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asy realmedia editorProducer压制,到100%时,要停很长时间,才能压制完成

如何把外挂字幕SRT压进影片 用电视看的时候也能带字幕_百度知道
如何把外挂字幕SRT压进影片 用电视看的时候也能带字幕
提问者采纳
将视频与字幕合起来需要内镶字幕 压制软件: VirtualDub(压制AVI) Easy RealMedia Producer(压制rmvb) 压制软件不是所有的格式都支持,AVI一般都是支持的,所以你需要AVS(AviSynth 2.57为稳定版),他可以在后台将影片以AVI的方式输出给压制软件,起到桥梁作用,使你在遇到格式不兼容的问题时可以不用单独转换视频格式,省去很多时间,AVS功能非常强大,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教程。 其实AVI本身也有不同的编码方式,所以你需要解码器和编码器K-Lite Codec Pack(里面集成了DIVX.XVID.AC3等等,基本够用了) 为了正确加载和显示字幕,你一定要安装VOBSUB(字幕可以通过其中的VSfilter.dll预览,VOBSUB的安装其实就是把VSfilter.dll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下即可) 用VirtualDub打开你的AVI视频,然后加载字幕,设置好音频与视频的压缩方式与参数,开始压缩就好了,也可以用AVS把字幕和影片合起来,然后压制AVS文件。 用Easy RealMedia Producer可以输出RMVB或封装mkv,你把字幕与片子放到一个文件夹里面并且起同一个名(这里所说的同名是指扩展名之前的部分),然后用Easy RealMedia Producer直接打开AVI并压制,字幕会自动加载,也可以用AVS把字幕和影片合起来,然后压制AVS文件。 对于你所研究的这个范畴的问题,我强烈建议你去学习AVS的用法,他能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 对于编码器参数的设置,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写明白的钉袱草禾禺鼓碴态厂卡,还是建议你去搜索一下xvid,divx(现在一般都是用这两个压AVI)的教程,如果你想你的成品是RMVB,那么你去搜索Easy RealMedia Producer的设置问题 根据你的问题,我为你写了一个AVS(你安装AviSynth后即可使用,一定要选择2.57以上的版本,强烈建议安装2.57,他是稳定版),请将下面的内容复制,然后在你的电脑上新建一个扩展名为AVS的文件,然后粘贴保存,然后用压制软件打开这个 AVS 文件压制即可。 LoadPlugin(&VSFilter.dll&) DirectShowSource(&d:\xxx\yyy.avi&,convertfps=true).changefps(23.976) TextSub(&d:\xxx\yyy.srt&) 注:23.976为视频的帧率,你打开视频之后可以改变你的帧率,一般高于24帧每秒,人眼就无法分辨了,现在流行的片子一般都是23.976,他等于24帧,你也可以自己改写。 yyy.avi为你的片源名称,如果不是AVI就根据自己的改写,如果你搞不清楚扩展名,可以打开文件夹选项,在里面把“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的选择去掉,然后确定,用AVS肯定都是能打开的(如果你电脑中有适合的解码器) yyy.srt为你的字幕,自己改名和路径 PS:编码器保持默认参数也可以压出来,就是效果不好,想要玩玩就不用深究了,如果你想压出好片子,那么好好学习一下 压制很废电脑,很废时间,建议没有特殊需要就不要学这个了
提问者评价
虽然不是我想要...
其他类似问题
外挂字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教学] Easy RealMedia Producer 高清 RMVB 影片压制攻略
Easy RealMedia Producer高清RMVB影片压制攻略
使用软件:Easy RealMedia Producer V1.94 + Shark007 Codecs
这篇教学会用到的工具都整合在此: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先安装 Easy RealMedia Producer V1.94
再安装 Shark007 Codecs
(安装Shark007 Codecs前有安装过其他解码包请先移除)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Shark007 Codecs 设置
压缩参数建议设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随然有些人认为RMVB是垃圾规格, 是属于破坏性压缩不被讨好
  但在过去或现在网络传输速度有限或不高的用户上, 却是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当然, 在高网络频宽和硬盘容量的收藏玩家上, RMVB是比较不会拿来被收藏的
  本篇主要是教学, 教大家如何使用Easy RealMedia Producer 压制成 RMVB
因为Easy RealMedia Producer是对岸的作品,虽然有繁体中文版,但很多选单或对话框,都是简体的术语,为了便于对照画面说明,一些术语也采用对岸的用法。
    缺省值 = 默认值
    码 率 = 位元率 (BitRate)
     帧  = 影 格 (Frame)
    视 频 = 影 片
    音 频 = 声 音
    消 空 = 清 空
    分办率 = 分辨率
● 固定码率:
影片档每秒钟包含的资料量恒定不变,比如你按500kbps/s压缩出的档,那么原文件高于500kbps的画面就会被强行降低到500kbps,而低与500的也会被填充到500的(很浪费)。
固定码率的缺点在于编码内容的品质不稳定。因为内容的某些片段要比其他片段更难压缩,所以图像的某些部分品质就比其他部分差。此外,固定码率会导致相邻流的品质不同。通常在较低比特率下,品质的变化会更加明显。
● 动态码率:
使用动态码率时,系统将自动为内容的简单部分分配较少的比特,从而留出足量的比特用于生成高品质的复杂部分。对混合内容使用动态码率时,在档大小相同的条件下,动态码率的输出结果要比固定码率的输出结果品质好得多。在某些情况下,与固定码率档品质相同的动态码率档,其大小可能只有前者的一半。
● 最大码率+平均码率:(最佳)
将原文件中高于“最大码率”的画面码率降低到“最大码率”,低于“平均码率”的画面提高到“平均码率”。例如最大码率设置1000,平均码率500,那么原文件中画面大于1000码率的画面将被强制降低到1000,而低于500的码率将被强行提高到500。介于中间的不变。有点类似固定码率,但是不会象固定码率浪费那么多空间。
● 最大码率+视频质量:
将原文件中所有画面的资料量都剩上品质系数。例如品质系数设置80%,那么就是乘上0.8。但是乘了之后如果码率还是高于“最大码率”,那么还是会被强行降低到“最大码率”的。相对于平均码率的缺点是,如果品质系数设置过高,档几乎压不小多少,设置过低,原文件中本来资料量就不高的画面乘了品质系数后将会变得很低从而使影片档看上去很模糊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使用动态码率的最大码率+平均码率方案是最优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网络上主流RMVB压缩方案都是采用最大码率+平均码率了。当然这里也采用这种压缩方案。
● 平均码率:
懒得每次调整平均码率其实只要用默认450即可,然后最高码率设置为9999。
最高码率设置为9999,甚至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要压制高清晰版RMVB,一般码率较高的画面都是那些动作变化幅度较快较大的影或3D转换,如果不希望此时画面品质损失太大,这里最好设置为原影片的最大码率,但若最大码率超过了原影片的最大码率,再大也不会有什么好处,所以这里就设置为9999或者99999都没什么关系。
平均码率一般设置为欲转影片码率的一半!
什么是影片的码率? 请利用Media Info此软件查看影片的码率。
如果影片的码率很低的怎么办?例如有部影片码率300,按上面说的压的话,那么平均码率就是150,这样压出来很模糊。还有影片码率很高的那又该怎么办?比如2000多的码率。
所以了,平均码率最小不小于200,最高不高于1000,这样无论压什么样的档都会很清晰了,又不会浪费很多的文件空间。
● 视频模式:
清晰画质 (SharpestImage):除非是高动态的影片,否则都建议选此模式。
标准画质 (NormalMotionVideo):普通动作的影片,一般影片可以选择此项。
平滑效果 (SmoothestMotion):平滑动作的影片,画面保留的细节极少。
幻灯片  (SlideShow):幻灯片一样的影片。
过滤影像 (No Video):如果你决定只要片源中的声音可以选择它。
● 视频编码:
Easy RealMedia Producer支援RealVideo 8、RealVideo 9及RealVideo 10,建议选择RealVideo 9,因为转档速度快,影像方面与RV10效果差不多,转档的最终关键还是在于片源好坏差别最大。
RealVideo 8:较旧的编码,用于固定码率的RM格式。
RealVideo 9:适合动态编码的RMVB格式,多数RMVB影片都使用的RealVideo 9编码。
RealVideo 10:Real公司最新的串流媒体影像编码技术,画面质量和压缩率都比RealVideo9有提升,但是转换速度变慢很多。
(实际使用时,选RV10与RV9的效果差不了多少,但却要花更多的时间转档)
● 设定FPS:
1秒内播放的图片数,由于RMVB支持VFR(可变帧速率),建议不勾选,用默认值即可。
FPS就是每秒放映多少影格。人眼在看每秒超过24影格,就有相当流畅的动态效果,如果来源影格数颇高,转RMVB时,为了减少档案大小,可在你能接受的范围,适时减少FPS。但如果来源影片影格数偏低(如手机拍摄的影片,往往只有15FPS),在此增加FPS,转RMVB以后,对流畅度并无助益。
● 音频模式:
Music:采用音乐品质,效果较佳,(建议)默认Music。
Voice:采用一般语音品质,效果比不上Music。
No Audio:只要影像,不要声音,如果在后制作过程,要另外配音的话,可以选此模式。
高质量方式重采样音频:就是压缩音频,使用默认打勾,不需修改。
● 音频编码:
默认:64 Kbps Stereo Music-RA8
Stereo Music:代表立体声 (建议)。
Surround Audio:代表环绕音场,有2.1声道较能听出与立体声的不同。
Multi-channel:代表多声道输出,通常只有DVD才有这种音效。
 有HighResponse、RA10字样比没有好,
 有stereo、Surround字样比没有好。
建议选择的音频编码:
  64 Kbps Stereo Music-RA8  (44.1KHz、Cooker) (默认)
  64 Kbps Stereo Music-RA10 ( 32 KHz、AAC-LC)
  96 Kbps Stereo Music-RA10 (44.1KHz、AAC-LC)
  64 Kbps Stereo - RA10 Plus  (44.1KHz、AAC-HE)
Real10引入了AAC格式,RA10-64kbps却是32 KHz,很遗憾不是44.1KHz。
而同样为AAC格式的RA10 Plus这种是44.1 KHz,但出来的音质有人认为差。
RA10的选择:
RA10 Plus是AAC- HE, AAC-HE是专门针对20-64kbps码率间开发的,上了96kbps就选Stereo Music-RA10(AAC-LC)较适合。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AC-HE小档案:
HE-AAC 是 AAC 众多 profile 之一, 这些 profile 包括:
1. Main profile (已淘汰)
2. Low Complexity profile (就是所谓的AAC- LC)
3. Sample Rate Scalable profile (SRC)
4. Long Term Predication profile (LTP)
5. High Efficient profile (即AAC- HE)
6. Scalable to Lossless (STL, 即 Fraunhofer IIS 版的 AAC- HD)
7. Low Delay AAC (即 AAC- LD)
※ AAC- HE 比一般 AAC 差在哪里呢?
1. 从 MPEG2 AAC 到 MPEG4 AAC 时, 增加了 Perceptual Noise Substitution (PNS),顾名思义就是用 pseudo random noise 取代 noise input. 另外也增加了 LTP.
2. 增加了 Spectral Band Replication (SBR),即 HE-AAC version 1.
3. 增加了 Parametric Stereo (PS),即 HE-AAC version 2.
  其中 SBR 简单地说就是, 牺牲高频, 只采用低频和中频的讯号去复制出 (Replication)高频. 至于怎么复制呢? 就是利用低频与中频的谐波 (harmonic). 当 AAC 加了 SBR 的技术就变成 AAC- HE,MP3 加了 SBR 的技术就变成 MP3pro. 这个 side information 通常是附加的, 使得旧的 decoder 也可以播出少了高频的音乐, 勉强还可以听就是了。
  PS 技术是针对低频的 stereo 讯号,将它压缩为 mono 的讯号,这样就节省了一定的 bit rate,想要还原回一定的音质的话,就需要补上 down-mix 成 mono 的过程中,已经拿出来的一些 side information. 因此,一个只支援 AAC- HE version 1 的 decoder,在播 HE-AAC version 2的音乐的时候,就会只听到一个声道。
AAC-HE相关文章:
● 播放缓冲时间:
这是为线上播放设计的,默认时间60秒,非线上拨放10秒即可,不影响影片。
● 关键帧间隔时间:
默认10秒,如果影片太长,为了编辑时方便,可以适当增大数值,但不要超过60秒。
● 添加错误纠正码:
线上播放侦错使用,个人播放意义不大,免勾。
● 调整画面大小:
影片分辨率调整,宽 × 高。不勾调整大小的话,自动保持原来的分辨率大小。
4:3输出设备大概设为:320×240、640×480、、。
16:9宽萤幕设备设为:、、、。
也可将分辨率其中一栏设为自己需要的数值,而另一栏填零,这样在转RMVB的过程,会自动计算原比例去换算另一个数值大小,来保持画面的长宽比。
高质量调整画面大小:依默认勾选即可。
● 减少视频杂波:
可移除影片中失真或多余的静态画面,有high、low、off三个选项,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 (使用默认:off)
● 调节音量:
如果片源的声音过大或者过小,可以通过此项来调节,单位是分贝,取值范围为-12至12的整数。负数表示降低音量,正数表示增大音量,0表示不调整。
(使用默认:6dB 或0dB)
● 音频延迟:
如果你的片源声音和影像不同步,可以使用这个功能调整。时间单位是秒,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时间有正负之分;输入正整(如:0.5)会延迟0.5秒,输入负数(如:-0.5)会提前0.5秒。
● 剪辑信息:
设置标题、制作人、版权等讯息的功能,完成以后在播放影片时,如果查看影片的资讯,在Title、Author及Copyright就会有你设置的讯息。
● 输出路径:
一般勾选“同输入档路径”,压缩完成的RMVB档将和原影片档在同一个资料夹内。
● RV10/9 高级属性设定:(建议设置:High)
EHQ MODE:High (这项设定决定品质的好坏跟转出档案的速度)
选Custom可手动输入编码复杂度。
  Very High  (95-100)
(无此选项)
  High     (85-94)
  Medium-High (78-84)
  Medium    (70-77)
  Low      (60-69)
  Very Low   (50-59)
● 使用二次编码:(建议不勾)
1-PASS:生成的文件比较清晰,压制时间短,不过因为转RMVB过程中会有错码产生导致文件体积偏大。
2-PASS:在转档过程中由于经过两次压制所以生成的文件体积较小,这点在转电影时显得由为明显(有时会比1-PASS小近1/3)
按理说经过两次压制的电影应该更清晰,但2-PASS却没有1-PASS的清晰。而且2-PASS相当于两次压制,时间太长,所以不建议采用2-PASS压制。
● RV10/9 其它属性设定过于复杂皆使用默认即可。
● 全部都设置好后,点“保存为缺省”,就不用每次开启都要重设了,只需要更改一下平均码率即可。如果有很多种压缩方案你也可以“保存”为一个配置档。以后要用时点“读取”,就可以把压缩方案直接读取出来了。
● 添加字幕:
不管那一种格式字幕,只要将字幕档与该影片放在同一资料夹内,且除副档名之外,档案名称必须完全同,在转成RMVB时,Easy RealMedia Producer会自动加上字幕,前提是有安装Vobsub元件 (Shark007 Codecs含Vobsub)。
● 码率计算:
例如您的片长是25分钟请在时间栏填入“0:25:0.000”
档案大小要维持在100MB,则100* (1MB = 1024KB)
在文件大小栏填入“102400”后按计算得知码率“546”Kbps
“546”Kbps = 视频 + 音频 的码率
所以如果音频选择64Kbps 则 546 - 64 = 482
平均码率就是“482”Kbps,直接取整数480或450都行。
---本文章由Spderek心得+网络蒐集于编辑--- 
谢谢大大的分享.
正好要来缩小档案.
又想要画质要好.
正好来试一试看看吧.
spderek wrote:
   Easy Re...(恕删)
大大您好...
请教一下, 像我手上有些老旧DVD, 想把它们转成Rmvb..
请问您建议用什么软件好呢?
先截取成avi或Mpeg4吗?
因为来源品质也是普普, 所以我选用rmvb...用Easy RealMedia Producer压制成rmvb出来音频怎么是cook_百度知道
用Easy RealMedia Producer压制成rmvb出来音频怎么是cook
为什么用Easy RealMedia Producer压制成rmvb出来音频怎么是cook?源文件是MPG 48000立体声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把你的设置界面截图传上来看看,估计你音频模式和音频编码选择不对,
其他类似问题
realmedia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使用Easy&RealMedia&Producer压制DVDRIP-RMVB的电影
首先是写AVS脚本:压制电影的时候需要把AVI文件和字幕SUB或SRT文件压制在一起,只是这样就不用写AVS脚本了,因为Easy
RealMedia Producer
V1.85可以把他们压制在一起。但要就加载上所在小组的SSA水印LOGO就必须用AVS脚本,因为Easy
RealMedia Producer V1.85不能把他们3个压制在一起,所以我们必须叫Easy
RealMedia Producer
V1.85具有这样的功能,所幸ERP支持AVS脚本,通过建立AVS这个桥梁就可以实现加载上SSA水印。怎么写AVS,怎么用AVS?下面来说
先建立记事本,在里面写上这样的内容(比如我将灵异拼图.avi,灵异拼图.sub,灵异拼图.ssa一起放在“D:\经典未成品电影AVI\第一部”的文件甲里面)
LoadPlugin("C:\Windows\system32\VSFILTER.DLL")
AVISource("D:\经典未成品电影AVI\第一部\灵异拼图.avi")
VobSub("D:\经典未成品电影AVI\第一部\灵异拼图.sub")
TextSub("D:\经典未成品电影AVI\第一部\灵异拼图.ssa")
保存为后缀名为AVS的文件比如tt.avs。
解释:LoadPlugin
是调用字幕滤镜VSFILTER.DLL,这个字幕滤镜使ERP可以将SRT和SSA和AVI压制到一起
C:\Windows\system32\VSFILTER.DLL
是字幕滤镜VSFILTER.DLL的绝对路径,我用的XP系统。
AVISource("D:\经典未成品电影AVI\第一部\灵异拼图.avi")
加载AVI文件.
VobSub("D:\经典未成品电影AVI\第一部\灵异拼图.sub")是调出sub字幕
D:\经典未成品电影AVI\第一部\灵异拼图.sub是我的电脑里的灵异拼图.sub字幕的绝对路径
TextSub("D:\经典未成品电影AVI\第一部\灵异拼图.ssa")是调出ssa字幕
D:\经典未成品电影AVI\第一部\灵异拼图.ssa是我的电脑里的灵异拼图.ssa字幕的绝对路径
如果我将灵异拼图.avi,灵异拼图.SRT,灵异拼图.ssa一起放在“D:\经典未成品电影AVI\第一部”的文件甲里面,那就要这样写
LoadPlugin("C:\Windows\system32\VSFILTER.DLL")
AVISource("E:\经典未成品电影库AVI\第一部\灵异拼图.avi")
TextSub("E:\经典未成品电影库AVI\第一部\灵异拼图.srt")
TextSub("E:\经典未成品电影库AVI\第一部\灵异拼图.ssa")
保存为后缀名为AVS的文件比如tt.avs。
注意:看出来了把TextSub支持文本字幕,而VobSub只支持SUB字幕。
好了,我们打开Easy RealMedia Producer
V1.85添加你写的tt.AVS,哎?你会问ERP不是压制影视文件吗?对呀,但他也支持压制AVS,换句话说就是用ERP压制AVS时,调用里面的脚本语句,才实现了将SRT和SSA和AVI压制到一起的目的。这就好象你在用JAVA写软件时,想调用个JAVA里没有类,你自己写了个类,然后在JDK环境中调用这个类实现JAVA类包所不具备的功能是一样的道理。那我们所调用的就是这个字幕滤镜VSFILTER.DLL来加载SSA。说到这你肯定明白的。(提外话:AVS脚本可以提供软件实现很多功能,靠命令行控制被。在这里只压制电影DVDRIP-RMVB,只需要用AVS这个简单的脚本功能,我个人不喜欢在用别的了。关于AVS脚本,COPD也有很经典的文章,我传给你了,一会我也跟贴发表下。)下面就要选中TT.avs,点击参数设置
第一 动态码率 的 平均码率 450K 最大码率 900K
你会问为什么这样设置?其实网上对码率设置讨论也是很多,但始终没有统一的说法,压制经验很丰富的COPD写过界点码率压制方案首先认为rmvb最大码率700-1000k足够编码。这个码率下,可以保证火花、水花,快镜头的编码,背景在合适的画面大小下基本细腻,他还给提供了另外2个码率450-900,380-900。究竟多少才准那?我凭自己压制片子的感觉,450-900是可以接受的,最后压制出的片子的码率有过553K,还有过447K,还有过537K,虽然码率不同但画面质量差不太多,都是可以接受的。你会问为什么最后的压制出来的码率是有差别的?在一定码率范围内有差别也是正常的,不会差很多的,万一有相差过多的情况,那就是码率的严重错位,失败的作品。最后说一点码率越大压制出的RMVB的文件越大,如果你可以在低码率压制的片子,和别人在高码率压制的RMVB的效果差不多,那你的就是精品,现在流行小巧高清晰的RMVB的潮流嘛,关于码率的设置你也可以多试试,多些体会.&
第二 视频模式 这个要根据你的片源来选择。
Normal Motion Video 普通动作视频;一般影片可以选择这项
Smoothest Motion&
&很平滑的动作视频;如动画片等就可以选择这项&&
Sharpest Image&
&&&很尖锐的动作视频;如一些动作画面很多的大片,可以选择这项
Slide Show ;&
&&&有幻灯片一样的影片吗,如果你有就可以用这个选项
No Video ;& &&
& 如果你决定只要片源中的音频可以选择它;
由于我压制的灵异拼图.AVI,所以我选Sharpest Image。
第三音频模式:Music的效果比Voice好。你也可以压缩哑巴电影选择 No
Audio;我选Music& &
第四视频编码:因为采用了动态码率所以我用RealVideo9。
第五音频编码:stere立体声;Surround:环绕;High
Response:高保真;因为音频的码率越大,音频文件也就越大,最后压制出来的RMVB也就越大,但为了追求高音效有人说码率在450kbs以上的,建议选择
96 Kbps 的 音频编码 或者更高(如 96 Kbps Stereo Music -
RA10);其实是没有必要的,44 Kbps Stereo Music High Response - RA10
或是 44 Kbps Stereo Music High Response - RA8 足以,RA8
和RA10有多大的差距?我都尝试过,出来的声音效果差不多。我在这里选择的是44
Kbps Stereo Music High Response - RA8。
第六设定FPS(帧速率):图像质量和帧速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图像质量提高时,帧速率将降低。如果维持帧速率较为重要,那么可以降低图像质量设置。使用23或25都可以,太高没有必要,太小影响效果。&&
第七播放缓冲时间:缓冲区越大,能够适应的图像质量越高,但同时用户在视频开始前必须等待的时间也越长,原因是播放机需要等到它的缓冲区充满后才会开始播放。通常情况下,缓冲延迟的时间(以秒计)与编码器中设置的缓冲区大小相匹配。但是,如果您计划通过RealPlay服务器进行流式播放,那么可以在编码器中设置较大的缓冲区大小。RealPlay中有一个称为“快速启动”的功能,能够使播放机比实际时间更快地填满缓冲区(假设有足够的带宽)。这意味着初始的缓冲延迟可能会短得多。例如,当用户尝试通过
DSL 或电缆调制解调器播放 56 Kbps
的编码内容时,启动延迟时间可能只有一两秒,而编码过程中的缓冲区大小设置则可能远远不止这些。
我设置为4秒。
&&第八关键帧间隔时间:如果使用的关键帧间隔较长,那么在必要时(例如场景变化时)会插入附加的关键帧。对于动作较少的内容,通常设置为
秒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比特率较高的内容,应当缩短关键帧间隔。我设置为10秒。
&&第九调节音量
最大12。个人喜好最大音量。
&&第十减少视频杂波:它能移除视频中失真的或多余静态的画面.选不选没有大影响。
&&第十一剪辑信息和路径,我是给YSSN传片这样设置,你随便怎么设置都可以。
在对RV10/9的高级设置中EHQ
MODE就是画面质量和压缩速度的权衡。high就是质量高,速度慢;low就是质量低,速度快;我压制时不选它,因为选它增加了压制时间,最后出来的效果反而和不选它的效果差不多,成了脱了裤子放屁--费2便事,网上有人坚持必须选,有人认为没有用,你自己体会下把。我个人不选。
高质量重新采样 我的经验选上好。不选看出差距了。
还有就是二次编码就是人们常说的2PASS,不选它就是一次编码1PASS。是否使用二次编码那?如果你是非常的注重文件大小、视频质量
可以选中它。这样你所花的时间将会加倍,我试了多次但最后的效果不明显。有点使大劲放小屁的感觉。我不愿意选。COPD有篇关于为什么只是使用1PASS不用2PASS的精彩文章给传给你了,一会也发上来给其他网友看看。
在“更多设置”里面
画面裁剪设置:
调整左右边界:前提条件 片源 宽度大于32
左边界:取值范围 0 ——
(片源宽度-32);左边界以左的画面会被裁剪掉。
右边界:取值范围 (左边界+32) ——
片源宽度;右边界以右的画面会被裁剪掉。
:右边界设为0时,程序会自动将它设为片源的宽度值。
调整上下边界:前提条件 片源
高度大于32&&
上边界:取值范围 0 ——
(片源高度-32);裁剪掉上边界以上的画面会被裁剪掉。
下边界:取值范围 (上边界+32) ——
片源高度;下边界以下的画面会被裁剪掉。
:下边界设为0时,程序会自动将它设为片源的高度值。
:当使用画面栽剪功能时,右边界值(下边界)减左边界值(上边界)的差为四的倍数。
原始画面的左上角 是坐标原点
四个边界 围起来的 矩形区域就是 就是 你期望的画面区域。
这个区域需要 大于等于 32 X 32.
我个人在压制电影DVDRIP-RMVB的时候喜欢默认的画面设置。如果在压制电视剧时就要减黑边了。但现在我只压制电影,所以不用这项。你可以操作下试试。
:是编辑AVS脚本。我不用这个编辑,我都是单写个AVS编辑,上面已经说了。
允许压缩时御览视频:不是用说了把,意思明了。
调整画面的颜色和亮度:一般的片源都不错,不好的直接删。所以这项我也不用。如果你好奇就是试。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xecutive produce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