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活动教案游戏活动中的图谱分别/有哪几类

大班韵律活动《小蚂蚁避雨》案例与反思
《大班韵律活动“小蚂蚁避雨”案例与反思》摘要:1、请幼儿根据教师范唱歌曲句子找出相应的图片,并按照歌曲的先后顺序贴在黑板上。 2、 请幼儿用动作表示你帮我、我帮你,世界真美丽! 活动准备 1、图谱 2、 小蚂蚁和小蘑菇头饰若干。 3、 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 ◇ 小蘑菇听音乐  ◇ 小班社会教案:有你真好  ◇ 小班社会教案:有你真好  ◇ 体育:蚂蚁排队走 
  活动设计背景
  这是一首以小蘑菇和小蚂蚁为主要形象的儿童歌曲,用拟人的手法把小蘑菇帮助小蚂蚁避雨的故事,充满了童趣。我选择这个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班的小朋友对合作这个词比较生疏,而且也可以让他们通过这个活动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一下蚂蚁的生活习性和激发探究昆虫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根据歌曲情景设计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2、 培养幼儿根据角色进行分工合作表演。
  3、 让幼儿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请幼儿根据教师范唱歌曲句子找出相应的图片,并按照歌曲的先后顺序贴在黑板上。
  2、 请幼儿用动作表示&你帮我、我帮你,世界真美丽!&
  活动准备
  1、图谱
  2、 小蚂蚁和小蘑菇头饰若干。
  3、 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向幼儿打招呼,引出主题。
  二、 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图意。
  1、教师向幼儿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 教师告诉幼儿老师把这个歌曲变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三、 教师范唱歌曲,请幼儿找到相应的图片。
  1、 教师范唱第一句:&一群小蚂蚁,长在搬东西。&请幼儿说一说唱了图谱上的哪幅内容。
  2、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后面的七句歌词。并请幼儿将找出的图片按照歌词的先后顺序摆放在黑板上。
  四、 幼儿学唱歌曲。
  1、 教师指图,幼儿跟随钢琴的伴奏演唱歌曲二遍。
  2、 教师不指图,带领幼儿跟随音乐CD演唱歌曲一遍。
  3、 教师请幼儿转过身去演唱歌曲,如果幼儿不记得歌词才可以转过身看一看黑板。
  五、 请幼儿设计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1、 教师把幼儿分为8个小组,每组拿一张图片设计一个动作进行表演。
  2、 幼儿根据图片指示设计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
  3、 教师分别请每组幼儿表演自己设计的动作。
  4、 教师请其他组的幼儿学习那一组设计的动作,并一起表演。
  5、 教师与幼儿跟随音乐边跳边唱二遍。
  六、 引导幼儿根据情景角色进行合作表演。
  1、 教师告诉幼儿小蚂蚁和小蘑菇听到了你们的歌声,很高兴。想邀请大班的小朋友来表演。
  2、 选择头饰,分角色合作表演。
  3、 互换角色,合作表演。
  七、 引导幼儿向小蘑菇学习,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1、 教师:小朋友们,小蘑菇帮助了小蚂蚁避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个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八、结束部分。
  1、请幼儿回家后把今天学的歌曲表演给家人看。
  教学反思
  在这节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对活动很感兴趣。在教师出示图谱的时候,因为图片有点小所以导致坐在后面的幼儿不是看的很清楚。教师在与幼儿讨论设计动作的时候应该多问问幼儿的意见,而不是一味的自导自演。我觉得通过这节活动幼儿在情感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对这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有所把握。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去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并且多去发展幼儿的情感、知识技能和积极的个性。→
&最新发布信息&? &? &? &? &? &? &? &? &? &? &? &?日期:茶杯的动作。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歌曲有关的茶壶图片四幅,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理解歌词。
1.分段学习歌词
(1)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茶壶是&矮矮的&,&胖胖的&)
学习歌词:我是一只茶壶矮又胖。
(2)看一看这个是茶壶身体上的什么?有什么用处?(引导幼儿说出茶壶的&把手&和&嘴&)
学习歌词:这是我的把...观察图片的相关内容日期:怎样观察宫颈粘液的变化? 应用宫颈粘液观察法测定排卵期,首先需要进行培训指导。观察宫颈粘液应每天数次,一般可利用起床后,洗澡前或小便前的机会用手指从阴道口取粘液检查,观察手指上的粘液外观、粘稠程度以及用手指做拉丝...日期:利用宫颈粘液观察法来测定排卵期 一个人的体温受外界环境和机体内在活动的影响而有所波动,为了排除这些外来的和内在的各种影响,因此常常把早晨6-7点醒来尚未起床之前的体温作为基础体温。基础体温是人体一昼夜中的最低体温。 测量基础体温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要...日期:如何观察疫苗接种后的效果 孩子打了防疫针以后到底有没有效果呢?通过以下4种方法可以了解。 一、 观察患病情况: 观察孩子的抗病能力是不是增强了。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两周就可以产生免疫力,一个月左右免疫水平最高,以后便逐渐降低。如果接种疫苗两周以后,不再患所种日期:孩子的观察力始于“看脸色” 初生婴儿就会“研究”每一张脸以及脸边的头发、脸上的眼睛、嘴等,对看上去像脸的东西或者图画,也会产生兴趣。可是他经过“研究”,很快就能分清楚真脸和假脸。一般来说,孩子6周左右的时候开始微笑,但是他只对人脸或画有人脸的图画微笑,而对日期:怎样通过囟门观察孩子的健康 1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头颅骨还没有发育好,每块颅骨之间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在两块额骨和两块顶骨之间形成一个菱形的空隙,这就是前囟门,又称为前囟,用手摸上去,软软的,没有骨头。 平常的时候,前囟表面与头颅的表面深浅是一致的日期:观察婴儿手势防语言障碍 注意婴儿做手势动作是一项很重要的观察活动,这不仅有助于了解其想要交流的内容,而且还能有助于尽早解决阻碍能力发展的问题。当口语生成能力的发展阻滞时,婴儿无力通过手势动作进行交际的现象可被视作是其有长期语言缺陷的一个征兆。此类缺陷对早日期:如何观察疫苗接种后的效果 孩子打了防疫针以后到底有没有效果呢?通过以下4种方法可以了解。 一、 观察患病情况: 观察孩子的抗病能力是不是增强了。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两周就可以产生免疫力,一个月左右免疫水平最高,以后便逐渐降低。如果接种疫苗两周以后,不再...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全国幼师交流QQ群:
最新教案专题
幼儿园课件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运用研究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运用研究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球拖丽目El 期: 如B牟5目,D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南京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影印、复印等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可以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论文,保密期限为年。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球艳翮Et 期: 如马年当日l◇a指导教师签名:井陟畅秽Et期:20/洱芏拈司摘要摘要本研究运用观察法与案例分析法,对使用了图谱的50个幼儿园音乐活动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分析出图谱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使用的情况,并得出如何使用图谱的相关结(来源:淘豆网[/p-4624003.html])论。本研究具体分析了图谱的使用目的、图形选择、图形数量、布局结构、色彩等设计因素;分析了图谱的呈现方式、呈现环节、图谱撤离以及使用方式等使用因素。并得出结论:图谱可以作为乐谱学习的导入:图谱有利于音乐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图谱可以作为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相通的桥梁;图谱可以作为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一个媒介;图谱中的图形作为符号的一种,需定位明确。最后,基于研究分析与结论,提出了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图谱设计、使用的教学策略与建议。关键词:图谱,音乐活动,幼儿园,运用AbstractAbstractThrough observing and caseanalyzing,this research analyses fifty music activities whichmake use of the graphic in kindergartens to analyze the use of graphic,and put forward the theoryabout how to usegraphic(来源:淘豆网[/p-4624003.html]).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of the graphic in the design such as thepurposes of use,graphic selections,graphic number,layouts of and analysesthe factors in use such as the modes and links of appearance of graphic,the evacuation and theusage of graphic.Finally,the researcher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an be used asthe introductigraphic contribu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knowg(来源:淘豆网[/p-4624003.html])raphic can be regarded as abridge munication between music and othersubjects and a medium to cultivate the learning qualiand the figures whichused in graphic need to be positioned clearly.At last,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theresearcher puts forward som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design and use ofthe graphicin the music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Key words:graphic, music activities, kindergar(来源:淘豆网[/p-4624003.html])tens, usage目录目录弓l言………………………………………………………………………………………………………………………………。1一、问题的提出……………………………………………………………………………………1(一)实践中的反思………………………………………………………………………………..1(二)理论学习的思考……………………………………………………………………………..1二、研究现状………………………………………………………………………………………….2(一)关于音乐图谱的相关研究…………………………………………………………………..2(二)关于音乐活动中的联觉研究………………………………………………………………..3三、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s(一)研究目的…………………………………………………………………………………………5(二)研究意义……………………………………………………………………………………一5(三)创新之处…………(来源:淘豆网[/p-4624003.html])…………………………………………………………………………..6第一章研究设计……………………………………………………………………………………7一、概念界定………………………………………………………………………………………7二、研究内容………………………………………………………………………………………7三、理论基础……………………………………………………………………………………….7四、研究对象…………………………………………………………………………………………9五、研究方法………………………………………………………………………………………加六、研究过程……………………………………………………………………………………。10第二章结果与分析………………………………………………………………………………..1l一、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使用基本情况分析………………………………………………….11二、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设计分析……………………………………………………………12(一)使用目的…………………(来源:淘豆网[/p-4624003.html])……………………………………………………………………………………………..12(二)图形选择…………………………………………………………………………………….13(三)图形数量……………………………………………………………………………………15(四)布局结构……………………………………………………………………………………16(五)色彩……………………………………………………………………………………………………………………….17(六)其他设计因素………………………………………………………………………………18三、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使用分析……………………………………………………………。19(一)呈现方式…………………………………………………………………………………….19(二)呈现的环节………………………………………………………………………………….22(三)图谱的撤离…………………………………………………………………………………25(四)使用方式…………………………………………………………(来源:淘豆网[/p-4624003.html])………………………….26第三章研究结论…………………………………………………………………………………28一、图谱运用在音乐活动中的定位……………………………………………………。28二、图谱有利于幼儿音乐经验的提升……………………………………………………………鹞三、图谱有利于幼儿园课程整合…………………………………………………………………29目录四、图谱可以作为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媒介……………………………………………………。3l第四章教育建议及研究反思……………………………………………………………………32一、教育建议……………………………………………………………. ………..32(一)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设计的策略………………………………………………………32(二)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使用的策略………………………………………………………33(三)幼儿园音乐活动图谱运用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策略…………………………………35(四)幼儿园音乐活动图谱运用中支架架构的策略……………………………………(来源:淘豆网[/p-4624003.html])………35(五)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运用的其他策略………………………………………………….37二、研究反思………………………………………………………………………………………..38(一)研究范畴有待扩大,图谱运用范畴尚未界定……………………………………………38(二)研究方法的选用可以更加多样……………………………………………………………38(三)研究内容可以更加全面…………………………………………………………………。38参考文献……………………………………………………………………………………………392引言一、问题的提出引言(一)实践中的反思在之前多次去幼儿园观摩教研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图谱的使用比较普遍。有时,图谱使用恰到好处,既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音乐活动,又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有教师虽然使用了图谱,却使用不当,没能到到预期效果。比如有老师为了帮助福建幼儿记住“江边有个湘潭县”这句歌词,在图谱中标注汉字“湘潭”。大班幼儿可以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但是对于“湘潭县”这样字形(来源:淘豆网[/p-4624003.html])既复杂又离幼儿生活经验比较远的词语,通过文字来表达是不恰当的。有的教师不能够明确怎样设计图谱,什么时候呈现图谱。比如某大班歌唱活动,歌词是:“皮卡丘玩yoyo,美乐迪扔皮球,多多龙公园里逗留,大家一起做个好朋友”。教师在完整范唱歌曲并分句讲解后出示了四张图片,分别代表皮卡丘、美乐迪、多多龙和大家。图谱设计精美,使用意图是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然而由于这首歌只有四句歌词,内容又是幼儿熟悉的卡通形象,教师未出示图谱之前幼儿已经记住歌词,因此,图谱的使用没有起到作用。还有的教师没有认清图谱的工具本质,设计的图谱过于华丽,反而喧宾夺主,吸引了幼儿过多的注意力,干扰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过于复杂的设计、制作过程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到底怎样的图谱设计与使用是合理的呢?图谱的设计与使用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这些疑惑激起了研究者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图谱的设计与使用等一系列问题的强烈的探索欲望。(二)理论学习的思考基于实践中的困惑,研究者开始寻求理论上的指导。幼儿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为3到6岁的幼儿,根据(来源:淘豆网[/p-4624003.html])皮亚杰的幼儿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借助于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实现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其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形象。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何让幼儿对音乐活动更有兴趣,更有效地进行音乐活动呢?据研究,在借助“五感”所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有80%是来自视觉。对人类而言,视觉信息最容易了解,也最能够信赖,因此有“百闻不如一见”这样的谚语,如果把抽象的听觉艺术转换为具象的视觉艺术,是否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从而顺利地实施音乐教育呢?美国图学论者哈拉里强调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图谱可以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有形的符号、色彩等要素,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与记忆音乐,“从而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音乐形象的把握、音乐结构的梳理、音乐知识的了解、音乐内容的记忆和音乐情感的表达等产生积极意义”1。如果能够有计划、有系统、长期的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使1何小春:《小学音乐教学图谱有效设计方法例谈》,《儿童音乐》,2011.7。l引言用图谱,幼儿对图谱的感知就会是连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幼儿借助图谱培养的视觉思维,“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和记忆,不仅能够达到减轻教学负担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2。但是,研究者在查阅相关的理论书籍之后发现,虽然图谱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系统的研究比较少。因此,研究者决定选择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图谱作为研究对象。二、研究现状(一)关于音乐图谱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是关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使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因此,研究者首先将图谱作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发现目前关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图谱研究的文献资料数量不多,并且大多研究是关于音乐活动中图谱作用与意义以及图谱在音乐活动中不同领域的运用,其余的研究分别浅显地涉及到图谱的设计策略和呈现时机。1.图谱的概念关于图谱的概念有以下几种阐述。张焕庭在《教育辞典》中阐述,图谱一般又称为图符、图示、挂图,是教学中用以显示所学事物或过程的形象的图画,是直观教具的一种3。《远距离开放教育辞典》将挂图定义为可悬挂起来的地图或图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用品,用于理解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直观性、概括性特点,主要用纸、塑料、布等轻材料制成,便于悬挂和收藏。2.音乐图谱的概念丹麦奥尔堡大学的Carl Bergstroem Nielsen指出,图谱是用不同的记谱方式记录音乐的一种传统记谱法4。何小春对音乐图谱的界定为:音乐图谱也称音乐结构图,即将抽象的音乐用形象化的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图画、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音乐的性质、旋律、节奏、特征、曲式结构特征,强化音乐审美感受,提高音乐记忆效果。53.音乐活动中图谱使用的意义张玉指出,图谱的使用有利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幼儿轻松记忆歌词,有利于把握歌曲性质和节奏6。丹麦奥尔堡大学的Carl Bergstroem Nielsen指出,图形符号非常适合于描述复杂的声音和音乐过程7。何小春也指出图谱有利于发展幼儿感知音乐的能力,激发幼儿审美情感,有利于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王小芳提出图示法有六个作用:激发兴趣、.把握音乐形象、梳理音乐结构、了解音乐知识、记忆歌词内容、表达音乐情感8。2赵丽:《学前儿童能阶式视觉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张焕庭编:《教育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07页。4cad Bergstroem--Nielsen-《Music Therapy) University,Denmark ,No.1,P.40-58.5何小春:《小学音乐教学图谱有效设计方法例谈》,《儿童音乐》, 201 1.7。6张玉:《浅谈图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途径》,《音乐大观》,Carl Bergstroerrr--Nielsen:《Music Therapy} University,Denmark ,No.1,P.40-58。王小芳:《图示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妙用》,《中国音乐教育》,引言朱玉红在《图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中分别介绍了图谱在幼儿歌唱、欣赏、打击乐和韵律等不同领域的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刘婷在《在音乐活动中利用图谱形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中,也阐述了在韵律活动中使用图标帮助幼儿解决空间辨认的困难;在歌唱活动中应用图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在舞蹈活动中运用图标形式,幼儿学会记录创编舞蹈动作及编排舞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利用图标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也有研究者将图谱分为情境图谱、节奏图谱、旋律图谱、乐器图谱9,来彰显图谱在音乐活动的不同领域所起到的作用不同。4.音乐活动中图谱的设计策略何小春在《小学音乐教学图谱有效设计方法例谈》中指出,图谱的设计要恰到好处,不要牵强附会,要师生共同设计。朱玉红指出,图谱的设计要根据音乐结构设计图符;要根据音乐内容,以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创编歌词,再把图片按歌词循序展示,可以使创编活动更容易、更生动有趣;要根据幼儿的音乐经验设计图符;此时,教师还要根据幼儿接受音乐的技能、层次进行仔细推敲m。何小春还指出图谱有六类设计策略类型:主题故事式、诗情画意式、民族特色式、曲式结构式、旋律走向式、音画转换式等。5.音乐活动中图谱的使用策略刘海英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教学的有效运用》中指出图谱的整体呈现与部分呈现的两种情形。整体呈现与部分呈现只是图谱呈现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中各有长处,但并不真正涉及到图谱的呈现时机问题。朱玉红在《图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指出图符呈现需把握的有效时机,在活动过程中,图符呈现的时机不同,所发挥的作用效果也不同。但是该研究并没有明确指出什么时候呈现会有什么效果。从已有的音乐图谱研究文献来看,研究涉及了概念界定、作用意义、设计策略等方面。论述较为细致,如音乐图谱的界定不仅阐述了音乐图谱将抽象的音乐用直观的图画、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一根本特征,还涵盖了音乐图谱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歌词,理解音乐性质、旋律、节奏等特点,比较全面。音乐图谱使用的作用与意义方面的研究,有从音乐活动的不同领域的角度出发的,也有宏观地阐述图谱对于音乐活动中理解记忆、兴趣激发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但是,已有对图谱的研究数量十分少,且针对某一问题的多,系统研究的少。有针对音乐图谱的设计策略的,但是仅仅针对图谱设计的主体应该是师幼双主体。具体的图谱的设计的策略也很片面,不具有普适性,如:以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创编歌词,再把图片按歌词顺序展示。图谱的使用策略也仅限于图谱是整体呈现还是分步呈现这两种类型,不够具体。此外,当前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青少年,专门针对幼儿的并不多。适合学龄儿童的并不一定适合学前儿童。(二)关于音乐活动中的联觉研究9殷璐璐:td,学音乐图谱教学的尝试与探索》,《文教资料》,2009.12。”朱玉红:&图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教育科研论坛》,引言音乐活动中的图谱是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象的图画符号,通过视觉印象帮助幼儿进行听觉感知与理解。这种听视觉转换的现象在文艺心理学中称为通感或联觉。因此,研究者扩大了搜索的范围,将“通感”、“联觉”、“多通道感知”作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1.联觉的概念内涵研究“通感”一词在西洋诗文里很早出现,亚里士多德在《心灵论》里提到“通感”。因为通感涉及感官问的联系,很多生理心理学家也谈到这种又称之为“联觉”的现象。Anna Zamm等人指出,联觉是一种感官受到持续自动的刺激时触发另一种知觉方式的一种状况11。在孙汝亭等主编的《心理学》和叶奕乾等主编的《普通心理学》里都说“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联觉是在刺激一个分析器的影响下产生另一分析器所特有的感觉”;心理学家克雷奇等的论述倒是更详细而全面:“当然,每一种感觉领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视觉经验似乎不会与听觉经验相混淆,嗅觉经验与触觉经验也不容易混淆。然而在联觉现象中,存在一种令人惊奇的感觉相互作用:某种感觉感受器的刺激也能在不同感觉领域中产生经验。”而在我国,通感作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早已为世人所知,特别是1962年钱钟书先生的著名论文《通感》发表以后,引起了我国汉语修辞学界较多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张寿康(1980)、袁晖(1980)、李金荃(1983)等率先提出建立通感格,随后一批研究者对通感的定义、心理基础、辞格问题进行了探讨。2.音乐活动中联觉现象的研究(1)音乐活动中联觉的作用钱震从听觉与视觉之间的联觉、听觉与空间之间的联觉、听觉与大小轻重之间的联觉、听觉与情态之间的联觉四个方面来阐述联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12。江虹从通感对音乐教学起到的作用出发,指出通感的作用:通感扣响生活音乐之门;通感点化常态音乐教学;联觉内化生态音乐智能”。蒋忱则阐述了通感对音乐课堂的作用有:借用感觉的挪移,促进感知,让学生对音乐更敏感;利用渗透与转化,激发想象,让学生的音乐表现更丰富;综合通感作用,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的音乐创造更全面H。(2)音乐活动中联觉能力的培养张玉君、沈芸指出音乐教学中学生联觉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五种途径1.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积累生活经验3.丰富音乐教学的方法4.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形象性5.通过即兴创作来培养15。王丽则指出综合艺术课程是培育儿童艺术通感的主要途径。因为,综合艺术课程关注儿¨Anna Zamm,Gottfiied Schlaug,David M.Eaglcman,Psyche Loui:Pathways toseeing music:Enhancedstructural connectivity in colored-music synesthesia Neurolmage,In Plx嚣¥,Un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21 February 201312钱震:‘浅析“联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中学教学参考》,江虹:《探究通感与音乐教学》,‘学科教学在线》,蒋忱:《通艺术深意感音乐之美一论通感对音乐课堂的作用》,《音乐天地》,2009.4。”张玉君,沈芸:《音乐教学中学生联觉能力的培养研究》,《教学与管理》,201 1.1l。4引言童的整体经验和完整生活;关注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倡导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3)音乐活动中视听觉关系及转换台湾的林书尧教授曾于1977年对色彩与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相关感觉之间的关系作过两次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色彩与听觉有一定关系,如,红色引起的吼叫、呐喊,绿色引起的平静、安稳,白色引起的宁静、休止,黑色引起的沉重、浑厚等。尽管对于不同的色彩,每个人具体的同感内容不尽相同,但看到这个结果的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对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产生共鸣。正如绝大多数人会将红色通感至闹、热等感觉,而非其他。王丽指出在艺术欣赏中,视觉与听觉是两个最富于精神性的感觉,它们之间的相互通感对艺术欣赏起着主要的作用,这是无可置疑的。视觉和听觉的特点使美感心理原型分化或具体化为视觉、听觉美感原型,如色调、线条、形状、空间、音程、音色、旋律、节奏等等,所有这些又都服从于平衡、秩序、运动、变化、统一等美的一般规律哺。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节奏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合规律形式,在各种艺术中都要反映出来,但表现形式和强弱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其中以音乐表现得最为鲜明、突出。绘画作为造型艺术,在色彩、线形的浓淡、疏密、明暗、向背的搭配、组合之中,也是可以表现出节奏感来的。综上所述,通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通感现象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多门学科,已有研究大多从修辞学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在仅有的从艺术角度对通感进行研究的文献中,主要是从艺术活动中通感的内涵、分类、产生、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艺术活动中的音乐活动着手进行研究的数量更是寥寥无几,仅有的研究也是针对某一方面,不够全面。三、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通过分析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使用的情况,归纳出怎样设计图谱、怎样呈现和使用图谱,尝试提出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设计与使用的教学建议。2.尝试分析图谱在幼儿园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建构中、在多学科经验共建中的桥梁作用和意义,分析图谱在幼儿学习品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首先,本研究是建立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对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的专项研究,研究者尝试构建一种交叉理论研究。由于目前关于音乐活动中图谱的研究数量不多,6王丽:《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5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运用研究.pdf
文档介绍: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图谱运用研究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韵律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