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与神九对接总共对接几次

在国际空间站发射13年后,中国也开始了空间站的第一步,在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一个月,神舟八号即将升空准备对接。就此,网易新闻对话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
焦维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Q1.3日1:43,神八和天宫成功实现对接,请焦老师作个评价。
焦维新:这次交会对接是完全按照计划进行的完美结果,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交会对接是中国目前航天发展中技术难度最高、技术含量最大的工程,本次对接经过了陆、海、天多地测控,验证了微波雷达、CCD传感器等高技术集成,尤其是对接机械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验证和攻破。中国也正在逐步地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计划。
我写了一首诗《赞神舟飞船》来表达此时的心情:三舱结构起点高,八次遨游九重霄。太空交会结硕果,雄鹰展翅志更高。
Q2.总共需要多少次变轨,神八才能与天宫进行第一次对接?
焦维新:第一阶段“远距导引”需要经过五次变轨,直到距离天宫52公里,调整近地点高度、远地点高度、轨道平面,直到二者准确地在一个轨道平面上。
第二阶段是“52公里到5公里”之间,不像之前的改变那么大,这里不会发生碰撞,所以可以及时进行监控和修正。
第三阶段是5公里以内。这里有几个停火点,5公里、4公里、3公里、400米、140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检查自己和对方的状态、位置、姿态、轴线等。
Q3.交会对接完成以后,这个组合体由谁来控制?
焦维新:天宫一号控制,为什么专门提到“组合体”的呢?原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都各管各的,已经习惯了,现在变成一个组合体,长度将近20米,重量也增加了一倍,将来的组合体更大,两个核心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五个航天器都结合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是不知道的,因为太空是微重力环境,地面是不好模拟的,所以现在也是积累经验。
Q4.神八和天宫相距多远时,能建立通信,进入自主导航?
焦维新:现在初步确定的就是52公里。因为在这个距离范围内,两者的通信设备就可以建立自主的通信联系,神舟八号也可以收到天宫一号发来的信息,天宫一号也会接到神舟八号发出的信息。
当然,如果到两者相距52公里时,还没有建立自动通信联系的话,地面的通信联系也不会立即停止,直到两者之间建立了通信联系。
Q5.对接的过程,请焦老师为我们分解一下。
焦维新:两者相距30米以内,就是平移靠近的过程,对接机器开始起作用了。之前,对接装置的头已经伸了出来,到了30米左右,它们会小心翼翼地靠拢,当神舟八号的头撞到天宫一号的对接装置时,双方就固定住了。理论上要求轴线重合,但事实上允许五度的误差,双方接头以后能自动调节,使飞船和天宫一号形成一条直线,然后,对接装置里面的对接锁就起作用,把它们锁紧;还有其它装置保证接触点的密封,不能漏气,如果漏气,将来载人航行时会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我们这种对接机械叫做“异体同构”周边式的对接结构,国外采用这种对接机械时的对接动画,大概是这样几个步骤:相撞—捕获—缓冲—校正—拉近—拉紧—密封—刚性连接。
Q6.中国计划到2020年建设完成自己的空间站,它将用于哪些实验?
焦维新:空间站用途还是非常大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有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多学科的科学实验,比如在微重力条件下的材料科学实验、流体物理学实验、激光冷冻原子实验、观天测地、空间物理、空间环境的探测,还有空间对地观测等。
第二就是空间应用,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又前进了一步,它是有应用价值的,比如在微重环境下我们可以提炼出纯度非常高的晶体、太空制药、太空育种。
第三方面就是新技术验证,我们要发展一些高科技的前沿技术,有时在地面条件下没法实现。比如钛合子通信、激光通信实验、量子实验等。
Q7.大推力火箭是影响中国空间站建设的瓶颈技术,长征五号能满足需要吗?
焦维新:将来我们要建设空间站,每个舱都在20吨以上,现有火箭(8.5吨的运载能力)满足不了需要,中国现在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如果投入运行,低地球轨道的运载能力大概在25吨左右,核心舱大概是22吨,所以可以满足建站需要。
另外,我们的月球探测也是三步计划:绕、落、回,前两步都可以实现了,但第三步“回”,从月球上取样返回,现有火箭的运载能力不够,就需要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了。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完全能满足将来建造空间站以及探月工程的需要。
请焦老师展望一下未来中国和国际的载人航天发展战略。
焦维新:我们国家现在计划在2022年建成自己的空间站,另外我们的月球探测也有“三步走”:绕、落、回,在2017年完成。三步走完成之后,中国载人航天怎么走,我认为有个合乎逻辑的选择就是载人登月,把载人航天和探索月球有机联系在一起。
载人登月,政治上可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增加民族凝聚力;技术上可以推动我们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建设,长征五号是25吨,载人登月要在100吨以上,可以探测月球、火星,还可以发射商业飞船,对导航、定位、通信等方面都有促进。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又能提高我国的基础工业水平。
交会对接完全验证多种高技术
网易新闻:11月3日1:43,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第一次对接,请焦老师对此做一个评价。
焦维新:这次交会对接是完全按照计划进行的完美结果,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交会对接是中国目前航天发展中技术难度最高、技术含量最大的工程,本次对接经过了陆、海、天多地测控,验证了微波雷达、CCD传感器等高技术集成,尤其是对接机械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验证和攻破。中国也正在逐步地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计划。
我写了一首诗《赞神舟飞船》来表达此时的心情:三舱结构起点高,八次遨游九重霄。太空交会结硕果,雄鹰展翅志更高。
五次变轨才能进行第一次对接
网易新闻:我们再回顾一下神舟八号。11月1日凌晨5:58分,神舟八号飞船按照要求实现了“零窗口”发射,但是天宫一号的发射窗口则可以在9月29日21时16分-31分之间,为什么对神舟八号的发射窗口时间安排如此严格?
焦维新:这是由位置决定的,两者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对发射的要求标准不一样。神舟八号要和天宫一号对接,天宫一号已经在太空了,茫茫太空,到哪儿去追赶它?
所以必须抓住有利的时机。天宫一号大概是在343公里高的圆形轨道运行,而地球是由西向东自转的,天宫一号的轨道平面会不断扫过地球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
度,当轨道平面扫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时候,就立刻点火。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时机呢?因为这样发射可以使神舟八号飞船进入的平面和天宫一号所在的轨道平面共面。严格来讲,只有二者共面,交会对接才比较容易,如果不在一个平面,必须修正到同一平面,就需要花很多燃料,得不偿失,所以要严格要求发射时间。
网易新闻:神舟八号顺利升空,并于当天中午12:51完成了第一次变轨,请焦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第一次变轨是从什么轨道进入另外的轨道?
进入到初始轨道时,天宫一号处于近地点200公里,第一次变轨进入椭圆轨道,大概是330公里的远距离导引段,神舟八号经过几次变轨要达到如下目的:
使之高度位于330公里的圆形轨道,便于交会对接。
尽管是共面发射,但肯定还是有微小误差,为了使神舟八号的轨道严格和天宫一号的轨道共面,还要进行一次轨道校正,使两者严格共面。
经过调整和多次变轨,使神舟八号距离天宫一号后下方只有52公里。
网易新闻:总共需要多少次变轨,神八才能与天宫进行第一次对接?
焦 维新:第一阶段“远距导引”需要经过五次变轨,距离天宫52公里。原来的近地点是200公里,远地点是330公里的椭圆轨道,如果我们要提升近地点高度, 需要在远地点点火加速;如果要修正轨道平面,就要在两个轨道平面相交的节点再点火改变轨道平面。近地点高度、远地点高度、轨道平面都能调整,直到二者准确
地在一个轨道平面上,相距大概52公里了。
第二阶段是“52公里到5公里”之间,不像之前的改变那么大,这里不会发生碰撞,所以可以及时进行监控和修正。
第 三阶段是5公里以后。这里有几个停火点,5公里、4公里、3公里、400米、140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停火点”不是卫星停下来了,而是相对速度比 较小,但绝对速度仍然是每秒7.8公里,相差5公里时,就检查自己和对方的状态、位置、姿态、轴线等。到140米的“停火点”,检查更详细,要保证轴线、 姿态、位置在一条直线上,相对速度几乎为0,通过传感器把这些数据都搜集起来,用在轨计算机进行分析。从140米的“停火点”再加速到30米的平台“停火 点”时,更要小心翼翼了。
天宫一号对接的八个动作
网易新闻:对接的过程,请焦老师为我们分解一下?
焦维新:两者相距30米以内,就是平移靠近的过程,对接机器开始起作用了。之前,对接装置的头已经伸了出来,到了30米左右,它们会小心翼翼地靠拢,当神舟八号的头撞到天宫一号的对接装置时,双方就固定住了。
理论上,要求轴线重合,但事实上不可能达到那么高的精度,有一定弓角,轴线有偏差,或者和地面不平行。所以,我们允许五°的误差,检测之后具备自动调节功能。
调角以后,后面的联动装置启动,使后面的飞船和天宫一号形成一条直线,也就是在同一平面和同一轴线上,再自动对接。
自动对接以后,对接装置会拉近,里面的对接锁就起作用,把它们锁紧;还有其它装置保证接触点的密封,不能漏气,如果漏气,将来载人航行时会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我们这种对接机械叫做“异体同构”周边式的对接结构,国外采用这种对接机械时的对接动画,大概是这样几个步骤:相撞—捕获—缓冲—校正—拉近—拉紧—密封—刚性连接。
成败的关键就在此一撞,不撞扣不紧,既要撞上,又不能撞得太厉害。
这次是自动对接,将来还会有航天员的手动对接。
网易新闻:刚才您提到美国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二是俄罗斯和欧空局ATV飞船上的“锥-杆”式对接机构。为什么我们选择前者?
焦 维新:这两种装置,技术上都是成熟的,有些国家一直采用其中一种技术,在这种技术上不断改进,以达到成熟。所谓“锥-杆”式,目标飞行器就像我们手电筒的 电池,追上以后不一定会正好撞上中心环,而是撞上侧面,但侧面一滑就可以滑到中间。但对接结束后,航天员要想从这个航天器走到另一个航天器,得把中间的东
西拆掉才能过去。
而“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撞击的装置都在两个周边,对接结束,两者紧箍在一起,直接会有一个0.8米的通道,航天员可以直接过去。这种结构比较复杂,造价高,但也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多方便,所以我们国家采取的是这种结构。
相距52公里时,建立自主通信
网易新闻:神舟八号在距离天宫一号多远的距离时,才能与天宫一号建立通信,进入自主导航和自主控制?
焦维新:现在初步确定的就是52公里。因为在这个距离范围内,两者的通信设备就可以建立自主的通信联系,神舟八号也可以收到天宫一号发来的信息,天宫一号也会接到神舟八号发出的信息。
当然,如果到两者相距52公里时,还没有建立自动通信联系的话,地面的通信联系也不会立即停止,直到两者之间建立了通信联系。
网易新闻:神舟八号上装备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等测量设备,它们在交会对接中的作用是什么?
焦 维新:天宫和神八相距52公里以远是远程测控,52公里以内就可以自主联系,那是靠什么联系呢?就是这些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目标飞行器天
宫一号要发出信号,告诉神八自己的状态、位置、速度等,神八就可以找到它,再到一定距离范围内,发射激光束扫描找,一旦找到它,就锁定目标了。
对接后,天宫一号控制神舟八号
网易新闻:交会对接完成以后,这个组合体由谁来控制?谁处于停靠状态?组合体运行难在哪里?
焦维新:这个组合体由天宫一号控制,为什么专门提到“组合体”的呢?原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都各管各的,已经习惯了,现在变成一个组合体,长度将近20米,重量也增加了一倍,连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是不知道的,因为太空是微重力环境,地面是不好模拟的。
但 是凭生活中的经验我们也会知道有多难,比如骑自行车上班,如果是一个人,拐弯抹角非常方便,但如果带一个人,拐弯操作就很容易摔跟头。天宫一号也一样,忽
然长度、重量增加一倍,怎么掌控呢?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所以现在们也是积累经验,因为将来的组合体更大,两个核心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五个航天器都 结合在一起,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掌控?要从理论上计算好。
网易新闻:11月14号,神八和天宫一号将要分离一次,准备第二次对接。第二次对接和第一次对接在技术上会有区别吗?两次对接有什么意义?
焦 维新:意义还是很大的,太空中对接,“对得准,抱得紧,不漏气”,但实际上分离两次还有另一个考虑:如果设计得不好,对接得很牢,分离时打不开锁了,那是 很麻烦的,现在是不载人的,但将来要载人,如果载人飞船回不来了,那宇航员怎么办?所以,不仅要对接技术好,也要分离技术好。
另外,根据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不是一次对接成功,技术就能熟练掌握。前苏联在1961年就实现了“联盟四号”和“联盟五号”飞船的对接,但后来发射的联盟飞船和联盟T飞船又有好几次对接失败;就在去年,联盟TMA飞船和国际空间站第一次对接就失败了,后来变轨再对接。
所以,既然有机会,我们增加一次实验就多一份经验。
网易新闻:第二次对接以后共同飞行2天,神八将第二次脱离天宫一号,并于17日返回地面。这次返回,和神七、神六的返回有什么差别吗?
焦 维新:返回方式没有大的差别,只是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都载着航天员,这次我们不载航天员,但完全按照载人飞船的情况来安排的。第一步,神八和天宫一号脱
离,轨道舱分离;第二步是减速,脱离原来的轨道;第三步,大概到100多公里,轨道舱和推进舱再分离;第四步,返回舱自由下落,10公里以后打开降落伞。
网易新闻:刚才您提到神舟八号采用的依然是返回舱、推进舱和轨道舱的三舱结构。返回舱好理解,那么推进舱和轨道舱分别是什么作用呢?它们会返回吗?
轨道舱主要是为了进行科学实验、生活和工作,返回舱是指挥控制中心,在发射返回的时候,航天员都会坐在里面。
推进舱上有一些小型发动机,一是为变轨提供推力,二是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服务设备在里面,比如氧气、净化空气的设备等,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网易新闻:天宫一号对接时的在轨高度是多少?神八脱离后,它会变轨至更高的太空空间吗?
对接时的在轨高度是343公里,神八脱离后,天宫一号应该进入更高的高度。
因为高度越低,受大气阻力的影响越大,比如天宫一号入轨高度大概是370公里,经过这一个多月的飞行,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现在衰减到343公里了。要想提高它的生命,就要把轨道升高到370公里的高度,轨道越高,在轨寿命越长。
网易新闻:神八飞行期间,中国和德国合作开展了17项试验,主要是哪些方面的试验呢?
焦维新:应该说在飞船上也能开展很多种类的实验,但这次主要是空间生命科学的实验。
但我觉得中德合作的最重要意义不在于具体项目,而是为载人航天方面的国际合作开了一个好头,打下了一个基础。
天宫一号的中国特色
网易新闻:和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和欧洲“空间实验室”相比,甚至后来的国际空间站相比,天宫一号有什么自己的特色?
焦 维新:天宫一号,后来接着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在国外没有搞这种小型实验室的。俄罗斯最早的小型空间站是“礼炮号”,从“礼炮一号”到“礼炮七号”大概 都是在八九吨,美国“空间实验室”大概是30多吨,和平号空间站应当是名符其实的空间站了,一百多吨;国际空间站是391吨。从重量上来说,天宫一号就是中国载人航天的特色之一,
另外还有交会对接的问题。交会对接,顾名思义,至少是两个航天器的对接,如果我们搞三次对接,就得有六个航天器,但现在我们搞小型的科学实验室,天宫一号可以在轨运行两年,六次对接四个航天器,和六个航天器比,我们就可以少花费两个航天器。
再次,我们还可以验证复合体控制的技术。
最后,虽然小,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宫三号里可以做不同类型的实验,积累经验,将来空间站建成,舱位比较大了,我们要设定哪些科学实验呢?哪些科学实验最有效果?怎么设置实验装置更有效?天宫会给我们答案。
另 外,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中国的国情考虑,一是建设空间站之前还有许多技术需要验证,尤其是可再生的生命保证系统。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航天员在轨
时间都不太长,最长也就是五天左右,但空间站需要长达半年。二是长二F运载火箭运载能力都在9吨以下,所以现在的天宫实验室都是8.5吨左右,要搞大舱, 我们的运载火箭还没有达到这个能力。
网易新闻:中国现在长二F火箭的推力只有9吨,大推力火箭可能也是影响中国空间站建设的瓶颈技术,以后建设空间站,中国有没有进行大推力火箭的研发?
焦维新:将来我们要建设空间站,每个舱都在20吨以上,现有火箭(8.5吨的运载能力)满足不了需要,中国现在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如果投入运行,低地球轨道的运载能力大概在25吨左右,核心舱大概是22吨,所以可以满足建站需要。
另外,我们的月球探测也是三步计划:绕、落、回,前两步都可以实现了,但第三步“回”,从月球上取样返回,现有火箭的运载能力不够,就需要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了。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完全能满足将来建造空间站以及探月工程的需要。
网易新闻:长征五号大概哪年能建成?
焦维新:现在报道,2015年就会进行正式实验,估计在2017年之前就能够实现首飞。
中国空间站将用于科学、应用实验和新技术验证
网易新闻:天宫一号还不能算真正的空间站,真正的空间站有哪些硬性指标?影响空间站规模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这没有绝对指标,多大的都是空间站,但从我们现在对空间站的理解来看,应该是一个多舱结构,一座空间大厦,不是一次发射就可以建成的,而是多次发射构建在一起,这样开展空间实验的项目、种类就会更多一些。
影 响空间站规模的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起来,还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性价比”,假如这个空间站建得比较大,舱比较多,一次耗费的资金就会更多、建设周期也会更
长,我觉得国际空间站给我们提供了经验教训,贪大求全、过于依赖航天飞机,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以后,国际空间站原计划2005年建成,现已拖到2011 年。但如果太小了,仅仅是实验室,做的实验也相对有限。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性能价格比,不搞盲目模仿,也不搞攀比,根据我们国家的经济技术条件做我们力所
能及的事情,三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这样的舱段从目前来看应该能够满足广大科学工作者开展科学实验研究的目的。
网易新闻:中国计划到2020年建设完成自己的空间站。空间站建成后将用于哪些实验?
焦维新:空间站用途还是非常大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有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多学科的科学实验,比如在微重力条件下的材料科学实验、流体物理学实验、激光冷冻原子实验、观天测地、空间物理、空间环境的探测,还有空间对地观测等,虽然现在还没有着手设计,但征集实验方案早已开始了。
第二就是空间应用,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又前进了一步,它是有应用价值的,比如在微重环境下我们可以提炼出纯度非常高的晶体,用来做半导体材料;还可以在微重力条件下太空制药,均匀混合,结构更明显;还有太空育种。
第 三方面就是新技术验证,我们要发展一些高科技的前沿技术,有时在地面条件下没法实现。比如钛合子通信,比我们现用的无线电频率都高,它的频率接近于光的频
率了,频率越高的电子波携载的信息量就越大,但高频率无线电信号在大气层中,大气层会衰减它的信号,但在太空中,它的大气压大概是地球表面气压的一亿分之 一,这就可以在上面做钛合子通信实验、激光通信实验、量子实验等。
载人登月是三步走之后的航天战略
网易新闻:但也有很多网友会质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建设空间站,但目前还没有看到什么经济回报,也请焦老师为我们展望一下,建造空间站的经济前景?
焦维新:科学实验短期内见不到什么效益,但它涉及到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到社会生产,就能看到经济效益了,所以它是个逐渐的过程。我们通过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生产出的产品,可以指导地面上如何改进工艺。
比如太空育种,现在已经看到了效益。
当然,现在的空间站基本都是政府行为,但随着人类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将来还会有私人公司投入,会有商业太空的发展,比如太空旅游,这是将来商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网易新闻:请焦老师展望一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完成后,未来的载人航天发展战略以及国际载人航天发展的战略。
焦维新: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国际上的情况,俄罗斯有技术实力,但没有经济实力,所以制订了长远计划,包括载人探测月球、载人探测火星,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一两年也没什么动静。
欧洲空间局参与了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在2000年设计了“曙光计划”,设计载人探测月球、探测火星,但十年过去了,没有见到任何收获。
日本也参与了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但没见到它今后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计划,即使搞也会和美国合作。
所 以今后还是要看美国,美国奥巴马虽然取消了布什制定的重返月球计划,有人说美国在退,中国在进,其实不是这样,他们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大运载火箭的建设,
它可以探测火星、探测小行星,它的太空基础设施相比其它国家又拉开了距离,不管是在近地空间还是在深空,它都一直保持着霸主地位。
我们国家 现在计划在2022年建成自己的空间站,另外我们的月球探测也有“三步走”:绕、落、回。“落”大概是在2013年,“回”大概是在2017年完成。三步 走完成之后,中国载人航天怎么走,我认为有个合乎逻辑的选择就是载人登月,把载人航天和探索月球有机联系在一起。
如果制定了载人登月的计划,政治方面可以提高我国政治地位,增加民族凝聚力;技术和经济方面也可以推动我们运载火箭的建设,长征五号是25吨,将来载人登月,运载火箭至少要在 100吨以上,既可以探测月球,也可以探测火星,将来还可以发射商业飞船,对导航、定位、通信等方面都提出了高要求,整体上可以推动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发
展,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又会使我们的基础工业水平有很大提高。
出品:网易新闻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截至目前,天宫一号总共完成了几次对接?_百度知道
截至目前,天宫一号总共完成了几次对接?
提问者采纳
总共有6次,神八、神九、神十各两次,倥噶陵赫缁雇流痰麓勘除了神八两次均为自动对接以外,神九和神十都是一次各一次自动和一次手控。。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与神舟八号两次:日凌晨进行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飞行12天之后,第二次交会对接在11月14日进行。 第二次交会对接飞行2天之后,16日,神八将第二次撤离天宫一号,17日返回地面。与神舟九号两次。第一次在2穴颜贯空卟就诡训韩谋012年6月18日14点,是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在日,是手动交会对接,由刘旺操作。共计四次。
神舟十号呢?
天宫一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00 | Tags 标签:, , , ,
日凌晨5点58分10秒,“神舟八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未来48小时内,“神舟八号”将与已经在太空等待了一个多月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交会对接,组合成我国首个实验性的“空间站”雏形。这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建成空间站的国家。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对接之后的组合体
其实,当近代人类发现外太空有机可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萌发“空间站”的想法了。这个想法甚至早过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具体航天交通工具的概念。
空间站是很早的航天器概念
不算玉皇大帝的天宫的话,有一种说法认为,“空间站”这个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1897年。当时的德国科幻作家拉塞维茨认为空间站是太空旅行的关键。德国“火箭之父”奥伯特则在1923年所著的《飞向星际空间的火箭》一书中,十分具体地使用了“空间站”这个词,并夸张地描述了空间站的用途:
空间站依靠配备其上的仪器,可以看清地球上的细节。夜间可以看见蜡烛,白天可以看到镜子反光。它能确保船舰与陆地的通信。能发现冰山,并向船只发出警告。若有空间站,就可以避免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灾难……
早期空间站设想1
1929年,一位署名“诺丹”的奥地利工程师描述了空间站的外形及构造。他认为空间站应该采用古典的转轮外形,缓慢转动以产生人造引力。同时,它将用巨大的镜子,将太阳光会聚到锅炉管道上,产生蒸汽,驱动蒸汽发动机,以提供电能……科幻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中的轮状空间站,显然就是受诺丹的影响。
领导美国登月工程的前纳粹火箭科学家冯?布劳恩,则在20世纪50年代幻想空间站可以运送80人,环绕月球……
早期空间站设想2
总之,种种概念越想越大,最终被现实残酷的地面碰得头破血流。因为人类的航天技术并不像最初幻想得那么快、那么疯狂。直到1957年10月,人类才颤巍巍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美国当时一度连柚子大小的卫星都发不上去。空间站很美好,但稳定的、大推力的火箭还没研制出来,和航天相伴而生的电子时代也没到来。
长期留驻地球人类的外太空基地,也就是空间站,在很长时间内都只能想想而已,不过,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情况发生了有趣的变化。
孤独求败和悲催求胜
美苏太空竞赛,催化了航天技术。1969年7月,美国人成功载人登陆月球,堪称人类的奇迹。而苏联的登月梦想则被美国彻底击垮。一时间,美国人高兴,苏联人沮丧。
拔得头筹的美国航天,已然世界第一,对于接下来再干点什么,开始感到迷乱,成了“孤独求败”。阿波罗时代庞大的航天承包商和从业人员,可不允许美国登月后就大刀阔斧缩减航天计划。美国宇航局只好开出了耗资巨大的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显然,这个念头超出了政治家的需要。他们普遍不支持登陆火星这样的疯子之举。
苏联则痛定思痛,悲催求胜,决心另辟蹊径,实现那个传说中能长时间停留在太空的东西,也就是空间站。这样或许能让美国人怕一怕。于是,苏联将主要人力、物力迅速投入到空间站的建设上,并把空间站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国策。苏联人认为打造能够长时间留在太空的空间站,可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长时间工作和生活,可以在这个领域保持世界第一。
而美国政府看到苏联人又有了新的鬼主意,遥想当年人造卫星、星际探测等领域的落后,各方苛责不断,苦不堪言,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再不能落后,要保持各个方面的先进。于是美国开始在阿波罗飞船和航天飞机之间的空档期,利用阿波罗时代的剩余工料,建造空间站。
苏联的“礼炮”系列空间站
在空间站发展道路上,苏联较理性。他们先是发射了五座“礼炮”号“试验性空间站”,在取得了基本的技术和经验后,他们又发射了两座“礼炮”号“实用性空间站”,然后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最终建造出了“和平”号“多模块长久性空间站”。
礼炮空间站模型
苏联的空间站设计原则是充分利用当时的成熟技术,强调简单性,以缩短研制时间,降低风险。所以,“礼炮”系列空间站大量应用了“联盟”号宇宙飞船的技术。
“礼炮”之后,“多模块组合式空间站”的构思又在苏联科学家脑袋中应运而生。“多模块组合式空间站”每个舱段都有独立的电源和控制系统,因而安全系数较高,功能也比“礼炮”系列空间站强。“多模块组合式空间站”以大名鼎鼎的“和平”号空间站为代表。
1986年2月,苏联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多模块组合式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和平”号也因而成为20世纪世界上质量最大、技术最先进、运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在轨道上工作了15年。2001年3月,“和平”号解体坠落在南太平洋。
伴随“和平”号解体坠落,苏联时代的太空优势的光环,基本消逝。
美国的空间站
与苏联相对理性的空间站战略不同,美国当初发展空间站的战略是“跳跃”式的,即重视先进性,忽视连续性和继承性。目的是少花钱、多办事。但几十年的建造结果表明,美国的这种空间站建设策略是失败的,它致使美国目前为止仅仅独立发射过一种类型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
“天空实验室”计划是个过渡性的折中计划。首先,美国宇航局认为“天空实验室”是未来空间站的一个过渡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带有试验性质;其次,一部分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批评“阿波罗”登月计划科学意义不足,干脆搞个空间站,做几项科学研究。
而彼时的尼克松总统钟情于航天飞机,这使“天空实验室”计划一度受到冷遇,但1971年苏联率先发射了“礼炮”1号空间站,迫于压力,尼克松总统和美国宇航局加紧了建造“天空实验室”的速度。
“天空实验室3”特写
1973年5月,用“阿波罗”计划剩余工料制造的东西被命名为“天空实验室”,“土星”火箭将其发射到太空。“天空实验室”填补了“阿波罗”计划与“航天飞机”计划之间的空当,充分利用了差点被解雇的专家和差点进博物馆的设备。1979年,“天空实验室”陨落,美国失去了空间站、废弃了“土星五号”和“阿波罗”飞船、航天飞机还没建好。
而苏联的空间站建设风风火火,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自由”号空间站计划
为了一扫窘境,美国宇航局开始酝酿新的太空计划。新的空间站计划就是现在的“国际空间站”的前身——“自由”号空间站计划。
1983年12月,里根总统正式批准了空间站计划。后来,“自由”号空间站因为预算庞大、美国也没有足够的空间站建设计划,几次面临被取消,直到前苏联突然解体。美国充分利用当时俄罗斯倒向欧美的国际政治形势,决心该空间站由美俄为主多国参与,联合建设。
国际空间站的诞生
当时,苏联解体后,经济一落千丈,它的继承者俄罗斯社会制度也发生巨变,政策上一度主张倒向西方,于是各种国际合作有了可能。而那时美国宇航局正为独立开展空间站的巨额预算而头疼,因为它严重缺乏建造空间站的技术和经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很麻烦。
美国宇航局万般无奈突然顿悟:为何不与穷困的俄罗斯合作,利用它的技术,联合建造一个空间站?最终,在美国克林顿总统、俄罗斯叶利钦总统的授权下,美俄签订了正式建设国际空间站的协议。美国和俄罗斯这对曾经的怨家,一时间成了亲密的兄弟。
美国航天飞机与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对接
美俄对空间站的盎然兴趣迷惑了其他国家。加拿大、日本、欧洲航天局也都想参与进来。这让美国宇航局乐不可支,因为从根本上讲,美国还真不情愿把所有赌注都压在一个贫穷动荡的国家身上,有了这些财力雄厚的发达国家支持,空间站计划简直如鱼得水,前程似锦。
为了分担压力,美俄同意接纳欧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等。1998年1月,15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组建“国际空间站”的协议,他们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航天局11个成员国(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后来,巴西航天局也搅和进来。其中,美国宇航局负责管理“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建站国家各自参与建造的模块
1998年,俄罗斯制造的“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太空积木”——“国际空间站”开始装配。2010年,国际空间站宣告建成。
“国际空间站”现状
“国际空间站”目前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360千米的太空,环绕地球一圈的周期是92分钟。由于大气阻力和重新启动等影响,空间站的实际高度有时会发生数千米的飘移。
现在,“国际空间站”已成为人类在太空存在的一个永久标志,自从2000年11月之后,“国际空间站”上就一直保持至少两名宇航员至今。
针对“国际空间站”有很多人批评。这些人认为“国际空间站”计划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并且抑制了其他更有意义的计划。他们认为花费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千亿美元和近乎一代人的时间,可以用来实施无数的无人太空任务,或者将这些时间和金钱花在地球上的研究中,也要比“国际空间站”更有意义。“国际空间站”就像个飞在太空中的高级碎纸机,投进去的钞票,全部被绞碎。当初兴致勃勃的国际伙伴们,现在都忧心忡忡。
2005年7月,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坦言航天飞机、空间站是代价高昂的“战略性错误”,现在一般公认这不是正确的道路,美国正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点。种种迹象表明“国际空间站”现在可能已是美国宇航局的“累赘”和“包袱”。“登陆火星”计划与“国际空间站”之间也没有直接联系。“国际空间站”因而备受争议。
国际空间站
所以,人类航天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总有狂热者老早就鼓噪太空时代、太空经济,貌似再晚就没有明天了;也总有批评者批评航天计划,认为耗资巨大,短期收益看不到。也有观察家认为,政治家和航天承包商,都会绑架航天计划。政治家要名留青史,而数以百万以航天为谋生手段的人,则要饭碗。
这在空间站建设历史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本文已在果壳网()发表,文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网站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 &&Designed By &&&基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宫一号和神十对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