前朝,然后再给自己配一个合
适的“德”,以证明自己是受命于天的合法政权。这就好象是先上车后补票,先生
孩子再领结婚证,先打下伊拉克再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全都是一个道理
既然有了这一个先进理论来武装和指导,那么大家吹嘘起自己的“神膺天命”就更
理直气壮了。首先发现这种好处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吕不韦,他不仅让人把这套理论
写进《吕氏春秋》,而且按照这套“五德始终说”为今后的王朝积极筹备理论基础
:周是火德,水能灭火,水克火,那么取代周朝的自然就是拥有水德的王朝嘛。当
年秦文公出去打猎的时候,打到一条黑龙,黑色属水,那么统一天下的必定就是秦
插一句说明,《吕氏春秋》在计算的时候,是从周直接往后跳的,没把春秋和
战国的N国诸侯算进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是周王朝治下的封建割据势力,名
义的周天子臣下——包括那个不服王化的楚国——没有统一天下过,自然没资格拥
有正统地位与“德”的属性,所以被自动无视了,好可怜,这就是配角们的苦命下
场。这种计算方式以后还会经常碰到,而且被变出无数花样,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接下来的事情人人皆知,赵夫人的独子项少龙的徒弟赢政扫荡六国,一统天下
,开创了大秦王朝。赢政是个很迷信的人,特别信阴阳五行这一套,于是就找来他
便宜老爸吕不韦的春秋一查,周朝是火德,我大秦是取代了周朝的,那自然就是水
于是乎,秦朝的水德就这么确定下来了,五色里配合水德的颜色是黑色,于是
大家都纷纷把衣服染黑,穿的有如保安一般。嬴政还特意把黄河改名为“德水”,
以炫耀自己的正统性。
以往的夏商周的“德性”都是后人追认,从秦朝开始,中国王朝才第一次真正“以
德治国”。
俗话说上行下效,既然皇帝都如此好兴致,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一窝蜂地研究起
阴阳五行来。邹衍的学说本来是为了劝说皇帝节俭,被这群不学无术的人发挥之后
,逐渐开始变质,什么古怪的东西都冒了出来;好端端的五德学说逐渐蜕变成玄幻
小说,成为算命风水的理论基础,贻祸后世。梁启超就说:“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
来迷信之大本营,直至今日,在社会上犹有莫大势力。” 秦代那些学了邹衍皮毛
的方士们做了不少让人掉下巴的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个带着五百小罗丽小正太
出海找不死药的徐福徐老爷,不过这与主题关系不大,一提则罢。
秦朝历二世而亡,这水德终究没有保佑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至万代。接下
来就是楚汉相争,而这“五德之说”也开始掀开了乱七八糟的一页。
在高祖二年,也就是公元205年的时候,楚汉之争正是激烈的时候。刘邦在彭
城被项羽打的灰头土脸,连老婆孩子都被人逮了去,他自己连滚带爬回了关中。这
位仁兄倒是心宽,也不弄块凉席挂块苦胆,反倒优优哉哉地躺在秦宫里,晃着脑袋
问别人:“这个秦朝当年供的都是什么神呐?”别人告诉他,秦祭祀的是四色帝,
青、白、赤、黄。刘备皱着眉头想了一会,说“我听说一共应该有五帝呀,这怎么
才四个?”别人哪知道他的鬼心思,都说不知道。刘邦一看时机到了,立刻忝着脸
说“四个多寒碜,干脆就再添一帝凑五个得了,我吃点亏,就算一黑帝吧…………
于是这青、白、赤、黄四帝身边就多了一尊神气活现的刘黑帝,估计那四帝若在天
有灵,定是满脸黑线吧。
接下来的剧情大家都熟,先是十面埋伏,霸王别姬,最后楚霸王乌江自刎,老
流氓刘邦建立了汉朝。刘邦和他那几个手下人黑社会出身,文化水平不高,这一天
忽然做了上层人士,反而不知所措,还要叔孙通这个礼仪教师手把手的教,才学会
点皇家规矩。刘邦的老婆吕雉对此也是糊里糊涂,不知道穿什么衣服好,只能找秦
朝的黑保安服先凑合着穿。新朝初立,有人想到了那个五德之说,就问刘邦咱们汉
朝德什么呀?刘邦看了看披着保安服的吕雉,心想也别换衣服了,怪麻烦的,于是
傻呵呵地说,我当年不是黑帝吗?水德配合的颜色是黑色,那咱们汉就是水德吧,
我看挺好。
估计当时如果旁边有一百个人的话,得倒下九十九个。秦朝是水德,那你身为
战胜国,好歹要找个能克水的德才行;这位壮士倒好,拷贝不走样,直接就把秦的
水德CTRL+C AND CTRL+V给粘贴到汉朝头上来了。从感觉上说,水德寓意是“刚毅
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无仁恩和义”,汉初老百姓最烦就是这东西。刘邦选这么
一个德,这就等于宣告天下俺们和暴秦就是一伙的,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这人
可丢大了。
不过周围的人虽然倒下九十九个,还真有一个没倒的,这个人就是张苍。这家伙当
年当过秦朝的御史,长的又白又胖,精通天文历法,也算是刘邦麾下的一个级别很
高的知识分子。按道理这五德之说他应该是烂熟于胸的,可一见皇帝开口,他怎会
说皇帝说错了?于是张苍装模做样地推演了一番,然后说汉正应水德,陛下您说的
对。他一说话,别人也不好意思反对,汉应水德的事就确定下来了,所以汉初的时
候满宫殿里看见的都是黑压压地一片穿黑衣服的保安到处溜达。
后来张苍生怕天下人笑话,理直气壮地解释说:“暴秦那根本不能算是一朝,只能
算一个国统。咱们汉家出身正统,直接承继的是周代的正朔。周代是火德,我们是
水德不正合适吗?”刘邦听了以后直点头,为此还特意立了个天水祠,以资纪念。
别看张苍这借口牵强,却为后世无数王朝开创了一个先例。以后经常就有人拿这个
做为理由,把不顺眼的前朝忽略掉,改继一个比较光彩的朝代,充分显示了五德始
终说的可塑性,那根本就是一块橡皮泥。
这笑话一直到刘邦死也没纠正过来。一直到了汉文帝即位后,才终于有人回过
味儿来,觉得该纠正过来。首先发难的是名声赫赫的贾谊,那时候他正是年轻气盛
,容不得这么大的BUG存在,于是直接上书文帝,说按照五行相克,土克水,所以
我大汉应该是土德,才能克掉水德的秦朝,强烈建议立刻全国改德,服装变黄。文
帝大概是嫌这年轻人锋锐太盛,没搭理他,直接一脚踢去了长沙。到了文帝十四年
,一个叫公孙臣的山东人也发现了同样的BUG,不过他采取了更有策略的办法:他
给文帝上了份奏表,预言说根据符谶柑旎嵊幸惶趸屏鱿衷诔杉停ń窀仕嗍【?
宁县),黄色在五行里配的是土,所以汉应该奉行的是土德才对。文帝一看,心想
这是张苍的专业啊,于是让当时担任丞相的张苍审议一下。
张苍老奸巨滑,一看这份奏表,眼珠子一转,心说不好。当初主张水德的是他
,如今这个公孙臣却主张土德,分明就是拆他的台,不行!驳回!坚决不能承认这
回事!没想到这个公孙臣也是个老谋深算的人,过了几天以后,果然有人上报说在
成纪看到一条黄龙。这一回张苍可是有苦也说不出,人家一口咬定看见一条黄龙出
现,然后又飞了,你又证明不了人家没看过。这一下子,弄的张苍无地自容,颜面
扫地,人人都知道他搞学术腐败,还打击异己。结果公孙臣高高兴兴进了宫,文帝
给他封了个博士,编制土德的历法书;而张苍从此失宠,在丞相位子上赖了几年后
,称病回乡了。这种祥瑞之事根本没成本,而且收益高,于是后世纷纷效法,所以
我们翻开史书,经常可以见到某年日月,谁谁在哪又看到一条龙,特报祥瑞云云,
都是这个公孙臣起的头。
本来文帝打算听公孙臣的话,改德易服,结果却碰上另外一档子事。有一个赵
人新垣平,也是个阴阳家,擅长望气。他见公孙臣平步青云,也跑去对文帝说我看
见长安东北有五彩神气,应该建所庙来祭祀,里面青白赤黄黑五帝全有,汉朝正应
土德。文帝心眼实在,笃信方士,就建了个五帝庙,封新垣平为上大夫,赏赐了不
少东西。这个家伙一见有了甜头,就开始信口开河,一会说今天有神人献杯,一会
说自己能挥戈反日,文帝全都深信不疑。俗话说长在水边站怎能不湿鞋,终于有人
开始怀疑这小子不是在吹牛吧,经过调查以后发现果然是个大骗子,立刻上书揭发
。新垣平最后落到汉朝包青天张释之手里,一番拷问之下全招了,于是全家被杀,
真是成也口舌败也口舌。
文帝想着以前对新垣平的宠信,觉得自己纯洁的心灵受到了无情的伤害。对于
这些祥瑞之事,也就心灰意懒了,明白这些阴阳家都是些胡说八道的家伙,不能信
。可怜公孙臣就这么当了池鱼,连带着也失了宠,这改德之事终于不了了之。
这事一拖,就拖了几十年。到了汉武帝在位的时候,还是习惯性地认为汉乃是水德
,甚至还设了天水郡来纪念之。一直等挂历翻到了元封七年,西汉正值建国一百零
二周年。(汉书是从高祖元年、公元206年开始算的,这听起来比较威风;就好象
国民党把自己的历史从同盟会时期开始算起一样。)当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大中
大夫公孙卿、壶遂三个人上书给汉武帝,说现在的历法乱七八糟的,得整顿一下。
于是汉武帝叫来御史大夫儿宽,说你们四个好好商量商量吧,看该奉什么为正朔,
穿衣服穿什么颜色。然后司马迁和儿宽几个人一合计,想到当年贾谊、公孙臣的事
迹,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就建议奉土德。汉武帝觉得这个请求有理有据,他当皇
帝的也有脸面,于是恩准,改制,并根据新历法《太初历》把这一年改元为太初元
但是还有一件麻烦事,超级大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提出了
一个三统说,说“商为白统,建丑;周为赤统,建子;当有新王,为黑统,建寅”
这个三统跟五德说之间有矛盾。以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无非是两部玄幻小说的
设定不同罢了,但那时候可是大事,董老爷是儒家的精神领袖,怎么也得给他点面
子。斯大林说过:“如果理论与事实不符,就修改事实。”汉武帝雄才大略,深谙
此道,于是就玩了一把中庸,取了三统说中的正朔和五德说中的服色,揉成一门边
缘学科,定为官制。泰山封禅的时候搂草打兔子,顺便诏告天下,这争议才算告一
说句题外话,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也提到过这个三统论,还半开玩笑地
说”法西斯主义正黑统,资本主义正白统,共产主义正赤统”………………
自从武帝定夺以后,从汉初延续下来“汉应水德”的大笑话终于在一百零二年后收
场,从此汉应土德,汉人终于可以脱下保安服,换上黄马甲了。而“三统五德”的
合二为一,则标志着方士退出历史舞台,从此推演五德的重任就交给了儒生们。
本来汉德之事到这里就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结果偏偏就在西汉差不多结束的
时候,横地里掀起一阵波澜来。这波澜不仅在当时产生震动,甚至对后世千年都有
了极大的影响。其始作俑者就是刘向、刘歆父子俩。
这两父子乃是汉室宗亲,楚王刘交的后裔。父亲刘向是汉宣帝、元帝、成帝时期的
大儒,著述无算,写过《说苑》、〈列女传〉、编辑过〈战国策〉,连那个叶公好
龙的成语故事也是经他手里传下来的。这个人搜集、整理古逸颇有一套,著过〈别
录〉二十卷,开了目录学的先河。他儿子刘歆也是强人一个,魔武双修,不光文科
成绩好,理科也不含糊,曾经编过三统历,研究过圆周率;更重要的是,他政治上
也吃的开,先被汉哀帝当成心腹近臣,接着又帮同事王莽篡了汉,成为新朝的国师
;等到王莽快完蛋了,他图谋政变,失败后被迫自杀。
这两父子是典型的玄幻爱好者,最喜欢谶纬之学,是汉儒里谈论灾异符应最多者。
有人根据《汉书五行志》记载统计,刘向父子推测灾异应符之事有一百八十二件,
发表灾异符应理论二百二十六则——搁到现在就是俩神棍——足见这两个人对五德
五行学说痴迷到了什么地步。
他们两位都是〈易〉学名家,有一天父子俩看到〈易经〉上写了那么一句“帝出于
震”,就开始犯上琢磨了:按照周易的说法,震是位于东方,那么这个“帝”显然
就不是黄帝了,因为根据五行学说黄帝是位于“中”,而不是“东”。这个矛盾好
生古怪,研究来研究去刘氏父子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帝”指的并不是“黄帝”
,而是伏羲!因为伏羲一向是位于东方的。
这个发现可不得了,因为如此一来的话,邹衍的“五德始终论”排出的朝代轮替就
出了大问题。刘氏父子抓住这一疑问继续努力,又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里找到
关于“五行相生”的说法,于是他们就得出结论:第一,五德始终说的王朝排序大
有问题,应该从伏羲算起,而不是黄帝;第二,王朝之间的更替不是相克的关系,
而是相生的关系。说的简单点,就是朝代之间不再是新德胜旧德,那样杀伐之气太
重了啦,应该是旧德生新德,才显得和气一团;第三,秦代不以德治国,而是以严
法治国,最多是个“法”国,不能算正朔之内,没资格“德”国,只能叫做“闰统
”,能够称作“霸”,却不能称“王”。
于是基于这三点认识,刘氏父子专门写了一本叫〈世经〉的书,把邹衍的理论框架
丢到一边,重新设计了一个更为恢弘的世系表。在这个表里,太昊(伏羲)是当然
的第一位,他上承燧人氏,钻木取火,(至于为什么不把燧人氏排到第一,大概是
刘向觉得他还没完全开化吧)自然就是木德;炎帝承接伏羲,木生火,于是炎帝就
是火德(在这里刘氏父子还说炎帝就是神农氏);接下来火生土,黄帝就是土德;
少昊以金德承土。按照这规律朝下一路推演去,颛顼帝以水德承金,帝喾木德承水
、唐尧火德、虞舜土德、夏禹金德、成汤水德,到了周武王的时候,水生木,于是
周代就是木德。秦忽略不计,那么汉继承的是周代,木生火,于是汉就是火德了。
(准确地说,秦并没有忽略不计,而是被修改为金德,尚白,但级别比其他朝代低
对咱们来说,刘氏父子这个论断不能说是对是错,和邹衍的学说之间也就是美式足
球与英式足球的区别。不过在当时,却是关系到一朝体面的大事。当年汉朝从水德
改到土德,花了一百多年,这一次没有理由就轻易相信“汉应火德”的说法;何况
一旦改德,又得改服装又得换旗帜,成本太大了,于是朝廷既不点头,下面的人也
不起哄,这事就搁置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刘歆在朝廷上吃了瘪,却在别处捡了便宜。这个“汉应
火德”的学说终于受到了一个人的青睐,这个人就是中国著名的浪漫主义革命家王
莽。王莽当年跟刘歆一起当过黄门侍郎,两个人关系极好,刘歆的这一大发现王莽
自然是知道的。
大家都了解,王莽这个人别的毛病没有,就是好复古。他篡位以后,官名要改古的
,度量衡要改古的,连钱币都要改古的,几乎打算穿越时空把整个新朝带回古代去
算了。刘氏父子的五德体系上追到伏羲,足够古董,王莽看了自然喜欢。
于是等到新朝始建,王莽立刻迫不及待地宣布,根据刘歆“五行相生”的学说,汉
室是尧的后裔,属火德;而他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属土德。火生土,所以他的新朝
接替汉朝是合情合理合法合适合衬合身的,还特意派了个叫张邯的儒生去给百官解
释。至今故宫收藏的那个新朝的大鼎上,还刻着:“黄帝初祖,德匝于虞,虞帝始
祖,德匝于新……据土受德,正号即真……”几个字。而这一学说的创始人刘歆也
荣膺新朝重臣之列,一直坐到了国师的位子。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到的是,这个“汉应火德”和王莽之间,还引发了两起历史悬
刘向、刘歆父子有个大毛病,就是借着职务之便篡改古书。郭敬明是拿了别人的东
西说是自己的,他们两个反着来,自己写了东西却说是古人写的,比如〈庄子.内
篇〉就有学者怀疑是刘向所伪。康老圣人那本〈新学伪经考〉里的“伪经”就是指
刘氏父子篡改的古籍,顾颉刚也专门考证过这个问题,并且指出刘歆是为了给王莽
篡位制造理论基础,才编造出“汉应火德”和那一大串世系德表。而钱穆和其他一
些历史学家则力辩无此事,理由一是“五行相克”是自董仲舒就开始的说法,不是
刘向首创;理由二是时间上合不拢,刘歆负责管理典籍的时间有限,很难将所有的
书都伪造一遍,退一万步说,当时经书流传天下,光他一个人改根本就没什么用处
;第三,刘氏父子的火德说事实上根本没被西汉政府承认,对王莽来说这种非官方
的东西没什么舆论价值;第四,王莽自吹是黄帝之后,这都是没族谱可循的,全是
他自己瞎编的。反正都是无本生意,他大可以宣称自己是夏禹的后裔,承木德,克
汉朝的土德,这更方便,连伪造古籍的工夫都省了。这两种观点在民国时期爆发过
相当激烈的论战,至今仍旧是谁也没说服谁。
这一个“刘歆伪造”的悬案连带着还引发了另外一起悬案,这一次连司马迁他老人
家也扯进来了。还记得本文开头的那个斩白蛇的故事吗?在那个故事里,刘邦是赤
帝子,赤色是火德,那么斩白蛇就成为证明汉是火德的一个征兆,顾颉刚就认为这
是刘歆为了证明汉属火德而特意在史记里伪造的。对于这一说法,钱穆有不同看法
,他认为赤帝子什么的只是秦末汉初对五色方帝崇拜的表现,与五德没关系。不过
他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自认赤帝的刘邦后来又转性当了黑帝,乃至汉初大家一直都得
穿保安服。于是这个“斩白蛇”的悬案一直到了今日,也无确切的定论。
顺便讲个故事。汉代有一本书叫做《论语撰考谶》,伪托古人写的,里面讲的是孔
大圣人的出身来历,说孔子之父叔梁纥与孔子他老妈徵在到尼丘山祈祷,祈祷的时
候徵在感觉到了黑帝之精 (咳……别想歪了),后来便生了孔丘,所以这孔子就
是黑帝后裔。本来孔子是有帝王之相的,只可惜他生不逢时,生在了周末——可不
是星期五哦——周是木德,接替周的应该是火德,而孔子是黑帝的便宜儿子,是水
德,于是没办法,只能当素王了,拿言情小说里的话解释就是“有缘无份。” 这
本书是不是刘歆伪造的,不知道,不过文中至少是沿用了刘歆得的五德世系表,所
以成书必然是在西汉后。
回到刘氏父子身上。刘歆这个人虽然聪明绝顶,但是有时候也缺心眼。一般来说,
贩毒的自己都不吸毒,跳大神的自己都不迷信,可这位专好制造谶纬的大爷自己却
真的相信谶纬这回事!汉哀帝建平元年,民间开始流传一则谶言:“刘秀发兵捕不
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刘歆听了,连忙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秀,美滋滋地以为今
后能坐上皇帝的位子。可惜自古以来,买了体育彩票以后自己修改号码拿去兑奖的
人没一个有好下场,刘歆不知道恰恰是在他改名这一年,另外一个叫刘秀的小孩子
在济阳出世…………后来真正的刘秀长大了,他的一个朋友蔡少公告诉他这则谶言
,说当今国师也叫刘秀,说不定这预言就应到那个刘秀身上,刘秀微微一笑,说你
咋知道这一定不是我呢?
后来刘歆因为老存着这个念头,就被人撺掇着叛乱;这位老爷叛乱的时候也还先算
卦,先是说只有在东方才能成事,临出兵了又说等太白金星出来咱再走,结果拖拖
拉拉之间贻误了战机,失败被杀。一代大儒就因为深受封建迷毒害而死,可怜可怜
刘歆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学说却还在。本来“汉应火德“只是在学术界流传,后来
王莽拿这个做了篡位的借口以后,这学说反倒名震天下,人人皆知。当时天下民众
的心理是,凡是王莽反对的都支持,凡是王莽灭掉的都要光复;王莽以木德篡掉的
本是不为官方承认的“火德”,他们反而认准了汉非是火德不可,土德反而没人提
了。刘秀打天下的时候,打出的旗号是复兴汉室,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正统,他也不
得不承认汉是火德,并为自己大造谶纬。比如他打下河北以后,以前在长安跟他睡
一个大学男生宿舍上下铺的儒生强华献了一个《赤伏符》,上书:“刘秀发兵捕
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符名为“赤”,符言里又说“火为主”
,无论这谶纬是刘秀自己伪造的还是别人造的,总之是承认了汉是火德。
到了刘秀开国,光武中兴,定都洛阳。这个洛阳的“洛”字带水字边,与火德相冲
,不吉利,于是刘秀去掉“水”字添了“佳”字,改做了雒阳。接下来“立郊兆于
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至此“汉继火德”终于为官方所承认,汉人从此不穿
黑保安服也不穿黄马甲,清一色全改穿了龙虾袍。后来班固和范晔两个人写历史写
到这段,都觉得这个“土德变火德”不好解释。班固比较聪明,在《汉书》里拿刘
邦当年那个斩白蛇称赤帝的故事来证明汉确实是火德;而范晔比较老实,在《后汉
书》里含含糊糊地说了句“汉初土德,色尚黄,至此始明火德”,打个哈哈就蒙混
从那以后,东汉就是火德,而且有了个专用词组叫“炎汉”,得到大家公认,土德
和水德则几乎没人再提了。
而“五德始终说”则从东汉开始演变成了两套算法:一套是邹衍从黄帝起算的五行
相胜法;还有就是刘歆开发出来从伏羲起算的五行相生法。这两套五德系统并行不
悖,都流传到后世,不过“五行相生”法后来居上,逐渐演变成主流,历代王朝多
采取这种算法,“五行相胜”法只有在前者不管用的前提下才会被人想起来。
比如说吧,公元144年,就是汉顺帝去世的那年,九江一个叫马勉的阴陵人发动叛
乱,宣布自己是土德,尚黄色,火生土,所以汉朝要灭在他手里,于是自称“黄帝
”,这是按“五行相生”的算法来玩的。后来这位“黄帝”被朝廷镇压,入土为安
,成了“土帝”。就在同一年,九江地区又出了一个华孟在历阳起义,有马勉前车
之鉴,证明五行相生的说法不灵,于是他改弦易张,宣布说水能克火,老子我就是
黑帝(因为水德尚黑),这是按五行相胜的算法来玩的。可怜天不佑德,王师反走
,最后堂堂“黑帝”也落得个凄惨下场。估计这两位九泉下相见,一定会相拥着大
哭吧,克不行,生也不行,太TM冤了啊!
到了东汉末年,张角兄弟率领黄巾军起义,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后来被小霸王孙策斩
了的那个于吉写的《太平经》,经里称汉为火德之君,而黄巾军自称拜的是中黄太
乙神,承的是土德,打的旗号是“黄天当立”,此节常看三国的人都熟悉。可惜,
这一次土德还是没有“德”起来。可见就算是哈德之人,也未必真的能“德”国的
这几次起义只是“德性”大爆发的前兆。黄巾之乱后,紧接着历史跨入了华丽的三
国时代。曹操一代枭雄,不是傻子,他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谋朝篡位当那个
出头鸟,也就不着急为德性的事上火;刘备那时候还拖着关张二人满世界流窜,也
顾不上德;孙权年纪还小,真正第一个吃螃蟹的家伙却是袁老二袁术。
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这袁老二心比天高,却没什么能耐,仗着自己是高干子弟就胡
作非为,还琢磨着当皇帝。当时有句谶纬“代汉者,当涂高”,袁二说我们老袁家
是春秋时代陈国大夫辕涛涂的后代,应了这个“涂”字;而辕涛涂是大舜的后裔,
舜是土德,那我袁家也是土德,根据五行相生,恰好取代汉的火德。
于是在建安二年,他就高高兴兴地称了帝,谁知道众叛亲离,末了这位“皇帝”连
碗蜂蜜都喝不到就挂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倒真是土德呢;因为蜂蜜是水,土
克水,所以他喝不到……说句题外话,袁二在这上面栽了大跟头是因为他不学无术
,不知道当年西汉年间谯周(就是三国演义里那个整天夜观天象闹着要投降的老爷
爷)曾经问过阴阳大师周舒,周舒说这谶言指的是魏,但没说明理由。后来小谯又
去找名侦探……不对,名术士杜琼。杜琼解释说这个“当涂高”代表的是魏;为什
么呢?因为“魏”指的是皇宫两侧的柱子,称为魏阙;涂字是通假字,通的是途,
也就是路;所以当涂就是指正当着道路,而正当着道路的建筑自然就只有高大的魏
阙了。这样看来的话,袁二根本就是冒名顶替偷了曹操的月票坐公车,他不能不败
袁家老二死了,还还有个老大。袁绍比他弟弟强,知名度高,人缘也好,实力也强
,不免也动了称帝的心思。他讨破易京捏掉公孙瓒后,不免得意起来,这时候他手
底下有个叫耿苞的主簿,悄悄说现在汉朝的火德已经不行了,将军你是黄帝之后,
享土德,正是取而代之的大好时机。
这个耿苞倒真是用心良苦,自知若说袁家是大舜之后,就等于把袁大降到袁二的档
次了,干脆再提高几代,从黄帝起算。袁大自己听着挺高兴,不过他比自己弟弟多
个心眼,把这事拿出来给幕僚们商议。幕僚们一致表示这个耿苞大逆不道,该杀。
袁大没敢吱声,回头就把耿苞砍了,证明自己没这心思。
袁绍尚且如此,别的诸侯就算有了称帝之心,也就不大好意思说出来。后来大家彼
此争战,谁也没空琢磨这档子事。一直到了三国局势稳定下来,曹丕篡了汉,这德
性之说才重新浮出水面。
当初在汉恒帝的时候,有人在楚、宋之间见到了黄星。辽东一个叫殷馗的人说:“
五十年后,在谯、沛地区要出一位大英雄。”到了汉灵帝的时候,又有人在谯看到
一条黄龙,太史令单飏说这地方将要出帝王啊。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当年的公孙臣来
,这诈术经历了这么多年,还是米有进化的说。
这些真实性无可考证的祥瑞黄来黄去的,做为篡位用的理论基础足够用了。黄色是
土德,这么多黄色的谶纬出现在曹氏的老家,用意不言自明。而且,曹丕选的是五
行相生派的说法,而不是自称自己是克掉火德的水德,理由很简单,因为汉家的天
下是“禅让”给曹丕的。据说在禅让的时候,有N多只黄鸟叼着红色的书聚集到了
尚书台,不用问了,这一定是“上天”降下来的征兆,红火生了黄土。等到曹丕登
基,立刻宣布改元黄初……看,连年号都是黄的!
唯一讨厌的是,那袁氏两兄弟一个把持了舜帝,一个占有了黄帝,曹魏自然不能和
他们同流合污,必须另选一个新祖宗。从古籍里查考,能和曹魏拉的上关系的是颛
顼,但颛顼按照刘歆的系统是属水德,按照邹衍的系统则根本没他什么事,这就与
曹魏大力宣传的土德不符合。怎么办?没辙,小丕丕只能狼狈地解释说我们是颛顼
的后人嘛!什么?你说他是水德?对啊,但颛顼和舜的祖先还是一样的嘛!所以我
们承的还是舜的土德啦……这个解释当真是牵强附会,一看就是走投无路硬憋出来
的理由。不过也罢,就是个形式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Once upon a time, 光武大帝为了讨个吉利,把洛阳的水字边去掉变成雒阳,这
个咱们前文说过。现在魏国做老大了,就有人上书说按五行学说土乃是水之牡,水
衬着土乃能流动,土得到水才能变的柔软……最后总结说水对土德是有好处的。这
一通玄之又玄的物理课把曹丕侃了个晕头转向。不过他这么一想,反正土克水,不
吃亏,于是下令把雒阳改回来,佳字去掉,水字放回去,变成洛阳。
到了魏明帝曹睿的时候,这小家伙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老闹着要改正朔。群臣心想
这改正朔,就得改服色,咱们大魏黄色挺漂亮,这么一改会被人嘲笑的,就纷纷表
示反对。曹睿小朋友却是个驴脾气,三番五次地闹,非改不可。大臣里有个叫高堂
隆的就上了道书,先顺着曹睿的毛摸了摸,稳住皇帝,接着和司马懿等人想出一个
折衷的办法,就是搬出董仲舒的三统论,说曹魏是地统,地统尚白,可以按照这个
来改朔,祭天的时候用白色的牲口,但服色还是按五行的黄色来吧。于是在群臣连
拉带劝之下,曹魏总算是仍从黄色土德,小孩子毕竟难伺候呀。
至于其他两国,蜀汉号称是继汉正统,自然是火德。南朝刘宋时候一个叫刘敬叔的
人在《异苑》里提到过这么一件事:“蜀都临邛有火井……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
葛亮一览而更盛。”意思就是说临邛有一口盛产天然气的火井,桓灵的时候逐渐烧
的不如以前了,等到诸葛亮到了四川去看了一眼,这火就重新旺盛起来;这就是暗
示本来汉代到了桓灵就快完蛋了,幸亏有诸葛丞相在四川撑着蜀汉,这才汉火重光
,一息不灭。搞笑的是,刘备称帝的时候,也有人汇报说在武阳的赤水看见一条黄
龙,待了九天才走。且不说这是曹魏玩剩下的桥段,单从颜色上来说也与汉德不合
,不过蜀国有资格做美国政客的人很多,他们引经据典地解释说《孝经援神契》言
“德在深渊则黄龙见,龙者,君之象也”,《易经》里又说飞龙在天,所以老大您
当皇帝是完全符合天意的。就这样,他们轻轻跳开“黄”字,避实就虚单说“龙”
字,打着降龙十八掌蒙混过去了。
而吴国呢,孙权更没什么创意,照搬了曹魏的剧本,先改元黄武,带了个“黄”字
,又在鄱阳发现一条黄龙;等到了黄武七年年底,孙权坐不住终于称帝,立刻就有
人说在夏口又看到一条黄龙——敢情这三国的黄龙比耗子还多——于是这一年就是
黄龙元年,他连年号都懒得想了。这么黄来黄去的,吴自然就是土德了。
所以说这三国鼎立,其实就是俩土一火三拨人争来打去。
到了三分归晋的时候,司马氏该应什么德呢?魏是土德,那么晋就应该是金德,尚
白色,因为土生金。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未必大家都这么想。晋武帝泰始二年的
时候,一群老头子官僚上书奏说咱们晋是受了魏禅,应该学尧禅让舜的传统,继承
前代的土德和黄服色。司马炎本来打算恩准的,这时候跳了来一个孙盛,气哼哼地
说:“你们全错了,学没学过五德始终啊,晋代了魏,是以金代土,尚白,这才是
王道啊!”
写到这里,我得说我太感动了,因为前面几百年以来,天下只围着“土德”和“火
德”打转,好象全世界只有那么两德似的,乏味啊乏味,现在终于冒出一个新鲜的
金德,总算可以换换空气了,不然土土火火的,读者不烦我也会腻味死,孙盛大人
德性之说一旦兴起,自然就会有“哈德”的人来献符瑞来配合论点,这一次也不例
外。据说魏明帝时期有人在张掖的删丹县金山柳谷里面发现了一块大白石头,上面
写着:“上上三天王述大会讨大曹金但取之金立中大金马一疋中正大吉关寿此马甲
寅述水”一共三十五个大字。魏明帝一看,有“讨曹“二字,心里就不痛快,派人
把那个讨字的那一点敲掉,变成个计字。等到司马炎受了禅让后,一个叫程猗的人
提起这茬,跟司马炎说:“这石头上有个“大”字,乃是极为兴盛的意思;还有个
金字,正是我晋朝的德性;还有个中字,意思就是正赶上交汇的时机;还有个吉字
,当然就是吉利的意思。这石头分明就是暗示陛下您开创大晋王朝乃是顺应天意呀
好嘛,他倒省事,就拣了四个吉祥字儿说,别的就装没看见。
关于晋的德性,还有一个例子。在建兴年间,晋愍帝司马邺在位。江南出现了一首
童谣:訇如白坑破,合集持作。扬州破换败,吴兴覆瓿甊。坑是一种陶制容器,它
的口是用金属籀起来的,所以属“金”,又是“白”颜色,所以白坑实际上指的就
是“金德尚白”的西晋司马氏。果然到了建兴四年,匈奴大将刘曜攻陷长安,司马
邺投降,西晋灭亡,“白坑”破了个乱七八糟。
细心的人也许要问了,这个金德有矛盾啊。蜀汉是火德,火非但不生金,反而是克
金的,怎么会归晋呢?这个嘛,好解释,因为伐蜀的不是晋,而是魏。虽然那时候
司马氏早就把持朝政,但名义上还是曹魏的天下,皇帝还是曹奂,所以灭蜀从五德
来看,恰是“火生土”;而到了伐吴的时候,曹魏土德已败,司马氏已经得了天下
,承了金德,土生金,所以晋伐起吴来也就无往而不利了。五德之说虽属虚妄,在
这里倒也很难得与现实配合的很巧妙。
接下来的历史,可就麻烦了。以往虽然五德说法很多,可都是一朝一代交替着来,
还算有个谱儿。可从西晋开始,这谱子就彻底乱了套,因为五胡乱华,开始了史称
十六国和南四朝的大分裂时期,那时候南北分立,诸国蜂起,华夏大乱,其混乱有
甚于伊拉克塞黑索马里,大家人手一“德”,混乱到家了。
五胡乱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灭亡了西晋,把司马氏和中原大族赶去了长江以南。
在中原折腾的少数民族兄弟们宣称自己是继承了西晋的正统,该按着五德继续排行
;而在江南的东晋以及随后的宋齐梁陈四朝则认为自己才是华夏正根,有资格参与
五德循环,北边那些蛮子都是僭越,是伪朝。结果“五德始终说”的链条到这里就
一分为二,一南一北两条分支,双方谁也不服谁,倒也煞是热闹。
让咱们从北边先说起,这一位是十六国中第一位英雄豪杰刘渊,他是匈奴人,左贤
王刘豹之子,曾在晋朝为官。西晋八王之乱后,他被匈奴诸部推为首领,起兵反晋
。因为他汉化程度太深,总觉得起兵得有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想来想去,终于被他
想出一个有创意的理由来:当年刘邦曾经与匈奴和亲过,我就是匈奴人,而且也姓
刘,那就是汉室宗亲呀。于是刘渊拿着这位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说事,宣布国号为
汉,还很有幽默感地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为神主,摆明了
是继承蜀汉的火德,不承认晋的正统地位。可惜他出身少数民族,没人搭理他,他
这个兴复汉室的口号没多少人响应。
后来刘渊死掉,他儿子刘聪即位,派刘渊的侄子刘曜攻破了长安,拿下了晋愍帝司
马邺,西晋灭亡。接着刘聪的儿子刘桀接替皇位,却被大将军靳准杀掉。于是刘曜
乘机在司空呼延晏等人的拥戴下砍了靳准,做了皇帝。 司空呼延晏给刘渊上书说
:“晋朝是金德,本朝取代了晋朝,按照五德相生的说法,金生水,应该是水德。
这个汉是火德,十三不靠。不如把国号改为赵吧,赵出自天水,正应了水德。”
刘曜一听,想想自己叔叔打了这么多年汉室的旗号,也糊弄不了老百姓,于是下诏
,把汉的国号改为赵,水德尚黑,服色旗帜都改黑色。
刘渊手下本来有一位大将石勒,是羯族人,一直很受重用。刘曜称帝改号后,
把他也封了个赵王。后来两人交恶,石勒灭了刘曜,也建立了一个赵国——史称刘
氏赵国为前赵。石氏赵国为后赵。在二赵混战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荏平的
县令师欢打到一只黑兔,献给石勒。石勒身一边一个叫程遐的人说这兔子是黑色的
,黑色乃是水德之象,预示着您将取代晋朝金德,石勒听了特别高兴,宣布改元太
和以纪之念。
等到石勒砍了刘曜,该称帝了,于是就想到了黑兔这件事。恰好侍中任播也上书说
:“那个刘渊的赵来路不正,不该在五德之内。我们石赵才该是继承了晋朝正统的
水德。”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于是后赵就应了水德,尚白。这和当年刘邦指汉为水
德张苍附议的故事真是同出一脉的师兄弟。
后赵日子并不长久,摊上一个超级变态石虎为君,很快陷入宫廷斗争之中,先被石
闵(冉闵)把石氏皇族杀的七七八八,然后末代皇帝石祗起兵讨伐不成,被自己的
部将害死,水德的后赵就此OVER。 这个时候,中原之地有三处主要势力,一是改
名冉闵的石闵开创的冉魏;二是氐族符氏;三是鲜卑族慕容氏。 南边本来在刘渊
时期还有一个李特、李雄的成汉政权,不过他们没德过什么东西,后来被东晋大将
恒温灭了,不提也罢。
公元352,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灭掉了冉魏,燕主慕容俊觉得自己很不得了,于
是称帝建立燕国,史称前燕。既然称帝,就得找找自己的德性是什么。别看前燕自
己是鲜卑族,可还真看不起其他少数民族,很多大臣觉得这什么前赵后赵都是蛮夷
,不能算在五德循环之内。当年张苍把秦朝踢开,让汉直接继承周的德性为水;后
来刘歆也把秦踢开,让汉直接按周德继德行为火;这前燕大臣们也打算如法炮制,
让前燕直接继承晋德,晋为金,那么前燕该是水德————转了一圈,还是抄袭前
后赵那一套。读书人说话罗嗦,商议了很长时间也没个准数,慕容俊心里也没底,
就从龙城召来了一个明白人韩恒。韩恒那也是一代名士,他说咱们燕王是在东方发
迹的,按八卦来说就是震的方向,而四象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所以震方
又是青龙,青色乃是木德之色,所以燕该是木德。”
其他人一琢磨,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而且后赵是水德,五行相生水生木,燕即木
德也不吃亏。最初慕容俊不太乐意,大概是嫌这个木德不如水德好听,后来群臣都
赞同木德,他不得以只好下诏公告,从此前燕就确定下来是木德,尚青色。
“五德始终说”到目前为止,一直为诸家皇室所迷信,虽然中间颇有争议,但从汉
至前燕,五德循环,贯彻始终,都有本可据有案可查。而直到前秦,这一条链子却
意外地中断了,原因就出在前秦的一代英主符坚身上。
前秦的前途本来并不被人看好,开国君主符洪的孙子符生是个暴力分子,这小子在
位的时候把国内折腾的乌烟瘴气,符坚气不过,就发动政变把他给杀了,自己即位
,局势立刻大为不同,他这个皇帝当的实在华丽,对内修政安民,对外灭掉前燕、
前凉、代国,一统北方,一时极有霸主气象。
按说这前秦在符坚治下,比前面几个势力都风光的多,而且兴儒学,早该有人站出
来议论德性。可偏偏这么怪,前秦的“德性”史书上却没提过,符坚也从来没明确
说自己是啥德。
有一种说法认为,符坚并不迷信,所以他对这类玄幻的东西是持反对态度的;在他
执政期间,老庄还有图谶之类的东西都是严令禁止,所以“五德”自然也在禁止之
列。不过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符坚虽然禁那些玩意,但这是出于自王猛的意见
,他本人其实也颇信这些符异谶纬。新平王符雕有一次给他献了图谶,王猛说这小
子妖言惑众,砍了吧。符坚对王猛一向言听计从,就要杀符雕。符雕临刑前上了一
篇文,在文里引经据典一通神侃,把符坚给侃晕乎了,结果给他追授了个光禄大夫
。而在符坚临死前,姚苌问他要玉玺,他瞪着眼睛骂道:“你丫一个小羌崽子也敢
逼我,你算什么东西,根本连一点图纬符命的凭据都没有,还想要玉玺登基?”说
明他还真是信这个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前秦应木德,因为符氏最早的时候是姓蒲,后来符洪听过一句谶言
“草付应王”,恰好他孙子符坚背后还写着“草付”,于是改姓为符。草属木,那
么由此推之,前秦该算是木德。这个说法得到了后秦开国之君姚苌的支持。他杀了
符坚抢了玉玺称帝,自谓是以火德替了符氏的木德。
而还有第三种说法,出自北魏,说前秦承前燕正统,以木生火,应该是火德才对。
这三种说法要么是没有史料支持,要么是跟理论不符,符坚本人又不可能现身说法
,所以到现在还是一笔糊涂帐。以我个人的看法,有可能是符坚确实信图谶之说,
但是王猛不让,于是他也就没搞五德的花样;以他对王猛的信任程度,就算后者死
了,这个政策应该也不会改;等到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符坚也就没时间玩五德
游戏了,因此前秦没有官方认定的德性。
前秦风光了一阵子以后,终于赶上了淝水之战,引致全国大崩盘,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前秦倒真象是火德……碰到淝“水”,于是挂了——当年刘秀改洛阳为雒阳看
来还是很有道理的,地名和王朝之德也相克哟。
前秦一倒,麾下有点能力的人都蠢蠢欲动,中原大地立时就冒出了无数割据势力。
个头儿比较大的有后秦、西燕、后燕,后来又冒出夏啊、北燕啊、南燕啊、后凉啊
、北凉啊、南凉啊、西秦啊(我还韭菜呢)等等一大票国家,跟当年苏联解体后独
立出一大堆“斯坦”似的。
后秦刚才提过了,国主姚苌自称是火德,以继承符氏的“木德”,至于前秦到底是
不是木已经不重要了。那一票X燕的德性没明说,但想来是继前燕正统顺应“木德
”的。其余几个小国都是路人甲,路人乙的角色,到底什么德不说也罢,不过有一
个国却不得不提,就是大夏。夏的创始者是赫连勃勃,这家伙是匈奴人,曾是后秦
的将领,后来戳杆子自己闹了独立。赫连勃勃一听名字就是个满面大胡子的蛮夷(
当然,人家其实长的挺有气度,姚兴见了都要流口水的)而他所做的事也和野蛮人
差不多。他给自己建统万城的时候,每修一段城墙就派一个人拿长矛去扎,扎进去
就把建筑工人处死,扎不进去就把持矛的人处死,比现在北京施工队的老板还黑。
其他的残暴事迹更是不胜枚举,在十六国时期的暴君里能排的进前三名。
可最令人FT的是,这么一个野蛮人,却大摇大摆地自称自己是大禹之后,所以国号
为“夏”,奉的是金德,也要在华夏正朔的五德循环里占那么一席之地。打下长安
以后,赫连勃勃曾经在统万城的南边刻石颂德,里面说“我皇祖大禹以至圣之姿…
…网漏殷氏,用使金晖绝于中天……于赫灵祚……金精南迈”。大致意思就是说:
老子是大禹后裔,自从殷商以来金德一直混的不太好,一直到我,这才算是金德复
兴云云。具体赫连勃勃怎么推演的已经不可考,我估计可能是因为他和后秦之间颇
有渊源——后秦属木德,按五行相胜系统的算法,金克木,这就对的上卯了;唯一
的问题是,后秦是人家东晋灭的…………算了,俺干嘛要给他找理由算正统?反正
他这个金德来路不明,事实上也没几个人承认。
这十几国在中原闹腾了许久,最后终于被鲜卑族的北魏统一,北边这才算是安定下
来。北魏是什么德咱们等会再说,先回过头来说说南边。
其实南边的形势比北边就简单清楚的多了。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被刘曜拿下的时候
,正好晋室里有个叫司马睿的皇族在长江以南的建邺呆着。当时“永嘉南渡”才过
去六年,人心惶惶群龙无首,大家看司马家也剩不下什么好枣儿了,于是矮子里拔
高个,把他拥戴为帝,继承皇统,史称东晋。
东晋局势比起西晋要稳定多了,长江横在那里就是天然的马齐诺防线。只要北方五
胡诸国没出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这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就能一直平安无事。虽然东
晋也组织过几次北伐,可都被少数民族兄弟们敲了回来,于是只好乖乖地趴在江南
养活那一大窝磕药的名士。北方诸国中只有符坚认认真真南征了一次,可惜淝水之
战客场惨败,让东晋躲过了一场大劫。这件事经常被江南名士拿来吹牛,说咱家才
是正统,看见了吗,老天爷保佑着呢。
东、西晋其实是后世学历史的人为了考研划重点方便而分的,当时人家江南可是坚
定地认为只有一个晋朝;既然只有一个晋朝,那德自然无需改动,于是东晋也是金
德————同时期的北边,什么水德木德火德金德掐的正欢实,东晋都是置身局外
,冷眼旁观,嗤以之鼻,最多从牙缝里蹦出三个字:“哼,伪朝”
公元420年,那时候北魏还在打扫北方中原地带,东晋出了一场大变故,被自己
朝中的大将刘裕逼着禅位,刘裕代晋称帝,国号“宋”,史称刘宋。
刘裕这人是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在东晋服役那几年屡立奇功,最远曾经打下
过长安,后来又被“金德”小太阳赫连勃勃撵出去了。这个人的身世很有意思,据
他自己说是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如果这个谱系是真的话,他倒是与刘向、刘歆
两父子有亲戚关系呢。小时候他也是靠卖草鞋为生,跟当年那位大耳朵的汉室宗亲
际遇颇为类似。
按说他跟汉朝皇室这么有缘分,篡了位以后该说自己复兴汉室才对。不过刘裕
大概是知道那时候去汉朝灭亡有几百年了,已经没什么号召力;何况有刘渊前车之
鉴,还是换个国号的好。刘裕篡位前是被封为宋公,于是国号就是宋了。
国号换掉,那么德自然也得要换。五行相生,金生水,刘宋就应该是水德,尚黑。
《宋书.祥瑞志》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说在东晋义熙十一年的时候,建康(因为
要避司马邺的讳,所以东晋初建邺就改名为建康了,就是今天的南京。)的西明门
忽然塌陷,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水灾。这当然不是豆腐渣工程的错,西方属金,西
明门就是指金乡之门,被水毁了,恰好就是金德衰水德兴旺的迹象。所以读宋书,
经常可以看到皇帝老儿穿着黑介帻单衣晃来晃去,就是尚黑服色的缘故。
刘宋王朝过了六十几年,被萧道成推倒。萧道成的南齐不用说,萧字草字头,属木
;加上水生木,于是齐就应木德,尚青色。关于这个的符兆还是一如既往地玄,说
萧道成十七岁那年梦见一条青龙追着西边的落日跑,有术士解释说落日就是刘宋,
这青龙自然就是萧道成;而他的儿子萧赜十三岁那年,梦见穿着木屐在宫里溜达。
木屐当然是木头做的,暗示他早晚会登基云云。这还算是祥瑞里比较有创意的,其
他废物点心就只会比照着史书,编造说哪里哪里又看见一条青龙云云,叫人看了想
南齐传了五十五年,终“禅让”于梁。那么梁是什么德呢?经过前面这么多朝代的
熏陶,大概大家都猜的出,木生火,梁一定是火德喽?……桀桀桀,今次你就说错
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是一个奇怪的家伙,他本来也是南齐皇室宗亲,他老爸就
是萧道成的亲弟弟;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他就算踢开末代皇帝萧宝融,自己继承南
齐的皇位也完全合法。不过他不干,非要用自己的封号“梁”来做国号,明摆着想
另立新朝新气象;立新朝也罢,然而在议德的时候,他却又搬出自己是齐朝皇族的
身份,说大家都是一家人,谈什么五行生克的就见外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前朝
什么德咱也是什么德。于是乎,这“五德之说”第一次蒙上了“亲情”的色彩,而
齐梁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对真正连续同德的朝代。(秦汉、前后赵本来也是同德
,但那是在不承认前者正统地位的前提下,所以不算)
后来梁被北年投诚过来的侯景折腾了一气,元气大伤,最后被大将陈霸先篡了位。
这位陈霸先是个老实人,梁是木德,木生火,那么陈朝自然就是火德,整个过程中
规中矩,乏善可陈。一方面是因为没什么可争议的,另一方面也证明南朝对五德之
说也开始不怎么重视了。
综观东晋以及南四朝,五德循环波澜不惊,个个都是顺理成章继承下来。相比起南
朝“德”的平稳过渡,长江北边的“德”可就真称得上是热闹非凡。
长江北面最早当老大的是北魏,北魏的皇族拖把头……不对,拓拔氏源出黑龙江,
是鲜卑族。五胡乱华的时候,拓拔氏也南下想瓜分中原花花世界,在山西建起了代
国,后来被符坚攻灭。等到前秦崩溃,拓拔珪趁机跑到内蒙古重建代国,然后改国
别看这北魏一派游牧民族气象,来头却还十分正点哩。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拓拔
氏最早系出黄帝!!黄帝有个儿子叫昌意,被封到了北边大鲜卑山,就是拓拔氏的
先祖。无论邹衍还是刘向、刘歆,“五德始终说”排的世系里黄帝都是属于后土之
德,而北方俗语里“土”字念“托”,“后”字念“拔”,这就是拓拔氏的起源…
…强吧?完全无敌的设定,这比那个《从机器猫看阶级斗争残酷本质》就更有想象
既然北魏自称是黄帝之后,那连符瑞什么的也省了。拓拔珪改国号称帝的时候,就
依照这个说法,上应土德,服色尚黄,干脆利落。啧啧,看看人家北魏多气派,别
的朝代都是参考着前朝之德来确定自己的德行,比如汉是火,魏就是土;宋是水,
齐就是木;只有北魏煌煌大气,不跟那些小家伙蜗角相争,直接从黄帝开始论辈份
,根正苗红……当然啦,这是官方的说法,实际上拓拔氏在北魏之前一个带“德”
的势力都没消灭过,无牛可吹,无德可替,只能走祖宗路线。所以这个北魏的“土
德”是横空出世,没法排进五德始终说的循环里去。
后来北魏在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五十一年以后,到了公元490年,太和十四年,
一代明君魏孝文帝拓拔宏开始亲政。拓拔宏雄才大略,精熟汉典,终于觉察到本朝
这个“土德”来路实在不正,和历代传下来的顺序接不上榫头,于是下诏让群臣讨
论讨论,看能不能换一个更合适的“德”,或者找出个更合适的解释来。
这一下不得了,惊起了座下无数读圣贤书的闲人。要知道,这北魏群臣多是些机关
干部,最喜欢开会,解决问题与否倒还次要,最重要的是能过嘴瘾。当年北魏历代
皇帝想迁都洛阳,这些大臣就嘁嘁碴碴聊了半天也没个定论,只好搁置。前两年拓
拔宏因为多了句嘴,问祭祀太庙该用“禘”还是“祫”字来形容,又引得大臣们兴
高采烈地又发帖子又灌水,折腾了半天也没结论,最后拓拔宏自己锁帖了事。现在
既然皇帝开了新话题,大家岂能放过,于是纷纷引经据典,引发了一场大辩论。
最先站出来的是中书令高闾,他是个书生,文学青年出身,比较有学问。他说五德
之说本自汉代开始,一共有三种说法,张苍认为是水德,贾谊、公孙臣认为是土德
、刘向认为是火德;水德从逻辑上说不通,而土德则是把秦朝当成正统,都不足取
,所以汉的火德应该是直接取代周的木德,这才合乎天理。以后魏土德代汉火德,
晋金德代魏土德,赵水德代了晋金德,(前)燕木德代了赵水德,(前)秦火德代
了燕木德。秦虽然不是我们灭的,但它灭亡的时候恰好我大魏始称帝,所以我们应
当接替秦的正朔,火生土,咱们大魏还是土德。
听到他这么一说,旁边跳出二人,一个是秘书丞臣李彪,一个是著作郎崔光,他们
都是拓拔宏身边的重臣,掌握着修史的大权,自然嗓门比别人大些。他们两个觉得
,你高闾小P孩一个懂什么?老爷我是专门修史的,这方面我们才是行家。我大魏
当年神元皇帝拓拔力微跟晋武帝司马炎是好哥儿们,后来刘聪、石勒肆虐的时候,
本朝两位皇帝还帮过晋朝的忙,晋朝一直感恩不尽;后来平文皇帝抵抗过符坚,太
祖灭掉了后燕,这才有了大魏的天下。无论赵啊秦啊燕啊全都是僭越之辈,是伪政
权,不能算五德循环之内。魏有恩于晋,而晋朝灭亡的时候,正好又是平文皇帝兴
旺的时间,那么继承晋金德的理应就是我大魏,应水德之象。再说了,晋灭后的六
十几年里本朝服色一直都是黑色的,这难道不是天意吗?这实在就是天意呀!
简而言之,他们两个的意见就是我大魏当年跟晋有过渊源,理应继承其正朔,
中间的那些朝代全不算————他们可真强,轻轻“不算”二字,就忽略掉了足足
一百八十六年,奥运会都能举办四十六届了。这让当年的张苍都为之汉颜。
这两派各执一词,叽叽喳喳地吵啊吵啊,拓拔宏听的是头晕脑涨,也不知道听谁的
好,末了摆摆手,缩着脖子说让大臣们都商量一下吧。这一下子,大家吵的更欢实
了,从八月份一直讨论到了来年正月,足足五个多月,官僚作风实在不输后世宋代
那群玩“濮议”的大臣。
最后,那一班大臣联名上了一份奏表,说经过组织仔细研究(废话,五个月了都)
,我们觉得还是崔老师说的有道理,大魏应该顺水德,以接替晋的金德。拓拔宏被
他们闹的没脾气了,回旨说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于是从这一年起,太和十五年
,北魏不再是土德,而是水德,服色尚黑,总算是搀和进“五德循环”的次序里来
打那以后,北魏孝文帝拓拔洪算是见识到了那些家伙捣糨糊的能量。等到三年之后
他想迁都的时候,就再也不敢搞民主讨论了。他先拉着一群老少爷们儿说咱们今天
南征啊大家跟着我走,等到了洛阳以后全都走不动了,这拓拔宏才说既然大家都走
到这里了,索性别回去了,就定都这里算了。事实既成,群臣没奈何,只好答应。
从此北魏定都洛阳,进一步汉化,逐渐走向强国之路。这幸亏是先斩后奏,若是拓
拔宏按老办法让他们商量,恐怕这历史就得改写了。
孝文帝迁都后三十四年,公元528年,契胡酋长尔朱荣入洛阳,杀了胡太后与元钊
,另立了元子攸为帝(那时候拓拔氏已经汉化,改姓元)。公元530年,元子攸亲
手杀了尔朱荣,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又杀了元子攸,另立了元恭为帝。这时候在冀
州的大军阀高欢发兵杀了元恭,击败尔朱兆,立了元修为帝。534年,元修跟高欢
有了矛盾,就逃到了关中,依附另外一个地方实力派人物宇文泰。高欢没奈何,新
立了元善为帝,迁都邺。而一年后,元修被杀,宇文泰找了另外一个皇室成员元宝
炬当皇帝。于是经过这么一番乱七八糟的折腾,北魏出现了两个皇帝,就此分裂成
高欢的东魏和宇文泰的西魏。
甭管这魏是东是西,毕竟都是魏,所以两魏名义上全部都是水德。可惜好景不长,
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了皇帝,建立了北齐;而七年之后,宇文泰的儿子宇
文觉也废掉了皇帝,建立了北周。于是中原分裂,形成周、齐对峙的局面。
这样一来,问题就浮上水面了,魏只有一个,德只有一个,如今一分为二,这怎么
算呢?这高洋、宇文觉都是太子党出身,都有着天下英雄舍我取谁的气度,觉得自
家才是正统,于是彼此都不理睬对方。北齐先宣称自己承魏水德,应木德,尚青;
接着北周不甘示弱,也宣布自己为木德。
神奇的事情在这时候出现了:不晓得哪个变态出的主意,北周这个“木德”应的非
常古怪,木德尚青,而北周的服色却是尚黑,是水德之色;他们又宣布实行古代夏
朝的历法,而夏朝分明是金德;更离谱的是,宇文家自己公布的族谱里,最早的祖
先是神农氏炎帝,炎帝却是火德…………这就完全彻底地乱了套。本来一朝一色,
习为定制,到了宇文家就成了五颜六色的万花筒,除了黄土以外,四德俱全,倒也
算得上是另类的行为艺术。对此我除了说声“靠”以外,就没别的评论。
靠归靠,这四彩斑斓的北周却真成就了一番霸业,在公元557年灭掉了北齐,统一
北方,想来是上天也被这不按规矩出牌的宇文一族气糊涂了。
周武帝宇文护死后,他儿子宇文赟接替了皇位,就是周宣帝。这小子是个废柴,整
天都在后宫嘿咻嘿咻,也不理国政。他有个妃子姓杨,这妃子的爸爸当然也姓杨…
…咳,咳……不说废话了,她父亲就是今后开创一代圣世的隋文帝杨坚。
宇文赟只在位两年,就在“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后宫生活中累死了。
他年仅八岁的儿子即位,辅佐朝政的自然就是身为外戚的杨坚。接下来的故事就算
没听过这段历史的人也能想象的到,公元581年,杨坚废掉这个小娃子,自己做上
了皇位,隋朝诞生了。
隋代的是北周,而后者本来“德性”就是乱七八糟的,于是这隋朝索性快刀斩乱麻
,只认准了“木德”说事,别的一概忽略。按照五德相生,木生火,隋应火德。早
年有人献过图谶,说“赤帝降精,感应而生隋也。故隋以火德为赤帝天子”,还有
人看见一大堆龙满处转悠;甚至在杨坚收到禅让书的时候,有人看到一只朱雀降临
在宫殿之上……反正都是老掉牙的符瑞桥段,总之能证明隋应火德乃是天命所受就
成。接着就好办了,受禅,登基,宣布本朝火行,朝会之服、旗帜、牺牲尽尚赤,
有意思的是,此时江南的陈朝也是火德。从西晋灭亡开始,南北两边演变出两套彼
此独立的五德循环次序,而且都自认来路正统,对方是僭伪;于是北边骂南边是岛
夷,南边骂北边的是索虏,谁也看不起谁。然而造化神工,经过这几百年的轮回,
这两条线的终点站“陈”与“隋”一南一北恰好都是火德,倒是巧合。究竟谁才是
真命天子,就看哪家的火烧的更旺盛了。
公元588年,隋军南征,五十一万大军南下讨陈,兵临建康。没有人能够阻止陈朝
的灭亡,就连隋军总指挥杨广自己也不能。大军杀入建康,拿住在藏在井底的陈后
主,(井者水也,陈朝的火德天子躲到井里,你说那还能落着好吗?)从此中国经
过三百多年的大分裂终于恢复了统一。而“五德循环”的两条分支在经历了各种各
样的混乱之后,也终于合二为一,重新并到了一起…………谢天谢地,不然我就要
他喵的累死了。
隋传了二世,终于被超级败家子杨广败的精光,天下大乱。李渊父子太原起兵,在
公元618年终于逼得隋恭帝“禅让”,李渊自己做了皇帝,是为唐太祖。新朝既然
创立,按习惯就得推“德”,五行相生,火生土,唐于是就顺了土,服色尚黄。
本来这件事清清楚楚,无可争议。可偏偏有人看着不顺眼,非要跳出来唱反调。这
个人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唐高宗在位的时候,他写了一本《大唐千年历》,
说唐的这个土德应该承的是汉的火德,而非隋的火德;为什么呢?因为从曹魏以降
到隋,历代都没有统一过中国,他们都是没有资格参与“五德循环”的,不过是些
五行“沴气”(就是类似汽车尾气的玩意,文人骂人最阴损)。这个王勃毕竟是大
才子,手笔非凡:汉代张苍踢开秦朝让汉承周德,不过是裁掉了从周亡到汉兴之间
的四十三年时间;北魏时期崔光甩掉十六国,让北魏上追晋德,也不过省略了中间
一百八十六年而已;这位大爷下手比前人狠的多,轻轻四字“唐继汉德”,汉唐之
间魏晋十六国南北朝三百九十八年的时光就被一刀切掉扔进下水道去了。这个算法
实在是太过荒唐,连朝廷都觉得不象话,根本不予以采用。
到了武则天夺了李氏天下后,把国号改为了“周”,追认周文王为武氏始祖。周按
邹衍的说法乃是火德,于是武周于是也跟着祖宗学,应了火德,旗帜尚赤。这又是
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主儿,因为无论是“五行相克”还是“五行相生”都解释不了
为啥唐“土德”以后会是周的“火德”。不过错归错,却没人敢纠正,这可以理解
,换了我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时代,也一样装聋做哑,为什么?旁边周兴、来俊臣都
支楞着耳朵呐,万一我说了什么话惹得武则天不高兴,被请进大瓮里洗桑拿,那可
怎么办?总不能指望狄仁杰来救我啊。
反话是没人愿意说,说奉承话的却是大有人在。武则天曾经建起过一座祭祀用的明
堂,后来天有不测风云,那天整个明堂“呱”地一声被火烧成白地了。武则天心里
这个郁闷啊,整天在宫里蹲着画圈。这时有个叫张鼎的左史谄媚地说:“这个大火
在王屋上燃烧,正合我大周火德兴旺之象呐,这是祥瑞啊。”气的左拾遗刘承庆上
书直言:这小子哪儿是奉承,这分明是在说风凉话啊。陛下你可千万别信。”
当初武则天刚登基的时候,李嗣真给她上了一个表,又把王勃的旧话重提,建议把
周、汉尊为二王后,其他的小朝代尤其是北周、隋要降格处理。这一次武则天恩准
,颁令全国改制,于是只有周、汉两朝被尊为正统,其他的包括“唐”全变列国了
后来唐中宗李睿复了位,怎么看这些政策怎么不顺眼,于是一股脑全废掉,改用唐
初的政策。
一直到了天宝年间,歌舞生平,就有温饱的闲人想追求更高层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
明追求,而想要更高追求就得升官,升官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上书朝廷,以得到皇帝
青睐。当时上书言事的人为求能吸引眼球,不惜在奏章里说些奇怪的话,话说的越
是诡异,观点越是新奇,就越容易得到注意。这其中就有一个叫崔昌的人拿王勃的
旧文改了个名字,然后上交朝廷。这一次正赶上唐玄宗在位,他大概也是位行为艺
术家,觉得这说法真新鲜,有意思,而且宰相李林甫也赞成,于是准了。结果周、
汉重新被奉为二后主,其他朝代又被降至列国,一如武则天时代,只不过这一次承
继大统的是唐的土德。甚至两年以后,礼部出了个叫《土德惟新赋》的高考作文,
让考生以这件事为题谈谈感想。
后来唐玄宗扒灰扒出杨玉环,两个人恩恩爱爱,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得以把持朝政
。这杨家一直是当隋是自己本家的,看到唐朝居然把隋也给贬开了,这杨国忠心里
着实不舒服,于是建议说咱们不如从北魏开始算起,把北周和隋都放进“五德循环
”里。唐玄宗那时候和杨玉环如胶如漆,这个面子自然得卖,于是就按杨国忠说的
改制,倒霉鬼崔昌则被杨国忠贬的远远的。
就这么拉拉扯扯了两三个来回,唐的土德这才算真正稳固下来。讽刺的是,就在唐
“德”稳定下来的同时,唐朝社稷却开始动荡起来,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等到其被平定以后,这唐朝的日子也就开始一年不如一年了
接替玄宗的是他儿子肃宗,后来代、德、顺、宪、穆、敬一路传下来,到了唐武宗
李瀍(音“缠”),他为五德之说增添了一个小应用。话说这唐武宗有一次得了病
,很长时间都没好,他就开始琢磨上了:“当年汉朝是火德,所以刘秀就把洛阳的
“洛”改为“雒”,免得火被水浇灭。如今我大唐乃是土德,而我的名字带三点水
,土克水,这病自然就好不了,看来王朝之气是不可以压住君主名字的。”于是李
瀍下诏改名,改“瀍”为“炎”,火生土,这就顺溜了。当初曹魏初定土德,就有
人跟曹丕说把“雒阳”改回“洛阳”吧,土克水,王朝之气压住首都之气,是大好
事。估计李炎就是想到这个典故,所以才加以发挥的。
说句题外话,唐武宗的前一任皇帝唐文宗本名叫李涵,也是带水的,后来他登基的
时候改成了李昂,不知道是否也与五德之说有关系。手头没什么确实证据,姑妄提
出来这么一说。
唐朝传二百八十九年,挂了,藩镇节度使们纷纷独立,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世时
期。按照惯例,咱们先说北边。
取代唐朝的乃是朱温朱全忠(这名字起的真好)这人于公元907年建立后梁,成为
五代中的第一个朝代。唐是土德,土生金,后梁应金德,朱温自命为金德王,连内
殿都起名叫金祥殿,可以说是金光闪闪。还有人在广南附近抓到一头鹿,这头鹿的
耳朵上缺了两块;据说鹿这个东西活过一千年全身就会变白,耳朵缺一块。现在这
头鹿缺了两块,就是两千岁,正合着本朝的金德尚白之象。
乱世当前,天下大乱,后梁一直忙着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后唐对抗,精力
有限,这五德之事没什么精力去管,于是“金德”就是登基的时候被提了一嘴,再
公元923年,后梁为后唐李存勖所灭。 李存勖和他父亲李克用都是沙陀人,因为
祖上为唐朝立过大功,赐姓李氏,所以国号为“唐”,对外打出的旗号都是复兴唐
室。这一点跟西晋末年的刘渊很象,不过他们比刘渊幸运的多,这个“唐”是为当
时的人所认可的。既然是复兴唐室,那么李存勖自然就不能承后梁的金德自称水德
,而是堂堂正正宣称自己和唐朝一样,是土德。
接着后唐被灭于后晋,耶律德光他儿子石敬塘把燕云十六州卖给了辽国,换来耶律
德光对自己的支持,随即灭掉后唐,称国号为晋。后唐是土德,那后晋显然就是金
德了。后晋在中原屁股刚刚坐稳十年,就被辽国灭掉;后晋的节度使刘知远乘机在
太原称帝,国号“汉”,并让辽国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被迫退去。
刘知远是沙陀人,却自称是东汉显宗第八子淮阳王刘昞之后,不过他并没有袭汉的
“火德”,而是按五行相生的原理,取代了晋德,晋金生水,自应水德。不过他“
德”什么已经不要紧了,因为后汉天下一共只持续了三年,就被大将郭威夺了帝位
,改国号为“周”。
以往历代国号,往往都是皇帝登基之前所封的国名,比如刘邦的“汉”朝,是因为
他以前被封为汉王;曹丕称“魏”,是因为他老爸曹操被封做魏公;后来的晋王司
马懿、宋王刘裕、齐王萧道成、梁王萧衍、陈王陈霸先、齐王高洋、周王宇文觉、
隋公杨坚、唐公李渊,概莫能外。而郭威最大只在后汉做到了监国,没被封为周公
,所以他的这个国号,是跟他先祖及五德颇有关系。
郭威先祖(不用说,也是自称的)乃是周朝的虢叔,再往远推就是周室姬姓后裔。
巧合的是,按刘歆的五德世系走的话,周乃是木德,而南北朝时候宇文觉的北周也
是木德;郭威篡的是后汉水德,木生木,恰好也是木德。三周皆木,就是天意呀天
意,因此这个“周”的国号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北边的说完,该到南边了。不过南边的九国(还有一国是北汉)不够有意思,这班
家伙对五德之说并不怎么看重,所以称帝的多,推演五德的少;何况他们很多人都
认为正统在北方五代那边,自己不过一割据势力——比如南唐就奉宋为正统,而钱
缪的吴越、马殷的楚则都只是国王级别——所以对这与正统息息相关的五德也就不
怎么上心。既然本篇重点是说五德,那这些小国就可以略掉不谈了。
对了对了,还有一国应该要提一下的,就是前蜀。这前蜀是王建所创,虽然没什么
“德”的记录,可是祥瑞却是十国之中最多的。《新五代史》里一篇《前蜀世家》
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在记录哪年哪地碰到虾米祥瑞;祥瑞太多了,这里不可能
一一枚举,我就举一个例子,便可见前蜀君臣的想象力奔放到了什么地步:前蜀武
成三年八月,有人在洵阳看到了龙,而且不是一条,而是五十条!!连修史的欧阳
修本人写到这里,都忍不住说了一句:帮主,这也太离谱了吧……
五代十国的终点是宋朝。不过在说宋朝之前,还有一国得先介绍一下,这就是辽。
辽的开国之君是耶律阿保机,和后唐太祖李克用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他虽然是契丹
族人,但一直热心汉化,手底下重用的都是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等汉人。公元
947年,他也学中原王朝体制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后经反复,最终确定为辽。到
了辽太宗耶律德光的时候,辽国得了燕云十六州,汉化程度日益加深。公元947年
,耶律德光灭了后晋,进了开封城,踌躇满志之际也想做中原大王称帝。既然要称
帝,就要有国号,而且这五德之说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
但最大的问题是,辽和中原王朝向来没什么瓜葛,这个“德”不好联系。于是辽太
宗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祖先。根据契丹起源神话,最初有一男子乘白马,一
女子驾灰牛,两个人相遇于辽水之上,遂为夫妇生出八男子,就是契丹族的始祖;契
丹族生于辽水,那自然就该是水德。于是经过这么一个曲折的过程,总算找到契丹
应水德的理由,并因此而将国号改为“辽”,即是纪念契丹族的母亲河。所以说辽
的水德跟北魏的土德类似,不是五德循环而出,而是横空出世的。
辽说完了,接着回过头来说大宋。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历史。宋乃是从后周而出,后周前面说了,属木德,于是五行相生,木生火,宋为
火德,尚赤。这在宋初就确定下来的定制,完全没有争议。
唐当年以土德继了隋的火德后,王勃表示不满,要求跳过这些朝代上承汉德。这一
次,宋朝也碰到了同样的闲人。公元984年,宋雍熙元年,一个叫赵垂庆的平民
COSPLAY了一把宋朝版的王勃,他上书说本朝应该跳过五代,直接上承唐德,为金
德;就算后梁代了唐,后唐代了后梁,排到我们这里也该是金德了。这个家伙很明
显偏科严重,文彩则有,数学太差,他算错了。赵垂庆以为五德顺序是按照唐(土
德)-后梁(金德)-后唐(水德)-后晋(木德)-后汉(火德)-后周(土德)-宋
(金德),可惜这只是个理想状态。可事实上后唐压根没把后梁当成正统王朝,认
为自己接过了唐朝的大旗,上应土德,而不是水德;所以按这个推演下来,宋恰好
是火德,而非金德。
宋朝善待文人,宋太宗没叫人乱棍把赵垂庆砸出去,而是让诸位大臣讨论。常侍徐
铉指出赵垂庆以为五代五德一始而贯的错误,他说唐朝灭亡以后还有后唐拨乱反正
,所以正统该从后唐算起,大宋还是火德。为了加强说服力,他还援引了唐玄宗时
候崔昌献议的例子。(详见前面唐代部分)。赵垂庆犯的是硬伤,辩无可辩,此事
就这么平息了。
到了公元1010年,大中祥符三年,宋真宗在位。开封府功曹参军张君房上书又开始
劝说宋真宗改金德。不过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张君房不再在“五德”上绕圈子,
而是开辟第二战场,大谈祥瑞征兆。宋真宗是个极迷信的人,尤其痴迷这些东西,
对他将上天降瑞,那要比推演五德更有说服力。这个张君房还真搜集到不少论据:
他说后周把皇位禅让给太祖的时候,正是庚申年,庚就是金,而申也是位于金位,
这是一;太宗登位的时候,开过一个叫金明池的池子,这是二;前几年丹徒进贡了
一头白鹿,姑苏进贡了一只白兔,陛下你封禅的时候又有人在山东献上白兔一只,
郓州发现一只金龟。金乃白色,所以这些都是预兆大宋该是金德。
这一次论据不能说不充足,不过宋真宗那时候正忙着去汾阴去祭祀后土,没空搭理
这事,于是张君房冲击金德也遭到了失败。
天禧四年,又一个闲人光禄寺丞谢绛上书说:“当年汉朝跳过暴秦直接继承了周的
火德,为火德;我大宋也应该如法炮制,跳过五代继承唐的土德,所以宋该为土德
。”这一回比前两次更不象话,一看就知道谢绛这厮历史没学好。在邹衍的“五德
相克”系统之下,周才为火德,而汉则为土德;而在刘向、刘歆的“五德相生”系
统之下,周为木德,而汉为火德。这个傻大姐把两套系统弄混了。
与此同时,大理寺丞董行父上书坚持认为宋该金德,还是老一套的理由,说宋该跳
过五代,上应唐土德云云。既然对方拍的是火星砖,宋真宗也懒得跟他们费嘴皮子
,直接引用当年徐铉发的火星帖,回答说大宋是受了后周的禅让,这么把人家一脚
踢开良心过不去。
就这样,虽然下面不断有人哼哼着要改德改德,但宋朝的火德却是始终没有变过。
事实上,这些争论已经是“五德始终说”的回光返照。就在那群闲人争论大宋“德
”什么的同时,终于有明白人对这个延续了千年的五德之说感觉到了腻味,并对其
进行猛烈抨击。最早发难的重量级人物是胡瑗,这人是宋初三先生之一,当世大儒
,他写了两篇《洪范口义》,从“五德始终说”最早的理论基础《洪范》开始批评
起,强调历史上起作用是人,不是天,汉代什么五行灾异全是歪理邪说。接下来出
手的是郑獬,他是仁宗皇佑五年的状元,写得一手好诗词;他写了一篇《五胜论》
,继续批判阴阳五行;但这“倒五”风潮的中坚大将却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
阳修,他就旗帜鲜明地认为灾异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所谓谶纬德兆全是瞎
联系,直接指责董仲舒、刘向、刘歆等的天人感应说是“曲说以妄意天。”在他负
责编撰的《新五代史》里,就很干脆地去掉了《五行志》,不予收录;在《新唐书
》里他虽然保留了《五行志》,但是只记录客观事实,不跟人事扯到一起。
真正的大地震是自王安石起,这位千古名相发动的变法运动引发了北宋朝中变法派
与保守派的激烈对抗,保守派所利用的武器就是与五德联系紧密的天灾异象,一旦
天下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跳出来说:“看吧,老王又惹老天爷不高兴了。”与
他们针锋相对的变法派则坚持认为天灾就是自然那现象,跟人类吃喝拉撒没有必然
联系。最后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但经过这么一番论战,也让五德之说元气大伤,
此后逐渐地在宋代销声匿迹,只有朱熹之类的道学家偶尔能想起来拿出来玩玩了。
孔子有言:墙里开花墙外香。“五德始终说”虽然在汉人王朝受到了冷遇,但东方
不亮西方亮,它却被宋视为蛮夷的金朝女真族看中,并大受重视。五德之说一向被
视为“夷夏之大防”的重要理论依据,如今却被“夏”所抛弃,转为“夷”所用,
倒也真有趣哉。
北宋与辽澶渊之盟后,自以为可以从此过太平日子了,可是两国谁也没料到这
时候女真族悄然崛起,随后几年间先灭掉辽国,又对北宋发动进攻,靖康之役虏得
徽、钦二宗,北宋就此灭亡,只剩下赵构逃去江南立了南宋。
自从占有了中原半壁江山后,原本生猛的游牧民族女真也开始逐渐被汉化,而
且比辽更彻底。金世宗完颜雍很相信五德之说,他觉得本朝灭掉了北宋,那自然是
该以土德继宋的火德啊,于是就在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举行腊祭,定金为土德;
两年后到长白山祭祖封山的时候,册文里还说“阙惟长白,载我金德”。
到了金章宗完颜璟的时候,金朝群臣针对本朝德行爆发了一次大辩论。这一回比前
朝哪一回都热闹——真奇怪,似乎每一次关于五德议论最热闹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比如上次北魏也吵的极其华丽。金章宗的这一次辩论规模相当大,光是主要派系
就分成三个:一派主张继承宋火德,为土德,也就是沿袭金世宗的旧例;一派主张
继承辽的水德,金为木德,理由很简单,辽金都是北边过来的,算一家子;还有一
派最为奔放,痛痛快快地建议说连北宋带五代咱全不要,咱大金直接继承唐的土德
,为金德。这一杆子就跳过去二百二十年——还好,还没打破唐代王勃三百九十八
年的世界记录,到底是蛮夷,这方面怎么也比不过中原士子。
对于这三种意见,金章宗表面上是都予以考虑,其实心里早就意有所属,支持第
一种意见,金承宋德为土。据专家分析,金章宗虽然是女真族,可已经汉化很深,
是个哈中的大菠萝,皮黄里面更黄。他早就觉得北宋系出正统,自然该从这里继承
于是到了泰和二年,金章宗终于下诏宣布定土德,从此土德完全确立了在金国的地
位。后来到了金宣宗时候,又有人起了议论——这金朝君臣想来是开会开上瘾了—
—这一次上书的是辽东宣抚副使完颜海奴,他手下的一个汉人官员王浍告诉他大金
祖先乃是高辛,是黄帝的后裔,理应立庙祭祀之;他还说本朝刚兴起的时候,旗帜
都是红色,于是完颜海奴就跟金宣宗说咱们是不是该尚火德呀?金宣宗讲究民主,
叫来群臣说你们觉得这意见怎么样?大臣里有一位叫张行信的人站出来,一脸无奈
地跟金宣宗解释说:“陛下啊,我都被这群没学问的人气的没脾气了。按照《始祖
实录》,我大金是从高丽而出,跟高辛八杆子都打不着呢;再说了,就算大金系出
高辛,高辛是喾帝,排五行排出来是木德,哪能是火德?当年太祖是因为完颜一族
多尚白,又看中了金的性质稳固,所以才起国号为金,与德运没关系;本朝得运是
到了章宗一朝才算议定为土。那个什么王浍一没学问二没人品,甭理他。”
从这两次争论可以看出来,金朝对五德之说有多么热衷。
无论是金的土德还是宋的火德,到头来都没有保佑他们国祚绵长,金宋还是先后倒
在了蒙古大军的铁蹄之一,从此中国境内就只有了一个政权:元。
元朝的国号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一句,实际上这个国号还有更深的意义,也
与五德有关系。金朝是元朝攻灭的,金属土德,五行相生,土生金,所以元是金德
,所以才会使用大哉“乾”元,因为八卦之中的乾卦是属金的。元世祖忽必烈改国
号时的诏书里有一句“握乾符而起朔土”,就是这个意思。
元改国号是在公元1271年,宋咸淳七年,那时候宋朝还在苦苦支撑,所以两朝从“
五德”上说还是谁也生不着谁。但八年之后元将张弘范灭宋于崖州,问题就凸显出
来了……宋是火德,火克金,和现实正好掉了一个个儿。后来元朝大力禁止图谶之
说,不知是否就是怕人瞧出这个破绽。
这事若搁到别的朝代,早就有人上书建议改德了;这蒙古人都是倔脾气,死活就是
不改,俺金德怎么了?金被火克怎么了?宋还不是被俺捏了?那些住在元大都的北
京元人们猜得中这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尾;就在他们还在美的时候,真正克他们的
火德悄悄出现了…………那就是明朝。
明朝属火德,“明”这个国号有传说指出是“三重火”,明是汉人王朝,汉朝是火
德,称为炎汉,两重;明朝天子姓朱,朱是赤色,赤色属火;又明字拆开是日月,
日者阳之极也,日配朱色,也成一火。
按照惯例,火生土,下一朝当是土德才对;然而或许是因为明朝有三火,太大了,
只能克,不能生,于是反明的人不约而同地扔掉沿用了千年的“五德相生说”,重
新捡起了满是灰尘的“五德相克说”。比如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以后建立大顺朝
,登基称帝,就宣布自称为水德王,以水克火;不过问题在于,不知道他从哪本书
看来的,居然以为水德尚蓝,于是满朝文武都成了蓝精灵,真是诡异。
而真正灭掉明朝的满清,对此则早已准备周全。皇太极早在关外就改族名为满洲,
改国号为清,意以三个水德一副炸弹来毙掉明朝的三个火德。说实话,这怎么听都
觉得很玄幻……民国初年续修的《仪封县志》还有记载,村民们曾经在十堡村火神
庙前挖出来一具铁牛,上面的字被侵蚀的很难辨认,只能看到前面写着‘水德’,
末行有‘大清’字、‘乾’字、‘四十四年’字。这也算是趣话之一。
这些传说,就是五德学说最后的余光。其实写到明清,关于五德的话题就已经没有
多少。从宋以后,“五德始终说”逐渐式微,到了明清已经基本上沦为谈资,这东
西终于不再象当年那样威风八面万民仰止了。
事实上明清两代对五行学说仍旧痴迷,比如朱元璋就将自己的后代事先按照五行相
生的顺序起好名字,朱棣这个辈份的都属木德;他儿子朱高炽,属火德;其孙朱瞻
基,属土德;曾孙朱祁镇,属金德;玄孙朱见深,属水德;再比如说清朝护卫北京
的八旗就是按五行相克确定居住方位,东方属木,金克木,而金色尚白,于是正白
旗和镶白旗都拆迁去了东直门地铁口和朝阳门。但是这些都属于五行上的应用,而
五德则不再被两朝皇室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充其量只是用来做修辞上的装饰品。
从此五德五行,也只有一些无聊的知识分子、喜好怪力乱神的民间传说、玄幻小说
作者和如我一般放着毕业论文不写却搞这玩意的闲人才有兴趣了。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建立,五德始终本该走到了尾声。不料冒出一个袁大头又搞复
辟,自己登基称帝,年号洪宪。据说这“洪宪”来源很有意思,本来最初用的年号
是昭武,后来有人说这是吴三桂当年造反用过的,不吉利。于是就有高人出现,说
不如用“洪宪”,明朝开国年号洪武、清朝心腹大患洪秀全、武昌起义首领黎元洪
,皆带一洪字,大是吉利,于是袁氏诏准…………手里资料有限,我不知道这个“
洪宪”朝是否确定了自己的德性;不过想想当年袁绍、袁术兄弟两个自称大舜后裔
,舜是土德;而土恰好又克清水,说不定袁氏某人就以这个原因而应了土德也说不
袁氏以后,就是民国。据我一位朋友说,林语堂当年拿民国青天白日旗开涮,说这
旗尚青,那民国合该应木德,正好与前面袁氏的土德配了个正着。如此看来的话,
咱继续往下推演,五行相生,木生火,火德尚赤,无怪十几年后全国河山一片红了
姑妄听之,姑妄听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防类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