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导游词10月24日对外开放吗?是有接待任务吗?

颐和园10月24日对外开放吗?_百度知道
颐和园10月24日对外开放吗?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天天开放,没有休息日,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颐和园发特色门票 纪念对公众开放100年
&&>&&>&&>&&>&正文
颐和园发特色门票 纪念对公众开放100年
作者:佚名&&&& 22:41:03
颐和园现用门票上的图案选用了标志性的十七孔桥景观 
  法制晚报讯(记者 白冰 杨益)从1914年至今年,皇家园林颐和园对公众开放整整100年。
  今天上午,颐和园对公众开放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开锣”。作为“百年纪念”的重头戏,德和园内的扮戏楼正在举办“百年颐和()――颐和园对公众开放一百周年纪念展”。
  展览以时间为序,用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数百件展品展现颐和园的发展历程,其中多数展品都是首次亮相。
  《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展览中的100多张颐和园不同时期门票,可以带游客“穿越”其百年历史。
  五大部分 讲述颐和园变迁
  日,中华民国内务府呈报政府总统的公文拟择期开放皇苑。由此,皇家园林揭开了神秘面纱。至今,颐和园作为最早一批正式向公众售券开放的皇家宫苑已历经百年。
  虽然政权几经更迭,权属几次易手,但颐和园幸运地在战乱频发的情况下得以保全,逐渐从皇家私园变为国家公园,变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上午,颐和园对公众开放一百周年纪念展在颐和园开幕。禁苑初开、草创维艰、蒸蒸日上、日新月异、遗产璀璨等五大部分讲述颐和园百年大事。
  记者在展览中看到,展柜中摆放着不少颐和园历年的门票。大概有100多张、若干种,有游船票、殿堂票、露天剧场票和游泳票等等,横跨80年的各个年代。
  其中,现存能找到的最早的门票是1935年排云殿入门券,当时是0.5大洋。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张门票是在整理库里图书时发现的,当时门票已经破为两半,夹在书内,工作人员拼起来才发现这是一张门票。
  此外,还有1937年日伪时的天坛、颐和园、北海公园的联票,也非常罕见。
  禁苑初开(年)
  首揭面纱 男女分单双日游览
  在1914年颐和园正式对外开放之前,作为清朝皇家的私家园林,颐和园一直都蒙着神秘的面纱。
  颐和园园长助理、文物部主任秦雷介绍,日,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但故宫、颐和园仍作为皇家的私产,由清室内务府管理。尤其是颐和园,原准备作为溥仪将来迁出紫禁城后的常住之地。
  由于中外人士纷纷要求到颐和园参观。日,步军统领衙门制定了《瞻仰颐和园简章》。
  这份既想维护皇家私苑的尊严,又不得不照顾中外达官权势需求的《简章》可谓绞尽脑汁列出了极为苛刻的参观条件。当时参观颐和园很难,不但一照(票)难得,而且女性是不得入内的。
  女性不得参观的规定引得当时妇女界强烈反对,所以章程实施不久就不得不放宽。后来,不但参观日期可以与步军统领衙门协商,也给参观的妇女发特别执照,但男女性要分单双日游览,不能同日游览颐和园。
  开放之初 没10元大洋游不遍颐和园
  现在,如果游客想把颐和园逛个遍,通票只需要60元钱,算上划船、导游,所有花费不过百余元。
  在开放之初,加上往返颐和园的车费,不花费个10多元大洋根本不能把颐和园逛全。能逛得起颐和园的人非富即贵,不会是普通老百姓。
  这10元大洋对当时的人们意味着什么呢?
  按当时的币值计算,一元大洋可以买到30斤上等大米或是近10斤猪肉。资料显示: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小康人家,一家四口每月伙食费最多12元;一套8至10间的四合院,月租金不过20元。
  据秦雷介绍,当时,颐和园向社会开放时新制定的章程中,对门票以及优惠券以及分景点的费用都描述的特别详细,这也是颐和园所能查到的最详细的门票记录。此后,国民政府以及解放初期的门票规定都没有能够查到如此之细的档案资料。
  草创维艰(年)
  地租房租为颐和园主要经济来源
  日,北平特别市政府直接管理颐和园,并成立北平市政府管理颐和园事务所。
  除了对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收取入园费用,这时的颐和园主要经济来源是房租和地产。秦雷介绍,除了园内的房屋和土地,颐和园还在园外有很多土地,包括玉泉山和圆明园以及很多水田、旱地都归属颐和园所有,面积将近300公顷,几乎相当于一个颐和园的面积。
  在颐和园的百年大事记上,不难看到许多名人都在颐和园内的著名景点内租住过。包括1937年起,画家张大千租住颐和园内听鹂馆,1937年起,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租住清华轩,1939年起,清宗室画家溥心租住介寿堂。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溥心一年的租金达3000元,至于是3000大洋还是旧币,由于账册的不完整,并没有记载。随后随着法币的贬值,40年代末期后,这些人的租金改为交粮食充数。
  直至1949年北平解放后,当年3月通知租用园内房屋各户搬迁出园内。
  蒸蒸日上(年)
  改名人民公园 国庆五一游园大会群众免费
  1948年12 月1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48军抵达颐和园,颐和园解放。这一时期的颐和园,作为国家领导人会见中外贵宾的地点的次数也明显增多。
  资料显示,仅日, 为庆祝中共“八大”召开,北京市长彭真在颐和园主持游园大会,招待以印尼总统苏加诺为主的50多个国家的贵宾,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参加。之后,颐和园也承担了比较重的外事接待任务,不少国家的领导人都前来颐和园参观访问。
  当然,颐和园依然没有改变对公众开放的功能,而且,这一功能也体现了极大的时代色彩。日,颐和园恢复开放,入园游览券价值人民币(旧币)40元。秦雷介绍,40元旧币的价格在当时动辄都是几百元上千元的“大钞”面前,已经算是非常低廉了,颐和园也成了普通老百姓能够逛得起的皇家园林。
  1966年8 月22 日,颐和园改名人民公园,佛香阁也改名为“向阳阁”。在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时颐和园还会举行游园大会,让游客免费游园。颐和园的游客量从一年几万人次增加到了一年几十万人次,上世纪50年代,首次突破了上百万。
  日新月异
  (年)
  1986年游客首破千万
  修缮四大部洲、画舫、十七孔桥,昆明湖清淤&&1978年后,在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背景下,颐和园迎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不少文物古建都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大规模修缮,可以让游客在颐和园见识到更多更原味儿的古建文物。
  同时,颐和园本身也不断“美容”,清除野草杂树、乱石垃圾,新种补种树木,新增路椅、垃圾箱等等,颐和园越来越注重打造舒适亲民的游园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园区内的各种商铺也开始活跃起来。据公园统计,上世纪80年代的门票为2元人民币,90年代初才随着物价的上涨等因素涨到8元人民币。由于大气的皇家园林和闻名海外的古建文化,颐和园在1986年的年游客量就首次突破了上千万,这也是其它公园所不能企及的。
  遗产璀璨
  (年)
  颐和园门票13年未涨价
  日起,颐和园门票价格从8元调整为淡季20元,旺季30元,直至如今,价格始终未变。但是,颐和园内可看可赏的景观却不断增多,不少文物古建又经历了一次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修缮。可以说,颐和园的文化价值更高了。
  尤其是1998年12月,颐和园以“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的高度评价,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颐和园的保护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遗产的规划保护、修缮养护、监测预警、学术科研、文化展陈、文化创意等成为颐和园新的工作重心,颐和园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2008年之后,每年的游客量稳步都在上千万。2013年,颐和园年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
  本版文/记者 白冰 摄/记者杨益
  开放之初游览费用
  入门券价格:每张售大洋1元2角,园中的排云殿5角、南湖3角、谐趣园2角、玉泉山5角,其它地方不收费。
  游船价格:帝后的御舟分为敞篷船和楼船,每船按游程计价,分为四段,至少1元,最高可达10元。
  休息茶坊:清宴舫上层,每人4角,每桌2元;石丈亭每人2角;鱼藻轩每人2角。
  导游费用:引导费2元。(当时颐和园内还住着很多太监,为了养活自身,这些太监兼职导游。可讲解老佛爷生活过的地方、走过的桥、典故等。
新闻资讯录入:金帆&&&&责任编辑:{$Editor}&
上一篇新闻资讯: 下一篇新闻资讯:
&?最新推广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最新推广
&&&& & 相关新闻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颐和园导游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