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窃案中小东北的爸东北话虎是什么意思人物

黄金大劫案小东北杀死鸟山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黄金大劫案小东北杀死鸟山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10
崔健的《迷失的季节》
不是,我要的是最后鸟山幸之助被杀的时放的背景音乐,
何日是归年或小调吧
还是不对额
黄金小调在黄金大劫案里又被叫做:《诶呀 嗯哪》, 插曲 《》
不对额,还是谢谢你了,给分
等待您来回答
花鸟鱼虫领域专家最大列车黄金窃案告破 窃贼曾同时被黑白两道追踪
今年3月,在广州开往深圳的动车上,小偷孟某盗窃了一名乘客一箱黄金饰品,总价值约400万元。孟某得手后将黄金不断贱卖或分给亲人,挥霍钱财。至8月13日,包括孟某在内的8名嫌疑人全部落网,全案告破。记者从警方获悉,此案不仅是新中国成立来在列车上发生的案值最大的黄金盗窃案,还是一宗黑吃黑、案中有案的勒索与盗窃案。窃贼跑到京城想卖金球套现今年4月6日,在北京火车站出站口...
责任编辑:AP0017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finance#(#改为@)新中国历史上列车最大案值黄金盗窃案告破
核心提示:今年3月,在广州开往深圳的动车上,小偷孟某盗窃了一名乘客一箱黄金成品,总价值300余万元。此案是新中国历史上在列车上发生的最大案值的黄金盗窃案。孟某得手后不断贱卖黄金或分给亲人,挥霍钱财。孟某4月份被抓获,8月13日,最后一名涉案嫌犯刘某落网,全案告破。
今年3月,在广州开往深圳的动车上,小偷孟某盗窃了一名乘客一箱黄金成品,总价值300余万元。此案是新中国历史上在列车上发生的最大案值的黄金盗窃案。孟某得手后不断贱卖黄金或分给亲人,挥霍钱财。孟某4月份被抓获,8月13日,最后一名涉案嫌犯刘某落网,全案告破。
8月13日,随着广深列车“3?31”价值300余万元黄金盗窃案的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刘某落网,这宗新中国成立以来列车上发生的最大案值的黄金盗窃案被深铁警方成功侦破。
动车上“黄金箱”失窃
今年3月底,在由广州东站开往深圳的D7003次列车7号车厢,一名女旅客的目光总是停留在自己的灰色行李箱上。她的这一举动,引起了附近孟某的注意。在车开到石龙站时,孟某趁其不备,拎走灰色行李箱,下车后见无人发觉,孟某换乘下一班动车到达深圳站,继而转乘地铁潜逃。
女子发现行李箱不见,吓出一身冷汗。报警后警方得知,灰色行李箱内装有黄金成品57件,重8128克;白银30件,重4032克,总价值300余万元。
洗浴中心抓获嫌疑人
此乃新中国成立以来列车上发生的最大案值的黄金盗窃案,案情重大,铁道部公安局、广州铁路公安局高度关注,深铁警方当即成立了专案组,抽调50名精英干警。&
孟某盗窃得手后,辗转多地,到达河南郑州。而他不知道的是,警察根据情报一直紧跟其后。4月9日凌晨3时许,警方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某桑拿中心发现孟某踪影。专案组与天津铁路警方联手,将该桑拿中心团团围住,民警破门而入,将孟某擒获,并在桑拿中心一储物箱内取出其存放的一个行李包,从包内搜出21根刺眼夺目的金条。&
经审查,孟某(21岁,河南人)对盗窃黄金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了还有其他同伙和赃物。
偷窃得手嫌犯遭敲诈
据孟某事后交代,4月4日,他回到家乡开封。在姑父家住下来后,从“战利品”中取出一个体积最大的毛主席像章送给姑父,但姑父不满足,又多要了几根金条。&
4月6日,在北京火车站出站口,孟某上了一辆黑出租车。在车上,孟某拿着一个金色高尔夫球让司机殷某估价。见多识广的殷某觉得自己碰上了街头骗子,于是直接将车开到一间典当行门前,好让典当行的老师傅当场识破骗局。但却听到典当行的人对孟某说,东西很值钱,但没有发票不能收。&
司机找来外号叫“富康”的朋友拦住孟某,开价1万元要买下孟某身上所有的金银货,如果不卖,就要报警。孟某无奈,只好将背囊里50件价值约35万元的金银饰品全部交出。&
4月20日,“富康”也被缉拿归案,查出共30余万元的赃物。
据调查了解,孟某逃亡的日子并不好过,经历的是家人的敲诈、盗窃和江湖朋友的勒索。
口袋里只剩1元,盗窃当日卖银牌换路费&
孟某13岁时,父母相继离开人世,他成为了孤儿,亲戚中姑父对其还算照顾,但孟某最终选择了四处流浪。他曾经到过北京、天津等地,靠街头乞讨及小偷小摸填饱肚皮。幼年的不幸、缺失的亲情,让孟某性格变得极为叛逆,脾气古怪。后来,在广州他结识了一名靠行窃为生的盗贼,并拜其为师,开始盗窃生涯。
3月31日,孟某口袋里只剩下一元钱,他从广州东站快速冲闸登上了7003次动车的7号车厢后,开始寻找下手猎物,很快,他发现紧跟其后上车的事主廖某在将灰色拉杆拖箱放在大件行李架上时,发出了“哐”的一声重响。&
“这里面肯定有很多值钱的东西。”孟某判断。在列车行至石龙站时,孟某见事主一直在座位上埋头清理东西,乘机拎起行李箱就下车了,后在出站通道停留了几分钟,又返回登上另一列车,到深圳火车站,从西出口冲闸出站后,又继续冲闸转乘罗宝线地铁,出站后,沿着宝安区沙井街道找到一个回收加工金银的店铺,他掏出口袋里的银牌,以500元卖给了老板。&
有了第一笔逃亡资金,孟某买票坐上汽车北逃。&
被家人朋友敲诈,大佬威胁不给就打死他&
作案当天晚上7时多,他来到惠州火车站附近的树林里,从箱子拿出6件黄金计126克、4件白银计100克,然后把箱子藏在草丛里。他租了一辆摩托车,司机带路找到惠州市花园街鑫当金银回收铺,将身上的金器和银器全部卖得3万余元现金后,将钱存入工商银行。&
返回火车站附近草丛,孟某提起行李箱经由江西九江、河南郑州、开封等地,一路走一路找金银回收铺变卖赃物。4月4日,孟某回到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兴隆乡大牛寨姑父邢某家中。其间,邢某将部分黄金据为己有。孟某发财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表姐的耳朵里,为了堵住表姐的嘴,孟某带了5件金器到表姐家,送了3件给表姐,有2件却从口袋里滑落掉在沙发上,孟某走后,表姐捡获并私吞。&
忙完这一切,孟某带了200多克黄金和100克白银,又赶往郑州火车站,与从深圳赶来的朋友四川大佬会面。早在江西九江时,孟某就打电话给在深圳沙井的四川大佬,说自己搞了一箱金子。四川大佬赶赴郑州与孟某见面后,孟某当即送了1件金器,可是四川大佬并不满意,他叫孟某再给2件金器,并威胁说,不给就打死孟某。(本文来源:京华时报&&&&责任编辑:严亚楠) 新闻热线:8
相关阅读: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主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 中国网河南频道 监督电话:6世纪大窃案――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该帖被浏览& 653&次,回复&5&次
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一案是二十世纪发生在中国的最重大和最神秘的案件,同时也是在中国所发生的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案件,由于这个事件发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其案情涉及到诸多国家的人士,包括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俄罗斯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等……
将近七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一失踪案的真相至今尚未被揭露出来,中国人的祖先之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至今仍然下落不明,这一切无不令人扼腕叹息。不过,与日本侵略者高层所精心策划的整个“金百合计划”相比,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失踪也只不过是这个计划的冰山显露在水面上的一角而已…… 小说关键字: 北京人头盖骨 失踪之谜 世纪大窃案 金百合计划 前言碎语 文 / 阿诺 ()
关于去向的争议勤勉的中外考古专家们对于神秘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去向做出了三种猜测:1、藏在日本(有人说在皇宫的地宫之内),或者在运往日本的途中沉入大海;2、留在中国某地,或者可能已经被毁;3、被运往美国,或者在盟军占领日本时将其掠走。由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至今下落不明,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纪之谜,所以,不管该作者采取哪种说法去进行创作都将会引起争议――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支持其中的任何一种说法,就意味着和另外两种说法作对,不仅会引起争议,甚至还可能引起较大的争议,因为这个题材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争议性。
关于“金百合”计划2001年,两位一向喜欢因揭露政治黑幕而惹是生非的美国人又弄出了一本名叫《黄金武士》的书。据说,该书是这两名美国人历时18年的调查采访才完成的。在该书中,这两位胆大包天的家伙揭露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当局掠夺亚洲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财宝并将其藏匿在菲律宾的真相。战后,日本和美国等串通一气(大概就是这一点让美国中情局很不爽),私自吞下这批财宝,并把部分财宝作为进行冷战的资金。揭露政治黑幕的人总是麻烦不断,对此这二位大概都已经习惯了,但是这一次情况有点不一样,据说中情局那边已经有人扬言要做掉他们。由于担心会遭到谋杀,尽管这两位的胆子一向很大,但也不得不远渡重洋,跑到法兰西去隐居,并且切断了几乎一切通讯往来,只能靠电子邮件与外界进行联系。 据该书考证,日本侵华当局精心制订的“金百合计划”始于1937年12月在中国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期间。
关于本文本文作者并没有考证上述这两位美国人的说法是否属实,而是像接受地球是圆的一样接受了这种说法。也许有人会说该作者比较轻信,但是该作者却认为,别人豁出性命弄出来的东西八成不会是假的。其实,就是假的也无所谓。要说明的是,在这篇小说中与上面那部惹出了极大的麻烦的书有关联的地方不会超过三行,更准确的说,也就是“金百合计划”这几个字,但是,本文作者却居然认为,这几行字才是整篇小说的关键所在。这说明,本文只是一部根据事实加以演绎而虚构的小说罢了,与其他的那些以演绎为主的文字毫无二致。其实,这样的作品每年在世界上出现的又何止百万计。大家读着开心,不妨读下去;如果觉得不合口味,把它丢在一边,不再理睬它就是了,大可不必浪费时间与精力去追究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比如对号入座等),搞得自己不愉快,作者也被弄得神经紧张,甚至会拖累到其他那些有好奇心的人(比如网友),因为该作者一向自以为是地认为,很多人和他一样,虽然自认为不是胆小的人,但很可能都是一些怕事的人。故此,该作者在这里特做如下声明:
本文确系虚构,谢绝对号入座。如有雷同之处,绝对纯属偶然。如想自寻烦恼,请到精神病院。
分享到:&&
一个小个子走到了罗长今的身边,他带着又喜又忧的神情,望着下面差不多已经坐满了人的场子。这个小个子就是瑞祥戏院的经理李老板。这位五十多岁、已经谢了顶的剧场老板此刻心中暗暗盘算,没准这次自己又压对了宝,请对了人。为了今天这一场演出,他可没少下功夫。虽然没有花大价钱在报纸上做宣传,但是,李老板派人在附近这一片的大街小巷张贴的不少罗长今今晚演出的海报,他还特地派人到几位显贵人物的家里送去了门票。这些海报都突出了罗长今是东方大魔王李青林的唯一嫡传弟子这一条,因为虽然罗长今在北京名气并不大,但是,东方大魔王李青林的名号很多人都听说过,尤其是当年他在上海滩大战英国魔术大师大卫理查德的事迹在报纸上也曾经轰动一时。但是,今晚能来这么多的观众,仍然让李老板感到有些意外,甚至是几分惊喜,毕竟京城的戏园子主要还是靠戏班子撑着的,像魔术之类的表演只能偶尔露露脸,掀不起什么大浪。
也许正是物以稀为贵吧,李老板心里琢磨着,想想也是,京城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精彩的魔术表演了。现在,自己总算把观众给弄过来了,接下来就看这个罗长今的了。罗长今虽然在上海滩红极一时,可是京城的观众却是出了名的挑剔,在上海滩能够玩得转,未必就能在北京城也玩得转,以前不是有好几个外地的所谓的魔术大师被京城的观众给轰下台了吗?其中还包括几个被报纸上吹捧为横扫欧洲的洋人,弄得京城的戏院再也不敢轻易地请人来表演魔术了,外地那些玩魔术的人也大都不敢轻易到京城碰一碰运气了。李老板也是因为多次听到从上海过来的那些朋友和客人谈到过这个罗长今,说他怎么怎么红,魔术怎么怎么精彩,他本人特地跑了趟上海观看了罗长今的几场演出,目睹了罗长今出神入化的绝技和观众对他的崇拜,这才下决心请这位红遍江南的魔术大师到自己的戏院里演出。另外,他也是瞅准了京城多年没有高水准魔术演出的这个空档。
作为一家不入流的戏院的老板,没有京剧名角的坐镇,李老板只能凭着灵活的头脑和有时看似大胆的举动,使出怪招奇招,苦苦支撑着戏院。两年前,李老板曾经突发奇想,在瑞祥戏院举办了一场中西搏击大赛,在京城着实引起了轰动,好多家报纸都做了报道,许多社会名流也都现身在他这个不知名的小戏园子里。当时看着爆满的场子,李老板终于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条拯救戏园子的路子了。他捋着快要掉光的头发甚至暗暗在想,自己快要谢顶的脑袋会不会也像交了好运的戏园子一样枯木逢春,再长出茂密的黑色森林来呢?
不料几天之后,搏击大赛上就打出人命来了,死的还是一个洋人。这一下事情可就闹大了,李老板为此还差点吃了官司。到头来,不仅没有赚到钱,反倒连家底都赔了进去,欠了一屁股的债。那一次让李老板元气大伤,已经显出荒凉景象的头顶从此变成了不毛之地。在上海看了罗长今的表演后,李老板已经沉寂了两年、喜欢耍小聪明的脑袋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凭着对于京城演出行情的了解,他觉得这个上海滩的魔术师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也许剩下的那点债务也可以就此还清了,没准还可以捞一笔呢。但是,他已经经不起再一次失败了,于是他躲在屋里用算盘噼里啪啦地整整扒拉了三天三夜,这才决定赌一把,把赌注押在罗长今这个上海滩的新魔王的身上。现在看来,第一步算是成功了,今晚上还是两年以来瑞祥戏院第一次坐满了人。李老板在心中暗暗地祈祷,今晚可千万不能演砸,自己可是和罗长今签了一个星期的演出合同啊!一想到这里,李老板心中的那把小算盘又开始噼里啪啦地拨响了。
“罗老板,今晚可就全看您的啦。”李老板发自内心地对站在身边的罗长今说。
罗长今把头微微一转,扫了李老板一眼,随即又把头转向了台下,他的姿势没有变,双手仍然交叉放在胸前,脸上依旧像湖水一样平静。李老板的心却砰地跳了一下。他恍惚觉得,就在罗长今刚才扫过来的目光中有一道像利刃一样的光芒一闪即逝。他不由得重新看了一眼罗长今的侧面,他看到了罗长今那闪亮、板正的大背头,那个鹰钩鼻子,那长长的鬓角,还有那铁青的下巴,特别是只深不可测的眼睛,见多识广的李老板心中竟然产生了一丝畏惧。
在李老板的舞台上走马灯似的走过太多的角儿,可是他从来没见过一个像罗长今这样的人。在开演之前,那些人有的非常紧张,不时走到舞台边上,看一眼台下,口中念念有词;有的则装作不在意,可是拿着茶碗的手却在轻微地打着哆嗦;还有的人和别人高谈阔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可是他们的声调过于夸张,反而突出了他们内心的紧张;只有那些名角才呆在化妆间里,关起门来静神养气,有时候还要故意让观众等上一会儿才出场,行话叫做拿派头。可是,罗长今与这些人都不一样。从他面无表情的脸上,你根本什么都看不出来他到底是紧张还是放松,他既不是满不在乎,也不是过于认真,他既不好奇,也没有拿什么派头。假如不知道罗长今是什么人的话,李老板甚至会认为,眼前这个人可能是一个外人,一个观众,一个偶然跑到后台但是与演出根本无关的人。罗长今看着观众的眼神也与别人不一样,李老板有种感觉,他觉得罗长今好像不是在看观众,而是在看着观众中的什么东西。
正在李老板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的耳边传来了罗长今轻描淡写的声音,“你就放心吧,李老板。”
第一章(2)魔术大师 文 / 阿诺 (粉丝群)
在戏院门口,一个提着篮子叫卖烧饼的小贩和检票员小声地纠缠起来。卖烧饼的一直在门口向入场的观众叫卖他的烧饼,同时也在和检票员不停地说着话,为的是和他套套近乎。现在,观众进的差不多了,看看没有人再来了,卖烧饼的也想进场子里瞧一瞧,可是刚才一直和他搭讪解闷的检票员却死活不答应,非要他买票才能入场。那个卖烧饼的心里觉得有点憋屈,刚才自己一直在跟这个长的又瘦又黄的检票员套了大半天近乎,敢情是白费劲了。卖烧饼的一脸谄笑,硬往检票员手里塞进两块烧饼,一面央求着检票员通融通融,一面硬往门里挤。也不知道是不是吃烧饼吃的,这个卖烧饼的长的又粗又壮,瘦弱的检票员挤不过他,两个人在门口粘糊了一阵以后,检票员无奈地让了步,但是警告他,到了里面不许卖东西。卖烧饼的满口答应地就挤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咬着烧饼的检票员一回头,发现那个卖烧饼的已经溜到了前面去了,正哈着腰偷偷地向周围的观众小声地兜售着烧饼,又瘦又黄的检票员又气又怕,既不敢大声吆喝,又不敢擅自离开门口,恨不得把手中的烧饼狠狠地摔在地上。
对于舞台和观众,罗长今一点都不陌生,但是他对此却有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
作为一个戏法世家第四代的传人,他从小就是在舞台的气氛中长大的。罗长今的曾祖父和祖父就是在街头靠变戏法谋生的,到了他父亲那一辈,已经可以时不时地跟着一些走江湖的小戏班子和杂耍班子搭伙卖艺了,走乡串镇,挣一份低的不能再低的工钱。街头、简陋的露天舞台、不停地走动着的篷车和家乡破烂的茅草屋就是罗长今童年的全部天地。直到今天,他也忘不了当年他父亲大口大口吐血的情景。那时候,他的父亲在台前表演,他的母亲就在后台为父亲熬着中药。小时候的罗长今一会儿跑到台边,看看正在台上表演的父亲,瞅瞅外面又叫又骂的观众,一会儿又跑回后面,看着坐在一口黑色的破砂锅前,愁容满面的母亲艰难地挥动着一把残缺不全的扇子。那砂锅里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草药的苦味,在咕咕冒泡的水沸声中,那苦涩的味道在一缕缕的烟雾中挥之不去,缠绕不绝,甚至在他的父母已经去世了很长一段时间里,罗长今还觉得那种苦味依然缠着他,死死不放。
终于有一天,他的父亲在一次大吐血之后愤然离世。在临终前,他大声地咒骂着加诸于罗家之上的种种不公平的命运。几年前,他的母亲已经在贫病交加中撒手人寰了。在自己家里那间四处透着风的破茅草屋中,面对着父亲的遗体,望着已经熄灭了的蜡烛上面升起的细长的烟缕,罗长今仿佛看到了自己那不可逆转的悲剧性的命运,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哀,既是为了已经死去的亲人,也是为了自己没有希望的未来。这种像山一样压在他心头的阴影直到遇到了他的师父李青林之后才烟消云散。
场子里已经有人开始鼓噪了。人们好像现在才突然发现,他们来到这里原本是为了看演出的,而不是为了来聊天的。该聊的话也都聊得差不多了,他们已经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这会儿口也干了,吐沫星子也溅不出来了。戴着手表的人惊讶地发现开演的时间已经过去五分钟了,可是台上依然还是静悄悄的,就像一个没有掀起盖头的新娘,纹丝不动。一开始只是零零星星几个人在叫喊,后来大家好像都等得不耐烦了,一窝蜂地哄了起来,最后楼上楼下的喊声汇合在一起,“开演,开演”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先前的那种无序混乱的嘈杂的噪声已经变成了一股整齐划一的声浪,这股声浪将那块隔绝了前后台的冷冰冰的白布也震得微微摇晃。
穿着灰色长褂,戴着眼镜的副经理急忙走上台去,向大家拱手鞠躬,连连道歉,不住地说着:诸位,诸位,还请大家耐心等一下,耐心等一下。
回答他的是一片骂声和像雨点一般打在他身上的各种杂物,有苹果、烧饼、花生,还有纸团,一只装着瓜子的小口袋落到了舞台上,里面的瓜子洒了一地,不知谁往台上扔了一只破鞋,正好打在副经理的腮帮子上。副经理的眼镜只剩下一条眼镜腿还挂在他的耳朵上,他落荒而逃的时候,居然是一瘸一拐的,其实根本没有任何重物打在他的腿上。他的这种狼狈相引起了台下一片哄堂大笑。
躲在幕后的李老板,急得连连搓手,恨不得把本来就已经很稀少的头发全都拔光。站在一旁的罗长今的脸上则露出了一种意味深长的笑容,好像这件事情引起了他的兴趣。李老板吩咐一个伙计,让他赶紧到门口再去瞧一瞧。
在成为孤儿六年以后,罗长今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东方大魔王李青林,并且拜在了他的门下,成了李青林唯一的弟子。李青林的魔术诡异多变,奇中有奇,变中藏变,当年曾经在上海滩与来自英国的魔术大师大卫理查德斗法三天,最终将名噪欧洲的理查德赶回了英伦三岛,从此李青林蜚声海内外,被人们称为东方大魔王。可是这么多年来,李青林却一直都没有收下一个徒弟,尽管有不少人想要拜在他的门下,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已经小有名气的人,但是都被李青林一概拒绝了。直到晚年,李青林退隐江湖多年以后,才收下了罗长今一个弟子。
后来罗长今才知道,他师父多年来游历江湖,为的就是寻找一个可塑之材,将自己的技法传下去,只是由于对弟子禀赋的要求过高,十几年来他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直到他发现了当时还在一个小杂耍班子里表演戏法的罗长今。那时的罗长今已经二十四岁了,依然没有摆脱贫困的境遇,他似乎正在延续着他的父辈命运的轨迹――贫穷、屈辱、遭人白眼和寄人篱下。自从父母双亡后,罗长今开始拼命地钻研魔术技法,他隐约地感觉到只有从这里自己才能找到一条摆脱贫穷命运的道路,摆脱掉那紧紧追赶他的苦涩的药味。他把所有攒下的钱全都用在了拜师和买票观摩其他人的戏法上。渐渐地,他开始自创了一些技法,这让他有了些小名气。以罗长今现在的眼光看,这些技法十分粗糙,但是却显示了年轻的罗长今天才的创造力,而正是这一点让李青林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当然李青林相中罗长今的并不止这一点。
罗长今今天还记得,当他跪下拜倒在李青林的面前的时候,那股缠着他不放的苦涩的药味突然间灰飞烟灭了,从那以后,他在自己身上再也闻不到这种味道了,不过,当他在街上或者偶尔在什么地方闻到有人在熬中药的话,他就会马上转身离去,因为他不想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在东方大魔王李青林的悉心传授下,罗长今的天赋被淋漓尽致地挖掘了出来。李青林将自己的全部技法悉数传给了罗长今。不过比起李青林炉火纯青的技法,更让罗长今受益无穷的却是师父讲给他的那些道理,这些道理让他有一种醍醐灌顶天门洞开的感觉。直到今天,师父的这些话语还不时在他的耳边回响。
罗长今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授业的第一天,师父向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两个严肃的问题:
什么是魔术?
什么是观众?
这时,戏园子里的喧闹声突然平息了下来,好像有人在烧得滚烫的油锅里倒进了一大盆凉水,哧地一声,把沸腾的热气赶到了一边,汩汩地冒着热气的沸水一下子被凉了下来,戏园子里所有的噪声顷刻间都灭了下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戏园子门口,从那里走进来一伙人。
走在前面的是五、六个戴着黑色礼帽、穿着黑色绸缎褂子的彪形大汉,他们敞着怀,露出里面的白色衣衫和腰间宽的吓人的武功带,个个横眉立目,好像看谁都不顺眼,随时都想扑上去教训教训什么人似的。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人,那人看上去就像是一尊弥勒佛,个头不高,胖胖的身躯,圆圆的光头,脸上一副谁也瞧不起的表情。他穿着一件紫色的马褂,一只手里把玩着两个核桃。跟在他身后的是几个打扮得珠光宝气的女人,其中还有一个年纪较大的老太太,旁边有一个丫鬟扶着她。在几个女人中间,夹着一男一女两个七、八岁的孩子。
这一行人一进来,场子里的喧闹声立刻就停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些人的身上。走在中间的那胖子停下了脚步,倨傲地向四下里看了看,点点头,似乎对自己的出场造成的效果感到非常满意似的。这时,剧场经理李老板已经一路小跑,一溜烟地从后台跑到了这尊弥勒佛的跟前,点头作揖道:“八爷,您来了。”
这位被称为八爷的人在李老板的带领下,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领着自己的一帮人大摇大摆地走向了场子中间那一排空着的座位。这个矮胖子就是谭八爷,京城四霸之一,南城一带的土皇帝,在这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京城四霸是北京城里势力最大的四个黑帮老大,大概是为了图吉利,他们的名号没有一个用单数的,用的全是双数,他们分别是西城的李二爷,东城的雷四爷,北城的赵六爷和南城的谭八爷。
原先倒是有几位以单数作为自己名号的老大,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陈三爷和马五爷,但是他们的下场都很悲惨,全死在街头。西城的马五爷有一次犯了事,被京都神探骆明山抓进了大牢。但是,马五手眼通天,花大价钱买通了律师,最后被判了个无罪释放。当晚,马五和他的手下在“大三元”酒楼喝酒庆祝。席间,马五下楼上了趟厕所,也就是到大街上去撒尿,马五爷喝醉了就爱干这事。结果他去了半天还没有回来。他的一个手下说听到外面有一声枪响,另一个手下说那是雷声,后来他们都觉得有点不对头,就赶紧跑了出去,这才发现马五爷已经被人枪杀了,脑袋正中间有一个圆窟窿,看上去马五好像长了三只眼似的。那天正下着小雨,汩汩的血水混着雨水一起在地上流淌。马五爷下面那玩意还留在裤子外面,蔫蔫的缩成一团,任凭风吹雨打,看来马五爷是在撒尿的过程中被人干掉的。后来,有人说这事是马五的仇家干的,也有人说这事是另一伙青帮为了争地盘才把马五干掉的,还有的说这事是骆明山干的,这个被称为京都神探的人,有时候喜欢按照江湖的规矩解决问题。从那以后,马五爷的势力在京城就渐渐地瓦解了。
另一位以单数名号打出名气的就是东城的陈三爷。这个陈三爷原来是雷四爷的大哥,有一天在路上被人乱刀给砍死了。尽管继承了陈三家业的雷四爷口口声声说要给陈三报仇,不过很多人都相信陈三其实就是被雷四爷――当时还被大家称为雷老虎――杀的。原因很简单,一山容不得二虎,陈三爷狠,雷老虎更狠。自从雷老虎当了老大以后,他的势力就越来越大,现在已经不限于东城了,半个北京城的非法生意都控制在他的手里。自从陈三爷和马五爷这两个以单数打出名号的老大死了以后,京城的混混们都开始忌讳单数了,甭管多大的小混混,都给自己起了个双数的名号。
在京城四霸中势力最小的就是这个年龄排在第二的谭八爷。有人说谭八爷年纪大了,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喜欢争强好胜了;也有的说谭八爷现在信佛了,已经放弃了江湖的争斗,准备安享晚年了。不过,只有那些接近谭八爷的人才知道,这个整天笑眯眯、慈眉善目的矮胖子看上去像一尊弥勒佛,可是转眼之间他就会变成一个杀人不见血的阎王爷。瑞祥戏院的那一排座位是专门给谭八爷预备的,一年他也来不了几回,不过,就是他不来,那排座位也没人敢去坐。曾经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大概是为了在别人面前逞一回能,好作为吹牛的资本,有一次趁谭八爷没来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坐在了那一排的一张桌子后面,结果第二天晚上,在戏园子里,他被几个彪形大汉从座位上拖下来,一直拖到舞台上,当着几百个观众的面被打了个半死,口吐鲜血,惨不忍睹。从那以后,连这个小小的瑞祥戏院也都知道了谭八爷立下的规矩是不能碰的。
罗长今站在帷幕后面一直静静地观察着这个姗姗来迟的谭八爷。就是这个矮胖子让所有的人多等了十四、五分钟。现在这尊弥勒佛在李经理的带领下正在向自己的那排专座走过去,旁边的那几张桌子后面的人,就像大臣见了皇帝一样站起来恭恭敬敬地跟他打着招呼。这个光头有时拱手还礼,有时则只是点点头。场子里所有的人都在注视着这一幕活话剧,仿佛这也是他们花钱来这里要看的表演内容之一。一丝难得的笑容像一条蛇一样悄悄地爬上了罗长今如冰山一样冷峻的面庞。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板b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