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进行五次世界对战能多人对战?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舰船动力及武器装备的发展,海战经历了桨船时代、帆船时代和蒸汽舰时代,由使用冷兵器的撞击战和接舷战发展到使用火炮、鱼雷、和导弹武器进行海战;由单兵种作战发展到诸兵种协同作战。现在畅游正式发布全球首研纪实网游《海战世界》。这款由多国研发团队联合打造的战争新作,并选定于20世纪最伟大的海上——诺曼底登陆发生时间,6月6日开启全球启航首测!众所周知我们的铁血网是中国最强的原创军事网,铁血会员大多数有过军旅生涯,对海军战舰也有特别深刻的理解,甚至对战舰模型也有强烈的喜爱。所以小编特在这里邀请各位铁血战友讲讲自己的海军故事,谈谈对二战军舰的看法解读,晒晒自己珍贵的海军装备或者是收藏的战舰模型。海战世界邀请码:活动时间:5.27-6.5活动方式:在本帖回复中参与即可,我们将根据参与会员所回复的内容质量为大家送上精美的礼品。《海战世界》是一款由多国联合研发、畅游独家代理的二战纪实3D 网游!、航空母舰、重型巡洋舰、轻型、、潜艇6大舰种,重现人类史上最激情惨烈的战争场面!历史海军将领悉数登场,真实还原二战经典战役,带你重返钢铁碰撞、战火硝烟的年代!官网链接:一等奖一名:龙牙 CORDURA轻量牛仔裤二等奖两名:龙牙
第三代长袖战术衬衫三等奖三名:第二代龙牙速干短袖战术通勤衬衫优秀奖三名:拼装军舰模型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俾斯麦号战列舰应该是二战时期最好的战列舰,但是生不逢时,巨舰大炮已经不适应当时的战场需要了,德国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它很不容易被打沉。这艘德国王牌战列舰最后落单地被英国舰队围着打,天上海上一起招呼,不知挨了多少炸弹,最后还是舰上德国人决定自沉的。悲催 建造十年,出战九天就沉了以此人命名指挥官 一战是功勋卓著 屡次重创英军可能大家会问,打就打呗,把军舰直接开出去就是了,何必大老远跑到扬马延岛去打?这跟二战期间的战略形式有关。如果德国海军实力够强,自然会直接开出去就近找皇家海军打。问题是德国人没这个实力,它必须突破英国舰队的封锁,把军舰开到大西洋深处打游击,袭击英国和美国的商船队。德国人认准,只要扼杀英国的大西洋航线,让战争物资运不过来,英国人就得投降。准备出征的俾斯麦因此双方的海军形势就是,皇家海军拼命围追堵截,纳粹舰队拼命想要突破。正面是闯不过去的,德国人便采取迂回策略,先把军舰开到自己占领的挪威,再从挪威潜入北大西洋,最后通过丹麦海峡进入大西洋。执行任务的是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战列巡洋舰,时间是1941年5月。顺便交待一句,战列舰是航母时代之前威力最大的军舰,是巨舰大炮海军的代表,二战中由于航母表现优异,各国才不再比赛造战列舰了。被彻底包围了,,实力差的不是一点点,英国几乎把全海军精锐都压上了德国人不太走运,俾斯麦号还在挪威就被英国飞机发现了,不过它们依靠恶劣天气摆脱了跟踪。英国人判断正确,德国军舰多半会走丹麦海峡,于是把他们的王牌战列巡洋舰胡德号等舰只派往那里。 5月24日,双方在丹麦海峡遭遇。德国人不再避战,决心先干一架然后继续赶路。被发现的俾斯麦中一颗鱼雷,但几乎一点都没伤到这里我要跟大家说说战列舰时代的海战概念,双方距离20多公里就摆好姿势,用军舰侧面朝向对方,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全部舰炮的威力,调校舰炮的瞄准仪,最后进行一轮一轮的齐射,可以想象场面有多壮观。这场海战,皇家海军虽然数量占优,但德国人的光学工业和兵器制造实在不是白给的,瞄得准打得狠,几分钟就把胡德号揍成了两截,此时双方的距离还在15公里以上。不过俾斯麦号也付出代价,它的一个储油舱被打漏,损失了四分之一的燃油。正是由于燃料不足,不敢全速返航,导致了它3天后被皇家海军围歼的命运。不过在扬马延岛附近,德国人打赢了。被追到布雷斯特港的俾斯麦是可以生存下来的可指挥官接到了希特勒的派飞机 潜艇增援的电报后,竟然掉头出港迎战王牌舰三两下就被干掉,英国人简直气疯了,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俾斯麦号偿命。皇家海军调集了当时能够调集的一切军舰,拉网搜寻,发现目标,打坏俾斯麦号的船舵,最后把已经无法移动的俾斯麦号团团围住。剩下的就简单了只有挨揍的份了,直到沉没也没见到支援的飞机潜艇,其实早已经被派到北非战场,已经没有能支援它的了5月27日。同仇敌忾的皇家海军向其追踪的目标--德国军舰“俾斯麦”号开炮。到此,按说海战已经变成一场打固定靶的比赛,英国人的准头也不差,围着打了半天居然没能把俾斯麦号打沉。德国人自沉后,连邱吉尔都赞叹德国超强的造舰水平。邱吉尔可是个行家,他当过海军大臣的。宣布俾斯麦已被终结的电报被击沉的位置皇家海军报了3天前的一箭之仇。3天前,俾斯麦号击毁了英国舰队的骄傲“胡德”号战舰,在这次海战中据信共有1300人丧生1900余人失踪,俾斯麦上又110余人被救起。俾斯麦号的沉没也标志着战列舰时代的终结。 41楼224楼61楼有很多视频,包括真的丹麦海峡大战!
&p class="bbsp"&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 (1936年)[ 转自铁血社区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ing George V class)是英国于1930年代末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二战前英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其设计遵守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限制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不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大于14英寸即356毫米)的规定,是典型的条约型战列舰。同级舰有英王乔治五世号(HMS King George V )、威尔士亲王号&p class="bbsp"&(HMS Prince of Wales)、约克公爵号(HMS Duke of York)、安森号(HMS Anson)、豪号(HMS Howe)5艘。[ 转自铁血社区
]建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先后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与伦敦海军条约,保证将新战列舰的建造冻结到1936年12月。1936年初,美、英、法等国签署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不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大于14英寸,但不再限制战列舰的数量。于是,各海军强国又出现了建造战列舰的热潮。虽然面临造价问题、针对战列舰是否过时的争论和调集人力、物力上的问题,英国皇家海军仍然认为需要拥有与潜在对&p class="bbsp"&手相当的战列舰。为了新的战列舰能赶在1937年初开始建造,1940年服役,英国海军参考谈判进展,取消了建造装备15[ 转自铁血社区
]英寸以上口径主炮战列舰的计划,决定推荐排水量35000吨,安装3座四联装356毫米口径主炮,航速26节的战列舰方案。1936年,英国海军部批准了建造5艘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方案。1936年,日本宣布退出裁军会议,意大利也未在条约上签字,美国则宣布只有在日本遵守条约限制的情况下美国才不会突破条约限制。结果1937年初匆忙开工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356毫米(14英寸)主炮口径是同时代战列舰中最小的,弹丸重量最轻,威力最低。而在建造时由于设计排水量限制节省重量的原因,最终主炮数量由12门又减少为10门,&p class="bbsp"&数量上的优势也消失了。但是该级舰的水线装甲带仅次于日本大和级。[ 转自铁血社区
]性能概况总体性能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为35490吨,满载排水量为40580吨;全長227米 水線長225.5米,全寬31.4米, 水线宽31.3米,吃水深度8.53米;满载时最大航速为27.5节,续航力在航速27节时为3100海里;舰员共1409人,其中军官70人。武备主炮为3座45倍径356毫米炮,2座在舰艏、1座在舰艉。其中2座为四联装,分别位于舰艏和舰艉,1座为双联装,位于舰&p class="bbsp"&艏B炮位。每发炮弹重721千克,最大射程为33193米,每40秒可齐射一次。[ 转自铁血社区
](10門14英寸/45倍口徑主炮)副炮为8座双联装50倍径134毫米炮,每发炮弹重36千克,最大射程为21397米,最大射高为14945米。另外,还装有40毫米和20毫米高射炮,但数量前后变化较大。(16門133毫米/50倍口徑高平兩用炮)(32-48門雙聯裝40毫米及20毫米高射炮)&p class="bbsp"&(大量12.7mm機槍)[ 转自铁血社区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由于排水量的限制在强化防护的同时降低了火力的配备。乔治五世级最初设计采用12门14英寸口径主炮(3座四联装主炮塔。2座在舰艏、1座在舰艉)。由于设计排水量限制,为了加强装甲防护,B炮位主炮塔减少两门主炮以节省排水量,使主炮数量减少到10门,火力密度降低。结构复杂的四联装主炮塔可靠性存在问题,在服役后的一段时间中频频发生机械故障,主炮经常因为防火门被卡死而无法开火。&p class="bbsp"&推进[ 转自铁血社区
]装有4部帕森斯型齿轮传动式涡轮机和8台三锅筒式水管锅炉。英王乔治五世级采用平甲板船型,由于干舷高度较低,在恶劣海况下航海性能并不好。燃料:柴油動力:四軸三葉螺旋槳 125,000 馬力最高速度:29節&p class="bbsp"&續航距離:15000海里/10節[ 转自铁血社区
]防护英王乔治五世级装甲防护的设计要求是能承受一发381毫米穿甲弹和一枚装药450千克的鱼雷。弹药库顶装甲厚149毫米,舷侧装甲厚374毫米;轮机舱顶装甲厚124毫米,舷侧装甲厚348毫米;主炮面板厚324毫米、塔侧厚224毫米、塔顶厚149毫米。149毫米厚的装甲能抵御406毫米炮弹在28003米距离上的命中。裝甲&p class="bbsp"&舷側裝甲帶(最大)14.7英寸[ 转自铁血社区
]甲板7英寸炮塔(正面)13英寸炮座13英寸裝甲總重:12612噸舷侧水线装甲带是垂直布置的,与当时流行的倾斜布置不同,尤其重视以水平装甲抵御空中轰炸的威胁,装甲抗弹性能&p class="bbsp"&较好。水下舰体防护采用类似“夹心”的结构。[ 转自铁血社区
]侦察装有4架海象观察飞机,但后来全部撤除。在大修或建造途中装备了雷达。服役历程英王乔治五世号&p class="bbsp"&英王乔治五世号日于维克斯·阿姆斯特朗船厂开工,日下水,日服役。服役后担[ 转自铁血社区
]任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旗舰。日,参加对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搜寻。5月27日与其交火并命中。当日俾斯麦号战沉。在交火中它和威爾士親王一樣受到機械故障和不熟练水兵錯誤操作的困擾:在284雷達的指引下,它在時的34次齊射中取得了14次跨射,而從0920時一個炮塔失靈,最後每門炮都由於防焰鎖定機構的問題經歷過一次錯過齊射.10門炮中有5門變得無法發射直到最後,而A炮塔3號炮兩次失控開火因此被關閉了半小時.&p class="bbsp"&1941年10月~1942年5月,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 转自铁血社区
]1944年10月~1945年9月,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10月~1946年12月,作为本土舰队旗舰。后改为训练舰,1950年转预备役,1957年拆毁。威尔士亲王号主条目: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p class="bbsp"&威尔士亲王号被击沉[ 转自铁血社区
]日在坎默·莱尔德船厂开工,日下水,日服役。主条目:丹麦海峡海战1941年5月,在尚未完成测试调试时,就和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一起参加了堵截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行动。1941年5月24日在丹麦海峡海战中,开火命中俾斯麦号,造成后者航速下降及燃油流失。胡德号被击沉后,被命中7弹且受主炮故障困扰的威尔士亲王号退出战斗。&p class="bbsp"&1941年8月,威尔士亲王号运载首相丘吉尔到纽芬兰,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转自铁血社区
]1941年,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一起加入英国远东舰队(Z舰队),12月2日到达新加坡。12月10日在马来亚海域由于缺乏空中掩护被日军轰炸机击沉。威尔士亲王号被6枚鱼雷和1颗炸弹命中。约克公爵号日在约翰·布朗造船厂开工,日下水,日服役。1942年3月~10月,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之后参加火炬行动。&p class="bbsp"&1943年12月,在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途中击沉德国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 转自铁血社区
]1945年4月,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随后返回英国成为本土舰队旗舰。1957年拆毁。安森号日在斯旺·亨特和怀姆·理查森船厂开工,日下水,日服役。1942年9月起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p class="bbsp"&1944年4月,参加围歼德国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行动。[ 转自铁血社区
]1945年4月,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1949年转预备役,1957年拆毁。豪号日在费尔菲尔德船厂开工,日下水,日服役。1942年12月~1943年5月,编入本土舰队。&p class="bbsp"&1943年7月,参加入侵意大利。[ 转自铁血社区
]1944年,成为英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参加对日作战。1946年转为训练舰,1951年转后备役,1958年拆毁。&p class="bbsp"&因为数字限制必须分开发表,请将此链连接68楼分帖: 246楼版面问题,哥们可有良方?
俾斯麦号特别出名的原因是在建成后第一次出海作战中于日的丹麦海峡海战中于6分钟内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最大也是最著名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英国皇家海军因此派遣了大量军舰前往拦截俾斯麦号,3日后,日被以“英王乔治五世”号、“罗德尼号”战列舰和“胜利号”、“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为首的60余艘英国皇家海军的各型军舰及数型飞机围攻后由船员自行凿沉。航空母舰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海战模式,人类海军由巨舰大炮时代进化到航母时代,舰载机大大延伸了航母的火力,打击范围是战列舰所不能比拟的。以下是1/350比例的高仿真模型,让我们来一睹当年德国火力最强大战列舰的风采。-----------------------------------------------------------------------------------------------以下是我自己收藏的有关海军的军品,也请各位铁友共同鉴赏。海军护航作战服:原帖地址:海军特种部队标志一套。87海军中将软肩章。87海军领花 83楼245楼哈哈。谢谢朋友幽默的夸奖!
参加活动是一种至此,一种关注,一种友情!
收藏级的正品模型,军工品质连包装都高端大气。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得精致到位,栩栩如生。实木底座搭配精湛工艺,堪称完美。火炮系统,相控阵雷达带你重温亚丁湾护航的波澜壮阔甲板设备高度仿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带48枚导弹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和卫星天线系统舰载直升机,忽地一下就能飞起来最后希望在这个帖子能够见到更多的铁血舰船模型爱好者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宝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哦。 铁血还有这么拉轰的模型卖啊?多少钱搞的?本中将很喜欢这款啊!
小小的图片有点小,不过很清晰
306楼 是真的,我以前在群里听纳西人讲的,是感觉很恐怖。
不是吧 ,花上将,怎么恐怖啊!吓死我鸟,好怕怕啊,再也不敢上船船了!
前段时间铁血出品一款海魂衫,本中将毫不犹豫的搞下了它,海军领章和海魂衫的感觉是否能够勾起大家曾经的回忆?即使地方的执法队伍也常常采用这象征永恒的蓝色为白蓝相间的海魂衫寓意为广阔的海与蓝天,我们穿上这样的海魂衫更显得精神抖擞,战斗指数能够得到极大提升。看到铁血还有美女穿这样衣服,抓起来恶搞一下。畅游的战斗OL和后面出来的斗破苍穹都玩过,没想到现在又要出海战世界了,到时候必须来一发,晒个当年的基洛潜艇支持一把。 251楼毛上校过奖了,支持铁血活动是本中将一贯保持的优良传统撒
密苏里号战列舰是依阿华级战列舰中建成的第三艘,该舰服役后不久,即因日作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地点而非常出名。第二战战争结束后,除“密苏里”号留作训练舰外,其余3艘舰在船厂封存备用。朝鲜战争爆发后,1951年4艘依阿华级舰再次服役。战争结束后,1958年4艘舰编入预备役,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年,新泽西号第三次“从军”,赶赴越南参战。因其作战能力有限,消耗费用过大,1969年该舰又退出现役。80年代初,美国决定对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改装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4亿美元。改装的重点是加强对地对舰攻击能力,增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舰上增设了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8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4 座、“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及直升飞机起降平台;并设有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装备5架“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这次现代化的改装尽管给“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前途带来了一丝曙光,但重新复出的战列舰仍未摆脱衰亡的下场。1990年,第四次服役刚刚8年的新泽西号和刚服役6年的衣阿华号便再次封存。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分别组成战列舰编队驻泊波斯湾。1月17日凌晨,威斯康星号向伊拉克发射了战争中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两艘舰共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2月17日,战列舰还用406毫米主炮轰击了科威特南部的伊军炮兵阵地。然而,战争胜利的辉煌也没有延长战列舰的生命。战后不久,威斯康星号就退出现役。日密苏里号也退出了现役。从而这个一度逞威于海上的“霸主”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依阿华级战列舰编辑“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由美国纽约海军造船厂和费城海军造船厂分别建造的大型战列舰。首制舰“依阿华”号1940年6月开工,1943年2月建成服役;共造4艘,后续3艘依次是“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威斯康星”号。1992年,这4艘战列舰全部退役封存。目录1同级战舰序号2建造背景 概貌 主炮 副炮 防御3服役经历 战争后用途 性能数据 总体评价1同级战舰序号编辑BB-61 "依阿华"号BB-62 "新泽西"号BB-63 "密苏里"号BB-64 "威斯康威斯康星”号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星"号BB-65 "伊利诺伊"号 (取消)BB-66 "肯塔基"号 (取消)2建造背景编辑20世纪30年代中期限制建造新战列舰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1936年美、英、法三国签订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由于日本、意大利未签订该条约,1938年6月美、英、法三国将对战列舰的限制条款修改为标准排水量增加到45000吨,火炮口径增大到406㎜概貌1938年美国海军提出新型BB-61 IOWA高速战列舰——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1节(根据弗里德曼的书33节是误传)。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依阿华级船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重新设计舰体,采用了加大舰体长度和吃水的设计措施,舰体的长宽比达到7.9,而其细长的舰艏,有利提高航速,但影响了适航性。“依阿华”号在进行高速试航时,曾发现船艉有振动现象,经过水池试验后,依阿华级改用了两种不同螺旋桨,外舷轴螺旋桨直径5.563米,为4叶桨;内舷为5叶桨,直径5.182米,以此消除了振动现象。主炮依阿华级的新泽西”号470毫米装甲特写主炮采用了轻量化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由于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技术,成功地将身管结构从MK2型的7层减少到2层,身管重量也降低了22吨,减至108吨。MK7型主炮内身管长度20.2米,有96条膛线,每25倍口径距离旋转一圈。其理论最大射速为2发/分钟,俯仰范围为负2度到正45度。该炮可发射MK8型穿甲弹,MK13、14型榴弹,MK19型人员杀伤弹。其中MK8型穿甲弹弹丸重1225公斤,内装炸药18.55千克,初速762米/秒,射程(30度仰角)33.558千米,最大射程39千米(二战时期)。其穿甲能力(对垂直均质钢装甲)为:炮口处为828毫米,18288米处为508毫米,27432米处为381毫米.它的榴弹装药69.67千克 ,甚至超过了大和号高爆弹61.7千克的装药。榴弹的初速为820米/秒,爆炸时可炸出15米宽、6米深的大坑,发射药包为6个绢制药包,通常装药349公斤,火炮内身管寿命为300发。衣阿华级共装备3座MK7型舰炮立体结构图[1]三联装主炮塔,每座炮塔旋转部分重1730吨,舰艏方向呈背负式布置两座,舰艉方向布置一座。每座炮塔由77名官兵操纵,炮塔全部结构可以分成六层,分别是炮塔战斗室,旋转盘,动力室,上供弹室,下供弹室,供药包室。炮塔旋转时,六层一起转动。炮塔战斗室配备炮塔长和21名舰员。每个炮塔装备有一台基线长13.5米的光学测距仪,还有计算设备和装填机电机,装填机为链式结构,电机功率60马力,超负荷功率108马力,装填炮弹时,火炮仰角为5度。动力室有4名舰员,安装有1台功率为300马力(超负荷时可达到540马力)的电动机,使炮塔最大旋转速度达到4度/秒,俯仰电机为60马力,最大俯仰速度为12度/秒。上,下供弹室由旋转储弹盘,输弹机,固定储弹室三部分组成,每层由1名供弹室长和15名舰员负责,旋转储弹盘上可装载76发炮弹,固定储弹室有140发。两层供弹室共有3台输弹机,输弹速度可达3发/分钟,动作有三行程(从上供弹室)和四行程(从下供弹室)两种。供药包室共有18名舰员和1名室长,药包输送机由100马力电动机和油压设备提供动力,只须一个行程即可提升到炮塔(6个药包需分两组,且实战中为了延长火炮寿命,很少用最大射速和最大装药射击)。副炮依阿华级的副炮采用MK1238倍口径127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炮。10座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炮塔布置在舰体中部两舷。初速792米/秒,射程15.2千米,对空射程11.4千米,射速15-22发/分,俯仰范围为负15度到正85度,可配备榴弹,穿甲弹,普通高射炮弹,无线电近炸引信高射炮弹,照明弹,人员杀伤弹等。初期副炮有MK37型射击指挥仪和MK12型雷达控制,后期雷达换为MK22型和MK32型。近距离对空方面,还安装有40mm博福斯和20mm厄利孔式机炮,数量各舰略有差别,一般在140-150门之间。防御装甲防护方面,依阿依阿华级装甲示意图华级整体防护设计与南达科他级相当,舷侧主装甲带与主防雷装甲拼接为一体,厚度为307毫米(19度),水平装甲总厚度为222毫米(三层)。并结合多重水密隔舱和3层船底构成水下防鱼雷系统。在建造过程中特别增强了水平装甲防御能力,。主炮塔正面432毫米,顶部184毫米,背面241毫米,司令塔正面445毫米,顶部184毫米。依阿华级舰艉两舷各安装一台弹射器,搭载三架水上观测飞机。该级舰计划建造6艘,首舰衣阿华号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别是依阿华号(Iowa,舷号BB-61),日在纽约海军工厂正式动工,日正式服役;新泽西号(New Jersey,舷号BB-62),日加入现役;密苏里号(Missouri,舷号BB-63),日正式服役;威斯康星号(Wisconsin,舷号BB-64),日加入现役。伊利诺伊号(Illinois)1945年8月停工;肯塔基号(Kentucky)1950年1月下水后停建,均未建成。3服役经历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依阿华级战列舰服役后主要参加太平洋海区的作战活动,为航空母舰护航和支援两栖作战。其高速性以及强大的高射火力为航空母舰特遣舰队提供防空火力。先后参加了进攻马绍尔群岛作战、马里亚那海战、莱特湾海战、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 密苏里号战列舰是依阿华级战列舰中建成的第三艘,1945年1月,“密苏里”号加入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同年2月19日,美军发动了硫磺岛登陆战役。“密苏里”号战列舰跟随美国航母特混舰队,参加硫磺岛登陆战役。1945年3月,“密苏里”号又跟随美国第58特混舰队,参加冲绳岛海战力。日,“密苏里”号用舰上的主炮对冲绳岛上日军进行猛烈攻击,支援美军在冲绳岛登陆.由于它的战功,日本投降仪式便在这艘战列舰上举行,它成为历史名舰,作为二战历史见证者,如今,它停泊在美国洛杉矶港,对公众开放,供游客参观。日,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主题为“二战结束”的纪念活动,一些亲身经历过日本投降仪式的老兵作了讲演。战争后用途战争结束后,除“密苏里”号改装后的依阿华级留作训练舰外,其余3艘舰在船厂封存备用。朝鲜战争爆发后,1951年4艘依阿华级舰再次服役。战争结束后,1958年4艘舰编入预备役,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年,“新泽西”号第三次“从军”,赶赴越南参战。因其作战能力有限,消耗费用过大,1969年该舰又退出现役。1980年代初,美国决定对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从1981年10月“新泽西”号进入长滩海军船厂开始,到最后一艘“威斯康星”号1989年2月改装完毕,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4亿美元。此次改装的重点是加强对地对舰攻击能力,增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舰上增设了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8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4座、“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及直升飞机起降平台;并设有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装备5架“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这次现代化的改装尽管给“依阿华”级战列舰的前途带来了一丝曙光,但重新复出的战列舰仍未摆脱衰亡的下场。1990年,第四次服役刚刚8年的“新泽西”号和刚服役6年的“依阿华”号便再次封存。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分别组成战列舰编队驻泊波斯湾。1月17日凌晨,“威斯康星”号向伊拉克发射了战争中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两艘舰共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2月17日,战列舰还用406毫米主炮轰击了科威特南部的伊军炮兵阵地。然而,战争胜利的辉煌也没有延长战列舰的生命。战后不久,“威斯康星”号就退出现役。日“密苏里”号也退出了现役。从而这个一度逞威于海上的“霸主”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性能数据排水量: 标准44560吨、满 依阿华”级战列舰(36张)载55710吨(1981年-1989年满载57256吨)舰长:270.4米,舰宽:33米,吃水:10米,水线长:262.1。动力:8台锅炉,4台蒸汽涡轮机,主机设计功率:212,000马力;4轴 双舵航速:31节;载油8765吨,续航力:20150海里/14节,15900海里/17节武备:3门三联装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10门双联装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炮;40毫米高射炮60-80门,20毫米高射炮50-60门,水上飞机3架,弹射器2具装甲:水线312毫米(内倾19度);横向287毫米;上甲板37毫米、装甲甲板121-147毫米;炮塔正面495毫米,顶部184毫米,侧面229毫米,背面241毫米,炮座439毫米;司令塔正面445毫米,顶部184毫米。装甲总重18466吨,舰体结构总重10252吨。舰员:设计编制1851人(其中:军官91人,士兵1760人)总体评价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美国建造的最强大的战列舰(除了未完成的蒙大拿级),其航速也是战列舰中数一数二的。缺点是其舰体细长,炮火命中率会大打折扣 哎呀,笑大版主也来支持活动啊,这个可见你是真喜欢
第二战战争结束后,除“密苏里”号留作训练舰外,其余3艘舰在船厂封存备用。朝鲜战争爆发后,1951年4艘依阿华级舰再次服役。战争结束后,1958年4艘舰编入预备役,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年,新泽西号第三次“从军”,赶赴越南参战。因其作战能力有限,消耗费用过大,1969年该舰又退出现役。80年代初,美国决定对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改装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4亿美元。改装的重点是加强对地对舰攻击能力,增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舰上增设了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8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4 座、“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及直升飞机起降平台;并设有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装备5架“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这次现代化的改装尽管给“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前途带来了一丝曙光,但重新复出的战列舰仍未摆脱衰亡的下场。1990年,第四次服役刚刚8年的新泽西号和刚服役6年的衣阿华号便再次封存。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分别组成战列舰编队驻泊波斯湾。1月17日凌晨,威斯康星号向伊拉克发射了战争中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两艘舰共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2月17日,战列舰还用406毫米主炮轰击了科威特南部的伊军炮兵阵地。然而,战争胜利的辉煌也没有延长战列舰的生命。战后不久,威斯康星号就退出现役。日密苏里号也退出了现役。从而这个一度逞威于海上的“霸主”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依阿华级战列舰编辑“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由美国纽约海军造船厂和费城海军造船厂分别建造的大型战列舰。首制舰“依阿华”号1940年6月开工,1943年2月建成服役;共造4艘,后续3艘依次是“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威斯康星”号。1992年,这4艘战列舰全部退役封存。目录1同级战舰序号2建造背景 概貌 主炮 副炮 防御3服役经历 战争后用途 性能数据 总体评价1同级战舰序号编辑BB-61 "依阿华"号BB-62 "新泽西"号BB-63 "密苏里"号BB-64 "威斯康威斯康星”号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星"号BB-65 "伊利诺伊"号 (取消)BB-66 "肯塔基"号 (取消)2建造背景编辑20世纪30年代中期限制建造新战列舰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1936年美、英、法三国签订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由于日本、意大利未签订该条约,1938年6月美、英、法三国将对战列舰的限制条款修改为标准排水量增加到45000吨,火炮口径增大到406㎜概貌1938年美国海军提出新型BB-61 IOWA高速战列舰——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1节(根据弗里德曼的书33节是误传)。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依阿华级船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重新设计舰体,采用了加大舰体长度和吃水的设计措施,舰体的长宽比达到7.9,而其细长的舰艏,有利提高航速,但影响了适航性。“依阿华”号在进行高速试航时,曾发现船艉有振动现象,经过水池试验后,依阿华级改用了两种不同螺旋桨,外舷轴螺旋桨直径5.563米,为4叶桨;内舷为5叶桨,直径5.182米,以此消除了振动现象。主炮依阿华级的新泽西”号470毫米装甲特写主炮采用了轻量化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由于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技术,成功地将身管结构从MK2型的7层减少到2层,身管重量也降低了22吨,减至108吨。MK7型主炮内身管长度20.2米,有96条膛线,每25倍口径距离旋转一圈。其理论最大射速为2发/分钟,俯仰范围为负2度到正45度。该炮可发射MK8型穿甲弹,MK13、14型榴弹,MK19型人员杀伤弹。其中MK8型穿甲弹弹丸重1225公斤,内装炸药18.55千克,初速762米/秒,射程(30度仰角)33.558千米,最大射程39千米(二战时期)。其穿甲能力(对垂直均质钢装甲)为:炮口处为828毫米,18288米处为508毫米,27432米处为381毫米.它的榴弹装药69.67千克 ,甚至超过了大和号高爆弹61.7千克的装药。榴弹的初速为820米/秒,爆炸时可炸出15米宽、6米深的大坑,发射药包为6个绢制药包,通常装药349公斤,火炮内身管寿命为300发。衣阿华级共装备3座MK7型舰炮立体结构图[1]三联装主炮塔,每座炮塔旋转部分重1730吨,舰艏方向呈背负式布置两座,舰艉方向布置一座。每座炮塔由77名官兵操纵,炮塔全部结构可以分成六层,分别是炮塔战斗室,旋转盘,动力室,上供弹室,下供弹室,供药包室。炮塔旋转时,六层一起转动。炮塔战斗室配备炮塔长和21名舰员。每个炮塔装备有一台基线长13.5米的光学测距仪,还有计算设备和装填机电机,装填机为链式结构,电机功率60马力,超负荷功率108马力,装填炮弹时,火炮仰角为5度。动力室有4名舰员,安装有1台功率为300马力(超负荷时可达到540马力)的电动机,使炮塔最大旋转速度达到4度/秒,俯仰电机为60马力,最大俯仰速度为12度/秒。上,下供弹室由旋转储弹盘,输弹机,固定储弹室三部分组成,每层由1名供弹室长和15名舰员负责,旋转储弹盘上可装载76发炮弹,固定储弹室有140发。两层供弹室共有3台输弹机,输弹速度可达3发/分钟,动作有三行程(从上供弹室)和四行程(从下供弹室)两种。供药包室共有18名舰员和1名室长,药包输送机由100马力电动机和油压设备提供动力,只须一个行程即可提升到炮塔(6个药包需分两组,且实战中为了延长火炮寿命,很少用最大射速和最大装药射击)。副炮依阿华级的副炮采用MK1238倍口径127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炮。10座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炮塔布置在舰体中部两舷。初速792米/秒,射程15.2千米,对空射程11.4千米,射速15-22发/分,俯仰范围为负15度到正85度,可配备榴弹,穿甲弹,普通高射炮弹,无线电近炸引信高射炮弹,照明弹,人员杀伤弹等。初期副炮有MK37型射击指挥仪和MK12型雷达控制,后期雷达换为MK22型和MK32型。近距离对空方面,还安装有40mm博福斯和20mm厄利孔式机炮,数量各舰略有差别,一般在140-150门之间。防御装甲防护方面,依阿依阿华级装甲示意图华级整体防护设计与南达科他级相当,舷侧主装甲带与主防雷装甲拼接为一体,厚度为307毫米(19度),水平装甲总厚度为222毫米(三层)。并结合多重水密隔舱和3层船底构成水下防鱼雷系统。在建造过程中特别增强了水平装甲防御能力,。主炮塔正面432毫米,顶部184毫米,背面241毫米,司令塔正面445毫米,顶部184毫米。依阿华级舰艉两舷各安装一台弹射器,搭载三架水上观测飞机。该级舰计划建造6艘,首舰衣阿华号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别是依阿华号(Iowa,舷号BB-61),日在纽约海军工厂正式动工,日正式服役;新泽西号(New Jersey,舷号BB-62),日加入现役;密苏里号(Missouri,舷号BB-63),日正式服役;威斯康星号(Wisconsin,舷号BB-64),日加入现役。伊利诺伊号(Illinois)1945年8月停工;肯塔基号(Kentucky)1950年1月下水后停建,均未建成。3服役经历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依阿华级战列舰服役后主要参加太平洋海区的作战活动,为航空母舰护航和支援两栖作战。其高速性以及强大的高射火力为航空母舰特遣舰队提供防空火力。先后参加了进攻马绍尔群岛作战、马里亚那海战、莱特湾海战、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 密苏里号战列舰是依阿华级战列舰中建成的第三艘,1945年1月,“密苏里”号加入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同年2月19日,美军发动了硫磺岛登陆战役。“密苏里”号战列舰跟随美国航母特混舰队,参加硫磺岛登陆战役。1945年3月,“密苏里”号又跟随美国第58特混舰队,参加冲绳岛海战力。日,“密苏里”号用舰上的主炮对冲绳岛上日军进行猛烈攻击,支援美军在冲绳岛登陆.由于它的战功,日本投降仪式便在这艘战列舰上举行,它成为历史名舰,作为二战历史见证者,如今,它停泊在美国洛杉矶港,对公众开放,供游客参观。日,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主题为“二战结束”的纪念活动,一些亲身经历过日本投降仪式的老兵作了讲演。战争后用途战争结束后,除“密苏里”号改装后的依阿华级留作训练舰外,其余3艘舰在船厂封存备用。朝鲜战争爆发后,1951年4艘依阿华级舰再次服役。战争结束后,1958年4艘舰编入预备役,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年,“新泽西”号第三次“从军”,赶赴越南参战。因其作战能力有限,消耗费用过大,1969年该舰又退出现役。1980年代初,美国决定对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从1981年10月“新泽西”号进入长滩海军船厂开始,到最后一艘“威斯康星”号1989年2月改装完毕,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4亿美元。此次改装的重点是加强对地对舰攻击能力,增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舰上增设了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8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4座、“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及直升飞机起降平台;并设有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装备5架“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这次现代化的改装尽管给“依阿华”级战列舰的前途带来了一丝曙光,但重新复出的战列舰仍未摆脱衰亡的下场。1990年,第四次服役刚刚8年的“新泽西”号和刚服役6年的“依阿华”号便再次封存。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分别组成战列舰编队驻泊波斯湾。1月17日凌晨,“威斯康星”号向伊拉克发射了战争中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两艘舰共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2月17日,战列舰还用406毫米主炮轰击了科威特南部的伊军炮兵阵地。然而,战争胜利的辉煌也没有延长战列舰的生命。战后不久,“威斯康星”号就退出现役。日“密苏里”号也退出了现役。从而这个一度逞威于海上的“霸主”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性能数据排水量: 标准44560吨、满 依阿华”级战列舰(36张)载55710吨(1981年-1989年满载57256吨)舰长:270.4米,舰宽:33米,吃水:10米,水线长:262.1。动力:8台锅炉,4台蒸汽涡轮机,主机设计功率:212,000马力;4轴 双舵航速:31节;载油8765吨,续航力:20150海里/14节,15900海里/17节武备:3门三联装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10门双联装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炮;40毫米高射炮60-80门,20毫米高射炮50-60门,水上飞机3架,弹射器2具装甲:水线312毫米(内倾19度);横向287毫米;上甲板37毫米、装甲甲板121-147毫米;炮塔正面495毫米,顶部184毫米,侧面229毫米,背面241毫米,炮座439毫米;司令塔正面445毫米,顶部184毫米。装甲总重18466吨,舰体结构总重10252吨。舰员:设计编制1851人(其中:军官91人,士兵1760人)总体评价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美国建造的最强大的战列舰(除了未完成的蒙大拿级),其航速也是战列舰中数一数二的。缺点是其舰体细长,炮火命中率会大打折扣
佛罗里达号巡航导弹核潜艇2008年4月“佛罗里达”号的首次SSGN部署开始,持续了13个月。期间,“佛罗里达”号取得了作为SSGN的多次突破,包括首次在地中海作业,并成为首次穿越苏伊士运河、红海、亚丁湾、霍尔木兹海峡的“三叉戟”潜艇。“佛罗里达”号是迄今为止在波斯湾参加作业并到访直布罗陀海峡、杰贝勒·阿里港、绍达湾和迪亚哥·加西亚岛的最大潜艇。作为一艘巡航导弹核潜艇,“佛罗里达”号极具杀伤性的威慑力量,该潜艇的配置可进行精确打击、联合特种作战、战场作战准备、SSGN/SSN护航作业、航母及远征打击群作战和未来载荷试验。根据美军的规划,全部4艘巡航导弹核潜艇中的3艘将陆续前往太平洋部署,只有“佛罗里达”号例外。在联军对利比亚的空袭中,美国海军在行动开始后的一周内发射200余枚“战斧”,对利比亚的重要目标实施了全面打击,其中很大一部分导弹来自“佛罗里达”号。
“依阿华”号战列舰9门主炮右舷顺次射击,据称可导致这艘排水量45000吨的庞然大物侧移10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依阿华级战列舰以其高速性以及强大的高射火力伴随航空母舰特遣舰队和支援两栖登陆作战。
……………………………………………………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级退出现役的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计划建造6艘,首舰依阿华号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别是依阿华号(Iowa 舷号BB-61),日在纽约海军工厂正式动工,日正式服役;新泽西号(New Jersey 舷号BB-62),日加入现役;密苏里号(Missouri 舷号BB-63),日正式服役;威斯康星号(Wisconsin 舷号BB-64),日加入现役。伊利诺斯号(Illinois)1945年8月停工;肯塔基号(Kentucky)1950年1月下水后停建,均未建成。
1938年美国海军提出新型高速战列舰––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依阿华级船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重新设计舰体,采用了加大舰体长度和吃水的设计措施,舰体的长宽比达到7.9,而其细长的舰艏,有利提高航速,但影响了适航性。
依阿华级的主炮采用了轻量化的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装备3座三联装主炮塔,每座炮塔旋转部分重1730吨,舰艏方向呈背负式布置两座,舰艉方向布置一座。装甲防护方面,依阿华级整体防护设计与南达科他级相当,舷侧主装甲带与主防雷装甲拼接为一体,并结合多重水密隔舱构成水下防鱼雷系统。依阿华级舰艉两舷各安装一台弹射器,搭载三架水上观测飞机。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兽世界对战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