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剪辑中同景别的定义画面怎么拼接

解构游戏视频里的画面元素之二:景别 - 艾泽拉斯国家地理论坛 - [2339][f264]
:: 解构游戏视频里的画面元素之二:景别 ::
解构游戏视频里的画面元素之二:景别
景别说得简单点就是取景范围的大小,也就是一个画面里容纳的有效信息的多少。
大致可以这么划分:
1.大远景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692d4739f.jpg[/img]
大远景主要用在交待整个环境或者风景上,可以由标志性的建筑物或者景物作为画面的主体,画面中也可以出现人物,但人物的比例务必控制在“点”的范围里,也就是说人物或者物体的特征性不需要在这里明确,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要把观众的注意力浪费在读取不必要的细节上。如图:由奥格瑞玛大门初拍摄的城内全景。
2.远景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jpg[/img]
远景可以用来交待一个封闭场景的外部环境或者是主要角色和环境的相对关系。如图:一所建筑物的大门口。
3.全景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jpg[/img]
全景用来交待一个封闭场景的内部全貌或者是包括全部主要角色的介绍性镜头。人物的细节在这里首先开始被重视,在全景下,主要角色最好能够全身入境,尽可能捕捉到最完整的动作和姿态。如图:室内的三人交谈场景,老板、兽人客人、巨魔客人。
4.近景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69b5e21ae.jpg[/img]
近景针对的是一个单独的物体或者人物,从近景开始,对角色的表现从身体的姿态转为脸部的神态和上半身的动作,近景的取景范围可以设定在人物的腰部。如图:兽人客人。
5.特写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69ccd7121.jpg[/img]
特写基本上排除了一切环境上的冗余信息,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在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上。注意一点,特写的使用频率不要过分地高,这就像音乐作品一样,旋律线的高潮总是在适当的地方出现,最高的音符如果过分重复出现的话,不光作品的感情起伏变化就会变得平铺直叙,而且听众的注意力也不能被正确地调动,特写镜头也是如此。如图:老板。
6.大特写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69e469e8f.jpg[/img]
在特写的基础上更加强化视觉印象的一种方式,把观众的视线强行锁定在某一细节上,和特写相比,大特写可以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拍摄角度,以免和特写镜头产生重复和平行的感觉。如图:某兽人的脸部。
-----------------------------------------------------------------------
景别作为镜头的基本属性,它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
先不管剪辑的因素,一部视频作品首先是由一系列不同景别的镜头组成的,不同景别的穿插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如果一部作品都是同一个景别,相信没人看得下去...既然有了一个前后相互联系的问题,那景别做为镜头的一个基本属性,它内部本身也需要有一个逻辑上的连接规则,遵守这个规则也好打破这个规则也好,还是回到那句话:为内容服务。
拿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常规来类比的话,景别的设计基本上可以遵守下面这样的原则:
1.“体验”等性质的一组镜头,整体上可以用大-&小的景别设计,这时候叙事的节奏由松到紧,一步步地引导观众跟随情节,这就好像是模仿人观察事物的方式:从整体看到细节。
2.“描述”等性质的一组镜头,整体可以用小-&大的景别设计,这时候叙事的节奏由紧到松,逐渐让观众从该时段的剧情里移开注意力。这就好像在听别人讲故事:从故事回到现实。
3.从整体的角度讲,景别的安排还要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则,打个比方说:第一个镜头一幢大楼的远景,第二个镜头一扇门的近景,第三个镜头2个人在房间里谈话的特写,这样三个镜头连接起来的话,不需要你进行任何思考就能理解这样一个信息:“我”从外面进入大楼里的某个房间和房间里的人谈话。这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创作的一个环节,但是它的初衷恰恰正是让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4.在一组镜头内部进行组接时,景别的设计可以采用循环的方式来回变化,让画面生动起来,不至于变得太平淡。
5.根据人的一般观察习惯,大景别镜头停留的时间最好要比小景别大一些,因为大景别总是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而小景别的信息却是被我们提炼和筛选过的。
-------------------------------------------------------------------------------
下面用2组示意图看看具体在一个镜头内部,景别的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6a1051bb3.jpg[/img]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6a28c7aac.jpg[/img]
1.第一副图,画面主体的金发士兵被安排在一个远景镜头里,这时候画面的“空白部分”处于强势,这个部分对人物施加了一个“看不见的压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这么说:他在整体作品里的角色位置是不稳定和不主要的。第二幅图,画面主体改为黑发的军官,他被安排在一个近景镜头里,比前一个士兵缩小了一个景别,这时候“空白部分”和人物基本上处于平衡的地位,这个军官相对于前一个士兵来说,他就比较稳定和主要。
------------------------------------------------------------------------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6a3d4be6a.jpg[/img]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6a51a3509.jpg[/img]
2.第一副图,雕像的远景镜头,同样是不稳定和“受压”的,第二副图变为特写,注意这时候景别的大幅度改变,雕像的脸部占据了整个画面,这时候画面主体物反过来对“空白部分”施加了压力,于是雕像的脸部此时就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观众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就被调动了过来,不管你觉得凯尔萨斯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时候传达的信息使你不得不觉得他“大”。
继续看下面这组图,感觉一下景别这个因素更大的潜力。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69b5e21ae.jpg[/img]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264_480e69ccd7121.jpg[/img]
我们假定整个片子的主角是旅店老板,但这组镜头当下的主要角色是兽人客人,兽人客人和老板在画面里始终有一个微小的景别上的差距,老板&客人,老板总是占据更大的画面,而对话场面里的巨魔客人是一个陪衬角色,于是他被分陪了更小的画面,从下意识里提醒了观众这三个角色之间的主次关系。
呵呵,我刚刚也想写这个帖子,既然LZ写了我就不说啦,我在补充2点
一个是画面镜头的趣味中心,最易犯的错误是拍摄的视点取得过高,与被摄体离得太远,致使画面出现各种各样与拍摄目的毫无关系的东西,摄影构图法则中,人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所谓的“三分法”了,即将画面纵横均分为三份,从而使画面被分割成为九个相等的方块,四条分割线上出现四个交叉点。通常摄影者就在这四点上选择一处作为趣味中心的最佳位置。画面右端那些交叉点,一般又被认为是最强烈的。
从下LZ图片做下说明,嘿嘿,我偷懒下
[img]/photodata2//008/375/680/12749_h.jpg[/img]
这并不是说,趣味中心非得准确地置于交叉点上不可。正因为如此,实际上趣味中心常出现在交叉点附近。对主要被摄体的安排,不能使画、面出现向分量大的一边倾倒。但平衡并不意味着将两个同样大小和同等形状的东西置于对称的位置。这里的关系,就像两个士兵,在趣味点中心的士兵就比较容易吸引人的目光,从而视觉上忽略傍边的士兵,
在远景系列镜头中,一般会有地平线的出现,所谓的地平线通俗,简单的说就是地和天相交处,在远景镜头里会很明显,地平线处在画面下方,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处于上方,给人的感觉则是活泼、有力的
另一个就是画面镜头的黄金分割
呃。。两位达人。。。
楼主给个QQ号吧~我已经PM你了~
抓个虫:最后一段应该是客人小于老板~剪辑并不是简单地拼接,剪辑的节奏也有原则可以遵循
今天我们来学习下关于节奏和剪辑的知识。想要做出非常吸引人的视频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如果你遵循了一下给出的几个原则,你就能轻易的做出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控制镜头的数量然后将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是建立你想要的感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由Peter John Ross拍摄的视频向你简述了不同长度和数量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会对你的视频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用这个例子作为其他伟大作品的代表和大家讲解一下剪辑节奏的问题。快速和慢速剪辑——电影制作技巧怎样拍摄以及怎样衔接,怎样把它们拼接到一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想要表达什么。问问你自己你想要和观众产生怎样的共鸣。它是一个非常紧张的动作场景,还是一个柔情的浪漫场面,你想借助这个场面来强调主角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想一想什么是最重要的以及什么时候去表下这个最重要的部分。想想例如主角手上的一个小东西或者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是不是值得去捕捉。在拍摄前好好考虑一下这些问题然后列出一个你想要拍摄的镜头的清单。这会加快你的拍摄速度并且这是种确保你拍全了你想要的所有经由的好方法。一旦你开始剪辑,剪辑不同长度的镜头时,你会惊讶的发现一两个精彩瞬间会改变整个片子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对比下不同风格的剪辑。第一个是Solitude。这个非常安静的,恍若隔世般的视频每个镜头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它绝对不是冗长无聊的。视频中的每个镜头中都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小细节,导演有意让观众自己观察这些细节。同时,还要注意镜头的多样化,拍摄一些特写和广角镜头可以让你的镜头保持一种视觉的新鲜感。下面再让我们对比下这个Moop Jaw拍摄的视频。很有趣的视频吧?这个视频充满着活力,有一种让人兴奋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由全速剪辑带来的。有一些剪辑非常的突然以至于你可能都不会注意到这些镜头。除此之外,镜头也非常的丰富。视频主要展示给我们一些舞蹈家的全身镜头,但是还参杂着一些脚部的特写和腰部抬起的镜头。非常明显的音乐在这个视频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这个片子的剪辑就是跟着拍子剪辑的。所以现在我们有两种不同剪辑风格的视频来表现两种不同的情绪。配乐,景别以及其他很多元素交杂在一起会产生一些奇特的效果,但是当你想讲述你的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时长的问题。想要产生一种非常棒的剪辑感觉需要多年的时间学习和运用,但是一点点运气和坚持会使你的视频变的更好。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影视剪辑中,你都要记住,时间选择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章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信“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观看影片
关注V电影微信账号,每天一部精彩短片
用第三方平台账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视频: 电影剪接——跳切(美《美国丽人》大全景-接-近景、特写-接-大全景)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电影剪接——跳切(美《美国丽人》大全景-接-近景、特写-接-大全景)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从景别的角度讲,一个主体呈现在屏幕上的形象主要有: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倘若两个不相邻的景别组接在一起,就会在观众的视觉上造成较大的冲击。我们把这种相隔景别之间的组接叫作景别跳接。
在这个片段中,卡罗琳·伯纳姆忙碌了一天,房子没有卖出去。看着渐暗的窗外,她一肚子的委屈。这里使用了三个镜头的剪接。
1、大全景画面:她气馁地走到落地窗前,拉上窗帘。她的的身影由清晰逐渐变模糊,在大全景中,她显得是那样地渺小而微不足道。导演这样处理的用意是:那堵墙和那扇落地窗就是一道简直无法逾越的鸿沟、一张无形的大网,而卡罗琳就是一只卑微的蝼蚁,卡罗琳时刻会被压垮和吞噬。
2、“近景—特写”画面:切进的是逆光下面对镜头的近景,呈剪影状,哭泣声、跺脚声,竭斯蒂里的抽打自己的耳光,疯狂地喊叫着:“别哭了,别哭,爱哭鬼!别哭了!别哭……”然后,捂住脸,擦拭脸颊上的泪水。逆光的处理说明:此时的卡罗琳正处在残酷的挫败之中、极度的痛苦之中、巨大的矛盾之中、剧烈的挣扎之中……虽然是近景、特写,因为逆光的原因,我们并不能看清楚卡罗琳面部的神情变化,也看不见她的眼泪,证明她是多么的要强与刚强。这里的逆光隐喻着卡罗琳所遭受着的逆境。
3、大全景画面:放下手,又起来轻抚一下脸颊,再放下,昂起头,朝向镜头走来,从镜头左出画。光线趋明朗一些,振奋起斗志,昂扬地走出了逆境。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画面剪辑,电视画面剪辑,镜头语言,画面剪辑软件,画面剪辑点,视频剪辑软件,视频剪辑,音乐剪辑,音频剪辑软件,音频剪辑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0:47:20|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画面剪辑.PP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景别的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