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飞车14汉化补丁那首歌

& NFS多媒體檔案轉換程式 v1.6(更新) ...
查看: 3600|回复: 14
#3 Benz SL500专业漂移研究博士
UID502393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10积分3961金钱5881 荣誉29 人气3 在线时间1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39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39 积分
帖子精华10积分3961金钱5881 荣誉29 人气3 评议0
NFS多媒體檔案轉換程式 v1.6
此程式是俄羅斯人寫的,組織名字是'CTPAX-X Team' 。
此程式能從EA的遊戲內的影片轉換成avi 格式的影像檔及把音軌轉換成wav 或 mp3 格式的音樂檔
& && &&&- Hot Pursuit 2
& && &&&- Underground
& && &&&- Underground 2
& && &&&- Most Wanted
& && &&&- Carbon
& && &&&- ProStreet
& && &&&- Undercover
& && &&&- Hot Pursuit 2010
& && &&&- Underground 2
& && &&&- Most Wanted
& && &&&- Carbon
& && && && &Need for Speed Multimedia Converter
& && && && && && && &&&Version 1.6
& && && && &Copyright (c)
CTPAX-X Team
& &General Information
& &===================
This program is used for converting music and video from the
Need For Speed game series.
& &Converting Music
& &================
Music can be converted into WAV or MP3 format.
List of supported games:
& && &&&- Hot Pursuit 2
& && &&&- Underground
& && &&&- Underground 2
& && &&&- Most Wanted
& && &&&- Carbon
& && &&&- ProStreet
& && &&&- Undercover
& && &&&- Hot Pursuit 2010
Converting of interactive music from NFS Most Wanted,
Carbon and Undercover is not supported.
& &Converting Video
& &================
Video can be converted only into AVI format.
For correct playing you need to download and install VP6 codec.
You can get it from this web site:
List of supported games:
& && &&&- Underground 2
& && &&&- Most Wanted
& && &&&- Carbon
In NFS Carbon almost all movies have multichannel audiotrack.
For correct playing multichannel audio you need to install
DirectShow filter, which supports multichannel audiostream.
We recommend to use AC3Filter. You can get AC3Filter from:
& &Program uses following 3rd-party technologies
& &=============================================
- EA's Video & Audio Decoder v0.6i *BETA*
&&Copyright (c)
by VAG, ARR
- MP3 LAME Codec v3.98.4
- Audio Tools Library v1.9
&&Copyright (c)
by Jurgen Faul
- LENIN INC WIN32API Library v1.0 (TAboutScroller class)
&&Copyright (c)
by Vladimir Drigalkin, LENIN INC
01:05:07 上传
下载次数: 523
下载积分: 金钱 -1
364.74 KB, 下载次数: 523, 下载积分: 金钱 -1
感谢分享!
总评分:&金钱 + 10&
#3 Benz SL500专业漂移研究博士
UID502393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10积分3961金钱5881 荣誉29 人气3 在线时间1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39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39 积分
帖子精华10积分3961金钱5881 荣誉29 人气3 评议0
因為分家了,所以不在舊帖更新,而重新發帖。
還有 CTPAX-X Team 說不會再更新此程式。
UID784005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748金钱1763 荣誉4 人气1 在线时间839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7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2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748金钱1763 荣誉4 人气1 评议0
很不错的工具,支持了。
Core i7 920 OC3.2/E3400
GA-EX58-EXTREME/ASUS P5G41T-M LX
G.SKILL F3-1GBPI/Kingston D3
ASUS GTX570 DCII/Intel GMA X4500
STAS/WD5000AAKX
CoolerMaster CM690/delux
Antec NeoPower 650W Blue/长城350P4
DeepCool IceBlade Pro 1366/OC3 甲壳虫+GIGA 8CM蓝光
Dell U00/无
UID577450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06金钱3260 荣誉1 人气1 在线时间108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06金钱3260 荣誉1 人气1 评议0
非常好啊,终于可以听OST了,话说原本的OST里面,30 secs to mars的那首歌是不对的.
UID1773974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39金钱2576 荣誉1 人气0 在线时间584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39金钱2576 荣誉1 人气0 评议0
也就是说可以把游戏的开场影片转换,这样理解对不对
UID2470238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75金钱2932 荣誉3 人气0 在线时间632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75金钱2932 荣誉3 人气0 评议0
这东西很方便& && && && && && && && && && && && && && && && && && && && &
#3 Benz SL500专业漂移研究博士
UID502393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10积分3961金钱5881 荣誉29 人气3 在线时间1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39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39 积分
帖子精华10积分3961金钱5881 荣誉29 人气3 评议0
原帖由 alexalex 于
20:19 发表
也就是说可以把游戏的开场影片转换,这样理解对不对
是可以把開場影片轉換成AVI,但只支援以下遊戲:
& && &&&- Underground 2
& && &&&- Most Wanted
& && &&&- Carbon
UID2004528主题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金钱9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5 小时评议0
Lv.1游侠新人,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金钱9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非常好啊~~~
相當不错的工具,支持了。
梅阿查大门神游侠元勋版主『体育游戏区』游侠实况工作组 【荣誉】世界足球先生 国际米兰1号從五位下 上总介★★★★★★★★★★
UID1843913主题阅读权限255帖子精华3积分14450金钱36750 荣誉447 人气3196 在线时间33618 小时评议40
帖子精华3积分14450金钱36750 荣誉447 人气3196 评议40
UID4361679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8金钱185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8金钱185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支持一下。。。。。。
UID2064154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60金钱674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05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0金钱674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强大的俄罗斯人啊~~~~~~~~~~~~~~~~··
UID1741024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65金钱533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8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5金钱533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有没有反向转换软件?把外部音频导入游戏里?
#3 Benz SL500专业漂移研究博士
UID502393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10积分3961金钱5881 荣誉29 人气3 在线时间1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39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39 积分
帖子精华10积分3961金钱5881 荣誉29 人气3 评议0
原帖由 sa新手上路 于
09:44 发表
有没有反向转换软件?把外部音频导入游戏里?
應該沒有導入音頻的軟件,圖像的就有一些。
UID3347365主题阅读权限80帖子精华1积分17761金钱41501 荣誉61 人气2638 在线时间14295 小时评议0
Lv.8游侠钻石会员, 积分 177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39 积分
帖子精华1积分17761金钱41501 荣誉61 人气2638 评议0
好工具,我喜歡,感謝分享,等下就來去轉換囉!!
UID1741024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65金钱533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8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5金钱533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回复 #13 iron-eagle 的帖子
哦,谢谢回复,里面的歌曲已经听腻了,现在都是开着千千静听玩。。。。。。
精华数量达到10
游侠元勋版主
任职满72个月
元老版主勋章
任职满36个月
任职满12个月
资深版主勋章
任职满24个月
大头像勋章
永久勋章,统一售价:8888金币。购买地址:待定
白金会员勋章
用户积分达到6000
发帖数达到10000
荣誉达到150
特色头衔勋章
版区活动头衔达到三个
版主评议达到4,勤于处理版务
youki贡献勋章
youki贡献勋章
实况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实况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实况工作组组员勋章
实况工作组组员勋章
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
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
人气勋章·初级
人气值达到3000
Powered by[ 局域网/未知网友]
账号怎么注册不了啊。
[北京网友]
在哪里下载免安装的版本啊。。。
[天津网友]
我下的中文免安装的
怎么解压后是英文的?求高人指导!!!!
[淄博网友]
能用手柄玩吗
[潍坊网友]
[郑州网友]
路障按啥建
[深圳网友]
可以玩,不联机,直接选择生涯模式 (career),不需要序列号
[电信网友]
下载完了怎么解压不了啊】
[电信网友]
下载完了怎么不叫解压那
[联通网友]
我下载的怎么read呢
CopyRight @
ALi213.Net All Right Reserved
游侠网 版权所有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每天影视沙龙完了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每天影视沙龙完了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09-08-24 &匿名提问 发布
那一段时间,我每天都要比别人晚走三到四个小时,别人下班后,我就利用公司的电脑干私活。 ... 洛德笑着对我说:“我在门外看了你几个晚上,今天见你写完了,才敢进来,我不知道你还是个作家。 .... 洛德搂着我的肩膀问:“你们把随时都能开启记忆的卡叫什么? .... 这一段日子里,我和丈夫常常会不约而同地哼起洛德最喜欢的那首歌--罗大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上海女人10个没人要的理由  上海最绝,管上海以外的所有地方叫“乡下”。城里人历来看不起乡下人 · 三四十年代海派男人浮出水面  舆论界对上海男人发起的第二波围剿当属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 · 两成上海男人从不锻炼  上海男性缺乏健康意识。有数据表明,20%的上海男性从来不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男性看病的频率远低于女性,有80%的重病男性患者承认,因长期不去医院就诊才把小病“养成”大病。    · 上海男人的气度 三个“落荒”的上海男人——卫平、马良行、范志毅,流浪在千里之外的珠海。他们准备苦干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才十个月,三个上海男人带着2004年上海足球的最高荣誉,昂首回家。     · 穿尖头长皮鞋的上海女孩  “再尖,再长一点的皮鞋有没有?”走进陕西路或襄阳路服饰市场,这样的问话常从耳边擦过。  · 上海男人照过西洋镜与众不同 一直以来,上海的文化似乎只能够容纳来自欧洲、北美和日韩的东西,仿佛上海是装了逆止阀,西洋文化可以源源地进入上海并流向内地,内地的文化却去不了上海。 · 做“上海男人”,挺好的 做‘上海男人’我觉得很舒服,怎么说呢?因为我没有非做大男人不可的那种压力,所以轻松多了。 · 上海陋习升级版+搞笑版  前阵子,听说网上一块叫做“上海陋习”的“版砖”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滚到了77条,滚到了100条。 · 上海女人首要改掉的陋习?  放眼大江南北,上海女孩可能不是最漂亮、最大气的,或是最有钱的。但是,绝对是最聪明的 · 上海女人的艰难创富之路  在1986年,4000元是什么概念?它是3.5个城市普通职工的工作1年的收入,可以是1个小型医疗研究部门1年的研究经费,可以在上海买1套15平方米的私房 · 上海女人的平衡美 上海,在我的脑海中,从来就是个阴柔的城市。“阴柔”从何而来?当然是从旧上海的上海小姐身上来的:  · 上海女性的女权意识由来已久 当然,上海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女权意识是由来已久,十分牢固的,而上海女性的厉害,已早已是名声在外。 · 上海男人患了ED羞答答   · 千余短信定义“可爱上海人”   · 我是在赞美上海男人 嘲讽?我怎么会嘲讽他们?我是在赞美上海男人。  · 上海人热情好客聪明好学 上海人的热情好客、聪明好学,他们的精神和优秀品质吸引了众多在此工作的外国人。 · 上海男人有缺点并非没魅力 有人说上海男人过于商业化,欺生排外,大都精明得近乎没有人情味,特别实惠。但人无完人,有缺点并不代表没有魅力。 · 上海,上海人还有很多路要走  上海人的缺点有很多,离国际大都市市民的素质有相当大差距。 · 上海人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像代乳粉的广告。  · 上海男人的软肋与性情  这是上海(男)人的软肋(薄弱点),在政治方面,他们天生弱智(先天不足)。 · 站出来为上海男人说话 说来说去,李先生还是拘泥于某些影视作品中北方男人刻划的上海男人形象罢了。最后我想说一句,在样样有得吃的上海,偶尔吃些“洋籼米”还是很有味道的。  · 从“上海人”到“新新人类” 1988年我们研究生二年级时,余秋雨写了散文《上海人》。 · 两个上海男人 有相似有差别  当这两个上海男人在北京相遇时,低声絮叨的是周围绝大多数人都听不懂的上海话,辅助交流的是彼此熟悉的眼神和少许手势。细心人可以从他们的言行举止看出两人的相似与差别 · 姚明的说服力  姚明的说服力,胜过一百种说教。 · 上海新一代的年轻妈妈很漂亮  确实,上海新一代的年轻妈妈很漂亮,很时尚,已完全不是过去的概念了。 · 上海人累,上海的事情累! 来上海很久了,现在她给我唯一的感觉就是累,上海人累,上海的事情累,生活在上海的外地人也累,总之上海就是累 · 金枝玉叶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不好娶!这是每个在上海的男人都有的共识,不管你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男人,还是外地来的“打工仔”,甚至“港巴台巴”、“鬼子鬼佬”,反正要娶上海女人做太太,先要做好“吃得苦中苦,也难为人上人”的思想准备。  · 上海女人的情调  上海女人是讲究情调的,这大概毋庸置疑。就拿最没有情调的那一个特殊时期来说,那时的上海女人也颇有些不同 · 上海女人的种种  有人说,真正的上海女人是独立、自信的女人。我说这只是上海女人的初步,除了独立、自信,她们柔和但坚持原则、她们平易近人却不轻易给任何一个人打分、她们聪明也更懂得装糊涂……   · 审视“上海绅士”  不过,我并不是反对上海男人“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做派,而且恰恰认为上海男人身上承袭下来的这种传统的优点很值得国内许多以“大男人”自居的男人们学习。 · 上海人的钱花在哪里 据这份报告,半年来上海市民的人均总支出达到了7591元。记者发现,这个数字居然大于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花出去的钱反而比拿进来的钱多。  · 上海女性最疯狂的梦想      等咱有了钱,天天去做美体。妈的想瘦哪里瘦哪里,想大哪里就大哪里。贵宾卡一次买两张,上半身用一张,下半身用一张。  · 刘翔姚明帮上海男人改变形象  在征战雅典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当中,有两个上海男人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开创中国田径新纪元的“飞龙”刘翔,一个是带领中国男篮绝地反击闯进八强的“小巨人”姚明。  · 上海女人--女人中的极品  我一向有些偏爱上海女人,你到了上海就知道,眉清目秀、吴侬软语、爱穿旗袍、爱吃雪菜炒毛豆、话梅肉粽的上海美人随处可见,像春天里姹紫嫣红的花儿。 · 上海男人在外地人心中的分量  于是“上海男人”在现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只能剩下一个生活在现代化城市里的、但却是举重若轻的名字。   · 姚明刘翔挺起“上海男人”? 在人们的思维定式里,“上海男人”的标准形象是小气、琐碎、矫情、娘娘腔……据说,“你不像上海男人”是目前对上海男人最流行的一种赞美。  · 上海女人喝酒喝的是情调    上海女人喝酒,喝的是一种情调,至于喝进去的是什么其实无所谓。最常见就是在衡山路或茂名路之类的大小酒吧里,科罗娜、太阳啤、可乐JAZZ,都属于可选择的范围。 · 上海女性为何厉害  有女性朋友说,女人厉害是因为现在的男人都象狼一样。实际上,哪有你们说的这么可怕。就算是这样,你们也至少应该象母狼才对嘛。  · 两个上海男人&对话& 同样是上海人,同样是中国体育界旗手性的人物,姚明、刘翔惺惺相惜。刘翔获得冠军时,在房间看电视直播的姚明和刘炜激动得忘乎所以。  · 谁嫁给上海男人? 那天我们大学同学毕业10周年聚会,“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乌梅望着日益滋润的我大声宣布:大家看啊,还是嫁上海男人抗老化! · 七大理由 上海女人追不得 某日乘公交车,因车子突然停住,所以起来时不小心碰了一下一位坐着的上海小姐,很漂亮也很会打扮的那种 · 上海女人厉害是有原因的  有女性朋友说,女人厉害是因为现在的男人都象狼一样。实际上,哪有你们说的这么可怕。就算是这样,你们也至少应该象母狼才对嘛。 · 人才市场/上海男人  又去混了一次人才市场,到处都是穿戴整齐的求职人,我看看他们,再看看自己,还真是……  · 上海男人很骄傲 刘翔、姚明、王励勤、王磊和叶冲,上海男人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表现着实让所有上海人感到脸上有光,这种感觉在中国体育阴盛阳衰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的珍贵。 · 上海男人,好样的! 刘翔突破了自己,改写了黄种人在世界短跑历史的记录。请记住他:一个安静、平淡、有担当的男人,上海男人! · 我告诉你,我就是上海男人  顺便再说一句,其实上海男人最听不得的话是:“你怎么不像上海男人。”这是上海男人的高傲所在 · 上海男人的软肋与性情  上海男人是时尚,只是他们比别的男人看的多点,接受的多点 · 上海女人不好娶! 上海女人不好娶!这是每个在上海的男人都有的共识,不管你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男人,还是外地来的“打工仔”,甚至“港巴台巴”、“鬼子鬼佬”, · 上海女人水灵机敏  上海小姐的聪慧漂亮水灵灵,是出了名的,说她们是东方女孩子的一个楷模也不算过分,但是这些娇滴滴的姑娘一旦成熟为妇人,整个事情就另当别论了 · 照过西洋镜的上海男人   · 上海女人的世故风情  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女人,上海女人比较时髦,比较漂亮,比较精明,也比较有娇滴滴的小女人味。因此,很多男人似乎对上海女人特别有兴趣。 · 上海女人的到位之处  自己是男人,我承认喜欢看漂亮的女孩。每次从上海回来,我对太太说,上海女人个个让人觉得气质非凡,那首《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歌应该在上海唱,上海的女人真的不简单 · 品味上海男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上海男人成了一个物种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如果一个男人惧内、细腻、挑剔、而热爱家务的话,他就成了男人的异类——上海男人 · 上海的美女,鲜花朵朵迷人眼 到上海已有两个月了,感触最大的,就是上海的男人有福,因为上海的美女太多了,鲜花朵朵迷人眼。  · 上海女人与上海这块风水宝地  · 上海女人的到位之处  一个漂亮女人首先让人感觉到尊贵和自傲,这是幸运的。因为尊贵和自傲是女人独立的开始 · 灵山秀水的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精于生活,懂得花钱,很会过日子。她们也精于做女人,很会耍温柔手段,懂得在或硬或软之间,掌握男人,而且是要当家的。  · 上海男人,英国式   嘲讽?我怎么会嘲讽他们?我是在赞美上海男人。 · 上海人缺点:太看重眼前利益 上海人有个优点,崇洋不媚外;但上海人也有缺点,太看重眼前利益,精明而不高明 · 上海少数人“海骂”成口头禅 北京人有“京骂”,上海人也有“海骂”,甚至成为少数人的“口头禅”。  · 上海女人世故风情 漂亮精明 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女人,上海女人比较时髦,比较漂亮,比较精明,也比较有娇滴滴的小女人味。因此,很多男人似乎对上海女人特别有兴趣 · 上海男人的结婚协议  男方每月上缴生活费用5000RMB; · 最出色的上海人已经去了国外  成功者的胸襟与非成功者的胸襟到底不一样。最出色的上海人已经去了国外。上海并不是上海人才能占有。优胜劣汰的法则才是一种公平合理的现代精神 · 上海人,除了快还是快  · 上海女人世故风情成熟不外显  · 侧看上海男人形象 说来说去,李先生还是拘泥于某些影视作品中北方男人刻划的上海男人形象罢了。最后我想说一句,在样样有得吃的上海,偶尔吃些“洋籼米”还是很有味道的。  · 上海人被评论说明其先进强大 上海人被人评论,也说明阿拉的先进和强大!让那些人做梦哪一天,他/她的家乡也会发展到被人嫉妒吧!  · 上海人主动放弃语言地方主义 因此,上海人主动放弃了语言上的地方主义,转为对创建新国语的全力支持。  · WTO,上海人急于融入世界 “这样做符合W TO规则吗?”这是上海人现在的流行问话,从中可以窥到上海人急于融入世界的心态。  · 上海人,新旧文化产物交流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 羡慕上海人身上那种现代观念 令我震憾的,不只是上海那令人咋舌的经济发展速度,也不只是那令人羡慕的城建城管水平,更是上海人身上那股精、气、神,那种现代观念 · 上海女性的厉害是有原因的 有女性朋友说,女人厉害是因为现在的男人都象狼一样。实际上,哪有你们说的这么可怕。就算是这样,你们也至少应该象母狼才对嘛。  · 挑挑上海人的小毛病 上海人很聪明、精明、灵活,但挑挑上海人的小毛病,却也是一箩筐。  · 上海女人把美在这座城市绽放 上海女人,在这个城市里,把她们的美,淋漓尽致地绽放 · 情人墙是上海人创造的大森林 点石成金,化陈腐为神奇,我觉得怎么赞美“情人墙”都不为过。  · 上海人更精细也更讲究实际了  · 上海年轻妈妈看上去老漂亮的 “上海年轻妈妈很时尚,几乎看不出是做了妈妈了。”来自中国台湾的40多岁的黄女士对上海妈妈非常赞叹。  · 上海人:游移的“城市部落人”  总之,上海人是一群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游移着的“城市部落人”。 · 上海男士-一个世纪的话题 “上海男人”是个咀嚼了近一个世纪的话题,“上海男士”的形象也可以说常变常新 · 世界舞台上,上海女子出色 在世界的舞台上,上海女子注定是出色的。  · 对上海女孩保留着美好印象 我是个浙江人,却始终对上海女孩保留着美好的印象,可能源于大学时代班上四位上海女生的亲切随和吧 · 诋毁上海男人让她很不爽 昨天某个得意于“不像上海男人”的上海男人写的诋毁上海男人的文章,让晓晓心里很不爽!  · 上海人现实但直接不虚伪 上海人现实但是上海人直接不虚伪,上海人冷酷,但是上海人理性,聪明,但遗憾的是上海人的浪漫也沾染了上海人的生活气息 · 上海的美女太多了,迷人眼 到上海已有两个月了,感触最大的,就是上海的男人有福,因为上海的美女太多了,鲜花朵朵迷人眼。  · 上海女人穿得最漂亮得体 说到时尚、打扮,那就更出风头了,出门总是带点婉约的风情,但绝不夸张、前卫。可能是中国女人里面穿得最漂亮、得体的。  · 上海男人还是个合格的丈夫  此外,上海男人还是个合格的丈夫,回到家中脱去西服,围上一条围裙,为老婆孩子烧一桌拿手好菜,用一种不太具有男人浑厚之气的声音叫躺在沙发里的老婆吃饭了(这是小品里的上海男人形象)。  · 上海小姐因可爱而美丽  其实,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上海小姐需要怎样的素质”,只是要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我却一不小心把她具体到人了,关键在于,希望这样一种气质风采会被越来越多的上海小姐所认同所借鉴。  · 拥有私车的上海女性消费群体 拥有私车的女性作为一个新的消费群体,有着怎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呢?    · 上海的女孩总体上颇多优点  我是个浙江人,却始终对上海女孩保留着美好的印象, · 上海人齐心营造现代海派文化  现在的上海人正在齐心营造着现代的海派文化。不断刷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娱乐和享受,也让上海人在和文化一起成长 · 上海人混水摸鱼却处世有艺术  · 上海男人讲究品味格调  上海男人讲究品味格调,比如:一件名牌西装,穿在广州男人身上,也许只能穿出阔气和财气;而穿在上海男人身上,便可能穿出教养,穿出风度,穿出绅士 · 她自己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女人 何肇娅拍了一百个上海女人,她自己才是最最典型的上海女人。她的打扮永远艺术别致,她的细节总想着跟别人不同,她精致而完美地对待自己,也在心的深处挖掘着自己对性别的敏感 · 上海女人精于生活,会过日子 上海女人精于生活,懂得花钱,很会过日子。她们也精于做女人,很会耍温柔手段,懂得在或硬或软之间,掌握男人,而且是要当家的。  · 上海男士的形象常变常新 “上海男人”是个咀嚼了近一个世纪的话题,“上海男士”的形象也可以说常变常新。 · 上海人身上还有文化创造能力  除去一般城市居民的心理特点,又除去中国南方人群的心理特点,上海人身上还能剩下什么“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素质呢? 我想来想去还有一点,就是文化创造能力。  · 上海小姐是种城市精神象征 生活在上海,紧张而又从容。紧张的是人生,从容的是心境。在我看来,上海是一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妙龄女郎,正充满自信地憧憬未来 · 沪作女再次把作文化推向全国 作”,如同“酷”一样,注重的是一种感觉,其意只能列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列”,无法解释,但极易领会 · 上海男士年过三十却光鲜起来  以前觉得只有女人才会为岁月紧张,而如今上海不少男士年过三十却突然光鲜起来,像重新打磨过的铜器再度放光。
上海人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小气,我不喜欢上海人,没有北方人那么大方、豪爽。
上海女人小心眼,不会持家,非常的浅薄,自以为是,有狭隘的地域自大感~~~极度拜金~`,势利眼,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1、傲。话说在中国范围内,北京人管北京以外的地方叫“地方”;***管***以外的地方叫“内地”;广东管广东以外的地方叫“北方”(海南以前属广东,特说明上海最绝,管上海以外的所有地方叫“乡下”。城里人历来看不起乡下人,可想而之,上海MM,尤其是有点姿色的,在乡下人面前眼睛盖是不屑一看的,而尾巴嘛,盖是翘得比金茂大厦还要高的。对这样的MM,你还要娶吗?   2、懒。上海MM七十年代以后的独生居多,城市的繁华和家庭的蜜糖造就了懒惰的一代。读书的时候见怪不怪的事情就是上海女生们每到周末大包小包地往家里带脏衣服,而且还自豪地吹嘘说:“我从小到大就没自己洗过衣服!”仿佛让父母洗衣服是多么光荣的事情一样。   3、虚。自己没什么本事,常拿他人的光荣往自己脸上贴金。听上海MM互相叽叽喳喳讲话的时候,类似的言语时有耳闻:“阿拉姐姐格男朋友一个月头有得一万块阿里好拿呐!”——这姐姐还是四姨夫的侄女。“阿拉妹妹格男朋友乐乐区政府里厢做事提呢!”云云。这说话的MM自己可能一个月就给人家在办公室里做 Receptionist,一个月一两千个大洋吧。   4、傻。用上海话说叫“港”,是“港督”的简称。上海MM放眼世界,关心的事情无所不容,比如Cellin Dion第几盒专辑的第几首歌是什么,Tom克什么斯最近和谁拍托。不过傻的时候可真是来劲儿,比如你跟她说陕西,她“陕西是哪里啊?在哪里啊?”。然后你提示一下西安,她说:“哦,我晓得了,西安格那个陕西是勿啊?就是西安的省会对勿啊?”你跟   她说坐船去东方明珠,她会睁大眼睛说:“到东方明珠还要坐船啊!不是就乐乐外滩吗?”——我倒!  5、娇。上海MM就体型来说,有两个类型比较多:一是豆芽型(多为机场型、二是面包型。两种类型都属娇弱类,上个五楼的楼梯每一层都要停下来喘口气儿,说一声“切力死他了(累死了)”。这样的身体,你还敢娶了之后指望她收拾一下家务吗?   6、浮。懂得一点,就在那里卖弄,而且十分肯定,弄得你不信也得信。曾有一次开车出去,一个上海MM坐身边。我记得要向左拐的,上海MM对我说“这一带我熟得很,向右拐,没错的!”信她一次向右拐,果然走错了。还好没有警察大哥,赶快违规一次逃吧!   7、假。自己没什么,常拿些旁的东西撑胆儿。比如说吧,几个MM没事了在一起,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比试衣饰。这个说:我这个衣服花了五百块阿里。那个说我格个花了6百块阿里。其实背过去都在关心哪个商场最近优惠在打几折。那些说起来花了500的衣服可能是圣诞节的时候商场促销原价200打五折买来的衣服哦。   8、粘。上海MM特会玩儿,当然上海玩儿的地方也特别多。很多个乐园、剧院、公园、绿地、影院、购物中心、休闲街、标志性建筑、Pub……,太多了。MM们的兴趣也特别广泛,希望了解和享受这一切。倘是你作了她的男友,哈哈,有得好受了。  9、疯。上海MM似乎天生是狂爱玩儿的那种。一玩起来,真是疯得要命。想来也不怪,不然的话衡山路那些酒吧如何***?淮海路的罗杰怎样敛财?反正不管它夜深到几时,不管你等待有多苦,她管她玩,不到休克绝不罢休。回家了,你说亲一下吧,她会说没力气;你说抱一下吧她说要睡了。哈哈,不要妄想做了……   10、怕。看了以上总结,恐怕你已经汗毛倒坚、脊背发凉、七窍渗血、额冒冷汗了吧?哪还敢娶上海MM啊,哈哈。
切,你们都不是上海人又有什么资格来评论上海人呢?其实各地的风俗都不同,在别的城市省份都变味了。就比如上海人,人们都说上海人精明,我自己是上海人,你到了上海看看,精明的上海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45岁以上!难道你到了上海就成天跟这个年龄群的人打交道吗? 其实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山东人被称为山东大汉,但是在外人看来就是傻大。东北人豪爽,在外人看来就是无脑;北京人说话的京味儿,在外人看来就是吊儿郎当的痞子气,广东人的白话,在外人看来更是鸟语。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主观上的错误,等你渐渐了解,就发现虽然大家的生活方式,习惯都稍有不同,可是总体而言还是差不多的。跟本不存在上面所说的问题。上海小姑娘可能是很嗲一点,等你接触过后就会发现那其实是一种江南女子才特有的柔情。人和人相交都是将心比心的,只要你真诚相对于别人,中国没有人不好相处的,至少在我看来,上海人都是非常好相处的。
上海人能不能好相处,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你所处的人属于哪种人哦,总体来说,上海人的特点:1。随便外来人员的增多,融入到大上海的各条战线,所以现在上海人的排外现象已经大有好转了。有好多公司,平时上班都是开的国语,而不是沪语哦。2。以前说上海男人买汰烧样样行,是好男人的典范,现在年轻一代大多数已经没这项技能了。3。上海女人永远走在时尚的前沿。“作”和“嗲”是上海MM的特色。总之,人与人相处,关键看各人的人品,和他是哪的人关系不大。
上海男人表面上好相处,上海女人表面上和内心都不好相处,无论是什么年龄层的
大家看看大文豪余秋雨是怎么说的吧,我觉得他评价得比较客观     上海人(有删节)近代以来,上海人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上海的古迹没有多少好看的,到上海旅行,领受最深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上海人。他们有许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心理文化方式,说得响亮一点,可以称之为“上海文明”。一个外地人到上海,不管在公共汽车上,在商店里,还是在街道间,很快就会被辨认出来,主要不是由于外貌和语言,而是这种上海文明。  同样,几个上海人到外地去,往往也显得十分触目,即使他们并不一定讲上海话。  一来二去,外地人恼怒了。几乎全国各地,对上海人都没有太好的评价。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外地人心目中的上海人。  全国有点离不开上海人,又都讨厌着上海人。各地文化科研部门往往缺不了上海人,上海的轻工业产品用起来也不错,上海向国家上缴的资金也极为可观,可是交朋友却千万不要去交上海人。上海人出手不大方,宴会桌上喝不了几杯酒,与他们洽谈点什么却要多动几分脑筋,到他们家去住更是要命,既拥挤不堪又处处讲究。这样的朋友如何交得?  这些年,外地人富起来了,上海人精明到头还是十分穷困。这很让人泄气。去年有一天,在上海的一辆电车上,一个外地人碰碰撞撞干扰了一位上海妇女,象平时每天发生的一样,上海妇女皱一下眉,轻轻嘟囔一句:“外地人!”这位外地人一触即发,把历来在上海所受的怨气全都倾泄出来了:“我外地人怎么了?要比钱吗?我估量你的存款抵不上我的一个零头;要比文化吗?我的两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生!”是啊,上海人还有什么可骄傲的呢?听他讲罢,全车的上海人都发出酸涩的笑声。……  于是,上海人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尴尬。这种尴尬远不是自今日起。依我看,上海人始终是中国近代史开始以来最尴尬的一群。……我认为上海文明的肇始者,是明代进士徐光启,他可算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他的墓,离华亭宾馆很近。两相对应,首尾提挚,概括着无形的上海文明。  今天上海人的某种素质,可在徐光启身上找到一些踪影。这位聪明的金山卫秀才,南北游逛,在广东遇到了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一聊起来,十分融洽,徐光启开始知道了天主教是怎么回事。这年他34岁,对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宗教精神早已沉浸很深,但他并不把刚刚听说的西方宗教当作西洋镜一笑了之,也不仅仅作为一种域外知识在哪篇著作中记述一下而已,而是很深入地思考起来。他并不想放弃科举,4年后赴北京应试,路过南京时专门去拜访更著名的欧洲传教士利玛窦,询问人生真谛。以后又与另一位传教士罗如望交给,并接受他的洗礼。  洗礼后第二年,徐光启考上了进士,成了翰林院庶吉士,这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来说已跨进了一道很荣耀的门坎,可以安安心心做个京官了。但这个上海人很不安心,老是去找当时正在北京的利玛窦,探讨的话题已远远超出宗教,天文、历法、数学、兵器、军事、经济、水利,无所不及。其中,他对数学兴趣最大,穿着翰林院的官服,痴痴迷迷地投入了精密的西方数学思维。不久,他居然与利玛窦一起译出了一大套《几何原本》,付诸刊行。当时还是明万历年间,离鸦片战争的炮火还有漫长的230多年光阴。  这个上海人非常善于处世,并不整天拿着一整套数学思维向封建政治机构寻衅挑战,而是左右逢源,不断受到皇帝重用。《几何原本》刊行20年后,他竟然做了礼部侍郎,不久又成了礼部尚书。获得了那么大的官职,他就正儿八经地宣扬天主教,提倡西方科学文明,延聘重用欧籍人士,忙乎了没几年,劳累而死。徐光启死后,崇祯皇帝还“辍朝一日”,以示哀悼,灵柩运回上海安葬。安葬地以后也就是他的家族世代汇居地,开始称为“徐家汇”。徐光启至死都是中西文化的一种奇异组合:他死后由朝廷追封加溢,而他的墓前又有教会立的拉丁文碑铭。  开通、好学、随和、机灵,传统文化也学得会,社会现实也周旋得开,却把心灵的门户向着世界文明洞开,敢将不久前还十分陌生的新知识吸纳进来,并自然而然地汇入人生。不像湖北人张居正那样为兴利除弊深谋远虑,不像广东人海瑞那样拼死苦谏,不像江西人汤显祖那样挚情吟唱,这便是出现在明代的第一个精明的上海人。  人生态度相当现实的徐光启是不大考虑自己的“身后事”的,但细说起来,他的身后流泽实在十分了得。他的安葬地徐家汇成了传播西方宗教和科学文明的重镇。著名的交通大学从上一世纪末开始就出现在这里,复旦大学在迁往江湾之前也一度设在附近的李公祠内。从徐家汇一带开始,向东延伸出一条淮海路,笔直地划过上海滩,它曾经是充分呈现西方文明的一道动脉,老上海高层社会的风度,长久地由此散发。因此有人认为,如果要把上海文明分个等级,最高一个等级也可名之为徐家汇文明。  徐光启的第十六代孙是个军人,他有一个外孙女叫倪桂珍,便是名震中国现代史的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远远地继承了先祖的风格,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且仍然擅长数学。她所哺育的几个女儿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可看作徐光启发端的上海文明的一次重大呈示。……  只要稍稍具有现代世界地理眼光的人,都会看中上海。北京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京城:背靠长城,面南而坐,端肃安稳;上海正相反,它侧脸向东,面对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而背后,则是一条横贯九域的万里长江。对于一个自足的中国而言,上海偏踞一隅,不足为道;但对于开放的当代世界而言,它却俯瞰广远、吞吐万汇、处势不凡。  如果太平洋对中国没有多大意义,那末上海对中国也没有多大意义。一个关死了的门框,能做多少文章?有了它,反会漏进来户外的劲风,传进门口的喧嚣,扰乱了房主的宁静。我们有两湖和四川盆地的天然粮食,上海又递缴不了多少稻米;我们有数不清的淡水河网,上海有再多的海水也不能食用;我们有三山五岳安驻自己的宗教和美景,上海连个像样的峰峦都找不到;我们有纵横九州的宽阔官道,绕到上海还要兜点远路;我们有许多名垂千古的文物之邦,上海连个县的资格都年龄太轻……这个依附着黄河成长起来的民族,要一个躲在海边的上海作甚?  上海从根子上就与凛然的中华文明不太协调,不太和顺。  直到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黎逊向政府投送了一份报告书,申述上海对新世界版图的重要性,上海便成为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之一。1842年,英国军舰打开了上海。从此,事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西方文明挟带着恶浊一起席卷进来,破败的中国也越来越把更多的赌注投入其间,结果,这儿以极快的速度出现了能被地球每个角落都听得见的闹腾。  徐光启的后代既有心理准备,又仍然未免吃惊地一下子陷入了这种闹腾之中。一方面,殖民者、冒险家、暴发户、流氓、地痞、妓女、帮会一起涌现;另一方面,大学、医院、邮局、银行、电车、学者、诗人、科学家也汇集其间。黄浦江汽笛声声,霓虹灯夜夜闪烁,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语与欧美语言交相斑驳,你来我往,此胜彼败,以最迅捷的频率日夜更替。这里是一个新兴的怪异社会,但严格说来,这里更是一个进出要道,多种激流在这里撞合、喧哗,卷成巨澜。  面对这样一个地方,哪个历史学家都会头脑发胀,索解不出一个究竟。你可以说它是近代中华民族耻辱的渊薮,但是,一个已经走到了近代的民族如果始终抵拒现代冲撞,就不耻辱了吗?你也可以说它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但是,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你又可以说它是对抗着农业文明而崛起的城市文明,但是,又有哪一种城市文明会像上海始终深受着弘广无比的农村力量的觊觎、分解、包围和笼罩?  总之,它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当你注视它的恶浊,它会腾起耀眼的光亮,当你膜拜它的伟力,它会转过身去让你看一看疮痍斑斑的后墙。  但是,就在这种悖论结构中,一种与当时整个中国格格不入的生态环境和心理习惯渐渐形成了。本世纪初年,许多新型的革命者、思想家受到封建王朝的追缉,有租界的上海成了他们的庇护地。特别重要的是,对于这种追缉和庇护,封建传统和西方文明在上海发生了针锋相对的冲突,上海人日日看报,细细辨析,开始懂得了按照正常的国际眼光来看,中国历代遵行的许多法律原则是多么颠倒是非、不讲道理。就从这一个个轰传于大街小巷间的实际案例,上海人已经隐隐约约地领悟到民主、人道、自由、法制、政治犯、量刑等等概念的正常含义,对于经不起对比的封建传统产生了由衷的蔑视。这种蔑视不是理念思辨的成果,而是从实际体察中作出的常识性选择,因此也就在这座城市中具有极大的世俗性和普及性。  就在这一个个案例发生的同时,更具象征意义的是,上海的士绅、官员都纷纷主张拆去上海旧城城墙,因为它已明显地阻碍了车马行旅、金融商情。他们当时就在呈文中反复说明,拆去城墙,是“国民开化之气”的实验。当然有人反对,但几经争论,上海人终于把城墙拆除,成了封建传统的心理框范特别少的一群。……  上海文明的最大心理品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对上海人来说,宽容已不是一种政策和许诺,而是一种生命本能。  在中国,与上海式的宽容相抵触的是一种与封建统治长期相偎依的京兆心态。即便封建时代过去了,这种心态的改良性遗传依然散见处处。这种心态延伸到省城、县城,构成一种幅度广大的默契。不管过去是什么性质的洪流起的作用,这种心态在上海被冲刷得比较淡薄。只要不侵碍到自己,上海人一般不大去指摘别人的生活方式。比之于其他地方,上海人在公寓、宿舍里与邻居交往较少,万不得已几家合用一个厨房或厕所,互相间的磨擦和争吵却很频繁,因为各家都要保住自身的独立和自由。因此,上海人的宽容并不表现为谦让,而是表现为“各管各”。在道德意义上,谦让是一种美质;但在更深刻的文化心理意义上,“各管各”或许更贴近现代宽容观。承认各种生态独自存在的合理性,承认到可以互相不相闻问,比经过艰苦的道德训练而达到的谦让更有深层意义。为什么要谦让?因为选择是唯一的,不是你就是我,不让你就要与你争夺。这是大一统秩序下的基本生活方式和道德起点。为什么可以“各管各”?因为选择的道路很多,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谁也不会吞没谁。这是以承认多元世界为前提而派生出来的互容共生契约。  上海下层社会中也有不少喜欢议论别人的婆婆妈妈。但即使她们也知道,“管闲事”是被广泛厌弃的一种弊病。调到上海来工作的外地干部,常常会苦恼于如何把“闲事”和“正事”区别开来。在上海人心目中,凡是不直接与工作任务有关的个人事务,都属于别人不该管的“闲事”范畴。  上海人口语中有一句至高无上的反法语,曰“关依啥事体?”(即“管你什么事?”)在外地,一个姑娘的服饰受到同事的批评,她会就批评内容表述自己的观点,如“裙子短一点有什么不好”、“牛仔裤穿着就是方便”之类,但一到上海姑娘这里,事情就显得异常简单:这是个人私事,即使难看透顶也与别人无关。因此,她只说一句“关依啥事体”,截断全部争执。说这句话的口气,可以是忿然的,也可以是娇嗔的,但道理却是一样。  在文化学术领域,深得上海心态的学者,大多是不愿意去与别人“商榷”,或去迎战别人的“商榷”的。文化学术的道路多得很,大家各自走着不同的路,互相遥望一下可以,干吗要统一步伐?这些年来,文化学术界多次出现过所谓“南北之争”、“海派京派之争”,但这种争论大多是北方假设的。上海人即使被“商榷”了也很少反击,他们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对于反对者,他们心中回荡着一个顽皮的声音:“关依啥事体?”  本于这种个体自立的观念,上海的科学文化往往具有新鲜性和独创性;但是,也正是这种观念的低层次呈现,上海又常常构不成群体性合力,许多可喜的创造和观念显得比较单薄。  本于这种个体自立的观念,上海人有一种冷静中的容忍和容忍中的冷静。一位旅台同胞回上海观光后写了一篇文章,说“上海人什么没有见过”。诚然,见多识广导向了冷静和容忍,更重要的是,他们习惯于事物的高频率变更,因此也就领悟到某种相反相成的哲理,变成了逆反性的冷静。他们求变,又进而把变当作一种自然,善于在急剧变更中求得一份自我,也不诧异别人在变更中所处的不同态势。  根据这种心理定势,上海人很难在心底长久而又诚恳地服从一个号令,崇拜一个权威。一个外地的权威一到上海,常常会觉得不太自在。相反,上海人可以崇拜一个在外地并不得志、而自己看着真正觉得舒心的人物。京剧好些名角的开始阶段,都是在上海唱红了的。并不是京剧重镇的上海,以那么长的一个时间卫护住了一个奇特的周信芳,这在另一座城市也许有点难于想象。上海人可以不讲任何道理,一夜之间喜欢上了初出茅庐的越剧小生赵志刚、沪剧演员茅善玉,根本不管他还还没有唱上几回戏,或刚刚来自农村。那些想用资历、排行、派头来压一压上海人的老艺术家,刚到上海没几天就受到了报纸的连续批评。对于晋京获奖之类,上海艺术家大多不感兴趣。……  上海文明的又一心理品性,是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也许是徐光启的《几何原本》余脉尚存,也许是急速变化的周围现实塑造成了一种本领,上海人历来比较讲究科学实效,看不惯慢吞木讷的傻样子。  搞科学研究,搞经营贸易,上海人胆子不大,但失算不多。全国各单位都会有一些费脑子的麻烦事,一般清上海人来办较为称职。这在各地都不是秘密。  可惜,事实上现在递交给上海人需要消耗高脑力的事情并不多,因此才华外溢,精明的估算用的不是地方,构成了上海人的一大毛病。  上海人不喜欢大请客,酒海内山;不喜欢“侃大山”,神聊通宵;不喜欢连续几天伴陪着一位外地朋友,以示自己对友情的忠诚;不喜欢听大报告,自己也不愿意作长篇发言;上海的文化沙龙怎么也搞不起来,因为参加者一估算,赔上那么多时间得不偿失;上海人外出即使有条件也不太乐意往豪华宾馆,因为这对哪一方面都没有实际利益……凡此种种,都无可非议,如果上海人的精明只停留在这些地方,那就不算讨厌。……    上海人的精明和智慧,构成了一种群体性的逻辑曲线,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处处晃动、闪烁。快速的领悟力,迅捷的推断,彼此都心有灵犀一点通。电车里买票,乘客递上一角五分,只说“两张”,售票员立即撕下两张七分票,像是比赛着敏捷和简洁。一切不能很快跟上这条逻辑曲线的人,上海人总以为是外地人或乡下人,他们可厌的自负便由此而生。上海的售票员、营业员,服务态度在全国不算下等,他们让外地人受不了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常常要求所有的顾客都有一样的领悟力和推断力。凡是没有的,他们一概称之为“拎勿清”,对之爱理不理。  平心而论,这不是排外,而是对自身智慧的悲剧性执迷。  上海人的精明估算,反映在文化上,就体现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格局。上海文化人大多是比较现实的,不会对已逝的生活现象迷恋到执著的地步,总会酿发出一种突破意识和先锋意识。他们文化素养不低,有足够的能力涉足国内外高层文化领域。但是,他们的精明使他们更多地顾及到现实的可行性和接受的可能性,不愿意充当伤痕斑斑、求告无门的孤独英雄,也不喜欢长期处于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形态。他们有一种天然的化解功能,把学理融化于世俗,让世俗闪耀出智慧。毫无疑问,这种化解,常常会使严谨缤密的理论懈弛,使奋发凌厉的思想圆钝,造成精神行为的疲庸;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又会款款地使事情取得实质性进展,获得慷慨突进者所难于取得的效果。这很可称之为文化演进的精明方式。  特别能体现上海文明雅俗共赏特征的,是那张《新民晚报》。它始终保持着雅俗文化之间的巧妙平衡,结果,上海市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把读《新民晚报》当作每天不可缺少的生活规程的,而教授学者也绝不会把它鄙弃。它开辟了一个颇为奇妙的文化中介地带,大雅大俗均可随脚出入,而一个上海城就座落其间。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上海的戏剧、绘画、影视、小说,都有类似特征。  上海文明的另一种心理品性,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  相比之下,在全国范围内,上海人面对国际社会的心理状态比较平衡。他们从来在内心没有鄙视过外国人,因此也不会害怕外国人,或表示超乎常态的恭敬。他们在总体上有点崇洋,但在气质上却不大会媚外。我的朋友沙叶新幽默地提出过他的人生态度之一是“崇洋不媚外”,很可借过来概括上海人的心态。  毫无疑问,这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密切有关。老一代人力车夫都会说几句英语,但即使低微如他们,也敢于在“五卅”的风潮中与外国人一争高低。上海的里弄里一直有不少外国侨民住着,长年的邻居,关系也就调节得十分自然。上海商店的营业员不会把一个外国顾客太当作一回事,他们常常还会估量外国顾客的经济实力,帮他出点购物的主意。  北方不少城市称外国人为“老外”,这个不算尊称也不算鄙称的有趣说法,似乎挺密切,实则很生分,至今无法在上海生根。在上海人的口语中,除了小孩,很少把外国人统称为“外国人”,只要知道国籍,一般总会具体地说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日本人。这说明,连一般市民,与外国人也有一种心理趋近。  今天,不管是哪一个阶层,上海人对子女的第一企盼是出国留学。到日本边读书边打工是已经走投无路了的青年们自己的选择;只要子女还未成年,家长是不作这种选择的,他们希望子女能正正经经到美国留学。这里普及着一种国际视野。  其实,即使在没有开放的时代,上海人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隐隐埋伏着一种国际性的文化要求,不管当时能不能实现。上海的中学对英语一直比较重视,即使当时几乎没有用,也没有家长提出免修。上海人总要求孩子在课余学一点钢琴或歌唱,但又并不希望他们被吸收到当时很有吸引力的部队文工团。一度在全国十分响亮的哈尔滨军事工业大学,历来对上海的优秀考生构不成向往。在“文革”动乱中,好像一切都灭绝了,但有几次外国古典音乐代表团悄悄来临,报纸上也没作什么宣传,不知怎么立即会卷起抢购票子的热潮,这么多外国音乐迷原先都躲在哪儿呢?开演的时候,他们衣服整洁,秩序和礼节全部符合国际惯例,很为上海人争脸。前些年举行贝多芬交响音乐会,难以计数的上海人竟然在凛冽的寒风中通宵排队。两年前,我所在的学院试演著名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按一般标准,这出戏看起来十分枯燥乏味,国外不少城市演出时观众也不多。但是上海观众却能静静看完,不骂人,不议论,也不欢呼,其间肯定有不少人是完全看不懂的,但他们知道这是一部世界名作,应该看一看,自己看不懂也很自然,既不恨戏也不恨自己。一夜又一夜,这批去了那批来,平静而安详。  毋庸讳言,上海的下层社会并不具备国际性的文化追求,但长期置身在这么一个城市里。久而久之,至少也养成了对一般文化的景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这种对文化的景仰带有非实利的盲目性,最讲实利的上海人在这一点上不讲实利,依我看,这是上海人与广州人的最大区别之一,尽管他们在其他不少方面颇为接近。  上海文明的心理特征还可以举出一些来,但从这几点已可看出一点大概。  有趣的是,上海文明的承受者是一个构成极为复杂的群体,因此,这种文明并不体现为一个规定死了的群体,而是呈现为一种无形的心理秩序,吸纳着和放逐着来来去去的过往人丁。有的人,居住在上海很久还未能皈依这种文明,相反,有的人进入不久便神魂与共。这便产生了非户籍意义上,而是心理文化意义上的上海人。  无疑,上海人远不是理想的现代城市人。一部扭曲的历史限制了他们,也塑造了他们;一个特殊的方位释放了他们,又制约了他们。他们在全国显得非常奇特,在世界上也显得有点怪异。……    续写上海新历史,关键在于重塑新的上海人。重塑的含义,是人格结构的调整。对此请允许我说几句重话。  今天上海人的人格结构,在很大的成分上是百余年超浓度繁荣和动乱的遗留。在本世纪前期,上海人大大地见了一番世面,但无可否认,那时的上海人在总体上不是这座城市的主宰。上海人长期处于仆从、职员、助手的地位,是外国人和外地人站在第一线,承受着创业的乐趣和风险。众多的上海人处于第二线,观看着,比较着,追随着,参谋着,担心着,庆幸着,来反复品尝第二线的乐趣和风险。也有少数上海人冲到了第一线,如果成功了,后来也都离开了上海。这种整体角色,即使上海人见闻广远,很能适应现代竞争社会,又缺少自主气魄,不敢让个体生命灿烂展现。  直到今天,即便是上海人中的佼佼者,最合适的岗位仍是某家跨国大企业的高级职员,而很难成为气吞山河的第一总裁。上海人的眼界远远超过闯劲,适应力远远超过开创力。有大家风度,却没有大将风范。有鸟瞰世界的视野,却没有纵横世界的气概。……  上海人的丑陋性,大多由此伸发。失去了人生的浩大走向,智慧也就成了手上的一种私人玩物。文化程度高的,染上沙龙气,只听得机敏的言词滚滚滔滔,找不到生命激潮的涌动;文化程度低的,便不分场合耍弄机智,每每堕于刻薄和恶滤;再糟糕一点的,则走向市侩气乃至流氓气,成为街市间让人头痛的渣滓。上海人的日子过得并不顺心,但由于他们缺少生命感,也就缺少悲剧性的体验,而缺少悲剧性体验也就缺少了对崇高和伟大的领受;他们号称偏爱滑稽,但也仅止于滑稽而达不到真正的幽默,因为他们不具备幽默所必须有的大气和超逸。于是,上海人同时失却了深刻的悲和深刻的喜,属于生命体验的两大基元对他们都颇为黯淡。本来,中国的艺术文化走到今天不应该再完全寄情于归结历史的反思形态,上海理应在开拓新的时空中有更大的作为,但上海人的这种素质一时担当不了这个重任,对生命体验的黯淡决定了他们的小家子气。中国文化在可以昂首突进的地方找不到多少历险家,却遇到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职员。  即便是受到全国厌弃的那份自傲气,也只是上海人对于自己生态和心态的盲目守卫,做得琐琐碎碎,不成气派。真正的强者也有一份自傲,但是有恃无恐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变得大方而豁达,不会只在生活方式;言谈举止上自我陶醉,冷眼看人。  总而言之,上海人的人格结构尽管不失精巧,却缺少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于是,这个城市失去了烫人的力量,失去了浩荡的勃发。  可惜,讥刺上海人的锋芒,常常来自一种更落后的规范:说上海人崇洋媚外、各行其是、离经叛道;要上海人重归朴拙、重返驯顺、重组一统。对此,胸襟中贮满了海风的上海人倒是有点固执,并不整个儿幡然悔悟。暂时宁肯这样,不要匆忙趋附。困惑迷惘一阵子,说不定不久就会站出像模像样的一群。  上海人人格结构的合理走向,应该是更自由、更强健、更热烈、更宏伟。它的依凭点是大海、世界、未来。这种人格结构的群体性体现,在中国哪座城市都还没有出现过。  如果永远只是一个拥挤的职员市场,永远只是一个新一代华侨的培养地,那么,在未来的世界版图上,这个城市将黯然隐退。历史,从来不给附庸以地位。……    如果人们能从地理空间上发现时间意义,那就不难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也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br/&&br/&&font 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余秋雨《文化苦旅》
上海人小气的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品飞车14汉化补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