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现在上吸血能掉大火吗?肝在左面还是右面是自己看右面是队伍看,本来是打了本夜战掉了第五位高鬼魂,又上了必杀掉

&欢迎访问起点女生网,请&&或&
加入书架书签 |
投女生推荐票 |
阅读底色..
字体大小..
默认设置..
打赏作品&|&
给本书投粉红票&|&
给本书评价
难以忘却的记忆
作者:&& 更新时间: 23:16&& 阅读最新章节
第二章 分卷阅读本卷共0字鏖战云贵川
第一节 引子&第二节 打飞机&第三节 遇罗元帅&第四节 水车夜战&第五节 地雷战&第六节 偷袭&第七节 救陈树湘&第八节 电报&第九节 撤退&第十节 渡湘江&第一节刘伯承&第二节老山界&第三节两武打明星&第六节通道会议&第七节八一特战队&第八节黎平会议&第九节授旗&第十章教堂&第四节龙坪大火&第五节《绣红旗》&第十一节棉花&第十二节乌江&第十三节箐口&第十四节遵义&第十五节娄山关&第十六节桐梓&第十七节遵义会议&第十八节方便面&第十九节施耐德神甫&第二十节讨论&第二十一节土城(上)&第二十一节土城(下)&第二十二节一渡赤水&第二十三节扎西&第二十四节二渡赤水&第二十五节二战娄山关&第二十六节再战遵义&第二十七节吴奇伟覆灭(上)&第二十七节吴奇伟覆灭(下)&第二十八节大计划&第二十九节苟坝会议&第三十节打贵阳&第三十一节捉蒋&第三十二节谈判前的较量&第三十三节仇恨&第三十四节毛毛&第三十五节遇刺&第三十六节和毛毛有缘&第三十七节谈判&第三十八节一骂老蒋&第三十九节老蒋让步&第四十节老蒋设计&第四十一节修文&第四十二节张国焘&第四十三节平反&第四十四节茅屋论理&第四十五节羊角塘&第四十六节战松藩(上&第四十七节 战松藩(下)&第四十八节 萧诚的考证&第四十九节 永乐&第五十节 腊子口&第五十一节 哈达铺&第五十二节 又受处罚&第五十三节 大会师&第五十四节 尿遁&第五十五节 又生分歧&第五十六节 婚礼&
起点女生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向朋友推荐 |[转载]亚稣:谜一样的林彪
亚稣:谜一样的林彪
现在回头细想林彪,着实地使人佩服。中央那么大一堆人对毛泽东都是紧跟,挨了整也不反思,就乖乖地趴在那里等着毛泽东平反。唯独林彪另辟路径,要撂翻毛泽东,气势不同凡响。敢跟毛泽东叫板的彭德怀在离开中央时还不得不向毛泽东下了三条保证,敢跟毛泽东对着干的刘少奇在发觉大事不好时,还在毛泽东的住房外徘徊,想找机会勾兑一番。而林彪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的"五一"大派对时,竟敢当着毛泽东的面拂袖而去,丢下老人家在天安门城楼上翻肠倒肚地痛苦。有种!
  林彪是一个谜
  这是一个曾被尊为中国的第二号神,后来又被列为第一号鬼,非神即鬼,好象从来都不是人,最终还是被一个“鬼”字覆盖了的人。这是一个24岁就当军团长,从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当到野战军司令员、国防部长,而且经常身兼数职(比如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司令员),除了“副统帅”从未当过副职的人。这是一个党史军史少了他,有的史实就会讲不明白,就会出现空白,就会留下问号,进而愈发挑逗起人们好奇、探究心理的人。这是一个不时要面对,又不敢面对,竭力要回避,又很难回避,轻不得,重不得,深不得,浅不得,稍不谨慎就要引起麻烦,已经死去40年了,依然异常敏感的人。这是一个人们私下里有不少议论,据说世界上也有不少传闻,而今逐渐开始比较客观公正地放到历史天平上的人。谁都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叫“林彪”。
  毛泽东说:“1949年以前,林彪对于中国革命是功大于过。”蒋介石说:“林彪是战争魔鬼。”斯大林说:“林彪是无敌元帅。”
  听到林彪死的消息时,在人民大会堂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几乎一生仅见的当众号啕大哭,捶胸顿足,足足二十多分钟,而海峡对岸的蒋介石也流下痛惋的眼泪。
  林彪一般只管军事,每天看地图,罗荣桓称之为重点主义,林彪说话也只讲重点。
  1.林彪被邀请在延安党校讲马列课,大家都准备记录下抗日英雄的教导,许多人都准备了纸笔,可是林彪上来后只说了一句话:“资本主义是少数人发财,共产主义是大家发财,讲完了”,说完走下讲台,众人目瞪口呆。
  2.在塔山阻击战中,我军伤亡惨重,程子华向林彪报告损伤情况,林彪听完后,对手下人平静的说:“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3.在辽西追歼战中,我军部队建制打乱,指挥不灵,部下向林彪汇报,林彪听完后同样平静的说:“乱不乱我不管,找到廖耀湘就行。”
  4.六十年代,越南领导人向林彪请教如何赢得越南战争的胜利,林彪从嘴里只吐出了一个字:“熬”。越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5.他对宗教的分析评价最出彩:佛教"修",基督教"信".言简意赅.
  6.他嘱咐叶群:“话要少说,书要多读。不明白的事情,不应该说;真正明白了,就没有必要说了。所以,能说的话大都是无聊的重复。”
  7.他对建国后的解读耐人寻味:“开始打天下,是为了平等、公道、安全。打下天下后,才知道,世界上哪有这些东西。很可笑。”
  一、林彪永远是个谜
  他一半是白脸,一半是红脸;他是“两面派”,是“阴谋家”。
  他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变革,堪当世之帅才,隔世之韩信。
  他是特定社会的产物,是时代的悲剧。
  他反映了制度的缺陷、社会的扭曲和民族性的劣根。
  他是现代中国最复杂最多面性的历史人物,林彪事件的发生是现代中国人觉醒的转折点,他的下场比高岗、彭德怀、刘少奇更悲惨,而且至今得不到的平反。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政治的严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林彪在“文革”中确实干了些事,又属于“叛国投敌”的“铁案”。只不过国人健忘,又“为尊者讳”,又喜欢唱“窦娥冤”。
  二、林彪原本性格耿直。他不擅交际,喜欢独处
  聂荣臻说:元帅中只有林彪、彭德怀两人敢于顶撞毛泽东。
  林彪反对出兵朝鲜,甚至以有病为由拒绝率兵入朝;可是当斯大林收回出动16个团的苏联空军协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的决定后,林彪在宴会上拒绝与斯大林碰杯。他曾对毛泽东说;“主席啊,苏联为什么不出兵?苏联老大哥建国几十年了,我们才建国几个月,需要休养生息。为拯救一个几百万人的朝鲜,而打烂一个五亿人口的中国有点划不来。“
  林彪绝不向毛泽东低头,第三次庐山会议林与毛决裂,但他不写半个字的检查,至死不认错。
  林彪曾想到贵州当省长,以避开政治旋涡。
  林彪反对“大跃进”,私下里说毛“凭空想胡来”,“说绝了,做绝了,绝则错”,并说彭德怀的“万言书”是正确的,就是急了点。
  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指责彭德怀在遵义会议后唆使林彪给中央写信,反对他。可是,林彪却说:那封信与彭德怀无关。还是在庐山会议上,林彪对彭德怀说:“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你我离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我有暮气,……缺点是有暮气。”毛泽东批评了林彪的暮气,要他继续革命。从此,林彪才决定大干一场。
  三、林彪私下并不拿毛泽东当作神
  林彪在外面高喊“四个伟大”,在他的居处毛家湾却不挂毛泽东像,甚至印有毛主席语录和照片的报纸在林家厕所被当作卫生纸用,这在个人崇拜的狂热年代,如果发生在老百姓身上无疑是弥天大罪。
  毛泽东亲自召集主持的会议,林彪也敢称病不参加;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毛泽东让林彪当接班人,林却坚辞不受,还写了一份报告继续推辞。毛泽东在这个报告上作了批示,坚持让林彪作接班人,可是林彪竟然将主席的“钦批”报告撕碎扔进了痰盂。可见,林彪从内心来说对毛泽东极其反感。1971年“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上,林彪竟然给毛泽东来了个不辞而别……。
  但林彪也深刻领悟明哲保身、韬光养晦的道理。他的室内张挂条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他处理文件的原则是“主席画圈我画圈”,只有毛表过态的,秘书才代他画圈,否则他总是把球踢回去,“呈主席批示。”他还让秘书模仿自己的笔迹批文件,写上“完全同意毛主席的批示。”他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尊敬,把“请主席阅”改为“呈主席阅”。
  林彪公开里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最大最大最大”,背地里却说:“刘少奇、邓小平是好同志,刘少奇和彭真都是有本事的人,拿掉刘没道理。”他还说:“刘少奇在理论上比毛主席讲得透。”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林彪最爱读。
  林彪曾经当面对聂荣臻说:“我们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因为你是从组织上考虑问题,我是从政治上考虑问题”。林彪的所谓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就是谁正确就支持谁,谁对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有利他就支持谁。聂荣臻“组织观点强”,就是服从领导,谁当领导就服从谁,谁官大就支持谁,谁官大谁就是正确的。这大概就是林彪与聂荣臻最大的区别。这也是毛泽东信任林彪的最主要原因。因为老毛对自己的主张很有信心,他不愁不能获得林彪的支持。
  四、林彪是军事天才
  林彪可圈可点的是他的军事才能和战功。1955年全军授衔,林彪赫然排在元帅第三位,足以说明他的军功。元帅排名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朱德位居第一,无需争论,彭德怀第二,亦无话说,林彪位于第三,除了军事业绩把他推上此位,别的无可解释。论资格,他仅仅是黄埔第四期学生,聂荣臻、叶剑英是他的老师,徐向前属黄埔一期是他的学长;南昌起义时林彪是排长,而刘伯承、贺龙分别是参谋团团长和军长、起义总指挥,陈毅在南昌起义部队和红四军中则当过林彪的直接上级;林也就比罗荣桓的资历强点。然而,林彪把他的教官、上级通通越了过去,凭什么?只有凭硬碰硬的战功,单凭毛泽东欣赏他是绝对不行的,要知道那时毛泽东还没有成神,也不那么一言堂,此外也得全军上下心服才行。至今从未听说有人对林彪的元帅排名位置公开表示过不满或疑问,另外四野的战绩也为全军所称道,尽管有时还有些不大不小的争论。刘伯承元帅排名元帅第四位,同样是由于赫赫战功,但刘帅没有说过一句对林彪有意见的话,而且还称赞过四野的好几个战例,如丁盛率四野8纵135师对白崇禧集团作战时的的“腰斩七军”。
  其实共产党和所属军队前期的不倒,乃至后来的平型关这个转折点直至后期的全面战胜国民党,每一处关键危难时刻及全胜时期,都有林彪的影子。他是我军当时胜利的脊梁,是毛泽东及中央敢与蒋介石争斗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就是说毛泽东和林彪共同导演了当时的战争一点也不过。就军事而言,他是元帅外的元帅。如果林彪不是在抗战初期就被晋军误伤,他在抗战时期在军事上将有更多令日寇丧胆、令后人津津乐道的上乘之作;如果由林彪人朝指挥志愿军,战绩至少不会低于彭老总,甚至更加辉煌。这样的“林彪”凭借他的赫赫战功,取代朱德,位列元帅军衔第一人都是当之无愧的。如果“军事林彪”不当“政治林彪”,不淌“文革”这趟混水,他如今仍然是响当当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革命军事家,党和国家领导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五、林彪与毛泽东,是相互选择的结果,也是悲剧
  林彪的政治悟性、识人水平非常高,只是社交能力极差,无法自立为王。他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他是绝佳的领袖助手,做不了皇帝。
  了解历史就会发现,不论林彪跑到哪里,各方对他的待遇都极高,甚至会超出毛泽东、周恩来这样级别的人物。林彪去国民党那,老蒋总是会指定专人、反复关照、务必使林彪“如沐春风”。
作为毛泽东头号嫡系,在毛失势时也没人敢动他,因为每一个领袖都需要林彪,林彪也并不是铁心跟着毛泽东。他也会迎合王明、李德他们,写了篇挂羊头卖狗肉的“论短促突击”替上面圆场。
  相比毛泽东铁了心想收住林彪(这是老毛的最大本钱),林彪的心思其实一直很活。老毛的短处是实力太弱,林一直试图找到实力更强的主子,他与张国焘、王明、叶挺、朱德、周恩来等各方都有过接触,但答案是:没有,那年代,毛泽东就是最强者!
  林彪一个照面就跑毛泽东那里去了(老毛见了他更是乐得屁颠屁颠,其眼光也很毒),他的老上司朱德,带的是顶级精锐,而毛泽东带的是秋收起义的杂碎,一个天一个地!显然他认为朱德没尿性,老毛行,毛泽东以自己时代伟人的魅力征服了林彪。
  红军会师,张国焘曾单独找过林彪,一方面军那时不到八千人,张国焘的四方面军八万人,林彪还是拒绝跟张国焘走。
  去重庆谈判,以老蒋当时的雄厚实力想收复林彪照样谈不拢,老蒋有心无力,周恩来只能佩服。
  任何时候,只要林彪离开毛泽东,历史上就不会有老毛这号人物,只有林彪在东北“壮得狠啊”的时候,毛泽东才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可见林彪,具有有超强的洞察力,看人,基本谈一次天就够。
  可以看看他麾下的四野将领,一个个生龙活虎,极具个性。
  林彪之能,是超出几乎所有人想象的,500年一出的超级帅才!
  “九大”是林彪失败的肇端,也是他与毛泽东公开分歧的开始。“九大”虽然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了党章,但毛泽东没有采纳林彪、陈伯达主持起草的“九大”政治报告,此事给了林彪以沉重的打击。林、陈的报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主张国内的主要矛盾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家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发展生产。毛泽东对此违背“阶级斗争为纲”的报告稿极其不满,决定另起炉灶,改由张春桥、姚文元起草。可林彪、陈伯达又修改了报告,呈递毛泽东,毛泽东连信封也不打开,写上“退陈伯达”。陈伯达随后即被打倒。林彪虽然保住了接班人的地位,可从此失去了毛泽东的信任。毛的政治家敏感性和对策、应变能力就是比别人棋高一着,学是学不来的。“天生大任于斯人”的政治家都是如此,老毛玩政治向来是滴水不漏,潜在的危险事件被他“扼杀”得半点发生的可能性都没有!不过,活得也够累的。也许对政治家来说,这不是累,而是“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林彪向来对张、姚“笔杆子”极其厌恶,这回他却要在“九大”念他们起草的报告,此事差点气炸了林彪的肺。林彪直到上台的最后一分钟也没看报告一眼,秘书说:“我给您讲解一下报告”,林彪却断然拒绝:“不听!”林彪念报告时脸色煞白,头也不抬起来一下,念完报告后回到家里,叶群说:“我真担心你念错了”,可林彪生气地说:“多念错一点才好!”
  在庐山会议上,林彪提出设国家主席,那也是天经地义。本来嘛,这么大一个国家,哪能没有国家元首而只有党首。毛泽东是“一朝被刘咬,十年怕主席”。此事是林彪大对,毛泽东大错。林彪风烛残年之际如果真像当年中央文件所说的:还一手策划“五七一工程纪要”,直接向毛泽东下手,真是豪气不减当年,更上一层楼!有人说林彪早年有功,晚年有罪。依笔者看,他晚年才真正活出了自我。说他“阳奉阴违”那是贬了他,他是阳奉阴整,哪是一个“违”字可概括。毛泽东的位置是自己在党内打出来的,林彪为啥不可以接过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自己再打一个位置呢?毛泽东的位置是历史形成的,历史同样也可以为林彪形成一个位置,更何况毛泽东那位置多半是林彪帮他“形成”的,而毛泽东坐上去后又不珍惜,老是胡来。故而,林彪此举完全不违反游戏规则。
  从“九一三”起,毛泽东势不可挡地见老,在这个意义上林彪并没有全输,他毕竟折了毛主席的寿。可以说,从林彪死去的这一天起,毛泽东也死了,周恩来也死了,文化大革命也死了。毛的形象、理论和脸面最终完全破灭,剩下的只是维持,维持自己的存在,维持这个党、这个政权和这个国家的存在。下面干什么呢?不知道。继续革命?你再动员号召,连白纸黑字写在党章上的接班人都成了“林贼”,成了敌人,有谁还真心信你的说教?你再说信任谁重用谁,“副统帅”和“亲密战友”都照样翻脸,死于非命,谁还敢一心跟着你走?
  这个党、这个国家还能以这种样子继续存在和运行下去吗?人们开始用自己的脑子思索,试图寻找答案。想一想,有多少曾经满怀革命豪情和理想、到老毛把他们赶入广阔天地仍念念不忘革命的年轻人是从林彪的死开始对革命的目的和手段产生幻灭,从而彻底重新认识领袖、党、国家、世界、社会、人生、理想和现实的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清醒就是从林彪的死开始。林彪以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接班人和副统帅身份与“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泽东决裂并在此之后非正常死亡是他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六、林彪思想独异个性怪僻
  林彪以其独异的思想、怪僻的个性、韬光养晦的手法、极端的吹捧语言,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团、无尽的思索空间。陈伯达诗赞林彪:“漫漫思想界,长夜有明灯。赖此导人类,探讨永无垠。”
  可以说,林彪是中国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谋略智慧和劣根性的集中反映。从林彪身上折射出民族心理、文化、政治制度、社会体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和弊端。
  因此,林彪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国家的悲剧。
  七、林彪的简述
  林彪信奉“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深居简出、不喜交际、清高淡泊,在独来独往中给自己增加压力,在独来独往中学习成长进步。但是不武断,不盲目,不偏执,不自负。他的自信、耐心、沉静、果敢、简炼,给四野的老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历史的岁月一度蒙尘,林彪的风格一度埋没,但是将来的史书中,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榜里必然会浓墨重彩的为林彪记上一笔,而十大元帅中的其他人物也许不再有此殊荣。
  林彪的沉静,是一种类似“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魄。身带5处枪伤的林彪沉默寡言、话少,更多时间他在沉思。不大与别人交流和讨论,而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想,不了解的人就以为林彪为人城府极深。实际上,林彪是个思想清澈见底的人,不仅会把自己的观点直言不讳的说出来,多数情况下还要把自己的观点白字黑字的写下来,生怕别人误解。但对重大战略方向,总是一言既出决不虚发,一旦他开口布置任务,那就是命令,别人只能是听命和执行,对战场兵力的计算可以精确到一个营甚至一个连。
  林彪的沉思,是真正沉浸、深入、入静、无物无我的沉思。不光对身边人吃吃喝喝不管不问,别的什么事也不管不问。谁军容风纪不整了,谁喝醉了,谁吵架了,他都好像看不见,听不见,不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警卫枪支走火,敌机轰炸,战士玩闹,对于沉思中的林彪都似乎是另外一个世界发生的事情,这个时候的林彪,真正焕发出一个统帅者的魅力——近乎稚嫩儿童式的懵懂神情下,一个天才的大脑高速运转;一双执拗的目光后面,一个个战役战术的方案在清晰的对比、优化。
  林彪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前线再大的好消息,他“嗯”一声,露出点笑意,一闪即逝。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十大元帅授衔,林彪名列第三,如此个人荣誉的颠峰盛典,林彪缺席——他在青岛疗养,避开尘嚣,静听海浪天风。
  林彪清心寡欲,不讲吃穿,给什么穿什么,量体裁衣,伸胳膊伸腿的,裁缝怎么摆弄怎么是,像个木偶。从未听他说过哪件衣服质地如何了,样子好坏了,合不合身了什么的。还不爱玩,也不会玩,什么嗜好也没有。
  林彪内向,对于女性经常表现出害羞,但是他少有的几次不成功的感情经历都暴露出一种对纯真、真实、完美的追求。在东北八面城曾经有一次神秘的会见,一位清秀、文静、短发的女性远道而来,作为故人与林彪长谈半晌,然后飘然离去。林彪送到大门口,在那儿站上老久。据当时林彪的秘书回忆,这个女子谁也不知道她是谁,谁也不知道她和林彪的故交,谁也没有看见她再次和林彪有过会见,只是大家都记得,女子离去后,林彪的脸庞泛出潮红光泽,他的表情似乎又是一个活脱的纯情少年。
  林彪狠抓细节,心细如女人。话语金贵的林彪在战术问题上是个“婆婆嘴”,部队进入一线,24小时内到48小时内不等,下至指战员上至纵队司令都必须按照不同要求限期向他汇报。三下江南时,要求下面20分钟内就将敌情报告,一仗下来,6小时内要简报,24小时要详报,逼着总结经验教训。他创立影响深远的“六个战术原则”,把各个时期需要的战术和能体现出这种战术的各种新名词,灌输给他的将军和士兵: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三猛战术,猛打、猛冲、猛追;三种情况下三种不同的攻击法。部队行军到达指定地域,第一件事就是向林彪报告当面敌情。连红军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后两条,“买东西要付钱”、“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也是心细如发的林彪给加上去的。
  林彪特别重视总结战术,战后大会、小会四面开花,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胜仗不大提,尤其喜欢提败仗,一个败仗讲起来没完,大会讲,小会讲,专门开会讲。日他向军委发出这样的电报:“我们甚盼吸收关内作战经验,望将冀鲁豫及苏北等地的作战经验特别是夜战经验在战役,战斗,在技术上的各种办法陆续告我们以便研究吸收。”对自己的战术不满足,还要吸取其他战区的战术精华。
  林彪重视山头。最后四野1个八纵,出10名中央委员,就一个段苏权,因为是冀察热辽的程子华推荐的,被撤了司令员。文革中的林彪,全部智慧被政治调动,树毛泽东的权威,搞出“四个伟大”、永远正确,黄永胜和他那个军委办事组———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还有叶群,自成体系。
  林彪把人际关系看得很淡,这个淡,其实是建立在“透”字的基础上的,这是林彪一生少有闪失的原因之一,很多人是在被朋友卖了一次又一次,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认识到这一点,而林彪一早就醒了。他的“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并非始自今日,而是由来以久。林彪不尚空谈,不聚堆吹牛,不参加舞会,不出风头,所有这些时间他都呆在私宅读书,思考,策划,写书法,研究中医等等,真个是:我不误时,时亦不误我。林彪的政治结盟非常理智,天衣无缝。林彪这个人是讲究凭实力说话的,他骨子里根本瞧不起那几个玩笔杆子的烂文人,但是,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屑,可见其城府实在太深。我们可见的唯一一次沉不住气是他向江青发大火(那也一定是有非常特别的原因)。它跟叶群的感情不温不火,他曾经深爱的另外两个女人没有一个走进他的生活,但他却为自己和叶群写下脍炙人口的一句话:“生不同床,死后当同穴”,对老婆也算是有情有义,有始有终。文革中,他的女儿林豆豆问他:“如果遇到不可控制的混乱局面该怎么办?”这位曾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在铁血硝烟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无敌元帅只平静地吐出两个字:“离开。”笔者见到这个,简直对林彪肃然起敬。
给林彪“平反”的呼声是从哪里来的?这符合林彪的遗愿吗?这符合林彪一生的性格吗?林彪没做错,他唯一的错是做失手了,摊牌前要靠阴整,摊牌后得拼整体实力,他的整体实力弱于毛泽东,所以他输了。最后关头林彪宁可冒死飞蒙古也不留在北京,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赢得起,输得起”。给林彪平反是朝林彪脸上抹黑。
  八、林彪与党内同仁的关系
  1、林彪——毛泽东
  毛林的这种关系,他们自已都是很清楚的,井冈山一见投缘,在毛泽东党内斗争处于劣势的时候,林彪毅然站在毛泽东这一边,此后虽然在小的地方经常有冲突,但却始终追随毛的左右,种种迹象都表明,毛林之间的信任度非常高,其中的关键,林彪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老毛有自信,他相信自己就是最强者,只要这个名头在,林彪就会无条件支持他。两人关系本可善始善终,建国后林一再退隐,想做张良,不愿卷入党争之中。而毛要打鬼,借助钟馗。逼林出山,最后害得林葬身异域。我一直不相信林会暗杀毛,尽管他对毛晚年的做法极其不满。
  2、林彪——周恩来
  林彪与周恩来有长达四十年的深厚友情,彼此尊重和信任。从黄埔军校到全国解放,林彪一直是周恩来的学生和战友,他们都经历了浩浩荡荡的战争考验,一同走过了如火如荼的岁月,用“生死之交”来形容周林二人的关系并不为过。建国后,林和周一直是互相扶持的,林主持的军队在林的授意下一直配合周的工作,以至于周作为国务总理也多次参与了军队事务。周恩来与林彪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对当今社会亦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皇权统治数千年,大众对正统当权者的倒行逆施习以为常,且逆来顺受,如非走投无路绝不会铤而走险,这种惯于作“奴才”的成王败寇心态潜移默化,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之中。所以,不少人将林彪敢于对毛说“不”与毛决裂视为大逆不道,而对周恩来的忠心侍主、委屈求全和鞠躬尽瘁津津乐道。时至今日,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周林二人的所作所为。
  3、林彪——刘少奇
  两人无多大牵扯,一个是将,一个长期在苏区搞工作。刘少奇在党内地位快速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七大对毛的吹捧,对于像林、彭这些流血打天下的人,建国后地位反倒不如这些文人,心里恐怕是不太满意的,但现有资料似乎也没有林和刘之间有矛盾的记载。这部分是因为林建国后就隐退的缘故。文革开始后,林对批刘并不起劲。私下也说刘是个好同志,并且非常喜欢读刘《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4、林彪——邓小平
  两人都是内敛之人。1935年6月,邓小平离开中央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由于一军团一直由林彪领导故开始了两个人合作关系。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此时的林彪对邓小平有过排挤和打击,相反却是合作愉快的。林彪很服气邓的才干,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建国初期。高饶案中邓提出要追究林彪的责任,老毛以团结大多数为由,保林彪过关。虽然林彪表面上没有受到伤害,但是却由此而认清了老邓。林对邓在高饶案中的表现肯定不太满意,邓也曾指责过林反对抗美援朝。在文革之初,林不怎么批刘,却对批邓很卖力,毛曾试图调节两人关系,要邓找林去谈,结果谈崩了。文革后林没有平反,邓的因素很重要。
  5、林彪——朱德
  林彪是叶挺的部下,在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成了朱德的部下,跟着朱德上了井冈山,后来飞黄腾达,所以他对朱德总体上是尊敬的,最早发现林彪军事才能的是朱德。朱毛在军事问题上有过几次较大的争论,而在争论的时候,林彪却站在毛的一边、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后人据此说林忘恩负义,或者政治投机。实际上当时毛是势弱的一方,林支持毛很大程度上是赞同毛的观点主张,领会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比较深刻一些,事实证明了林选择的正确,而也正是因为在毛危难之时的挺身相救,才有两人后来几十年的亲密合作。在文革中,刘少奇受托主持中央召开批判朱德的会议,当时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污蔑朱德,而对于无实权的朱德,应当说林彪批判朱德的话还不算是最厉害的,算是中流的。据朱德女儿朱敏说,林在私下对朱老总是相当尊敬的。
  6、林彪——彭德怀
  林彪一直是佩服彭德怀的,原因是彭德怀敢打硬仗。由于彭德怀是平江起义的领导,年龄也大些,一直是中央红军的直接指挥者之一,在红军的初期中,在军事指挥上和林彪配合较多,尤其是在长征中相互配合掩护中央红军长征打了很多漂亮仗。十帅中,林彪朋友不多,彭德怀朋友也不多,但彭林之间关系却并不像某些书中描写的那样差。两人红军时期是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中两大军团的领袖,都是红军中有名的将领,彭德怀是红军之狮,林彪是红军之鹰,彼此关系很好,否则会理会议林也不会提出要彭来指挥了,抗战时两人都不同意毛只打游击战保存实力的主张,结果前有林彪的平型关,后有彭德怀的百团大战,都是违反毛的意图,为此后来都被批评。彭在庐山蒙难,有人说林对彭落井下石,还说林的批判给彭定了性,纯粹胡说,林上山前彭就已经被定性了,给彭安的罪状里没有林的那条,林只不过重复华北会上谈批彭的话而已。况且林还为彭洗脱了一项罪名,说批彭是帮助他,工作还要彭来做,此后又制止军队反右倾扩大,保护了一批干部。当彭德怀听说林彪事件时并非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认为林彪是咎由自取,反而是大有物伤其类惺惺相惜的感觉。日专案组正式向彭德怀传达了中发[1971]57号有关“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文件。彭德怀又一次显示了直言极谏的性格:“打电话给周总理,我相信他是革命的。这样把林彪杀了我有意见,他死我不同意。请打电话给周总理、董副主席,叫他们来亲自审我,我不活了。”。彭林二人虽然性格不同,经历却极其相似,最后都是在庐山上被老毛打入万丈深渊,宣告政治上的死刑,彭林关系,耐人寻味。
  7、林彪——刘伯承
  林彪与刘伯承无深交,红军时期刘曾担任参谋长,林彪对刘伯承还是不感冒的,在井冈山时期,违抗了总参谋部(刘伯承任总参谋长)的战斗部署命令,将阻击战打成了漂亮的伏击战,算是对总参谋部的一点意见吧。对于和刘伯承的交往,林彪显然更喜欢和彭德怀交往,因为他两个人同是游击战的实际经验的总结者,共同语言多。刘伯承是正规院校出来的,自然在战略上和林彪及彭德怀有不同的见解。抗日时同为八路军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各为一路大军首脑。林彪与刘之间的矛盾更多是军事思想上的差异。林虽然是黄埔生,但却与彭一样,是在战争中磨炼,成长起来的杰出将领,而刘留过洋,有更多的学院气息,彭林与刘的成长背景、军事思想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建国后彭批军事教条主义,整刘伯承的原因。林彪虽然不是这场斗争的主帅,但林无疑是站在彭这一边的。林和刘到是有一点很相似,就是功成身退,都尽量避免党内复杂的斗争,两人是建国后最早交兵权的元帅,林养病,刘教书,两人都一身伤,这个逃避的方式显然是中外军队中罕见现象,两个人没有商议倒是走到一个战壕里来了,这倒挺有意思。元帅授衔时,两人都在以青岛养病为有推辞,其实大家都清楚怎么回事。可惜避还是避不过,刘不为毛泽东所喜,是元帅中最早被批判的,但却因此在文革中得以保全,林因为是毛的爱将,躲不过,最后葬身异域,身败名裂。
  8、林彪——贺龙
  这两个人颇有趣,从名字看就是一龙一虎。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林是标准军人出身,贺则是带队伍入股的,两人原本也没什么过节,延安时两人一起骑马去抗大谈恋爱,感情看来是不错的,坏就坏在两人老婆上,贺龙老婆薛明举报叶群政治上有问题(其实就是芝麻大点的事)害得叶群被审查,贺龙竟然大大咧咧的拍林的肩膀说:你老婆有问题我老婆举报,我老婆有问题你也可以举报嘛!不知道当时林会怎么想,但是想一想,同为共军高级将领,你老婆举报我老婆,你一定知道的,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想法太简单,我都觉得此举甚为不妥,不仅不利于团结,甚至有点卑鄙。经过这件事,林不得不对贺多加提防。后来文革中林担任国防部长时,多病,贺代为主持,按现在官方的说法,是林要打击贺,夺贺的权,但实际上林才是正职,贺被打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同情刘少奇,站错了队,但对于贺的倒台,连贺龙自己在生命的最后都说:看来不是这个人(瘦子)的事,是这个人(胖子)的事了。除了贺龙的亲属认为贺龙是林彪害的,还有一些人认为不是,因为林彪没有管过任何人的专案组,想迫害谁连兵都没有一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林彪大概也不会太同情,毕竟,贺对林,对彭都是很绝情的。
  9、林彪——陈毅
  林彪曾经一度是陈毅的部下,据陈毅在9.13后举报,林彪曾当过逃兵,还要拐带陈毅,被陈严辞拒绝了,而林也迷途知返。后来还有林彪临阵脱逃,置毛泽东危险于不顾,而陈毅则怒斥林彪,带兵冲击,保护了毛的传闻,其实,南昌起义之后,组织者和参与者中有多人离开了队伍,没有见谁说是逃兵,轮到林彪就要上纲上线了,这就不地道了。后来林陈皆为一方大员,抗战后同赴前线时,陈对林前前后后照顾的挺好的,但一次吃饭时因林豆豆苦恼,陈毅对叶群发火,林彪当场拂袖而去,给陈毅一个大红脸。陈老总一辈子吃亏占便宜都在这张嘴上了,林彪还真行,为了一个叶群,和两个老帅弄了个红脸。陈毅有个特点是跟着别人骂失势的人,从高岗事件起就这样了。在庐山会议上,陈毅对彭德怀的斗争力气不小。文革开始后,在中央组织的对朱德的批评会上,陈毅发起了对朱德这个老上级的批判,言辞激烈,读来真让人吃惊:“朱德我要问你:你是不是要搞政变?我看你是要黄袍加身,当皇帝。你还大力赞扬赫鲁晓夫。你野心非常大。”文革中,林帅也没难为陈毅,庐山上陈毅还紧跟林副统帅,大骂张春桥,至于9.13之后撑着病体揭露林总的罪行,权当玩笑看罢。
  10、林彪——罗荣桓
  林罗是老搭档了,两个人合作了大半辈子,横扫半个中国,可谓配合默契,罗帅是党内圣人,老实人一个,又是秋收起义的参加者,铁杆毛派,有名的政治元帅,而林彪对军事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两个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取得骄人的战绩。林彪和罗荣桓在十大元帅中资历分别为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排名却是一个第三,一个第七,都比较靠前,撇开毛嫡系的这一点,罗占了林军事指挥的便宜,而林也要感谢罗这个政委对他的大力支持和管家能力。林养病期间,罗是除周恩来、彭德怀外,常去看林的人之一。晚年虽然两人多有争执,工作中分歧难免,各有对错,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水火不容,更有人凭空捏造出林不去参加老搭档的遗体告别。事实上正是林亲自护送罗骨灰去八宝山,并写了挽联悼念罗。十大元帅中像林罗关系这么密切的是没有的,林聂之间要差一些。
  11、林彪——徐向前
  两人虽然是差4期的黄埔校友,并且徐向前黄埔毕业还曾留校当排长,但基本没有什么交结。红军时期,林是毛的铁杆,徐被看成是张国焘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四方面军之统帅,后来西路军惨败,徐从此不再握重兵。此后林和徐交集很少,矛盾不甚明显。文革时林与徐曾短暂合作,徐为军队文革小组组长,两人共同制定出九条(江青删掉两条,毛加一条,是为军委八条)来稳定军队,防止文革干扰军队,不过现在的书都把这个功劳归在徐帅一人身上,其实若无林支持,根本不会有后来的军委八条。
12、林彪——聂荣臻
  林彪在黄埔军校上学的时候,聂荣臻就是政治教官了。林聂合作时间也很长,在井冈山时期,打漳州红军缴获的第一架飞机后,两人还上去溜了一下。长征时期一为军团长,一为政委,抗战初期一为师长,一为政委,。后来115师分家,林聂结束合作,直到平津战役两人又再度短暂合作,据聂说,林曾邀其代替病中的罗为政委,后更要聂率领四野大军南下,要送聂这个顺水人情,聂不愿意捡这个便宜,否则以后评帅时聂恐怕不会在罗之下。可见林对聂是相当不错的。至于林倒台后,聂说的林聂间的几次分歧,政治表态而已,也没什么可称得上是路线错误的。不过聂在这方面的确有点对不住林。
  13、林彪——叶剑英
  林彪和叶剑英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也是自然的。因为林彪出任国防部长后,有许多工作需要叶剑英来协同。两个人的关系林彪还是敬重叶帅多一点,因为黄埔军校时叶算林的长辈,东北战场上林彪和彭真发生矛盾,叶支持林彪一方,文革中,林、叶都是军方代表,曾共同抵制过中央文革小组。文革期间,几个老帅当中就属叶剑英紧跟林彪并且吹捧最卖力。叶帅聪明过人,眼光锐利,不露锋芒,惯于观察形势,在背后整些动作。在表面上,同谁都合得来,在关键时刻,站队站的好,所以历经路线斗争都毫发无损,节节上升。再说,林彪和老叶没有什么厉害冲突,所以矛盾不大。倒是老叶在能利用到林彪时候,不失时机的利用一下。叶帅这个人,政治经验在其他九个元帅之上,韬略很深,该弯腰时弯腰、该低头时低头,政治场上有这种柔软身段的人不多见。花帅一生马屁拍拍,花姑娘玩玩,把后代子孙安排得好好的,临老还获得了一个德高望重的称号,得以善终,这辈子活得比林彪明白多了。
  14、林彪——粟裕
  终林彪一生,只与粟裕及老部下陶铸两个人谈得来。吴法宪回忆说:“林彪这个人自视甚高,但他非常看重粟裕,很重视粟裕的意见和建议。”林彪担任红四军军长的时候,粟裕曾做过他的参谋长,虽然时间很短,但无疑为后来的惺惺相惜打下了基础。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才大显身手,林彪曾对粟裕和他指挥的战役仔细研究过,并赞其为神仙仗。林和粟的相同之处:都是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军亊战略、战术家,都在某个时期有着常胜记录,林彪的成就更大一些,因为大规模的集团作战从古至今,无人过林彪,恐怕以后也不会有了。以弱胜强,林彪演绎了无数次。两人的很大不同是:粟裕的战略眼光更强一些。1958年粟裕落难后,林彪参加了几个批判的会议,但他没有落井下石,或者“明批暗保”,更不曾无中生有说粟裕一句不是,甚至还帮粟裕说了难得的公道话。不久,林彪专门找到粟裕,宽慰他,然后说他“缺少党内斗争经验”。这个时候,粟裕头上戴着“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与“里通外国”两顶高帽子,总参谋长一职也被解除。林彪能冒着莫大的风险找粟裕,而且说些忌讳的话,可见二人的交情。
  15、林彪——黄克诚
  林彪的下属,1945年9月,黄克诚率部进军东北,从此在林彪麾下,两人并肩作战多年。庐山会议之后,黄克诚被撤销所有职务。1967年1月,黄克诚被抓到北京,开始了长达8年多的监禁生活。他的“反党集团案”由中央专案组第二办公室负责,主要负责人都是林彪的嫡系。专案组采取“逼供信”,黄克诚身心俱疲,无奈之下,他给林彪写了一封信求救。仅仅过去3天,林彪的指示便到了,黄克诚的境遇随即开始有所改变。有人认为,林彪在黄克诚的问题上,多少是念旧情的。林彪在东北战场上,最难堪的一仗就是四平之败。实际上,当时林彪已知四平不可守,而毛泽东命他坚守。新中国成立后多年,在庐山上,黄克诚向毛泽东提出了这个问题,毛泽东主动承认是自己让林彪死守的,算是间接给林彪“平了反”。“九·一三”事件后,林彪从政治的巅峰坠入谷底。但黄克诚没有落井下石揭发林彪,反而说:“我过去对林彪的印象不错,觉得他很能打仗,也能采纳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在当时实属不易。
  16、林彪——罗瑞卿
  林彪的下属,私人关系好,庐山会议后接替黄担任总参谋长,更身兼数职,后与贺龙较为接近,树敌较多,文革前被打倒。其实,文革前的罗瑞卿与林彪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配合也是默契的。罗瑞卿之所以倒台;一是他为人太刚烈、政治敏锐性不强以及跟中央一线主要领导人走的太近;二是历史的必然,毛林不打倒他,也会有一个什么事件让他下台,原因就是他陷入政治太深但作法在某些方面又太不“政治”,厚黑均不到家,或者厚黑到家却让人觉得其也厚也黑,也是一种不到家。更重要的是他所处的位置对于发动和推进文革至关重要。
  17、林彪——陈赓
  林彪和陈赓是黄埔的师兄弟,南昌起义时,林彪是连长,陈赓则是营长。起义军在向广东进发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钱大钧部阻击,陈赓带领全营掩护主力撤退。敌军人多火力强,起义军伤亡惨重。林彪建议撤退,陈赓厉声说:“没有总部的命令不许撤退!”并命令林彪带领连队往上冲。林彪争辩说人太少,陈赓大喝道:“你再说我就枪毙你!”此后,两人长期分属不同的军队序列。在解放军南下进军的征途中,陈赓成了林彪的下级,但与林彪发生了3次争议,主要是战术上的。毛泽东最终审时度势,都支持了陈赓,这让林彪脸上相当挂不住。由于新中国成立后陈赓的过早离世,林彪与陈赓的恩怨纠葛戛然而止。
  18、林彪——刘亚楼
  公认的党内军内与林彪私人关系很好的将领。两人的关系,是在战火纷飞中的特定时期结下的。红军时期林彪当军团长时,大会小会,身边常有俩保镖,左面刘亚楼,右面杨成武。林彪话音一落,带头喊号子的就是这两位。抗日战争时期,斯大林以三个半师换林彪的神话就是从刘亚楼这儿传出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林彪说刘亚楼一人顶三个参谋长。林彪打叶群时,也就刘亚楼敢劝。1965年刘亚楼去世前林彪还打破了重不探望病人的惯例去看望了刘,并留下京剧唱片,可见对刘的厚重,刘亚楼死后也是林彪亲自主持的葬礼。有一次林彪还把他的“天机”以题字相赠的形式告诉刘亚楼:“在生死攸关时,别人都是其次,只有你最重要,此胜之要领也。”不管刘亚楼接受不接受这种“教条”,但从林彪不爱给部属题字这点,可以看出彼此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他还特别交代:刘亚楼、陶铸、黄永胜、韩先楚这四个老部下要来见他,不必请示。对部属,他善于发现和使用他们的长处,一般的全才他倒未必重用。他的自尊心很强,但在工作中出了问题,他一般不责怪下面,特别是刘亚楼。
  19、林彪——叶群
  这个女人很聪明,也有手段。林彪对“出山”并不积极,甚至有些迫不得已。但是叶群喜欢,林彪不“出山”,她就没法出头。说到底,是她性格所然。从表面看,叶群还是怕林彪,顺从林彪,讨好林彪的。但是,她有一套对付林彪的办法,她对林彪也有不小影响。叶群干的很多事情,林彪是蒙在鼓里的。
  20、林彪——高岗
  历史上林彪与高岗的渊源很深,解放战争开始,林彪和彭真在东北闹矛盾,后来林挤走了彭真。在整个过程中,高岗积极靠拢林彪,两人关系搞得非常密切。高岗看中了林彪能打仗,是统一东北党、政、军的核心人物,并深得老毛的信任。林彪也看中了高岗办事果断、干练,搞地方工作和党务工作有经验。这种关系真实的体现在两个人的分工合作上。解放后,林彪的宅院有两个人说来就来,从不提前打招呼,一是高岗,二是刘亚楼,就这两个人随便。高岗对林彪相当敬重和佩服,曾动员林彪出任国务院总理。
  21、林彪——陈云
  林陈曾在解放战争有段合作,谈不上深交。去东北之前,陈云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兼中组部部长,在党内的地位高于林彪。中央决定林彪任东北局书记时,我们看到,林彪表现出很好的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不管是陈云也好,还是高岗,李富春也好,资历都不比林彪低,但合作的很好,使大家各持所长,各展所才。林彪虽然是党政军一把手,但除了打仗以外,从来不干涉其他领导分管的工作,也从来没有听说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恩怨怨,使这个班子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不到二年就基本夺取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这种凝聚力当然要首先归功于这个班子的班长--林彪。但是,“九·一三”事件后,林彪成为可与秦桧、严嵩并驾齐驱、人人羞与为伍。最早打破这一禁忌的是陈云。这是自1971年以来高层对林彪的首次正面评价,当时可谓石破天惊。不过,陈云能部分肯定林彪,更多是源于解放战争时期,他是东北局副书记,全盘否定林彪,也就否定了四野的历史。
  22、林彪——彭真
  两人的矛盾的由来在于解放战争是否“继续坚守长春”的战略问题上,彭真主张“继续坚守长春,要象保卫马德里一样保卫长春”,而林彪和罗荣桓则一致认为“放弃长春、吉林等城,撤过松花江以北”。在当时毛泽东来看:林彭分别担任四野的司令员和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局一、二把手之间的不协调显然是一个大问题。他必须在彭真与林彪之间作出选择,结果天平倾向了林彪。尽管彭真长期从事白区工作,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但在军事指挥实践上,却无法与林彪相比。而两个多月后,东北局面迅速得到扭转,两年半后东北全境率先获得解放的事实,都证明了毛泽东的英明和林彪、陈云、高岗等新东北局领导人的精诚团结与艰辛努力。解放后二人接触不多。
  23、林彪——康生
  两人未直接共过事。尽管康生的资历要比林彪老的多,但是对林还是尊重和钦佩的,第三次庐山会议期间,康生曾力荐林彪做国家主席。康生是林彪以下最能读懂毛泽东的人,甚至也不输林彪一席,他的力量在于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熟知毛泽东的权谋并能通权达变。康生早在延安时期就紧跟毛泽东,其策略就是能于一切同流合污,这方面他可是“九段高手”。林、康是老毛的文武二将,辅助老毛治党、治军可谓相得益彰。康生有一套深刻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厚黑和骑墙,这是他比林彪高明得多并最后得以善终的原因之所在。康的权谋在于,他看透了毛的真正欲望,并成为实现毛欲望要求的人,成为须臾不能离开的人。纵观二人、康生在"厚黑"学上比林彪高出一截。据说;林彪死后、康生自此之后退出权力江湖,不再过问朝政,抑郁而死,其原因估计是林毛争斗一事使他对政治产生极大厌恶和厌倦。
  24、林彪——陶铸
  陶铸同林彪的关系私交很好。陶铸是可以不敲门通报直接见林彪的人之一;在整肃罗瑞卿之前,林彪曾私下向陶铸交了底;1967年元旦前夕,陶铸备受压力,林彪曾特意给陶铸以“被动被动再被动”的忠告。陶铸之所以能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之际成为中共第四号人物,完全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初衷所致。在毛泽东最初的人事布局中可以看出用林彪、邓小平、陶铸“三驾马车”代替刘少奇和周恩来的苗头。其中陶铸可以起到联结林、邓的关键作用,调和二人由来已久的矛盾。然而由于林彪表现出的与邓小平“势不两立”、又由于邓小平表现出的对刘少奇不能“反戈一击”,这两种态度使毛泽东的意图未能如愿。邓小平的做法在实际上避开了林彪、江青的直接的斗争锋芒,同时给毛泽东一个台阶,为以后复出埋下了伏笔。&&&&&&&&&&&&&&&&&&&&&&&&&&&&&&&&&&&&&&&&&&&&&&&&&&&&&&&
================================================胡鹏池:林彪素描
林彪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功大还是过大?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知的事,认识并不容易统一。过去虽然有结论,但未必能为将来的历史认同。但有些认识还是可以统一的,比如说林彪是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林彪还是一个怪人,他的五官外貌--耳鼻嘴眼眉,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都与常人有较大的不同。
&  如果我是一个画家,一定要为如此生动的他画一幅传神的素描;可惜我不能为之画,所以就想写一篇素描似的散文。
&  一、林彪的外貌&
&  作为一个湖北人,林彪是一只很典型的九头鸟。
&  林彪的身材瘦小干枯,身高估计在1.65左右,面庞清癯,面容黄枯。在群星璀灿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林彪只能算作一名“丑星”。
&  林彪是那种有阴柔气质的男人,内向而寡言,有较明显的女人气。所以,当年在红军队里演戏时他常常扮演的是女角。当他还能被开玩笑时,也只有极个别的人敢与他开玩笑。黄埔大师兄陈赓常常与他走着走着就将胳膊往他脖子上一勾,戏谑地称其“林妹妹”,他总是身体一甩,口中说道:“去!去!去!”林彪从不喜欢玩笑,更不喜欢这样的玩笑。但对于陈赓这个黄埔一期生,年龄比他大,资格又比他老,又是没皮没脸的那种人,他这个黄埔四期生显得很无奈。
&  其实,邓小平的个头似乎也并不比林高,甚至还要矮一点,脸盘子也并不比林好看到哪儿去,但邓大人绝不会让人感到有女人味。邓的五官虽然算不上富丽却很端正,身材虽然矮小却很敦实,邓是一个有厚重质感的矮个子男人。上海人讲话“盘子扎得老稳”或称“脚底有根”。据说,西南刚解放时,西南联大的教授吴宓先生曾有缘得识邓小平一面,归来后竟向友人预言道,邓小平骨骼清奇,龙骧虎步,贵不可言,后必为中共中兴之令主。果不谬言矣!
&  林彪的脸型有点猴,有点狐,脸型薄,不厚实,下颌尖了一点,有骨感没有质感。说是尖嘴猴腮,有点了,不过也没到“獐头鼠目”的程度。也许因为少年时头上长过黄癣的缘故,林彪的头颅过早地秃了,没几根毛。“九一三”后,官方称其为“林贼”,而中国的老百姓一般都称其为林秃子。“林秃子”不是一个好称呼,但也不完全是贬义,人们由“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联想到那颗光秃秃的脑袋实在是一座智谋的仓库。
&  林彪的鼻子是尖的,谈不上“隆准”,相书上叫“通天鼻”;林彪的耳朵大,没注意有没有“垂珠”。据说耳中有“福气毛”,是贵人相,但毛太短,贵不长;林彪的腮帮子也总是瘦得鼓不起来。据说林彪从东北战场打了大胜仗回西坂坡开会,毛泽东当着文武百僚开他的玩笑:林彪你吃了那么肥(指东北的胜仗缴获丰硕),怎么还那么瘦呀!大家哄地大笑,林彪也尴尬地笑笑,不说话,毛见状也不再继续开。也只有毛敢开这样的玩笑,别人谁也不敢。林的腮帮子虽然鼓不起来,但刚好配上下陷的双颊,再加上不苟言笑的表情,是一种有力量的阴沉,。
  林彪的眼睛是小的,且是那种三角型的,眸子漆黑,有精赤的异彩,阴鸷而有神;林彪有两道极其浓黑的扫帚眉,这样的浓眉极少见,立地生威;林彪说话的声音极有特色,凡在文革中听过他的讲话或是讲话录音的人,几十年后都不会忘记他那特有的声调,那是一种变性了的老女人一般的尖利的声音。即使当着老毛的面做报告,即使在天安门城楼上当着全世界的面做报告,林彪也是拿腔拿调的,总是刻意地将尾音拖得很长很长,听的人虽然不习惯,但谁也感觉得到林彪的声调里有一种恐怖与威蹑的力量。
&  如果说,林彪的眼睛表明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那两道浓眉则是杀伐威武的象征;而他说话的声调却表明这个人是有点变态的。所谓“非常之人”嘛,从里到外都“非常”。
&  就是这样一个瘦小干枯、尖嘴猴腮、通天鼻、福气毛、扫帚眉、三角眼、尖嗓门的“湖北佬”,却是中国当代史极为重要,且魅力无限的人物,他无疑是千古良将,也可能是千秋佞臣。他有点像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也有点像唐初二十四凌烟阁功臣的侯君集,但他还是最像历史上的韩信,用兵如神,百战百胜,功盖天下,毁誉参半。有反意,有反迹,却也不见得付诸了多少行动。他的功败得失将永远是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他的名字也将永远挂在中国人的嘴边。
&  二、病中的林彪&
&  毛的保健医生李郎中第一次见到林彪是在1966年8月,正是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期间。不难考证出这个时间段应是在日--12日之间。8月5日,毛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已经写好了,林也于8月6日上午回到了北京。此时,凡中共高层的圈内人士都已感到林彪正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炙手可热、如日中天。
&  有一天,林彪忽然就病了,毛的大内总管汪正要设法接近并结交这位即将钦定的“新太子”,于是拉上李郎中,借口看病一起前往毛家湾。但李的这段回忆是有问题的,因为林彪从大连回京后住在人大会堂浙江厅,那里有空调。
&  当二人刚一走进林彪那宽敞的卧室,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那位身经百战、功勋彪炳的林元帅此刻正斜躺在那张宽大的床上,妻正歪坐在床头,妻的玉腿垂沿在床边,脚上搭拉着一双皮拖鞋,元帅的光头颅就依偎在妻的怀里,哼哼唧唧地哭着,发出因病痛折磨的痛苦声音。那位白皙肥硕的妻正无限温柔地抚着丈夫光溜溜的脑袋,口中喃喃地发出软绵绵的女人的声音,倾情地抚慰着怀中这位大名声的老男人。
&  经过诊断,林彪得的是输尿管结石,那肯定是一种相当痛苦的病。病人在忍受的过程中发生痛苦的呻吟那也是极正常的。但中国人的认识上有一个传统的误区,总是将武将的形象与“关云长刮骨疗伤”联系起来,所以就很难想到这位运筹帷幄、骁勇善战、百战百胜的战神居然躺在老婆的怀里作孩童般的哭泣及哼唧。即使一般普通的男人也不会如此脆弱的,那只是三、四、五岁刚刚断奶的儿童们,或是起腻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小男人的行为。
&  虽然失望,但那是真实的林彪。没啥啦!人的多面性。
&  三、烟火味最少的人&
&  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火的应用,生食变成熟食,不仅易消化而且易吸收,于是进化加速了。所以,人作为地球生命进化的“终极物种”(笔者自注:这个说法也许是不科学的,无论是进化或变异都不可能有“终极”,人类将来会进化到哪里去?谁知道呢?),虽然几近全能,却无不带烟火味。人人都吃五谷杂粮,个个都要打嗝放屁。一旦拥有财富和权力,私欲更是爆炸式的放大和增长。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声色犬马,所谓“饮食男女”,所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说来说去,仍然是人的烟火味。但如考察一下古今中外那些长期处于权力与财富宝塔尖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之中,大概没有什么人的“烟火味”能比林彪更少的了。林彪的日常生活习惯奇特得令人难以相信,他似乎长期处在一个近于“半人半仙”的境界。
&  林彪怕光、怕风、怕水、怕骤变的温度、怕一切剧烈的声音;怕人多、怕疲劳、怕罗嗦、怕迎来送往、怕人情酬酢、怕正常的礼仪、怕虚伪的客套、也怕朋友、战友之间假模假势的掏心窝子的讲一些什么所谓的“肺腑之言”。林彪几乎是不交朋友的,他的同僚、战友、部下大把大把,就是没有什么“朋友”,没有“知已”,连“红颜知已”也没有。估计办公室里的女秘书总会有的,但到不了内室来。能到内室来的除了被人称为叶主任的妻子外,就是警卫战士及文职秘书,一群雄鸡头儿。
&  林彪基本上没有社交生活。对待同僚,他从来也不与陈仲弘之流推杯助盏;也不与叶参座之辈诗词唱往;对待部下,既不疾言厉色,也不嘘寒问暖。至于与部下喝酒谈心之类的事,在林彪那儿就如同天方夜谭。部下来了,我们的林总最多也就拿出装炒豆子的袋子往桌上一扔,不咸不淡地招呼一声“吃一点吧”。部下如能遭逢此等待遇,骨头轻的就无不屁颠屁颠乐上好多天。
&  其实林彪原本也并没有什么“死党”的,他实在不是那种善于结党营私的人。所谓的“四大金刚”,也只不过是几个战争年代比较得心应手的老部下,在文革初期受到中央文革的迫害,他们的林总将他们从中央文革的手中保了出来,在文革的大乱局中重新集结,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而已。他分配他们各掌了一个军种的权力,与他们工作上联系当然是有的。迄今为止的资料显示,他也并没有将“四大金刚”召集到密室里开个“黑会”什么的,更没有将所谓的“谋害最高”、“另立中央”、“叛国外逃”之类的大事,与他们商量过一星半点儿。
&  林彪的日常生活与一般人有着太多的不同。许多在常人眼中极普通、通常被忽视的东西,往往却能刺激他的神经,并引起他的恐惧。
&  在所有的这些“怕”之中,他最怕的却是人类须臾不可或缺的“水”。尽管水是“生命之源”,但林彪却与全人类采取不同的立场。他不喜欢看到直接的“水”,也怕见到“水”的各种物理、化学或有机的形态。因而他不愿意看到下雨、下雪以至结冰。他不喜欢喝水,当然他也更不喝酒,无论是含水分少的烈性酒,还是含水分多的啤酒和饮料。甚至连水分较多的水果,如西瓜,他也不喜欢吃。他怕看见“水”,一见到水就会联想到水的流动,于是又会联想到“拉稀”,那也是一种水的流动形式。久之,甚至一听到流水的声音肚子就咕咕作响,然后拉稀。虽然在“怕水”这一点上他和常人类是不同的,但在“怕拉稀”这一点上他却是和常人类所共同的。因为怕拉稀,所以更怕水。他平时尽量不洗手、不洗脸、不洗澡。吃东西后,把手在沙发上擦擦了事,或用干的布或纸反复地擦拭,或是伸出手来,内勤就把这一类事做了。他身材虽然瘦小,手和脚这一类身体的延伸部分却是大的,且是骨感的。这一点和某些人正好相反,某些人个头儿很大,手脚却是小的,且肉嘟嘟。那么高大的个头,肉嘟嘟的小手,肉嘟嘟的小脚,肉嘟嘟的下巴,想着都起腻。
&  当然,林彪的身体同样也是需要水分的,没有水分的身体是木乃伊。对于这一点,林彪自己也明白。因为平时不喝水也不吃水果,于是他不得不喝粥,虽然喝粥也会有联想,但没有办法,只能用毅力克服。或在吃馒头时,先把皮剥去,然后切成几片,用开水泡着吃。身体所需的水分,就用这样可笑的方法供应着。少量的水分仅只够维持生命的需要了,就没有多余的水分滋润身体,所以林彪的身体和面容始终是枯黄巴巴的。
&  林彪的饮食堪称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吃的主食有麦片粥、玉米粥、馒头等,副食是用开水烫过的大白菜叶子,不加油盐,有时也吃“蒸肉饼”和“清蒸鱼”,但不吃“红烧肉”补脑子。汤是喝一点的,质量也比较高。
&  对于衣服和被褥,林彪又有一套自己独创的特殊的严格要求。他丝毫不讲究衣服的款式和质料,更谈不上品牌,而只注重衣服的温度。他认为衡量衣服的唯一指标是温度,并由此别出心裁地发明了“穿衣数字化”。他将每件衣服都设定为一个温度,比如衬衫为2度、外衣为4度、大衣为10度------然后根据气温的变化对所穿衣服进行增减,达到与外界的平衡。林彪通常不喜欢毛衣、也不喜欢棉衣,天气凉了,他只是将单衣一层层地套上去。他的毛巾被、床单等也都设定了温度,睡觉之前,让内勤先将被褥预热,然后再安闲地入睡去。
于是,林彪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温度计了,就像战争年代离不开军用地图一样。
&  林彪当然也要拉屎撒尿的。要撒尿了,还是能坚持百忙之中亲自上卫生间。要是拉屎,则又有自己发明的解决办法。由内勤将干净的便盆放在床上,他于是从被窝里爬将起来再坐将上去,内勤随即用棉被将他包起来,从脖子一直包到脚,只露出一个脑袋在外面。于是林彪就在被子里完成一系列的吐故程序:放屁、撒尿、拉屎,一点点风也吹不进来,一点点气也出不出去。事情完成后,通常也并不要求更换被褥。元帅一生在枪林弹雨中闯荡,没有那种资产阶级的娇气。伺候他完成这一生理行为的通常是内勤,但他的妻也偶尔为之的,并不嫌弃。说他养尊处优是可以的,但不是穷奢极侈。
&  林彪房间的陈设,也很简单。卧室有一张棕床,一个床头柜,一把椅子,一个屏风,如此而已。客厅是散步的地方,身体好时,也在走廊散步,那里有一个茶几、两把椅子,走上百十步,坐下来歇一歇。
&  林彪青年时期也是想往过女人的,传说他暗恋过周恩来的干女儿孙维世,看来也是真事。要那件事真成了,林彪成了周恩来的干女婿,那历史就肯定不是后来的那个样子了。但那事终于没能成。林彪与叶群结婚后,总的说来,他对妻子是忠贞的,并没有文工团员,但也并不等于就没有想法。孙维世从苏联回来途经东北时与林彪重逢,林彪就表现得异乎寻常的热心,有旧情复燃的苗头。可惜还没有等到行动,就给一个姓李的大嘴巴搅黄了。除此之外,林彪就再也没有过什么花边新闻。叶群这个女人不简单,她对林彪看得死死的。其实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他自己,久病之身就像一盆火,早将他的花心燃尽了。
&  老头子多次放出话来,一再反对当领导的由自己的老婆当办公室主任的。林彪知道这样的最高指示是专门冲着他来的,但他就是装傻充楞不予理睬,仍然坚持由叶当主任。文革前,陆定一的老婆严慰冰写匿名信告叶群,说她嫁给林前已经少女失贞。林获悉后大怒,不仅“大义凛然”地为他的爱妻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处女证明”。而且在中央的会议是拍着桌子骂陆定一:“老子恨不得一枪崩了你。”这个老丘八一旦发起丘八来,与会者全都很恐惧。一些与会的老帅们觉得林太过分,很丢脸。但林不在乎,为了老婆的名声,更为了自己的名声,林丢得起这个脸,丢不起那个脸。作为一个女人,叶群也应当感到知足了,总的说来,她还是得到了她男人的爱情的。
&  四、生活的主要内容是沉思&
&  林彪生活的主要内容是沉思。
&  沉思中,他打败了蒋介石的百万雄兵;沉思中,他从中共群豪中脱颖而出、一飞冲天,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沉思中,他的内心纠结于与他43年的老同事、老上级是否要分手?并选择怎样的时机,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分手?
&  在无声、无色、无风、无光的世界里,这个精瘦如猴般的男人几小时、几小时地静默着、沉思着,如枯木、衰草般孤立,如僧道尼入定般地承禅。
&  他的沉思在老一辈中太有名气了,连一向同是深居简出,话语不多的邓同志也不止一次地说过:“我佩服林彪的沉思和寡言。”虽说那是在林得势时讲的话,却也是当时真心的赞服。
&  林彪沉思的形式是多样的,所有形式的沉思都是林彪所喜欢的。坐着的沉思、站着的沉思、躺着的沉思、走动着的沉思。战争年代,他喜欢倒骑椅子,将下巴壳搁在椅背上,盯着墙上的军用地图没日没夜地沉思。
&  与常人相同的是,林彪在沉思的时候偶尔也会像一个傻瓜似的自言自语,但没有人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在沉思时既不会微笑也不会叹气。有时,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将一粒炒熟了的豆子,抛进张开的嘴中,然后咀嚼着走上一个来回。当又一个来回开始的时候,他再将一粒豆子以同样的方法扔进嘴中。他的牙口一直很好的,井冈山和江西时期也抽过烟,早就戒了,到64岁的年纪,牙齿仍然又白又硬。
&  有时,他站在窗前,划上一根加长了的火柴,擎在眼前,火柴燃烧着,闪着豆状的火花,直至火柴棍快将燃尽,将要烧着手指的那一瞬,才慌乱地扔进烟缸中,短促的青烟在缸中只继续冒了一个极短瞬的时间,轻烟缥缈在屋中,很快就没了。缸中剩下一小截弯曲了的、黑色的“烬”,就像多年后他在温都尔汗烧死后那弯曲了的、黑色的骷骼。不过火柴棍儿是微雕。
&  黄昏时分,林彪会走到院子里的小道上,边散步边沉思。雨天,他则躲在窗帘后沉思,那浓厚的窗帘,将真实世界的雨隔离了,一会儿他就根本感觉不到了,物我皆忘,此时他的沉思越发是沉沉的思。每天,他都那样作着五、六个小时的沉思,上午两、三个小时,下午也是两、三个小时。即使睡觉,在梦中,他也不会停止思考。他有时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叫秘书或是自己记录着梦中的灵光闪现,那是他的上帝给他的启示。他在沉思中最不能容忍任何外界的事物的干扰,突然的干扰会使他的肾上激素产生一种有毒的物质,这种物质更是转化为一种情绪。
&  林彪的一生中最不能控制的就是这种情绪。
&  这种情绪到底是什么?他自己固然说不清,他的妻子说不清,医生也说不清。这种情绪是万分怪异的,虽然并不经常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显示两个非同寻常的症状:一是心悸流汗,二是大小便失禁。这时,这位“战争之神”的“生命之钟”似乎停摆了,什么都不能做,不能看书,不能听汇报,连吃饭都有困难,只能绝对的卧床休息。轻微时只需要躺下休息一会儿,重时则要休息四五天,要等到一切恢复以后,他才能继续那种沉思的生活。
&  他没有黑夜也没有白天地沉思着他的问题,在阴暗的屋子里“拉条子”,通过“拉条子”的方式制定着大大小小的军事的、组织的、政治的预案。他介入政治生活的方式,通常是听秘书“讲文件”,并由秘书代他在文件上画圈圈。当他表示同意时,就抡起胳膊在空中飘忽地划上一个大圈子,秘书就在文件上认真地划上一个小圈子;如果他有话要说了,就由秘书记下来;他不同意时,嘴一撇说“不予答复”。常常连这四个字都懒得说,只做一个压下去的手势,这就叫“留中不发”了。
&  沉思需要寂寞,沉思也煅造了寂寞。但沉思绝不仅仅是寂寞,沉思中也有风暴骤起与战马奔腾,忍不住冷落与受不了窝囊气的拍案而起;沉思中“彪式语言”电光竦起,数词堆堆砌砌,副词重重迭迭,也是另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文学意境,也是再无别人能写得出来的华采词章;沉思中也有料敌如神、算无漏着、计不虚发的锦囊“神机”,沉思中也有阴郁的等待、无奈的叹息,也有棋错一着,满盘皆输的懊恼。
&  公元一千九百七十一年的九一三,那个月黑风高的子夜,林彪已经吃了安眠药,却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给他带来无数光荣和梦想的中国。这是他一生中最最没有“沉思”的盲动。及至飞机上了天,或许安眠药的药性在发动机的轰鸣中渐次退去的时候,林彪又能有限地恢复“沉思”了,然而就在这一刻,飞机炸了。
&  五、毛家湾的皂角树&
&  林彪的主要住所有三处:毛家湾、苏州的别墅和人民大会堂。
&  春天时他喜欢住在苏州,江南的春天就像少女的脸,那一种恬静、文雅而活泼的风景最是令人神往了。曾经年轻过的林彪不可能不喜欢江南,有时他甚至在苏州一直呆到秋天的来临。
&  夏天天气炎热时,他和其他大人物一样,往往会住到人民大会堂,独自盘据在一个空调房里住上两、三个月。他习惯住浙江厅。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大厅,面积不亚于一个篮球场。两架高大的屏风伫立在门的前端。屏风里的一面绣着孔雀开屏的图案,外面则是放大了的毛的诗词《满江红》的手迹。大厅的整面墙壁都被墨绿色的金丝绒帷幕掩住了,沙发是大红的,各种华贵的吊灯和壁灯照射着这个密封而高贵的世界。因为临时客居的主人并不喜欢灿烂辉煌,它们难得有全部打开的机会。
&  林彪来了,他的微型秘书班子也在这里办公。每天这里都在重复不变的情景:为数不多的几名工作人员进进出出,轻重不同的说话声,缓急各异的电铃声,自制的咳嗽和风格不同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林彪在这里要过滤从五湖四海汇集来的消息,他必须和必须的高层人物交换必须的意见,他不得不随时理顺与游泳池、钓鱼台的关系。他在这儿下钩,起钓,扑杀与屠宰;纠缠与和解,冲突与松弛,倾斜与平衡,上层的勾心斗角与平民的温饱生死,从瞬息万变的世界风云到花样翻新的鸡毛蒜皮丑闻逸事。常言说:侯门深似海。这个表面平静的海整天也都暗流汹涌的。那些车队司机、厨房师傅、分管各种事务的秘书和管理员们,整天也都忙忙碌碌。
&  秋天天高气爽,北京的秋天更有别处难以比拟的神韵。林彪与叶群一起回到毛家湾,这里才是他真正自己的家。虽然这里没有香山的红叶,但他尤其喜欢毛家湾院子里那几棵高大的皂角树,那螺旋状的褐色的大皂角在树上密密地悬吊着,林彪隔着玻璃窗在屋内盯着它们看。
&  风大的时候,皂角们摇晃着碰撞在一起发出阵阵的响声。在所有的声音中,林彪最喜欢听也尚能听的就是这种声音。这种声音不是沙沙的,不是飒飒的,也不是当郎当郎的,而是介于几者之间。这声音有一种亮丽、有一种圆润,有一种金属的质感,似乎那是年代遥远的战场上声音的回放。虽然也不像,但有一点点意思。就那么一点儿意思就能使人产生弥足珍贵的回忆了。
&  林彪站在窗前,聆听着,也沉思着。他虽然喜欢听皂角在风中摆动相撞产生的声音,却不能接受驱使皂角摆动的风。风小了一点,皂角虽然摇晃却因摆幅稍小,互相不能碰撞,或是虽然碰撞但并不激烈,因而也不能发出声音,这样的时候,风虽然小到他能接受的程度,但皂角的声音又没有了。他平静地叹了一口气,不由得学着老蒋的口气骂了一声:“娘稀匹!人生就没有两全俱美的事!”
&  夕阳西沉后,长夜未临前,有一段白天和黑夜交接的过渡时光。当落日余晖尚存许许,几不能清楚地显示物体的轮廓之时,那风和光的度数就是适合于他的,这是他一天之中唯一可以走出寝宫散步的机会。
&  在没有皂角响的日子里,林彪就注视南边那一柱烟囱里冒出来的烟。
&  毛家湾四周都是高墙。东边是一家医院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向来安静。北边是地安门西大街,但平常车子少,噪音也不大。毛家湾北部并不临街,它的邻居是解放军出版社,即平安里三号。当时有人曾要设立115路电车,终点站就在毛家湾和平安里三号之间,但没有得到毛家湾的同意,原因也是声音。西边是一些民房,要走好远才达到西四北大街。那些民房通常是非常安静的,居民吵架事常有,但声音传不到毛家湾来。南边更安静,如果不是茅屋胡同那里有个解放军文艺社,来往的人就更少了。
&  就在毛家湾和大红罗厂大街之间,有一家小工厂。工厂里有个烟囱,一天到晚都冒着懒洋洋的半黑半白的烟。当那里的烟囱里的烟如能垂直地向正上方升三、四米高处而不发生倾斜,那表示那天的风的大小也是恰到好处的,也是林彪可以散步的机会。
当年,全中国的人民都在高呼着“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敬爱的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的时候,当中国最杰出的大学清华大学的七千学子高唱着用林彪语录谱成的《四一四战歌》:“在需要牺牲的时候要敢于牺牲,敢于牺牲,上战场,枪一响,老子就下定决心、下定决心,今天就死,今天就死在这个战场上。完蛋就完蛋,完蛋就完蛋”。而同样杰出的对立派一万多清华学子们则将称其为“完蛋歌”。这些大学生们唱着、骂着的时候,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这首词的主人林副统帅此刻正在同一座城市里,蜗居在斗室中过着如此这般平淡、寂寞的、不革命的生活。如果他们知道了,或许他们就不唱了,也不骂了!
&  为什么呢?没意思!太没意思了!但这仅仅是或许;
&  太平淡!太平淡了!或许正因为太平淡,才太不平淡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kon第五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