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着也可以西游记倒着看看的书

领略汉字魅力!这些诗正着读倒着读都可以
作为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绝妙文体,回文诗究竟有多妙?小编为大家选取了几首回文诗,我们一起读读看!
回文诗也叫“回环诗”“回纹诗”。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一种雅趣横生、妙不可言的诗体。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如是释义:“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回文,也写作“迥文”“回纹”“回环”,它是一种使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
浙江新昌县的南明山有大佛寺,有一尊高几十丈的大佛,其寺周围环境清静幽雅,景色如画,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天然居。大佛寺有一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此联巧用“天然居”和“大佛寺”这两个名称,组成回文,切题,工整,自然而有情趣,构成了回文联的主要特色,此联也成为回文诗的典范。此类还有“贤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贤”“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等广为传播。
最负盛名的回文诗当属前秦窦滔的妻子苏蕙(若兰)的《织锦漩现图》。窦滔当秦州刺史时,曾被流放。符坚取襄阳后,又起用窦滔为安南将军,留镇襄阳。由于家庭纠纷,二十一岁的苏蕙拒绝跟随丈夫去襄阳。窦滔一怒之下,只身赴任,跟她断绝音讯。不久,苏蕙心有悔意,于是费尽心机,织成一块八寸见方的五色锦缎,用文字填成回文诗,这便是有名的5织锦漩现图。
此图以841字排成纵横各为29字的方图,八百多字,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进一字读,均可成诗: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可以读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等,得诗3752首,才情高妙,令人叹为观止。苏蕙在诗中向丈夫诉说思念之情,抒发自己的悔恨自伤,赞扬对方的崇高德行。窦滔读后十分感动,就备车载礼至关中,把她接到了襄阳,夫妻和好如初。武则天既欣赏苏蕙的美丽,又赞赏她的才气,亲自撰文,誉其“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这是“确评”。
回文诗中最具情味的互动篇是宋代李禺《两相思》。据说古时候有个先生在外教蒙学,中秋时节不能回家团聚,就写了一首诗当家信寄回家:
《两相思》
枯眼遥望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妻子读了来信,便回了一首诗,这首诗只是把来诗倒过来写: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望遥眼枯。
原来此诗顺读是夫忆妻,倒读则是妻忆夫,读起来天衣无缝,令人拍案叫。顺读倒读,作者的身份、语气、居地等亦随之变化,感情均含蓄蕴藉,真切深沉。
词中也有回文的佳作。
菩萨蛮·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它使我们看到了夏日午后佳人的缝蜷情丝,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睡醒后,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这首词妙在正读、反读都能连贯达意,韵味无穷。
清代大词人纳兰容若也有单句回文词《菩萨蛮》三首,其一云: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哀罗垂影瘦,瘦影垂罗哀。
风剪一丝红,红丝一剪风。
以“寒窗雾”“天暮”“落花”“啼鸦”“衷罗”“影瘦”“一丝红”“一剪风”等凄冷萧瑟的意象反复渲染,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人创作的回文诗形式多样。有的按照常规诗体的排列方式排列,有的独出心裁创造出新的图式,有的完全做成诗图。以秦观的《回文诗》最为出名。
苏轼和秦观都是北宋时期的大才子。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颇得苏轼赏识。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却被告知秦观上佛印和尚寺里去游玩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秦观看到苏轼的来信,便写了一封只有十四个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信上的十四个字排成一圈: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诗应该这样读: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十四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清代姿州永康人女才子吴绛雪写过一首著名的回文诗。当时的背景是:其父吴士琪想考考三个女儿的才学,便命以“四季”为题,各写四首七言诗,不一刻工夫,小妹吴绛雪挥笔而就,众人一看,登时楞住了,回想片刻,才恍然大悟,拍案叫绝。原来吴绛雪写的是一首别出心裁的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仅四十个字,却可组成每首28字的七言诗四首。
其组合技巧方式是:每行成诗一首,四行依次为春夏秋冬四首。
读法是:首句从左至右取前七字,二句从左向右省去前头三个字,三句从右向左取前七字,四句从右向左省去前头三个字。
如第一首(春),取原诗第一句依上述读法组成为: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内容来源于《重庆师范学报》《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高中生学习》《新语文学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编辑推荐78
注册时间日
选择浏览模式:
单张浏览 |
如果你是好看簿的用户,请以大图方式来查看图片。
如果你还不是好看簿的用户,只需,然后登录好看簿,再刷新本页面即可以大图方式来查看图片。
友情提示:使用键盘左右键可前后浏览
这上面刻的好象就是中学课本里学的那一课,有那位高手记得那是什么课文?
阅读:418次
拍摄日期: 17:18:42
上传日期: 22:28:38
您的IE浏览器的版本过低,低版本的浏览器在处理javascript文件时存在问题,无法支持Ajax功能,全面使用好看簿,IE浏览器的版本至少为6.0SP2,请使用。一次实验结束后,小斌忘记将酒精灯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斌想探个究竟,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能很好的燃烧;②将灯头灯芯处液体挤出,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发现挤出的液体不能燃烧;③将灯帽盖好放置几个小时后或直接在直接在灯头上滴几滴酒精再去点时,酒精灯能正常燃烧;④去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酒精,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实验室用的酒精一般是95‰的酒精…请回答:(1)小斌设计进行实验①的目的是:;(2)实验②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的原因是:;(3)实验③中将将灯帽盖好放置几个小时后再点为什么能正常燃烧?;(4)通过此探究,小斌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
提 示 请您或[登录]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手机注册免费送20天VIP和20个雨点!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书如山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