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大炮一级准备响?

您的位置:
>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炮轰《1812序曲》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炮轰《1812序曲》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炮轰《1812序曲》 文/老汉
  一、在炮声中颤动的《1812序曲》
  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在他的所有作品当中,应该算作形象最为鲜明且又浅显易懂的作品之一,在各大音乐权威媒介推出的古典音乐入门曲目榜单中,也几乎总是少不了它的身影。但凡喜爱古典音乐的乐迷,未曾聆听过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的恐怕还真是鲜有人在。然而,颇为怪诞的是,这部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当它最后一声残响还在绝大多数人的耳畔萦绕时,余韵不绝于心的恐怕已远非原本应该蕴涵于音乐本身的雅然与壮美,残存于耳际的,大概也仅剩下令人耳根烧灼的另类奇响……我不知道九泉之下的柴科夫斯基如果有幸联通互联网的话,当他键入《1812序曲》这几个字符时,面对凡间扑面而来的聆听《1812序曲》后的“赞颂”,他又该作何感想?
  已经仙世的柴科夫斯基或许应该感激后人仰赖于科技的进步,将他的这部《1812序曲》打造得如此风格迥异而又撼人心魄。自从诞生留声机以来,留存于世的《1812序曲》究竟有多少个录音版本已难记其数,但真正具有鉴赏与收藏价值的著名录音版本却屈指可数。在老到的指挥大师眼里,《1812序曲》实在算不得什么艰深的作品,或许出于它过于“浅显易懂”而“技术含量”又比较低的缘故,在大师们小棍儿挥舞下的《1812序曲》,练就起来也不过就是个“熟练工种”的活儿罢了。毕竟,它的音乐元素也就是有限的那么一堆。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在各大唱片公司的作用下,在音乐上近乎穷尽新意的大师们,相互间在不断重复的演绎较劲过程中,能够试图丰富《1812序曲》表现色彩的似乎也只有音乐以外的东西了。以此为前提,它所应具有的音乐内涵已显得无关紧要,而至关重要的则是怎样借助新的技术与手段展示它独有的爆棚魅力。好在,柴科夫斯基的创作动机留给了他们“尽兴诠释”这部作品的空间和可能。
  一部音乐作品,沦落到需要通过借助音效来展示它的魅力而非音乐内涵时,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悲哀。不过,从柴科夫斯基创作《1812序曲》的动机来看,他当初所期望的或许也正是这样一种结果。而一百二十多年来乐迷及乐评人对这部作品的定位,似乎也更迎合了柴科夫斯基创作这部作品时的初衷,这绝非我的主观臆断。按史料记载,从这部作品在首演时所动用的庞大乐队阵容和其它配置来看,应该不难印证这一推断。因此,众多乐迷(尤其是发烧友)将它当作“烧鸡(机)”来咀嚼其“美味”而非当作音乐佳作来欣赏,还真算不上是对柴老爷子的怠慢。从这一点上来说,老柴的《1812序曲》让人耳熟能详并长盛不衰至今天,大概也应该托福于后人所赋予它的特殊功用。
  1958年美国水星(MERCURY)唱片公司获得的第一个金唱片奖,即多拉蒂(Mercury
Antal Dorati)指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Minneapolis Symphony
现已改名为明尼苏达管弦乐团)录制的《1812序曲》,靠得就是它非凡的音效以及撼人心脾的炮声,这也是首度在唱片录制中使用真实炮声。直至四十八年后的今天,这一版本的录音依然是发烧友追捧的对象。继水星公司之后,另一家美国著名唱片公司泰拉克(TELARC)公司也不甘示弱,先后炮制了三版《1812序曲》,从上世纪七十年末炮制出第一版240克超重装LP版(LP编号:10041),八十年代第二版CD版(编号:80041),直至本世纪2001年初的第三版DSD版(编号:80541),无一不是仰赖于它们非凡的音效以及轰鸣的炮声。美国仔首开《1812序曲》实炮录音版之先河,是否跟受了二战的刺激有关我不好说,但打那(二战)以后,他们似乎一直对舞枪弄炮情有独钟,甭管哪个角落,屁大点儿事儿也要仰仗炮弹来显示威力,以至于音乐也不能幸免……
  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加入国内发烧友必备试机曲目序列,大概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受港仔的“传染”所致,迄今一直是“疗烧良剂”之一。此曲虽算不得发烧友烧机的至尊法宝,但至少也是包括热衷音效的乐迷在内的囊中必备曲目。如果有谁自称患有发烧症状,却又从未认真聆听过这部序曲,那么初步诊断此君充其量也不过就是轻微感冒罢了,不必赖此《1812序曲》“退烧”,一片儿“扑热息痛”发发汗即可去除自以为“发烧”的幻象。
  严格地讲,这部序曲算不上柴科夫斯基的上乘佳作。之所以它能够在后来的岁月中成为上演及录音率较高的曲目,极致备受发烧友的推崇,应该得益于柴科夫斯基在这部序曲中除了“大剂量”地运用了正常管弦乐队编制的几乎所有乐器外,还动用了军鼓、大炮、钟等非管弦乐队配器序列的超常物件儿,并在序曲的结尾处另增了一支军乐队,营造出一种异常热闹欢腾的爆棚效果。这部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时,当整个管弦乐团的演奏进入以欢乐颂歌为主题的尾声部时,钟、鼓、炮齐声轰鸣配合乐团的演奏,其震撼人心的效果曾令参加庆典的公众一片沸腾!及至今天,恕我说句不恭的话,对大多数乐于欣赏《1812序曲》的懵懂“乐迷”来讲,大概他们图的也就是它的“热闹”。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音响技术步入立体声黄金时代,录音技术突飞猛进。在此背景下,水星公司不失时机地第一次在录制《1812序曲》时加入真实炮声,这张实炮录音版唱片一面世便令音响发烧友大为着迷。继泰拉克公司相继推出更加令人震撼的实炮录音版《1812序曲》后,几十年来,发烧友在检验音响器材的力度、瞬态、低频等方面的表现能力时,往往首选带有实炮录音版的《1812序曲》。仅LP(黑胶唱片)时代,实炮录音版的《1812序曲》就售出了几百万张,时至几十年后数字录音技术一统天下的今天,借助着新一代数字CD这一载体,它的生命力依然长盛不衰,备受一代又一代发烧友的推崇与青睐。轰鸣于《1812序曲》的炮声,着实为推出它的唱片公司带来滚滚财源,真可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
二、《1812序曲》的创作背景
1880年10月,柴科夫斯基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邀约柴科夫斯基为笠年即将举办的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写一部大型管弦乐曲,并同时给出三个命题: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开幕、亚历山大加冕二十五周年、救主基督大教堂落成。柴科夫斯基选择第三命题,以俄国人民1812年的抗法战争为创作素材,写下了这部《1812序曲》。
柴科夫斯基于日完成的《1812序曲》,全名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该教堂在1812年法俄战争中被战火焚毁)。如此冗长的曲名,倒让我产生了一种奇想,如果哪位好事者在唱片店购买此碟时打算跟售货员MM恶搞一把,对她一字不漏地报出该曲全名(最好能略去1812年这几个字),估计她立马就得晕菜。
  自《1812序曲》问世以来,它在乐评人的眼里似乎一直难于跻身柴科夫斯基最佳作品的行列,连柴老爷子本人在写给他的主要赞助人之一梅克夫人的信中也说:“这首序曲将会非常嘈杂而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太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然而令老柴大跌眼镜的是,《1812序曲》在首演时却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为柴科夫斯基披得满身霞彩。随后此曲便频繁出演于俄罗斯各地以及德国、捷克、比利时等国,至今畅演不衰。这恐怕也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之初所始料未及的。
  在这里需要补充一笔的是,柴科夫斯基在受邀之初,并不十分乐于写作这样一部应景之作,但最终还是被鲁宾斯坦说服,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1812序曲》。应该说《1812序曲》的问世,鲁宾斯坦功不可没。然而,由于1881年的莫斯科博览会最终被延期,《1812序曲》的首演也被推迟到下一年――即1882年的8月20日,而这一年恰好是拿坡仑兵败莫斯科70周年。有些资料将《1812序曲》的创作时间误记为1882年,并据此推断柴科夫斯基最初的创作意图是为庆祝俄国抗法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这一点有欠准确。而另外还需提到的是,鲁宾斯坦促成柴科夫斯基写下了《1812序曲》这部传世奇作,而他本人却于1881年去世,最终没能看到《1812序曲》的首演盛况。柴科夫斯基后为悼念这位导师,特意创作了编号为Op.50的《A大调钢琴三重奏――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而Op.49就是这部《1812序曲》。
三、法俄战争催生《1812序曲》
  1812年,已经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借口当时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破坏了蒂尔西特和约,于1812年初夏,率领60万大军向俄国发起突然进攻,凭借着强大的兵力优势,法军一路势不可挡地向东挺进,直至兵临莫斯科城下。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临危授命库图佐夫为军队最高统帅,以期能够扭转战局。9月7日,双方进行了在军事史上著名的波洛季诺战役,9月14日,库图佐夫在苦战无果的情况下被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宣布放弃莫斯科,全线后撤,以期保存足够的兵力伺机反攻。战争进行至十月初,法军在以库图佐夫统帅的俄军顽强反攻和游击队袭扰下,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陷入重重围困之中,最终弃城而逃。俄军重新夺回莫斯科,并一路乘胜追击,溃逃的法军在俄军强大的追杀攻势下,面对俄罗斯严冬冰天雪地的困扰,饥寒交迫,终于惨遭全军覆没的失败命运,拿破仑带着不足万人的残兵败将最终绕道德境才得以幸运地逃回法国。在这场战争中,拿破仑损失了高达57万人的军队和全部骑兵与炮兵,而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对拿破仑妄图在欧洲建立一种全新政治体系的梦想给予了毁灭性打击。
俄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后,库图佐夫将军在颂扬获得胜利的俄罗斯军队的文告中说:“勇敢和胜利的军队,你们终于站在帝国主义的边疆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救星,俄罗斯用这个名字来欢迎你们!你们在这次迅速进军中建立起来的不平凡功绩,使全国人民都感到惊奇,并带来了我们永远的光荣!”
《1812序曲》即是根据上述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柴科夫斯基用音乐语言在这部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1812年的这场战争,以生动的旋律描绘了俄罗斯人民战争前的和平生活、战争带来的不安与骚乱、俄法两军的激烈会战,以及最后法军溃败,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
  1882年,适逢俄罗斯抗法战争胜利七十周年,《1812序曲》在莫斯科全俄工艺博览会举办的第六次交响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当时《俄罗斯新闻》评论道;“这次音乐会大概会长久地留在所有听众的记忆里。柴可夫斯基频频谢幕。我们由衷地庆幸,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不是伟大天才只有逝世后才能被社会承认的时代。”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评论道:“……这一深刻的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波涛,庄严有力地在大厅里回响。它用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气魄雄浑地表现了这一庄严的时刻,及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
四、深入解析《1812序曲》的音乐动机
下面解析《1812序曲》所依照的录音版本是多拉蒂指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交响乐团(现已改名为明尼苏达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水星公司1958年实炮录音版),这也是乐评界以及发烧友公推的最佳版本。当然,泰拉克公司的DSD版《1812序曲》单从音效上来说也相当不错(孔泽尔指挥美国辛辛纳提通俗管弦乐团演奏,实炮录音版),蜚声海内外的台湾发烧大佬刘汉盛极为推崇此版本,这一版本也深得众多发烧友的青睐。水星与泰拉克的这两个版本都是炙手可热的顶级发烧版本,至于哪个版本更好,得看您究竟需要感受什么。我在这里之所以选择了水星版,一是因为它是第一张发烧级的实炮录音版,名气最大,且录音平衡;二是有现成的介绍文字可以引用,不必劳神码字。图个方便,仅此而已。如果您手头没有文中介绍的这个水星版,而是以其它版本对照本文的解析来聆听,很可能会因为不同版本演绎上的差异,导致您聆听到的某种乐器出现的时间与文中介绍的时间对不上号,这并非您的音响器材有问题,只是唱片版本不同所致。鉴于我的经验值尚不足以享用新浪论坛的贴图、链接功能,无法带给诸位视觉与听觉的享受,在此只能说声抱歉了。
解析《1812序曲》的文字借引杨民望所著的《世界名曲欣赏》写就,杨民望的这本书应该是目前面向古典音乐入门者解析音乐作品的著述中比较权威的版本,国内以及港台的诸多古典音乐评论大都以此书为根据。
  下面开始引领您聆赏《1812序曲》……
乐曲以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每声部两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上帝,拯救你的子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乐曲进行到1分18秒左右,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紧张的气氛在增长着,随着1分53秒出现的一声定音鼓,您会听到低声部出现一种惊惶不安的节奏,它带来骚乱而激动的情绪,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这时您可以听到一个音调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声部轮流传递(2分46秒)。2分53秒和3分01秒左右,您会听到鼓、钹对击的声音,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在3分12秒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绪被一个描绘征集俄罗斯军队的插段所代替,您会听到急促的军鼓声(3分26秒),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后在4分25秒左右是一个短暂的休止,4分28秒左右音乐转入快板部分;
这时的音乐和前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音乐的速度极快,开始描写两军决战的场面,从这主题特意加强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佛可以听到剑击声和马蹄声似的。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在5分02秒左右您会听到击鼓声,到了5分08秒左右,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法国军队侵入俄国的象征;
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6分04秒),接着出现的是同《马赛曲》主题相异的两个俄罗斯风格主题。6分20秒出现一支流畅、辽阔的俄罗斯民歌,诉说着俄罗斯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他们不畏强暴、准备给予来犯的敌人迎头痛击的决心。留意这时乐团打三角铁的声音,您应该听到足够的泛音,如果您只能听到暗哑的音色,不是您的唱片录音欠佳,就是您的器材差劲;
另一个在7分35秒出现的主题是俄罗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具有一种热情的特性,在7分53秒左右您会听到铃鼓的声音,它应该是澄清的。这首歌曲充分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即使在危难时刻,仍然不失蓬勃的朝气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罗斯旋律一样,舒缓了紧张的战斗情绪;
随后一段8分36秒又是会战场面的描绘,音乐显示新一轮的搏斗,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象征刀光剑影的搏斗,9分08秒开始,您会听到多次击鼓和击钹的声音,而《马赛曲》在后期会渐次减弱并逐渐消失,它的片断只是加快了速度,时断时续,后来在低音弦乐器的阴沉音调衬托下转入低音区(大管、低音长号和大号);
10分06秒又出现我们熟知的两个俄罗斯风格的主题,请留意此时三角铁的声音。这段旋律再一次强调俄罗斯人民对入侵敌人的胜利。10分52秒左右您会再次听到熟悉的俄罗斯民歌。紧接着在《马赛曲》主题之后(11分13秒),乐声的速度加快和加强,到了11分47秒出现第一声炮响,共连续五下炮声,音乐转入暴风骤雨般的下行乐句,至12分36秒停止,描绘最后的搏斗和敌军的溃逃,形象鲜明逼真;
12分37秒左右,进入乐曲的尾声,从引子的赞美歌调主题开始,这时候,整个乐队和临时添加进来的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您会听到加入来的钟声,由于结合着管钟的特别新颖的色彩,显得更加威武堂堂,成为一首辉煌的胜利颂歌,象征着斗争的光荣结局。但是这首赞美诗的有力陈述屡次被会战主题的一些急速的乐句所打断(13分40秒),这些音阶式乐句的重现,使人们又回想起过去同敌人的搏斗;
最后,一个庄重而有力的主题奏响――这就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场合唱《光荣颂》的主题,13分52秒左右,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宣告了俄罗斯人民的最后胜利,整个乐曲在这凯旋的欢乐颂歌中结束。
五、简评几个较具代表性的《1812序曲》版本(得闲再续)
附注:本文首发于中国票务在线古典音乐论坛,次发于搜狐古典音乐论坛,转载者请注明著者及出处。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还可以输入150字> 腾讯控股(TENCENT) >
恩怨:为什么他们会打起来?QQ是开妓院的,主要的业务是人跟人(用户跟用户)搞,这叫互联网产品。360是治性病的,主要的业务是人跟药品器械搞,这叫软件。哪个厉害?哪个赚的钱多?你懂的。有一度,治性病的想跟开妓院的合作,在妓院里开诊所,那里客户多啊。可是开妓院的不大理会人家,更要命的是,过了半年,自己在妓院里开起了诊所。这样,单治性病的还能活吗?于是治性病的就跟顾客说:那妓院不卫生,可以在我们这里买个避孕套再去。客人买了避孕套进妓院,那个体验就差了很多,有些服务不能开展呢,妓院的收入都下降了。要知道,妓院过去长期就是靠那些花活(叫增值服务)挣钱的。此外,妓院还要蒙受不卫生,易得性病的指责,于是恼羞成怒,规定以后凡是带套的客人,一律不准进门。于是,他们就打起来了。评价:3很坏很聪明,Q很傻很强大现在来看,整个事情都是3采取攻势,步步紧逼,挖了很多坑让Q跳,所以说3很坏很聪明,以小搏大成功。但现在闹得太大,估计3胆子再大,都有点害怕这个后果了,现在有妥协的姿态。另外要告诉大家的一个常识是,性病这玩意儿,基本是个传说,治疗性病利用的是大家的恐惧心理。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根本就没有病!Q看起来是实力强大,管理规范的大公司,但在这个事情的处理上,露了两处短。两处短在什么地方呢,一是技术上,处理此事,显得无章法,不成熟,似乎只会跳3挖好的坑;二是理念上,强迫用户卸载360,多少有要胁用户的意思,这让很多用户反感,所以对产品品牌伤害很大。这两个短,显示Q并不是人们想像中那么成熟强大。那么,这是源自成长过程中的青涩,还是公司迅速臌胀后的自大与傲慢?但无论如何,Q的规模和实力摆在那里,与3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战术上的一时失误,与power比起来,并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此事的结局,还难说。观战:要有点旁观精神打起来了,我们就观战呗,为提高大家的观战水平,本人特作观战指导如下:第一不要乱站队。中国人的特点是,但凡有人吵架打架,先不管三七二十一站个队,支持这个支持那个。这样就着了这些大佬的道了。他们在云端厮杀的时候,真把用户当过人吗?第二不要被吓死。中国人就是被吓大的,出点屁大的事都吓得半死。不得了,原来我的电脑这么不安全;不得了,卸了QQ我的好友怎么办?不得了,卸了360我的电脑会中毒吗?我不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你的破硬盘已经被不同的系统扫描了n次了,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值得侵犯。卸了QQ女朋友不会马上私奔。3天不聊QQ不会死人。不装360也不会死机。第三不要操碎心。利欲熏心了?礼崩乐坏了?都不是好鸟了?是的。他们都不是什么好鸟,但能公开出来打架的鸟,在能为我们服务的鸟里面,就是好鸟了。哪天有司看天下乱糟糟的,说一句:要整顿市场秩序,做大民族互联网产业,杀毒软件和即时通讯工具都收归国有,小马和小周都当厅级干部。隔两年,干部换岗,小马去360,小周去qq。那时候,他们会打架吗?保证和气得很,只是我们连看打架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呀,商战是最安全的战争。打现代化战争,大炮一响,几万条人命没了;街头流氓斗殴,砖头菜刀飞出来,一不小心就伤着了无辜群众。但你听说过谁围观商战被误伤了?所以,有免费的热闹咱就看呗,急啥急。惟一的问题,是要有点旁观精神,要提高旁观水平。(i美股方三文专栏)
本文提到的股票:
关于“腾讯控股(TENCENT)”的新闻 >>
怎样开户 怎样买卖美股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CopyRight (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雪球财经旗下i美股网 版权所有
京公海网安备
i美股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聚焦叙利亚:大炮一响 黄金万两?
  叙利亚战争一触即发,带动、原油价格连续飙升,本就因为美国暗示退出QE而倍受打击的新兴市场股市纷纷跳水,美股在周二也出现了6月份来最大单日跌幅。但叙利亚本身对投资者并不重要,它既没有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也不是一个石油大国,大马士革郊外据称发生的可怕毒气袭击事件的死亡人数远不及2年内战死亡人数的一个零头。投资者们更关注的是,以叙利亚形势为由头一路上涨的黄金和原油价格,在大炮响过之后能否持续。
  纽约能源避险Again Capital 的John Kilduff预期油价会继续上涨,他表示,尽管叙利亚不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但其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很明显这就是整个地区的代理人之战,”他说,“拥有了不是产油国的埃及和叙利亚,就是拥有了紧俏的市场和两个标志性的引爆点,但还是会受制于利比亚和伊朗的石油问题。”
  针对黄金价格的走高,加拿大皇家银行的分析师George Gero认为这只是“突然出现了小型的恐慌溢价”。Gero认为黄金价格走高不仅是因为对中东的担忧,也有其他原因。例如最近市场猜测,美联储出于疲软的经济数据考虑,可能不会在在9月18日削减其购买计划。
  路透社认为,论石油产量不如利比亚、论运输线地位不如埃及的叙利亚,之所以对石油市场如此重要更多是由于其背后的势力斗争。伦敦经济咨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师Julian Jessop表示,市场担忧西方干预叙利亚可能在更广泛的区域引发冲突。
  考虑到伊朗对叙利亚政权提供的支持,美国很可能通过打击叙利亚来牵制伊朗的核问题。OPEC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伊拉克也因为叙利亚问题而局势紧张。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领导的什叶派政府支持阿萨德政权,逊尼派则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当前的形势加剧了伊拉克的宗派冲突。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提供了一种模式:开战两周之前,武器制造商的股价落后于,同时油价飙升。一旦战争明显迫在眉睫,油价暴跌,防务类飙升。但投资者更关心的是将会发生什么情况,而不是应该发生什么情况。
  看起来,战争言论有利于石油价格(当然),有利于债券,不利于股市,甚至令人费解地不利于武器制造商。美英打击叙利亚就在眼前, 防务股的反常或许意味着石油价格的走向也不会重复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老路。
  美国何时对叙利亚动手是时下全球媒体最关注的话题。但是对投资者们而言,叙利亚局势不过是个插曲,长期以来对美国债务问题或新兴市场发展前景的担忧不能被有效缓解,“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或许就不会是短期效果了。
我来说两句现货黄金投资分析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109页免费32页免费5页免费6页免费7页免费 4页免费8页免费10页免费10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95页1下载券38页1下载券7页1下载券27页1下载券46页1下载券
现货黄金投资分析一|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4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Sina Visitor Syste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