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 黑洞中黑洞数据怎么拯救地球

1男主角库珀第一次走进NASA的时候,宇航员们就告诉他,土星上空有一个人造的虫洞,那一定是有人为了拯救我们特意放在那里的。影片的最后,“库珀空间站”就悬在土星上空,未来人类建立了一个五维空间,库珀说,没有“他们”,拯救我们的就是未来的我们自己。《星际穿越》里再次重复了无数科幻电影里都百思不得其解的著名悖论:人类得以被解救,是倚靠库珀从黑洞里传来的数据;而库珀之所以能够得到黑洞里的数据,是倚靠未来已经被拯救,科技无比发达的人们特意为库珀制造的五维空间。然而,诺兰成功找到了“时间”这一维度。在库珀掉入黑洞,进入了那个由“时间流”组成的五维世界里的三维空间时,诺兰就通过库珀在传递信息给女儿墨菲时选择时间的随意性,从他用手拨动“时间流”的直观表现,从而向观众解释了五维空间里的人类在“时间”里随意穿越的可能性——自然,这属于没有被科学证实的脑洞大开。但重要的是,这个设定完美推翻了因果律的存在,也彻底解决了“人类自己拯救自己”的逻辑悖论;因为在一个时间可以被随意穿越的多维空间里,三维世界里的所谓因果和逻辑都不过是废纸罢了。你甚至会怀疑,诺兰恰恰是为了解决这个逻辑悖论而选择了《星际穿越》这样的题材,因为或许只有在引入理论物理学之后,在引入“维度”的概念后,我们才有可能做到对于时间的掌控,做到对因果律的背反,做到对传统叙事的逻辑的反叛,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调戏。从某种意义上,《星际穿越》一点都不“硬”科幻,所有的物理知识,所谓的科学顾问,都只是一种手段——诺兰想做的是一次违反因果逻辑的反叙事。然而吊诡的在于,他想极力在叙述反叙事的元叙事过程中显得结构精巧和逻辑严密,所以他选择了运用理论物理学,以及挖掘星际太空题材。这是一次示威,一次有些冒犯的游戏,相比于这点,所谓“爱的哲学”“爱的维度”都不重要了;这就像当一群人争吵的不可开交时,有人走上前去,一把掀了桌子,然后扬长而去。这甚至跟物理学无关,跟虫洞,跟黑洞无关;完全可以说,只是想把桌子掀了。2除此之外,其实可以说,诺兰没有给我们提供太多的新东西。诺兰在故事本身情节上依旧笨拙、平庸,这再次和他表现故事手法上的天才与奇思妙想构成了绝妙反差。《盗梦空间》里的柯布带领观众游历了人类内心最深层次的潜意识梦境领域,却只不过是为了窃取一家公司的商业机密,换取自己能够回家与亲人团聚;《星际穿越》里的库珀带领观众穿越虫洞,游历外星,烂柯经年,掉入黑洞,最后甚至来到五维世界拨动时间,都只是为了“拯救人类”和回家与女儿团聚。诺兰的其他缺点继续暴露无遗,比如主角团队中的配角们个性差,存在感低的问题,动作戏和场面戏镜头呆板,对话和文戏节奏缓慢这些老问题一个不缺,而诺兰曾经引以为豪的“平行剪辑”、“双线叙事”甚至也有点失手——影片没有像解释库珀那样,去解释墨菲行动的动机,那么库珀在飞船上的历程和墨菲在地球上的研究与抗争这两者,很难说有什么值得平行剪辑的资格。归根到底,当《星际穿越》运用了标准好莱坞亲情伦理故事模式时,就决定了电影本身表达的、思索的、可解读的上限,最终导致影片在升华时的力不从心。相比于去年的《地心引力》,双方有着同样庸俗无趣的情节主题,但是《地心引力》果断弱化了情节动机,而强化宇宙魅力本身,最终似乎有点触摸到了人与自然的终极关切,来到了“大音希声”的境界;而《星际穿越》,却反其道而行之,试图将一个柔弱不坚实的主题反复加强,于是解读和触及到的空间也就被压缩了,再也无法突破商业片的藩篱——是的,《星际穿越》有出色动人的亲情戏和难得一见的精彩演技,但这些想要说服那些口味刁钻,希望看到非好莱坞风骨的,广大不相信“爱”的,期待宇宙魅力本身的观众们,显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不过其实,我们是不是苛求诺兰了?他不是神,可我们都当他是神。3可不管怎么说,这三个小时无论如何都是不容错过的。终于有一部大制作电影,敢于将发展了数十年的科幻小说里人们多次幻想过的场景,都化作了现实的影像,我们终于在大屏幕上看到了人类离开狭小的家园,离开太阳系,穿越虫洞,探索外星,在管风琴和钢琴的史诗生命里,乃至于穿越黑洞,看到奇点。终于有一部科幻题材电影,这也许和诺兰本人的初衷无关,但是当浩瀚渺远的星系,黑洞里闪耀的光子,手指可以拨动时间的五维空间出现在荧幕里时——能让我们甚至可以说,有一个瞬间,我们或许能感知到最高的推动力,或者说,贴近神性。终于有一部严肃的电影,“爱”能够真正被当作切实、永恒的存在,甚至成为一种维度,理性能够真正做到正视感性:在科学和哲学的某些终点上,我们可以写下诗歌;在已被打碎的因果逻辑世界里,寻找到一种跨越维度的,更加崇高的感性价值。“唯爱,移太阳而动群星。”——但丁,《神曲》
关于科学上的“错误”可以参见这个回答提示:评论中有剧透!11.14:更正:影片中的虫洞的确和黑洞无关,是我理解错误。在和系里的美国同学讨论之后,我们基本确认影片中的虫洞并非单向通道,而是可以通过它向地球发送信息的,只是电影为了情节需要,在Endurance穿越虫洞之后并没有向地球发送过信息,电影中的解释是反向发送信息的效率极低,估计比拨号上网还慢很多倍。所以Cooper给女儿传递的信息主要作用不是解决安妮海瑟薇回来的问题,而是学会操纵重力让人类大规模离开地球。 影片开头的无人机以及农用机械导航故障不一定和磁场有关,因为GPS本身就有依据地球引力的广义相对论修正,如果出现引力异常,GPS的导航自然会出问题。11.9:添上了对Kip Thorne的简介11.8:添加对音效和配乐的评价时空从未如此让人感动,除了引力可以穿越不同的维度,爱也可以。(末尾有微少剧透)首先,影片中的黑洞作为题图。说自己是伪诺吹,是因为我的确很喜欢他的电影,但又受不了一些过(度)解(读)狗对他的无限拔高(尤其是《盗梦空间》),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知道多年以前看过的《致命魔术》也是他的作品。而且由于《黑暗骑士》导致的对《黑暗骑士崛起》的过于期待,失望之余让我也觉得诺兰不过如此。但我的怀疑在看完Interstellar之后彻底烟消云散了,诺兰的确是目前最具大师气质的导演,《星际穿越》也是目前所有电影里科学和艺术的最完美结合(不要和我提2001太空漫游,技术限制,科学上是完全比不上的)上次能让我如此震撼又如此感动的,也许还是多年以前的《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电影的确很震撼,但缺乏感动)。先谈谈我比较熟悉的科学部分:题图里的黑洞,除了黑色的部分之外,想必那个如同王冠般耀眼的环形结构是大家最关注的。这是周围物质在黑洞引力作用下落入黑洞的同时释放引力势能而产生的明亮结构。具体的释放机制主要是粘滞加热(viscous heating),因为这个较差自转的盘不同半径的角速度不同(越到内部越大),物质互相摩擦就可以释放相当可观的能量。至于为何是个盘,因为初始角动量的存在,这些物质在刚开始就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角动量方向(想想太阳系为何也差不多在一个平面上,类似的道理),所以落入黑洞时的轨道也基本在一个面上。于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黑洞是这样的当然,我们还知道黑洞本身不发光,引力会弯曲空间,于是我们看到的黑洞还是这样的:这是几天前的APOD,计算了黑洞对后部星系图像的弯曲。但是如果我们走的够近,黑洞也能弯曲背面的吸积盘的光线,最终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像呢?这种事情搞天文的也关心,虽然我们没法从观测上直接分辨吸积盘的内部细节,但是这个会影响观测到的光谱(也就是能量分布),这种事情,搞模拟的也不是没算过,但是他们的结果,差不多是这样的:这里颜色代表光谱/能量的频率移动,蓝色代表频率变高,红色代表变低,同时考虑了引力红移和多普勒红移。这个图像如果太Q的话,好一些的会是这样的:好吧知乎没法插这个格式的视频,我截个图:右下角的图形代表能观测到的能谱,由于相对论beaming的存在,能量会向高能区移动。也许你注意到了,电影里似乎没有出现多普勒频移的效果(也就是一边红点一边蓝点),不过我倒是找到一张设定图:注意这些不同的色块,代表了这些区域可观测的温度/能量,红色代表最大红移,接近内侧的黄色主要是引力红移导致的。而电影里我们看不到这些效应主要是这些区域的能量范围非常广,而且能量密度极高(也就是很亮),即使红移之后对肉眼来说还是太亮,所以我们看到的差不多是一个均匀的光带。(就像理论上太阳外侧会比中心部位暗一些,但现实中你也看不出来,而吸积盘的亮度太阳完全不能比)。不过Interstellar超越这些科研成果的地方在于,Kip Thorne的推导加上高精度的模拟,最终能看到的不止一个吸积盘!上面这张设定图比较清楚,背面的吸积盘像不仅从黑洞“上面”绕射过来,同时也会从“下面”绕过来。而正对观察者一侧的吸积盘下部的光,则会绕黑洞3/4圈之后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睛里(就是黑洞上部紧贴它的那条亮线)。这只是绕黑洞圈数较少的光线的像,剩下的像会更加接近黑洞视界,所以难以看清。(贴张Kip的老照片,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样子,Kip只用了三年就在Wheeler(也是费曼的博士导师)手下拿到PhD,30岁拿到Caltech正教授,当代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的顶级大师,名著《黑洞与时间弯曲》强烈推荐。Kip参与了不少本片的剧本创作,还拉着诺兰的弟弟Jonathan去Caltech学了不少广相,诺兰本人据说去了SpaceX感受了造火箭的氛围)这个结果,不仅仅在电影界,在科学界也是前所未有的!据报道,“诺兰的Group”(评论里有建议这样提不太好,我只是指代,加上引号好了)会至少发两篇paper,一篇黑洞物理,一篇计算机图形。除此之外,还有影片前期对虫洞表面的表现,同样由于空间弯曲,你将会在虫洞表面看到来自整个“天空”(空间?)的影象。而飞船穿越虫洞的那一幕,逐渐接近视界的各种细节,简直是most fantastic journey ever!而着陆的第一个星球,相信看过大刘《海水高山》的同学会非常激动的。好吧,如果诸位有耐心看到这一段,我要开始聊聊电影本身了。电影的前段稍显沉闷,但是看完之后发现埋藏的无数包袱就会觉得《啊哈,原来如此!》(我为啥要用书名号?)诺兰擅长的穿插叙事在本片里和具象化的时间维度(这算剧透?)结合的天衣无缝。主角麦康纳多年前参演的《超时空接触》也是一个星际穿越的题材,但是为了表达诠释父爱,让外星人化身父亲的形象和穿越后的朱迪 福斯特接触,显得非常生硬。而本片里,前期引力红移产生的时间差,“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让观者觉得父女无论空间还是时间,都在拉开几乎无穷大的距离,离愁别绪让人感慨万千。而片尾(剧透开始!),在外星人(其实是未来可以操纵高维空间的人类)制造的时间变成一个空间维度的世界里,麦康纳通过对时间流的影响(感谢评论中的指正,其实是影响引力产生的引力波)操纵手表的指针给女儿传递关键信息,让人松口气的同时又被深深的感动:正如安妮海瑟薇在近乎绝望时所说的,除了引力,爱也是可以打破不同维度隔阂的力量啊!特别还要提一下本片的音效和配乐。 本片前半部分涉及到太空的场面大都是完全无声的,甚至连配乐都没有,诺兰通过频繁的舱外/舱内镜头切换造成的有声/无声的对比营造出了太空旅行强烈的孤独感。尤其是Endurance到达土星附近的那一幕,非常作为一个小点无声的前行,背后的土星作为巨大的背景让我顿时联想起流浪地球里:“这时木星已占满了整个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腾的暗红色云海上的一只气球!而木星的大红斑就处在天空正中,如一只红色的巨眼盯着我们的世界,大地笼罩在它那阴森的红光中……”这一刻,人类是渺小的,然而正是以如此微不足道的力量向大自然给予的命运宣战,生命,又是如此的伟大。本片配乐由Hans Zimmer操刀,寂寞大师在好莱坞的名气由来已久,中国观众最早熟知他的作品应当是卖拷贝的巅峰之作《勇闯夺命岛》,当然他之前的名作还有《雨人》,《红潮风暴》和《狮子王》,后来则有他和Klaus Badelt 合作的《加勒比海盗》系列也是广为人知(其中He's a Pirate被国内各大电视台长期未授权播放,从军事节目到男性健康广告,可谓万能BGM)。不过之前Zimmer的配乐虽然极其带感,但我听来总有喧宾夺主之感:这段镜头明明是为了配乐拍的嘛,或者一到某种场景,耳边仿佛想起“该起音乐了”,于是Zimmer的曲子如期而至。Zimmer一直善用恢弘的交响乐营造高张力的氛围,但这次,他的配乐却是流水一般渗入了影片的各个角落,无论的节奏还是响度都非常克制,影片末尾的关键时刻,虫洞两侧频繁的镜头切换在Zimmer略偏舒缓的钢琴曲的带动下的却能产生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如果说以前Zimmer偏向马克西姆或者朗朗的话,这次的Zimmer如同克莱德曼(好吧我俗了,那我说像内田光子或者Krystian Zimerman吧),润物细无声,让观众仿佛忘记配乐的存在,却又被配乐更加深入的影响。【见11.4更正】PS:一个小小的疑问:按理说虫洞也具有和类似黑洞的性质,那么他们穿越视界进入另一边的时候引力红移会无穷大,换句话说地球上的人会觉得他们永远停留在视界上,但是电影里似乎把这个给忽略了,虫洞只是起到一个连接两个空间的作用,而且刚开始只是个单向虫洞(从太阳系进入,另一边出来,但另一端表现出来的又是完全黑洞的性质)。希望理论大牛给我解惑。PS2:强烈推荐这个页面,他们居然计算了不同自转速率黑洞的图像变化!
刚刚看完IMAX归来,把感想零星记一下,写得比较没有条理,希望大家不要介意。ps:在美帝看的首映,因此回答中夹带的人名和台词是英文,希望不影响阅读。————————————剧透之分割线————————————一直很喜欢诺兰,但不是他的脑残粉。《黑暗骑士》是神作,但《黑暗骑士崛起》无疑是大失水准之作。《盗梦空间》在叙事技巧上达到了一个小巅峰,但是情节上有诸多烂俗之处。作为一个铁杆的硬科幻小说爱好者,我一直在等待一部真正伟大的硬科幻电影的出现。《2001》年代太久远,而且在我看来,很多情节的处理远不如克拉克的《2001》(小说)。《地心引力》是个好片子,在技术上无以伦比,但是情节太简单,内涵太浅显,不过瘾。除此之外,科幻电影就只剩下“地球大战外星人”“地球人大战机器人”“超级英雄拯救地球”这种伪科幻了。今天,看完Interstellar从电影院中走出来,我激动不已——我感到自己梦想中的电影终于被人拍出来了。对于Interstellar,我要不吝赞美之词。这是一部绝对担得上“伟大”之名的电影。也要感叹,这种剧情在之前绝对只能属于小众,诺兰能为如此硬核如此严肃的科幻拉到这种级别的投资和制作,实乃我辈科幻迷之幸。除了诺兰之外,恐怕只有卡神有这种级别的眼界和号召力了。Interstellar涉及到非常多经典的科幻母题,虫洞穿梭,时空悖论,地球居住危机,文明延续,冬眠,地外行星探索等,更令我佩服的是诺兰并没有一味追求电脑特效,而是大量的利用了模型等传统方式来拍摄飞船场景 ,很高兴看到诺兰不是几年前那个喜欢标新立异、拿创意砸死观众的导演了,能这样稳扎稳打的把经典母题和剧情拍好,是真正大师功力的体现。有趣的是里面出现了很多《三体》中出现的的概念,高维碎片,逃亡主义者+面壁者阿福,Mann对Cooper的暗算不就是青铜时代和万有引力号的翻版么?之前诺兰在预告片中大肆渲染父女情,我很怕诺兰玩过头了没守住,把本来应该是严肃宏大深刻讨论人类未来的电影又拍成家庭温情伦理剧。这个毛病之前在《盗梦空间》就犯过一次,四个梦境同步最要紧关头Cobb居然在limbo里面只顾着和老婆卿卿我我,看得我着急得要死。但是看完后松了一口气,这次的感情戏控制得挺好,没有喧宾夺主,而是为剧情多加了一笔温情。不知道是诺兰本意如此,还是为了照顾电影的商业化运作——太硬的科幻电影,接受者还是不多的。不过,我还是觉得love在电影里的比重稍微大了些。人类都要灭绝了,通过虫洞穿越宇宙了,发现新世界了,又是扯相对论又是扯伦理学,这么多深刻宏大的东西能讨论,咱能别喋喋不休的讨论love的重要性了吗?太俗套了。对love的过度强调,在我看来一直是西方通俗文化(包括电影、文学、音乐)的通病之一。不过,Interstellar思考的高度和深度,秒了其他科幻电影一条街。我一直觉得就剧情的复杂和深刻程度上,科幻电影一直被科幻小说远远甩在后面,大部分科幻电影经典,无非是讨论一些科幻小说早就说烂了的话题,在剧情上可与科幻小说媲美的科幻电影,之前只有《黑客帝国》,现在Interstellar也做到了,甚至做得更好。敢严肃思考问题的电影本来就少,敢严肃思考问题的科幻电影更少(大都是地球人大战外星人/机器人),敢在人类文明的尺度上严肃地探讨这么多经典科幻母题的电影,除了《黑客帝国》三部曲外,只有诺兰了。话说,沃卓斯基姐弟也有把严肃问题拍成家庭八点档的毛病,《黑客帝国》挖下这么大的坑,所涉及到的思考完全可以更加深入更加广阔,但总是一次又一次沦落到neo和trinity的爱情上,最后又是love拯救一切。希望明年的Jupiter Ascending不会重蹈覆辙。结构依然是诺兰标志性的眼花缭乱纷而不杂的风格,但是这次不那么惊艳了(可能是看得多了猜到套路了),电影看了四分之一就基本猜到大致结尾走向了,感觉诺兰为了结尾的呼应,把开头的伏笔埋得太明显了些,ghost那段简直让人感觉诺兰隔着屏幕对你喊“快看我呀我就是伏笔呀”。不过这不是侦探片,尽管猜到了结尾,依然不影响我被中间浩瀚而又丰富的剧情惊得目瞪口呆,基本张嘴看完后半段。音乐非常出色——很多人认为好的电影配乐无非就是有首好听的主题曲,谬矣。Interstellar没有一个很明显的主题曲,但是全片的配乐不仅恰到好处,更不乏神来之笔:管风琴+弦乐的组合对于渲染太空的气氛再合适不过,适当点缀的钢琴、电子合成配乐也是画龙点睛;脱离了表面的好听旋律后,Interstellar这种融合了晚期浪漫派和少许minimalism味道的曲风实在太棒了。另外,只有我一个人觉得Interstellar的配乐风格非常布鲁克纳吗。。对于星际航行和太空景象的镜头美得令人窒息,是《2001》+《地心引力》的合体加强版。完美遵从“真空不能传声”的定律,音效处理点一万个赞(趣事:制作方本来不允许太空场景完全不加音轨,因为他们认为彻底的寂静会让观众感到恐慌。诺兰一拍大腿:没错,这就是我要的效果!最后成品,太空场景果然一个音轨不加,除非有背景音乐)很感动的一个细节:每次电影跳到太空中无声的片段时,整个电影院不可思议的寂静,几乎每个人都是屏着呼吸在看——这种氛围不能更美妙。大量对2001太空漫游的致敬,从情节到镜头到布景到细节,甚至可以说Interstellar就是一个21世纪的复杂版2001被机器人萌翻了。外形设计非常有新意,虽然这货其实对于剧情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是一个单纯的giant sarcastic robot,但是真心太萌了!出了手办和周边一定买!一个遗憾或者说疑问:人类未来人口达到耕地所能提供食物的极限的时候,社会真的是诺兰电影中描绘的这样吗?我不太相信世界会发展成“不需要工程师,只需要更多的农民”的样子。希望社会学专业的朋友分析下。楼上
的答案很赞,我知道诺兰在科学严谨性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没想到居然到了业界领先+发paper的地步,这种级别的硬科幻,对我简直是饕餮大餐啊。不行,看来二刷是很有必要了。这才是真正严肃的“科幻电影”!向诺兰致以敬意。剧情上总体而言牛逼得没边,但是小处还需要打磨。我觉得略扯淡的一点:NASA抓到闯入者cooper,一开始还敌意满满的质问你怎么进来的,才不到一个小时就把自己的老底全抖出来,还居然直接就非常诚恳的问cooper愿不愿意穿越星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拯救人类(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呢!),然后cooper居然就小小的扭捏几下(I got kids, Professor...),然后答应了?!我们再回顾一下,偌大的NASA几百号人,把如此重任交给一个刚认识不到一个小时的闯入者,然后闯入者居然就答应了。。这进度,见面闪婚的都不带这样的好吗。。(ps:经过大家的提醒,Cooper应该在之前就认识教授,这样的话就解释的通了。等我二刷回来再改改)略扯淡的另一点:Mann在没有完美对接的情况下想要强行进入机舱导致身亡,这对于Mann这样一个优秀的宇航员来说绝对是不可饶恕的低级失误,就这么把片中唯一的反派打发了有点说不过去吧?更说不过去的是,Cooper居然直接灵机一动,在旋转中强行对(cha)接(ru)机舱。。这段真心落了俗套,以诺兰兄弟的编剧功力,应该能想得出比这高明的处理反派的情节才对诺兰一向被诟病的镜头处理(which is 大卫芬奇的强项)在这部电影里有长足的进步,有很多镜头无论是构图还是寓意都极为巧妙——比如,宏大壮阔的冰天雪地外星球的背景下,两个代表人类未来的男人,穿着笨重的宇航服,笨拙地在地上扭打。我爱死了这个镜头。点个赞。穿越虫洞和黑洞的段落,是绝对的视觉奇观,必将名留青史。很多人觉得电影的前30分钟太昏昏欲睡。我觉得这真心不是黑点,诺兰想要搞一部从头紧张到尾的电影实在太轻松了(致命魔术、黑暗骑士、盗梦),这次之所以在开头比较中规中矩,是因为Interstellar本身就不是一部动作片或者悬疑片,何必一开头就搞得大家都紧张兮兮的?而且前面的剧情其实一点也不无聊,信息量还是挺大的。很多人看电影,只要不打架就会昏昏欲睡。。关于格局这一点,豆瓣上有影评说诺兰一向引以为傲的复杂叙事结构这次反而坑了自己,因为Interstellar如此深邃大气的剧情本是不需要花哨的叙事技巧来做点缀的,做了反而有些画蛇添足——我表示保守同意。后面高潮处的多线快速剪辑似乎确实有些喧宾夺主降低了情感张力。不过我暂时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处理办法。。不管怎样:Interstellar一部在立意、剧情、深度、想象力、严谨性、视觉效果、配乐等方面都做到了业界顶尖的伟大电影。感谢诺兰。--------ps:随手写写居然上了日报,希望大家不要吐槽。。
Siehst du nicht?您(@)目前可用积分:11011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转帖]《星际穿越》:拯救地球的是科技还是上帝?
298 次点击
11:07:12 发布在
&&&&<img SRC="http://img..cn/auto/resize?size=560_0&magnify=0&img=http://storage.service..cn/47d6d92acf5cc1abeae83d"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文/湖诌&&&&按照一般观点,“技术”是推动硬科幻情节发展并化解最终矛盾的第一要素,硬科幻读者最期待的也是作品树立的全新世界观和科技树。譬如《三体2:黑暗森林》的故事冲突最终落脚在“黑暗森林”法则和地球人的“威慑体系”(通讯及武器系统)上,而《三体》全系列描述的“智子封锁”、“降维攻击”等黑科技概念,也是读者最津津乐道的部分。&&&&当然,所谓“全新世界观与科技树”并非泛泛空谈,作者需要用缜密的逻辑铺设大量细节,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对未来的好奇心。这个过程,客观上也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推崇。&&&&――而按照这个标准,最近的当红炸子鸡《星际穿越》并不算一部合格的硬科幻作品。&&&&《星际穿越》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此处有剧透):&&&&节点1:地球遭遇环境危机,人类的灭亡可期;&&&&节点2:男主角“无意”间参与到拯救人类的太空行动中。而拯救人类的方法有两个:要么传送回新的引力技术帮地球人移民,要么把人类的种子胚胎带到未知的生存空间继续繁衍;&&&&节点3:太空行动被一个自私的科学家破坏了,男主角和一个机器人掉入黑洞,同行的女主角带着人类胚胎进入某未知星球;&&&&节点4:在黑洞中,男主角神奇地进入了一个由未来人类搭建的、可以任意穿梭时空的五维空间,而且在这个神奇的空间里,男主竟然可以使用引力与地球沟通,那个机器人居然也获取到了地球急缺的引力数据;&&&&节点5:于是男主角把新的引力数据传送回了地球(穿插与女儿的感情戏,并圆上节点2中的“无意”之举)。地球人成功移民到一个空间站,他自己也从五维空间里“神奇”地掉落到那个空间站附近从而获救。另外,女主角去的那个星球人类是可以生存的。&&&&五维空间的出现缺乏历史必然性&&&&通过以上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问题。节点4无疑是《星际穿越》最不好理解的一部分。男主角掉入黑洞后本该立刻死掉,但一个由未来人类创造的五维空间(不是奇点)拯救了他并提供了传送引力技术的条件。这种撞大运般的行为,与男主角大喊“我快挂了,求上帝保佑!”然后上帝真的出现了一样离奇。当然,参考常见的时空穿梭的“环形”剧情,这种桥段倒也说得过去,但诺兰用了一个前文没有铺垫、后续人类移民后也没有提及、而且近乎无所不能的存在――五维空间。这种超出故事原有逻辑的设定必然会产生突兀感,这不是什么“神展开”,而是败笔。&&&&“机械降神”是编剧的不作为&&&&纵观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这种不可理喻的情节安排其实并不罕见。希腊古典戏剧就有“机械降神”的说法,意思是一种意料外的、突然的、牵强的解围角色、手段或事件,作者通常在虚构的作品内将其引入,来为紧张的情节或场面解围。(参见百度百科解释)&&&&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作者编不下去了,只能用这种方式凑合往下写。这当然破坏了故事的内在逻辑,是一种低级的写作手法。&&&&比较出名的“机械降神”的例子是《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当时萧远山与慕容博的纠葛已不可化解,怎么办?或许金庸先生也想不出来了,所以虚构了一个身怀盖世神功的扫地僧,用“神奇”的佛法化解了这个矛盾。&&&&再比如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周星驰被打通任督二脉并能使用如来神掌的过程,也有机械降神的影子。&&&&可能有人会为导演诺兰辩解:“正是有了神奇的五维空间,《星际穿越》才能算科幻呀,不然幻想的部分在哪里?”事实上,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只有逻辑缜密才不会让受众产生荒诞感与跳脱感。五维空间的概念和特效让观众脑洞大开固然很爽,但“打开观众脑洞后又把它填满”才是真的本事。&&&&《星穿》与《2001太空漫游》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电影&&&&看过《2001太空漫游》的人都知道,这部由库布里克执导、拍摄于1968年的影片对未来的很多猜想都实现了,最直观的譬如可视电话、平板电脑、家装风格,甚至包括宇宙飞船的形态。而《星际穿越》呢?除了对反重力技术有少许描述外,并未对未来人的衣食住行有多少着墨。从这一点看,《2001太空漫游》明显有更强的先驱性。&&&&<img SRC="http://img..cn/auto/resize?size=560_0&magnify=0&img=http://storage.service..cn/193e886b32da44cee636b478a59426f3"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2001太空漫游》中的未来世界&&&&&&&&若从情节上比较,《2001太空漫游》全片镜头缓慢,剧情简单,但叙述方法非常抽象――导演用一块呈长方体的大黑石暗喻了宇宙中一种未知的、文明程度远高于人类的生命体。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黑石”是故事的线索,但它并没有参与到情节节点,影片中台词最多的角色其实是一台杀害了人类的电脑,表现了人工智能在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使命悖论。&&&&而《星际穿越》则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类型片,“科幻”只是影片的标签而不是灵魂。故事用好莱坞常见的AB双线结构编剧,其表达的精神内涵“亲情是最大的引力”虽然政治正确但没有新意也不需要反思。&&&&如果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是深邃隽永、不求大众完全悟透的出世之作,那诺兰的《星际穿越》就是简单明快、期待大众共鸣的入世之作。所谓“科幻搭台,亲情唱戏”,也许只有这样,《星际穿越》在内地的首周票房才能突破了2.6亿元吧!&&&&所以,《星际穿越》在事实上已经“温和地走进了那个良夜。(完)&&&&文章没看够?欢迎关注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湖诌”(huzhou555)。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本作者的微信号“huzhou555”即可关注!(扫描下方二维码亦可)本人只“湖诌”不八扯,帮您细嚼科技圈那点事儿。&&&&<img SRC="http://img..cn/auto/resize?size=560_0&magnify=0&img=http://storage.service..cn/29e1e79d34bed"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20:30 &&
这种撞大运般的行为,与男主角大喊“我快挂了,求上帝保佑!
本版块主题总数:37679 / 帖子总数:426059
今日论坛共发帖:29467 / 昨日发帖:36688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星际穿越》:拯救地球的是科技还是上帝?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际穿越黑洞名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