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她厦门住在哪里比较好里

[转载]旅行中的人---美女姜,小家碧玉的玉。
旅行中的人---美女姜,小家碧玉的玉。
姜玉是我在西藏遇到的女孩。我想这么称呼她,是的,女孩。与年龄和身份无关。
那天我在西藏博物馆里慢悠悠的乱转,博物馆空荡荡的,只有我,和一个一看就是外地游客的女子。她人高马大的,有170cm吧,然后穿着鲜艳的冲锋衣裤,年龄大概在30岁左右。和流窜在拉萨各处的文青型背包族有着很不一样的气质。10秒钟鉴定完毕——此人是个很少出游的上班族——大概和我不是一路人。我向来对那些冷漠而骄傲的家伙们敬而远之。
我俩转来转去,终于有了交集,没想到她很热情的和我搭话。大概是一个人逛得无聊了吧,她随后就开始跟在我的身边。如果我走得快,她也抓紧两步,如果我停下拍照,她就在一边看什么展品,顺便等着我。不时的问问你从哪来要到哪去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回答了,她也会顺便介绍下她自己,于是我知道了,她也来自北京,一个人,过几天就会走。。。总之,后来我们就好像被橡皮筋绑起来的两个人,时松时紧,但总在一起。
很快我就发现我好像很喜欢她。她的笑容相当的真诚。她的声音听上去很单纯。而且,她愿意和我在一起。
(我对任何愿意真心和我在一起的人都没有抵抗力。这个也印证了当年为什么我毫无征兆的和第一个跟我说咱们结婚吧的人随随便便就领了张结婚证。)
所以我就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
她说:我叫姜玉,美女姜,小家碧玉的玉。
AUV,要是平时,一个大号的路人女孩这么介绍自己,我肯定会笑的,因为看上去,她既不是美女,也和想象中的小家碧玉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是她的声音和表情都很严肃,很真诚,很自信的样子,让我顿时觉得:
哇!!真是个好名字啊!!
然后对她的印象分,又加了10分。
从博物馆出来,她问我,你要去哪里呢?我说我想去色拉寺看看。
她说:我也想去。我们一起打个车去吧。
我说:我想坐公交车。
她就跟着我上了一辆破烂中巴。
颠啊颠地到了一个路口,中巴上的售票员让我们下了车,说这里上去就是色拉寺。我们抬头望去,在几里开外的半山腰上,我的妈呀,用后来的武汉哥的话说,“这里可是高原啊!!”
但是没有办法,只能顶着午后的烈日往上爬。爬了一小段,有辆小型的卡车停在了我们身边,一个喇嘛伸出头来问我们去哪里。原来他们就是色拉寺的喇嘛,属于采购部门的,出来买东西。于是我们就“被”搭了顺风车,一溜烟的开了上去,和喇嘛聊了聊天,就发现已经到了色拉寺里面,门票也没用买。
姜玉很高兴,当然我也很高兴。话说我已经能够退出江湖好多年了,现在都基本不逃票了。不过有了以前的逃票经历,这个时候比较淡定。
姜玉说:哇!跟美女在一起就是好呀!!一副发自肺腑的样子。
这种话,如果是个男孩说,就没有什么。但是通常的女孩,很少会这样称赞别的女孩的。至少没有女人这么说过我。况且人家顺便搭我们,跟什么美女估计也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我俩人品好造成的。但是她那么开心,那么真诚的夸我,我的心里也很高兴,非常憨厚的“吼~吼~”的笑。
然后就又给她加了10分。
我们又开始在色拉寺里乱转。她很照顾我这个拿了个单反的伪摄影师。我都习惯了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突然“被”跟了,开始还有点不太适应,不过看她安之若素的样子,慢慢地,我们就很协调。反过来说,她跟着我也很开心,因为我净找些莫名其妙的地方钻,一会跑到人家印经院里和喇嘛们刷金粉,一会跑到后厨去和老绵羊拍照,或者屋顶跟喇嘛玩猫。我那一年绝对命犯桃花,喇嘛们对我都很好,就玩了很多别的寺院里“游客止步”的地方。她说,跟着你玩真好玩。
有时候我让她帮我拍照,她一点都不含糊,不像有的人,因为自己没有用过单反就很迟疑,你摆半天姿势,肌肉都笑僵了,他还没开始拍。好容易帮你拍一张,还背景实的,人虚的跟一团毛似地。以后再也不好意思麻烦人家了。姜玉不一样,她拿上相机,喀喀喀,就拍。各种姿势,各种角度,各种拍。然后跟我说,我也不会拍,多拍两张,你自己找好看的吧。再看她拍的,还都挺好。我觉得比我给她拍的强。
她好像就有这么种,又随和,又不怯懦的风格,恰到好处。
拍照拍的好,加十分。
我俩在寺里玩够了就往外转。走在色拉寺的小道上,一个喇嘛迎面而来。年轻的小僧人,瘦瘦的,眼睛又大又圆,脚踝很细。见了我们就停下来搭话,问我们是哪里来的,我们说北京。喇嘛说,他叫云丹,他是蒙古族的,以前在承德出家的,现在在这边进修。然后开始关心我们的生活,适不适应啊,吃的可好?住在哪里?住的可好?还说如果住的不好什么的,他可以帮我们。然后要了我们的电话号码,说以后回北京的话,来找我们玩。(我当时就严重怀疑他是什么宾馆的托)。
之后,看看没有什么事了,云丹喇嘛很儒雅很礼貌的问:请问,还有什么事情能帮到你们吗?
我微笑颔首:没有了,谢谢。
云丹喇嘛刚要转身离去,姜玉一把拉住了喇嘛的衣袖,:“师傅,我有事要帮忙!!”
我和喇嘛师傅都有点震惊,我估计我当时的表情就好像《让子弹飞》里面,麻子让师爷翻译一下诚意是什么意思的时候,黄四郎的那个表情。
姜玉用诚恳的声调迫切地问:“师傅,我想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真的很迫切,我一听,也很迫切。
师傅沉吟了一下,说:“我也不知道!!”
然后匆匆离去,留下了夕阳下我俩沉默的剪影。话说我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姑娘,有个性!!再加十分!!
回去的路上,她跟我说了心里话。
其实,她是因为伤心和没有办法找到内心的平静才来西藏的。原来他已经和老公离婚了,但是因为不想让双方的老人伤心,她们就没有让老人知道。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他俩每个周末分别要去对方的父母家里,假扮夫妻。想必是很辛苦的吧。所以她觉得内心很难痛苦,无以排遣,就来西藏,希望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
我听了也很难过。不过我说:“我给你推荐个东西你看。”我说:“你呀,去网上当一个”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的视频。然后此处略去2000字blabla讲了了凡的一生。她觉得不错。说要回去以后看;她还说,决定回去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了。
下山以后,我说我跟火车上的东北一家子约了在玛吉阿米吃晚饭,并邀请她一起吃。她很高兴的答应了。
于是我们就像好姐妹一样溜达着回去了。
在玛吉阿米吃饭的时候,一个帅哥听到我们在讨论去尼泊尔的路线,热情的来跟我们提建议,他是刚刚和韩寒石康之流的参加一个活动,从珠峰大本营回来的。此刻,他们一行,有杂志社记者,有西藏电视台记者的,正准备在玛吉阿米采访石康,录电视节目的。我们吃饭的时候,石康来了,就在一边录节目。姜玉特别激动,说她特崇拜石康,还跑过去看那边录节目。
我家里也没有电视,也不知道什么奋斗,更不知道什么石康。隐约记得有个《晃晃悠悠》。后来石康同学人来了,我一看,唉,也不是帅哥。就跑回去吃我的饭去了。心里不明白为什么姜玉这么激动。东北大哥一家也还好,让儿子跟石康合了个影就撤了。
那个帅哥要我们留下来一块聊天。本来有帅哥我是喜欢的,但是帅哥还一块跟这个美女,我就很犹豫。
但是姜玉也要留下来,原因是——
她和石康说,我特别喜欢你的书!这个很正常。她又说:我还摘抄了很多好的句子呢!!这个也很正常。最后她说:这个本子我还带来西藏了呢!!!
全场的人于是都很震惊!!!
本来大家想,在场的这些人除了娱乐圈的就是影视圈的,要么就是媒体的,姜玉本来就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啦。但是,其他人包括我都装,装的厉害,姜玉这个最最实诚的,就把大家给震了。
姜玉一看大家都傻了眼,觉得是大家不相信,然后把手里的东西往我手里一塞,说:“毛毛!等着!我去把那个本子拿来去。“之后一溜烟的消失在茫茫夜色里了。
够意思!!加十分!!
后来大家就坐在两个沙发上吃东西聊天。我那时候不食人间烟火,天天看了凡四训什么的,思想情操高尚的很,所以对石康同学略带色情的blabla不感兴趣。且有些鄙夷。不过看惯了,倒不觉的他丑了,看着挺好。聊天期间唯一的收获是发现那个帅哥和他带领的美女木有什么关系,要不然我真是坚持不住要回去睡觉了。半个小时之后姜玉还真拿来了那个本子,估计石康同学也挺感动。
姜玉突然又说:“我有个小故事,石老师,我想讲给你听!“
我当时觉得这姑娘真是跟常人不是一个思路。
石康大人摆出名人的嘴脸,微笑,平易近人,说,好呀。
姜玉想了想:害羞的说,我有点紧张。然后跟石康同学说,你等等啊。然后把我拉了出来,说:毛毛,我先给你讲一遍啊,你先听听。
然后给我讲了少女还蜗牛的故事。
话说复兴门立交桥边的街心花园里,有一个少女的汉白玉雕塑,姜玉是个老北京的女孩子,从小就看着这个汉白玉的少女长大。后来,城市发展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和越来越抽象的现代雕塑抢占了人们的眼球,人们就渐渐的,把立交桥下那和小小的街心花园里,小小的少女雕塑给遗忘了。
有一天,长大的姜玉路过这里,看到自己小时候深爱的少女雕塑已经从雪白色变成了灰色。下过雨后,黑色的灰尘都变成了一道道的泥水。她看见,少女的脸颊上,流下了灰色的泪水。于是姜玉的心中很难过,她没有难过完就算了,或者发条微博感慨一下就算了(那时候也没有微博,哈哈,就是这个意思,你们懂的),而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爬上了雕塑的高台。
原来姜玉是给少女来洗脸的。帮少女洗去她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少女又恢复了往日的白皙。
后来的日子里,姜玉就持续了很多年,为那个少女洗脸。
姜玉的故事并不是关于她自己和少女雕塑的。而是——
有一年,给少女洗脸的时候,发现少女的耳朵里,有一个小小的蜗牛壳。姜玉说:
她觉得,那只蜗牛是几天前下雨的时候爬上来的,他一定是有一个深深地秘密,想告诉美丽的少女。所以他精疲力竭的爬了上来,最后终于耗尽了自己一生的力气,爬到了少女的耳边。
姜玉在楼梯的拐角处给我讲了这个故事。我觉得,不管是姜玉,还是蜗牛,都很感人。
这一次,不想给她加分了,想给她一个拥抱。
后来我们又回到了聊天的地方,姜玉想让我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我还是鼓励她让她自己讲了。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还有没有人记得这个故事。
那天我们散得很晚。姜玉回到了她住的酒店里。帅哥从石康他们住的酒店里搬出来了,想找个青旅住,就背着巨大的背包和我一起冒着凌晨的寒气去了平措。
那天我们聊天的时候,云丹喇嘛给我发了几条很有爱的短信,于是我第二天就携喇嘛和石康他们又吃了一顿饭。姜玉就要离开拉萨回京了,应姜玉的要求,喇嘛带我们去一家书店里买了一些佛教的书,逛了半天的街。
再后来我们就各奔东西,不再联络。
再后来,每当我路过复兴门的时候,我都会看看桥下的街心花园,有时候能看到那个雕塑,就会想想,不知道姜玉后来有没有给她洗过脸,不知道我们买的那些佛教的书籍,她有没有读过;不知道她有没有把离婚的消息告诉父母,不知道她后来是不是真的看了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我只知道,有个女孩,叫姜玉,美女姜,小家碧玉的玉。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旅行的故事就像剥洋葱,总有一片让人流泪在这里记录旅途中的人和事。容我慢慢的写,大家慢慢的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旅行中的人---美女姜,小家碧玉的玉。    姜玉是我在西藏遇到的女孩。我想这么称呼她,是的,女孩。与年龄和身份无关。    那天我在西藏博物馆里慢悠悠的乱转,博物馆空荡荡的,只有我,和一个一看就是外地游客的女子。她人高马大的,有170cm吧,然后穿着鲜艳的冲锋衣裤,年龄大概在30岁左右。和流窜在拉萨各处的文青型背包族有着很不一样的气质。10秒钟鉴定完毕——此人是个很少出游的上班族——大概和我不是一路人。我向来对那些冷漠而骄傲的家伙们敬而远之。    我俩转来转去,终于有了交集,没想到她很热情的和我搭话。大概是一个人逛得无聊了吧,她随后就开始跟在我的身边。如果我走得快,她也抓紧两步,如果我停下拍照,她就在一边看什么展品,顺便等着我。不时的问问你从哪来要到哪去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回答了,她也会顺便介绍下她自己,于是我知道了,她也来自北京,一个人,过几天就会走。。。总之,后来我们就好像被橡皮筋绑起来的两个人,时松时紧,但总在一起。    很快我就发现我好像很喜欢她。她的笑容相当的真诚。她的声音听上去很单纯。而且,她愿意和我在一起。    我对任何愿意真心和我在一起的人都没有抵抗力。    所以我就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  她说:我叫姜玉,美女姜,小家碧玉的玉。    AUV,要是平时,一个大号的路人女孩这么介绍自己,我肯定会笑的,因为看上去,她既不是美女,也和想象中的小家碧玉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是她的声音和表情都很严肃,很真诚,很自信的样子,让我顿时觉得:  哇!!真是个好名字啊!!    然后对她的印象分,就加了10分。  
  从博物馆出来,她问我,你要去哪里呢?我说我想去色拉寺看看。  她说:我也想去。我们一起打个车去吧。  我说:我想坐公交车。  她就跟着我上了一辆破烂中巴。    颠啊颠地到了一个路口,中巴上的售票员让我们下了车,说这里上去就是色拉寺。我们抬头望去,在几里开外的半山腰上,我的妈呀,用后来的武汉哥的话说,“这里可是高原啊!!”    但是没有办法,只能顶着午后的烈日往上爬。爬了一小段,有辆小型的卡车停在了我们身边,一个喇嘛伸出头来问我们去哪里。原来他们就是色拉寺的喇嘛,属于采购部门的,出来买东西。于是我们就“被”搭了顺风车,一溜烟的开了上去,和喇嘛聊了聊天,就发现已经到了色拉寺里面,门票也没用买。  姜玉很高兴,当然我也很高兴。话说我已经能够退出江湖好多年了,现在都基本不逃票了。不过有了以前的逃票经历,这个时候比较淡定。    姜玉说:哇!跟美女在一起就是好呀!!一副发自肺腑的样子。  这种话,如果是个男孩说,就没有什么。但是通常的女孩,很少会这样称赞别的女孩的。至少没有女人这么说过我。况且人家顺便搭我们,跟什么美女估计也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我俩人品好造成的。但是她那么开心,那么真诚的夸我,我的心里也很高兴,非常憨厚的“吼~吼~”的笑。    然后就又给她加了10分。  
  我们又开始在色拉寺里乱转。她很照顾我这个拿了个单反的伪摄影师。我都习惯了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突然“被”跟了,开始还有点不太适应,不过看她安之若素的样子,慢慢地,我们就很协调。反过来说,她跟着我也很开心,因为我净找些莫名其妙的地方钻,一会跑到人家印经院里和喇嘛们刷金粉,一会跑到后厨去和老绵羊拍照,或者屋顶跟喇嘛玩猫。话说我那一年绝对命犯桃花,喇嘛们对我都很好,就玩了很多别的寺院里“游客止步”的地方。她说,跟着你玩真好玩。    有时候我让她帮我拍照,她一点都不含糊,不像有的人,因为自己没有用过单反就很迟疑,你摆半天姿势,肌肉都笑僵了,他还没开始拍。好容易帮你拍一张,还背景实的,人虚的跟一团毛似地。以后再也不好意思麻烦人家了。姜玉不一样,她拿上相机,喀喀喀,就拍。各种姿势,各种角度,各种拍。然后跟我说,我也不会拍,多拍两张,你自己找好看的吧。再看她拍的,还都挺好。我觉得比我给她拍的强。    她好像就有这么种,又随和,又不怯懦的风格,恰到好处。  拍照拍的好,加十分。  
  哈。敢上直播了。
  楼主加油哦,我看完了,嘿嘿
  树美女回来了?! 
关注你好多年~~~
  直播直播  昨天网络不给力      谢谢zygsd的关注  这么多年了,还有故人的感觉真好。
  我俩在寺里玩够了就往外转。走在色拉寺的小道上,一个喇嘛迎面而来。年轻的小僧人,瘦瘦的,眼睛又大又圆,脚踝很细。见了我们就停下来搭话,问我们是哪里来的,我们说北京。喇嘛说,他叫云丹,他是蒙古族的,以前在承德出家的,现在在这边进修。然后开始关心我们的生活,适不适应啊,吃的可好?住在哪里?住的可好?还说如果住的不好什么的,他可以帮我们。然后要了我们的电话号码,说以后回北京的话,来找我们玩。(我当时就严重怀疑他是什么宾馆的托)。    之后,看看没有什么事了,云丹喇嘛很儒雅很礼貌的问:请问,还有什么事情能帮到你们吗?  我微笑颔首:没有了,谢谢。    云丹喇嘛刚要转身离去,姜玉一把拉住了喇嘛的衣袖,:“师傅,我有事要帮忙!!”  我和喇嘛师傅都有点震惊,我估计我当时的表情就好像《让子弹飞》里面,麻子让师爷翻译一下诚意是什么意思的时候,黄四郎的那个表情。    姜玉用诚恳的声调迫切地问:“师傅,我想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真的很迫切,我一听,也很迫切。  师傅沉吟了一下,说:“我也不知道!!”    然后匆匆离去,留下了夕阳下我俩沉默的剪影。话说我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姑娘,提问的有个性!!再加十分!!    
  谢谢梅啊查,这个名字好有意思啊。  接着贴        回去的路上,她跟我说了心里话。    其实,她是因为伤心和没有办法找到内心的平静才来西藏的。原来他已经和老公离婚了,但是因为不想让双方的老人伤心,她们就没有让老人知道。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他俩每个周末分别要去对方的父母家里,假扮夫妻。想必是很辛苦的吧。所以她觉得内心很难痛苦,无以排遣,就来西藏,希望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    我听了也很难过。不过我说:“我给你推荐个东西你看。”我说:“你呀,去网上当一个”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的视频。然后此处略去2000字blabla讲了了凡的一生。她觉得不错。说要回去以后看;她还说,决定回去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了。    下山以后,我说我跟火车上的东北一家子约了在玛吉阿米吃晚饭,并邀请她一起吃。她很高兴的答应了。  于是我们就像好姐妹一样溜达着回去了。    在玛吉阿米吃饭的时候,一个帅哥听到我们在讨论去尼泊尔的路线,热情的来跟我们提建议,他是刚刚和韩寒石康之流的参加一个活动,从珠峰大本营回来的。此刻,他们一行,有杂志社记者,有西藏电视台记者的,正准备在玛吉阿米采访石康,录电视节目的。我们吃饭的时候,石康来了,就在一边录节目。姜玉特别激动,说她特崇拜石康,还跑过去看那边录节目。    我家里也没有电视,也不知道什么奋斗,更不知道什么石康。隐约记得有个《晃晃悠悠》。后来石康同学人来了,我一看,唉,也不是帅哥。就跑回去吃我的饭去了。心里不明白为什么姜玉这么激动。东北大哥一家也还好,让儿子跟石康合了个影就撤了。    那个帅哥要我们留下来一块聊天。本来有帅哥我是喜欢的,但是帅哥还一块跟这个美女,我就很犹豫。    但是姜玉也要留下来,原因是——  她和石康说,我特别喜欢你的书!这个很正常。她又说:我还摘抄了很多好的句子呢!!这个也很正常。最后她说:这个本子我还带来西藏了呢!!!  全场的人于是都很震惊!!!    本来大家想,在场的这些人除了娱乐圈的就是影视圈的,要么就是媒体的,姜玉本来就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啦。但是,其他人包括我都装,装的厉害,姜玉这个最最实诚的,就把大家给震了。    姜玉一看大家都傻了眼,觉得是大家不相信,然后把手里的东西往我手里一塞,说:“毛毛!等着!我去把那个本子拿来去。“之后一溜烟的消失在茫茫夜色里了。    够意思!!加十分!!  
  后来大家就坐在两个沙发上吃东西聊天。我那时候不食人间烟火,天天看了凡四训什么的,思想情操高尚的很,所以对石康同学略带色情的blabla不感兴趣。且有些鄙夷。不过看惯了,倒不觉的他丑了,看着挺好。聊天期间唯一的收获是发现那个帅哥和他带领的美女木有什么关系,要不然我真是坚持不住要回去睡觉了。半个小时之后姜玉还真拿来了那个本子,估计石康同学也挺感动。  姜玉突然又说:“我有个小故事,石老师,我想讲给你听!“  我当时觉得这姑娘真是跟常人不是一个思路。  石康大人摆出名人的嘴脸,微笑,平易近人,说,好呀。  姜玉想了想:害羞的说,我有点紧张。然后跟石康同学说,你等等啊。然后把我拉了出来,说:毛毛,我先给你讲一遍啊,你先听听。  然后给我讲了少女和蜗牛的故事。  
  话说复兴门立交桥边的街心花园里,有一个少女的汉白玉雕塑,姜玉是个老北京的女孩子,从小就看着这个汉白玉的少女长大。后来,城市发展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和越来越抽象的现代雕塑抢占了人们的眼球,人们就渐渐的,把立交桥下那和小小的街心花园里,小小的少女雕塑给遗忘了。  有一天,长大的姜玉路过这里,看到自己小时候深爱的少女雕塑已经从雪白色变成了灰色。下过雨后,黑色的灰尘都变成了一道道的泥水。她看见,少女的脸颊上,流下了灰色的泪水。于是姜玉的心中很难过,她没有难过完就算了,或者发条微博感慨一下就算了(那时候也没有微博,哈哈,就是这个意思,你们懂的),而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爬上了雕塑的高台。  原来姜玉是给少女来洗脸的。帮少女洗去她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少女又恢复了往日的白皙。  后来的日子里,姜玉就持续了很多年,为那个少女洗脸。  姜玉的故事并不是关于她自己和少女雕塑的。而是——  有一年,给少女洗脸的时候,发现少女的耳朵里,有一个小小的蜗牛壳。姜玉说:  她觉得,那只蜗牛是几天前下雨的时候爬上来的,他一定是有一个深深地秘密,想告诉美丽的少女。所以他精疲力竭的爬了上来,最后终于耗尽了自己一生的力气,爬到了少女的耳边。    姜玉在楼梯的拐角处给我讲了这个故事。我觉得,不管是姜玉,还是蜗牛,都很感人。  这一次,不想给她加分了,想给她一个拥抱。  
  后来我们又回到了聊天的地方,姜玉想让我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我还是鼓励她让她自己讲了。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还有没有人记得这个故事。    那天我们散得很晚。姜玉回到了她住的酒店里。帅哥从石康他们住的酒店里搬出来了,想找个青旅住,就背着巨大的背包和我一起冒着凌晨的寒气去了平措。    那天我们聊天的时候,云丹喇嘛给我发了几条很有爱的短信,于是我第二天就携喇嘛和石康他们又吃了一顿饭。姜玉就要离开拉萨回京了,应姜玉的要求,喇嘛带我们去一家书店里买了一些佛教的书,逛了半天的街。    再后来我们就各奔东西,不再联络。    再后来,每当我路过复兴门的时候,我都会看看桥下的街心花园,有时候能看到那个雕塑,就会想想,不知道姜玉后来有没有给她洗过脸,不知道我们买的那些佛教的书籍,她有没有读过;不知道她有没有把离婚的消息告诉父母,不知道她后来是不是真的看了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我只知道,有个女孩,叫姜玉,美女姜,小家碧玉的玉。    我很喜欢她。  
  呵呵.这个姜玉姑娘真得很感动人呢.....
  好姑娘好姑娘
  收拾收拾,晚一点来贴图
  楼主辛苦了!  
  天涯元老级人物回来啦!严重支持!
  我云游了几日又回来了。看见文字,欣喜。
  支持中!!!!
  支持!
  真巧 昨天晚上 还看到复兴门旁边的那个少女雕像了!
  原谅我粗俗了  一开始看写的是女孩,以为LZ是男的  呵呵呵!惯性思维害的
  很少去关注别人的贴子,我承认,我是看到题目的名字加关注的-----旅行的故事就像剥洋葱,总有一片让人流泪 。。。。101夜故事---故事组成的旅行故事 。。。。。能用这样名字的人,一定是有故事的人。。。。。。。
  留个记号~
  拿个有质量的3分,,,^_^
  搬张凳子,慢慢的听。。。姑娘您细细的讲。。。
  让人感动的旅行中的故事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谢谢读行天下,林子,深海。。。。不一一的抄写了  还有人记得多年前那个嚎叫“让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的树mm。  其实这些年一直在陆陆续续的出行。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开始不知道如何表达。  所以那些故事就在心底慢慢的沉淀,  像洋葱一样,一层层的包裹。  旅行了一个10年,又是一个10年,  以为自己长大了  原来跳出自己的躯壳看看,  自己还是那个流浪的小姑娘  对远方有着那么深的乡愁  一上路就有了回家的安定感。。。
  把自己装裹在旅行者的外形里  我就会觉得安全  在尼泊尔,巴德冈,前往Changunarayang神庙的路上。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当地人的bus
  期待中......
  很羡慕能够旅行而不是旅游的人
  羡慕中……  好想到处走走……  可惜,现在没时间也没钱……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钱?什么时候有时间?  什么时候又有钱又有时间,而我还没有老去,我一定去旅行……
  哎,去旅行,自己都觉得自己在撒谎……  呵呵,当是一个梦想吧……
  我非要叫美杜莎 回复日期: 16:17:38   
    羡慕中……    好想到处走走……    可惜,现在没时间也没钱……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钱?什么时候有时间?    什么时候又有钱又有时间,而我还没有老去,我一定去旅行……  ----------------------------------------------  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迈出的第一步  出国游  时间,有半个月足矣  钱,有几千块足矣  国内游的话  一个周末,几百块就搞得定吧。  就算是周末去郊外走走也比总在这里梦想强啊。
  在理啊,支持了~!关注
  记得以前工作是有个小姑娘  整天嚷着羡慕我去过的那些地方  整天嚷着去旅行  后来,  她的爸爸担心她在北京辛苦,就帮她付房租  这样她每个月就能省下来1000块  她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高兴死了,就开始策划买什么样的衣服  买什么样的包包  后来,她再说起羡慕我旅行的时候  我跟她说:其实,你不是真的想旅行,你把旅行排在了买漂亮衣服,买名牌包包,买好的化妆品,去好的餐厅吃饭之后。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事情就是这样的。
  好久不见你 还记得2001年你的那个帖子“辞职去流浪”  又碰到你很是惊喜 希望我们的树开心
  作者:另一件衣服 回复日期: 16:42:44   
    好久不见你 还记得2001年你的那个帖子“辞职去流浪”    又碰到你很是惊喜 希望我们的树开心    ---------------------------------  谢谢你,能上路就是开心的。也希望你也是开心的  还记得那个帖子呢,那是一个大家共同建造的好帖子。  同怀念,10年了    哈哈哈,拿着土枪,抽着缅甸买的雪茄,谁还记得多年前那个不羁得像风儿的牦牦.
想当初,牦牦的队伍刚开张,十来个弟兄七八条枪的女匪毛.
  贴不上图,郁闷郁闷
  去年利用休假时间在国内旅行了两次。  其实说旅游更恰当些。旅行,我还未能体会到那些旅途中意义。  喜欢楼主的帖子,文字很打动人。
  冲着树进来的。  很多年前这个马甲还没有披上时的回忆~  纪念自己某一段很多年前的故事。
  每日一顶,关注中。
  期待楼主讲旅行中的故事,未出过远门的童鞋留爪。。。。。。。
  拉萨的西藏博物馆是个值得一去得地方  除了在八角街看那些唐卡啊佛像啊法器啊什么的工艺品  也可以在西藏博物馆看看真品个说  有个说法是  布达拉宫是西藏的客厅,西藏博物馆是他的书房  我去的时候学生证是免费的,现在不知道什么情况  适合刚刚抵达拉萨,适应高原反应的阶段游览,因为相对布达拉宫什么的来说  比较不累。博物馆里的玉玺。估计唐僧当年路过这里倒换关文,就是用这个盖个章吧
  呀终于贴上了玉玺,有好多个,可能是历朝历代受封的时候留下来的吧古老的经文。我觉得和印度的贝叶经很像。百度百科里面贝叶经的部分图片是错的。唐僧取经取回来的就是贝叶经鎏金的佛像,大约20cm多高,很精美,这样的佛像有很多一个金佛和珊瑚一个什么祭祀的法器,低下白色的部分是人的头盖骨
  我上面可能说错了,我们去的是哲蚌寺,不是色拉寺。色拉寺貌似是那个天天下午有辩经的寺。  哲蚌寺的游客很少。而且人都很好。哪里都让进去。哲蚌寺。寺院印经院里的羊。很多地方的印经院是不让游客进入的。这也是我喜欢哲蚌寺的一个原因。白墙,鸽子。我很喜欢动物,小孩子。西藏是个纯净的地方经幡,风一吹好漂亮的。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或者门上的白色帷帐在风中流转,就会想起特拉克尔的诗句
  顺便录特拉克尔诗一首。  这个诗人是我自童年起就深爱的。  可能也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很优美,很伤感。  很多蓝色。        童年     林克译    四处挂满接骨木的果子,童年安静地栖息    在蓝色的洞穴里,掠过旧日的道路,    如今野草黯然沙沙作响的地方,    寂静的枝桠沉思冥想;微风扫过葡萄叶,    仿佛蓝色的水流在岩石中轰响。    温柔的是乌鸦的哀怨。一个牧人    无言地追逐绕着秋日小山起落的阳光。    而灵魂,犹存蓝色的一瞬。    一只受惊的兽出现在林边    古老的大钟和阴森的村落静息于深谷。    你更虔诚地领悟了黑暗岁月的意义,    孤寂小屋里的清冷和秋日;    神圣的蓝光里,闪亮的脚步声响彻远方。    一扇打开的窗户咯咯作响;当目光    触及小山旁塌废的墓穴,忆起传说的童话,    泪水涌上了眼眶;哪怕有时灵魂也略略开朗,    当它想起快乐的人,黑金色的春光年华。    姜玉给照的照片之一。望月者,卡卡。天空中有个月亮是这样宁静的午后。在楼顶和喇嘛玩猫,很可爱的豹纹猫我们两个一样的猫动作,一样的猫表情。被问到如何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后,落荒而逃的云丹。喜欢北京远山如黛
  图片有点大哦
  拉萨的西藏博物馆是个值得一去得地方    除了在八角街看那些唐卡啊佛像啊法器啊什么的工艺品    也可以在西藏博物馆看看真品个说    有个说法是    布达拉宫是西藏的客厅,西藏博物馆是他的书房    我去的时候学生证是免费的,现在不知道什么情况    适合刚刚抵达拉萨,适应高原反应的阶段游览,因为相对布达拉宫什么的来说    比较不累。  博物馆里的玉玺。估计唐僧当年路过这里倒换关文,就是用这个盖个章吧
  呀终于贴上了玉玺,有好多个,可能是历朝历代受封的时候留下来的吧古老的经文。我觉得和印度埃及的贝叶经很像。百度百科里面贝叶经的部分图片是错的。唐僧取经取回来的就是贝叶经鎏金的佛像,大约20cm多高,很精美,这样的佛像有很多一个金佛和珊瑚一个藏传佛教祭祀的法器,低下白色的部分是人的头盖骨
  看直播,呵呵!
  我上面可能说错了,我们去的是哲蚌寺,不是色拉寺。色拉寺貌似是那个天天下午有辩经的寺。      哲蚌寺的游客很少。而且人都很好。哪里都让进去。哲蚌寺。寺院印经院里的羊。很多地方的印经院是不让游客进入的。这也是我喜欢哲蚌寺的一个原因。白墙,鸽子。我很喜欢动物,小孩子。西藏是个纯净的地方经幡,风一吹好漂亮的。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或者门上的白色帷帐在风中流转,就会想起特拉克尔的诗句
  顺便录特拉克尔诗一首。    这个诗人是我自童年起就深爱的。    可能也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很优美,很伤感。    很多蓝色。                童年        林克译        四处挂满接骨木的果子,童年安静地栖息        在蓝色的洞穴里,掠过旧日的道路,        如今野草黯然沙沙作响的地方,        寂静的枝桠沉思冥想;微风扫过葡萄叶,        仿佛蓝色的水流在岩石中轰响。        温柔的是乌鸦的哀怨。一个牧人        无言地追逐绕着秋日小山起落的阳光。        而灵魂,犹存蓝色的一瞬。        一只受惊的兽出现在林边        古老的大钟和阴森的村落静息于深谷。        你更虔诚地领悟了黑暗岁月的意义,        孤寂小屋里的清冷和秋日;        神圣的蓝光里,闪亮的脚步声响彻远方。        一扇打开的窗户咯咯作响;当目光        触及小山旁塌废的墓穴,忆起传说的童话,        泪水涌上了眼眶;哪怕有时灵魂也略略开朗,        当它想起快乐的人,黑金色的春光年华。                                        姜玉给照的照片之一。望月者,卡卡。天空中有个月亮是这样宁静的午后。寺院里的豹纹猫我也喜欢猫的被问到如何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后,落荒而逃的云丹。喜欢背景上远山如黛
  继续把这个贴完,开始讲下面的故事寺院房间里德一扇窗,木碗和佛珠寺院里的引路牌,很有特色那天晚上和石康大人。音容笑貌真的很模糊了。但至少是暖调子的
  侵犯了石大人的肖像  伊不会来追杀我吧。  如有不妥,请与我联系,我会换掉。
  哲蚌寺翻新后 我又去看了一次 漂亮了许多哲蚌寺的大门翻新后变成这样了 多了些新意 少了些历史印记厚重的寺门总是美丽的雕栏画柱
  完全都不像了啊。  我记得在山坳里,门很小的    不过话说被一辆车直接带进去了,没有太多印象  但是真诚的说  不太喜欢现在的样子
  同感 的确是漂亮 但似乎缺了点故事
  天涯抽风,有几张照片看不到呢~~
  喜欢这样的文字
  听故事的人,搬个小凳坐下了。。
  最普通的游伴和不普通的旅程(北京--拉萨--珠峰---樟木口岸)    ”“我将远行,但那不是应许之地。”“    火鸟说毛毛的文章里总有帅哥出现就好像她的文章里总得有美女。齐家大妞说大姐你怎么认识的都是不同寻常的人啊。但是这次要说的杨同学,着实不是什么帅哥,而且从前面看,从后面看,躺着看,坐着看,倒立了看,怎么看都非常非常的普通。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都普通。”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就像是黑夜里高楼上亮灯的那扇窗,大老远的就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是有的人也有一种本事,就是把自己融入到周围的环境里,嵌入到这个世界的背景中去,不仔细看,你就找不到他。杨同学就是后者,我们最初见面是在北京-拉萨的火车上。他好像成了车厢上的背景。我们两个都睡上铺,我爬上爬下多少次,取放东西,看书睡觉,甚至了观察下铺中铺的旅伴——几个公安大学的学生,家长都是西宁和格尔木公安系统的,听他们聊天很有意思,从而吸引了我大量的注意,这也是我没有注意到杨同学的一个原因吧——总之,就是过了很久很久,我才发现,原来我的对面,那本《西藏旅行指南》一类的书后面,是有一个人的。    杨同学戴着一副大大的眼睛,深蓝的牛仔裤,毛衣。与其说像个游客,倒更像个放寒假回家的学生。长相和打扮,就是那种,放到《非诚勿扰》节目里,第一轮大概可以剩下12-17盏灯的水平。  
  第一天过去了,没有交流;第二天开始在吃饭的间隙有了偶尔的简短对话,但是他之后依然是爬回到上铺去看书睡觉。完全不像我,如果不睡觉就赖在下铺听几个小孩聊天,或者满火车乱窜,顺便结识了也是准备去尼泊尔的老吴大哥一家三口。傍晚车到西宁,某格尔木小朋友的亲戚警车开到站台上,为我们送来了新鲜的凉皮和手扒羊肉,我们把像蘑菇一样安静地长在上铺的杨同学叫下来一块享用。吃过以后,他又爬回去了,真是一个奇怪的内向的蘑菇。    夜里车到格尔木,送走了公安小朋友,我又昏昏睡去。真正的青藏铁路开始了,似乎这个时候起,真正的西藏之行才刚刚开始。完全不同的生活也才刚刚开始。  
  有空就来听故事
  在这里顺便贴一个青藏铁路的旧文吧。    青藏线的火车     北 京发往拉萨的列车于傍晚时分出发。貌似全车都是卧铺车厢。列车很新,车厢内部看上去也几乎和普通的卧铺车厢一样,不过仔细看,可以发现在窗户的上方和每个 铺位的头部,都有着硬币大小的氧气口,进入高原以后,列车会向车厢内充氧,增压。这样会很有效的缓解人们的高原反应。等到火车翻过高高的那曲,到达拉萨以 后,因为拉萨市的海拔只有m,相对来说比较低一点,所以不会有太激烈的高原反应。  
  欢迎来听故事。    贴两张火车的图火车火车上的供氧口火车上的被子,很干净,很有爱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去西藏了,知道高原反应并不可怕。到了高原以后,只要第一天慢慢的行动,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能站着就不走路,走路能走多慢就走 多慢。只要第一天晚上好好休息一下,马上就会适应,以后就又是活蹦乱跳的一条好汉了。如果自恃身体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适,一到高原就瞎折腾,就很可能在第二天悲剧了。     高原反应不是一种体质,而是一种状态,只要有一段时间,谁都会适应高原的。  不过在高原上体力下降的利害倒是真的。适应很久也是体力不行。     列 车第二天下午能到西宁,然后就开始往青藏高原上爬了,第三天早上睁开眼,就会发现已经有很多早起的人在窗户边拍照了,列车外已经是一派高原景象,远处开始 有了连绵不断的雪山。斑斓的高原草甸上,逐渐的出现了引起人们惊叫的藏羚羊,藏野驴和牦牛。臧羚羊最不怕人,就站在铁路的边上,瞪着好奇的大大的眼睛,就 好像是铁路沿线看火车的乡下小孩子一样,乖乖的站在原地目送火车渐行渐远。有的藏羚羊背对着火车,露出一个桃心型的屁股,很俏皮的样子。藏野驴一群一群 的,一般都在稍远些的山坡上。牦牛遍地都是,很悠闲地吃着草,体型巨大,身上的又毛很长,肚子上的毛一直拖到地上,形成了黑呼呼的一个大方块,好像用毛笔 在草地上随便的刷了一下,还留着毛嚓嚓的笔触。  车到那曲那曲是个大站,会停好一会,大家下来拍照,天冷,风大,我觉得我的脸都要被风吹走了,btw,这个是杨同学给拍的
  故事吸引人,照片吸引眼。
  青藏火车在茫茫的羌塘草原行进,到达安多,会路过一个高原湖泊,蓝得像宝石一样,是一个非常纯净的湖泊,叫做错那湖。错那湖是怒江的源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4800m),错那湖也是西藏的圣湖,据说在藏历龙年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藏族人前来朝拜。     错 那湖所处的羌塘草原这边基本上也是无人区,除了朝拜的年份,在青藏线开通之前,很少人知道,也很少人到过这个湖,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火车上膜拜一下,它 依然是那块嵌在窗子里的蓝宝石。湖水的面积很大,倒映着天上的云朵,从这里开始,人就会觉得自己是在前往天堂的路上了。     青藏火车线上,还有很多很长的隧道。据说修建的时候,一开始进度很慢,因为工人都要背着氧气瓶工作,体力又差,所以干活的效率不行。后来发明了一种办法,直接在隧道里打氧,这样就方便多了。施工的速度也就上来了。     火车在第三天的傍晚,运行了51个小时之后,停靠在拉萨火车站。一出车站,空气清爽而温暖,相比寒风呼啸的一月初的北京,有一点微微的湿润。不远处的城市在拉萨河的对岸,灯火辉煌。     你好,拉萨!     这里是不折不扣的高原,也是不折不扣的城市。  
  我想去西藏。。。呜呜。。。
  第二天,多数人都比我起得早,而且多数人都堆在了车窗边上。外面已经一派高原景象了。    多半的人都下车了,我们这边的铺位就剩下了我们两个。杨同学就好像是深山里的小动物,人多的时候躲起来,等周围静下来,他就跑出他高高在上的洞穴,活跃了起来。他开始拍照,发短信,然后和我聊天。后来有个很瘦的大哥也加入进来,我们三个聊得不亦乐乎,原来杨同学并不是那么的内向,只是活泼的不太明显。    杨同学的经历和他的外表一样普通,成都人,毕业后工作不顺心,就跑到北京的传媒大学进修。然后自己觉得自己一辈子都没干过出格的事情,于是决定去西藏。    瘦大哥都有小孩了,不知为啥要去西藏,看打扮就像个出差的政府工作人员。他很沉稳,面带笑容,深不可测。关于他自己他说的很少,问什么就很含糊的带过去。不像我俩,小孩样的,巴拉巴拉什么都说。    听说我去过西藏,看着我邋里邋遢的样子,这两个人就认定了我一定是个老油条,本来准备住宾馆跟旅游团的他们,都决定要跟我混,于是,我就在车上捡了两枚大男人。  
  杨同学在火车上后半程最关心的就是高原反应。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必要问我这里海拔多少啦?我说我也不知道。我真不知道。他又问我到了拉萨会不会很严重,我轻描淡写的说:也没有啦,拉萨的海拔只有3000多,有高反,但是不会很严重啦,活动时候慢点blabla……..又问不是海拔5000多么?我说,那是翻唐古拉山口的时候啦。于是他就专门等待翻唐古拉山口的时候感受了一把,记得好像是半夜,反正我睡了。    他仔细的观测着自己的身体反应,简直像个临产的准妈妈一样敏感。一会儿说有点头疼了,一会儿问我是不是也觉得呼吸有点困难。其实火车上打着氧,基本上没有什么高反的。最多就是有点头疼。反正我是没有什么反应,我说我没有反应,他还不信,过一会儿,跑到我这来说:“你高反了!!看看,嘴唇都黑了!!”    他还一路直播。估计是要跟自己的朋友显摆一下吧。一有什么就发短信。  我有时候很讨厌他这样,觉得实在是承不住事。我是个很直白的人,我就对他说:“大哥,你就别激动了,以后有的是激动的时候。”或者在第一只藏羚羊,第一只牦牛出现,他没有拍到照片而遗憾的时候,劝劝他:“不要紧,后面有的是。”瘦大哥在旁边就很镇静。不像他。有时候想想,他这样也挺好,有时候去的地方多了,或者瘦大哥这样老成的人,人倒是淡定,但是也少了很多兴奋的感觉。像孩子一样,也很可爱的。    不过大家还是结成了快乐的三人组,背包旅行的路上就是这样,你永远也不用担心孤单,一出门,只要汇入了背包客的洪流里,你不是会捡到别人,就是会被别人捡走。    拉萨各种青年旅社的布告栏上,都常年贴着各种“求被捡”的大纸条子。  
  多年前写《辞职去流浪》的树啊~~影响了一大拨人哦!呵呵
  咦/居然排在了第一页哦。写的更好哇,等你更新噻。。。心痒难耐想走西藏了哇。。。我天天都在看有关进藏的贴啊
  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搜到LZ多年前那篇帖子,很喜欢你的记叙风格,像小说一样吸引人,btw那个大咧咧的北京美女姐姐很真性情,喜欢,mark一下
  每日一顶,我来了  
  打卡  签到    关注!
  我也是来听故事的!呵呵
  树姐姐终于又出来了....  一个鼓舞了我出行的人又出现了,我在3年前看了你10年前的故事,在1年前做了相似的事,我等了你两年,终于,又出现了...  最开始在图书馆看到你的《100元狂走中国》,后来搜到天涯,看了你发的帖子,还有你在别人帖子里的只言片语,特别特别羡慕嫉妒恨...最主要的是佩服啊  去年10月开始,我从北京一路向南向西走到了云南,本来的目的地西藏因为身体和时间原因放弃了,经泸沽湖去了四川和重庆,最后回了家。  一直把你的文放在手机里,时不时的拿出来“温习”,还“学习”了你的某些路线,呵呵,还去寻访了“榆安园”呢,不过原址被拆了,搬家了,还有泸沽湖的里格,猪槽船...  这次你又讲了西藏和尼泊尔,我想我又要被你“蛊惑”了,O(∩_∩)O哈哈~    好多人都记得你呢....又上来讲故事了,真好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歌住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