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将军盖茨堡战役怎么把指挥官调到前线啊

关注!利比亚当局前线指挥官称卡扎菲重伤身亡|组图
·本帖位置:
·本帖由网友上传,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如相关单位或相关个人发现问题,请直接与我们联系(传真电话:010-)。
值班斑竹:
关注!利比亚当局前线指挥官称卡扎菲重伤身亡|组图
19:50 发表
【焦点速评】
【高清组图:盘点卡扎菲】
      
资料图片: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武装20日称在苏尔特已经俘获了卡扎菲。据利比亚过渡委武装一名官员称,被俘的卡扎菲双腿受伤。图为“过渡委”官员公布的卡扎菲被俘照片。
新华网快讯:利比亚苏尔特前线指挥官20日称卡扎菲当天中午在苏尔特受重伤身亡。
新华网的黎波里10月20日电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在苏尔特前线的指挥官穆罕默德·布拉斯·阿里20日说,前领导人卡扎菲当日中午在苏尔特受重伤身亡。
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新闻官优素福·萨拉比说,一些被俘者透露了卡扎菲及其当政时期的情报部长及总参谋长等人的藏身地点,当局武装随即对这些地点展开搜索。来自米苏拉塔的“猛虎部队”逮捕了卡扎菲,卡扎菲腿部中弹。
他预计,“过渡委”将很快宣布利比亚全国解放。
利执政当局武装20日早些时候宣布完全控制卡扎菲家乡苏尔特。一名当局武装指挥官马卡尼通过电话向新华社记者透露,有一架飞机准备运送卡扎菲到利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
在阿拉伯世界,卡扎菲曾经有着“大漠雄鹰”的美誉,他同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被称为阿拉伯世界的强权“铁三角”,是“同进共退”的好兄弟,“形影不离”的政坛三巨头。
昔日,这只雄鹰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婚姻在大漠上叱咤风云,但眼前,这场大漠风云突变将左右雄鹰的命运。
卡扎菲1942年出生在锡尔特沙漠地区一个游牧家庭,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卡扎菲的母亲受英国人巴登-鲍威尔著作《男孩的童子军活动》的影响,让年少的他报名参加了童子军,他因此有了7年时间的童子军经历。
当时,他还只是一个低级士兵,爱上了顶头上司哈利德将军的女儿法蒂赫。高大帅气的外形加上口若悬河的口才,卡扎菲很快俘获了将军女儿的芳心。卡扎菲迈出了掌握权力的第一步,他很快被晋升为上尉。
卡扎菲满足的不只是一个上尉军衔,他的梦想是终有一天掌控这个国家。野心不断膨胀的他很快联合了一批同样野心勃勃的军中死党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政变。日,趁国王外出治病的机会,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夺取政权后,他把自己晋升为上校,之后一直保留这一军衔。
他忌讳别人称自己为总统,而是喜欢别人称自己为“革命领导人”或“兄弟”。有一次,有外国记者在采访他时称呼总统时,他立马打断了对方的话,满脸严肃地指出,利比亚没有总统,一切权力都归人民。“如果我是总统,就不得不面对四年或五年一次的选举。”
           
10月20日,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人员在利比亚苏尔特庆祝胜利。路透/新华社 发
此主题共分:
( 19:50) 54字 (回复520/点击48271)
( 20:14) 21字 (回复0/点击9)
( 20:18) 87字 (回复0/点击8)
( 20:21) 39字 (回复0/点击8)
( 20:23) 29字 (回复0/点击7)
( 20:26) 8字 (回复0/点击9)
( 20:27) 113字 (回复0/点击11)
( 20:27) 36字 (回复0/点击11)
( 20:28) 58字 (回复0/点击8)
( 20:31) 468字 (回复0/点击9)
( 20:33) 25字 (回复0/点击5)
( 20:34) 95字 (回复0/点击11)
( 20:36) 9字 (回复0/点击5)
( 20:37) 13字 (回复0/点击9)
( 20:39) 54字 (回复0/点击8)
( 20:39) 24字 (回复0/点击11)
( 20:41) 7字 (回复0/点击7)
( 20:42) 28字 (回复0/点击10)
( 20:44) 0字 (回复0/点击9)
( 20:44) 43字 (回复0/点击9)
( 20:45) 85字 (回复0/点击7)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48271 个阅览者
此主题共分:
请选择要上传的图片或音视频文件(小于600K):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如果您希望发贴,请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口令;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请点击。当前位置: >>
韩先楚夫人忆“旋风”将军:他是最好的前线指挥官
&&&来源:网易
  下半夜两点多了,韩先楚说你去睡吧,又摸摸那封信:你可要揣好呀,人命关天哪!
  也不知什么时候,李东生翻来覆去刚迷糊着,又被韩先楚摇晃醒了:不行!不行!把信给我,不能留下字据,别把你装里了,要杀头的呀!
  翻出那封信,又说:孩子,你回去就用嘴说,问陈云怎么办,问陈云怎么办……他去厕所把那封信烧掉了。李东生迷迷糊糊睡到天亮就醒了,见韩先楚还在客厅里转来转去。那眼睛更红了,但那神态已经平静了,跟过去差不多了。
  韩先楚道:你回去好好工作,照样工作,什么不用管,就当没这回事。李东生不解:那……韩先楚轻轻吐出口烟:该死该活屌朝上,爱怎么的就怎么的,随它去。
  又像是自言自语:共产党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八大军区司令调动前,毛泽东对他说你去沈阳吧。他说我是个大老粗,没文化,就会打仗。这话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好像原沈阳军区司令陈锡联是个“大老细”似的。
  毛泽东说你去广州吧。他说那是南大门呀?其实,能坐镇福州、面对台澎金马的人,东西南北哪个大门不能守呀?还是不想去。
  毛泽东说那去兰州吧,你是个好同志呀。他说我去,我去,我服从主席命令。事不过三,他已经两次说“不”了,再不遵命就不是好同志了。
军图连连看
在线投稿邮箱:
值班电话:工作日 010-:00-18:00)Copyright (C)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10164号 京ICP备号如果你喜欢军事档案网,请百度搜索 军事档案网 或者把
告诉您10个朋友。
当前位置: >
> 韩先楚夫人忆“旋风”将军:他是最好的前线指挥官
编辑:军事档案网更新时间:围观: 次
  京城仲春,乍暖还寒。4月10日上午,海南日报记者登门拜访了韩先楚将军的夫人、90岁的刘芷女士,老人家满头白发,肤色红润,说起往事记忆犹新。
  谈到夫君韩先楚,刘芷眼睛放光,分外有神。她是在延安认识韩先楚的,婚后随夫转战东北和海南,战火与硝烟见证了这对军旅夫妻的坚贞爱情。
  文图海南日报记者 陈 耿
  (图片选自《碧血琼崖照千秋》)郎骑战马来
  最是那不经意的一笑
  在纪念解放海南六十周年之际,年过九旬的韩先楚夫人刘芷女士,说起了当年韩先楚曾于1958年撰写了《跨海之战》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星火燎原》丛书第十集中。《星火燎原》由星火燎原编辑部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征文中选编而成,从1956年开始征文到1982年成书,先后经历了26个年头;该套丛书分10集,共收入600多篇文章共360万字。谈到夫君韩先楚,刘芷眼睛放光,分外有神。她是在延安认识韩先楚的,婚后随夫转战东北和海南,战火与硝烟见证了这对军旅夫妻的坚贞爱情。
  1938年,18岁的刘芷就在家乡河北保定参加了革命,曾在徐向前身边工作过,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八路”。“1942年5月,日本军队对晋察冀地区进行疯狂的大扫荡,部队和家属不得不设法转移,我便跟随白求恩学校一起辗转到了延安。我记得到陕北后,认识韩先楚时,延安整风已经接近尾声了。”刘芷对记者说。刘u将军 上甘岭战役12军的前线指挥官
  我对崔师长说:"告诉机关的同志,十五军的人流血不流泪。谁也不许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伤亡再大,也要打下去。为了全局,十五军打光了也在所不惜。国内像十五军这样的部队多的是,可上甘岭只有一个。丢了五圣山,你可不好回来见我喽!" 崔建功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同志,打仗一向谨慎稳重。解放战争刚刚开始,成立太行军区,他就在独一旅担任领导职务。对于他独当一面的能力,我是放心的。但是上甘岭战斗事关全局,不仅牵动整个朝鲜战场形势,而且举世瞩目。因此,我的话说得就很严肃。崔建功沙哑着嗓子说:"一号,请你放心,打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老崔的话说得我心里热辣辣的,我又对他说:"阵地不能丢,伤亡也要减下来。在西方山方向虽然没大打,但不能动,那个口子不能松。现在就靠你和张显扬师顶住,我已经向军机关和直属队发出号召,婆娘娃娃一起上。请转告部队,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坚守阵地!"
  上甘岭战役过去四十多年了,现在回忆起来,每个过程都十分清晰。在第一阶段坚守阵地与反复争夺的战斗中,我的日记始终没断。那几天里,我的日记差不多用掉半本。每天都有新的战况,每天都有新的事情,我也每天都有新的感觉。前沿坑道的电话一直通到军指挥所,使我们对战斗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只要有空,我就把内心感受记下来,记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析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总结的过程。那些人和事,那些突如其来的敌情,全在头脑里翻滚过滤,帮助我理清思路,正确判断。在战斗最激烈时,有线电话线被炸断,电台震坏,我们和前沿坑道的联系一度中断,虽然听不到声音了,但我坚信,我们的战士一定能够守住坑道。坚守在坑道内各自为战的同志们也坚信,首长一定在千方百计支援我们。就凭着上下之间这种亲密的了解和高度的信任,坑道分队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退却,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上甘岭战斗,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是在小山头上打大仗。在上甘岭战斗发生期间,整个朝鲜战场其它地方的战斗大大减少了。兵团和志司首长从一开始就对上甘岭方向给予极大关注。志司首长多次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给予指示。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同志更是同我保持热线联系,及时调兵遣将,为我们补充了大量新兵,并组织增援炮兵,补充弹药给养,组织兄弟部队以攻势行动,在其它方向上打击并牵制敌人,减轻上甘岭的压力。
  艰苦卓绝的坑道斗争
  敌我双方争夺七天之后,敌人又将新兵师从汉城调到金化,边打边补。二十一日后,敌一面以各种手段围攻我坑道部队;一面调整部署,准备继续进攻。他们将美七师汉滩川以东的防务和进攻597.9高地的任务移交给韩二师,防我从汉滩川向其左翼出击;美三师接替韩九师担任铁原地区防务;韩九师主力东调金化以南史仓里作为战役预备队。敌人准备投放更大的兵力,继续向我上甘岭阵地进攻。
  十月二十五日,军在道德洞召开作战会议,分析了上甘岭战斗状况。目前我们减员较大,兵力有限,敌人一下子集中那么多的兵力和火力,看来是要大打出手了,其势正旺。在这种情况下,也有的同志考虑,是否可以暂避其锋,做战略退却。兵团王近山代司令员给我打电话,也说了一个活话:"现在有两个方案,一是打,二是撤。" 王近山同志是二野的一员战将,以战斗作风勇猛、敢打硬仗狠仗恶仗而著称,但在上甘岭严酷的形势面前,这位硬将军也有点踌躇了,给了两个方案,让我选择,实际上是逼我下决心。
  参加十月二十五日作战会议的除军的领导同志以外,还有各师师长、政委。我说了个人看法。认为,目前整个朝鲜的仗都集中在上甘岭打,这是十五军的光荣,我们打得苦一点,兄弟部队休整时间就长一点,我们已经打出了很硬的作风,咬着牙再挺一挺,敌人比不了这个硬劲。上甘岭打胜了,能把美国军队的士兵打下去一大截。战场上常常是这样,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敌人也可能更困难,这时候就要较量胆魄和意志。所以我提出,上甘岭战斗要坚决打下去,就是要跟美国人比这个狠劲凶劲,这是朝鲜战场全局的需要。
  与会者的思想非常统一,都支持打下去。会议还就战术问题进行了检讨。指出,我军反击出发地往往距目标较远,运动中被敌杀伤较大。另外战术动作也被敌人掌握了,反击时间总是十七时至二十二时,总是先经一次火力急袭,接着就是冲锋。敌人在我进行火力准备的时候,便可以判断我冲击目标和路线,同时准备好拦阻火力,开始对我运动道路及坑道口实施拦阻,杀伤我二梯队。我们炮火延伸,敌人也作好了反冲锋准备,如此,反击往往失利。以上战术检讨,在下一步的反击作战中,起到了具体的指导作用。这次会议还研究部署了继续战斗的有关措施。提出,为了将敌斗志彻底打垮,应集中打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的美军部队,先给美军以歼灭性的打击,这样,占领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的南韩部队就会丧失斗志,易于收拾。
  鉴于兵力不够,有的同志提出调四十四师部队增援上甘岭。我没同意。我认为,眼下战斗虽然集中在五圣山,但四十四师在西方山的防御正面一马平川,仍是敌人虎视眈眈的重要目标。一旦削弱西方山守备力量,敌机械化部队调头而去,打开西方山防线就如洪水决堤。因此,上甘岭方向越是紧张,西方山方向就越要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说到这里,要插一点想法。上甘岭战役在敌人一方,称"金化攻势",代号"摊牌计划"。从已经形成的事实看,"金化攻势"虽然是在上甘岭开始的,也是在上甘岭告以结束的,它似乎说明了,范佛里特的根本意图就是在于选择我防御地形优越而防御力量薄弱的五圣山地区做为突破口。从敌人的兵力调动上也看不出他还有其它企图的蛛丝马迹。但是,作为上甘岭战役的直接指挥者,几十年来我一直心存疑窦,我总认为范佛里特还备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阴谋,即在上甘岭战斗登峰造极之时,他的一只眼睛盯着五圣山,另一只眼睛一定瞪得老大窥探我的西方山。只是由于我们在西方山上死死按兵不动,范佛里特才悻悻作罢。如果我们因为上甘岭战事吃紧而动用西方山部队,范佛里特极有可能回马一枪,打我们一个声东击西。他毕竟是机械化部队,撤出战斗快,重新投入战斗也快。那样一来,上甘岭战役就成了西方山战役,战役的最后结局是什么样子,那就很难想象。
  我们自始至终没有动用四十四师部队。军里的决心是:在基本阵地上,暂取坚守坑道斗争的手段,制止敌人扩张,争取时间,重新调整作战部署,做好决定性反击准备。鉴于四十五师严重减员,军决定将二十九师八十六团除担任一线防御的部队外,抽五个连和八十五团担任防御的二梯队营投入597.9高地决定性的反击,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也抽五个连参加537.7北山的作战。除十五军内部调整以外,兵团又调十二军三十一师及三十四师的两个团配属我军作战。以第九十一团作为597.9高地预备队,第九十二团、九十三团为军第二梯队。当时三十一师师长吴忠尚未到任,师政委刘u(注1)和副师长李长林率部参战。刘u是我的老部下,曾经在太行军区当过团政委。他们的到来,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另外,我们还从军机关和直属分队抽调一千二百余名战士,为四十五师补充了十三个连队。军直的医院、文工团均派人抵近前沿。
  我的警卫员王六也积极要求到前沿阵地。从感情上讲,我是舍不得的,这个小伙子跟着我也有一段时间了,不仅心细,而且是很有思想,有时甚至能起参谋作用。在五次战役的时候,一架敌机向下俯冲,我当时正在观察,王六突然扑过来把我压在身下,站起来才知道,一梭子弹掠头而过。那一次要不是王六,我也早就"光荣"了。如今他要求上前线,也正是按照我自己提出的"婆娘娃娃一起上"的要求做的,我感到欣慰,临行时还把派克笔送给了他。这支笔还是一九四六年张蕴钰同志从军调部带回来送给我的,我把笔送给王六,是希望他在战斗之余加强学习,谁知这个良好的愿望没能实现。王六同志下到前沿连队,战斗中很勇敢,在十月三十日597.9高地大反击战斗中,光荣牺牲。
  敌人战领我表面阵地后,在两个高地上都布置了重兵防守,一面修筑工事,一面使用各种手段对坑道口筑堡封锁,断绝水源,烟熏火烧,施放毒气。我们的坑道被敌人炮击和炸弹轰炸越打越短,容积越来越小,人挤人不便行动,烈士遗体也只能暂时停放在坑道里。在那样狭窄的空间里,大小便不能及时清理,伤员多而医药缺少,得不到及时治疗,坑道内硝烟、血腥、屎尿、汗臭使空气浑浊不堪,因缺氧经常导致人员窒息;极度缺水,战士们舔吮坑道壁上渗出的一点水珠,甚至以人尿解渴。我们不断派部队往坑道送水、送水果蔬菜。除了后勤保障、慰问物品以外,军里领导还用自己的津贴买水果,在篓子上挂条,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祝福的话语,派人往上面送。以这种方式把温暖直接传递给坑道分队的同志。
  虽然从后方到前沿坑道只有几百米上千米,但这几百米上千米的距离确是险情密布的死亡地带,中间有敌人的几层炮火拦阻线和步兵火力控制网,越是靠近坑道,遭敌杀伤越大。物资运输极其困难,为了送一袋萝卜或一桶水,往往有许多同志献出生命。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坚守坑道的同志忍受极大艰苦,互相照顾,互相体贴,共度难关。随着冲击与反冲击次数增加,我们投入了几个建制不同的部队,每场战斗下来,都有部分人员进入坑道。因此,坑道内虽然人数有限,但单位繁多。为便于统一指挥,四十五师确定以坑道为单位组织党支部。一三四团二营教导员李安德进入597.9高地1号坑道后,把十六个不同建制的连队人员编为第一三四团八连,建立了党支部;一三四团四连指导员赵毛臣在597.9高地2号坑道里将四个不同建制连队的八名党员组成坑道党支部,另有五名团员组成团小组。
  一三五团七连在坑道里七天缺水,当运输员刘明生将路上拾到的一个苹果送给连长张计法时,张计法又交给了步话员,步话员忍着干渴,又将苹果传给一个重伤员。一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连长手里。连长流着泪,带头咬了一小口,再往下传,每人都只咬一点点,一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两圈才吃完。以后《上甘岭》电影和教科书里都反映了这个真实动人的故事。我们为什么能够守住五圣山,为什么能够坚韧不拔地抵挡住那么猛烈的攻势?这个苹果的故事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做出答案。
  还有一个女战士使我印象至深,她叫王清珍,是个铁路工人的女儿,只有十七岁。她在五圣山后面的坑道病房护理二十多个重伤员,喂饭、换药、洗绷带,还要背伤员出洞解大小便。有个伤员嘴巴化脓,不能咀嚼,她先把饭嚼烂,像大人喂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地喂到战友的嘴里。还有一个腹部重伤的伤员,不能动弹,躺着解不下大小便,又憋又胀,十分痛苦。这个姑娘为了解除战友的痛苦,帮助伤员排尿,情操之高尚,令人肃然起敬。在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的坑道斗争中,我们的战士就这样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革命军人的优秀品质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当时,整个朝鲜战场其它地方的枪声稀落了,板门店谈判桌上谈判双方都在等着上甘岭的消息,谁的部队在上甘岭打得硬,谈判桌前谁的腰杆就硬,讲话底气就足。兵团、志司、军委乃至毛泽东主席,都密切关注上甘岭的一得一失。志司和兵团不断打电话询问情况,探探我的口气,看看十五军还有多大决心。我们虽然连日酷战,艰难重重,但心里清楚,我们困难,敌人比我们更困难。我们必须顶住,顶住就意味着胜利。因此,对上,我们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回答:"请各级首长和毛主席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十五军只要还有一个人,上甘岭的战斗就要打下去。"
内容编辑:
【】【】【】
??????????
??????????
红潮网-中国军事历史故事()版权所有& 站长QQ:
红潮网声明: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 邮编:100081& &京ICP备号无法找到该页
无法找到该页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转到 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终极将军盖茨堡战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