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初中滑轮知识点解释三人拉绳的游戏

汤宝顺初中物理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滑轮组中考试题分类解析
上传: 龚长春 &&&&更新时间: 16:38:17
& 滑轮组中考试题分类解析 & & 考点1.绳子绕线问题 Ⅰ.知识要点:滑轮组的绕线题要判断完成后的绳子段数,如果绳子段数n为奇数,则绳子起始位置应系在动滑轮轮的挂钩上,再往定滑轮边框上绕线;如果绳子段数n为偶数,则绳子起始端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再往动滑轮上绕线,简称&奇动、偶定&. Ⅱ.中考链接
例1.在图1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点拨:本题易采用逆绕法,先从绳子的自由端开始.因为人用力往下拉,所以人上的绳子是从上面的那个定滑轮上下来的,绕到最后绳子系在了定滑轮的挂钩上.从图上看绳子段数是2,忽略动滑轮重力和绳子摩擦,用此滑轮组能省一半的力. 答案:图2 考点2.省力情况分析 Ⅰ.知识要点:可以假设被提升重物的重力为G物,动滑轮总重为G动,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n,则滑轮组用力的大小为:
Ⅱ.中考链接
例2.在图3中,甲、乙两个滑轮组都是由相同的滑轮组合而成.如图丙:大轮重10N,小轮重5N,连杆重1N.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提起同样重的物体(G=500N),如果忽略摩擦力和绳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1=129N& F2=133N&&&& B.F1=129N&& F2=129N&&& C.F1=133N& F2=133N&&&& D.F1=133N&& F2=129N 点拨:甲图中,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4,根据省力公式 ;图乙中,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也是4,根据省力公式F2也等于129N.在图乙中,上面那个定滑轮起了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 答案:B 考点3.机械效率问题 Ⅰ.知识要点:滑轮组根据使用的方式不同,分为克服重力使用和克服摩擦力使用两种.克服重力使用时,有用功是把物体提高一定高度做的功,通常用公式 计算;克服摩擦力做功时,有用功是使物体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做的功,用公式 计算.这两种情况下,总功都是动力所做的功,等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乘积,用公式 计算. & Ⅱ.中考链接
例3.如图4所示,在大小为500 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800 N的重物提升了l m.在此过程中(&& ) A.做的有用功是500 J&&&&&&&&&&&&& B.做的总功是800 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点拨:有用功为 ,重物有两段绳子承担,所以物体提高1m,绳子自由端移动2m,因此总功为 ,机械效率
答案:D &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js%3Fa1a4c2cbbdf3eff3fb0d75d'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其他简单机械课课解析与练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7页免费9页免费6页免费4页免费11页免费 9页免费1页免费2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3页免费8页免费28页免费12页免费
其他简单机械课课解析与练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滑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