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yaiidied 是芈怎么读读

看,QQ阅读是怎么做用户行为研究的-早读课 |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 作者: / 分类:,, /
不是多高的技术门槛,不是多高端的工具,也不是多神奇算法,但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你万万没想到的结果——这就是科学。
小编斗胆总结一下:
1、明确实验目的
2、根据试验流程
3、从研究目的出发,寻找合适的工具
4、处理实验数据
《巧用工具洞察用户行为》
冬夜的被窝里、飞驰狂奔的公车上、无聊乏味的课堂中掏出手机,打开手机QQ的阅读中心,翻开一本书看看不失为好的消遣方式,手机QQ除了提供好的阅读内容供用户消遣,人员和设计师也非常关心如何给用户带来好的阅读翻页操作体验,减少用户的翻页误操作情况,因此针对手机QQ4.5版的阅读中心用户翻页热区操作展开了一场测试。
目前手机QQ的新手引导图(测试时在用的是引导图一)是否会对用户操作有引导效果;
跟踪用户在阅读过程中翻页(翻上一页、翻下一页和出菜单)操作的热区。
按照用户是否有手机阅读经验分为新手用户(20人)和老手用户(20人),不同类型的用户均随机分为看引导图的用户和不看引导图的用户,测试的引导图除了当时在用的引导图一外,还包括备用的两张引导图,分别为下面的引导图二和引导图三。
目前比较高端的眼动仪也只是记录用户眼睛的浏览轨迹,但是要记录用户在阅读过程中的操作轨迹,目前还没有,要开发在用户的阅读页面埋点在操作上也不现实,于是想到了市面上的一些好的画图软件,用户的操作过程可以通过画笔在隐藏的图层记录下来,但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全然不知,最后在网上找到了两款比较好的画图软件,苹果端是 ArtStudio Lite,安卓端是SketchBook Mobile 。
测试任务安排
万事俱备,只欠用户,邀约来的用户中必须包括有手机阅读经验和无手机阅读经验的用户,随机截取书本的某三页的图片,如下:
用户来了之后,按手机类型安装好画图软件,同时将书本页面导入到已经安装到用户手机里的画图软件中,在测试过程中不同的翻页操作使用不同的书本页面(为了后期统计方便),以iPhone端的ArtStudio Lite为例,操作如下:
测试具体过程不详述,有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尽量用用户自己的手机并强调让用户使用自己最习惯和自然的常用持机方式操作;
每种操作对应一个测试图片,有利于后期数据整理;
看引导图时控制时间,以防用户强行记忆,同时对引导图不做任何解释;
每位用户的每种操作至少要有三次且每种操作的次序随机;
适当的时候用一定的技巧掩盖来回切换图片(“不怎么灵敏,多翻几次”,“我看看是怎么回事”);
PS:尽量不要让用户发现我们在记录他的操作轨迹,但是如果万一被用户发现,那就告诉用户测试是用来干什么,让用户用最自然的状态去操作。
下图是软件记录的用户分别翻下一页、出菜单和翻上一页的操作轨迹。
将这些图片导入到photoshop,找到用户每次操作的起点坐标,录入到excel中。
看过引导图二的用户在“上一页、出菜单和下一页”的操作上更集中。
肯定会有小伙伴问,引导图对用户的翻页操作有效果就可以了,可是从实际观察用户的使用行为来看,用户容易忽略并错过引导图,因此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没有接收到引导图信息用户的操作习惯。
写在后面的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一名用户研究人员,功力练就的最高境界就是希望能像诗中表达的意境一般,潜入并洞悉用户的内心,虽实际操作有一定难度,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能手握利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所谓的利器不一定是高大上的东西,小东西一样能做大事,身在设计部门,对一些常用软件也应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关键时候能拿来为我所用。
结合本项目,在测试过程中由于还是有一些小的干预在里面,比如在操作过程中要切换图片,有了本次项目的经验,后续将加入开发的力量,做成专门的测试软件,记录用户的操作路径,实现工具的升级并用于以后类似的操作类基础性研究测试。
作者:老娜
出处:腾讯ISUX (/tools-inspire-research.html)
校对:Dreamer
矮油,恭喜您!居然看到了这段文字
那说明您已经读完这篇文章了
并且意犹未尽
有什么感想、收获,甚至吐槽
请大力的拍过来吧
您的任何回馈都是早读课坚持的动力
诚邀加入早读课QQ官方5群:
加群暗号格式:“职业信息+城市+姓名”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早读课原创收集整理发布,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和标题本文地址:本文标题:
关注微信,每天提醒自己来阅读
互联网最新职位—来自拉勾网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
在腾讯微博上收听我凤凰涅盘是什么意思?涅盘怎么读?_百度知道
凤凰涅盘是什么意思?涅盘怎么读?
提问者采纳
凤凰涅盘的传说这是一个与火有关的美丽神话。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雄奇的大黑山上,全彩激光灯映射出长达数公里的时光隧道和漫天的云彩,高达十米的烈焰从山顶喷薄而出,飞瀑飞流直下,在水与火的交融中,凤在歌鸣,凰在和弦,演绎一部五百年前的神话,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 指凤凰在火中重生并得到永生,涅盘就是佛语中的死而复生 凤凰会老的,每次老的羽毛掉不掉,就无法自由飞翔,而每次换羽毛,都要将全身羽毛拔光,再等新的羽毛长出来,这段时间是无法飞,也没有吃的,非常的痛苦,比喻美好的未来是要经过通过自己不断的吃苦的。涅盘 :niè pán
1.亦作&湼盘&。
2.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3.作为死亡的美称。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凤凰涅盘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是什么意思?怎么读?_百度知道
@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提问者采纳
这位朋友,您好!由于电子邮件的日益普及,符号@的称呼也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惯而不尽相同。德国,荷兰和南非把@叫做“猴子的尾巴”,俄罗斯人称之为“小狗”,芬兰人称其为“咪咪”,法国和意大利人喊它做“小蜗牛”等等。不过,在许多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还是直接把@读作at。在我国,@的读音也出现了多个读法,比较流行的有两种:一是圈a,二是“花a”。实际上,在电子邮箱的表示形式中,@有着at的含义,即“某用户”在“某服务器”。由此,我们应该根据此处@的具体含义,将其读作at的读音——“爱特”。原来@是重量单位和容积单位;后来又成了工程用语;然后又成了DOS命令,如常用语句“@echo off”;再之一开始是纯粹地表示英文单词“at”,后来这种用法逐渐减少了,可是又多了两种用法:1.邮箱用户名与域名之间的间隔符理应用“at”却用“@”代替;2.表示单价,比如“Sell@1 pound”表示以1英镑的单价出售,这两种用法使用频率之高难以想象。“@”根据“at”的读音读“艾尔特”或“艾特”,另外,由于网络用语越来越时髦,“@”又被“爆炒”出了3种用法:1.@时代即网络时代;2.@是很酷的一个表情,表示开心、高兴等;3.@族即14-29岁的人。@的来历——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出现@本是容积单位,重量单位@也是at的替身@的读音@用于DOS批处理命令@一个时髦的表情,示意符号@网络时代的代名词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帮助到您,祝好~!
提问者评价
太棒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我的问题!!
首席心理咨询师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怎么读 读音是什么_百度知道
& 怎么读 读音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11人觉得有用
读音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Ampersand)是英语单字and之代表符号,亦可用作中文中的「和」、「与」之代表符号。这个符号源于拉丁文的et的连写。此符号在不同计算机程序语言中有不同作用。在Pascal中,&是八进制整型常量的前缀,如&7表示7 , &17表示15 , &177表示127 。在C语言与C++中,&&代表逻辑与在C++中与PHP中,&是引用运算符在Visual Basic中&用来连接两个字符串
1 在HTML或SGML文档中,用于指明有字符存在(特殊字符)的默认符号。
2 在电子制表程序中,用于在描述单元格相互关系的公式中插入文本的操作符。
3 英文中代表and,也可读and
4 该字符读音“z'da”
5 &还有“联合”的意思。比如“A&B”公司,就是“A”和“B”两间公司合并起来的。
6 在某些电脑语言,如java中,表示按位进行“与”运算。
7 英文拼写:ampersand
8 高级语言中的取地址符,如:“int a=0;int *p;*p=&a;”,意为取变量a的地址给指针p。
9C语言中两个&&表示与运算
如:while(&a==9&&b==5&) 表示当a=9与b=5时,条件成立。 10 Matlab中,&表示与运算(对应地,|表示或运算),但Matlab较高版本(如:Matlab R2008b)中,也承认&&的写法。
在以上的意义中,以第3和第5项的用法最为普遍
11 在vfp 数据库中,&是一个宏代换函数,用内在变量的值来代替&及变量名
如a1=&hello&
屏幕显示结果为 hello
T恤上的&12 在Pascal中,&是八进制整型常量的前缀,如&7表示7 , &17表示15 , &177表示127 。
13 &还被大量引入到艺术创作与设计中。
14 bat中的命令,&之后顺序执行多条命令,不管命令是否成功。
15 在Visual Basic中使用命令按钮时,(&字母)代表将该字母设为快捷键
如在命令按钮的Caption属性中输入“确定(&K)”则表示K为“确定”事件的快捷键
16 起标识作用。C++中引用的声明方法:类型标识符 &引用名=目标变量名,&在此不是求地址运算,而是起标识作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ec怎么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