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诺曼底登陆我抽的战争币怎么不见了

各位大神们,战争币宝箱怎么不见了?!_火线指令诺曼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55贴子:
各位大神们,战争币宝箱怎么不见了?!收藏
升级了V3.0,飞行模式下修改时间到203*年,怎么没战争币宝箱了?
<div class="clearfix BAIDU_CLB_AD BAIDU_CLB_AD_pb" id="BAIDU_CLB_AD_">
是地,最大杯具
已经不能用了
和谐掉了,
要往前调动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29.20 [7.5折][定价:¥39.0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货币战争(升级版)
¥29.20 [7.5折]
查找同类商品
购买相关图书:
国际银行家如何利用货币操纵政府?  经济危机背后有怎样的利益黑手?  中国应该怎样应对金融之战?  深度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历史金融内幕  上市后一版再版 销量突破200万册 重印41次  掀起全国金融阅读热潮的经典畅销书  经济前路未明的转折点,作者再次全新作序,增补大事记,反思货币战争背后的国家命运。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货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胀、通缩和泡沫越来越频繁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但是货币背后隐藏的集团利益之争,却在很长时间里不为人所知。什么样的特殊利益集团左右着货币制度的建立和演化?他们如何从政府手中夺取了货币发行大权?他们又是怎样制造泡沫和危机,从中渔利?《货币战争(升级版)》第一次揭开了货币背后的战争的大幕,为我们展示了政治风波和经济危机之后的翻云覆雨手。  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可以说,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本书讲述了世界金融史上,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掠夺人民财富的过程,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  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实际上是被少数人主导的。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在经济动荡不安的今天,中国如何警惕和应对金融打击,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货币战争(升级版)》一定会让你深受启发。
  宋鸿兵,超级畅销书作家,国际金融学者,现任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2007年6月出版《货币战争》一书,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曾被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广泛报道。在书中,宋鸿兵因为成功预测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金融海啸而备受关注。
序 言 起航的中国经济航母,会一帆风顺么?第一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大道无形&的世界首富究竟谁是罗斯柴尔德?如果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就如同一个军人不知道拿破仑,研究物理学的人不知道爱因斯坦一样不可思议。奇怪却并不意外的是,这个名字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但它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影响力是如此巨大,而其知名度是如此之低,其隐身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拿破仑的滑铁卢与罗斯柴尔德的凯旋罗斯柴尔德起家的时代背老罗斯柴尔德的第一桶金内森主宰伦敦金融城詹姆斯征服法兰西所罗门问鼎奥地利罗斯柴尔德盾徽下的德国和意大利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 第二章 国际银行家和美国总统的百年战争&金钱超级特殊利益集团&与美国民选政府在南北战争前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在美国私有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一金融制高点上进行了反复的殊死搏斗,前后共有七位美国总统因此被行刺,多位国会议员丧命。美国历史学家指出,美国总统的伤亡率比美军二战期间,诺曼底登陆的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还要高!刺杀林肯总统货币发行权与美国独立战争国际银行家的第一次战役:美国第一银行()国际银行家卷土重来:美国第二银行()&银行想要杀了我,但我将杀死银行&新的战线:独立财政系统国际银行家再度出手:&1857年恐慌&美国内战的起因:欧洲的国际金融势力林肯的货币新政林肯的俄国同盟者谁是刺杀林肯的真凶致命的妥协:1863年《国家银行法》第三章 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美国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神秘的哲基尔岛:美联储的策源地华尔街七巨头:美联储的幕后推动者策立美联储的前哨战:1907年银行危机从金本位到法定货币:银行家世界观的大转变1912年大选烽烟B计划《美联储法案》过关,银行家美梦成真谁拥有美联储美联储第一届董事会不为人知的联邦咨询委员会真相何在第四章 一战与大衰退:国际银行家的&丰收时节&战争始终是银行家的最爱。他们策划战争,他们挑动战争,他们资助战争,国际银行家们华丽的大厦,从来就是建立在死亡枕籍的废墟之上。他们另一个赚大钱的手段就是制造经济衰退。当私有中央银行成立后,通过经济衰退&剪羊毛&行动的力度和范围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斯特朗操纵下的战时美联储&为了民主和道德原则&,威尔逊走入战争大发战争财的银行家们《凡尔赛和约》:一份为期20年的休战书&剪羊毛&与美国1921年农业衰退国际银行家的1927年密谋1929年泡沫破裂:又一次&剪羊毛&行动策划大衰退的真正图谋第五章 廉价货币的&新政&纸币自由兑换黄金实际上成为了人民最基本的经济自由的基石,只有在此基础之上,任何民主和其他形式的自由才具有实际意义。而1929年以来的严重经济危机被国际银行家们&因势利导&地完成了正常状态下极难实现的&废除金本位&的大业,从而铺平了通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金融大道。凯恩斯的 &廉价货币&1932年总统大选谁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废除金本位:银行家赋予罗斯福的历史使命&风险投资&选中希特勒华尔街资助下的纳粹德国昂贵的战争与廉价的货币第六章 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英美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后仅一个多月,国际银行家们开始实施他们策划已久的计划:控制全世界的货币发行!此时的国际银行家们已经建立起一系列核心的组织机构,这些组织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由极少数英美精英分子所统治的世界政府,建立最终统一的世界货币发行体系,然后是对所有地球公民征收&世界税&,这就是所谓&新世界秩序&!&精神教父&豪斯上校与外交协会国际清算银行:中央银行家的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统治世界的精英集团彼尔德伯格俱乐部三边委员会第七章 诚实货币的最后抗争在肯尼迪被刺杀后的短短3年中,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肯尼迪遇刺事件其实已经不是一次秘密谋杀,而更像是公开处决,意在警告今后的美国总统们要搞清楚谁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宰!由肯尼迪的遇刺可以看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银行家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废除黄金和白银这两种&诚实的货币&,引发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总统令11110号:肯尼迪的死亡证书白银美元的历史地位银本位的终结黄金互助基金特别提款权废除黄金货币的总攻&经济刺客&与石油美元回流里根遇刺:粉碎金本位的最后希望第八章 不宣而战的货币战争为了站稳控制世界货币发行这一金融战略制高点,国际银行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动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美元信心、&肢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打垮潜在竞争对手的货币战争,其最终的战略目的就是:让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为完成 &世界政府&、&世界货币&和&世界税收&奠定坚实的基础。打击中国的金融体系,毫无疑问是他们的重中之重。1973年中东战争:美元反击战保罗&沃尔克: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世界环保银行:要圈地球30%的陆地金融核弹:目标东京索罗斯:国际银行家的金融黑客狙击欧洲货币的&危机弧形带&亚洲货币绞杀战中国未来的寓言第九章 美元死穴与黄金一阳指债务与货币死锁在一起,其逻辑的必然结果就是,债务永远增加,直到其债务货币遭人彻底抛弃或其利息重负压垮自身经济发展,导致整个体系的最终崩溃。债务的货币化是现代经济最严重的潜在不稳定因素之一,它是通过透支未来以满足现在的需要。在所有货币中,金银货币意味着&实际拥有&,而法币则代表&欠条+许诺&。二者的价值&含金量&有着本质区别。部分储备金体系: 通货膨胀的策源地债务美元是怎样&炼成&的美国的&债务悬河&与亚洲人民的&白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霸盘生意&政府特许机构:&第二美联储&黄金:被软禁的货币之王一级警报:2004年罗斯柴尔德退出黄金定价美元泡沫经济的死穴第十章 谋万世者货币是否坚挺成为一个国家盛衰交替的最早出现的征兆。当1914年英格兰银行宣布停止英镑的黄金兑换时,大英帝国的雄风就一去不复返了。当尼克松1971年单方面关闭黄金窗口时,美利坚的辉煌业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从历史上看,凡是操弄货币贬值来试图欺骗财富的国家,最终也必将被财富所抛弃。货币:经济世界的度量衡金银:价格动荡的定海神针债务货币脂肪与GDP减肥金融业: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空军&未来的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迈向世界储备货币之路后 记 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几点看法
  美国的成长历程充满了国际势力的干预和阴谋,其中尤以国际金融势 力对美国的渗透和颠覆最令人惊心动魄,却最不为人所知。 美国历史上发生在其本土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当属南北战争。这场历时4 年的血腥战争,南北双方参战人数多达300万人,占其总人口的10%,其中 60万人战死,无数人员受伤,大量财产毁于战火,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 到14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完全平复。 今天,关于南北战争起源的争论大多围绕着战争的道义问题,即废除 奴隶制的正当性,恰如希特尼所说:“如果没有奴隶制,就不会有战争。 如果没有对奴隶制的道德谴责,就不会有战争。” 其实,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关于奴隶制的争论是经济利益第一,道 德问题第二。当时的南方经济支柱就是棉花种植产业和奴隶制,如果废除 奴隶制,农场主就不得不按白人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支付工资给原来的奴隶 ,那么整个产业就会陷入亏损,社会经济结构势必崩溃。  如果说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那么政治利益冲突的背后正是经济利 益的较量。这种经济利益的较量表面上体现为南北方的经济利益差异,但 其实质是国际金融势力为分裂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而玩弄“分而制之” (Divide and Conquer)的策略。  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着极深渊源的德国首相俾斯麦说得透彻:“毫无 疑问,把美国分裂成南北两个实力较弱的联邦,是内战爆发前早就由欧洲 的金融强权定好了的。” 其实“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轴心”的银行家们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的 幕后黑手。 为了挑起美国内战,国际银行家们进行了长期缜密而周详的策划。在 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英国的纺织工业和美国南方的奴隶主阶层逐渐建立起 密切的商业联系,欧洲的金融家们瞧准了这一机会,乘势秘密发展起一个 将来可以挑起南北冲突的人脉网络。在当时的南方,到处都是英国金融家 的各类代理人,他们和当地的政治势力共同策划脱离联邦的阴谋并炮制各 种新闻和舆论。他们巧妙地利用南北双方在奴隶制问题上的经济利益冲突 ,不断地强化、突出和引爆这一原本并非热门的话题,并最终成功地把奴 隶制问题催化成南北双方水火不容的尖锐矛盾。 国际银行家们做好了充分准备,就等战争开打,然后大发战争横财。  他们在策动战争的过程中,惯用打法是两面下注,无论谁胜谁负,巨额的 战争开支所导致的政府巨额债务都是银行家们最丰盛的美餐。 1859年秋,法国著名银行家所罗门&罗斯柴尔德(詹姆斯&罗斯柴尔德 之子)以旅游者的身份从巴黎来到美国,他是所有计划的总协调人。他在美 国南北奔走,广泛接触当地政界、金融界要人,不断地把收集到的情报反 馈给坐镇英国伦敦的堂兄纳萨尼尔&罗斯柴尔德。所罗门在与当地人士的 会谈中,公开表示将在金融方面大力支持南方,并表示将尽全力帮助独立 的南方取得欧洲大国的承认。 国际银行家在北方的代理人,是号称纽约“第五大道之王”(the King of Fifth Avenue)的犹太银行家奥古斯特&贝尔蒙特(August Belmont)。  他是法兰克福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代理人,也是该家族的姻亲。1829年 ,年仅15岁的奥古斯特就开始了银行家生涯,他起初为法兰克福的罗斯柴 尔德银行工作,很快便显露了出类拔萃的金融天赋。1832年,他被提拔到 那不勒斯的一家银行工作,以便历练他国际金融业务的经验。他精通德、 英、法、意大利语。他在1837年被派往纽约,由于大手笔吃进政府债券, 很快便成为纽约金融界的领袖级人物,并被总统任命为金融顾问。奥古斯 特代表英国和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银行表态,愿意从金融上支持北方的 林肯。 为了增大对北方的军事压力,1861年年底英国增兵8000人到加拿大, 随时准备策应南军的进攻,从北部边界威胁林肯政府。1862年,英国、法 国和西班牙联军在墨西哥港口登陆,在美国南方边境地区完成集结,必要 时将进入美国南方直接与北方开战。日,法军将领耶列又增兵 3万,并占领了墨西哥城。  在战争爆发初期,南方的军事进攻节节胜利,英法等欧洲列强又强敌 环伺,林肯陷入了极大的困境。银行家们算准了此时的林肯政府国库空虚 ,不进行巨额融资战争将难以为继。自1812与英国的战争结束以来,美国 的国库收入连年赤字,到林肯主政之前,美国政府预算的赤字都是以债券 形式卖给银行,再由银行转卖到英国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和巴林银行,美国 政府需要支付高额利息,多年积累下来的债务已使政府举步维艰。 银行家们向林肯总统提出了一揽子融资计划并开出了条件,当听到银 行家们开出的利息要求高达24%~36%的时候,惊得目瞪口呆的林肯总统立 即指着门让银行家们离开。这是一个彻底陷美国政府于破产境地的狠招, 林肯深知美国人民将永远无法偿还这笔天文数字的债务。P41-43  ……
  序言  2006年夏,正当美国房地产泡沫如日中天之时,我对即将来临的金融海啸已深感忧虑,《货币战争》一书正是在这样一种不安和焦虑之中诞生的。在我看来,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1971年以来的美元体系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就是全世界的货币大厦事实上建立在美国的债务沙滩之上,而美元的债务本位既不可能稳定,也不可能持续,随着世界经济总吨位的增长,美元地基已在沉陷,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厦将倾的危机。  货币从本质上看,就是财富的一种索取权,人们持有货币,相当于持有财富的收据。什么是财富?以什么样的财富形式为抵押发行货币,这决定着货币的性质。最广为人们所接受的财富就是通货。财富,也包括通货,都是人类劳动的成果。通货的商品属性,其实质乃是劳动属性。在人类5000年文明史上,曾经有2000多种商品担当过通货的职责,而市场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步淘汰了其它通货,最终选择了黄金和白银作为财富的终极代表。无论哪个地区,无论什么文明,无论何种宗教,金银作为最广泛被接受的财富形式而形成了货币。此时的金银,既是财富的索取权,同时又是财富本身。  纸币的出现,原本作为金银的收据,主要为了方便交易。人们持有纸币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拥有这张收据,而是为了拥有收据所能索取到的金银,以及最终金银能够自由而等值兑换的其它财富。这样的货币制度一直运转到1971年,美元正是这一货币制度的代表。在此之前,人们手持美元觉得踏实的真正原因就是美元钞票能够最终兑换成黄金。久而久之,人们甚至忘记了美元仅仅是一种财富的收据,而绝非财富本身,而美元逐渐被描述成是与黄金一样美好的终极财富。  即便人们在长期被洗脑的过程中已逐渐淡忘纸币收据背后的黄金,但黄金毕竟制约了收据的超额增发,因为当收据过多时,迟早会激发出人们对这些收据所能索取的黄金的兴趣。银行家们作为货币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并不喜欢黄金作为纸币的抵押物,一是黄金不足以满足纸币欲望的膨胀,二是黄金不能产生利息收入。银行家们更愿意使用永不枯竭而且能够生息的资产去替代黄金,这样的想法具有无比的诱惑。1971年之后,黄金的非货币化其实是货币游戏规则制定者单方面强加给其他人的不平等条约。于是,我们见识到了一种全新的货币形态,主权信用货币。  这是一种以主权国家的债务为抵押资产来发行货币的尝试,纸币这一收据所能索取到的最终财富不再是黄金,而是国债!国债是具备劳动属性的财富吗?也许。因为国债是纳税人未来缴税的承诺,但是这个未来时态引入了一个不确定因素,那就是时间。黄金是已完成的劳动成果,你看或者不看,它都在那里。国债则是未完成的劳动成果,它是未来的财富,它始终存在着违约风险。当国债成为货币收据的最终索取物,相当于透支了未来的财富。同时,债务货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另一个严重副作用就是双重利息成本,人们不仅需要为借用货币支付利息,同时还不得不为货币的抵押品再次支付利息。在债务货币制度下,货币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负担。  为使用公共货币而向少数人支付利息成本,将国家债务与货币死锁在一起,这是一个无法令人在逻辑上感到信服的设计,同时这也是一个从基因里就存在着&癌变&信息的货币系统。货币发行量越大,债务规模也就越大,利息成本就越高,全民&被负债&压力就越重。由于利息只与时间有关,因此货币扩张呈现出内生性的刚性需求,具有天然的货币贬值倾向,通货膨胀成为最终的必然结果。而通货膨胀导致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这只&看不见的手&正是世界范围内出现贫富分化的元凶。  如果货币与信用扩张及其利息成本增加的速度持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势必造成整个经济体形成债务堆积的&堰塞湖&效应,这就是总负债规模/GDP比值的不断攀升。当这一比值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经济体将不堪债务重负而出现大面积违约。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根源正在于此。  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扩大了危机的范围,并加剧了危机的烈度。以美国国债为抵押来发行全球贸易与储备货币,势必造成美国国债规模与其财政收入的严重不匹配,美国经济体总负债与GDP比值日益恶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美元主权信用的危机。  正是基于上述判断,2006年在《货币战争》中,我提出了以下推论:1、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不可避免,它会源于美国,但波及整个世界;2、美国的次贷危机绝不是孤立、可控和不会蔓延的小问题,而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张;3、美国资产泡沫最严重的房地产业的金融中枢,房利美和房地美,将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4、为拯救金融机构,美国将不得不海量增发货币,从而引发美元主权信用危机;5、在美元危机恶化的同时,黄金将大幅上涨,因此建议中国应大规模增加黄金储备。  五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的突变,已经和正在验证这些推论。  2007年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终于导致了2008年金融海啸;  2008年9月两房与雷曼兄弟公司相继破产;  2009年和2010年,美国两次开动印钞机,大搞所谓货币的量化宽松;  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和欧元危机从南欧五国拉开序幕,目前仍在恶化之中;  2011年7月,黄金价格冲上1600美元/盎司,为2006年初的三倍。  日,美国国会正在激烈争论是否需要提高美国国债的上限,如果在8月2日仍未达成妥协,美国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国债违约危机。尽管最终国债上限将会被再度提高,但美国严重的财政赤字与国际收支赤字的危险性所造成的国债隐性危机,已在全世界面前显露无疑。  究竟为什么美国乃至全世界会采取这样一种必然导致危机的债务货币制度?为什么货币没有选择无利息成本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制度安排?到底是什么样的特殊利益集团左右着货币制度的建立和演化?他们又是如何从政府手中夺取了货币发行大权?  正是在这些强烈疑问的探究过程中,慢慢开始了《货币战争》的求索历程。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中国,逐渐形成了《货币战争》系列的研究风格,这就是用货币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历史的纵深感来解读和还原重大历史事件,并前瞻性地审视未来。  2006年,当我在写《货币战争》一书时,完全没有预料到短短几年之后,&货币战争&这一曾被讥讽为&子虚乌有&的词汇,竟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学者广泛关注的国际性热门话题。  历史已经证明了货币的巨大力量。货币的命运最终也将成为国家的命运。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样必将与货币紧密相连。  日 于香山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曼底登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