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梦幻联盟摩托车在哪里卖中国哪里有卖

梦幻之旅&---&九寨沟行&&摩托车自驾游
------& 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 ------&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九寨沟&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我叫张敬麟(曾用名-张新民)、是新疆石河子三中的一名教师,自从日单骑金轮摩托车去拉萨回来以后,九寨沟梦幻般的仙境使我把下一个自驾摩托车旅游的目标瞄准了&
------& 九寨沟。
<font COLOR="#FD年7月8号上午10:06分,我与孙超然、邱盛森、鲁卫东等四人,在军垦博物馆前集合。石河子市金鹏汽摩协会专程前来送行,并为我们授旗,合影留念。10点10分正式出发。
10点30分,驶入乌奎高速公路,开始了正式的旅程。12点50分经八钢下乌奎高速公路到米泉,由于走错了路未能及时上吐乌大高速,而只能走S111线到阜康市,再上吐乌大高速即216线到达幸福路口换成S303线,过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夜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在夜行的过程中,我超一辆大货车时速60公里,在超车的过程中,前方突然出现右转弯,我猛的向右侧急转,没有使车冲下路基,化险为夷。事后想一想真有点后怕。11点30分到达巴里坤县的下涝坝乡路口,他们三人在旅店住宿,我自搭帐篷休息。今天行程524公里。第一天的行程道路平坦,有高速、有国道、有县道,路况非常好,气温约在30摄氏度,骑摩托车较为适宜,只是夜间住宿时气温不到20摄氏度感到有点冷。再加之隔壁哈萨克牧民喝酒吵闹,但对睡眠影响不大。
第二天(7月9日)巴里坤县下涝坝乡——星星峡(457公里)
7月9号早晨6点起床,吃了自备的干粮,感觉到天非常的冷,穿毛衣还有点冷,只好穿上了所有能穿的衣服。
&&&&&&&&&&&&&
抵达新疆哈密天山风景名胜区
9点50 分到达巴里坤湖,
途经巴里坤县黄土场开发区,10点22分在巴里坤湖边照相留念。此时的巴里坤湖岸边小麦刚刚抽穗,季节比石河子要晚20多天。在县城东加油站加完油发现邱老师走失,我开着摩托车向来的方向寻找,出了县城也没有找到邱老师。我又返回油库等待,等了近两个小时,接到他从前方30多公里的红山农场打来电话。1点零7分到达巴里坤的白石头风景区,眼前豁然开朗,黄色的油菜花,还有路旁的松树,气候凉爽,使人心旷神怡。从巴里坤的烽火台到白石头风景区是夏季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值得一去。经蜿蜒迂回的天山公路出天山,气温顿时升高,感觉到炎炎的热浪扑面而来,说明已经到达哈密盆地。下午4点27分到达哈密,在哈密吃饭休整,气温约在35摄氏度左右。5点10分驶上312国道,目标星星峡,争取出疆。由于天气炎热我们都有些困,只好在路边作短暂的休息。太阳落山时,我们进入山区,增添了衣服。路边传来蝗虫的叫声,晚上9点50到达新甘交界处的星星峡。鲁、孙俩人在旅店住宿,我与邱老师自搭帐篷休息。今天行驶457km。从中午2点半减衣服到此的路程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荒凉、炎热,非常的单调,开始体验到戈壁的乏味。另外,星星峡为交通要塞,水及吃的东西都要从外地运来,吃住较贵、条件比较差,不宜在此多留。
第三天(7月10日)星星峡——甘肃阿克塞县(294公里)
7月10号早8点从星星峡出发,前行300米左右进入甘肃境内,太阳光斜射到路面,道路如一面镜子。前方有几辆拉哈密瓜的大货车,有一辆车顶上有一箱哈密瓜快要掉下来了,我就跟在这辆车后希望能捡到一箱哈密瓜,由于这辆货车走的较慢,时速只有50公里,道路平坦、车很稳,我跟了几十公里哈密瓜也没有掉下来。摩友们都跑到前面去了。随着道路的逐渐向东南延伸,视觉也开阔了。途中我们遇到了吐哈油田的一名老师
虎军军,他单人骑自行车到拉萨(已于8月18号回到哈密)。还有一位60多岁的成都老人,骑电动车到拉萨,后经青海到新疆。我们还遇到一位神情恍惚的老人也是骑自行车周游全国的。12点17分,我们到达柳园,改道G215线到敦煌。此时的气温非常的高,估计在37度左右,加之道路颠簸难走,感觉到很困。中途休息了3次,于3点10分到达敦煌。我们在吃饭时认识了一位敦煌的摩友,他刚刚从青海湖回来,向我们介绍了沿途的路况以及美丽的风光。由敦煌南行,我们路过了敦煌古城,
&&&&&&&&&&&&&&&&&&&&
&&抵达敦煌古城
那里四周都是黄沙,天气比较热。我们在古城做了短暂的停留,照完相后继续南下。不久就看到红党水库,道路逐渐进入山区,两边的山不是很高,但是从山顶到山脚下,全是黄色的细沙。渐渐的山少了,看到了一片绿色,今天的目的地——阿克塞县到了。
&&&&&&&&&&&&&&&&&&&
到达阿克塞县
虽然都是215国道,但此段路比柳园—敦煌段好走的多了。我们加满了油,而且还带了2升左右的备用油。因为前行50多公里上当金山坡度大、海拔达3800米。只有到大柴旦才有加油站(阿克塞
大柴旦近三百公里没有加油站)。阿克塞县县城不大,估计有上万人左右,街道宽阔干净,空气新鲜、布局规划非常合理,从不大的垂柳可看出是新建的县城,街道上见不到公交汽车。住宿和吃饭比较方便,价格也很低。县城建筑将现代气息和民族特色很好的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阿克塞县唯一的中学是一栋四层教学楼,楼顶的四角和中间有清真寺的建筑标志。
第四天(7月11日):阿克塞县——青海德令哈市(316公里)
7月11号早7点20分,我们从阿克塞县的平安旅社出发,店老板是一位非常热情的甘肃老乡,向我们推荐了阿克塞县水库,路过时可以去看看。出城没走多远,我们在路边大约几百米外见到了水库的大坝。径直骑摩托车上了大坝,看到了水库的全景。深蓝色的水面上有个别致的小岛,岛上有帆船式的凉亭。8点左右我们达到了原来的老县城,现在是阿克塞县水泥厂,显的非常衰败。没走多远,就进入山区,摩托车只能缓慢行驶,一路上我们多次休息,先后两次增添衣服。最后摩托车以2档的速度吼叫着爬上当金山垭口,时间是上午9点20分。
&&&&&&&&&&&&&&&&&&&
&登上当金山垭口
此地海拔为3648米,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还算正常,这也是我们出门以来的最高点,以此为界,上了青藏高原,进入青海境内。稍做休息向下一个目标—花海子进发。
摩托车以70公里的速度冲下山去,即使熄了火也要不停的踩刹车,这段路非常的笔直。在无人区,路旁有修的非常漂亮的厕所,但是四周近百公里却不见人烟。使我感到为之一震,看来青海人的环保意识非常强。花海子到了,只有几户人家,房屋很破烂,停着几两大卡车在此休息。鱼卡也是如此,也是几户人家,但可以看到一座正在兴建的比较大的建筑物。从鱼卡开始我们上了G315和G215国道混合段,3点多我们在路边休息,中午3点54分我们终于到达了大柴旦。
大柴旦镇街道比较脏,但是路面却很宽,饭菜较差。5点22分从大柴旦出发,向海西州首府:德令哈市前进。出镇不远就是G315和G215国道的分叉路口,G215去格尔木,G315去德令哈,我们向德令哈前进。中途我与本地一小伙赛车,时速达到100公里,由于没有及时调整链条的松紧、车链条断了,换好链条,继续前进。晚上9点我们到达德令哈市市郊。德令哈的蚊子特别多,撞在头盔上当当当的响。要进城了我建议大家方便一下,免得进城找不到厕所而犯急。没想到蚊子对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进攻,手上、脖子上、脸上、脚脖子上、甚至连我们的命根子上,都叮了许多包,这样下去可能会出人命的。我们赶紧驾车向市区驶去。到了市区为了找到合适的旅店,他们三人费了好大的劲,快到晚上11点钟了,终于找到了既能停车又能住宿的旅社。每人12元。由于我家的经济条件较紧,我打算搭帐篷,孙老师执意要给我请客,我谢过孙老师与他们一块住进了旅社。旅社的条件还不错,可是我一晚上都没有睡着,因为他们三个人睡觉都打呼噜,打呼噜的水平一个比一个高
…… 早晨起床后,我的双眼红肿,头闷闷的,我见他们都起床了风趣的说
:昨晚、鲁老师的呼噜像机关枪达达达的响;孙老师的呼噜像高射炮由远到近咚哒咚哒的响;邱老师的呼噜像B---52轰炸机狂轰乱炸轰隆隆的响;使我经历了一场残烈的战争,我说完后四个人哈哈大笑。
第五天(7月12日)德令哈市——青海湖(463公里)
7月12号早晨我们在德令哈市找到银钢摩托车专卖店检查了车辆,换了机油,早晨10点半出发,2小时后到达乌兰县。过乌兰县岔路口大约10公里,公路正在维修,非常难走,这是出发以来我们首次碰到修路。路边正在建设一座大型的煤化工项目,离公路几米处就是青藏铁路。在X207和G315国道岔路口我们碰到了茶卡盐场的李国伟等几个摩友带着我们上了X207县道前行了20多公里,最后在去盐场和茶卡的交汇处分手,也就由X207转上G109线。并告诉我们离茶卡还有16公里。没多久我们到了茶卡,吃饭时感觉到天气非常热,饭后我们又踏上了征程。离开茶卡40公里左右山开始绿了,路边的油菜花一片金黄。有一位藏族同胞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虔诚的迎面而来,走几步就爬在地上、起来再走,可能要到布达拉宫去膜拜。我想他这样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啊!但愿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意愿。下午6点01分到达橡皮山,海拔3817米,在这里见到了藏牦牛,我们停车照像,完事后继续前进,下午
6点43分,当摩托车驶出山口时,啊!见到了一望无际的青海湖,鸟岛若隐若现,山是绿的,地是绿的,就连青海湖也是碧绿的。
&&&&&&&&&&&&&&&&
&到达黑马河
几天来行路的烦躁和单调都到九宵云外去了。晚上9点20分我们夜宿在青海湖边的三江源食府。在这里吃饭、住宿可以免费到湖边去游玩。据当地人讲这是青海湖南岸109线离青海湖边最近的一段路程。因为心情舒畅,睡在藏民家里彻夜难眠,想了很多
第二天早晨吃完早饭后,我们骑上摩托车来到了青海湖边,我亲口尝了尝湖水,味微咸,又用湖水洗了洗脸,啊!真爽啊!
&&&&&&&&&&&&&&&&&&
我们拿起照像机咔咔照像留念。
青海湖距西宁市150公里,湖面4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环湖一周360公里。西面橡皮山主峰5000米,北和东面日月山环绕。
第六天(7月13日)青海湖——平安县(254公里)
7月13号从湖边出发,路上我们碰到6位年长的四川摩友,一位60多岁的老者,骑着一辆“新大州125”,是车队中最好的车了。还带着自己的老伴,就连前面的油箱都放着行李,车辆有摔过的擦痕,衣服袖子也擦破了,但是他们却都显的很高兴。我们一起向着前方行驶。在向东行驶的路上,看到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比赛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的工作者。他们看到我们插着红旗奔驰的摩托车,急忙将镜头对准了我们,可惜我们看不到我们潇洒的身影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到了青海湖旅游景点的入口处,
&&&&&&&&&&&&&&&&
& 青海湖景点入口处
我们停车照相。青海湖景点的门票是每人30元。继续向前行驶,路上风很大,摩托车跑不起来。12点半过黑水河1、2、3号隧道,以及1、2号桥。进入湟源市前,“青海省的一级”公路、高速公路禁止摩托车驶入,我们只好走老109线。1点到达湟源,从湟源到西宁的路较难走,油菜花的金黄也到此结束,路边的小麦正在灌浆。当摩托车驶出山口时,远方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城市。青海省的省城西宁到了。我们研究决定,找一个能代表西宁的标志性建筑
西宁火车站留个影。我们在西宁市问了很多人,转了七、八条街也没有找到火车站,反而越找越晕。在找的过程中,忽然发现一辆公交车是到火车站的,我们就跟着公交车转了约半小时才找到火车站。
西宁火车站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照完相后,4点半又登上了109线继续前进。出西宁不久,路中央立着一个巨大的红色物体,我不知道是什么,慢慢的降低车速,到跟前才看清楚原来是一棵很大的树,被红布包裹着,几乎占了路面的三分之一。此时的天由晴转阴开始下雨,到达平安县倒淌河时雨停了,我们吃过饭后走了一会儿,忽然看见路右侧有一尊约12米高大的塑像,问当地人知道是文成公主的塑像。合影留念。继续前进,天又开始下雨了,我们穿上了雨衣和雨鞋继续行走。雨越下越大,冒雨行走了20多公里,这段路高低起伏不定,路面非常窄,可感觉到寸土寸金的正真含义,弯道也较多,天快黑时,到了乐都。他们三人住旅店,我自搭帐篷休息。
第七天(7月14日):平安县——甘肃兰州中铺镇(200公里)
7月14号早晨10点半从乐都出发,天气很阴而且是微雨。延着黄水河边109线前进,兰西高速、以及高速复线的桥栋全部没入河水中,109线在河边上。109线的右侧,6、7米的山崖上是兰州到西宁的铁路线。11点15分进入甘肃境内的海石湾镇,至此在青海的总行程数达到1029公里。3点48分到达兰州,
银滩大桥展现在眼前,非常壮观。沿滨河路驶出市区到临桃的路上,邱老师再次走失,因此耽误了2个小时。最后在212线的起点汇合,车队驶向临桃县。7点半过1560米的七道梁隧道,收费4元。兰州的天黑的特别早,8点11分时我们到达中铺,见到天色已晚,只好在这里留宿。令我感到奇怪的是青海和甘肃的学生还没放暑假,都还在上课。
第八天(7月15日)中铺镇——宕昌县(294公里)
7月15号早7点在中铺饭后时碰到一位上海嘉定的朋友,赤身裸体、浑身漆黑,十分消瘦,只穿着一条短裤,骑自行车做环球旅行,出家已经近4年、据说已经走了十几个国家。我在心里默默的为他祝福。在临桃县康家崖镇遇上执法部门正在强行拆房子,造成道路不通,绕一段田埂边的小路通过,路很巅,我的喝水杯什么时候巅掉了都不知道。又因为康家崖镇在修路,比较难走。12点才到会川镇。天特别热,我们对摩托车进行了保养。吃过饭,即刻行走。路两旁的绿色渐渐映如眼帘,进入到山区道路,真可谓是山清水秀。下山时,有约3—5公里的路正在维修,沙石路面,坡陡弯急,尘土飞扬,路两旁茂密的松树林成了白色。离岷县70公里时进入木寨岭隧道,全成1712米,海拔2891米,这是岷县和漳县的交界处,也是我们出发以后最长的一条隧道。隧道两头设有收费站,摩托车是要交费的(乱收费)。隧道的两端有大约六七十公里路是212路国道上最好走的一段一级公路。下午5点半到达岷县,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个目标:宕昌县。宕昌县与岷县的交界处也就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交界处。据说红军长征时曾经路过此地,“红色圣地哈达铺,峻岭神州官鹅沟”。岷县到宕昌只有70多公里,我们却走了3个多小时(修路)。到宕昌后,
&&&&&&&&&&&&&&&
&到达甘肃省宕昌县&&&
费了好大的劲,找到一家当地人开的旅社,这是我们出门以来服务态度最好的旅社。
第九天(7月16日)宕昌县——文县东峪口(250公里)
7月16号早7点16分我们又踏上征途。离开县城大约不久,我们在公路边碰到一眼泉水,过往的司机正在取水,我们也下去看看,水非常凉。据当地人介绍,这是宕昌县最好的泉水,甚至胜过矿泉水,我们灌满了水杯。天气越来越热,我们逐渐减掉了身上的衣服,中午1点30我们到达陇南地区的武都市,在此稍做休息,吃饭。这里属于长江支流白龙江流域,2点48分从武都出发向文县驶去,这时的天是最热的,他们实在热的受不了,就脱光衣服纵身跳入路旁的水渠中,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的冲凉,惹得有几个小孩跑来观看,我逗他们说:女人来了、搞的他们东张西望很紧张,我见后哈哈大笑。他们将湿衣服穿在身上,骑着摩托车奔驰。下午6点,到达甘肃南部的高楼山(尖山),连续29公里的上坡,27公里的下坡,开始持续的爬坡,道路曲折陡峭,海拔最高达到3200米左右,壮丽的甘南高原景色尽收眼底。从天气的炎热、路面的坡度、道路的弯度来说这是我们行使过的最难走的路。晚上9点多到达文县东峪口,吃了自带的干粮,在路边大家自搭帐篷休息。夜里天气非常炎热,睡在帐篷里不停的出汗,夜里被热得几次醒来混身是汗,只好在防潮垫上挪动位置。
第十天(7月17日)文县东峪口——四川双河镇九寨沟(272公里)
7月17号早我们起来对车辆做了保养,在路边的小店里面简单的吃了点东西。早晨8点30分出发,由212奔向终点目标 ---
九寨沟。9点29分到达石鸡坝,10点47分进入九寨沟县,九寨县城不是很大,但很具有旅游特色,到处可见旅游的广告和标语。10点48分到达岭岗岩隧道,距九寨沟风景区尚有40公里。在此加了汽油,油价竟然达到每升5.21元,比新疆整整高出1.03元。由于我们对九寨沟风景区不熟悉,误把从九寨沟县到黄龙的路当作是到九寨沟风景区的路,一直向前走。路、蜿蜒曲折伸向远方,山、连绵起伏与天相连,路的两边及山上长满了树木及花草,树及花草像是刚被清水洗过一样,特别清新干净,空气含氧量极高,吸入达全身感觉特别舒服。途中路过九寨天堂入口处,工作人员说:这里是中央首长及外国元首避暑纳凉的地方。这里的天气不是很热,行人非常少,我们觉的有点不对劲,怀疑自己走错了路,最后询问了一位本地的出租车师傅,才知道已过九寨沟风景区入口处30多公里,不得已我们只好返回。3点39分我们终于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九寨沟风景区入口处。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50db122a457c8d494d1f5" NAME="image_operate_51658"
ALT="梦幻之旅&---&九寨沟行&&摩托车自驾游"
TITLE="梦幻之旅&---&九寨沟行&&摩托车自驾游" />
&&&&&&&&&&&&&&
&九寨沟景点入口处
景点的门票价格是个人310元,团体票要便宜一些。我们拿起照相机把美丽的风景都一一拍下来。看总行程表3222公里。
下午7点从九寨沟开始返回。在九寨县双河镇我们误上205省道。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因为我们在河中看到白鹭在嬉戏,天气也在逐渐变凉。在勿角镇我们看到当地老百姓拿着小凳准备去开会,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向南走的路,而不是向文县方向,我们急忙折回。8点20分天黑时我们第3次到达双河镇,多走了60多公里,不得已,只好在此住宿。镇两旁的住房紧靠301省道,距道路白色标线2~3米,而路面宽度只能容下2两大卡车相向而行,如果2辆车并排停在路上,第3辆车要费好大的劲才能通过。这就是所谓的省道301线。他们住在当地一家小旅社里,而我自搭帐篷休息。由于天气非常炎热,再加上对面半山腰正在修水电站,施工的机器声和放炮声,几乎一夜没有睡着,而且当地人有个习惯,天一黑男女老少都在街道两旁聊天,吵的我们无法睡觉,男的竟穿短裤赤着上身来回的走。
第十一天(7月18日)双河镇——宕昌县(303公里)
7月18号早晨6点,天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7点20分到达东峪口。我们在东峪口吃了早饭,我和邱老师去文县县城,他们在路边休息。我和邱老师到了文县县城,看到了我父亲的家乡,我很激动,这是我第一次到父亲的家乡。从文县回来后,我们从原路返回。在过高楼山时感觉到路比来时好走多了,因为这几天有养路工人对道路进行修补。中午2点在临江镇我看到许多大卡车正往一块3、4亩的玉米地里倒土,路边的牌子上写着“陇南市临江经济开发区”。周围的玉米已经开始抽穗,我为被毁掉的玉米而惋惜。下午5点整到陇南市,稍做休整争取天黑前到宕昌县,我感觉从陇南到宕昌的路特别漫长。晚上8点44分进入宕昌县城,天已黑尽,我们又碰到了阔别3天的旅店老板,大家都非常高兴。
第十二天(7月19日)宕昌县(休整)
7月19号我们在宕昌县休整一天,在旅社老板的帮助下,我又洗澡又洗衣服。大家都对车辆进行了修理和保养。当地人有一个习惯:卖瓜时瓜上带着瓜秧,据说是用来区别本地瓜与外地瓜。这是我所见过的唯一的没有城市公交汽车的县城,人们习惯于乘坐“摩的”。在宕昌县悦来客栈这位老板对我们的态度非常好,摩托车存在他给我们找的一个大礼堂里面,风雨无忧,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免费洗衣服、洗澡的方便。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感觉到他是一位很有修养的退休干部。另外从这几天的接触中我发现宕昌县的人非常淳朴,饭菜价格也比较低。但是有点遗憾的是,在宕昌县城中心有一条河污染的非常严重,河道里到处都是垃圾,当地人称之为“大河”。因为是一个山城,街道的坡度很大,从我们住的悦来客栈到存摩托车的地方也就二、三百米,但步行感觉很吃力。
第十三天(7月20日)宕昌县——兰州(339公里)
7月20号早晨7:30我们四人一起告别了悦来客栈的老板踏上了回家的路,我们再次路过宕昌县哈达铺时发现河水已经暴涨。11:40到达木寨岭隧道,岷县到漳县有一段山路正在维修,路两旁的松树都被染成了黄色,山大多数都是绿色的,天气凉爽。下午8:20我们到达兰州,他们住在了欣星物流园招待所里,我自搭帐篷休息。到此行程3977公里。
第十四天(7月21日):兰州——天祝县打柴沟镇(150公里)
7月21号早晨起来时天上下着蒙蒙细雨,上午11:42我们冒雨又出发了。这一天几乎是在雨中行走,特别进入文登县后许多路段是10厘米左右的稀泥,得谨慎驾驶,我心疼坐骑但又没有办法啊,只能默默为她祈祷和感激。下午5点时才到达天祝县地界,6:40到天祝县打柴沟镇见天色阴暗,怕天黑过不了乌鞘岭。只好结束今天的行程。为找寻住处耗费了半个多小时。下午7:15住宿在天祝县打柴沟镇的藏族老乡旅社,这边属于低纬度高海拔,所以夜里非常凉,穿着内衣出去打颤,得盖着棉被睡觉,我们请店老板为我们生火取暖但没有结果,只好将就着睡了。路边小饭馆到是不少,价格还可以接受。这是本次旅程中天气最坏的一天,也是行程最少的一段,才150公里,总行程4127公里。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白牦牛是天祝独有的珍稀畜种
第十五天(7月22日)打柴沟镇——张掖市(368公里)
&7月22号天灰蒙蒙的,风很大,我们不敢多停留,早晨起来收拾行装简单地吃了些自带的干粮,7:42就出发了。没多久就一路上坡,再加上迎风,摩托车只能2档、3档爬坡,当我看到路边的标志时才知道不知不觉中上了乌鞘岭。
看来乌鞘岭并不是我想象之中的那么恐惧,上坡时路陡但弯不是很急,只是风特别的大,站在山口感觉像被吹倒似的。而下坡的路弯比较急,摩托车可以自己滑行。这段312国道和铁路不断的交汇、分叉,我看到一列火车缓缓地向南驶去。爬上了乌鞘岭,并未见到人们所说的2个火车头前拉后推地爬坡。倒是连霍高速公路和国道有几个紧急停车带和铺着卵石的紧急减速带。翻过乌鞘岭后,原先路边的黄土山丘地貌开始逐渐变化为戈壁和高山。驶过一段高等级国道,公路开始进入峡谷地带,这里就是古浪峡。古浪峡地势险恶,曾是古代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被称为“金锁银关”。到达古浪县时天已经晴亮。10:58到达武威城外,天已完全放晴,我们在路边停车,休息。我将摩托车停在路边,将大架支起来,没想到一松手摩托车摔下了路基。原来是下了一天雨,大架的右脚压在了土质的地面上,土质松软车体向右倾斜而滑下了路基,我们齐心协力将车抬了上来。我和孙、邱三人先走了,而鲁老师在最后一个起步时也着了魔似的一头扎下了路基,而我们却全然不知。任凭鲁老师怎么努力车都无法上路,最后在当地一位铁路工人的帮助下,从路基下把摩托车推上来。检查车辆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鲁老师因为摔车和我们落下了好大一段距离,到达武威城里时已经完全找不到我们了。这时孙老师打电话与鲁老师联系,告诉鲁老师赶快出城。孙老师在前面走,我和邱老师在中间走,途中我看见了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纪念碑,停车照相。随后继续前进。没多大一会儿鲁老师终于追上了我们。2:55分我们到达永昌县城,我们在县城吃了午饭,又给摩托车加了油。在当地有一座碑,是为弘扬骊靬文化而建。从早晨到现在我们已经行驶了183公里,我们的摩托车一直沿着连霍高速旁的便道行驶,有柏油路、沙石路。我们在前面路口遇到了孙老师,他告诉我们继续前行道路已经不通,必须绕道大马营。下午8:30到达张掖市,
我们询问了多家旅社都已经爆满,最后在路边一家家庭旅社里住了下来。夜晚我们几个人去市区转悠了一圈,这里的物价比较低,饭菜也行,旅社老板还算热情,为我们提供了洗车用水和洗漱方便。因为邱老师第二天要去酒泉找他的亲戚,所以决定第二天提前2小时先行。
第十六天(7月23日)张掖市——玉门市(310公里)
7月23号早晨8:30分从张掖出发,驶上平整开阔的戈壁公路,远处的祁连山脉一直与公路相伴。这段路非常好走,10点到高台南华镇。路两边有很大的宣传牌,可看出当地人们对保护植被的意识较强,尤其是高台附近的沙枣树特别高大,有的树干一个人伸开双臂也无法搂住。过了高台就又进入到荒漠地带,天气非常炎热,我们感觉到有些困渴。在清水镇我们买了当地的西瓜,味道不亚于新疆的西瓜。中午2:20我们到达312国道2946公里处,也就是酒泉市南的农贸市场,
在此等邱老师。等了约半个小时,邱老师来了,看到他满脸笑容的样子,我们都为他高兴。4点整我们又继续前进了,下一站是嘉峪关。我们早就听说从嘉峪关到安西(瓜洲)260公里的路正在维修、特别难走,但又没有别的选择。在嘉峪关路口我们碰到了一位在玉门工作的摩友老付,他告诉我们有一条可以绕过正在施工的路段的路,也就是从嘉峪关到玉门市再到老军庙、赤金镇。我们随着他出了嘉峪关城,在立交桥上我们看到了2条路,一条是向西南的,也就是到玉门市的,另一条是312国道。只见很多拉着哈密瓜的大卡车迎面而来,远远地望去,312国道就像一条黄色的巨龙伸向远方,我想这样的路可苦了这些卡车司机了。我们还算幸运,有一条柏油路可以走。我们随着付师傅出嘉峪关不久,遇到迎面大风,车速只有40左右,西面的天空泛黄了,一场沙尘暴在所难免。刚刚还骄阳似火的天顿时变的天昏地暗,沙子打在人脸上生疼,我们将车停在了路基下,人坐在地上等待着沙尘暴过去,半个多小时后沙尘暴终于过去了,我们继续前行。下午6:20到达玉门市,在十字路口我看到王铁人的雕塑,满面沧桑,由于西面的天空仍在泛黄,为安全起见,结束了今天的行程。玉门市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南高北低坡度特别大,走起路来特别费劲很不舒服。夜晚的街上人也不多。做为中国最早的石油基地现在显得很萧条,这也许是时代变迁的缘故吧。
第十七天(7月24日)玉门市——柳园(300公里)
7月24号,为争取今天走出甘肃,早晨7点整天刚刚亮就从玉门市出发。到赤金镇58公里车少路平、下坡顺风不知不觉就走完了,赤金镇上G312国道处有警察执勤,没有停车我们驶向G312线,在新修的路基下一辆大货侧翻,整箱的玻璃抛到3、4米外。看样子可能几天没人管。赤金镇至玉门镇多数可以上尚未完工的高速路面,有大概10公里走便道,来往车辆很多,有时得停车让路,正在维修的路两边都有便道,邱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路的另一边的便道上去了,9点我们到达玉门镇。发现邱老师第三次失散,玉门镇的天气非常热,喝口热茶就大汗淋漓。根据前2次失散后他都是在前面等我们并打电话的经验,我们怀疑他可能已提前向安西出发。在联系不到的情况下10:40才上路,玉门镇到安西(瓜洲)这101公里是此次旅程最艰难的路,基本走便道。有些路段根本就没有道,只能凭感觉跟在卡车后面,或者沿车辙摸索,好几次走错了道返回重新找路,深深的尘土没过了车轮,要是有其他车辆超车或会车,扬起尘土遮天蔽日,无法看情前面的路,只好停车靠边,我们虽然戴着全盔,可尘土还是钻进眼睛里,加上汗水要不断的停下来檫脸揉眼睛。就这样的路也好景不长,快到双塔农场时因南面的便道被施工队截断,改走北边。当我们爬上新修的路基时傻眼了,前边约四、五百辆车一字排开,这时站在路基上,看见南面一、两公里处有一条并行的路,上面有许多车辆特别是小车飞奔,这时我们想起在玉门市听一位修车的师傅说:有一条绕道双塔农场的路,可以躲过这一劫。但已经走到这里了,也就只好硬着头皮走吧。到了跟前打听才知道:昨天夜里开始堵车,大概有五百辆了,不知道啥时候能通。这条道距施工路基不足百米,只能容车辆单行,根本无法会车,因为两旁细砂土谁都不敢贸然进去。连骑带推过了一百多辆车后,再也推不过去了,我到前面探路走过都十分困难,最后看到一辆运哈密瓜的大型货车和一辆平板车挂在一起,许多司机在帮忙想办法解决,看来一时半会儿是走不了,只好耐心等待吧。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这是一辆拉料的空车从东面的行列冲向北边沙漠,冒险向西开去。颠簸得非常厉害,有时甚至弹跳起来。旁边的师傅高诉我:沙漠里有挖药材留下的坑,行车十分危险。我们也决定过,大不了下车推,一人推不动,三人推一辆。我骑着摩托车在前面开路,中途深约20
30公分的沙土使车停顿了一下,但很快又开始向前移动,终于过去了。随后鲁老师、孙老师、都走出了这段艰难的路。看看时间已经下午3点了,我们喝了几口水,继续向安西方向行驶,剩下的路段仍然是便道。在即将到达安西时失散的邱老师赶了上来,他告诉我们失散的原因是摩托车链条掉了。下午5点钟、我们终于到达了安西县城的广场。我们今天带的水已全部喝光了,我们在县城买了西瓜,吃了点干粮,又在草地上的水龙头边洗了脸,顿时觉得清醒了许多。下午7点钟左右我们向柳园行进,剩下的路非常好走,不到下午9点我们就赶到了柳园镇路口,他们三人想住在路口,而我却执意要到柳园镇去,他们服从了我,我们驾驶摩托车来到了柳园镇。在柳园我们找到摩托车修理部对摩托车进行了检查,没想到我的摩托车货架断了,而邱老师的摩托车后轮轴承坏了,真险啊!如果没有及时检查维修,很可能我们就会被撂在路上了。吃饭后,他们三人住旅店,我自搭帐篷休息。
第十八天(7月25日):柳园镇——新疆巴里坤县(528公里)
7月25号早晨7:30我们从柳园出发,9:05到星星峡,在此吃饭、加油,9:40又向哈密进发,由于此段路个别路段正在修整,但距离不是很长。我们于中午1点整到达哈密,在哈密我们吃饭,在饭馆旁打盹休息。中午3:20向吐鲁番出发,行驶了大概50公里,风越来越大,而且天气非常炎热,温度大约在37度左右,因为这段312国道上车特别多,我们决定折回哈密,走来的路S303省道。
下午7点进入S303省道天山公路,我们到巴里坤奎苏镇时风特别的大,车速不过50,但我们顶着风于下午8:40到达巴里坤县,由于巴里坤县明天举行哈密地区赛马会,所以住宿非常的紧张,最后终于找到一处农家小院,鲁老师和邱老师在旅店住宿,我和孙老师自搭帐篷休息。
第十九天(7月26日)巴里坤县——石河子(648公里)
7月26号早晨7:00我们起床,在巴里坤吃了早饭,因为孙老师已提前走了,我们3个在县城转了一圈,8:00正式上路。此段路车少路平,道路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上午10:00到下涝坝乡,这时我们追上了孙老师,休息时我说,今天可以回家了,因为我们第一天出发在此宿营。大伙还有点不相信。中午我们在奇台县吃饭,稍做停留,就开始赶路。下午4:40我们到达216国道幸福路口,到此已行驶6029公里,剩下的路都是高速公路。下午6:55入乌奎高速公路,下午9:27到达石河子出口,9:40安全的返回了家,结束了此次旅程。
此次出行共19天,总里程达6281公里。下面我就把此次出行的经验和体会告诉那些想要驾驶摩托车出游的摩友,供摩友们参考。也为我下一次出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摩托车自驾游时,可带可不带的东西坚决不要带,必需的东西必需要带。日常的药品,水和干粮,摩托车的易损配件、必需的修车工具;驾车人过硬的驾驶技术;驾车人必备的修车技能及驾车人良好的身体素质。定期检查调整摩托车。途中要适当休息、不疲劳驾驶,每天的行驶的里程要适当,不要走夜路。路况不明时要勤按喇叭,山路弯路要缓行,坚决走自己的路,不占道违章行驶,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每人最好有一部国内漫游手机,以便于及时联系,这样可以避免焦急地等待和寻找,以便及时调整行程。团队精神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使摩托车自驾游高兴而出、满意而归。以达到增进友谊、磨炼意志、拓展视野的目的。
&&&&&&&&&&&&&&&&
&&&&&&&&&&&&&&&&&&&&&
&&&&&&&&&&&&&&&&&&&&&&&&&&&&&&&
我的车牌号:新C - 24531
&&&&&&&&&&&&&&&&&&&&&&&&&&&&&车架号:LJSPE
&&&&&&&&&&&&&&&&&&&&&&&&&&&&&发动机号:
&&&&&&&&&&&&&&&&&&&&&&&&&&&&&新疆石河子市第三中学:&
张敬麟(张新民)
&&&&&&&&&&&&&&&&&&&&&&&&&&&&&邮箱:&
&&&&&&&&&&&&&&&&&&&&&&&&&&&&&&&&&&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盟摩托车在哪里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