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战地4中文版下载 cas_16.cas文件

> 廉价的玩家主板 680i LT SLI主板详测
廉价的玩家主板 680i LT SLI主板详测anandtech 作者:
680i LT SLI芯片组简介
  去年发布了针对超频用户和骨灰级玩家的680iSLI,面向英特尔酷睿2平台。该主板的一系列新特性以及超群的性能表现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NVIDIA在680i SLI主板上采用了为合作伙伴提供公版设计的推广方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像华硕、技嘉等厂商也推出了自行设计的680i SLI主板。不过680i SLI在推出的早期深受BUG困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到目前为止NVIDIA已经通过连续的BIOS升级解决了大部分问题。目前,680i SLI无论是从兼容性还是性能上都已经达到了高峰,但最令其尴尬的还是它高昂的售价。680i SLI的市场零售价为249美元,约合人民币1930元。不过各个厂家的售价不尽相同,最低有199美元的EVGA 680i SLI,最高有400美元的华硕Striker Extreme。
  但是由于稍低的650i SLI主板刚刚投入市场,更为便宜的650i Ultra迟迟没有推出,NVIDIA在英特尔平台主流价位上的市场份额岌岌可危。因此,NVIDIA在高性能市场区间发布了一个成本较低的全新680i LT SLI主板。NVIDIA会向几个核心合作伙伴提供680i LT SLI的公版设计。EVGA这次又是第一个向市场推出该主板的厂商,上市时定价为199美元,目前已经下调到了174.99美元,约合人民币1350元。这比680i& SLI主板的售价下降了50到74美元。但是零售市场的价格仍然偏高,在199美元到209美元之间。因此680i LT SLI与680i SLI的价格差距实际上并不是很大。
  在测试新主板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680i SLI和680i LT SLI芯片组之间的差距。从主板上来看,我们认为680i LT SLI的北桥680i LT SLI SPP就是一个被重新命名的680i SLI SPP。前者的序列号为C55-P-N-A2,而后者的序列号是C55-SLIX16N-A2。这两个芯片组唯一的区别在于它们所搭配的南桥芯片不同。680i LT SLI搭配的是nForce 570 SLI MCP南桥,而680i SLI搭配的南桥则是nForce 590 SLI MCP。我们已经见过好多次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一代NVIDIA的南桥会与下一代的北桥相搭配形成新的产品线。不过我们觉得对被北桥芯片的重新命名会给一部分用户带来困惑。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2款芯片组的异同都在哪里。首先,这2款产品都支持1333MHz& FSB,因此它们都可以支持英特尔在Q3发布的1333 FSB酷睿2。2款产品都具备一流的超频性能,不过NVIDIA官方指出680i SLI将是“最好的”超频芯片组。我们认为实际上这2款产品的超频性能是一样的,只不过NVIDIA通过BIOS对680i LT SLI作了一些限制。
  680i SLI最高支持全速为1200MHz的SLI-Ready超频,而LT官方只支持800MHz的内存。不过这只意味着你需要在BIOS中手动设置内存的速度和时序,大多数超频玩家都会这些操作。经过测试,我们的LT主板可以稳定地运行1275MHz的内存,因此这一同680i SLI的区别实际上没有什么影响。
  另外LT主板还不支持Link Boost功能。这一功能在用户使用通过认证的GeForce时会自动将系统超频25%。我们使用了8800GTX显卡之后,这一功能带来的性能提升微乎其微。尽管如此,680i SLI在BIOS中提供的GPU Ex和QuickSync的选项都是可用的,这在用户采用内存同步的时候可以改善内存的性能。同样,在实际运行当中这些设置带来的性能提升非常有限。
  其它的不同就在于LT的USB 2.0接口从10个削减到了8个,而且千兆也从2个变成了1个。因此LT主板无法实现两块网卡并联的DualNet teaming功能,不过这一功能在实际当中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倒是USB接口的减少会给一部分拥有很多外设的用户带来一些麻烦。
  此外,LT还去掉了第3根PCIex16插槽。在680i SLI上,这根插槽可以安装物理特效卡,它运行在8X速度下。LT主板还舍弃了被动的热管散热方案,采用主动式风扇散热。而且680i SLI上的LED面板、板载开关和重启开关也被去掉了。最后,LT只配备了一个经过削减的BIOS软件,不过它完全支持一定程度的超频设置,但是也会使一些骨灰级玩家失望。
EVGA 680i LT SLI主板特性和规格
EVGA 680i LT SLI特性和规格
EVGA 680i LT SLI
定位及售价:
高端注重性能的玩家 199美元(1500元人民币)
Socket T (LGA 775)
支持的CPU:
LGA775接口的Pentium 4、Celeron D、Pentium D, Pentium EE、Core 2 Duo、Core 2 Extreme
680i LT SPP (C55 P-N-A2) + 680i LT MCP (570 SLI MCP)
自动、400到2500 QDR (100~625)以1MHz单位递增
自动、同步、1:1、5:4、3:2
400MHz到1400MHz,可以以任意单位调节
PCIe1&2速度:
100MHz到200MHz,以1MHz单位递增
1x、2x、3x、4x、5x
自动、0.80000V至1.60000V以0.00625V为单位递增
自动、连接、不连接
自动、6x-11x以1X为单位调节-Core 2 Duo向下不锁倍频、Core 2 Extreme 6x起,不锁倍频
自动、1.80V到2.50V之间以0.10V为递增单位
内存时序控制 :
优化、专家级-共有10个内存时序选项
自动、1.2V、1.3V、1.4V
自动、1.2V、1.3V、1.4V
4根240针插槽支持双通道DDR2-400、533、667、800最高支持8GB非ECC校验内存
2根PCIex16插槽(支持SLI多技术)2根PCIex1插槽2根PCI 2.2插槽
SATA/RAID:
6个SATA 3Gbps接口 (支持RAID 0、1、0+1、5和JBOD)
板载IDE接口:
1个ATA133接口,支持2个IDE设备
板载USB 2.0/IEEE-1394接口:
8个USB 2.0接口-4个在I/O面板-4个通过扩展面板2个火线400接口-1个在I/O面板-1个通过扩展面板
板载网络模块:
1个NVIDIA千兆以太
Realtek ALC885-8声道高清音频解码器
24针、8针EATX 12V、4针12V Molex
1 x 1 x 1 x S/PDIF光纤输出1 x IEEE 1394a1 x 音频面板1 x RJ45网线接口4 x USB 2.0/1.1接口
Award 721N0P01
  NVIDIA公版提供了一个中等水平的BIOS软件。它可以提供一部分超频选项,重点放在了对内存时序的设置上。我们在测试中发现可以手动调节tCAS、tRCD、tRP和tRAS选项来保证性能的提升。与680i SLI的BIOS相比,调节HT和MCP电压的选项都没有了,而且FSB与SPP电压选项已经被固定在了1.4V,这大大限制了主板的超频性能,特别是超越500外频的性能。
  另外一个限制就是内存电压只能以0.10V为单位进行调节,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不能很好地发挥ProMOS或Elpida内存颗粒的性能。显然NVIDIA不想让这款主板与自家的680i SLI做正面的竞争,所以对BIOS进行了精简。
nTune软件界面
  这款EVGA主板使用了标准的NVIDIA nTune软件对自身进行调节。但我们注意到软件中的电压控制和风扇转速控制都不可用。这意味着某些改动必须在BIOS中完成。当然大多数超频用户都会去找BIOS,但nTune软件一向与主板结合得非常紧密,在这块板子上连CPU风扇的转速都无法通过软件调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不方便的事情。不过庆幸的是,NVIDIA已经表示,未来的软件将解决上述问题,而且用户还可以利用nTune调节其它风扇的转速。
EVGA 680i LT SLI主板板型设计
EVGA 680i LT SLI板型设计
  为680i LT SLI主板进行的板型设计改造非常成功,但是相比目前的绿色主板,我们还是更喜欢黑色的PCB板。我们毫不费力地把这款主板安置在了Cooler Master的CM Stacker 830中。该主板采用了6相供电设计,提供了4个风扇接口(1个4针,3个3针),而且这些风扇接口都在容易连接的位置上。不过目前只有风扇可以在BIOS中调节转速。北桥和南桥都采用了主动的风扇散热,因此在启动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噪音。而且两个风扇在启动后会保持100%的全速运行,因为它们的速度暂时不可调节。
  24针接口非常方便连接,因为蓝色的IDE接口已经放置到了主板边缘。不过这个板子最大的设计失误就在于把主板外接面板的插头放置在了插槽与IDE接口之间狭小的空间内。
  两个黑色的主SATA接口与接口被放置在主板的另一侧边缘。我们发现在使用PCI插槽核PCIex16插槽的时候SATA接口的位置非常理想。我们在测试中发现南桥芯片很烫手,不过超频的时候并不需要额外的散热。南桥散热风扇比较低,因此当在第一个PCIex16插槽上使用8800GTX这样的巨型一点也不受影响。不过在高负载情况下附近的温度会上升很快。
  这款主板提供2根PCIex16插槽、1根PCIex1插槽和2根PCI插槽。不过当你使用这2根PCIex16插槽时会发现,在其周围的PCIex1和PCI插槽都将被覆盖,无法使用。
  回到CPU周围,我们发现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额外的散热系统。我们在测试的时候还使用了几个较大的散热风扇,一切都表现良好。北桥风扇也是大小适中,不会影响周边的任何一个设备。
  I/O面板提供了标准的和接口、LAN网络接口和USB 2.0接口。接口上有2个LED灯可以指示当前网卡的连接状况。音频面板拥有6个接口,用户可以设置2、4、6和8声道输出,同时该面板还提供了一个S/PDIF光纤输出接口。I/O面板还提供了IEEE 1394a接口。
  主板的音频系统基于Realtek ALC885,提供8声道音频输出。Realtek最近在支持EAX 2.0上有一些小麻烦。不过我们发现最新的1.61驱动已经在几个游戏中得到了改进。不过《战地2》中依然运行得不正常。总的来说,这款主板的设计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是我们认为在相同价位上,其它芯片组的主板都可以提供更多的USB接口和网卡,还有被动的热管散热方案。
E6300和E6600超频测试
E6300超频测试
EVGA 680i LT SLI双核超频测试平台
Core 2 Duo E6300双核心、1.86GHz、4MB L2缓存1066FSB、倍频为7
1.4500V (默认为1.3250V)
Tuniq 120 Air Cooling
OCZ ProXStream 1000W
OCZ Flex XLC PC2-GB) (ProMOS内存颗粒)
1 x MSI 8800GTX
西部数据150GB 10,000RPM SATA
Cooler Master CM Stacker 830
最高超频成绩:
500x7 (3-4-3-9 2T、800MHz、2.20V),CPU 1.4500V3500MHz (+88% FSB/CPU)
E(点击放大)
  我们很容易就将E6300超到了7x500即3.5GHz主频。我们在2.3V电压下可以将OCZ Flex PC2-9200 和Corsair PC2-8888内存的时序设为1T。不过在超频之后,我们不得不把OCZ Flex PC2-6400从1T改回2T,因为ProMOS内存颗粒不支持2.3V的电压(我们推荐采用2.250V的电压)。
  我们对OCZ Flex PC2-6400 CAS3 和 G.Skill F2-GBHK内存的测试获得了成功,它们都采用了ProMOS内存颗粒。OCZ Flex PC2-6400可以运行在800MHz下,电压为2.15V,时序设置是3-4-3-9 2T,延迟非常低。G.Skill F2-6400CL4D的时序设置为4-3-3-8 2T,不过我们必须把电压上调到2.2V。我们没有改动其它的内存子选项,全部设置为“自动”,因为经过测试发现这些选项对性能的影响微乎其微。我们还试了的测试,不过这次我们只能把延迟提高到3-4-4-12 2T,电压增至2.2V才能保证程序的稳定运行。
E6600超频测试
EVGA 680i LT SLI双核超频测试平台
Intel Core 2 Duo E6600双核心、2.4GHz、4MB L2缓存1066FSB、倍频为9
1.0V (默认为1.3250V)
Tuniq 120 Air Cooling
OCZ ProXStream 1000W
OCZ Flex XLC PC2-GB) (ProMOS内存颗粒)
1 x MSI 8800GTX
西部数据150GB 10,000RPM SATA 16MB缓存
Cooler Master CM Stacker 830
最高超频成绩:
425x9 (3-4-3-9 2T、799MHz、2.20V),CPU 1.4750V3825MHz (+59%)
E(点击放大)
  在多次尝试之后,我们终于把超频成绩稳定到了9x425也就是3.825GHz。在416和422 外频之间,我们开始遭遇到瓶颈。不过最后我们在423外频上通过了完整的基准测试,但仍然无法通过Prime95的测试。我们最后发现如果不适当地改善CPU周围的散热,那么外频只能稳定在410MHz左右。
E(点击放大)
  我们把E6600的倍频下调到7,并成功地实现了500MHz外频。我们在7x518下进入了XP系统,但是系统非常不稳定,我们认为是FSB/SPP/MCP电压都不够高导致的。在502和516外频附近我们发现了瓶颈。如果能够提供对VTT和GTL Ref电压的调节,那么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在测试中,我们设法让OCZ Flex PC2-6400内存运行在了1133MHz频率下,时序设置为5-5-5-15 2T。这是这款内存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我们在同步的情况下达到了-850的水平,时序设置为3-4-4-9 2T,电压为2.20V。我们换上OCZ Flex PC2-9200和Corsair PC2-9136内存,两款都可以运行在DDR2-1275上,内存时序5-5-4-12 2T,电压为2.30V。它们在系统中非常稳定,表现优异。
QX6700超频测试
QX6700超频测试
EVGA 680i LT SLI四核超频测试平台
Core 2 Extreme QX6700四核心、2.66GHz、8MB L2缓存1066FSB、倍频为10
1.4500V (默认为1.3500V)
Tuniq 120 Air Cooling
OCZ ProXStream 1000W
OCZ Flex XLC PC2-GB) (ProMOS内存颗粒)
1 x MSI 8800GTX
西部数据150GB 10,000RPM SATA
Cooler Master CM Stacker 830
最高超频成绩:
362x10 (3-4-3-9 2T、797MHz、2.20V),CPU 1.4500V3625MHz (+36%)
最高FSB成绩:
432x8 (3-4-3-9 2T、798MHz、2.20V),CPU 1.4500V3460MHz (+62% FSB)
QX(点击放大)
  我们在680i SLI上的四核处理器超频非常令人失望。直到最近,情况才有了改善。EVGA 680i主板和华硕Striker主板最新的BIOS都可以让四核处理器运行在400外频以上。我们的主板在默认倍频下达到了362外频的水平。我们可以在368外频上进入XP,但是无法完成基准测试。电压选项的不完备让我们在超频中再次遇到瓶颈。
QX(点击放大)
QX(点击放大)
  我们把QX6700的倍频向下调整并取得了8x450的成绩。在这一设置上,我们完成了大部分测试,但无法通过Prime95四核测试以及多任务测试。我们最后在432外频完成了整个测试,也许可以获得更高的成绩,但是我们在440外频附近遭遇了很大的瓶颈。
常规测试平台配置
常规测试平台配置
标准测试 测试平台配置
Core 2 Duo E6600(2.4GHz、4MB L2缓存)
OCZ Flex XLC PC2-GB) 2.20V、3-4-3-9 (可设为1T)(采用ProMOS内存颗粒)
西部数据 150GB 10,000RPM SATA
Intel-8.1.1.1010-9.35、8.43-6.10
1 x MSI 8800GTX
NVIDIA 97.92
OCZ ProXStream 1000W
先锋PX-760A
Cooler Master CM Stacker 830
ASUS Striker Extreme (NVIDIA 680i) - BIOS 1002ASUS P5N-E SLI (NVIDIA 650i) - BIOS 0401ABIT AB9 QuadGT (Intel P965) - BIOS 1.1 B06DFI LANParty UT ICFX3200-T2R/G (AMD RD600) - BIOS 12/22EVGA 680i LT SLI (680i LT) - BIOS Award 721N0P01GIGABYTE GA-N680SLI-DQ6 - BIOS F4BIntel D975XBX2 (Intel 975X) - BIOS 2333MSI P6N SLI Platinum (nForce 650i) - BIOS 1.22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
  容量在XP下是一个标准配置,因为很多发烧友已经购买了这个容量的内存。我们选择的OCZ Flex XLC PC-6400内存在和性能上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我们同样采用了海盗船的Corsair XMS2 Dominator内存(Twin2xD),来验证这款主板可以支持-1200的设想。
  我们同样还使用了很多其它品牌的内存来测试主板的兼容性。这些内存品牌包括创见、勤茂、威刚和WINTEC的DDR2-800内存。我们通过MemTest86确定最好的内存设置之后,再把它们放到测试中。最后,在内存子选项保持“自动”的情况下,我们找到了4组最好的时序设置。
  在测试中我们使用了微星的8800GTX显卡,以便保证在分辨率下显卡不会拖系统的后腿。这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我们发现在使用4xAA/8xAF设置之后,系统地性能没有受到多少影响。我们的视频测试也是运行在分辨率下,并且视频的质量设置为“高质量”。  所有测试都在封闭的机箱中运行。我们采用了1个光驱和1个硬盘的配置,以保证系统有轻度的负载。测试用的Windows XP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更新工作。之后,我们将一个干净系统做成了镜像,并安装在其他主板的系统中。安装完毕后,我们确认驱动程序方面的冲突已经减到了最小。我们在主板上实现了3-4-3-9 1T的内存时序设置。
图形处理与系统综合测试
图形处理综合测试
  3DMark系列软件是目前最流行的图形处理基准测试工具。尽管它提供了很多易于比较的设置,但是我们认为仍然不能取代实际游戏中的表现。因此这一分数仅为一个理论上的综合测试参考。
  在3DMark06测试中,EVGA这款夺得了第一,并且在视频性能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相比之下,DFI的一款RD600主板的得分最低。
  在对和依赖程度较大的3DMark01测试中,我们发现EVGA 680i LT主板落后于大部分竞争对手,除了DFI的RD600。不过由于比分非常接近,因此我们很难下结论说哪块主板是最好的。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PCMark05也是Futuremark提供的一款常用测试工具,它可以反映出一套家用系统的整体性能水平。它提供了系统整体和各个子系统的性能得分,并采用了真实运行的软件环境来打分。因此我们认为这一分数不仅体现了理论上也体现了实际运行中硬件的整体水平。
  EVGA 680i LT在这项测试中脱颖而出,夺得了第一名。我们发现发布的这款新已经超越了之前的性能冠军MSI P6N SLI Platinum主板。650i和680i芯片组在单任务测试中均名列前茅,而且680i显示子系统的表现更为优秀。不过975X 和P965芯片组在多任务测试中获得了胜利。而RD600主板在大多数测试中都是名列中游。
多任务与多媒体编码测试
高负载多任务测试
  我们的测试方案是压缩一个测试文件夹,里面包含了444个文档,10个子文件夹,大小为602MB;将一个137MB的高清视频片断转换为37MB的MPEG-4文件;利用PowerDVD播放Office Space前两章的视频;同时在后台运行AVG的。我们对这个方案做了一点修改。当视频转换和文件压缩都完成后,我们就马上关闭了这些任务。这是一个挑战所有硬件包括、和存储子系统的方案,同时对系统稳定性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尤其是在超频的时候。
  这项测试的成绩与PCMark 2005多任务测试的结果差不多。尽管英特尔最先完成了视频转换,但微星和EVGA主板还是在整体成绩上双双取得了第一。RD600仍然是最后,尽管它提供的视频回放效果最好。
多媒体编码性能测试
  多媒体编码很简单,我们把一张Office Space的放进,然后使用AnyDVD Ripper将全部内容拷贝到上,没有任何压缩,这就提供了对原DVD内容的精确复制。之后我们运行 Recode 2软件,打开Office Space在硬盘上的拷贝,对内容进行一些调整,使得这些文件可以放在一张标准的4.5GB DVD上。然后我们就开始制作镜像,所有的选项都被设为默认。结果以秒为单位表示出来,数值越小的越好。
  680i LT SLI再次以微弱优势领先微星主板取得了第一。我们在之前的680i/650i测试中,该项成绩几乎要落后现在的分数2分钟。这是因为测试中磁盘的读取不太正常,看起来已经通过BIOS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
音频编码与文件压缩测试
音频编码测试
  我们的音频测试需要精确复制v095.b4和LAME 3.98a3音频。我们采用了INXS Greatest Hits CD,该CD包括16个音轨,大小为606MB。结果仍然以秒为单位表示,数值越小的越好。
  我们的先锋使用了2分零9秒读完整个CD。这意味着在开始的一段时间任务只利用了一个核心,当进行到一半,读取速度超过音频编码的速度时,系统才开始使用第二个线程进行处理。EVGA 680i LT以139秒的成绩领先。  在之前对和存储系统依赖较高的多媒体编码测试中,英特尔的975X超过了P965、NV650i-680i和RD600芯片组。不过这一情况开始改变,尤其是当时序设为1T时。最新的BIODS允许内存稳定地运行在1T -800下。在1T设置下,微星的P6N SLI Platium最终可以取得136秒的好成绩。
文件压缩测试
  我们采用了最新版的软件,它可以很好地支持多线程的操作。我们使用WinRAR 3.62来压缩一个测试文件夹,里面包含了444个文档,10个子文件夹,大小为602MB。全部压缩选项设置为默认,每次操作前都进行了磁盘碎片整理。
  和其它测试截然不同,EVGA这次成了最后一名,所有的NVIDIA芯片组看起来都表现不佳。 P965和975X 主板获得了胜利,RD600主板稳定在中间的位置。事实上,过去的测试表明NVIDIA芯片组在压缩测试中一直处于劣势,这与其CPU吞吐量较英特尔芯片组稍低有关。改变内存时序后结果没有明显变化,不过在1T设置下EVGA 680i& LT缩短了10秒的时间。
游戏性能测试游戏性能测试
  和通常一样,我们采用了几款流行游戏来测试系统的游戏性能。分辨率设置为,全屏抗锯齿和异向过滤都被关闭了。当前对于使用19寸的用户来说,是最为常用的分辨率。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画面质量,但是考虑到这是一次性能测试,因此我们还是采用了默认的方案。
  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所有主板的得分都非常接近,我们无法确切地分别任意2款主板之间的性能差异。我们的EVGA主板在2T的情况下基本上在大部分测试中获得了第一,而在1T的设置下,在3个测试中获得了第一。
  我们在常规测试中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不过在E6600的超频测试中,我们在9x425下遇到了NF4_DISP.DLL错误。不过在的指导下,我们删除了几个注册表中的键值,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更多的问题。我们花费了数个小时反复地在每块主板上运行这些游戏,以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出现。
磁盘控制器性能测试磁盘控制器性能测试
  AnandTech的iPeak测试旨在单独衡量磁盘控制器而非磁盘的性能。在这个测试中,我们采用相同的,并尝试不同的磁盘控制器。我们使用元文件来记录真实环境下的I/O操作并实现回放。这里用到了Winstone 2004套装工具。英特尔的iPeak软件会自动跟踪系统在运行Business Winstone 2004和MCC Winstone 2004时的I/O操作。硬盘在每次操作前都要进行格式化。  iPeak给出了硬盘实现每一个I/O操作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单位是毫秒。为了让结果更加直观,我们使用了每秒运行的I/O操作平均值,较高的数值代表更好的性能。这一结果与单独测试磁盘控制器的性能不太一样。
  在非RAID测试中,SB600南桥无论是在多媒体内容I/O还是商务数据I/O测试中都领先于 ICH7R、Intel ICH8R和 680i/650i芯片组。不过在DFI上额外提供的Promise控制器是最慢的一个,而Intel 975X主板上的Marvell控制器只比它强一点点。680i和650i MCP南桥的表现有一定差异,不过它们的磁盘性能在测试中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同样进行了RAID 0和RAID 5测试,最后680i MCP比680i LT MCP的性能高出2%。NVIDIA南桥整体上来说在控制器测试中表现得较慢,不过其实际的磁盘性能都是等于或略高于其它主板。
电源消耗与超频测试
电源消耗测试(点击放大)
  我们的电源消耗测试中包括了MSI 8800GTX的功耗,并且的C1E/EIST选项被关闭了。680i系列主板的功耗是所有参测中最高的。P965主板在空闲状态下的耗电量最低,但是在负载状态下的耗电量比RD600主板高出10%。975X主板的耗电两在两种状态下均比965要高,但都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E6600超频测试,倍频为7,最大FSB(点击放大)
  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这款EVGA主板的超频性能在BIOS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们在超频中也遇到了很多外频上的瓶颈。我们已经向发出了这方面的信息,也许在这款主板到达最终用户手上的时候会得到改进。我们觉得这款主板的外频已经被限制在了450到475之间,更高的外频暂时被冻结了。当新蛋网站发出最终零售版时,我们会买一块回来进行重新测试,任何超频方面的改进也会出现在我们未来的报告当中。
  我们发现在超频过程当中需要适当调高的电压才能取得与别的主板相同的超频成绩。这或许是因为过于苛刻的时序导致对电压的需求增高。不过从整体上来说,这款主板的超频性能非常强劲,但是它仍然缺乏一款骨灰级玩家的BIOS。
  这是我们第一次审视680i LT SLI芯片组,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款增强的、修改过的、精简的680i芯片组。旨在提供一款与680i有着相似功能,面向极限玩家,但更为低廉的玩家主板。那么他们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呢?我们很难回答这一点。
  我们在测试中发现了EVGA 680i LT SLI的局限,同时也对其卓越的整体性能印象深刻。不管怎么说,NVIDIA的工程师确实实现了成本的缩减,他们对BIOS的保留也使得这款主板无法与680i SLI正面竞争。  我们对这款主板的价格还是不太满意。尽管官方定价比680i SLI便宜了50美元,但是最新的网上报价已经达到了199到209美元之间。如果再多花10到15美元,我们很难选择这款主板。我们希望680i LT SLI的价格能在市场指导价以下,目前已经是174.99美元了。  在199美元价位上,我们认为如果想使用NVIDIA的SLI功能,还会有很多主板提供相似的性能。其中华硕的P5N32-E SLI Plus和微星的P6N SLI Platinum都是很好的选择。这些主板可以提供比英特尔芯片组更灵活的设置方案。
  我们另一个不满意的地方在于这款主板的成本节约和它的定位不太相符合。在新闻发布会材料中,NVIDIA把这款芯片组和主板定位于“面向那些希望把自己的和内存推向下一级水平的极限游戏玩家”。我们可以忽略这款主板所省略的一块千兆和USB接口。不过对于极限玩家来说,他们在相同价位上会选择能够提供更多功能的其它主板。
  我认为这款主板最大的问题还是在BIOS的精简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NVIDIA左右为难的地方。当BIOS缺乏超频选项的时候,玩家如何把他们的硬件提升到另一个水平呢?这款主板的设计布局以及6层PCB的用料都表现出它的高端定位,但是目前的BIOS设置却并不令人满意。
  作为一个愿意购买这款主板的用户,我们希望NVIDIA能提供额外的电压选项,如FSB VTT、GTL Ref、MCP和HT等,还有其它几处关键的电压调节,如SPP、FSB和内存。
  尽管如此,这款主板表现仍然非常突出,而且在测试中十分稳定。在我们拿到这款主板之后,几乎是7天每天24小时不停地运转,而且测试了大量的配套硬件,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拿出来讨论的问题。之前在680i SLI上出现的SLI下声音问题、RAID下数据损坏问题、USB失灵问题和四核处理器性能不理想问题目前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我们认为EVGA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其价格已经降到了175美元,但是同680i的差距还不够明显,而又远远超出了那些质量很好的650i SLI主板。因此我们很难全心全意地向用户推荐这款产品。不过它确实填充了一段空白,从性能和稳定性来考虑,那些非极限玩家会很高兴拥有了这一新的选择。
&相关阅读:
·游戏功能再升级 微星X99新品主板曝光
&&·无线Killer助力游戏 微星旗舰X99面市
&&·顶尖玩家齐聚一堂 微星Beat IT决赛开赛
&&·高性价比合理选 技嘉H81M-DS2京东促销
&&·物美价廉 七彩虹战斧C.B85K V20京东热卖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主板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主板论坛精选
TOP10周热门主板排行榜
商家报价:
58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452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452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46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58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452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15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46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7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398-¥568
上市时间: 2014年05月
产品数: 2
商家报价:¥2888-¥4999
上市时间: 2014年08月
产品数: 4
商家报价:¥899-¥999
上市时间: 2014年09月
产品数: 2
商家报价:¥2499-¥4199
上市时间: 2014年09月
产品数: 4
商家报价:¥549-¥649
上市时间: 2014年10月
产品数: 2
商家报价:¥959
上市时间: 2014年10月
产品数: 2
商家报价:¥1999-¥3499
上市时间: 2014年09月
产品数: 5
商家报价:¥449-¥699
上市时间: 2014年09月
产品数: 2
商家报价:¥309-¥349
上市时间: 2014年08月
产品数: 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s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