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有一个游戏是动物攻打对方的城堡还可以混合,比如把熊和虎混和你在一起起什么的,还有龙,吐火的和冰的,忘

动物百科——趣谈
动物大家庭的成员有多少?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之父亚里斯多德认为动物家庭成员有450种;18世纪初,第一个动植物分类学家林奈认为有4000种;19世纪初又有人作出统计:动物家庭成员一共有48
000种;到19世纪末有关记载表明动物增加到500
000种,到目前为止动物家庭成员大约有100多万种。动物家庭成员的数目,是随着人们动物学知识的积累逐渐增加的。其实自然界中实际动物家庭成员的数量远远超出入们目前所作出的统计的数目。早在19世纪30年代,当人类还只知道有30
000种昆虫时,曾经有昆虫学家推测说,自然界中还有约600
000种昆虫没有发现,到20世纪这种推测被证实:昆虫的种类已达70万种,占整个动物种类的4/5。目前科学家又作出推测,自然界中还有200万种左右的昆虫没有被发现,相信这个推测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再次证实。人类在有关动物的研究上还有许多没有弄清的问题,随着这些问题得到解答,动物家庭成员也将不断增加。在动物家庭成员中,最微小、最简单的是原生动物,它们身体只由一个细胞组成。在水沟、水塘边上常常有原生动物草履虫、眼虫。有时因为饮食不卫生而引起的痢疾疾病,那是原生动物中的变形虫在作怪,它寄生在人的肠道内,引起泻肚子。对这种寄生的原生动物,不能让它侵入人的身体。比原生动物高级一些的是海绵动物,它们的身体由多个细胞组成,海绵动物生活在海洋或淡水里,有时在水下的石块上长出一个个“瘤子”状的东西,可能是海绵动物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美丽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是动物家庭成员中的一大类群,它们又比海绵动物的身体构造更复杂。在腔肠动物中不仅有美丽的珊瑚虫、还有漂亮的水母、水螅。其实,珊瑚虫本身并不美丽,人们所欣赏的五彩缤纷的珊瑚花是由珊瑚虫分泌的钙质骨骼,并不是珊瑚虫本身。根据动物身体外形的不同,动物家庭成员中还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在每一类中我们都能找到熟悉的动物。扁形动物全部是一些寄生虫,如血吸虫、寄生在猪、鸡、羊、鱼肉上的绦虫等。蛔虫、蛲虫是线形动物,它们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环节动物身体上有许多环节,蚯蚓、水蛭(即蚂蟥)属于这一类群的动物。蜗牛、牡蛎、蛤蜊、乌贼等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的身体柔软,通常还背着一个壳。节肢动物可能是人们最熟悉的动物,蜈蚣、虾、蟹、蜘蛛和所有昆虫都属于这一门类,是动物家庭中种类最多的。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洋中,海星、海参等属于这一类。脊索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一类,它们的身体的背侧出现了一条脊索。鱼类、飞禽、走兽都是脊索动物。动物家庭成员包括100多万种,
10大门类,真是自然界一个不容忽视的大群体。惊人的繁殖力动物的繁殖能力大得惊人的要算草履虫。一年中草履虫繁殖的后代可达75xl0108个,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7亿公里,在它们之间放上一个空球,这么大的空球也装不下这些草履虫。苍蝇也不示弱,光是在春夏两季就能繁殖5万亿只以上的后代。鼠类呢?尽管它们们常处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境地,但它们在地球上的数量不会少于几百亿只。就连大象这种繁殖得很慢的动物,一对大象“夫妻”经过750年以后,它们的后代也能达到19x106只。
以上都是从理论上推断出来的各种动物的繁殖能力,实际上,人们看下到这样的繁殖结果,因为动物的繁殖力要受到环境、生存竞争、感染疾病等影响。像大象这种动物,在地球上已越来越少,它的繁殖能力比人们所估计的要低得多。而苍蝇、老鼠总是灭而不绝,其繁殖能力大大超出了理论值。面对一些稀有动物来越少,而有害动物越来越多的现象,科学家们正加紧研究采取保护各种动物繁殖权益的措施,让那些有益于环境、有益于人类的动物,保持良好的繁殖能力;而使那些为害人类或其他动物的种类,繁殖能力降低到最低限度。
动物的“丰年”与“荒年”作为科学维护动物的正当繁殖权益的措施之一,是了解动物繁殖的“丰年”和“荒年”规律。像桃、苹果等果树有丰收和歉收的年份一样,动物也有它们自己的“丰年”和“荒年”。查明引起它们的数量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就可以控制各种动物的繁殖能力。以树洞为巢的鸟类的繁殖数量,大部分是由当地森林中的树洞数量决定的,树洞多,它们繁殖得也越快越多。在这些鸟类中如果食肉的猛禽增多,地面上一些啮齿类,像鼠类动物的繁殖数量将受到威胁,因为鼠类是这些食肉鸟类的美餐。增加这些鸟类居住的树洞或人造鸟巢,可以增加它们的繁殖数量,鸟类的增加又抑制了鼠类的繁殖,以猛禽的“丰年”,带来鼠类的“荒年”。动物的牙齿牙齿作为最重要的器官,在动物的生命历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食肉动物在猎获食物的各个环节:猎杀、叼拿、弄碎肢解,都无一不运用牙齿作为天然工具。失去一颗犬牙的老虎就再也无法猎杀大型有蹄动物。啮齿动物牙齿的工作量相当繁重,其损耗程度也十分惊人,因而它们的牙齿总是不断地生长。老鼠的门牙每个月可长出3厘米,倘若不磨损的话,日积月累长下去,到老年它们的牙齿就会长达70~100厘米。大象牙齿的兴衰则与其寿命息息相关。大象以植物为食,对付坚韧的植物纤维需要用臼齿。承担如此重任的仅有两对工牙,而其余五对暂时“休闲”的牙,要依次等待老牙磨损脱落,才能顶替为工牙。随着牙齿的新老更替,大象也逐渐衰老,甚至死亡。鲨鱼的牙齿令人恐惧。其牙齿布满上下颌,整齐地排列成行,处于一种“冲锋陷阵”、“前仆后继“的运动状态。齿尖朝后,呈“倒刺”状防止猎物脱逃。而且牙齿经常进行更新,使鲨鱼在一生中都保持着良好的“战斗力”。鲤科鱼的牙齿不是长在嘴里,而是长在喉咙里,因为这里是它磨碎食物的第一加工场所。有趣的体外消化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一个由口腔经食道、胃、肠的消化系统,它们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都是在体内完成的,而有一种称之为雨虫的寄生线虫的消化,则是在“体外”进行的。雨虫的幼虫有一条非常狭小的食道,其柔嫩而没有肌肉支撑的食道实在难以将食物吸进去,倒是它的食管周围的组织能产生消化液,并以渗透的方式进入食管内,再由食管输送到体表。由体表的一些特殊小管分泌出一种酶,当食管输送消化液到体表时,这种酶与消化液汇合,于是,雨虫幼虫便用表皮上的消化液直接吸收寄主的组织,在身体外面完成消化工作,并通过血液把消化吸收的营养输送到全身。既然雨虫是体外消化,那么它们的肠子又派什么用场呢?原来,食物进入血液后只有一部分用于长身体,其余大部分则不像通常那样由肠子转入血液,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从血液转入肠道。在雨虫的肠子里填充着一些特殊的细胞,食物变成了蛋白质和脂肪颗粒在这里储存下来。雨虫的成虫不吃不喝,而是靠这些“库存”的养分来实现性成熟,进而繁衍后代、生儿育女。须腕动物也有体外消化的“爱好”,它的头端长着螺旋状的触手,这些触手可结合成管状或旋管状,须腕动物就将自身安置在自己营造的这个长管子里。它们捕捉到猎物后,将其带入这个管子里,而此时此刻由触手结成的密网就成须腕动物的临时胃,触手基部分泌的消化酶足以使食物化解为养分而被触手自行吸收。这一奇特的体外消化方式是大自然的又一杰作。动物的肠道动物的肠道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构成。食草类动物的肠道比食肉类动物的要长得多。有人曾作过试验,凡截悼十二指肠的动物3个月之内就会死去,但如果不完全摘除,哪怕仅留下3~4厘米,动物便会生存下来。十二指肠作为一种内分泌腺体,能为血液提供一种非常宝贵的内分泌物质,对于动物生命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软体动物乌贼、枪乌贼的肠道还具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在其靠近肛门的肠道处有一形状似梨的墨囊,由这一腺体分泌出来的墨汁只需几滴就足以把水搅混,而它们正是借助于烟幕的遮掩而逃离天敌的攻击,躲避杀身之祸。不少软体动物所排放的墨汁并不与水相溶,而是在水中扩散成与之自身肌体形似的烟云,这些烟云“替身”正如同摆下了真假莫辨的迷魂阵,使软体动物们逢凶化吉、绝境逢生。动物眼睛的差异动物的眼睛是适应它们各自的生存环境的。弹涂鱼生活在水里,但它们时常爬到岸边的树上,在陆地上呆上几个小时,因此它们的眼睛是典型的陆地型眼睛。而它生活的水域大都是水质混浊的池塘,水下的视力好坏也无关紧要。鼓虫生活的水域是清澈的;由于它在定居问题上选择了水陆两栖,因此大自然毫不吝啬地给了它两对眼睛,一对在水里用;另一对出水面用。美洲中部湖泊里的一种四眼鱼,能敏捷地跃出水面,捕食正在飞行的昆虫。说它是“四眼鱼”,实际上只有两只眼,两只眼睛的特别之处在于,瞳孔上下径伸长并被一层问隔将眼睛横截成两个部分,其透明介质上部的折射介质适应于在空气中看东西,眼睛的下半部则适应于水中观察。鸬鹚等一些鸟类既要在飞行中远望,又需在水中捕鱼时看清近距离的景物。它们可以在极大的范围内调整晶状体的曲率。通常年轻人眼睛的折射率不足15个屈光度,鸬鹚则高达40~50个。因此,它们既能在稠密的水草中搜寻小鱼,又能发现高空中盘旋、随时都有可能发动突袭的猛禽。深海中生活或昼伏夜出的动物,眼睛都特别大,也非常灵敏。深海软体动物的眼睛,直径达20厘米,是具有延伸功能的套迭型眼睛,且瞳孔很大,可将尽可能多的光线尽收眼帘,在灵敏度极高的感光成分上聚焦。一种小端足虫的眼睛长度竟占了它身体的1/3。猫头鹰是善于夜战的动物,光线再弱它也能明察秋毫。它看东西所需要的光,强度仅为人眼需求的1/100。猫眼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狼眼在夜色中阴森可怖,其实它们的眼睛本身并不发光,但能反射进入眼睛的月光、星光和其他微弱的光线,并将这些光线汇集于眼睛的后表面上,才使它们的眼睛光彩照人。动物的忧伤狗是最通人性的动物,一条忠实于主人的爱犬会因为主人的去世而不吃不喝,最终忧郁而死。对群居的动物来说,孤独会使它们优伤。长尾山雀和戴菊鸟如果单个笼养的话,它们会闷闷不乐地消瘦下去,而一旦有了伙伴、它们又会重新欢快起来。鲱鱼倘若形单影孤地只养一条的话,要不了几天时间它们就会忧郁而死。生活在树林里的一种毛虫,总是成群结队地蚕食树叶,毛虫队伍中若有任何一个掉队迷路,这条孤独的毛虫,就会食欲不振,新陈代谢降低,不等长成成虫便会夭折。蜜蜂和蚂蚁的种群甚至不得少于25个个体,否则就会使它们“忧心忡忡”,最终停食并很快地死去。
动物的睡功一进入冬季,动物就开始施展它们的“睡功”了,这就是冬眠现象。提起动物的睡功,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能飞善舞的昆虫钻进泥上、草丛或其他阴暗角落,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就是第二年的春或夏初季节了。有的则是一觉不醒,命归西天,只是留下了它的卵、幼虫或蛹、作为家族的延续。鱼和蛙的睡法不同,鱼游进深水处,蛙则钻入泥土里,如同吃了安眠药,进入不食不动的蛰伏状态。鼠类动物却不是这样,它们既睡又吃,吃了睡、睡了吃,所以田鼠在进入冬眠前要准备25千克以上的“干粮”在“床”边,松鼠搜集上万个干薯作为高枕无忧的食粮后备。蝙蝠睡法最特殊,平日倒挂睡觉,冬眠仍继续倒挂,一挂就是一个冬天。刺猬的睡法令人咋舌,它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半个钟头再捞出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天,这么漫长的一觉,堪称世界一绝。动物为什么偏要睡懒觉来度寒冬呢?这是动物长期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冬天天气寒冷,食物缺乏,动物处于熟睡状态时,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限度,心脏也放慢了跳动,脉搏和呼吸次数减少,这样把对养料和能量的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寒冷和食物不足的冬季把命保下来,待到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季节,它们便可重新开始活动,恢复奔忙劳作和捕食育子的生活。
动物的寿命动物中寿命最长的可能是龟。1737年、科学家们在印度洋的一个岛上捕获了一只象龟,据鉴定它的年龄当时是100岁左右。这只龟被送到英国,在一个动物园又活了很长的时间,
20世纪20年代还生活在那里。假如捕获这只象龟时动物学家的计算是正确的话,这只象龟的寿命大约在300多岁。鱼类的寿命都是很长的,
1794年在莫斯科近郊的一个湖里捉到一条狗鱼,它的鳃盖上穿着一个金环,上面刻着:“沙皇鲍利斯放生”。沙皇鲍利斯生活的年代是年,这条狗鱼在湖里生活了200年左右。可是许多现代专家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狗鱼只能活70~80年。现在科学家们已研究出一种从骨胳和鱼鳞上的年轮来确定鱼的年龄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已测出大白鳣能活100多年。人工饲养的鱼就比较好确定它们的寿命了,如人工饲养下鲶鱼能活60岁,鳗鱼能活55岁,金鱼能活30岁。两栖纲动物中的鲵的寿命非常长,在人工饲养下它能活130岁,鸟类中渡鸦比较长寿,在人工饲养下能活70岁,雕也是长寿者,在人工饲养下能活到80岁,鹦鹉也许是由于性情开朗的缘故,能活到100岁左右,家禽中的鹅能活到40岁,鸡可活20年,家鸽能活到30岁,无脊推动物中,寿命最长的可能要算是软体动物巨砗磲,能活80~100年。什么动物的寿命最短呢?无脊椎动物草履虫和变形虫的寿命是以昼夜或小时来计算的,它们的寿命最多是一昼夜。脊椎动物中,寿命最短的是弹涂鱼,这种身长才几厘米的小鱼,寿命不到一年。昆虫类的寿命很特别,普通的苍蝇的成虫寿命是15~25天,如果连它的幼虫期和蛹期都包括在内,它的寿命则是25~70天。5月的金龟子在成年情况下可活1~2个月,但它的幼虫却可以在土里活3~4年。春天和夏天出生的工蜂只能活6周,而秋天出生的却能活6个月,蜂王的寿命要长得多,它能活5年。一些大的哺乳纲动物,熊和虎能活40~50年,小形的动物狼和狐狸可活10~15年、梅花鹿的寿命大约是20年,松鼠和野兔能活10年,猫、狗的寿命大约是十几年。从各类动物的寿命数字中,人们奇怪地发现,蚯蚓和狐狸,蛤蟆和马,乌鸦和大象,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动物,它们的寿命却大致相同。生物界的千变万化在动物的年龄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巨人”的数字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要算鲸鱼。人类捕获到的最大的鲸,长有33米,体重达150吨,相当于30只大象或150头牛的重量。陆地动物中,几亿年以前是恐龙称雄,这种巨大动物最大的身长14米,高5.5米。现代陆地动物以非洲象为大,但它体长4.5米,高约3.5米,重5吨,比起恐龙来逊色多了。除了大象,犀牛和河马也不失为巨大动物。最大的非洲犀,身长5米,高2米,重2吨以上,这种巨大的食草动物,头上生着双角,第一只角1米多长,第二只角却与一般牛角差不多。河马是一种外形硕壮而笨的野兽,白天长久地浸没在水中,只把眼和鼻孔露出水面,身长4米,肩高1.5米,体重3吨。长颈鹿虽谈不上巨大,但却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伸长脖子时,足有6米高,别看它高,但它不笨,它奔跑的速度甚至连快马都赶不上。这些惊人的数字对于动物本身来讲并非好事。身体庞大,形象威武,固然可以在动物中称王称霸,但巨大的外形,给行动带来诸多不便,在捕猎食物时远不及那些小动物迅速、灵活,而且要维持其巨大的体力消耗,必须捕捉更多的猎物才能填满那巨大的胃,因此,巨大的动物背负着这些巨大的数字,在物种竞争中受到淘汰的威胁更大,恐龙就是例子。
“侏儒”的尺寸老奶奶做针线活最头痛的就是穿针了,因为缝衣服的针,针孔非常小,要把细线穿引过来确实是件难事。但对于动物中的侏儒来讲,缝衣针的针孔如同巴黎的凯旋门,高大宽敞,出入自如。动物界中最小的侏儒是一些微小的单细胞动物,也就是原生动物鞭毛虫、草履虫、变形虫、纤毛虫等。它们的身体只能用微米来计算,1微米是千分之一毫米,也就是说,把1000个1微米大小的草履虫排在一起仅仅是1毫米长,针孔的宽度大约是1.2毫米,对于草履虫和其他动物小侏儒来讲,针孔可不是如同巴黎的凯旋门?原生动物中也有“超巨型”的动物,一种外形像货币的货币虫,身长可达6厘米。1953年法国地质学家曾找到直径约16厘米的货币虫,这可算是“超超巨型”的原生动物了。属于单细胞生物的原生动物,把它们归为动物中的侏儒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一些多细胞动物中,也不乏与原生动物相似的、甚至更小的侏儒。在昆虫中,爱把卵产在蝶蛾卵上的赤眼卵蜂,还有生活在腐烂东西里的羽翼金龟子,它们虽然比草履虫大一些,但仍然是可以自由出入针孔的小侏儒。还有一种比草履虫更小的多细胞动物,叫缓步虫,大小不到1微米,常栖息在潮湿的土壤或水中,它具有能极度延缓自己生命活动的本领,在干涸的不良生活条件下能生存几个月甚至几年,再度润湿时又能恢复活力。动物界中无奇不有,大得惊人,小得离奇,但不管是“巨人”还是“侏儒”,在它们各自的生存竞争中,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苦衷,因为大动物要为食物而发愁,小动物却有常被别的动物当成食物的危险。然而,生物界就是在这种大小动物之间的互相竞争中发展、进化的。
蠕虫家族中的“巨人”与“侏儒”生活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一种蚯蚓,身长1~2米,有手指那么粗,可谓蚯蚓中的巨人。在坚硬的土壤里,它们能挖掘宽敞的通道,打洞取出的土则通过它的肠子排到洞外,排出的土壤像粪堆那样。在蠕虫家族中的巨人更有甚者。寄生在人体的猪肉绦虫身长竟达到3~10米。而生活在大西洋沿岸海里的一种蠕虫——长纽虫,它们的长度在10~15米、甚至长达20~30米,这种虫常把长长的身躯缠绕成一种紧密的“线球”状,以减少占地面积。蠕虫中的侏儒也并非鲜见。其中大部分均不超过1厘米。许多线虫仅有1毫米长、50~100微米粗;更小的甚至身长只有0.3毫米。旋毛虫的雄性身长1.5毫米,雌性长3.5毫米,人吃了半生不熟带有旋毛虫的猪肉,就会感染上旋毛虫病。夜光虫与隐滴虫之间的交易一种海洋里生长的鞭毛虫俗称为夜光虫。它们有体长不足2毫米的球形身材,一张嘴就像是球体上刻上的一道深陷洞穴。夜光虫身上一个带横纹的触角和另一个带纵纹的短鞭毛,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观察到。栖息在热带海域里的夜光虫能发出磷光。磷光吸引着成百的隐滴虫依附于夜光虫身体上。所谓隐滴虫实际上也是细小鞭毛虫的一种(属于隐滴虫目的鞭毛虫)。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夜光虫与隐滴虫结成这种相互依赖、相依为命的结合体呢?隐滴虫是一种像绿色植物一样的动物,体内含有叶绿素,善于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由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但这一过程必须在光的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夜光虫“无私”地向隐滴虫提供了免费光源和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是全天候地保障供应,确保隐滴虫不分昼夜地生产淀粉。作为回报,隐滴虫为夜光虫排除了废气危害——二氧化碳的环境污染,并提供了淀粉生产的副产品——氧。这种关系与其说是一种公平交易,倒不如说是大自然的“互补共存”之最佳组合。
水母的身体水母是腔肠动物的一种。它虽没有脊椎,身体却非常庞大,主要靠水的浮力支撑巨大的身体。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伞,伞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一些须状条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也有长20~30米的,相当于一条大鲸鱼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很长的触手,姿态优美,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的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游动着这些红色,绿色的水母,十分美丽。水母的触手上满布着刺细胞,像粘在触手上的一颗颗小豆。这种刺细胞能射出有毒的丝,每遇“敌人”或猎物时,就会射出毒丝、把“敌人”吓跑或捕获并毒死猎物。每遇风平浪静,水母的周围常有一些忙碌着的小鱼来回穿梭,水母对这些小鱼却毫不戒备,任其在它身上擦来蹭去。原来,小鱼在为水母“打扫卫生”,清除水母身上的一些寄生虫,而水母也为小鱼提供“保护伞”的服务,一旦有大鱼来袭击,小鱼马上躲到水母伞状体下避难。别看水母在水里非常美丽、自在,没有水,它就无法生存。水母身体含水分达98%,它进食。消化。排泄都必须有水的存在才能完成。没有水,水母的身体就会变小,变得难看。水母比眼镜蛇更危险。在中国的北戴河曾出现一种神秘的水母,出没在一些浅海地区,不少游泳者遭到它的袭击,受到它的致命的毒液毒害后,在痛苦的抽搐中死去。这种水母最早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岸出现,后来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地发现。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白色透明,像一顶罩在水里的伞,在伞的边缘生有许多触手,触手长达30多米,内含许多刺细胞,那种致命的毒液就是由刺细胞里释放出来的。这种毒液可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致人于死地,是一种比眼镜蛇的毒液更毒的毒液,因此人们认为这种水母比眼镜蛇更危险。目前对这种毒液的全部机理还没有弄清楚,缺乏效果理想的解毒药。
蚯蚓的功绩很早以前,有人就认识到蚯蚓是一种益虫,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人们对蚯蚓的认识也仅此而已。但蚯蚓的作用远不只这些。蚯蚓之所以能提高土壤肥力,是因为蚯蚓是一些微生物活的“培养室”,当蚯蚓吃进带有微生物的土壤和有机物后,随着食物在消化道的消化,某些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蚯蚓的消化道前端到后端,往往以数学指数的速度增加。这样在蚯蚓排出的粪便中,微生物的数量比蚯蚓所栖息的土壤中要多10多倍。土壤中微生物多了,分解土壤中一些腐烂的动、植物尸体的帮手也就多了,土壤肥力也就自然增加了。科学家继续发掘蚯蚓的这种“培养室”的潜力,发现蚯蚓还能防治大气污染。他们培养出一种蚯蚓,体长15~25厘米,它的粒状蚓粪中,含有能分解恶臭剧毒的硫化物和氨气的细菌、放线菌和丝菌。而且一克蚓粪中这些微生物的数量达3亿多个。这些微生物以蚓粪为生,它们善于吸附大气中的硫化物、氨气等臭气,并把这些臭气迅速分解为无毒无味的气体。由蚯蚓的粪便培养了大量的微生物,蚓粪便成为除臭器了。由于蚓粪扭扭曲曲的堆积,无形中蚓粪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扩大了许多,因此它吸附臭气的表面也加大了。恶臭的物质多来源于腐烂的动、植物尸体,坏了味的食物等,把蚯蚓引入这些腐烂的物质之中,既可除臭味,蚓粪和腐烂物质最后还都可以作为上等的肥料。不少国家已把蚯蚓的这种特殊功能应用到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把蚓粪装在特殊的容器里,制成各种型号的脱臭装置,在粪尿处理场所、下水道污泥处理场、畜产制品厂、皮革加工厂、化工制品厂、造纸厂和食品加工厂等,都可广泛用到这种脱臭装置。
砗磲的威力在热带海洋的海底,生活着一种软体动物,叫砗磲。别看砗磲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的威力可不小。砗磲身体外面盖着两瓣贝壳,平常很少打开,砗磲总是躲在贝壳里静静地栖息在海底。一种巨砗磲的贝壳直径有1.5米,体重300千克。别看砗磲纹丝不动地趴在海底,像一枚海底大贝壳,一旦有外来的骚扰,它便会施展威力。这种威力来源于它的两瓣贝壳。当贝壳闭合时,产生的力量非常大。如果把一条铁棍插进砗磲的贝壳内,铁棍竟然会被闭合起来的贝壳轧弯。对捕获的砗磲尤其要小心,假如不小心手臂被砗磲的贝壳“咬”住,就有丧失手臂的危险。据说,有一条船在靠岸落下船锚时,锚索落入砗磲张开的两瓣贝壳之间,砗磲就毫不客气地轧断了锚索。砗磲为什么会如此有劲?它的威力来源于它那300千克的体重。在整个体重中,砗磲的内脏只占很少的重量,其余的是具有极强收缩力量的肌肉。当你拿起一个活河蚌,想要打开它紧闭的贝壳,是一件极费劲的事。你想,一个小小的河蚌都会产生那么大的力量,那么对于具有300千克体重的砗磲来说,能轧断锚索就不算是怪事了。
大王乌贼的趣闻海底世界里最大的软体动物,莫过于头足纲鞘形亚纲乌贼目中的大王乌贼。早在19世纪末叶,对大王乌贼有过这样的记载:它的身长为3米,触手长达15米;它的眼睛直径达30厘米,这在整个动物世界也是举世无双的。这种乌贼也是所有无脊推动物中体积最大的动物。大王乌贼生活在深海的水域里,通常人们难以观察到这一神秘“海中巨人”的“庐山面目”,要捕获它也十分不易。最早人们是从捕获到的抹香鲸的胃里找到了大王乌贼的躯体,可解剖抹香鲸所得到的不过是经过胃液消化的残存肌体组织——它们的触手和两颌躯体部分。直到1877年,人类才首次在北大西洋纽芬兰的海滩上找到了一具大王乌贼的尸体,并据此制作了唯一基本完整的大王乌贼标本。抹香鲸是大王乌贼不共戴天的敌人,一旦在海中相遇,总少不了一场生死搏斗。动物学家晋科维奇曾在1938年身临其境地目睹了这一两强相遇的惊心动魄的场面。那是一个海面平静的早晨,人们突然发现一条抹香鲸纵身跃出海面,并不断地在海面翻滚拍打,就好像是一条被鱼叉刺中而拼命挣扎的抹香鲸。猛地看去,抹香鲸硕大的头上像是套上了一个特大号的超级花圈,花圈的形状一直在变化着,一会儿扩张,一会儿缩小。仔细一看,原来那是一条大王乌贼用它那超长的触手死死地纠缠住鲸鱼的大头,如同给它套上下一个紧箍,让它痛不欲生……抹香鲸则试图运用猛烈拍击海面的手法,来击昏对手。反复地将全身跃出海面,凶猛地拍打翻滚,终于将乌贼制服,并最终将猎物吞食于腹中。其实,按理说大王乌贼也是一种生性凶猛的动物,它与抹香鲸的两强相争的厮杀,很难判断,究竟谁是主动发起攻击的挑衅者。像大王乌贼这类的头足纲软体动物,游泳极其神速,它当时若要想避免与抹香鲸发生正面冲撞和厮杀的话,是完全可能轻而易举地逃离现场的。
蜗牛的唾液牙齿不仅是动物最有效的进食器官,它同时得到了自然界所赐予的技术支持。蜗牛的食物是一些体型较大的软体动物,它们都有硬壳保护身体,蜗牛若单靠齿舌在硬壳上凿个小洞要耗时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且齿舌会被磨坏,这样,蜗牛的秘密武器——唾液就派上了用场。它的唾液如同浓度为4%的硫酸溶液,完全可以对猎物的外壳进行酥软处理,然后就能轻而易举地用齿舌将其硬壳打上一个洞。从中吸食猎物的血肉之躯,这种化学武器丝毫不亚于牙齿的“攻坚”能力。
牡蛎丰收的诀窍在海洋里成群生活的动物,它们的生殖细胞很容易在水里相互吸引而结合。被排放到海水中的生殖细胞内的物质,以及与生殖细胞在一起的其他物质,能有效地刺激同性或异性动物释放性分泌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繁殖的氛围,确保了受精的成功率。利用这一规律,海产养殖中就往往能把握每年的最佳时节,把从牡蛎身上采集到的性分泌物投放到养殖场的水域里,以此刺激牡蛎大量产卵,并使所产出的卵提高受精率,这样可以使牡蛎的产量明显提高。
食鸟蛛布下的罗网食鸟蛛是热带一种巨形蜘蛛,它的“巨形”,其一在它的身体,通常体长5厘米,有的甚至可达9厘米;其二在于它的胃口大,可以食鸟。蜘蛛是靠蜘蛛网来捕食的,食鸟蛛要吃到小鸟,它的网就非同一般了。食鸟蛛在树林的树枝之间结网,这种蜘蛛网很结实,能经得住300克的重量。食鸟蛛在林子里布下天罗地网,不但是小鸟,就是小青蛙也落网难逃。食鸟蛛分泌毒液,将落入罗网的小动物毒死,然后慢慢享用。因为食鸟蛛的网大而且结实,一些小昆虫,小蜥蜴也不免落入罗网,这时,食鸟蛛的胃口大开,对所有入网的猎物来者不拒,统统吃掉。食鸟蛛多半是夜间出来活动,白天总是躲在洞穴或树根之间。现在这种食鸟蛛已不仅仅在热带森林生活,它们有的已随着运往世界各地的热带珍贵树木,周游世界了。
水蜘蛛的“物理肺”蜘蛛是一种典型的陆栖动物。但水蜘蛛(又叫银蜘蛛)是其同类的唯一叛逆者——生活在水的世界。当它们潜入水中时,全身长满的防水绒毛就会附着许多气泡,犹如进入了一个空气层封闭的套子里。这奇特的气罩使水蜘蛛成了一个水银球,光彩照人。偶尔,它们还会用腹部的未端探出水面,托起一个大气泡招摇过市。水蜘蛛善于在水生植物之间吐丝结网。由于在网下储存气泡,使原本开展的蛛网成了钟罩形,如同一个小型沉箱,它们便在沉箱里安营扎寨,雌蛛还在其中产卵孵化。水蜘蛛听拥有的气泡群不仅是储氧器,还是一种制氧器——能不断地从周围的水中吸取氧。这就是人们称之为“物理肺”的供氧装置。水蜘蛛在呼吸过程中使气泡中的氧浓度逐渐下降,一旦氧含量低于16%时,溶于水中的氧便会自行补充进气泡内来。通常蜘蛛处于休息状态时,物理肺足以保证供氧;当耗氧量过大,水中含氧的气泡补充就会供不应求,而气泡内的其他气体的比例就会随之上升,直至大大超过在空气中的比例为止。结果是氮开始向水中扩散,而气泡的容积也会相应变小(由于氧被耗尽),最终,蜘蛛不得不再次抛头露面于水上、重新为储氧器充氧。
水下空气泡住所银蛛是一种无脊椎动物。银蛛构筑水下住所的方式、造形都极具神奇色彩。银蛛也像其他品种的蜘蛛那样吐丝,但它吐出的坚韧的蛛丝并不用来结网,而是用来在水下构筑成一个单间——钟形住所。为了使这一单间更坚固而充实,它启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给这个钟形住所充气。银蛛从水面上将自身腹部细毛中间的气泡设法注入到住所里去,而且会时不时地加以补充,以确保它能在水下住所中长久安全地生存下去。在生长浮萍和其他水生植物丛的水域中,银蛛总能够找到心满意足的栖息地。如果能把银蛛饲养在透明的鱼缸里,喂些鱼虫(水蚤)、剑水蚤、苍蝇之类的食物,就能有幸细致入微地观察这位水下建筑大师的杰作。
海底鸳鸯在中国及日本南部沿海、生长着一种大型节肢动物,外形像一只瓢,雌雄整天形影不离,行走、吃食、休息都钩夹在一起,这就是人们称之为“海底鸳鸯”的鲎。鲎生活在沙质的海底,吃蠕虫及无壳软体动物,也吃一些海洋植物。白天休息,夜里活动。它的头胸部背面隆起,腹面凹陷,身后有一根坚硬的尾,活像一个带柄的瓜瓢。每年夏季从深海游到近海,成双成对地爬上沙滩,用它发达的步足挖穴、产卵。它的行动笨拙,在沙滩上易为人们捕获。鲎的眼睛是由1000个小眼组成的复眼,小眼之间有交错的侧向神经联系,使鲎易于看清物体,并能准确地捕食或有效地逃避敌害。它除了具有一对复眼以外,还有一对小的中央小眼。曾有科学家通过对鲎的视神经电脉冲进行研究,揭示了关于各种视觉系统功能的原理,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鲎的血液能用来测检人体的内毒素。细菌的内毒素侵入人体会引起中毒、休克。用鲎血做成的一种试剂,很快就能检测出内毒素的含量,而且灵敏度极高,在一万吨蒸馏水中,如果含一克内毒素,鲎试剂也能把它检测出来。因此,这种试剂对医生诊断某些疾病帮助很大,已被医学上广泛应用。
螃蟹之最螃蟹是节肢动物门的甲壳类动物。世界上最大的螃蟹莫过于日本大螃蟹,它的腿竟有1米长,身躯像一个巨大的盘子。产于欧洲的一种螃蟹也是螃蟹中的巨人兄弟,体形上比日本大蟹略小些,甲壳横宽为12.5~25厘米,螫与螫之间的伸展距离为1.5米,体重达7千克。这种螃蟹更类似于虾,将它称之为蟹是因为形似,而形似又是相应的生存环境所造就的。现代分类学把它们列入了一个特殊的石蟹科,这种蟹作为海产品在每年的夏季捕捞、可加工成味道鲜美的蟹肉罐头。
海底动物的“激光武器”居住在海底世界的枪乌贼和乌贼能喷射出液体火焰来自卫。它们喷出的团状液体形状与它们自身的体形十分相似,因此具有以假乱真的迷惑性,那些追捕者经常在这种发光的替身面前捕风捉影。真假莫辨,而“障眼法“的实施者早已不知去向了。深海虾类也配备了类似于乌贼那样的“激光武器”,它们嘴边上的特殊腺体每逢危急关头就会闪亮一道光屏。虾类往往是群体活动,遇到不测,虾群发出的无数光亮点能形成一道屏障将追捕者阻隔,而它们则利用光亮的掩护四下逃散。有些动物能把握在追猎者牙齿擒住的那一瞬间才放射光芒。这一自卫绝招常常会使攻击者张口结舌,而猎物就乘机夺路而逃命了。
兴旺发达的昆虫家族昆虫家族在动物界中是一大家族,已记载的昆虫家族中,包括70多万种家族成员,约占整个动物种数的4/5。广泛分布在地面,土壤、空中、水里以及动植物体内和体表。为什么昆虫家族在动物界能如此兴旺发达?这是由于昆虫具有许多在自然界生存的优势。首先,昆虫的各种器官多种多样,其口器有咀嚼式、咀舔式、刺吸式等;翅膀也是五花八门,其形状、质地、翅脉等式样繁多。其次口器和翅膀的多样化,使昆虫的食物种类、取食方式、繁殖方式各有所长,光是昆虫的食性,就有肉食、植食、腐食、杂食或寄生等,食性广泛带来昆虫强大的生命力以及繁殖力。昆虫在它们繁殖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态、蜕皮等环节,使它们的“宝宝”充分发育,平安长大。以上这些优势,使昆虫在自然界占据了其他更大动物所无法占有的地位,成为动物界中数量最多、最能广泛地适应环境条件的种类。
昆虫和花草之间的默契勿忘草蓝色花朵的中间有一个黄色的圈,这个圈是干什么用的呢?这个圈是在向昆虫们暗示:到这儿来采蜜。原来勿忘草花的这个黄圈所在的地方,正是它分泌花蜜的地方的人口,黄色圈使昆虫和勿忘草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勿忘草用黄圈向昆虫示意,照着这个黄圈走吧,肯定会有收获。其实这种默契在许多其他的花虫之间也有。
花草的颜色和香味也是一种花草与昆虫达成默契的方法。昆虫从很远的地方就可循着花香去找合作伙伴,花草的颜色引诱昆虫前来合作。合作的对象地点确定之后,便进入实质性阶段:昆虫与花草之间通过食物——花蜜和花粉来完成默契。为了使昆虫容易找到花蜜,花草各自准备好了特殊的“引诱”设备,在分泌花蜜的管道人口处长出与花的其他部位不同的颜色,或是深色,或是浅色,或是长成色斑,这些各式各样的“花蜜指路牌”,指引昆虫达到采集食物的目的地,可以吃到甜滋滋的花蜜和花粉,同时带出一些花粉,为花草们传宗接代尽心尽力。花草为与昆虫达成默契使出了浑身解数,昆虫又是怎样来辨别这些暗示的呢?请接着往下看。
昆虫寻花的本领花的颜色是引导昆虫寻花的标志。蜜蜂通过视觉可以在五彩缤纷的大草原中,选择它中意的那些花。蜜蜂的视觉只能辨别4种颜色,它们只能看见黄色、蓝绿色、蓝色和人看不见的紫外线色,凡是能显出以上颜色的花,都是蜜蜂采集的对象。那么,红花怎么办呢?蝴蝶是唯一能辨别红色的昆虫,红花是蝴蝶拜访的对象。还有一些高大植物所盛开的鲜红色的花,就必须靠鸟类来传粉了。各类昆虫中,蜜蜂无疑是为植物传粉授精的“主力军”,但蜜蜂只能辨别4种颜色,它是否能胜任呢?其实蜜蜂也拜访白花、红花。在人类看起来是白色、红色的花、其实是由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比如一种人类看起来是红色的罂粟花,它除了红色外,还含人类看不见的紫外线色,蜜蜂虽看不见红色、但它却能辨别紫外线色。白色花实际上是由多种颜色混合之后,反映到人们视觉中为白色,而且白花几乎都能吸收紫外线,同时反射出黄和蓝色,因此,看起来是白色的花,蜜蜂看起来可能是蓝绿色。这样蜜蜂寻花的范围就扩大了很多。仅仅从颜色来寻花不能保证蜜蜂不犯错误,蜜蜂还必须根据花的形状和气味来辨别各种植物的花朵。帮助蜜蜂判断花的形状和气味的是触觉器官和嗅觉器官,这些器官都长在蜜蜂的触角上。花朵的颜色在很远的地方就吸引着蜜蜂,飞到较近的距离时,蜜蜂就根据气味来作最后的挑选,好从相似的颜色中认出自己需要的花来。蜜蜂的嗅觉器官和触觉器官都长在它能活动的触角上,所以触角所到之处,在嗅到气味的同时,也触及了被嗅党的花的外形,“测量”到了花的“尺寸”。气味和形状对了,花就不会认错了。昆虫寻花还要靠它们的味觉器官,即通过口腔中的味觉器官,判别花蜜的滋味,合口味的便是所要寻找的花朵。有趣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昆虫的味觉器官都生在口腔里。苍蝇是用腿的尖端来感觉味道,蝴蝶是用脚的尖端来试味。昆虫寻花的本领可用色、形、味、香等4个字来概括,经过对花的颜色、形状,气味、滋味一系列的判别,才能从万花丛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花。
昆虫的呼吸方式昆虫自有独特的呼吸方式。昆虫的体内均有一套网状空气导管系统,该系统纵横交织遍布全身,以至于头部也布满了供气管,昆虫活脱就是一个个空洞的头脑。昆虫体内的小气管都是分级连接沟通的。其终末细管与单个细胞相连。在细胞体上,直径不足1微米的微气管分支能延伸至细胞原生质中。这样一来,氧就可以一步到位地输送到目的地。微气管的数量分布与细胞的耗氧量呈正比,像飞行肌那样的大细胞里,纵横交织的微气管网络保障了它十分可观的供氧量。能够独立探测身体的缺氧部位,这是昆虫表皮微气管所特有的功能。直径为1微米的微气管是长度不足1/3毫米的盲管,当其周围的组织耗氧量增大时,微气管便自行扩张,长度可延伸到1毫米左右。微气管的外口开放时间非常短暂,尤其是那些水生昆虫的微气管通常是关闭的,否则,流经昆虫体内的强烈气流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它吹干。昆虫体内的氧是通过皮肤或鳃直接扩散到呼吸道,再由呼吸道的网络遍及全身。呼吸速度极快的大型陆栖昆虫,它们的腹肌频率高达70~80次/分钟,而且腹部扁平,有利于排气。当腹肌松弛复原时,空气又吸人体内。它们的呼与吸两个动作采用不同的通道,即用胸部气孔吸气,排气则用腹部气孔。
“嗜睡症”的传布者在非洲的维多利亚湖畔,曾流行过一种奇怪的病——嗜睡症。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全身发热,整天昏睡不醒,最后极度衰竭而死亡。这种“嗜睡病”流行速度非常快,在非洲的一些村镇曾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后来人们研究才发现这种“嗜睡症”的传布者是一种微小的原生动物——锥虫和一种叫舌蝇的昆虫。锥虫长约15~25微米,身体非常小,外形像柳叶,寄生在动物的血液中。它有两个寄主,一个是舌蝇,一个是人。感染上嗜睡病锥虫的舌蝇,通过叮咬人体,锥虫经体表进入人体血液中,锥虫从人的血液中吸取营养而继续长大,当它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将沿着人的循环系统侵入脑脊髓,使人发生昏睡,因此这种锥虫又叫睡病虫。锥虫和舌蝇一类吸血昆虫不仅在非洲传布“嗜睡症”,在世界别的地区还传布各种疾病。在中国,锥虫与牛蟒、厩蝇传布一种危害马、牛和骆驼的疾病,使这些牲畜消瘦、浮肿发热,有时突然死亡。锥虫名声极为不佳,它寄生在各种脊椎动物中,从鱼类、两栖类到鸟类、哺乳类的马、牛,甚至人,都有锥虫的寄生,它甚至用不着与舌蝇之类的昆虫合作,便可直接感染各类寄主,但愿这种“害群之虫”早日被人类征服,断绝这类疾病的传染途径。
蜜蜂的“冬季俱乐部”为了抵御寒冷,变温动物往往加强它们的新陈代谢。为了产生更多的热量,蜜蜂在暴饮暴食方面具有惊人的肚量。蜜蜂没有冬眠的习性,但作为个体,它仍然无法维持必要的体温。作为一个机制健全的社会自控群落,蜜蜂具有战严寒抗冰冻的整体实力。于是就有它们自得其乐的“冬季俱乐部”。“俱乐部”在每年的初冬时节开始运作。只要外界气温下降,蜂巢里的蜜蜂就会以蜂王为中心抱成“团”,不停歇地爬来爬去,形成一个由蜜蜂的血肉之躯构筑的球体。临近蜂王的蜜蜂享用大量高热值的蜂蜜,并释放大量的热能,使球体外层的蜜蜂不致于受冻。而外层的蜜蜂似乎是纠缠不清、拥挤不堪,形成一个隔热层,使里层的弟兄们免受风寒之苦。外层与里层的蜜蜂之间会循环往复地互换位置,从一定程度上也调节了蜂团的温度。蜜蜂正是依靠这种团队精神和消耗大量的蜂蜜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蜜蜂的幼虫每天要接受“保姆”给予的1300多次喂食,因而获得了丰厚的热量。但要在单个的巢房中独自越冬仍无法保暖。为了使蜂巢内不低于35℃的温度,工蜂以密集的聚会形式,结成严密的绝热层,以血肉之躯保全幼蜂免受严寒的侵袭。倘若如此这般还达不到升温的目的,工蜂就像抱窝鸡那样,振翅飞舞,使蜂房迅速升温,确保幼蜂的越冬安全。
蜜蜂的管家本领蜜蜂的辛勤劳动是从春天开始的。它们不仅具有不辞辛劳的素质,更具有身手不凡的管理才能。从大自然中采集的花蜜含水量高达40%~60%,蜜蜂总能设法将水分降至20%以下,气温高时这似乎并不难,天冷的时候,它们就得在蜂巢里集体行动,用身体为蜂巢加温。一群蜂在一个工作季节里能酿蜜150~250千克,这就表明有180~350升水要在其“加工”过程中被蒸发掉。酿制好的蜂蜜会被送到特殊的仓库(蜂房)用蜡封存,以备来日之需。食物防腐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高温蒸煮和容器密封,蜜蜂的高招则是给蜂蜜本身赋予了一种能分解微生物的物质,使其防腐功能更为有效。蜂蜜作为辛勤劳动的结晶来之不易。为了保卫这一劳动果实,蜜蜂从不懈怠,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发出报警信息,群起而攻之。
姬蜂养家糊口的方式姬蜂对生儿育女所倾注的热情和爱心不亚于动物界任何其他种类。但它们养家糊口的方式却是别出心裁的。姬蜂总是用螫针猎杀食物——毛虫、蜘蛛、甲虫或甲虫的幼虫,然而为了食品的“保鲜”,它从不把猎物置于死地,而仅仅是刺伤而已,然后把猎物运送到“家”中(洞穴里)。它在猎物的身上产下一个或多个蜂卵,便撤手离去,而它的孩子们则慢慢享用猎物所提供的养分,在“家”中成长起来。为了把握“伤而不死”的分寸;姬蜂总是选择一个固定的部位对猎物“行刺”。螫针刺人猎物体内并触及到它的神经节,仅射入一滴毒汁,猎物便瘫痪了,这很像是人类医学临床应用的针刺麻醉术。不少姬蜂也常有一些“不劳而获”的不光彩行为。它们并不去冒险发起攻击、而只是观望同伴的冒险举动,一旦胜利者放下猎物去觅洞时,它们就会把现成的食物偷走,占为己有。刚孵化出来的姬蜂幼虫,其“保鲜”意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它们先食用猎物肌体不重要的部分,使猎物仍保持鲜活,甚至到吃完了猎物的一半或3/4,猎物还依然活着。姬蜂这一匠心独具的繁衍后代的方式,使其子女食宿无优。在它们没有冰箱的居室里(涧穴),它们的食品的新鲜程度远非人类的罐头食品可以比拟。
五倍子虫的“牺牲”精神五倍子幼虫的养分来源与其说是享用储藏食物,莫不如说是把其母亲的身体当成了可口的食物。作为母亲,它们充分表现一种“无私”的献身精神。五倍子虫在春天里由卵孵化出幼虫,这种幼虫似乎是先天不足,压根儿就不可能发育成熟,但却能奇迹般地繁殖后代。五倍子虫的幼虫在自己的体内生儿育女,而不是像通常那样产卵。一旦他们的体内有8~13个女儿的时候,母亲的肌体就会被这些女儿们从内部蚕食精光,而只剩下一个躯壳。母亲这种献身的牺牲精神并不会使女儿们感到羞愧,因为她们自身的体内也得容下10几个女儿在蚕食。只有在秋季里问世的一代五倍子虫的母幼虫,才能幸免于儿女们的蚕食瓜分而保全玉体,顺顺当当地蜕变成蛹,再由蛹羽化为成虫。
萤火虫的求爱信号萤火虫发出的光是交配季节雌雄之间的联络信号。但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如果仅仅是凭“光”求偶的活,就难免不搞错对象。造成混乱。为此,萤火虫就演绎出一种复杂的信号系统。雄虫在夜色里首先发出有节奏的闪光信号。传递求偶信息;在林间栖息的雌虫便随后发出应答信号。应答与呼叫之间有着格式固定,结构严密的间隔。根据不同的闪光方式以及间隔上的差异,雄虫就能将同类的雌虫与其他类别的雌虫区别开来。一旦雌虫出现应答错误,回答或迟或早,都会使追恋者付出极大的代价。东南亚的萤火虫在求偶时却表现出一种绅士风度,它们并不急于求成,而是悠闲自在地呆在林地里向黑暗中发出光亮。所有雄虫不论种群数量多少,都同步发出有节奏的闪光信号。而雌虫则倾心关注。仔细寻找自己的意中“虫”。经过严格审查,雌虫都会如愿以偿。
昆虫家族的世界之最新加坡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其细长的身体长达27厘米,倘若在安静的状态下充分舒展身体的话,身长可超过40厘米。竹节虫所具有的保护形和保护色,使它在灌林丛中栖息时以假乱真。亚马孙巨天牛和大牙天牛是世界上最大的甲虫。它们身长18厘米。大牙天牛的角(长颚)是专为切割树枝所设计的,当它用锐利的角钩住枝条后就绕着树枝作360°的旋转,直至把树枝锯断为止。生长在南美洲的大灰夜蛾身长9厘米,展开双翼有27厘米宽,体色为灰色带有深色斑点,它们都是世界上蝶蛾类中最大的昆虫。
长在体外的骨胳一般动物的骨骼部是由肌肉包裹着,肌肉外面覆盖着皮肤、羽毛或毛皮,使骨骼在身体内部“含而不露”。但有些动物的骨骼却暴露在身体表面。像我们吃虾吃蟹时,感到不吐不快的虾皮、蟹壳、蟹爪,就是它们的骨胳,这种由几丁质构成的外壳给虾蟹们装了一层坚韧的“钢盔”,因为长在身体外面,所以叫外骨胳。“金蝉脱壳”,金蝉脱的那层壳,就是它的外骨胳。那么一些动物的角、指甲、蹄、鳞也是长在身体外面的坚硬物,这些是否也叫外骨骼呢?一般认为只有节肢动物的骨骼叫外骨骼,其他动物像脊椎动物体表的一些坚硬构造是皮肤的衍生物。节肢动物的外骨胳使它们的身体多了一层厚而坚硬的保护壳,附着在外骨骼上的肌肉可随着骨骼的带动完成各种动作。这层厚壳还能限制水分蒸发,阻上有毒物质侵入体内,为节肢动物从水栖成功地向陆地过渡创造了条件。但节肢动物的外骨骼毕竟是由体表的一些细胞分泌物构成的,构成外骨胳的成分是一些已经死亡的物质,因而它是一种比较原始、简单的骨骼类型。而脊椎动物身体内“藏而不露”的内骨胳,是其胚胎发育时由一些专门的组织发育而来,是由活生生的组织构成的。自然,各种功能都要大大超过外骨骼。
有益昆虫有多少一种生活在森林的红褐林蚁,是保护森林、保持生态平衡的忠实卫士。林蚁的动物性食物中有这样一些蝶蛾类害虫:松夜蛾、松尺蠖、松针毒蛾。据统计,在面积为一公顷的松树林里,只要有几十万只林蚁的蚁群在其中休养生息,就能有效地抑制松毛虫等森林害虫在林地里大量繁殖。姬蜂与赤眼卵蜂也都属于膜翅目。它们不同之处是后者的体形要比前者小得多。它们“为民除害”的手段都是将卵产在害虫幼虫(如蝶蛾类害虫)的体内,或产卵于害虫的虫卵中(赤眼卵蜂就是如此)。孵化出来的幼虫依靠害虫的虫体(或卵)组织所提供的养份成长起来,即用“寄生”的方式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步行虫凶狠而勇猛,奔跑的速度极快,尽管步行虫自己是甲虫的一种,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攻击那些危害农业的有害甲虫。它们专门捕食鳞翅目幼虫,是粘虫等害虫的重要天敌。七星瓢虫也是一种甲虫,俗称花大姐。它们专门对付农业害虫——蚜虫。“花大姐”的雅号之所以安在了它们头上,是因为它们的鞘翅上分布着七个斑点。昆虫家族拥有占全部动物4/5的种数,约100万种,队伍之庞大,分布之广泛,行动之变幻多端,要统计出它们中间究竟有多少益虫,确实不易,有益昆虫有多少还是一个谜,随着昆虫自身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昆虫的研究也不断有新发现,这个谜的谜底在不断变化。
不相配的“夫妻”松针黄毒蛾学名舞毒蛾,又称吉普赛蛾。雌雄两性差异极大,以至于人们往往会把它们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蛾类昆虫。雄蛾与雌蛾相比显得很渺小,完全没有“男子汉”的形体气派。雄蛾体褐棕色,前翅浅黄色布褐棕色鳞;后翅黄棕色。雌蛾的身材高大而壮实,体色浅淡,前翅与后翅都接近黄白色,显得高贵而雅致。正是由于外形体色上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它们成了一对不相配的“夫妻”。松针黄毒蛾在秋季产卵。雌蛾在树干的基部产下卵之后,即用自身腹部的细毛将产下的卵掩盖得严严实实,看上去就好像是树干上的一块浅棕色斑纹。冬去春来,当幼虫孵化出来后就会向树冠挺进,去饱餐嫩绿的树叶。对于绿色森林,松针黄毒蛾可不像它们的外表那样洁白无瑕,更不存在半点高雅。它们穷凶极恶地蚕食树叶,好端端的白桦林、亭亭玉立的杨树,会被它们洗劫得只剩光秃秃的叶柄和叶脉。因此,它们是不折不扣的森林害虫。消灭松针黄毒蛾的有效方法是,用煤油和沥青的混合液涂抹在它们产下的卵上,将害虫扼杀在摇篮里。将捕食害虫的鸟类引进到毒蛾肆虐的林子里,这也是一种生物防治害虫的有效方法。松针黄毒蛾的幼虫打小就浑身长满长长的毛,就如蒲公英的种子那样,随风飘落。因此,它们对森林的危害又具有随风转移的特点,有时,甚至会蔓延到很远的林区和果园,其流毒甚广。美国原来并没有松针黄毒蛾,出于用家蚕与毒蛾杂交试验的需要,从欧洲引进了这种害虫。试验中一不留神就让风这种媒介把毒蛾扩散到了实验室的窗外,虽经严密搜寻但还是有漏网分子逃之夭夭。20年后,美国的森林遭到了毒蛾的危害。
蚊子与疾病蚊子有吸血的蚊种,也有不吸血的蚊种,在吸血的蚊种中,雄蚊不吸血,只有雌蚊吸血,吸血的蚊虫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它为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病菌提供了第二生活基地,是传播疾病的元凶。蚊子怎样为疾病提供第二生活基地传播疾病呢?吸血的蚊子必须叮咬人体才能吸到血,当蚊虫叮咬了那些患了疟疾、乙型脑炎或其他病的病人时,一些能够引起上述疾病的物质——病原体,随着人血进入蚊虫体内寄居起来,当这些带着病原体的蚊虫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寄生在蚊子体内的病原体又乘机钻入健康人血液里,致使健康人生起病来。而且蚊虫的繁殖力极强,吸血的雌蚊每吸一次血就产一次卵,一生中要产卵几次至10几次,每次产卵可多至200~300个。卵则以几天为一周期完成孵化、幼虫、蛹到成虫的发育过程。所以蚊虫传播疾病是非常厉害的。蚊虫传播疾病是各有分工的,有的按蚊传播疟疾,有的库蚊传播丝虫病,有的库蚊则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时,一种疾病由好几种蚊虫传播,如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三带喙库蚊、环带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等。而某些蚊虫“身兼数职”,可以兼传好几种疾病,如中华按蚊除了传播疟疾外,还能传播丝虫病和乙型脑炎。人类对蚊子的危害早就采取过多种防范措施,对蚊虫实行化学灭蚊、生物灭蚊和基因工程灭蚊。三管齐下,已基本消灭了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蚊虫。
蚜虫的天敌——蚜茧蜂人类与害虫曾作过无数较量,利用害虫的天敌来以虫治虫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蚜茧蜂作为蚜虫的天敌,在为人类消灭世界性大害虫——蚜虫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蚜茧蜂是昆虫纲膜翅目蚜茧蜂科动物,这一科的所有种类都是蚜虫体内寄生蜂。蚜茧蜂主要是以它的卵粒来制服蚜虫的。每年产卵季节,雌蜂开始与雄蜂交配,但无论交配与否雌蜂都能产卵。产卵时,雌蜂将产卵器刺向蚜虫腹部的背面,将卵产入蚜虫体内,这样蚜茧蜂的卵就在蚜虫体内寄生下来。寄生在蚜虫体内的卵在那里发育成幼虫,它刺激蚜虫,使蚜虫进食增加,体重加大,身体恶性膨胀,最后变成一个谷粒状黄褐色或红褐色僵死不动的僵蚜。还有另一种情况,有的蜂幼虫在蚜虫体内分泌昆虫激素,过量的激素影响了蚜虫的正常发育,使蚜虫异常变态,或者提前死亡,或者总也长不大,最终夭折。一个蚜茧蜂可产卵几百粒,每一粒卵都是射向蚜虫的“子弹”,而且几乎“弹无虚发”,有最高的命中率,据有人测试,高达98%。当代的农业和林业,已大量引入蚜茧蜂来治虫,蚜茧蜂已成为一支消灭蚜虫的强大生力军。
世界上最小的鱼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的一大类群,全世界约有之万多种,中国约2000多种。鱼类中最大的应当算是鲨鱼”,身长约10几米。那么最小的鱼是谁呢?世界上最小的鱼是菲律宾的鰕虎鱼。鰕虎鱼生活在菲律宾群岛的一些河流及湖泊中,体长1~1.5厘米,是最小的脊椎动物。别看它小,这种鰕虎鱼具有强大的繁殖力,数量非常之多,当地居民常把它们捉来充当食物。50年代菲律宾渔业局曾捕获过鰕虎鱼中的小中之最,体长还不到1厘米,把这种小鱼称之为鰕虎鱼,也许是因为它长得大小、不像鱼而像小虾米,“鰕”和“虾”同音同义,但它又确实是鱼而不是虾,所以把它称之为鰕虎鱼。鱼和虾的含义都有了。
刺河豚的自卫武器刺河豚是生活在印度洋和地中海的一种鱼类。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刺河豚看上去与其他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一旦遇到危急情况,刺河豚马上变成另一副模样进入紧急防御状态,变化体型是刺河豚防御外敌的自卫武器。刺河豚身上长着密密的许多针刺,这是一种变形的鳞片。平日鳞片多数平贴在身体表面,遇到危险时,它立即冲到水面,大口吞咽空气,使身体膨胀成一个圆球,全身的刺状鳞片也向四周竖起,它在水面仰面躺着,腹部朝上,身体一部分浮在水面之上、一部分在水面之下,这样不管是来自水上和水下的进攻都能抵挡。危险解除后,刺河豚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放出空气后,身体自然恢复原状了。刺河豚利用自己身体构造的特点采取的自卫方法真是奇特又有趣。
奇怪的叶形鱼为了防御敌人,许多鱼类都有自己特殊的自卫武器和保护身体的色彩。叶形鱼即是如此。在南美洲的小河里生活着一种不大的鱼,外形像叶子,颜色与红叶树的老叶相同,头的前端生着一个形状和叶柄相似的小突起,看上去橡一片树叶,当它穿行在小河两岸边的水草丛时,真像岸边树上掉下的一片叶子。这种鱼的行动也很奇特,在水中它好像是顺水漂浮,没有任何游水的动作,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们在频繁地摆动着鳍划水,它们的鳍很小,而且透明无色,在水中几乎看不出它们在摆动。叶形鱼常常一动不动地躺在水底、几乎与落到水里的树叶毫无区别。当用网捞起它们时,也毫不动作,必须仔细挑出捞到的树叶,才能从中发现一些是“活”的----叶形鱼,早就听说过“鱼目混珠”,但像叶形鱼这种以“鱼身混叶”的还真不多见。
奇异的“渔夫”有一种生活在海里的鱼叫鮟鱇
。常潜伏在海底,能发出像人咳嗽的声音,人们称它为老头鱼,也称它为奇异的渔夫。鮟鱇的身体相当大,大的身长达1.5米,在它的背部生着一条很奇怪的鳍棘,这条鳍棘原是背鳍的一部分,后来渐渐变化而成一根长而柔软“鱼竿”状的东西,在这根“鱼竿”的顶端还吊着一个小囊状的皮瓣。鮟鱇常常伏在海底,用沙土把身体埋住,仅伸出它的“鱼竿”引诱在附近游动的小鱼,一旦“鱼竿”把小鱼“钓”到它的大嘴附近,鮟鱇就张开大嘴很顺当地把小鱼吞食下去。鮟鱇胸部有一对非常宽大的鳍,像它的双臂一样,可以撑起它的身体,鮟鱇常借助这个胸鳍在海底作跳跃运动。由于鮟鱇用它那特殊的“鱼竿”捕捉小鱼的方式,和能在水底跳跃的本领,人们称它为“奇异的渔夫”。
“引诱有术”的鱼类动物世界里的生存竞争往往是以争夺食物为焦点的,弱肉强食似乎是永恒的真理,鱼类中通过“引诱术”来获取食物的高手,的确是身怀绝技。穗鳍鱼是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鱼。它的身体上天然生就了一些较为复杂的引食工具(具有特殊捕食功能的器官)。比方说,穗鳍鱼的背鳍骨线就活像是呈树枝状的一系列钓竿,每根钓竿的末梢均有一个“引鱼上钩”的膨胀物——“诱饵”,这种“诱饵”之所以能全天候地“诱敌深入”,是因为它能发出萤光,而小鱼、小虾的趋光性根本就抵挡不住“萤光膨胀物”的诱惑,自投罗网而成了穗鳍鱼的口中之食。瞻星鱼又叫做鰧鱼,是一种极其凶猛的鱼,它常年生活在水底。它能把自身下嘴唇的奇特红色突起物,从嘴上超常地伸出去老远,其修长的身体形态,使得这种下唇突起物在海中沙底上的活动姿态更像是一条蠕虫。而这“蠕虫”似的新鲜东西,则使许多馋嘴贪食的小鱼都成了这种凶猛鱼类的“盘中餐”、“口中食”。
“水对陆”神射手在南洋群岛和波里尼西亚群岛附近海域,有一种色彩十分艳丽的射鱼,别看它体形娇小,却是名副其实的“水对陆”神射手。所谓“水对陆”,即射鱼与其他鱼一样同是生活在水中,却能奇迹般地射杀和捕食生活在陆地上的昆虫。这种叫做射鱼的神射手,经常流连于沿岸的水域里,看上去似漫不经意的样子,实际上却在全神贯注地盯着岸边草丛灌木上歇息的昆虫。一旦确定了攻击目标,一股高速水流就会在倾刻之间,从它嘴里喷射出来,不偏不倚地将目标昆虫击落到水中,它便从容地吞食下去。射鱼百发百中地发射“水弹”,从不失手,的确让人赞叹不已,甚至弹无虚发的神枪手们也会为它的精湛表演而由衷地钦佩。
身怀绝技的鱼电鳗是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河流中的淡水鱼。从外形上看,它像鳗鱼,但从解剖学的构造来鉴别,它更像一种接近鲤科的鱼类。电鳗身长2米,体重可达20千克,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大鱼。它身怀绝技的奥秘就在于它能发电,在它的身体两侧的肌肉中,分布着一些特殊的发电器官,仿佛是活的伏特电堆:这种由多达6000个的特殊肌肉组织薄片构成的肌体部件,由结缔组织在这些薄片之间间隔着,与这种发电器官连通着的还有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电鳗释放电能时的电压可达300伏特,这足以使河里的动物和人体,感受到电鳗的存在及其电流的刺激。狡猾的电鳗通常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游近毫无戒备的鱼群和蛙类群体,然后突然放电杀伤猎物。可恶的是,它所电杀的猎物远远超出了它的好胃口所能容纳的食量,因而不少人认为电鳗是造成某些地方鱼类产量锐减的罪魁祸首。电鳗不仅能发电,它的肉也味道鲜美,富于营养。为了捕获这种美味,人们总是先将一些家畜赶进河里,让电鳗在它们身上作无谓的放电——消耗大量的电能。然后,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下河施网捕鱼尝鲜了,体力与电流均已减弱的电鳗已经失去了“电击”的杀伤力了。生活在非洲尼罗河里和西非一些河流中的电鳃,也是一种怀揣发电机的鱼类,所不同的是,它不像电鳗那样残杀无辜,它的放电“秘密武器”只限于用来自卫。当地居民甚至还将电鲶的“放电本事”,当作一种理疗风湿病的特殊医疗器械,而受益匪浅。
鱼类的自卫武器动物总是通过自身的防卫系统来确保自己的生存空间免受侵犯。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蛇才以分泌毒素作为自卫的方式,其实不然,有不少鱼也有这种分泌毒汁进行自卫的本事。有一种生活在南洋群岛海域的毒疣鱼,它的自卫武器是长在背鳍基部上的毒腺,遇到外来攻击时,毒疣鱼的背鳍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鳍骨刺入来犯者身体的同时,把毒液注入了伤口,由此造成的刺激使受伤者痛苦不堪,甚至致命。黑海里有一种叫魟的毒鱼(又叫黄貂鱼),它的自卫武器是长在尾部的一条尖齿状的针刺,能分泌毒汁的细小毒腺大量分布在针刺周围,一旦有人不留神冒犯了它,它就会迅速作出自卫反应,用针刺和毒汁令“冒犯者”流血不止、疼痛难忍。箭鱼是一种身长达4米的大块头鱼种。它那十分突出而狭长的上颌,尖端溜尖锐利,简直就是一支无坚不摧的长箭。它在鱼群中横冲直撞,以至于它的长箭(上颌)误伤了不少鱼虾,甚至某些木船的船舷和船底也在箭鱼的冲击之下,弄得破损不堪。更有甚者,一种名叫锯鳐的鱼,身长6米,它的上颌竟有长达2米的锯齿突起物,也是一种锐利的武器。或许,箭鱼和锯鳐的身体武器不仅权限于自卫防身,在很多时候,它们也是主动攻击和猎取动物的强力武器。
海鱼是否需要淡水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是只有淡水鱼才需要饮用淡水,而海鱼是无须饮用淡水的,其实海鱼也同样需要饮用淡水。茫茫大海,含盐量极高的海水咸得发苦,海鱼上哪儿去找淡水呢?生活在海洋中的鱼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和组织液的含盐量很低,因而大海鱼中的食肉种类便可以通过捕食小鱼小虾从中获得大量可以饮用的水。这种获取淡水的途径,说白了就是通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方式得以实现的。如此说来,那么小鱼和虾类又是怎样得到饮用水的呢?原来,所有海生鱼类身上还有一套功效神奇的蒸馏系统。该系统不同于肾脏,早已退化的鱼肾小得微不足道,它对于排除鱼自身体内的盐分这一重任已表现出无能为力。鱼的蒸馏系统设置在鱼鳃里。在这一系统里有一种特殊的细胞专门吸收血液里的盐分,并可以将盐分高度浓缩之后,与粘液一道排出体外。经过这么一番“淡化”处理后,海鱼体内的含盐量就可保持正常了。
深海中的“懒汉”坐享其成的懒汉并非人类的专利。生活在深海中的雄性鮟鱇鱼就是货真价实的鱼类“懒汉”。鮟鱇鱼的雄性不仅在体型上比雌性小得多,而且形象上也差别很大。雄性鱼的脑袋上缺少那根鞭子似的长须,以至于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误将这种鱼的两性分成不同的种。说雄性鮟鱇鱼是懒汉,是指它们在找到“妻子”以后的表现。其实,成熟的雄鱼在求偶方面一点儿也不懒,为此,它们不惜长途跋涉、苦苦寻觅而从不懈怠。它们甚至像得了厌食症那样不吃不喝,在把皮下脂肪全部耗尽之后,仍未如愿地饮恨而死也在所下辞。鮟鱇鱼要真正成为“懒汉”还得先找到“女朋友”。由于这种鱼非常稀有,且又异地独居,因此找伴侣实属不易。一旦找到合适的对象,雄鮟鱇就会毫不犹豫地将牙齿咬进雌性身体的柔软部位,依附在妻子身上,合二为一地成为一体,常见的组织排异性面对它们如胶似漆的结合也无济于事。这样一来,雄性鱼就成为依附于雌性鱼的“懒汉”,其各类器官退化,甚至消化系统等器官完全废弃了,只有它的生殖器官功能依旧如前。其所有维持生存不可或缺的氧气和营养成分,都从雌鱼的血液中获取。这时,这种懒家伙干脆就变成了无需食物的“吸血鬼”。尼罗长颌鱼的定位器生活在混浊水域里的长颌鱼,习惯于把脑袋扎进淤泥中觅食,在混水中洞察敌情就显得非常困难。可喜的是它们不仅有供捕食用的发电装置,还有电感应器官。它们的“发电站”每秒钟放电300次,在自身周围形成一个微弱的电场。由于它游动时身体不会弯曲,身体周围的电场便不会扰乱。一旦有大鱼来冒犯,电场的均匀性就打乱了。鱼体比周围水域的导电性要好得多,电力线就会直指来犯者,长颌鱼的电感应器就会立刻报警。长颌鱼这一定位器不仅使它们在逃避天敌攻击方面受益,同时也能帮助它正确导航、逾越障碍,正如蝙蝠拥有回声装置一样。对于鱼类而言,水域中的大多数障碍都是电的不良导体,电力线往往被这些东西阻挡。因此,尼罗长颌鱼总能把动物体与非生命体区分得泾渭分明,而不至于判断失误。
辛苦的“鱼爸爸”在鱼类的家庭生活中,雄性往往付出更多一些。在经历了冬季之后,雄性梭鲈鱼群作为先头部队于早春时节返回到了它们自己的出生地。鱼群自动解散后,就会各自去选择理想的“宅基地”,然后选用水生植物的根垒起一个生儿育女的安乐窝,恭候雌鱼光临。雌鱼大摇大摆而来,产完卵就扬长而去,权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剩下的鱼卵安全保卫工作全由雄鱼承担了,真是好不辛苦的“鱼爸爸”。
不在水里生活的鱼“鱼水情”恐怕是鱼与水之间一个永恒的情感命题。然而这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里,也有不在水里生活的鱼类。肺鱼这种在澳洲、美洲、非洲均有分布的鱼,除了鳃的呼吸功能与其他鱼没有什么两样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能从大气中吸进空气,经它们的肠道进入鳔内。肺鱼的鳔与众不同——具有肺的构造与功能,鳔的内部血管网络纵横交织,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气体代谢工程就在这肺一样的鱼鳔中进行。由于肺鱼的长住环境是杂草丛生的他塘,因此,它并不是时时刻刻都用“肺”呼吸,一旦栖息地的水质发生变化或水塘干涸,它们的“肺”就派上用场了。这种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应变能力是自然界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客观反映,而肺鱼则正是生存竞争中的强者。非洲热带雨林的气候具有雨季和旱季泾渭分明的特征。在那里生长着的肺鱼在旱季到来、水源干枯的时候,就将自身藏匿在淤泥之中。它们巧妙地在淤泥中构筑一间“独善其身”的泥“屋”,仅在相应的地方开一个呼吸孔。它们就这样使身体始终保持湿润,在“泥屋”中养精蓄锐。数月后,雨季来临,“泥屋”便会在雨水的浸涮下土崩瓦解,肺鱼结束了“休眠”状态,重新回到有水的天地。有人曾在旱季将非洲肺鱼连同它的“泥屋”整体迁徙到欧洲大陆。经温水浸润后,肺鱼居然从“泥屋”的废墟中复活了,并在一只鱼缸里生活了好几年。攀鲈是长生在印度、缅甸和菲律宾群岛的一种鱼,遇到干旱季节,它们也能在淤泥中栖息度日,倘若干旱旷日持久,它们不会在泥中耐受煎熬,而会去开辟新的生存领地。它们借助于自身的胸鳍和鳃盖上的锐利钩刺在陆地上艰难地行走。攀鲈的鳃边长着两个腔室(动物学上称之为“迷路”),腔室内部布满了微血管网络,吸入的空气在腔室中分离出来的氧气,通过微血管壁渗入血液中,保证了攀鲈在陆地上的生存供氧。印尼爪哇岛海域里的一种热带鱼——跳弹涂鱼,它们也能在水外寻求生存空间。跳弹涂鱼总是眷恋着生长在浅海水域的红树灌木。涨潮时,它们与红树的根基同在水中休养生息;退潮时,红树树根深露出水面,它们也就离开了水,又跳又蹦地捉食昆虫和无脊椎动物。它之所以能长时间在水外生活,是由于它们鳃前的喉部蓄存着一些永不干涸的水,这些水能保持身体润泽免受干渴之苦。有一种银色跳弹涂鱼还非得周期性到陆地上“度假”,倘若长期强求它们生活在水中的话,倒是会出毛病,甚至会闷闷不乐地死去。
水中“变色龙”这里所指的“变色龙”,是指生活在水里善于运用保护色和保护形伪装自己以躲避天敌的动物的统称。生长在海里的澳洲海马,说它是鱼真难以置信。澳洲海马全身缀满许多突起物和丝状物体,在海水中张张扬扬、身体舒展,颇有些婆裟起舞的飘逸感,不像动物,倒更像是植物——丛生状的水生藻类,这属于形变。变色的鱼也不少:一种叫鳚的鱼,随环境的色彩变化而使自身也变得多姿多彩。当处在红色的水藻中它是血红色肌肤,一旦转换到绿色环境,它摇身一变,成了草绿色的鱼,而当它披上橄榄黄的时装,就表明它已进入黄色的海藻中。有一种海鱼,当它去海底捕食猎物时,瞬间就能将自身类似于海水色的深蓝体色变幻成海底的黄色基调,一旦进食完毕,由海底深层游向海水的浅层,它们的体色又恢复到蓝色的常态。毒疣鱼就常常利用体色潜伏在海底,将半截身体掩埋在泥土里,然后以绥猝不及防的速度用带毒腺的背鳍攻击人体和其他鱼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726854 的文章

 

随机推荐