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一下新a.p2490 新主人翁精神是哪位

中欧二周,虚惊一场——我们的德奥匈捷之行(更新Karlsruhe和BadenBaden,完)
和以前一样,图片可以点击放大
此刻,我正和Gigi坐在由前往的火车上,两人将在终点站暂时分手。她要好好游览一下音乐之都,我则继续转车,经由在夜晚抵达位于巴拉顿湖北岸的小镇Balatonfured。想来今天是国庆,我却要乘坐一整天的火车来庆祝。
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在一开始的计划中,我本打算利用这些时间由首都Bratislava前往位于北部的High Tatras山脉Hiking——Lonely Planet上各国扉页的推荐从未让我失望过——“波平如镜的湖泊和声如雷震的瀑布之上,是满目苍翠的塔山……你甚至会因为这里而考虑改行研究国家地理”,这样的描述,早令我心驰神往。然而穷游东欧版上关于东(中)欧非热门景点的资料相当匮乏(的背包客栈就好很多),为这段2天半的旅程我前后研究了近3周,包括浏览官方旅游局网站,向10多家当地penzion询价,甚至联系斯铁info获知有一班19:40的夜车前往Poprad Tatry(一个卧铺车厢会被R 705丢在Zilina到3:40,等由Prague前往Kosice的R 423)……
可在经历了这个对High Tatras区域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我最终得出结论,这样的行程——太赶了,于是干脆的放弃了几个礼拜的成果。想来未免可惜,却也没什么可后悔的,旅游就是这样,生活更是如此,总是要适时的放弃一些,何况,我对Tatras的了解,并不会因为这样的放弃而荒废。
话说回来,出门在外已经四天了,这却是我第一次提笔记录自己的行程。一来是这之前的景点,除了去年大多走过一趟,无非是晴天或乌云,浓雾还是小雨的区别,没有十足的新鲜感;另外与女生同游,每天被迫很早休息,也确实没什么时间。
和Gigi是通过穷游认识的,年初去旅游时曾向我咨询过一些信息。小姑娘大概不适应一个人旅行,我也厌倦了一直在自己论坛里没结果的询问,便在5月去荷比卢前就把这趟行程确定了——德奥(斯)匈捷。
原本打算出海湾的票,5000往返含税的联程实在优惠,可惜Gigi的假期对不上,只好转向的Etihad航空,上海转北京转到,晚出早归,含税6800可退换,也算是可以接受了。不过,票代当时企图忽悠我们这是阿联酋航空的举动被我识破后,不免留下阴影,怀疑这家公司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事实证明我多虑了,除了狭小的和没得比之外,Etihad在机型,时间衔接和服务等级上都大有赶超老大哥emirates之势,我就盼着它早点开通上海到阿布扎比的航线了。
狭小的阿布扎比国际机场。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1:14 编辑 ]
从出来,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百米,这种天气逛逛城市还差不多,去看风景可就……心情顿时跌到谷底。好在随着火车一路行驶,云开雾散,及至Salzburg,天空竟已是通透的蓝,我俩的表情也自然随着天气的变化由阴转晴了。
重返音乐之声外景地,Mirabell花园
旅途中我的一大额外任务就是负责到此一游囧
以及凭大学使用传统相机的经验,尽快熟悉Michael借我的D70S和Sigma驴头。
事后看来还算成功,不过Sigma这支18-200的旅游头确实太肉点,后期制作不可避免。
萨尔茨堡随处可见的,毕竟是旅游城市。
和Gigi在一起,开始还有点收敛,就是拍拍风景。
偶尔重操旧业,拍拍萝莉。(后来在鹰巢上才知道她多配合……)
苍天为圆盖,大地为棋盘
去年和冬树来过萨尔茨堡,半年晴半天阴,没多大感觉,所以这次完全是为女生服务——当导游来的。另外古堡也取消单独的登顶票改为10欧联票(去年用的Salzburg Card,没注意,但当时博物馆和木偶馆都是要查票的,现在全开放了),鄙视之,明摆着强行推销Salzburg Card嘛。
又回到了古堡,我至今觉得那10欧真是不值得,尤其对我这种来过一次的人。
不过上都上了,就拍拍吧。
BYEBYE,Salzach河,几年内我是不会再来了,不过以后的事,谁说得清呢。
一不留神多逛了点时间,等回Berchtesgaden时,不论去鹰巢还是Hintersee的都不够,只好放弃后者,准备明天搞定和鹰巢,早点起也不往Obersee后头走的话,肯定是来得及的。目前为止,我的心态还是导游无疑……
回到Berchtesgaden,Bahnhof 广场。
和Salzburg不同,那种久违重返的感觉立时涌上心头。
我真的喜欢这里。
巴士总站前等车的BABY。
时近黄昏,因为耽搁在萨尔茨堡的缘故,今天无处可去,只有随便逛逛。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0:58 编辑 ]
【国王湖和鹰巢】
昨夜本好睡,直到4:45被Jenny同志的一个电话吵醒——她在家里上不了网,以为我在国内,就……这竟导致我之后近一个礼拜的4点3刻综合症——每天再累,也会在这时候自动醒来。
清晨起来,居然和昨天到慕尼黑一样,大雾弥漫,阳台上晾的衣服比昨晚洗好后还湿。急忙下楼问女主人,得知最近天气都这样,9点多雾就会散,一定是个大晴天,总算是安心喽。
来之前准备时,发觉和去年相比,德国版呈现打压国王湖的趋势。说打压也许不合适——毕竟贝西特斯加登的帖子还是那么多,搞得好像南德就没地方可去了——应该说版主在适当给国王湖降温吧。毕竟一个连德国人自己都不一定知道的地方,却总是能围聚一大群同胞,多少有点不合理。而做为来过一次的人,我必须承认,国王湖确实漂亮,但以它在穷游的热度,是有过誉之嫌。不过,贝西特斯加登,这个以国王湖等景点为重心而存在的宁静小镇,确实是不错的休闲度假场所,这也是无可否认的。
至于仙境之类的说法……明信片都靠P,很多人的照片也是,既然阴天都能P到发蓝,很多东西,还是不要太执着的好。
一觉醒来,晨雾弥漫
虽然老板娘亲口保证会是个晴天,但看太阳这副懒洋洋的样子,心里还是吃不准。
湖边的鸭子也没精打采的。
事实证明她的经验无比正确,9点一过,雾开始散了。
我们也就迫不及待的上了船,不过事后看来,应该再晚点出发。
因为沿路还是有雾,而我以传统相机的经验开始很难准确的把握白平衡,雾色都发蓝了……
好在10点多的时候,雾终于散的差不多了。
雾没了,所以我的人像摄影任务,仍需继续。
西方人对于亚洲人到哪里都喜欢咔嚓咔嚓总是难以理解。
可凭良心说,脖子上挂着个炮筒,看到这样的颜色不咔嚓一下就太浪费资源了。
浩蓝之上,偶有飞机划过,留下这样的痕迹。
我喜欢这样的湖水
鸭子看上去也挺同意的。
远处虽然还是深邃的墨绿,但秋天已经悄悄的走近了。
各种明信片的中心,Barthalomae。
众人总喜欢趋之若鹜的将其装入相机,而对教堂的内在毫不关心,我也一样。
萝莉正太随手拍。
又来到了Obersee。不过我实在不想只为了看看菜地再拍几张照片就花一个多小时往返。
毕竟只要不是逆光,其他地方一样漂亮。而很多人推荐过去的理由我也清楚,就是那个角度不容易逆光嘛,毕竟去年我也去拍过……没啥意思。
后来Gigi想看奶牛,我们又就绕了一大段路跑上山坡,结果时间还是没省多少囧
相比之下,鹰巢因为是第一次去,虽然票价比Jenner峰高要15欧,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不过回来后翻看半天,居然都没有给鹰巢专门拍过照。尽管有124米的隧道和容纳50多人的直达电梯,但相比山顶上饱览的风景,这个暗灰的建筑实在太不起眼,甚至难以让人相信这会是德国纳粹仅次于的政治中心。其实希特勒的那段历史我不怎么关心,只不过想换个角度看看风景聊聊天罢了。毕竟直面蓝天白云的地方,心情是很难差得起来的。
鹰巢对我的意义只是高山,而不是希特勒50大寿的礼物。
有人和我宣称那是鹰,
但我怎么看都不过是乌鸦罢了……
鹰巢山顶的十字架,记得Jenner上也有一个。
天极蓝,心情愉快,便很自然的忘了地处海拔近2000米的高山外加烈阳,应该注意防晒。后果严重……第二天我脸上就脱皮了。
据说鹰巢是退伍老兵们喜欢的景点,悠然独步,回忆盟军当年的辉煌。不知温思特少校可曾到访?
突然发现这俩哥们够酷的。
于是我也上去依葫芦画瓢。
山顶上有些积雪,并不好爬,但也算不上危险。
准备下山了。提醒一下,在上鹰巢前就要注册返程时间,当时留了近两个小时,原本以为有点多,毕竟爬上靠电梯,不花时间。但其实刚刚好而已。
和Gigi在一起有个好处,每当看到萝莉时,她就会很乖的跑到对方身后假装各种POSE。
而我就可以大大方方的拍萝莉了。
别不好意思,你干的很好,代表工口骑士团向你致敬。
真是没发现有单独照过鹰巢,只好拿这张出来了。就是后头的建筑,是不是很不起眼?但在1800多米的山顶,算很醒目了。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0:59 编辑 ]
【沃夫冈湖和】
今天应该是这两周里行程最满的一天,算上Salzburg的转车,一天跑了四个小镇。听来也许夸张,不过从Berchtesgaden到Salzburg,搭PostBus 150到St.Gilgen,再坐船去St.Wolfgang,最后搭乘PostBus 2560到Bad Ischl转火车去Hallstatt,一路时间竟衔接的非常合适。看来Gigi颇能压制我周身的晦气,以往这种状态,我铁定会碰上目送前一班公交远去的情况,这会儿就正好全部赶上了。
(除了奥铁OEBB的网站,境内公交车班次时刻表全部可以在查到,很准时。而因为知道今日走马观花的程度,所以我是先把大约的时刻打印下来,以便准确控制行程)。
一早起来赶车,对面走来一队小学生,远远的看见我们两个亚洲人就一齐高呼&&。你不得不相信,这里只有人来的比较多……
至于我刚才说的非常合适,并不是真的说这几个地方可以一天逛完,毕竟旺季选择在Wolfgang湖区周围住上两三天的大有人在。不过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当天空浓云密布,湖面上也只有鸭鹅划行,到此一游未尝不是一种选择。我无法选择天气,无法选择假期,但至少可以选择放弃,毕竟,相比书本的描写和别人的叙述,这里我亲眼看过了,旺季时是否该来,该待多久,心里已然有数。今天的行程无法说是享受,好歹也是收获。
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沃夫冈湖周围挑个小镇住上两天一夜,我想是至少的。
对了,从Salzburg到St.Gilgen的PostBus 150上碰到一个奥地利美女,主动给我们帮忙,就顺势攀谈起来。巧的是她家就住St.Gilgen,而且刚从上海回来,两天里逛了等一干大众景点,和我说上海好啊,现代化啊,好到她shopping了一行李箱的东西回家啊;我说我们在modern city住久了,出来就想看看sth different。美女面带疑惑的点了点头。咳,这不整个儿一围城效应吗……
沃夫冈湖的小镇St.Gilgen,9月底显得很是安静。事先知道这里是台湾背包客的最爱之一,结果也确实遇到好几对……
沃夫冈湖边,少女的祈祷。
是个湖就有鹅,在进入巴拉顿前,我对这种动物暂时还没有产生审美疲劳。
从St.Gilgen出发了,一人6欧,目的地,St.Wolfgang。
阴天&&在没阳光的湖面&&当所有思绪都一点一点沉淀
香蕉不过是精神鸦片&&还是世纪末的无聊消遣
其实,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场合,湖水倒像块玉似的。
除了St.Gilgen, St.Wolfgang和Strobl外,湖边还间歇分布着不少住宅。
忽现天光,只有那么一小会儿,湖面上显现朵的倒影。
短短20分钟,小镇St.Wolfgang近在眼前。
做为沃夫冈湖区最著名的旅游小镇,这里的民宿遍及四处。
比起St. Gilgen稍稍热闹些,但在这样的季节和天气下,也很有限。
依山傍水,原谅我一年过后还是找不到更合适的形容词吧。重返去年目的地之一的Hallstatt,主要目的并非如Salzburg的导游,而是去年看到阴云笼罩Hallstatt后的心有不甘。可惜这回老天又摆了我一道,下火车搭上时还多云转晴,从GASTHOF SIMONY check-in出来,不知哪里闯来一大片云,天整个儿都阴了,就和去年一样。唉,要见见蓝天下的Hallstatt,咋就这么难呢?
不过说实话,不挑剔照片的话,阴天周游小镇其实挺舒服的。而我并没有多沮丧的原因,大概是去年和光头同行,今年却有美女作陪吧。一起散散步,吃吃烤鸡,喂喂鸭子,逛逛小店,一下午的时间就这样悄悄的溜走了。
火车由Bad Ischl前往Hallstatt,头顶的云竟散了一小片,当下心喜。
渡轮之上,仍有蓝天,让我不禁对Hallstatt的这个下午充满期待。
只是远处的云层,让这些期待隐隐有些不容乐观。
船上的台湾MM。这里也是台湾观光客的最爱之一。据说是有团来的。
GASTHOF SIMONY,我们居住的家庭旅馆,后院临湖,可以直接在湖边用餐。
从家庭旅馆出来时,其实尚有蓝天。
但不知不觉,整个小镇就被乌云罩住了,回复到我去年来时的样子。
不过,做为被深山湖泊环绕的小镇,也许这才是Hallstatt常有的样子吧。
那就随便逛逛吧,看路边有趣的工艺品,
看民宅中奇妙的庭院装饰,
看倚墙而生的树木,
并继续我到此一游的拍摄任务囧
镇子本来就不大,没怎么兜,就转到了头骨灵堂。Gigi不想合影,大概是怕什么东西跟着她回国吧……慌什么,就算跟回来也不用给它报户口啊。
夜晚就在这家GASTHOF ZAUNER用餐,比维生素推荐的INFO边那家略贵,但味道也要好些。
明天准备进入,对我来说,之前大多是重复过去的足迹,而真正新鲜的旅程从那里才刚刚开始,也会有不少东西可以记录吧。不像对这两天的内容,其实真懒得说什么……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1:00 编辑 ]
Balatonfured TIPS
1. 推荐当地家庭旅馆的网站:。淡季请提前预定,因为很多家庭旅馆都会停业。
2. 德国人很喜欢来巴拉顿(看看,人家放着国王湖不玩哦),所以当地人多数都可以说德语,能说英语的就不多。当然,info没问题。
3. 在Balatonfured住的话可以不用买水,镇中心有矿泉,不过请注意是矿泉不是山泉,喝起来有古子老龙头里放出来的自来水的味道囧
4. 鸟瞰全湖的唯一地点是Tihany半岛。往返于Balatonfured和Tihany的游船一天三班,11:00/12:00/14:30出发,11:30/14:00/16:30返回,单程930Ft,往返1740Ft,老人儿童对折,学生25%discount。
5. 从Balatonfured到Tihany骑车只要1小时,巴士更快,推荐买单程票,因为Tihany上上下下的,很容易把握不了回程时间。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1:06 编辑 ]
【巴拉顿湖,匈牙利海】
在浓雾中告别Hallstatt。
小镇的码头,和去年来时一样,希望以后也不要变吧,湖边那些后现代的雕塑已经够破坏气氛了。
Budapest郊外的Kelenford,我的匈牙利第一站却不像多人数那样是布达佩斯,而是从这里转车前往西南的巴拉顿湖区。
这应该是我两周欧洲行的最后一个湖了。之前走了三、四个湖,都有点审美疲劳了,不过Balaton以其近600平方公里的面积成为中欧第一,更被没见识的匈牙利人称为巴拉顿海。希望它能给我一些不一样的感受吧。
作为放弃斯洛伐克之行的备选,为了它,我仍在国庆乘了一天火车。先是一早从Hallstatt到Wien,接着转EC去Budapest Kelenford,再转IC到位于Balaton北岸的大镇Balatonfured。从早上自云雾缭绕的山间湖泊出发,直到行驶在平原上目睹落日云霞,我真的把一整天都花在火车上了囧。
本来以为东欧通票Eurail East Pass能全程cover,的工作人员也这样说,结果从Budapest Kelenford到Balatonfured的IC TIHANY还是收了我890HUF。可怜我那时还没机会换钱,好在边上的匈牙利帅哥仗义,不但给我翻译确实有少数班次的IC要订位,还帮忙换了5欧的福林,否则真是鸡同鸭讲了。
不过说是只停4站的快车(慢车要停10多站),一路居然无缘无故停了好几次,以至于抵达Balatonfured时,天已全黑了。
因为Gigi在维也纳的旅馆传真顺便cover了我,签证时不用再做证明,所以本打算直接过来找住宿的。不过后来想到即使火车不晚点也要夜里7点半才能到,info早关门了,还是订一下好。也还好有这么个念想,一询问才知道大部分家庭旅馆一到10月淡季就歇业了……在少数营业的旅馆中,价格合适,离火车站和湖边距离适中,又肯回email的真是寥寥无几,出发前两天才敲定了一家Ferienhaus Keszler,单间,含税(EuroTax,天知道什么税)20欧一晚。
出火车站走5分钟,到了google map上标出的位置,屋子是有,但黑灯瞎火的,恰似一栋鬼宅,周围的房子也鲜有灯光。无奈拿出手机国际漫游打过去(肉痛啊),谁知道对方除了一句支离破碎的I speak Deutsch, I cannot speak English,剩下的我都听不懂。Email里英文不是说的好好的么?鸡同鸭讲了2分多钟,无奈放弃。周围又转了转,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栋亮灯的宅子,贼头贼脑的摸了进去,但见一个胡子大爷在清理他的除草机。大爷热情的招呼我进屋,稍微比划一下就明白了,让我跟着走。原来那个位置有条小路,走到最里头有栋亮灯的房子,一看门牌,就是了!
大爷走了,我按完门铃后等了快5分钟,都没人开门,想想是不是门铃坏了,便压着嗓子喊了两声(没敢大声,怕吵到边上的“鬼宅”),还是没人应。正准备再打国际长途,忽然瞅见院子边上趴着条狗。于是灵机一动,摸出我的Jetbeam战术手电,开到暴闪模式,对着那只土狗一阵狂照。狗被闪醒了,开始乱吠,过了会儿女主人就出来了囧。
以前有朋友问我为啥出门旅行要带诸如军刀手电望远镜之类乱七八糟的附件。其实很多时候,有备自然无患。
(不过后来我发现这家人家好像只养了猫,也就是说我晃醒的是别人家的狗orz)
女主人热情的出来迎接,看了看我打印的email,确认是她写的——好吧,能写不能说这种事不只发生在中国人身上。
除去语言不通和不包早餐这两点,Ferienhaus Keszler是无可挑剔了。精心设计的庭院,宽敞的房间连着阳台,而且因为淡季,二楼整套厨卫间等于给我独享(不过一人做饭没啥意思,只是后来加热pizza和肉肠吃)。另外,楼梯边还挂着主人朋友猎来的狐狸和野猪各一张,狐狸的尾巴又厚又软,每次经过都要摸两把才甘心,也不知道有没有跟我回来……
说起来,语言虽然不通,当真面对面时,比手画脚也没啥问题。很快女主人就在地图上帮我把info、店、教堂、超市、银行、沙滩和泉水的位置标出来了。她好像还对《走遍全球》上关于Balatonfured只有一页内容颇有微词。我说阿姨,这本可是中欧篇啊……
二楼的双人间,18欧一人独享,东欧的消费果然还是便宜啊。
走廊上的野猪和狐狸
二楼共享的客厅。对了,我躺下后听到走廊有动静,男女主人在谈些什么,谈了一会儿又开始搬重物,隐约有磨刀声。登时心中一紧,莫非要做人肉叉烧包。忐忑的推开房门从门缝钻望,原来他们夫妇从一楼搬了个柜子上来,帮我把电视机搭好了,还专门给我调了英语频道(这事若放在曹丞相身上又是一桩灭门惨案)……CNN我是看不懂,但有个台很棒,白天全是旅游节目,晚上全是成人节目,正好满足我的两大爱好。
夜晚的天空中能很清晰的看到北斗,我忍不住在阳台上打了套拳,结果早上起来还是有云,不过能有蓝天已经不错了。
第一要务显然是把租好,我还盘算着自行车绕湖一周呢——可等到见湖的第一眼,立刻把这念头打消了。大,且平静。浅碧色的湖水有如绸缎般柔顺,和岸边天鹅的优雅浑然一体;码头附近遍是游船停靠,依稀想起去年的繁华;目光穿越越湖面,近邻Tihany半岛顶端的教堂尚隐约可见,而湖南岸的小镇则失去了轮廓,匈牙利海,实不虚传。想想也是,从东北面的Balatonfured到西边的Keszthely光火车就要一个多小时,花半天就想把湖绕一圈,确实痴人说梦。
言归正传,车店的小伙子又不能说英文,大家就用计算器比划比划,每小时350Ft,一天2400Ft,车是3x8档变速的那种,所以价格还算公道。而在真正见识到巴拉顿的广大后,我已经调整心态,打算花一天把Balatonfured和边上的Tihany好好逛逛。
匈牙利地处内陆,巴拉顿淡碧的湖水就成了他们休闲度假唯一的海岸线,很多德国人都争相前往。沿湖十几座城镇,在旺季都不乏游客,或游泳,或垂钓,或泛舟,甚至前往偏远的国家公园hiking。这其中,西部的Keszthely和Heviz(有世界第二大湖,近5万平米,冬季也可以在温泉畅游),北部的Balatonfured和Tihany,以及的南部的Siofok规模较大,也较受欢迎。
我所居住的Balatonfured是传统疗养胜地,即便淡季,来这儿的老年人也不少。镇中有一口矿泉可以免费饮用,据说喝了没法长生不老(我这两天都没买水,全靠它了)——当地在300多年前就用这种泉水治疗心脏疾病,疗效显著,并且对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紊乱也有帮助。从这里去位于巴拉顿湖的至高点Tihany半岛有半小时的公车,一天20多班。或者可以像我一样破费些,坐船来领略湖面风光。往返于Balatonfured和Tihany的游船一天三班,分别是11:00/12:00/14:30出发,11:30/14:00/16:30返回,单程930Ft,往返1740Ft,带自行车是770单程900往返,老人儿童对折,学生则有25%的discount,越来越喜欢我的国际学生证了……
这里要提醒一下,我当时买了往返票,但是没赶上14:00的船,因为不想等,就直接骑回来了。如果不确定自己能否按时赶到码头(一天毕竟只有3班),又带了自行车,建议买单程票+自行程往返票,毕竟前者没便宜多少,后者没贵多少,别像我那样多花冤枉钱了。
至于骑车去是否正确,也挺难说的。Tihany是一座由活动形成的半岛,比巴拉顿湖面高出百余米,这点距离,别人靠公车,我就靠山地车沿着环山公路硬爬——其中有一次快到顶了,看到路牌向前指着Tihany-Rev,没多想一阵猛骑,一会儿觉得不对怎么是个下坡,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冲到了湖面的另一端……白爬了。
结果花了双倍的体力,才骑到了顶端的修道院(apátsági templom),实际我觉得沿阶梯直接爬会轻松的多……当然,回程就爽了,骑都不用骑,一路的猛冲,风大得能把人吹死。
在Tihany顶部瞭望时,就远远看见14:00的船缓缓驶离码头,实在懒得再等两个半小时,决定放弃回程票,骑车上路。
当时做这决定时颇有一番挣扎,毕竟之前连爬两次Tihany已经够累了,湖又这么大,路究竟多远谁也说不清。事实证明我只是在Texel被海风吹孬了,Tihany到Balatonfured一路非常好骑,而且进入Balatonfured后路上还有一家Penny Market。加上逛超市采购食品,我总共也就花了1小时就骑回了码头。
一早去找女主人付房钱,碰到她家养的小猫chili,一个劲的想往门外钻。
睡了一晚上,这还是第一次见着我住的宅子,挺不错的。
当然,沿路的那些都挺不错。
在湖岸的小镇中,Balatonfured算大的,从火车站走到湖边要20多分钟(还是够小的,但想想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嘎纳才5分钟),租自行车就方便多了。
离前往Tihany半岛的游船出发时间还有1小时,闲逛之际,巴拉顿湖边的天鹅们趁机吸引了我的注意。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巴拉顿湖上天鹅之多,这只是冰山一角。估计有上百只吧。
老大爷和蔼的对我微笑,随后发现言语不通,就用行动示意我,喂吧!
我自从善如流。
然后就发现,抛弃优雅的外表,天鹅其实是一种凶暴的动物。
尤以这只28J为甚。总是高昂着头,耸立双翅,显示它在鹅群中卓尔不群的地位。
和它争夺食物,多半就是这样的下场。(我也就乐得把面帮往它背上丢,看它如何反击那些胆敢靠近的家伙,以此消磨这等船的时间)。
突然想起还没买水,赶忙去镇中心的矿泉水广场Gyogy ter。边上就是疗养院
现在的矿泉早已被现代化装备,用手指戳一戳就能潮吹……不过喝起来就像我小学时的自来水的味道,还有些气泡。毕竟是矿泉,不是山泉。
泉水中的矿物含量,我是看不懂啦……
回来晚了,不过正赶上开船。巴拉顿湖水的颜色看起来并不清澈,但绝不是脏,而是稠,像绸缎般的感觉。
淡季时的私家游船几乎都停泊在码头,但偶尔也有人驾船出航,享受额外的宁静。
天气渐寒,湖边早就没人游泳嬉戏了,但垂钓的爷们,仍是不少的。
不知道这样的湖水里能钓到多大的鱼呢。
在上下两次后,终于见到了教堂。
这座早于1055年建早的教堂,在18世纪被翻新为巴洛克式建筑,并成为半岛的标志。
紧邻教堂的雕像,修道士们?总不会是King Andrew一世吧。
在山顶眺望远处,隐约可以看到码头的船。
往来的其它游客也不少,Tihany基本是前往巴拉顿湖的必去之处。否则就是专程去Heviz泡温泉的。
这个据说是匈牙利最美的Calvary Hill,我知道Calvary Hill是啥东西,但不知道怎么简短的解释清楚……
乌云来了我闪了。
船还要等一个半小时才开,想了想还是骑车吧。
湖边嘛,没什么风,好骑的很,和Texel不可同日而语啊。
晚上问了老板一家第二天湖上能不能看日出,结果女主人,男主人,儿子,英匈辞典和小猫Chili一齐出动,最后还是打了个电话才把这问题搞明白。可惜我大清早爬起床换来的只是一场小雨,硬着头皮骑到湖边,果然啥都没得看,不过居然有老头在钓鱼……想想没辙,把明信片寄了,打算改坐一早9:48的火车去布达佩斯。
谁知湖区的天气也阴晴不定,小雨之后是小晴,那就继续四处转转喽。远处的National Park是没时间了,留给下次吧。这里我应该会再来的,但一定是在旺季,巴拉顿湖区就是给人当海玩的,而不是走马观花当风景看的。
说到这个,旺季时来巴拉顿一定免不了游泳的,至少也可以在沙滩上晒晒太阳——这里虽然是湖,但够大,有人工沙滩,只是多半被旅馆和酒店包围了,都收费。不过在Balatonfured沿着湖边公路Szechenyl往西,过了penny market不远的位置,有一处FURED CAMPING,顾名思义就是露营地。似乎可以免费进出(至少有人看门但没阻拦我进去),里面就有沙滩,当然,直接选择在里面的小居住也未尝不可。
今天是个多云的天气,给我的坐骑留个影吧,马上要去还掉了。
湖边尽是小艇,让人想起的盛景。
FURED CAMPING门口
里面设施齐备,除了小木屋,Market和Outlet都有。
现在当然没人了,沙滩也没人清理。不过第一次在沙滩看到天鹅的情景,还是把我愣了一下。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1:07 编辑 ]
Budapest TIPS
1. 市区的汇率非常统一(除了西联),也没有什么陷阱,可以放心兑换。
2. 短程票(220Ft)和普通的次票(270Ft)都无法在三线间换乘,如需换乘请重新买票或购买400多Ft的换乘票。检票口有人海查票,勿存侥幸心理。
3. 10次票(2350Ft),看似划算,还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建议以徒步为主,单买次票用于长线,适当购买短程票补充。X天票基本是不划算的,除非你不大能走。
4. 看夜景(全景)最好去Citadella。推荐搭27路BUS直上山顶,不推荐18路Tram到Gellert Ter,还有半小时的山路,关键是晚上没灯,有些危险。
5. 除非钱多或者有行动障碍,否则完全不必搭缆车上,很短的路就要1500Ft左右。从缆车站边上的斜坡上去后右拐穿过,有路可以直接上去。
6. 岸边OFFICE里(在和锁链桥中间,靠佩斯一侧)承办的多瑙河游船票价最贵(近3000Ft),但有不错和Audio Guide(中文解说部分实已取消)和免费饮料。
7. 有些景色是不应该错过的,布达佩斯的夜景就是其一。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1:08 编辑 ]
【阿里布达佩斯年代记】
如你所想,标题只是噱头,和那部H小说没什么联系。不过,用阿里布达来描述我这半吊子的布达佩斯之旅,貌似也挺合适的……
火车稍稍晚点,抵达Budapest西站Deli Pu时已经下午3点多了。当下花了2350Ft买了10次票,花一张去,剩下的反正后两天和Gigi总是用得到,毕竟比270Ft的单次票便宜。不过从后来的经历看,这种省法有点自作聪明。首先短程票(可坐两站)只要220Ft,很多景点间的距离又不远;另外布达佩斯还不够一个巴拉顿湖大,也就锁链桥Chain Bridge到Heroes Square的路值得坐坐,其它像到国会啊,啊,伊丽莎白桥,两三站路走走也算轻轻松松;而最致命的是,布达佩斯三线地铁间用普通票居然无法换乘,要么重新买票,要么事先买400多Ft的换乘票。之前我好像有查到过,但显然没把这种小问题装进脑袋里,一直到那些排队站在检票口像捉贼似的工作人员一脸严肃的看着我说It's finished——他们好像就这句英文说的最溜,估计着道的人不少。
当然,是否徒步和住宿地也有很大关系,我们选择的Red Bus Hostel地处佩斯区,靠近大道Károly k?rút,离三线地铁交汇站Deak Ferenc Ter(因为换乘收费的原因,离这站近点还是挺重要的)以及名店Vaci都只有半站路,走到多瑙河不过10来分钟。以这个位置来说,双人间9900Ft一晚也就不算贵了,何况还是包早的。不过要想用欧元付帐,他们给的汇率可不怎么样(大概225),而市中心几多change,基本都是buy 242,sell 248,No commission的,没论坛上说的那么邪乎,时代在变啊……(但西联还是一如既往给出了buy 195这样的惊爆价,而且老外还有不少在那里换的,真是无法理解。)
布达佩斯,从我们住的RED BUS HOSTEL往多瑙河走,即便在较繁华的佩斯区,街景也略显清冷。
但这并不妨碍当地人的热情,多瑙河边,少女正在向一对偶遇的游客解释河两岸的风景。
太阳快落山了,很难说明早是什么天气。
好奇的狗狗,精神可好。
竣工于1849年的塞切尼链桥(Szechenyi Lanchid),是连接布达与佩斯的第一座桥梁。
草莓推荐的Old Amsterdam(后面可以看到的市旗),很赞,是此行最棒的一顿了。账单中包括10%的service charge,小费就免了。
晚上按图索骥去了论坛上一个朋友推荐的Old Amsterdam,口味相当不错,不过每次西餐我一旦没忍住点了头盘和汤,都只有吃不下一条路,这次也不例外。虽然2个人30欧没比Hallstatt的贵,不过看得出Gigi已经在纠结了,没给我好脸色看。加上小姑娘坐火车累的,夜景也不想看了,只好陪她回去,同时祈祷第二天晚上别下雨——今天这一放弃,要看布达佩斯的夜景,就只剩明晚了。
而仿佛听见了我的祈求,第二天一早推开门往天井那么一望……操,下雨了!
雨中漫步有东方之称的布达佩斯,听起来是挺浪漫的。但对于仅仅是结伴同游的我们,这样的天气不适合去布达和,不适合多瑙河游船,不适合拍英雄广场,更不适合露天温泉,怎一个糟字了得。只能先往圣伊斯塔瓦教堂(Szt. Istvan Basilica)和国会大厦 (Parlament)逛逛,再趁3、4点时参观一下歌剧院。不过,如此的安排,即便第二天是晴天,留下的行程也太满了,估计要放弃1、2个。国内办旅游签证就是这点麻烦,太没机动性了。
另外不知道什么原因,街上大批大批的警察在活动,一个个都武装得跟圣斗士似的,显然是为了防暴。可这地儿秩序挺好啊。而且邪门的是,我拍了他们3张照片,回去一看竟都显示无法读取,难不成已经有干扰数码相机拍摄的装备?太扯了……
圣伊斯特凡,始建于1851年,半世纪后竣工,是布达佩斯最大的教堂。正面雕刻有12使徒,而大门上方,则是积极推行基督教的匈牙利国王伊斯特凡的雕像。
内部彩绘。
内部近百米的圆形拱顶。
教堂内部,据说国王的右手作为圣体仍然被保留在这里。
布达佩斯的象征性建筑,国会大厦
参观需要提前预约,并且向恪尽职守的警卫们报告。
穿着如此的人们从国会进出,别告诉我这是公务员的标准服装……
3点前逛到opera,被告知今日参观取消,要明天才有。正自郁闷,忽而发现最便宜的歌剧票只要1000Ft,还不及国内看场全价的电影呢。而紧接着要上演的剧目,是《The king's new clothes》——再没文化,再不懂匈牙利语,这个总归能看个七七八八吧?
不过便宜没好货也是有道理的,不是说剧目不精彩,而且这1000Ft的贱票,甚至不能从正门进,得出去从歌剧院右侧的边门绕进去再爬到四楼才行——感觉就跟钻个狗洞混进地主家偷粮食似的。还好有望远镜和长焦,否则真是看得云里雾里的。
俩骗子登场了。
国王和他的形象设计师
我会为您设计出最华丽的服装
他们一定改过剧情,我根本不记得有王后一类的角色……
注意看帽子呦,挺好玩的。
国王亮骚了,显然没练过……
散场了,演出时可是全满的。
坐4楼的唯一好处就是看天花板比较清楚罢了
歌剧院附近的,设计这个的人真有品味。
这里的交警一定不怕出车祸。
晚上原本打算去Citadella山上看夜景,然而错信了论坛上的一条信息,搭18路Tram去了Gellert TER。那里倒是能上山,但要走大概半小时的山路,有一段还没灯。牵狗下山的大爷不建议我带女生这么走,还是推荐27路BUS直接坐到Citadella比较方便(这条线我也是知道的,但当时愣没找到27路站牌)。被我这么来回一折腾,Gigi很快没了精神,决定就近去半山腰的圣盖雷特铜像(Gellethegy XI)。
虽然等于白跑了两站路,不过由Gellert TER一路走来,发现山脚下有人隔着栅栏专门在喂食野猫,那数量可不比的广场少,偶尔还有圆咕隆咚的刺猬爬出来偷猫粮吃,发现我们在看它,又害羞的钻回树丛,也是相当有趣。
夜里风紧,尤其我还上山上桥的,Gigi有点受不了,先回去了,我护送一段后继续在外游荡。必须承认,今晚的风真是大到邪门,虽没有到台风警报的程度,但专业三脚架在桥上都竖不稳就有些问题了……好在既然风大如此,也该吹走些云,一早天朗日晴,大有希望。
从伊丽莎白桥(Elizerbeth Bridge)一路顶风走到锁链桥,还绕回白天去过的圣伊斯特凡教堂转了转,如果不是旅馆里有人等着,面对辉煌的夜景,我一定会直上布达皇宫,甚至把地图上的景点都再走一遍——自从Michael把他的D70S借我,我在旅行摄影这件事上,确实比过去坚持很多。为拍摄花费了不少时间,也开始理解冬树君的一些行为。也许今年的我,就如同去年的他,对于不喜欢停留过长时间拍摄景物的玩伴,总是个不大爽利的存在。
当然,即便如此,我还是坚持认为单反扣动扳机前需要深思熟虑一番,不若DC,按下快门就走吧。
在半山腰的圣盖雷特铜像前看布达佩斯夜景辉煌。
下的伊丽莎白桥(Erzebet hid)不见了天明的纯白。
叛乱的异教徒把盖雷特主教封闭在打满钉子的木桶中,从这里扔进了多瑙河。
在伊丽莎白桥上看上游的锁链桥,风如此大,以至于三脚架几乎要翻掉,自然拍虚了。
对岸的布达皇宫
多瑙河岸的游船,隐约可见远处的Citadella顶端的女神像。
夜色中的锁链桥自有一番别样的韵味。
我基本记不得它的原名,只能直呼chain bridge
桥的守护者。
缆车直上高约60米的皇宫山丘Var-hegy
夜色中的布达皇宫,也许离近了反而没那么漂亮吧。
向夜景告别。
不过中间还是趁机拐了个弯,看看夜色中的圣伊斯特凡。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1:10 编辑 ]
一晚上被风吹的够呛,据Gigi说是打着呼入梦的。不过还是要感谢大风,10月5日,布达佩斯,晴。
风和日丽,自然去哪都好,可惜只剩一天的时间,讨论了下决定放弃温泉——尽管这是特色之一,可说实话我在国内也不是个喜欢泡汤的人,专门跑来布达佩斯花上两小时,未免太装了。
至锁链桥靠近佩斯一侧,的福广场上居然支起了一个个白色的帐篷,俨然一副民俗市场的样子。摊主热情的向你推荐各种辣椒和香料,临时搭建的舞台上,美丽的女舞者欢快的跳着踢踏,空气中特色小吃的香味让人忍不住咽着口水,而在多瑙河畔,23届布达佩斯国际赛正在举行(),事先全不之情的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马拉松……各种各样的“特殊事件”接踵而至,这才是旅途中该有的惊喜,不是么?
穿过锁链桥,就是山上前往布达皇宮(Budavári Palota)、(Matthias Church)和渔人堡(Fisherman's Baston)的缆车,往返价1400Ft。可这点距离看上去并不远,想想还是咬咬牙走吧。缆车站左边是个上坡,稍往里走点有个门洞,进去后就朝布达皇宫的方向爬吧,大概也就5,6分钟的路,意外的轻松,怪不得只有老年人和旅游团才坐缆车。
曾经在背包客栈看到和info联合的那家多瑙河游船有中文的Audio Guide,于是就认准了这家,花2490Ft来了次多瑙河游船。蓝天下的风景很不错,认真听解说也小有收获,可惜……不是中文的。Audio Guide上虽然有中文的设置,但相关内容据说已经取消一年多了。早知如此就有更好的选择,比如说到处有人发小广告1200Ft的那种。
布达佩斯这个城市给我的印象不错,尤其夜景曼妙,确实不输巴黎。在查询地图或者茫然不知方向时,也常有人主动操着并不流利的英文,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不过,也许是共产主义专政的贻害过深,即便在较为繁华的佩斯,还是可以感觉到一些破落,年轻人的打扮也并不时尚。和之后的古老与潮流并存,又是不一样的味道。
备注:布达佩斯之行最大的遗憾不是没去泡温泉(前头说了),而是没去,看共产主义专政最后一眼——那显然是女生不会喜欢的地方。具体请参考,没准我会再去布达佩斯,就是为了这里……
推开房门仰望天井,旅行中这样的天气,激动人心。
周日的街上要比平时冷清不少,但也不至于那么少吧。
原来都到这儿来了,23届布达佩斯国际马拉松赛,赶早不如赶巧。
缩……缩头乌龟,你倒是跑啊。
老了,跑不动了……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重在参与嘛。
所以伊手高柔道社也来掺合一脚。
布达皇宫始建于13世纪,几经战火破坏,尤其是一战和二战,但每次都按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重建。现在看到的皇宫是在1950年修复后的产物,而皇宫下的城墙和阶梯,才是真正的遗迹。
太阳下的狮子也懒洋洋的。
布达一侧的St. Anne's Church,不大有名,但在我眼里很漂亮。
蓝色的多瑙河静静流淌,将布达 佩斯一分为二。
皇宫守护者……
如果乘坐缆车上山,就是从这个地方出来。
当然,和佩斯区相比,布达区的繁盛也许仅限于皇宫周围。从高处放眼望去,有点满目疮痍的感觉。
翻修后的皇宫内部遗迹改建成了博物馆。
矗立于马提亚教堂前的三位一体雕像,乃是为纪念十八世纪初布达佩斯脱离黑死病的威胁而建。
圣伊斯特凡骑马雕像。
我不认识,别人要是问我就暂且命名为圣伊斯特凡的马夫雕像吧囧
雕像下的老鹰咧。
渔人堡上眺望。
渔人堡的白色尖顶很容易引人注目,但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历代国王加冕的马提亚教堂正在装修中,无缘得见。
这年头,狗比人精贵……
难得来个大头,要辅导Gigi用单反不容易,背景虚化不是这时候用的啊……
锁链桥靠佩斯一侧的罗斯福广场上(Roosevelt ter),显然有什么活动正在进行着。
并专门搭建了临时舞台。
大叔正在制作一种传统食物,我之所以没说是哪里的传统食物,是因为后头也布拉格也看到了,就跟中国到处都有不知道是不是新疆人在烤羊肉串一样……不过食物味道还不错。
跳踢踏舞的少女。
看这小腰细的,果然清音柔体易推倒-_,-
国会大厦全貌,建于19世纪末的新哥特式建筑,其壮观有如皇宫一般。
锁链桥玛上游的格丽特桥(Margit hid)后就是,树叶型的小岛如公园一般,是理想的休闲场所。
多瑙河游船自锁链桥下经过。
Gellert山顶的Citadella要塞,高举棕榈叶的为了纪念匈牙利解放而建立,当然,从某种意义上,他们只是从纳粹德国手中过继到了前苏联手中而已。
妈的,跑到哪里都躲不开这个LOGO,我可在休假啊。
为庆祝匈牙利建国1000年,设计师和工匠花费30年,完成了能容纳20万人的英雄广场。
高达36米的上,加百列高举王冠和十字架,印证了它托梦于法王授权伊斯特凡的传说,也象征匈牙利人建国的定居权。
纪念碑两旁的柱廊中,矗立着匈牙利14位历代统治者,柱廊的四角则分别是四组代表劳动人们的雕像。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1:11 编辑 ]
【火车遇贼,虚惊一场】
由布达佩斯前往布拉格,将搭乘我们此行的第一班夜车F374。用东欧通票坐这班的二等座席不用定位费,我们则是每人花了2250Ft订了6人铺的间。本来想着夜车一般不挤,就和包间没两样,谁知搬进去时里面早就坐了3个老头,一人手里提着个酒瓶子,加上我们的行李,6人铺的空间顿时异常狭小,心下叫苦不迭。正琢磨着怎么办,列车员笑眯眯的进来检票了。一问之下,周围到有空车厢可以给我们换过去,一个人需再补4欧。算下来就和预订4人铺或者3人间的sleeping car价格一样了,不过至少他保证这间不会有其它人打扰。也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根本就可以自己换过来,反正那8定是列车员自己吃进了,以至于之后碰到我们,他的脸上都乐开着花儿。
Gigi太累,先睡了,我记了记账,等睡前准备去上厕所时,想到个问题——这卧铺的门只能从里头锁,我又不愿把她吵醒。不过就一分钟的事儿,包也都被我扔到最上面的行李架了,护照之类全部贴身存放,应该没啥问题。谁知这一疏忽,还真出事了。
出门的时候看到过道那头急吼吼的跑来三个像是吉普赛人,飞快的和我擦肩而过,迅速转入了另一节车厢。当时并不以为意,可等我放完水出来,居然又见到那几个家伙从相同的位置奔将过来。见我堵在路上,其中一个忽的从腰间变出来个玩意儿,同时示意“你的”?怎么搞的,这不是Gigi的书包么!也就在我接过包时愣神的片刻,三个人再次和我擦肩而过,消失在下一节车厢之中。
回去赶快把Gigi弄醒,她也受惊不小,因为之前睡得迷糊迷糊的,根本不知道有人进来过。好在破书包中装着刚从维也纳腐败的那只6000多的LV还在,3000多的小破DC也在,想想我要是晚出来哪怕5秒,错过了和他们面对面的机会,小姑娘保管郁闷死,后头我也别想玩了。
事后挺内疚的,毕竟在长途旅行中我向来是小心谨慎的,今天一念之差,险些铸成大错。而且滑稽的是,狭路相逢时我根本没注意到他们手上有包,也就是说,要不是小贼们心虚主动把包递过来,我侧个身也就把他们让过去了。甚至在接过包的刹那,我虽然有被盗的想法,但脑中首先闪过的竟是“莫非他们见义勇为”的念头。
至于那三个人,估计是满列车的跑,逮到空门就闯,有东西就拿,我倒是留心把大包都抬上了行李架,要顺手牵羊很不方便,可独独忘了Gigi用来装LV的小包——她宝贝的要死,一直抱着睡,结果反而方便了贼人下手。
早上列车快到时,问了下列车员昨晚是不是有贼。老头一脸抱歉但仍旧是笑眯眯的承认昨晚是有三个“潘迪特”在整列车上跑过来跑过去的,这里的警察不太管这些,所以他也无能为力。问我们有没有上面损失,我就把事情经过又讲了一遍,他礼节性的表示庆幸的同时,补充道:“我知道你们可能不太习惯,因为中国是个治安很好的国家。”靠,就那几个“潘迪特”怕是还没见过我们新疆人的手段吧!我心里虽然这么嘟囔,但马屁总还是受用的。
不过,迄今为止,我还是不懂他说的“潘迪特”是上面意思。恰好我们公司全球总裁也叫潘迪特,看来都不是什么好鸟……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1:12 编辑 ]
1. 再提醒一下从Krumlov, aut.nádr站到小镇的走法,很近,5分钟不到,从大巴下来后朝前走就能看见有个上坡通向树林,再往里走一会儿就是下坡,下完坡穿过公路就是小镇。
2. 火车站离小镇很远,大概半小时的路,而且是个,如果带很多行李的话最好叫TAXI。大约130-150CZK。
3. CK有些地方换汇比布拉格还好,比如城堡下那条街有家叫N59的change。
【晴空下的CK】
出发前,关于的消息可谓是一片愁云惨雾,秋天就到0度,还老下雨。先期抵达布拉格的Frannie也向我传达了类似的信息。而当我们6点多准时抵达Praha hl.n,天气确实阴冷,也飘着小雨,感觉糟透了。
今天要在布拉格等到11点,然后坐Student Agency的大巴前往小镇克鲁姆洛夫(C.Krumlov)。在附近的麦当劳磨时间时,Gigi开始质问我们为啥不坐火车,说起来,在东欧版做功课的这段时间,看了N个捷克坐大巴比火车更便捷的帖子,让我完全无视了捷克的火车,而没有想一想,在东欧通票19点规则以及Student Agency大巴出发时间和火车抵达时间很不匹配的情况下,火车去CK是应该被优先考虑的。盲从害死人啊。(不过到CK其实还是应该坐大巴的,这点后面会谈。)
这天的布拉格尚在阴雨之中,但的人群仍在显现着旅游景点的特色。
我们也就去凑个热闹了,圣瓦茨拉夫骑马雕像,据说是波西米亚最初的国王。“布拉格之春”中的学生自焚点也在这里,和天安门好像囧
Student Agency大巴,黄色醒目。
从Krumlov, aut.nádr大巴站到镇中心的路其实很短,大巴下来后朝前走就能看见有个上坡通向树林,再往里走一会儿就是下坡,下完坡穿过公路就是小镇。也就3、4分钟的路。千万别觉得近!我当时就是觉得没这么近吧,又沿着高速公路走了一大段,从Rooseveltova街绕了回来……
CK的闻名,在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于波西米亚风格的城区,在于那众口一词的美……然而,是个人的游记里都会说这地方如何如何美,反而让我心生怀疑。宁静的欧洲小镇看得毕竟不少,便觉得区区一个小镇获赞如此,定有过誉之嫌,又或从众心理作祟。加之不管旅游读物或是网友照片,都未见独特之处,令我此行前早已抱着逆反的心态,好像此行乃是专程否定它的美。
结果,我承认错了。CK的美也许并不绚烂,却很单纯。它的存在,仿佛就浓缩在以城堡塔楼为中心那连绵的红屋顶,浓缩在静静流淌的,浓缩在蜿蜒曲折的石板路,浓缩在这份简洁之中。到这样一个地方前,竟抱有先前那种复杂的想法,我真是荒唐。
而这里的也比布拉格便宜不少,连兑换都是如此,虽然不乏18点几的敲诈行为,但此行最高的汇率24.15 No commission,就是城堡下那条街上的遇到的,一家叫N59的兑换店。
住在家庭旅馆的二楼,窗台下有只比格在蹲守,用前天早上吃剩的干面包就可以喂很久,反正我也嚼不动……
同是宜人小镇,Hallstatt的游客以老年人和来自东亚的青年人居多,CK却有不少欧美的青年人来访,让经常走访小镇的我很是诧异……
行走在小径之间,轻易就可以看见地标式的克鲁姆洛夫城堡。
就像我前面说的,年轻人不少啊。
熊就不多了。
全景拼合,很大,猫勿点……
伏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
从塔楼下来后不用原路返回,继续沿城堡西侧向前,穿过什提桥(most Na Plasti)就可以到达城堡花园。
这是典型的巴洛克式花园。
园子虽然不大,打点的却也精致。
CK很小,很适合漫步,半天的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走过了,黄昏特有的光线开始出现在相机中。
黄昏的斯沃尔诺斯提广场(Svornosti)。
这里的夜本该安静,但当我拿着三脚架来到伏尔塔瓦河边,讶异的发现竟早有一批国人占好了位置。总有些地方,即便在当地人看来不是特别热门的景点,却因为网上的口耳相传,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所在。国王湖是一个,Hallstatt的东亚三国游客更不在少数,而处在这黄金周前后,CK也成了游客争相前往之地。无论是晚上吃饭,还是夜里外拍,周围总环绕着熟悉的言语。对不起,短暂出门的我,没法享受这种环境带来的亲切,相反倒像是一种对异国情调的干扰。但同样无法抱怨,因为我也不过是他们的一员。要怪,只能怪有限的假期了。又想起了在Hallstatt时,和卖明信片的店员聊天,她对于我一年只有两个礼拜假感到“震惊”,因为她一年至少有5个礼拜……
此时,有些想念在Texel和Balaton度过的几日,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肆意游荡。某些时候,我是真的喜欢独自在陌生的环境里行走——孤身一人和有人陪伴各是一种体验,对我而言,并无优劣之分。
Castle Tower,其实也没多少,一份刚刚好,至于口味么,反正就是肉,小馆子里的烹饪都是大同小异啊。
夜晚的CK当然更安静,但是城堡周围始终伴有装饰的灯光。
这样的夜色,我当然也不会浪费。
不过也就是在外拍的时候,才感觉到这里的中国人如此之多,河边聚集了5、6支三脚架,可见穷游影响至此。
来CK的第二日,本想试试泛舟——之前听说那玩意容易翻船,还特意记了水路,结果几家租船的都停业了。好容易找到小镇入口的一家还开着,却不建议我们坐,说是天气太冷云云。看了介绍图片才知道,原来所谓泛舟是指,如果走长线的话,经过几个落差口,要不进水也难。只好放弃了。
逛到中午,估摸着该回布拉格了,打算去info买大巴票。最近一班的Student agency要到15:00,国营的倒有,但要190KC。Gigi提议省钱坐火车。既然我们的Eurail Pass刚好还剩一天,为什么不呢?
现在是正午,最近的一班火车大概40分钟后发车——比巴士早开半小时,却要晚一小时到。另外从地图上看,火车站比巴士站远不少,大概半个多小时的路。感觉上有点紧,特地跑去info核实了一下。小姐看了看我那过头高的背包,摇了摇头说,是差不多半个小时,但以我们的行李,最好还是打个的,大概130KC。
黄色的TAXI大概在info电话5分钟后抵达广场,2个人150KC,从镇中心到火车站10分钟左右。一路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没人推荐火车往返CK,info也不建议我们步行了——一路居然都是大上坡,我是觉得背着包或者拖着行旅半小时很难赶到。
不过,也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火车“正常”的晚点了。但毕竟省了钱,东欧通票又物尽其用,也就没啥可抱怨的了。
第二日,大晴,也许是我几天里碰上的最晴朗的一天吧,天空蓝的都有点假,根本不用做任何处理。
话不多说,直奔塔楼。
你问我去干嘛么……
老实说,看到蓝天忍不住,又想花50克朗上去看看……
Gigi显然无法理解,就在下头等着了。
城堡下清扫落叶的大爷。
可惜的是,最然比昨天蓝不少,但登高后才结结实实的发现,远处怎么还是这么多云啊……亏了。
来都来了,就多看两眼吧囧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1:17 编辑 ]
Prague TIPS
1. change状况很混乱,各式陷阱层出不穷,请留心。另外不要光顾着找 No commission,有时银行里2%的手续费扣下来还是比外头换得多。
2. 布拉格景点更集中,沿路都是看点,几乎不用坐地铁。需要是时候临时买18czk的短程票就好。天票几乎是浪费。
3. 本身是免费的,如果想省钱,可以先去确认一下(最大的那个)是否免费进入,那就不要买票了。因为如果不了解那些历史的话,老皇宫之类其实是很平常的地方。
4. 有时间天气又好的话,一定要去一下西岸的佩托斯新公园(Petrinske Sady)。顶端的可以鸟瞰布拉格。
【布拉格之秋】
傍晚5时,我们二度抵达捷克首都布拉格。按照第一次的凌晨抵达时的经验,轻易找到了离Praha hl.n很近的dasha accommodation。
这里是标准的民宅,门口的电铃里有两个标了accommodation,直接按可以拨通经营者的手机,不一会儿就有人来开门了。大叔态度很好,不过40欧一晚的private room一般般,整体感觉比较旧,厨卫设备都是share的,房间里有卫星电视,可是遥控里居然没电池(他在的时候忘记检查了)导致只能看几个台。比较傻的是我们的private room在里间,进出的时候一定要穿过外间的dorm才行。如果特别讨厌这点订房的时候最好说一声,3楼和2楼其他的private room应该都没有这种情况。另外他们虽然没有灶台,却是有电磁炉的,就放在下头的柜子里。
另一间private room住了对的情侣,没怎么说话。至于我们门外那间Dorm,本来希望没人住的,结果当晚回来开门一愣,回头立马和Gigi说“有个老黑。”到不是说我种族歧视,但平白有个严重返祖迹象的人和你面对面站着,心里难免有点发毛吧。老黑倒是主动SAY HELLO,同时给了我个大大的微笑——原来嘴角几乎裂到耳根子这种话不光能用在恐怖小里啊。不过说实在的,老黑挺好相处的,虽然后来还是我主动搭讪(因为早饭用牛油煎蛋搞了一屋子烟把他熏得够呛囧)。他是人,多年前还去过中国,到了广州北京上海和牡丹江,会说你好再见之类的中文——我觉得那多年好歹也要上十位数了,因为他还对“吃饭了吗”这种老笑话津津乐道——对于这种在“外汇劵”时期就和咱打过交道的老油子,想来早就熟悉了各种狐疑的目光,所以自嘲说看到亚洲人就习惯先给个大大的微笑,偶尔再附送个“我不吃人”之类的笑话。靠,原来他真的不吃人啊……
(可惜,交集仅限于此,连他的联系方式都忘记留了,我以后还想去比区呢。)
第一次来布拉格时,虽然不得以扛着行李,但也没废什么力气就从火车站走到了Mustek站,途经景点数个。当时的第一印象就是小,现在一走,果然不大。比如从地图上看起来火车站到大型超市TESCO有好几站,走走也就十几二钟的事。东岸的一些景点也大抵如此。不像在布达佩斯,两天坐了数次地铁,而在这里基本都是靠步行的。其实两座城市都不大,一个500多一个400多平方公里。可往细了说,布达佩斯的文化遗产虽多,或许受前期一党专政和计划经济的影响,整个城市略显破败,行走其间不免兴味索然。而布拉格连通景点间的小巷,建筑和店铺,却常常给予惊喜,让人舍不得放弃步行。
也许,当那些耳熟能详的景点让人心生疲惫时,这些地方才体现着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
何况还有阳光——虽然在CK看到了蓝天,但毕竟初次抵达时,布拉格只用了清晨的小雨来迎接——看来老天是眷顾我们的,清晨虽是阴天,却不阴冷,而每到中午时分,自有阳光驱散云层,送来一下午的晴朗。不管是论坛上的大风大雨还是Frannie短信中的乌云密布,统统没有碰到。
于是,这两天多的时间里,在温暖阳光的沐浴下,用脚丈量着布拉格,从东岸的歌剧院到西岸的城堡区,直至马拉.斯托拉纳区(Mala Strana)上的瞭望台,慢悠悠的,一点儿不觉得疲惫。
(Municipal House),原来是宫殿,后来因为大火等复杂原因被改建成为艺术厅。
会馆边黑漆漆的建筑就死后,阴天看到这种东西怪不舒服的。
布拉格广场的一角,人群聚集的地方想都不用想,必然是为了看天文时钟啦……
位于塔楼下部乃是上古神物,观之可见过去未来,宇宙大千囧。
好吧,其实就是个建造于15世纪的行星仪(上)和日历仪(下)……
当然,现在这个钟的著名原因早已脱离了其实际功用,而是周围的人偶。
以及每当正点时分,行星仪边的死神开始敲钟,
正上方的窗户中则依次出现耶稣12门徒的人偶身形。
天文钟下每小时始终都是那么一坨,如果要拍西洋版的天下无贼,开头可以考虑在这儿取景。
蒂恩教堂,其实真正的名字是蒂恩(海关)前的圣母玛丽亚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before Tyn),确实有简化的必要……
广场上醒目的宗教改革先驱 扬.胡斯雕像,他所注目的的蒂恩教堂正是胡斯派的根据地。
巴洛克式的(Church of St.Nicholas),和对角哥特式的蒂恩教堂并称黑白双煞(当我什么都没说吧……)
广场一角。
登上旧市政厅,看广场上的人头
以及百看百厌的红房顶……
蒂恩教堂下的广场
行至鲁道夫(Galerie Rudolfinum),天算是彻底晴出来了,心花怒放啊。
美术馆上方的天使像。
相比布达佩斯,这座城市本身于我的印象更好。同样相比布达佩斯,城市中的一些小事却给我截然相反的感觉。最明显的就是货币兑换,众所周知这俩国家现在还没进入欧元区,到当地先得用欧元换福林或者克朗。先到的是布达佩斯,开始小心翼翼,打算去找网上推荐的,后来才发现市中心无数的兑换点给出的牌价几乎一模一样,We Buy都在241到242之间,No Commission,也没有任何小字的陷阱(当然西联另当别论)。等到了布拉格,我依然保持着这种心态,随意观望了市中心的兑换点,24点几的汇率相当不错,然而待到仔细看时,传闻中的那些commission,小字陷阱,以及换多换少的大幅差额,居然都尽数体现……黑市的也碰到好几次,报的价格到不离谱,也不知道是不是骗子,反正装着不懂英文,没搭理。
结果反到是在一家银行换的比较好,扣除2%的commission还有23.72(但最划算的还是在CK)。
加入德奥部分后第一页太庞大了,自己缓冲一下,翻个页。
[ 本帖最后由 cloudc 于
21:22 编辑 ]
需要登录才能回复
快速登录:
>" data-summary=' ' >
相关游记帖
回复 91 | 查看 6277回复 485 | 查看 55913回复 0 | 查看 433回复 188 | 查看 26814回复 122 | 查看 23943
穷游大洋洲
/link?url=C-ybwqjWW7bZitpFN4EfSpvWeOdkynKWjyxhp59Ve7g3P5ulPt9KGLc3fWVEYdApWXu5AUApgDS7buMPEjsy6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与世界的新主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