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游戏白色的人物,挨到乌鸦森林之谜哇哇叫叫什么名字

注册时间日
zhangxiaoying
选择浏览模式:
单张浏览 |
如果你是好看簿的用户,请以大图方式来查看图片。
如果你还不是好看簿的用户,只需,然后登录好看簿,再刷新本页面即可以大图方式来查看图片。
友情提示:使用键盘左右键可前后浏览
IMG_0282.jpg
阅读:100次
拍摄日期: 10:30:58
上传日期: 20:35:00
您的IE浏览器的版本过低,低版本的浏览器在处理javascript文件时存在问题,无法支持Ajax功能,全面使用好看簿,IE浏览器的版本至少为6.0SP2,请使用。大门近影远眺玉立漂泊的鹰      很奇怪孟买上空盘旋着鹰。印象中的海滨城市如上海和青岛都没见过这样的景致。鹰是草原和山岭的宿主,鹰行天空,豹奔草原,它们只有在那里才能体验和享受到真正的王者才有的寂静。   而在这个喧闹的城市上空却时常可以见到鹰。孟买的鹰有些嫌贫爱富,只在酒店和高楼大厦之间徘徊游荡,低矮处和贫民窟仅见到性情随和的乌鸦和鸽子。这里的酒店楼顶上多设有露天游泳池,招徕大群乌鸦与鸽子们喝水,但是鹰们从来不靠近泳池,只在楼顶上盘旋。后来发现它们是在借助海风在高楼之间产生的气流滑翔,省力,而且可以敏锐地发现食物。一俟有了它感兴趣的目标便箭一样俯冲下来,抓住战利品后再振翅飞升上去,让人想起《红楼梦》里薛宝钗的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次乘飞机回孟买,看见东北处有大片高山峻岭,方悟到那可能是苍鹰真正的家,而在孟买盘旋只是它们为生存所选择的一种漂泊生活。在这里它是漂泊者,是过客。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些鹰是在一个叫艾莉的朋友家。她家住在一座高档公寓的24层,楼之间每天有5只鹰如期盘旋。她说自己闷的时候就靠近窗户凝视这些鹰,已经和它们稔熟了。艾莉来自台湾高雄,先生是德国一家大公司常驻孟买的职员,已经在这里工作了5年。印度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近年来一直吸引着世界目光,更多的商家纷纷涉足印度经济中心孟买,希冀在这里淘到一桶金。常驻孟买的外国公司职员不断增多,他们的华人妻子自动组成了“太太团”。   我在艾莉家参加了一次太太团做月饼的聚会,成员们多是些温婉含蓄的东方“小女人”,一般只在孟买生活3至5年,是这个城市的过客。大家一边动手揉面做馅一边倾吐着在孟买生活的感受。太太们分别来自北京、四川、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地,虽然有许多不习惯处,但多数都已和孟买相融相合,日子过得越久越发现她的好处。艾莉的先生要回德国,而她正在想办法阻止这个调令。她喜欢孟买,这里气候宜人终年常绿,不仅商品丰富物价低廉,人工费也便宜,一个月只花600多人民币就可以雇到会讲英文很不错的保姆;30多岁来自香港的蔓红忙着给韩国一所学校打电话,因为先生要转到韩国分公司工作,需要赶紧给两个小孩子在当地找学校。她随丈夫几年间转战了几个亚洲国家,已经习惯了这种漂泊;来自北京的小晴称自己在大学时也是踌躇满志想干一番事业,来孟买后无所事事,三年中有了两个小孩,扔掉了自己的专业觉得很无奈。   女人的心事繁密而纤巧,虽然各有各的心事,但谈起月饼来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故乡。家乡月饼像思乡使者,在深深的惦念中酝酿出独特的味道,想起来淡淡的甜,浓浓的香。大家盛赞家乡月饼之外,还详细介绍起独特的制作方法,将深植于心的中华文化传统包裹进小小的月饼中。中国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好像一堆浸润了煤油的干柴,一点点火星就能燃起熊熊的思乡烈焰。   当窗外那几只鹰又飞升上来时,我忽然感悟到,虽然在这个城市过着漂泊生活,但它们还是向往着寂静的山林,只有那里才是它们心的港湾。   做月饼车行孟买   孟买没有户籍制,对人口、车辆不设限,大家都很随性,是个名副其实的自由城。马路上不设电子眼,交警不罚款,许多车拐弯不打指示灯,一些路口甚至没有红绿灯……在一个有着两千多万人口,两百多万辆机动车的城市,你尽可以驰骋想像,那交通是何等模样。   来孟买后我几次鼓足勇气,始终没敢登上一趟公交车。孟买的公交车堪称外国人胆量的试金石:车体老旧,没门,只要车速减慢就可以随时上下。每当看见当地人羚羊一般轻盈无畏地跳上跳下,我立刻打消了乘坐公交的念头;跳下车后须顺势随汽车小跑几步,以抵消惯性,要练就这种独门轻功非一日之寒。另有一样功夫也让我气馁:多数汽车无门,你若站在门口处须有千钧握力,并敢于在疾驶中将身子探出车外。时常在上下班高峰看见车门处探身着几个衣着光鲜的年轻白领,个个面无惧色,到拐弯处更是抓紧扶手以抗拒强大的离心力。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主要交通工具,陈旧的公交车很不匹配。早就听说印度人在保护本国工业方面十分执拗,公交车都是本国产,别国东西再好,对不起,不稀罕。如此这般保护了落后,也保护了下层人民的生存空间。公交车费很便宜,走出四五站地只须2卢比(折合人民币不到3毛钱)。   来孟买很快便发现了两样便宜的消费:香蕉和乘出租车。香蕉合人民币几毛钱一斤,乘出租车走三公里地,顶多花费4块钱。出租车一律黄顶黑身,承袭着英式出租车的老版本,不求舒适但求古典,似乎除了赚钱还负载着纪录历史的责任。坐进车须将身子蜷起,脖子不能挺直,不管走多远都要低头两眼上翻地盯着道路。 第一次乘坐出租车颇受惊吓:车速飞快,司机小伙一边摇头晃脑地哼着小调,一边小甲虫似地从大货车和大公交缝隙中穿来梭去,走起麻花路。车门剧烈咣当,大有被甩出去之虞,结果没到站就喊停,宁愿多走了两站地。   出租车硕大笨重的计价器安置在前挡风玻璃外,在外来人眼里永远是个谜:我至今看不懂,同样的路有时显示20,有时显示60,仿佛随着驾驶员的心情起伏而改变。后来见司机时常拿出个价格表指点,方知道有章可循。不过周末下班时价格暴涨,平时20卢比的路程,甚至要破费100卢。后来坐得多了倒对出租车生出安全感,它们小而坚实,外皮硬如坦克,撞在漂亮的日本车上毫发无损,而对方注定伤痕累累。虽然磕磕碰碰的交通事故不少,但当地人不愿意花时间在马路上纠缠,概因孟买商人多,看重时间即金钱;而与此相反的是新德里人,只要路遇摩擦,一定要站在街头理论出个是非对错来。    孟买道路狭窄,交通拥堵举世闻名。21年前我来此地时只见过三种牌子的小汽车,全为自产。当时印度为保护本国汽车工业,连总理出行都坐国产车,街道上很清静;20多年来人口爆炸,买得起车的人越来越多,走在街上满眼是丰田、宝马、奔驰、沃尔沃等高档车,狭窄的街道变成了停车场,也成了新贵们炫富的长廊。拥堵成了孟买特色,出门办事,开车走30公里路要花3个多小时。   目前孟买正以每天涌进500人的速度迅速扩张,已经拥有近3000万人口。好在城市铁路纵贯南北,成为连接市区和郊区的大动脉。雇员高坦和他的两个哥哥都住在郊区,因为那里房租便宜,物价也低。他们每天靠着票价低廉的城铁往返于工作和住所之间,得以在这片人海中生存。他骄傲地告诉我孟买的铁路安全纪录在印度名列前茅,每列火车都装有电子保险装置。不过看着车厢老旧,没有车门,门口照例堵着一群人的城铁,我不免心有余悸。   值得期待的是,最近孟买所在马邦的最高行政长官在考察了交通状况后痛下决心,发誓要改变现状:增加600名交警,建立严厉的罚款制度,拓宽道路,架设电子设备疏导交通。尽管理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巨大鸿沟,然而只要一锹一铲地不懈努力,相信孟买交通会有很大改观。  公交车路边新车拥挤的火车出租车
&孟买的圣地   三公里长的海滨大道(marine drive)沿巴克湾蜿蜒伸展,堪称孟买地标。每当入夜,澄蓝的天上托出密密的星,这里便与之相呼应,华灯齐放,将鸽血红、兰卡蓝、祖母绿的光彩,一起倒映在黑漆漆的海水里,宛如一弯璀璨的宝石项链,大道也就有了“女王项链”的别称。   刚来孟买时正值雨季,一个傍晚突遇暴雨如注,密密匝匝的雨点编织成瀑布泼洒下来,雷电化成火龙,在漆黑的海湾上蜿蜒起舞 。一道道电光石火般的闪亮令人目眩,也让大地颤抖。我即使躲在大道旁楼房厚厚的玻璃窗里,也结结实实地体味了什么是恐惧。翌日清晨,从报纸上得悉在当晚的暴雨中,有三人在海滨大道上遭雷击身亡。当我拿着报纸去询问饭店服务生时,他淡然地说,这是常有的事,很多人喜欢晚上在海滨大道上闲逛,突遇雷雨就可能遭遇不幸。   我感到奇怪,海滨大道旁的屋宇楼房近在咫尺,暴雨之前风满楼海掀浪,明知会遇雷暴,为什么不事先躲避?几天后再遇暴雨,我透过落地玻璃窗,见一对青年男女坐在堤坝上固执地接受洗礼。暴雨肆虐,狂风宛如一个苦难的母亲,执拗地用双手摇撼着天与地。他们黄色的伞被雨点击穿,连同身影一起被雨雾吞没。十几分钟后,当雷霆般的风雨喘息着停下时,俩人竟依然端坐在那里纹丝不动。   都说印度人对死亡有着不同常人的坦然,并赋予了海市蜃楼般的美好憧憬,因而对生死更达观、更深沉、更平静。而作为平常人我却不能完全认同,天底下哪有比生命更值得赞美和珍惜的东西?但是我却承认,海滨大道确实是孟买人心中的圣地,即使再暴虐再恶劣的情境,也不能将他们与这条大道分离。   清晨,大道的堤坝上聚集了众多市民:有的坐在堤坝上悠闲地读报,有的盘腿面向大海双目紧阖,平心静气中聆听海的声音;几个头戴白帽的穆斯林高声诵经;一些年轻人说笑着在海边聚会;两三个白领在探讨工作问题;更多的人结伴在大道上疾步行走,直到浑身大汗淋漓。其中许多人开车从城里来,把车停在路边便加入了晨练大军。   黄昏时大道上聚集了更多的男女老少,他们欣赏落日熔金,沐浴醇厚海风,尽享着大自然丰厚的馈赠。 这真是一条价值连城的大道,给予了孟买人多少美妙的清晨和黄昏。   印度社会一直保持的种姓制度将人群森严地分成三六九等,孟买的高档酒店、收费公园不成文地使低种姓人望而却步。而海滨大道向所有人敞开她的美丽:海平线上玫瑰般的晚霞,夕阳在云层里放射出万缕金辉;浅滩处云朵样成片的白色鹭鸶,翩然起舞时宛如白色飞毯;远处帆影点点,渔舟唱晚,弄潮儿向涛头立……无论贵贱贫富,无须破费一分钱便可尽享美景。于是, 我看到流浪汉和衣在堤坝上酣睡,乞讨者在人群中从容穿梭。这真是一条民生民主的大道,将自己无私地献给全体孟买人。   我曾从挂历上见过海滨大道的老照片,那时的大道面窄不平,道旁也没有错落有致的高楼广厦。这条大道是1902年利用海埔生地修筑而成的,100多年来不断修葺,一直是这个城市人们休闲的好去处。都说城不在大有圣地则名,而孟买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古迹,没有泰姬陵;没有古老寺庙,她不过是400年前从小渔村成长起来的海港城市,只有孟买(Mumbai),一位古代女神的名字,为她增添些许神圣的光辉。而我知道,海滨大道就是孟买人的骄傲,是他们心中永远的圣地。  晨练读报海滨大道面向大海的呼吸种姓结      朋友艾米要和丈夫回欧洲了,这位来自台湾高雄风情万种的小女子在任何场合都闪闪发光艳丽夺目,却在将要离开时神情黯然。“我现在已经降格成保姆了。”她悻悻地说。在辞退了照料她一双儿女的两个印度保姆后,比照一下在欧洲高得离谱的人工费,她被迫作出了这一决定。此外,离开孟买她另有一种失落感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那就是作为德国公司驻孟买高级职员夫人的尊贵感,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如细雨浸润街市,月光漫入原野,无处不在。而回到欧洲,“大家都一样,谁会多看你一眼!”   许多在印度长期居住的外国人都会有一种自觉尊贵的舒快和爽意,而一部分人的尊贵感注定来自另一部分人的谦卑态度,这种氛围的弥漫源于印度人的种姓情结。   记得一个岁末之夜,一轮银钩在孟买某俱乐部草地上洒下碎如残雪的月光,圆桌对面坐着个裹在黄色莎丽里退了休的大学老师, 那一双严厉而骄矜的眼睛,如同隔着高山大海,远远地向我望过来。这位印度老妇人正激情四射地向我们谈论当地人的种姓问题,说是早在印度独立时种姓制度就已消亡,宪法规定人人平等,无论种姓高低在政治上都有选举权。年轻人不管出身贵贱均有权利受教育,选择工作也不必拘泥于种姓。她激动地侃侃而谈,看上去像个“愤青”,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流行的“马列主义老太太”。   事实上来孟买后我的所见所闻并不像她所说的那样美好,种姓制度破形式易,除心魔难。 似乎前世生活可以决定一个人来生坐标,无论他过着豪门生活抑或穷困潦倒,都是由他生逢其时的种姓赋予的。因而婆罗门能识文断字,刹帝利知道如何打仗和统治,吠舍懂得经商或种地,而首陀罗只能汗流浃背地干活。或者,他注定一生要做别人不愿沾边的事,成为不可接触者。区别印度人等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肤色,颜色越浅等级越高。   在孟买生活到处都可以感受到漫散于心并深入骨髓的等级情结,不同种姓之间依然云泥有别:刹帝利种姓的雇员司机从来不擦车,因为那是低种姓人的工作;租住的公寓里有专为低种姓开放的小电梯,皮肤黝黑的仆人、小贩和清洁工都不曾逾矩地排队等候,即使其他两个电梯空行也不会僭越;海边的小公园里,早晨多是浅肤色的富人足登舒适运动鞋大步流星地散步,而傍晚则是深肤色贱民的天下,他们谦卑地排坐在堤坝上享受黄昏时光;一家大型中资企业有不少印度雇员,高种姓者从不和低种姓一起用餐,若低种姓雇员被提拔立刻会受到种种质疑和非难;宪法规定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学校门槛之高只有富裕的高种姓子弟才能进入;20年前,激进的维• 普 •辛格政府大大咧咧地提出要把中央政府所辖职位的一半留给低种姓阶级,即刻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一些高种姓学生甚至以自焚表示强烈不满,“种姓结”变成了“种姓劫”,直到政府退让才算了事。……   印度人的生活像星空一样以难以察觉的速度缓慢旋转,尽管江山易色权力更迭,看来要真正达到种姓平等并非易事,几乎是将一只走兽蜕化成飞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印度低种姓阶层这么安身立命,真让人想不通。中国人自古就不认命,所以当项羽看见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八面的秦始皇,便雄心勃勃地指着马屁股说:“彼可取而代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光荣的传统意识激励着无数中国人奋起与命运抗争。当社会变动一次次从乌云后面透露出机会霞光之时,也是底层人民翻身之日,于是,雷霆万钧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七八年就要来一次”。即使在和平时代也不消停,攀比意识令全国人民热情地投身于炒房、炒金和买股票,让经济发热发烫几乎失控。   有人说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枷锁也是磐石,它以束缚部分民众才智为代价带来了社会稳定,一些很讲究人权的西方人对这种社会结构也津津乐道。我却觉得这种稳定白给都不稀罕,它让无数鲜活的生命在不平等巨轮的无情碾压下,成为被压瘪在冰冷马路上的一束束花儿,只留下梦碎的呻吟。今日中国犹如朝阳一般喷薄而出生机勃勃,必有能力调节自己的肌能与呼吸,相信在各阶层博弈中最终找到一条康庄大道,让全体民众都能享有真正平等的权利。  擦车是贱民的职业以卖花为生的低种姓家族富人喜欢在清晨来海边散步傍晚的海边是穷人的天堂健身在孟买     或许是孟买这方土地异常肥沃,每一种生灵都将自己无限放大:各类植物粗枝大茎,花肥叶硕;乌鸦鸽子健壮饱满,老鼠可以长成小猫大,就连雨后在路边慢吞吞爬行的蜗牛都大如核桃,用树枝一碰,待它将身体全部缩回壳里至少需要20秒……而在孟买生活的人却不那么自在,两千多万人拥挤在438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要想保持健康的精神和体魄,并非易事。   刚到孟买时晨起去海滨大道溜达,见许多人足蹬清一色印度造白色旅游鞋行色匆匆,有的拿瓶水,有的塞着耳机,尽管步伐疾徐不一却方向一致,好像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引,不由自主地大步前行。我疑心遇见赶集或有什么宗教活动,经询问才知道是在晨练。   在孟买找个健身的场地实在不易,虽然临海,游泳却是一项昂贵运动。沿海没沙滩又污染严重,只有少数五星级酒店和健身俱乐部设有游泳池。俱乐部会费昂贵,一年近10万卢比且手续繁杂,除了填写各种表格还需要两名会员推荐,一般中产阶级人士被排斥在外。孟买的住宅社区很少有健身会所,只有富贾贵胄们的顶级小区才有一小片草坪和游泳池。所幸这里没冬季,人们尽可以在户外运动。
 于是,疾步行走成了中产阶级钟情的锻炼方式。这个城市到处是见缝插针的袖珍公园,在楼房之间开出一方绿阴如盖的小小园林,有沙石铺路,风过时落英缤纷。清晨把细细碎碎的阳光透过树叶花洒在小路上,早有男女老少自然成行,顺时针地鱼贯而行。虽然园子狭小局促,多转几圈也会大汗淋漓。   海滨大道更是晨练的好去处,往往你方唱罢我登场。运动者多来自住在城里的富裕家庭,低种姓穷人一般住郊区,早上起来要匆忙赶火车进城上班,哪有闲暇晨练。白领们有的结伴而行,有的全家驱车前往。年纪大些的在脖子上挂条毛巾,边欣赏海景边行走;年轻人喜欢塞着耳机,听音乐打电话不误强体健身。海滨大道不长,走到尽头时再走回头路,大家同时返身齐刷刷的动作仿佛士兵听到了号令一般。一些退休老人相约来聚,出完汗还要坐在海边聊天消磨时光。孟买天热潮湿,几乎没见过有人跑步锻炼, 这种“转磨”式的走步晨练已经成了孟买一景。   孟买人也很重视精神层面的健康,他们练瑜伽成风,许多人还是大笑俱乐部的成员。印度人对死亡研究深彻,所以伟大的作家泰戈尔才能吟唱出这样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与死同属于生命,生亦华彩死亦美丽,只有消除了对死的恐惧才能远离疾病。医生给你的建议往往是练瑜伽,放松心情,消弭紧张情绪。清晨外出常看见大笑俱乐部成员们活跃在草地上,有老有少,相对而站,伸出双臂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然后哈哈大笑,从最初的假笑变成真笑,继而放声大笑,把心底深处的忧郁和怅惘宣泄出来,任其随风消逝。   与此相关的是许多孟买人坚持素食主义,认为酒肉乱性,使疾病丛生。尽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段百感交集的旅程,但他们向往心如止水的宁静,以便在旅程中全身心地思索生命的真谛。许多耆那教徒更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不仅拒绝肉蛋,甚至远离土豆萝卜等成熟在地下的蔬菜,只吃被阳光哺育过的植物。印度人近视率只有10%,孟买大学里的莘莘学子很少有戴眼镜的,这令我深感惊奇,不知是否与素食习惯有关。只可惜孟买人太喜甜食,对奶制品和甜点蛋糕格外钟情,虽然素食,却吃油炸食品过多,晚饭过迟(印度教21点以后,穆斯林22点以后),致使肥胖者日益增多。好在越来越多的智者已经跳出陋习窠臼,让城市有了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 大笑俱乐部成员在健身海滨大道上的晨练屋顶游泳池    夜之声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夜声,如果你心静如处子,就能领略到夜幕下城市特殊的响动。当岁月荏苒繁华落尽,记忆中的夜声却沉淀在心灵深处。回首所到城市,那些夜之声或亲切、或温馨、或爽脆,都给我留下难忘印象。而孟买的夜声,有种惬意,有种古怪,甚至,有些“诡异”。   夜声是一个城市恒久的、与众不同的呼吸;是偶尔失眠时敲打你神经那种熟悉的音响。从前的我在北京,夜晚常听到西单电报大楼《东方红》乐曲的报时钟声,那是一种能够穿透岁月的夜声,像母亲的呼唤带给人安全感,也带给我童年闲适而快乐的美妙时光;在重庆临江小住时,疏烟淡月里江轮的汽笛声时断时续,袅袅余音像北方的晨雾一样四处飘散;住在丽江古城的纳西木楼上,夜不能寐时将双手枕在脑后,听小巷里木轮车在石板地上发出吱吱呀呀清空的声音,像愉快的空气一样环绕在周围……   孟买也有她独特的夜声。刚来时正值旱季,每当凌晨,总会听到窗外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声音。初起时如软语轻哝,朦朦胧胧,缭缭绕绕,然后连成一片,此起彼伏如千倾波浪万壑松涛 。被这奇怪的声音惊起我靠近窗口望去:月光素洁,夜幕下的街道上反射出一片微光,此刻的你即使有纷繁心事也会变得心静如水。月光仿佛有种神秘力量,把那些栖息在树枝上、屋檐下,窗台上的乌鸦吸引过来,这些孟买的精灵们从梦中展开翅膀,像黑色的闪电在院落中、枝叶间和街道上叫着,飞翔着。我恍然觉悟,原来那种奇异的声音来自乌鸦的呱噪,它们一只只,一群群,一片片,把其他鸟儿也从睡梦中吵起,在一片浑茫中形成了高高低低的声海。这声音让你恍如置身于兴安岭的大森林,或是从贝加尔湖边松木清香的木屋里醒来的早晨……   日复一日,有这惬意而独特的夜声陪伴着,我在孟买度过了无数个黎明前黑暗的时光。    拥有三千万人口的孟买绝不是一个安静的城市,除了惯常的乌鸦鼓噪,常常会听到些古怪的夜声。譬如半夜时分,会被一阵骇人听闻的声音惊醒,这声音似猛鸷像怪兽,倏忽而来又瞬间消失。因为要搞清楚真相,有几次一伺听到动静立刻跳下床直奔窗户。而窗外,竟是一片宁静,远处海滨大道倒映在海里的灯光宛如梦中苏醒的眼睛。我执拗地倚窗而望,一直没等到怪声出现,待返回床上时声音又倏忽而过。后来终于真相大白:一些年轻人喜欢半夜骑摩托车飚车,载着女友轰鸣而过,孟买许多街道上都有他们的劣迹。夜里车少人稀,飚起车来自然很爽,可也该照顾一下周围的居民吧。   半夜里还有马车不时从楼下经过,达达的马蹄声让人想起狄更斯笔下的著名场景:一辆挂着车灯的华丽马车从浓雾中走来,马蹄踏在十八世纪伦敦的石板地上发出清响。后来才知道那是孟买城市观光马车每临入夜便集体出动,载着游人绕南孟买转一圈要400卢比。孟买夜生活极度贫弱,城里路灯暗淡店铺打烊,到处黑灯瞎火的,不知车上的游客观什么光?也许仅仅只为了“兜风”?   另有一种奇怪的夜声经常在黎明搅扰清梦:不知来自何处的高音喇叭声,似唱歌像诵经,分贝之高让人疑心有广场集会。听得多了,竟听出声音里带着几分神圣和忧伤。后来终于找到源头:那声音来自社区的小“寺庙”,是印度教徒祈祷的地方。孟买寸土寸金,信徒们只好在公寓里找间房子祈祷用。一些社区公寓的底层都辟出一间洁净的空屋,里面摆放几尊金碧辉煌的神像,供善男信女们膜拜,一如乡下的寺庙。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虽然觉得吵闹,却也为他们不屈不挠的虔诚感动。    孟买是一个自由城市,自由到可以随地便溺,随时跳下公交车,随便停车。居民的宽容度超乎想像,大家都默认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忍受没规矩的痛苦。呆得久了,我的心也变成了宽敞的宅院,任由身边的各种声音进进出出,不会让它们稍做驻留。   也许多年后,我会像存储北京电报大楼的钟声一样,在记忆里收藏起这些奇异的夜声。    夜里的观光马车社区里的“小寺庙”  
听说那边的人会乱宰游客,不知是真是假
 他们曾经闪亮过        来孟买前在网上信步搜索,忽然瞥见一条报道,说上世纪50年代初孟买因华侨华人为抗美援朝积极筹款,成为南亚地区捐款最多的城市。因为没有点击收藏,后来再想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寻找那条报道,已无可能了。就像冬日正午照在手掌上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却无法抓住。   来孟买后,发现在街上遇见中国人的几率比沙里淘金还低,侨界也一片萧条。偌大的都市华侨华人不到两千,多为老人孩子。当地出生的华人几乎不会说中国话,更不了解孟买华侨的前尘往事。而不知为什么,我却固执地相信那条报道,相信这里曾经龙脉苍劲。   一个清晨在海边漫步,看见堤岸上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华人老者在默默地眺望大海,一问才知道是兄妹俩,分别来自广州和北京。他们出生在孟买,50年代中期去大陆读书,后在国内落户,现在相约着回来探望老哥哥。他们的父亲曾是孟买侨领,大姐夫是华人子弟学校校长,他们在回忆陈年旧影中,证实了那条报道的真实性。   据两位老人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孟买华侨华人有近万名,市中心区还建有一条中国街,是华人聚集地。华人一般不做生意,多从事手工业:广东人做纸花(印度人节日多,纸花需要量很大)和机械修理;湖北籍的牙医多;还有少部分山东人做些小生意。为让子孙铭记中国,也为了孟买华人统一语言,他们捐款成立了华人子弟学校教授普通话。学生最多时达200人,有校车来往于南北孟买。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华人子弟学校牵头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为志愿军捐款买飞机活动。老师向学生布置任务,号召他们动员家长积极参加。兄妹俩不仅动员家人,还把自己的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华侨们热情很高,对新中国充满期望,纷纷慷慨解囊。他们听父亲说过,孟买华侨虽然不富裕,远比不上在加尔各答从事皮革生意的华人华侨,但捐款数量是全印度最多的。   可以想见,这里的华人华侨是以怎样的热情无私付出,把做纸花得来的一个个卢比积攒起来,献给新中国。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前后,孟买华侨遭到重创。华人子弟学校被封,校长和老师们被勒令24小时内离开孟买。此后,孟买华人纷纷远走他乡,中国、加拿大,欧洲和澳大利亚都是他们选择的栖身地。随着他们的离去,中国街也黯然消失了。   闻听此言不胜唏嘘。几年前我曾去过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学院参观,这所最初由当地华人捐款办起的学校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理工大学。他们为纪念当年的捐款活动在学校里开辟了几个展室,那些被风雨剥蚀却真实感人的照片让游人驻足,也让后代牢记。站在一张张老照片面前,我曾经泪水潸然。   而孟买华侨呢,他们的功劳似乎灰飞烟灭,无人记起。那辉煌的一幕早已被忘却,只留在眼前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的心里。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感慨良久。当轰轰烈烈的时代熔岩冷却后,他们仿佛化成一把攥不紧的黄沙,从时间的指缝里悉数漏走,不留痕迹。不,他们像风雪深处燃烧的一支蜡烛,曾经照亮和温暖过漫漫寒夜,尽管现在熄灭了,只剩下烛泪与烟烬,但是我们应该记得它曾经燃烧过——也应该记得,孟买的华人华侨,他们曾经闪亮过。     孟买华侨在一起过春节 孟买的中餐馆   如今在地球上,几乎“有阳光的地方就有中餐馆”,不过印度人和中国人口味差距之大仿佛参商二星,此起彼落永远没有重叠的时候,所以能在这块土地上生根的中餐馆自有几分功夫。   来孟买后的第一餐是在林楼(化名)吃的,它已经有七八十年历史,是孟买的第一家中餐馆。门脸不大,里面却别有洞天,小桥流水和中式窗框显示出浓浓的中国氛围。餐馆是一位林姓广东人创建的,现在已经传至孙辈,不过因为经营不善卖给了越南人,林氏的第三代传人只做了饭馆的“CEO”。当年林楼为在孟买站住脚以适应环境为宗旨,按当地人的口味进行了较大改良,结果办得不伦不类:餐桌上摆着印度人喜欢的masala(一种酸甜苦辣俱全的调料);主食里还夹带着Chabadi(当地面食);菜谱全部使用英文,全体男性服务员没有会说中文的。让我疑惑不解的还有厨师大多都来自尼泊尔,也许尼泊尔人与中国人相貌接近?后来发现不少中餐馆都由尼泊尔人掌勺,有人分析是因为老板们觉得用尼泊尔人成本低,而且他们既了解印度文化,也熟悉中国菜肴。一位姓温的华侨告诉我,当年就是他在林楼手把手地教尼泊尔人做中国菜,现在的几个主厨都是他的学生。我好奇为什么林楼不聘请他做大厨?他不愿深说,似乎是因为两国关系冷淡后印度人对华侨比较歧视所致。   林楼的上菜顺序也与印度餐馆一样,分头盘、主食和甜点。烹饪方法完全是印式中餐:挺新鲜的大虾串在竹扦子上烧烤,缺油少盐,只吃到一股糊焦味。印度人喜欢把鱼、虾和鸡肉烧烤后蘸甜辣味佐料吃,让人心疼这么好的原材料,若放进国内餐馆里不知会花样翻新地制做出何等美食呢。林楼的素菜也很特别,菠菜、菜花、青椒等不用油炒,而是裹上面糊炸,有点儿像日餐里的天敷罗;至于麻婆豆腐,只见小肉块加辣椒,豆腐需费劲寻找,更无花椒的踪影;而宫爆鸡丁,似乎只是辣椒水泡鸡,除去名字全然不像中国菜。   我以为这就是孟买中国菜的最高境界,失望中更加想念北京簋街的麻辣火锅、东来顺的涮羊肉,以及俏江南、金山城里地道的川菜。不过在孟买住得久了,才发现并非如此。   孟买的中餐馆大大小小有100多家,有“豪门闺秀”也有“小家碧玉”,一般都是祖上有中国血统的当地人做老板。中餐馆大都走大杂烩路线,几道“川菜”,几味“粤菜”,炒面、烧卖、馄饨,再加上几道印式烤肉。 不过随着两国交往频繁密切,许多中餐馆迅速改观;越来越多的中国厨师来这里服务,菜品完全中国化,味道也颇纯正。一些中餐馆的装潢竭尽中国元素:墙上挂着临摹的明清人物画像和书法家作品,餐厅里立着几尊石膏兵马俑,甚至门口处还竖起块老北京影壁。菜品也很地道,色香味和谐统一,风格典雅不落俗套。大陆中餐厅还请来一位来自郑州的师傅为顾客表演拉面,宣传品上的英文将其翻译成“面食舞蹈”。    几乎每家高档酒店都在菜谱里加入几道中国菜。设在五星酒店的中餐馆价格不菲,一个人需七八百元人民币,不过每到用餐时总是座无虚席。在孟买吃中国菜是一种象征,一般上流社会高种姓人士才有这份口福。做中国餐亦成为时尚,一些高收入家庭主妇都以会做一两道中国菜为骄傲,在公众场合还要特别提及。孟买社会存在着一个个独特的小圈子,以种姓、职业等划分,人数一般为七八万,成员从婚恋、求职到用餐都与圈子息息相关,某家餐厅很可能是某个圈子的固定用餐场所。越是高层次人士越喜欢在中餐馆用餐,有些中餐馆不事张扬,只以这类固定回头客为主要服务对象。与当地各层次人士稔熟后,他们会向你推荐一些不为人知的中餐馆。后来发现其实印度人的中餐鉴赏力十分惊人,凡是他们认为好吃的,果然地道;凡他们不满意的,大多不伦不类。一位印度朋友告诉我,她特别不喜欢印式中餐,只喜欢真正的中国菜。她去过中国五六次,知道什么是地道的中国味儿。   以前中印两国疏于交往,印式中餐还能忽悠一些没出过国门的当地人,时移物易岁过境迁,如今到过中国的印度人比比皆是,原来的经营老套路吃不开了。当地媒体根据调查为孟买中餐馆进行排名,名列第一的是泰姬饭店的中餐厅,以口味纯正拔得头筹,而林楼几乎排在了最末——价格不菲又味道失真,如果它再不急起直追,恐怕只有被淘汰份儿。   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名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客居岁月里,适应环境固然有利于一时生存,但也冒着失去自我的风险;保持个性虽然无比艰辛,但惟有如此才能在异域的孤寒寂雨中,将自己绽放成一树灿亮的繁花……   装饰着兵马俑的中餐馆爱吃中餐的印度食客一家中餐馆里的中式桌椅酒店里中西合壁的菜肴      中国制造在孟买     孟买的雨季时而缠绵悱恻时而痛快淋漓,倾盆如注的大雨后透出轻盈明亮的天,让阳光撕开云朵,肆意洒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管阳光何等强烈当地人很少戴墨镜,不知是因为道路两旁绿阴葱茏,还是印度人天生不惧强光?不过,街边摊档或商店里卖墨镜的却不在少数。   为了买墨镜我进过南孟买几家眼镜店,架上的商品似曾相识,却没见过中国制造。有副墨镜竟与我一年前丢失的心爱物几乎无二,仿佛“复制品”,再看商标却是一家印度厂商。我奇怪中印两国设计者的想像力如此相像,竟把产品做到好似孪生姊妹一般?   问过老板,却感觉他闪烁其辞,先说是印度制造,后告之是意大利款式,又说是法国货。见我狐疑的样子,他压低声音说其实是中国制造。他解释说当地人对中国产品有偏见,而且当局也处处设限,只有抹去掉中国制造才好卖。闻听此言感慨良多,当“中国制造”以无处不在的气势席卷世界之时,我们转过身,却发现身边一个偌大的邻居独自超然之外。在孟买,你发现“中国制造”的几率比中彩票高不了多少,偶尔看见一件商品上面含糊不清地印着“made in China”就会备感亲切。   实际上,孟买市场上有不少没有中国制造的中国制造,许多产品都是采用“暗渡陈仓”的古法悄悄地溜进来。印度市场虽大,但基本上已经被大型垄断集团瓜分完毕,没有缝隙留给外来者。不过中国制造的确物美价廉,使想发财的供货商们开动脑筋“曲线救国”。他们要求中国厂家将产品中性包装出厂,不著商标;或者瞒天过海,称货物是从香港和新加坡进口的。   不仅墨镜,商店里的众多商品,从塑料口杯到家用电器,都有张冠李戴之嫌。我曾遇到一位来自广州美的公司驻印度销售经理,他从新德里来此出差,帮助解决美的的售后问题。我奇怪这么大的品牌公司从中国砸进印度为何没听到一点儿动静?孟买大型电器商店都是三星和东芝的天下,中国电器只见过一台海尔洗衣机,还被搁置在角落里。经理告诉我,他们的产品很难进入印度,在这里注册个分公司“比登天还难”。无奈之下只好把产品换上当地厂家的牌子打进来,有点儿“挂羊头卖狗肉”。不仅美的,志高等其他公司的产品都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进来。 这种明珠暗投的做法虽然可以暂时获得一些利润,但属短期行为,等于丢掉了印度市场。   也许是印度在历史上多次为外人入侵而形成了排外个性,给人感觉不怎么好客。孟买的国际航班一律半夜起飞,外国游客要在机场硬挺着熬到半夜上飞机,傍晚时分,宾馆酒店的大堂里经常有外国游客提着行李,打着哈欠坐等机场巴士。相反,印度国内航班出发和到达时间基本都安排在白天,不会耽误休息;来印度签证也非易事,外国经商人员只发给三个月的商务签证,半年到一年工作签很难拿到。印度人对外国产品的热情远不如中国人,商店里最多见的是“made in India”。以前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汽车工业只准使用国产“大使牌 ”小汽车,连总理出行也不例外。    进入印度市场是考验一个企业耐心的最好方式,已经有不少知名企业捷足先登,看看满街奔跑的尼桑,丰田,花冠,雪佛莱等,就知道这些企业的功力了。 中国企业虽然举步维艰,但三一重工、华为、中兴等 都已经站住了脚。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对中国产品感兴趣:一天刚走出公寓,一位邻居开着一辆崭新的大众车在我们面前停下,从车窗里伸出脑袋高兴地喊道,“看,我从中国买了辆新车!”虽然至今我在孟买只看到这一辆中国车,毕竟开端良好。   今年中印双边贸易可望达到600亿 美元。有时在海边散步,经常听到富裕的邻居们谈论与中国的生意。在孟买的中国餐馆里,你会听到更多生活优渥的中产人士谈论中国。一些印度媒体也发表文章报道中国工人效率高,督促国人转变对中国制造的态度。这两个具有灿烂历史文明的伟大国家在浑然不觉中已经走到了相互依存的境地,或许有一天,当阳光穿过误解的阴霾照耀大地,会激起两个巨人国家擦出电石火花,重温昔日兄弟情谊的旧梦。  我看到的中国制造产品50元钱在孟买     有朋友问,在全球通胀浪潮中,50元人民币在孟买购买力如何?   记得刚来孟买时曾心中暗喜,此地除房价油价外,总体物价水平低于北京,尤其是肉、蛋、奶等食品。不过好景不长,一年来物价飞涨,让我切身领略了印度的通胀速度。疾风过后劲草难当,百姓们多有不满之辞。三个月前,在野的人民党组织了一次全国大罢工,抗议政府对通货膨胀无作为。亲历的情景至今难忘:商店关张学校关门,街道上空空如也,只有湿乎乎的热风卷起树叶在地上盘旋;办公楼里天天见面的保安不知去向;乘电梯不用排队等候,俨然成了“专梯”;雇员们不敢上班,怕“没响应罢工号召,乘火车时被飞来的石块打伤”。   不过此后,印度物价高企的状况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民怨沸腾,搞得政府手忙脚乱,一年中连续6次加息,即使如此也没能挡住通货膨胀的步伐。   地球是永动的,当人类迈进21世纪后,风水轮流转向了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正在成为令人瞩目的新星,同时也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阵痛。与人民币一样,印度卢比今年也面临着很大的升值压力;一年前1美元可以兑换48卢比,现在仅为44,50元人民币约合330卢比。今年印度国内通货膨胀高达9.9%,330卢比在衣、食、行方面可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一年前年刚来孟买时,去趟附近的小超市,330卢比基本可以买全一周食品;而现在拿着330卢比,只够两天的花销。这家名为“自然菜篮”的连锁超市是南孟买富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价格比政府菜市场贵20%。富人们相中这里,是偏爱其进货渠道安全,肉类较少添加剂,青菜多是不用化肥的自然产品。我粗算了一下,目前在这家超市50元人民币可买62个鸡蛋,6公斤西瓜,12公斤西红柿,6.7公斤青椒,2.8公斤中国进口的富士苹果,1.5公斤大虾,2.7公斤羊肉。香蕉比较便宜,可买大约13公斤。孟买几乎看不见猪肉,鸡肉不贵,50元可以买两只整鸡。   孟买的人均收入是卢比,相当于600—750元人民币,按照这家超市的菜价,当地人几乎食不果腹了。实际上,普通白领一天有40卢比就可以满足口腹之需。办公楼里的职员们经常在附近小摊上解决午饭,他们喜欢吃一种油炸粽子样的食品,里面包裹着加调料的土豆泥,吃饱只需20卢比。大多数公司职工都自带午饭,有快递公司去各家收集,统一送到办公室。自带食品应该更省钱,330卢比至少可以让一个普通白领吃饱一周。而在北京,想用50元人民币饱餐一星期并非易事。因此在食品方面尽管物价攀升,依然感觉在孟买生活更便宜。   印度是纺织品大国,有着上百年的出口史。当地棉纺品质高价低,加上孟买四季温润无须冬衣,普通百姓在服装方面花销不高。孟买每年的雨季(6月-9月)也是棉织品降价季,商家纷纷用“跳楼价”倾销库存。一件上乘纯棉T恤只要199卢比,百分百的棉制品柔软爽滑,熨贴自若,50元人民币几乎可以买两件;即使一条蕾丝滚边绣花莎丽连同做工费也只要2000卢比, 难怪西方人喜欢来此购衣。    与服装相比汽油价格可谓暴涨:一年前330卢比可灌93号汽油6升,现在只能灌5升。目前孟买油价约为10元人民币一升,不仅私人汽车出行受限,出租车费也上调了。孟买出租车一向以便宜而不舒适著称,现在起步价为2.2元人民币,每走一公里增加5毛钱。来孟买以后,感到最便宜的两样东西是:出租车和香蕉。   面对通涨难题,印度政府拿出的方案一是加息,二是涨工资。一年来 孟买人均月收入增加了25%,从原先的4000卢比增加到5000卢比。不仅公务员,私营企业职工工资也大幅增加,因为工会的力量不可小觑,一旦怠慢了职工,来几次罢工就够雇主难受的。尽管如此,物价增长过快让人们的通涨预期增强,幸福感降低了。但愿第6次加息后能有效地控制通涨,使印度人民再回到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服装打折季节的抢购街头早点摊类似油饼的早点,一卢比一个酒店里也有服装展销兄弟情   马大夫的中文名叫马昌德,是孟买一家私立医院著名内科专家,第一次见面是在孟买海滨大道的一家中餐馆,他给我的印象是爱吃海鲜,注视你的目光好像一位慈祥的父亲。印度医疗体制有点儿像西方发达国家,药费便宜诊费贵,像马大夫这样毕业于伦敦医科大学,有着丰富经验的名医一次诊费要几千卢比,高得令人咋舌,可他对中国领馆的人从不收费,这一原则如金科玉律,几十年来惠泽了一批又一批领馆工作人员。   去马大夫家作客是6月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 80多岁的马大夫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兴致勃勃地指点我们欣赏墙上的多幅油画,那是他去世已经6年的爱妻的杰作。画面上的人物和风景栩栩如生,透射出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像力。画框下面的小桌上放着艺术家的遗像,身穿一袭紫色镶金莎丽的她有一双大而美丽的眼睛,眼神深邃而专注,仿佛从天堂隔着千里万里,远远地向人间望过来。   马大夫用手抚摸着遗像告诉我们,自从他25岁从英国留学回来,见到了17岁的她,便决心给她一生幸福,从此再没有青睐过其他女人。他甚至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起当年一见钟情的场景,一瞬间让时光倒转了60年。他说自己和妻子都喜欢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在领馆帮助下一起去中国游览了长城,西安古城和杭州,被这个伟大的国家深深吸引。从此,对中国友好、帮助中国人成了他们夫妻共同的生活原则,即使在两国关系冰冻期也从不动摇。   像马大夫这样的中国老友在孟买还有几位:商人凯米卡早年是银行家,1962年中印边境战事突起,长驻孟买的中国银行分行在仓促撤退中将来不及兑换带走的上千万卢比托他保管。1992年孟买领馆重建时,他将这些钱一分不少地归还中国。在漫长的30年中,他是怎样以抱柱信的痴心望穿岁月,在无望中坚守和等待!每当这位80多岁的老人坐着轮椅出现在领馆举办的活动现场时,总会赢来人们尊敬的目光。   另一对表情腼腆80多岁的老姐妹,年年都是中国国庆招待会的贵客。在抗日战争中,她们的一个兄弟从印度来到中国工作。他参加了八路军,不分昼夜地抢救伤员,奋不顾身地拼命工作,三天三夜未曾睡觉,因为劳累过度,只有30多岁就为中国人民献出了生命。他就是当时与白求恩大夫齐名的印度医生科隶华。他为自己的家乡孟买书写了光荣的一笔,每一届中国领馆总领事莅临到任,都要去拜谒这位受中国人尊敬的印度医生的故居。   如今,也只有在这些80来岁的印度老人心中,才有与中国浓得化不开的兄弟情。这份情谊来自尼赫鲁总理执政的前半期,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956年底到1957年初的3个月中,周恩来总理四次访问印度,“千千万万的印度人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来自城市乡村,都跑到大街上欢迎中国客人”。到处是“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度中国亲如兄弟)的欢呼声,那是发自两个伟大民族内心深处的真挚感情,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   许多年过去了,两个国家因为种种原因疏于往来,宛如一对恋人,因为误会使恋情扭曲,即使再想破镜重圆,也会因曾经的裂痕而投下阴影,初恋时那种刻骨铭心的美好情感只能储藏在记忆中了。   遗憾的是一些印度年轻人至今对中国了解甚少。比如马大夫30岁的独生女,看上去似乎对中国一无所知;与她同居但不结婚的男友是一家小型电信公司老板,也是家中独子,与我们聊天时言必称英国,更向往美国,以他的几个堂兄弟姐妹在美国生活为骄傲。我发现当地知识青年越来越认同美国价值观:重利益,追求物质享受,与中国年轻人不同的是他们在宗教信仰方面表现出极大热情。当马大夫女儿和男友向我们解释印度教教义时表情激动,透露出内心的虔诚与神圣。   也许是迫于生活压力,不少高种姓夫妇有少生孩子趋势,甚至像中国一样“只生一个好”。如果将来两国制定政策者都是独生子女,那么,他们能够理解什么是浓得化不开的手足意,兄弟情吗?如果两国的下一代互不相知,那么,“印度中国亲如兄弟(印地秦尼,巴依巴依)”的声音,就只能消弭在历史的尘烟中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台湾歌手张信哲的歌声听上去有几丝悲凉和无奈。不过事在人为,经济利益的相互吸引,已经使中印两国在对望中情不自禁地相互接近,去过和想去中国的印度人逐年激增。相信只要双方努力沟通, 即使无法恢复到上个世纪50年代如骨肉同胞的兄弟情谊,做朋友,仅仅隔着一壶清茶,交换相互的故事,畅谈人生哲理,也是一种恬淡的美丽吧!  柯隶华的姐妹马大夫银行家凯米卡宝莱坞的童话   宝莱坞电影基地是孟买的骄傲,一般人很难进,听说有的外国游客想办法让星探看上自己,充当老外群众演员才混了进去。我们很幸运,有机会直接去造访。   平时经常从电视里浏览当地节目,看得多了,发现宝莱坞电影有些老套雷同:不是倒霉的恋人终成眷属,就是婆媳大战,要不就是三角爱情。剧中对白冗长,还穿插着大段大段的歌舞。印度影视剧似乎很少涉及国内严肃问题,喜欢在歌舞升平中谈情说爱。在国内看惯了源自生活针砭时事的鸿篇巨制,感觉印度电影确实与我们不一样。   尽管影视剧不太反映实际生活,但觉得画面上的俊男靓女、豪宅香车别有风味。印度美女秉承亚欧人种的优秀遗传,个个光彩夺目;加上一袭珠光宝气的鲜艳莎丽,胳膊上闪亮的赤金扭麻花镯子,实在养眼。场景道具也很特别,即使表现中产家庭,其装潢也与英国王室有一拼。我看过一部有关婚外情的故事片,妻子站在豪华别墅的巴罗克阳台上,哀怨地注视着丈夫和情人在游泳池边卿卿我我。庭院里耸立着洛可可古典喷泉,丝丝缕缕的水线在阳光里微微闪烁,映衬着璀璨的蓝天宛如仙境。   富丽堂皇的画面让人忘却了窗外现实:骄阳下光脚的“贱民”在卖力擦车,不远处有一大片贫民窟窝棚和尘土中衣衫褴褛的孩子;四肢不全的乞丐从车窗外向你伸出黑黑的脏手……这一切在五彩纷呈的绮丽画面中烟消云散,现实生活经宝莱坞一番改造,就成了美好的童话。   今年4月的一天,终于有机会走进位于孟买北部的造梦工厂宝莱坞。早年间不知哪位仁兄看过美国好莱坞后,非要把“好莱坞”(Hollywood)的“H”换成了孟买(Bombay)的字头“B”,就成了“宝莱坞”(Bollywood)。真到了宝莱坞,激动之余又不免有点儿失望。一座半旧的白色5层楼就算主体建筑了,楼前的树影里有一大堆人在忙活:打灯光的,提词的,化妆的。刺眼的阳光下尘土飞扬,草地上随便丢弃着废纸盒和塑料瓶子,几个穿着夹脚拖鞋的孩子跑来跑去,很佩服电影人在如此凌乱的环境里拍出了天堂美景。   两位漂亮女演员在一辆簇新汽车旁表演,情节似乎是一位商人太太从汽车上下来巧遇闺蜜,不免凑在一起叙旧聊天。只看这一幕就感觉夸张:两个普通女性逛街聊天,不仅穿戴得珠光宝气,还要头戴鲜花;而且女人穿莎丽开车也鲜见,试想,铺陈到脚面的莎丽不仅防碍踩油门,也不方便刹车。看起来宝莱坞并不在意是否合乎现实,一切只为了取悦观众。   宝莱坞影城占地面积极大,室外摄影场不仅有农庄、寺庙、别墅,还有森林、湖泊和群山,开车停停走走了一个多钟头只看到冰山一角。从车窗向外望去,路边草丛里散落着废纸片玻璃瓶;旱季里树叶上沾满灰尘;一些用来做背景兀立在山上的建筑已经破损,门前胡乱地堆着沙土,真不敢相信每年就是从这里诞生出1000多部电影。曾经担心这么高产的电影会有销路问题,一次翻看 印度经济杂志《forbes》,有报道说将有650个频道落地,已经有483个被批准,还有163个等待信息广播部批准。650个频道!难怪 宝莱坞电影成了“皇帝”女儿不愁嫁!   我们进入山顶一栋小楼,也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四周金光闪耀的墙壁、豪华的枝形水晶吊灯、雕花门廊和扶梯栏杆,让人误以为走进了某王宫。这里正拍摄一个家庭片,富二代的小夫妻俩正在争论,然后是气度不凡的老父亲上场。宝莱坞真是造梦高手,如此金碧辉煌的布景道具,把一个家庭问题片拍成了城堡里的童话故事。   有人说印度电影是为印度人自娱自乐而生,颇像麻醉剂。在我国,“不真实”是对一部影视作品的严厉批评,而在印度则不需要为此操心。一个电影人说,“人们需要电影来逃避现实,我们向观众出售的是他们想看的梦境。”孟买影院的票价比较便宜,条件差些的影院三五元人民币就可以看一场;无论富贵贫穷,人们只管看,并不把华丽场景与自己生活挂钩。很佩服印度人面对银幕上豪华生活的平和心态,似乎电影只是生活的润滑剂并不激励人们去改变什么。2009年风靡全球的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取材于孟买贫民窟生活,这一励志作品遭到孟买下层人士的抵制,贫民窟居民们举行了示威,要求影片改名字,认为侮辱了他们的生活。说实在的,当地人并不喜欢这部由美国公司拍摄反映真实生活的影片,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凡是我问到的印度朋友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宝莱坞电影,并为之骄傲,只有一名年轻清洁工说虽然喜欢,但没时间看。他家距离市区几十公里,每天天黑才回家,累得只想倒头睡觉。   生活不尽人意,人们需要童话来解脱。我有个朋友,被自己的婚姻和工作问题搞得很纠结,整日愁眉不展,便开始倾心创作童话。她说这样做可以帮助她脱离现实,从白云天空 、阳光花朵的故事中寻找快乐和幸福。我想宝莱坞电影也秉承了这一原则,让人们坐在电视机前忘却理想与现实,愿望与处境之间的巨大鸿沟,坐上飞毯快乐地在童话世界遨游。   让美梦照亮现实,让生活充满色彩。宝莱坞电影是是人们心灵的润滑剂,社会的稳定剂,也是印度最美丽的一张名片。     在摄影棚里拍摄外景现场补妆
写得真好!顶!
看了LZ写的关于孟买的详细介绍,想想国庆时来回飞机都在孟买机场,有点发虚的感觉,不知到时迎接我们的会是什么呢?
&哇你对印度的了解真的够深入,现在在考虑是否去孟买工作。却如郎咸平所说:基础交通设施匮乏,高成本的民主+庞大的官僚体系=较高的交易成本阿。
推荐一个小餐馆Lucky Dragon,味道还算比较地道,价格也普通,在Mahim Bay附近的Moghul Ln,靠近火车Matunga Rd站
回复猫小熊:没错,尤其是出租车,漫天杀价不打表,很多表也是有问题的。在孟买,不论是买一个鸡蛋还是纪念品或者贵重东西都要砍价,你不砍价就被人砍,哈哈
哈哈,我也刚从孟买出差回来,可惜之前没有遇见楼主啊,不过我们住北边,偶尔也去opera house 附近转悠。
不知道个人该咋去宝莱坞
不似游记,胜过游记
8月份中旬去孟买,有同行的吗?第一次去,很期待!QQ-- 手机
谢谢你,看了你的写的文章,很高兴,你的文笔太好了,很感动,有机会我会去一趟印度旅游学习!
文笔细腻,用心在体会,好文。。。。
真是好文啊。。。。
回复lmszhb:谢谢博主的分享!
再不堪的角落也有美丽存在 误解要靠走进了解来弥合啊
文笔非常不错哦
回复lmszhb:不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色乌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