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博览园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的

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位于槐荫区吴家堡镇,规划用地1000亩,总投资约28亿元,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园区景观、大型游乐及园区配套设施等。位&&&&置槐荫区吴家堡镇总投资28亿元
整个园区分为八大功能区:民间音乐舞蹈区、民间戏曲区、杂技与竞技区、民间节庆区、民间传说区、神秘文化区、民间手工艺区和综合项目区。作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以高科技为手段、以文化体验旅游为形式的新型文化产业项目,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项目最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主题公园,年接待能力有望达到300万人次,实现直接销售收入6亿元。
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预计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消费拉动超过30亿元,带来1500个直接就业岗位,计划2014年建成开园,届时有望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项目最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主题公园,年接待能力将达到300万人次[1]据悉,非遗园将按非遗项目的自然属性及表演形式,把世界非遗名录中的国内项目与中国非遗名录中的1000余个单项划分到8个功能区域,涵盖20个大型主题项目。园区建筑区域面积近65万平方米,博览园面积60余万平方米,水域面积4万余平方米,还将打造10万平方米左右的停车场。 [2]
民间传说区
女娲补天:该项目创意来源于民间文学《邵原神话群》中《女娲补天》的故事,游客将穿越到上古时期,体验真实的惊天浩劫,跟随女娲完成补天救世的壮举。
水漫金山:《水漫金山》出自非遗项目扬州清曲中的《白蛇传》,是全景式灾难特技剧场项目。游客将乘坐大型轨道游览船进入一座风姿秀美的江南古镇,跟随白娘子共同演绎一场气势恢宏的“水漫金山”大戏。
西游记火焰山:《西游记火焰山》取自非遗经典剧目,是一个飞翔式历险项目。游客将乘坐抓举式室内动感车,前往《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与孙悟空一起上天下地,感受独一无二的神奇与刺激。
牛郎织女:该项目以升降式球幕影院形式打造。游客将乘坐大型升降式旋转平台,观王母分伉俪、随牛郎追织女,共同体验他们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民间戏曲区
魅力戏曲:该项目以非遗戏曲中的经典曲目为创意内容,以自动寻迹无轨车、实景景观、名人解说等先进手段,打造一座丰富真实的戏曲之城;项目还以360°立体环幕形式展示京剧中的经典武戏片段,使武戏以一种全新的概念展现出来。
民间音乐舞蹈区
歌舞盛世剧场:项目汇集了各族经典的非遗歌舞,将以集中串联的表演方式和创新型的舞台仿真科技,把这些歌舞还原于与之相符合的大自然环境之中,让观众体验原汁原味的非遗歌舞。
:项目来源于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将采用国际首创四面环绕虚拟投影系统,呈现如梦如幻的漫天飞蝶和花瓣,重现魔幻经典的凄美爱情故事。
神秘文化区
神灵密码:运用高科技手段展现独具特色的中国神秘文化,将神秘文化中让人惊奇的奇观真实再现,带领游客前往异域穿梭冒险。
:采用创新的高科技手段再现非遗文学经典《雷峰塔传说》,以高速升降体验为核心,带领观众感受超越极限的视觉冲击力。
灵魂之旅:以非遗民间故事《中元节》为主线,以高科技形式再现传说故事,让游客极速穿行在诡异惊险的地狱场景之间,体验刺激的惊魂历险。
杂技与竞技区
传统武术剧场:项目融汇了非遗名录中的传统武术、杂技与竞技的特技表演,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种类,运用科技手段的创新表演形式,让游客集中观赏到经再提炼、再创意的、融百家精艺于一体的大型武术杂技表演。
九州神韵:该项目是一个超大剧院项目,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运用精彩纷呈的影视画面呈现,带给观众极具震撼的观影体验。
民间节庆区
非遗节庆广场:该项目收集非遗民俗节庆中的文化资源,将各地的非遗民间节庆活动汇于此。以当今社会喜闻乐见的方式和现代艺术思维,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再创造,同时邀请游客参与其中,共同营造欢乐的节庆气氛。
综合项目区
童话传说剧场:此项目是一个以童话为主题的大型旋转式环境4D影院,将由动漫角色带领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一场惊险刺激的丛林冒险。
缤纷华夏:该项目是一个欢乐的儿童类项目,游客将乘船欣赏到具有民族风土人情的表演,让观众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民族小天地。
仙岛探秘:项目是以“仙岛探秘”为主题的大型室外漂流项目。惊险刺激的滑道、飞溅的水花、孩子们的笑脸,将共同构成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户外动感系列:该项目是一个大型的室外项目,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不仅体验到冒险的快感,也经历一场天翻地覆的呼啸飞驰之旅。
民间手工艺区
非遗产品小镇:该项目将非遗美术、非遗手工艺品、非遗民间传统医药等集中在一起,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小镇。
茶酒文化博览馆:该项目采用独特新颖的手段,通过展示、表演、体验等方式,让游客更深地了解非遗中茶与酒的文化内涵。
山东非遗艺术博览馆:山东非遗艺术博览馆汇集山东非遗文化精粹,以“记忆、传承、欢乐、和谐”为宗旨,通过非遗文化科普教育、互动性的非遗文化体验、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项目,呈现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盛宴。[3]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表示,非遗博览园项目经过前期的积极推动,商务谈判、规划、拆迁等方面工作卓有成效。项目的建设对于带动济南西部发展、增强省会吸引力、提高增量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相当于建设一个新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按照计划,2014年国庆节前建成开园。
济南市确定与华强集团合作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项目,并为项目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交通极为不便,且园区水电设施匮乏、市政设施薄弱,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需求。
随着将来影响力的逐渐扩大,非遗博览园区域城市化水平也将不断提升。为此,相关单位按照先期建设配套市政设施、随着片区开发再陆续建设的工作思路,完成了园区市政配套工程建设的规划策划,主要包括:建设齐鲁大道、济齐路、园区东路3条道路,全长8.5公里;新建跨京沪铁路桥1座、跨河桥梁2座,改建济齐路下穿京沪铁路桥1处,同时配建雨水、污水、中水等相关市政管线,实施道路绿化、照明、景观亮化等设施建设,总投资约17.6亿元。[4]市政配套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连接非遗博览园片区和济南西站片区,市区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道路通行能力大大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大大提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开园纳客营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能更好地满足园区带动发展文化产业新城的需求。
市政配套工程项目已通过立项审批,启动了招投标各项工作,初步计划于10月底完成队伍选取,11月初开始施工。齐鲁大道上跨铁路桥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计划11月初与道路桥梁工程同步开工;济齐路下穿铁路工程计划11月底由铁路部门代建组织施工。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面展开。
此外,相关部门还积极推进吴家堡镇整体规划策划工作,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功能布局、发展定位进行专题调研、规划、论证、设计,对该片区的北太平河、曹圈虹吸干河等水域治理进行规划策划,努力打造良好的生态河道景观[4]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抢“非遗”大戏 山东两大非遗园抢戏|物质文化遗产|遗博览园_凤凰旅游
抢“非遗”大戏 山东两大非遗园抢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看中非遗项目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山东省内的济南和枣庄就“非遗园”展开了争夺。到底谁将胜出,目前尚未可知。但非遗园的存在,确实为非遗的存续创造了好的环境。
&济南非遗博览园项目怎么样了?听说台儿庄正申请国家非遗博览会(记者注: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永久落户台儿庄,济南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了。&一年多前,济南市刚宣布建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时,上述一条帖子出现在某网络论坛山东板块,并引发了热烈讨论。
按照济南市的规划,济南非遗博览园片区将逐步被打造成为&集文化体验、游憩休闲、特色商业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标准、多功能跨河新区和生态、文化、休闲特色区域&。枣庄市则提出要&把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的规划建设与招商招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文化、科技、的融合共生&。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赵迎芳认为,非遗博览园是对非遗进行保护的有效设施载体,其功能一是供传承人交流,二是对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和利用。无论是发展文化旅游还是提升文化产业质量,非遗博览园均应首先吸引传承人入驻,营造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有利环境。
一个投资28亿元的项目
从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办事处往西不远处,就是济南非遗博览园的施工现场。&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项目最全&&&自从立项以来,山东当地媒体对它的关注一直没有停止。
目前园区的大体框架已基本形成,室内项目的基础工程已经全部完工,部分主体项目的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工地的规划展板显示,济南非遗博览园项目规划用地1000亩,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园区景观、大型游乐及园区配套设施等。园区内总建筑面积约14.53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约4.32万平方米,分为民间音乐舞蹈区、民间戏曲区、杂技与竞技区、民间节庆区、民间传说区、神秘文化区、民间手工艺区和综合项目区八大功能区。
&这个项目由国内一家知名企业出资建设,总投资约28亿元。&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企业的定位是打造一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以高科技为手段、以文化体验旅游为形式的新型文化产业项目,力争建成开园后年接待能力300万人次以上。
时间回溯至日。当日,济南非遗博览园项目正式奠基。济南市市长杨鲁豫在奠基仪式上表示,&建设非遗博览园是济南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传承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济南非遗博览园从一开始就被当地寄予了传承文化遗产、发展旅游、提升文化产业水平3项重任,而通过生产性手段保护非遗,只是后两项任务的前提条件和&由头&。
在我国目前的非遗会展领域,比较知名的有&西部一节、东部一会&。&西部一节&即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东部一会&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非博会),二者区别之一在于对举办地的明确与否。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07年在四川成都举办首届,之后每两年举行一次,地点都在成都市。而非博会虽永久落户山东,但并未确定具体举办城市。2010年,首届非博会在济南市举办,时隔两年后的第二届非博会则移师枣庄市台儿庄古城。&虽然枣庄与省会济南相比,在交通等领域有不足之处,但我们仍将尽全力争取让非博会永久落户。&第二届非博会期间,枣庄市一位参与非博会组织工作的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对于争相让非博会落户的原因,济南市与枣庄市的相关部门均不愿过多提及。
日,第二届非博会落幕。就在当天,枣庄市举行了台儿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奠基仪式。根据规划,台儿庄非遗博览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保护为主题,分非遗集中展示区、非遗会展区、非遗创作培训传承区、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四大板块。枣庄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说,建设非遗博览园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加快文化旅游发展,推动城市转型&。
非遗保护难避市场开发
有业内专家表示,非遗是活态文化,无法像文物那样封存在博物馆、档案馆里,只能在与社会的同步发展中不断传承。建设博览园,的确为近年来&走下坡路&的诸多非遗项目提供了展示平台,但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仍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个课题。
在即墨市蓝色新区,坐落着一座被附近村民称为&文化馆&的建筑,这就是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2013年6月开园至今,博览园累计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
虽然不明晰博览园存在的重大意义,但即墨市民李成玉仍经常带着孩子去那里逛一逛,&榼子生产、泥老虎制作等&老物件&在这都能看到,很有历史的味道。&博览园负责人说,园区展现了青岛市特色的地域文化,也为当地的老艺人安了一个&家&。&建设博览园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把非遗保护变成全民自觉。&赵迎芳说,表面上仅仅是建成了一个园区,但无形中吸引了市民、游客参观。&接触多了,人们会从非遗项目中得到精神的滋养,这一点非常重要。&赵迎芳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邬静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2/12 09:36
12/12 09:05
12/12 09:04
12/12 09:04
12/12 09:37
12/12 08:36
12/12 08:36
12/12 08:36
12/12 08:36
12/12 11:43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12/12 08:18
12/12 09:28
12/11 08:45
12/11 08:45
12/12 09:27
12/12 09:00
12/12 09:00
12/12 09:00
12/12 09:00
12/12 09:00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播放数:7389670
播放数:7452750
播放数:899
播放数:2382137
48小时点击排行青岛首家非遗博览园正式启用
吸引12位非遗传承人入驻 展销上千种地方特色产品
& A04:要闻 & 稿件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 作者:綦峰岩
  本报讯(记者&綦峰岩)听一曲柳腔,品一口即墨老酒,尝一块即墨麻片,看一看祭海节由来,体验一下打陀螺、踩高跷的感觉……从现在起,青岛市民又有了一处别致的去处――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昨日,在位于即墨市蓝色新区、烟青一级路211号的青岛非遗博览园举行了青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暨青岛非遗博览园启用仪式,恰逢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围绕“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的主题,青岛非遗博览园于6月7日~9日邀请了青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类项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前来参加展示展销活动。在该园试营业期间,市民可免费前往参观,亲身感受即墨和青岛非遗的魅力。展示上百个非遗项目&&&&昨日上午9时,在悠扬婉转的即墨柳腔声中,众多市民和过往游客涌入青岛非遗博览园内,青岛民俗文化产业园总经理、青岛即墨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卜晓宇告诉记者,青岛非遗博览园是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企业家朋友共同融资一千多万元建成的,按照三A级景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标准,于2012年5月动工,力争要打造一个“文化保护,产业服务、旅游观光”三位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品牌,填补青岛一项空白。“园区占地15亩,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是一处集吃、&展、&演、住、&研、&销等于一体的高雅旅游目标地。”卜晓宇告诉记者,目前园区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地方特色产品展销、产业服务三个中心,设置了12个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和生产车间,展示了上百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传统文化项目,有上千种地方特色产品销售;园区还与相关高校合作成立了研发中心,为社会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发展方面的服务。&&&&在3000多平方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即墨传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民间工艺、传统戏剧、民间文学展区分门别类进行展示,田横祭海节、柳腔、秃尾巴老李传说、即墨老酒、即墨镶边、即墨发制品、即墨地瓜酒、大欧鸟笼、葛村}子等十多个国家级、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级项目已经入驻。另外,博览园还建设了全省第一个全息投影剧场,展示国家非遗项目――即墨传统柳腔戏。游客可体验传统游戏&&&&在民俗文化产业园内,有多条传统产品生产线,游客可参与制陶、手绣等手工艺品的现场制作加工,还设置了传统游戏体验区,游客可参与滚铁环、打陀螺、踩高跷等体验。通过现场展演和现场制作,游客一方面可进行现场交流体验,另一方面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在这里,游客可以现场观看地瓜酒制作过程,并且品尝刚刚制作的地瓜酒。”即墨市墨河封缸酒厂厂长赵永健介绍。此外,游客还可以现场观看即墨麻片的制作。“园区经营始终以公益性、社会效益为首要选择,尤其是园区免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传承、保护平台,这也是青岛市第一家非遗产业园。”卜晓宇说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和保护、传承即墨非遗文化。
青岛财经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股票/基金&
游览非遗博览园收获多
即墨麻片怎么做?小记者聚精会神观看。  8月4日,《墨城新闻》60名小记者着实过了一把民俗文化瘾,到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寻访民俗文化,近距离观赏传统手工艺项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学手艺,也让不少跟随参观的家长竖起大拇指。8月6报刊登了部分小记者的作品,值此半岛都市报创刊14周年之际,本报进行第二期刊登。  8月4日上午9时许,我们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的小记者们来到位于即墨经济开发区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参观即墨历史见证的文物、器具。  我们先浏览了柳腔厅,看了柳腔道具,听了柳腔之后,又来到摆着一些农用品的地方,那些农用品我们以前都没有见过,令我们大开眼界。然后我们又看了祭海节、了解了即墨的五大姓氏、欣赏了一段记载即墨历史的,从猿人的入住到田横的吼叫,再到明清时期繁荣的都市,最后发展成了高楼的国际沿海都市,七千年来家乡的变化真大啊!  逛完以后我们又来到了民艺馆,那里摆满了民间艺人的杰作,有栩栩如生的布老虎、泥老虎,鬼斧神工的}子、巧夺天工的木雕、纯手工的包……但我最喜欢鸟笼了,拿起一根细竹,穿过四个眼,重复几十次,一个标准的鸟笼就大功告成了,整个过程令人眼花缭乱。  随后,我们又看了古董、古玩、展翅欲飞的潍坊风筝,品赏了醇美的地瓜酒,了解了割麻片的技巧……最后我们又玩了陀螺、滚铁环、踩高跷,玩得不亦乐乎。很快到时间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非遗博览园,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很大。  观非遗博览园,了解墨城历史  于震 德馨小学五年级  8月4日,小记者们一起去了即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到了那,一个朴实的古代红木建筑便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们跟着老师一起进入了那富有年代感的建筑。展厅向我们展示了即墨古代有名的历史人物,秦末群雄之一的田横,他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与兄田儋、田荣也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  后来,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天下,田横不肯称臣于汉,便率领五百门客逃往海岛,刘邦派人进行招抚,田横被迫乘船前赴洛阳,在途中距洛阳三十里地自杀。海岛五百部属闻田横死,悲恸欲绝,亦全部自杀,可见田横是个真正值得人爱戴的人。  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即墨市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田横祭海节和即墨柳腔。其中,田横祭海节发源于田横镇周戈庄村,具有500多年的历史,是现代人心驰神往的狂欢大典。在祭海当天的清晨日出时,渔民都会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摆上供桌,在桌上摆上三牲,鸡、猪、鱼以及香饽饽、水果、酒、糖果和花生等以祭奠海神。  即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即墨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参观过后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感受文化历史风情  8月4日上午9时,我们《墨城新闻》小记者们一起来到了位于烟青一级路和鹤山路路口南侧的即墨市非物质文化博览园,开始了一上午丰富的课外学习活动。我们首先来到北侧展厅,参观了即墨著名的地方戏种。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柳腔的发展史,知道柳腔是我们即墨的特色,柳腔《王三卖鱼》曾经进京演出。  然后又到院中央参观了过去农民耕作用的各种农具,有铡麦子的铡刀、打谷机、犁、马鞍子,还有过去农家生活用的碾子、风箱、斗、耙子、喂猪用的槽子等。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展厅,里面展示了田横岛渔民出海前,祭海时的实物,大略了解了一些田横岛的知识以及一些神话故事、即墨老酒、金口港的变迁等知识。  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观看了大欧的鸟笼、葫芦烫画、木质}子、老虎鞋的现场制作工艺,看着他们精巧的手艺,我深感惊奇,想不到即墨还有这样的能人。接着我们一起观看了生动形象的即墨历史介绍,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即墨的魅力。我为自己是一名即墨人而自豪。学习后,老师领我们品尝了即墨有名的地瓜酒。最后,我们在院子里玩了爸爸小时候玩过的一些玩具,像高跷、铁环儿、陀螺等。作为一名即墨人我深感骄傲,长大后我会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乡,让家乡更加美丽富强。  参观非遗我深感骄傲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在咫尺  8月4日我们《墨城新闻》小记者参观了即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五大展区。一进大门,迎面看到一栋5层高、暖红色调的主题大楼,我们首先步入了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  在一楼的“即墨传统历史文化展区”,观看了3D电影,再现即墨数千年的历史风貌。我最感兴趣的是古代各式各样农具的演变过程。另一侧的“民风民俗展区”,集中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横祭海节”,反映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  在“民间文学展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即墨秃尾巴老李传说、即墨灵山老母传说、天柱山民间故事等数十项民间文学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在“民间工艺展厅”里,依次浏览即墨老酒制作技艺、大欧鸟笼制作技艺、葛村}子制作技艺、即墨发制品制作技艺和田横砚制作技艺等数十项即墨传统技艺制作项目。它们来自乡村作坊,来自古法制作的传统工厂。  在这里我们还品尝了老酒和麻片,那麻片太好吃了香香的、甜甜的。在“传统戏剧展区”,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即墨柳腔》。第一次听即墨柳腔,没想到还挺好听的。这次参观青岛非遗博览园,收获可真不少。  8月4日上午9时,我们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的小记者们来到了位于烟青一级路旁边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博览园分南北两区,共设立三个中心,是一处融文化博览、旅游观光、产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多功能文化服务平台。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即墨柳腔》展区,观看现场制作即墨名吃―“即墨麻片”,品尝即墨特产“地瓜酒”。我们还知道了闻名全国的即墨黄酒、即墨花边、即墨发制品等地方特色产品,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还看到了年代久远的木制手推车,木制脱粒机,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工具,它们来自乡村作坊,来自古法制作的传统工厂,具有浓郁的历史沉淀和风韵,记载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让你不知不觉找到了过去的老味道。  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