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排战场《在佛兰德斯战场》这首诗很重要

在佛兰德斯战场
在佛兰德斯战场(在佛兰德斯战场)《在佛兰德斯战场》(英文:In Flanders Fields)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重要的诗作之一。这首法文回旋诗体的英文诗是加拿大军医约翰·麦克雷中校(John McCrae )所作,他目睹年仅22岁的战友亚历克西斯·赫尔默(Alexis Helmer)中尉之死后,于日创作了这首诗。1915年12月,这首诗发表在英国伦敦的双周刊Punch上。因为这首诗,佛兰德斯战场盛开的佛兰德斯红罂粟成为全球国殇纪念日佩花。目录 In Flanders Fields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B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T and in the sky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S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We are the Dead. Short days ago We lived, felt dawn, saw sunset glow, Loved and were loved, and now we lie In Flanders fields.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在佛兰德斯战场,罂粟花随风飘荡 一行又一行,绽放在殇者的十字架之间, 那是我们的疆域。而天空 云雀依然在勇敢地歌唱,展翅 歌声湮没在连天的烽火里 此刻,我们已然罹难。倏忽之前, 我们还一起生活着,感受晨曦,仰望落日 我们爱过,一如我们曾被爱过。而今,我们长眠 在佛兰德斯战场…… 继续战斗吧 请你从我们低垂的手中接过火炬, 让它的光辉,照亮血色的疆场 若你背弃了与逝者的盟约 我们将永不瞑目。纵使罂粟花依旧绽放 在佛兰德斯战场……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西南部交界处有个重要军事阵地——佛兰德斯,它是十分关键的防线,沿英吉利海峡一带,一直抵达瑞士边境。一战期间,加拿大万千热血青年赴欧参战,在法国和比利时交界的佛兰德斯死伤惨重。有无数无名战士为保卫祖国而牺牲,长眠在佛兰德斯的黄土之下。 1915年春,第二次伊普尔战役(Battle of Ypres)期间,麦克雷负责在佛兰德斯前线包扎和治疗伤员。履行外科医生职责的同时,他还充担过枪手,也负责殡葬服务。战友亚历克西斯·赫尔墨(Alexis Helmer)在此期间战亡。安葬完好友亚历克西斯·赫尔墨中尉的次日,麦克雷坐在一辆停在伊伊锡尔运河(Canal de l'Yser)畔包扎站附近的救护车后,用笔在一张从发件本上撕下的纸上宣泄他的痛苦,看着盛开在沟渠里、在十字架间的野生罂粟花,灵感汩汩而出:泣血的罂粟花下长眠着为国捐躯的战士,勇敢的云雀掠翅飞过连天的烽火,生者怀念与往生者共度的时光,祈求胜利与和平的火炬照亮曾经的疆场……麦克雷用弥足珍贵的二十分钟写下了十五行诗,这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一战著名诗篇《在佛兰德斯战场》。 一个年轻的士兵见证了麦克雷写诗的全过程。西里尔·艾林逊,这个年仅22岁的军士长,看到麦克雷时,他正在投递信件。麦克雷抬头看了一下正走向他的军士长,继续埋头写他的诗。“他脸色非常疲倦但又平静,如我们所写的,”艾林逊回忆道,“他时不时地环顾四周,目光游移到赫尔默的坟墓上。”写完之后,他从艾林逊手上接过邮件,一句话也没说,把他手里的纸交给这位年轻士官。艾林逊为他所读到的东西而深深打动: “这首歌如实地描绘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色。第一行的&blow”这个词发表在Punch杂志上时才有,起初并未被使用,而是被用在倒数第二行。他在那行用那个词是因为那个早晨罂粟花确实在温柔的东风中飘荡。我从未想过有一天它会变成墨香四溢被发表,在我看来它只是我们所看到的情形的写实而已。” 实际上,正如艾林逊所言,这首诗确实差点没能为世人所知。麦克雷对此诗并不满意,把它丢弃了。但一个战友——渥太华报纸的前编辑,第一炮兵旅指挥官Edward Morrison中校,或是参谋J.M. Elder中校——二者之一,把它取回并寄给伦敦的报纸。The Spectator拒绝发表它,幸运的是,Punch在日发表了这首诗。 麦克雷的这首诗是有史以来最有意义的战争诗篇之一,它是1915年伊普尔战役留给这个世界的永恒遗产。在每年11月11日的前后,人们都会在胸前佩带一朵小红罂粟花来缅怀战争期间的丰功伟绩和告诫子孙后代今天的和平来自不易。 佩戴罂粟以表追思始于美国。一个名叫莫伊拉·米迦勒的美国人,在读完《在佛兰德斯战场》之后,感触颇深,她决定永远佩戴罂粟花以表追思。米迦勒小姐在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工作。日,星期六,她负责主持一个有多国代表参加的基督教青年会战时秘书会议。为了感谢她的盛情招待,一些代表馈赠了她一笔钱。米迦勒小姐告诉他们,她将用这些钱来买罂粟花,同时也告诉了他们关于麦克雷和《在佛兰德斯战场》的故事,并说她将永远佩带罂粟花以示追思。受此启发,法国代表盖琳女士想到了卖人造罂粟花筹集资金用以帮助贫困的士兵和他们的家属。她把她的理念在欧洲盟国间的社会机构内广为推广。 1919年,为了培养大家的荣誉感,英国组成了由退役士兵及其家属组成的英国军团。陆军元帅,后来的欧洲战场英军总司令黑格伯爵,决定设计一个徽章,用以表达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的祝愿。他最终采用了罂粟花作为徽章——这天恰好是11月11日,阵亡将士纪念日。 1921年,联盟采纳了这一想法,宣告:“澳大利亚英联邦返乡水兵及士兵联盟及英帝国和协议国其他返乡战士组织在国际大会上通过决议,认定佛兰德斯罂粟花为停战周年纪念日的纪念佩带用花。” “采纳佛兰德斯罂粟花为返乡战士在上述日子佩带的纪念花,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象征物可以代表那片英雄们曾经为之而战斗的战场,也没有任何其他一种花可以圣化那片英雄们长眠的土地。” 《在佛兰德斯战场》是所有战争题材的诗歌中最具感染力、最广为传颂的诗歌之一。此诗旨在纪念为保卫祖国而献身的战士,蕴含着作者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思想。比利时布鲁日的雕刻家Pieter-Hein Boudens设计了一个纪念碑以纪念约翰·麦克雷中校。这首诗就刻在纪念碑上,俯瞰着伊伯拉斯的战争遗迹。
内容来源自: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在法兰德斯战场
浏览次数 : 960 次
编辑次数 : 1 次
更新时间 :
词条创建者 :
双语连环画明日我国迎首个“烈士纪念日” 盘点各国如何纪念英雄
12:04:02 |
编辑: Bestet
日,明天是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今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如1月30日是印度烈士节,5月30日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
9月30日,中国将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今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很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如1月30日是印度烈士节,5月30日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每一个国家的烈士纪念日背后,都浓缩着一段本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光辉历史。
美国 阵亡将士纪念日
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各时区下午3时集体默哀
奥巴马在阿灵顿公墓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
在美国内战结束后的第三年,也就是日,退伍军人联合会发起倡议,设立一个全民的“献花日”,纪念和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双方军人。它将有别于普通家庭只对自己亲人的祭奠仪式,除了对献身沙场的军人表示哀悼之外,还有既让人们不要忘记这场战争,也希望这样的战争不要再现的深层意义。陆军少将约翰·洛根代表联合会宣布,这个公祭日将设在每年的5月30日,因为此时正是美国春花盛开的日子,可以用鲜花来装扮逝者的陵墓。
1967年,美国正式将这个纪念日命名为“公祭日”,也就是“国殇日”。1868年的公祭日恰逢周六,隆重的公祭仪式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
仪式上,政要、军人和家属发表缅怀讲话之后,来自战争孤儿院的孩子们和退伍军人们组成的队伍,会缓缓穿过整个墓地,为所有陵墓插上一面小国旗和献上鲜花。这一传统持续至今。
美国1971年开始实施的“统一假期法案”决定,把“公祭日”定为联邦假日,并且从5月30日这个固定日期,改为5月的最后一个周一。这样一来,国家公祭日和前一个周末就合并为一个三天的假期,便于民众举行纪念仪式和享受节日。因为美国幅员广阔,横跨多个时区。所以政府鼓励民众在各时区下午3时整的时候,静默一分钟,寄托哀思。
老兵节 11月11日
纪念所有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11月11日为“休战日”。1938年,美国通过法律,将休战日设为法定假日。后来美国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更多人参加了战争。于是,在老兵组织的推动下,1954年正式改名为“老兵节”。
“老兵节”的日期曾经有过一次反复。1968年通过法律,规定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老兵节,这样人们就可以享受三天假期了。但美国很多州都不同意改变日期,认为11月11日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爱国主义价值,不得已,联邦政府在1975年又改回原来的日子。该节日的意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最初该节日是为了纪念世界和平,后来在美国演变为纪念战争军人,而今天这个节日不仅用来纪念战争军人,而且用来纪念所有在和平时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自2000年1月起,美国国防部负责为老兵提供有尊严的军事葬礼。荣誉退伍的老兵去世后,其近亲和爱人还可以得到由现任总统签名的纪念证书。
2000年1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全国追思时刻法案》,该法案旨在激励美国公众在阵亡将士纪念日和全国追思时刻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因此,在美国,对军人的尊重蔚然成风。
珍珠港事件纪念日 12月7日
勿忘国耻 纪念被杀将士
日,珍珠港事件迎来71周年,多地举行纪念活动,幸存老兵出席。
美国还有一些因重大伤亡事件而设立的纪念日。其中最著名的是珍珠港事件纪念日,日,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遭日本袭击,约2300多名美军官兵丧生。这一事件后,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称这一天为“国耻日”,并在第二天对日宣战。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纪念珍珠港事件70周年时,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昭示美国勿忘国耻,并纪念被杀将士。官方每年这一天会举行悼念仪式。珍珠港事件7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夏威夷檀香山隆重举行,美国政府、军方和退伍军人组织代表以及普通民众约3000人出席活动。纪念活动不远处就是日在日军空袭中爆炸后沉没的“亚利桑那”号战舰残骸,里面埋葬着1177具美国海军官兵的遗体。
英国阵亡烈士纪念日
11月11日和最近的星期日
祭奠烈士做法根深蒂固
英国女王出席阵亡将士纪念日活动
日《凡尔赛公约》的签订,标志着一战的正式结束,但是实际停火时间,是在1918年的11月11日,而停战协议最后商讨和签署,持续了11个小时。因此,英国当时的乔治五世国王决定,纪念这次史无前例大战的日期,定在了每年的11月11日上午11时。后来,和平纪念日发展成纪念烈士的节日。
最初“烈士日”只是为了纪念一战中战死的将士,后来覆盖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军人。1945年后,纪念活动改在11月11日前的那个星期天举行,1995年后,通常在两个日子都举行纪念活动。
敬仰、尊重、祭奠在历次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这一观念和做法早已在英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每年,一进入11月,许多英国人就开始佩戴纸或塑料做的小红花。越接近11月11日,佩戴小红花的人就越多。到了11月11日上午11时,全国民众自愿默哀2分钟。大街上,人们正走着,突然停下脚步,一个个低头,手搭胸前。
与此同时,在苏格兰首府、威尔士首府、北爱尔兰首府,都布满同样的红花。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均佩戴这种花,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或在国内接待来宾,也都戴着这种小红花。
官方隆重的活动也引人注目,女王及爱丁堡公爵在威斯敏斯特举行默哀纪念仪式,首相等向无名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最后,老兵们举行大规模游行。
俄罗斯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5月9日 无名烈士墓成为婚礼圣地
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前的明火从建成时一直燃烧到现在从未熄灭。
日,俄总统普京(左一)与总理梅德韦杰夫(左二)观看阅兵
每年的5月9日,俄罗斯都以最隆重的仪式,纪念卫国战争的胜利。日,德苏签订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在这场打击侵略者、保卫祖国的殊死对决中,前苏联近510万军人阵亡,还有大量的参加构筑工事、运送战争物资上前线的平民伤亡。
这一天是俄罗斯的法定假日,在莫斯科,国家领导人前往红场,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并举行盛大的庆祝集会和阅兵式。上午10时整的钟声响过,护旗仪仗队军人在《神圣的战争》的军乐声中,将俄罗斯国旗和军旗送到阅兵阵前。最高军事指挥官乘车检阅各兵种和士官学校的队伍后,在官兵方阵高呼的“乌拉”声中,向总统宣布受检部队准备完毕,阅兵开始。海陆空军分列式由该部队的高级军官亲自带队,并展示精锐的先进武器装备,向全世界展示军力,告慰烈士们在天之灵。夜晚,莫斯科和各英雄城市鸣放礼炮,纪念死难者。
烈士一直受到俄罗斯民众敬重,无论是红场附近的亚历山大花园无名烈士纪念碑,还是胜利公园的二战胜利纪念碑,经常有身着白色婚纱的新娘和穿西服的新郎在亲朋好友陪伴下,在纪念碑前摆放一束鲜花。在喜庆的日子里缅怀那些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先烈,对俄罗斯人来说是一件严肃而体面的事。家还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等。
一战阵亡军人纪念日 8月1日
根据2012年12月通过的法律,俄罗斯在每年8月1日纪念一战阵亡军人。俄在一战中共有200多万官兵战死。日,俄举行一战阵亡者悼念仪式,这是十月革命后首次举行纪念活动。一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俄历史进程,然而阵亡官兵的姓名却逐渐被遗忘。今年8月1日,普京出席了在俯首山胜利公园举行的一战阵亡军人纪念碑揭幕仪式。
加拿大阵亡将士纪念日
11月11日 中小学集体朗诵《在佛兰德斯战场》
在加拿大,国殇日(即阵亡将士纪念日)是每年11月11日,这本是一个英联邦节日,但节日的由来却和加拿大直接有关,因此加拿大人将之当作“加拿大的节日”。
1915年春天,一战陷入堑壕战的胶着之中,协约国军队在比利时-法国交界的佛兰德斯地区,发生了残酷激烈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此役加拿大军队4个师作为英联邦军队的一部分被卷入战场,其中第一师位于城北最关键、最危险的战线上,浴血奋战后减员达6000余人,第16苏格兰营还历史性地成为世界上第一次毒气战的受害者。此役最终以协约国军队的惨胜而落幕,原本不受重视的加拿大军队因作战英勇被刮目相看,从此被视作英联邦陆军的一流精锐部队,加拿大作为独立国家的威望也由此得到肯定。
这场战役过去后,加拿大军医约翰.麦克莱因凭吊阵亡战友墓地,在墓地及四周看到大片盛开的、血红色的虞美人花,觉得这种红色象征着壕沟内战友的鲜血,感慨之余,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在佛兰德斯战场》一诗,这首诗在国殇日被确立时就得到充分肯定,虞美人花也成为英联邦各国国殇日时佩戴、象征铭记烈士牺牲的经典标志。
在这首诗的故乡加拿大,《在佛兰德斯战场》被列为中小学必学必背的作品,1921年,加拿大发起了虞美人花义卖筹款活动,中小学生和慈善人士在国殇日前会兜售虞美人花(实物或塑料、纸质仿真品),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资助阵亡者家属或退伍兵。这一天的纪念活动会从11时开始,首都渥太华国家战争纪念碑前会举行官方仪式,总督、总理会亲自出席,各省也会举行自己的纪念活动。
在民间,中小学会在这一天组织集体朗诵《在佛兰德斯战场》一诗,而佩戴虞美人花的作法则从国殇日前一周就开始,直到当天纪念活动结束才摘下,过去,这类纪念活动通常都在墓地举办,虞美人花也要丢在墓上,但如今大多数活动在其它公共场合举办,因此虞美人花都仅仅摘下,而不再丢掉。
加拿大为何如此郑重地纪念一战烈士?当时加拿大只有800万人口,但参战兵力前后达619636人,其中战死66655人,受伤172950人(这还不包括当时保持自治地位的纽芬兰),许多加拿大人认为,通过参加一战,加拿大的独立地位和国家形象得以展现,这对加拿大的历史和现实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并非所有加拿大人都持同样想法:说法语的魁北克省居民主要是法裔,对于在英联邦旗帜下参与一战,当时魁北克人就有不同意见,许多魁北克人还抵制了一战征兵,至今国殇日在魁北克省仍然不是公共假日。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还有一个省在国殇日同样不放假,这个省竟是人口第一大省、一战中阵亡人数最多的安大略省,之所以如此,据说是该省不习惯以公历日期而非星期安排假日,觉得这样会影响日程表的正常运转。
以色列 阵亡将士纪念日
5月9日 餐饮娱乐场所均关闭
设在独立日前一天,为纪念解放战争以来,为保护国家安全而献身的国防军将士而设。犹太历以珥月的4日和5日,分别是以色列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和“独立日”。以色列全国在这两天举行隆重的活动,以庆祝国家的诞生并纪念为之付出的代价。
当地时间9日上午11点整,纪念阵亡将士的汽笛声在以色列全国各地响起,人们静静伫立,默哀两分钟,向在建国和保卫国家的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们致敬。随后,全国42个军事墓地开始举行正式追悼仪式。根据以国防部提供的数字,自联合国安理会日通过181号决议,同意在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以来,共有近两万名以色列军人在战争中阵亡。
荷兰亡者追悼日
5月4日拉响大钟悼念先烈
荷兰的公祭日设在每年的5月4日,纪念在各种灾难,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军人和平民。该国的主要公祭地在海牙城外一处墓地,曾有250位荷兰抵抗力量的战士,在那里被纳粹德国处决并埋葬。仪式上,人们拉响墓地上的一座巨大的钟,深沉洪亮的钟声,把人们的悼念之情传向原野和天际。在瓦赫宁恩和阿姆斯特丹的达姆广场,也同时举办悼念仪式。当天晚上8时,全国默哀两分钟。在这个公祭日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5日,就是荷兰的自由国庆日,庆祝国家从法西斯铁蹄下重获独立和自由。
孟加拉国烈士节
2月21日凌晨开始到纪念碑前鲜花
日,东巴基斯坦人民为要求将孟加拉语作为国语举行了罢工示威活动,遭到当局镇压,结果26人被打死,100余人被打伤。从1953 年起,这一天就成为缅怀先烈的节日,称为烈士节或“不朽的21日”。这个日子对孟加拉国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来说是神圣的节日。每逢这一天,全国都要隆重纪念。
孟加拉国独立后,正式将2月21日作为公共假日。节日纪念活动从当日凌晨零点开始,人们手捧鲜花,赤脚来到语言运动烈士纪念碑前——当年发生流血惨案的地方,虔诚地献给烈士。前来献论的有学生、工人、农民、职员、政府官员和各国驻孟加拉国使节。
链接 各国烈士纪念日
1月7日 巴勒斯坦烈士纪念日
1月30日 印度烈士节
2月11日 也门烈士节
2月21日 孟加拉国烈士节
3月3日 加拿大烈士纪念日
3月18日 刚果最高牺牲日
5月6日 叙利亚烈士节
5月9日 俄罗斯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
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
6月6日 韩国显忠日
7月19日 缅甸烈士节
8月3日 几内亚比绍烈士日
9月1日 突尼斯的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
9月2日 坦桑尼亚哀思节
11月11日和最近的星期日 英国 “阵亡将士纪念日”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陶短房 温玉顺/文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在佛兰德斯战场 - 原文诗歌
In&&Fields&   In&Flanders&Fields.&In&Flanders&fields&the&poppies&blow&   Between&the&crosses,&row&on&row,&   That&mark&our&&and&in&the&sky&   The&larks,&still&bravely&singing,&fly&   &heard&&the&guns&below.&  &   We&are&the&Dead.&Short&days&ago&   We&lived,&felt&dawn,&saw&sunset&glow,&   Loved&and&were&loved,&and&now&we&lie&   In&Flanders&fields.&  &   Take&up&our&quarrel&with&the&foe:&   To&you&from&failing&hands&we&throw&   In Flanders Fields&The&&be&yours&to&hold&it&high.&   If&ye&break&faith&with&us&who&die&   We&shall&not&sleep,&though&poppies&grow&   In&Flanders&fields. &&
在佛兰德斯战场 - 译作一
&   In Flanders Fields&血红的罂粟花迎风绽放&&The&Story&of&the&Poem&by&John&McCrae 我们昨天浴血的战场&   就在十字架间花开的地方&   云雀在天空飞翔&   炮声中依稀能听见&   它们还在勇敢歌唱&   我们此刻已长眠疆场&   可在几天前还和你一样&   爱着—感同黎明的破晓&   被爱—看如黄昏的霞光&   如今,我们却静静地躺着&   在佛兰德斯的原野上&   继续同敌人拼战沙场&   从我们低垂的手里接过火炬&   在你的手中把它高高举亮&   假如你背弃了曾经的誓言&   我们将永远不会宁息安详&   尽管血红的罂粟花会依然生长&   在佛兰德斯的原野上
在佛兰德斯战场 - 译作二
《芳泽坟场吊英魂》&   芳泽坟场中&碧血化红罂&&Benoit&Aubry&of&Ottawa 并列十字架&罂花正开盛&   The Story of the Poem by John McCrae&英魂长眠处&云雀上空鸣&   枪炮震天响&隔世不闻声&   吾躯虽隔世&亦曾享人情&   朝光美&晚享夕照明&   亲人共欢聚&爱意溢温馨&   而今埋黄土&芳泽唯凄清&   与敌不两立&只为卫家国&   薪火传于汝&期汝能报复&   壮志如未酬&死者不瞑目&   罂花虽开盛&长眠难安乐&   对此黄土地&芳泽添
在佛兰德斯战场 - 创作背景
在11月11日的前后,人们都会在胸前佩带一朵小红罂粟花来缅怀战争期间的丰功伟绩和告诫子孙后代今天和平来自不易。这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英国的北部和比利时的西南部有个重要军事领地&─&佛兰德斯,它是十分关键的防线,沿一带,一直抵达瑞士边境,连一丝缝隙也没有。在那里为了抵抗德军的攻击,好几次的血之战都发生在佛兰德斯。&在佛兰德斯的战区地带,有无数个无名战士为了保卫祖国而献出了生命,从而埋在了佛兰德斯的黄土之下。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一大片的红罂粟花到处盛开从而覆盖了整个无名战士的墓地。&   Benoit Aubry of Ottawa&,加拿大万千热血青年赴欧参战,在法国和比利时交界的佛兰德斯死伤惨重。加拿大军医中校一边救治伤员一边负责掩埋阵亡将士。&1915年的10月8日,加拿大的医生约翰·麦克雷在亲眼目睹了残忍的战争剥夺这么多战士的生命,麦克雷在掩埋阵亡战友时,看到充满生命气息的血红色罂粟花盛开在满山遍野,深受感动,在一张碎纸上写下短诗《在佛兰德斯战场》,他写下诗歌“佛兰德斯战场”一&纪念为保卫祖国献身战士,从而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战争,保卫家园,从他的诗歌也蕴含着作者反对战争,和向往和平。这首诗是所有战争题材的诗歌中最具感染力、最广为传颂的诗歌之一,是由加拿大军队军医官约翰·麦克雷中校创作的。当时他正在伊伯拉斯附近的一条运河边上虽医疗队救治伤员。现在,那块叫做Essex农场的地方成了战争公墓,战争时期的掩体还留着。布鲁日的雕刻家Pieter-Hein&Boudens设计了一个纪念碑,来纪念约翰·麦克雷中校,他于1918年在法国去世。他的这首诗就刻在纪念碑上,俯瞰着伊伯拉斯的战争遗迹。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6:31:0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第三方登录
烈士英魂 如何安放
<IMG src=http://img1./catchpic/9/9B/9BC2BE36E6AE033D8C5D8683715ACD86.jpg alt=各国烈士纪念日>各国烈士纪念日  1月7日 巴勒斯坦烈士纪念日
  1月30日 印度烈士节
  2月11日 也门烈士节
  2月21日 孟加拉国烈士节
  5月6日 叙利亚烈士节
  5月9日 俄罗斯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
  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
  6月6日 韩国显忠日
  7月19日 缅甸烈士节
  9月1日 突尼斯的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
  9月2日 坦桑尼亚哀思节
  11月11日和最近的星期日 英国 “阵亡将士纪念日”
  11月11日 加拿大阵亡将士纪念日
  俄罗斯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5月9日
  无名烈士墓
  成为婚礼圣地
  每年的5月9日,俄罗斯都以最隆重的仪式,纪念卫国战争的胜利。日,德苏签订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在这场打击侵略者、保卫祖国的殊死对决中,前苏联近510万军人阵亡,还有大量参加构筑工事、运送战争物资上前线的平民伤亡。
  这一天是俄罗斯的法定假日,在莫斯科,国家领导人前往红场,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并举行盛大的庆祝集会和阅兵式。上午10时整的钟声响过,护旗仪仗队军人在《神圣的战争》的军乐声中,将俄罗斯国旗和军旗送到阅兵阵前。最高军事指挥官乘车检阅各兵种和士官学校的队伍后,在官兵方阵高呼的“乌拉”声中,向总统宣布受检部队准备完毕,阅兵开始。海陆空军分列式由该部队的高级军官亲自带队,并展示精锐的先进武器装备,向全世界展示军力,告慰烈士们在天之灵。夜晚,莫斯科和各英雄城市鸣放礼炮,纪念死难者。
  烈士一直受到俄罗斯民众敬重,无论是红场附近的亚历山大花园无名烈士纪念碑,还是胜利公园的二战胜利纪念碑,经常有身着白色婚纱的新娘和穿西服的新郎在亲朋好友陪伴下,在纪念碑前摆放一束鲜花。在喜庆的日子里缅怀那些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先烈,对俄罗斯人来说是一件严肃而体面的事。还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也有此传统。
  一战阵亡军人纪念日
  8月1日
  阵亡官兵
  不应被遗忘
  根据2012年12月通过的法律,俄罗斯在每年8月1日纪念一战阵亡军人。俄在一战中共有200多万官兵战死。日,俄举行一战阵亡者悼念仪式,这是十月革命后首次举行纪念活动。一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俄历史进程,然而阵亡官兵的姓名却逐渐被遗忘。今年8月1日,普京出席了在俯首山胜利公园举行的一战阵亡军人纪念碑揭幕仪式。
  加拿大
  阵亡将士纪念日
  11月11日
  中小学集体朗诵
  《在佛兰德斯战场》
  在加拿大,国殇日(即阵亡将士纪念日)是每年11月11日,这本是一个英联邦节日,但节日的由来却和加拿大直接有关,因此加拿大人将之当作“加拿大的节日”。
  1915年春天,一战陷入堑壕战的胶着之中,协约国军队在比利时-法国交界的佛兰德斯地区,发生了残酷激烈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此役加拿大军队4个师作为英联邦军队的一部分被卷入战场,其中第一师位于城北最关键、最危险的战线上,浴血奋战后减员达6000余人,第16苏格兰营还历史性地成为世界上第一次毒气战的受害者。此役最终以协约国军队的惨胜而落幕,原本不受重视的加拿大军队因作战英勇被刮目相看,从此被视作英联邦陆军的一流精锐部队,加拿大作为独立国家的威望也由此得到肯定。
  这场战役过去后,加拿大军医约翰·麦克莱因凭吊阵亡战友墓地,在墓地及四周看到大片盛开的、血红色的虞美人花,觉得这种红色象征着壕沟内战友的鲜血,感慨之余,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在佛兰德斯战场》一诗,这首诗在国殇日被确立时就得到充分肯定,虞美人花也成为英联邦各国国殇日时佩戴、象征铭记烈士牺牲的经典标志。
  在这首诗的故乡加拿大,《在佛兰德斯战场》被列为中小学必学必背的作品,1921年,加拿大发起了虞美人花义卖筹款活动,中小学生和慈善人士在国殇日前会兜售虞美人花(实物或塑料、纸质仿真品),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资助阵亡者家属或退伍兵。这一天的纪念活动会从11时开始,首都渥太华国家战争纪念碑前会举行官方仪式,总督、总理会亲自出席,各省也会举行自己的纪念活动。
  在民间,中小学会在这一天组织集体朗诵《在佛兰德斯战场》一诗,而佩戴虞美人花的做法则从国殇日前一周就开始,直到当天纪念活动结束才摘下。过去,这类纪念活动通常都在墓地举办,虞美人花也要丢在墓上,但如今大多数活动在其他公共场合举办,因此虞美人花都仅仅摘下,而不再丢掉。
  为何如此郑重地纪念一战烈士?当时加拿大只有800万人口,但参战兵力前后达619636人,其中战死66655人,受伤172950人(这还不包括当时保持自治地位的纽芬兰),许多加拿大人认为,通过参加一战,加拿大的独立地位和国家形象得以展现,这对加拿大的历史和现实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并非所有加拿大人都持同样想法:说法语的魁北克省居民主要是法裔,对于在英联邦旗帜下参与一战,当时魁北克人就有不同意见,许多魁北克人还抵制了一战征兵,至今国殇日在魁北克省仍然不是公共假日。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还有一个省在国殇日同样不放假,这个省竟是人口第一大省、一战中阵亡人数最多的安大略省,之所以如此,据说是该省不习惯以公历日期而非星期安排假日,觉得这样会影响日程表的正常运转。
  以色列
  5月9日
  军事墓地举行追悼
  设在独立日前一天,为纪念解放战争以来,为保护国家安全而献身的国防军将士而设。犹太历以珥月的4日和5日,分别是以色列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和“独立日”。以色列全国在这两天举行隆重的活动,以庆祝国家的诞生并纪念为之付出的代价。
  当地时间9日上午11时整,纪念阵亡将士的汽笛声在以色列全国各地响起,人们静静伫立,默哀两分钟,向在建国和保卫国家的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们致敬。随后,全国42个军事墓地开始举行正式追悼仪式。根据以国防部提供的数字,自联合国安理会日通过181号决议,同意在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以来,共有近两万名以色列军人在战争中阵亡。
  亡者追悼日
  5月4日
  拉响大钟悼念先烈
  荷兰的公祭日设在每年的5月4日,纪念在各种灾难,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军人和平民。该国的主要公祭地在海牙城外一处墓地,曾有250位荷兰抵抗力量的战士,在那里被纳粹德国处决并埋葬。仪式上,人们拉响墓地上的一座巨大的钟,深沉洪亮的钟声,把人们的悼念之情传向原野和天际。在瓦赫宁恩和阿姆斯特丹的达姆广场,也同时举办悼念仪式。当天晚上8时,全国默哀两分钟。在这个公祭日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5日,就是荷兰的自由国庆日,庆祝国家从法西斯铁蹄下重获独立和自由。
  孟加拉国
  烈士节
  2月21日
  凌晨到纪念碑前献花
  日,东巴基斯坦人民为要求将孟加拉语作为国语举行了罢工示威活动,遭到当局镇压,结果26人被打死,100余人被打伤。从1953年起,这一天就成为缅怀先烈的节日,称为烈士节或“不朽的21日”。这个日子对孟加拉国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来说是神圣的节日。每逢这一天,全国都要隆重纪念。
  独立后,正式将2月21日作为公共假日。节日纪念活动从当日凌晨零时开始,人们手捧鲜花,赤脚来到语言运动烈士纪念碑前—当年发生流血惨案的地方,虔诚地献给烈士。J176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举报与反馈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兰德斯的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