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 26056513 老无所依从来 亦老无所依去 故名如来 如何理解 谢谢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什么意思啊?_百度知道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什么意思啊?
提问者采纳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 皆为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你可以去网上搜索下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哲学导论 应该会打开你另一个看待世界的方法、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从字面上解释,自在,就是对万事万物产生随缘的态度,对一切外境外缘都能随意而自由自在。自观就是自我观照,此观非眼观之观,乃心观之观。就是以自心观照身心世界之境,破除一切执著。合起来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万物所动,得到解脱无碍。 如来如见见如来:《金刚经》有这样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故名如来”如来有很多种解释,是诸佛通号不单指释迦谋尼。这里第一个可以理解为自性,心性即是佛,如果能见到自性那你就见到了佛。
观自在, 见如来!!!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下
心系净方唯念佛
时逢浊世亦随缘
注:净方:即净土。
但将冷眼观时事
莫使真心染俗尘
悟无痕迹修无法
事在因缘理在心
地地法门无所住
空空境界有何依
注:《华严经·明法品》云:“于地地法门,心无所住。”
波罗蜜无修无证
般涅槃不死不生
注:无修无证:指究极之境界。于此境界,已然超越修行与证悟等之对立分别,亦即证无所证、修无所修的无为真人之境界。
无量法门皆自在
一言演说尽无余(集《华严经》句)
注:《华严经》卷2载尸弃大梵王之颂云:“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无量法门皆自在,调伏众生遍十方。”
不求自利而回向
但愿众生皆出离
不求福报积功德
常为众生起愿行
空经破相有余说
妙法离尘无垢轮
注1:有余说:尚存余义而非究竟至极之说也。《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有余说。”
注2:无垢轮:即清净之法轮;指佛之说法。
无我无常无造作
是空是苦是因缘(题四正见)
注:四正见:指苦、空、无常、无我等四种正见。
大悲饶益波罗蜜
常乐归真般涅槃
注1:《瑜伽师地论》卷78云:“当知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
注2:归真:终归于真如。指涅槃。《四教仪》曰:“夫道绝二途,毕竟者常乐,法唯一味,寂灭者归真。”又,释尊之死亦谓之归真,亦谓之般涅槃。
从来妙手无多子
哪有金针与众人
注1:妙手无多子:禅林用语。妙手,即绝妙之手段、方法;无多子,即无特别之意。意谓虽为妙手,却无任何特别之处。
注2:有“金针度人”的成语,谓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元好问《论诗》之三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法无高下随机用
心有厌欣发愿行
注:厌欣: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意。生起厌欣心是净业修持的重要方面。
安住菩提无我执
妙观自在笑人痴
念住慈悲和智慧
心存惭愧与谦恭
但得息心常合道
不能止念易遭魔
事能忍辱即无事
心不含瞋何有心
心不含瞋何有辱
事能忍辱即无瞋
但将自己身心正
莫论他人是否邪
在顺心时,莫浮躁
于失意处,要耐烦
有福乐时,莫贪享
于违逆处,须泰然
冤亲人我无分别
憎爱自他皆舍离
慈心戒杀施无畏
悲愿放生度有情(题《戒杀放生文》)
万般业报一心了
一句弥陀万虑休
注:彻悟禅师有诗云:“一句弥陀万虑休,脚跟不动出阎浮。相逢若问唯心旨,松自青青水自流。”
放生终久得长寿
念佛六时恒吉祥(题念佛与放生)
注1: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注2:六时:一般指昼夜六时。古印度将一昼夜分为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为夜三时)。
提持正念勤精进
放下妄缘妙出离
深析一心之深细
妙观万法之妙微(题法相唯识宗)
注1:一心:法相唯识宗以唯一之根本识为一心。指万有能变之心,即阿赖耶识。
注2:法相唯识宗通过“五位百法”的分类,对于万有诸法的分析颇为深入。
信解受持真实义
听闻读诵妙深经
但愿众生离戏论
来闻我佛说阿含
注1:戏论:指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
注2:阿含:即阿含经,意指所传承之教说,或传承佛陀教法之圣典。通常系指原始佛教圣典四阿含或五阿含而言。
转语话头皆妄想
机锋玄旨莫轻谈
筌蹄方便可为用
光影门头莫当真
知苦无生而苦灭
执心不起则心清
注1:智顗《六妙法门》云:“若能达息真性,即能知苦无生,不起四受,四行不生,即钝使利使,诸烦恼结,寂然不起,故名为灭。”
注2:《楞严经》卷8云:“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非有非无无有得
知空知苦苦空离
注:《思益梵天所問经》云:“于汝意云何?若法非有非无,是法有得者不?梵天言:无有得者。”
遁世离群非大道
通情达理是真乘
注:真乘:指真实之教法。
厌离生死愿非大
贪爱涅槃心是邪
心开意解众欢喜
虑绝言亡圣默然
事理圆修参妙谛
根尘洞彻悟真诠
注:真诠:又作真筌。诠,显明之意。显明真理之文句称为真诠。
佛无所说说无说
悟不见空空不空
圣不立知见见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
注1:《楞严经》卷5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注2:《古尊宿语录》卷11云:“见见见时当见性,闻闻闻处要闻心。”
注3:《中论·观涅槃品》云:“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又,《宗镜录》卷29云:“若离众生言说,即佛无所说。”
注4:《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云:“不中之法,离於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
见见见离真见见
如如如说妙如如
注1:《楞严经》卷2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又云:“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
注2:如如如说:指相应于真如之理的言说。首字之“如”,即相应之意;次之“如如”二字,即指真如之理。
末后牢关离见解
最初一念即无明
因地不真难证果
心行若直永无魔
注:《楞严经》卷6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
踏破虚空无寸土
认清实相见毫光
注1:《船子和尚拨棹歌》云:“末后一句,命若悬丝,踏破虚空,有谁敢拟?”又,古德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注2:毫光:佛菩萨身上所放之光。
心迹圆明无处所
念头起灭不随之
注1: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云:“真心无物,无所不在,故无处所。”
注2:元音老人《恆河大手印》云:“妄念若起,都不随之。”
超越自身常喜舍
周流三界是慈悲(题四无量心)
注: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指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令离苦得乐,所应具有之四种精神。
如来知见大方广
圆满菩提妙净明
注:《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如来知见,广大深远。”
唯余真实无枝叶
等与大乘说法华(题《妙法莲华经》)
注1:《法华经·方便品》云:“斯人少福德,不堪受是法,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
注2:《法华经·譬喻品》云:“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
出三界朽危火宅
得一乘平等宝车
速离险宅出三界
等与大车说一乘
三根九品佛无二
六度万行忍第一
注1:修习净土法门,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位。
注2:《增一阿含经》卷44云:“忍辱第一,佛说为最。”
寂寂一心经劫海
尘尘三昧入华严
注:尘尘三昧:指于一微尘中入一切之三昧。《华严经》称一尘之中现无量刹,入一微尘中三昧,即表示一切诸法事事无碍之理。
游戏人生持正见
修行佛法得真心
销亿劫无明妄想
获恒沙清净法身
注:《楞严经》卷3载,阿难有偈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一心念彼观音力
诚意学其菩萨行
布施爱语作菩萨
同事利行摄众生(题四摄法)
注:四摄法: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
摩诃般若不思议
阿耨菩提无等伦
注1:摩诃般若:意译大慧。即照了诸法实相,最极最胜之大智慧。
注2:阿耨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略。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知。
修行似刀枪上阵
说理如粉墨登台
空之极处无能至
佛至涅槃不住之
注:《楞严摸象记·附诸经》云:“且涅槃何物,其住何所,而欲至之。譬如虚空,有人于中竭力驰走,欲至空之极处而为亲证。穷历十方,备经多劫,终不能至,亦犹是耳。”
道人常念无生法
智者不贪如梦身
注1:无生法: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以彼远离生灭故也。
注2:寂天《入菩萨行论》云:“是故有智者,谁贪如梦身?”
一生哪有全如意
万事但求半称心
随缘任运而安者
到处悠然自得之
身心放下于当下
名利超然即泰然
得道全由心放下
迷津总在利当前
深知经意佛无说
真入法门圣默然
得成于忍大安隐
不染其尘真出离
深山独处好修道
老庙闲居宜坐禅
素月当空孤庙静
晚风扫殿老僧闲
放下尘缘心自在
看穿世事意清闲
了达佛经弥戏论
执迷法义起纷争
修行得道事殊胜
念佛往生理甚深
利行同事持心戒
混俗和光养圣胎
注1:佛教有四摄法,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利行,即以善行利益众生;同事,即亲近众生同其苦乐。
注2:心戒:大乘戒之通义,谓制止心念邪恶不正之戒。
注3:圣胎:指菩萨修行阶位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因其以自种为因,善友为缘,听闻正法,修习长养,至于初地而见道,生于佛家,故称圣胎。
随缘任运常观照
积德利行多布施
只乐众中非道器
能甘林下是僧材
注:《长阿含经》卷9云:“道当闲静,乐众非道。”
愿无穷永劫为菩萨
视一切众生如佛陀
不耽利养名闻恭敬
安住慈悲忍辱柔和
众生如果信心发起
诸佛定然愿力加持
注1:愿力:又作本愿力,指本愿之力用。本愿,即因位所发救度众生之誓愿;力,即果上之神力。
注2:加持:又作护念。谓互相加入,彼此摄持。佛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力,保护众生,称为神变加持。
无所从来,实非诸相
得成于忍,不住其心(题《金刚经》)
注1:《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又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注2:《金刚经》云:“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得成于忍”,意为得以成就无生法忍。
注3:《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分炬与人,炬何曾熄
取泉于井,泉未必枯(题布施波罗蜜)
注1:《四十二章经》云:“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人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注2:《萨迦格言》云:“智者要想积累财富,只有施舍才能保住;要想井水经常充盈,只有汲取才是门路。”
瓦砾偶抛,闻声悟道
桃花一睹,见色明心(题“云门声色”)
注1:云门声色:禅宗公案。云门宗祖师文偃禅师垂示彻悟者无差别一如之境界时,曰:“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胡饼,放下手却是馒头。”后人称之为“云门声色”。又作“见色闻声”。
注2:闻声悟道:指香严智闲由耳闻击竹之声而开悟之公案。《五灯会元》卷9载:香严虽“识性聪敏”,然而参禅却不得力,久未开悟。一日芟草,偶抛瓦砾,“击竹有声,忽然省悟”。作偈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注3:见色明心:指灵云志勤从乍见桃花而悟道之公案。《五灯会元》卷4载:灵云久参未悟。后因见桃花而悟道,作偈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以悲心不动灭淫火
观风力无依除妄缘(题火大圆通和风大圆通)
注1:乌刍瑟摩在过去劫曾性多贪淫,依佛所教,观身中火大,“化多淫心成智慧火”,由于他以火悟道,称“火大圆通”。
注2:琉璃光法王子“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由于他从观察风力无依的性能而悟道,称“风大圆通”。
注3:妄缘:指虚妄不实之缘。又内在、外在之事物(缘),系众生生起妄情之缘由,故亦称妄缘。
苦口婆心,劝生善业
扬眉怒目,诫止恶行(题劝诫二门)
注:劝诫二门:教人行善谓之劝,制止做恶谓之诫,如来的教法不离此二门。经藏属劝门,律藏属诫门;众善奉行是劝门,诸恶莫做是诫门。
微妙法门,无文字相
幽玄旨趣,离口头禅(题禅宗)
注1:禅宗认为悟之内容,无法以文字言语传达,必须从师心直接传予弟子心,称为“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禅宗称拘泥于文字之学问,而无真修实行者,为“文字法师”、“文字人”。
注2:口头禅:禅宗谓不明禅理,仅袭取禅宗之常用语以资谈助者,亦即口头上空说禅理而不真实下功夫修持者。
能够安心,必生净土
即将成佛,须入重玄
注:安心:将心安住于一处,达到安定不动的境界。禅宗菩提达摩开其初;天台宗亦有安心之法,即止息心之散乱,观照自性清净,将心安住于法性之理;净土宗善导亦提出安心之说,认为安心是往生净土必备的条件之一,此安心即指《观无量寿经》所说的至诚心、深心、迥向发愿心等三心,若具足此三心,必可往生净土。
以戒为师,不依人也
执言谤佛,能会意乎
注1:佛教有四依四不依之说,《涅槃经·四依品》云:“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注2:《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又,《大乘集菩萨学论》云:“于如来教,唯文字想,而无入解,皆名谤法。”
信愿不坚,遇缘则退
解行相应,触事而真
注:触事而真:又作即事而真。谓此现象变幻的世界,即是真理的显现;此生灭差别现象之事相,即为常住平等之真理。
权显神通,不提正印
严持戒律,以续法流
注1:印光大师曰:“须知世之安分守己者,一旦显示神通,当即去世示寂,以免又增烦恼耳。否则须如济公之疯颠无状,令人疑信不决,方可。”南怀瑾《禅海蠡测》云:“故禅门宗师,或有以神通示迹者,必故示狂颠,不提持正印。荷担慧命者,则不言通,以平实为人,作人天表率。”
注2:正印:禅宗称佛之心印为正印。心印即是以心性来印持、印证真理。
化导顽愚,非由苦口
弃除贪著,即是婆心
以平常心,寻求真实
于微细处,对治愚痴
注:菩萨十地尚有微细之烦恼、障碍和愚痴,须一一对治并断除之。据唯识宗的说法,从菩萨初地至十地,尚有二十二种愚痴需次第断除。
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从微妙法,出圆顿宗(题《妙法莲华经》,兼题天台宗)
注1:天台宗,因其主要宗奉《法华经》,故又名法华宗;因其推《法华经》为极圆顿,故又名圆顿宗。
注2:《妙法莲华经·法师品》云:“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外息诸缘,心如墙壁
内观自性,念住廓然(题“壁观”法门)
注1:“壁观”:(1)面壁静观之意。菩提达摩因在少林寺面壁坐禅,时人不解而称之为“壁观婆罗门”。(2)指一意禅观,身心如墙壁,寂静不动,一切妄想不能侵入。达摩所传禅法即心如壁立。达摩云:“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壁观法门的修禅方法为:“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
注2:廓然:心中了无滞碍、空阔静寂,有如万里无云的晴空。梁武帝问道于达摩时说:“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回答说:“廓然无圣。”廓然无圣,即心灵晴空一片,不作凡圣分别之想。
不发出离,难生悲愿
欲求安隐,常住净行
注1:安隐:又作安稳。指安乐、恬静平和,不为任何烦恼所惑的境界。被视为大福祉。
注2:净行:清净的、不染污的行为。与梵行之义相近。《法句经》云:“务须自戒,自躬反省,以此保己身不尘。深思者可至安乐也。”《佛遗教经》云:“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
欲断尘缘,先除断见
不空世法,但要空心
注1:尘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乃心之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
注2:世法: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
注3:空心:(1)指观察空理之心;(2)指否定因果之理而执著于空见之心。联中之义为前者,亦即心空之意。
小法大乘,玄门遍入
显传密授,佛力难思(题佛教诸宗乘)
注1:宗乘:各宗所弘之宗义。宗,指所崇尚之主旨、义趣。乘,意为车、运载物,如大乘、小乘等,能乘之而达目的地。
注2:难思:又作难思议、不思议、不可思议。指言说思虑所不能及之境界。
挑水砍柴,无非妙道
穿衣吃饭,不是痴禅
注1:古德云“挑水砍柴,无非妙道”。
注2:《景德传灯录》卷六载:“有源律师来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
‘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注3:痴禅:即愚痴禅。乃斥禅者但事默然空坐,心地未开之禅定。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集句)
注1:智旭《佛说四十二章经解》云:“但除垢染即成清净。所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但有去翳法,别无与明法也。”
注2:《坛经》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若离妄想,即得真观
注:《华严经》载:释迦牟尼忽睹明星,廓然大悟,即成无上正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修定当初,犹迷影像
参玄到底,迥脱根尘
注1:南怀瑾《禅海蠡测》云:“若在禅定过程境中,心身内外,发现种种幻相之光,即为念力未定,心力交互于动静之间,摩荡发光,统为幻相。禅宗名为‘光影门头’、‘弄识神影子’。……若一著此等,即成魔事,被幻觉错觉所转,而成心理变态之精神病象矣。”
注2:参玄:指参究修学佛法之玄旨。
注3:百丈怀海禅师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八万法门,观心为主
百千方便,念佛在先
注1:持松《密教通关》云:“佛教根本,皆以观心为主。”
注2:蕅益《阿弥陀经要解》云:“[持名念佛]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
不二法门,无言而入
大千世界,当体即空
注:当体即空:不待分析坏灭一切有为法之事体而直接体达其当体即空。也即一切存在皆无任何实体可得,万物就其体性而言,是空无自性的。所谓“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
天女散花,禅心不乱
羚羊挂角,悟迹难寻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妙深境界,向不可言
注1:《楞严经》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摩诃般若经》云:“无所得,即是得,以是得,无所得。”又云:“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罗蜜。”
注2:《胜天王般若经》云:“当知真如深妙,但唯智知,非言之能说,何以故?诸法真如过诸文字,离语言之境,一切语业不能行故。”《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叹大千世界不思议
入不二法门唯默然
大觉高深,无修无证
真如微妙,即有即空
放下万缘,一心寂寂
提来一念,万境如如
正念离瞋,精诚向佛
下心含笑,柔软待人
慈善布施,福田增上
至诚忏悔,佛境现前
注:《圆觉经》云:“钝根未成者,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长养悲心,润菩提种
续延慧命,滋众生田
注:圆因《放生问答》中引《契经》云:“戒杀放生,得长寿报,又戒杀放生,可解怨释结,长养悲心,润菩提种。”
是里手能于当下觉
此中人只对目前言
大修行人,无私无畏
真解脱者,不悔不忧
信解空经,非小功德
受持正见,是大修行
注:《思益梵天所问经》卷1云:“其有闻是,能信解者,当知是人不从小功德来。”
闻未曾闻,生大欢喜
至无所至,是真出离(集句)
注:《大宝积经》卷15云:“复次自梦闻未曾闻法。”《华严经》卷21云:“知佛神力无量无边,生大欢喜。”《思益梵天所问经》卷3云:“佛所说法,至无所至。”《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3云:“思惟彼道,是真出离。”
离无所离,至无所至
见未曾见,闻未曾闻(集句)
注:《圆觉经抉隐》云:“至此离无所离,遣无所遣,斯名幻灭清净。”《思益梵天所问经》卷3云:“佛所说法,至无所至。”《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云:“是会一切诸大菩萨,睹斯神变,见未曾见。”《大宝积经》卷15云:“复次自梦闻未曾闻法。”
发妙明心,离一切相
得清净眼,见十方空(集《楞严经》句)
注1:《楞严经》卷1云:“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注2:《楞严经》卷2云:“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注3:《楞严经》卷1云:“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注4:《楞严经》卷3云:“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多学博闻,不如守志
横超直入,莫过持名
注1:《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注2:圣一《净土生无生论讲义》云:“然欲三根普被,一生成办,至简至易,而又至圆至顿者,莫如持名念佛,求生西方之净土法门。”
又云:“无论观想持名,但得深信切愿,一心不乱,净念相继,则横超直入,带业亦可往生,一生成办,永不退转。”
败种焦芽,不生佛果
污泥浊水,可出红莲(题《维摩诘所说经》)
注1:败种焦芽:又作焦芽败种。指不能发无上道心之二乘。因与草芽之枯焦、种子之腐败者无异,故称为焦芽败种。如《维摩诘经》谓“二乘如焦芽败种,不能发无上道心。”
注2:《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又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
妙法莲华,实无二法
大乘佛果,唯有一乘(题《妙法莲华经》)
注:《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穷子不堪,忽然巨富
钝根难信,一切现成
悟众生皆佛即成佛
了万法唯心则息心
有一瓶一钵道心足
思半缕半颗物力艰
注1:彭端淑《为学》云:“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面有惭色。”
注2:《朱子家训》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
一念圆通,如来感应
万缘俱寂,不入轮回
起菩萨行,发菩萨愿
念众生苦,报众生恩
皓首穷经,死于句下
直心入道,活在当前
菩萨万行,谁能轻说
神通二字,吾不喜闻
注:赵州云: “佛之一字, 吾不喜闻! ”在此套用之。
为一切众生,寻求解脱
向十方诸佛,学习修行(题“新发意”)
注:新发意:又作新发心、初发心、初发意。即新发菩提心而入佛道之谓。初发意之菩萨相当于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以其修学佛道日浅,故又称新学菩萨。
--------------------------------------------------------------------------------
发表人邮件:2
&&& 二. 修 行 法 门 与
修 证 境 界 (三)
观诸法皆空,受皆是苦
念此身不净,心不能常(题四念处)
注:四念处:又作四念住。这是为了获至觉悟而实践的四种修行法:(1)身念处,念身不净;(2)受念处,念受是苦;(3)心念处,念心无常;(4)法念处,念法无我。
半偈法施,恩深同再造
一时戒破,根坏不重青
注1:半偈:指“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偈之后半偈。释迦于过去世时,入雪山修菩萨行,从帝释天所化现之罗刹闻得前半偈,乃欲求后半偈。罗刹不允,乃誓约舍身与彼,而得闻之。《心地观经》卷1谓“为求半偈舍全身。”
注2:《楞严经》卷6谓:犯大妄语戒者,“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痴人妄逐求,犹趋阳焰
智者勤精进,如救头燃
注1:渴鹿见阳焰(春初原野上日光映浮尘而散动者),以为水而追逐之。比喻众生迷妄,认假为真。《楞严经》卷2云:“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注2:《法句经》云:“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野狐惜命根,奋然逃脱
良马见鞭影,立刻奔驰
注:兹录《西归直指》两段如下:
“马喻:马有四种。其最上良马,见鞭影而驰,不待驱策;次则一鞭即走;又次之鞭轻不走,鞭重方走;其最下驽马,鞭重亦不走,必锥入于肤,痛极而始走。人亦如是。有智慧者,易于醒觉,百里内闻人死,即当骇曰:百里内有人死矣!吾亦人也,死必及我。作速修行,以求解脱。此见鞭影而驰者也。其次则见亲戚死而觉悟。又其次见逼邻人死,而后觉悟。若待自己年老,或自己有病,而后觉悟,已是锥入肤而后走者。倘或年老犹不觉悟,或已病犹不觉悟,岂非并此而不若者乎?”
“野狐喻: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死而待人弃去。未几,果有欲弃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割之而后弃。狐闻而惧,忍痛而听其割。俄有童子来,欲取其两耳。狐闻益惧,然思两耳犹无关于性命,仍复忍之。俄复有人曰:皮可补裘。狐大骇曰:若取我皮,必至断头剖腹,其可忍乎?于是奋然跳起,向外狂奔。而此狐竟走脱矣!人在三界牢狱,无异厨房。业已托胎为人,已难逃于一死。只有念佛往生,乃可死里逃过。错过强壮之时,狐尾已经割去。若到桑榆迟暮,已将断头剖腹矣!苟非立弘誓愿,奋不顾身,其能跳出迷途,蒙佛接引乎?”
入世深时,常有恶人近
用心重处,谨防魔障高
钱财我未得无非他得
道义你不行又靠谁行
修到起心动念皆禅意
便知鸟语溪声尽法音
修道应处处低头让步
做人要时时知足虚心
发愿出家,应断除俗念
随缘入世,须调伏妄心
四大谛观,悟空成妙道
六根都摄,念佛证圆通(题空大圆通和根大圆通)
注1:虚空藏菩萨“谛观四大无依”,从观察虚空的无边无际得悟妙道,称“空大圆通”。
注2:大势至菩萨由念佛法门,得到六根清净,称为“根大圆通”或“念佛圆通”。《楞严经》卷5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悟四大皆空,本来清净
感众生太苦,愿意出离
顿悟渐修,悉成圆满觉
上求下化,同起大乘行(题十二圆觉)
注:十二圆觉:《圆觉经》所称,十二位菩萨依次向佛请问修行的法门,他们是: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
无上菩提,非苦行可证
难思功德,以弘誓而成
注1:苦行: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多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行之苦行。佛教之苦行,称头陀行。释迦修六年苦行,终乃觉悟到苦行非解脱之道,不能证得无上菩提。
注2:佛果位所得之功德力,即全由过去因位之誓愿而成。
佛道乃真常,行之皆证
法门无固定,如实即通
注:如实: 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例如如实修行、如实行者等。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莫于了义经中寻了义
应在无生法里忍无生
注1:了义经:指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经典,与不了义经对说。
注2:无生法:即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称无生法忍或无生忍。
观叶落花开,随缘自在
念朝生暮死,同体慈悲
乐意常施,能度贫穷海
端心无欲,犹如清冷云
注1:《大智度论》卷22云:“施为坚牢船,能度贫穷海。”
注2:《佛遗教经》云:“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圣不立知,见见见,见性
佛无所说,如如如,如空
寿暖识分离,色身坏矣
闻思修具足,慧命存焉
注1:寿暖识:又作寿煖识。寿为寿命,指生命;暖为温暖,指肉体;识为心识,指精神。此三者须互相依持,生命方得以持续;三者分离,即是寿终。
注2:闻思修:指听闻教法,思惟义理,修行。闻慧、思慧、修慧等三慧,即为经由闻、思、修而成之智慧。此三慧乃佛法修行之次第。
既成解脱则皆为佛果
虽示涅槃而常住世间(题一佛乘)
注:一佛乘: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
如来等视众生犹一子
菩萨谛观万法息诸缘
注1:《大般涅槃经》(南本)卷5云:“如来等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
注2:诸缘:色香等百般之世相,总为我心识之所攀缘者。
其增上慢心,未能敬信
此甚深妙法,难可了知(题《妙法莲华经》)
注:增上慢:即对于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有所得、有所悟,却起高傲自大之心。释尊将说法华时,怀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证妙果,何要闻法华,各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又云:“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
三百六十行,行行能办道
八万四千法,法法是修心
注1:办道:意指修行,成办道业,精进佛道等。也作辨道。
注2:八万四千法:即八万四千法门。举其大数,又称八万法门。指佛所说之全部教法。因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对治其病而说八万四千法门。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
道本平常,既无得亦无失
行臻卓绝,不成功便成仁
注:成仁:指为了理想、事业或道德准则,不惜舍弃生命。语出《论语》:“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此指诸佛菩萨为成就无上菩提而发弘誓。《大庄严经》载:释迦经六年苦行,仍不能证道。乃弃苦行,于吉祥草上,结跏趺坐,端身正念,发大誓言:“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经过七天七夜的禅定思惟,终于大彻大悟,成就佛道。
正等妙圆,不出群生本觉
慈悲喜舍,皆为大德真心
注1:本觉:指本有之觉性。《大乘起信论》认为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是生灭心之所依,此如来藏即是本觉、心真如、自性清净心,这是人本有的佛性,亦即最高主体性。这也是一切修行与成佛的基础,故成佛实是一种返本还原的表现。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注2:大德:原为佛的德称;今多作对修行者的敬称。律本中为比丘或年长比丘的尊称。后转为对僧中有德者的尊称,乃至四众弟子中有德者的尊称。
达俗照真,般若不离方便
破空斥有,日常本显圆通
注1:达俗照真:指于真俗二谛皆通达明了。真谛,又称胜义谛、第一义谛,指真实平等之理;俗谛,又称世俗谛、世谛,指世俗差别之理。天台宗有“真俗不二”之说,即真如可随缘为诸法,故诸法即真如。
注2:破空斥有:指破斥空有二执(又作空有二见)。凡夫因妄想分别而执著于有,称有执;执著于空,称空执。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日出照高山,闻道有先后
川流归大海,入门无等差
注:智者大师将佛所说之一代圣教,判为五时:(1)华严时,如“佛日初出,先照高山”(2)鹿苑时(亦称阿含时),如日照幽谷;(3)方等时,如日照平地;(4)般若时,如日照禺中(巳时);(5)法华涅槃时,如日轮当午之时,最为圆满。
般若立圆宗,教门原不共
菩提归大海,法味本相同(题天台宗,仿五绝体联)
注:不共:指不共同,即独特之法。不共教,又作不共般若,指不与二乘共学,而独为菩萨之教。天台宗以共般若为通教,不共般若为别圆二教。
俗众不修行,老病愁生死
道人常惕励,精勤愿出离
具手眼人,自可空拳夺刃
无功夫者,岂能斗胆捉蛇
注1:具手眼人:指对事物具有特殊之能力或见识的人。禅宗所谓具眼,即能彻见诸法实相。
注2:功夫:又作工夫。禅宗多用于指思惟辨道之事。有程度与时间二义。
空对空,义理任君随意说
了不了,功夫需汝认真行
注1:空对空:在此指无论是说有还是谈空,一切义理上的阐释皆非究竟,诸法实相非言语可及。《法华经·方便品》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说。”《胜天王般若经》卷6云:“一切法皆不可说,其不可说亦不可说。”憨山《费闲歌》云:“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注2:了不了:(1)指了义与不了义;(2)在此指了生死还是不了生死。
我法妙难思,惟有拈花笑
禅心空费解,且听弹指声
读贝叶真经,得一心了了
参莲华妙谛,悟万法如如
得智慧慈悲行愿之成就
具善根福德因缘而往生
安稳身心,但愿佛衣所覆
觉知因果,不求神足之通
注1:《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注2:神足:又作神足通。指具有神通能力,能如愿自在地到达任何地方。又,佛教有云:“神通不敌业力。”“神通不足恃。”
佛法非由故纸满堆里得
禅机本自拈花微笑中来
心平则刹平,刹净须心净
佛格亦人格,人成即佛成
注1:《楞严经》卷5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注2:《 维摩诘经·佛国品》:“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注3:太虚大师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又,《慈济语汇》有云:“人格若成,佛格則成。”
学佛修行,首重加行四位
了生脱死,先须大死一番
注1:加行:指为入于正位做准备,加一段力而修行。四加行,指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云:“任何一步修证功夫的路线,都离不开四加行。”
注2:大死一番:禅宗用语。指佛教真理并非肉体之死所能得,必须舍弃身心之一切执着(即大死)而达于丝毫不挂碍的境界始能得。
知众生本性空,而无空见
觉诸法因缘起,乃有起行
注1:空见:拨无因果之邪见。诸见中空见之过最重。
注2:起行:由菩提心之中,发起身、口、意三业之行。亦谓往生之行。
称名是做功,诵经能积德
持戒得延寿,念咒可消灾
融会教禅,照万法圆融如镜
实修定慧,举一心真实为宗(题嵌《宗镜录》)
注:《宗镜录》的中心宗旨,如其序言所言,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故称“宗镜”。
尚未入流,随缘方便谈何易
若非登地,发誓出离才是真
注1:入流:又作逆流、预流,即须陀洹,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果位,又称初果,即断除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入流,意即初入圣者之流。亦可指入法性之流,回归于法界本体;乃修禅定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注2:登地:天台宗所说依菩萨行而登入初地之阶位。菩萨登入初地,即开始断除部分烦恼,求证部分真如之理,永不退还三界之迷境,可渐次进至佛果。
妙果顿成,一念圆通登佛地
垢尘勤扫,六根清净入空门(题顿渐二教)
注:顿渐二教:不依次第,快速到达觉悟之教法,称顿教;依顺序渐进,经长时间修行而觉悟之教法,称渐教。于禅宗,一般来说,南宗称顿教,北宗称渐教,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如北宗神秀在《大乘无生方便门》中亦云:“诸佛如来,有入道大方便,一念净心,顿超佛地。”
万法唯心,心性自然成自在
三车济众,众生如实见如来
注1: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等义同。指宇宙万有、一切现象无一不是由心识所变现。憨山曰:“佛祖慧命,只有八个字包括无余: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注2:心性:不变的清净的本心本性。这是众生的本质,是成佛的基础。
注3:自然:又称自然法尔、法自然。指不加入任何其他力量或造作,自己而然,谓之自然。依本觉的内熏或真如熏习,不依其他的教法与助力,而自然地觉悟,称自然悟道。佛与独觉能无师自悟,自然地生起无漏智慧,而同时得具足戒,称自然得。
注4:《成实论》卷1云:“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大智度论》云:“如实道来,故名如来。”《大日经》卷1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施斋念佛更谦恭,善根深植
持戒放生多忏悔,宿业渐消
注1:施斋:将斋食施与僧众。又作施僧、斋僧等。
注2:忏悔:即对人发露悔过,请人宽恕之意。佛教以忏悔为消除罪业、清除心垢的重要方法。《心地观经》云:“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愿众生皆得出离,堪称愿切
信自己定能成就,即是信坚
一切众生,当以信心求解脱
十方诸佛,皆依般若证菩提
注1:《华严经·贤首品》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心地观经》云:“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大智度论》卷1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注2:《心经》云:“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大般若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
金火同炉,金无火炼难成器
佛魔一体,佛有魔随好度人
注1:妙叶法师《十大碍行》云:“或不得已,障碍现前。众魔诸恶,不能侵我。如金火同炉,火虽欺金,金必成器。”
佛教有“佛魔一如”之说,即最善之佛陀与最恶之恶魔,于表相而言,形成两个极端,然就实体本性言之,佛与魔之本性始终一体不二。
注3:《现观庄严论》云:“非他能牵引,魔开显似道,了知彼是魔,诸佛欢喜行。”意即从表面上看,佛魔之间是很难区别的。
众生执邪见听经,何能开窍
诸佛以空拳说法,无可与人
注:空拳:也作空拳黄叶,即“空拳诳小儿”与“黄叶止啼”之略称。喻佛以无所得智方便说法,引导众生由修行而自证涅槃,而涅槃实为无所得之空法。佛说法亦实无一法与人,有如以空拳黄叶诳小儿。《宝积经》卷90云:“如以空拳诱小儿,示言有物令欢喜,开手拳空无所见,小儿于此复号啼。如是诸佛难思议,善巧调伏众生类,了知法性无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间。”又,《涅槃经》卷20云:“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之,生真金想,便止不啼。”
深植善根,童子聚沙成佛道
明知幻相,文殊持剑刺空身
注1:《法华经·方便品》云:“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注2:《大宝积经》卷105载,文殊菩萨为使五百菩萨证“无生法忍”,手持利剑向佛刺杀。诸菩萨由此证得“无生法忍”,并同声说偈道:“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驰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发心如贫母施灯,定成佛道
持戒至比丘护草,真入空门
注1:《贤愚经》载:阿阇世王请佛饭食已,以百斛麻油燃灯供佛。有一贫母见而信乐,乞得两钱买麻油燃灯供佛,并自誓言:“若我后世得道如佛,膏当通夕光明不消。”阿阇世王所燃诸灯,或灭或尽,而贫母之灯,通夕不灭,油亦不尽。目犍连以神力扇之而更明。佛告目犍连:“此当来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所能毁灭。”并授记此贫母却后三十劫当成须弥灯光佛。
注2:戒律规定比丘不得破坏活的草木。《楞严经》云:“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一切有部目得迦》卷6载:有比丘被强盗所捉,强盗以生茅草缚之而去。比丘宁愿饿死亦不破戒坏生草解缚。后国王见而解之。《大涅槃经》卷26云:“宁舍身命,不毁禁戒,如草系比丘。”
依七佛通戒起行,终成一果
犯四波罗夷不悔,必堕三途
注1:七佛通戒:又作七佛通戒偈、七佛通偈。即过去七佛所受持的戒法,可以一偈来表示。此偈《法句经》载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的六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
注2:四波罗夷:
(1)指四种重罪:淫、盗、杀人、大妄语。犯了这四重罪,即丧失比丘的资格。(2)指密教行者所受持的四种重禁,又作四重戒,即:一、不应舍正法戒;二、不应舍离菩提心戒;三、于一切法不应悭吝戒;四、勿于一切众生作不饶益行戒。
同上慈舟,共登般若波罗蜜
普沾甘露,常念南无观世音(题普陀山,兼题念观世音法门)
财施、法施、无畏施,施心清净
世福、戒福、修行福,福德庄严(题“三施”与“三福”)
注1:三施:即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即以财物救济他人;法施即向他人演说佛法;无畏施即解除他人的痛苦怖畏。
注2:三福:指往生极乐净土者所修之三种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世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以菩提心,修行佛道。
朝此山来,眼前草木有灵气
悟其道去,身外乾坤无俗尘(题朝山,兼题诸佛教名山)
注:朝山:指佛教徒至远处名山大寺,向佛菩萨进香,以忏除业障或还愿之朝礼行为。
解自信生,看经先要除偏见
证由行得,学道还须下苦功(题嵌信解行证)
注:信解行证:乃修行佛道所必经之四种过程。首先要信乐佛法,其次了解佛法,进而身体力行,最后证悟其果。
三密瑜伽,顿见智光弥法界
万缘放下,妙观明点遍虚空(题大圆满阿底瑜伽)
注1:大圆满阿底瑜伽:大圆满法为藏密宁玛派(别称红教)之主要修行方法,其根本教法主张:人之心体,其本质纯洁,故若能听其自然,随意而往,于空虚明净中将心安住于一境,即可成佛。宁玛派将整个佛教分成九乘,大圆满阿底瑜伽即是九乘佛法之最高阶段(无上瑜伽乘)。阿底瑜伽,意译为无上瑜伽。
注2:明点:意为精滴。藏密无上瑜伽和印度教瑜伽所说人体中生命能量的凝聚体及水液。有圆润、明空之相。大圆满脱噶修法修持到一定阶段,能观看到虚空中的明点,化成满天的佛像和佛土。若看到尽虚空遍法界尽是诸佛刹土,即大圆满现前成就。
无上瑜伽,妄流立断大圆满
甚深般若,刹海顿超真自由(题嵌大圆满法门及立断与顿超二修法)
注1:立断与顿超:大圆满心髓的正行,有彻却和脱噶二修法。彻却,藏语音译,意译为立断,即立断妄念之流而得见自性,
得见自己本来清净的面目。彻却相当于无上定功,能使行者任运安住于清虚寂照、微妙明净的境界。脱噶,藏语音译,意译为顿超,即在彻却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光。脱噶相当于无上慧功,并具有现见功能,能够显发出种种光明。彻却只能通达智光,不能把内外境界化为五智慧光明,而脱噶修到最高层次,能使行者显发本具智慧与光明,即身化为智慧虹体,证到真实究竟。
注2:甚深般若:指深妙真如之理。诸佛之教法,为三千世界内无与伦比的最上最尊之微妙法,故称甚深般若。
六字洪名历耳根,永为道种
一真法界经尘劫,常在心莲
注1:六字洪名:又作六字名号,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意即礼拜、皈依。
注2:道种:佛道的种子。佛教有“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之说,或称“一染识田,终成道种”。
注3:一真法界:即绝对的真实的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
时运艰难,忍辱安心无掉举
世情险恶,历缘对境莫昏沉
注1:掉举:轻佻浮躁的心理。为一种随烦恼。
注2:昏沉:头脑混浊,不清醒。为一种随烦恼。
末世众生,唯益多闻增我见
十方诸佛,皆依圆觉断无明
注1:《圆觉经》云:“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注2:《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顺逆皆空,身心平等证圆觉
止观双运,意念清澄入妙门
注1:《圆觉经》云:“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注2:止观:止是去绝分别,远离邪念,使心安住于一境之中;观是发起正智,历历分明地照见诸法。止相当于定,观相当于慧。
悟诸法皆空,看破六尘缘影
观众生无尽,认清五蕴幻身
于闹市中,安忍恶缘常念佛
住深山里,远离染法静观心
闹市炼心,岂容浊酒熏真觉
深山修道,且让清泉涤俗尘
无物能留,半片残云飘岭后
有何可得?一轮圆月挂天边
普度众生,不住中流和两岸
实修正法,要离边见与三邪
注1:中流:比喻结使烦恼。烦恼流于生死(此岸)与涅槃(彼岸)之间,故称中流。《注维摩经》卷9云:“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结使也。”
注2:《华严经·十行品》云:“譬如船师,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运度此岸众生至于彼岸,以往返无休息故。”
注3:边见:指断见和常见,佛教斥之为二边见。
注4:三邪:即身、语、意三种邪行。也有指邪语、邪业、邪命三种邪行。
定慧双修,事理圆融真解脱
有无俱遣,身心自在大逍遥
圣不立知,见见见,见犹离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如是妙如
对明白人莫说空,亦莫说有
于无知者可言有,不可言空
栖止世间,国计民生常在意
超然方外,随缘历事静观心
入世度人,广演法言于大众
出家学道,乐修禅定在深林
注:《长阿含经》卷9云:“能于大众广演法言。”
朝山要净心,身边常有活菩萨
拜佛须离相,路上岂无真道人(题朝山,兼题诸佛教名山)
注: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在朝五台山时,“入大圣境地之时,见极贱之人,亦不敢作轻蔑之心。若逢驴畜,亦起疑心,恐是文殊化现,更举目所见,皆起文殊所现之想。圣灵之地,使人自然对境起崇敬之心。”
观生相空虚,立宏誓愿除三毒
念无常迅速,发大悲心斩十魔
注1:生相:指生起之相。此有为法之生相别无实法,仅依因缘力而生,以“本无今有”之有,而假名为生相。又,就有情之一期相续而言,有情之始生于现在世,称为生相。
注2:三毒:指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
注3:十魔:修行佛道的十种魔障。《大智度论》卷5所载为: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含毒、利养、高慢。《华严经》卷42所载为:五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天魔、失善根魔、三昧魔(著于所得禅定为魔)、善知识魔(悭吝于法为魔)、不知菩提正法魔。
发心见智愚,慈悲具足金刚智
修道有行止,方便不离饶益行
注1:金刚智:如金刚般坚强不变的智慧。亦为大圆镜智的别称,此智犹如金刚,能破除烦恼习气。
注2:饶益行:指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见诸法空虚,此身去直登彼岸
念众生平等,三人行必有我师
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立弘誓度生,大车载众出三界
从真言受法,快马加鞭入密严(题密宗)
注1:密宗认为依密法修行能“即身成佛”,在诸宗乘中最为快捷迅速,故常以马为其迅疾修法的标志。又,禅宗亦有“快马一鞭”之语,指利根之学人仅闻师家一言,即能彻悟。
注2密严:即密严净土,又作密严佛土、密严世界。密教指法身大日如来之净土,是以身语意三密所庄严,惟如来所依止之真如法性自受用之净土。就密教来说,这个现实世界即此即是密严净土。
众善奉行诸恶除,当前成极乐
一心识得万缘息,随处见如来
注1:《灵云法语》云:“最初的即是最末的,最浅的就是最高深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注2:《彻悟禅师语录》云:“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如救头燃,如丧考妣。”又,憨山《参禅切要》云:“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去,逼拶到山穷水尽之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
秽物久淤沉,搅翻池水忙捞起
妄心多隐蔽,发露瑕疵渐破除
注:发露瑕疵:修行者不可隐覆一切过失,当即发露忏悔,以发露瑕疵心破除覆过之心。
羊车度己,鹿车度亲,牛车度众
下士印泥,中士印水,上士印空
注1:羊车、鹿车、牛车合称三车。羊车形容声闻乘只能自度;鹿车形容缘觉乘能自度兼度亲属;牛车形容菩萨乘不仅能自度,而且能普度众生。
注2:《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20云:“上士闻道,如印印空;中士闻道,如印印水;下士闻道,如印印泥。”
及至空心,三千世界何须空也
真能度己,无量众生焉有度哉
注:《金刚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又云:“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生决定信,起坚定行,发特定愿
以平常心,对日常事,做正常人
菩提萨埵耶,贪瞋痴慢疑俱寂
般若波罗蜜,色受想行识皆空
观一切有为毕竟空,即观实相
见十方无碍圆通了,则见如来
内外顺违时刻观,善观无滞碍
爱瞋苦乐在于转,能转即如来
注:《楞严经》卷2云:“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圣不立知,见见见知,见非知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说,如是说如
修无修法,法无法时,随时放下
觉所觉空,空所空灭,寂灭现前
注1:《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注2:《释迦牟尼佛付法偈》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注3:《楞严经》卷6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于解脱道,入解脱门,则为解脱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不出轮回
注:《圆觉经》云:“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妙法甚深,时乃说之,随宜开演
宿根不等,其能信者,依器受持(题《妙法莲华经》)
注1:《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注2:宿根:宿世之根性。今则泛指修行之根机。
佛祖拈花,迦叶破颜,心相印矣
达摩面壁,神光断臂,法易得乎
见善事,闻恶声,皆念阿弥陀佛
遇违缘,处顺境,不离妙净明心
注:《晚晴集》载王龙舒语:“凡闻恶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于净土决定往生。”
绝尘烦,得心安,是谓修行要害
有因果,无主宰,此为佛教真知
说理如粉墨登台,犹不能造次
修行似刀枪上阵,岂容得颟顸
出家自有因缘,众生无尽随缘尽
学道须凭誓愿,佛果难成发愿成
天边月,海底山,禅心寂定常如意
风里灯,波中影,杂念纷然不自由
注1: 禅宗有云:“八风吹不动天边月”。
注2:《大智度论》卷26云:“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
偏执有无,似狭道行车,逾边即坠
严持戒律,如浮囊渡海,充气不沉
注:《大智度论》卷37云:“譬如人行狭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俱死,著有著无,二事俱失。”
行若不明,似盲者骑驴,终难达道
言而无证,如聋人奏乐,或可利他
学在家大德,合觉背尘,弘扬佛法
仰出世高僧,韬光晦迹,乐处林泉
私欲深沉者,虽借蛛丝,难离苦海
信心清净时,不凭神足,亦履恒河
芥川龙之介《蜘蛛之丝》说一佛经故事:佛陀见一恶人在地狱中受苦。此人前世是个强盗,作恶多端。唯有一次,起了一念善心,没有踩死一只蜘蛛。佛陀便放下一缕蛛丝去救他。此人抓住蛛丝往上爬,在半途时回头一看,发现身后有许多人在跟随他一块往上爬。但此人私心太重,只想自己脱离苦海,不愿别人与他一块攀爬。这时候,蛛丝断了,此人又掉落地狱。
注2:《法句经》卷3载:一青年欲投奔佛陀听法,中途被恒河所阻,绕道则恐法会已散,情急之下,问一渔翁:此河水深不深?能否趟过去?渔翁答曰:浅浅的,顶多不过膝盖。青年求道心切,对此话深信不疑,便径直履不没水地趟过去。实则恒河水深过三丈。
看经须起信心,切莫入山空数宝
修道不依正法,便如钻水妄求酥
注1:《大智度论》卷1云:“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
注2:钻水求酥:比喻不得其道而妄求其果。《本缘经》云:“譬如钻水求酥,理实难得。”
念法念心念受念身,修止莫如念佛
大行大智大悲大愿,度生随现大权
注1:“念法念心念受念身”,即指四念处。
注2:修止:即天台宗止观的修法。止,意即止灭烦恼,使心安住于一处。
注3:大行,行业广大之意,指菩萨自利利他的修行;大智,超越的或根本的智慧,观照空之真理的智慧,又称般若智;大悲,广大的悲愿,通常指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而起的悲愿;大愿,指诸佛菩萨所发的弘誓愿。又,
文殊菩萨的尊号为“大智”,普贤菩萨的尊号为“大行”,观世音菩萨的尊号为“大悲”,地藏菩萨的尊号为“大愿”。汉地佛教一般以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为四大菩萨。
注4:大权: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而以神通力示现的种种异形假身。又称权化。
善可亲近,近可闻,闻思修习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题“三多”与“三使”)
注1:三多: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谓之三多。
注2:三使:又名三天使,即老、病、死。也有将生、老、病、死、王法称为五天使。
一切众生非众生,甚深义趣诚当信
十方诸佛念诸佛,微妙法门难得闻
注1:《金刚经》云:“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注2:《金刚经》云:“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注3:《净土圣贤录》载:净宗四祖法照大师曾入五台山见文殊菩萨。文殊开示说:“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注4:《无量寿经》载释迦牟尼佛言:“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
点破迷津,直指人心,方悟本来就是
看穿假象,正观尘境,便知究竟如何
注1:直指人心:即无须向外界寻求,而直观自心自性。
注2:尘境:心的对象,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境。
清净光明,妙莲花藏无尽庄严世界
圆融自在,金狮子喻十重缘起玄门(题华严宗)
注1:《华严经》所说之莲华藏世界,即自莲花出生之世界,或指含藏于莲花中之功德无量、广大庄严之世界。
注2:华严宗以十方面来说法界缘起,特别是事事无碍法界的特征,称十玄门,又称十玄缘起。通此义,则可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称玄门。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在其《华严金师子章》中,以金师子为喻阐释十玄门。如讲解十玄门之因陀罗网境界门时说:“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于短暂人生,能洞明万法玄机,足矣
由神奇佛道,可体达真如奥妙,至哉
注:体达:谓通达宇宙万物之真理而无壅塞,亦即穷尽诸法实相之当体而全然通达无碍。
茫茫浊世间,哪有三分净土能逃世
滚滚红尘里,岂无一寸真心可远尘
观世音方便,千手妙施,度生除苦厄
大势至法门,六根都摄,念佛证圆通
六根即是出离道,能净六根,出离有道
四大皆为解脱门,不空四大,解脱无门
注1:出离道:由迷妄的世界解脱出来的方法与途径。
注2:解脱门:进入解脱境界的门径。特别指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
去日苦多,来日无多,如少水鱼何乐耶
人身难得,我身已得,开正法眼不虚之(题“普贤警众偈”)
注1:普贤警众偈:即“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见于《华严经》、《法句经》等。
注2:正法眼:体会正法的智慧。又称清净法眼。眼,指智慧。
莫信口胡言,说什么秽欲无妨修净法
须亲身实证,论究竟俗知岂可会真如
直趣菩提,无境无人,五蕴皆空观自在
远离颠倒,非声非色,一心不乱见如来
注1:直趣菩提:(1)不须假借一切方面假说的修业,而顿然臻至佛果的无上觉悟;(2)初发心时即直接成就佛果。
注2:《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肇论新疏》云:“涅槃之道非声非色。”
如如不动,无去无来,微妙心行经旷劫
了了分明,悉知悉见,甚深禅定览三千
下士求福乐,中士求出离,上士求普度
小隐在山林,大隐在城市,真隐在内心
上根闻则信,中根劝则信,下根痛则信
顿悟知而行,渐悟学而行,不悟困而行
命终心不死,心死色难空,色空真解脱
身痛器犹存,器存根未净,根净大圆通
修行时,善心与恶心一并消亡,无心是道
觉悟后,正法和非法同时抛却,舍法入空
注1:《六祖坛经》:“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五灯会元》卷3云:“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
注2:《宗镜录》云:“无心是道。”《传心法要》云:“但能无心便是道。”
注3:《金刚经》云:“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养命延年,似逆水划船,恶浪来时难寸进
定心念佛,如顺流放筏,净因到者自圆成
注1:定心:指禅定之心,即心力集中于某一对象而不散乱。定心念佛,指把心意统一起来,专念于念佛。
注2:净土宗认为其他教说,于此娑婆世界修六度万行,经极长时间精进修行至不退地,属自力门、难行道;净土宗则依阿弥陀佛本愿之力,念佛往生净土即至不退地,属他力门、易行道。又,《十住毗婆沙论》卷5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路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印光大师云:“昔人谓馀门学道,似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如风帆扬于顺水。可谓最善形容者矣。”
论本性,都言佛在心中,三无差别谁能信
说当前,虽解钱归身外,一有盈亏意可平
注1:本性:佛教指固有之德性,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者。
注2:三无差别:指心、佛、众生三者在本质上无差别。
观此身不净,少壮易衰,决心向道勿贪色
念诸法无常,光阴苦短,致力修行莫积财
注1:《法句譬喻经》载:王舍城有一妓女,名叫莲花,她容貌出众,不少有钱人趋之若鹜,但莲花却对自己这种生活感到厌倦,想到世间种种烦恼,她有心出家修道。于是,她去灵鹫山拜谒佛祖。在上山的路中,途经一小桥,她站在桥上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非常艳丽,想到出家生活的艰苦,不禁有点犹豫,便回头又朝山下走去。佛祖为救度她,便化成一位美貌绝伦的美妇人,与莲花相遇后结伴而行。途中休息时,美妇人躺在莲花身边呼呼入睡,不久竟然死了,尸体很快开始腐烂,发脱齿落,不堪一睹。莲花惊呆了,她想:这样美貌的女子,一旦死了就变成如此模样,这太可怕了!还得找佛陀给我指一条出路才是。于是,她又转身上山,终于皈依佛教修行,成就了善果。
注2:《法句譬喻经》载:一个隐居深山修道数十年的修行人,意外发现了一群强盗遗弃的大量财宝。这个修行人不禁心动,于是将财宝隐藏好,然后打算下山去安享晚年。佛祖知道了,为救度这个修行人,便化成一个比丘尼,她身披法衣,却佩戴许多珠宝首饰,脸上涂脂抹粉,样子十分滑稽。两人相遇,修行人不禁大笑:“出家人如此打扮,成何体统!”比丘尼反唇相讥:“你既然深山修行,为什么却要收藏意外之财?”修行人听了哑口无言,良久乃如梦方醒。他想:人在世间,身边的诱惑太多了!只有时刻提防才不致迷失方向。于是,他又返回山上,专心修道,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注3:冈波巴《宝鬘集》云:“对自己这个如幻的肉体,无论如何培护侍奉,到头来仍是无常毁灭,实在没甚利益。”“食、色、财宝,无论如何吝惜珍藏,死时仍需空手而去,实在没甚利益。”
法悦难言,刹那触闻奇妙光音,亲历极端境地
神通莫测,忽然超越三千世界,遍知一切心行
注:法悦:又作法喜。由法、真理而来的喜悦,依于佛法而来的喜悦。
理须顿悟徒寻觅,忽于顶上闻雷,即开正眼
事在渐修非自然,及至心中无色,乃入空门
注1:《禅海蠡测》张无诤跋云:“其或顶上闻雷,豁开正眼,彻底掀翻,失声一笑,始知截流一句,不涉唇吻,堂堂岁月,空费草鞋。从此虚空为口,万象为舌,灯笼露柱,昼夜常说,刹竿倒却,处处逢渠矣。”
注2:《楞严经》卷10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此第尽。”又,《楞严经》卷3云:“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三密无边,三事无穷,三法无差,究竟三车无异
一尘不染,一丝不挂,一心不乱,终归一念不生
注1:三密无边:指如来三密,是身语意三业本来平等,三者都遍满于整个宇宙。
注2:三事无穷:即三事无尽。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有三种无穷无尽的努力:布施无尽,持戒无尽,博闻无尽。
注3:三法无差:心、佛、众生三者,在本质上没有不同之处;亦即三无差别。
注4:三车无异:《法华经·方便品》云:“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教契因缘非造作,穷极道时,无字无言皆是教
宗通根本法天真,达于义者,有声有色不离宗
注1:《四十二章经》载:“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楞严经》卷4载佛言:“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
注2:宗通根本:指宗旨通达真理之根源、万物之根本。又,禅宗有“宗说俱通”之论,谓通达堂奥之玄旨者,为宗通;能面对大众自在说法教化者,为说通。
注3:天真:此谓天然而不假造作之真理。《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云:“理非造作,故曰天真。”
千处祈求千处应,悲愿遍千如,普度三千世界
万方随顺万方灵,洪名彰万德,圆赅八万法门
注:《观世音菩萨偈》云:“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去无所著,来无所从,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
既不洗尘,亦不洗体,问其水是污是净,是即是离(题香尘圆通和触尘圆通)
注1:《楞严经》载:香严童子因见众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入鼻,然“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称“香尘圆通”。
注2:《楞严经》载:贤护与十六个伙伴在洗浴时进入浴室,他刚触到水面,忽有所悟,“既不洗尘,亦不洗体”,六根并未因洗浴而清净,由此悟道,称“触尘圆通”。
污辱突来,若能抬眼相迎,而神情不改,即真禅定
秽坑才出,又要转身投入,且本质依然,乃大慈悲
如来智慧,诚实又精微,可怜薄地凡夫,不能领会
净土法门,简单而深广,堪叹娑婆迷子,难以信从(题净土法门)
注1:印光大师云:“大集经云: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知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又云:“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亦能得利益;而复极其玄妙,纵等觉菩萨,不能出其范围。”
注2:《佛说阿弥陀经》云:“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云:“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又,《中阿含经》载佛言:“吾所得道,玄妙精微,渊深难解,非一切知见所能推演,唯圣者得以见之。”
注3:薄地凡夫:薄地,即卑贱下劣之位。以凡夫居于诸苦所逼迫之位,故称薄地。又以凡夫之位广多,故又称为博地。
历经艰苦再回头,水远山长,此身仍旧而恍如隔世
抛弃尘劳常放眼,天空海阔,满目依然却换了人间
身难无漏,命属无常,法亦无生,于本来面目,分明无我
佛说修行,道云修炼,儒称修养,论真实功夫,都是修心
以信为资,以愿为粮,念佛必须生信愿,愿切信坚离苦海
由因得果,由缘得报,持名即是造因缘,缘深因厚坐莲台(题“念佛往生”)
注1:念佛往生:净土宗认为,若行人至诚持念佛号,于命终时,即得往生净土,称念佛往生。念佛之对象通常以阿弥陀佛为代表,故一般念佛,即为念阿弥陀佛。
注2:资粮:指必需品、准备之意。欲证三乘之果,亦需以善根福德资助己身。《佛说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注3:藕益《阿弥陀经要解》云:“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墙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八万四千妙法门,闻者有缘,诚心闻者,实已登舟离苦海
五十七位菩提路,行之得果,切愿行之,定将入道彻真源(题诸法门)
注:据《楞严经》,谓大乘菩萨的阶位,可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善根、十地、等觉、妙觉,共五十六位。或在十信前加干慧地共五十七位。又,《菩萨璎珞经》作五十二位(于五十六位中,不计四善根位)。
化城如岛,山清水秀港湾好;万里归途,勿忘此间非故土
因地启航,海阔雾浓风浪狂;三生遂愿,将登彼岸彻真源(仿减字木兰花词谱联)
注:三生:(1)
指前生、今生、来生。又作前世、今世、后世,或宿世、现世、来世等。(2)三生成佛之略称。华严宗谓众生因见闻、解行、证入,而于三生之中即能圆成佛道。又,净土宗亦有“三生果遂”之说,即第一生闻听佛名,第二生勤行念佛,第三生即得往生。
超越时空,独尊三界,普光普照,妙法妙施,我佛堪称至矣
服膺因果,分证一如,正念正行,深心深信,其人可谓善哉
注:分证:又名随分觉,即随着一分之断惑而多得一分之证悟。
栩栩三千世界,若掌中视果,陶匠抟泥,蓦然呈现眼前,真妄皆空穷本际
如如一念菩提,胜梦里入槐,樵夫观弈,刹那贯穿无限,始终双泯证圆融
(题“三昧发得”)
注1:三昧发得:进入三昧状态之境界;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称发定。谓由专念之法而心住一境,遂得圣境现前,称三昧发得。
注2:佛经中常称佛菩萨罗汉等,观世界如观掌中之阿摩勒(又作庵摩罗)果。阿摩勒果为产于印度等地的热带植物(阿摩勒树)之果实。《楞伽经》云:“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楞严经》卷2云:“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方寸。”
《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载:“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维摩诘经·见阿閦佛品》亦载:维摩诘在三昧定中,现神通力,以其右手,象陶匠抟取陶泥一样,断取妙喜世界,放到娑婆世界来。
注4:本际: 指根本究竟之边际,即绝对平等之理体;多指涅槃而言。又叫真际, 实际。《圆觉经》云:“平等本际,圆满十方。”
注5:樵夫观弈:即“柯烂忘归”之典故。《述异记》卷上载:王质入山伐木,见几个仙童在下棋唱歌,便在旁边看。过了不久,他出来时,只见斧柄已烂尽。回到乡里,已没有同时代的人了。
注6:梦里入槐:即“南柯一梦”之典故。《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有一天在门南一棵大槐树下喝醉了。恍惚间被人带进树洞,只见洞中晴天丽日,有一槐安国,国王招他为附马,并任命他为南柯太守。在那里三十年,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来敌国进犯,他出征兵败,不久公主夫人也去世了。他失去国王宠幸,被遣送回家。淳于棼一觉醒来,原是一场梦!根据梦境挖开槐树下面的洞,只见有无数的蚂蚁居住其间。
--------------------------------------------------------------------------------
发表人邮件:2
本书名为《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其中,触闻二字,取意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触光柔软愿”和“闻名得忍愿”。同时,也含有接触、听闻佛法受益无穷之意。书中1200余副对联,都是作者近几年所撰。这些对联,虽然立意总的来看尚不悖佛理,但限于作者学识浅陋和缺乏修证功夫,因此,所撰对联眼界不宽,说食数宝、堆砌词语者较多,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者甚少,更谈不上真知灼见。不过,依作者之管见:其一,就佛学史而言,该书也许是第一部以对联专集方式撰写的个人佛学著作;就对联史而言,该书也许是第一部以学术著述为内容的个人对联作品集。它尝试将佛教的一些主要内容以对联的形式进行概括,体现了文学与佛学的统一。其二,该书的内容涉及佛教的一些主要方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佛教综述或佛教概要的作用,也许不失为一本佛教入门的辅助读物。
作者在开始撰写佛教对联时,除了“撰一定数量”这个意向外,并无任何具体的规划。随着对联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划分类别或者归纳专题的问题。对此,需要分几点加以说明:其一,作者撰写佛教对联,
并不打算按图索骥式的去刻意形成体系,而主要是依本人平时点滴的知解感悟和阅读中的即兴写作。其二,在利用素材进行对联写作时(比如题佛教人物),既不能不顾联律,也不能为文害意。因此,并不是每个素材都适宜于写成对联,特别在素材太少的情况下,就更不能勉强做作了。其三,本书并不想将佛教诸方面的内容包罗无余。可以说,佛学浩如烟海,本书不足一蠡。在佛教历史人物方面,本书基本上限于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一部分;在佛教教义方面,则更没有什么严格的体系可言,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四,在篇章结构上,本书只分成几个大的类别和主题,是为了既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其内容,又不至于显得过于杂乱琐碎。另外,在编排上,
考虑到对联的形式特征,除了题佛教历史人物的对联是按人物年代的顺序排列,其余对联,均按字数多少的顺序来排列。
佛教对联大体上属于学术联,其主题内容的学术性很强。因此,写作与欣赏佛教对联,除了要掌握对联的格律要求以外,还必须对佛教有所了解,包括对佛教历史、佛教人物和佛教教义的了解。为了帮肋一般读者更好地阅读本书,作者在许多对联后面作了必要的注解。这些注解,主要分名词注解和引用注解两大类,一般按对联的先后顺序加注,个别地方视具体情况,也有重复注解或没有严格按先后顺序注解的。
书中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1998年4月一稿
2000年5月二稿
2002年3月三稿
2004年5月四稿
佛学史上,第一部以对联专集方式撰写的个人佛学著作;
对联史上,第一部以佛学著述为内容的个人对联作品集;
本书体现了佛学与文学的统一;
可以作为佛教入门的辅助读物;
可以作为佛教概要的辅助教材。
-------------------------------------------------------
来源:水流云网经肖大志先生允许刊登此书,其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贴请注明。
--------------------------------------------------------------------------------
发表人:年大六
发表人邮件:1
好!谢谢肖大志先生、水流云网和转贴者,并向“当酒”君表示敬意。
--------------------------------------------------------------------------------
发表人:冷言冷语冷自由
发表人邮件:2
谢谢肖大志!谢谢转者!
--------------------------------------------------------------------------------
发表人邮件:2
2006年—2007年佛教对联新增
自在几个网站上发了一束《佛联近作》,并附言如下:在下原创的佛教对联,迄今已发了几年,由最初2002年刚在网上发表时的700副,到2005年底,已经翻了一番,1400副了。就此告一段落。
迄今已经两年未再在网上发表佛联。不过,两年来,也曾写了一些佛联,虽然数量不是很多。值此2007年即将过去之际,特发一束近两年的佛联新作。顺便祝贺各位联友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2006年佛教对联新增
三世三千佛
一尘一劫波
俗务莫争,须救燃眉之急
归程未了,何能歇路为家
注:《来果禅师语录》卷1云:“类于挑重担人,本拟归家放下,无奈身疲力极,竟尔歇路为家,自称潇洒,乐以为常,可是家乎?欲了归程,何能止此。”
见如破石,行易知难彻悟难,看穿以后无余事
修若断丝,行难知易空谈易,做到之前应少言
注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注重强调“知易行难”,如《伪古文&尚书&说命》云:“非知之艰,行之维艰”。民谚亦有云:“三岁小童识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明代王阳明在其“知行合一”说中提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孙中山在其《孙文学说——知难行易的思想建设》中更是明确提出“知难行易”的思想。
注2:佛教有云:“见道如破石,修道如藕丝。”盖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虽猛利,却易断除,故譬如破石;然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虽钝弱,然断之反难,故譬如断丝。
佛性神奇含妙法,妙法难思,妙心妙色妙音声,于法不应说断灭相
凡情躁动执浮尘,浮尘本妄,浮想浮生浮世界,对尘唯有作因缘观
注1:《金刚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注2:浮尘: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称浮尘。
注3:浮想:虚妄不实之思想也。《圆觉经》云:“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注4: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之道理而悟生死流转之理也。《宋高僧传》云:“接飞花坠叶,作因缘观。”
若有此经,则为是塔
但离诸相,即见如来(题《金刚经》)
注1:《金刚经》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注2:《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遇事不争,弱水一瓢吾足矣
闭门慎独,举头三尺尔知乎
心贵诚,言贵实,言出真心常合道
业有果,事有因,事成定业不由人
注:定业:决定受异熟果之业为定业。善之定业,定受乐果,恶之定业,定受苦果。
三千世界,不出此心,皆为阿赖耶识随缘变现
五蕴根身,本来无我,只是补特伽罗取趣轮回
注1:阿赖耶识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
注2:补特伽罗:意译为人、众生、数取趣。指轮回转生之主体而言。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诸趣轮回者。
注3:佛教主张无我说,故不承认有生死主体之真实补特伽罗(胜义之补特伽罗),但为解说权便之故,而将人假名为补特伽罗(世俗之补特伽罗)。然部派佛教中,犊子部、正量部、经量部等,却承认补特伽罗为实有。
滚滚红尘,茫茫业海,花花世界,几人愿出离?叹有情,苦乐轮回恒趣趣
生生不已,念念无常,运运密移,哪个能逃脱?唯觉者,身心寂灭永如如
苦海轮回,法尔真如,念人生之杳杳
妙心自在,冥然常乐,共天地而悠悠
方便度人,如来应世
慈悲济众,菩萨发心
芸芸众生,都是光中化佛
纷纷万象,无非梦里空华
见惯人情莫奈何,莫说人生无后报
经多世事已平淡,已知世界有玄机
2007年佛教对联新增
莫怪我敞开大肚,舒展笑颜,善恶悉知,信毁普观,而于世事了无牵挂,若看破了红尘,参透了万法,粉碎了虚空,随缘任运,无住无方,无着无依,便是这般逍遥自在的模样
只见她常洒杨枝,遍施甘露,寻声救苦,化身应物,为度众生永不止休,须饱经了磨难,精进了累劫,终成了正果,乘愿再来,不离不舍,不移不退,才有如此悲切仁慈的心肠
(题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
人性从来皆彼此
事情过去也平常
得道全由心放下
立言只在理持平
一思极苦身毛竖
常念众生心血流
修行须断不活畏
放下无如必死难
注1:不活畏:又作不活恐怖。五怖畏之一。初修行之人虽行布施,犹存我想,尚爱自身,深恐尔后难维生计,故常积存资财,未能尽施所有,称为不活畏。
注2:《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见道之前,犹存五畏
回心以后,只有三多
注1:见道: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道以后则为圣者。
注2:五畏:指五种怖畏,即见道以前之人(或称初学菩萨)有五种怖畏之心。又作五怖畏、五恐怖、五怖。即:(一)不活畏,初学之人虽行布施,然恐己不能活,故每每不能尽其所有。(二)恶名畏,例如初学之人虽欲化度众生而入于酒肆之间,然未能安行自若,因恐他人讥谤之故。(三)死畏,又作命终畏。虽发广大之心,施与财物等,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又作堕恶趣畏。造不善业,恐堕三涂恶道,故恒怖畏。(五)大众威德畏,于大众中或有威德者之前,恐自己言行有失,而不能善解法义,作狮子吼。此五种怖畏,于入初地时即远离之。
注3:回心:本意谓回转心意。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
注4:三多: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
一丝未断成牵挂
万事莫如破执迷
心无盘算得天助
事有营求失佛缘
心中小我不抛却
大事面前难放开(蹉对)
贪爱、我慢、诸见,无非戏论
两舌、恶口、绮语,亦是妄言
注1:《佛性论》卷3云:“戏论有三︰(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
注2:十恶中属于口业的有四: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心高翘时,要低头反省
情热烈处,须冷眼旁观
闭一只眼睛,内观己过
留几分田地,让与人耕
注:内观:音译作毗婆舍那、毗婆遮那。即观、观法与正观。即不向外求而深自内省,使内心趋向于真理之观察,亦指佛教一般之实践修行。
凡人难忍自夸者
智者尤怜我慢人
我慢:谓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即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
顺流难入涅槃道
逆境多为增上缘
注1:顺流:作随流。谓众生随顺三界、六道生死之流,而轮转于迷界。如众生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违背涅槃之道;即为流转生死之因果。反之,断三界惑障,违逆生死之流,趣入涅槃之道,则称为逆流;即为还灭之因果。
注2:增上缘:一切事物中,能助成其他事物生起,或者至少不妨碍他物之生成的,即谓增上缘。因此,凡对某事物之生成具有影响力或支配力者,即为该事物之增上缘。亦即一切现象中,能促成“果”的间接原因,或与果有关而不妨碍果之生起的事、物,就是增上缘。佛教又将逆缘称为逆增上缘,指恶师恶友等遮难、诱惑,以及诽谤正法等逆事,有时能成为进入佛道之因缘。
顺心常是迷魂酒
逆境多为增上缘
意有高低难放下
心无得失总持平
能安心者得天下
肯低头时是主人
如花妻子,读书儿子,说穿了徒争面子
锦绣文章,金玉印章,到头来空费周章
抱女过河无四相
舍舟登岸证三空
注1:抱女过河:禅宗有一故事:日本禅师坦山,一次与师弟外出,遇一女子过不了河,坦山便抱着她涉水而过。过了很久,师弟忍不住问他:我们出家人,应该不近女色,你怎么能抱一个女子呢?坦山说道:我早已将她放下,但你却一直背着她。
注2:四相:佛教的四相有多种含义。在此指《金刚经》所说的对于生命现象的四种妄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注3:舍舟登岸:在此指《金刚经》所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注4:三空:佛教的三空有多种含义。在此指依所执而分空为三种,即:我空,又作人空;法空;俱空,即我法俱空。
噉不求之食
住无主之林
注:《大日经&持明禁戒品第十五》云:“噉不求之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来神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