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套华北六省市(豫、鲁、冀、津、晋、蒙)合编12华北标bj系列图集集

[转载]中国文学、国学大师(图集)
韩少功,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
史铁生(日—日),原籍
张贤亮,男,国家一级
,其代表作有《》、《家教》、《》、《孽债2》等。电视剧《家教》、《蹉跎岁月》(均已录制播出)均获1983年全国金像奖。短篇小说《塌方》获国际青年优秀作品一等奖(1985)长篇小说华都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1995)。
黄侃(-)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
  一一字迪生、觐庄,安徽宣城人。1911年赴美留学,先在西北大学,后到哈佛大学专
饶宗颐,有、之称(存在),在中国研究、及艺术文化多方面付出过一定努力,对学、古文字学、词学均有研究。有人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亚洲文化的骄傲”,但这些说法未获普遍认可。诗人指出:饶宗颐、均未,其骈文代表作《洛阳伽蓝记校笺序》,不畅,不工,譬如“寓褒贬于兴亡,吐奇思于鉴戒”云云,以(褒贬)对偏正结构(奇思),只相当于古代老的笔力。画家彭子辉亦认为:饶宗颐书画未必可观。由此可见,饶宗颐先生之学术,尚须历史。
琼瑶(原名陈喆)中国当代作家,衡阳县渣江镇人,现居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笔名除了琼瑶外,还用过心如、凤凰等。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
余秋雨,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现任《》杂志荣誉主编。
中国当代作家、文艺
陈荒煤(),男, 祖籍湖北,生于上海。原名,笔名荒煤,小名沪生。中国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
臧克家 (~),汉族。市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 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胡适(—),汉族,绩溪县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的领袖之一。原名,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席慕容,著名诗人、散文家、。一位来自察哈尔盟明的蒙古姑娘,是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落居。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温柔淡泊的风格。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莪加、、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
巴金原名,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和文化大革命。(-)
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等。
贾平凹,陕西省人,著名。贾平凹是我国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之一。被誉为“鬼才”。代表作有《》、《高兴》、《心迹》、《爱的踪迹》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
徐志摩(~),现代诗人、。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诗哲、海谷、谷、大兵、、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顾城,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柯云路,著名作家。最大爱好有三:,,。在文学领域,著有长篇小说《》《》《》等二十余部,并多次引起轰动。在文学以外,著有文化人类学专著《》,历史研究专著《极端十年》,心理学专著《》、《》,教育学著作《情商启蒙》《》、婚恋研究专著《》、《》等,皆受到欢迎。《》《》与《》是作者关注当代人身心健康与人生的代表性作品。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先生认为小说《》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其夫人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1937年-1997年)。
艾芜(),原名汤道耕,四川省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等。
刘白羽(-),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小说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
老舍,原名,字舍予,中国现代、、家。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郭沫若(日—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汉族,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曹禺(),原名,字小石,祖籍湖北,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
周立波1908——1979年、原名周绍仪、周凤祥,湖南益阳人,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系。1934年在上海参加左联,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每周文学》任编辑,翻译了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普希金的《多布罗夫斯基》。抗战时期,作为八路军战地记者写有《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等报告文学。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校任教,主编《解放日报》副刊。1946——1948年参加东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创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解放后,任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1954年创作了反应工业建设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1957、58年完成了《山乡巨变》长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激流中的农村生活和农民思想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他那平易而隽永、凝炼而自然、细腻而明快的独特艺术风格。
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与、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在1948年移居,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研究的风潮。
曾就读哲学系。(y&y&)曾留学,定居西属加纳利岛后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三毛,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原名(m&o)平,汉族,舟山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黄角桠。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丁玲(日-日),原名蒋伟,字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太阳照在桑干河》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获斯大林文艺奖金。
鲁迅(~),浙江人,原名,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的“一”字。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思想家、,是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
冰心(日─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诗人流沙河,原名,四川成都青白江城厢镇人,日生在,1935年迁回城厢镇槐树街老家,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五十年代初任编辑开始写诗。他的诗《理想》被编入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人教天津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鄂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1985年起专职写作,作品出版20种。
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男,(),原名周运宜,字起应。笔名有绮影、谷扬、周苋等。湖南益阳人。“”中遭诬陷,被公开点名,投入监狱。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得到平反昭雪,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当选为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学部委员,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以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日生于浙江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到了“”时期,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日辞世。
柳亚子原名慰高,字稼轩,号亚子。创办并主持南社。民国时曾任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姚雪垠原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出生地:河南省邓州市&&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生卒年:
曾任职务: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
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赵树理(日~日),原名赵树礼,山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小说多以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日,生于山东龙口市枣林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桥隆飙》、《戎萼碑》以及散文诗歌30余篇,均系业余创作。
林语堂,龙溪(现福建省市)人。原名和乐,后改,又改语堂。毛驴、宰予、岂青等,当代著名学者、、。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一生著述颇丰。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沈从文(日-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人,苗族,刘氏是苗族,其母是土家族,祖父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任教。1946年回到大学任教,建国后在历史博物馆和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1933年与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使用萧红)。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和著名《呼兰河传》。 有同名者。
叶圣陶(日-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叶圣陶于日于逝世,享年94岁。
铁凝(1957年—)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王朔,我国著名作家,编剧。1978年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等中、长篇小说。出版有《》《》等,他的早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队“大杂院”的成长经历为素材,后来的小说则形成特有风格,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则戏谑、反讽为主,对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都有嘲讽,后进入影视业,电视连续剧《渴望》和《》都获成功
陈忠实是我国著名作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中篇小说集《初夏》、《》,《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路遥(1949年~1992年),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
刘震云是著名。1958年5月生于河南省。1973年至1978年服兵役。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
余华,作家,浙江人,祖籍高唐县。著有中短篇小说《》《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战栗》等,《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文论及音乐评论
王安忆,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本人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在安徽插队落户。王安忆的文学作品摒弃现实功利性杂质,将人置于广袤的时空背景中,在人类意义层面展示人的价值内涵,使价值求索具有了终极追寻的意蕴。
王海鸰,山东人,中国著名作家,总政话剧团著名编剧。他编剧创作的电视剧《牵手》、《不嫁则已》、《中国式离婚》都带来收视热点和社会的共鸣。王海鸰有“中国婚姻第一写手”之称。
韩寒,日出生于中国金山。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杂志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1998年“”作文大赛以《》获一等奖。
1999年3月韩寒开始写作小说《》,出版后至今销量已逾190万多册。现为333
车队职业赛车手。2010年4月入选美国《》“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很多人愿意称呼他为的领军人物,因为他是80后名气最大的一位,也是80后出道最早的代表人物。
郭敬明(日-),作家,生于四川省。网名是“”,媒体由此称他“四维”或“小四”。中国大陆“80后”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2005年3月,《》杂志中文版推出的“福布斯2005名人榜”中,郭敬明排名第92位。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幻城》,主编畅销杂志《最小说》。
郑渊洁,,慈善家,演讲家。国家“中华慈善楷模奖”获得者。一个人写一本25年世界纪录保持者。教师。评选委员会委员。2009年以2000万的收入,荣登2009富豪榜首富宝座。
易中天,1947年生,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文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易中天品三国”系列首播即获热评。
于丹,副院长,古代文学,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教授,
,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现),1989年7月参加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先后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现为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委员会常务评委、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傅斯年(日-日),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学术领导人、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范文澜(日-日)字,浙江绍兴人,。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等校任教。主编《中国通史简编》,并长期从事该书的修订工作。还著有:《中国近代史》(上册)、《历史考略》、《群经概论》、《水浒注写景文钞》、《文心雕龙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
蔡元培(日-日),字鹤卿,又字、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周子余,汉族,绍兴山阴县(今)人,原籍浙江。、教育家、。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校长。
弘一法师,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生于天津。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绘画和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
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冯友兰,字芝生,唐河人,著名家,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南怀瑾(1918年——),,诗人,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出生于中国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今属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俞樾()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吴昌硕、日本的井上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辜鸿铭,人名,名,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中的三部——《》、《》和《》,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原名《》)等书,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
任继愈,平原人,毕业于哲学系。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基金组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是著名、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沈兼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沈尹默之弟。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教育学家。日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曾与其兄沈士远、沈尹默同在省立一中、北大任教,有“北大三沈”之称,为中国新诗倡导者一。
吴梅(1884——1939)
  戏曲理论家和,诗词曲作家。字瞿安,号霜臣,长洲(今)人。
  吴梅一生致力于戏曲及其他声律研究和教学。主要著作有《》、《
曲学通论》、《》、《元剧研究》、《南北词谱》等。又作有、十二种。培养了大量学有所成的戏曲研究家和教育家。
欧阳渐,字竟无,生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卒于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近代著名佛学居士
原名程会昌。湖南宁乡人。九三学社成员。1936年毕业于中国文学系。历任武汉大学中文系讲师,成都金陵大学、四川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江苏省作协顾问,文联名誉主席。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
王力,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生于日,卒于日。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散文家和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同时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原名誉校长。
金岳霖()中国、逻辑学家。字龙荪,诸暨人士,生于湖南。从事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现设立有金岳霖基金会。
吕思勉()字诚之。汉族,江苏常州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世代仕宦”的书香之家的他,十二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师培(),字申叔,号左盦,汉族,仪征人。之子、曾孙。1902年中举,1903年在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入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朱希祖、、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日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刘申叔先生遗书》。其中关于论群经及小学者22种,论学术及文辞者13种,群书校释24种
牟宗三是被人称之为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家,是当代港台新中的重镇。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响很大,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熊十力的哲学思想。牟宗三较多地着力于哲学理论方面的专研,谋求儒家哲学与的融通,并力图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
徐复观,名秉常,字佛观,公元1904年生于浠水县徐场凤形湾,公元1982年卒于香港美孚新村寓所。早年曾在湖北省立第一师范上学,后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参加政治活动多年。40岁以后,才逐渐走上学术之路。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中就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及历史、命运问题发表大量论著,为研究、传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作出重要贡献,成为名扬海内外的“现代大儒”。著书十余种,三百多万字,主要有《两汉思想史》三卷,《学术与政治(甲、乙集)》、《徐复观杂文》六集、《》、《中国思想史论集》及续集、《石涛之一研究》等。
姜亮夫(),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云南昭通人。姜亮夫历任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浙江省政协委员。姜亮夫的学术视野极为宏远,研究范围极为广阔,李学勤先生就此有“宽无涯涘”的评价。
王利器(1911年-日),江津人,著名国学大师。1933年江津中学毕业后,相继入重庆大学高中部、川东师范学校学习。在北京大学任教时,讲授、、 等史籍,逐渐成为有名的国学专家。着力于文学遗产的整理工作。王利器著作众多,另有单篇论文约百万余字发表。1979年离休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著述宏富,逾两千万言,号称两千万富翁。
钱仲联号梦苕,浙江湖州人,生于江苏常熟。著名诗人、词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国学大师。苏州大学终身教授。钱先生1926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先后任教于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修馆、南京中央大学、南京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苏州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先生被评聘为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
张岱年(年),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人。中国现代、哲学史家。张岱年于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哲学研究所兼职,1980年后任会长、名誉会长。
胡小石(1888年-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江苏南京人,原籍浙江嘉兴。国学大师。兼为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於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学、书学、楚辞、杜诗、文学史最为精到。
翦伯赞,生于1898年,卒于1968年。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
王蒙,男,南皮人,祖籍河北,日生于北京。中国作家、学者,著有《青春万岁》、《》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外庐()、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省平遥县人。日(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九)生于平遥县西王智村,1987年
9月14日病逝于北京。
熊十力()著名,新儒家开山祖师,。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汉族。清光绪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日)出生,黄冈(今)县上巴河人。
陈梦家(),1911年4月 16日出生于,祖籍浙江省上虞县。曾使用笔名陈慢哉, 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1957年,在考古研究所,陈梦家被划成"右派份子"。日陈梦家自缢而死,年仅五十五岁。
清末民杨守敬,字惺吾、号邻苏,晚年自号邻苏老人。
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学家、目录版本学家、艺术家、泉币学家、家。有83种著作传世,名驰中外。
柳诒征()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江苏省镇江丹徒人。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
星云大师(释星云1927年-),俗名深,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出生,原籍中国江苏,其信徒常称之为星云大师,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自来台后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国民党党务顾问、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佛光山开山,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2006年西来大学正式成为大学西区联盟(WASC)会员,为美国首座由中国人创办并获得该项荣誉之大学。日获得“中华文化人物”终身荣誉奖。
钱穆,现代历史学家,,吴越国太祖王钱缪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历任燕京、、清华、、齐鲁、西南联大等,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1966年,钱穆移居,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蒙文通(),原名尔达,名文通,四川省盐亭县石牛庙乡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在中国古代史及古代学术文化研究领域中造诣很深,成就甚高。
汤用彤字锡予,祖籍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毕业于清华学堂。留学美国,入汉姆林大学、哈佛大学深造,获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
夏承焘,著名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系列经典著作无疑是词学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优秀的文化学术成果。曾经多次赞誉夏承焘先生为“一代词宗”、“词学宗师”。
高亨,著名教授,又名晋生,初名仙翘,人,日生,1986年逝世,享年86岁。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和古籍校勘考据的专家。
沈曾植(),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赵元任( 2.25)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武进(今)人,生于。1929年6月底被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同时兼任清华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1938年起在任教。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
唐君毅,现代学者,家、哲学史家,现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接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曾就读于中俄大学、、毕业于哲学系。青年时代颇受、梁漱溟、学术的影响。曾任教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过教务长。
刘文典(公元年),字叔雅,原名,笔名刘天民。安徽人。祖籍。历任教授、安徽大学校长、国文系主任。1938年到,先后在、云南大学任教,为九三学社成员。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他讲授的课程,从先秦到两汉,从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从、印度、德国到,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钱玄同(),原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古,汉族,吴兴(现浙江)人。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学家、中国“五四”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曾主张废除汉字。
刘师培(),字申叔,号左盦,汉族,仪征人。之子、曾孙。1902年中举,1903年在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入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朱希祖、、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日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刘申叔先生遗书》。其中关于论群经及小学者22种,论学术及文辞者13种,群书校释24种
陈垣(—)。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出身药商家庭,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影响下﹐他和几位青年志士在广州创办了《时事画报》,以文学﹑图画作武器进行反帝反清斗争。继之辛亥革命﹐他和康仲荦创办《震旦日报》,积极宣传反清。1912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后因政局混乱,潜心于治学和任教。
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汉族,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中国近代著名大师。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梁启超,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
顾颉刚(),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的创始人,也是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解放前,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京都、帝大,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先生,则推崇备至。”
蒋廷黻()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台湾某研究院院士。宝庆人。1911年由教会资助赴美求学,就读于派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先后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他主张兼重中外历史,在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对近代中外关系变化如何影响发展的看法。1935年以非国民党员的学者身份参加国民党政府,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从此离开清华大学从事外交事务,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改任台湾驻美“大使”。
朱希祖,清道光状元朱昌颐族孙。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及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是解放前著名的史学家。他较早地倡导开设中国史学原理及史学理论等课程,并讲授“中国史学概论”,在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撰写《南明之国本与政权》、《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屈大均传》、《明广东东林党传》等数十篇论文,成为研究南明史的权威。1944年7月因肺气肿病发,逝于重庆。
许寿裳(年),字季茀,号上遂,绍兴赵家坂人。传记作家、教育家。早年就读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1902年以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与鲁迅认识,成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共同编撰《鲁迅年谱》。历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华西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1946年台湾行政长官陈仪邀请许寿裳主持编译馆,不久编译馆裁撤后并入教育厅管辖,转往台湾大学任教,常批评国民党派所主导的教育改革。
日,许寿裳于台大宿舍被害身亡。
潘重规,1907年出生,江西婺源人。日逝世于台北国泰医院,享年97岁。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东北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
大学、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文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研究员等职,曾获法国法兰西学术院汉学茹莲奖、韩国岭南大学颁赠荣誉文学博士。
吴承仕()字絸斋,又作检斋,安徽歙县人。经学家、国学家、教育家。清末举人,辛亥革命后任司法部佥事。曾受业于章太炎门下,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及经学。与黄侃、钱玄同并称章门三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任教。在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任教授、系主任多年。与在南京大学任教的黄侃有“北吴南黄”两大经学大师之称。晚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生卒年月:
  籍贯:浙江德清
  简介:俞曲园,名樾,字荫甫,号曲园。清末著名学者,官编修、河南学政。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博通经学、易学、文学,平生著述颇丰,有经学大师之誉。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著作有《春在堂全书》490卷。
闻一多(日-日),汉族,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马寅初(),男, 汉族人(“回族说”为误传,详见词条内辨析),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新中国建立后,他曾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而被打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他一生专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杨树达()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字遇夫,号积微。有《积微居甲文说》、《积微居金文说》等书。除语言文字学外,杨树达对《汉书》用力极勤,成《汉书窥管》。
周鲠生又名周览,汉族,湖南长沙人,()。日出身于一个贫寒的教书先生家庭。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回国,在汉口参与创办《民国日报》,宣传民主革命。1912年与皮宗石、杨端六、任凯南等创办《汉口民国日报》。1913年与好友杨端六等在汉口创办《民国日报》,并任编辑,抨击军阀专横,反对袁世凯独裁,因而报馆被查封,编辑人员被通缉。他潜往上海,改名周鲠生。
李济(-)人类学家、 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郢中人。1911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1918年官费留美,入麻州攻读心理学,并于次年改读人口学专业,1920年获得社会学后,转入美国,读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李济哈佛大学毕业,返回祖国,受聘于,任人类学和社会学。
梁思成,男,广东省人,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毕生从事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王宠惠()字亮畴。广东人。1895年考入北洋西学堂(今天
津大学),1902年赴美国入,获法学博士学位。著名法学家,著有《宪法评议》、《宪法危言》、《比较宪法》等。是第一个将&&&&翻译成英文的人,其译本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被公认为最好的英译本,在很多被当作教科书.
1949年之前在中国政坛上,无论谁主政,他一直官居高位。是国民政府学者型官僚的代表。精通日语、德语、英语,曾任外交部长、代、国务总理等职。作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又是的创立者之一。
  中国现代政治学家。字恭甫,号迹园,笔名巴人、石沤、君衡。
生卒年:~。江西省泰和人,幼年就读于私塾。1948年秋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1949年
9月离台赴美,任华盛顿大学远东和苏联研究所客座教授,直至1968年退休。其主要著作有《政治多元论》、《》、《中国乡村》、《宪政与民主》《康有为思想研究》《翁同龢与戊戌维新》等。其中《中国政治思想史》运用政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叙述和分析数千年来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在学术界影响较大。萧公权毕生从事政治学研究,尤其是政治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为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全部著作由汪荣祖教授编为9卷本《萧公权全集》。
吕叔湘先生日生,江苏省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后又任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文系教授以及开明书店编辑等职。解放后,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梁漱溟,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叶曼先生,原名刘世纶, 1914年生,现年94岁,祖籍,北大毕业,旅居洛杉矶,曾任辅仁大学哲学系。幼承庭训,六岁以左传开蒙,1935年被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之先生特别录取,就读北大法学院经济系。中年为明了生死而学佛,先后师侍先生、陈健民上师并在八十年代出席世界佛教大会时,与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相遇并成为好友。
张恨水(日-日),原名心远,恨水是,取南唐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代表作家。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近两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夏衍(-),原名,字端先,汉族,省余杭县(今浙江)彭埠镇人。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祖籍,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严家弄,日在逝世,终年95岁。
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杭县( 今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柔石(—)原名赵平复,化名少雄,宁海人。共产党员,1928年到从事革命文学运动,曾任《语丝》编辑,并与鲁迅先生同办“朝花社”。1930年初,自由运动大同盟筹建,柔石为发起人之一。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柔石曾任执行委员、编辑部主任。同年5月以左联代表资格,参加全国区域代表大会。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同年2月7日与、欧阳立安等二十三位同志同被秘密杀害。牺牲后,鲁迅曾写《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追悼他和其他死难同志。遗著有《柔石选集》。
殷夫(),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等,及Lven等,殷夫则是他较为常用的笔名。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遗著有《殷夫诗文集》。
萧军(—),原名刘鸿霖,出生于辽宁省义县下碾盘沟村,即现所属大碾乡人,笔名三郎、、萧军。1934年10月创作了著名的《》。《八月的乡村》的出版不但显示了抗日文学的实绩,也奠定了萧军在文坛上的地位。从此,他与萧红成为“东北作家群”的著名代表。“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萧军生前的这两句诗就是这位著名作家的精神写照。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寻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莫言(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高密县,当代著名。香港公开大学荣誉。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作家。其作品深受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昌图县人。1928年入读书。1932年考入,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1980年,端木当选为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张天翼,汉族,中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作家、文学家,儿童文学作家。名元定、才宁,字汉弟,号一之,笔名张天净、铁池翰,湖南省湘乡县东山乡双泉村一是庠人,出生于南京。代表作有《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
丁西林()剧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字巽甫。日生于江苏省泰兴县。191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
(前身),1914年,入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归国,历任物理系教授、物理研究所所长。
冯雪峰(-),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1926年开始翻译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50年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后调北京,先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1954年因《红楼梦》研究问题和“胡风事件”受批判,1957年被划为;1966年又被关进牛棚。1976年患肺癌去世。1979年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田汉(日—日),原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多才多艺,著作等身。原籍湖南长沙。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文化大革命中,被左的社会势力迫害死于狱中。
现代小说家。字伯简,安徽霍丘人。早年系“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交往。曾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山东、厦门诸大学及四川江津女子师范学院。现为台湾大学教授。书法家、作家。其书法广泛涉猎金文、刻石、碑版和各家墨迹,篆、隶、草、行、楷诸体皆精。亦擅篆刻、绘画。有《台静农书艺集》及小说、散文等书出版
毕飞宇,兴化人,1964年生,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品《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
叶永烈,男,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汉族,日生,一级、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化学系。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份子,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作品《》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杨沫()当代女作家。原名。原籍湖南,生于北京,日卒于同地。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文联主席、《北京文学》主编等职务。其代表作是描写一个知识女性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长篇小说《》,其中鲜明、生动地刻画了等一系列形象。小说于1958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并被改编为。
周而复(),著名作家、书法家,原副部长,原名周祖式,吴疑、荀寰等。祖籍安徽,1914年元月3日出生于南京,自幼受庭训,入,学习背诵古文名篇、诗词佳句,临习颜、柳、赵、欧诸体,打下坚实的文学、书法基础。
郭小川(),我国文学界一位富有才华的。原名郭恩大,出生在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3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起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军》)。“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此外还有音乐。
魏巍(~)郑州人,党员。当代,著名散文、小说家,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37年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2008年8月逝世
现代著名诗人和。1924年生,峄县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李准()编剧、小说家,本姓木华梨,后简化成李,原名,曾用名李准,河南人,蒙古族。最熟悉和热爱的作家之一。1953年因为短篇小说触及到防止翻身后的农民两极分化这一尖锐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中国三十多种报纸、十多家刊物加以转截,从此一举成名。之后共发表五十多篇小说,近二十部、两部散文集。在现代
中国文坛上,李准是同时在小说和两条战线上作战并取得比较突出成就的作家。
刘心武,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笔名、等。曾任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的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出生于,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曾任北京制片厂编辑、,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
蒋子龙1972年3月入党,1958年8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编审。蒋子龙现任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天津副主席。作为著名作家和的使者,他先后出访过欧美亚等十几个国家。1965年发表第一个《新站长》。
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后在全国获奖),产生很大影响。短篇《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和《拜年》分别获1979年、1980年、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开拓者》、《》和《阴错阳差》分别获1980年、1982年、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作品题材重大,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风格刚健雄浑。著有长篇小说《》、《子午流星》,《蒋子龙选集》(3卷),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三个起重工》,《蒋子龙文集》(8卷)等。
张洁,1937~ )女作家,中共党员。原籍抚顺,生于,幼年丧父,从母姓。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北京市。
张抗抗(日-),原名张抗美,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杜阮镇长乔。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的长篇小说《》,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
汪曾祺(日—日),江苏人,当代、散文家、戏剧家,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历任中学教师、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
邓友梅,(日-
),笔名右枚、方文、锦直等。祖籍山东省平原县邓村,出生于天津。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
肖复兴,沧县人,《》副主编。1978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李存葆,山东五莲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64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新闻干事,济南军区文工团编导,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及全国委员会委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1986年曾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率团出访日本,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著有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陆文夫(——),江苏人,曾任苏州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在50年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以《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文论集饮誉文坛,深受中外的喜爱
冯骥才,宁波人, 祖籍,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执行副主席,副主席,会长,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王小波(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汉族,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
广播。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
  出版作品有:、、《青铜时代》、《》、《沉默的大多数》、、《地久天长》;纪念、评论集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
苏童,作家。1980年考入中文系,现为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作品百十万字,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已婚男人》和《离婚指南》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蜚声海内外。另有同名女艺人苏童曾拍摄电视剧《我想有个家》。
吴祖光(),又名吴召石、吴韶,现代著名剧作家、。原籍江苏,日出生于东城小草厂的一所大宅院里,家庭为吴祖光提供了一个文学的环境。其父,曾参加创办,精于诗文书画、篆刻和古文物鉴赏,对吴祖光的文学生涯有深刻影响,同年吴祖光毕业于北京。在中法大学文学系学习一年后,应聘任南京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江苏常州人,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代表作有话剧《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评剧《花为媒》,京剧《三打陶三春》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程砚秋的舞台艺术》,并有《吴祖光选集》六卷本行世。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j系列图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