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战争木棍在哪里时代在哪里有拍卖中国的东西

203 440 656 97 152 75 13 1012
802 714 66 137 170 37 5 0
144 28 39 103 484 53 60 75 86 0 0 17 11 25 3 37 5 1 3 1 7 1 8 21 7 1
查看: 540|回复: 27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5585主题精华0粟米2495.70 石信誉145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145 / 粟米 2495.7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5585 / 精华 0 / 在线 1810 小时 / 注册
中国的东西为啥这么贵?
(326.51 KB, 下载次数: 0)
10:4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良知是真宝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5772主题精华0粟米916.7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160
从六品上.起居舍人, 积分 57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8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916.7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5767 / 精华 0 / 在线 1390 小时 / 注册
不破不立 大悟无言。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85348主题精华0粟米211.55 石信誉398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398 / 粟米 211.55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85348 / 精华 0 / 在线 6264 小时 / 注册
古董书籍、拍卖图录、收藏工具,请点击&&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264主题精华0粟米113.01 石信誉17 点阅读权限60
正九品上.校书郎, 积分 2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信誉 17 / 粟米 113.01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264 / 精华 0 / 在线 90 小时 / 注册
[loveliness]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26048主题精华0粟米4399.47 石信誉42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42 / 粟米 4399.47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26048 / 精华 0 / 在线 3875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51372主题精华20粟米11141.07 石信誉5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5 / 粟米 11141.07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51372 / 精华 20 / 在线 4250 小时 / 注册
是狼就练好你的牙,是羊就练好你的腿。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4089主题精华1粟米12189.55 石信誉98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98 / 粟米 12189.55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4089 / 精华 1 / 在线 2147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9970主题精华0粟米3241.44 石信誉239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239 / 粟米 3241.44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9970 / 精华 0 / 在线 1047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0918主题精华21粟米846.88 石信誉16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16 / 粟米 846.88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0918 / 精华 21 / 在线 3709 小时 / 注册
共产党把税都搞走了,然后再抓住一大堆理由,既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22280主题精华8粟米948.61 石信誉28 点阅读权限200
正四品下.尚书右丞, 积分 222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0 积分
信誉 28 / 粟米 948.61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22280 / 精华 8 / 在线 4321 小时 / 注册
原帖由 @小小飞侠 于
12:53 发表
共产党把税都搞走了,然后再抓住一大堆理由,既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
剑插云霄无穷宇&&
不如佛前一炷香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69356主题精华2粟米5150.33 石信誉51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51 / 粟米 5150.33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69356 / 精华 2 / 在线 4248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47573主题精华14粟米824.48 石信誉233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233 / 粟米 824.48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47573 / 精华 14 / 在线 4657 小时 / 注册
原帖由 @小小飞侠 于
12:53 发表
共产党把税都搞走了,然后再抓住一大堆理由,既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
现在似乎不太看重立牌坊的事儿了。。。。。。。。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755主题精华3粟米2499.2 石信誉134 点阅读权限200
【玩古斋】
信誉 134 / 粟米 2499.2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755 / 精华 3 / 在线 6152 小时 / 注册
只想说:骂了隔壁!
QQ号(威信号):,欢迎大家!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0918主题精华21粟米846.88 石信誉16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16 / 粟米 846.88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0918 / 精华 21 / 在线 3709 小时 / 注册
原帖由 @苦练 于
16:03 发表
现在似乎不太看重立牌坊的事儿了。。。。。。。。
越来越操蛋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5585主题精华0粟米2495.70 石信誉145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145 / 粟米 2495.7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5585 / 精华 0 / 在线 1810 小时 / 注册
原帖由 @苦练 于
16:03 发表
现在似乎不太看重立牌坊的事儿了。。。。。。。。
良知是真宝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8186主题精华5粟米8956.5 石信誉12 点阅读权限200
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积分 381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14 积分
信誉 12 / 粟米 8956.5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8186 / 精华 5 / 在线 3631 小时 / 注册
楼主开门啊,顺丰送快递了
5老师最爱我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226主题精华0粟米1523.2 石信誉16 点阅读权限110
从七品下.太史丞, 积分 12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4 积分
信誉 16 / 粟米 1523.2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226 / 精华 0 / 在线 611 小时 / 注册
一心向善,一心向瓷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802主题精华0粟米115.25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100
正八品上.监察御史, 积分 8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115.25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802 / 精华 0 / 在线 8 小时 / 注册
谢绝跨省& &向往当贪官移民!。。。。。。。。。。。。。。。。。。。。。。。。。。
=======& &刘邦:历史的天空&&=======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7361主题精华4粟米1608.01 石信誉56 点阅读权限180
正六品上.太学博士, 积分 7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38 积分
信誉 56 / 粟米 1608.01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7361 / 精华 4 / 在线 1479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23423主题精华0粟米256.33 石信誉13 点阅读权限200
正四品下.尚书右丞, 积分 234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7 积分
信誉 13 / 粟米 256.33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23423 / 精华 0 / 在线 1469 小时 / 注册
娱乐精英2星勋章
娱乐版发帖2万可申请
品藏大赛2011
品藏大赛2012
品藏大赛2013
精华1级勋章
娱乐精英1星勋章
娱乐版发帖1万可申请
娱乐精英3星勋章
娱乐版发帖3万可申请
论坛精英勋章
品藏大赛2010
论坛守望勋章
七夕活动勋章
七夕,守望心底那份爱...
升级内测活动勋章
该用户主动参与“盛世产品测试工作”,盛世因你更精彩!
壹图流勋章
精彩推荐 /1
论坛十二生肖勋章现可以自主购买。欢迎各位选购
||服务电话: 400-813-9977
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崔晓东访谈录
摘要:访谈背景:
我与崔晓东先生相识已有十几年了,其间我们一起共事十余年,彼此都比较熟悉。那时候,我们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教研究室任教,一度我们的画室也在同一幢楼里,他的画室在四楼,我的画室在二楼。晓东先生每天都在画室作画,他的山水也在日新月异得变化着。当时,我画西画,画累时就去楼上晓东先生的画室看画。有…
推荐关键字
  访谈背景:  我与崔晓东先生相识已有十几年了,其间我们一起共事十余年,彼此都比较熟悉。那时候,我们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教研究室任教,一度我们的画室也在同一幢楼里,他的画室在四楼,我的画室在二楼。晓东先生每天都在画室作画,他的山水也在日新月异得变化着。当时,我画西画,画累时就去楼上晓东先生的画室看画。有时他经过我的画室时也进来看看。我们的交谈一般没有过多的客套,谈画时也很直接,没有什么顾虑和虚饰成分,彼此以诚相待,每当看到彼此画出一幅好画时,都流露出惊喜、赞许的神色。  后来我也画些山水,经常给晓东先生看,请他指点,每次他都鼓励我画下去。我们的往来也就更多起来。再后来晓东先生调到中央美院教山水,我们仍保持着过去的交往。有时一起参加一些活动。我外出写生返京,总是把写生稿拿给晓东先生看,他每次都很认真地提些看法,从不敷衍了事。看得高兴时,脸上洋溢着兴奋之情,亦有外出写生的冲动。崔晓东先生为人随和,不骄不躁,乐于助人。他的作品与他的人品很统一。他每个时期喜欢古代的一两位画家,认真地临摹,把临摹地收获与他的创作结合起来,反反复复地画,他从黄宾虹到四王、四僧、明、元诸大家的佳作都临过与原作一般无二,他从中不但学习前人的技法,还去体验前人的精神境界,现在他又回到董其昌和倪云林的作品里,更讲究技艺和境界。境界的提升成为晓东先生更关注的内容。在他的作品里把笔墨理解成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永恒的东西。这也是他一直潜心研究传统学古的切实体会。崔晓东先生不但对古人的绘画临摹研究,他还对古代的画论反复地看,去体会古代画论中每个字,每句话的含意,在谈到&气韵&时,晓东先生说:&&气韵生动&到现在仍然是中国美学或中国绘画最高的境界和原则。&他强调笔墨的最高境界就是&气韵生动&。我与晓东先生住在同一个小区,两楼间隔一个花园,这次访谈我提前一天与晓东先生约定,由于我们彼此非常熟悉,访谈进行地很顺利,从下午2点到5点,共3个小时,大约一万五千字。  访谈时间:日下午2点  访谈地点:北京定福庄崔晓东先生寓所  访谈正文  一  张值:崔晓东先生,您是哪一年开始画山水的?  崔晓东:大概是1989年。我1988年研究生毕业,读研究生期间,画人物,一直搞创新,总想要突破一些东西。  张值:那您怎么想起画山水?  崔晓东:画人物画了十几年,改革开放后受西方绘画的冲击,感觉到中国画与西画相比总觉得弱些,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在强度上都很弱,那时对传统的理解还很浅,画了很多年,画得很苦也没找到什么出路。尽管各种方法都试过了,西方的方法也借鉴了很多。毕业后,就想休息一下,看看书,开始画点山水消遣消遣。画了以后发现山水里的东西挺有意思,也发现以前对中国的东西了解还很少,比较肤浅。真正开始画山水是九十年代初,先试了试。但是刚到学校挺忙的。没时间画别的,画点小山小水的。后来呢,我就觉得在人物画付出许多心血,看不到什么希望,用这种形式表现现代生活也非常难。  张值:那您在山水画里看到了什么希望?  崔晓东: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方面,自然是永恒的,山是相对不变的,人和自然不可分离。再一个我喜欢笔墨,只有在山水这种形式里笔墨才能尽情地发挥;而在人物画中就会受到许多限制,比如造型内容的限制,笔墨很难自由地发挥。山水没有这种限制,它就是笔墨,画山水使你真正感到能更尽情地表达艺术形式本身。另外,在画山水时心态非常平静,也觉得舒服。  张值:您画山水是从传统临摹,还是从现实写生开始的?  崔晓东:刚开始我是学黄宾虹,黄宾虹的东西挺打动我的,我就画了画。后来发现要真的画山水画要从源头或者说基础开始,我就开始注意古代传统,研究前人的学习方法。  张值:在黄宾虹之后您又学了谁的画?  崔晓东:黄宾虹之后,我想从基础上研究,学芥子园画谱,这之后就学清代的四王、四僧里的髡残、八大,还有龚贤,然后一路往前走到元代。年的时候,我接触了宋人的山水。  张值: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时人们还不欣赏传统山水。  崔晓东:是,那时是传统最倒霉的时候,我画了以后很多朋友说:&还画这个呢?&觉得很奇怪,不可思议。当时,我越来越发现我们这代中国人对中国的东西知道得比西方的还少,对西方的知道很多。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好奇心,想更多了解。  张值:刚才您讲您更喜欢笔墨,能具体说说笔墨吗?  崔晓东:我开始画的时候觉得用笔,也就是线,很奥妙,那种变化很多,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觉得很神秘。便越深入下去,就发现了笔墨本身,以及用笔、用墨的关系。画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中国画的笔墨不仅是手段,它又是目的,中国画的笔墨最终就是目的,是终极的追求。  张值:好象董其昌在《画旨》里对笔墨有这样的说法:&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无笔;有皴而不分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古人云:&石分三面&,此语是笔亦是墨。&您觉得您理解的笔墨和他讲的这种笔墨是否有相似之处?  崔晓东:不同,笔墨呢,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材料或手段技法,同时又是一种艺术精神,是一种文化积淀。比如,墨色,古代称为玄色,天玄地黄,既为天色,是万色之王。道又称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可以含盖世间万物。中国古代哲学里不太谈美,而谈道、气、象等等。宗炳所谓的&澄怀味象&,&澄怀观道&就是以虚静之心忘掉人间的功名利禄,来体味宇宙、人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生命,画家通过笔墨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当然,中国画讲&以形写神&通过山水这种具体的东西来表达。用笔墨创造宇宙万物。  张值:您是更强调笔墨的精神的一面,那么,在您的山水笔墨里是如何体现的?  崔晓东:我追求的就是一种自然,一种平和的心境,一种寄托,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每天拿起笔来心情就非常愉快,内心也很静,特别想画。这种状态与画人物是不同的,画人物的时候,外在的东西太多,想要表现一种什么,要追求一种什么;而画山水就不是追求什么,它是一种修练,一种性情,画出想象中的自然,胸中丘壑。人也开始自然化,如同行云流水一样,大自然的山水也应充满人的精神。  张值:您的意思是说,山水画已成为您日常的生活方式?  崔晓东:对,山水画是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寄托,不是什么表现,而是一种更内在的需要。  张值:您有这样的体验是在三十岁以后吧?  崔晓东:三十六、七岁时开始有这种感觉,画了一些山水以后,原想再画人物,可是,画山水画进去以后觉得很有意思,山水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山水的造型问题、基本功问题、笔墨问题。还要解决很多问题,并非全靠性情。它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之后,达到的一种自由,与一开始就自由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化讲究寒窗苦读,之后所拥有的深厚积累、严格规范之上的一种自由。所以,就要下一番功夫。  张值:您开始对传统山水临摹学习时,对清朝之前的画家有兴趣吗?  崔晓东:每个时期都不太一样,最早的时候喜欢四王,有一段时间喜欢龚贤。后来就是黄公望。文人画比较喜欢倪云林的画。现在我觉得比较好的是倪云林和董其昌,他俩的画非常高。  张值:高在什么地方,能说一下吗?  崔晓东:炎黄艺术馆购了一批台湾故宫藏画的复制品,一大批古代画家的画经常拿出来展览,其中有一张是董其昌的,那种淡雅、一尘不染,而且用笔看不到起止的痕迹,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这是真正的中国文人画的境界。  张值:不仅仅是画本身的元素,而且还包括画之外的画家的境界和修养等等。  崔晓东:是,修养、学识都融进去了,深不可测,但是,又显得淡雅平静。我每次去都一遍遍地看,就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倪云林的画也很丰富,他很内在。我最近画了一些画就是受他俩的影响,不重外在的,去掉表面的浮华,全融到里面去。有一个时期,我很喜欢宋人的画,宋人中我觉得李成、范宽的画比较好。  张值:我见您临过的范宽和李成的画。  崔晓东:范宽的我临过好几遍。我完整地临过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受益非常大。  张值:能具体说说临完《溪山行旅图》之后的感受吗?  崔晓东:临范宽的画后感受很多,一个是他对艺术的严谨,一丝不苟。他画了那么多笔,没有一笔是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我很受感动。它的画几乎无懈可击,你挑不出他的毛病来。就像明清的家俱,给皇帝做的一种家俱,非常精到,没有毛病。但是,他这里面又不是很笨,范宽的画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内心却有很多激情,甚至有点神经质。他对艺术的态度,现代人没有能够做得到的。范宽的创作方式是从前人到生活,他有前人的东西,包括荆浩的,也有李成的。但是,他又在生活中提炼了很多因素,他把这两样结合得非常好。他的画不完全是生活中的,你到生活中找不到。我去过终南山,他画的不完全是那里,而是经过高度概括的,但有山林气象,而这一点非常好。  李成的画我临过一张《晴峦萧寺》,他与范宽不一样。他的画比较内敛,也更细腻些,是一遍遍画出来的。范宽的画基本上是一遍;李成要好多遍。1999年我外出写生,就是受李成的影响。正好在写生之前临完他的画,写生的用笔和皴法都受了李成的影响。  张值:宋之前的山水临过吗?  崔晓东:我觉得山水画是到宋才完全成熟起来,五代,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荆浩、董源。董源对后来的文人画影响很大。再往前就是唐,唐代看过王维的,那也不太准确了。他只是勾,没有皴,而且传说是他的,不一定就是王维的。真正有皴法的是荆浩,荆浩的山水比较成熟了。而完全成熟要到李成、范宽,我觉得李成和范宽已达到山水画的高峰,后来的再没有那么好,包括郭熙、李唐也没有达到他俩的高度。  张值:您能说说宋元山水画之间的关系吗?  崔晓东:到元代画风变化就大了,文人画成了画坛主流,这种转变还有政治方面的原因,外族武力征服,汉民族受到歧视,知识分子要通过科举入仕的传统道路没有了,画院没有了,文人画家成了艺术创作的主要力量。他们不以绘画为生计,不愿意与统治者合作,隐居山林,过着&遁迹忧时&的笔墨生涯,他们要抒发心中不平&&一种孤傲清高的思想,表达一种隐逸高雅之趣,淡雅的水墨画正好表达他们的这种意趣。从艺术发展的角度讲,宋代的绘画重法、重理,严谨、写实,法度森严,这种严谨的东西,时间长了也要变,太复杂了,物极必反,就希望简单一些,更自由随意一些。这也是艺术发展的一种规律。元代的文人画,从写实走向写意,追求自然天真,从客观走向主观,从表现自然丘壑到表达主观意趣,重笔墨、书法用笔。宋到元是中国画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元代以后,基本上就一条路走下去了。  张值:元代您喜欢的画家是黄公望和倪云林,您能说说他俩的画吗?  崔晓东:我一开始喜欢黄公望,后来才喜欢倪云林的,黄公望的才气非常大,但他没有倪云林的画含蓄。  张值:是不是黄公望的画绘画成分更强些?  崔晓东:是,黄公望绘画性非常强,倪云林没有黄公望本事大。但是,倪云林的东西非常内在单纯,一种无人间烟火的感觉。是文人画比较高的境界。  张值:您对王蒙的看法如何?  崔晓东:王蒙没他俩好。王蒙的东西有点硬,他反反复复地画那种牛毛皴,不那样单纯。但我更喜欢黄公望和倪云林。在绘画上黄公望好些,在境界上倪云林好些。  张值:明朝有很多画家,您刚才说到董其昌,那您对沈周怎么看?  崔晓东:沈周不如董其昌,比董其昌差得很多。沈周的东西也不如黄公望。它有粗沈、细沈,粗沈太粗,细沈又太细,太弱。他好的东西不多,包括《庐山高》我也不喜欢。还有一批小的好像是《东庄图》,也不知是不是他画的。  张值:是一些小册页,画得很自由,乡土气息很浓。  崔晓东:是的,那个小画画得很好,我怀疑不是他画的,跟他的趣味完全不同。真想像不出他能画出那样好的画。也没有落款,后人都说是沈周画的,我总觉得不象他画的。  张值:您再说说明清山水画之间的关系么?  崔晓东:清代的山水画家其实都是受董其昌的很大影响。四王就直接受董其昌的影响,王时敏跟董其昌学过画。他的爷爷跟董其昌是同事,他直接受了董其昌的影响。八大,龚贤都是受董其昌的影响,这些都有记载。还有石涛,石涛没提过,石涛不承认跟谁学过,他主张独创性,但他的细笔法肯定受到董其昌的影响。在他之前就董其昌用细笔尖画,再往前没有人这样画,包括元人也没有用笔尖画的。黄公望不是,倪云林也不是,倪用拖笔。笔尖画的特别细的就是董其昌,再一个就是石涛,我想石涛是受到了董其昌的影响。但是,他俩画得完全不同,董其昌是做官的,城府很深,他的画很内在。石涛是在野的,更多的是性情的,不是功夫的东西,董其昌是功夫的东西。清代四王是正统的绘画,是传统的集大成,他们的境界很高,作品也是相当好。现在人很少见到他们的画,石涛的画反到很多,龚贤的也很多。象王原祁的原作很少能看见,王时敏的画也不太容易见到。现代人把他们归纳为创新和复古,石涛是创新,王原祁是复古。其实,这样的分法有些简单化,他们也有很多发展,只是他们处的地位不一样,艺术追求不同。  张值:您认为石溪的画怎样?  崔晓东:石溪画得非常好,在清朝是很大的画家了。石溪好像当过军人,后来做和尚,是属于在野一路,画得挺自由的,他认真画的也好,随便画的也好。石涛就不如他,认真画的好,随便画的便画得不好。但他的才气没有石涛大,石溪对画面的把握非常好。  张值:那您最初几年里画山水,一直是在与古人打交道了?  崔晓东:是的,一直跟古人打交道。  张值:这期间外出写生多不多?  崔晓东:不多,开始的几年没有画过写生,大概画了5、6年以后,在1996年以后吧!这几年基本上都外出写生。  张值:现在您写生的同时还临摹古人的东西吗?  崔晓东:也临些,因为我有特殊的情况,当老师,教临摹课的时候也接触很多传统,而且,学生临的时候,我也得研究。学生临之前,你也得临一下,否则你怎么教学生?  张值:象您每年都有临摹课,不觉得是一种重复吗?  崔晓东:没有。因为,不同时期对一幅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去年你临摹这张画,今年你再临就有不同的感受,认识水平的不同,吸取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在绘画上我得益于传统的更多些。  张值:您有没有觉得画画与教学之间有冲突?  崔晓东:没有。因为我想的和我教的,我做的和我说的比较一致,我认为传统很好,学校里也教传统。写生我也喜欢,于是,我又教写生,与我的想法比较一致。  张值:您在学校里除教临摹、写生课外,还教什么?  崔晓东:创作课。  张值:传统的成分多了以后,对您教创作是否有影响?  崔晓东:可能有影响。但是,在创作上我还是尽量让学生发挥个性,引导他们去根据自己的个性来创作,尽量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让学生的创作更自由些。但学生受老师作品的影响和老师的画比较像,这也很难避免。  二  张值:您能回忆一下你童年生活吗?  崔晓东:小时候好像与画没有什么关系,我出生在黑龙江,我父亲是江苏扬州人,他是军人出身,从小就参军,我们一家没有搞画的。但我小时候对画画挺有兴趣,东北的小孩儿玩打&扒及&(音),用一张硬纸剪成圆形,把放在地上的另一张打翻过来,那&扒及&木刻似的,用木头刻个小人印上,印上张飞、孙悟空什么的。那时我很小,一般刻这些都是比较大的孩子,时间不长,我自己也刻了,那是七岁以前。后来文革,我大概13岁的时候就不上学了,没书念,学校都停课。我就开始画画了,当时有几本关于画画的书,对我的影响很大。  张值:当时,您为什么要画画?  崔晓东:就是兴趣,喜欢这个。  张值:能说说您画第一张画的情景吗?  崔晓东:那时画毛主席像,初中时候临摹的,打上格,还有木刻,刻出来。稍为有兴趣就开始收集这方面的东西,收集过去的杂志上发表的画,有过几本书,当时对我影响比较大。  张值:这些全是您自己自觉地去做的,身边有没有这方面的老师和同学?  崔晓东:没有,家里没有人管,文革中,我父母受冲击,当时,我们家三个孩子,我是老大。就是喜欢,家里没人搞这个。我母亲还不同意我画画,文革时画画属于搞文化,容易犯错误,让我别干那个。但自己就是喜欢,总收集这些东西,后来画素描,上课画速写。  张值:当时您知道有画家和美院吗?  崔晓东:知道。因为书上有,看了本现在记不清是什么书了,一本介绍新中国的优秀作品的书,介绍了一些画家和美术学院的老师,还介绍了前苏联的画家。这样,就更有兴趣了。后来也不上课了,在一个同学那借了几本怎样画素描的技法书,还有介绍俄罗斯画家作品的小册子。再后来,看到《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画,还有很多画家的作品。  张值:那时,您对哪些画家的画印象比较深?  崔晓东:黄胃,董辰生,杂志上经常发表他们的画,我有一本新中国优秀作品集,里面有王式廊的《血衣》,还有《开国大典》。我很早就知道李琦画的《毛主席走遍中国》。  张值:后来您考李琦的研究生是不是和最初留下的印象有关?  崔晓东:是,因为那本优秀作品集对我的影响很大,都是当时一些名家的作品,我也很喜欢。我那是在县城里,信息很闭塞。大概在我六、七岁时,我们家搬到了县城里,那县非常小,也不通火车。文革我父亲被打倒,也没人答理你。画画纯粹是自己喜欢,等到工作的时候就算有点特长。  张值:那您读高中了吗?  崔晓东:没有,实际上是小学毕业,因为68年上初中就学毛主席语录,上过一点文化课。然后下乡劳动没学什么东西就毕业了。  张值:您赶上下乡没有?  崔晓东:我没有,我是70年毕业,就是那一届全没下乡,前后一直都下乡的,当时好像城市缺人,都在城里分配工作,我就赶上了那一年。  张值:您参加了什么工作?  崔晓东:当时叫木业社,现在叫木器厂,他们要我,说我会画画,我就去了油漆车间。木器厂做的箱子、柜子什么的,好木头就露出木纹来,不好的用漆刷上再画点花呀草的,卖出去。这样干了一年,后来我想到了木器厂应该学木匠,然后就学了一年木工,木匠活我都会干。在木器行业我算科班出身,因为拜师学过徒,木匠活我统统干过,但干的时间不长。  张值:大概有几年?  崔晓东:有两年吧!后来就到另外一个厂做钳工,到工厂后没当多长时间工人。因为我会画画,会写美术字,就到工会去搞宣传,搞大的批判专栏什么的,当时一个厂出一个,满街都是。  张值:您干这个干了几年?  崔晓东:一直到75年,直到恢复高考以前,中央美院来招生,算工农兵学员。当时,我在齐齐哈尔,我出生在这里,7岁那年去县城,我父亲解放出来后又回到齐齐哈尔。75年中央美院招进修班,是工农兵学员,跟现在不一样,是国家全包,户口什么的都迁过去,所有的绘画材料都是学校发的。美院对我们学员很重视,教我们的老师都很好,象蒋兆和、李桦、李琦、姚有多、靳尚宜、林岗、李天祥、刘勃舒、李行简等许多老师都教过我们。  张值:是不是国画、油画都学?  崔晓东:是,都学,后来也分专业,我分在国画。我上学之前是画国画的,所以就把我分到国画了,当时我对油画感兴趣,想改学油画,学校不同意,就没改成。不过,那时很重视基本功,素描和速写画得很多,虽然只有两年,但对我学画画很重要,在学校还经历了天安门事件、毛主席逝世、打倒四人帮等运动。另外,我们还去油田画速写,画头像,去的是天津大港和山东胜利油田。那时,我曾画了很多很多头像。也是在那个时期,我画了一些油画写生,油画人像,觉得色彩感觉不错,但后来没再画下去。  张值:油画画了几年?  崔晓东:时间很短,画些小风景、人物,没有专门花时间去画,从美院回东北后,基本上没画油画,一直搞国画。  张值:您从美院学习结束后到了什么地方?  崔晓东:齐齐哈尔,到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当老师,学校准备筹备艺术系美术专业,有两个人在那里筹备,可一直没有招生。82年,我就到黑龙江画院搞创作。后来一直搞人物。到86年考研究生,考的是人物,又回到中央美院。那个时期正好是85思潮,总想着创新,突破想发展。  张值:读研期间,您的画风好像受油画影响很大。  崔晓东:是有影响,在色彩上,形体的变化上,还有点装饰性,后来又受劳申柏格的影响,当时,他在北京办展,搞实物拼贴后再画上去。  张值:您现在与那时的想法肯定不一样。  崔晓东:那时就是为了破坏,不破不立的想法,认为中国的东西都不行,拼命吸收西方的东西,学习西方的东西来改造东方的东西。  张值:那段生活对您现在是否有益处?  崔晓东:有,在经历过许多风吹浪打以后,对艺术的理解更深刻了。什么是艺术?艺术该怎么样?没有那种经历,我觉得不会有现在这样对艺术的理解。  张值:这些在您的画里是如何体现的,能说说吗?  崔晓东:艺术的传统非常重要,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生存环境等等对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艺术要有根,如果离开这些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要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对于这一点现在我非常坚定。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一定是社会、时代怎样发展,艺术就怎样发展。艺术家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作品上,作品的价值也不在于新与旧、创新或者保守,不在于怎么画,而在于画的好不好。  张值:你是怎么看待这种好与差的?  崔晓东:好呢,就会谈到艺术的标准和规则,涉及到艺术的标准问题,而且这种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我曾经与一些人辩论过&艺术有没有标准&,有人说没有,可以随便画。我不这么认为,艺术有他自身的规则,他的边界,他一定是有一个标准;如果没有,那你就没法理解会出大师。大师的东西就是大伙都说他好,谁写也得写他,他是好的。他为什么好呢?就是说长期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艺术的看法,这个看法很厉害,确实存在,你不承认会吃亏,因为你不按标准,不按规则行事,别人会用规则标准来要求你。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研究这种规则和标准。  张值:那为什么每个时期的人们对艺术标准的看法又不一样的呢?  崔晓东:但是,艺术还是有一个共性的东西。  张值:能否描述一下这个共性?  崔晓东:不太好描述,但共性要比个性重要。比如踢足球,你必须在遵守足球规则的前提下来发挥你的个性和你的聪明才智。规则就是共性,你不遵守规则就会被罚下去。所以说,共性远远大于个性,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的规则和边界,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局限。作为画家,首先是作出选择。你选择中国画或者油画、版画,一旦确定了,你就必须遵守大家共同确定的规则,你又想踢足球,又不想遵守它的规则,那你的球一定踢不好。我这样来表述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知道是否能说清楚。  张值:您认为现当代的画家里,哪些是画得好的?  崔晓东:黄宾虹、李可染、齐白石、徐悲鸿这些都是画得好的,人物画还有蒋兆和、黄胄。  张值:您认为当代山水画得好的是黄宾虹和李可染,能具体谈谈吗?  崔晓东:我觉得他俩比别人高些,别人够不到。二十世纪是黄宾虹的世纪,包括李可染也是受他的影响。为什么说是黄宾虹的世纪呢?因为黄宾虹大量的用墨,他的笔当然也很好,但他突出的是墨,是墨的复杂变化。在黄宾虹之前,古人用墨非常谨慎,用得不是很多,对墨的研究也没有他这些变化。他之后,二十世纪的用笔没有什么发展,用墨呢,倒是太泛滥了。所有画面跑的到处都是墨,把墨用得淋漓尽致,各种方法,各种手段都用了。还有的在墨里加这个,加那个,这些大概就从黄宾虹开始的。我呢,一直在用笔,我对墨的滥用不喜欢,有点反感。古人惜墨如金,没有像现在人这般,认为墨汁不值钱就到处都用。上个世纪的山水画基本上在他俩的笼罩之下。其他的没有赶上他俩个的。  张值:对南方的一些画家,比如陆俨少等等。  崔晓东:陆俨少有传统,但是他的东西还是薄了点。用墨是黑的一块,用笔好些。但他在南方的画家里要算好的。  张值:那您怎么看陈子庄和黄秋园的山水?  崔晓东:黄秋园,我觉得李可染把他说得太高了,李可染说:&二石在世,亦必叹服&,&二石&指的是谁,是石涛、石溪?还是石涛、石谷?但是,黄秋园与他们相比差得很远。黄秋园的笔墨有习气,细看毛病挺多,没有古人笔墨精到。  张值:陈子庄呢?  崔晓东:陈子庄是一种野逸的,我觉得他的倒挺好,他的东西很自由,很随意,不错。  三  张值:您现在关注的是生活中的山水,还是传统里的山水?  崔晓东:我最近一直很关注生活,对大自然的一种感受。  张值:能详细谈谈吗?  崔晓东:我的写生也在不断地变化。开始写生时主观的成分多些,比如去兴隆写生,我就带着范宽的许多方法。到十渡,就带着李成的方法,我一看那里的山水就像李成画的,李成的那种皴法和笔法我都借鉴来用,画出来也像十渡。但后来逐渐地自己感受的东西更多些,古人的痕迹就少多了。我最近的一次到昌平写生就比较尊重自然,尽量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营造出一种氛围,自己的感受更多一些。  张值:一般诗书画不分家,尤其是古代的画家,书法都很好,您是什么时候写字的?  崔晓东:开始画山水的时候才开始比较系统地练书法。  张值:画山水之前一直画国画,在南方一般画国画的都要写字的。  崔晓东:北方的文化传统不如南方,小时候没人让你写字,后来画人物也不要你作书法用笔;搞人物画,当时对传统不重视。  张值:在美院老师也没强调?  崔晓东:主要是自己不重视。  张值:您现在在教学中对学生有这方面的要求吗?  崔晓东:要求他们写,我反复都讲,现在也有很多学生在认真练书法。  张值:您喜欢谁的字?  崔晓东:晋人的字、唐人的字我都临过,以前也临过魏碑。晋人的字自由些。  张值:您写字也是出于一种喜爱吗?象画山水一样,并不是为了在画上题款吧?  崔晓东:不是为了题款,我现在题款的字不是我练的字体,我题款是我熟悉的字体,但临过后对题字有帮助。我临字时还是很严格的。  张值:您喜欢文学吗?  崔晓东:喜欢。  张值: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崔晓东:传统的,对古人的诗词、对联我都喜欢。现代的我也喜欢,只是这几年读的少一点了,看古典东西多一些。  张值:古代诗词你最喜欢谁的?  崔晓东:杜甫的诗我挺喜欢的,陶渊明的诗也喜欢,他的诗来得自然。还有明清的对子我特别喜欢,有时自己还做几对,在画上题款。  张值:有没有根据诗或对子的意境作画?  崔晓东:也有,有时根据这个意思来画,但是,我的画追求的其实是诗的意境,那种小桥流水人家,人在里面住,人能进到山里去,这个山与人很亲切,人可以在里面休息。我一直在追求这样的情境。我不喜欢大山、大川人上不去的地方。我的山一定都有路,有水总有桥。我想走进去,也让别人能走进去。很多人画得山水进不去,比较雄伟、有气势,我不太喜欢。我更喜欢住在不太高的山,人可以在上面盖房子,可以在里面游。虽然我不写诗,我也很少直接表现诗,但我追求的还是诗意化的境界。因为,现在的现实太直截了当了,太缺乏诗意。  张值:您不但关注绘画本身,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对吗?  崔晓东:对,现代人生活太紧张,节奏太快。但我比较注重精神生活。  张值:唐诗,您除杜甫以外还喜欢那些诗人?  崔晓东:很多人的诗我都喜欢,李白的也好,很欢快、热烈。我对诗没有很深的研究,也不太懂,平仄也搞不清,就是喜欢看。  张值:喜欢古文吗?  崔晓东:古代散文,很多人的我都喜欢。各种题材的散文我都喜欢看。关于山水的诗,山水的散文,我都看过很多。看了也是一种享受。古代散文中常常一个字都有很多含义,言简意赅,现在的字表达的内容比较少,而古人的一句话让人想象的余地很大。  张值:宋词呢?  崔晓东:宋词也很好,比较深刻,含蓄、内在,写得很细,也来得亲切。  张值:您喜欢哲学吗?  崔晓东:八十年代我看过许多西方哲学,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符号学,什么萨特、尼采,还有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都看了一些,当时很感兴趣,觉得哲学很重要,因为要表现一种哲理。后来我就离他们很远,不想碰很深的东西,山水是一个很自然的东西。  张值:中国哲学呢?  崔晓东:中国哲学我这几年接触多一些,因为我教书,中国的哲学与画比较密切,看了一些老庄的哲学。  张值:是不是不如文学来得那么亲切?  崔晓东:是,有些东西比较难懂,但很有意思。比如&道&,它体现宇宙的一种本质和规律。其实,哲学是针对自然人生的一种理解和认识,在人的头脑里都有一定的哲学意识,但很多人都把中国哲学说得很玄,我不太喜欢这种玄的东西,我喜欢简单、明确、具体、实在一点的东西。画还是画,它不是哲学。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自由的生活,平静的心态,不想搞那些很费事也搞不清楚的东西。这也跟我的性格有关系。  张值:您喜欢哪些音乐?  崔晓东:以前喜欢钢琴曲,西方的音乐多些,近些年我孩子喜欢听通俗歌曲,总在听,对我也有影响,我也就听些。我觉得它的特点是什么人都可以唱,很直截了当,不用那么高的演唱技巧,感情表达非常直接,我觉得也很好。  张值:您喜欢中国音乐吗?  崔晓东:我听过一些琵琶曲、古琴。我画画很传统,但不喜欢看古代题材的电视剧、故事片,反而喜欢现代故事。  张值:战争题材的影片呢?  崔晓东:表现真实事件的我喜欢,但我也喜欢看现代的,警察那种剧,有点悬念,我在休息的时候喜欢看些,有的时候也看一些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的电视剧。我不知道的东西都想看。  张值:你现在还常去电影院吗?  崔晓东:很少去,没看过多少进口大片,像《泰坦尼克》我都没有看过,总想什么时候去电影院看看,总没有时间。  张值:您现在看电视多不多?  崔晓东:不多。  张值:你喜欢戏曲吗?  崔晓东:我不怎么去看。  张值:除画画之外,您还有别的什么爱好吗?  崔晓东:年轻的时候喜欢运动,现在喜欢看书,散步,散步可以思考一些问题。  张值:您一般看什么方面的书?  崔晓东:看得很杂,我的兴趣其实挺广,我不知道的东西我都有兴趣,都想看。但是,现在时间也少,大部分都是看专业书。有历史方面的,传记也看看,我最近正在看梁启超写的《李鸿章》,李敖写的《胡适》,也看些西方史。  张值:您看外国文学多不多?  崔晓东:原来看过一些。  张值:俄罗斯作家呢?  崔晓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还有一些契诃夫、屠格涅夫、普希金、肖洛霍夫等等都看过一些。还有俄罗斯的歌曲我也很喜欢。去年我去了俄罗斯一趟,还是挺有意思的。  张值:看到俄罗斯的当代绘画了吗?  崔晓东:看了一些。  张值:有这方面的博物馆吗?  崔晓东:当代绘画的有,莫斯科有一个&艺术家之家&,里面全是当代画家的作品,是十月革命以后的,基本上都在里面了。俄罗斯的绘画我觉得就是列宾那个时期的比较有特色,在他们之前都是学西方的,在他们之后也是学西方的,真正有俄罗斯特色的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后来,斯大林时代有一批东西,画集体农庄的也非常好。现在看也好,继承了巡回展览画派。  张值:现在您除绘画之外,还关注什么?  崔晓东:关注现实生活,社会的发展,也关注人的变化。  张值:您对自己的现状有什么要求?  崔晓东:没有,现在就很好,有吃有住,有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有时间多读点书、画画、写字,觉得这种生活很有意思。我喜欢生活平静,有工作,教书;有固定的收入,有时间画画,画还能卖点钱。现在你要看还有不如你的,不要总看比你好的。  张值:现在有许多画家热心于买几套房,建别墅。  崔晓东:是。整那么多房干嘛?以后有条件再说,现在住的也挺好,主要是有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就挺好的。  张值:您现在每天画画的时间有多少?  崔晓东:没事都在画,除了教书和其他的事情,白天我都在画,晚上写字看书。不画也挺难受。  张值:也就是画画已经成为你生活很重要的部分。  崔晓东:是,我一直都在画画。  张值:您对自己画画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崔晓东:没有,我就是想越画越好,有时候想法总变,这段时间画这样,忽然又想画那样。总是想画得更好些,比现在的更好。其实,所谓的好,也不是虚无飘渺的,而是笔精墨妙。想做好一件事就应该越做越好。但我没有具体计划,比如今年画成什么样的,明年画成什么,一切顺其自然,画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张值:您现在比较注重心灵的自由,不想强迫自己去做什么,对么?  崔晓东:我就想这一生,把画画得更好点就行了。  张值:在画画和教书之间让你做个选择呢?  崔晓东:最好还是又教书又画画。  张值:为什么?  崔晓东:因为,教书本身你还可以提高,与学生接触,从学生身上也吸取到一些东西,也是接触社会。画画跟人接触太少了。  张值:您并不希望自己是一个专门画画的吗?  崔晓东:我挺喜欢教书,跟学生在一起挺好。虽然,我在教学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也挺多的,有时讲两个小时的课,要准备两个星期,特别是中国的理论,言简意赅,每个字都得搞的很透彻,还有一些典故等等,不充分准备就讲不好。不过,现在学生对老师很好,感情上也有交流。更主要的是,我教的与我画的是一致的。我教的是这些,我画的是这些,我想的说的也是这些,所以,我是很一致的。对画画没有什么影响,只有促进。因为,在给学生讲的时候要思考得深刻一些,要想透一些。这种思考和准备的过程,你自己也会提高。原来是觉得有点负担,现在不觉得教书是一种负担。我常带学生外出写生,自己可以画很多写生,学生画,我也画。这些(崔晓东先生指了指挂在画室墙上的几张画)都是带学生时画的。学生愿意老师画。你画他们在后面看,会学得更好,老师如果不画学生还不高兴。我正好也画了画,也教了学生。  张值:自己出去画的写生多吗?  崔晓东:我一年有两次集中的时间带学生去写生,也比较好,大山里一个人去也不行,觉得不安全,你好像总是一个人出去写生。  张值:是,我与您不太一样,我最怕的就是带学生去写生,人多了,无法静下来画。  崔晓东:是吗?我一个人还不敢去,最好几个人去有个伴。我带进修班学生五十多人,有些过去的学生也跟着去,一次都六、七十人,很累,也很操心,当老师也没办法,这是你的职业,但还是很有意思的。  四  张值:中国古代画论非常丰富,您能谈谈吗?  崔晓东:画论我看得比较多,也比较细,因为我要给学生讲。我对每届学生都要讲。最早的画论是顾恺之的,接着是宗炳、王微、张彦远、荆浩、郭熙,然后是赵孟頫、董其昌,再后来最重要的是石涛、王原祁,主要的我都讲了,而且讲了许多遍,现在不用看也可以说。我觉得这几个人的画论很重要。董其昌、赵孟頫、石涛。山水画的是郭熙的《林泉高致》非常完整,凡山水方面的都谈到了,还有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也很全面。再一个是宗炳的&澄怀味像&,顾恺之讲的&传神&,&迁思妙得&,唐代还有一些如&外事造化,中得心源&。这些都是对中国画发展至关重要的理论。  张值:您对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怎么理解?  崔晓东:&气韵&,我觉得是最重要的,是六法的灵魂。&气韵&的关键是&气&,&气&是中国哲学里最重要的内容,&气&是宇宙的生成。我们生活中的人有一口气就是活的,没有气就是死的。&气&是艺术品的生命,&气韵&就是一种神采,一种精神。绘画要体现一种精神,那么,通过什么来表现这种精神?我认为是靠笔墨,笔墨赋予作品的生命,笔墨是活的,有气有韵,作品就有生命,如果笔墨没有气韵,那作品就没有生机。  张值:您把笔墨当作物来理解,还是当作生命来理解?  崔晓东:笔墨,它既是物又是生命,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物质。像石涛讲的&一画&就是笔墨,靠这个来创造世界,创造所有的生命。古人有&神采生于用笔&,我很赞成这句话。有没有神采,有没有精神和气韵,关键在用笔。笔是活的整个画面就是活的,笔是死的,画面也就是死的,死的就没有气,也没有韵。  张值:能否具体到一幅画谈谈&气韵&,比如宋人范宽的画。  崔晓东:宋人一个主要的倾向是讲&境&,文人画更讲笔墨。这个&境&是画外的,&境&应该包含着&气韵&,包含着生命。树、草、石头都有生命。范宽的笔和皴法都是有生命的,很灵动。似乎他的画很平很静,但有很强的生命。他的皴里有一种让人激动的东西,很有情感。后来,文人画的线本身就要求非常灵动,非常自然。还有&骨法&也是生命,有&骨&才能有力度,我想&气韵&包含在形式里,用笔和用墨赋予自然以生命。它就是生命的构成元素,也就是生命的元素,就像人的血液一样是活的。有些画面是死的,那是因为他的笔墨本身就是死的,他没有生命,没有精神,不灵动也无气韵。所以,&气韵生动&到现在仍然是中国美学或中国绘画最高的境界和原则。有些学生问我:&笔墨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我说:&最高的境界就是&气韵生动&&。  张值:请谈谈郭熙的《林泉高致》。  崔晓东:郭熙是画山水的,谈的也是山水,他说出了山水画的一些规则和一些审美原则,讲的很全面。  张值:他对一年四季景致的描述很精彩。  崔晓东:是,&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还有可游、可居,以及&身既山川而取之&,&注精以一之&,&山形面面观&,&山形步步移&,&三远&,&林泉之心&等等都非常重要。  张值:你觉得这些理论对现在画山水依然有用吗?  崔晓东:有用,为什么画山水,就是人们不能到山里去,人的本性就喜欢这个,喜欢在山林住,丘园养素,喜欢大自然。但是,很多人去不了,古人又要尽忠尽孝,没有时间去山里,但做梦也想去游山水,于是,请来妙手丹青把山水画下来,坐在家里躺在床上都能看到。&不下堂筵,坐穷泉壑&,这就是山水画的本意,不这么想就离开山水之本意了。  张值:石涛的《画语录》您怎么看?  崔晓东:石涛的《画语录》是在古代画论里比较难读、难懂的。因为,他的知识结构与别人不同,他从小学佛,又学过道、禅。他用这些语言写画论非常难懂。他的基本精神是创新,提倡个性,主张不用古人的东西来作为标准,但是,石涛《画语录》里也有很多大话,豪言壮语,如&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些话不是很严谨。  张值:那你怎么看&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句话?  崔晓东:他是这个意思,但不可能搜尽奇峰,谁能搜尽奇峰?这句没有大问题,意思大家都能明白,但&笔墨当随时代&,我觉得就有问题。  张值:怎么不对?  崔晓东:笔墨几千年了,它比时代久远,比时代伟大,十年作为一个时代是历史的一段。我这个年龄,四十多岁,不到五十,经历了多个时代,大跃进时代,文革时代,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反正过去了一段时间就是一个时代。但是,笔墨不能跟时代走,不是这个时代是这样,那个时代是那样。笔墨应该超越时代。  张值: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把一个较长的时期称做一个&时代&呢?如宋、元、明的笔墨之间肯定是有区别的。  崔晓东:如果是这个意思,那他讲了一句废话,等于没说。因为,你在这个时代就画这个时代的画,你不可能超越这个时代,也回不到以前,也到不了未来。你看四、五十年代的画,你看明清的画都不一样,你在这个时代里,不随也得随。但是,&随&这个词用得很不好,意思好像是跟着时代走。这样,文革就变成文革的笔墨,实际上,笔墨比时代更久远,更伟大。而且,这个时代过去了,笔墨还在,可能这更好。另外,这句话也不是白说,他的负面影响很大。现在一创新就拿这句话来说,把真正好的东西都扔了。人们养成一种急功近利、不去认真研究艺术传统、艺术规律,跟风潮、赶时髦、赶时兴都冠以&笔墨当随时代&。  张值:您是说笔墨始终是存在的,您肯定也好,否定也好,都不可能影响它的存在吗?  崔晓东:那当然。  张值:您理解的笔墨是一种永恒的东西吗?  崔晓东:所以,你画画就把画画好,不要想什么时代,你是这个时代的人,画出来的就是这个时代的画,你也超越不了这个时代。人摆脱不了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和局限,你现在看不出来,等你回头看过去,那个时代的画,一看都非常清楚。  张值:最后请谈谈《画语录》里的&一画&。  崔晓东:&一画&就是一根线,也就是笔墨。石涛说它是&众有之本,万象之根&。靠此,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画家拷笔墨来创造宇宙万物,画家就是&盖以无法生有法,有法贯众法也&,我有这根线,可以创造任何东西。&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石涛在此强调了画家的创造性,同时也强调了笔墨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因素的极端重要性,我比较欣赏他这种思想。
(责任编辑:浦科研)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说说我的看法...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预展时间:日-9日预展地点:香港预展时间:日-2日 上预展地点:香港上环皇后大道中预展时间:日-10日 预展地点: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责任编辑:张晓君 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存战争木棍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