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盛德邪的邪邪魅狂狷怎么读读

解读《易经》(七)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解读】鼎卦的象征意义在于革故鼎新,创建新秩序,九四居于近君大臣之位,由于用人不当,力不胜任,破坏了大好形势,使变革的成果付之东流,故有“鼎折足,覆公”之象。这个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必须引以为戒。《小象》对这个教训作了初步的浅层次的解释,认为“覆公,信如何也”,这是说对于九四这种人不值得信任。孔子则是对这个教训作了进一步的深层次的分析,指出这是由于“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使这条爻辞的意蕴摆脱了“鼎折足,覆公”的直观形象的束缚,上升到一般原理的高度,明确地揭示了九四何以失败的根本原因。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解读】“介于石”是豫卦六二的爻辞。六二处于初六、六三有违正道的两爻之间,初六“鸣豫”即耽于豫乐而致凶,六三“盱豫”即趋炎附势而有悔,六二则是以中正之道自处,保持自己耿介如石的独立的人格,因而贞正而获吉,这种吉凶悔吝后果之不同,关键在于是否正确认清形势采取适时之变的对策。《小象》对六二之吉解释说:“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归结为中正的人格操守,只注意到主观的方面而忽视了客观的方面。孔子则是强调对客观形势的理性的认知,指出六二之吉在于“见几而作”。“几”是变化的苗头,吉凶的先兆,“见几而作”就是以清醒的理性如实地把握这种苗头先兆,由此而采取的行动也就耿介如石,“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自然合乎中正之道。因此,作为一个理想的君子人格,应该“知微知彰,知柔知刚”,如果自己理性的认知达到了神化的境界,也就成为众人所仰慕的楷模了。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解读“颜氏之子”即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赞扬说,颜回的品德大概接近于完美了,正如复卦初九爻辞所说,“不远复,无祗悔,元吉”,知错能改,起步不远就能回复正道,不再重犯,这当然不至于后悔而获吉。“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解读】宇宙的生机活力,源于阴阳两大对立势力的协调并济,和谐统一。天地二气交融渗透,万物化育醇厚,男女雌雄精气爻合,万物化育生成。孔子指出,关于这个普遍性的哲学原理,可以引用损卦六三爻辞来阐明。孔子对六三爻辞的解读,超越了具体的爻位关系,着眼于意义的关联,指出“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说的就是合二而一的哲理。因为三人减去一人得二,一人加上一人也是二,“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正是宇宙的生机活力之所在。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解读】益卦上九处理人际关系,行为不当,片面地要求损人以益己,“立心勿恒”,贪得无厌,结果并没有得到助益,反而引起众人的愤怒攻击,带来了凶险。孔子就益卦上九的这种个别行为引申发挥,阐明处理人际关系所应遵循的普遍性的原则。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为了在待人处事上做到周全完美,应当从事三方面的修养,有所行动先要安定自身,无愧无作,有所言语先要心态平和,坦坦荡荡,有所要求先要确定交情,建立信赖,反之,如果自身危险而行动,内心惶恐而发言,缺少交情而求助,这就破坏了合理的人际关系,如同益卦上九那样,导致“莫益之,或击之”的不利的后果。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於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解读】《系辞》反复强调,乾坤两卦是进入《周易》哲学殿堂必经的门户,蕴藏着易道的精髓。所谓易道,也就是一阴一阳的变易之道,乾代表阳性的势力,坤代表阴性的势力,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莫不分阴分阳,由此而构成了两个对立面。但是,这两个对立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既对立,又统一,消息盈虚,表现为一个大化流行的动态的过程。就其统一的一面而言,叫做“阴阳合德”,就其对立的一面而言,叫做“刚柔有体”,这两个方面所结成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就是乾坤并建,“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阴阳变易的规律。从其反映的形式看,名称杂乱,事象繁多,但却具有概括性的象征意义,“杂而不越”。稽其类”,於是语助辞,稽是考察,仔细考察各种事象的种类,多半是针对着现实生活中违反人们心愿的对立和冲突,致力于探索化冲突为和谐、由对立而求统一的应对之方,其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大概是属于衰世的作品。“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解读】本节紧承上文,论述易学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彰明已往,察知未来,显示细微征兆,阐明幽隐之理,这是就其认识的功能而言。从其体系的结构看,“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开是展开的意思,当名是指六十四卦的卦名,辨物是辨别物象,也就是卦象,正言断辞是指其所系的卦爻辞正当周全,决断吉凶,这种由卦名、卦象和卦爻辞所组成的体系是非常完备的。这个体系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思维方式的特征不是演绎推理,而是类比推理,每一个名称看来很小,但却概括了一个大的类别,人们可以通过设类取譬,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其旨远,其辞文”,这是表现方法的特征,虽然旨意深远,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但却不用抽象的逻辑概念来表现,而是用文采灿烂的形象的语言来表现。“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这是就其智慧的特征而言的,易学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智慧,智慧闪耀着感性的光辉,是与人们的切身经验密切相连的,因而其中的言说虽然委婉曲折却是切中肯綮,所谈论的事物虽然放肆广泛却是隐藏着深意,善读者可以得到智慧的启迪,感悟人生。就其指导实践的功能而言,“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贰是三心二意的意思,也就是疑惑,针对人们的疑惑进行“彰往而察来”的指导,指明失得的后果决定于行为的选择是否合理正当,这就可以帮助人们做成一番事业。《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解读】本节首先推测《易》之兴起大概在中古时代,即殷周之际,作《易》之人大概怀有忧患意识,因而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然后列举九卦来论述,一共讲了三遍,后人把本节概括为“三陈九卦”或“三陈九德”。论述的特点是根本不涉及卦爻辞和卦爻象,而完全着眼于卦名的意义的关联,适应道德修养本身的需要,把九卦的意义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序列。第一陈论述九卦作为道德规范在这个序列中的地位。履有践履之意,是道德的基础。谦有谦恭之意,是道德的关键。复有复归本原之意,是道德的根本。恒有持久之意,使道德坚固。损有减损之意,用以修养品德。益有增益之意,使品德更为充裕。困有困穷之意,使人明辨德行。井有养人利物之意,是道德的基地。巽有申明教令之意,是道德的制裁。第二陈论述九卦之德的作用。履礼而行,可以和谐人际关系。谦恭自处,可以受到他人尊敬。复归本原,可以辨别是非善恶。恒守其德,能使人始终坚持而不厌烦。减损欲望,先难而后易。增益品德,可以长久充裕而不必有意造作。困穷之时,可以磨炼意志,困而求通。井不动而及物,居其所而施惠于人。巽之教令,称物之宜,而不露形迹。第三陈论述九卦之德的重点所在。践履在于和谐相处。谦恭在于克制守礼。复归本原在于自我反省。恒常持久在于道德专一。减损欲望在于远离危害。增益品德在于产生利益。处困之道在于减少怨尤。井以养人在于辨明道义。巽以申命在于通权达变。《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解读】本节就六爻的变动论述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关键在于人结合实际领会运用。“《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不可远是不可远离的意思,与人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自有其必须遵循的恒常之道,另一方面,“为道也屡迁”,这个道又在不断地迁徙流转,并不固定在某个一定的处所,这就是常中有变,变中有常,应当全面地把握此二者的关系,做到常以处变,变不失常。就六爻在一卦之内的变动而言,其特点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六虚即六位。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位虽然固定,但却是虚位以待,留出位置等待刚柔两爻来坐实,而刚柔两爻则是或上或下,相互变易,不断地变化运动,并无一定之规。虽然如此,“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凡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谓之当位,当位为吉,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谓之不当位,不当位为凶,因而六爻“出入”、“外内”的变动也遵循了一定的法度,变中有常,并且通过爻辞示之以吉凶,使人知道戒惧警惕,明了吉凶转化的道理以及导致忧患的原故。由此看来,《周易》这部书指导人们的生活,“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尽管没有师长耳提面命的教诲,却如同父母那样时刻在身旁关怀呵护。六爻由下往上,展现为一个序列,“初率其辞,而揆其方”,从初爻的爻辞可以看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既有典常”,既是终的意思,终于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体会到有不变的常法可以遵循。“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这是强调无论是学《易》还是用《易》,必须有主体意识的自觉的担当,孔子曾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没有人的积极的弘扬,推而行之,运用于实际的生活,所谓易道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不会自动地落实。《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解读】本节紧承上文,就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论述一卦与六爻不同的认识功能,从编纂体例的角度提示读《易》的方法。卦是由爻组合而成的,表现事物自始至终的发展过程,因而卦的认识功能总体上在于“原始要终”,即推原事物的开始,探求事物的终结,把事物的存在置于具体的时间的序列中来考察,看做一个特定的时态,这也就是“《易》之为书”的特质所在。六爻在此特定的时态中错杂相处,各有不同的爻位,每一个爻位代表不同的“时物”,也就是代表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存在状态。就其认识的功能而言,“其初难知,其上易知”,初爻代表事物的开始,其未来的发展充满着变数,难以由初爻把握事物的整体,上爻代表事物的终结,可以通过上爻看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容易知晓。这是一种由本到末的关系,也是由开始的可能性发展为最终结局的现实性的关系。所以“初辞拟之,卒成之终”,拟是拟议的意思,初爻在事物发展的开始阶段,只是拟议各种可能的发展的趋势,到了终结阶段,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这就已成定局了。这种由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是分阶段实现的,中间四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间四爻,“杂物撰德,辨是与非”,代表了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各自具有健顺动止之德,其所选择的行为方式,有的正确,有的错误,观察中间四爻的阶段性的发展,“存亡吉凶”的后果是居然可知的。实际上,卦以存时,爻以示变,部分从属于整体,一卦之时支配着六爻之变,关于事物发展的态势及其存亡吉凶的后果在彖辞即卦辞中已经做出了原则性的提示,聪明的人只要认真研究卦辞,就可以大体上领悟到全卦的整体意义。就中间四爻而言,由于爻位关系不同,认识的功能各有特点,应当具体分析。二爻与四爻,“同功而异位”,功能相同,爻位有异,二爻多有赞誉,四爻多有戒惧,这是因为四爻接近君位,容易冒犯得咎。一般说来,处于二、四阴柔之位,不利于有远大的作为,要点在于奉行柔中之道,避免灾难而无咎。三爻与五爻,也是“同功而异位”,功能相同,爻位有异,三爻多有凶险,五爻多有功勋,这是因为五为君位,三为臣位,有贵贱等级的不同。一般说来,由于三、五皆为阳刚之位,柔爻居之多有危险,刚爻居之才能胜任。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解读】以上三节皆以“《易》之为书也”开头,可以合而观之,把握《易》之为书的总体特征。本节论述卦的六位广大悉备,包容了天道、人道、地道。五与上两个位次代表天道,三与四两个位次代表人道,初与二两个位次代表地道,这六个位次也就完整地代表了三才之道。道是变动不居的,六爻刚柔相推,居于不同的位次,效法这种变动,爻就是效的意思。爻居其位,谓之爻位,爻位的排列有上下等次之分,阴阳刚柔构成为物象,所以爻也叫做物。物与物相互错杂,组合匹配,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的文采,在天为天文,在人为人文。各种文采的组合匹配有的适当,有的并不适当,这就产生了吉凶。《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解读】《系辞》反复强调,《周易》这部书是在“衰世”、“中古”之世、殷周之际制作而成的,作《易》之人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面对着当时矛盾冲突混乱失序的困境,焦虑不安,忧心如焚,力求通过客观冷静的研究找到摆脱困境的出路,拨乱反正,重建正常的秩序。因而“其辞危”,在卦爻辞上有很多危言,目的是要人们警惕自励,谨慎行事,转危为安,反之,如果言辞平易,就会使人丧失警惕,掉以轻心,导致倾覆。其中的道理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是十分弘大的,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就《易》之道的要领而言,关键在于“惧以终始”,以戒慎恐惧之心处理现实的危机,采取正确的行动,避免犯错。孔子曾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就是抓住了学《易》的要领。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解读】这是全篇的总结,分为三段,说了三层意思。第一段论述乾坤易简之德是《周易》阴阳哲学的核心。乾为天下之至健,坤为天下之至顺,健者自强不息,顺者厚德载物,此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清醒地面对各种险阻进行有效的克服。这种哲学原理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消除忧虑,断定吉凶,勤勉奋发,成就事业。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有所作为,可以使吉事呈现,可以观象制器,可以占事知来。乾为天,坤为地,乾坤成列,天地设位,是对天道与地道的效法,但是《周易》的哲学体系包含了天地人三才之道,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参赞天地之化育,因而“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去积极参与,谋划行动,来营造一种如同天地万物那样调适畅达的社会发展前景。这也就是《周易》哲学的根本用心所在。第二段论述一卦六爻刚柔杂居而产生吉凶悔吝不同的后果,给人以行为的指导。八卦以卦象说明一卦之大体,爻辞、彖辞则是更为具体地说明事物的存在及其变动的各种复杂情况。由于刚柔错杂相居,形成不同的组合,有的相互协调,有的彼此矛盾,这就可以看出吉凶了。就人的实践目的而言,都是追求功利,“变动以利言”,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小,趋利而避害,但就实践的后果而言,则是或吉或凶,有的达到了目的,有的事与愿违,随着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究其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爱恶相攻”,二是“远近相取”,三是“情伪相感”。这三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在行为实践中,自我是不能脱离他人而孤立存在的,究竟与他人是结成相爱的关系还是结成相恶的关系,“爱恶相攻”,面临着不同的选择,相爱能团结合作,相恶则造成冲突对立,这就产生了吉凶。就自我所处的具体的位置而言,与他人的距离有远近之不同,有的虽远而有应,有的虽近而不相得,随着取舍的不同,这就产生了悔吝。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当建立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情伪相感”,情是实情,伪是虚伪,处理这种相互交往彼此感应的关系,究竟是胸怀坦诚还是尔虞我诈,这就产生了利害。一般说来,《周易》的爻位体例,近邻的相比要比远方的相应重要,如果左邻右舍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受到伤害,带来悔吝。第三段就与他人的言辞交往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便准确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圣人之情见乎辞”,“系辞焉以尽其言”,“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这也是卦爻辞通过不同的指向以明人情立言之不同的凡例。“将叛者,其辞惭”,将要背叛的人,由于违反承诺,不守信义,说话会有惭愧的表情。“中心疑者,其辞枝”,内心疑惑的人,由于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说话会是支吾其词。“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吉善之人说话少,浮躁之人说话多。“诬善之人,其辞游”,诬陷善良的人,由于找不到事实根据,说话常常游移不定。“失其守者,其辞屈”,失去操守的人,由于方寸已乱,说话会显得理屈词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说话言辞的外部表现观察到人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在读《易》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卦爻辞表达的语气领会其内在的深意。说卦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解读】《说卦传》是对卦的形成、卦的意义、卦的取象、卦的性能以及卦的方位的说明。就卦的形成而言,共有“生蓍”、“倚数”、“立卦”、“生爻”四道程序。蓍草是神明之物,《系辞》指出:“蓍之德圆而神”,“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圣人作《易》,“幽赞于神明而生蓍”,以“大衍之数五十”进行推演,揲蓍以成卦,这是第一道程序。经过“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次经营,“四营而成易”,得出了七、八、九、六之数,七、九为奇数,八、六为偶数,奇偶之数本于天地之数,天数以三为代表,地数以二为代表,“参天两地而倚数”,这就完成了第二道程序。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奇偶之数即阴阳之象,经过奇偶之数的推演,十有八变而成卦,也就是“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这是第三道程序。阳为刚,阴为柔,刚柔相推,阴阳互动,穷尽了天地万物的变化,于是“发挥于刚柔而生爻”,以刚柔两爻来象征这种变化,这是第四道程序。由这四道程序所形成的卦爻结构,“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具有既深刻又丰富的哲学意义。所谓“和顺于道德”是说总体上顺应阴阳变化之理,“理于义”是说随事各得其宜,“穷理”是说穷得物理,“尽性”是说尽得人性,“至于命”是说到得那天命,与造化一般。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解读】本节紧承上文,论述《易》为性命之书,是性命之源,圣学之本。圣人之所以作《易》,目的在于顺从性命之理,于是设立一卦六爻来模写反映天地人三才之道。性命之理是统天地人而言的,包括天道的阴阳,地道的柔刚,人道的仁义,天地人三才都受性命之理的支配。就性命之理表现于天地之道的层面而言,作为客观外在的宇宙秩序的本然,阴阳协调,刚柔并济,营造了一种纯属自然的和谐,但是,这种性命之理同时也内在于人性的本质,表现为人道之仁义,因而仁义作为一种属于人文的伦理规范,与天地之道的阴阳柔刚息息相通,应当提到性命之理的哲学高度来加深理解。仁义是人的道德行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单有仁不叫做善,单有义也不叫做善,只有使仁义形成有机结合而不流入一偏,达到如同天地之道那样协调并济的境界,才符合贯通天人的性命之理,这是因为性命之理的本质就在于阴与阳、柔与刚、仁与义的和谐统一。《周易》的卦爻结构,“兼三才而两之”,“六画而成卦”,通过一卦六爻完整地表现了此三者的和谐统一。六爻之中,居上的两爻为天,居下的两爻为地,居中的两爻为人,天地人三才各分为二而两之,这是“分阴分阳”,表现事物的对待,但是分中有合,依存转化,这是“迭用柔刚”,表现事物的和谐统一,大化流行。从这个角度看,《周易》的卦爻结构,“六位而成章”,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两两相对,互动互补,其有条不紊的章法是对天人整体和谐的全面的效法和象征。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解读】本节就八卦所代表的八种自然界的物象论述其所结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乾为天,坤为地,位置一上一下,确立了整个宇宙的框架。艮为山,兑为泽,虽有高低之不同,气息却是交流沟通。震为雷,巽为风,虽然彼此搏击,却是相互激荡,气势磅礴。坎为水,离为火,虽然性质相反,却是相反相成,彼此不厌恶。“八卦相错”,重为六十四卦,其所结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具有“彰往而察来”的认识功能。由于天地人三才之道不是静态的结构,而是动态的过程,表现为连续性的时间序列,可以区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因而考察这个发展的全过程,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按照发展的理势线索,从过去的因推出现在的果,谓之顺推,另一种是根据行为实践的目的期望,从未来的可能之果来把握现在的因,谓之逆推。顺推是为了“数往”,逆推是为了“知来”。“数往”是面向过去,面向历史,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进行知识的积累。“知来”则是立足于现在而面向未来,以清醒务实的理性预见未来的可能之果,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便在行为实践上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两种方法实际上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知来”必须以“数往”为前提,没有“数往”的知识的积累,便无从“知来”,而“数往”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知来”,不以“知来”为目的而单纯从事“数往”,是无补于实用的。不过比较起来,“知来”要比“数往”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周易》是一部“开物成务”之书,具有实践的品格,逆推往事而预知未来,给人以行为的指导,以便成就一番事业,是它的主旨所在,所以说“《易》,逆数也”,就是强调《周易》的主要功能在于逆推未来。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解读】这是对八卦卦象各自具有不同性能的说明。震为雷,使万物发动。巽为风,使万物散播。坎为雨,使万物滋润。离为日,使万物温暖。艮为山,使万物静止。兑为泽,使万物和悦。乾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坤为地,使万物得以收藏。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解读】这是就八卦的性能与四时八方相配,排列成一个八卦方位图,表示宇宙万物在这个具体时空的框架内井然有序流行运转的过程。后来人们据此绘成圆图,叫做文王八卦图,也叫后天八卦图:震为东方之卦,于时为春季,此时此地,万物萌生。巽为东南之卦,时当春末夏初,此时此地,万物欣欣向荣,发育整齐。离为南方之卦,正当盛夏,阳光普照,万物繁茂,帝王坐北朝南,治理天下,就是取法于离卦的象征。坤为西南之卦,时当夏末秋初,此时此地,万物得到充足的滋养,茁壮成长。兑为西方之卦,时当正秋,此时此地,万物成熟,果实累累,感受到喜悦。乾为西北之卦,时当秋末冬初,此时此地,万物由盛而衰,阴阳搏斗,生死交战。坎为北方之卦,于时为正冬,此时此地,万物感受到劳累,进入冬藏阶段。艮为东北之卦,时当冬末春初,此时此地,万物终而复始,一年的循环告终,新的生命重又开始。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解读】所谓神,指的是宇宙的生机活力,也就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万物的生长化育都是由于生机活力的驱动,而这种生机活力的内在机制和结构原理则是一阴一阳,交互作用,协调并济,和谐统一。在以天地乾坤为框架的宇宙图式中,震为雷,鼓动万物没有比雷更迅猛的,巽为风,吹拂万物没有比风更疾速的,但是“雷风不相悖”,彼此不相悖逆而保持一种平衡。离为火,干燥万物没有比火更炎热的,坎为水,滋润万物没有比水更湿润的,但是“水火相逮”,性质相反而有互补的功能。兑为泽,使万物喜悦没有比得上泽的,艮为山,使万物成终而成始没有比得上山的,但是“山泽通气”,气息相通,结为一体。由此看来,雷风水火山泽在天地之中普遍结成了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体现了宇宙的生机活力,这种内在机制和结构原理就是促使万物变化生成的根本原因。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解读】这是对八卦的卦德即属性与功能的说明。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解读】这是就八卦所取动物之象的说明。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解读】这是就八卦所取人体之象的说明。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解读】这是就八卦所取家庭之象的说明。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其他六卦都是由乾坤交合所生,也分阴阳,震、坎、艮三卦为阳,巽、离、兑三卦为阴,象征乾坤六子,天父地母,组成了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庭。震是由乾初次与坤交合而生的阳卦,谓之长男。巽是由坤初次与乾交合而生的阴卦,谓之长女。坎是由乾再次与坤交合而生的阳卦,谓之中男。离是由坤再次与乾交合而生的阴卦,谓之中女。艮是由乾三次与坤交合而生的阳卦,谓之少男。兑是由坤三次与乾交合而生的阴卦,谓之少女。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旉,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序卦传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解读】《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说明,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自乾坤,终于坎离,共三十卦,下篇起自咸恒,终于既济未济,共三十四卦。卦与卦之间具有逻辑因果性的联系,前后相承,前一卦是后一卦的原因,后一卦是前一卦的结果,由此而建构了一个天地万物井然有序的发展图式。六十四卦之所以起自乾坤,是因为乾为天,坤为地,有天地而后有万物。屯是乾坤始交所生的第一个卦,象征物之始生,所以继乾坤以后,受之以屯,受就是前后相承的意思。以下各卦就按照这种因果联系逐次展开,通过卦与卦的前后相承来表现天地万物包括宇宙自然和社会人事的合乎规律的发展。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解读】从《序卦传》的这种说明,可以看出,卦与卦的前后相承是表现的形式,天地万物合乎规律的发展是表现的内容,全篇的着眼之点在于力图把内容纳入形式之中。究竟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是否全面完整地反映了天地万物发展的规律,这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究竟是有理有据,圆融无滞,还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在易学史上,历来是褒贬不一,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比如晋人韩康伯指出:“凡《序卦》所明,非《易》之蕴也,盖因卦之次,托以明义。”王夫之也指出:“二篇必非圣人之书,即以文义求之,亦多牵强失理。”但是唐人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则是“以《序卦传》散缀六十四卦之首”。程颐的《伊川易传》采用其例,也以《序卦》分置诸卦之首来说明卦与卦之间前后相承的关系。朱熹试图对这两种相反的评价折中调和,认为“先儒以为非圣人之蕴,某以为谓之非圣人之精则可,谓非《易》之蕴则不可。周子分‘精’与‘蕴’字甚分明。《序卦》却正是《易》之蕴,事事夹杂,都有在里面”。我们今天重新解读,可以超越古人的学派成见,就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进行具体的考察,分别指出有哪些结合得圆融无滞,有哪些纯属牵强附会。就总体而言,《序卦传》并不是依据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来推演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而是把客观外在的规律置于首位,使卦序排列的形式从属于表现内容的需要。首先,它从“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的命题出发,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宇宙生成论的哲学思想,为了表现内容,把这套哲学思想纳入卦序的形式之中,既然天地为万物之本,乾为天,坤为地,在卦序中为六十四卦之始,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看来是符合一致,无滞无碍的。其次,由于自然和社会是一个天人整体,构成一个生成的发展序列,“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人类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和礼义规范都是由夫妇关系派生演化而来的,所以天地为万物之本,夫妇为人伦之始。在卦序的排列中,上篇起自乾坤,下篇起自咸恒,咸恒两卦为夫妇之道,正好表现了这个生成的发展序列,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也是符合一致的。第三,六十四卦以未济卦作为终结,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没有穷尽,永远处于生生不已,贞下起元、日新月异的变易过程之中,激励人们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朝向未来,这种卦序排列反映了事物的真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作为一种宇宙图式,在中外哲学史上,可以说是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奇妙的境界了。但是,就具体的细节而言,卦序的排列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序列本来就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难以使之完全契合,《序卦传》却采用削足适履的方法,把卦序置于首位,生搬硬套,也确实存在着牵强附会的现象,为后人所诟病。比如蒙卦之后必然是需卦,是因为蒙卦代表幼稚的事物,“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卦之后必然是讼卦,是因为需卦代表饮食之道,“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人们可以对这种说明提出质疑,既然蒙为幼稚之名,为什么其所需者不是启蒙教育而是饮食。需卦之名包含需要、须待多层意义,为什么单以饮食之道来概括。至于需卦也有饮食宴乐的含义,与争讼之道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由此看来,人们对《序卦传》的说明表示不满,是确有道理的。虽然如此,从形式系统的角度看,今本的卦序排列,也并非毫无章法,而是遵循了一定的规律,这是属于象数的规律,卦变的规律。唐人孔颖达指出,主要是依据了两个原则,即“两两相耦,非覆即变”。所谓“两两相耦”,耦是耦合的意思,即每两卦相互耦合,结成一个对子,六十四卦一共结成了三十二个对子。所谓“非覆即变”,覆是颠倒的意思,即前一卦的卦象颠倒过来就是后一卦的卦象。变是阳变阴,阴变阳,即前一卦的卦象中阳爻变成阴爻,阴爻变成阳爻,就成了后一卦的卦象。依据“两两相耦”的原则,六十四卦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以两卦为一组,结成了三十二个对子,反映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每一个卦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依据“非覆即变”的原则,三十二组对卦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二十八组(五十六卦)为“覆”,四组(八卦)为“变。比如乾卦和坤,坎卦和离卦,颐卦和大过卦,中孚卦和小过卦,这四组都是阴变阳,阳变阴。其他二十八组,比如屯卦和蒙卦,需和讼卦,师卦和比卦,都是相互颠倒,称之为覆。这种“非覆即变”的卦序排列体现了两条象数的规律,一是阴阳平衡与变通互补的规律,二是物极必反与变化日新的规律。就卦序排列的形式系统而言,这两条象数的规律是确实存在的,问题在于,形式与内容,象数与义理,此二者之间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序卦传》处理此二者的关系,一方面在总体上使形式从属于内容,以象数来表现义理,建构了一个与天地相似的宇宙图式,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细节上又使内容从属于形式,用卦序来说明事物的变化,牵强附会,难以自圆其说。因而我们今天重新解读,应当有一个全面的观点,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杂卦传《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遁》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也。亲寡,《旅》也。《离》上而《坎》下也。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解读】《杂卦传》是《序卦传》的姊妹篇,也是对六十四卦的说明。但是重点不是说明卦与卦之间前后相承的排列次序,而是“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打乱了现成的卦序,以义为主,重新排列。虽然如此,《杂卦传》的重新排列仍然是依据“两两相耦,非覆即变”的原则,以每两卦为一组,以相互依存的角度揭示其内在固有的“非覆即变”的关系。比如乾坤两卦,这是阳变阴、阴变阳之变,比师两卦,这是相互颠倒之覆。从乾坤到需讼一共五十六卦,分为二十八组,都是依据这个原则,使之耦合成对,后面的八个卦,可能因为错简,不尽相合,如果稍加调整,使大过卦和颐卦、既济卦和未济卦、归妹卦和渐卦、姤卦和夬卦耦合成对,这就完全合乎这个原则了。由此看来,无论是《序卦传》的卦序排列,还是《杂卦传》的错杂排列,“两两相耦,非覆即变”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六十四卦本来就是一个符号形式系统,以阴阳之象与奇偶之数作为基本的构成元素,就阴阳奇偶不能孤立存在而相互联系而言,必然是“两两相耦”,就其所结成的依存转化的关系而言,必然是“非覆即变”,无论对卦序进行何种排列,都不能违反这种必然性,这也就是象数的规律,卦变的规律。关于这种象数的规律,主要有两条,一是阴阳平衡与变通互补的规律,二是物极必反与变化日新的规律。从总体上看,这两条属于符号形式的象数规律与具有实质内涵的天地万物的发展规律是相互契合的,也可以依据这种象数规律把六十四卦编织成一个与天地相似的宇宙图式。但是,从具体的细节看,形式的系统和实质的系统常常是方枘圆凿,无法完全契合。因而《杂卦传》和《序卦传》在如何处理形式与内容、象数与义理的关系上,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仔细比较二者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序卦传》由于力图以卦序的前后相承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使义理内容从属于象数形式,难免产生很多的牵强附会,《杂卦传》则是“杂糅众卦”,按照“两两相耦”的原则重新排列,单就“非覆即变”的关系“错综其义”,来说明事物之间的依存转化,这就避免了如同《序卦传》那样的牵强附会,显得较为切实合理。《杂卦传》解卦的特点,有时是依据卦名,有时是依据卦象或卦德,与《彖传》、《象传》有很多相通之处,其“两两相耦”的排列,有时取其相互反对之义,有时则是以类相从。比如“大壮则止,遁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这就是取其义之相近而归于同类。由于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是客观事物普遍的存在状态,阴阳奇偶的象数符号是表现这种存在状态的最好的形式,所以《杂卦传》主要是以两两相对的关系来揭示卦义。比如“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这种揭示,既深刻,又简约,常常是一语破的,凸显了卦义的实质内涵。比如,“损益,盛衰之始也”;“剥,烂也,复,反也”;“否泰,反其类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等等。许多流传到今日的富有哲理性的成语,比如盛极必衰、剥极必复、否极泰来、革故鼎新,都是由这种揭示凝炼而来的。但是,由于过分追求简约,也产生了不少意义暧昧或者以偏概全的现象,令人无从索解。比如,“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大畜之义为积蓄,何以谓之为时。无妄之义为不妄,何以谓之为灾。萃卦的卦义为聚,可以理解,但升卦的卦义谓之不来,则义不可通。总起来看,《杂卦传》对六十四卦的说明,和《序卦传》同样,也是有得有失,我们今天重新解读,不必苛求古人,也不必在本不可通之处曲意求通,应当有一个全面的观点,合理的评价。前言这本《周易现代解读》,目的在于站在现代人的角度,适应现代人的需要,把艰深晦涩的《周易》变为人人都能读懂之书,把易学的智慧变为人人都能掌握的精神财富,基本性质属于普及性的通俗解读。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对易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历史的解读,曾经按照易学史的顺序,跟随古人的思想,对先秦、两汉、魏晋直至宋明的一些易学大家的著作进行了一番客观如实的梳理,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文章,只是越到后来,越来越感到这种研究方式脱离时代,不切合时用,应该改弦更张,重新探索一个新的切入点。实际上,古代的易学都是时代的产物,并没有脱离时代,而是明体以达用,运用易学的智慧来解决当时所面临的时代课题。虽然各个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课题,易学的面貌也随时而有不同的变化,但是明体以达用的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因而如何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继承这种明体以达用的精神,把易学的智慧运用于现代人每日每时所从事的决策管理,立身行事,也许是促使易学切合时代需要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最佳选择。基于这种考量,我力求改变过去所奉行的学院派的研究方式,面向社会大众,对通行的经传合一的《周易》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训释,扫除文言与白话的语言障碍,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时空距离,凸显文本内在的哲理智慧,尽最大的可能在通俗易懂方面下工夫。由于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对易道的理解,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自古迄今,解易的著作,已逾数千,究竟《周易》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有没有一个核思想,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知识,作为一本入门性的普及读物,有必要对这几个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提示。《周易》的性质《周易》是由《易经》和《易传》两种不同性质的书所组成。《易经》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本为卜筮之书,属于巫术文化范畴。《易传》包括十翼,是对《易经》的一部解释性的著作,大约于战国末年经多人之手陆续写成,就其思想内容的基本性质而言,则是一部哲学之书,与《易经》本文的那种卜筮巫术大异其趣。但是,在几千年来的经学传统中,向来是经传不分,把《周易》看成是一部完整的著作,认为《易经》的卜与《易传》的哲学并不存在任何的矛盾,而是有机地结为一体,具有统一的性质。按照这种看法,《周易》中的卜筮经过哲学的改造,是一种哲学化了的卜筮,而不同于原始蒙昧的巫术,其中的哲学是在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以趋吉避凶,指导人们的决策行为,而不同于那些单以理性认识为目的的较为纯粹的哲学。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周易》看做既非卜筮之书,亦非哲学之书,而是一部决策管理之书,尽管其中包含有卜筮与哲学两种不同的成分,却在决策管理思想上获得了有机的统一。由于这种看法是以《易传》的经典表述为依据的,所以在易学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成为人们的共识。《易传》反复强调,《周易》的阴阳哲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纯粹理性的认识,而且与人们的决策管理活动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实践功能。《系辞》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所谓“开物”即开达物理,“成务”即成就事务。这是认为,《周易》是一部“开物成务”之书,其中的易道囊括了天地万物之理,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开通人们的思想,把这个易道用于处理实际的事务,就能通权达变,决断疑惑,采取正确的行动,做成一番事业。《系辞》进一步阐述这个思想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所谓“神”即阴阳变化神妙不测的客观规律,“几”即阴阳变化的苗头,吉凶祸福的先兆。这是认为,《周易》这部书,其根本之点在于“极深而研几”,教人深刻地掌握阴阳变化的客观规律,用来指导主体的行为,使之达到随机应变、应付自如的神化境界。当人们有所行动,有所作为,面对着复杂变幻的客观形势而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之际,只要向《周易》请教,就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因而《周易》这部书把认识客观规律和人们对这种规律的利用两者结合起来,指导人们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正确的决策,实质上是一部“开物成务”、“极深研几”之书,也就是一部关于决策管理之书。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关于决策管理的思想,早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蒙昧阶段就已经有了萌芽。当时人们的思维水平极为低下,所掌握的知识也很贫乏。他们为了实践上的需要,迫切关心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于是通过卜筮来预测吉凶祸福,做出估计和决定。虽然卜筮属于一种幼稚的宗教巫术,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客观环境,但是表现了早期人类试图根据客观环境来决定主体行为的努力,其中包含着决策思想和管理思想最初的萌芽。大约到了殷周之际,人们把卜的记录再加上一些对客观环境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汇编成书,用来指导人们的行为,解答诸如狩猎、旅行、经商、婚姻、争讼之类的问题。因此,《易经》这部卜筮之书,就是一部以巫术文化为背景的决策管理之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思维水平提高了,所掌握的知识丰富了,能够把客观环境看成是一个由天道、地道、人道组成的大系统,并且探索出支配这个大系统的根本规律是一阴一阳。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大飞跃。人们扬弃了《易经》中的宗教巫术,而发展为《易传》的哲学思维。但是,《易传》作为一部解经之作,并没有否定卜,只是站在阴阳哲学的高度对卜筮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易经》的那种把认识与行为紧密相连的思维模式是被完整地继承下来了。因此,《易经》和《易传》虽然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代表的思维水平不同,但就其用于决策管理的基本性质而言,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汉代以后,易学分化为“两派六宗”。历代的易学家,无论是属于何派何宗,都把《周易》看做是一部决策管理之书,并且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和时代需要来发挥其中的决策管理思想。比如汉代的易学认为:“凡易》八卦之气,验应各如其法度,则阴阳和,六律调,风雨时,五谷成熟,人民取昌,此圣帝明王所以致太平法。”魏晋时期,阮籍作《通易论》称《周易》为变经,认为其中所讲的变化之道是决策管理所必须遵循的规律。“顺之者存,逆之者亡,得之者身安,失之者身危。故犯之以别求者,虽吉必凶;知之以守笃者,虽穷必通。”宋代是易学研究的繁荣时期,各家各派的易学都致力于发挥《周易》安邦定国、经世济民的决策管理思想,强调《周易》的实践功能。比如胡瑷称《周易》为“明体达用”之书。李觏认为,《周易》的主旨在于“急乎天下国家之用”,“君得之以为君,臣得之以为臣”。欧阳修指出:“六经皆载圣人之道,而《易》尤明圣人之用。吉凶得失动静进退,《易》之事也。”程颐指出:“《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凡六爻,人人有用。圣人自有圣人用,贤人自有贤人用,众人自有众人用,学者自有学者用,君有君用,臣有臣用,无所不通。”杨万里在《诚斋易传》中进一步指出,《周易》不仅讲“变”,而且讲“通变”。“变”是就客观事物的变化而言,“通变”则是指人们主观上的应变之方。客观事物的变化,有得有失,有治有乱,并不尽如人意。圣人为此感到忧虑,从管理的角度研究使现实符合于理想的通变之道,这是作《易》的根本用心所在。这种通变之道能够启发人们的智慧,指导人们的决策。“得其道者,蚩可哲,慝可淑,眚可福,危可安,乱可治,致身圣贤而跻世太和,犹反手也。”明代的改革家张居正十分推崇《诚斋易传》。他在政务繁忙、日理万机之际,仍然抽出时间热心地研读,从中汲取决策管理思想,指导自己的改革事业。他在《答胡剑西太史》的信中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弟甚喜杨诚斋《易传》,座中置一帙常玩之。窃以为六经所载,无非格言,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张居正所说的“涉世妙用”,就是杨万里所说的“通变之道”,也就是《系辞》所说的“开物成务”、“极深研几”,总的意思都是指蕴含于《周易》中的博大精深的决策管理思想。由此可以看出,《周易》作为一部决策管理之书的基本性质为历代的易学家所一致认同,其中的思想精髓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新的阐释和发挥,最终形成了一整套中国式的管理学体系。这个体系不仅拥有一系列决策管理的操作原则,而且提炼出了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学基本原理,并发展出了一种体现着东方智慧的管理哲学。易学管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反复锤炼,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应当珍惜这份宝贵遗产,发掘出其中属于全人类的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使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继续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二《周易》的核心思想关于《周易》的核心思想,《乾卦彖传》曾经做了经典的表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太和”即最高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保合太和”即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加以保合之功,不断地进行调控使之长久保持,来造就一种符合人所期望的万物繁庶、天下太平的良好局面。先秦时期,道家强调自然的和谐,儒家强调社会的和谐。比如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的学生有子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周易》综合总结了儒道两家的说法,提出了太和的思想,把自然和社会看做一个整体,适用于自然界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其根本主旨在于推天道以明人事,根据对支配着自然界的那种和谐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来谋划一种和谐的、自由的、舒畅的社会发展前景,使得社会领域的君臣、父子、夫妇的人际关系能够像天地万物那样调适畅达,各得其所。因此,就价值理想而言,《周易》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一种以太和为最高目标的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其思维模式是一个儒道互补的新型的世界观,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体现了中国思想的共同特征。《周易》的这个核心思想也叫做中和,易道贵中和,中和的实质性的内涵,可以归结为阴阳协调,刚柔并济,双向互补,动态平衡,是事物生生不已持续发展的内在的生机活力,总体上是从阴阳哲学的基本原理自然引申而来。照《周易》看来,整个客观世界是由阴阳两大势力所组成,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是个一体化的大系统,表现为大化流行的动态过程,生生不已,变化日新,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则是阴与阳的协调并济,相反相成。阳之性为刚健,阴之性为柔顺;阳之功能为创生,阴之功能为成全;阳居于领导的地位,阴居于从属的地位,此二者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彼此感应,由此而形成“天地交泰”,这就是宇宙的和谐,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组织是效法宇宙自然的组织建立起来的,也相应地区分为阴阳,既有合理的分工,又有相互之间的协作,从而形成一种“上下交而其志同”的社会的和谐。《系辞》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适用于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条总的原则,统贯天、地、人三才之道,《周易》的哲学体系完全是围绕着这个命题而展开的,为了切实地把握中和、太和思想的实质性的内涵,应该把自己的思想提升到阴阳哲学的高度来加深理解。古代的易学家对易道的理解,曾经提出了“易一名而含三义”的说法,即谓易含有变易、不易、简易三层意义。所谓变易是指一阴一阳的变化;所谓不易是指变易中自有不易之理,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规律;所谓简易是指这种易道简单平易,易知易从,并不难以掌握。在这三层含义中,简易之道最为重要。这种简易之道也叫乾坤之道,天地之道。《系辞》指出:“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这是认为乾坤两卦反映了阳性势力和阴性势力在万物化生过程中所起的两种不同的作用。阳性势力主宰万物的创始,阴性势力配合完成,此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又相成,相互依赖,缺一不可,这种乾坤之道就是《周易》阴阳哲学的核心,并不晦涩难懂,而是简单明了,容易知晓的。因而只要掌握了简易的原则,理解了乾坤两卦的底蕴,就可以突出主旨,抓住要领,懂得天地之间的变易无非是一阴一阳的变化。把这种认知运用于行为的实践,可以使人亲近效法,建功立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参赞天地之化育,确立人在天地之间的合理的定位。关于这种简易之道,宋代的易学大家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曾经概括成四句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就乾坤阴阳两大势力在运动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五光十色、林林总总的法象而言,必然形成相互之间的对立。既然形成了对立,其行为的方式必然相反,阳之性为刚健,阴之性为柔顺,彼此排斥。有了排斥,这就免不了产生摩擦、矛盾和冲突。正是由于这种对立面的摩擦、矛盾和冲突,于是有盈有虚,有消有息,有胜有负,有屈有伸,从而形成了万事万物的种种衰旺死生之成象。但是,这种对立和斗争并不以一方消灭另一方作为最终的结局,而是相反相成,协调配合,在一阴一阳相互推移激荡的过程中,趋向于和解,使整个世界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所谓“仇必和而解”,是说其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趋向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这就是中和,中和的极至就是太和。因而根据张载的这四句话来看《周易》阴阳哲学的基本原理,确实是非常的简易,总的精神就是以太和作为理想的目标,面对着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立面的摩擦、矛盾和冲突,从明体以达用的角度探索如何化冲突为和谐、变无序为有序的应对之方。在当今的世界上,存在着一系列的冲突。就全球范围而言,有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也有各个地区之间的冲突。就一个国家的内部而言,有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也有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至于解决这些冲突的方法,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立足于斗争,把冲突的双方看成二元对立,采取激烈斗争的方法,进行强制性的控制,建立单向度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另一种是立足于和谐,一方面清醒地面对现实,对冲突的根源做出理性的分析,同时采取求同存异的方法,进行双向互动的批判调整,尽可能地化解矛盾,增强共识,把冲突的双方纳入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之中,使之并行不悖,协调发展。从中外古今人类所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来看,前一种方法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冲突,而只能使之更加激化,而后一种方法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周易》的阴阳哲学围绕着太和的核心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立足于和谐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凝聚了丰富的智慧,虽然形成于古代,在现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遍的指导意义。三《周易》的基本知识《周易》是中外思想史上的一种绝无仅有的特殊现象,它的阴阳哲学是通过一套结构严密的象数符号系统表现出来的,是象数形式与义理内容的奇妙的结合。象指的是八卦的卦象,数指的是爻的奇偶。揲蓍生爻,就有了七、八、九、六奇偶之数,爻排列组合而成卦,就有了八卦与六十四卦的确定卦象。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应该对这套象数符号系统有所了解,然后才能进一步掌握其中的义理内容。其基本的符号为“”、“”,“”是阳爻,也叫刚爻,以奇数之九表示,“”是阴爻,也叫柔爻,以偶数之六表示。这两个符号组合成八卦,有了卦名和卦形。为了便于初学,朱熹的《周易本义》载有《八卦取象歌》: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代表八种自然界的物质,叫做卦象,每种卦象各有不同的性质功能和象征意义,叫做卦德。乾卦的卦象为天,卦德为健。坤卦的卦象为地,卦德为顺。震卦的卦象为雷,卦德为动。巽卦的卦象为风,卦德为人。坎卦的卦象为水,卦德为陷。离卦的卦象为火,卦德为丽。艮卦的卦象为山,卦德为止。兑卦的卦象为泽,卦德为悦。下面列表说明:八卦叫做经卦、单卦、三爻卦。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叠而成,叫做别卦、重卦、六爻卦,各有不同的卦形和卦名。比如乾坤两卦相重,乾上坤下的卦形是,卦名为否,乾下坤上的卦形是,卦名为泰;坎离两卦相重,坎上离下的卦形是,卦名为既济,坎下离上的卦形是,卦名是未济。六十四卦按照一定的象数规律排列成前后相承的次序,前三十卦叫做上经,后三十四卦叫做下经,是《周易》的主体。为了便于初学,对六十四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朱熹的《周易本义》载有《上下经卦名次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周易》的阴阳哲学把天地人三才看成是一个整体,把支配这个整体的规律看成是阴阳两大对立势力的和谐的统一。为了表现这种阴阳哲学,《周易》依据它与卦爻符号形式上的相似之处,创设了卦位的体例。一卦六爻,六爻所居之位叫做六位。六爻按照由下往上的顺序,分别称之为初、二、三、四、五、上。初、二为地之位,三、四为人之位,五、上为天之位。又因天地人三才之道是由一阴一阳构成的,于是又确定初为地之阳,二为地之阴,三为人之阳,四为人之阴,五为天之阳,上为天之阴,两两构成阴阳的对立统一。按照这种体例,一卦六爻的象数形式正好与阴阳哲学的义理内容符合一致,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是一个天地人的整体,其中贯穿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和谐统一的规律。在六十四卦中,唯有既济卦的六爻的配置完全符合这种规定。从既济卦的卦形看,刚爻居阳位,柔爻居阴位,刚柔正而位当,是一种最理想的秩序,故称之为既济,既济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已获得成功。但是其他的六十三卦,包括乾坤两卦,都存在着刚柔不正、阴阳错位的情况,或刚爻居阴位,或柔爻居阳位,并不完全符合上述的规定。这是因为,爻是仿效具体事物的变动,这种变动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按照六位的阴阳去各就各位,所以经常发生与理想的秩序相背离的情况。如果说具体事物的变动是一种现实,六爻的应有的配置是一种理想,那么只有符合理想的现实才能称为正当,否则就是不正当。为了确立这种评价的标准,《周易》创设了“当位与不当位”的体例。“当位”又称“得位”,即刚爻按照规定居于阳位,柔爻按照规定居于阴位。“不当位”又称“失位”,即刚柔两爻背离了理想的秩序而阴阳错位。由于具体的事物经常在流动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所以反映这种流动变化的刚柔两爻也在相互推移,在六个爻位上转流不息,上下易位,变动无常,不固定在不动的位置上,而经常处于流动变化的过程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为了表现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周易》创设了承、乘、比、应的体例。以下对上曰承,以上对下曰乘,柔承刚为顺,刚承柔为逆,柔乘刚为逆,刚乘柔为顺,阴阳柔刚的主导和从属的关系不能颠倒。相邻曰比。从卦位上说,初与二相比,二与三相比。三与四处于内卦与外卦交接之处则不能比。四与五相比,五与上相比。凡成比,必须是一刚一柔,如果相邻的两爻是刚对刚,或柔对柔,则不成比。因而所谓相比,实际上就是一种承乘关系,其顺逆视具体情况而定。应有相应与敌应之分。所谓相应,即刚柔两爻彼此配合,相互感应,有五柔应一刚、五刚应一柔及三双同位刚柔相应之例。所谓三双同位刚柔相应,即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皆为一刚一柔,隔体相应。由于阴与阳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缺少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因而必须互相追求,阴求阳,阳求阴。如果这种追求得以实现,就叫做相应,相应则志同道合。反之,如果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或俱为刚爻,或俱为柔爻,彼此不能配合,形成一种互相排斥的局面,则称为敌应。因而凡相应必吉,凡敌应必凶。从《周易》所创设的这几种象数体例来看,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一种天地人三才整体和谐的哲学义理。这种哲学义理一方面强调刚柔之分,另一方面又强调阴阳之合,天地人三才的整体和谐就是在这种分与合的辩证关系中实现的。就刚柔之分而言,刚应居于阳位,柔应居于阴位,阳位为尊,阴位为卑,这种阳尊阴卑的等级位分不能错置;阳为主导,阴为从属,阳应据阴以发挥主导的作用,阴应承阳辅助配合,这种主导与从属的地位也不能颠倒。但是,由于阴阳两大对立势力是相互依存的,不能有阴而无阳,也不能有阳而无阴,阳需要得到阴的辅助,阴也要争取阳的领导,所以必须刚柔相济,阴阳协调,阳顺阴,阴顺阳,融洽配合,结为一体,才能达到整体的和谐。《周易》正是根据这种整体和谐的思想来创设上述的几种象数体例的,如果不了解它的义理内涵,就不可能了解它的象数体例的用心所在。卦以六爻为成,一卦六爻,按照承、乘、比、应种种复杂的关系,结成一个整体,有一个中心主旨,这就是卦义。卦义也叫时义、时用,简称为时,这是《周易》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象数体例,因为它总揽全局,从整体上表明一卦的中心主旨。所谓时,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指时态、时运、时机,一种由时间、地点、条件所制约的具体的情境或客观的形势。《周易》认为,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是由阴阳两爻的错综交织与流转变化而形成,代表阴阳两大势力不同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具体的形势,象征自然和社会不同的状况以及势力的消长。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有时大通,有时否塞,有时正面的势力上升,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有时反面的势力上升,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因而所谓时是总揽一卦之大义,表示此动态过程的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整体上对卦中之六爻起支配作用,除非此卦变为他卦,这种支配作用是不会消失的。按照这种体例,《周易》六十四卦代表六十四种不同的时,实际上就是以象数形式构造而成的六十四种关于自然和社会秩序的模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和谐与冲突的情况。就和谐的情况而言,大体上都是阴阳协调,刚柔并济,双向互动,协同配合。就冲突的情况而言,可以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情况是由阳刚势力高踞于尊位而不与阴柔配合交往所造成的否结不通,否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二种情况是由阳刚发展得过头而造成了阳盛而阴衰的危机,大过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三种情况是由阴柔过甚而破坏了阴阳平衡,困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四种情况最为严重,阴阳两大势力矛盾激化,发生了不可调和的斗争,革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爻是服从于卦的,表示事物在特定卦时支配下的变化。为了确定六爻适时之变的功能,《周易》创设了爻位的体例。所谓爻位也叫时位,就是在特定卦时的条件下六爻分别所处的地位。由于客观事物都有一个由始至终的发展过程,每一卦的六爻所居之位就象征着这个过程。初爻是始,上爻是终,中间四爻是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在事物的发展中,开始难以预料后来的结果,有了结果,才容易了解事物的全局,决定事物的吉凶祸福在于中间阶段。因此,这种爻位体例实际上是一个认识的模式,包括分析与综合两个方面。一卦六爻,分别处在初、二、三、四、五、上六位,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占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应该具体分析。有了这种具体分析,综合起来,对于总揽全局的一卦之时就能得到一个切实的了解。为了表现阴阳两大势力的最佳结合,《周易》创设了中的体例。中既是一种时位,也是一种行为的美德,在一卦六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具体说来,在一卦六爻中,二为下体之中,五为上体之中,所以二、五称为中位。凡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象征柔中之德。二为臣位,五为君位,二、五居中,刚中与柔中相应,表示君臣和衷共济,配合默契,阴阳两大势力和谐统一,事物处于最佳状态,称为中和。若阴爻处二位,阳爻处五位,则是既中且正,称为中正。就行为准则而言,只有既中且正才是尽善尽美的。就中与正相比较而言,中比正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一卦六爻中的刚柔相应,关键在于二、五两爻之刚中与柔中的互相应和,尽管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柔居阳位,刚居阴位,产生了九二与六五这种中而不正的配置情形,但是二者互相应和,彼此信赖,君臣上下按照中的行为准则结为一体,仍然可以保持事物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中的体例表现了《周易》的核心思想,易道贵中和,中和的最高境界就是太和。以上对《周易》的卦爻结构和象数体例诸如承、乘、比、应、时、位、中等等做了简单的说明,准备了这些基本知识,进一步去阅读《周易》本文,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邪dk怎么输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