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外地的,大智慧免安装齐鲁怎么安装到手机。

《智慧政府: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
来源:齐鲁网
[提要]作者指出,大数据并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意味着一场社会变革,而这种社会变革又伴随并呼唤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变革。大数据治国时代已悄然来临,一场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生活的大数据变...
智慧政府: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
  基本信息
  作者:徐继华 冯启娜 陈贞汝
  ISBN:978-7-
  定价:42.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2月
  聚焦大数据与国家治理:
  首次将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紧密结合,主张政府管理者应该具备大数据思维
  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目标看齐:
  &推荐国家治理的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极具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大数据战略+发展中国家的有效做法+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实践
  编辑推荐
  聚焦大数据与国家治理。如何推动公共管理转型?如何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自我变革?大数据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
  中央党校前副校长刘海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冯俊、新浪执行副总裁、总编辑陈彤、畅销书《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作者涂子沛联袂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冯俊,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理事会副理事长陶斯亮作序。
  众多学术权威隆重推荐: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杜平,中国人民大学前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任袁卫,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科技部发展战略咨询专家许耀桐,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东北大学副校长、教授刘积仁,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朱立言,中国五矿集团总经济师,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何仁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社会管理大数据中心主任杜小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彭宗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经济学系主任、教授黄恒学,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数据挖掘中心主任沈浩,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蚁族&一词首创者廉思,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城市工程部主任张晓欢。
  内容简介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大数据时代。人成为一切数据足迹的总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录、被储存、被处理。
  作为最大的数据占有者,政府掌握着社会方方面面的数据,但各部门间的数据没有进行高效整合,给政府管理和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荐国家治理的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如何达成目标,本书给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答案。本书首次将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紧密结合,主张政府管理者应该具备大数据思维。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政府管理者可预测民众的下一步公共服务需求,进而提供更加智能与高效率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
  本书认为,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个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性社会制度。它是治理交通拥堵、雾霾、看病难、食品安全等&城市病&的利器,更将为政府打开了解社情民意的政策窗口,打造平台的政府、服务导向的政府、开放的政府,即智慧政府。本书更在论述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相关经验的同时,介绍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有效做法,更引入了网格化社会管理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实践,使本书更具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作者指出,大数据并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意味着一场社会变革,而这种社会变革又伴随并呼唤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变革。
  大数据治国时代已悄然来临,一场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生活的大数据变革即将引爆。
  作者简介
  徐继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在某党政机关就职。有新闻、法律、经济等多学科背景,曾参著《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传媒经济学》等畅销书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宏观经济管理》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累计出版各类作品20多万字。
  冯启娜:社会学研究者,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旨趣为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前沿议题,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结构、生活形态及组织运行的影响。目前,为中国人民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办公室成员,参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的课程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
  陈贞汝: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任职于中国某运营商。关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用户开放式创新等社会前沿领域。有统计、管理、社会学等多学科背景。曾参与多项部级科技创新行业研究项目。主要研究4G时代下基于大数据的创新服务模式。
  媒体评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数据就是治理现代化的一种技术路径,它具有催生管理革命和服务模式创新的效果,必将给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带来新气象。这本书敏锐捕捉到了变革的信号,在改革方向与实现路径方面,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理事会副理事长陶斯亮
  加强培养干部&最新执政能力&,增强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应该有一种&本领恐慌&。要克服这种恐慌,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学习。掌握大数据时代的治理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重要本领。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找到学习的乐趣,对领导干部推进工作有所帮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冯俊
  这本书确实具有自身特色,比如以大数据将在国家治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主线,以灵活贴切地引用国内外大量现实案例来建立其理论架构,等等。这本书不论对于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士而言都值得一读。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杜平
  大数据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一次飞越,蕴含着巨大的价值。这本书揭示了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革命性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脉搏,激励利用数据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使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成为大数据时代并驾齐驱的两只车轮。
&&中国人民大学前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任袁卫
  这本书以令人震撼的累累事实、严谨细密的铺陈叙述、独到精当的说理分析,向世人展示了大数据时代的全景式图像,为当代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变革注入最强劲的动力。以数据治国,依数据行政,方能科学决策;让数据立言,凭数据采信,才会造福斯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科技部发展战略咨询专家许耀桐
  这是一个互联、融合的时代,一个人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大规模迁移的时代,在数字空间留下的行为和轨迹不仅仅在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财富,也为政府治理的精准、效率和预见创造了新的平台。这本书描述了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治理,是一本让管理者认识大数据价值的好书。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东北大学副校长、教授刘积仁
  大数据到底会如何影响、改变中国的公共管理?公共部门在大数据时代该做何选择、有何作为?我们又当如何消弭大数据对公共管理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或数据陷阱?这本书对此颇有洞见。
&&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朱立言
  在大数据时代,谁拥有数据资源,谁就拥有未来。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以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中国的政商领袖应如何通过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变革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数据将给企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带来何种影响?这本书对上述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值得政商各级领导摆在案头。
&&中国五矿集团总经济师,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何仁春
  大数据时代给政府治理提出了新挑战,政府如何才能有智慧,不做蠢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做好应该做的事,这些都离不开对大数据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这本书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值得从事公共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同人们读一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董克用
  大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其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如何利用大数据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挑战。这本书系统讲述了大数据在政府治理领域的一些创新思路,从治理交通拥堵到缓解城市污染,从提升灾害救援效率到降低城市能耗。既有深入的理论思考,又有翔实的应用案例。不仅对政府工作人员开卷有益,也有助于其他领域的从业人员打开数据利用的想象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社会管理大数据中心主任杜小勇
  大数据不仅开启了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的新时代,而且确实助推了政府治理变革新纪元的快速到来。这本书很有意义,有关分析既全面、系统,又深入浅 出,让人眼界大开,启发良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彭宗超
  这本书揭示了大数据在未来政府治理中的革新作用,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应对社会转型期的许多重大管理和政策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大数据浪潮中,政府应当把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数据治国、数据创新、数据开放和数据立法。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经济学系主任、教授黄恒学
  大数据时代已向我们走来,如何辨析大数据的相关概念、社会影响、未来趋势,我们该如何拥抱大数据?特别是针对政府治理创新与变革,我们该如何面对?大数据应是国家战略,大数据更应被视作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在国家治理领域,大数据和相关技术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是揭示了大数据时代数据公共决策的影响和机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数据挖掘中心主任沈浩
  这本书独辟蹊径地从提升公民幸福感、推动国家发展的全局着眼阐述大数据的价值,不仅对于政府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启发,对处于这场&旋风&中心的企业而言,更加具有方向性的战略指导意义。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值得企业家好好研究。
&&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斌
  大数据是信息时代新的战略资源,它堪称智慧政府的中央处理器和大脑。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中国也应当迅速行动。这本书的阐述深入浅出,并运用大量翔实鲜活的案例,值得关心国家建设和政府改革的人员研读和思考。
&&畅销书《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作者涂子沛
  这本书是将大数据和政府治理结合起来的优秀作品。大数据不仅把&此处与彼处&快速连接,而且将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连接起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未来的政府治理必将更注重个性化的每一个公民,而不是泛化的普罗大众;注重人、信息、空间的交互,而不是单纯的管理、控制或教化。大数据是打破固有的思维理念,产生新的创造力的源泉,这本书值得每一个关注未来和中国命运的人士阅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蚁族&一词首创者廉思
  这本书所讲的&大数据治国&,就是指通过多渠道的数据采集和快速综合的数据处理,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增强政府治理社会的能力。我们期待政府践行这样的大数据战略以改善民众生活质量,期待智慧政府时代的到来。
&&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城市工程部主任张晓欢
  推荐序一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
  推荐序二 大数据,政府管理改革的新机遇
  推荐序三 大数据助推公共管理转型
  前言 智慧政府:大数据引领国家治理大变革
  第一章 大数据的一天
  工作的白天
  生活的夜晚
  第二章 大数据:一个新的政府治理命题
  大数据时代来临
  大数据
  大知识
  大价值
  大数据浪潮中的政府
  大数据政府的大应用
  政府应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领跑者
  大数据推动管理的现代化转型
  中国的大数据实践
  作为基础设施的大数据
  作为基础性制度的大数据
  政府大数据观
  从拍脑袋到大数据决策
  从行政主导到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
  第三章 万千气象:感受数据之大
  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与数据有何不同
  打开数据利用的想象空间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战略资源
  大数据的特征
  大容量
  多样性
  快速度
  真实性
  数据大爆炸
  数字数据的增长
  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长
  信息时代的三大定律
  摩尔定律
  吉尔德定律
  麦特卡尔夫定律
  第四章 思维变革:大数据主义来袭
  一切皆可量化
  我们的数字足迹
  发现未知的数据世界
  万物皆有关联
  追踪&蝴蝶效应&
  &是什么&比&为什么&更重要
  预测:大数据的核心
  庞杂赢得胜利
  全景式观察与盲人摸象
  拥抱数据的杂乱
  数中自有黄金屋
  把数据负担变成数据红利
  大象与蚂蚁共同起舞
  第五章 多算胜:驾驭大数据
  数据采集:遍布全球的触角
  业务数据
  调查数据
  环境数据
  用户生成数据
  数据存储:海量吞吐的威力
  大数据量:考验存储能力
  即时记录:解决延迟问题
  信息防护:保证数据安全
  提升效率:降低存储成本
  数据分析:无序中建立有序
  &淘金&路上的数据清洗
  大数据分析呼唤新技术
  数据挖掘的6个阶段
  数据呈现,信息可视化之美
  一图胜千言
  数据如此美丽
  描绘大数据
  第六章 智慧政府:大数据应用面面观
  快速反应的公共安全管理
  多渠道数据采集:高效打击犯罪
  快速反应:分钟的黄金救援
  联合行动:跨部门数据共享
  数据开放:为食品安全护航
  数据化调控的公共交通
  畅通无阻:大数据式治堵
  全景式调控:数据化的智能交通系统
  出租车管理:打造城市的流动名片
  以人为本的综合社会管理
  社区网格: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
  创新服务:一张通行证搞定全部政务
  以人为本:&移民城市&的出租屋治理
  智慧监测下的公共卫生与医疗
  实时监测:将流行病爆发控制在萌芽期
  全面呈现:切断危机传播路径
  智慧医疗:破解&看病难&问题
  精准识别:医疗欺诈难逃大数据法眼
  创意与实用兼备的环境保护
  优美宜居:数据驱动的绿色城市
  虚拟河流:智慧的水污染治理
  污染地图:督促企业行动起来
  第七章 智慧城市:立体的大数据生态系统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抗击&城市病&
  城市的智慧化演进
  跃动全球的智慧城市实践
  各国智慧城市:高招各有不同
  中国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风向标
  智慧城市的生长之道
  智慧城市的四大法宝
  物联网:智慧城市的感觉器官
  移动互联网:编织城市数据网
  飘在城市上空的&云&
  第八章 组合拳:让大数据全面落地
  打造政府信息化航母
  盘活数据资产
  消除信息孤岛
  建立政府云平台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决策
  用数据说话,让数据做主
  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
  开放公共数据
  席卷全球的数据开放运动
  公共资料,增值再用
  数据如何开放
  与&小伙伴们&共建新型政府
  找最聪明的人为你工作
  公民参与政府创新
  缔造GBCP和谐三角
  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
  把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数据产业引爆新增长点
  数据科学家的崛起
  第九章 问题与挑战
  数据质量:清醒认识数据的缺陷
  数据造假:威胁数据质量的生命线
  错误发现:数据呈现与解读的谬误
  数据盲点:关注信息时代的缺席者
  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的威胁
  &棱镜门&事件:山姆大叔在窥探你
  隐私保护:寻找新的制衡机制
  数据独裁:呼唤政府对公民权的救济
  群体歧视:无法抗争的社会标签
  行为预测:未来罪责判定的隐忧
  无法删除:时间维度上的圆形监狱
  公民力量:指向政府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信息公开:倒逼政府行为的变革
  网络问政:考验政府对民意的回应
  网络监督: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反腐
  庞大能耗:数据中心背后的环境代价
  参考文献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陈晨、周纯]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一样,不一样 看智慧妈妈如何教育孩子
来源:齐鲁网
&&&&& 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本育儿书&&《一样,不一样》,在看之前,我并没有多少期望值。对于育儿书,我的态度一直是:看,可以,学,悠着点。因为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教育起来自然也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抱着看看也无妨的态度,我用五一假期看了这本书。三天时间足够我消化完这本并不多厚的书,上班第一天,我就有了与该书的作者和编辑聊聊的冲动。比较顺利,山东人民出版社的武斌编辑和远在杭州的作者杨萍都很高兴地和我聊起了这本书和如何做到不说教式的育儿。与他们聊天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如同拉家常,小事情,透着大智慧。
武斌 她是位猫头鹰妈妈
&&&&& 山东人民出版社的武斌编辑和书的作者杨萍在现实生活中是朋友,&书中的小主人公高令宇是我看着长大的,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妈妈的付出,我说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他被保送上了清华,在我眼中,他的成功,更多是关于他的品质,他的价值观,他的财富观,他的为人处世等方面,而他的妈妈杨萍的教育与大多数家长并不太一样,所以想出这么一本书,想把这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更多的家长分享,而不是单单的说教。&&&&&& 武斌眼中的杨萍,是一个不一样的妈妈,&如果同当下的&虎妈&来对比,我更愿意用&猫头鹰妈妈&来形容她。她对孩子并不是时时事事都管,反而是很多事儿都不管。她好像没有过分关注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但她总是从另一方面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该出手才出手。她不全管,也不是全不管,她对儿子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像猫头鹰那样。&&&&&& 武斌向记者说了一件让他感触颇深的小事儿。&一个冬天,我们全家想带着高令宇一起去滑雪,那天很冷,在楼下等到高令宇时我发现他只穿了单毛衣单裤,滑雪的地方要更冷一些,我就给他妈妈打电话,希望她能给高令宇多穿点衣服,但杨萍却说:&不用管他,他要觉得冷,下次就会知道多穿。&高令宇就这么跟着我们去了滑雪场,虽然有滑雪服,但还是把高令宇冻得够呛。&&&&&& 在这件事上,更多家长的做法是给孩子把衣服穿好,带好食物和水壶,然后千叮咛万嘱咐才依依不舍送孩子出去玩,但杨萍却没有,她貌似&狠&心的行为,让高令宇做任何事都自己去决定,独立性非常强。也是这件事促使武斌决定出一本关于他们母子的书。&&&&& 武斌说,这本书是写给所有即将和已经为人父母者,尤其是年轻的妈妈,&面对被一家人宠坏了的&小皇帝&,面对普遍存在的任性、自私、享乐的&独生子女病&,面对形形色色的&小电视迷&、&手机控&、泛滥的网瘾,面对弃学、早恋、叛逆等等诸如此类让父母百般头痛、束手无策的行为,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充满智慧的应对。&&&&&& 孩子偶尔给父母端个洗脚水,父母都会感动万分,但高令宇从小每天都给父母端洗脚水;他有空就会陪老年痴呆的奶奶聊天,哪怕一上午都在回答奶奶同样的问题:&你多大了?&&你上几年级了?&&&&;高令宇是典型的&富二代&,但在他身上却没有任何关于&富&的标签,因着平时的简朴、低调,竟然被同学们推选为贫困生代表。武斌说,高令宇有很多同龄孩子身上缺失的东西,他个性阳光,善解人意,兴趣广,朋友多,乐于助人&&他如此优秀,是离不开他妈妈的教育,所以策划了这本书&&《一样,不一样》。
杨萍& 一样的母爱 不一样的教育
&&&&& 高令宇有着令人羡慕的学习成绩&&高中被保送山东实验中学,大学被保送清华大学。但看过书后,你会发现,杨萍并未对此展开任何的复述,书中更多是一件件生活中的琐事&&&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几乎都是小事累积下来的,一定不要把&小事&当成&小事&,必须认真对待。&杨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如今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往往只限于学习,只要这个孩子学习成绩棒,在众多家长眼中就是优秀的孩子。就像复旦投毒案中的林森浩,是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如果他没有犯案,他就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学习榜样,可他真的优秀吗?&心理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杨萍说,&成绩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林森浩有着健康的心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就是父母在教育中忽略了对心理健康的教育。&&&&&& 杨萍认为,&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最重要,&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并不是对孩子不闻不问,对孩子有求必应就能做到,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家长要以身作则去影响孩子,在点滴生活中,去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杨萍举了一个小例子,一个年轻妈妈曾问她为什么四岁的儿子不像男子汉,竟然开始挑剔妈妈买来的衣服?杨萍后来找到了原因,她发现这个年轻妈妈的QQ空间里,全是孩子的照片,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她就开始给他打扮,孩子稍大一点就开始一身时尚打扮,潮范儿十足。&小孩子原本是不知道名牌这种事情的,所谓名牌观,都是家长灌输给孩子的,很多情况下,给小孩子穿名牌往往是穿给家长看,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怪。&&&&&& 作为&富二代&的高令宇,很少穿名牌衣服,从不跟别人比吃比穿,鞋子都拼着穿,亲朋好友夸他懂事,杨萍毫不讳言,这与家长的日常教育直接相关。她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孩子,就得在生活中坚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但以身作则,还要在一举一动中坚持原则,不能松懈。&
啥也不干的&狠心&妈妈&&&&& 杨萍的很多朋友都觉得杨萍什么也不干,儿子为什么这么懂事有出息?杨萍对于这个&什么也不干&有自己的理解。&和朋友一起带着孩子出去,我看上去的确像什么也不干。出门,我不给孩子收拾东西,不给他穿衣服,在外面玩的时候,所有的家长都在问,&渴了吗?&&要吃东西吗?&然后就追着孩子给吃的给喝的,我是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管,儿子一天不喝水,我也不会提醒他。我觉得他渴了他要自己喝水,冷了要自己穿衣,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来。&&&&&& 许多家长为孩子早上起床上学操了不少心。为了不让孩子迟到,自己很早就得起床,每天变着花样的做早餐,像闹钟一样喊孩子起床,甚至在孩子迷迷糊糊的时候帮他穿衣服,往往忙得鸡飞狗跳。但杨萍反而没有这样的经历,她说,高令宇一开始自然是不愿意,后来一看,妈妈果然不叫自己起床,确实得靠自己,只好闹钟一响,就乖乖起床洗漱。现在的小学生,都有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接送,而高令宇则是独自上下学,杨萍从始至终都在贯彻一个理念&&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 如今的高令宇非常独立,去清华上大学时杨萍问他,要不要去送他,他坚决地回答:&不用&。他能处理好关于自己的所有的事情,而这些都来源妈妈当初的&什么也不干。&&&&&& 杨萍还有个标签,就是&心狠&。四岁的高令宇跟妈妈逛街,看上了一把玩具枪,缠着要买,不听妈妈商量,坐在地方,又哭又闹,杨萍只好连拖带拽的拉回家,结果高令宇躺在楼梯上,怎么也不起来,济南的冬天特别的冷,寒冬腊月,一直躺着&&杨萍偷偷看过他好几次,没有起来的意思,&我告诉自己,必须狠下心,现在的管教可能也就几个小时的成本,值得。&就这样,母子对峙了两个小时,高令宇爬起来无趣的回了家。从那以后,高令宇再也没有因为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而耍过赖。
在期限内做好教育规划&&&&& 杨萍说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有期限的。&孩子越小,家庭的影响越大,上了学后,家庭的影响慢慢减小,到了社会,家庭的影响就很小了。&所以杨萍想告诉年轻的妈妈们,一定在期限内好好影响孩子。&我要让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和方式,然后据此制定好计划,并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修正计划,将自己的理念贯穿孩子成长的全过程,要知道,父母对孩子施加的影响越早,对孩子的影响就越久,而纠正孩子的毛病越早,付出的代价就越小。&■本报记者 逄海燕
本报联合山东人民出版社举办&智慧妈妈育儿上清华&公益讲座&&&&& 本报联合山东人民出版社举办&智慧妈妈育儿上清华&公益讲座,新书《一样,不一样》的作者杨萍将于5月25日来济与大家探讨如何育儿,有兴趣的妈妈们赶紧报名参加吧,名额有限,抢完为止。&&&&& 讲座时间:日上午9:40讲座地点:泉城路新华书店5楼会议室&&&&& 报名电话:26598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杨凡、山东广播电视报]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齐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