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oll病态雷林斯在哪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莫雷尔的发明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看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莫雷尔的发明
商品名称:莫雷尔的发明
商品编号:
上架时间: 14:47:27
商品毛重:222.00g
商品产地: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书名:莫雷尔的发明
原价:18.00元
作者:阿道夫 比奥伊 卡萨雷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装帧:平装
商品重量:0.222kg
《莫雷尔的发明》编辑推荐:科塔萨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卡彭铁尔、奥内蒂、帕斯共同热爱的幻想小说,西语美洲奇幻文学巅峰之作。
《莫雷尔的发明》内容简介:我要向全人类证明,这世界是所有逃亡者的地狱,小说主人公为躲避警方追捕,来到一座偏僻的孤岛上,从此踏入一段交错的时空;在这个有着两个太阳和两个月亮的奇妙世界中,他遭遇了一群神秘人物,他们在岛上的生活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仿佛某种无止境的轮回。逃亡者爱上了其中一名叫福斯蒂妮的女子,然而最终发现她的世界于自己可见却不可及。为接近自己的所爱,他必须利用科学家莫雷尔留下的发明,为追求灵魂的永恒牺牲一切……小说集丰富的想象、周密的逻辑和纤细浪漫的叙述风格为一体,兼具斯蒂文森的科幻悬疑与爱伦&坡的幽暗神秘,是西语幻想文学的巅峰之作。小说出版后的几十年来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并为多部影视剧提供了灵感来源,2004年以来在美国大获成功的电视剧《迷失》(LOST)亦深受该书影响。
作者:(阿根廷)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 译者:赵英 插图者:马岱姝
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阿根廷作家,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
卡萨雷斯从小博览群书,7岁起开始写作,14岁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5岁出版第一部文集,此后长期笔耕不辍。他曾在大学攻读法律与哲学专业,后决定放弃学位专心写作。1932年,他与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相识,两人从此成为好友,此后曾共同创作了多部小说。
1940年,卡萨雷斯创作了《莫雷尔的发明》,博尔赫斯亲自作序推荐,称其可用“完美”二字评价。小说出版后获得多项文学大奖,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文学奖等。1981年,卡萨雷斯获颁法国骑士勋章,1990年获得西语文学最高荣誉奖项塞万提斯奖。授奖词称卡萨雷斯的作品“通过完美的叙事结构,将现实与幻想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卡萨雷斯1999年病逝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留下的代表作还包括《英雄梦》、《逃亡计划》,以及短篇小说集《俄罗斯套娃》等。
今天,这岛上出了一桩怪事:仲夏提前来临!
我把床搁在游泳池旁,然后跳进水里,一直泡到很晚。酷暑使人寝不成寐;刚出水二三分钟,我就浑身冒汗。
清晨,远处飘来悠扬的音乐将我唤醒。我不能再回博物馆去找东西了。我顺着山坡往南跑,跑到污水齐腰、长满水草、尽是蚊蚋的南海滩。这时,我幡然感到,我跑得太仓促、太荒唐了。我想,来者不一定为我而来,或许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我的存在。然而,我无拳无勇,为保险起见,还是乖乖地躲进了岛上最僻静、最安全的地方——大海每周一次光顾的沼泽。
我写日记,是为了记下这些令人费解的怪事。
倘若我命大福大,既不马上溺死、闷死,也不因绝望而惨然自尽,我要写一本《幸存者的自卫》或《马尔萨斯颂》,以此鞭笞毁灭森林和荒漠的罪人。
我要向全人类证明,这世界是所有逃亡者的地狱,它的警探、档案、报刊、电台和海关如此缜密发达,以致所有法律的谬误都难以避免地成为不可逆转的既成事实。
今天是我开始记日记的第一天,而这是昨天所未曾想到的。在这样孤寂的岛上居然还有可做的事情!树木是何等坚硬!海岛(像一只活动的巨鸟)是多么空旷!
我到这里来,是因为有个在加尔各答经营地毯的意大利人(用他的语言)对我说:
“像您这样一个逃亡者,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可去,不过那地方荒无人烟,是个神秘的海岛。多年前,大约是一九二四年吧,一群白人登上海岛,异想天开地在岛上兴建了博物馆、小教堂和游泳池,现在恐怕早已荒废了。”
我立即打断他的话;我需要他的帮助,帮我到那个荒无人烟的孤岛去。意大利商人于是接着说:“连中国海盗或洛克菲勒研究中心的那些白色考察船也不敢冒这个险!那地方有种怪病,人得了就会由表及里慢慢烂死:先掉指甲、毛发,然后皮肤、角膜以至整个机体渐渐坏死。全过程多则半个月,少则七八天。有一次,一艘不明来历的蒸汽船偶然在那里停泊,结果所有船员的毛发、指甲都很快脱落,而且舐糠及米、终致危亡。当日本巡洋舰名村号几天后发现这艘蒸汽船时,船上的人已全部丧生,无一幸免。后来,蒸汽船被日本巡洋舰的炮火击中,沉入海底。”
但我的命运如此悲惨,以至我别无选择,决定逃往……意大利人想劝阻我,最后反而被我说服,帮助我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神秘海岛。
昨晚,我又一次(第一百次)与这个荒岛作伴……我看着岛上的建筑,不禁设想搬运这许多石块的艰辛,设想就地取材、在岛上造一座砖窑将会使事情变得多么简便。我迟迟不能入睡……黎明时分,音乐乍起,人声嘈杂,打断了我的安眠。经过长时间的逃亡生活,我睡觉很轻。我深信不曾有轮船、汽艇或飞机靠近。即便如此,在这么炎热的仲夏之夜,难说不会发生意外——招来避暑人群。这不,他们兀自上岛,在草地上跳舞、散步,在游泳池里嬉戏,一如慕名到特盖斯或马里安温泉度假的四方游客,熙来攘往,优哉游哉。
从污秽不堪的沼泽,我看到人们爬上山顶,走进博物馆去。我把他们的突然出现归结于昨晚的气温。我想他们不是幻觉的产物,而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的,至少和我一样真实。他们的穿着又和前些年我见到过的服装趋同了:可笑的、过时的轻浮(至少我是这么看的)。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时髦的转换和回归都是很正常的,眼下人们乐于欣赏不久前过时的神奇。
鬼知道我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他们,我看到他们在毒蛇出没、荆棘丛生的草地上跳舞……
这些不自觉的捣蛋鬼,居然跑到这里来欣赏《巴伦西亚》和《献给二位茶一杯》(震耳欲聋的音乐从唱机发出,淹没了风声和涛声)。他们剥夺了我赖以生存的一切,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我的安身之地,把我赶到了脏不可耐的沼泽。
窥视这些不速之客是个危险的游戏,因为每一群文明人都可能同法律或者外交有关;一旦他们发现了我,那么用不了多少手续和程序,即可将我送回监狱。
夸张点说,好奇心使我不能不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们(因为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我的同类了),他们满足了我间或的愿望。但我又不得不随时让自己回到我目前所处的现实环境中来:
首先:我有许多工作要做;在荒岛生活,即便对最心灵手巧的人来说都是一桩苦事;何况我刚刚上岛,手头连像样的工具都没有。其次,沼泽可不是闹着玩的,即便是最机敏、最有经验的海岛土著,也难免顾此失彼,多有不测,何况我。最后,要看清他们并不容易。他们在山上,我在山下;仰望这些冒失鬼犹如仰望时隐时现的巨人,只有在他们接近山坡时,才看得比较清楚,而那时我又最易被他们发现。
我眼下处境不妙是可想而知的。几天前刚涨过潮,而且海水以前所未有的冲劲涌进了这片沼泽。
夜幕降临,我用灌木的枝叶遮盖身体,在水里(当然是目不交睫地)泡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七点光景,或许更早,潮水又一次涌上岸来。
大潮每周一次,小潮天天有规律地时涨时落。潮涨潮落在灌木丛中留下了标记,我必须根据这些标记确定我的位置,稍有不慎,就会被潮水吞没。
当我想到这白纸黑字可能成为我的遗言时,心中充满了惆怅。如果我命该这样死去,那么至少得让我证实,当我最终被人发现时,已不再有谁说我这是在撒谎,也不再有谁相信对我的判决是公正无误的。为此,我要把我的这份报告附在莱奥纳多那永远有效的护照上,看看世人究竟是怎么对待这一切的。
我想这小岛叫维林斯,属于埃利斯群岛。从地毯商达尔马奇奥&翁布雷利埃里(加尔各答市,拉姆克里希纳普尔区,希德拉巴德街21号)那里,你们可能获得更多有关此岛的信息。这位意大利商人曾经款待过我,把我藏在他的波斯地毯卷里。后来(也是在他的帮助下),我上了船……我不是有意要牵连上他,我之所以把他写进日记里去,完全是因为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幸存者的自卫》将不对世人隐瞒任何细节。如果老天有眼,那么只要记忆存在一天,世人将不会忘记他翁布雷利埃里曾经给予一个不幸的无辜者以仁慈的帮助。
船航行到拉包尔岛。我拿着意大利商人的名片拜访了一位公司职员(他的公司在西西里岛闻名遐迩)。当晚,明月耀银,在海产品贮藏加工厂喷发出来的一团团浓烟的掩护下,我得到了如何抵达目的地的最后指点和一艘偷来的小划艇,便匆忙启航。我头顶烈日,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划船,在迷失方向(那人给了我一枚指南针,可我不知道怎么使用)、病病恹恹、两眼昏花的情况下来到此岛。
小船是在东海滩搁的浅(毫无疑问,当时正值涨潮,小船才没有撞上坚硬的珊瑚礁),当时我软绵绵地瘫在船上,心中十分恐惧,完全忘了庆幸能顺利到达。就这样,我昏昏沉沉,许久不能自已。
岛上植物繁茂。灌木、野草和春夏秋冬四季的鲜花,一茬紧接着一茬,而且常常是不等一茬枯萎,另一茬已经超前地萌发、生长、欣然绽放了。岛上故而四季常青,繁花似锦。然而,岛上的大树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它们大多枝叶稀疏,树冠枯萎,主杆上又病态地抽芽发青。我以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外乎:野草急不可待地吸取了土地的全部营养,或者树根碰到了岩石(小树不断生长的事实说明这后一种推断是成立的)。山顶上的树木异常坚硬,简直坚不可摧;山脚下的树木又软得可怜,捏一把都能捏碎并挤出黏乎乎的汁液来。
山顶是平坦的,周围是崖坡——除西面偶有岩石祼露外,坡上长满了绿草,耸立着一座博物馆和一座小教堂。距离二者不远处,有一个游泳池。三者都是现代建筑,造得方方正正,只是石料加工得比较粗糙,和精美的建筑风格显得不那么相称。教堂呈长方形,像只扁扁的火柴盒。游泳池也是精心设计的,但由于陷在地下,难免成了毒蛇、蛤蟆甚至巨蟾及各种水栖小动物的聚居地。博物馆是个庞然大物,高三层,平顶棚,设前后两个走廊;前走廊较宽,后走廊稍窄。博物馆顶端有一座圆塔。
博物馆的门洞开着,我毫不犹豫地住了进去。我把它称作博物馆是受了意大利商人的影响。至于他为什么说这是博物馆,只有鬼才知道!其实,它满可以是一家可容纳五十余人的医院,或疗养院。图书馆设在大厅里。馆内藏书很多但种类嫌少:除了小说、诗歌和戏剧,几乎别无他书(唯一不属于小说、诗歌或戏剧的是贝利多的《波斯人的磨坊》,巴黎,一九三七年版。这本书原来是搁在一块绿色大理石上的,而今我把它装进了我的裤兜。我觉得贝利多这名字挺古怪,此外我指望他的《波斯人的磨坊》能帮助我解释山脚下的那座磨坊似的建筑)。
我粗略地浏览了一下馆内藏书,以便从中找出一些所需书籍。因为吃官司,我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断至今。现在,我成了这个孤岛的主人,想又能重操旧业了。(我想我们之所以失去永生的权利,是因为我们的生死观迄今未改。我们搜肠刮肚,想方设法,企图保住我们活生生的躯体,殊不知最要紧的不是肉体而是意识。)
大厅的墙是用粉红色大理石砌成的,有些地方镶嵌着绿色柱形石块。巨大的玻璃窗(玻璃是蓝色的)比我家的墙壁还要高。四盏巨大的吊灯(灯架大得可以藏匿半打人)将大厅照得通明。假如没有这些图书作点缀,难说会有人喜欢这样的地方。大厅的正门通前走廊;另一扇门通圆厅;还有一扇小门,用屏风挡着,通向螺旋形楼梯。主楼梯设在前走廊,宽敞、洁白的大理石台阶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几个摆满图书的书架和几张藤椅在走廊里倚墙排列。
餐厅长约十六米,宽约十二米,四周的柱子都由三根桃花心木组合而成,四堵墙上各有一个酷似神龛的平台,上面端坐着四尊赭色陶俑(各占一个平台)。这些陶俑既像印度神,又像埃及神,比常人大出三倍。陶俑周围簇拥着用石膏塑就的灰黑色枝叶,下面是藤田的画,画框(因潮湿)已经退色变形。圆厅没有窗户,地面用晶莹的玻璃铺设而成,玻璃下面有水,电灯装在水里。这是个令我恶心的地方。我刚上岛时,厅里尽是死鱼——少说也有几百条,已然臭不可闻。清理这些死鱼是件令人恶心且煞费功夫的工作。清除死鱼后,我用清水把房子冲洗了好几天。即便如此,每当我走进这个地方,就会莫名其妙地闻到鱼臭味儿(它使我回忆起祖国的海滩:死鱼活鱼充塞滩头,到处是拂之不去的鱼臭味儿。为控制污染蔓延,当地居民不得不经常挖坑埋鱼)。水下的灯光透过玻璃,投射到周围的黑色漆柱上;置身此地,你会神奇地感到,你站在水面上,飘飘欲仙,四周是一片森林。圆厅有两扇门,一扇通大厅,另一扇通一个绿色小厅。小绿厅内安放着一架钢琴、一台唱机和一扇由二十多面镜子组成的屏风。
博物馆里还有十五间卧室。这些卧室虽然现代化程度很高而且非常豪华,但却很不舒适。把这些房间布置成理想的卧室真是工程浩大。我大动干戈,费力地搬走了毕加索,拆除了烟色玻璃和名贵的灯具。然而事倍功半,房间成了废墟,却依然不太舒适。
在博物馆的地下室里,我有过两次神奇的发现。一次,我发现贮藏在地下室里的食品减少了。我大惑不解。就在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发现了机房。从里面看,地下室像个密封的罐头,没有天窗。但是,在进入地下室之前,我明明看到它是有天窗的,玻璃很厚,还有铁栅,隐蔽在松柏枝条间。仿佛是要向什么人证明我所看到的天窗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不是幻觉,我走出地下室,去找天窗。我找到了那个天窗,于是重返地下室,按照室外的方位寻找室内的天窗。我费了好大的劲才辨别出它的位置,结果发现它应该在一堵墙壁的另一端。这一发现使我兴奋不已。我想,在这样一个孤岛上,有这么一个隐蔽的设施,该不会是宝藏吧?
我开始搜寻通向另一端的暗道机关。然而墙壁既平整又坚固,根本没有通道。即便如此,我还是下定决心要破墙而入。因为我知道,即使那边没有宝藏或者军用物资,起码也该是个食品储藏室。
我煞费周折,找来一根被用作门柱的大铁棒,绝望地在墙上乱捣乱戳。我折腾了很长时间,终于捅开了一个小洞。透过小洞,我看到了天窗和阳光,看到了水泵和发电机。
这是个秘密机房。
我累极了,爬过洞去,在机房待了一下午。令我唏嘘慨叹的既不是找不到宝藏或者粮仓的失望,也不是找到了水泵或者发电机的欣喜,而是这墙、这地、这顶棚。这决不是普普通通的地下室,这是一处用高温烧成的完美的青瓷建筑。里面的空气散发着自然、湿润、瀑布沫儿似的天蓝色馨香(建筑是密封的,没有出口,只有一个天窗,而且还隐藏在一棵大树的枝叶当中)。
我对机器并不在行,但还是很快掌握了启动水泵和发电机的要领。当我用完雨水,需要抽地下水时,我就开动水泵。
我的发现以及这些机器的操作之简便,保存之良好都使我不胜惊讶。我清楚地知道,只要机器发生一点小小的故障,就会令我望洋兴叹、束手无策。
我是个十足的科盲,目前我还未研究出除发电机和水泵之外,瓷室里的其他几台绿色机器又有何用途。还有南墙根下的那卷铁片儿,使我疑云满腹,莫测玄奥(一根铁管把它和地下室连在一起。要不是因为离海滩还有一段距离,也许我会不假思索地将它和潮汐联系在一起)。我因自己的无名而小心翼翼。若无绝对必要,我不会开动这些机器。
然而有一天,博物馆里的所有照明设备都骤然亮了起来,整整一个晚上,博物馆里灯火通明。那次我在地下室里有了第二个发现。
那天晚上,我病倒了,想找点药。我寻遍了整个博物馆,结果什么药品也没有找到。于是我去了地下室,突然……
当时我恍恍忽忽,把自己的疾病忘得一干二净,误认为那些可怕的事情不是幻觉而是事实。
我发现了一扇暗门,一条秘密通道以及另一个地下室。这是一个别致的多面体(结构)建筑,很像我在电影里看到过的军事掩体,墙面是用不同材料构成的对称图案(有的地方是木板,另一些地方却是坚固的大理石)。我穿过一个房间,继而进入一个多面体回廊,这时我看到里面还有八个完全相同的房间,仿佛是从镜子里反映出来的。不久,我听到上下左右传来了清晰整齐的脚步声。我猜测那是有人走进了博物馆。我胆战心惊,蹑手蹑脚地向前挪了几步:脚步声消失了,我只感到寒气袭人,就像到了委内瑞拉的雪山高原。
我上了扶梯。海岛一片静寂,孤独的大海在平和地呼吸,一切都睡了,惟有蜈蚣在匆匆爬行。我想到了幽灵和警察,但又很快排斥了后者。
我跑上楼,躲在自己房间的窗帘背后,好久都不敢出来。而后,我觉察到我躲得太不高明(因为别人很容易从窗外发现我,而且万一房间里有人,他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拉窗帘、开窗户)。
我无可奈何地从藏匿的地方走出来,壮着胆子检查了房间里的每一个旮旯,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
然而我依然惶恐不安,因为我分明听到有人在此走动。
清晨,我重又去地下室察看。我再一次听到了橐橐脚步声:由远而近,清晰可辨。我恍然大悟……
我讨厌自己的胆怯,迈开步子,让回音陪伴自己走遍第二层地下室的九个完全相同的房间。此后,我发现了通向第三层地下室的秘密通道,并且逐一参观了那里的五个房间。这些房间都好像防空设施。但是,如此建筑(竣工于一九二四年左右)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以后又为什么被人遗弃?又是为何而建?诸如此类,我百思不得其解。建造这幢大楼的工程师身手不凡是显而易见的。尽善尽美的地下工程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为消除人在非常时期的不安心绪而设置的回音装置便是令人叹服的细节之一。回音可持续二三分钟,一声叹息会引起前后左右无数声叹息。孑然一身,躲在远离地面的地下室里,犹如梦中遭到异己力量的重压而身心疲惫,动弹不得,倘若没有声音作伴,就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压迫感。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我的报告已经充满了可怖的事件、场景和事物。然而,最使人心惊肉跳、不寒而栗的还是前面说过的不速之客。莫非他们就是一九二四年前弃岛而去的神秘居民?莫非这群游客是这座博物馆、这座小教堂和这个游泳池的真正主人?诚然,我看不出没完没了的《献给二位茶一杯》或《巴伦西亚》能启发他们中的什么人设计出如此牢不可破却又精妙绝伦的建筑物。
一个女人每天下午坐在岩石上观看日落。她头戴彩色纱巾,并拢的双手搁在同一膝盖上,皮肤被涂上了晚霞的金色。她是位黑发黑眼睛的女郎,高高隆起的胸部显得有些夸张,令人想起吉卜赛女人抑或廉价画家笔下的那些俗不可耐的西班牙女郎。
时间一天天过去,日记(《幸存者的自卫》或《马尔萨斯颂》)在一页页增加。以往的岁月、昔日的影子在忘却的烟尘里渐渐模糊、变形、消失。然而,今天的文字不可移易,因为它们是辩白,是防卫,尽管我还在怀疑它们的功效。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把握住现在,而现在我只相信我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
斯蒂文森在1882年说过,英国读者已不屑于情节小说;而英国读者则认为斯蒂文森很擅长写无情节或非情节小说。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在《艺术的非人性化》中,1925)也曾试图阐释斯蒂文森所说的对于小说情节的这种漠然态度。他在《艺术的非人性化》第96页上下结论说:“时至今日,令人感动的故事已经掘尽。”他继而(在第97页)又说:“小说再也不可能以情节取胜。”他还在其他地方,用大量篇幅阐述他的这一观点,他说未来的小说是“心理”小说,认为一切冒险的幻想或幻想的冒险都将是缺乏新意的和索然无味的。这种观点风行一时,至少是在1882年、1925年甚至毋庸置疑的还有1940年。然而,有人却对此大不以为然(在这些大不以为然的人中就有这位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而他们自有自己的道理。下面就让我来说说他们的理由吧。
首先,情节小说具有严谨的内在结构(当然也免不了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对此我既不想夸张也不想淡化)。典型的“心理”小说却显得比较紊乱。俄国作家及其追随者们已经反复证明:幻想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太幸福而自尽,由于太仁慈而杀人;因为相爱而永远分离,由于友情太诚实而告发朋友——凡此种种是情节小说的幻想的自由,它们尽可以抵消“心理”小说的紊乱的自由。其次,“心理”小说并没有放弃成为“现实主义”小说的企图:“心理”小说家因此避而不谈语言的假设性特征,而极力赋予了合理(极度的合混)以精确性和可信性。有些章节,譬如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某些章节,简直令人难以接受,看到那些地方,就好比回味平日里无所事事的无聊。情节小说则不同,情节小说通常是作为现实的再现而不允许虚构的对象有半点马虎的。为了不拾人牙慧,不重复《金驴记》、《辛巴达航海旅行记》或《堂吉诃德》的动人故事和冒险经历,情节小说必须有新的、严谨的情节。这是就小说艺术特征而言的。此外,从经验的角度看,人们都懊丧地说我们这个世纪将难以创造出动人心弦的故事,以至于谁也不敢贸然试笔,用新的故事去超越前人。的确,斯蒂文森比切斯特顿理智得多、尖锐得多、激昂得多,当然也易被人接受得多。然而,就情节而言,斯蒂文森的作品就不免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了。同样,狄更斯尽可沉溺于他精心构置的恐怖之夜和迷宫般的心境,但在表述“不可言喻却又缠绵悱恻”的内心感触时,比类似的卡夫卡寓言要逊色得多。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说得好,巴尔扎克的“心理”描写不尽如人意。其实巴氏小说的故事情节又何尝不是如此。还有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他们都曾热衷于女扮男装的故事,而且一经他们妙笔点化,少女虽姿色不减然能以假乱真。只不过在我们看来,这早已不是什么奇迹。我并不迷信现代性,也决不厚今薄古地去断言今天同昨天或明天同今天的区别,但却坚信任何过去的时代也没能像今天这样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情节,如《拧螺丝》、《审判》、《大地上的旅行者》和这部由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创作的小说。
侦探小说(本世纪另一种长于情节的体裁)讲的也是些令人叹服的既神秘又可信的故事。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在本书的字里行间幸运地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用幻觉、幻想和象征(而不是超现实的假定)谱写了一部新的、充满奇迹的《奥德赛》。慑于有可能以偏概全,我禁止自己对小说的情节及其充满睿智的结构和细节进行评骘。我只想说比奥伊艺术地超越了奥里杰内斯、圣阿古斯丁和路易斯&奥古斯特&布朗基思考的问题,革新了丹特&加布里耶尔&罗塞蒂用令人难忘的诗吟诵的观念:我曾经到过此地,却不知何时、何如:我只知门外有草地,有馨香,有叹息,有阳光普照的海岸……
西班牙语文学中,还少有理性的幻想作品。我们的古典作家擅长比喻和讽刺性夸张,偶尔也搞过文学游戏,但却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故事;近现代情况更糟,我所记得的只有《神秘的力量》和圣地亚哥&达波维的个别作品(可惜它们鲜为人知)。《莫雷尔的发明》(这个题目使人联想起另一个海岛发明家——古斯塔沃&莫罗给我们的大陆、我们的语言文学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同本书作者议论了所有细节之后,我以为用完美这两个字来评价这部作品将不会过分。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陈众议译)
本产品质保期为:
服务承诺: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温馨提示:因厂家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更换随机附件等没有任何提前通知,且每位咨询者购买情况、提问时间等不同,为此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谢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最终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科幻小说排行榜
购买了该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根据浏览猜你喜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3页1下载券5页免费23页1下载券3页2下载券5页2下载券 10页1下载券3页2下载券41页1下载券1页免费1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8页2下载券30页1下载券17页免费77页免费3页免费
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莫雷尔的发明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看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莫雷尔的发明
商品名称:莫雷尔的发明
商品编号:
上架时间: 00:06:20
商品毛重:1.0kg
商品产地: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莫雷尔的发明
华仑书店价:
&&(阿根廷) 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 著 赵英 译
&&&&&卖家承担邮费订单,不包邮区域:港澳台及海外
《莫雷尔的发明》编辑推荐:科塔萨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卡彭铁尔、奥内蒂、帕斯共同热爱的幻想小说,西语美洲奇幻文学巅峰之作。
我要向全人类证明,这世界是所有逃亡者的地狱。
小说主人公为躲避警方追捕,来到一座偏僻的孤岛上,从此踏入一段交错的时空;在这个有着两个太阳和两个月亮的奇妙世界中,他遭遇了一群神秘人物,他们在岛上的生活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仿佛某种无止境的轮回。逃亡者爱上了其中一名叫福斯蒂妮的女子,然而最终发现她的世界于自己可见却不可及。为接近自己的所爱,他必须利用科学家莫雷尔留下的发明,为追求灵魂的永恒牺牲一切……
小说集丰富的想象、周密的逻辑和纤细浪漫的叙述风格为一体,兼具斯蒂文森的科幻悬疑与爱伦&坡的幽暗神秘,是西语幻想文学的巅峰之作。小说出版后的几十年来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并为多部影视剧提供了灵感来源,2004年以来在美国大获成功的电视剧《迷失》(LOST)亦深受该书影响。
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阿根廷作家,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
卡萨雷斯从小博览群书,7岁起开始写作,14岁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5岁出版第一部文集,此后长期笔耕不辍。他曾在大学攻读法律与哲学专业,后决定放弃学位专心写作。1932年,他与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相识,两人从此成为好友,此后曾共同创作了多部小说。 1940年,卡萨雷斯创作了《莫雷尔的发明》,博尔赫斯亲自作序推荐,称其可用“完美”二字评价。小说出版后获得多项文学大奖,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文学奖等。1981年,卡萨雷斯获颁法国骑士勋章,1990年获得西语文学最高荣誉奖项塞万提斯奖。授奖词称卡萨雷斯的作品“通过完美的叙事结构,将现实与幻想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卡萨雷斯1999年病逝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留下的代表作还包括《英雄梦》、《逃亡计划》,以及短篇小说集《俄罗斯套娃》等。
今天,这岛上出了一桩怪事:仲夏提前来临!
我把床搁在游泳池旁,然后跳进水里,一直泡到很晚。酷暑使人寝不成寐;刚出水二三分钟,我就浑身冒汗。
清晨,远处飘来悠扬的音乐将我唤醒。我不能再回博物馆去找东西了。我顺着山坡往南跑,跑到污水齐腰、长满水草、尽是蚊蚋的南海滩。这时,我幡然感到,我跑得太仓促、太荒唐了。我想,来者不一定为我而来,或许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我的存在。然而,我无拳无勇,为保险起见,还是乖乖地躲进了岛上最僻静、最安全的地方——大海每周一次光顾的沼泽。
我写日记,是为了记下这些令人费解的怪事。
倘若我命大福大,既不马上溺死、闷死,也不因绝望而惨然自尽,我要写一本《幸存者的自卫》或《马尔萨斯颂》,以此鞭笞毁灭森林和荒漠的罪人。
我要向全人类证明,这世界是所有逃亡者的地狱,它的警探、档案、报刊、电台和海关如此缜密发达,以致所有法律的谬误都难以避免地成为不可逆转的既成事实。
今天是我开始记日记的第一天,而这是昨天所未曾想到的。在这样孤寂的岛上居然还有可做的事情!树木是何等坚硬!海岛(像一只活动的巨鸟)是多么空旷!
我到这里来,是因为有个在加尔各答经营地毯的意大利人(用他的语言)对我说:
“像您这样一个逃亡者,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可去,不过那地方荒无人烟,是个神秘的海岛。多年前,大约是一九二四年吧,一群白人登上海岛,异想天开地在岛上兴建了博物馆、小教堂和游泳池,现在恐怕早已荒废了。”
我立即打断他的话;我需要他的帮助,帮我到那个荒无人烟的孤岛去。意大利商人于是接着说:“连中国海盗或洛克菲勒研究中心的那些白色考察船也不敢冒这个险!那地方有种怪病,人得了就会由表及里慢慢烂死:先掉指甲、毛发,然后皮肤、角膜以至整个机体渐渐坏死。全过程多则半个月,少则七八天。有一次,一艘不明来历的蒸汽船偶然在那里停泊,结果所有船员的毛发、指甲都很快脱落,而且舐糠及米、终致危亡。当日本巡洋舰名村号几天后发现这艘蒸汽船时,船上的人已全部丧生,无一幸免。后来,蒸汽船被日本巡洋舰的炮火击中,沉入海底。”
但我的命运如此悲惨,以至我别无选择,决定逃往……意大利人想劝阻我,最后反而被我说服,帮助我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神秘海岛。
昨晚,我又一次(第一百次)与这个荒岛作伴……我看着岛上的建筑,不禁设想搬运这许多石块的艰辛,设想就地取材、在岛上造一座砖窑将会使事情变得多么简便。我迟迟不能入睡……黎明时分,音乐乍起,人声嘈杂,打断了我的安眠。经过长时间的逃亡生活,我睡觉很轻。我深信不曾有轮船、汽艇或飞机靠近。即便如此,在这么炎热的仲夏之夜,难说不会发生意外——招来避暑人群。这不,他们兀自上岛,在草地上跳舞、散步,在游泳池里嬉戏,一如慕名到特盖斯或马里安温泉度假的四方游客,熙来攘往,优哉游哉。
从污秽不堪的沼泽,我看到人们爬上山顶,走进博物馆去。我把他们的突然出现归结于昨晚的气温。我想他们不是幻觉的产物,而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的,至少和我一样真实。他们的穿着又和前些年我见到过的服装趋同了:可笑的、过时的轻浮(至少我是这么看的)。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时髦的转换和回归都是很正常的,眼下人们乐于欣赏不久前过时的神奇。
鬼知道我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他们,我看到他们在毒蛇出没、荆棘丛生的草地上跳舞……
这些不自觉的捣蛋鬼,居然跑到这里来欣赏《巴伦西亚》和《献给二位茶一杯》(震耳欲聋的音乐从唱机发出,淹没了风声和涛声)。他们剥夺了我赖以生存的一切,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我的安身之地,把我赶到了脏不可耐的沼泽。
窥视这些不速之客是个危险的游戏,因为每一群文明人都可能同法律或者外交有关;一旦他们发现了我,那么用不了多少手续和程序,即可将我送回监狱。
夸张点说,好奇心使我不能不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们(因为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我的同类了),他们满足了我间或的愿望。但我又不得不随时让自己回到我目前所处的现实环境中来:
首先:我有许多工作要做;在荒岛生活,即便对最心灵手巧的人来说都是一桩苦事;何况我刚刚上岛,手头连像样的工具都没有。其次,沼泽可不是闹着玩的,即便是最机敏、最有经验的海岛土著,也难免顾此失彼,多有不测,何况我。最后,要看清他们并不容易。他们在山上,我在山下;仰望这些冒失鬼犹如仰望时隐时现的巨人,只有在他们接近山坡时,才看得比较清楚,而那时我又最易被他们发现。
我眼下处境不妙是可想而知的。几天前刚涨过潮,而且海水以前所未有的冲劲涌进了这片沼泽。
夜幕降临,我用灌木的枝叶遮盖身体,在水里(当然是目不交睫地)泡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七点光景,或许更早,潮水又一次涌上岸来。
大潮每周一次,小潮天天有规律地时涨时落。潮涨潮落在灌木丛中留下了标记,我必须根据这些标记确定我的位置,稍有不慎,就会被潮水吞没。
当我想到这白纸黑字可能成为我的遗言时,心中充满了惆怅。如果我命该这样死去,那么至少得让我证实,当我最终被人发现时,已不再有谁说我这是在撒谎,也不再有谁相信对我的判决是公正无误的。为此,我要把我的这份报告附在莱奥纳多那永远有效的护照上,看看世人究竟是怎么对待这一切的。
我想这小岛叫维林斯,属于埃利斯群岛。从地毯商达尔马奇奥&翁布雷利埃里(加尔各答市,拉姆克里希纳普尔区,希德拉巴德街21号)那里,你们可能获得更多有关此岛的信息。这位意大利商人曾经款待过我,把我藏在他的波斯地毯卷里。后来(也是在他的帮助下),我上了船……我不是有意要牵连上他,我之所以把他写进日记里去,完全是因为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幸存者的自卫》将不对世人隐瞒任何细节。如果老天有眼,那么只要记忆存在一天,世人将不会忘记他翁布雷利埃里曾经给予一个不幸的无辜者以仁慈的帮助。
船航行到拉包尔岛。我拿着意大利商人的名片拜访了一位公司职员(他的公司在西西里岛闻名遐迩)。当晚,明月耀银,在海产品贮藏加工厂喷发出来的一团团浓烟的掩护下,我得到了如何抵达目的地的最后指点和一艘偷来的小划艇,便匆忙启航。我头顶烈日,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划船,在迷失方向(那人给了我一枚指南针,可我不知道怎么使用)、病病恹恹、两眼昏花的情况下来到此岛。
小船是在东海滩搁的浅(毫无疑问,当时正值涨潮,小船才没有撞上坚硬的珊瑚礁),当时我软绵绵地瘫在船上,心中十分恐惧,完全忘了庆幸能顺利到达。就这样,我昏昏沉沉,许久不能自已。
岛上植物繁茂。灌木、野草和春夏秋冬四季的鲜花,一茬紧接着一茬,而且常常是不等一茬枯萎,另一茬已经超前地萌发、生长、欣然绽放了。岛上故而四季常青,繁花似锦。然而,岛上的大树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它们大多枝叶稀疏,树冠枯萎,主杆上又病态地抽芽发青。我以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外乎:野草急不可待地吸取了土地的全部营养,或者树根碰到了岩石(小树不断生长的事实说明这后一种推断是成立的)。山顶上的树木异常坚硬,简直坚不可摧;山脚下的树木又软得可怜,捏一把都能捏碎并挤出黏乎乎的汁液来。
山顶是平坦的,周围是崖坡——除西面偶有岩石祼露外,坡上长满了绿草,耸立着一座博物馆和一座小教堂。距离二者不远处,有一个游泳池。三者都是现代建筑,造得方方正正,只是石料加工得比较粗糙,和精美的建筑风格显得不那么相称。教堂呈长方形,像只扁扁的火柴盒。游泳池也是精心设计的,但由于陷在地下,难免成了毒蛇、蛤蟆甚至巨蟾及各种水栖小动物的聚居地。博物馆是个庞然大物,高三层,平顶棚,设前后两个走廊;前走廊较宽,后走廊稍窄。博物馆顶端有一座圆塔。
博物馆的门洞开着,我毫不犹豫地住了进去。我把它称作博物馆是受了意大利商人的影响。至于他为什么说这是博物馆,只有鬼才知道!其实,它满可以是一家可容纳五十余人的医院,或疗养院。图书馆设在大厅里。馆内藏书很多但种类嫌少:除了小说、诗歌和戏剧,几乎别无他书(唯一不属于小说、诗歌或戏剧的是贝利多的《波斯人的磨坊》,巴黎,一九三七年版。这本书原来是搁在一块绿色大理石上的,而今我把它装进了我的裤兜。我觉得贝利多这名字挺古怪,此外我指望他的《波斯人的磨坊》能帮助我解释山脚下的那座磨坊似的建筑)。
我粗略地浏览了一下馆内藏书,以便从中找出一些所需书籍。因为吃官司,我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断至今。现在,我成了这个孤岛的主人,想又能重操旧业了。(我想我们之所以失去永生的权利,是因为我们的生死观迄今未改。我们搜肠刮肚,想方设法,企图保住我们活生生的躯体,殊不知最要紧的不是肉体而是意识。)
大厅的墙是用粉红色大理石砌成的,有些地方镶嵌着绿色柱形石块。巨大的玻璃窗(玻璃是蓝色的)比我家的墙壁还要高。四盏巨大的吊灯(灯架大得可以藏匿半打人)将大厅照得通明。假如没有这些图书作点缀,难说会有人喜欢这样的地方。大厅的正门通前走廊;另一扇门通圆厅;还有一扇小门,用屏风挡着,通向螺旋形楼梯。主楼梯设在前走廊,宽敞、洁白的大理石台阶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几个摆满图书的书架和几张藤椅在走廊里倚墙排列。
餐厅长约十六米,宽约十二米,四周的柱子都由三根桃花心木组合而成,四堵墙上各有一个酷似神龛的平台,上面端坐着四尊赭色陶俑(各占一个平台)。这些陶俑既像印度神,又像埃及神,比常人大出三倍。陶俑周围簇拥着用石膏塑就的灰黑色枝叶,下面是藤田的画,画框(因潮湿)已经退色变形。圆厅没有窗户,地面用晶莹的玻璃铺设而成,玻璃下面有水,电灯装在水里。这是个令我恶心的地方。我刚上岛时,厅里尽是死鱼——少说也有几百条,已然臭不可闻。清理这些死鱼是件令人恶心且煞费功夫的工作。清除死鱼后,我用清水把房子冲洗了好几天。即便如此,每当我走进这个地方,就会莫名其妙地闻到鱼臭味儿(它使我回忆起祖国的海滩:死鱼活鱼充塞滩头,到处是拂之不去的鱼臭味儿。为控制污染蔓延,当地居民不得不经常挖坑埋鱼)。水下的灯光透过玻璃,投射到周围的黑色漆柱上;置身此地,你会神奇地感到,你站在水面上,飘飘欲仙,四周是一片森林。圆厅有两扇门,一扇通大厅,另一扇通一个绿色小厅。小绿厅内安放着一架钢琴、一台唱机和一扇由二十多面镜子组成的屏风。
博物馆里还有十五间卧室。这些卧室虽然现代化程度很高而且非常豪华,但却很不舒适。把这些房间布置成理想的卧室真是工程浩大。我大动干戈,费力地搬走了毕加索,拆除了烟色玻璃和名贵的灯具。然而事倍功半,房间成了废墟,却依然不太舒适。
在博物馆的地下室里,我有过两次神奇的发现。一次,我发现贮藏在地下室里的食品减少了。我大惑不解。就在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发现了机房。从里面看,地下室像个密封的罐头,没有天窗。但是,在进入地下室之前,我明明看到它是有天窗的,玻璃很厚,还有铁栅,隐蔽在松柏枝条间。仿佛是要向什么人证明我所看到的天窗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不是幻觉,我走出地下室,去找天窗。我找到了那个天窗,于是重返地下室,按照室外的方位寻找室内的天窗。我费了好大的劲才辨别出它的位置,结果发现它应该在一堵墙壁的另一端。这一发现使我兴奋不已。我想,在这样一个孤岛上,有这么一个隐蔽的设施,该不会是宝藏吧?
我开始搜寻通向另一端的暗道机关。然而墙壁既平整又坚固,根本没有通道。即便如此,我还是下定决心要破墙而入。因为我知道,即使那边没有宝藏或者军用物资,起码也该是个食品储藏室。
我煞费周折,找来一根被用作门柱的大铁棒,绝望地在墙上乱捣乱戳。我折腾了很长时间,终于捅开了一个小洞。透过小洞,我看到了天窗和阳光,看到了水泵和发电机。
这是个秘密机房。
我累极了,爬过洞去,在机房待了一下午。令我唏嘘慨叹的既不是找不到宝藏或者粮仓的失望,也不是找到了水泵或者发电机的欣喜,而是这墙、这地、这顶棚。这决不是普普通通的地下室,这是一处用高温烧成的完美的青瓷建筑。里面的空气散发着自然、湿润、瀑布沫儿似的天蓝色馨香(建筑是密封的,没有出口,只有一个天窗,而且还隐藏在一棵大树的枝叶当中)。
我对机器并不在行,但还是很快掌握了启动水泵和发电机的要领。当我用完雨水,需要抽地下水时,我就开动水泵。
我的发现以及这些机器的操作之简便,保存之良好都使我不胜惊讶。我清楚地知道,只要机器发生一点小小的故障,就会令我望洋兴叹、束手无策。
我是个十足的科盲,目前我还未研究出除发电机和水泵之外,瓷室里的其他几台绿色机器又有何用途。还有南墙根下的那卷铁片儿,使我疑云满腹,莫测玄奥(一根铁管把它和地下室连在一起。要不是因为离海滩还有一段距离,也许我会不假思索地将它和潮汐联系在一起)。我因自己的无名而小心翼翼。若无绝对必要,我不会开动这些机器。
然而有一天,博物馆里的所有照明设备都骤然亮了起来,整整一个晚上,博物馆里灯火通明。那次我在地下室里有了第二个发现。
那天晚上,我病倒了,想找点药。我寻遍了整个博物馆,结果什么药品也没有找到。于是我去了地下室,突然……
当时我恍恍忽忽,把自己的疾病忘得一干二净,误认为那些可怕的事情不是幻觉而是事实。
我发现了一扇暗门,一条秘密通道以及另一个地下室。这是一个别致的多面体(结构)建筑,很像我在电影里看到过的军事掩体,墙面是用不同材料构成的对称图案(有的地方是木板,另一些地方却是坚固的大理石)。我穿过一个房间,继而进入一个多面体回廊,这时我看到里面还有八个完全相同的房间,仿佛是从镜子里反映出来的。不久,我听到上下左右传来了清晰整齐的脚步声。我猜测那是有人走进了博物馆。我胆战心惊,蹑手蹑脚地向前挪了几步:脚步声消失了,我只感到寒气袭人,就像到了委内瑞拉的雪山高原。
我上了扶梯。海岛一片静寂,孤独的大海在平和地呼吸,一切都睡了,惟有蜈蚣在匆匆爬行。我想到了幽灵和警察,但又很快排斥了后者。
我跑上楼,躲在自己房间的窗帘背后,好久都不敢出来。而后,我觉察到我躲得太不高明(因为别人很容易从窗外发现我,而且万一房间里有人,他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拉窗帘、开窗户)。
我无可奈何地从藏匿的地方走出来,壮着胆子检查了房间里的每一个旮旯,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
然而我依然惶恐不安,因为我分明听到有人在此走动。
清晨,我重又去地下室察看。我再一次听到了橐橐脚步声:由远而近,清晰可辨。我恍然大悟……
我讨厌自己的胆怯,迈开步子,让回音陪伴自己走遍第二层地下室的九个完全相同的房间。此后,我发现了通向第三层地下室的秘密通道,并且逐一参观了那里的五个房间。这些房间都好像防空设施。但是,如此建筑(竣工于一九二四年左右)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以后又为什么被人遗弃?又是为何而建?诸如此类,我百思不得其解。建造这幢大楼的工程师身手不凡是显而易见的。尽善尽美的地下工程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为消除人在非常时期的不安心绪而设置的回音装置便是令人叹服的细节之一。回音可持续二三分钟,一声叹息会引起前后左右无数声叹息。孑然一身,躲在远离地面的地下室里,犹如梦中遭到异己力量的重压而身心疲惫,动弹不得,倘若没有声音作伴,就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压迫感。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我的报告已经充满了可怖的事件、场景和事物。然而,最使人心惊肉跳、不寒而栗的还是前面说过的不速之客。莫非他们就是一九二四年前弃岛而去的神秘居民?莫非这群游客是这座博物馆、这座小教堂和这个游泳池的真正主人?诚然,我看不出没完没了的《献给二位茶一杯》或《巴伦西亚》能启发他们中的什么人设计出如此牢不可破却又精妙绝伦的建筑物。
一个女人每天下午坐在岩石上观看日落。她头戴彩色纱巾,并拢的双手搁在同一膝盖上,皮肤被涂上了晚霞的金色。她是位黑发黑眼睛的女郎,高高隆起的胸部显得有些夸张,令人想起吉卜赛女人抑或廉价画家笔下的那些俗不可耐的西班牙女郎。
时间一天天过去,日记(《幸存者的自卫》或《马尔萨斯颂》)在一页页增加。以往的岁月、昔日的影子在忘却的烟尘里渐渐模糊、变形、消失。然而,今天的文字不可移易,因为它们是辩白,是防卫,尽管我还在怀疑它们的功效。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把握住现在,而现在我只相信我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
本产品质保期为:
服务承诺: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温馨提示:因厂家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更换随机附件等没有任何提前通知,且每位咨询者购买情况、提问时间等不同,为此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谢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最终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外国文学排行榜
购买了该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根据浏览猜你喜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ol电脑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