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规模经济济有关的游戏

当前位置: >
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案及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 ]
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案
政协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届委员会第10次常务委员会议,审议了政协石景山区经济科技委员会、民盟石景山区工委提交的《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调研报告。会议认为,&加快推进我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要求,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日,石景山区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是石景山区转型发展首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是石景山区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试点工作承载着首钢搬迁后重工业区转型经验探索和示范区建设,承载着提升首都城市功能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两年来,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重点体现在: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融合发展,商务服务规模扩大,金融要素加快集聚。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试点工作还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完善、相应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与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环境建设还有待加强、产业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加快推进我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供区政府研究参考。
一、强化顶层设计,高端谋划试点工作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推进机制。尽快调整、充实和完善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试点工作办公室,为临时性常设机构,统筹开展试点工作。高端谋划试点工作规划,利用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契机,制定和优化建设目标、功能定位、产业重点、软硬环境、推进机制、保障体系等试点工作规划。
2、建立国家发改委、市发改委和石景山区三级协调联动推进机制。建立区政府与市发改委定期向国家发改委汇报石景山区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制度。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全局工作推进机制,围绕产业发展需要的城市环境、城市品质、服务平台建设进行改革探索,使产业与环境、产业与政策、产业与服务联动发展。建立考核激励推进机制,尽快制定《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目标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等系列监督、考核、激励制度,强化督察机制。
二、细化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1、尽快制定出台《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鼓励类服务业指导目录》。在产业引导上实施差异化战略,推进文化创意、现代金融、商务服务、高新技术和旅游休闲五大产业的进一步细分和深入发展,从优势细分产业中择优、择重进行扶持,关注和支持发展潜力大、单位面积GDP产值高的细分产业,打造产业竞争力。
2、充分发挥以网络游戏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品牌作用,发展设计产业基地。继续强化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等有较好发展基础的细分产业,扩规模、重质量,形成多家大企业带动、众多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局面。注重第三方工业设计机构的培育和发展,形成有影响力、经济贡献大的设计产业基地,使之成为继网络游戏、动漫影视等之后的重点文化创意细分产业。
3、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产业,凸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石景山区应重视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发展。在西长安街延长线两侧规划金融细分产业功能区,打造&长安金轴&品牌形象,形成北京的新兴金融产业功能区。在试点工作中,争取商业保理等产业的落地机会。
4、着力发展研发中心聚集区及移动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产业融合。打造中国制造类企业尤其是京外高端制造类企业在京研发中心聚集区;大力培育科技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和科技咨询服务产业;注重发展&孵化加创投&的孵化模式,吸引企业入驻,促进初创企业成长壮大。
5、重点发展民营企业及央企二级总部聚集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优化传统商业中心,规划、布局、建设现代化的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形成差异化总部建设战略和总部型企业入驻格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6、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链及特色会议产业。打造知名景区,使景区连线、成片,形成整体品牌,打造石景山区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基础。打造具有休闲特色的会议产业,使会议经济成为石景山区重要经济增长点。
三、优化发展环境,实施环境提升工程
1、以提升功能为目标,内修品质外树形象。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及区域发展重点产业内涵的规划设计,提升区域整体形象,提高区域基础设施功能,更新社区形象标识。
2、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点线结合创新发展。在全市统一规划前提下,完善区内路网设计,优化石景山区与周边区的衔接;合理规划停车场站总量与结构,提升石景山区交通通达性。
3、以提升品质为目标,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充分利用北京市教育、医疗优势资源,积极采用合作、引进等方式,促进存量资源品牌化,有效提升石景山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4、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打造石景山服务品牌。积极构建一体化多元平台,缩短资金、信息、人才与项目之间的距离,减少环节;加强平台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政策理解运用能力与服务水平。
5、以健全人才支撑体系为目标,打造人才聚集区。构建产学研合作事业平台,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动力与创业热情,在产业发展中提升人才素质;引进人力资源及职业服务机构,以良好的社区氛围吸引创业人才集聚。建立健全各类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制定人才成长、考核与评价体系,让石景山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让服务类企业成为人才创业的主平台、人才创新的主力军。
6、以提升区域引力为目标,营造优良的发展氛围。加大试点工作政策措施、优惠条件、申报程序、发展成就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企业、行业能够准确了解政策、享受政策,营造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惠企政策氛围。
四、扩充建设载体,满足企业落地需求
1、综合地缘、交通及功能布局优势,切实做好区域载体建设的统筹规划。重点进行长安金轴沿线载体规划,通过置换、转化和合作开发,提高区域载体密集度和品牌知名度。
2、创造性的突破土地少的制约,实施土地集约经营。集中建设行政服务中心,腾迁分散区内的单位土地,扩大土地使用面积,加强集聚性;加快拆迁和建设进程;通过提档升级、优化配置、集中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增加载体供给总量,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入驻需求。
3、加快区域地标性的载体建设,规划建设新型城区。做好以区域载体高度为规划建造要求的地标工程;以规模集聚建设为核心的成片开发;以智能建筑、信息城市为代表的现代化载体建设;做好指导协调工作,从土地、规划、财税、人才引进、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创新机制、突破政策,促进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载体集聚发展。
五、创新政企合作机制,形成推动试点工作合力
1、加强高层领导的统筹指导和协调作用。发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简称:&首钢新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市、区政府与企业联动机制,统筹推进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开发建设和产业转型发展工作。
2、叠加&首钢新区&和试点工作政策。发挥&首钢新区&与试点区两个主体的作用,在政策争取和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城市环境、产业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尽力向首钢提供支持,政企双方合力去研究政策、争取政策,形成合力助推发展。
3、创新合作模式和具体路径。加强政府与企业融合发展;建立上下游服务业匹配、业务协作共同开发模式,形成业务联盟;引进外来合作者,形成三方或多方合作,消除在规划、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等方面的冲突,共建石景山区美好家园。
以上建议妥否,请研究,并将办理结果及时答复本会。
附件:《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调研报告。
政协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届委员会
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政协石景山区经济科技委员会
民盟石景山区工作委员会
北方工业大学MBA中心
一、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价.................................................... 1
(一)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全面优化政策软环境......................................... 1
(二)积极协调,扩展空间,稳步推进硬件环境建设..................................... 3
(三)注重宣传推介,试点区品牌效益进一步提升......................................... 4
二、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一)试点工作推进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 5
(二)试点区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细化............................................................. 6
(三)试点区需要软硬环境进一步优化............................................................. 7
(四)试点区载体建设需要进一步突破............................................................. 9
(五)试点区政企协调合力发展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 10
三、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对策.......................................... 11
(一)强化顶层设计,高端谋划试点工作....................................................... 11
(二)细化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13
(三)优化发展环境,实施环境提升工程....................................................... 20
(四)扩充发展建设载体,满足企业落地需求............................................... 23
(五)创新政企合作机制,形成推动试点工作合力....................................... 24
附件1........................................................................................................................... 26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经验借鉴............................................................... 26
附件2........................................................................................................................... 34
石景山区需要细分产业发展目录及试点区政策争取表................................... 34
日,石景山区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这是石景山转型发展首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是石景山区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试点工作着眼于服务业体制突破和机制完善,要求通过试点工作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石景山试点区承载首钢搬迁后重工业区转型经验摸索和示范区建设、承载提升首都城市功能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近期,北京市将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将为我区试点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如何进一步把推进意见落到实处,使政策机遇变为发展实效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以首钢搬迁调整为标志,石景山区进入了由传统重工业石景山向绿色生态石景山转型的新阶段,到2012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5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2%,公共财政总收入达56.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这既是转型发展的成效,也是试点工作带来的成果。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我们发现试点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相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与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环境建设还有待加强、产业承载能力还不足。石景山区试点工作走在了十字路口,下一步向什么方向发展,工作向什么地方努力,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
一、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价
2010年8月,石景山区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两年多来,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融合发展,商务服务规模扩大,金融要素加快集聚,旅游休闲品牌效应显现。全区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总量增加、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全面优化政策软环境
1、成立领导小组,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开展试点工作,区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书记、区长任组长,全区38家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区主管领导多次召集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研究政策,主动作为,加强与上级部门工作对接,争取到多项北京市对我区的优惠扶持政策。一是以2011年市政府1号文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突出强调&下大气力抓好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并提出&完善市财政对石景山区风险结构转移支付政策,&十二五&时期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石景山区产业发展的资金不低于10亿元&等扶持政策。二是通过协调增加了我区在市级重大项目安排方面的话语权,针对涉及我区的市级重大项目安排,市发改委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以事先征求我区的意见为决策依据,成功将苹果园交通枢纽、北辛安路北段、永引渠南路等对我区发展建设全局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纳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三是促使北京市加快制定《关于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根据我区发展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给予在试点工作方面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四是给予我区资金扶持倾斜,市发改委采取&一事一议&的特殊政策给予我区次干道路建设资金支持,提高对我区次干道路资金支持比例,可以参照生态涵养区政策给予100%工程直接投资,高于中心城区、其他功能拓展区50%、城市发展新区70%的资金投入比例,极大地缓解了我区配套资金的压力,并对我区每年获得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拨付的补助资金,由1:1配套提升到不低于1:2的配套资金支持政策,扶持西山汇A2、A3楼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2、主动思考,制定专项规划和意见
试点工作坚持规划先行、多策并举,研究制定了《石景山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关于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的实施意见》,作为指导试点工作和落实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完善既有促进服务业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扶持政策,如《石景山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办法》、《石景山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石景山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暂行办法》、《石景山区常青藤高端人才集聚区管理办法》、《&石景山服务&行动计划》、《石景山区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办法》等,形成了促进试点区发展的政策体系。
3、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增强资金扶持作用
一是北京市大力支持我区项目建设,2011年至今石景山争取到北京市30多个项目,总计约14亿元的资金投入,接近整个&十一五&时期获得资金支持的总和。二是市区两级政府联合首钢总公司、京煤集团设立的首期规模10亿元的&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继续发挥试点区融资平台作用,共完成5个项目约4亿元的投资决策。三是在石景山设立了全市规模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盛丰小额贷款公司,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8.3亿元,辐射京西地区的中小企业42家。
(二)积极协调,扩展空间,稳步推进硬件环境建设
1、大力开展载体建设,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围绕丰富试点区产业载体,扎实推进重大产业功能区建设。目前,中关村石景山园已成为区域转型发展的龙头引擎,西山汇新媒体产业基地、新材料研发中心、国际创意谷、创新创意产业发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启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企业超过3000家,搜狐畅游、盛大无线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形成了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为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集群。银河综合商务区、台湾文化创意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以万达广场、瑞达大厦、盛景国际广场等为主要载体的综合商业、特色商业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京西会展商务区、中国动漫游戏城、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等产业载体项目加速建设,成为全区聚集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带动总部经济、综合商务快速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试点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试点区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杨庄大街一期、京门新线已开工建设,长安街西延、北辛安路北段、永引渠南路等城市主干道基本完成前期手续办理,轨道交通M6线西延已取得规划条件,区域内部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西北热电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完成鲁谷供热厂、北重供热厂清洁能源改造,实施了老旧小区电网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智慧石景山&建设,实现3G全覆盖,城市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
(三)注重宣传推介,试点区品牌效益进一步提升
石景山区会同市发改委、市商务委、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贸发局,在第十六届京港洽谈会上对我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推介,举办了世界漫画大会、驻京中外知名企业投资石景山行等活动,并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对试点区的宣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国家发改委通过对全国试点工作调研,认为石景山积极探索由传统工业区向现代化首都新城区全面转型的试点工作路径合理、发展思路清晰、工作措施得力,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特将石景山试点工作经验以产业简报的方式在全国印发宣传。
二、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两年半以来,石景山区围绕开展试点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大程度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示范效应&依然比较遥远。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制约试点工作还存在以下障碍和问题。
(一)试点工作推进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①]
1、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国家发改委在开展试点工作通知中明确提出,试点工作要遵循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真抓实干的精神,明确目标任务,实施组合政策措施,重在&突破&和&示范&效应。试点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但从两年多的实践看,我区试点工作需要在体制机制、争取到的突破性政策上进一步解放思想。
2、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试点工作作为一个全新的战略机遇,没有既往经验可以借鉴,必须自上而下系统谋划,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近两年来,我区虽然出台了《关于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的实施意见》,但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系统和高位。一是实施意见并未站在试点区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高度来进行规划,目标设定模糊、具体措施大多还是规划层面;二是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成员大多变更职位,但小组并未调整;没有设立专门推进部门,各部门合力统筹力度不够;三是缺乏试点区建设高层研究成果,顶层设计亟待加强。
3、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推进力度
试点工作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惯性和工作弹性,需要各部门在高层统筹下合力推进,包括规划体系、政策体系、重点任务、重大问题的统筹。从两年多实践看,服务业试点区规划和首钢规划衔接存在障碍,各部门出台政策缺乏统筹,各部门各自向上争取政策缺乏统筹,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等问题缺乏统筹。
4、需要进一步得到市级层面鼎力支持
试点工作重要的任务是体制突破和机制完善,仅仅是区级层面向上层层争取非常困难,必须有市级层面、甚至是国家层面的支持才能得以突破。但从试点前期看,缺乏北京市级层面做顶层设计,市级有关部门在对石景山支持上也未把试点区作为重点考虑进来。
(二)试点区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细化
1、五大主导产业重合度高,急需细分优化
石景山确立了文化创意、现代金融、高新技术、商务服务、旅游休闲五大产业作为&十二五&主导产业,但五大产业之间重合度较高,且五大产业涵盖行业众多,不利于有针对性地争取重点政策并在优势产业上取得突破成为主导产业。石景山区要在产业发展上形成竞争优势,一定要集中有限资源发展最有前景的细分产业。
2、竞争优势产业少规模不足,急需扩大优势
目前,石景山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网络游戏、影视动漫。其他产业在与其他区县或京外地区的比较中,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由于产业基础及客户基础薄弱,传统金融产业不发达,新兴金融产业刚开始发展;传统商业中心较少,普遍档次不高,新兴的电子商务发展较快但整体规模过小;休闲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坐拥优势文化及生态旅游资源,但门票等旅游收入偏少,对相关产业带动有限。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网络游戏产值集中在搜狐畅游,影视集中在中国华录,导致产业过于依赖一两家企业,产业发展不稳固,存在较大风险。
3、五大主导产业利用政策不够,急需突破创新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石景山在产业布局和发展中,对试点工作先行先试政策利用不够,缺乏对试点工作产业布局高端研究并细化为鼓励类服务业指导目录,同时,在对产业发展制约政策方面也缺乏创新性突破,比如金融准入、土地政策等,导致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三)试点区需要软硬环境进一步优化
1、发展基础薄弱,横向差距大
石景山区主要路面交通以过境为主,在北京交通网络中存在末端化、边缘化现象,无影响力强、辐射面广的交通枢纽换乘中心。交通干道品牌化、商业化效应缺乏。地铁沿线站点也未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商业与地产。此外,区内街道狭窄,形象差,现有基础提档升级空间小,必须进行大力改造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
2、配套资源总量偏小,档次偏低
经过多年发展,石景山区各项配套基本齐备,但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及其它区县相比,不仅总量小,而且档次低。商业商务楼宇数量少,档次低;银行保险系统机构总量与其它区县差距大,且无总行、分行等高端机构;星级饭店不仅绝对数量差距大,而且出租率也明显低于其它区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数量仅高于生态涵养区,面向全国,辐射影响力大的商业中心、商务服务品牌更是匮乏。满足商务及休闲需求的场所数量少,娱乐业态创新不足,主题性消费节目少。尤其是医疗及教育机构影响力小,美誉度低,特别是高端人才较为注重的具有特色、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端教育机构严重匮乏,导致石景山区高端人才引进难度大,不能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
3、服务助推系统性差,突破动力不足
试点工作必须在政府引导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推拉组合力量。目前,石景山区各职能部门针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内涵及目标理解不统一,对服务业发展重点、难点与薄弱环节缺乏系统性认知。这导致不同职能部门政策目标、措施系统性不强,政策组合推力存在用力点分散,力量抵消的现象,严重影响行政服务能力的提高。区内协调机制匮乏,没有针对试点工作的联系机制与实体机构,统一推进机制的缺乏使得试点工作在机制、体制突破动力不足,无法将试点工作与日常工作进行明确区分,难以实现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
4、服务人才存量不足,人才政策缺乏力度
为适应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强化招商引资对重点企业、领军人才的吸引力,石景山区先后出台涉及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累计十余项,应该说对吸引高端人才来石景山创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和石景山转型需求、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要求相比,这些人才政策依然存在如下几点不足:一是政策惠及面较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二是政策偏向于区域大型企业,大多中小微型企业难以惠及。三是政府服务还需要进一步主动对接企业,虽然建立了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但多数中小微企业难以享受到主动服务。四是政策无法突破北京市级层面限制,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优势进行政策创新
(四)试点区载体建设需要进一步突破
1、现有载体总量不足,品牌性较弱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中,载体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现有载体难以支撑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和企业落户等需求。同时,具备北京市内地标性或较高品牌知名度的载体数量较少,周边配套数量、种类、层次尚与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的需求不匹配,影响了试点区品牌吸引力。
2、现有载体分散度较高,集聚性不强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也是石景山区调整发展定位、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载体集聚是发展试点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受原有区域功能及土地规划等因素影响,既有商业、办公等载体资源的总体布局呈现分散度较高、商业氛围弱、集聚性不强的特点,载体资源还没有形成区域优势。目前,以万达广场、盛景国际、万商大厦、融科创意中心为代表的部分高端载体零星分布于长安街西延长线长约2公里的道路两侧;京汉大厦、茂华大厦、泽洋大厦、领秀大厦等载体资源分散坐落于各居民区周边等等,缺乏与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类似的更多载体集聚区。
3、载体建设进度缓慢,创新性不足
石景山区载体建设的规划、审批、拆迁及配套进度缓慢,载体建设的土地政策、规划设计、拆迁补偿、配套建设等方面还缺乏针对试点区的创新性突破。尤其是在土地政策中,石景山区存在的城中村问题、土地低效利用、特殊用地制约、产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试点工作载体的规划、开发和建设。
(五)试点区政企协调合力发展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
首钢涉钢产业搬迁是石景山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理由,试点工作不仅是政府一家事情,更应把首钢纳入试点工作中来。但在试点工作开展中,区政府和首钢总公司之间尚未形成合力,双方在产业规划、开发进度、协调成效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合力推进试点工作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
三、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对策
(一)强化顶层设计,高端谋划试点工作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推进机制
尽快完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首钢总公司等领导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同时,组织强有力的专业力量,成立区试点工作办公室(临时常设机构),专人、专门、专业负责统筹、推进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要把试点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
2、高度谋划试点工作规划
以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为契机,整合内外部专家资源,认真研究、进一步优化试点工作规划,包括建设目标、功能定位、产业重点、软硬环境、推进机制、保障体系等各方面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目标清晰、定位准确、重点突出、落地可核,严格考核奖惩,加快推进实施。
3、统筹试点工作政策体系
研究分析现有政策,强化试点工作政策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试点工作办公室要统筹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试点区这一金字招牌,从政策创新、政策落地、政策配套等方面入手,争取服务业土地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企业融资、项目建设、资金补助、价格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加大服务业政策创新,为试点工作搭建领先、独有、叠加的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试点工作推进机制
试点工作需要全区各部门、首钢总公司合力推进,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推进机制。
建立三级协调联动推进机制。试点工作必须自上而下才能有效推进,急需建立国家发改委、市级部门、区政府三级纵向联系机制。借助市试点工作意见出台契机,推动北京市级层面、区政府、首钢总公司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市发改委统筹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帮助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区政府要与市发改委建立定期联合向国家发改委和市政府专题工作汇报制度、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报送信息制度等工作推进机制。
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全局工作推进机制。尽快出台《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鼓励类服务业指导目录》,从优势细分产业中择优、择重进行扶持,打造产业竞争力。同时围绕产业发展需要的城市环境、城市品质、服务平台建设进行软硬环境改革探索。使产业与环境、产业与政策、产业与服务联动发展。在产业发展引导下在土地供应、资金保障、项目扶持和放宽准入条件、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价格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税收政策方面进行创新。
建立考核激励推进机制。试点工作要取得切实推进,必须建立考核激励工作推进机制,要尽快制定《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目标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等系列监督、考核、激励制度,强化督察机制。
建立服务业专家咨询工作机制。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系统工程,无论是规划制定还是产业研究,亦或是政策研究,都需要一支非常专业的人才队伍,需要借助外脑问诊我区试点工作并全面介入。同时,建议加强服务业统计与监测分析,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客观、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
(二)细化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差异化战略,推进文化创意、现代金融、商务服务、高新技术和旅游休闲五大产业的进一步细分和深入发展,关注新兴、发展潜力大、单位面积GDP产值高的细分产业。加强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等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挥其基础和品牌作用;拓展以新兴金融机构和金融后台服务为主的金融产业,凸显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展研发中心聚集区及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重点发展民营企业及央企二级总部聚集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尤其是移动电子商务产业;系统打造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产业链及带有旅游休闲特色的会议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应该继续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形成成熟产业链和产业发展环境,继续强化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等优势细分产业,培育工业设计等具有发展潜力的细分产业,谋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剧场等高端文化平台;金融产业应重点关注新兴金融机构的发展,培育移动支付、网络金融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兴金融业务及金融服务业务,适当发展传统大型金融机构的后台服务细分产业,有选择地、有重点地争取要素市场发展机会和发展项目;休闲旅游业应以知名景区打造和综合商务中心建设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链,打造以之为基础的会议产业;商务服务应规划、布局、建设现代化的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重点发展民营企业总部、央企二级总部及电子商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应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网络增值服务细分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1、加强以网络游戏等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发挥基础和品牌作用
⑴继续强化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等有较好发展基础的细分产业,扩规模、重质量,形成多家大企业带动、众多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引入台湾、香港等境外企业,谋划打造台湾文化创意园项目;在招商引资、政策争取、基础服务等领域与首钢联动,推动、促进新首钢高端综合服务区文化创业产业板块的快速启动和发展,为石景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引入新的增长点。在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等细分产业引入、培育多家大型企业,稳固产业基础,带动中小企业及产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打造石景山优势产业和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品牌产业。
⑵重点挖掘、培育具有转型经济特色的工业设计细分产业。利用首钢第二产业退出、石景山区经济转型机遇,借助首都人才优势,依托首钢高端综合服务区建设,培育工业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注重第三方工业设计机构的培育和发展,形成有影响力、经济贡献大的设计产业基地,使之成为继网络游戏、动漫影视等之后的另一重点文化创意细分产业。
⑶谋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剧院等高端文化平台。发展以艺术创造为基础的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具有现代化服务设施的剧院(如石景山剧院、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剧院)、画展中心,丰富石景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石景山区文化品质,增加石景山区在居民中的品牌影响力。
2、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产业,凸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金融产业整体规模大,单位面积产值高,新型金融业务发展迅速,潜力巨大,即使小型缝隙细分产业[②],在区域面积狭小的石景山区仍有可能形成支柱产业。石景山区应重视金融产业尤其是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发展。
⑴重点发展小额信贷、股权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融资担保等新兴金融机构,引入地区性中小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解决北京市中小企业资金困境的同时发展综合融资产业。在长安街两侧规划金融细分产业功能区和商业楼宇,打造&长安金轴&品牌形象,在银河商务区和京西商务会展中心等地重点引进新兴金融机构和地区性中小银行的企业信贷业务,形成金融细分产业聚集区,打造&中小企业融资沃土&品牌,逐步形成北京的新兴金融产业功能区。整合现有的区内国有及集体经济土地、房产、资金等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创立新兴金融机构。政府牵头、协会出面,组织中小企业融资展览会和产业客户互动交流平台,大力推动新兴金融产业。
⑵着力培育移动支付、网络金融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金融业务及金融服务业务。金融业务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是金融产业重要发展机会,石景山区要着力做出前瞻性规划、布局和产业培育,发展移动支付、网络金融等新业务,提供具有一定聚集效应的商业载体和优惠政策,吸引、培育大型金融企业的网络金融部门和基于互联网的新兴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企业,形成石景山区未来金融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⑶适当发展传统大型金融机构的后台服务细分产业。鼓励发展银行卡(信用卡)中心、金融数据中心,适当拓展金融培训中心、研发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客服中心等,利用距离交通干道较远区块,提供相对集中的楼宇载体,打造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发挥金融后台服务业务的相对独立运行、不受制于客户群体分布等特点,形成金融产业中的重要细分产业。
⑷有选择地、有重点地争取要素市场发展机会和发展项目。在要素市场发展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有一定条件和优势、可行性相对较高的机会方面,利用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争取商业保理等产业的落地机会。
3、着力发展研发中心聚集区及移动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产业融合
⑴建设制造类企业研发中心聚集区。依托北京研发人才优势,借助首钢工业底蕴、石景山科技园及中关村科技园基础,促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吸引高新技术领域实验室入驻,打造中国制造类企业尤其是京外高端制造类企业在京研发中心聚集区。
⑵加强移动互联网及网络增值服务产业。大力介入移动互联、移动互联增值服务等迅速发展领域,在引入行业领袖企业同时,主要引入有发展前景的初创企业,培育石景山本土知名品牌,逐步把潜力产业发展为石景山区细分支柱产业。
⑶重点开拓、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及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带动相关企业的入驻和发展,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聚集和发展。
⑷大力培育科技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和科技咨询服务产业。依托北京市高校院所等一流的智力资本,发展移动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细分领域的科技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和科技咨询服务,发展科技外包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业,在细分领域形成科技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及科技咨询服务的聚集效应和品牌效应。
⑸加强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金融、旅游休闲等产业的融合,依托现代高新技术,为网络游戏、数字媒体、网络金融、现代旅游等细分行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形成五大产业互相融合、互相支持的良好产业生态。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注重引入专业化水平高的初创企业孵化公司,尤其注重发展&孵化加创投&的孵化模式,注重构建成熟的金融资本支持体系和全方位市场化服务体系,对拥有核心技术和商业创意的企业实现税收等优惠政策,形成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吸引企业入驻,促进初创企业成长。
4、重点发展民营企业及央企二级总部聚居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⑴优化传统商业中心,规划、布局、建设现代化的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引入知名企业,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在苹果园交通枢纽、五里坨新兴商业及住宅区核心、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核心区域等地带打造综合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中心,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石景山区商业环境建设。
⑵差异化发展企业总部聚集区。重点发展民营企业总部和央企二级总部,重点发展大型企业的营销中心、销售中心、培训中心等职能型总部,形成差异化总部建设战略和总部型企业入驻格局。
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大力发展以商务楼宇为载体的不需大量土地资源的电子商务企业,注重引入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部门和初创电子商务公司,重点关注、培育新兴的移动电子商务细分产业,以商业楼宇为单位,较为集中地发展电子商务细分产业。
⑷争取商业保理业务。以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区为依托,区政府牵头,商委、金融办为主要参与方,成立商业保理业务协调机构,大力争取商业保理业务在石景山的落地权,积极实施供应链金融理念,形成商业保理和银行业互相促进的格局,捕捉商业保理产业的巨大发展机遇。
5、系统打造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产业链及特色会议产业
⑴打造知名景区,使景区连线、成片,形成整体品牌,打造石景山区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建设别具特色的首钢工业遗址景区,融入参观、教育、体验、游戏互动、文化消费(如剧院)等多个体验环节;提档升级八大处文化景区、永定河石景山段水域公园(莲石湖公园)、石景山游乐园;高规格规划、建设天泰山生态及文化综合旅游景区、法海寺森林公园。自北到南、自西到东形成天泰山生态及文化景区、永定河水域公园、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法海寺森林公园、八大处公园、石景山游乐园、国际雕塑公园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体系。开展八大处茶文化节、雕塑公园玉兰节等四季节庆活动,在水域公园、工业遗址公园等打造大型常规演艺项目。建设景区与景区之间、景区与商业中心之间、景区与交通枢纽之间的便利交通设施。增加服务项目及现代化旅游设施,提升消费者体验和景区品质,提高旅游服务、商业休闲服务的整合程度。凸显石景山区在京的山水及宗教文化兼具的景区特色,强化大型工业遗址的独特旅游资源优势,形成全国知名旅游景区。整体增加石景山旅游的吸引力,形成综合优势及品牌优势。
⑵统筹规划,引入发展旅游中介机构、酒店连锁机构等,规划发展美食街、旅游商品市场,形成景区外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打造旅游体验中心,在核心商业区、核心旅游景区设立旅行社聚集区;改造升级现有老旧宾馆,适当建设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形成经济型酒店和中高档酒店合理构成的酒店产业;在核心商业区和核心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富有特色的美食街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市场。
⑶依托旅游休闲资源,打造面向北京、全国的独具体色的会议产业。发挥石景山区距离城区中心近、交通便捷等优势,结合石景山区山、水、宗教文化兼具特色,在完善知名景区及休闲购物中心基础上,面向北京市及京外公司培训交流等内部会议、北京市及全国的行业会议、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等,在天泰山区域、大景区周边规划建设以服务公司及行业商务会议为目标的宾馆、酒店、度假村、会议中心等,综合提供住宿、饮食、会议、旅游、休闲等服务,打造具有休闲特色的会议产业,使会议经济成为石景山区重要经济增长点。
(三)优化发展环境,实施环境提升工程
1、以提升功能为目标,内修品质外树形象
以区域功能提升为目标,进行凸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及区域发展重点产业内涵的规划设计,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同时提高区域内基础设施功能,更新社区形象标识。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允许街道、小区,私企甚至外资以多种形式参与出资建设、运营管理及收益分配,以此推动老旧业态调整,完善商业配套。。
2、以提升效益为目标,点线结合创新发展
在全市统一规划前提下,完善区内路网设计,优化石景山区与境内外的衔接,合理设置停车场站总量与结构,提升石景山交通通达性。在此基础上,提升路网设计与品牌商业发展协调性,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提升现有交通主干道及轨道交通商业价值,挖掘网络节点开发潜力,提升原有商业,建设标志性商业功能区,优化商业结构。此外,要构建交通枢纽,实现交通网络优化,站点与商业网点融合的新隔绝,提升交通网络对地区经济的带动效应。
3、以提升品质为目标,不断满足群众需要
充分利用北京市教育、医疗优势资源,积极采用合作、引进等方式,促进存量资源品牌化,提高在全市的美誉度、知名度。特别应注意引进国外先进教育、医疗资源,形成行业发展理念高地,引领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4、以提升服务为目标,打造&石景山服务&品牌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面对的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需要破解的是不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任务艰巨。因此必须成立区委区政府高层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机构,整合部门资源,构建有组织、有领导、有责任、有目标、更有产业内容的联系机制,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例会,针对重点项目进行梳理,实现从重点项目特批特办到一般政策体系的转化,为试点区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稳定推进动力。建立区、市及发改委的畅通联系机制,能及时就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沟通解决。积极构建一体化多元平台,缩短资金、信息、人才与项目之间的距离,减少环节。加强平台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政策理解运用能力与服务水平。特别是建立健全政企沟通平台及相关机制,为政策系统优化完善提供依据和方向。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调查、信息管理及共享制度。
5、以健全人才支撑体系为目标,打造人才聚集区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整合区域内外大学及各类培训机构优势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构建产学研合作事业平台,激发各类人才创新积极性与创业热情,在产业发展中提升人才;引进人力资源及职业服务机构,完善优化服务内容,特别是加强创业培训与辅导将创新、创业融入社区文化,以良好的社区氛围吸引创业人才集聚。建立健全各类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分类制定不同领域人才成长、考核与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成长支撑系统。面向国内外招聘人才,优先引进教育、医疗领域高端人才,提升区域配套服务品质,为其它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奠定基础。
6、以提升区域引力为目标,营造优良发展氛围
与区域硬件环境改善相结合,充分利用户外、路牌、灯箱等,营造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发展浓厚氛围。加大试点区政策措施、优惠条件、申报程序、发展成就等宣传与解读,让更多企业、行业能够准确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利用多种媒体,现代服务业典型企业、人物及创新创业经验、事迹宣传,增强企业及企业家归属感,提升区域对外影响力与吸引力。
(四)扩充发展建设载体,满足企业落地需求
1、综合地理、交通及功能布局优势,实施载体建设&金轴银线工程&
确立长安街西延长线、阜石路、田村路、莲石路四条串接五环,直通首都中心的核心轴线地位,重点进行金轴沿线载体规划、拆迁建设等工作,兼顾八大处路、古城大街、实兴大街、八角东街等纵向载体服务及配套建设工作。通过实施该工程,加强对&金轴银线&周边企业用房、住宅、政府用楼等的利用效率,并通过置换、转化和合作开发,提高区域载体密集度和品牌知名度。
2、创新思维、识别并突破用地制约,实施土地政策&腾挪转换工程&
在现有土地资源紧缺背景下,急需在土地政策上加以突破。一是调查并腾出现有企事业单位的空余空间,提高载体使用效率;二是归类并挪移部分零散单位,加强集聚性;三是转变土地用途,以试点工作为名打包集聚区开发项目,申请北京市绿色审批通道,加快拆迁和建设进程;四是置换升级载体资源,通过提档升级、优化配置、集中开发、联合开发、联动开发等形式增加载体供给总量。其中的重点工作有重新制定城中村地块和其他可开发地块的规划,研究政府第二行政区规划,释放政府部门目前所占用的载体资源等。
3、树立形象,规划并建设新型城区,实施载体建设&高新大智慧工程&
推进试点工作中对载体的规划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做好以区域载体高度为规划建造要求的地标工程;以载体外观新颖性为建筑设计要求的形象工程、以大规模集聚建设为核心的成片开发;以智能建筑、信息城市为代表的现代化载体建设;以政府做好指导协调工作,从土地、规划、财税、人才引进、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创新机制、突破政策,促进一定空间范围内载体集聚发展的慧眼服务工作。
(五)创新政企合作机制,形成推动试点工作合力
1、加强高层领导的统筹指导和协调作用
2013年2月成立了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开发建设和产业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权威性强、成员覆盖面广,可以在政策创新、重点项目申报、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取得支持和卓有实效的推进工作。石景山可充分借助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树立目标一致、发挥优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基本思路,并在此过程中求同存异,重点发展有相同或相似定位的类别或项目。解决发展定位及土地规划问题。同时,政府要坚定其指导协调功能,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业示范发展为目标,做好规划工作,找出重工业区发展转型及服务业试点发展的经验。
2、叠加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和试点工作政策
首钢涉钢产业搬迁后腾退出量级的土地资源和载体资源,这块待开发区域承载了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两块金字招牌,政企双方又是打造综合服务区和改革试点区两个当然的主体。政企双方应该合力去研究政策,形成合力助推发展。区政府首先发挥好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在政策争取和政策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城市环境建设、产业环境搭建、公共服务等领域尽力向首钢提供支持,促进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首钢获得平台运营收益,石景山区获得经济发展及税收收益。减少在土地开发等领域与首钢的博弈,在向首钢提供政府所擅长的相关支持的同时,获得首钢的信任,为协调发展打好良好基础。
3、创新合作模式和具体路径
政企合力助推中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一是进行实质性合作,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式的合作。这也是石景山区与首钢集团一直以来都具备较好基础的合作模式;二是建立业务联盟,即建立上下游服务业匹配、业务协作共同开发等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强化上层设计,统一规划产业发展模式,明确各方职能及发展方向;三是引进外来合作者,形成三方或多方合作,尽力消除双方在规划、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等方面的冲突。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经验借鉴
一、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区主要经验介绍
(一)重庆渝中区
渝中区是重庆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和重要平台,渝中在试点区建设中,突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努力探索发展机制和环境创新,最终提升了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具体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
渝中区区委、区政府把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作为推动国家战略在重庆布局、在渝中实践的&一号工程&来抓,相继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实施方案、推进机制,以实际行动提升渝中区对外影响力、对内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2、顶层设计完善
明确了&三大目标&、&六大功能定位&和全力实施&九大工程&、建立健全&六大机制&简称&3696&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渝中区在重庆市乃至全国服务业发展中的目标和功能定位,并通过对目标的分解(九大工程)和具体的保障措施(六大机制),保障总体目标分阶段实现。
3、保障机制健全
为深入推动试点区建设,重庆市委、市政府和渝中区委、区政府建立了一系列联动推进机制。
一是建立了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建立了国家发改委、市级部门、渝中区政府三级纵向联系机制。二是建立了领导统筹推进工作机制。渝中区成立了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近40个区级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形成全区上下合力推进试点区建设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了考核激励推进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规划引领、联动推进、政策激励、项目推进、专家咨询、考核奖惩等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了《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服务业发展工作目标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制度。四是建立了产业发展引导工作机制。出台了《渝中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鼓励类服务业指导目录》,从土地供应、资金保障、项目扶持和放宽准入条件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4、支撑措施到位
&&推动出台了一个市级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创新服务业体制机制、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等方面为渝中区量身定制了&6+13&(6项扶持机制政策、13项重大创新)的特殊政策,成为指导渝中试点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专题召开全委(扩大)会。出台了《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为试点区建设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础。
&&统筹制定一系列实施方案。针对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制定形成了总部引领工程、热水瓶换胆工程、腾笼换鸟工程、内外开放工程、环境改善工程、服务助推工程、创新推广工程、人才支撑工程和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配套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出台的《渝中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鼓励类服务业指导目录》获国家发改委书面确认。
&&扎实开展一系列内外宣传活动。利用国家发改委交流刊物、官方网站对渝中区的主要做法进行专题宣传;邀请新华网、华龙网、《重庆日报》、《重庆晚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二)上海闸北区
上海闸北区探索先行先试,着力突破瓶颈,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环境,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要做法:
1、健全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审定试点区服务业综合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及重大事项等;每月召开会议,对重点问题进行研究监督,督查指导规划的落实及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推进工作。
2、细化试点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在改革试点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和分解任务表,确定了五大类任务、20项推进工作和14项具体保障措施。重点是以政策创新作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突破口,通过产业扶持策的创新破解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体制等瓶颈,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扶持策体系和服务机制,全力确保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顺利推进。
3、加快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开展试点以来,该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信息服务、金融衍生服务以及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4、加强政策梳理,加大扶持力度。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发展、产业配套服务六大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产业发展扶持策体系;在现有政府扶持资金的基础上,以资金扶持、房租补贴、贷款贴息、市场开拓资助等方式加大对重点服务产业的财政支持。同时,积极吸引会资金,探索引进专业团队,运用市场化方式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5、探索建立指标体系,加强监测与分析评估。完善统计制度,初步制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口径,确定了行业划分归类,在此基础上将由税收为主的统计内容,逐步向增加值、营业收入等扩展,形成较为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等产业园区企业情况、产出情况等的全面统计监测。
6、加强市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深入研究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约束,做好政策衔接工作,清理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不合理规章制度;加强与市属、部属企业的协作,积极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机制,鼓励市属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发展。
7、主动对接企业,创新服务方式。多次组织行业协会、区内企业以及园区开发建设单位召开座谈会,介绍闸北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相关情况,听取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对区域发展的意见建议,研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融资、税制等方面体制机制约束;积极主动上门拜访企业,宣传介绍产业扶持策和措施,指导企业开展服务业引导资金的申报等。
(三)成都都江堰市
1、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都江堰市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为加快成都市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成立了&都江堰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并亲自牵头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履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规划、服务、督促检查等职能。
2、创新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规划
以优势产业为支撑,先导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错位发展的重点集聚区,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服务业规划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业发展规划,统揽和指导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
3、建立综合改革试点区统计工作体系
按照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内容和工作职责,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会同市发改、统计、旅游、投促等部门建立了以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数据统计、新兴产业数据统计、政策研究、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为市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导向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4、创新全市投资促进工作和重大项目管理制度
始终把项目工作作为发展服务业的抓手和&牛鼻子&,下大力气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引进和服务工作。综合改革试点区内由市投促部门牵头完善投资促进工作体系,一是成立全市投资促进中心工作体系,明确各阶段责任主体单位,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督查督办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全市投资促进项目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服务业专业项目库&、&投促中心项目例会&、&重大项目协调会&等形式推动试点区内和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建设。三是完善投资促进政策,完善全市对外开放政策体系并同时实行重大社会投资项目VIP绿色通道服务。
二、其他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区经验对我区的启示
(一)充分发挥试点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
典型试点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开创性地开展了许多工作,主要有:召开试点区域服务业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部署工作;制定规划,出台配套政策,建立有关方面分工负责的工作制度并建立考核体系;建立服务业运行情况例会制度,定期分析本区域服务业发展现状,协调解决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示范区建设,开展服务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培育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扶持服务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开展服务业人才培养培训等。
同时,试点工作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支持,尤其是明确试点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如重庆市政府专门对渝中区制定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渝中区重点发展的商务、金融、商贸、都市旅游、文化、互联网、创意等7个服务产业,有效地避免了邻近行政区域间的无序竞争,有力地促进了这些产业在渝中区的高端化发展。
(二)注重做好顶层设计
服务业领域宽、范围广,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能简单地就服务业抓服务业,而应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角度入手,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调整完善试点方案和相关部署,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同时在实践中保护好、发挥好改革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如广州市出台的《关于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了产业发展以及改革保障措施等33大类、共计92个具体事项,细化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南京市在试点中,将人才和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突破口,制订了《关于聚焦&四个第一&,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以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为载体,促进相关资源要素的合理集聚。
(三)目标分解具体,责任分工明确,考核跟进
试点区改革的总体目标制定出来后,还仅仅是一种停留子纸面上的设想,要想让目标落地,对目标进行具体分解,并明确相应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考核机制配套跟进便显得尤为重要。如上海市闸北区研究制定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和分解任务表,确定了五大类任务、20项推进工作和14项具体保障措施。
再如重庆市渝中区为了实现试点区的总体目标,推行了总部引领工程、热水瓶换胆工程、腾笼换鸟工程、内外开放工程、环境改善工程、服务助推工程、创新推广工程、人才支撑工程,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每个方案都有《重点工作责任分解表》,方案中明确了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逐年明确工作任务,严格考核奖惩,加快推进实施。
(四)先行先试,政策扶持到位
充分利用好试点区这块金字招牌,先行先试,突破已有政策的限制。如铁西区在打造铁西金谷&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基地中,退出八条优惠政策,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政策优势;广州市为打造与国际接轨融合的高端服务产业体系,成立了广州南站穗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先行先试区,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上海市闸北区先行先试,放宽人力资源服务业准入标准,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了要素资源成本;武汉市充分用好先行先试权,打造&资本特区&,为加快包括&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大学科技园等一批特色园区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石景山区需要细分产业发展目录及试点区政策争取表
试点区政策及资金争取
一、文化创意
(基础产业)
基础、重要细分产业
配套税收优惠政策(市发改委、财政局)
影视作品制作
基础、重要细分产业
配套税收优惠政策(市发改委、财政局)
动漫作品制作
基础、重要细分产业
配套税收优惠政策(市发改委、财政局)
数字媒体、新媒体
重要细分产业
重要细分产业
配套税收优惠政策(市发改委、财政局)
人才引入政策(市人事局)
剧院、影院、画展
文化商品交易中心
补充性细分产业
二、现代金融
(核心支柱产业)
小额信贷、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担保
重要新兴细分产业
配套优惠政策(市商委、发改委、财政局)
专项资金支持(市发改委、财政局)
宽松审批政策(市工商局)
中小企业贷款
重要细分产业
银行卡(信用卡)中心、金融数据中心、金融培训中心、研发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客服中心
重要细分产业
产权交易中心
产权交易服务
机会型细分产业
产权交易中心试点区政策(证监会等)
存款理财、保险、证券、期货
补充性细分产业
三、商务服务
(重要产业)
电子商务(尤其是移动电子商务)
重要细分产业
配套优惠政策(北京市商委、发改委)
企业总部服务
重要细分产业
重要潜力细分产业
商业保理试点支持政策(商务部)
经济、管理、会计、税收、法律等咨询服务
补充性细分产业
补充性细分产业
四、高新技术
(转型产业)
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公司研发中心
重要细分产业
人才引入政策(市人事局)
移动互联网
网络增值服务
潜在重要细分产业
配套优惠政策(市科委、财政局)
新一代信息技术
潜在重要细分产业
配套优惠政策(市科委、财政局)
科技服务与科技中介
潜在重要细分产业
软件服务业
补充性细分产业
五、旅游休闲
(重要潜力产业)
基础细分产业
专项资金支持(市旅游局、发改委)
旅游公共服务
基础细分产业
旅行社、酒店
重要细分产业
旅游商品、纪念品
衍生细分产业
休闲特色的会议经济
重要衍生细分产业
专项资金支持(市旅游局、商委、发改委)
--------------------------------------------------------------------------------
[①]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②] 缝隙细分产业:指向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壁垒,逐渐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