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做MB1游戏宜信理财可靠吗是真的可靠吗?

国内债券是不是一个好的理财手段?该不该买一些国内的债券?
按票数排序
对于任何想学习投资、想稳健理财的朋友,我觉得都有必要来了解一个被我们忽略的重要理财工具:债券。其实我们平时再熟悉不过的货币基金,投资方向就是债券。买货币基金的本质就是买了一揽子短期债券,只是这个一揽子债券是由基金经理替自己挑选的。 债券,说白了就是一个欠条,是一种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其实银行存款,本质上也是一种债券:银行承诺你按照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最终归还本金。 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债券主要是国债,目前5年期的储蓄式国债收益率为5.41%,这意味着如果你买了100元债券,那么未来的五年,每年年末可以获得5.41元利息收入,同时第五年还会归还你本金(当然还有最后一笔利息)。除了国债,企业也会发行债券获得融资。在国内现阶段来说,发行国债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因此过去20多年来,国内的债券没有发生过一起违约事件,即所有债券最终都实现了还本付息,虽然有延期兑付的情况。 由企业发行的债券,收益率往往高于国债,比如最近价格跌到91.4元的11苏中能(5)目前税前到期收益率已经上升至10%以上,其票面利率为7.05%。 这里的两个收益率可能让人蒙圈,解释一下: 目前11苏中能债还有3年到期,假如你现在已91元买入,一直持有到三年后,那么你这个三年中每年的年化收益率为10%,这个10%的收益率是这么来的(不考虑税负):91元买入的债券,最终到期时发行人会按照100元面值兑付,而这三年中每年你还可以获得7.05元。 这里的7.05%,其实对于发行人是很关键的,因为他不管发行出去的债券在市场上如何被买卖,也不管自己发的这个债券后来交易过程中价格怎么波动,反正到了每年付息那一天,随拿着债券,我就按照面值100元的7.05%支付利息。 因此,到期收益率就是你买入债券那一天后假如你一直持有到期的年收益率,而票面利息是你从发行人中获得的利息支付。 显然,如果你不是持有到期,比如你就持有1年,那么你的收益率是不确定的:各种情况的可能性都存在,甚至可能亏损。假设你就持有255天,那么你这一年的收益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决定:1、票面利息。 这个已经定了按照年化7.05%,你持有几天算几天利息,现在是255天,则利息收入=100*7.05%*255/365=4.93元。2、债券价格的变化。 假如价格从91.4元涨到92.4元,那么你的总回报就是5.93元,年化收益率为8.49%;如果你的债券价格从91.4元跌到85元,那么总回报是-1.47元,年化收益率为-2.3%。 所以,债券按日计息的方式是非常特别的,也正是债券巨大魅力之一。股票几乎完全靠价格波动赚钱,但是债券却可以在价格没有任何波动的情况下获得固定的收益,而且如果价格朝不利方向变动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每天的利息收入来一定程度上对冲价格的损失。或许许多人一听可能觉得这个东西不过如此,一方面又违约风险,另一方收益率也不是特别高。首先,年化6%-10%算是一个不错的收益率了,其次,买债券获取这个收益率的风险真的不大,尤其是在现阶段整体违约风险很低、只存在局部违约风险大背景下,如果选择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再进行组合,其实承担的风险非常低。而对于那些找到适合自己期限匹配的投资者,中间的价格波动风险几乎可以忽略。 回到刚才那个例子,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个11苏中能债违约的可能性极低,那么其实一年后出现85元的价格可能性很小,因为我们反过来想:如果真的跌到85元,那么届时投资者买入一个两年到期、价格为85元、票面利息为7.05元的债券,投资者可以获得年化16%的回报率,显然市场不太可能留着这么一个大福利发放给大家。所以,债券的价格不可能无限度下跌,出发市场对于违约风险有极大的担忧。债券不但低风险,且低门槛。 1000元就可以买一手债券,T+0交易。只需要开个股票账户就可以买卖债券了。而评估债券的风险,大家可以简单看两个指标:债券评级和主体评级。一般来说,如果这两个评级都为AA或以上,那么应该来说安全等级比较高了。 通过到期期限、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风险评级,小白们也可以组建自己的债券组合。当然,投资时机的选择没那么简单,需要考虑利率走势、资金面情况、公司基本面等宏观和微观因素来选择买入时机。除非你对到期收益率满意且愿意持有到期。最后补充三点债券的不利因素:1、违约风险正在上升。虽然过去从没有过,不代表未来也没有。但是我始终认为中短期内,即使出现违约也是非常有限的,局限于极少数企业。2、国内交易所债券流动性较差。 需要选择流动性相对较好的债券,防止买不到卖不出去的情况。3、债券的利息需要交20%的利息税。比如刚才的苏中能债,税前到期收益率为10.47%,税后为8.43%。但是,个人投资是可以有避税方法的:在付息前卖出,付息后再买入即可。当然这个做法会在价格上略有损失,但是也好于支付20%的利息税。------------------------------------分割线---------------------------------------对于 的看法先赞一个,然后再说说我的看法。流动性问题是交易所的一个硬伤,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还是有部分债券提供了一定的流动性,并非全部是僵尸债。如果日均成交量在300万以上且较低成交量也在50万以上的债券,对于只买个一两万的小散户来说流动性不是问题——本身知乎这个平台受众还是小散多,因此我觉得对大家还是有可操作性。其次,债券波段真不适合小白,所以我觉得对于小白们买入并持有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而买入并持有策略,你提及的11朝日属于特例了,我建议小白如果没有专业投资者帮助自己选择,那么尽量选择评级较高的债券,对到期收益率特别高的回避即可,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一个组合:有1万就可以做个10个债券的组合,对于降低风险是很有帮助的。如果自己对某个行业比较了解,那做一下基本面分析再买就更好了。比如对房地产行业如果比较了解就可以关注09名流债。另外11苏中能债的违约风险我觉得是存在但是很小。
而债券型基金,我举双手赞同。历史业绩优异的纯债基金对于小白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省去了自己组合债券的麻烦,而且间接免利息税了。当然,买债基要注意时机的选择,在加息周期启动前买中长期债就不太合适了。而可转债我基本是个痴迷者了,但是小白们可能怕风险,所以这里讲普通债券就不展开了,但是对于追求相对较高收益的投资者,目前有保底收益的一些可转债确实可以考虑,如民生转债(10月23日收盘106以下)等大家可以关注。
曾经无数次有朋友来问过我这个问题,与的观点不同,我无数次地规劝个人投资者不要轻易参与债券市场。首先,目前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个人投资者只能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也就是像买卖股票一样买卖债券,然而投资者经常会发现许多债券既没有买一也没有卖一,而且K线图也完全不起作用。实际上主流债券投资者都集中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个人无法参与。因此,在类似2011年信用债券大熊市的时候,交易所债券会出现无价也无市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小孩要交学费了,债券可能打个8折都卖不掉哦。其次,债券波段投资需要个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有深入的把握,这一点,大多数股票基金经理都做不到,遑论个人投资者了。首先问你自己一个问题,你预期下个月CPI和PPI大概在什么水平?如果每次误差不超过0.5%,连续10次以上,那么恭喜你,也许你是个人投资者中的张无忌了。当我没说这条。第三,即使采取提到的持有到期策略,实际上就相当于寄希望于自己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了。问题是:个人投资者的判断往往是不可靠的。比如知名的11超日债,相信许多大叔大妈都在60-70元之间出手了,这个价格对应的行权收益率大概是50%-35%左右,当时的剩余行权期限应该是2年不到。可问题是,现在它退市了。不好意思,在未来的2年中,投资者将无法变现。。。债券到了行权日,即使行权,光看财报,现金是没有的。用什么来还债呢?实际上这种投资的最坏结果就是血本无归。这种投资的风险其实跟买*ST股票差不多,但是别人重组以后,股票可能翻个2-3倍,你最高的回报率也不过50%,最坏的结果,倒反而是一样的。真心要冒险,我个人推荐还是去炒*ST股票。当然,我赞同提到的11苏中能没有违约风险这一点。但是,这是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一名投资经理所作出的专业判断。债券跟股票不一样,股票赌的是消息面,炒的是概念;债券是需要投资者准确地判断公司能否拿出真金白银来兑付。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可能连资产负债表都不会看,根本不能为自己对基本面的判断负责,鼓动他们去赌垃圾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第四,也许大家觉得股票基金是很坑爹的东西,但是债券基金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基民别打我,我不是基金经理),个人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自己去打理债券组合。以上说的所有个人投资者的劣势,都可以通过一个资深的债券基金经理和一堆资深交易员来战胜。而且最重要的是,除了垃圾债以外,债券的个券之间差异不是非常大,所以阿尔法策略在债券市场的价值远远小于股票市场。一个中庸的债券基金经理的回报率可能比最好的债券基金经理差不了太多;而股票就可以有天壤之别了。而且债券的波动率小,买债基还亏的概率,实在是小之又小。举个例子来说,即使经过了6月钱荒这种破天荒的操蛋行情之后,今年所有中长期纯债基金的YTD收益率基本还没有负的——请主动忽略倒数第一名“华夏亚债中国”,这个债基是投资香港债券的,由于该市场比较奇葩,垃圾债占比很高,每天都跟股票一样上蹿下跳。第五,个人可以炒可转债。粗暴点说,(带我入门的老师不要打我)这个东西当股票炒,听消息、炒概念,涨得高了就抛,跌也有个债底,基本上80-90就可以看着K线抄了。以此循环往复,民间技术派高手兴许可以挣到钱。总结一下我的建议:个人应该配置固定收益类投资品,但是建议通过申购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的形式;反对个人直接买债,唯一一个例外是可转债。
观点比较偏激一点反正是匿了,
都讲出了目前交易所债券交易市场的现状。 仔细看了看并没有什么冲突之处。 当然银行间债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还不能进入。 债券市场当然是一个好的理财手段1、这个市场还是比较理性的,了解了一些之后说是低风险也不为过。2、国内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并不多。3、关于了解债券市场学习门槛不算很高和学习内容不算太多。(仅对理财需求)4、对
前辈所说的可能出现流动性问题。这个是市场特性不是吗? 在购买的时候意识到这些可能情况。有这些个预期就好。在这里还是对有理财理念 的理财产品选择做出提醒。理财不是炒,不一定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常识还是要有的。
理财并不是不承担风险,而是合理的去承担风险。理财作为一种技能是需要不断学习成长的。不了解一些常识,专业人士给你的一些建议你都是听不懂的。债券市场的低风险特性真的是个很好的开始。
徐前辈的答案非常清晰,以下部分是凭我自己那点儿经验得出的看法,可能带有偏见,权当另一种提醒吧。是一个理财手段,也是一个常被忽视的理财手段。君不见大爷大妈们去抢着认购国债,然后持有至到期,这几乎是最不具有风险的理财了,我们号称"傻乎乎吃利息",当然,你得一大早去排队……如果是想像买卖股票那样赚取交易差价,个人其实不是特别推荐,就像我不推荐散户去炒股票一样,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需要的背景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成本比较高,而且,既然是投机交易,债券风险也不见得特别小,何况还有违约风险(请自行搜索"城投债 违约"),债市的交易门槛还比A股市场高,真不如去买基金和银行理财,让专业人士代你做决策。当然,肯定有人觉得基金经理和银行的交易员不靠谱,对自己能在这上面花的时间和学习能力有自信,那买股票和买债券都行,也不是赚不到钱。对了,友情提醒,最好购买3A和AA+级别的债券,2A以下的还是不要选了。Disclamier:曾参与定向银行理财产品设计(不对公),现已离开银行跳入另一个大坑:)
国内债券分几种的,比如国债、企业债、城投债、可转债等等...
国债收益率低的可怜,一般要去银行网点购买,利率比定存高那么一点点,现在某些货基都能完爆国债收益率了,一般不建议小资金投资者参与;
企业债和城投债,目前市场上很多债券年化收益基本都有7~9%左右,年中闹钱荒时候,11华锐债年化收益率更是达到30%,但目前随着债券价格上涨,很多债券的年化收益率都已收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暂时没有发生过债券违约事件,同样地,企业也不想做出头鸟,即使是某家企业发了债券(如超日、华锐风电等等)后,连年亏损,债券也顶多被暂停交易,但依然可以付息和到期进行回售。
个人偏向于可转债,可转债即拥有股性和债券性质,进可攻退可守,一般低于面值以下(100元)买入并持有,基本保本,同时,如果遇上股市行情好的时候,还能转为股票享受行情上涨带来的资本增值~ PS:购买企业债、城投债和可转债等等,去证券公司开个账户就可以了
储蓄式国债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毕竟五年期的YTM能到5.5好像。至于在交易所内交易的债券来讲,个人认为做逆回购都比那个强,特别是近期遇到申购新股前,利率不要太高。而且,我认为个人投资者投资债券最大的障碍是严重缺乏相关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股民是知道交易软件上显示的PE、PB、EPS是干嘛的,但又有多少债券投资者知道久期和凸性这些概念呢?
国内债券主要有国债,公司债但公司募集资金一般都发行股票而非债券,因此债券买的话主要也是国债,国债安全性高,期限一年到五年不等,利息较银行同期利息高。投资如果单纯为取得高收益,不推荐国债,可考虑基金,银行理财,股票
我个人觉得交易所债市的流动性确实是个问题。如果个人要投资交易所债市,必须做好持有到期的准备。问题是能不能做得到。很多人一开始觉得自己能做到,但真的到了需要钱的时候又耐不住。我有时候看到交易所有些匪夷所思的价格小散单成交,就会觉得,是不是又有些小散受忽悠买了债券,然后忍不住剁了~~~
个人的话还是不建议买债券理财,当然如果只是纯买国债到期保本付息的就无所谓了,如果想要流动性和收益还是去市面上选取一些较好的债基和货币基金吧,年收益基本也是4-5%左右,比较好的工银睿信和天弘基金的都还不错,另还有私募和资管公司也都发些债类理财产品,当然如果说绝对收益的话那当然是不走信托等通道的直接账户管理委托管理的形式,其实很多方式,只是看你的资金量和你觉得走信托等通道或者是通过银行等渠道去购买比较放心还是直接和资管公司那合作比较放心而已,当然走了通道就会有些费用占用你的利润了,呵呵,当然还有债类结构化产品的劣后收益也是很客观的.
超日债今年还能派息吗?
我想问问什么投资是没风险的?钱放在储蓄上还有通胀一说,人民币还会贬值!对于普通我们百姓来说,哪有什么容易,只不过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罢了。
小老百姓就不要参与此类投资工具的游戏,不过呢,中国百姓一向i是聪明的,交给别人打理一向风险是不低的,因此嘛~有人提到可转债,交易所的,我觉得可以。
我认为国债适合老年人,比较稳健,年轻人有激情,会被国债的漫长的等待期拖死,可以考虑可转债啊!我认为不错的系統識別號
論文名稱(中文)
現行理財教育政策之分析:以原住民族為觀察視角
論文名稱(英文)
Review on Current Financial Education Policy:A View from Indigenous Peoples in Taiwan
系所名稱(中)
系所名稱(英)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
研究生(中文)
研究生(英文)
Tzu-Yuan Hung
指導教授-周志杰口試委員-陳勁口試委員-余小云
中文關鍵字
英文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本研究以原住民族為個案分析,來檢視理財教育政策的歷程、執行成效及對於原住民族是否有所幫助。主要透過SWOT分析法進行分析現行理財教育政策推動的問題及其是否適用於推動原住民族的理財教育。並且運用SWOT象限交叉分析來發掘理財教育在政策推動上及適用於原住民族所面臨的問題。
研究結果主要發現:一、現有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未將理財教育納入正式課程;二、理財教育主管單位的橫向連繫應予以強化;三、現行理財教育政策對於原住民族助益不大;四、原住民族教育程度的高低,影響原住民族看待金錢價值觀的正確性;五、我國的理財教育政策缺乏因地制宜的現象;六、考試領導教學的現象,致使理財教育呈現邊緣化的困境;七、理財教育政策的推動缺乏專責機構。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言。一、對理財教育決策機關提出三項建言:(一)統合行政部門的橫向連繫;(二)整合公私部門的教育資源;(三)編訂因地制宜的理財教育課程及教材。二、建議各級學校應有計畫性的安排教師參加理財研習營,進而提高教師教授理財教育的動機。三、對後續研究者建議在研究範圍將東部原住民族學校和西部都會區學校執行理財教育之成效進行比較,將可使理財教育的研究更為周全。
In order to review the process and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education policy and the benefit for the indigenous peoples in Taiwan, a case study focused on indigenous peoples was conducted. By adopting the SWOT analytical method mainly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education policy and whether it is suitable for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r not,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SWOT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financial education policy and the impacts on indigenous people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ed: first,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is not included in the formal courses of the current Nine-Year Compulsory Curriculum. Second, the crosswi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uthorities of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should be reinforced. Third, the current financial education policy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indigenous peoples' needs. Forth,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affects their concept of values for money. Fifth,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policy in Taiwan is lacking in taking actions with localized circumstances. Sixth, the phenomenon that exam-oriented teaching makes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marginalized. Seventh, the promotion of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lacks for the dedicated institution.
Finally, the author provides policy implications: (1) integrate the crosswise connection between th (2) integrate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the public and (3) edit the financial course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meeting the needs of different regions. Furthermore, all levels of schools should arrange teachers to attend workshops of finance management to promote the teacher's motivation to offer financial classes. Theoretically, future researches can compare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education between the eastern aboriginal schools and the western metropolitan schools. So that the research of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will be more complete and perfect.
摘要.......................................................i
謝辭......................................................iv
目錄.......................................................v
表目錄....................................................vi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研究方法範圍與架構.................................9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回顧...................................14
理財教育的概念...................................14
美國理財教育發展的趨勢.............................20
原住民族的教育政策................................25
原住民族的價值觀..................................31
檢視理財教育之理論探述.............................37
第三章
台灣的理財教育......................................45
理財教育政策發展之歷程.............................47
現行理財教育政策之發展現況.........................56
國民小學的理財教育之分析...........................66
現行理財教育政策之綜合分析.........................72
第四章
理財教育與原住民族的分析..............................76
原住民族的經濟情勢分析.............................77
理財教育對原住民族之SWOT分析.......................87
原住民族對於理財教育主要面對的問題...................99
第五章
理財教育政策發展之分析...............................105
現行理財教育政策之SWOT分析........................105
理財教育政策發展主要面對的問題.....................120
理財教育政策發展策略之擬定........................126
第六章
結論與研究發現.....................................131
結論與研究發現..................................131
後續研究之建議..................................135
參考書目..................................................138
附錄一....................................................155
一、中文部份
(一)專書
1. 王躍生,2000,《新制度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公司。
2. 王嵩山,2001,《臺灣原住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
3. 王嵩山,2010,《台灣原住民族-人族的文化旅程》,台北縣:遠足文化。
4. 王思勻、林珮萱、范榮靖、彭杏珠、彭漣漪、黃漢華、楊瑪利,2012,《理
出孩子大未來》,台北市:遠見雜誌公司。
5. 何宗懿,2006,《馴錢師》,台北市:高寶國際公司。
6. 吳聰敏,2001《總體經濟學》,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7. 李明政,2003,《文化福利權-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之研究》,台北
市:松慧文化。
8. 李明政,2003,《原住民族的變遷與調適》,台北市:揚智文化。
9. 呂寶靜,2002,《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10.周志杰等,2011,《在地與國際人權之實踐與挑戰》,台北市:永然文化公
司。
11.林滿秋,1995,《孩子一生的理財計畫》,台北市:天衛文化。
12.胡正文,2010,《落實品格教育-從核心價值談起》,台北市:品格教育推
展行動聯盟。
13.范麗娟,2010,《台灣原住民族教育: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市:松慧公
司。
14.陳光、張景富,2007,《讓錢自己流進來》,台北市:布克文化公司。
15.陳文華等,2009,《原住民族身分認同與宣教》,台北市:玉山神學院。
16.陳若雲,2011,《平凡媽的親子理財實驗室》,台北市:高寶國際公司。
17.陳枝烈,2010,《原住民教育:18年的看見與明白》,屏東市:屏東教育大
學。
18.陳志武,2010,《耶魯老爸的私房財富課》,新北市:八旗文化。
19.高申春,2001,《人性輝煌之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台北市:貓頭
鷹公司。
20.高強華、戴維揚,2001,《族群融合的新境界:原住民教育文化》,台北
市:台灣師範大學。
21.高德義,2009,《解構與重構─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花蓮縣:國立東華大
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22.郭靜晃,2007,《社會問題與適應》,台北縣:揚智文化。
23.涂心怡、陳世慧、田哲榮、賴怡伶等,2010,《原起不滅只是新生:八八水災
週年紀念》,台北市:經典雜誌。
24.章齡齡,2011,《教出聰明小富翁》,台北市:知青頻道公司。
25.張文哲譯,Robert E. Slavin,2005,《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 
 
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6.喬磊,2008,《會理財的孩子最有錢》,台北市:一言堂公司。
27.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圖書。
28.黃宣衛,2008,《阿美族》,台北市:三民書局公司。
29.黃樹民、章英華,2010,《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台北市:中研
 
院民族所。
30.楊偉凱,2011,《孩子學理財的第一本書》,台北市:商周公司。
31.葉至誠、葉立誠,200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文化。
32.蔡敏川,2007,《小小銀行家-兒童聰明理財100問》,台北市:台灣金融研
 
訓院。
33.潘筱瑜譯,Laurence J. Kotlikoff & Scott Burns,2011,《25歲
 
後一定要懂的40則理財處方箋》,台北市:商周出版。
34.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市:麗文文化。
35.薛兆平,2011,《理財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太原市:山西教育公司。
36.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台北市:天下遠見。
(二)期刊:
1.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從經濟正義看原住民的經濟弱勢與貧窮〉,《新使
 
者雜誌》(臺北市),87期(2005年4月),8-11。
2.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與學校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5:35-
 
54。
3. 林筱庭,2011,〈政府作保不還錢 銀行只能吞下去〉,《今周刊》(台北
 
市),783:54-56。
4. 高佳,2008,〈美國中小學理財教育的四個發展階段〉,《外國教育研
 
究》,7:34-36。
5. 高佳,2010,〈美國中小學理財教育實施路徑研究〉,《河南科技學院學
 
報》,10:51。
6. 徐淑敏,2001,〈兒童金錢管理的教育觀〉,《國教新知》,48(1):26-
 
33。
7. 徐右任,2005,〈台灣原住民與漢人社會階層全國性樣本之比較分析〉,
  《彰化師大教育學報》,8:125-142。
8. 徐淑敏、林麗華,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教
 
育實踐與研究》,20(2):1-28。
9. 陳免,2007,〈好好理財不銅臭〉,《今周刊》,550:48-50。
10.粘健春,2009,〈金管會「金融知識普及工作」推動情形〉,《證券暨期貨
 
月刊》,27(10):19-24。
11.張淑美,1994,〈不同地區教育機會差異之探討〉,《師大學報》,5:87-
 
111。
12.許朝信,2006,〈現階段國民中小學創新課程設立之理念與實施芻議—以
  「金融理財」課程為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7:147-172。
13.湯京平,2001,〈民主治理與環境保護:從中埔慈濟案例檢視我國資源回收
 
的政策體系〉,《台灣政治學刊》,5:187-188。
14.黃美筠、紀博棟、黃劍華,2010,〈理財教育融入國小課程教學成效之研
  究—以臺北縣某國小高年級為例〉,《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學報》,4:143-
 
163。
15.黃敏助、徐秉群,2012,〈2011年投資者教育亞洲論壇(AFIE)-韓國及日本
創新且有效的理財教育計畫〉,《證券公會季刊》,101(1):10-15。
16.楊巧玲,2007,〈美國教育政策的發展及其啟示:沒有任何孩子落後〉,
《教育資料集刊》,36:153-170。
17.劉佩修,2009,〈走!到太魯閣上學〉,《商業周刊》,1109期:57-64。
(三)博碩士論文
1. 才淑華,2011,《家庭場域對學童金錢使用的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
2. 王傳蒂,2006,《個人理財觀對理財規劃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國小教師為 
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呂秋萍,2010,《台北縣國中學生理財素養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4. 李真,2008,〈美國中小學理財教育及課程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
文。
5. 林再生,2006,《都會區原住民母語推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高雄市為
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論文。
6. 林世彪,2006,《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台
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 施養昌,2007,《探討高中生的金錢價值觀》,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
文。
8. 孫麗君,2005,《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金錢觀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9. 馬家斌,2012,《多媒體教學融入國小理財教育之行動研究》,中國文化大
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0.黃劍華,2009,〈理財教育融入國小課程之策略與實施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
11.黃麗婷,2010,《大學生理財素養調查與理財教育推動策略》,世新大學財
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12.詹甯喻,2006,《台灣大學生理財認知之研究》,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13.劉正雄,2008,《國小三年級金錢觀教育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為
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4.劉婉如,2009,《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理財商數因素之探討》,嶺東科技大
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5.鍾佳玲,2006,《原住民教育政策之執行現況研究-以花東地區原住民小學
 
教師執行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饒玉屏,2009,《我國中學理財教育課程綱要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四)翻譯文獻
1. 吳剛譯,Mark Waldman原著,1995,《快樂的金錢觀》,台北市:業強出
版社。
2. 何桂芬譯,Neale S. Godfrey.Tad Richards原著,2005,《孩子,錢
不是從樹上掉下來的》,台北市:高富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3. 邱麗娟譯,野中知世、鈴木達郎原著,2011,《八歲開始發薪水:財富人生從
小開始教》,台北市:臉譜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4. 周曉虹譯,Albert Bandura原著,1995,《社會學習理論》,台北市:桂
冠圖書公司。
5. 周宜芳譯,Joline Godfrey原著,2005,《我家小孩會理財:5-18歲財務
學習地圖》,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6. 林克蘭譯,Susanna Stuart原著,2007,《如何跟孩子談錢》,台北市:
商周出版。
7. 馬勤譯,Neale S. Godfrey.Carolina Edwards原著,2005,《預約
大財富-與孩子累積財富的10大法則》,台北市: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8. 高瑩君譯,Brigittee Beil原著,2005,《培養小孩正確的價值觀》,台
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9. 陳苑欽、吳美惠、陳維中、詹燿華譯,C.S.Fleisher.B.E. Bensoussan
原著,《企業策略與競爭分析:工具與應用》,2007,台北市:台灣培生教
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0.陳儀譯,Tom Downey原著,2005,《標準普爾教你做好個人理財》,台北
市: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
11.崔蓮紅譯,Park Cheol原著,2008,《理財教育越早越好》,台北市:福
地出版社。
12.湯梓辰等譯,Paul Eggen.Don Kauchak原著,2010,《教育心理學:教
室之窗》,台北市: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3.楊軍、楊明合譯,Robert T. Kiyosaki.Sharon L. Lechter原著,
2001,《富爸爸窮爸爸》,台北市:高寶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4.蔡忠舉、邸天欣譯,Eileen Gallo.Jon Gallo原著,2003,《有錢沒錢
教個孩子會理財》,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
15.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Earl Babbie原著,2010,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16.顧令儀譯,David Owen原著,2003,《我家老爸是銀行》,台北市:寶鼎
出版社有限公司。
(五)網路資源
1.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2,〈國家人權報告〉,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
=27004&rmid=514,檢索日期:日。
2. 今日新聞網,2004,〈國中教材擬納入理財課?李家同批:不實際,學生倒
大楣〉,今日新聞網網站:
#ixzz1hWAPM2ff,檢索日期:日。
3. 台灣棒球維基館,2012,〈職棒簽賭事件 2005〉,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職棒簽賭事
件_(2005年),檢索日期:日。
4. 台灣銀行家雜誌,2010,〈養成教育先觀念再知識〉,台灣銀行家雜誌網
站:http://twbanker.tabf.org.tw/article.asp?id=43,檢索日
期:日。
5. 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2008,〈教育往前報第二期〉,中華民國教育改革
協會網站:www.edu-2.org,檢索日期:日。
6. 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2010,〈教育往前報第十期〉,中華民國教育改革
協會網站:www.edu-2.org,檢索日期:日。
7. 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2010,〈服務及成果〉,中華民國財金智
慧教育推廣協會網站:http://www.finlea.org.tw/know1-2.asp?
id=2,檢索日期:日。
8. 中華理財教育發展協會,2011,〈我們的緣起與宗旨〉,中華理財教育發展
協會網站:http://www.cfed.org.tw/about%20us_intro.html,檢
索日期:日。
9. 中央通訊社,2013,〈學習理財 英將列為中學必修課〉,中央通訊社網站:
a.com.tw/News/aOPL/-1.aspx,
檢索日期:日。
10.台灣棒球維基館,2012,〈職棒簽賭事件 2007〉,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職棒簽賭
事件_(2007年),檢索日期:日。
11.台灣棒球維基館,2012,〈職棒簽賭事件 2008〉,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職棒簽賭
事件_(2008年),檢索日期:日。
12.台灣棒球維基館,2012,〈職棒簽賭事件 2009〉,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職棒簽賭
事件_(2009年),檢索日期:日。
13.台灣棒球維基館,2013,〈黃佳安〉,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黃佳安,檢
索日期:日。
14.全國法規資料庫,2004,〈原住民族教育法施行細則〉,全國法規資料庫網
站: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_print.aspx?
PCode=H0020047,檢索日期:日。
15.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民國95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行
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資料網站: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
C5FBC20BD6C8A9B0&DID=3E6467FBFD3BD78A1C4C6C,檢
索日期:日。
16.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99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行政院
原住民委員會統計資料網站: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
C5FBC20BD6C8A9B0&DID=0C3331F0EBD318CD244806C,
檢索日期:日。
17.行政主計總處,2011,〈99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站:http://win.dgbas.gov.tw/fies/doc/result/99.pdf,
檢索日期:日。
18.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我國目前共有哪些原住民族群?〉,臺灣
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網站:
http://www.tipp.org.tw/formosan/ask/ask.jspxcodeid=604&
page=1,檢索日期:日。
19.行政院主計處,2007,〈國情統計通報〉,行政院主計處網站:
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pdf,
檢索日期:日。
20.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14族原住民族傳統習慣之調查整理及評估
納入現行法制委託研究〉,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217054
CAE51A3B1A&DID=0C3331F0EBD318C21DB57E7E8A972468,
檢索日期:日。
21.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101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
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網站:
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pdf,檢索日
期:日。
22.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行政院組織改造〉,行政院研究發展
考核委員會網站:http://www.rdec.gov.tw/np.aspctNode=11583
&mp=14,檢索日期:日。
23.李俊緯,2010,〈台灣民眾消費與儲蓄行為分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
站:http://www.npf.org.tw/post/3/7111,檢索日期:
日。
24.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2010,〈校園金融基層教育專
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網站,www.finlea.org.
  tw,檢索日期:日。
25.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2,〈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更名揭牌持續推動金融
發展及落實金融監理〉,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h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96&parentpath=0,2&
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aplistdn
=ou=news,ou=multisite,ou=chinese,ou=ap_root,o=fsc,c=
tw&toolsflag=Y&dtable=News,檢索日期:日。
26.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組織架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h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167&parentpath=0,1,
檢索日期:日。
27.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合法金融業網站連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
會網站:h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153&parentpath
=0,9,檢索日期:日。
28.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相關單位連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
站:h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148&
parentpath=0,9,檢索日期:日。
29.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2,〈中程施政計畫(102至105年度)滾動版〉,金
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http://www.fsc.gov.tw/ch/home.jsp?
id=161&websitelink=download_list.jsp&parentpath=0,7,
檢索日期:日。
30.金融智慧網,2013,〈網站地圖〉,金融智慧網網站:
http://moneywise.fsc.gov.tw/Main/map.aspx,
檢索日期:日。
31.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1,〈國民金融知識水準第三次實地調查之研
究〉,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h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340&websitelink=
multiSTUDY_list.jsp&parentpath=0,7,72,檢索日期:2013年3月
30日。
32.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2,〈服務範圍〉,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h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23&parentpath
=0,1,11,檢索日期:日。
33.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實施滿一週年,有效解決
金融消費爭議,提昇金融消費觀念〉,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h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382&parentpath=
0,2&dataserno=,檢索日期:日。
34.花旗(台灣)銀行,2013,〈花旗台灣公益活動-金融理財教育〉,花旗
(台灣)銀行網站:
.tw/global_docs/chi/csr/group_a-
3.htm,檢索日期:日。
35.施羅德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2012,〈負利時代存退休金 首重2S:策
略Strategy與停利Stop〉,施羅德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tw/Tw_Sch_NewsDetails.aspx?
tempfile=Tw_Sch_MultiAssetlanding&id=b4dc207eb61f41f0
83bec26b706fef2b&pid=6d2215ace2774cbb88743d89deb971ef,檢
索日期:日。
36.南一教育網,2013,〈社會課程計畫〉,南一教育網網站:
.tw/nani/eteacher/etsoci/etsoci_
teachservice_1.jsp,檢索日期:日。
37.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2013,〈基金會大事紀〉,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網
站:http://www.nanshancharity.org.tw/nscf_mb1.htm,檢索日
期:日。
38.原住民自治報,2011,〈原住民生活理財與法律講座開班〉,原住民自治報
網址:http://paiwan.tw/news/Article_Show.asp
ArticleID=26484,檢索日期:日。
39.原住民部落大學服務網,2011,〈計畫說明〉,原住民部落大學服務網網
站:http://tip.cpc.org.tw/CPCKM2011/Web/about_01.aspx
,檢索日期:日。
40.原住民電視台16,2011,〈緣起〉,原住民電視台16網站:
http://www.titv.org.tw/,檢索日期:日。
41.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研究發展基金會,2013,〈推廣宣導處簡
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
http://www.sfi.org.tw/Plate.aspx?ID=138,檢索日期:2013年3
月15日。
42.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009,〈九年一貫保險教材〉,財團法人保險
事業發展中心網站:
http://www.tii.org.tw/fcontent/edu/edu01.asp,檢索日期:
日。
43.馬賴古麥,2002,〈原住民族教育法之回顧與展望〉,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網站: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
092.htm,檢索日期:日。
44.張錦弘,2008,〈升學弱勢 原住民族學生僅41%念大學〉,聯合新聞網:
 
/mag/campus/printpage.jsp?
f_ART_ID=217286,檢索日期:日。
45.理周教育基金會,2013,〈愛之光培育計畫〉,理周教育基金會網站:
.tw/Web/event/MoneyEdu
/LightOfLove/About.aspx,檢索日期:日。
46.理周教育基金會,2013,〈大紀事〉,理周教育基金會網站:
http://www.moneyedu.org.tw/Web/AboutUs/HistoryEvents
.aspx,檢索日期:日。
47.教育部,2010,〈金融教育扎根建立學生正確理財觀〉,教育部電子報網
站:http://epaper.edu.tw/print.aspx?print_type=
topical&print_sn=435&print_num=403,檢索日期日。
48.教育部,2011,〈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網站:
 
http://192.192.169.112/filedownload/原住民族教育白皮書.pdf,
檢索日期日。
49.教育部,2011,〈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網站:
  http://192.192.169.112/filedownload/原住民族教育白皮書.
pdf,檢索日期日。
50.教育部電子報小組,2010,〈金融教育合作推廣計畫〉,教育部電子報網
站: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403&
topical_sn=434&page=0,檢索日期:日。
51.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3,〈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網站:
http://www.tpde.edu.tw/ap/sid17_law.aspx,檢索日期:2013年3
月15日。
52.教育部部史,2012,〈原住民族教育〉,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網站:
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14,
檢索日期:日。
53.教育部,2010,〈原住民部落大學補助要點〉,教育部網站: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
id=GL000467&KeyWordHL=&StyleType=1,檢索日期:
日。
54.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教
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http://12basic.edu.tw/index.php,
檢索日期:日。
55.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3,〈歷史研革〉,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網站:http://www.tpde.edu.tw/ap/history.aspx,檢索日期:
日。
56.國民教育司,2009,〈建立正確金錢價值觀最重要 基測不必然要考理財〉,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網站:
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2672,檢索日期:2012年7
月14日。
57.國泰人壽,2013,〈慈幼福利〉,國泰人壽網站:
.tw/bc/B2CStatic/ext
/pages/about/responsibility/benefit/abt_rsp_1.html,檢索日
期:日。
58.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認識國教院〉,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
http://www.naer.edu.tw/files/15-,c186-1.php?
Lang=zh-tw,檢索日期:日。
59.許雅玲,2012,〈100 學年原住民族學生概況分析〉,教育部統計處網站: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native.
pdf,檢索日期:。
60.康軒教師網,2013,〈社會領域課程計畫〉,康軒教師網網站:
.tw/Main/ElementarySchool.asp?
U_SL=E&U_BC=SO&U_CCG=A&U_CC=03,檢索日期:日。
61.楊仁煌、林靜玉,2009,〈政治文化與公共政策-原住民族工作權理論與立
法例〉,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網站:
http://www.cahr.org.tw/lawtalk_detail.php?nid=311,檢索日
期:日。
62.楊壽麟,2010,〈未來所得不確定性下家庭跨代財富移轉行為分析〉,商業
與管理群群科中心學校網站:
http://ba.tchcvs.tc.edu.tw/epapers/epaper_.asp,
檢索日期:日。
63.歐陽善玲、蔣士棋 ,2010,〈2011年理財教育列入九年國教 2014年實施基
測〉,中時電子報網站:
/mag-cnt.aspxartid=2867&page=1,
檢索日期:日。
64.翰林我的網,2013,〈社會課程計畫〉,翰林我的網網站:
.tw/etest.do?ecId=36&etId=830,檢
索日期:日。
(六)研討會文章
1. 周正山,2012,〈金融知識國家策略研討會出國報告〉,APEC金融知識國家
策略研討會,4月11日,俄羅斯。
2. 傅麗玉,2002,〈YABIT網路化原住民學本位科學課程〉,中華民國第十八
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12月7日,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七)政府文件
1.《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2005,〈年報〉,93:57。
2.《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2006,〈年報〉,94:46。
3.《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2007,〈年報〉,95。
4.《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2008,〈年報〉,96。
5.《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2009,〈年報〉,97。
6.《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2010,〈年報〉,98。
7.《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2011,〈年報〉,99。
8.《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2012,〈年報〉,100。
(八)國科會專題計畫資料
1. 黃美筠,2011,《以活動本位教學策略將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之研究-由
金管會所編國中個人理財教材探討其成效》,計畫編號,NSC 99-2410-H-
003-034,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二、外文部分
(一)專書
1. Herring, R. D. 1999. Counseling Native Adults, Americans
and Alaska Natives. Thousand Oaks: Sage.
2. Kingdon, J. 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3. Kotler, P. & Roberto, E. L. 1989.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Changing Public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
4. Kouwenhoven, V. 1993.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
Model for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London: Sage.
5. Kiyosaki, Robert T. & Lechter, Sharon L. 2005. Rich dad,
poor dad: what the rich teach their kids about money
that the poor and middle class do not. London: Time
Warner Books.
6. Morton, H. 2005. Financial literac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Legislatures.
7. Sander, Peter J. 2003. The everything personal finance
book: manage, budget, save, and invest your money
wisely. Avon, Mass.: Adams Media Corp.
8. Powell, Ronald R. 1997. Basic Research Methods for
Librarians. America: Norwood, NJ: Ablex.
9. Powell, Ronald R. 2010. Basic Research Methods for
Librarians. America: Norwood, NJ: Ablex.
(二)期刊
1. Burroughs, J. E. & Rindfleisch, A. 2002. “Materialism
and well-being: a conflicting
value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9:
348-370.
2. Bailey, W. C. & Lown, J. M. 1993. “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the aetiology of attitudes towards
money.”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and Home Economics
17(4): 391-402.
3. Bernheim, B. D., Garrett, D. M. & Maki, D. M.
2001. “Education and saving: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high school financial curriculum mandate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0: 435-465.
4. Campbell, J. 1987. “ Does Saving Anticipate Declining
Labor Income? An Alternative Test of th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Econometrica 6:.
5. Doss, V. S. & Marlowe, J. 1995. “Middle-school
children’s sources and uses of money.”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29(1): 219-242.
6. Furham, A. 1984. “Many Sides of the Coin: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Usag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5(5):501-509.
7. Greenspan, Alan. 2005.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education today.” Social Education 69(2): 64-65.
8. Lantemari, Vittorio . 1980. “Ethnocentrism and
ideology.”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3(1): 52-66.
9. Neal, Derek A. & William R. Johnson. 1996. “The Role of
Premarket Factors in Black-White Wage Difference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61(1): 5-21.
10.Smith, Tom W. & Dempsey, Glenn R. 1983. “Ethnic Social
Distance and Prejudic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7
(4): 584-600.
11.Williams, T. 2007. “Empowerment of whom and for what?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new regulation of
consumer financial services.” Law & Policy 29(2): 226-
256.
(三)博碩士論文
1. Chou, Hui-min. 2005.“ Educating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in Taiwan: Six
Teachers’ Perspectives. ”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四)網路資源
1. Commonwealth Bank Foundation. 2004. “Improving
financial literacy in Australia: benefits for the
individual and the nation.” mbank.
com.au/foundation (accessed April 27,2013).
2.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2006. “Financial
Capability in the UK: Establishing a
Baseline.” http://www.fsa.gov.uk/pubs/other/fincap _
baseline.pdf (accessed April 28,2013).
3. OECD. 2005. “Improving Financial Literacy: Analysis of
Issues and Policies. ”
http://ftp.fsb.co.za/public/Consumer20Education/
Presentations/2005mproving_Financial_Literacy.pdf
(accessed April 20,2013).
4. OECD Financial Education. 2009. “OECD-IEFP Symposium on
Financial Education.”
http://www.oecd.org/daf/fin/financial-education
/oecd-iefpsymposiumonfinancialeducation.htm (accessed
April 20,2013).
5. Task Force on Financial Literacy.2010. “Leveraging
Excellence: Charting a course of action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literacy in Canada.”
http://www.nald.ca/library
/research/leveraging/leveraging.pdf(accessed Apri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同意授權校內瀏覽/列印電子全文服務,於起公開。同意授權校外瀏覽/列印電子全文服務,於起公開。
如您有疑問,請聯絡圖書館 聯絡電話:(06)73 聯絡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信理财可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