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教育信息网石头房改造的最新政策

开发商少得利 设公益基金回馈居民
龙山片区改造后,原先的旧村落将变成一个集教育、居住、酒店、购物、娱乐、文化广场于一体,富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和现代化气息的宜居宜业新型城市社区。用地功能改变,难免会影响原本靠农业为主的群众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也亟待考虑。
通过此次片区改造,泉港区委、区政府将努力解决龙山社区所有群众的后顾之忧。“到时有两块收入,一块是前面所说的出租社区固定资产租金收入,估计一年有几百万元;另一块是开发商于2012年12月捐献1680万元成立的‘龙山回族慈善公益基金’,每年收益约100万元。” 柯明好介绍。
每年多达数百万元的固定收入,将给龙山社区居民全方位的保障:6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享600元社区养老金,7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700元;实行免费教育,社区学生从小学至高中阶段学费由社区承担;社区居民因病住院治疗,除政府医保统筹金报销支付外,其余部分由社区协助最大限度地予以解决,同时对大病、大灾困难户给予适当补助;人均住房低于20平方米的可享受社区廉租房;户籍属龙山社区并长期生活在本社区的居民每年可享受福利分红。
记者获悉,目前“龙山回族慈善公益基金”的慈善资助范围,龙山社区正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力争年内发挥作用。其余力度更大的居民福利,有待项目整体开发建设的推进。
群众得大利 住高楼却不离乡亲
郭云阳是龙山片区第一期石结构房屋改造户,现租住在建设工地附近。他时不时到工地现场看看进度,“看着工地一天天的变化,心里感觉很踏实!”
龙山社区绝大多数居民为郭姓回族群众,祖上于唐末来此建居,定居历史已有1100多年。对于这片土地,改造户充满眷恋。让群众满意的是,此次安置的5幢楼房就建在社区原址的东南面,且先行开工建设。房屋建成后,住上高楼的他们,乡里乡亲依然住在一起,走到哪都是熟悉的脸孔,民俗民风不变。“如果要说改变,最大的变化是居住条件变好了,改造前我家的石头房一下雨就漏水,改造成钢筋水泥的房子,抗震性能也提升了,我们安心多了。”郭云阳说。
据介绍,龙山片区改造三期涉及群众1800多人。第一期主要是建设安置房,建成后可解决所有改造户的安置问题。今后第二、第三期的改造户群众无须租房,可直接入住安置房。
·····福建动态
·····视频新闻
·····学习体会
·····学习园地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石头房改造政策酝酿中 期待早日破茧成蝶
老旧石头房隐患多 期待早日&破茧成蝶&
高龄石头房外墙脱落
连日来,早报记者深入泉州各地,探访石头房现状及改造最新进展&&核心提示
  盛产石头的泉州,以石建房的历史悠久,遍布全市各地的石头房数量十分庞大。按照相关规划部署,全市62.14万幢、总建筑面积达1.61亿平方米的石结构房屋,力争在五年内分三步基本完成改造。目前,关于石头房改造的具体实施细则、改造补贴标准等仍在酝酿当中。
  据悉,早在几年前,结合新农村建设、危(旧)房翻修,部分乡镇(村居)的石头房改造已在局部推行。连日来,记者根据石头房分布情况,在全市范围内选取石头房密度较高的若干个试点村(居),以现场走访的形式,了解各地石头房历史变迁、居住现状、改造计划等,摸索今后石头房改造的模式,探讨可能出现的各种共性问题,以期助力泉州正在全面推进的石头房&蝶变&工程。
走访1三四十年前石头房隐患不少急盼改造计划考虑成片改造进一步规划地点:鲤城区鲤中街道西郊新村
  简介:坐落在市区西隅的西郊新村可谓是中心市区最大一片石结构房屋集中地。据西郊社区书记朱永红介绍,社区内现有楼房80幢,共计1220户,常住人口3750人,流动人口1532人,其中,石结构房屋为27幢,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涉及住户630户,居住人口2000多人。
  &由于建成年代较早,基础配套设施非常不完善,大多数房屋没有卫生设施,排水排污不畅;部分楼房出现明显倾斜、位移、裂缝,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朱永红介绍说,社区里因楼板渗漏引起的邻里纠纷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前日,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小区,发现小区的楼房最高为6层,外墙斑驳,地上几处积水恶臭难当,在小区内一幢房屋顶层阳台,墙体甚至出现脱落缺角问题。
  &太可怕了,我告诉我儿子千万别从这里走过,真砸到就倒霉了。&脱落的墙体位于小区一条主要通道的拐角处,许多市民都要从这里经过,居住在旁边一栋一楼的魏女士介绍说,今年春节前,这个围墙就开始脱落,脱落块从六楼掉下&砰&的一声,吓坏了她,从此她就吩咐儿子千万别从那边走过,&太危险了,后来又掉了几次,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脱落掉下东西。&
  魏女士的家就住在这栋脱落墙的旁边,&我们家10年前装修过,屋里还是比较干净的,但是因为我们楼上租给人家,拖地板的时候拖把没拧干,我家的厨房和浴室的顶棚都在不断掉皮。&魏女士说,由于屋内潮湿,10年前她家遭了白蚁,因为窗户和门都是木质的,都遭到白蚁攻击,门窗都打不开、关不上,还是姐姐出了2万块钱给她们装修,没想到如今天花板还是变成这样。
  据社区干部透露,社区对居民的意见进行过摸底调查,70%&80%的居民愿意改造。针对西郊新村石头房问题,小区的石头房改造市里一直在筹划酝酿中,目前考虑的是成片改造,但具体如何实施还有待进一步规划。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您正在浏览: >
> 泉州拟启动十大石改示范片区续:石头房改造正积极争
泉州拟启动十大石改示范片区续:石头房改造正积极争
今年拟改造石头房1656万平方米,可免危房鉴定 政策、资金、土地是我市石结构房屋改造面临的三大问题。昨日,记者从市石改办获悉,市政府正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为石结构房屋改造贷款开辟“绿色通道”,目前
今年拟改造石头房1656万平方米,可免危房鉴定
政策、资金、土地是我市石结构房屋改造面临的三大问题。昨日,记者从市石改办获悉,市政府正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为石结构房屋改造贷款开辟“绿色通道”,目前,市政府已与国家开发银行已达成相关协议,争取国开行在泉州设立石改贷款事业部,市政府也与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达成石改贷款融资合作意向,此外,市政府还将设置“石改贷款风险资金池”,为石改项目融资提供有利保障。
□泉州网-东南早报记者 江晓媛
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各大银行贷款支持
据了解,市石改办会同金融局拟定了《泉州市石结构房屋改造资金保障工作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的贷款和支持。
其次,还将做好土地运作文章,充分发挥土地杠杆作用,尤其是成片开发,优先解决好基础配套问题,加快土地资产资本运作,共享土地增值收益。同时,充分调动居住户和社会力量,,结合金改各项政策措施,尽量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发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石结构房屋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市财政五年内将筹措5亿元以上资金,原则上每年筹措1亿元,具体结合年度推进计划,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补助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补助基础设施配套的投入,二是补贴困难家庭,三是设置石改项目贷款资金风险池。此外,各县(市、区)和台商投资区也要求相应配套资金。同时,我市还将积极争取省级补助资金,加大补助力度。
此外,市住建局、金融局还于日前牵头组织财政局、国土局、农业银行等单位,到三明市沙县考察学习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抵押登记试点及农村贷款风险共担机制等农村金融创新办法。面对我市石结构房屋改造面临的资金瓶颈,积极探索各级融资担保基金、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农户信用档案、农村金融服务提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明确清单 今年拟改造1656万平方米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我市将完成全市石结构房屋改造总量的10%(约1610万平方米,总量达1.61亿平方米),目前,全市各地已按照下达的任务指标,将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分解落实到项目,明确项目清单并报送至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市石改办已汇总印制了《泉州市2014年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清单》,发放至相关部门及全市各地石改办,这份清单将作为今后改造任务的督查依据。
据统计,在今年成片改造项目和零星改造所涉及的石头房改造中,今年我市市级和县域将涉及的石头房改造总建筑面积达1656.27万平方米,人口29.78万人。
根据汇总,市级和各县域将进行成片改造的石头房改造项目涉及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达约946.16万平方米,涉及12.7万人(其中,涉及石头房改造总建筑面积582.02万平方米,人口7.99万人),零星改造的石头房总建筑面积1074.25万平方米,涉及人口21.79万人。
今年石改项目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最大的县域是晋江,达404.83万平方米,涉及人口3.4万人,其中涉及石头房改造总建筑面积251.43万平方米,人口2.2万人。泉港、南安成片石改项目较多,鲤城的成片改造中涉及的石头房改造量也较多。
推荐阅读:
全站精彩资讯推荐
家装效果图
时尚家居生活
公装效果图片
建材家电图片
热门关键词
@ 版权所有 并保留所有版权
ICP备案证书号:查看: 234|回复: 0
泉州石改补助优惠政策 城市石头房最少补助约6000元/套
[size=16.82px][size=16.82px]
[size=16.82px]惠安崇武潮乐村密集的石头房
[size=16.82px]石头房改造可申请资金补助
[size=16.82px]城镇石头房可申请纳入棚户区改造 农村石头房可申请纳入造福工程[size=16.82px]
[size=16.82px]昨日上午,泉州召开全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推进会,会上公布《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泉州市加快石结构房屋改造的意见》(以下简称“省级《意见》”)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市级《意见》”),两份文件从土地、资金、政策等多方位给予泉州石结构房改造强有力的支持。会后记者就市民关心的九方面问题采访相关负责人,为大家一一解读。
[size=16.82px]解读1 保护利用拆除后的石材
[size=16.82px]市级《意见》明确,石结构房屋是指主要承重构件由石砌体材料构成的房屋,包括石板楼屋盖结构、石木结构、石混(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结构及在原石结构上加建的其他结构房屋。[size=16.82px]
[size=16.82px]各地政府应对石结构房屋拆除后的石材加以保护利用;短期内未能利用的,应择址堆放保留。对于改造后的原有材料,相关部门将组织专题调研,充分借鉴古人智慧,研究科学合理利用原有石材的办法,做到妥善处理,物尽其用。如应用到挡墙、花池改造、园林铺路项目,“修旧如旧”建筑项目及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中,既节约资金,又赋予乡村别具一格的韵味。
[size=16.82px]
[size=16.82px]解读2 符合条件应批准翻建
[size=16.82px]许多群众关心自家石头房是否符合翻建条件, 市级《意见》明确,城市规划区、县城、建制镇镇区范围内,未纳入五年内改造计划或规划进行成片改造但超过五年未实施,以及城镇规划区外的石结构房屋,在符合规划要求,并留足道路及公共设施空间的前提下应批准翻建。
[size=16.82px]位于五年内改造、近期重点建设以及市、县、镇一级主干道控制范围区域内的石结构房屋,可按程序办理用地和建设手续,组织异地建设。不具备成片改造条件的区域或项目,鼓励采用多户联建方式,按照现行住宅建设标准实施改建。鼓励有条件的村庄采用成片改造模式集中建设自住小区,引导零散分布的石结构房屋住户,通过改造向集中居住小区搬迁。
[size=16.82px]解读3 鼓励支持多种方式融资
[size=16.82px]资金是石头房改造的头等大事,市级《意见》提出要加强资金要素保障。[size=16.82px]
[size=16.82px]市级《意见》明确,石结构房屋改造地块的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石结构房屋改造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
[size=16.82px]市里鼓励县、镇、村设立融资担保基金,推动社区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支持县域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担保公司,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担保服务体系。支持设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等金融服务。
[size=16.82px]此外,还支持开展农村石结构房屋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在不转移土地占有、不改变土地用途、保持土地所有权不变并征得所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情况下,将房屋及其所占范围内的宅基地作为抵押担保,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size=16.82px]
石头房翻建已经启动
[size=16.82px]
[size=16.82px]解读4 有条件允许增加容积率[size=16.82px]
[size=16.82px]为了鼓励石头房改造,市级《意见》中对强化土地利用制定了具体的支持政策:
[size=16.82px]其一,石结构房改房、安置房原土地使用单位或业主委员会自行组织集资改造,符合城乡规划的,在不增加住宅套数的前提下,允许增加容积率,用于增加住户住宅面积和配建公共服务设施。
[size=16.82px]其二,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在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可选择两类方式实施改造。一种是制订项目改造方案,经住建、规划和国土部门同意,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改造作为商业服务等用途,以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重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取得新的土地使用权,并按市场价格补缴土地出让金,但改造后不得分割办理土地和房屋权属登记。
[size=16.82px]第二种指的是涉及经营性房地产用地改造,此类需按照省级《意见》的相关规定办理。
[size=16.82px]解读5 部分项目可享优惠政策
[size=16.82px]细读省、市两级政策,可以发现石结构房屋改造试点项目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年度计划或纳入造福工程范围,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是一大亮点。
[size=16.82px]具体的补助标准是: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的成片石结构房屋改造可申请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可获约6000元/套的棚户区改造补助,以及约6000元/套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size=16.82px]城市零星石结构房屋改造可申请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可获得约6000元/套的棚户区改造补助。
[size=16.82px]农村零星石结构房屋改造可申请纳入造福工程,获得3000元/人的补助,每户补助不低于10000元。城市低收入家庭、农村五保户和低保户家庭等低收入弱势群体在前面两项补助的基础上,还可获得12000元/人。
[size=16.82px]解读6 石头房改造免危房鉴定
[size=16.82px]近日还有不少群众致电本社热线96339咨询:“石结构房屋申请改造是否真的免危房鉴定?”
[size=16.82px]回答是肯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级《意见》明确规定:“石结构房屋本身就属危房范畴,此次明文规定,是希望能鼓励居住在石头房里的群众认识到其危险性,尽快改造。”
[size=16.82px]此外,市级《意见》还对优化行政审批审核流程作出相关规定,如成片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由市及县(市、区)石改办召集相关部门集中联合会审,实行“容缺预审”,特事特办;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村石结构房屋零星改造(含修缮加固)项目,由所在乡(镇)政府审批,报县(市、区)农办、住建、规划、国土部门备案。
[size=16.82px]解读7 行政事业性收费有优惠
[size=16.82px]据了解,石结构房屋改造在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也有优惠政策。
[size=16.82px]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参照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一律免收应安置面积部分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对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就地翻建房屋住户涉及的水、电、气、有线电视、通讯等设施报停、重新开通等环节一律不得收费。
[size=16.82px]对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安置小区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有线电视、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涉及经营服务性上下限收费的,一律按下限标准收取,并按照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优惠幅度给予收费优惠。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免收新建建筑防雷装置技术评价费,雷击灾害风险评估费按收费标准的50%收取,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费按收费标准的80%收取;电力配套建设的内部供配电设施工程,按收费标准的90%收取,由供电企业统一建设,并承担建成后配套供配电设施的维修、改造、供电安全等责任。
[size=16.82px]解读8 农村石头房可申请贷款
[size=16.82px]“农村零星石结构房屋改造可到泉州农商银行及其全市各地附属机构,登记申请新农村住房集体建设项目贷款、新农村建设个人住房贷款、农房抵押贷款、农房装修贷款等专项贷款。”该负责人说,“但是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改造投入款的50%,单笔金额一般不超过3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采取按月还本付息方式。”
[size=16.82px]城市规划区、县城、建制镇镇区的石结构房屋业主因经济困难而无法自行加固、翻建的,可按原产权面积,由所在地住建、民政、街道、社区联合进行取证保全,先予拆除,待今后征收时再予以补偿安置。该部分业主符合申请住房保障条件的,可申请保障性住房,并在保障时享有优先保障的权利。对农户未批先建的,在旧宅基地有合法产权、新宅基地不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村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允许户主腾出提交旧宅基地,再给予办理新宅基地产权登记发证手续。
[size=16.82px]解读9 农村石头房可补办用地手续
[size=16.82px]对农村石结构房来说,没有合法的用地手续是许多群众遇到的共同问题,如何补办?
[size=16.82px]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农村石结构房屋符合“一户一宅”规定,也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没有合法用地手续且已使用的建设用地,依照两类方式进行处理。其中,日前使用的土地,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核意见书,依照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进行确权后,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办理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手续。
[size=16.82px]用地行为发生在日之后,符合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签订征迁协议并进行补偿,且未因征地补偿安置等问题引发纠纷、迄今被征地农民无不同意见的,可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政策有关规定落实处理(处罚)后按土地现状办理用地手续。
[size=16.82px]进展:石头房改造启动 五年内完成
[size=16.82px]目前全市各地均已启动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截至8月底,全市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66.13亿元,累计拆除房屋约786万平方米;十个改造示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9亿元,累计拆除房屋约11.9万平方米。
[size=16.82px]据悉,我市将用五年时间完成全市1.61亿平方米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涉及居住人口301万人。泉州西郊、鲤城延陵、泉港龙山、台商区湖东、晋江鞋都、石狮灵山、南安岑兜、惠安松溪、安溪涝港、永春岵山等10个示范项目要完成开工前期手续,明年1月前争取全面动工。
[size=16.82px]把“一户一宅”、自住型石结构危房及位于主要交通干道、工业园区及其周边村庄的石结构危房改造作为重点,优先启动。对无人居住的房屋,可分期分批改造。
[size=16.82px]做到成片改造和零星改造相结合。对城镇规划区内的石结构房屋鼓励采用成片改造;城镇规划区外的村庄户数在20户以上或占地面积10亩以上的,鼓励按现代住宅小区实施成片改造。对五年内不进行成片改造的地区,要引导群众及时进行改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
[size=16.82px]对于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市里也提出相关的规定。如对能保留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特色建筑、传统村落,尽量采用房屋维修加固、建筑节能改造等方式。
[size=16.82px]在公共空间预留上规定,在农村的成片改造项目中,不宜大拆大建,要学习、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的做法,留住传统的乡村肌理形态,依照山水景观来营造设计,留足公共空间,做到“多点情调、少点枯燥;多点个性、少点共性;多点气质、少点气派”。
[size=16.82px]项目:向阳新村安置房拟本月开工[size=16.82px]
[size=16.82px]向阳新村概念性方案中的鸟瞰图,目前已做调整。[size=16.82px]
[size=16.82px]市区部分石头房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据悉,向阳新村片区安置项目正在进行工程施工招投标,计划今年9月份开工;华塑片区拟10月份开始征收工作;兴贤路北侧和延陵片区预计年底前可完成房屋征收。
[size=16.82px]向阳新村拟建3幢安置房
[size=16.82px]据了解,向阳新村改造项目位于市区临江街道幸福社区的向阳新村,目前项目拆迁工作已进入尾声,项目安置区正在进行项目施工招投标,计划本月开工,明年上半年部分楼体封顶,2016年8月全部竣工。
[size=16.82px]根据项目概念性设计方案,该片区改造将建成5幢18层住宅楼,用于安置被征迁群众。5幢建筑分别在五个方位遥相呼应,公共绿化在建筑之间星罗棋布。同时,还将形成集大型商贸、文化娱乐、餐饮、休闲旅游和高档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进一步繁荣新车站商业圈,带动城市经济的全新发展。
[size=16.82px]目前项目的详细方案也已确定,根据该方案,片区将建设3幢安置楼。
[size=16.82px]华塑片区涉及23幢民房
[size=16.82px]据悉,已有53年历史、拥有独特异国风情的华塑新村也将进行石头房改造,计划下个月开始征收。该项目位于拟建的城市内环路西侧,西至南北七路,南至301县道,北至华星安置小区。
[size=16.82px]据了解,片区改造用地面积约72.2亩,涉及23幢危旧民房,395户居民户,征收面积约5.5万平方米,被征收户拟安置在华星安置区。该片区土地净地后拟用于建设商住区及常泰文体活动中心,带动周边商贸服务业发展,繁荣辖区经济。[size=16.82px]
[size=16.82px]延陵广场透视图[size=16.82px]
[size=16.82px]延陵片区 打造滨江新型社区
[size=16.82px]延陵片区石头房改造项目以完善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为目的,并完善黄龙大桥匝道工程(约14亩),拟将片区与占地约1200亩的蔬菜公园园区的农家旅游、休闲观光等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同步开发,建设成商业、商务创业、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配套齐全的滨江新型社区。
[size=16.82px]该项目大胆创新投资模式,通过社区集体自有资金运作项目的拆迁、安置、建设与投资,自求平衡,政府并不需要投入资金。由社区按照区政府颁布的补偿标准及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自觉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可实现一次性规划、一次性改造建设。
[size=16.82px]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模式得益于社区和群众积极参与市场投资。延陵社区与群众集资共同组建黄龙投资有限公司,参加市场运作,通过这个方式发展、壮大集体资产,带动居民共同富裕。
[size=16.82px](来源:东南早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Powered by
. 技术支持 by石头房改造启动 五年内完成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
目前全市各地均已启动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截至8月底,全市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66.13亿元,累计拆除房屋约786万平方米;十个改造示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9亿元,累计拆除房屋约11.9万平方米。
据悉,我市将用五年时间完成全市1.61亿平方米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涉及居住人口301万人。泉州西郊、鲤城延陵、泉港龙山、台商区湖东、晋江鞋都、石狮灵山、南安岑兜、惠安松溪、安溪涝港、永春岵山等10个示范项目要完成开工前期手续,明年1月前争取全面动工。
把“一户一宅”、自住型石结构危房及位于主要交通干道、工业园区及其周边村庄的石结构危房改造作为重点,优先启动。对无人居住的房屋,可分期分批改造。
做到成片改造和零星改造相结合。对城镇规划区内的石结构房屋鼓励采用成片改造;城镇规划区外的村庄户数在20户以上或占地面积10亩以上的,鼓励按现代住宅小区实施成片改造。对五年内不进行成片改造的地区,要引导群众及时进行改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
对于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市里也提出相关的规定。如对能保留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特色建筑、传统村落,尽量采用房屋维修加固、建筑节能改造等方式。
在公共空间预留上规定,在农村的成片改造项目中,不宜大拆大建,要学习、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的做法,留住传统的乡村肌理形态,依照山水景观来营造设计,留足公共空间,做到“多点情调、少点枯燥;多点个性、少点共性;多点气质、少点气派”。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泉港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